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

2024-08-03

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精选11篇)

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 第1篇

初三学生制定好寒假复习计划:化学遵照12字要求西城教研中心原化学教研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基础教育委员会研究员、北京化学学会理事娄志武强调,巩固成绩就是胜利。在寒假里,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期末考试试卷总结自己掌握了哪些基础知识,然后不断熟悉这些知识。这样能防止中考时发生把会做的题目做错的遗憾。而且,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同学们复习起来会更得心应手,效果更好,从中还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起自信心。

接下来才是查漏补缺。查漏补缺也要有针对性,主要看那些当时不会做,出考场后跟同学一对答案或经老师讲解马上就能醒悟的题目。马上能醒悟说明同学们可以掌握这些题目里的知识,具备相应解题能力,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攻克。对于那些特别难的题,老师讲了也不懂,或听讲后会做了,换一种题型又不会做了,建议同学们还是舍弃掉。这种题多做无益,还容易打击学习积极性,使信心受挫。而在精神压抑的情况下学习是不可能学好的。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抓基础。具体做法是把过去所学知识按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滤液及相关计算等基本概念,进行总结。这些概念老师在课堂上已讲过,需要同学们自己再提炼一遍。对此,娄志武老师提出了12字要求:“认识清晰、理解深刻、注意运用”。“认识清晰”指对概念的把握要准确。“理解深刻”主要是要培养自己的应用、思考意识,看看原理在实验中、化学问题是如何运用的。“注意运用”指对概念要活学活用。由于零散知识不能形成能力体系,同学们还要根据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体系化,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

化学知识复习需要做典型例题。不要为了会做而做,而要通过做题掌握、巩固所学知识。题不求多,但一定要精,具备基础性、综合性、新颖性、挑战性、可行性等特点。具体选择哪些题目,可以请教老师。

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 第2篇

六、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七、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

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八、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

溶液、Fe(NO3)2

溶液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

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 第3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自己获得的。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初三化学复习课一方面是对化学知识、技能等内容作一个整合和梳理,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把初三化学复习活动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整合和梳理隐含于问题背后的化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问题解决的内涵和特征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也可以解释为个人在面对问题时,综合运用知识技能以期达到解决目的的思维活动历程。由此可见,“问题解决”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解决问题”是有一定区别的。“问题解决”具有以下特征。

1.过程性。

在复习物质的分类时,教师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话题:现有铁、氢气、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碳酸钙六种物质,请你从不同的角度给这些物质分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止一种,学生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开放性。

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时,教师可以指着某一个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学生“一问一答”进行教学: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什么?弧线表示什么?弧线上的数字表示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都了然于心。但是教师如果这样问学生:已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答案肯定不止上面三个,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和补充,可能还能够得出:镁元素的化合价、镁元素的化学性质、镁元素的类别、镁原子得失电子情况、镁离子所带电荷数等内容。

3.创生性。

在复习溶液内容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此时,如果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问题的答案肯定会让人耳目一新:滴加碳酸钠溶液,加生石灰,加热,蒸发水分等方法都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产生互动,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同时,“问题解决”的答案也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或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创生性方案。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创造性的活动,总是在有了问题之后,才会积极地、不懈地去思考和探索。在此基础上,一旦有了诱因,受到启发,就会引起共振,产生新想法、新思路,然后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最终获得成功。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模式,其关键是问题的设计。

1.实境性原则。

在“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专题复习时,教师请学生观察食品包(食品包内除食品外还有一小包物质),展示一包食品中的“脱氧剂”,要求学生阅读包上的文字说明,打开“脱氧剂”仔细观察包内物质的色、态。结合文字说明和生活经验,思考、猜想、讨论、交流包内物质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检验这种物质。由此,构建物质的鉴别和检验的一般思路。

2.基础性原则。

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复习时,教师展示冬天衣服外贴的一次性“取暖片”,“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氯化钠、活性炭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的原理。那么,我们如何分离这些物质?通过这一个问题的讨论、解决,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物理方法。

