在沉思中感悟生命

2024-09-19

在沉思中感悟生命(精选9篇)

在沉思中感悟生命 第1篇

在沉思中感悟生命——《我与地坛》读后感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可以让人以明镜般净无瑕秽的“眼睛”去观察,去洞察,去感悟那难以捉摸的生命。它虽真实,但能够发现它,并在其中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的,只有他——史铁生。

《我与地坛》的背景是北京的地坛公园,它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思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说是一篇生命的歌!是对人生深切感悟的歌。一个人,在他的人生处在顺境的时候,他是不会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也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人生得到十字路口,在身心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才去思考人生,拷问生命的意义。史铁生的这篇文章,就是这样一篇拷问灵魂的震撼人心的作品。

在整部作品中,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第二部分,或许是涉世未深的缘故,其他部分对我的触动远不及第二部分。母亲是最伟大的,同时也最痛苦的,尤其是作为一个被“命运击昏了头”的儿子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的儿子,她总在期待,期待自己的儿子最终的幸福。甚至,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与“惊恐”。其中的味道,也只有天底下的母亲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的爱无私的承受。可,造化总在弄人,人世的无奈正在此。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用自己的成绩给她一个小小的安慰,那怕是让她有一个微笑,但是她却熬不住了,人世艰难,事与人违。我不得不对这样一位母亲产生一种由衷的尊敬。

再想自己,自己的倔强或许会伤到母亲,但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护着我。我很庆幸,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去读懂母亲无私的爱,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后悔自己的过往,去改变自己的未来。这算是一种自省吧。

在沉思中感悟生命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在常人看来草是那样卑微渺小,微不足道。然而无论天街闹市,还是长亭古道,都有生生不息的草。我就像小草一样平凡又细小,可我从事的职业却无比神圣而崇高。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心中怀着幸福,怀着责任,才能去上好每一堂课,才能用心去打造学生喜欢的、高效的、魅力的课堂,才能享受我们幸福美好的教育人生。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无比欢欣地走进了我的梦中“花园”。当我推开教室门的瞬间,我惊呆了,破旧的桌椅,简陋的教室,昏黄的灯光,还有四十几个不及腰高地孩子。这就是我梦想的云端吗?那一刻我真的好想逃脱。可是当我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和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时,我的心底滋生了一种无法言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告诉自己,这四十几朵花一定会在我的浇灌下妍妍盛开!于是我暗下决心,我要像侍候小树一样,精心抚育他们。然而现实工作却不如想象中那样充满乐趣,这些孩子只有6、7岁,最大的也不过8岁。他们在这所学校里就像一头头出生的牛犊,什么也不怕,什么也不懂,这就需要我去引导他们,规范他们。对爱哭的孩子,我要像妈妈一样哄着他们,而对于那些生活上不能自理的孩子我还要像阿姨一样照顾他们。渐渐地,孩子们开始信任我了,我成了他们心中的大树,成了他们可以避风的港湾。而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虽未为人母已饱尝了做四十几个孩子“妈妈”的艰辛。

记得那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在班里年龄最小,自理能力最差的李洋不慎将裤子尿湿。一头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另一头是一个在三

九天里仍穿着湿棉裤等待我去帮助去关爱的孩子。我只能以最高的效率给班上的学生讲解完毕后,又匆匆地驮着这个既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奔赴家中。无情的风雪早已将身上的棉衣打透,道路上结满了令人不寒而栗,闪闪发光的坚冰。而一向车技不高的我,由于担心班上的孩子又不得不行驶在陡峭狭窄的大坝上。也许命运有意在考验我的真诚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贞,在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滚到了坝下,那时我只觉得天旋地转,剧痛难忍。一向坚强的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疼痛的眼泪。但意识告诉我,我必须回到那些需要我照顾,需要我为他们去撑起蓝天的孩子们中间。于是,我艰难地爬起来,忍着疼痛迈着蹒跚的步履一步一步挨到学校。当我走进教室时已成了雪人,面颊和手上的鲜血仍不停地流着,学生们看到我时惊呆了,接下来便是小声的抽泣。而无比天真善良,一向长不大,充满稚气的胡凯竟哇哇大哭起来。懂事的李丹默默地为我拿来毛巾,爱怜地帮我擦拭着伤口。孩子就像小树你给予他们多少“光和热”,他们就回报你多少春和绿。终于在一天天的期盼中,他们从懵懂走向成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自己的思想,孩子也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个体。在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孩子,她是三年级从外地来我班的插班生。接触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厌学而且很忧郁,每到考试前都会大病一场。我开始特意观察她,渐渐地我察觉这个孩子心灵上曾受过有意无意的伤害。当我多次家访后得知盼女成凤的父母给孩子设定了远大的人生目标。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时就对她大加指责,甚至辱骂。久而久之,孩子开始厌烦学习,害怕考试。每次当我看到那双忧郁的双眼时,就会感到生命的压抑。我自责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年,却要背负不该属于她这个年龄该有的忧郁呢?我决心改变她,找她谈心,帮她补习。我们平等地、真诚地对话使她找到了自信。在班会上,我对她说:“于文凤,你真棒!你将来会更优秀!”孩子哭了,我知道她一直被打击的自信在一点一点的修补,在一点一点地建立。其实我没有什么绝招,我只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自尊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对待他们,让他们自己发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让我的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前进小学从事班主任教学的十一年中,我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曾为胜利而欢呼过,也曾为失败而流下了伤心地泪水。在课上我们是师生,在课下我们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我爱我的学生们,是他们给了我了快乐,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让学生在快乐中感悟生命 第3篇

