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课文讲解

2024-07-24

《风筝》课文讲解(精选8篇)

《风筝》课文讲解 第1篇

鲁迅先生的〈风筝〉写于1925年。从内容上看,他回忆了他在少年时曾撕毁过童年的弟弟一只风筝的往事。而联系1925年前后那个时代背景,联系鲁迅这短时期在黑暗中冲锋陷阵的战斗,我们便知道这决不是撕掉一个小风筝这样的小事,而是通过这件小事的记叙,形象地说明了在封建礼教笼罩下的一个巨大悲剧。

什么是悲剧?其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鲁迅自己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为什么说鲁迅先生写的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呢?

制风筝与撕风筝,代表着两个方面。制风筝是童心、是天性、是人生、是童趣;撕风筝则与之相反,是伤害、是摧残、是毁灭、是冷酷、是虚伪、概言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无情压制。撕

风筝并非偶然、并非随意,鲁迅在前面已有铺垫:“因为我以为这(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所做的玩艺”。什么是有出息?什么是没出息?中国几千年来的约定俗成早有解定,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及其它人也认为贾宝玉这样玩下去是没有出息的。如果读正经书参加科举,然后做官,才是有出息的。因此撕风筝是手段,纳入封建规范才是目的。虐杀童心和保持天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两方面的对比力量对比悬殊,其实强弱已是无可比了。鲁迅说:“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就是尊卑长幼四个字,长兄为父,这个级别岂是小小顽童敢与之对抗的么?而且鲁迅在前一段已说:“……十岁内外,多病,瘦弱不堪……”有岂是大哥的对手。这完全是异常恃强凌弱的暴虐攻击,小小的弟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物被糟蹋,只有忍受欺凌,甚至没有想到忍受痛苦这一类的感情,而“完全的胜利者,傲然出走了”。

这是悲剧,但鲁迅并没有停留在这种表象的描述,他以锐利的笔触作了深深的解剖。

中年的鲁迅觉醒了,对自己深刻地自责与惩罚,千百年来做兄长以自己是非标准去要求弟弟,以至于训斥大骂,是家常便饭,即使明知管错了,也以出于好心而原谅自己。而鲁迅不,他自责心似铅块。尽管他未必就如贾政希望宝玉那样地希望弟弟,未必如封建卫道士那样完全明白他在做什么。然而,事实上做了,鲁迅便决不宽恕自己。这个可怕的错误,无法挽回,补救都做不到。即使如今“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也还是不能时光倒流,不能使弟弟再回到童年,因为“他早以有了胡子了”。这还是就事论事的分析。于是他想到去“讨他宽恕”,弟弟可能不宽恕,可能宽恕。出乎意外地谈不上宽恕与否,弟弟完全忘却了,“有过这样的事么?”他完全不记得了。这就更不可挽救,无法弥补了。这是个

更大的悲剧,对弟弟、对鲁迅、对所有的人、对社会都成了一个永远无法挽回的悲剧。

被欺凌者,忘却了被欺凌的事,便没有痛苦,便没有反抗,便没有改变的要求,便没有历史的变革与前进。忘却了,一切严重的事烟消云散依然故我。以撕风筝这件事或这类事说,便将千年万年继续下去。可怕的麻木!

鲁迅写的撕风筝这件事,正是封建伦理扼杀童心、天性才是鲁迅所以“心很沉重”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才是社会的、民族的巨大的悲剧。

鲁迅在大胆的解剖自己的同时,解剖着民族、社会、国家以至世界。在这一个没流血、没有死亡的悲剧性的故事中,心中的血汩汩而流。

当然,《我的兄弟》是独立的一篇作品,它表达一种愧疚之情,说明压抑儿童游戏的本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残酷的。《风筝》也写了这些,也表现了这种感情和这种思想。但是,《风筝》毕竟是一篇崭新的作品,它表达的内容就不仅仅是这些。《风筝》的开头和结尾都写着一个被压抑、被封锁住的春天。如果说《雪》是在冬日里寻春,那么《风筝》却是在春风里感到冬的肃杀。这仍然是一首关于春天和青春的诗,是鲁迅在继续“寻求那逝去的青春”。

