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2024-07-23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精选6篇)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1篇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研究,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进程,实现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按照“有效教学,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新路子、新方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有序、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机制,促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我镇基础教育管理水平,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管理原则

1、全面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应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加以关注和了解,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

2、一致性原则:一是落实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一致;二是教学常规督导管理评价标准一致。

3、发展性原则:教学常规要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断发展创新,从思想和行为上立足未来,促进常规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旨在全面了解教师,促进教师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整体管理的优化。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做到在管理中强化反馈,在反馈中强化调控。

5、实践性原则:教学常规管理要以人为本,全面参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三、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组织管理

1、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工作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2、健全组织,明确职责。选拔思想素养好、工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级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育装备管理员、实验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各类人员职责明确、目标具体。

3、健全完善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及措施,制度建设科学、民主,有较强的操作性,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评比、有考核、有奖惩。各项工作落实到周、具体到日、责任到人。

(二)课程管理

1、学校认真贯彻《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要加强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等学科课程的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校长负责制,以高质量的课程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及学校实际合理安排任课教师。

3、教师要按统一设置的课程表进行学科教学,做到执行课程表不占、不挤、不调。

4、学生一日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符合粤教基〔2008〕56号《关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历和作息时间的通知》文件有关规定标准。

5、建立循环教材的使用管理办法和制度,并严格管理,科学使用。

6、每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对照课程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查。

(三)过程管理

1、教学计划、总结

(1)计划包括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班主任工作计划、各科教学计划、分层辅导计划、总复习计划等。

(2)教学计划由教导主任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广泛征求教研组长、教师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于开学第一周发放到教研组和科任教师手中。计划制定要具体、详细、操作性强,工作安排既要与上级工作安排协调一致,又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

(3)教研组计划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本组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校工作计划的内容具体化。工作计划应有对常规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课外活动、学科竞赛活动、教学业务和教学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安排,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4)个人学科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内容包括:①学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等。其中,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

(5)辅导计划包含辅导对象、辅导内容、辅导成效分析等;总复习计划包含复习目标,复习内容与进度等。

(6)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必须在新学期的第一周交至各教研组及授课教师,教研组工作计划必须在第二周内交教导处及该组教师,个人工作计划必须在第三周上交教导处审查存档。

(7)每学期考试结束,学校要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写出教研组工作总结、科任教师要写出学科教学工作总结,班主任要写出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总结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措施的实施情况,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以及下学期的改进措施。总结放假前写好,并上交学校一份,存入学校档案中。

(8)严格教学计划、总结审查制度。中心小学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总结进行审查,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对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进行审查,教研组长对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总结进行审查,对计划不认真,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的责令重新拟定,对工作总结不全面,分析不透彻的要求重新进行总结和分析,直到规范符合要求。

2、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充分地备好每一节课。每位教师都要全面掌握课程标准,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探讨最优课堂结构方式,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分课时写好教案,做到认真备课。

(1)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做到“六备”: 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清楚本课程的总目标、年段目标。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教材的内在联系,深化拓宽教材的知识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标,突破重点与难点的具体意见。备学生:老师要考虑学生知识状况,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及规律。备教法: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教育目的、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教学原则的教学方法。备学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常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作业的方法、小结的方法等;二是本学科的学习方法。要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爱学”、“会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这一层次。备作业:围绕授课内容精选练习题,科学合理的设计学生作业。

(2)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反对生搬硬套,照章抄袭。不得以课本、资料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全过程,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实验安排、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基本要素。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教学过程必须详细。

(3)教案整洁,编辑得体、字号大小适中,格式规范,使用规范字。

(4)杜绝无教案或持旧教案上课现象。课时教案要留修改栏和教学反思栏,提倡每课时反思教学与教后教案修改,教案中每单元后留1-2页本单元教学总结空页,每单元结束后,要总结本单元教学的得失,为今后教学工作积累有实用价值的教育资源。

