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2024-07-27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精选10篇)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第1篇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古人说:“人不可一日无书”。假设失去了书,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也失去了对于生活的信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这三种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读书是一种境界,一本好的书,可以带你驰骋遨游,同样一本坏书也会毁其一生。“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

炎热的夏日,静静的坐在大树底下,手里捧着自己珍爱的书籍,让人意犹未尽。在我眼中没有比此刻的书籍更珍贵的事物了。一本小小的书籍,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的一生续写了这一份传奇——《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

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由于家境贫寒,在十二、三岁时就开始打工。当战斗的硝烟开始弥漫时,他受朱赫来的影响入了党,成为了一名红军。在战场上保尔越挫越勇,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在困难的时候绝不低头。当保尔因战争身染重病,双眼全瞎,四肢只剩右手健全时,他仍想着他亲爱的国家,执意要继续在党里工作,同时在双眼全瞎的情况下出版了他的一部小说。

这是怎样的倔强?怎样的顽强?保尔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震惊,着实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呢?常常是遇到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遇到一点麻烦就落荒而逃。

不似保尔这般痛苦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庭中,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似保尔这般命运多舛,我们的未来是光明,平和的,没有纷争的;不似保尔这般不幸,我们有着健康的身体。然而我们有的,他也有。我们没有的,他却依然保持着。这就是他——保尔柯察金,一个钢铁般的男子,在经历了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身体稍加修养便立即投入革命工作为什么?仍然是毅力。年轻的帕唯尔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需要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是块磨刀石。”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第2篇

(杨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

(迟志伟)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

下面是我们班同学的一些读后之言

(杨东)

王齐曰:活着是一种信仰,好好活着是一种境界。

(迟志伟)

肖维也曾经说过:活着就是珍惜,活着就是一种守候爱的姿态。

(杨东)

五班无名也说: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迟志伟)

为什么我们要读《活着》?

是因为它畅销十余年,中国当代文坛畅销小说一大奇迹又或是因为它获奖无数 ?(杨东)

都不是,我们读它是因为《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告诉了我们活着的真谛!(迟志伟)

下面在让我们一起重温《活着》的作者,荣誉以及那些让我们感动的文字。

作者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为医生关系,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余华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并与叶兆言和苏童等人齐名。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俄等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杨东)

《活着》不止是读者青睐它,各个大奖也对它多有青睐。

《活着》曾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香港 博益 15本好书奖,第三届世界华文 冰心文学奖。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 与《许三观卖血记》一起,入选中国面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由张艺谋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迟志伟)

活着 中有许多话语让我们至今难忘

(杨东)

一本好书让我们回味无穷

(迟志伟)

一本好书让我们受益终身

(一起)

带着些许回忆和感动,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特点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其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逐步成为众多音乐教育研究者的热门领域。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从最初由邹敏、铁明所著的《音乐教育心理学》(连载于《音乐教育》1937年第5卷第1、2、3、4、5、6期),到近十年内出版的章姚姚《音乐教育心理学》(妇女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由曹理、何工合著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等,其研究内容也随着人们对音乐教育心理学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入。2003年4月出版的由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赵宋光先生主编,罗小平、黄虹、何平为副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以补充和创新,正如赵宋光先生自己所说:“本书具有溯源寻本、以史代论,理论思索与感性积淀相结合,强调实践性、注重本土化研究、提倡实证研究等特点。”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使我对此前并不熟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上得到了诸多启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不一样”的编写者