3.整体性原则。

在“酸、碱、盐”专题复习时,教师展示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请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把它们区别开来。有的学生用玻璃棒蘸取上述溶液,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玻璃棒有没有出现白色固体;有的用石蕊试液去区别;有的建议取上述溶液,分别加入金属锌、氧化铜、氢氧化镁固体、碳酸钠溶液;有的准备向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上述方法的归纳、总结,由此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以“问题解决”引导复习,在课堂中要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复习活动,让学生梳理整合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以“氧气”为例,谈谈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的技巧。

1.问题引导,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框架,疏通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共有12个单元,平时教学中,化学知识点是一个一个地呈现出来的,是比较零散、不成系统的。在初三化学复习中要让学生找到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2.问题聚焦,让学生把握要害关键,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涉及的化学知识点非常多。但由于教科书中的重、难、疑点在整个初三化学中所处的地位,所以复习时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释化疑点,这样才能使化学复习课真正落到实处。

3.问题迁移,让学生适度延伸与拓展,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变通运用能力。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高于生活,化学服务于生活。中考化学命题越来越重视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因此在化学复习课上要联系生活复习化学,强化“问题解决”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可用到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思考的内容非常多,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所复习的化学知识的真谛,才能巩固与提升所复习的内容,复习课才能有创新。总之,教师要抓住化学复习的重点与关键设计复习课教学,使设计的问题有拓展空间和变式空间,问题要少而精,这样的“问题解决”才能切中要害。

摘要:化学复习课很难上出新意,这是许多教师的“共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把初三化学复习活动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疏通化学知识内在联系;通过问题聚焦,让学生把握要害关键,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通过问题迁移,让学生适度延伸与拓展,提高化学知识变通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2]王后雄.化学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小议初三化学总复习策略 第4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 复习 重点 关键 习题 实验

总复习是初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复习,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把复杂问题简明化,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零散知识系统化。为了帮助初三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工作中,笔者采用以下策略。

一、抓住重点,及时复习突破难点

酸、碱、盐等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该章篇幅不多,但知识点多且关系错综复杂,应用性和规律性很强,学生学习难度很大。因此,学习后学生不易掌握,如果学习完该部分内容后,立即转入其他知识点复习,则容易导致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遗忘更多、更快。笔者在讲授完该部分内容后,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抓住关键,归纳各种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实质上是各物质相互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应注意:(1)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化学方程式,应围绕酸、碱、盐的通性来进行。(2)采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例如,开展化学方程式改错竞赛,书写各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比赛等。

三、设计习题,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习题设计立足于一个“精”字,抓住一个“活”字,突出一个“新”字,强调一个“实”字,所选的每一道题都应符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切合初中学生能力要求,应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以致用,知识越用越活,只有经过实践应用的知识,才能牢固的活化在自己的头脑里,历久弥新。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实践就是多练、多考,在练中学,在考中学,通过高效率的练与考来查漏补缺,强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四、注重实验,贯穿章节复习和提高实验技能

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节知识点、重点,通过实验——思考——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复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五、强化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初中化学知识结构分为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部分,其中各部分又分为若干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以概念为基础,把学过的知识整理成知识点,并连成知识线,再进行梳理和对比,最后形成知识网络。

六、针对中考,进行题型和专题总结

初三寒假复习计划 第5篇

8:20---8:50 背单词 8:55---9:25 背课文 9:35---10:35 数学 10:45---11:45 英语

11:45---12:00 课外书

12:00---13:00 午休

13:10---14:10 化学

14:20---15:10 物理

15:20—16:20 语文

16:20---吃晚饭前 free

吃完饭后—21:00 五科任选

21;00—22:00 电视,电脑,课外书

具体计划

<语文>

1.加强课外阅读。

2.闲时多翻翻字典,积累一些生僻字、词语。

3.找一个本子,专门积累课外的古诗词及文言片段。

4.拥有自己的现代文摘抄本。

5.在完成寒假作业的同时,每周多练一篇习作。

<数学>

1.保证每天完成一张卷子,增加掌握的题型量。

2.尽量寻找一些难度系数相对较大的题型,并仔细分析题型考察自己的知识点。

3.从整理笔记入手,坚持把“中考3+1”上总结的知识点自己归纳总结一遍,并在没章后面附上五个以上的练习题。加强自己分析问题以及总结题型的能力。

<英语>

1.将书上内容吃透,争取多做课外阅读。

2.阅读一些总结性的初中语法书籍。

3.增大词汇量。尽量背诵课本上的一些常用句子。

<物理>

1.寻找课外题型。每天做一张卷子,通过参考答案进行改正,对知识点进行归纳(还是按章节的总结)