(5)建立教案评比检查制度。

要求教案实行超前备课(至少超一周)。每天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实行公开制(语、数、英),在进行教学内容公开时,科任教师将教案交蹲组领导或备课组长查阅签字。每月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一次教案检查评比活动,检查结果由教导 处列表统计存档,并同期末考核评比挂钩。每学期结束对教师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评比考核量化,考核量化结果严格与绩效考核挂钩,严格进行奖惩。

3、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①做好教具准备。提前一小时将要运用的教具、课件、电教和实验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上课使用无误。② 上课前要熟悉自己的教学设计、清晰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③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后,及时组织上课。教师应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唤起学生的上课意识,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2)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①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②课堂教学内容要正确,不得出现科学知识性错误,重点要突出,不平均用力,脉络清晰。

③课堂教学要体现严密的计划性与组织性,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3)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①整个教学过程要建立在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发展的思维。

②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惑;以训练为主线,尽可能让学生手脑并用,给学生以动手操作的机会;承认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③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触动情感,进入角色,深刻体验。

④教师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

(4)严格课堂教学纪律

①教师应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学校允许,教师不得私自调课、停课,不得随意安排自习或请人看堂、代课。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

②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迟到、早退,不拖堂。

③上课时做到不坐讲,不喝水,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随便离开课堂,不在课堂内接打电话。

④上课应衣着整洁,举止端正,教态自然大方,教容朴素无华。

⑤落实课前清点人数制度,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一切情况,正确处理违纪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课堂。

⑥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语言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适当。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5)课堂结构合理,组织严密,过程完整,层次清楚,容量适当,讲练结 合,反馈及时。

(6)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贯彻“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原则。

①课程理念先进。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

②教学目标准确。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能整合三维目标要求,突出年段目标;既有面向全体的最低要求,又有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

③教学过程朴实。教学环节合理、优化,教学手段运用要简便、恰当、适度,内容拓展适当、有效,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④训练扎实。能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

⑤在省时、高效的前提下,鼓励教学过程、方法、策略的创新。

(7)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和督查力度。

①实行教学内容公开制。语文、数学、英语科任教师每天课前向学校公布当天的教学内容。(公布形式、办法各校根据实际拟定)

②学校值日领导及值日教师每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查。看教师是否按课表进行教学,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认真的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教学,各校要建立健全教学巡课制度,做好巡课记录,定期总结。

③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听1节推门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④根据每天的抽查情况及领导听推门课的情况,每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每学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考核。

(9)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

①每位教师至少每学年要上1节优质课和邀请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同时听取同事对自己教学的看法,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②学校至少每学年要组织1次课堂教学比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③落实学校领导及教师听评课制度。每次听课均有较详的听课记录和教学评价、教学建议,并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

4、作业

(1)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精心选择、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阅学生作业。

(2)布置作业目的明确。根据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作业设计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相关的知识,突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作业设计难易适度,作业难易程度以班内中等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要因人而异,有必做题,有选做题。

(4)作业安排份量适当,形式要多样,题型应多变。作业形式:一是书面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作文,绘画等;二是口头作业,如朗读、阅读、背诵等;三是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具体形式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题型应多变,以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对用机械模仿和不必要的重复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严禁以抄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

(5)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作业批改认真及时(上课前批改完作业)、细致,防止漏批,杜绝错批,提倡全收全改,有必要的当面批改;批改的符号要统一规范、明确(能让学生看懂、能理解);书写要清楚、工整,符号大小要适当,一律用红笔;作文批改既要有眉批、总批,又要在学生作文中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运用的修改,批改及时,富有指导性,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对学生作业中的个别问题,要提醒其做好自主订正,订正后老师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做好讲评,并作适当记载。对学困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鼓励进步。每次批阅均有批阅日期、批阅次数、有激励性、启发性评语。学业成绩评定可根据需要采用等级或分数加鼓励性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幼儿班、一、二年级可采用分数加鼓励性的图案符号表扬激励。