最初让我对这本书感到“眼前一亮”的是这本书的编写者。它是由主编、副主编和撰写者共计七人这样一个团队合力而成的,并且这七人来自多个不同的学科。就拿主编赵宋光先生来说,从我之前所见过的文章来看,主要是以研究乐律学和音乐美学方面为主。通过相关信息的搜索与整理,对于赵宋光先生的简介大致是这样的:赵宋光(1931—),男,星海音乐学院教授,他是我国著名哲学家、音乐理论家,其研究范围包括哲学、律学、音乐美学、传统音乐、音乐教育、水利工程、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他的主要成果有论著《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关于民族调式和声的一些理论问题》、《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论音乐的形象性》、《数在音乐表现手段中的意义》、《论美育的功能》、《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奥秘》、《数学教学方法新探》、《天球十八视域》、《黄河河套双主槽绿化工程刍议》等。先生的治学领域已经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其知识之广博,思维之灵活,结构之缜密,实在令人惊叹。再观我们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结构组成是以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有机综合,而不是多门学科的简单叠加,所以说我们不能够从单纯的音乐或心理学的角度去学习并理解这门学科,而应该全面扩充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多重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在这一点上,本书的编写者们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二、开拓者的勇气和精神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的独创性。就拿第一大部分“绪论与学科构建于发展篇”中所重点谈到的中西方音乐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来说,这对于我们今后研究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关于心理学的著作并不少见,但是,由于资料及其零散、繁琐且缺少科学依据,因此以往每次谈到此类话题便是廖寥几字。而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百多页纸的篇幅把中西方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编者们并不是把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梳理,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出分析和评价。尽管它没有史论专著的详细具体,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美,但是它带领我们走出了音乐教育心理学史论研究的第一步,为后人的补充和深入提供了理论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编者们在谈论到中古、近古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时候,除了对《乐记》等音乐美学名著和嵇康、阮籍等文人音乐家进行分析之外,更是把琴乐(古琴)教学心理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古琴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作用绝不亚于钢琴对于西方近代音乐史所做出的贡献”(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因为古琴是最能够体现中国文人精神的乐器,琴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封建社会音乐教育体制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对当代音乐教学也仍具有现实意义。如唐代琴家陈康士强调学习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音乐学习心理思想,薛易简的“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等。从另一个角度讲,编写者也希望通过对琴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三、强调本土音乐文化

编者们在谈论到中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时提出,“应立足本土,以我为主融合古今中外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精粹,结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方面是要加强学科建设,迅速组织专业研究队伍,形成群体合力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挖掘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吸取外国音乐教育心理学优秀的研究成果,以中国音乐教育具体情况为据,总结出中国音乐教育活动的心理规律”。在本书中,则多处体现这一特点,除了刚刚提到的研究“古琴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之外,编者们在“关于节奏、节拍感知相关的音乐教学手段”中提出了一种由赵宋光先生新创的节奏念声方案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节奏”的特征。它是在我国传统记谱法中“锣鼓经”这一特殊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锣鼓经”中的“象声字词”选取若干,运用了念声的方法,并设计了它们的用法规格。这样一来,原本枯燥、机械、单一的打拍子,念节奏,用“冬、代、大、拉”等九个音节进行念唱,就像在演奏打击乐器一样,这样生动有趣的节奏练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且简单易行,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是值得推广的。这套方案用的是中国常用打击乐器发音的象声字词,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赵宋光先生倡导把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髓运用于现代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并且使得它们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

四、大量的实证材料研究

提倡用实证研究材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编者们亲自从事问卷调查和分析来研究人对音乐的感受及其发展的特点、规律。如:为了研究音乐的熟悉性与人的反应之间的关系的测试所总结出的“倒U曲线理论”,编者们在1998年9月2日至10月21日期间,在星海音乐学院95级各专业的本科生(共约70人)中进行的一项(分若干次完成)关于重复与喜欢程度关系的测试。在被测试的六首乐曲的片段中,有其中五首的问卷统计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印证了“倒U曲线理论”,并且经过深入研究得出单纯重复、重复间隔时间的长短,社会环境因素及历史积淀等具体因素与音乐反应之间的关系。编者们在“音乐反应研究与音乐审美意识的建构”这一章中,通过先后7个测试对音乐情绪的和谐性、音乐的熟悉性、音乐的复杂性与人的反应的比较研究来揭示音乐反应规律并把它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以解决问题。在我国音乐教育研究中往往是以思辨分析为主,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实践的实证研究。许多文章以一定的个人经验积累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从固有的思想、理论和经验模式出发,到音乐教育实际中去例证。其结果由于不能深入研究音乐教育实践,缺乏对音乐教育活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刻揭示而致使音乐教育研究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因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要求掌握书中的内容,更要学会怎样运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

整本书是以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相互交融为价值主线的。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教育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来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编者们以他们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所总结出的科学方法来指导教师们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编者们在第十章《教师艺术审美经验的全面积累》中提出,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是丰富广博,既有专门化的,又有尽可能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和宏远的美育意识,以此帮助学生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深入地感受音乐,全面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也互相关联的总体艺术素养。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要积累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经验,除了对音乐音响经验进行积累之外,还要丰富我们的艺术想象力,通过音乐以外的各种艺术参照体,多种视角地认识音乐的目的。编者们把音乐艺术形态(曲式、主题、句法与气息、节奏与节拍、音色、织体与绘画、摄影、建筑、小说、戏剧等艺术形态做一种通感的比较讨论,旨在揭示不同艺术形态有着一种内在的同构性,而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的积累,就需要把握这种同构性,实现触类旁通的艺术感悟。这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多视角的思想方法来看待音乐表现形式,其意义都是相当深远的。

拥有一本好书相当于拥有了一位好的老师,整本书读下来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对音乐教育心理学有了一个全新而系统的认识,它必将对我进行音乐教育研究提供很大的帮助。当然,对一本书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书的数量与读书的次数上,还要在读书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拓展,真正地实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赵宋光等编著.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罗小平, 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

[3]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第4篇

《巴黎评论》:是什么令您根据历史事件去写小说?

