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2024-05-21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精选7篇)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第1篇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王

会泽县纪委副书记王 英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不仅浸入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更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而在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中,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快速、便捷、隐秘、互动性强、影响深远等优点,使其正在迅速成为我国反腐败斗争中的一柄利器。同样,在县级纪检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会泽县纪委监察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程,取得了一些成效,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分析和思考。

一、利用网络反腐取得的主要成效

会泽县纪委监察局自2003年以来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运用,不断探索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兴的主流传媒,搭建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的有效阵地和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崭新平台,为全县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搭建网络宣传教育平台,提高反腐倡廉的社会参与度。互联网的发展,既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又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络反腐最大的优势就是依靠群众,群众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力量之源。同时,网络反腐又是一项群众监督与反腐败机关监督相结合的产物,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推动。

一是强化舆论引导。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会泽县纪委监察局早在2004年4月便开通了域名为的会泽县纪检监察网,早期网站设有纪检监察工作动态、教育园地、重要言论、参考资料、政策法规、举报信箱等栏目。2009年6月,会泽县纪检监察网又进行了全面改版、充实和完善,新开设了要闻采撷、纪委书记信箱、案件播报、领导言论、理论探讨、廉政文化、廉政书架、制度纪律、通知公告、廉洁自律等栏目。网站的建设和更新为全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舆论引导工作搭建了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平台。2004年至今,会泽县纪检监察网点击人次达21万余人,收集发布中央、省、市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法规纪律、工作动态、领导言论、经验做法等有关反腐倡廉文章、信息资料9800余篇,及时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针政策,宣传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任务,增强了干部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意识。通过“案件播报”栏,刊登中央及各省、市查处的腐败案件,以反面题材向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警示教育,达到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是整合反腐力量。为整合各种反腐力量和资源,集中民智,会泽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网民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意见建议,利用机关干部职工例行学习会议,不定期组织全体纪检干部对互联网上网民提出的反腐倡廉建设意见建议及网民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和研判,对网络上提出的好的思路和做法予以采纳,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实现以网络反腐为主体的民间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例如:2009年以前,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工作纪律作风进行监督检查所采取的方式都是首先下发文件或电话通知,然后到岗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极少发现不按时上下班,或是上班时间串岗、打游戏等行为。监督检查情况发布到网上以后,网民纷纷表示纪检部门要检查到真实的工作纪律作风情况,必须做到“不事先通知、不打招呼、不走漏风声”。2009年10月,县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抽调8个检查组,采取事先不告知的方式对全县21个乡(镇)、89个县直单位机关工作作风进行一次明察暗访。经检查发现17家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上班迟到,上班时间偷菜、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以及缺岗、脱岗、串岗等纪律作风问题。通过明察暗访,使广大干部受到了强烈的警示和震动,严肃了工作纪律,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是弘扬廉政文化。为切实发挥和利用好网络在传播廉政文化中的作用,近年来,会泽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积极传播廉政文化,努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通过互联网借鉴学习和利用全国各地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收集下载网上廉政文化图片、漫画、诗词、对联、格言警句、寓言故事、优秀文章、公益广告等素材,并结合本地实际,合理、有效利用素材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自2009年以来,在互联网上下载廉政文化公益广告21条,在会泽电视台滚动播出,促进了廉政文化进家庭;利用廉政文化图片、漫画、诗词、格言警句张贴装饰办公楼走廊、墙壁,设置为办公电脑桌面墙纸、屏保,促进了廉政文化进机关;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庄道路、文化广场等地绘制廉政文化漫画、书写廉政文化诗词、对联、格言警句、寓言故事,促进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利用网上手机短信群发技术,自2008年5月起,在重大节假日向全县800余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长期编发《党风廉政建设要闻》、《名城清风提醒》手机短信,以简便快捷的方式,达到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警钟长鸣的效果。

(二)搭建网络信访举报平台,拓宽案件线索来源和渠道

近几年,全国利用网络线索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如河南的“白宫事件”、云南的“躲猫猫事件”、南京江宁房管局长“天价烟”事件、江西省新余市、浙江省温州市公务考察团借出国考察之名变相公款出国旅游事件等。2004年以来,会泽县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网络信访举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信访举报信息的收集和处置工作,拓宽了干部群众参与监督和投诉的渠道。

一是设立网络举报信箱。在开设会泽县纪检监察网“信访举报”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纪委书记信箱”栏目,不断完善、简化信访举报程序,为干部群众提供了快捷、高效、安全的信访举报渠道。认真做好群众网上举报的引导工作,及时做好网上举报受理工作。2008年至2010年,会泽县纪检监察网“信访举报”、“书记信箱”栏目共收到群众信访举报件

46件次,属纪检监察业务受理范围27件,其中县纪委初查11件,转到相关乡镇、单位纪委办理16件,不属纪检监察业务范围的19件转到相关单位受理。

二是加强信访线索收集。指定专人负责收集“会泽县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网络监督平台”、“会泽县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网”、“会泽县政务服务中心网”等网络平台的信访、投诉、举报信息,确保收到群众举报线索当天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汇报,提高了网络信访举报的统计、受理、反馈质量和效率。

三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指定专人做好网络舆情收集工作,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处置工作,重视引导网络舆论热点问题,快速提供重大、紧急网络舆情信息,定期综合分析一定时期内的网络舆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2009年至2010年在“百度会泽贴吧”发现举报案件3件,其中2件转到相关办理,1件为群众关切的会泽县瑞祥小区建设问题,向领导报告后,县纪委领导及时作出安排部署,抽调一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入驻工程建设指挥部,现场开展监督。

(三)搭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行电子政务,公开政务信息,减少并公开审批流程,有利于预防和发现腐败。2009年5月以来,会泽县严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的要求,推进电子政务,实施阳光行政,拓展互联网监督的范围和视野,利用网络系统,增强党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一是让公众在互联网上参与监督。开通“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网络监督平台和网上政务信息在线解答系统,适时将政府行为的文件、公告、通知等公布在网上,特别是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及时通过互联网传达给公众,以便公众了解和掌握政府工作进程,保证公民的知情权。通过公开关系民生、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等事项,强化对政府自身行为的控制和监管。截止2010年5月,全县举行重大决策听证事项20件,公示重要事项99条,通报重点工作信息409条,利用政务信息在线解答系统答复、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300余条,录入常见问题供群众查询505条。