(6)认真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问题应及时讲评,分析原因,查缺补漏,特别是试卷评讲,要做到针对学生测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难点进行重点讲评并补充训练内容加以巩固,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作业评讲。

(7)提倡教师做错题记录。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

(8)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教导处、科任教师要积极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9)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检查,按时、正确、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书写工整、美观,格式正确,内容完整;作业本不乱画、不少页、不卷角。对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加强教育指导,让其改正或补上,不罚抄罚写,不撕毁学生作业本。

(10)学校建立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制度。教研组或备课组每周对一位教师的作业情况进行抽查;教导处每月组织一次学生作业检查评比活动,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检查评比情况,教导处列表统计并存档;学校每学期结束对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期末绩效考核的依据。

5、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的必不可少的一环。要求各科任教师要按 “分类指导”、“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认真制定辅导计划,确定辅导对象,精心选择辅导内容,增强辅导的 针对性,注重实效。

(1)课外辅导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包括解惑答疑、查缺补漏、培优辅困,指导学法、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等。教师应把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辅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采用个别辅导,解答问题,学法指导,同学互助,课堂指导等方式进行。

(3)辅导应遵守下列原则:

① 认知辅导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指导的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运用科学方法。

②坚持个别性。以个别辅导为主,集体辅导为辅,不得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整班性的补课或上新课。

③增强针对性。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辅导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4)辅导老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帮助尤为重要,要有耐心、善诱导、多鼓励,帮助差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学校每月要对学生的的辅导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确保课外辅导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记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学期结束学校对教师的课外辅导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

(6)辅导内容

(1)答疑,即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3)特殊情况下,给因病因事缺课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辅导,或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4)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学习态度上给予指教。(5)通过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学有特长的学生予以指导,培养特长生和尖子生。(6)结合学科知识,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科特长培训活动,如作文特优生、速算特优生,加强学生特长培训。

6、复习、检测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考察学生知识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做相关的考测工作。

(1)认真组织好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工作,期中考试由学校组织,期末考试由市局统一安排,学校组织。

(2)规范考务工作,提高考试质量和水平。考务工作严格按中心学校考务工作要求执行,严肃考纪考风,规范考试程序,提高考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各校要推行诚信考试,培养良好的考风,促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

(3)考试结束,科任教师要认真的对试卷进行批阅和正确的评价。

(4)认真做好考后的总结和讲评工作。评卷结束科任教师要及时进行成绩 统计及答题情况分析,确定讲评的重点及讲评的方法。期中、期末考试结束要写书面质量分析,交教导处存档。

(5)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在考前3周左右结束,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总复习计划。同时各教研组在考前4周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复习研讨交流,总结好的经验及做法,提出复习要求,拟定可行实用的复习计划交教导处审核。

(6)学校要加强对平时检测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规范考试工作、提高考试质量。每学期结束要对教师的考测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7、课外活动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设施,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①组织开展班队、文体、社会实践、传统教育、艺术等活动,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学科活动,作好记录。

②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具体安排,有学生名单,有指导教师,有详细活动记录,有相关成果和照片资料。

③组织好班级读书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2)活动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重点。活动中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教师予以指导、帮助,不包办代替。

8、教学评价

(1)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确立全面、全程、全员的“三全质量观”,通过听课、评课、考试检测、教师互评、家长反馈、学生座谈等方式,全面、科学、客观地把握教学质量状况,不再简单地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师的工作业绩和教学质量高低。

(2)评价学生要以各门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发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要突出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3)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4)每学期结束学校要向学生填发小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感意志、学科素养、出勤情况、特长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5)学校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相关材料要及时入袋以便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定期检查使用情况,评出优劣,对创造性使用的,得到相关部门表场的要给予适当奖励。

(四)校本培训及校本教研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举行的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做到严格要求、注重实效。参培教师要写出培训总结或心得体会,在教师间进行交流或上汇报课。

2、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各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新教材,观看教学实录,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说课以及教法交流、学法探讨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培训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培训有安排、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主持人和记录人,培训主持人和培训记录人在校内或备课组内轮流进行,人人参与。