艾柯:与其说历史题材小说,还不如说真实事件的小说化更能真正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真实的历史。我也喜欢将教育小说的元素结合到历史题材小说。在我所有的小说中,总会有一个年轻的人物在成长,在学习,以及历经一系列的磨难。

《巴黎评论》:为什么直到48岁您才开始写小说?

艾柯并非像大家所想的那样这是一个大飞跃,因为甚至在我的博士论文中,在我的理论形成过程中,我已经在创作故事。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大多数哲学书籍的核心是在讲述他们调查研究的故事,正如科学家们解释他们如何获得重要的发现。所以我感觉一路以来我都在讲故事,只不过风格稍有不同而已。

《巴黎评论》:但是什么促使您感觉您必须要写一部小说?

艾柯:1978年的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她想监督出版一系列由业余作家写作的短篇侦探小说。我说我不可能写侦探故事的,但如果写,它将会是一部以中世纪修道士为人物的500页的长篇。那天回到家,我着手列出了一张虚构的中世纪修道士名单。随后一个遭毒害的修道士形象突然浮现在我心头。所有的一切就从那里开始,从那个人物形象开始,它成了无法抗拒的推动力。

《巴黎评论》:您的很多小说似乎都依靠了富有智慧的思想。这对您而言,是否是一种自然的手法来沟通理论研究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差异呢?您曾说“对于那些不可以理论表达的,我们必须讲故事。”

艾柯:这是来自维特根斯坦(W-ffgenstein)的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事实上关于符号学我写了无数的论文,但我认为与这些论文比较,在《傅科摆》中我反而能更好地表达我的观点。你的某个想法也许不是独创的——亚里士多德总会早在你之前已经想到。但基于那个想法创作出小说,你能令其成为独创。男人爱女人,这不是什么创见。但如果你围绕这一思想终究创作出精彩的小说,那么借由文学的巧手,这个想法便完全成为一种新奇的见解了。我完全相信,在最终故事总是更为丰富多彩——在故事里,想法在事件中再现、由人物传达、并在精心雕琢的语言中擦出火花。所以自然而然地,当一种想法变成了鲜活生动的个体时,它便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事物,很可能变得更为传神。

另一方面,矛盾可以是小说的核心。杀害老妇人是能引起人兴趣的。持着这个想法的伦理学论文会被判为不及格。在小说里它却变成《罪与罚》,这散文力作中的人物不能辨别杀害老妇人是好是坏,他的这种正反感情——正是我们在说的矛盾——成为了富有诗意的和引起挑战兴趣的事物。

《巴黎评论》:您说过写作一部小说之前您必先创造一个世界,随后“千言万语便会自然涌现。”您是说一部小说的风格总是由主题来决定的吗?

艾柯:是的,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着手构造一个世界——住着受毒害修道士的十四世纪的修道院、在墓地吹喇叭的青年和受困于君士坦丁堡的骗子。而接下来的写作研究就是在为这些世界设定具体的条件限定:螺旋梯有多少层台阶?洗衣单上有多少衣物?一个任务要几个人执行?语句则会围绕这些限定展开。在文学领域,我感觉我们经常错误地认为风格只与语法和词汇有关。其实叙述风格也属于风格的一种,它影响着文段堆砌和情境创建的方式。以倒叙为例,它就是写作风格内的一种结构元素,而与语言没有丝毫关联。所以风格远比单纯的写作复杂得多。对我而言,风格之于创作,就如蒙太奇之于电影。

《巴黎评论》:您是如何努力去做以获得恰如其分的写作口吻?艾柯:一页文字我要重写几十次。有时候我喜欢高声读出一段文章。我对文字的口气有着惊人的敏感。

《巴黎评论》:您会像福楼拜那样,发觉只是创造一个好句子就已经很痛苦吗?

艾柯:不会,对我而言那不痛苦。我的确会反复改写一个句子,但现在有了电脑,我的文字处理方法改变了。以前,我手写完成《玫瑰之名》后,我的秘书再用打字机将它打印出来。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句子重写十遍之后,再拿去重新打印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虽然那时候已经有碳式打印机了,但是我们也需要用到剪刀和胶水来处理。但是有了电脑之后,在一天之内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某页文字检查十遍、二十遍,进行修改或重写。我想我们天生就难以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满意。但如今修改完善是那么的容易,也许是太过容易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变得更为苛求。

《巴黎评论》:您的学术著作数量惊人,五部小说篇幅也不短。您这样多产有什么秘诀吗?