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 控诉。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

“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这种忏悔意识,否定

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悲哀”。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

《风筝》课文讲解 第2篇

[引子]《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名作。作者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爱国的民主战士。本文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正是蒋jieshi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不满这样黑暗的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讲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起句点明夜游荷塘的缘由。透露出作者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心境。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坐着乘凉”而“忽然想起”,正是“心里颇不宁静”的体现。作者在苦闷惆怅心情的驱使下,想去寻找“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表示了对自由美好的向往。文章从心情写起,带进题目所制定的范围:晚上(时间),荷塘(地点),月色(情景)。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子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分号前写屋外,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分号后写屋内,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这是第一节,即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暗寓作者内心倾慕荷塘月色同丑恶的和黑暗社会的矛盾,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一句实写沿塘的曲径。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分号后以两个并列的分句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分号前分句所说的“幽僻”,这是虚写。曲折、幽僻、寂寞等词的运用,都服从题目所确定的内容要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写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这一句又实写树木。写荷塘前,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勾勒荷塘的轮廓。“蓊蓊郁郁”是双音节词“蓊郁”的重叠,属于形容词重叠“AABB”的形式。“蓊”读wěng。作者将“蓊郁”重叠写成许多树“蓊蓊郁郁”在荷塘四面,加强了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和心情不宁静那种情景交融的气氛。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再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写月色前,先写没有月亮的晚上。“阴森”是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在语言上所表达的特殊效果,而构成以一个单音节为主体其后带上重叠的为音节为辅助成分的形式(ABB),成为“阴森森”。它一方面与上文的“蓊蓊郁郁”照应,另一方面又反衬出下文的“淡淡”的月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喜悦夹杂着淡淡地哀愁。以上两度实虚结合的描写,渲染了荷塘幽僻阴森的氛围,这是与下面一节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完全一致的,是作者追求宁静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反映。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典型表现。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作者用一句话赞美月光,点明荷塘月色的特色是“淡淡的”,这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这是第二节,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第三节起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到了另一世界里”暗示与白天的世界不同。这里作者一说平常身不由己,目下暂得宽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独处的妙处;进一步点明现在和白天不同,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那种在白色恐怖重压下不得自由的苦闷,那种在白天里被逼着做事、说话的难堪处境跃然纸上。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表现出来的潜藏作者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得哀愁,交织成一片薄薄的烟雾,笼罩在下文那幅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使整个画面呈现朦胧恬静的色彩,传达出安谧柔和的气氛。

这是第三节,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以上第二、三两节合成全文第二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一节专写荷塘。第一句先写荷叶。“曲曲折折”是“曲折”的重叠,为下文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铺开了场面。“弥望”,是满眼的意思。“田田”,是许多荷叶相互连接的样子。这两个词是就荷塘的广度看,写荷叶之多,与“曲曲折折”相承。“象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写荷叶之美:依依相连,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翩起舞婆娑婀娜的丰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第二句写荷花。先写荷花的颜色。白花点缀在绿叶之中,百绿相间,鲜艳欲滴。在写荷花之前先用叠字“层层”,写出荷叶茂密的深度。“点缀”(“缀”读zhuì)一词,表明“荷花”是“零星”地开着,如果满处皆是,就不能用这个动词了。“点缀”和“零星”搭配妙极!下面就写荷花的姿态。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号前写荷叶的两种姿态,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前一种姿态,写荷花饱绽盛开;后一种姿态,写荷花含苞待放。袅娜,读niǎo nóu。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读xiū sè,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两种白花比作“明珠”、“星星”从色采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以“明珠”、“星星”作比,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银白色,而且写出了它光华闪耀的样子;不仅是对荷花作客观的实录,而且倾注了作者喜爱荷花的主观感情。把荷花写作“碧天里的星星”与上文写荷花点缀于层层绿叶中间是一致的。“一粒粒”,是接在数词“一”后物量重叠,有相当多的意思,于上文的“弥望”、“田田”这些表示多的词相协调。“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象远方飘来的歌声,悦耳醉心。“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和喻体。作者以声之渺茫悠扬,状味之幽雅淡远,实在是绝妙的佳喻。当代语言学家把这种感觉之间相互沟通和感觉之间能够移借的修辞手法从比喻中划分出来称之“通感”(文学研究所钱钟书1962年命名)或“移觉”(北京师院张寿康1980年命名)。清香变为歌声,就把嗅觉转化为听觉,使很难描摹的感觉具体化。以上重在荷塘静态的描绘,次第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色、态、香、淋漓尽致,维妙维肖。这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穿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两句写微风吹过荷塘出现的荷波,十分真切入微。这是写荷塘的动态,和前面所描写的静态对照映衬。霎,读shà。霎时,是极短的时间。用这个词,写荷波传送之快。“挨”写出了田田的荷叶象一群风采宜人的少女妩媚动人的艺术形象。荷波轻荡,这只在眼前一闪即逝的活泼情状,也被作者捕捉住,非常精细地缀入了画面,充分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体物入微的表现能力。凝碧,是深绿色。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节结尾再回到荷叶上,呼应本节开头。脉脉,读m,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情达意,这里形容流水无声而似有情意。风致,愿意是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这里形容荷叶的色彩姿态的优美。