3、建立教师学习交流制度。提倡每个教师每学年阅一份教育刊物,读一本教育专著,记一本读书笔记(每学期读书笔记不少于2000字,学习心得不少于1000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并把所学的理念和方法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做法,并在校本培训交流会上进行交流。

4、开展教学帮扶活动。一是学校按排优秀教师对新上岗的教师或教学成绩不佳的教师进行帮扶。二是学校领导对特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教学指导。每学期不少于3节,进行教学指导、专题研究不少于3次。让新上岗的教师在较短的时间了解教学、熟悉教学、掌握教学,并能应用新理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让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5、根据教师实际,认真开展教师业务“四过关”培训、交流活动。即基本功过关---要写好三笔字,说好普通话,会画简笔画,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教材过关---能把握整个教材总体结构、重点难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熟悉整个学段教材内容;教学过关---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活,教学组织得当,教学效果好;教研过关---能胜任学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中心发言人工作,每学期写1份优质教案,上1节优质课,写1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撰写1篇优秀论文,出1份优质试题。

6、每两周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可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活动时长不少于40分钟。活动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主题、定活动形式、定中心发言人、定活动负责人。活动做到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及时总结,确保收到实效。

主题教研活动要结合学校实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定课----再教----再听----再评、再议-----结课为主要形式的“磨课”活动。在“磨课”活动中研究课型,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教法,研究学法。在“磨课”活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磨课”活动成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7、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学校要按集体备课要求、方法和程序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按:公布备课内容—做好备前准备---主讲教师说课----参备教师提出备课意见----集体进行讨论----主讲教师修改定稿的流程进行。集体备课时一般要做到五议: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议课后的心得体会;议教改动态、教改信息。每次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和小结,备课记录本平时由教研组长保存,学校随时抽查,期中和期末定期交教导处审查并存档。

8、开展教师教学成果评比活动。学校每学期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比赛活动、教师教学反思、优秀论文、优质试卷等评比交流活动。提高教师教 学、教研能力。

9、实行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月报制。各校于每月5日前报上一月教学教研常规工作活动情况及本月活动计划,发送电子稿到指定邮箱ydbsjy@163.com。

(五)规范学生学习行为

1、强化学习规范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学校要立足实际,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制定学生学习规范。开展学生学习规范训练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学生学习规范训练。将训练活动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养成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主动、会提问、会合作;课后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认真,能及时科学的进行复习;考试沉着冷静,答题有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2、积极开展好学生成果展评活动。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的作业展评,朗读比赛、写字比赛、作业竞赛等活动,展示学生规范训练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激发训练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中心小学成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胡克绍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杨玉行、谢太铮、邓志报担任,潘歧达、刘继顶、沈建长、李功清、邓书练、邓景炉、朱明军、邓先得为成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制定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方案、细则、制度、措施,研究和督查指导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各片对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本片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制定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方案、细则、制度、措施,研究和督查指导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为成员的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细化各阶段工作任务,扎实组织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严格过程管理,抓实教学细节,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要根据《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教育法规为指导,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有效实用为原则,建立完善教学常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学生规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力求精炼准确,简便易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体现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之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准则。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1、加强学校对教研组、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考核。

一是抓好每天的教学活动检查。学校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按要求对每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巡查。查教师是否按时公开教学内容,查教师是否备课,查教师是否按时组织教学,查教师是否按课表进行教学,并做好巡查记录。

二是抓好周务工作检查。建立健全部门负责人周务工作检查总结制度,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各级组、科组组长对本周工作进行检查。查各部门各教师是否制定周务工作计划并经负责人审查,查周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三是抓好月常规工作督查。校长对每月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督查,查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否在月初制定月工作计划,工作内容是否落实到位,教学常规工作月报是否如实按时填报,工作总结、反思是否到位。同时指导教导处组织人员做好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学科教学情况的检查评优活动。