艾柯:我总是说我能利用时间的空隙。原子与原子,电子与电子之间存在大量空隙,如果我们通过消除这些空隙来缩小宇宙的物质,那么整个宇宙会被压缩成一个球。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空隙。比如今天早上你按了门铃,然后得等电梯,再过数秒才能到门口。在等你的这几十秒里,我就在思考自己正在写的新作品。我在厕所里,在火车上都可以工作。游泳时,特别是在大海里游泳时我创作了很多东西。洗澡时我创作的东西要少些,不过还是有的。

《巴黎评论》:您现在最大的乐事是什么?

艾柯:在晚上读小说。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再信奉天主教,我脑中可能就不会有一个清晰柔和的声音向我低语:白天读小说是过于享受了。因此我白天通常都是写论文,努力工作。

《巴黎评论》:您一直因您在作品中展现的知识受到批评。一个评论家甚至曾说对于一个普通读者而言,您的著作的主要吸引力就是让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换句话说就是天真地敬佩您的炫耀。

艾柯:我是个施虐狂吗?我不知道。我是一个暴露狂吗?也许是。我是开玩笑的。当然不是。我一生这么努力,当然不是为了把知识摆在我的读者面前。我的知识确实影响了我的小说的复杂构成,但是最后是由我的读者来探索这些小说是什么。

《巴黎评论》:您认为作为一名小说家,您广为人知的成就改变了您对读者的看法吗?艾柯:作了这么久的学者,对我而言,写小说就像是一个戏剧评论家突然问登上了舞台,你以前的同事——那些评论家——盯着你。刚开始时这让我茫然不知所措。

nlc202309040330

《巴黎评论》:写了小说之后,您对一位作者能对读者产生多大影响的看法改变了吗7

艾柯: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比它的作者更具智慧。书能讲述作者没有意识到的事情。

《巴黎评论》:您现在是最畅销的小说家,您认为在全球这是否贬低了您作为一位严肃的思想家的名誉?

艾柯:自从我的小说发表以后,我收到了来自全球35所大学的荣誉学位。根据这个事实,我给你的回答是不会。在大学里,教授们对叙事和理论问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经常会发现我的作品在这两个方面的联系,甚至比我自己认为的还要多。如果你想看,我可以向你展示一堵墙,上面都是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我的文章。

而且,我没有放弃撰写理论论文。我还是像一个在周末写小说的教授一样生活,而不是像一个在大学教学的作家那样生活。我参加科研讨论的次数多于参加国际笔会的次数。事实上,有人会反着说:也许是我的学术工作扰乱了我在大众媒体眼中的作家形象。

《巴黎评论》:纳博科夫(Nab0k0v)曾说:“我把文学分为两类,我希望是我写的书和我写的书。”

艾柯:那样的话我会把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Yonnegut)、堂一德里罗(Don DeLillo)、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和保罗一奥斯特(PaulAuster)的作品归为前一类。不过总的来讲,我喜欢美国当代作家胜于法国当代作家,虽然由于地理原因我接受的主要是法国文化。我出生于意大利和法国接壤处附近,法语是我学习的第一门语言。我甚至更了解法国文学而非意大利文学。

《巴黎评论》:那如果必须让你说,你觉得谁对你有影响?艾柯:通常我会回答乔伊斯(Joyce)和博尔赫斯(Borges)来让采访者无话可说,不过这并不完全正确。几乎每个人都对我有影响。乔伊斯和博尔赫斯当然对我有影响,但是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翰一洛克(John Locke)等等你能说出的学者都对我有影响。

《巴黎评论》:你在米兰这里的图书馆简直就是个传奇。你喜欢收藏什么样的书籍呢?