这是第四节,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个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节专写月色。上一节写叶子底下的流水被遮住看不见,这一节写叶子上面的月光如流水一般,两节之间巧妙地借“流水”一词过渡。喻月光如流水,取动词“泻”加以点化,正面描写月色的形貌。“泻”字从“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而来,写出了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活生生地描绘了月光照在荷叶和荷花上的情状。叠词“静静”又照应了第一节所写的情景:夜深人静。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一句侧面衬托月色。作者写月色不离荷塘。“薄薄”正是塘上雾气蒸腾使月色朦胧的写照。“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的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妥贴地刻划了“薄薄”的形貌。上述两句给画面涂上了一层素淡朦胧的底色。这正与第二节末句“淡淡的”月光相呼应,又与下文淡淡的云使月光不能郎照相勾联。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写,色彩和姿态比前文描写又是另一番样子。文章用了两个比喻,前一个承上文“泻”字而来,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后一个承上文的“浮”字而来,表现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层淡淡地云”使月色增添不少情趣,照应了第二节末句和上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还说明了月光为什么不能朗照因而是“淡淡的”原因。作者喜欢这样朦胧的月色恰到好处,这固然可以说是作者如实地描摹客观景物的`特点,但跟当时远离火热斗争的作者闲适而未免寂寞的心境不是没有关系。淡淡的月色正与作者自己的淡淡的哀愁相吻合。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落下的。文章写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出月光轻盈荡漾。“参差”是双声词,读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的意思,“斑驳”的原意是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指影子深浅不一。倩,读qiàn,美丽的意思。这两句和前面比喻荷叶和花似牛乳、似轻纱,既是写别的景,却又无处不是在写月色。作者深知孤月是“难写之景”,所以把它与荷塘及其四周景物结合起来写,就不仅可以得孤月之形而且可以得孤月之神(即作者在月色里寄托的情思)。文章正是透过不同的景物、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或“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这是第五节,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这两句从写荷塘写到四周的树,又从四周的树写到月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形容词AABB的重叠形式,这种重迭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这两个叠词和下一句的“重重”以及再下一句的“阴阴”是上文“蓊蓊郁郁”在月光下的迷人景色。“重重”和“阴阴”又自然地笼罩着沉郁的气氛。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这两句又从月光写到树,然后从树写到远山。前一句写树,近景、低景;后一句写山,远景、高景。因为山远,又是在夜晚,所以是“隐隐约约”的。文章逼真地从近到远,从低到高地描绘了重重围住荷塘的树木、从树隙里漏出来的月光、烟雾般的阴阴树色和隐约可见的远山,充分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以灯光衬托月色。沉醉于恬静诗意中的作者并没有忘记描写月色,但作者又不直接描写月色,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中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上面静态描写之后,笔锋陡转,突然让蝉鸣蛙叫闯进恬静的月夜,使过于沉寂的空气变得生气盎然,作者用这样的热闹来烘托月夜的寂静和自己心情的寂寞,大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要幽”之妙。分号后面用“但”字来一个极大的转折,使笔锋又转。蝉蛙如此“热闹”,作者却一点也没有被感染,“我什么也没有”。这似出乎意料,实则在意料之中,作者为排遣“不宁静”的心情,去夜游宁静的荷塘,但借景消愁愁更愁,作者还是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有的仍然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未来的迷惘。这就和开头所写的“颇不宁静”的心情再次作了照应,使夜游自始至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类知识分子四顾茫然、愁闷徘徊的处境。