四是每学期结束,学校对教师的计划总结、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复习检测、业务学习及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推优的依据,考核结果严格与教师的考核、绩效工资的分配挂钩。

2、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工作小组每学期都深入学校对各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指导。每学期期末对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情况作为学校期末综合评定的依据,考核情况与校长考核、绩效工资的兑现相挂钩。

二O一四年六月九日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2篇

“教学常规”是为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而制定的关于教学的基本规章制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常态准则和常态要求。切实执行“教学常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学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为了健全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逐步建立起一种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引导、保护和发挥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实施方案。

一、出勤

1、教师要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早退、旷课(5分钟以内为迟到、早退,5分钟以上为缺旷);

2、按时参加各种会议、集会、考试、评卷(5分钟以内为迟到、早退,5分钟以上为缺旷,每项按两节正课计算);

3、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按两节正课计算)由教研组长负责考勤,每学月结束时报教导处统计);

4、病假、事假必须前一天交请假条到校长处审批,再交教导处(病假必须有镇及镇以上医院病历证明,若生病住院须在县及县级以上医院);

二、备课

1、基本要求

(1)、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深入钻研教材,注重与教学有关的相应资料的收集,逐步尝试新的教学理念;

(3)、教法设计要合理、灵活,学法指导要具体、可行、有效;

(4)、备课做到有的放矢,力求一课一得,终成得得相连。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注重层次差异,注重分层备课;

(5)、备课应坚持做到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试题测试需相符;

(6)、课前写好教案,课后写好教学后记(作文指导、作业批改和考查、考试、讲评等内容要记入教案,定期进行小结),课后要有教学总结(每章或每单元);

(7)、备课要做到“五备五有”,即:备大纲,做到胸有全局(学科内容要有总体设计或构想);备教材,做到心中有数(章、节教学要有整体框架和目标);备学生,做到心中有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备教法,做到灵活有序(讲究教法灵活性,条理清晰化);备学法,做到学有目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教案要求

(1)、教师授课,每堂必须写有教案,中青年教师须写详案(规范型教案);老教师(40岁以上)可写略案(提纲与解题思路结合);在复习阶段,毕业班教师(文字考试学科)可根据教学进度,拟写复习提纲或知识要点、试题分析要点;

(2)、教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类型、目标教学与分层教学要求、重点 1

难点、教学程序(即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划分、学法指导、例题分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双边活动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

三、课堂教学

1、明确教学目的(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为目标;

(2)、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的。

2、吃透教学内容

(1)、理解教材要深透,传授知识须准确,处理教材内容应灵活;

(2)、教学结构合理,知识密度适当,难易区分度明显;

(3)、教学中,知识重点要有强调,疑点要举一反三,热点要反复研究;

(4)、注重开发学生智力,逐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主能力。

3、讲究教学方法

(1)、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安排“双边”活动(即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不能搞“一言堂”);

(2)、教法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做到讲解到位、学法到位、训练到位,收效明显;

(3)、密切注意课堂信息反馈,应变措施得当,处理方法有效;

(4)、密切注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度,注意学生合作学习与探讨的实效性,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差异发展;

(5)、要求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规范,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6)、注重板书设计,书写工整,用字规范(不随便写繁体字、简化字);

(7)、正确使用教学仪器、教具和其他教学设备,操作要求规范;

(8)、在继承优良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忌滥用,使学生学无所获),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传授地位。

4、塑造教学形象

(1)、教态要自然亲切,仪表要大方得体,感情要顷心投入;

(2)、严格要求,严格管教,言传身教,用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语言、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去启迪和感化学生;

5、教学效果

(1)、课堂问答、课后练习、单元检测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2)、课堂教学组织好,“双边”活动开展好,学生满意,统考成绩达到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法和实验操作动手能力;

(4)、课堂教学与学科整体教学协调,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新课改理念;

(5)、教学效果以由学校统一组织监考、评卷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

6、教学失误

(1)、迟到5分钟、拖堂5分钟或提前下课(以查堂人员意见和学生反映情况为准);