一、重视生命教育弥补教学缺失

有专家指出, 我国有3000 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每年至少有25 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 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有关研究显示, 学生自杀大都与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相关, “成绩下滑或不理想”、“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心理专家指出, 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 亟待补足“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

“孩子, 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其余什么事都不要管”。“有一种冷, 叫妈妈觉得你冷。”从这些话可以折射出如今社会的一个现状, 那就是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 或者过分宠爱孩子。我们知道, 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会诱发孩子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 家长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注重, 对孩子有过度的保护, 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 塑造坚韧的品格。也应该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 实现个人价值。

二、充分挖掘素材创造快乐课堂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来之不易, 向学生渗透“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例如, 结合教材“生命的起源”一节, 从神创论谈起, 讲述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亚当夏娃等神话故事,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再辅以搞笑版的动画“人的由来”, 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生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地球上现存的各种生物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 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再如结合“人的生殖”一节, 让学生了解人的生命是从一个很小的受精卵开始的。男性3~5 亿颗精子以“彗星撞地球”的方式经过千辛万苦惟有一颗能和女性的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相遇并结合才形成了受精卵。随后经过大约280 天左右, 发育成熟的胎儿经母亲分娩来到人间。新的生命是在母亲的痛苦与欣喜中诞生的,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 我们是那几亿个中最为优秀、最为出色的一个。既然我们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确, 学生各有各的优点, 各有各的可爱, 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 并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让他们发挥特长, 崭露头角, 从而体悟成功, 赢得尊敬。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 让学生学会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同学, 树立起珍爱生命的强烈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彰显生命活力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然而却有一些人惨忍地伤害着动物, 这种行为无疑让我们痛斥。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马耳他一小狗头部被射40 发子弹捆绑活埋、英国惊现“虐狗男”将宠物狗扔入大海折磨、“舌尖上的动物宴”无不向人展示着种种血腥和残忍, 无不激起人们的愤怒之情。人们愤怒之余又在思索, 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 会缺乏对人、对其他生命的尊重, 对别的生命不当回事?有人分析, 这些人大多有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从小缺乏爱的教育, 也许在他们的周围, 包括同学、老师、家人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爱护比他更弱小的动物的话, 他长大后不大可能懂得去爱社会, 爱别人。

为此, 在生物教学中, 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另一方面, 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例如: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利用“3·12”植树节、“4·1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1”预防艾滋病日等, 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 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 了解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结构上出现的差异, 让学生懂得“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的不二原则, 鼓励学生在初中阶段好好学习, 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让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有机结合生命教育, 使教学成为一种愉悦生命的过程, 让学生在快乐中感悟生命,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现实生活中, 由于对生命教育的缺失, 导致自杀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初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是生物课, 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播, 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 结合学生实际, 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结语 田园中的生命沉思 第4篇

这种困境由来已久,早在陶渊明的魏晋时代,也是如此。然而这种困境在陶潜的身上得到了一种权衡性的解决。

陶渊明没有在现实日用的问题上花费过多的精力,反而在自身的生存体验中超越性地直面生命的困境。这一点自然有时代玄风的影响——老庄天人追问,在此时演变为思辨性的理性论证。玄言诗作的评价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因为文辞远奥而为人所不喜。与诗经以来的性情言志传统相比,玄言诗,离开了人们固有的生活轨迹,失去了切身的活泼和相关性,自然难以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不过,其中的沉思却是实实在在的生命问题。