2.增强笔记的条理性。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有序可寻,熟记常用公式及原理。

3.熟记物理概念、公式及电路图,搞清课本上的每个实验,系统的把所有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化学>

1.熟记化学元素周期表。掌握几个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做到烂熟于心。

2.熟记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避免常识性的错误。

3.多接触课外化学题型。保证每天做一份卷子,把握好“中考3+1”上的知识总结。

初三学生寒假复习计划 第6篇

小学升到初中,学习方法有很大的转变,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初一是对小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同时逐步转入初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了新的要求。而初三则对初中的知识进行总结,为转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初二的学习是初一和初三的中间阶段,是顺利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阶段,对搞好整个初中的学习,顺利的升入理想的高中是极为重要的。

想要在这“两极分化”的一年里向优秀前进,养成自主学习,提前预习等一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抓好课前预习,规划时间分配,分散整体任务,安排重点突击。

数学一定要提前做好预习:

对于数学来说,即将成为初二的同学,初二这一年是关键年。

范文网

初二数学所学的部分,占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点的一半。这是一个很惊人的力量。中考几何的重头戏:三角形全等和它的三大转换,都要在初二全部讲完。这一部分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问问学校里的学哥学姐,即使是在初一学习不错的,对三角形全等这一块的中高等题还是感到很麻手。除此之外,还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加入。

初二这一年,之所以说对数学很关键,不单单因为数学任务变多变难,还有一个原因:一门新的理科类学科要和数学抢时间,那就是“物理”。

物理是你能不能保持优势的考验:

物理这门学科,入门很快,但真正要学懂,其难度不亚于数学。初二年级开设的物理对初一孩子是个全新的领域,如果不能够提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在知识点比较难理解的时候,就很难跟上步伐。所以孩子们可以在暑假提前学习更好的做好迎接两极分化的准备。物理学习的好坏也是决定你在初二能否保持优势学习的重中之重。

英语的学习决不能忽视:

初二没解决的问题,到了初三不但解决不了,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谨记,“不懂就问”四个字,一旦在学习中发现跟不上进度,知识点遗漏等情况,马上向老师或是同学求助,把问题解决在当下,千万不要想着等到初三去“查漏补缺”。

我们不只要“会做”,更要“得分”。中学英语的考试绝不仅仅是靠知识,而是大量的陷阱,伪装。所以仅仅掌握一些词汇、语法点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平时的习题,发现出题,解题的规律,让自己得到最高的分。阅读完形也是这样,同学们会发现,仅仅读懂文章并不能让你得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题型(细节题、主旨题、判断题等等)解题方法,典型错误答案的揣摩。有的时候即使没有读懂文章也能得满分,就是因为解题方法到位。

语文的学习要继续加以重视:

初三考生寒假复习计划 第7篇

初三考生寒假复习计划

数学理清头绪,针对性复习,理清脉络抓基础;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应该注重自己理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开展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可按照数与式运算、函数与方程、几何证明方程式、图形的变化与证明等模块进行复习。语文立足基础适当拓展,立足书本巩固基础;以课本为主、系统复习基础知识是很多老师所提出的观念。之所以立足课本,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来自课本内,如,我们常说课内文言文难过课外文言文,也就是说对于课内的文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就会给你很大的帮助,使得你在了解一些课外文言文时就会得心应手。寒假阶段学子有了一定的时间,因此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知识学习很关键,如,字、词、句子等考试基本元素的学习。英语侧重回归课本,切忌盲目拓展;很多孩子在英语学习中喜欢不断向外扩展,认为这样对于提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不少老师却指出,随着新教材方式的变化,回归课本才是关键。理化记忆基础上深入理解,先过基础关;学生在寒假期间应该把基础知识复习巩固一遍,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更应该借助这段时间做强化学习。这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给初三学生共同的建议。作为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老师认为,夯实基础知识,是这个假期学生应该努力的基本方向。