二是让权力在公众监督下行驶。开通政务审批公众服务网络平台,在网上公布了全县行政审批事项、行政收费事项,明确规定凡不在职权目录中、不经网上公布的行政审批、收费权力,一律不得行使。全县53个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收费事项都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规范了办公地点,既为公众办理提供了便利,又促进了行政权力监管。行政审批、收费行为实行计算机全程留痕,在政务审批公众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达到了权力运行全过程公开、可查可控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在对行政权力全覆盖、全上网的基础上,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实现了对全县所有行政权力事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责任人所用时间及操作内容的全程监管,确保了权力运行的规范、透明、廉洁、高效。

二、当前运用网络手段反腐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会泽县利用网络手段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网络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认为可有可无,有的存在畏难情绪。通常只是简单地把信息化作为提高工作效率、传递

工作信息、宣传政策法规的手段,没有从如何运用网络载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去着眼、思考和谋划。

(二)信息化人才缺乏。在一些纪检监察干部看来,互联网和各种局域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绝大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对信息技术原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等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致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显得力不从心。

(三)保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人员、经费的投入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硬件设施更新不及时,设备老化现象突出,维护成本过大,影响正常运行。

三、利用网络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建议

网络反腐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信息条件下推动社会建设的鲜明标志,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只可重视而不能忽视,只可利用而不能排斥。面对反腐倡廉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的网络反腐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正确引导,不断规范,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对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深化思想认识,建立网络反腐队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发布的我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提高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络技术运用水平,是当前纪检监察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途径,是科学决策和加强管理的前提条件。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纪检监察工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科学、持续发展。要加强对新形势下网络反腐工作的研究,加强对网络反腐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网络技术水平和甄别信息能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即不仅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较高的文化知识,更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掌握网络舆情信息的研判和处置,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稳定性和创造性,能够下功夫研究和解决当前运用网络反腐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及时引导舆论,占领网上舆论阵地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对社会舆情的掌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论坛、博客、微博、播客为代表的网上平台,采取个人编发、公众阅读、议论交流的传播方式,可以用来发布所谓内幕性、突发性消息,使之成为绕开新闻管理的“突破口”。如不主动占领网上舆论阵地,互联网极可能成为少数不法分子进行社会动员的重要渠道,成为别有用心者激化矛盾、蛊惑人心的工具。国家行政机关若不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将会失去网上的舆论阵地,纪检监察机关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创新网上宣传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方式,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一是树立正确导向。在党中央、国务院、中纪委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时,及时发表网络评论文章进行拥护,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民思想中先入为主、生根发芽。二是发布权威信息。纪检监察机关是掌握反腐倡廉相关信息的权威部门,网民对纪委的声音既期待又信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在重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信息发布,公开事情真相,做好解释

和跟进报道。三是纠正错误言论。网上言论纷繁复杂,目的各异,不利于甚至诋毁反腐倡廉工作的错误言论在网上时有出现,纪检监察机关要擅于正确引导或给予坚决驳斥。

(三)健全制度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为网络反腐保驾护航

由于目前我国网络反腐还处在“无法可依”的阶段,纪检监察机关探索建立健全网络反腐配套制度,加强对网民的道德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伴随着网民上网“实名制”的施行和网络技术的升级,网络表达的“百无禁忌”的时代即将结束,网络“匿名”的优势特征逐渐瓦解,这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网络举报受理、操作、反馈、保密等配套制度,加强对举报人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教育手段对在网上举报、发布线索的网民进行网络道德的疏导和指引,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在网上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惩罚性的制度规范,教育和规范网民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参与网络监督,行使权力。

(四)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加大计算机及其外围办公设备的投入,确保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网络设施建设。一要加快推进内部局域网建设。通过内部局域网络建设,实现内部各室、派出各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网络互联,在单位内部和部门间实现办公信息和综合信息的网络传输,实现局域网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加快纪检监察系统内网建设。积极开展与中央、省、市纪委和兄弟县市区纪委相互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逐步扩大联网范围,并提高互联互通的程度,将现有的网络资源逐步整合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办公资源网络平台上。三要完善纪检监察系统外网建设。坚持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离,保证外网的安全运行,完善和丰富网络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公众的能力。

(五)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规范化运转机制

当前的网络反腐还局限于本县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全县各单位部门积极参与网络反腐的联动机制,从单打独斗向“左右联动、上下联动、层级联动”拓展,制定一套实用实效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分析网络举报的特点,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逐步向网络反腐的法制化、规范化迈进。

有人说,利用网络反腐败虽不是万能的,但它的透明度无疑使它成为腐败的一大克星。因此,开辟网络反腐倡廉渠道,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明智之举,创新之举,我们要抓住网络带来的机遇,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运用好这一新兴传媒,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效用,实现反腐与网络的良性互动,充分发动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第2篇

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在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此项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现结合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的实践,对我区反腐倡廉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红塔区纪委监察机关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在红塔区政府网站设立纪检监察网页,上传纪检监察相关信息;选送1名同志参加省纪委网络评论员业务培训,撰写反腐倡廉网络评论文章通过网络平台发表。2006,所撰写的6篇网络评论文章均被人民网强国论坛采用。

存在问题:在硬件设施方面,目前尚未建立开通专门的反腐倡廉网站,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仅仅是挂靠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同级政府部门开设的网站发表和上传一些反腐倡廉文章及相关信息。同时,机关内电脑设备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可以上互联网的电脑更是供不应求,无法适应工作需要。

在软件环境方面,相应的人员队伍尚未配备和成立,而是由兼职人员担任,同时缺乏必要的网络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提高,时间、精力、操作能力上处于疲于应对的被动状态,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对策和建议

网络宣传教育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宣传教育手段相比,具有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实时、灵活、成本低、具有强烈的感官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做好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对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网络与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相结合,形成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强大态势。

第一,建立网络,构筑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新格局。各级领导应当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人员以及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廉政网络,将各类警示教育与典型腐败案件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各种动态信息及时在党风廉政网站中发布,构筑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新平台。

第二,建章立制,保证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规范运行。建立组织,强化管理,是确保网络反腐工作有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做好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机制,将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纳入其中,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规则,对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组织协调、具体实施以及保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范,做到网络有专人负责,网评有稳定队伍,内容及时更新,情况迅速反馈。