艾柯:我一共拥有大约五万册书籍。但是作为一个珍藏本收藏者,人类对离经叛道思想的偏爱让我着迷。所以我收集那些关于我不相信的主题的书籍,比如古犹太神秘哲学卡巴拉(kabbalah)、炼金术、魔法、虚构的语言。我喜欢那些说谎的书籍,虽然它们并不是故意说谎。我有托勒密的书,但没有伽利略的,因为伽利略所说的是真理。我更喜欢疯人的科学。

《巴黎评论》:在你的人生中,知识和文化给了你何种益处?艾柯:假设一个文盲在我这个年纪去世了,他的人生是单一的,而我还有拿破仑、凯撒、达达尼昂(d。Artagnan)的人生经历。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人阅读,因为那是一种使人博闻强记,发展多样性格的理想方式。如果你多读书,那在你的人生结束之时,你就拥有数不尽的人生经历,这可是一个别人求之不得的极好特权。

《巴黎评论》:但是博闻强记也可以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就像你最喜欢的博尔赫斯的人物之一,《博闻强记的富内斯》(Funes the Mem orious)里的富内斯那样。

艾柯:我很喜欢“固执克已,绝不好奇”这一观念。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将自己限制在某些知识领域里。你不能太过贪婪。你必须强迫自己不要学习所有事物,否则你将一无所获。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关于懂得如何忘记,不然,你确实会变得像富内斯那样记得三十年前见到的一棵树上的所有叶子。从认知角度上讲,找出你想要学习并铭记的东西是至关重要的。

《巴黎评论》:对于那现场宣称小说已死、书籍已死、阅读已死的人,你怎么看?

艾柯:相信事物的终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姿态。从希腊人和拉丁人的时代开始,我们就坚信我们的祖先优于我们。这项由大众媒体参与的日益激烈的闹剧总是使我心情愉悦、兴趣盎然。在美国不论春夏秋冬,总会有一篇关于小说之死、文学之死和读写能力之死的文章。人们再也不阅读了!青少年们只是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事实是,世界各地都遍布着满是书本和青年人的书店。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的书籍、这么多的书店、这么多去书店买书的青年。

《巴黎评论》:你想对那些散布恐慌的人说些什么吗?艾柯:一直以来,文化总会适应新的环境。或许会出现一种不同的文化,但是文化是不会消失的。罗马帝国衰亡之后的几百年是深刻变革的时代,充斥着语言、政治、宗教、文化的变革。如今这些变化的速度之快更是以十倍计算。但是激动人心的文化新形式会层出不穷,文学也不会灭亡。本文转载自“译言网”(译者为独眼一点五);本文转载过程中有删节。

影响我的一本好书 第5篇

————《当责》读后感 “当责”不只是负责,是要完成“自己承诺的事”,为最终成果负起完全责任,就算有不可抗力的意外,也不能摆出“我责任已尽”的态度,依旧要说明原因、提出解释、设法解决,让责任推托到此为止。

上面一段话,是我对于“当责”的理解。

“当责”这个词是相对于“负责”而提出的。过去人们强调责任时总是提到“负责”二字,要担负起责任,这是一个基本的职业素养。而“当责”二字,顾名思义就是以主动担当、当仁不让的态度对待事情,全面负责,可靠付出。如果说“负责”是100%的付出,那么“当责”则是120%的付出。这种当责的态度,与单位、公司所倡导的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有相似的内涵。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仅是按照领导的交代去执行一项任务,而是要想方设法的去完成,有优秀的付出;不仅仅是为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更要考虑对客户、对集体的价值。当责的人不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勤奋踏实工作,不断提升自我。当责不需要什么职位和权力,个人如果在金钱利益或是职务升迁上一直患得患失、朝思暮想,甚至心怀不满、闷闷不乐的话,那么他的工作一定不会出色,也无非是给自己加上了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真正的当责者,它需要的是积极敬业的态度、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勇于开拓的行动。

当责能够带来什么?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如果一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是50%,那么0.5的N次方很快会趋近于0;如果一个人的责任心是80%,0.8的N次方也会慢慢趋近于0,只是时间不同;如果一个人100%的负责,1的N次方永远是1。但只要一个人的责任心大于100%,哪怕是一点点,1.X的N次方也会逐渐趋近于正无穷大。不言而喻,以当责之心对待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并且不断地想到改进、优化,交付更出色的业绩,同样一件事,做的更出色,那就能够带来不断的进步,并使这种进步进入良性循环。不管“1.X”的“X”是多少,只要它在不断的增加,那么一定能够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能够取得更好地成绩。

说了这么多当责的好处,那么我们应该在当责的文化中怎样做好我们的当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有强烈的成果感:为了达成任务、交出成果,我们应该清楚的了然责任范围,对于分内事,必须全力以赴,对于非分内事,但只要影响成果者,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

2.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达成任务、交出成果,我们应该尽量争取了解任务全案,不满足于“上级交办”,应该主动查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做到不推诿,不扯皮,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地做好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在短时间内刻意表现,而是无论在哪个时段、哪个岗位、哪个职务上,都能尽职尽责的做好所有事情。