初三寒假化学复习计划 第8篇

一、化学素质概述

在当今科教兴国的时代, 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素质教育的发展不仅关乎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且同祖国的未来息息相关。化学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初三学生化学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化学素质主要由化学知识素质、化学能力素质、化学品德素质组成。化学知识素质是解决化学问题和进行化学创造活动的基础, 化学能力素质是化学素质的核心, 化学品德素质则是青年一代成才的动力和关键。

1. 化学知识素质。

化学知识素质是解决化学问题和进行化学创造活动的基础, 没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 其他的素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课堂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授业”, 即促使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包括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的掌握, 对化学基本计算的掌握, 对化学实验原理、过程的掌握, 等等。当前的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生化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不同的要求, 对教材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在新课程改革下, 化学科学知识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 其他一切素质都以其为前提。

2. 化学能力素质。

化学能力素质是在化学知识素质基础上进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初中生处于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老师应着重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素质。首先, 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特别是观察、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观察实验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概括, 将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分析综合、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其次,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对于卤族元素的教学, 利用该族元素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在已知氯气的性质后, 可以演绎推理出其他卤素的性质, 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最后, 在教学中应从学法、解题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阅题、如何归纳利用规律等。

3. 化学品德素质。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也无甚用处。”我们见到所学知识用到歪门邪道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例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因此, 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中, 老师不能忽略品德素质的培养。包括对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通过化学史尤其是对化学家的介绍,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化学复习课特点

复习课是中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 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 提高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化学复习课作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研究针对教学策略, 认清化学复习课的特点, 才能提出合适的策略。

1. 化学复习课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

初中学习化学的时间只有一年, 而学习内容较多, 知识点分散, 给复习课所留时间较少。加之初三处于中考冲刺阶段, 对于这样一门新开学科大部分学生分配时间相对较少, 需要通过复习课提高成绩。化学复习课承担了更多的任务, 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就对化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在对复习课的把握上。

2. 化学复习课内容重复, 学生提不起兴趣。

复习课中的内容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不少学生觉得什么都会, 应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 知识网络化和可具体化水平较低。这是大多数复习课都存在的问题, 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采取简单的知识重复和题海战术的方法, 就无益于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水平, 而需要老师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三、促进初三学生化学素质发展的复习课教学策略

1. 回归学生, “讲堂”变“学堂”。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即全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和解决, 能总结的规律让他们自己总结,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展小组内外互动, 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 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 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

2. 创设生动活泼的复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复习中, 往往都是开门见山地对复习内容进行归纳罗列或直接对练习题进行校正讲解。这样一来, 势必造成学生复习的机械被动, 久而久之使学生身心疲惫, 课堂沉闷低效。创设复习情境可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有效地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促进理解应用。

在初中化学复习过程中, 根据不同内容, 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比如二氧化碳的制法复习, 我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大组, 每组12个人;再将每一个组的12个人分成4个小组。我给学生提供若干仪器, 让他们组装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4个大组比赛, 每一个组中的一个小组组装好仪器之后, 这组中的第二个小组才能开始组装, 而且本组内的4个小组组装的装置不允许重复。通过这种接力的方式, 看哪个组的同学组装的方法最多, 仪器连接最准确。最后教师点评, 并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总结。这种游戏竞赛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不仅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3.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实现复习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1) 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平等对话、合作探究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程序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转变学生学习化学方式, 营造一个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 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掌握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有如下特征:第一, 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并培养能力的;第二, 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第三, 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第四, 重视合作式学习;第五, 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如下两种方式。

(1) 实验探究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归纳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采用科学方法自主进行探究, 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问题, 验证新假设, 从中获取新知识, 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

(2) 调研探究式。调研探究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结果是未知的、是非约定的, 结论的获取不是教师传授的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 而是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假设过程、实验求证得出结论。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设计丰富的问题情境安排并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通过接触问题情境、提出主意、列出事实、提出学习课题、制订行动计划、报告实施、做出评价, 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其间教师既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工作伙伴, 以身作则地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满腔激情, 又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 积极营造出一种支持开放性学习的环境, 还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怀者、鼓励者、支持者和评价者。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大致有如下步骤。