(2)、讲与教学无关的话题超过3分钟(以学生反映情况为准);

(3)、课堂纪律不好,出现混乱、吵闹或学生睡觉等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教师无法控制或不管(以查堂人员意见和学生反映情况为准);

(4)、坐着上课或打瞌睡或打手机(以查堂人员意见和学生反映情况为准);

(5)、体罚、辱骂学生,鄙视学生,把学生拒之门外,在课堂上抽烟(以查堂人员意见和学生反映情况为准);

(6)、授课出现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错误,且学生反映强烈;

(7)、课堂教学中不清点学生人数,或清点人数后不填《安全日志》;

(8)、使用教具或实验操作等出现明显失误或重大失误的(对学生造成伤害的)。

四、课外辅导

1、分层辅导

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指定教师对他们进行集中辅导或个别辅导,并要求达到一定效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教育,从抓基础入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其基本素质和生活能力。

2、早、晚辅导

按时下班辅导、答疑解难、讲究实效,利用晚自习辅导。

3、竞赛辅导

数学、语文、英语等三门学科,在教导处指导下成立竞赛辅导小组,确定辅导组长和辅导教师(辅导组长要制订计划,按计划进行辅导)。

五、作业布置、批改和考试

1、作业布置

课本所有习题必须以各种方式处理完毕,并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根据不同阶段教学要求,注意作业布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从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作业量,习题要精选布置要分层次,不能过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三四年级控制在30分钟内,五六年级在60分钟内。

2、作业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指导要讲究规范化书写,格式、行款、添改符号等要符合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勤于思考的学习惯;

3、作业批改:

(1)、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特别要重视中差生的作业批改;有的可当面批改,鼓励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大胆质疑。教师评论要有鼓励性,坚持正面疏导。

(2)、语文练习、生字作业一课一批,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美术、写话、周记、写字(描红、仿影、大楷)等作业一周一批,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八篇均须全批全改(三分之一的作文允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批、互改、互评)。

4、考试:

(1)、考试题应根据教学大纲命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语、数、英每学月考试一次,其他各科每学期1次;

六、教研教改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须条件,是向教学科研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衡量教师业务素质的标准,是学校办学活力的源泉。因此,每个教师都应积极投身于教学探讨,课改探究,论文撰写等工作中,真正做到教有所得,研有所获。

1、教研目的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研究能力,使教师教研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2、教研原则

(1)、根据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对课本进行大胆研究;

(2)、根据课改精神,有实效地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体现教师的教学观以及教学个性;

(3)、根据学生个性,有差异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个性进行研究。

3、教研活动内容

(1)、各教研组必须按学校规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一次(两课时)

(2)、加强新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全面加强中考教与学的研究;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加强本校教研:

a、专题讨论:每学期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至少有3次以上专题讨论。各组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选定教学、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中考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专题讨论要选定“课题”,确定中心发言人,全组教师共同参与(有时可选派学生参与);

b、公开课教学:各组主要选定新调入或新分配或教龄短的教师为对象,根据他们的公开课教学和说课内容进行教学指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每期各教研组公开课教学活动不得少于3次;

c、示范课:主要是听骨干教师(含教研员)的课,通过他们的授课、说课,达到教学引领的作用。每学期各教研组的优质课教学活动不得少于2次;

d、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教研组长提出课题,指定人写出教案,提供给教师分析、讨论,形成教学共识,使集体备课达到最高水平。此项活动一周一次。

以上教研活动,贵在突出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对学生学法的研究。

4、教研论文撰写:鼓励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正规教育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教学奖励》中“教师论文奖励”执行。

5、听课要求

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5节,教师每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听课须写有听课评语、注明听课日期和授课教师签字等。

6、教研教改课题

针对教学实际,各教研组和各位教师每学年(或2—3个学年)选定一个实用性强、导向性好的课题作为研究课题。

七、教师培训

1、在职教师必须参加;

2、必须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早退、迟到、缺旷;