生命的有限与外物的无限是人类自有理性开始就意识到的问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一困境也成为魏晋主要的辨题之一。时节的变化,日月的盈昃,这些自然现象的规律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生命的流逝。在生命自身的运动中也有高低起伏,有枯有荣的植物,对应着有顺有折的人生境遇。魏晋玄言诗一直力求说尽这些哲思,却终究仍是逃不过语对意义的拖滞,而主观解释自然的努力,又使自己显得刻意、做作而流于下乘。而陶渊明却用另一种境界重新审视了这些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们日常所面对的和我们一直想避开的,正是那个看似平淡实则刺眼的“喧”字,首句的“人境”与“车马”在开篇就鲜明地昭示了自然与人的对立,这对立正是无处不在的“喧”。如何才能消弭这种对立?“心远”又代表了什么?陶渊明没有像玄言诗人那样走入理性论证,他只是把田园中最常见的景象娓娓道来,如一泓凉爽清泉,润及盛夏暑热中焦灼的心田一般,那一瞬,一扇非理性的深层直觉的大门被打开,另一种源自生命本真之处的自由光芒像一朵朵巨大洁白的莲花一样怦然绽放,日间的营营役役、喧哗躁动、困惑挣扎倏然洗脱,去伪存真的松爽与直面世界的自由之感征服性地占据了心灵。那里留存着人类最古老的赤子之心,远古世界的气息再次充满了宇宙之中,于是一个人和一座山对视,人在山中找回了远古的自由的记忆;山在人的记忆中再次爬升至新的精神高峰,这种“悠然”是如此的不易,这是一种不同于现实日用的果腹享乐欲望的达成,而是精神从喧嚣的苦难中的解放,伴随着自在自然与人走向融合、共同呼吸的净化过程中,人格得以自在地舒展,于是看菊则得菊的秋味真色,看山则悦山的静远光芒,看鸟则感鸟的自在真性,凡得所见,即自如自在,无一处龃龉,无一处失和,这即是庄子所谓“目击道存”的精神体验。

一千六百年前,中华文化格局开始了儒释道玄的合流,华夏文化继百家争鸣后,再一次迎来了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版图的整理和扩容,然而思想领域最显著的成绩却实实在在地落实在陶渊明的生命体验之中,一个诗人在切身的耕作中,把握到生命与自然的相生相敬的共生秘密,从此改变了汉族知识分子生命不虞、信仰困惑的不安的文化心理的格局,并就此找到出处行藏的人生之路的另一种选择,这正是陶渊明田园沉思的真正意义。

在沉思中前行—读《沉思录》有感 第5篇

——《沉思录》读后

胡新民

这是1800多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下的被称为“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是“身体”与“灵魂”对白的记录。面对浮躁、奢侈、贪婪、痛苦、急功近利等等人生的羁绊,你将如何前行?“我是由一个小小的身体和灵魂构成的”,“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学会沉思,学会让“身体”与“灵魂”对话,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用以“观察自身,分析自身”、战胜自身、超越自身的“幸福的秘诀”。

学会沉思,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点”。作者认为,“你匍匐在上面的是整个大地多么小的一块土壤!”“你只是其中一部分的宇宙”,“你的存在只是其中一段流逝的宇宙的管理”;“不管宇宙是原子的集合,或者说自然是一体系,首先要确信我是本性所支配的整体的一部分;其次,我在某种程度上和与我自己同类的其他部分密切联系着。” “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我的本性是理性的和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人,你是社会的一分子,是“整体的一部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因此,我们必须明白,我的存在以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与别的事物相互关联,“因果的织机在永恒中织着你和与你相关联的事物的线。”同时,我们还要“以友爱的精神对待所有事物”,高度重视维护整体利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也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倡导的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会沉思,可以在世俗的尘嚣中保持自己应有的“本性”。作者积极推崇美好的德性:“善良、谦虚、真诚、理智、镇定、豁达”,并提醒自己“注意不要改变它们;如果你失去了它们,迅速地回到它们。”作者所说的这些美好的德性来自哪里呢?来自作者受祖父、父亲、母亲、老师言行的耳濡目染,更来自自己对生活的沉思。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要每时每刻塑造你自己,达到与满足、朴素 1

和谦虚结为一体的自由。”如果不注意“每时每刻塑造你自己”,就不可能达到“自身品质的提升”,“一泓清澈纯净的泉”就会遭到“泥土或垃圾”的污染。沉思,“退入自己的心灵”,是“塑造你自己”、“更新你自己”的重要途径:沉思,“不仅戒除恶行,甚而戒除恶念”;沉思,“不顾别人的道德堕落,只沿着正直的道路前进”,“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一定还是绿宝石”,“利用荆棘,让德性之花开得更绚烂”;沉思,使你明白“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流出”。面对世俗的尘嚣,假如我们能学会沉思,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名利所迷惑,就不会那么容易被诱惑所俘虏,就会少些“后悔”“和“忧伤”,多些“镇定”和“豁达”。