这是第六节。这一节照应第二节,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使荷塘与月色融合,并用其他景物衬托,使景色更完整。

上述第四、五、六三节合成第三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清楚。作者从远近高低、天上地下、波光粼影、蝉鸣蛙叫等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来描写荷塘月色的美丽变幻,渲染出一种令人神往的安谧朦胧而又有生气的夜景,表示作者对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这里写作者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从眼前的荷花,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甚至追溯到千余年前的六朝。作者是从诗歌里知道这些情况的,文章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西洲曲》的句子。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是《乐府诗集》里收入的一组“杂曲歌辞”,全篇三十二句,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作者引用跟自己心情相协调的古诗,使文章的意味更深长,感情的表达更委婉。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进行古今对比,莲花若旧,世情则异。作者借“惦着江南”的思念,发泄“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子已熟睡好久。这句中“想着”、“抬头”、“推门进去”,是连贯的动作,似乎不必用分号。但是,用句号吧,则把意思上密切关联的分句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句子;用逗号吧,层次上又显得不够清楚,看不出句子的内部段落。作者用分号是很妥当的。分号前,是在屋外,作者在怀古思乡背手踱步、踯躅徘徊的形象破纸而出。分号后,是写走进屋内视觉、听觉上的反映,“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黑暗冷寂的现实社会,苦闷彷徨的心情溢于言表。文章从披衣出门开始,以赏完月色进门结束,不着行迹,一气呵成,显示了结构完整而谨严的特点。

以上是第七、八两节,合成第四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引起对旧游之地江南的怀念,表现作者向往美好的生活的思想,暗寓“今不如昔”,针砭当时现实。第七节中,课文对原文作了较多删节。保留的文字,突出了作者不满黑暗社会,幻想超脱现实的复杂心情。

[小结] 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停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从这篇散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清新委婉的艺术风格:精到细致的观察,谨严缜密的结构,朴素洗炼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描写。本文的写作特色,具体说来有三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浅谈讲解课文题目的方法 第3篇

那么, 怎样讲解课文题目呢?

首先, 要弄清题目的含义。

课文题目的作用一般有两种:一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前者以议论文为主, 如《从小就要爱科学》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纪念白求恩》《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等。后者以记叙文居多, 如《背影》《囚绿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 《给我的孩子们》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例如《囚绿记》这一课, 题目中的“囚”和“绿”两个词学生就不易理解, 教师应首先讲清这两个词儿。“绿”既指常青藤的绿色, 也指具有新陈代谢的生命, 更是象征反抗精神, 象征“光明”、“自由”、“幸福”。而“囚”指“囚禁”。整个文题的意思连起来, 即记叙“囚禁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绿色常青藤”。

讲解课文的题目, 可以把介绍课文内容与理解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结合起来。还是以《囚绿记》为例。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囚禁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的绿色常青藤呢?要讲清楚这一层意思, 就要对本文的写作背景作一交代: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 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在敌军铁蹄的蹂躏之下, 北平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 北平人民没有屈服, 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展开了反抗斗争。作者正是借自己囚禁常青藤这件事, 来赞美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战斗精神, 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并借此祈求沦亡的祖国早日获得解放。

第二, 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 要注意讲清文章各个部分与题目的关系。

课文里的每段文字都是紧扣题目进行叙述或议论的。例如《背影》开篇点题, 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接着, 写年老体衰的父亲送“我”到车站时买橘子时的艰难情景, 其中突出描写了背影;再则写父亲的背影混入了人群里;最后写在阅读家信时回忆到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 这里同时照应了文章的主体部分及开头。这些都是围绕着“背影”这一中心来写的。讲清了段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可以培养学生围绕一定的中心进行取材的写作能力。