第三,创新机制,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管理。网络宣传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网站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严肃性、权威性,要从实际出发,吸引更多网民点击,不断扩大网络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战斗力。首先,对于廉政宣传的各类稿件、资料、信息等,网站负责人应认真审核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其次,要保证网站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要经常组织网站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从而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第四,整合资源,发挥反腐倡廉网络宣传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利用网络,扩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同志要牵头负责,吸收网站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参加,成立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协调小组,定期研究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成员单位,应及时上报反腐倡廉信息,反映问题,搞好学习宣传,积极主动参与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通过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建立信息综合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动态,协调解决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型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配合协调、发展有序。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第3篇

1 农村新能源利用现状

1.1 清洁能源的概念

清洁能源也称绿色能源, 它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绿色能源是指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些能源消耗之后可以恢复补充, 很少产生污染。广义的绿色能源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 选用对生态环境低污染或无污染的能源, 如天然气、清洁煤 (将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煤气或“煤”油, 通过高新技术严密控制的燃烧转变成电力) 和核能等。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的黄土高原, 是中国严重干旱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 甘肃农村能源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 农民为维持生活所需不惜上山挖草根、铲草皮, 广大农村普遍采用传统灶、炕, 对煤炭、生物质能源利用采取粗放的直接燃烧方式, 热效率只有10%, 而且破坏了环境。显然依靠传统的能源结构很难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 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发展是一个重要保障。目前能源工作的焦点在贫困边远地区, 关键在于环境保护。

1.2 清洁能源前景广阔

《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显示, 到2020年, 除水电外, 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以上。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稳定、可靠、经济、安全的能源保障。而农村清洁能源对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然而,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看, 我省除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外, 风能、生物质能资源、太阳能以及的开发利用率极低,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前景广阔。

1.3 清洁能源发展模式

我省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农村能源需求数量和结构将发生明显改变。新农村能源建设不能延续过去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 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条件, 发挥农村, 尤其是发挥甘肃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优势, 利用小水电、生物质能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增加电力供应, 实现农村燃料的商品化和清洁化, 提高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这是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缓解环境压力的关键出路。

2 新能源发展思路

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 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 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 创新体制, 促进新能源的发展, 是当今世界新趋势。在农村小水电发展受限制今天, 切合省情, 我省优化农村清洁能源供求结构应主为:

2.1 以农村污染治理为重点, 在保护环境中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它以生物质为载体, 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 替代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可永续利用, 具有环境友好和可再生双重属性。到2020年前后, 生物质能产业将初步形成规模, 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省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和能源作物等, 发展潜力巨大, 空间广阔。像我省平凉市目前年产农作物秸秆就有2.6×106t, 如果按理论每两吨秸秆的发电量计算相当于1t煤, 如果全面利用那就能省1×106t标准煤。秸秆是煤无法媲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 据环境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表明, 秸秆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三点八, 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百分之一。而我省仍是农业大省, 每年产的农作物秸秆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充分利用则生物质能的潜力十分巨大。目前甘肃农村畜牧业发展大多是一家一户分散养殖, 禽畜粪便乱堆乱放, 臭气熏天, “特别是夏天, 苍蝇成群, 端着碗不敢在院里吃饭”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 面源污染日益加剧。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可以有效替代高污染、高排放的化石能源, 降低薪柴使用量, 逐步改变农村几千年来烟熏火燎的用能方式, 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 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 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抓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建设沼气池, 引导农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应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示范建设力度, 以便生产出更多的沼气提供给农民群众使用。要推进秸秆气化的试点范围和规模, 尽快使白自浪费的秸秆变成生产新能源的原料。要应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对秸秆生物气化技术进一步完善。

2.2 以河西走廊为重心, 与环境和谐中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风能是世界上最环保、可持续性利用的有效资源。近年来, 风电投资每年以100%的速度提升。甘肃省是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最新一次风能评估结果表明, 甘肃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108kw, 占全国总储量的7.3%, 技术可开发量2.7×107kw, 占全国的10.6%。可利用区面积5×104km2, 占全省面积的10.6%。主要分布于河西地区的瓜州、金塔、玉门以及乌鞘岭、华家岭等高山地区, 平均风速在每秒4M以上, 约占全省面积的23%;其中肃北、马鬃山、瓜州、玉门、梧桐沟等地风速年内、年际变化小, 对风能利用极为有利, 加之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开阔, 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 适于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 适宜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玉门镇与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新疆和内蒙古接壤, 每年风能可利用时间在300天左右。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的瓜州县, 区域面积广阔, 可装机容量在2×106kw以上, 如能充分发挥, 相当于增加一座刘家峡电厂。截至2007年底, 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105kw。在酒泉, 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108kwh, 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前不久, 酒泉风电基地建设获批准, 玉门风电场通过招标, 也表明甘肃省有望在10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风能产业带。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 甘肃省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完成了《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大纲》《甘肃省风场选址大纲》等基础工作, 为甘肃风能资源开发打下了基础, 也为风电场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2.3 以开发太阳能技术为核心, 在改造环境中多途径全面利用太阳能

我省还是全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 开发利用潜力极大。据了解, 甘肃太阳能资源丰富, 年太阳能总储量为7.2×1013kw, 太阳总辐射量在4800-6400MJ/m2, 年日照时数在1700-3300h之间, 尤以河西走廊太阳能最为丰富。专家研究证明, 如果利用甘肃省荒漠面积的百分之一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折算装机达1.2×108kw, 相当于1.5座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去年我国第一个荒漠化并网型光伏电站———武威太阳能电站建成投产, 敦煌10MW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 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100MW初步选择了嘉峪关、张掖和酒泉市3个场址, 如投入年上网电量约为1.4×108kwh。可以说太阳能在甘肃省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敦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 在城郊乡镇及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建设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 有效调整了农村能源结构, 使城乡居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差距逐步缩小。2007年, 全市新增清洁能源用户1165户, 其中, 当年安装太阳灶的用户达262户, 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天然气的用户分别达到了785户、118户。又如在肃北马鬃山镇, 太阳能光伏发电却让大山深处的人们告别了祖祖辈辈用过的油灯。眼下, 居民们用起了电视机、冰柜、洗衣机, 冬天也能烧电暖气了。目前, 甘肃省已成为国内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示范基地。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6年年底, 甘肃省安装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约3.8MW。太阳能不仅仅用来发电, 甘肃省还在永登县的农村中 (下转185页) (上接70页) 大力推广、安装和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据测, 这一举措, 每年可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约1×105t。目前甘肃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地区都用上了太阳灶。在甘南合作师专、武威市凉州区, 人们还建起了不用烧煤的太阳能建筑。已在甘肃在内的西北农村推广了1.5×106m2该类型的太阳房建筑, 这种太阳房是利用太阳的直接辐射功能, 不需安装复杂的太阳能集热器, 更不用循环动力设备, 完全依靠建筑结构造成吸热、隔热、保温、通风等特性, 可以使室内的温度提高到12℃左右, 节约能源达到65%以上, 来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因此, 把加快发展太阳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建设清洁、经济能源体系的重点之一,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科技攻关, 加强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 推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健康、有序地进行。