学会沉思,可以在“珍惜现在”的努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认为,应当经常沉思的问题是“我为普遍利益做过什么事情吗?”是追求“以最善的方式生活”,“把我的全部精力用于公共利益”,“无论是我做的事还是我能和另一个人做的事,都应当仅仅指向那对社会有用和适合于社会的事。”而不是常常抱怨“我到底得到了什么”。不仅要行动高贵,而且要动机纯正,“只做好手头的事,不要考虑条件或回报”,“好好地坚持正义的气质并实行正义”。作者告诫自己:“消除你的欲望”,不要追求虚有的名声。“每个人生存的时间都是短暂的,他在地上居住的那个角落是狭小的,最长久的死后名声也是短暂的,甚至这名声也只是被可怜的一代代后人所持续,这些人也将很快死去,他们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更不必说早已死去的人了。”“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颂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逝。”“要考虑是否你从此要以这样一种方式表现于所有人,使人可以这样说你:他从未对人们做事不义、说话不公正。” “如果你能走正确的道路,正确地思考和行动,你就能在一种幸福的平静流动中度过一生。”同时,他强调要珍惜现在:“你的生命是短促的。你必须借助理智和正义而专注于利用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是现在”,“每个人都生存在现在这个时间里,现在是一个不可分的点,而他生命的其他部分不是已经过去就是尚未确定。”一个1800多年前的帝王、一个在战乱、洪水、地震、瘟疫等等灾难频繁的国度鞍马劳顿的统治者尚能如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更应“珍惜现在”,从现在做起,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利益、为公共利益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沉思录读书心得感悟 第6篇

他虽从小接受古典教育的熏陶并在继位后日夜操劳风里来雨里去,却依然没能挽救古罗马帝国的强盛繁华。但是其与自身灵魂对话的十二章<<沉思录>>就成为了斯多葛派哲学的重要里程碑。无疑,<<沉思录>>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关于人生的宝贵启示。

<<沉思录>>可以简单归结为64箴言,即:信守天命,敬畏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遵从本性,安分守己。看穿生死,淡泊名利。保持理智,洞察世事。抵制诱惑,弃绝兽欲。与人为善,宽容真诚。言行有度,正道而行。

读罢全书,让我最为感动的首先是作者马克-奥勒留本身。贵为一国之君,生来居于万人之上,奥勒留依然能够自小修身养性,认真学习并在闲暇时间用心思考人生问题,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有所成就实属不易。而且在公元161年掌握国家大权之后对国事始终呕心沥血、恪尽职守,从不酒池肉林、风花雪月尽享荣华富贵。他本身就为我们、为当今的掌权者树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为人处世的榜样。

译者说<<沉思录>>原著字里行间间或充溢着语词的模糊、断裂、闪烁和矛盾,可见当年奥勒留内心追求自由的艰难历程。他在征战劳作之余静下心来写的一字一句与灵魂的对话,实属深刻,铭心。其中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如果有人对你做错了事,那不要与他计较,反省错误行为是他的责任,犯错的人有自己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行为习惯,这些从根本上都与我们无关。实际上,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按照宇宙的普遍法则来约束自己,按照我们人所特有的本性来正确的行动。” 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生存,要不被他人他事扰乱心间又谈何容易?毕竟我们不能控制的太多,所以只需按照时间的普遍规律做好自己就够,简单纯粹,而又不失自我地。我相信若是用心谨记<<沉思录>>带给我的思考,就一定会找到自己需要的方向,看透生活的本质,活出自己的颜色,让青春无悔。

据说世上有两种人活得最自在,一种是生来的乐天派,另一种是被逼出来的哲学家。我想我不是一生来的乐天派,那么就要 ”通过沉思来获致心灵的宁静,通过后天的思想努力,学着看穿生活的本质,认清对我们有用的那极少的东西,从而过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在”。

生命的沉思美文 第7篇

在这浓浓的阳光下,生命欣欣向荣,万物蓬勃发展,一切都是那么美妙。我却站在阳光的缝隙里,细看着纵横交错的阴影,思考着生命本身。

在我看来,生命有两大天敌:时间和金钱。

时间从纵向堵截着生命,金钱则从横向围追着生命。我们的一生似乎必然耗费在与它们的争夺之中。因为与生俱来,因为天长日久,渐渐地,我们忘却时间和金钱的危险,变得麻木,最后,竟然把它们当作挚友,似乎这样就真正和解了,安全了。于是,我们心安理得地让时间超过去,在前方筑起牢固的防线,也是我们生命的`终点线,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我们心安理得地和金钱站在一起,认定拥有足够的金钱就拥有了踏实的生命。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欺欺人。