(1) 问题的确定, 即确定问题的存在, 定义问题到底是什么。

(2) 程序的选择, 即选择或找出一套适当的程序解决问题。

(3) 信息的表征和组织, 即按一定的格式 (如主题、作者) 在头脑中或以书面文字等把收集的信息表述为有意义的形式, 并按一定的顺序或结构将信息组织起来。

(4) 策略的形成, 即信息如何表征, 按照信息表征的先后把一个个程序排列起来形成步骤等。

(5) 资源的分配, 即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地分配到思维或问题解决过程的各个阶段。

(6) 问题解决的监控, 即解决问题过程中, 必须随时留意已经完成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和还有什么没做, 以避免重复, 提高效率。

(7) 问题解决的评价, 即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正确, 过程是否合理, 答案是否正确或哪个答案更好, 等等, 这需要学生具有对反馈的敏感性和将反馈转化为行动方案的能力。

(3) 概念图式教学模式

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 通过连接词能形象化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节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建立概念图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使知识变得一目了然。这种教学模式便是使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达到复习的效果。

概念图的建立是一种对旧知识的重新梳理、新知识的延伸、拓展的过程, 可以通过如下的步骤构建。

(1) 选取熟悉的某一知识领域。学习制作概念图,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学习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概念图的建构必须依靠对上下文知识的运用, 所以最好选择学习者已经理解掌握的某一节课、某个实验活动或者一个实际的问题, 如此形成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确定概念图的层级结构。

(2) 确定关键概念的排列顺序。从选定的内容中选择关键概念 (关键词) , 并把它们一一列出来, 然后对这些关键概念排序, 按照从最一般到最概括的概念, 由概括性大到小, 从最特殊到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 帮助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层级结构。

(3) 建构概念图的框架体系。在这一步骤中, 把这些关键词分层和分支在黑板上进行排列, 把概括性最广、最一般的概念 (主概念) 放在顶层, 依次向下排布, 概括性较低的 (子概念) 位于较低层次, 最具体的概念 (子概念下的子概念) 位于最低层, 这样分级排序, 构建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从而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布。

(4) 建立概念图的连接。寻找建构规律, 按自己的观点建构, 并且可以在连接线上用连结词表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时很复杂, 但一般可以分为同一知识领域的连接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连接。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领域概念的相互关系。交叉连接需要学习者的横向思维, 也是发现和形成概念建构关系, 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 所以, 从这一点来看, 构建概念图是一项极好的创造性工作。当然, 任何概念之间都可以形成某种联系, 我们应该选择最有意义的知识和当前知识背景的交叉连接。

(5) 修改和完善。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改变, 对已建好的化学概念图从整体上进行反思, 随着重新思考, 所建立的化学概念图被不断修正、充实和发展。经过修改或修饰后, 各级概念及其关系清晰可见, 化学概念图就基本确定了。

摘要:本文从化学素质这一概念出发, 深入讨论了化学素质的内涵。并针对初三化学复习课的特点, 提出了促进初三学生化学素质发展的复习课教学策略, 包括回归学生, “讲堂”变“学堂”;创设生动活泼的复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实现复习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包括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概念图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化学素质,初三学生,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安栓文.构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尝试[J].中小学电教, 2011, (3) .

[2]张述凤.构建初中化学复习课高效课堂的策略与方法[J].新校园:理论版, 2011, (7) .

[3]钱海如.初中化学高效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 2010, (6) .

[4]彭秀丽, 王萍.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化学教学, 2007, (2) .

刍议初三化学总复习策略 第9篇

一、消除学习化学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化学的兴趣

惧怕化学,对它敬而远之,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对化学这门功课的学习无疑是有害的。为什么会产生恐惧化学的心理?第一、初三化学的学习,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比较难学,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第二、有些学生化学基础比较薄弱,基础不好,当然会影响到化学的学习。第三、进入初三后,经过一次或多次模拟考试的失败,从而产生恐惧化学的心理。消除这种心理,要有战之必胜的自信心,要有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与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法宝。”自信心和兴趣并非与生俱有,要靠平时的悉心培养。

1、从分析基础题着手,从解题成功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可以多关心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试着用学过化学知识加以理解,在应用中体检学习化学的价值。

