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4-07-26

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精选8篇)

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1篇

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摘要】当今,语文阅读教学有些令人不安的状况出现,笔者为此做了一些思考,借以抛砖引玉。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避免用大量阅读训练题代替学生阅读体验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最薄弱环节。虽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但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差强人意,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同仁能够见仁见智。

一、对阅读教学计划性和层次性的思考

任何认知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每个教学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换句话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层次性,语文知识和能力要具有一定的衔接并体现一定的梯度。事实上,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注定是低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教学计划。不同年级阶段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同一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初中生也要达到与自身相应的阅读水平。所有这些,教师都必须要有一个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这样使阅读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要达到这种目的,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的处理要以“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目前教材基本以主题组合的方式来编排,这种“主题组合”带有一定的倾向,每单元前面都有醒目名称,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进入文本时的巨大差异性。同一主题在同一单元出现多种文体,知识体系杂乱零碎;单元间缺乏明显的内在逻辑,前后单元间纵向逻辑不清,各单元的能力训练序列也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教学目标泛化,教师无法三年一贯制的整体把握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学习也无章可循,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看,灵活处理教材对语文教师把握阅读教学的计划性和层次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对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的思考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了人声鼎沸的读书场景,但这种诵读的教学方法在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上被忽视了。现在中小学对朗读环节普遍不重视,师生朗读意识淡薄。一般都是让大家齐读一遍,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分析文章,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无生气。即使偶有热热闹闹的场景,也是已被新课程理念下合作、探究所代替。这种“重分析、轻吟悟”的状况,愈演愈烈,阅读教学变成了医生在做解剖。

其实,诵读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法,也是成功的教法之一。语文是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感知,才能深刻地捕捉到,才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初中语文背诵内容比较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教师要提倡反复朗读,自然成诵,为写作积累素材。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要以诵读为基础,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诵读的形式多样,教师对诵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地悟读。悟读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边读边悟、边悟边读、读读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感悟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课堂上既洋溢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又涌动着学生揣摩品味的思维潜流。

三、多媒体对阅读教学负面影响的思考

多媒体拥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广泛搜集各种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直观而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甚至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交互,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事物总是具有双面性的,多媒体也不例外。有些教师以多媒体的展示来代替对文本的解读,这种以媒体的欣赏掩盖文本语言品味的做法,以屏幕画面代替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造成了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课件通常是预先制作好的,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势必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被动,师生情感交流被冰冷的人机对话所取代。所以,教师要把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有选择性地恰当运用。

四、对阅读教学中出现偏颇的思考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有了很大改进,开始重视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强化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也出现了一些偏颇,值得教师注意和思考。

首先,避免追求形式,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有些老师过分重视课堂的形式,追求标新立异,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如以小组讨论代阅读,华而不实。真正有价值的小组讨论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讲究讨论的价值,反对难易失度、大小失当的满堂飞式的讨论。讨论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巧深。

其次,正确处理好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学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师讲生听,以讲代读;二是生讲师听,华而不实。前者学生扮演了接收器的角色,缺乏学习的感悟、探究和发现。后者导致缺乏阅读教学的实效。为解决这两种倾向,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

最后,避免用大量阅读训练题代替学生阅读体验过程。阅读训练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但教师往往本末倒置,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通过大量做题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重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需要我们教师共同思考的地方,只有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才能不断地开拓与发扬光大。

(编辑:陈岑)

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2篇

目前,有一些十分流行的课堂新用语,如:“你学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你最喜欢读哪一段”、“你想先学哪一段”等等。许多年轻教师运用这些课堂用语只停留在邯郸学步的层面上,亦步亦趋机械照搬。我们不否认这些新用语的运用本身就意味着教学中人本的回归和学习自由度的拓宽,但必须强调的是,阅读教学要真正提高质量,仅靠形式上的趋之若骛是无济于事的,盲目地跟从,生搬硬套其结果是削足适履。

比如问“你学懂了什么?”学生可对文章作全景式的鸟瞰概括,也可作景点式的局域感知。学生感知后的信息交流呈现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切面,可谓竞相纷呈。遗憾的是教师对此往往是或听之任之,或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给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零起点教学,很少去考虑学生已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据此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