但总有一些清醒的人,他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讨论生命这个话题。讨来论去,似乎得出的是一个悲观的结果——生命没有意义。

这对世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大快人心的消息,他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生命本来就是随机的出现,必然的死亡;生命无非就是一个过程,从生到死;生命的结果就是死亡,那么,随便怎么过,怎么过都是一生……

好,打住!既然怎么过都是一生,我何不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我要把生命最高的意义定义为两个字:快乐。来到这个世界上,我要张开每一个毛孔,感知风霜雪雨,把每一次甜蜜和痛苦都当作幸福,吸收到身体里,珍藏在心底。因为我相信生命到最后剩下的只有底片、回忆。

我还要说,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生命的过程其实不算短,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发自心底的幸福,前提是一定要找到愿意一生沉醉其中的一件事。我这一生的幸福源于我找到了写作这件事。有了写作,世界上的其他事对我都不重要了,只要我能在写作中度过一生,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生命感悟在现代舞创作中的渗透 第8篇

关键词:现代舞,创作,生命感悟

一、生命感悟与现代舞创作

在现代舞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现代舞创作视角不断的投放于现代生活中的“人”, 更多的是表现现代社会中那些各种各样的“普通人”生活和生存的价值。而我们这些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通”的对生命有所感悟的人, 似乎在现代舞艺术上更有发言权。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在创作过程中, 更能靠近现实生活、靠近人性和现代社会。而所有的靠近都来源于我们在普通生活当中的不普通的生命的感悟。经典现代舞剧《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的编导肖苏华教授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愿意服输, 不停探索的人, 而整个舞剧中那个阳光向上、被打倒在地还仰头高声唱歌的永不言败的宝玉则是编导个人生命感悟的一个真实写照。

(一) 生命感悟的“共性”与“个性”

生命感悟其实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 自己经历或者了解他人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从而体验了各种各样的情感, 并在不停的思索与分析中有了一些直接或是间接的感悟。感悟指的是人在生命过程中的感情和领悟, 感情相对感性而领悟相对理性, 领悟是在经历情感之后, 通过思索与分析建立起来的理性的对生命的认知。

而生命感悟包括“共性”感悟与“个性”感悟两种, “共性”的感悟往往是大众化的、具有普遍性的。“个性”的感悟往往是独立的个体在自身与众不同的经历中产生了的与众不同的情感和领悟, 这样的生命感悟总是使人感到意料之外, 但又在情理之中。“个性”的生命感悟实际上具有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 并且有着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共性”的感悟与“个性”的感悟在情感上是相通的, 都是从人性为出发点, 以人类最原始的感情为冲动, 产生了的生命感悟。所以, 成功的艺术家会通过带有个人风格的“个性”生命感悟用艺术形式来呈现, 与观赏者达到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 从而带来生命感悟上的真正交流。

(二) 生命感悟“个性”体现在现代舞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这里就谈到生命感悟的“个性”体现, 为什么是“个性”体现而非“共性”体现?原因很简单, “共性”的选材、立意、结构和编舞基本上是观众所熟知或是已经感受过的生命感悟, 看见过的舞蹈形式, 毫无新意可言, 也多半不会为其感动。现代舞作品中的“个性”体现, 就是希望现代舞艺术家的创作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强调自己的人生态度、谱写自己的舞蹈风格、发展自身的内在张力, 在肢体运动中表达自己的生命情感, 在舞蹈作品里强调自己的生命领悟。这些都需要艺术家对自己的生命有着整体性的感知和领悟, 这样编创出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 能够打动人的艺术品。通过“个性”的生命感悟表达, 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 仿佛引领着观众也经历了一次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如此, 作品才能在感人的同时, 达到深度的价值体现。

皮娜·鲍什的《春之祭》通过刻画选祭品前人们的骚动、选出祭品前人们的麻木不仁、以及可怜的女孩在生命的最后的恐惧与叫天叫地不应的巨大打击, 使得整个作品不仅揭示了人性冷酷无情的一面, 也对整个祭祀习俗给予了强烈的批判。而整个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我, 就是因为我仿佛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祭品的女孩的恐惧, 生命最后一舞的歇斯底里。这样的现代舞作品带有着皮娜强烈的自我表现力和自我表达的风格特色, 是她在选择《春之祭》这个主题在表达情感时的“个性”体现, 她挖掘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