综上分析, 我省农村能源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为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 在我省能源发展整体战略背景下,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人口发展变化的要求, 按照“因地制宜, 结合新农村建设, 以发展农村内部可再生清洁能源为主, 环保优先, 优化农村能源供求结构, 推进农村能源的经济化、商品化和优质化进程, 多元发展, 建设符合农村特点的能源多样化和可替代性的发展道路”。

摘要:农村新能源的利用情况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出发, 结合甘肃省农村地区具体新能源分布情况, 统筹规划, 明确新能源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以再生资源利用为主, 风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 加大技术研发和投资力度, 创新体制等思路来加快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甘肃农村,清洁能源,思考

参考文献

[1]党慧.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N].甘肃日报, 2008-06-04.

[2]甘肃省建设新能源基地记述.http://www.xinhuanet.com/.

[3]连振祥.新能源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投资新热点[N].经济参考报, 2009-06-173.

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4篇

关键词 网络反腐 发展 现状

一、网络反腐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阶段(1998年—2001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从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我国上网人数从117.5万突增到6800万,但占我国总人口比重仍较低,影响范围小。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中国很多网民通过一些国外网站来表达对印尼的抗议与不满情绪。2001年中美撞击事件发生,新浪展开舆论调查吸引人数超85万。随后 “9·11”事件,网民们通过网络媒体表达了对事件的评论。

2001年8月,《人民日报》及人民网对广西南丹特大矿难事故进行了披露,成为我国第一起由新闻记者揭露的重大灾难事故,且此事件通过报业网站传播。网民们由此发现网络媒体引导大众舆论的重要性,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坚持实施网络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及网络反腐产生。

(二)发展初期阶段(2002年—2005年)

此期间网络呈现逐渐普及状,网络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重视及参与度增强,网民之间互动促使网络反腐发展,网民逐渐成为网络反腐与监督主体。

2003年,“孙志刚事件”由《南方都市报》报道后,各大网站相继进行了后续报道,且开辟了各类论坛、网上调查等给予网民发表民意的场所,最终该案主犯受到了严厉制裁。此事件促使我国终结了收容遣送历史,整个事件中网络舆论监督作用举足轻重。

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成立了网络举报平台及国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网站,从地方到区县级党政企业和高等院校等,相继成立了廉政网站。随着“中国舆论监督网”的设立,出现了“中国民生申诉网”、“中国百姓喉舌网”等多个民间反腐网站。

(三)政府与网民共同进行网络反腐的阶段(2006年—2007年)

2006年底中国网民总数为1.37亿,到2008年年底突增至2.98亿。网民人数飙升表明了网民成为网络传播方式主要舆论参与者,官方意识到网络对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政府与网民之间产生互动。

2005年中央纪委、监察部首次公布了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网址,至此网上举报方式正式被纳入官方反腐渠道之一。同年发生了一系列经典网络反腐案件,很多反腐案件都是由网民率先揭发披露的,舆论监督对反腐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将直播室设在中南海会议厅,通过此媒介多次直播国务院专题会议。不仅表明了政府对人民监督的诚意,也呈现了政府对网络舆论的重视。

2007年12月,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开通了“网友互动”、“网络调查”及“献计献策”等与网民互动栏目。

(四)网络反腐的成熟阶段(2008年至今)

2008年起,网络反腐已经得到了社会各方广泛认可,本年被稱为“网络反腐年”。此年出现的案件较为集中,最为著名即2008年腐败分子周久耕——“天价烟局长”事件,更加彰显了网络反腐的强大威力。

2009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最新修订版,其中将网络反腐列为反腐新渠道之一,网络反腐从最初民间反腐形式发展成为已得到官方高度重视及认可渠道之一。同年,中共中央党校将“网络反腐”收入到其出版发行的《中共党建词典》。2010年,中纪委五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究和处置,网络反腐被第一次纳入中纪委全会的《公报》。

二、网络反腐的现状

(一)网络举报成为公众反腐败的首选方式

由于网络反腐相对于传统反腐方式更为便捷、风险小且影响力大、见效快。根据腾讯网2009年所做调查显示,网民选择举报方式依次为:网络曝光、传统媒体曝光、向纪委举报、向检察院举报、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向公安机关举报。由此可见,现阶段公众首选网络曝光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进而引起相关部门注意来解决问题。

(二)网络反腐逐渐受到重视

网络渠道包括个人博客、BBS、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及个人维权网站、反腐监督网站等,多种形式网站互相融合促使网络反腐能够较为便捷、有效为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提供反腐线索,便于即时、有效处理腐败案件。因此,网络反腐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民众及政府重视。

(三)网络反腐平台逐步扩大

网络反腐平台也分为官方网络反腐平台与民间网络反腐平台。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了网络举报平台,标志着我国官方网络反腐平台成立。随后,其他政府机关也相继设立了反腐网站。截至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官方廉政网站为2 0 0余家。

同年,我国第一家民间反腐网站——中国舆论监督网成立了,相继产生了“中国民生申诉网”、 “中国百姓法制网”、“中国百姓喉舌网”、“我行贿了”等民间反腐网站。民间反腐对官方反腐形成了有力的辅助作用。

(四)网络反腐与传统反腐及媒体相互补充

相对而言,网络媒体具备便捷性、及时性及互动性。但由于网络媒体在管理上疏松性,加之参与者的匿名性、文化程度、认知程度差别等原因,可能将一些问题无端扩大化,造成互联网中信息存在虚假、夸大事实甚至恶意造谣成分。而传统媒体则会相应避免这些问题,将通过调查报道、研究分析原因等方法得出质量更高的评价。因此,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互相作用、取长补短的趋势正在形成。

(五)网络反腐的法律环境的现状

由于网络反腐出现时间较短,至今我国尚未存在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反腐法”。但我国立法和行政机关颁布了一系列与网络相关的专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司法解释等,同时我国新制定或修订专门法律法规及规章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网络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容。

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公民网络反腐败的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4lslktzizzx-03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现状,问题,对策