3、把解化学题看成是一种享受,把解完每一道题(特别是难题)看成是一次自我超越,是一次人生价值的体验。坚持每天做一道综合题,既能锻炼思维又能从中找到成功的快乐。

二、扎实搞好总复习

(1)认真听课

与教师同步。有些学生以为进入初三了,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搞单干,教师在台上一套,自己在台下搞另一套,这是初三总复习最忌讳的。教师是有备而来,初三教师一般都有丰富的经验,课前已经深入研究过课标、考纲,研究过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课上专心听讲可以少走弯路,少花胡乱摸索的时间。

积极思考。初三的课堂容量大,思维密度大,学生的思维必须紧跟教师的节拍,学生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系统,而是信息处理系统,要把接收的知识信息条理化、系统化,存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库。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为什么这样做,怎么想到这样做,有没有其它做法等等。

(2)加强记录

初三化学总复习无记录绝对不行,但把黑板上什么都抄下也不行,这样会分散听课的精力,可采用三点式记录:重点(重点知识、重要方法)、疑点(疑惑之处、需整理消化之处)、闪光点(感觉特别巧妙,使自己豁然开朗之处)。

(3)有效作业

有些学生把作业看成任务,这种任务式作业是消极的,不同的学生做完同样多的作业后,感觉是不一样的,教师布置的作业会考虑到复习哪些知识点,巩固哪些解题方法,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做完每道题后要认真体验教师的良苦用心。这里说的有效是指能通过作业达到预期目的,不动脑子仿效式的作业是收不到好的效果,做作业一定要做出效果来。

三、化學解题中的几种意识

1、守恒意识

(1)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意识。

(2)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之和,或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且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的意识。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相等的意识。

(4)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的意识。

(5)在电解中,通过阴极的电量(电子数)与通过阳极的电量(电子数)相等的意识。

质量守恒是化学的主线,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个过程。简单的应用在普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电子守恒应用于配平,其实体现的都是这一守恒的基本定律。

所以,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培养自己的质量守恒意识,善于用质量守恒的观点简化解题。用守恒的观点思考问题是化学一种重要的方法,学生们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之成为解决化学问题的首选工具。

2、合理推测意识

根据近几年中考题型,不难发现推理题可以采用推测的解法。因为有些学生不能直接从题干得出物质的化学式,但是却可以推出物质的类别,于是用常见的物质直接代入就成为一种好办法。这种方法经过我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得分率明显提高了。

3、实验意识

一些学生在解答实验题特别是综合性实验题时,不去认真分析题给信息,得出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题中的实验在做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题目自然解答不出来。所以,在解答实验题时,应具有以下意识:

(1)分析题给信息,确定实验目的、原理的意识。

(2)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实验方法的意识。

(3)根据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步骤的意识。

(4)根据实验步骤,确定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的意识。若题中已给出装置或仪器,则要根据实验步骤,确定装置中各仪器的作用或各仪器的连接顺序的意识。若有气体生成或用气体进行反应的实验,则要根据实验步骤来确定气体流向的意识。

(5)实验规范操作的意识。

(6)实验废品处理的意识。

(7)分析实验误差以及实验成败因素的意识。

4、题后回顾意识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和解题以后,应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对自己解题活动加以回顾、分析与研究。解题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而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回顾解题过程来实现的。回顾过程是解题的最后阶段,也是解题的“最高阶段”。回顾时要做到“异中求同”,不同的习题加以比较、归纳,找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做到“同中求异”,把“形同质异”的问题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本质的区别。通过回顾,能更好地发挥例题的迁移作用,收到“解一题,带一片”的效果。

初三寒假各科的复习计划 第10篇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就结束了,初三生又迎来初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寒假。寒假和春节期间,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同时也要静下心来做好下学期的规划。特别提醒的是学习还是不能放下,考生可以将学过的知识归类,整理上学期的试卷,把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总结在一个本上,如果有不懂的知识点,就记下来等开学问老师,寻求解决。

用好最佳记忆时段

我们从一些中学了解到,有的初三生一到寒假就彻底放松,把学习完全忘到了脑后;有的则把学习安排得过于紧凑。北京汇文中学老师丰来迎认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她建议初三生做一个寒假计划表,用小本记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计划学习。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建中提醒,初三生利用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复习会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是记忆效果最佳的时段,初三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过一遍当天复习的知识点,效果会更好。各学科的复习穿行,也利于提高效率。