二、生命感悟如何在经典现代舞作品中渗透

我的导师肖苏华教授在《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一书中曾提到:“任何舞剧创作都可以分为精神创作阶段和物质创作阶段, 精神创作阶段主要包括选材、立意 (或称创意) 和结构 (头脑中或者说仅仅是文字部分的结构) 三大部分, 而物质创作阶段对编导而言主要是指舞蹈的编创、排练、修改、定稿等。”所以他将舞剧创作分为选材、立意、结构和编舞四个过程, 其实不光是舞剧, 单一作品的创作也逃不过这四个步骤, 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生命感悟的渗透不是割裂的在哪一个部分体现, 而是整体的体现和渗透。

(一) 生命感悟在选材、立意过程中的“个性”选择

选材, 就是编导要选择一个未来作品的题材, 来表现自己的生命感悟。其中包括选择自己的故事, 也包括选择他人的故事, 至于文学、电影、戏剧等都是为选材提供来源的途径, 但不论如何选材, 都是为了立意服务, 为了自己想要表达的生命感悟服务。立意, 是舞蹈作品和舞剧作品的思想内核, 也是编导最想说的话, 最强烈需要表达的意愿, 而这个意愿就是自己在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和获得的感悟。一个作品中立意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内涵广度和思想深度。在这里我们强调现代舞作品的选材、立意要注重编创者的“个性”选择。

(二) 生命感悟的结构铺排

结构在作品中如同是树干和树枝在大树中的作用, 是支撑起了整个作品的框架。结构包括宏观的结构和微观的结构, 大到一部舞剧的场次安排, 小到一个舞蹈句子的起承转合。而一个现代舞作品如何开始、如何进行展开、如何进行高潮的推进、怎么样安排结尾, 都是和编创者内心想要述说的“话”息息相关, 而这个“话”实际上就是编导的生命感悟。

其实, 生命感悟的结构铺排包括:故事的片段式截取、故事完整表述、生命感悟的模糊投影。其中故事的片段式截取和故事完整表述就是将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是间接经历的生命感悟中的故事片段式或者完整的来进行结构铺排。生命感悟的模糊投影是指故事虽然与舞蹈作品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 但整个结构的铺排却和编创者的生命经历和感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编创者生命感悟的模糊投影。不论是故事的片段式截取、故事的完整表述还是生命感悟的模糊投影, 编创者的情感经历是与整个作品的结构铺排不可分割的。在大型舞剧《白蛇后传--听说爱情回来过》第二篇章的结构铺排中, 编创者就是将文革时期自己经历的故事进行了片段式截取, 将自己的真切情感注入了这个篇章的结构铺排中。

(三) 舞蹈形式探寻过程中的生命感悟寻真

一个作品有了合适的选材、有深度的立意、完整的结构铺排之后, 也就到了真正到教室里真枪实弹的编创舞蹈语言的时候了。这个过程不仅要编创出有特点和观赏性的舞蹈语言, 更重要的是舞蹈语言的表达要合情合理, 而合情合理的舞蹈语言表达离不开真实的生命感悟。

这里强调舞蹈语言编创中的生命感悟寻真, 言简意赅的说就是舞蹈肢体想要贴切的表达情感和状态, 首要的就是内心要“真”, 真的感受情感、真的领悟作品人物的人生、真的寻找自己内心的真实状态。只有真的动情, 才能触动肢体的舞动;只有真实的情感, 才能打动他人。现代舞编创中, 越来越淘汰掉没有任何意义的炫技式表演, 更多的是注重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些真实的情感来自编导的生命感悟, 也来自演员在自己真实的生命感悟体验下, 接受编导的引导和要求, 共同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立意表达。

三、结语

本文呼唤千千万万的现代舞创作者们将自己精神层面的生命感悟渗透到作品当中, 在作品具有“个性”的同时进行情感的真实表达。在选材和立意方面尽可能的去关照现代人本真的生活状态和人性化的现实感悟。在结构铺排过程中不论是故事的片段式截取、故事完整表述还是生命感悟的模糊投影, 都将自己灵魂当中的生命感悟拿出来进行解构和结构。在编创过程中, 以真实的生命感悟为基准进行编创推进, 让舞蹈语言具有真情实感, 而不是美丽的炫技式舞蹈动作堆积。让现代舞人普通的生命感悟变得不那么普通, 通过现代舞艺术的开发和发展, 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感悟都发光, 绽放。

参考文献

[1]肖苏华.中外舞剧作品分析与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10.

[2]肖苏华.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2, 5.

[3]肖苏华.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首演于2007年.

[4]王玫.雷和雨.首演于2002年.