临泽县地处黑河干流中游, 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 总人口14.6万人, 灌溉面积4.57万公顷。黑河和梨园河是流经县内的两大河流, 是临泽县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的主要水源。黑河全长约800公里, 流域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流经临泽县总长72公里, 入境控制水文站为高崖水文站, 入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23亿立方米。梨园河是黑河的最大一级支流, 全长169公里, 流域面积2240平方公里, 流经临泽县长度45公里, 梨园堡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6亿立方米。临泽县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初步规划, 全县水能蕴藏量8万千瓦, 技术可开发量为6.45万千瓦, 其中梨园河临泽县境内水能蕴藏量为5万千瓦, 技术可开发量为4.05万千瓦, 黑河干流在临泽县境内水能蕴藏量为3万千瓦, 技术可开发量为2.4万千瓦。

一、农村小水电发展的现状

临泽县农村用电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 当时只有一台容量为135千瓦的锅拖式发电机, 仅能供城区居民生活照明和县办小企业的生产用电。到20世纪90年代,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舞推动下, 县上积极多方筹措资金, 于1995年5月建设投产了第一座水电站———鹦鸽嘴水电站, 该电站是兼防洪、灌溉、发电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坝后式水电站, 装机容量3750千瓦, 该电站的建成有效地缓解了全县大电网供电不足矛盾, 也为临泽县今后建设开发小水电起到了带动作用。近年来, 临泽县立足水能资源优势, 理顺体制, 创新机制, 走出了一条“以水发电、以电生财、以财办厂、以厂活电”的综合开发路子, 共建成水电站10座, 在建电站3座, 总装机容量达2.85万千瓦, 使小水电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临泽县小水电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开创、发展建设、突飞猛进, 从小到大, 完善提高的曲折历程。目前小水电开发热潮兴起, 形势喜人, 势头强劲, 成绩显著。其主要经验和做法:一是政府重视, 政策引导, 把农村小水电与经济建设、河道治理、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作为振兴地方经济,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创新机制, 市场运作, 打破过去国有独资的单一模式,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等不靠, 采用新的机制, 通过市场运作, 吸引社会资金, 多渠道、多层次、多元投资的主体开发水电;三是优化环境, 搞好服务, 为吸引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农村小水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㈠工程投资不断加大, 建设资金不足近年来水电建设的单位千瓦投资不断增大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资金短缺仍是制约水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易开发和投资的项目已完成, 在建和待开发的工程多属难点工程, 存在建设期长、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并网接入条件差等因素, 致使工程造价增大。二是项目设计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未作详细、认真的设计论证工作前就急于开工, 在工程实施中由于设计方案的变更, 地质条件的变化, 致使建设周期延长, 工程量增大。三是从项目立项到可研审批阶段、再到工程实施, 这期间的周期过长, 再加上物价上涨, 人工工资的不断提高, 使项目投资一增再增。四是地方财力弱, 经济欠发达, 自筹能力差, 配套资金到位差, 致使农村水电建设进度较慢。

㈡电力布局欠优由于临泽县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的特点, 南部的梨园河水能蕴藏量最大, 全县小水电站基本集中在该区域, 造成了临泽县“南电北送”、供电半径过大的不均衡布局。加上现有大部分电站是径流电站, 调节型水库电站较少, 丰枯、峰谷矛盾突出。同时, 由于临泽县电网规模弱小, 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电力网络, 电网十分脆弱。

㈢输电网络的问题多一是水电站与供电网络的连接线问题, 发电站与供电部门往往就连接线的选址以及建设费用负担发生争执。二是变电站与输电网络的负荷容量和输送能力问题。由于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建设成本较高, 虽然早几年国家投入资金进行农网改造, 但由于受改造资金的限制, 已经改造好的农村电网大部分在人口众多、用电量较大的平原地区, 而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方绝大部分地处山区, 人口稀少, 用电量也少, 往往没有进行农网建设和改造,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均为35千伏特和10千伏特以下, 110千伏特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几乎没有, 靠供电部门自筹资金进行新建困难重重。因此, 每当丰水季节,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即使满负荷运转, 也无法承载所属地区小水电所发电量上网, 形成送电“瓶颈”, 供电部门只好采取限量上网的措施, 从而造成发电部门的“弃水”损失, 资源浪费严重。

㈣设备利用率低由于梨园河为季节性河流, 梯级电站年利用小时数低, 为3000小时~3200小时, 且停机时间集中, 为11月20日至次年5月10日, 所有设备闲置近半年时间, 利用率极低。加之开发建设初期, 设计机组选型不注重径流式电站的实际情况, 每个电站的机组选型均为两台相同容量的机组, 设计装机未考虑大小机组的搭配使用, 使设备和水能利用长期达不到最优工况, 造成设备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㈤影响小水电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国家电力体制输配分开的改革尚未进行, 垄断的电力体制尚未打破, 小水电上网难、结算难、电价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股改”、“上划”的县级电力企业在实施农村小水电建设中, 不能按照县电气化小组要求办事, 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电的职能被弱化, 电气化建设所承担的社会效益难以充分体现, 严重影响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顺利发展。

㈥缺乏发展后劲未来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和科技的竞争。而目前临泽县水电建设的科技人才队伍严重匮乏, 水电系统干部职工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0人, 不足总人数10%。此外, 因大部分设备陈旧老化带来的机组出力下降、供电线损大、送电不正常等一系列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临泽县水电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发展对策

㈠统一规划, 合理开发由于当前临泽县农村小水电开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投资和民间资金, 数额有限, 所以只能开发一些小的电源, 且都是一些径流电站, 没有调节能力, 而一些规模大、调节性好的电站又无力开发, 加之缺乏明确统一的政策引导, 造成小水电开发起点不高。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 防止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 下一步要加强对北部黑河流域进行规划, 把小水电开发与生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

㈡进一步加快输电网络建设和改造水电是一种清洁的优良能源, 正常情况下供电部门应保证各水电发电企业所发电量全部上网计量。由于近年来小水电发展的速度较快,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与改造跟不上步伐, 造成大量的水电不能上网销售, 既浪费水电资源, 又影响了投资者的效益, 因此, 加快输电网络建设和改造势在必行。供电部门要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加快输电网络建设与改造。一是争取上级支持, 将这一工程列入国家“农网建设与改造”扫尾工程项目, 争取更多的资金, 尽快进行建设与改造;二是发电企业组织联合体, 筹措资金进行建设与改造, 并将这部分资产交与供电部门经营, 以股份制的方式参与分红得利;三是充分吸纳社会资金, 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投资进行建设与改造, 在不影响小水电上网电价和供电部门销售电价的基础上, 供电部门按实际上网电量向投资企业支付过网费, 以解决目前的困难, 待条件成熟时, 供电部门再按市价收购这部分资产。最终目的是供电部门收购各发电企业所发电量, 并全部上网销售, 达到水电资源的充分利用, 发供电双方互赢, 促进经济发展。