3.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为了达成任务、交出成果,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不是单独作战,我们应该信任我们的领导,我们的下属以及每位和我们一起奋斗的同事。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抱成一团,互相帮助,共同进取,享受和同事们并肩作战、同甘共苦、彼此认可的满足感。

4.要有更高的目标:当责者,要将任务订在120分目标,只有这样才更有可能达成100分,多做原本不必做的事,造就了自己,也帮助了同事和单位共同发展。

通过阅读《当责》这一最新的管理学书籍,我对“当责”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心尽责的去做好任何必须做的事情,完成工作并且交出成果。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精益求精,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当责者,为单位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郝春苗

我推荐的一本好书——《西游记》 第6篇

同学们,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西游记》。

《西游记》是明朝作家吴承恩写的一部神话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个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认识心底善良的唐僧,忠心耿耿的沙僧,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有天不怕地不怕、本领高超的孙悟空。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师徒四人虽然历尽艰难险阻,却始终不离不弃,一路保护师父,斩妖除魔,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说的是白骨精想吃唐僧的肉,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想要接近唐僧,被孙悟空识破了,她又变成了老婆婆和老爷爷,可还是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师傅却误会他连伤三条人命,不但念紧箍咒惩罚他,还要把他赶走。白骨精一看有机可乘,抓走了唐僧,唐僧这才明白错怪了孙悟空。孙悟空却不计前嫌赶过来打死了白骨精,救了师傅,他们又踏上了取经之路。我想,无论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要学习他们师徒四人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团队精神,要像孙悟空那样,敢于同困难斗争到底,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我推荐的一本好书:朝花夕拾 第7篇

太白中学 高二三班 唐丰

小时候,曾看到一篇名为《读点鲁迅》的文章,心中很是不解,鲁迅如何读呢?现在回想起来,愈发觉得自己可笑,到底那时还是个孩子,八九岁的年纪,连字都识不全,又如何懂那些呢?数年后学过鲁迅才发觉,自己心中的感触,也如此君一样了。

如今的国人,若是雨夜青灯,香茗一盏,手握鲁迅书一卷,听着窗外雨打芭蕉,那该是怎样奢侈的风景。就用先生的话来说吧: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我们于红尘中辗转,中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今天,我也想如那位笔者一样,向众人呐喊:读点鲁迅吧!读点鲁迅,我们可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俗庸和丑陋。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然而在这样处境中鲁迅却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种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鲁迅的书,可让我们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一篇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心灵深

处的那份童真童趣。他对往事的回忆,桩桩件件却也都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憎恶,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惋惜。

《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记忆里,长妈妈给买的“三哼经”;百草园中的赤练蛇和美女蛇;三味书屋中严厉的寿先生以及在那异国他乡的恩师藤野先生„„可最后,就连那些回忆也都没了。那万恶的旧社会,不知麻木了多少人的心,淡了多少浓浓的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鲁迅以一个文学家,革命家的身份告诫人们,不要再回到那个让人受苦的社会了,表现了自己乃至整个民族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憎恨。

读点鲁迅吧,我们才能逐步地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直面历史,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读点鲁迅吧,中国只有一个鲁迅,世界也只有一个鲁迅,鲁迅是太可宝贵了。曾几何时,我们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与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我们已经跌进浮躁空泛的泥潭,在挣扎中已然忘却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沉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和那1000万言的大书。

读点鲁迅吧,读过之后,你的心会如我一般满满的都是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只留下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我心中的一本好书 第8篇

《创想2020》是一本畅想移动互联时代如何引领今后产业升级的创意类长篇小说。不同于一般的科幻小说那样天马行空, 很少有人动笔写预见数年后信息技术应用如何引领社会变迁的书, 原因很简单, 其观点不仅要经得住推敲, 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 没有十足的功力、见识和胆识的作者都不愿触碰。该书将信息技术应用趋势研究成果以小说形式呈现的做法, 体现了作者服务社会大众的奉献精神, 对读者把握未来经济社会转型中发生的变化无疑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鲁峙凭借18年信息系统研发和12年管理咨询顾问的丰富阅历和实战经验, 在内心深处孕育激荡出一曲悠扬但又气势恢宏的交响曲, 向大众奉献了这部接地气、时代感强、充满创意, 弘扬和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作者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 沿着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携手共进的脉络进行梳理、思考和推演, 采用时空穿越的写作手法, 向读者展现2020年前后, 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可穿戴智能装备, 全面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之中的场景。

互联网思维催生先进生产力, 并将积极促进生产关系变革。本书演绎的故事, 意在启发人们跳出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 进而对传统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新审视和重组再造, 实现商业环境优化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带动多个行业重新焕发活力, 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可谓观微知著, 立意高远。