“你有什么不懂吗?”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得到问的自由。这在我们教学中确实需凸显和弘扬,但问题是怎样不走过场,怎样建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而不浅尝辄止。现实的症状是学生应命而提,只会提些字、词、内容理解上的问题。教师往往缺乏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归类、筛选,只是对所提问题或者被动―一应答,或者让它们束之高阁,“质疑”后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缺乏对疑作科学的分层处理、分步解疑的决断力、应变力,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也很少对这些“疑”进行“回击”,这样,“质疑”就只是课堂教学中向人展示的一张标签而已。其实,许多课文完全可以在学生已知与未知这一契合点上打破零起点教学。如教学《请求》,这是一首诗,在学生初步感知谁向谁请求什么的基础上,创设氛围让学生质疑,然后引导学生把疑归类,分层解疑,可提供资料,可伴随语言感情品读。我想,这样的质疑“言近旨远”,有生命力。

“你喜欢读哪段?”“想先学哪一段?”此举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学习观。然而凡事都有一个适用性,“过犹不及”是大忌。现实就是这样,并列结构的文章也好,按序记叙的`文章也罢,文体有别,结构有异,都冠以这句流行语,我认为是不妥的。对《忆铁人》、《十里长街送总理》此类课文也用此招,似乎有违课文的内在联系,有损情感基调。更有意思的是,有时是虚晃一枪,“真主意假商量”而已,教师总有办法赶着学生朝规定的圈子里钻。

从对上述现象的透视剖析中不难发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必须真正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着眼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才不至于盲目贴标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必须目中有人。教学理念最根本的改革即物本到人本。教师见书不见人,“胸中有案,目中无人”。这些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该彻底退出舞台,真正树立为学生而教,根据学情而教,使学生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

必须“手中有尺”。这“尺”我解释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似乎每个教师都清楚明白,备课时写着,说课时说着,什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丁是丁,卯是卯。然后细细咀嚼,却发现“教学目标”是个套式,大而空,公式化:①掌握几个生字,理解几个词语;②理解内容,了解写法;③感情朗读,陶冶情操。千篇 一律。我们以为,教学目标应该确定得再细腻些,实在些。比如生字教学,哪几个字的字音、字形需重点掌握,哪些词语要能运用说话;朗读训练团课文特色也可确定

我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3篇

一、以教材为例,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语文课本里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是增长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的媒介。学生首先应该学好课文,以便培养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一)大处着眼,整体把握。

阅读课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再分析课文结构,以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时还要体会写作技巧,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

(二)细处着墨,精雕细刻。

在整体把握一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段进行细读揣摩。字词方面,要能够理解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语句方面,能够把握文中关键性的语句,能够对抽象的语句进行阐发,对含蓄的语句给予明确的解释,并能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段落方面,能够明晰剖析,筛选出重要的材料和信息,明确段落的类型及作用。

(三)横向对比,阅读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我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多个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比较。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教学完毕以后,组织学生就本单元课文的主旨、布局、章法、语言进行比较,找出异同,评比优劣,再就词句的运用、句式的选择、段落的安排、层次的设置、修辞以及写作技巧等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开辟第二课堂,拓展阅读空间

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对课内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诸如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组织开展文学创作、演讲、辩论、诗朗诵、课本剧表演、影视评析等活动。当然,教师还要对学生作出要求。要求七到九年级学生课外自读名著10部以上,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求学生感受文学形象,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要求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出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文章。要完成上述任务,单凭课内有限的时间和一本教科书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自以为这一点还是做到了,而且效果很好。具体步骤如下:一是让学生在民主、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确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创设出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向学生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美,包括文辞美,意境美,人情美,自然美……语文课本中的美俯拾皆是,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味、去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自然,对生命,对祖国,对人类的珍视与热爱,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真正实现语文课的美育价值。三是定期开设自由阅读课、文学欣赏课,及时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介绍给学生,以扩大语文课本的外延,弥补其不足;并适时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多年来,我教的班级学生读书成风,语文素养、读写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学习语文的兴趣空前高涨。

因此,我再次呼吁:要让学生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终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人生旅途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文化精华转化为自己人生的火炬,使自己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递者。如果能做到这些,语文教育也就成功了。

三、阅读教学应重视并大力加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宏观背景的改变,朗读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任教之初,即非常重视朗读教学,且常年坚持为学生范读,并下大工夫训练学生朗读。我固执地认为:一篇文章只要能读好,岂有不理解之理!