㈢深化改革, 增强实力积极推进水电体制改革, 加大改革力度, 以资产为纽带, 置换产权, 实行区域水电企业重组, 组建地方性的水电企业集团和电力联合会, 提高市场竞争力, 使小水电行业在改革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将所有小水电企业联合起来, 组建临泽县水电能源开发建设集团, 集团要面向市场, 壮大经济实力, 形成整体规模, 积极创造条件, 上市融资。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通过社会集资、招商引资、民间投资等融资形式, 吸引各类资本投入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引导和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水电开发, 从根本上解决小水电开发的资金问题。

㈣发挥优势, 实现持续发展农村小水电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水电企业要依托自身的各种优势, 千方百计发展多种经营, 这不仅能扩大就业, 缓解企业的人员压力, 还可以增加副业收入, 为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一是要继续利用电能优势, 发展工业, 实现电能的转化增值;二是利用人员和水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乡镇供水、旅游和商贸服务业;三是在开发建设小水电的同时, 实现山水林路综合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致富步伐, 促进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四、结语

会泽县利用网络反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第6篇

一、临泽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㈠户用沼气快速普及, 建设内容不断扩展 临泽县农村沼气建设始于“八五”时期。2003年以来, 临泽县抢抓农村沼气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 积极组织实施沼气工程建设项目, 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2003年~2010年, 全县共有63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项目覆盖了全县87%的行政村, 累计新建“一池三改”10m3农村户用沼气12476口, 全县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到13904口, 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42%。同时, 建成联户沼气工程1处, 大型沼气工程1处。

㈡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 大力开展了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自2007年起, 先后组织实施乡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建设项目5期, 累计建成村级沼气后续服务网点59个, 在建项目1个, 服务网点覆盖95%的沼气项目村。建成的服务网点全部配套了沼液抽吸设备、检测维修工具、沼气配件等服务设施设备, 配备了专兼职维护管理人员。依托服务网点, 组织开展了出料、病池检修和沼气配件更换等服务工作, 初步发挥了对农村户用沼气的后续服务作用。

㈢沼肥利用工作开始起步 通过宣传培训和开展技术指导, 群众对沼肥利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沼肥在制种玉米、温室蔬菜、设施葡萄等方面的应用工作逐步展开,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农村沼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农村沼气建设的积极性降低 一是户用沼气建设需求减少, 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目前, 临泽县户用沼气普及率已达到42%, 县内部分行政村约3800户农户因居住地地下水位高或列入城区发展规划, 不适宜进行户用沼气建设, 全县适宜发展户用沼气的农户数量减少;受建材、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 农村户用沼气建池及“三改”配套成本逐年上升, 户用沼气建设项目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不到建设成本的30%, 部分农户自筹资金落实困难, 不愿投资建设;液化气、电磁炉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农村居住楼宇化进程的加快, 导致部分农户开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降低;二是大中型沼气、养殖小区沼气、联户沼气工程建设制约因素多,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受县内大型养殖企业少、业主自筹配套能力弱、建成后运行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申报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的积极性不高;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需求大, 但由于养殖户认识参差不齐, 难以形成建设合力, 在自筹资金筹集、建成后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 实施难度较大;沼气 (秸秆气化) 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因自筹资金数额大, 村集体、相关企业、农村居民无力投资或不愿投资进行建设, 短期内难有突破性发展。

㈡户用沼气正常使用率呈现下降趋势 当前,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土地规模化流转经营速度加快, 畜禽养殖方式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 劳动力输转力度加大, 农民居住向集中化、楼宇化方向发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农户家庭分散养殖量减少, 部分沼气用户发酵原料短缺。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 户用沼气进出料和日常维护缺乏劳动力, 留守人员文化素质低, 沼气日常管理跟不上, 缺乏经费保障, 沼气后续服务工作严重滞后。上述因素导致一些用户放弃了对沼气的管理和使用, 部分户用沼气运行不够好。全县户用沼气池正常使用率已不足75%, 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㈢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工作亟待规范和加强 村级沼气后续服务网点运行不够正常, 后续服务滞后。一方面服务网点运行经费缺乏保障, 后续服务队伍不稳。在服务网点建设上重投资普及, 轻运行管理, 各级财政对服务网点没有运行经费投入, 服务网点维管人员报酬无法解决, 维管人员队伍不稳, 开展后续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服务网点运行不够正常, 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建成的服务网点来看, 由村委会领办, 村、社干部兼任维管人员的共25个, 占项目总数的42.4%, 由个人承包运营的34个, 占57.6%。目前在运行的32个, 占总数的54.2%, 因各种原因暂停或停止运行的27个, 占45.8%;配备的专兼职维管人员服务能力差别很大, 仅有个别维管人员能提供病池维修服务, 绝大多数维管人员仅能开展出料和配件销售服务。专职维管人员因收益低, 不愿继续开展后续服务工作, 兼职维管人员因忙于村社日常管理和家庭生产经营, 从事沼气后续服务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服务网点要求的进、出料, 病池维修, 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安全管理等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其次服务网点运行效益低。农村沼气后续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形态的创新, 属于新生事物, 农民对它的认识还比较陌生。多数沼气用户认为后续服务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 不愿“花钱买服务”, 服务网点收费标准低、收费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据调查, 正常运行的服务网点每年收取的服务费平均不足5000元, 很难保障服务人员工资、燃油、设备维修等正常支出, 部分服务网点因运营效益低而停止运行。最后服务网点沼液抽吸设备缺乏售后服务。服务网点沼液抽吸设备由省上统一采购, 由于各年度项目供货厂商不同, 厂商在本地及附近未设立售后服务站, 真空泵及一些零部件损坏后无法更换和维修, 导致部分抽吸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影响了后续服务的开展。