让生命在诵读中感悟 第9篇

【关键词】诵读 语感 实施过程 语感培养

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在现代教育视野中,因为背诵有死记硬背的嫌疑,不符合注重兴趣和理解记忆等现代教育理念而曾经被忽视、摒弃。2000年试用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2003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如何认识和理解背诵,特别是诵读优秀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值得深入的思考。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学科的自身优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想就诵读和语感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诵读与语感的界定

1.诵读的涵义

我们教师大多将诵读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朗读和背诵,其实不然,从词源的角度来考察,“诵”和“读”是两个词。《说文解字》:“诵,讽也。”段玉裁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可见,“诵”是一种情态而又寓于声,以声传情的表达方式。“读”,《说文》“籀书也。”段玉裁解释为“抽绎其义韵至于无穷,是之谓读”。他又解释:“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不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义蕴。”可见,“读”不仅包括“诵”,它还特别侧重于内容的理解。诵读还有一个关键的要求,便是反复思考或涵咏,朱熹这样说:读书无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始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不思量,如何也记不仔细。由此可见,古代诵读既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精髓是:熟读精思,口诵心惟。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道:“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必须理解在先”,然后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通过对古今“诵读”内涵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对诵读进行这样的理解:诵读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2.语感的涵义

语感是一种“顿悟”,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语言判断能力,是一种透过言语形式直觉把握语义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感是发生在言语主体和言语作品(即言语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这种心理联结实际上是主体与对象的双向信息交流,既有言语材料向言语主体的信息输入,也有言语主体向言语作品的信息输入。前者是外显的,后者是内隐的,前者是接受,后者是加工。什么是语感?韦志成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或者说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3.诵读与语感的联系

语言学家王宁教授说:“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的缺乏,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随着思想的丰富,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不论思想还是语言,都是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起来。思想和语言积累都是终生的事,积累的途径也是各式各样的。阅读优秀的书面言语作品,无疑是语言与思想同步积累的最好途径。”“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十分有道理。因为语感的培养基于对语言文字的感觉及其引起的身心反应而实现的语言模式的内化。学生对课文的反复诵读,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讨究有所得之后,还要吟诵,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把理解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语感。可见,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是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与诵读密不可分。

二、诵读培养语感的实施过程

(一)通读感知,触摸语感

让学生通过听、看、读、说等途径,从整体上感受语言材料。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体裁、风格、情感、质地、气势、表达等方面的整体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触摸语感。

1.加强诵读

诵读是一种有声音的阅读活动。诵读过程是眼、口、耳、脑并用的过程,其中既有视听训练,言语运动器官和大脑的协同活动,又有思维、想象、情感和言语活动的协同活动。可见诵读对学生语言学习、器官刺激是全面而深入的,这无疑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诵读的形式有范读、引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合理选择。比如我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首先放录音给学生听,让学生先得到感性的认识,体会本文的音韵美。然后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再让学生各自放声读,读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使他们触发语感。这时我点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一至二名学生示范朗读,带动其他学生。还让全班同学点评。最后让学生听录音范渎。有了这些读的准备,老师简要分析了一下本文内容,从文章思路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又从语言上领会作者的生花妙笔。然后点学生找出本文的韵脚,体会本文的音韵美。我又挑出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让学生品味,并提出用“待”好还是用“照”好?充分运用比较揣摩法训练学生,对句中“待”仔细揣摩、比较。学生通过训练明白了用“待”好,因为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得生动传神,将景物写活了写动了,使景物人格化,显得活跃有生气。

2.让学生尝试复述

复述是学生把自己经历或者看到的事物和读过的文章,通过自己的内化吸收,再进行语言加工、讲给身边的人听。既可以积累语言,又可以提高口语能力,而语感常常来源于口语能力,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又依赖于语感,所以复述在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语感,有助于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春江花月夜》这一课我是这样安排复述的:让学生根据课件所出示画面把诗句转化成散文的语言进行复述,并利用课外时间同桌之间互说互听、互相补充、互相讨论。

(二)细读领悟,体会语感

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可以通过对关键词语、重点段落、词句的研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感情,使他们运用直觉感受,通过说、读、议等形式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捕捉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

1.品味重点词语

要深刻理解领悟文章内容,必须从关键词语上去探究。比如学习《将进酒》,我就找出这样的一个品位点:如何理解“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中的“且”字?学生通过品位感悟,有的认为这个“且”字应当理解为“并且”;有的认为这个“且”字应当理解为“暂且”。我进一步提问: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必有用”?学生理解为“一定有用”。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定有用”,可见“此材”有没有被用?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认为没有被用。我再进一步追问: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请问李白有没有真的得意?学生很快意识到没有得意。既然李白没有真正的得意,那么这个“且”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最终一致认为是“暂且”的意思。