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4篇

一、自主、合作与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提出,是语文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拐点。

1. 以教法创氛围。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很容易形成某种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维习惯具有暗示或制约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平等、开放、民主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坚决摒弃“满堂灌”的做法,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基本模式,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2. 以活动促合作。高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些活动单元,这是促进学生形成“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培养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的重要载体。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把活动作为一种基本教法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改变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组学习不失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把阅读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专题,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达到相互启发、拓宽思路、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学会沟通与合作技巧,学会倾听分享,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个小组一般5-6人为宜,按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进行搭配分组,如在戏剧阅读教学中,我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分成“作者与背景”“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题分析”“戏剧语言特色”等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 以方法引探究。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没有具体的方法引导容易流于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用“审视填补”的方法探究文本的欠严密之处;让学生用平等而不是仰视的心态审视文本,找出问题的所在;用“创造性想象”的方法探究文本的可延续性,寻找事物的本质或真相;用“比较辨别”的方法,探寻文本之间的区别和优劣;用“课外延伸”的方法探究文本的文化渊源或社会意义。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究方法训练,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二、创造性阅读

所谓创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结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

1. 质疑。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发言点、讨论点,针对学习中暴露的问题,选择其中对学生发展价值高、兴趣大的问题展开讨论质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雷雨》(节选)鉴赏时,究竟如何理解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学生认为仅仅以“虚假、冷酷”来评价是不客观的。通过相互质疑讨论,学生认为周对鲁的感情是真实的,怀念也是“真诚”的,周“始爱终弃”的原因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封建门第观念所致,周的怀念是由于现实家庭生活失去温存。学生结合鲁的突然出现和周的社会地位,以及戏剧冲突、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不仅准确把握人物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周残忍、自私、冷酷、虚伪的性格认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疑、质疑、激疑,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解读。

2. 求异。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阅读教学中的求异思维主要表现为:敢于对老师的讲解和习惯性结论提出不同的想法;善于敏锐地发现文章中的缺点、矛盾和问题;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有自己独特的、新鲜的看法等。

对计算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第5篇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它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一提到计算,就认为只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增加练习量,多练,反复练,就一定会见成效。如此,对学生而言,谈不上有任何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容乐观。怎样有效的进行计算教学,我认为应从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着手。在计算教学中应遵循小学生的思维模式:

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

2、分析归纳

3、建模

4、运用

一、在情境中观察比较,需要创设情境

1、创设旧知情境

数学新旧知识往往有着紧密联系,新知识更多时候都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运用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用已知去触类旁通,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索,从而完成所要学的知识的学习任务。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二位数加二位数(不进位),在情境中,设计二位数加整十数,二位数加一位的旧知直接报得数练习,并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板书:分拆法,来唤醒学生。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计算教学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计算创设一个真实可感的情境。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如讲故事、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出示三个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手上抓这三个气球,然后放走一个,手中还有两个,通过这个表演,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减法,也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因情境而活跃,下面的教学也就更顺理成章。

3、创设实践情境 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对动作思维绝对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具体的形象,再由形象转换为抽象。

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需要进行探究

当学生的情绪被积极的调动起来,进入一个情景之中,自主探究便成为必然。这时,将探究计算方法的主动权和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尝试理解算理。

1、探究数学计算的多样算法。

如:一年级上册教学“9加几”,教师通过创设有几个苹果的情景,引出算式:9加6。问:9加6等于几?请小朋友们自己想一想,算一算。

师:你是怎么算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扳手指算出来的。生2:我是记住9,再往下数6个数。师: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3: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加5等于15。生4:把9分成4和5,6加4等于10,10加5等于15。……

呈现算法的多样化后,根据学生探索的成果,再引导计算的优化问题。

2、探究新旧知识的发展变化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三位数被一位数除”,可以通过习题帮助学生复习一位数除一位数,一位数除二位数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依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536除以3,并且通过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对具体数据的感知,估算结果,为后面判断计算结果的是否正确,确定一个大概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的方法。由于之前复习了旧知,学生可以借用前者的计算方法迁移运用到后者。

三、建模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能出现多样化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存在对错之分,优劣之别。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方法的反馈与交流,引导学生介绍计算过程,理解计算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优化方法,建构计算模型。

比较归纳形成计算模型

如:“9加几”,首先通过9加6呈现多种方式,有数数,有凑十,有操作等。教学中,不轻易否定谁的算法,也不对某一种大加称赞,然后通过9加5,以小胖是否聪明,引导统一算法。让学生思考,9加6,可以给9凑1,也可给6凑4。接着通过9加3,9加7,由动手操作到直接圈图,再到直接写出算式的分解过程。实现有形到式的转化。