大中型沼气工程和联户沼气工程缺乏后续服务支撑, 大型沼液抽吸运输工具缺乏, 维修服务有待加强。

㈣沼肥综合利用程度低, 沼气建设综合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 沼肥利用市场尚未建立, 市场对沼肥应用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各级政府对沼肥开发利用缺乏扶持政策, 沼肥在生产上的应用缺乏成熟的技术规范或标准, 开展沼肥利用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缺乏经费支持。从临泽县来看, 群众普遍重视对沼气“气”的利用, 大部分沼气用户对沼肥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掌握科学使用沼肥的方法, 沼肥利用的积极性不高, 大规模利用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中型沼气产生的沼肥还没有得到综合开发利用, 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㈤农村能源推广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县级农村能源工作部门工作经费不足, 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问题比较突出, 开展农村沼气新产品引进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指导、后续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费严重短缺, 影响和制约了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㈠加快转变工作思路, 积极调整工作重点 当前, 临泽县农村沼气建设已完成了面上的快速普及。今后一个时期, 农村沼气建设要积极顺应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 坚持因地制宜, 优化内部结构, 巩固建设成果, 服务主导产业, 用“气”和用“肥”并重, 稳步推进发展。具体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一要从侧重户用沼气发展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协调发展转变。在具体工作中做到稳步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积极发展养殖小区沼气, 创造条件引导发展大中型沼气和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实现农村沼气建设内部协调发展。

二要在户用沼气发展中, 要打破现行的“集中连片, 规模建设”的发展模式, 积极探索沼气“进棚入园”, 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设新途径。在具体工作中, 要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 不搞行政强迫命令, 不搞一刀切, 深入调查, 选择“四有” (有劳力、有养殖、有农田、有需求) 农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积极予以引导扶持。

三要在建成沼气工程的管理上, 按照建管并重、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 实现用“气”为主向用“气”和用“肥”并重的转变。在具体工作中, 坚持抓服务、促管理、增效益, 加强对沼气用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和后续服务工作, 切实提高已建沼气的正常使用率和沼肥的综合利用水平, 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发挥沼气建设综合效益。

㈡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 整合项目资源开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适度提高农村沼气工程建项目中央投资和省财政补助标准, 足额落实项目地方配套资金, 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和业主自筹压力, 充分调动项目业主和农户建设沼气工程的积极性。

加大对沼气综合利用的投入。建议尽快立项实施沼肥综合利用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 加快沼肥利用的系统试验研究和技术规范制定工作, 加大沼肥利用示范推广力度;开展农村沼气终端产品应用补贴试点工作, 及早制定和出台补贴政策;投资扶持大中型沼气项目业主开展沼肥商品化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 加快商品化沼气池研究和推广步伐。

整合项目资源, 形成建设合力。建议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扶贫开发、危旧房改造、改水改厕、移民建村、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农业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整合项目资金开展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投资综合效益, 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发展。

㈢加强沼气后续服务管理, 着力提高后续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能源推广体系建设, 进一步规范县级农村能源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切实保障工作经费。积极开展县级沼气服务站建设工作, 逐步改善县级农村能源部门办公和服务条件;强化乡镇农村能源管理工作职能, 建议将农村能源管理纳入乡镇农业推广服务机构的范畴, 成立乡镇农村能源工作机构,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从体制上解决农村能源推广基层“短腿”的问题。

加强对村级沼气后续服务网点的管理和指导。建议各级政府将沼气后续服务列入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将服务网点管理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解决服务网点维管人员报酬, 对进出料、病池维修、故障检修、沼肥利用示范、技术培训等后续服务进行补助;加强对服务网点运行的检查、指导和考核, 强化维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探索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新模式, 引导、扶持企业或个人依托现有的服务网点组建农村沼气专业服务公司, 开展后续服务工作。

㈣推进沼肥高效综合利用 按照“以肥促气”的理念, 将农村沼气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 引导农民依托沼气发展高效循环农业, 逐步实现“生产效益拉动沼肥需求、沼肥需求促进后续管理, 后续管理带动沼气池正常使用”的良性发展目标。

积极探索沼肥产业化利用的新途径, 拉升农村沼气产业链条。建议中央和省、市尽快启动沼肥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项目, 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 加快沼肥大面积应用步伐;扶持大中型沼气工程业主利用沼液沼渣发展循环农业生产, 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展沼肥产品研发、生产。

摘要:通过对农村沼气建设状况的分析, 提出建设积极性下降、户用沼气使用率降低、后续服务滞后、沼肥利用水平低是制约沼气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转变工作思路、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后续管理、推进沼肥高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对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7篇

1 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自2003年临泽县银先公司率先种植设施葡萄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以来, 临泽县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以北部沿山荒漠区为重点, 瞄准错季鲜食葡萄高端市场, 发展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重点的葡萄产业, 探索出温室葡萄、拱棚葡萄和露地葡萄等不同栽培模式, 实现了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大力推广设施葡萄延后栽培、荒漠区半地下室日光温室建造、大拱棚葡萄栽培等先进技术, 稳步扩大葡萄产业整体规模, 鼓励整村推进, 连片发展, 成效显著。截至目前, 全县葡萄栽培面积达到1 384.53 hm2, 其中设施葡萄面积已达到386.87 hm2, 露地鲜食葡萄736.33 hm2, 酿酒葡萄261.33 hm2。2013年葡萄果品总产量为5 392 t, 年产值3 898万元, 农民人均葡萄产业收入为310.9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临泽县现有葡萄专业协会1个, 葡萄专业合作社10个, 建成果品冷藏保鲜库19个10.6万t。初步构建了以银先绿色农业示范园、兴科荒漠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板桥红桥设施葡萄示范区为龙头, 红沟、东柳、五里墩、三三、张湾、向前、西街、富强 (银先) 、兴科示范园、高庄村10个葡萄专业村为骨干, 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大户为补充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体系。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科学适用、易于操作的生产管理技术, 注册了“银先”“遇仙桥”“丝绿花”等红提葡萄品牌商标, 形成了以日光温室葡萄供应元旦、春节市场为主, 钢架大棚葡萄供应“十一”前后市场为辅, 露地鲜食葡萄供应日常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各季节鲜食葡萄供应格局。生产的温室“红地球”葡萄先后获“第十一届全国葡萄科技研讨会”金奖、第十五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金奖、甘肃十大名果等殊荣。银先牌葡萄已通过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和原产地认证, 遇仙桥牌红提葡萄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2 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优势

2.1 地域优势

临泽县平均海拔1 400 m, 地理坐标为东经99°51′~100°30′, 北纬38°57′~39°42′, 与山东、河北、天津、宁夏、新疆、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处在同一纬度带, 居于葡萄重要的生产带上。特别是本土气候属大陆性气候, 光照、积温、昼夜温差、无霜期、太阳辐射量、土肥等自然资源条件都极利于葡萄生长, 是葡萄生产带上资源条件优越的“黄金地段”区域。同时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 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城乡公路纵横贯通, 便于开发和建设。