再如《美丽的西双版纳》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用“美丽”这一形容词点明西双版纳的特点, 下设五个小标题:“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族水”、“笑对生与死”。这五个小标题下的内容各自独立, 分别从五个侧面表现西双版纳的“美丽”。文题与五个小标题之间是总分的逻辑关系。

第三, 课文分析结束, 要注意引导学生回顾题目, 看看整篇文章的内容、章节是怎样体现题意的。

例如教学《成功》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 在学生已经掌握论述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成功”是什么意思?“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在“成功”的诸条件中哪一条最重要? (“成功”指获得预期的结果。“成功”需要“天资”、“勤奋”、“机遇”诸条件。在成功的诸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勤奋”) 作者讲“天资”、“机遇”是否偏题呢?为什么? (不偏题, 因为讲“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勤奋”, 但也不排斥“天资”与“机遇”, 在这三者中最关键的条件是“勤奋”, 讲“天资”、“机遇”, 使阐述问题更全面、缜密。搞清以上问题, 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又如教学《享受生活》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引导学生思考:“享受生活”是什么短语?什么关系?哪一个词起支配作用?课文着重写什么? (动词短语, 动宾关系, “享受”起支配作用, 是作者着重叙写的内容, 因此写了作者克服盲聋哑的困难, 凭着触觉去感知生活, 诸如户外散步、划船、到乡村旅行、骑双人自行车, 编织、下棋、玩纸牌、游艺术馆、看戏) 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她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搞清以上问题, 就可以明确:海伦·凯勒通过描写自己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说明她忘却了自己的缺陷, 凭着触觉去感知生活, 去享受生活的快乐, 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很好地扣住了“享受生活”这一文题。

《风筝》课文讲解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讲解;口头用语;书面用语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分析与讲解。不管是对课文进行分析还是讲解,都要依赖于教学用语。教师的教学用语包括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两种。这两种教学用语可以跟其他教学手段或教学设备(如课前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等)相配合、相协调。教学用语与其他手段的配合使用是推进和维持阅读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教学用语的作用实在是不可或缺,凭借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可以理解语段的内涵,赏析精彩语句的表达技巧;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思维碰撞。所以,对语文教师而言,掌握课文分析与讲解的用语策略,充分发挥两种教学用语的作用,是教师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最好体现。

一、掌握并娴熟运用口头用语策略,提高课文分析与讲解效果

口头用语即口语,是教师组织教学常用的教学语言。教师的口语是否能够说得很好,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练好自己的口才,使自己的口语更加准确而精彩,能够打动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一位称职而优秀的语文教师,其口语必须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①准确严密,不犯科学性错误。口语合乎语法规范,没有语病;词语、术语、概念准确无误;介绍的知识正确,讲解没有歧义;推理符合逻辑,分析得清清楚楚;对学生评价中肯到位。②言简意赅,能给学生以示范。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说话能力,首先自己要能说好,给学生以鲜活的示范。干净利落、条理清晰、言简意明的口语能够让学生听得清、理解快、记得牢。③激思明辨,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的引导点拨,是靠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来实施的。因此,教师运用口语进行激疑、设疑、解疑,要具有启发性、诱导性,能指点迷津,较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准确的判断、评价。④通俗平易,寓教育于口语之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语气应该平和亲切,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能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并以此熏陶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⑤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喜欢听生动活泼的语言,不喜欢听生硬呆板的语言。语文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⑥声情并茂,有较强的感染力。口语是表达感情的有力手段,课文不是无情物,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作者情感,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有声语言来再现课文中的喜、怒、哀、乐。为此,教师的口语表达应做到语音含情、声情并茂;语调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表情丰富,节奏适中。⑦风格独特,体现自己的个性。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口语表达也可打造出不同的风格:可以春风化雨,以情动人;可以有根有据,以理服人;可以灵活机智,循循善诱;可以严肃庄重,语重心长;可以铿锵有力,富有气势;可以充满理趣,出奇制胜,等等。总之,不管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是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只要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好的效果,能让学生喜欢听、不产生倦怠心理,就是好的教学语言风格。