再次通过9加2直接在头脑中思考。最后通过9+()=1(),将9加几的计算方法模式化。

迁移形成计算模型

如:“一位数被三位数除”,536除以3,生尝试计算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呈现算式多样化。要充分肯定正确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充分利用生成的错误资源,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在交流中,重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计算的理由。如: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3为什么要与5对齐,余下的2怎么办?23表示多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算理,优化算法,掌握规范的书写格式,在头脑中建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模型。

建模后需要一个反思、内化的过程。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检查自己探究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是否优化,不正确的予以纠正,没有优化的予以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计算方法的反思与内化。

我对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第6篇

2.吃透教材,驾驭教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确定好教学起点,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确定好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作到有的放矢,关注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过程。

3.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搞好教与学的双边互动,采取各种有效方法,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吸引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深层次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有效空间。

4.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直观性,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有效达成三维教育目标。 5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对参与式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第7篇

参与式教学是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教学中创设师生平等互助、自信、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和途径。教学重“导”而轻“灌”,重 “学”而轻教,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参与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旨在提醒广大教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欲念和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以期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前,我校正在推行“参与式”教学,我有幸听了二十多节“参与式”教学的公开课,我也在实践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从中感受很多,引发了一些思考,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哪里去了?

参与式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为主要教学方法。因此,我们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参与式教学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理念,一堂课中,学生的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的增加,课堂气氛活跃而热闹,而老师的讲授却越来越少,教师似乎从教学活动中抽身出来,忙于电脑的操作,并以此认为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想,教师的主导作用哪里去了?这种做法,应该是我们对新课改中参与式教学的一种误解。讲授过多是我们过去招致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讲授和现在的自主探究法一样,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讲授,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些知识结构是约定俗成的,学生靠自主探究很难掌握。在参与式的教学课堂上,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角色扮演、讨论、各种小游戏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进课堂的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一些知识的重点、难点,一些概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还是需要教师的讲解。只不过在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上,我们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时间要少,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中去习得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在参与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低估或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若该讲的也不讲,或者不敢讲,甚至美其名曰“以读代讲”,“以练代讲”“以讨论代讲”,好像只要“讲”了就有灌输式的嫌疑了,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既没有真正会学,也没有真正学会。留下了一个表面气氛活跃的假象。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诗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一课时,只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完后让学生谈感受,结果学生的感受只是肤浅的感受。因为教师在上课时既没有通过讲交代“非典时期”这个特殊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特定的教学气氛,也没有通过精讲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所以,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认识比较肤浅。当然教师的讲要讲到该讲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不是讲得越少越好,而是越精彩越精练越好。

二、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花样百出,语文本质和教学形式孰轻孰重? 案例1:有位老师在教《四个太阳》时,让学生当小画家,动手画太阳,又让学生当小小音乐家,唱《种太阳》的歌曲,如此反复展示,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样,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变成了艺术教学,课堂小练习时,学生竟连课文的生字都不会写,连最基本的词语也不理解,这样的课有效吗?这样的参与有意义吗?

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有些课“表演”占了较多的时间,而对课文中一些字词的识记、课文中一些好词佳句的领会品读等工夫却少得可怜。整堂课虽然让学生动起来了,但“语文味”却淡起来了。

案例2:有位老师在上《新型玻璃》一课时,教师出示了学习目标,“课文向我们介绍五种新型玻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学生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进行了汇报交流,然后教师还放了一段玻璃制造工艺流程的影像。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这样的教学,以人文价值为中心,虽让学生明白了玻璃的特点、作用甚至玻璃的制作流程,却失去了对语言文字不但要理解还要运用这一工具性的课程特点。

语文教学要姓语,就不能跳过语言这道关,关注言语形式才能逼近语文本质。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就是要学会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离开了经典课文,离开了典范语言,离开了具体的字词句,谈何感受?谈何理解?谈何运用?因此,字词句教学是一篇课文的“总抓手”,离开了它,语文教学就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成为空中楼阁。一堂参与式的课,如果只看到学生参与的热闹,却没有获取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说得轻些是走马观花,说得严重些是对学生极度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参与式的歪曲理解。参与式的实质在于,在参与的形式下利用参与者已有知识经验来获取新知识。参与的形式是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达到教学的目标。“参与”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的热热闹闹,而要利用多种形式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参与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借鉴,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走出参与式教学的误区,从实际出发,潜心钻研,让学生真正“参与”起来。

参考文献:

[1].金和德.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著作)

[2].李威.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著作)

[3].果乃玉

小学语文典型课教学示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著作)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评审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著作)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评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著作)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评审

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对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第8篇

现象一:过于注重课文内容的分析感悟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过程:

环节一:观“神州五号”发射录像, 感受“梦圆”的振奋人心。

环节二:通读文本, 理清线索, 体会“梦圆”的漫长历程。

环节三:了解航天人的工作, 品味“梦圆”历程的艰辛。

环节四:阅读神六、神七资料, 升华“梦圆”的自豪情感。

其中在环节三教学第七自然段时, 教师问:为了这飞天梦想, 航天工作人员究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呀?由此, 教师引领学生一层一层地走进航天工作人员的艰辛。第一层次, 学生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 体会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第二层次, 挖掘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 想象其他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感人情景;第三层次, 通过补充视频资料, 即“神五”发射背后的其他感人故事, 来激起学生心中的崇敬与感动, 品味出一个英雄的背后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

在我校教师看来, 这是一堂典型的好课, 课堂教学围绕一条主线“梦圆”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教学重点段落时, 对关键词句作了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 让学生一层一层地感悟词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然而, 我在反思, 语文课就是这样上的吗?新词不教了, 学法写法不提了, 而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的课文内容却分析、感悟了整整一堂课。这样的阅读课, 学生得到了什么呢?人文性的感动吗?就像教研室徐美英老师所说的, 这种感动, 他过一两天就忘了。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读了几遍重点句而已。我们的阅读课, 是不是太过于追求课文内容的分析、人文精神的感悟呢?

现象二:追求形式花哨的朗读表演

《再见了, 亲人》教学了第一个环节“讲亲人”后——

师:通过了大家由衷地讲述, 我们感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的确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

所以分手时, 他们大声地说——— (生) 再见了, 亲人!

火车开动了, 他们高喊着说——— (生) 再见了, 亲人!

火车开出很远很远了, 他们依然高声呼唤—— (生) 再见了, 亲人!

……

教学了第二个环节“诵亲人”后———

师:谁说他们不是亲人, 鲜血凝成的情谊, 他们不但是亲人, 而且胜过亲人!分别时, 他们才会这样难舍难分地倾诉——— (生) 再见了, 亲人!

登上了火车, 依然恋恋不舍地送别—— (生) 再见了, 亲人!

火车远去了, 那声音仍回荡天边—— (生) 再见了, 亲人!

听着志愿军的道别, 朝鲜人民的心声何尝不是一样的呢!

面对志愿军战士他们也深情呼唤——— (生) 再见了, 亲人!

在一些公开课中, 我们发现教师们总喜欢用反复回环的朗读方法来激起课堂的高潮, 煽动学生的情感, 目的在于抓住中心以反复的方式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文本的内涵。然而, 当这种形式越来越流行, 越呼越响的时候, 我们不禁感到这是一种累赘。教师精心设计几次激情的引语, 成为课堂的主角“闪亮登场”, 而学生呢, 在下面为教师作陪衬, 还要一遍比一遍读得响, 此时的课堂朗读教学已经演变为花哨的朗读表演, 追求的是精彩, 是好看, 是反复的煽情, 而缺少了实实在在的指导。

现象三:流于形式的课堂练笔

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 已跻身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之中, 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15堂课里, 我们的教师基本上都安排了课堂练笔, 有的是进行细节的仿写, 有的是进行空白处的补写, 有的是进行阅读感受的抒写。

《太阳》:用自我介绍的形式介绍太阳的特征。

《桃花心木》:种树伯伯, 我想对你说:____。

《我最好的老师》:学了课文, 放飞你的思绪, 写写你的感想……

尽管课堂上学生的练笔汇报精彩纷呈, 但仔细分析, 就会发现, 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大多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 是关于文章人文内涵单方面的体会。正如崔峦老师所说:“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 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 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 忽略语言的学习。”但我们需要反思, 我们所寻找的课堂练笔点, 是否太过于追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深化, 而缺少对语言形式的点拨呢?

面对我校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在想, 语文课本应要守住自己的家, 守住自己的“语文底线”。语文的底线是什么?是关注语言习得的阅读感悟, 是展开语言过程的朗读指导, 是扣准语言训练的课堂练笔。

1.阅读感悟, 要关注语言习得。

阅读教学中, 人文性的感动要不要?当然要!但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推敲语言的妙处, 习得语言的规律, 这才是语文课的核心价值。崔峦老师曾经这样说:“繁琐的内容分析以及在人文内涵上的深挖洞, 仍然充斥着我们的阅读教学。”王崧舟老师说:“其实, 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 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 得意又得言。怎么让学生睁大眼睛?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 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奥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 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这些观点表达了一个意思:语文课, 不应该只是课文内容的分析再分析, 不应该只是词句的品读再品读, 而更应该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他这样写, 好在哪里?如果换一种写法, 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此, 就有了语文的气息, 语文的味道。

我校胡玉娟老师在市领雁工程观摩课上教学《卡罗纳》时, 有这样几处提问:

(教师出示卡罗纳悲伤的句子)

师:轻轻地读读这些句子, 看哪些词、哪些句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引导学生品读描写卡罗纳动作的一些词:“抱住、趴、号啕大哭”)

师: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卡罗纳的伤心? (板书:动作)

师:你能用朗读读出这份伤心吗?