故事的起源

故事起源于2012年末,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的现场活动上, 业界翘楚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商是否会取代传统店铺经营”为题的辩论现场。未来电商与店商将呈现怎样的格局?一亿元的赌注成为轰动一时的热点话题。这让书中正在深入研究相关问题的男主角从梦中穿越进入了2020年, 梦中的故事, 详实地展现了2020年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 用多个视角呈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型后的变化与成效, 勾画出一幅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的美景, 抒发了作者对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炽热情感。

书中的人物

书中人物都是在京津两地工作和生活的普通人, 角色不多, 却涵盖了人生历程中的各个阶段, 年龄跨度有50岁之多。他们从业不同, 涉及到电子商务、传统商业、信息产业、咨询业、先进制造业、仓储物流业、社区服务、现代农业、教育产业、餐饮业、旅游业、银行业以及环境生态建设等十多个领域, 虽然生活经历有别, 文化知识背景各异, 他们也曾遭遇坎坷, 也曾一度迷茫, 由于勇于探索并不断更新知识与观念, 跟上了数字化时代的步伐, 在经济转型大趋势中, 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及时调整和规划人生轨迹, 在转型中主动求变, 不断自我重新定位, 进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作者从多个视角独具匠心地将未来人们工作与生活中趋势性的变化, 通过朴素无华的故事娓娓道来, 令读者有置身其中的感觉, 通过讲述一系列普通人身边的平凡事儿, 描绘出一条大众不陌生、可触及、可效仿的中国式创新之路。

书中的故事

书中的故事围绕几个主题展开。其中, 电商与店商最终会走到一起的情景, 是作者呈现给大家的精妙之笔, 正所谓“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 必然要对电商平台的使命进行重新定位, 用新思路和新规则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与商业运营模式, 在资源共享、规则透明、收益与贡献对等的前提下, 构筑跨界融合、多方互动的新格局。

如今, 电商分流了实体店客源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吸引顾客重新回到实体店消费是众多商业综合体面临的难题。对此作者设计了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 未来的电商平台是一个整合了众多应用系统的巨型商业信息综合体。这个巨型商业信息综合体不但包含了卖场内部电子地图、语音导购、电子监控等一批信息平台, 还推出了以一个以“商链”为核心的创新机制, 这是作者对未来基于移动客户端的新一代信息化平台构建新商业运营机制的大胆设想。书中“商链”构筑起一个“上下游商家穿成线, 跨行的邻里结成网”的新商业格局。这条由信息流汇聚而成的商业纽带, 将联合营销的传统模式应用到这个巨大的信息综合体中, 秉承“线上结盟、线下协同”理念, 为商家之间搭建起无数个协同、灵活、相互依存, 并能持续经营的合作关系, 实现了商家之间在线约定商业合作规则和分成比例, 商业信息综合体作为第三方为各路商家实现在线结算的新模式。

未来的巨型商业信息综合体为实体店、网店、物流企业等各路商家搭建了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经营的商业环境, 实现无论是大卖场还是小商铺, 在巨型电商信息综合体透明、公平、公正、普适、灵活等运行规则的支持下, 各路商家都能建立起互信、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运营模式, 不仅让利于顾客, 还能从中获益, 形成不同业态之间精诚合作, 合力为顾客打造差异化、订制化、线上推送、线下互动、百变适配的商品及服务。顾客在实体卖场中一边使用智能手机获取商品及服务信息, 一边欣赏身边琳琅满目的商品, 享受着温馨舒适的购物氛围, 怎能不让人自觉自愿地融入到目不暇接的消费洪流之中呢。

许多人谈及2014年初两款打车软件的烧钱补贴大战均感茫然, 其实沿着《创想2020》的视角冷眼望去, 就能一目了然:未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应用会渗透到各个业态的经营活动之中, 基于移动支付平台构筑起的“商链”, 将促成不同业态间的联合营销, 当然也包括了出租车行业。人流是商业活动的重要一环, 出租车把“财神”送到消费场所, “财神”一旦慷慨解囊, 出租车司机收取签约商家返款, “财神”收到商家报销的出租车费是很自然的事儿。因此, 只要未来的巨型商业信息综合体在资源整合上形成突破, 便会形成商家主动与打车软件平台合作, 争相为打车生意买单的场景。