按照上述要求来锻炼并使用自己的口头教学用语,初中语文教师的课文分析与讲解就能做得生动有趣、灵活有用、切实有效。成功的语文教师,在口头教学用语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是成绩斐然的。例如,于漪就是以情感化的口头教学用语来赢得学生尊敬的,钱梦龙就是以风趣化的口头教学用语来赢得学生青睐的,魏书生就是以亲切化的口头教学用语来赢得学生喜爱的。总之,名师的口头教学用语是有其独到风格的,是魅力无限的。

二、掌握并娴熟运用书面用语策略,提高课文分析与讲解效果

板书是搞好课堂教学必须用到的一个手段,教室前方的黑板是教师用粉笔来传授知识的一方园地。教师的板书是为了简明扼要地概括、归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的,好的板书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少学校的教室里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进行板书,要将传统的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用。单纯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其效果并不一定很好。多媒体手段虽然快捷,呈现的信息量大,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呆板性。而相对来说,板书则具有灵活性和人性化,能够生动地展示教师的基本功,给学生以鲜活示范,能够较好地弥补口头教学用语的不足,与口头用语相辅相成,共同提高课文分析与讲解效果。

一位称职而优秀的语文教师,其书面教学用语必须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①书写规范,具有一定的美感。写好字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书写要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板书应当做到书写规范、字体美观。②图文并茂,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简笔画、列表格等都能配合文字来使用。这样的板书图文配合,色彩丰富,能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赋予板书以美感。③内容简明,能较好地概括文章的写作思路或语言风格。板书的本质是通过简要的形式展示复杂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迅速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板书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言简意赅。④思路清楚,条理分明。板书要展示教学内容的结构与思路,也要展示理解教学内容的思路,更要展示教学设计的思路。这就要求板书设计有条有理,并能随着教学的进程逐渐展示“教路”与“学路”,留下教学的轨迹。

总之,板书是教师使用书面教学用语进行教学的艺术之一。这一艺术要求语文教师在研读教材、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如何安排板书,如何运用精要的文字来配合多媒体课件的音像画面的呈现等,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与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太空一日》课文讲解 第5篇

本文节选自《天地九重》第六章,分立四个小标题,各有侧重,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篇章:从火箭发射写起,以飞船落地结束。 从内容上看,第一、四小节以记叙为主,分别写升天、落地的过程;中间两小节以描述为主,写了在太空的见闻。教学时要重点把握以下一些内容 :

(1)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第一节的标题为“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指的是“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 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这是本节叙述的重点。在“那难以承受的26秒”,“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好在有惊无险,“我”的眨眼,地面指挥大厅里欢呼鼓掌,表明“我”渡过了难关。第二节的标题为“我看到了什么”, 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写的。首先看到的是呈现出弧状的地球,其次是由“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与河流的形状”判断出的各大洲的方位,然后写 “到中国上空时”,仔细辨别到了哪个省,哪里是北京。然而“我”却“没看到长城”,作者在失望之余得出了结论:“在太空, 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第三节的标题为“神秘的敲击声”,先写了“‘本末倒置’的错觉”,再写神秘的声音; 前者后来由于对飞船舱体的改进得到了缓解,后者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第四节的标题为“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重点写了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给“我” 带来的紧张、压力和恐惧。

(2)根据“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要求,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除了上面列举的每节的`重点内容外,大大小小的意外情况还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比如,哪些是训练中经历过的,哪些是“突发的、 没有预案的、原因不明的”;哪些是后来解决或理解了的,哪些至今仍然未解。

(3)根据“思考探究”第二题的要求,举例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严谨、科学态度”。如“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 ”,听录音“不是当时的声音”就不签字等。

(4)根据“思考探究”第三题的要求,拓展开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包括“我”对祖国山河、亲人的热爱, 对同事(新航天员)的热心指导,地面人员对“我”的关心,等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挖掘本文的内涵。

《卖油翁》课文讲解 第6篇

部编教材在设计本文的预习任务和课后练习时,充分考虑了上述问题,特别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批判性的阅读,注意不让教师把浅近文言文教得过于肤浅、死板。同时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亲近古文,亲近古人。