师:文中还有这样3句, (出示句子) 作者为了表达卡罗纳的伤心, 还作了哪些描写? (板书:外貌、动作、神态)

小结:作者为了表达情感, 进行了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 以后我们在写人的文章中, 也可以运用这些手法来表达情感。

周利央老师在上《匆匆》一课时, 问: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呢?

我们暂不说他们的课是否精彩, 但我认为, 他们在“教什么”这一问题上的抉择是正确的。《卡罗纳》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读懂, 难点在哪里?是教师要引领学生逐步地体验被课文唤起的情感, 也就是体会卡罗纳的那份伤心, 体会同学们、老师以及周围的人对卡罗纳的关心和爱护。更难的在哪里?是要引导学生将情感体验回归到文章的相应言语中, 要让学生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出卡罗纳的这份伤心的, 要引领学生领悟文本的言语妙处。朱自清的《匆匆》是一篇经典散文。散文, 是一种艺术, 它描绘着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 散文的教学内容, 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这是对内容信息的筛选。“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表达出来的呢?”这就是引导学生返回对言语的品悟过程。只有引导学生驻足于字里行间进行言语的具体品味, 才能真切地感悟散文的情感内容。我想胡老师和周老师力图在诠释一种语文教学理念, 就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味、探索语言形式的奥妙。这, 就是语文意识, 这, 就是语文应该要教的内容。

2.朗读指导, 要展开语言过程。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 朗读训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文, 用自己的心灵走进语言文字, 触摸语言文字, 进行情感体验, 从而通过感情朗读再现自己的理解, 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即所谓“见文生情, 情之所至, 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因此, 我们在朗读指导时, 要展开“感知———理解———共鸣———内化”这一语言过程。对一个重点段或重点句的朗读指导, 首先, 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想想这段话讲了什么, 适当做做批注。第二步, 要凭借语言文字读进去。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师乘机追问、引导, 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第三步, 把作者的情感转化成自己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借助情感体验、想象等手段, 设法使学生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 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 让课文的情感内涵与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强烈的共鸣。第四步,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试着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师随机评价、引导, 同时适当提示朗读技巧。如此朗读指导正是对语言不断展开、不断深化的过程。

3.课堂练笔, 要扣准语言训练。

语文学科姓“语”, 这是课堂练笔立足的“本”和着力的“根”。课堂练笔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都应该始终抓住语言不放, 扣准语言进行训练。

如在教学《太阳》一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1耀3自然段的内容, 然后安排课堂练笔的训练:用自我介绍的形式介绍太阳的特征。最后进行讲评。这个课堂练笔点的安排是必要的, 但练笔题目却值得商榷。“写一段话介绍太阳的特征”是否变相上成了常识课?《太阳》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自然常识课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太阳的特征 (组成、大小、温度、与地球的距离等) , 而语文课引导学生训练的不应是太阳的特征, 而是课文怎样“用打比方和列数字反映太阳的特征”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准确、简明、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这样, 语文课要讲“太阳”, 但要逐渐远离“太阳”。所以, 语文就要有语文学科的味道, 尤其是一篇课文的练笔点, 更要扣准语言进行训练。把这一课的练笔点设计为:用打比方、列数字或举例子反映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这样的课堂练笔, 才更有语文的味道, 这才是这篇课文真正应该教给学生的!

当然, 阅读教学中, 课堂练笔的点是很多的。比如, 可以仿写, 引导学生适时地进行句段方面的模仿、迁移;可以“补白”, 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一定的距离时, 教师可在“空白”处引导学生补白;可以续写, 在课文“关键”处引导学生续写、加深体验等等。但是, 不管哪种练笔, 都必须为语文服务, 让练笔这一环节既为理解内容服务,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又为语言训练服务, 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又一途径, 小到文字与标点, 大到内容与主题, 都可以根据学段要求进行相应的指导。

上一篇:森林防火班会主题教案下一篇:中外名著中描写雪景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