2.诵读重点句

从声音上去吟诵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学生在不同语调、节奏的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文章的内容自然可以掌握,作者的感情也能体会。比如学习《将进酒》,我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如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接着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诵读时头脑中须有黄河奔流的视象。“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系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犹言人生易老,叹意极浓,“悲”字当重读,再用“朝如”句补足其意。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其次我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诵读,最后让学生听录音范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无形中得到了培养。

3.探究语句内涵

仅仅从字面上去探究,还难以把握文章的内在实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重点语句入手,揣摩它的内在涵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比如《将进酒》,如何理解“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万古愁”?愁若止落入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难以引起他人的共鸣。若只叹韶光飞逝,那也易于浅薄与单调乏味。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这种夸张,也不是故意张大其辞,可以使人信服。如是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语言的运用要符合上下文的情境,要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这样一探究,学生自然能更深刻地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以此引导学生推敲语句培养语感。`

(三)品读悟情,领悟语感

在学生推敲关键字词,赏析凝练传神的语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深层的内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妙,使学生逐渐体味到作品内在的情感与意蕴,从而对作品产生共鸣,与作者心心相通。通过指导学生运用联想、赏析美文、交流语感心得等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悟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从语言实践中领悟语感。

1.运用联想悟情

通过反复的吟诵、推敲、揣摩,可以触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动起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深刻领悟。如学习了《燕歌行》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诗人,当你面对战场交战将领与士卒不同遭遇时,望着久戍不归的亲人,望着这条归乡之路,此时诗人又是何种心境?这种“创造意的空白”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意的东西。这样的填补会激励学生对相关语言进行品读,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从而会收到更深层的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2.赏析美文悟情

学会鉴赏这是读好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对优美词句的鉴赏,才能体会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也只有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的鉴赏,才能在不断阅读中学会文章的方法。因此一篇优秀的文章只有通过鉴赏才能体会到它的独到之处。鉴赏过程中能使鉴赏者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泪珠与珍珠》中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里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再如“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先将青山与良心联系起来,赋予良心以色彩,再将那青山喻作泪洗过的良心,最后与“人”联结起来构成一种意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越真实越好。这是怎样的难以言传的意境啊!只有细细品嚼反复玩味,才能对“青山”的使用之妙了然于心。

3.交流语感心得

随时随地地写出自己在诵读过程中对语言的独特感觉,既是一种诵读方法,也是一种好的诵读习惯。语感心得,贵在“得”字,随时随地感觉发现,随时随地加以记录。写出品味语言的心得,这心得要结合语境和生活体验;要写得集中,一例一谈,深入开掘,切己为要;要体现研究性与应用性,让语感心得成为连接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的桥梁。这是提高语感技能的一道坎。常说,会说,语感自然强。让学生把文字和语言联系起来,把对语言的感受与对文字的领悟结合起来,是语感技能的升华。比如学习了《泪珠与珍珠》后,我问学生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珍珠”,那“泪珠”与“珍珠”到底是怎样的关系?有人认为泪水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理解了泪水,便理解了生活,真切领悟人生的真谛,这一份收获如同珍珠一样贵重;也有人认为每经过对泪水的感悟,自己洞识生活的能力便增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人启示的泪珠如同珍珠一样宝贵。还有人认为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四)诵读积累,积淀语感

在语言学习全程——积累语言、理解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中,吸收语言、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所以我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增加阅读量,抄写精彩语句,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这样才能积淀语感。

1.熟读成诵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这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因此,对于教材中的一些优美的文章或段落,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熟读成诵,这样才能积淀语感。大家熟知的作家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出好几部书,其中《古文观止》这部书的二百多篇散文,他背得尤熟,他曾讲:“有几百篇文章熟烂于胸,就好比打仗有千军万马在身旁,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做到“其言若出于吾之心,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附录”列出“诵读篇目”。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增加阅读量

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大量阅读中外名著,博采众长。学生将在不断阅读中学会遣词造句,领会布局谋篇,在博览群书中积淀语感,提高语文能力。

3.摘抄精彩语句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非积累无以广识,有知才会有能,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而“摘抄精彩语句”就是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摘抄精彩语句,学习人家如何运用语言,才能学会熟练地驾驭语言,才能发展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通过抄写精彩语句激发起来的思维,犹如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鲁迅先生说过,不要相信什么文章作法的话,读得多、写得多也就会写了,学语文只是“读读写写而已”。一语道破语感培养的全部内涵。学生多读书,夯实“精神的底子”,语文教学怎会被人说成“误尽苍生”。其实,语感的培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语文教学中永远的话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等等。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诵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

上一篇:建党周年题目下一篇:雨期施工方案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