书中的故事还多处涉及大数据应用。故事中描绘了巨型商业信息综合体为商家提供“大数据”经营问题剖析及指导精准营销的情景, 未来这些应用将帮助众多商家准确揭示商业运行规律、顾客需求与购物时机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实体商家真正融入到故事中所描述的一个不断优化的商业环境中去。另外, 书中还讲述了仓储物流以及农业生产中大数据应用的故事, 让读者感受到了精准营销与行动背后的故事, 并由此获知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的基本思路。

未来的社区居家养老也将与时俱进, 智能移动厨房不仅为老人带来私人订制的可口饭菜, 也让诸如汽车改装厂这样的传统企业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进入了餐饮服务领域。书中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不仅被用在老年人保健、娱乐、健身及公益活动中, 同时也在商城的大型游戏活动及旅游景点中出尽风头。

书中的故事贴近生活, 却又都融入了作者深入思考和形象化推演得出的观点、期盼和对未来的憧憬。随手一翻, 似乎讲的就是当下发生的故事, 仔细读来, 其中的场景、方式和做法又是当今闻所未闻或尚未实现的, 其情节与构思让人耳目一新, 顿开茅塞, 值得称道。

书中的启迪

《创想2020》描绘了一个开放、协同、高效、动态、集成、多赢的商业环境的同时, 还为读者掀开未来智慧城市神秘面纱的一角。作者在展望和憧憬未来美好工作及生活环境同时, 也把潜心探究的“矿脉”奉献给读者, 引导读者去发掘封存在身边的宝藏, 并沿着书中的思路, 再探索、再创新, 特别对于青年创业者来说, 书中呈现的创新思维方式与事例更显得弥足珍贵。

付梓至今已经一年有余, 回首一年来围绕移动互联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 2013年“微博”还如日中天, 谁料2014年初“微信”突然发力, “微博”用户时间流失的速率令人始料未及。阿里、京东等主力电商宣布进军仓储物流业。而互联网思维、O2O、众筹等不过是2013年尾声才成为热词, 如今已脍炙人口, 试水者的成功案例频出。我们相信, 随着可穿戴设备等信息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 如书中所描述的, 从本土高科技企业中会涌现出一大批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产品、应用及服务, 并为线上线下以及虚拟与现实的融合拆除最后的屏障。由此带来的新变化, 会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社会管理、生态建设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拂面清风送来对美好远景的呼唤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创想是期盼, 期盼靠实干, 人人实践创想, 中国梦将更加美好与坚实。距离2020年还有短短6年, 衷心祝愿6年后创想成现实。

我心中的好书·《人类简史》 第9篇

作者从生物学的视角讲述了人类演化,用历史学的眼光阐释了社会理论,最后回归到个人内心幸福感的探讨中。通过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庞杂的素材,系统勾勒出一副宏大的人类社会演变图,串联起所有关于人类的重要话题。

作者是出生于1976年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的以色列新锐史学家。本书在2012年以希伯来文出版后,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很快就被翻译成近30种文字在各国出版,不仅为全球学术界所瞩目,而且引起了一般公众的广泛兴趣。该书让我们站立于生物演进的高度,感同身受体验着近十万年来地球上各种文化的起起落落,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深壑的鸿沟,用谦卑自省的态度审视人类文明的变迁。

(《人类简史》,[以]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440页,定价68.0元。)

推荐人:许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一本好书影响我 主题班会 第10篇

高三(2)班

一、导入: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增长知识,读书增长智慧,读书促成好习惯,读书树立理想,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培育人格。

二、活动体验:畅谈读书的收获

学生自由推荐一本好书,谈谈你推荐的理由。(你从中感悟了什么,或希望同学们能借它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三、读书要求:

1、学会选择:知识如烟波浩翰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如繁星。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的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

老师推荐书目„„

高三时间不是很充裕,可推荐他们看一些报章杂志:《青年博览》《读者》《世界博览》(学校图书馆都有,可选取一些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也推荐几个电子版的报章杂志:《南方周末》(http:///)、《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期望同学们在上网之时不要沉溺于游戏,可多去阅读于己有益的文章。

2、学会挤时间: 一个习惯影响一生。无论多忙,我们每天都可以找出小段的时间来读书,哪怕只是5-10分钟。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例如:课间,午餐后,完成家庭作业后,入睡前„„每次只要几分钟,每天哪怕只有四次,加起来就有几十分钟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我们要做的,是坚持下来。即使以后毕业了,甚至远离了校园这最纯洁的环境,依然要坚持阅读的习惯,它将使你终生受益。

3、学会阅读:①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②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③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④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可以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便随时翻阅、背诵。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学会恰当运用,便能提高读书效率。

上一篇:在生活中磨练自己下一篇:儿童中医保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