合理制订复习计划

中考看的是考试总分,考生各科成绩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纠正自己的偏科习惯。沃建中认为,纠正偏科首先要解决心态问题。很多考生数学不好,主要是害怕数学,认为自己没有数学天赋,学不好。其实只要努力,大部分学生的偏科现象都可以纠正过来。

根据期末考试结果,初三生要抽出时间认真总结教训,找出自己的强弱项,并强化强项,弥补弱项。弱项提高分数的空间很大,考生要认真分析自己弱项的问题所在,找到弥补的办法。除了在弱项上多花时间外,强项也不能放松。有的考生觉得自己平时数学不错,就很少花时间在数学上,结果到了中考时,数学成绩反而下降了。

别忘搜集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对作文头疼的最大原因是觉得没东西可写。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老师高超提醒,寒假时间相对充裕,初三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寒假中,初三生要有意识地思考一些问题,并注意积累,多看、多听、多想、多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不少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课外书。高超建议,初三生在阅读时可将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记录在笔记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时事知识、历史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等。这对写好作文有帮助。

老师还提醒初三生,寒假生活要劳逸结合,可多和父母、老师或同学沟通交流,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如何过好寒假十分重要。下学期就要参加中考了,压力大,寒假里需要调整好心态,以正确面对中考。

这个时候不要把精力花在集中攻克难题上。中考时,阅读难题等题目是体现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部分,一般学生很难攻克。对多数学生来说,在寒假专攻难题往往没效果,反而容易因此产生不自信心理,影响今后的学习情绪。

同学们应静下心来梳理三年所学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中考时,汉字书写、拼音、重要作家作品常识等基础知识题目,区分度不大,难度相对较低。很多同学却因为平时不够重视,在这些题上丢了不该丢的分。而且这部分知识面积大,等到中考前复习就会来不及。眼下,利用寒假复习正是一个好机会。

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后面都附有词语表,这是中考命题依据范围之一。这个寒假,同学们不妨化整为零,每天听写、默写几课书的词语,争取在寒假里将六册书的基础知识都过一遍。同时,注意复习基础知识的短句,如语言的连贯与表达、词语的修改等。这部分知识在试卷里是以单独知识题形式出现,在阅读中也有所体现。

2014初三数学寒假复习计划 第11篇

寒假来临,我想更多孩子并不能如愿的彻底放松,特别是针对那些将要中考、高考的学生们,在不 久的几个月就该面临一次很重要的升学考试了。有些学生已经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了,但也有些学生不愿意出门,坚持要在家自己复习。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效!

经常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初三的学生为了学数学而苦恼的不行,对于马上要来的中考也是心怀恐惧。那么,利用寒假的时间,好好查漏补缺一下吧!第一 调整对数学的认识和看法。

多半不喜欢数学的人并不是真的不能学好数学,而是对数学有个错误的认识。有些人觉得学数学有什么用?有人觉得数学就是“筛子”,在上面(学好的人)就聪明,下面都是智商不高,进而自暴自弃。其实,数学是最基本的一门学问,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学好的,只是欠缺一些对它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就来介绍:

第二 整理基本的公式和概念。

这点我们都清楚,关键是如何做。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从初一开始整理课本上的概念、公式,但是一定要坚持,很多人都开始信誓旦旦,但中途都废掉了,想起的时候又重新开始,这点要切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初三开始整理,看到不懂的就画下来,再查看以前是否有讲过相关的内容,最重要就是理解,找出之间的联系!然后把这些整理好的都记到本子上,随时查阅!

第三 开始做题,建立一个错题本。

做题也不是随便看到练习册就做,先要做书本的题,然后是配套的课后练习册的题,把这些题都做的差不多后,再来做老师发给的模拟题。每次做的时候也要控制时间,不会就先放下,留有专门的时间处理这些不会的题。整理做错的题,找出其中的原因,对于实在不会做的题,可以邀朋友来一起解决。第四 遇到问题要自己认真思考,实在不会再求救

在专门解决不会的问题时,先要自己认真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也许你有能力解决,等你真的做出一道难题时,欣喜若狂的感觉会另你更加爱数学的!

第五 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安排学数学的时间

上一篇:有机产品认证调查表下一篇:七一建党100周年活动征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