关于理解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将其与文中关键词的解释相结合,让学生既读懂词句,又理解文章。这些关键词既包括学生容易关注到的实词(如“ 自矜”“睨”“微”),也要涵盖学生容易忽视的虚词(如“亦”“但”“安”),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赏析后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好地感受文言简洁含蓄的特点。有些词可做多种理解,在保证释义不出现错误的前提下,不妨让学生打开思路,自己索解。如“ 忿然”,一般而言固可理解为“气愤的样子”,但如果学生理解为“不服气的样子”,也未必不可通。词义理解有别,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便会略有不同。本文课后练习有批判性阅读的设计,其意图有二:第一,引导学生转换视角看文章,拓宽阅读文章的思路;第二,引导学生反思质疑“当然正确 ”的结论,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不意味着题目里面提到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教师在处理时一方面要提供资料,支撑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自主思考。步子小一点,要求低一点,对学生的观点宽容一点,只要认真思考,言之有据,就应予以鼓励。

如前所述,批判性阅读的关键在于理性分析、参酌他说、得出结论。这里结合课后练习做几点具体提示。

第一,不宜执着于文章主旨的“新解”。原文最后有“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一句议论,点明了文意。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教材选文时删去了此句,但即使就删节后的文章来看,主旨也还是比较明确的①。因此,让学生反复研讨文章主题,反容易走入凿空立论的歧途。

第二,可提供一些补充资料,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拿来与课文对读的材料,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出适合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些研究,或结合这些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赏析人物形象。《宋史·陈尧咨传》②、司马光《陈氏四令祠堂记》 ③等文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④(卷二)、释文莹《湘山野录》⑤(卷中)、张世南《游宦纪闻》⑥(卷二)等著作中,均有可以采用的资料。教师可略加注释,疏通字词,供学生自读。

第三,引导学生对“弦外之音”说本身加以反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主张此说的文章⑦,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与欧阳修的思想倾向、为文时的处境,推测作者可能的写作动机,对“弦外之音”一说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的探讨是开放自由的,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很有好处。

当然,学生的语文基础有高有低,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内容在教学中所占比例自应有所不同。但即使最为基础的串讲、翻译,教师也应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⑧,避免千课一面,平平淡淡,因为这样不仅会“败”了学生学古文的胃口,也未必能真正落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①参见庄平悌《浅谈〈卖油翁〉的主旨》,《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07期;冯贻联、张计安《也谈〈卖油翁〉的主旨 》,《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07期。

②《宋史·列传第四十三》,P/9588—9589,中华书局1977年版。③《全宋文》第56册,P/235—236,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⑤释文莹《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91年版。⑥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⑦参见杨万里《欧阳修〈卖油翁〉的春秋笔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19日007版。

西湖课文内容讲解 第7篇

苏教版第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一课,本文是本单元介绍祖国美丽山川的第二篇文章。作者以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与赞美。

课文先概括地介绍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然后作者按观察顺序,循着“远眺——近赏——月下”的线索,紧紧扣住景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典雅的西湖山水图。课文层次清晰,词汇丰富,比喻运用贴切、生动、自然,文笔通达流畅。因此,本课的学习应将这些优美的句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品读和背诵为主,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风筝》课文讲解 第8篇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在整个教学程序中是比重相对较大的部分, 也是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一部分, 大部分知识都是从读写教程中汲取的, 因而,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方法的使用决定了作为直接受众的学生对知识量的摄入效果如何。那么如何利用精讲部分的Section A课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呢?笔者将从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Book II的U-nit 4为例来具体展示课文讲解步骤, 包括主题概括、背景知识、相关讨论、标题诠释、阅读理解及翻译练习。

一、主题概括 (General Topic)

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根据Section A和Section B的文章内容总结并概括本单元所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即General Topic, 这样做有利于引导整个单元的教学思路及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一个单元的主题不宜过长, 譬如一个长句子。最好是以一个词或一个词组的形式概括, 便于理解, 且可以方便以此为核心话题往下进行。譬如:

Unit 4的两篇文章, Section A的“A Test of True Love”和Section B的“Love Under the Nazis”都是围绕着true love即真爱而展开的, 也就是说这一单元的主题就是真爱———true love。通常这一类的话题都是学生所感兴趣的, 因而课堂的互动是比较容易的。

二、背景知识 (Background Information)

著名语言学家Goodenough (1957) 在Cultural Anthropologyand Linguistics (《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 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 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织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2]对背景知识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该单元主题的兴趣, 并有助于理解课文, 另外还可以在教师用英语展示背景知识的时候锻炼学生的听力。譬如:

这一单元的preview部分列出了一些名言名句, 都是关于爱情的, 例如:“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及“Absence to love is what wind is to fire.It extinguishes the small;it inflames the great.”等。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把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关于爱情的故事或传说简单地介绍一二。比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国的梁祝、牛郎织女等, 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 对此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回应, 自然而然就有了兴趣, 进而有利于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三、相关讨论 (Discussion)

在教师把整个单元的背景知识简单地介绍之后, 需要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他们的想法, 从而给他们打造一个锻炼口语及培养英语思维的机会。教师可以从背景资料中选取一个与所学文章相贴合的话题, 抛砖引玉, 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其对于这个话题的见解和想法。譬如:

(1) What is true love?

(2) What does true love mean to you?

(3) What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love?

四、标题诠释 (Title Interpretation)

通常, 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读者对文章的第一眼印象。因为标题不仅是文章主题的概括, 这其中还是多重信息的集合体, 即读者可以从文章的标题中获得多个与内容相关的信息片段。因此教师可以在文章的标题上多下功夫, 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总结信息的能力, 以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譬如Book II Unit 4的Section A标题是“A Test of True Love”, 教师就可以直接把这个题目展示的两则信息交代给学生, 第一则信息就是中心词True Love, 它告诉了读者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真爱的故事;第二则信息是test, 这个词把故事细化了, 读者已经把故事主要的情节提取出来了, 就是这是一个关于考验真爱的故事, 必定在文章中会出现某个人对他或她的情人进行考验, 以了解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

五、阅读理解 (Reading Comprehension)

在课文讲解部分, 为了避免做翻译机器, 教师可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把课文化解为一篇类似阅读理解的篇章, 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或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任务, 从而能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在这一部分, 教师也可以将文章的结构先行给学生总结出来, 方便理解, 亦有益于其写作能力的培养及提高。譬如:

“A Test of True Love”的第一段是关于年轻的军官焦急地在火车站等着心爱的女孩出现。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对年轻军官的心理进行了描写, 另外还有女孩对于他的意义, 以及两个人缘起何时何事。所以教师在这一段可以设置四个问题:What was the young army officer doing? (waiting for the woman) ;How did he feel then? (nervous and excited)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to him? (special) ;W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did they have? (pen friends) 。

六、翻译练习 (Translation Exercise)

每篇文章都不乏好的词语及句式,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机会, 把这些好的句子抛给学生, 让他们大显身手, 试着去翻译, 由此便有了练习翻译的一个机会。而且, 好词好句见得多了, 翻译得多了之后, 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记住,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写作的词汇积累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譬如:

“A Test of True Love”中的Para 6和Para 10就有对人物外貌的描写, 用词非常形象, 那么教师就完全可以把这两段交给学生去翻译。Para 6对年轻女人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Herfigure was long and thin, her spectacular golden hair lay back in curls from her small ears.Her eyes were blue followers;her lips had a gentle firmness.In her green suit she was like springtime come alive.”][3]而Para 10对中年女人的外貌描写则是:“...a woman well past forty, and a fossil to his young eyes, her hair sportin g patches of gray.She was more than fat;her thick legs shook as they moved...”[3]这两个段落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文中起到点睛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年轻军官内心中的期待和无奈。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两段对比翻译, 更加突出其效果。

综上所述, 即使在精讲课文部分, 教师也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 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当然这其中也涉及了英语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法, 例如交际法、任务法、角色扮演等。这些多样的教学法使英语教学不再枯燥乏味, 教师也不会只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 还是知识的分享者和商讨者。最主要的是, 多样化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段新苗.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2, (1) .

上一篇:广州市新穗羽毛球俱乐部章程下一篇:任职证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