2.2 产品优势

临泽县独特的自然气候生产出的红提葡萄营养丰富, 着色鲜艳。果实平均粒重12~14 g, 最大可达25 g;可溶性固形物16.5%~22.0%, 最高达25.2%;果实呈粉红色、水红色、鲜红色;果肉硬脆, 味甜可口, 风味纯正, 品质极佳。加之荒漠区无“三废”污染, 环境洁净, 葡萄果品更是“绿色、环保”。

2.3 技术优势

临泽县常年聘请甘肃农业大学常永义教授为技术顾问, 开展日光温室葡萄反季节生产模式的探索研究, 通过几年的实践, 摸索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编印了《临泽县葡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手册》, 建立了银先、兴科、红沟、向前等葡萄标准化、规范化、无公害化生产的先导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 同时组织人员赴敦煌、武威、新疆、云南等地考察学习葡萄栽培技术,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4 销售优势

近年来, 随着临泽县葡萄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 产量不断增加, 销售市场稳定, 形成了以产地市场、零售市场和地头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体系, 主要满足二、三线城市市场的需求。各地客商来临泽县采购, 一致认为临泽县生产的红提葡萄着色鲜艳、味甜可口, 极具市场竞争优势。

3 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品种结构较单一

临泽县多以红提葡萄品种为主, 缺少早熟品种。特别是露地葡萄面积较大, 采摘期比较集中, 不利于拉开葡萄上市时间差, 葡萄价格难以提高。在葡萄成熟期, 大量葡萄集中上市, 市场容量有限, 葡萄销售压力大, 贮藏、运输等技术跟不上, 降低了市场竞争力[4]。部分农户还普遍存在“卖难”的顾虑和情绪,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3.2 科学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 临泽县葡萄生产中综合技术服务水平还不高, 大部分农户还没有全面综合掌握葡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特别是农户市场经济意识差, 对市场需求理解上的误区较多, 诸如“果穗越大越好、产量越高越好”的意识还占“上风”, 导致科学管理的层次低, 果穗、果粒、单位面积产量等管理不能严格按规程操作, 生产的产品不能和高端市场对接。对临泽葡萄产业独特优势缺少应有的宣传和推广, 品牌意识尚未得到广大种植户的广泛认同, 致使葡萄果品品级参差不齐, 影响了葡萄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3 区域布局不合理

近几年, 葡萄产业虽有发展, 但仅限于个别村社面积小幅增长, 这和平川、板桥的戈壁沙漠可利用的荒滩面积相比极不相称。近2年, 从全国来临泽县采购葡萄的客商都因临泽葡萄区位优势的特点前来, 只因规模小、总量少, 空手而归, 弃近求远, 远赴敦煌、新疆谋求发展, 生产数量和市场需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3.4 专业合作社流于形式

临泽县虽然成立了10个葡萄专业合作社, 但运行还不够规范, 调控能力差, 在葡萄生产营销流通中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储藏运输等营销流通设施、手段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畅通高效的营销渠道、营销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

4 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4.1 优化区域布局, 实现规模化发展

以“多采光、少用水、节约地、新技术、高效益”为定位, 按照“区域布局、生态循环、集群发展”的思路, 继续围绕北部沿山荒漠区和中部风沙区等优势区域, 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荒漠区葡萄。坚持示范带动、集中连片、注重效益的原则, 在原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 继续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含量的示范点, 带动全县葡萄发展规模迅速扩张[5]。同时, 要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个私业主和种植大户进行小范围或规模化种植, 从各个层次做大做强葡萄产业。

4.2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产业竞争力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为依托, 不断完善创新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一是要对从事葡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 培养一批精通业务, 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6];二是加强对农民生产管理和科学经营的培训, 树立商品经济的生产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的培训;三是加大常规适用技术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 培养典型, 辐射带动, 特别是对拱棚葡萄应总结覆膜扣棚的典型, 做好示范带动, 加大春秋扣棚覆膜力度, 推动全县葡萄产业的发展步伐;四是加大良种选择工作力度, 按照一定比例, 引进早熟、中熟、晚熟种苗, 解决葡萄同期成熟, 集中上市, 影响效益的问题。

4.3 健全产业体系, 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按照“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充分发挥葡萄种植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在技术推广、产品销售以及与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桥梁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经济技术职能部门的作用, 逐步建立起网络完善、功能互补的葡萄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体系, 形成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合理流程。要积极组织果品流通中介组织、贩运户和经营大户, 投入物流, 真正发挥这些组织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作用, 保证营销渠道的畅通。

4.4 提升葡萄品质, 实现品牌化效应

实行以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为起点的葡萄标准化生产, 加快葡萄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 加快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认定, 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的名牌农产品, 大幅度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多种方式对无公害产品和绿色产品进行强有力的推介和宣传,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名义注册商标, 通过企业树立品牌, 打造名牌。

4.5 加强行业自律, 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充分发挥葡萄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优势, 强化其信息沟通、技术交流、行业监管、对外宣传的功能, 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7]。要确保合作社规范化运作, 不断健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 推动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拓宽葡萄产品销售渠道。同时, 要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宏观指导和规划工作, 促进葡萄产业进一步发展。

摘要:阐述了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从品种结构较单一、科学管理水平不高、区域布局不合理、专业合作社流于形式等方面分析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优化区域布局, 实现规模化发展;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产业竞争力;健全产业体系, 拓展销售渠道;提升葡萄品质, 实现品牌化效应;加强行业自律, 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等对策, 以对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葡萄产业,现状,优势,制约因素,建议,甘肃临泽

参考文献

[1]陆瑛.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落叶果树, 2014 (4) :58-59.

[2]陈龙.临泽县设施葡萄发展优势与对策[J].甘肃林业, 2014 (4) :28-31.

[3]朱高, 王建.临泽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390-391, 394.

[4]张桢.依托优势发展特色林果产业促农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临泽县加快发展红枣葡萄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农业, 2014 (20) :8-9.

[5]万雪梅.小葡萄缘何成为助农增收大产业——对张掖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时代金融, 2014 (35) :315-316.

[6]王玉忠, 邵军辉, 黄步青.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9) :36-37.

上一篇: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材料三下一篇:崔其升演讲稿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