3、认真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

4、培训时,不准做与培训无关的事情;

5、不准带小孩参加培训;

6、进微机室时,不得乱扔果皮纸屑和随地吐痰,不准吸烟;进行上机操作时,若损坏照价赔偿;

7、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笔记、作业、心得,不按规定完成,本学年内不得评优、评先;

8、参训期间三次无故缺旷者,年终考核不定等次;

9、出勤按学校正课考勤记载;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3篇

长期以来, 高校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验室由相关系室分别建设和管理, 规模小、管理分散、重复投资、仪器使用率低, 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1]。鉴于这种情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了更加有效的使用学校实验经费, 充分发挥“集中投资、规模建设”的优势, 根据“服务全校、面向未来;加强实践、注重创新”的方针, 对实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将工科专业量大面广的基础实验室集中建设, 成立了一批校管实验教学中心, 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 电工实验教学中心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工实验教学中心 (以下简称“实验中心”) 下设电工技术室、电子技术室、数字电路室、电工电子实践室四个工作室, 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开设“电路”课程实验课、电工学课程实验课、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课、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课;同时也为学生教学实验和课外科技创新提供实践平台, 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形成综合优势, 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初步发挥了资源整合和优化的优势, 在教师、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实验管理体制建设等几个方面探索出了一些经验, 但运行管理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 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实验中心整合了原来分散于几个学院的实验室为校级实验中心。但在日常管理采取挂靠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管理上基本沿用了原来的院管实验室管理制度。而目前实验中心承担多个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 在实验课程安排, 教学时间安排, 实验人员发展以及相关经费申请等方面都没有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2]。

二是, 实验中心的功能没有得到提升。实验中心设立以来, 较好的体现了整合的效果, 实现实验室的集约发展, 但由于实验教学仅满足本科生课程教学的需要, 实验设备投资偏重于普通的实验设备, 实验设置也是以课程教学实验为主。因此实验室创新建设缺乏动力支持, 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3]。

三是, 实验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实验中心从属于教学的地位没有改变, 实验人员福利待遇不高, 职称评定困难, 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不愿从事实验工作, 造成实验人员普遍年龄偏大, 学历偏低, 跟不上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知识, 不利于实验创新实践[4,5]。

2 精细化管理在电工实验教学中心的具体应用

针对当前实验中心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 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实验教学管理的实践中, 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2.1 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与特点

精细化管理源于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一种管理理念, 是遵循事物发展运动规律, 以最经济、最优化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实现对事物运行过程的把握。其主要特点是精、准、细、严。“精”是精心, 精湛, 精益求精;“准”是准确, 具体, 无误;“细”是注重细节, 把工作做细致、做到位;“严”是严格, 严谨, 一丝不苟。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实验中心的管理中, 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必定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2.2 精细化管理在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的具体措施

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精细化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要克服传统的教学理念或教学方式的影响, 管理理念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实现实验教学从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1) 建立全新的精细化管理体制

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 建立“集中管理、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对实验规模过小、功能相近的实验室优化整合, 实现设备和人员统筹协调、统一管理, 进一步理顺和明确校、院、系对实验中心的管理关系。在整合的基础上扩大了实验规模, 减少实验仪器的重复配置,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优化实验室资源的配置, 从而提高实验中心的竞争力。

(2) 加强实验人员队伍的精细化管理

实验人员是实验中心工作中的主体, 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实验中心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实验人员队伍[5]。因此, 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实验人员队伍的精细化管理。一是, 在招聘选拨过程中, 要选聘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有技术专长与学科背景、有能力再学习的人员进入实验中心。二是, 健全并落实实验人员考核制度, 年终综合评定结果与业绩津贴挂钩, 参与教学的实验人员的待遇等同于理论教师。三是, 完善试验人员培训和晋升制度, 加强实验人员的在职培训, 选送相关技术骨干到国内、外优秀学校和企业考察学习, 提高实验中心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鼓励实验人员进修高一级学位和再学习, 提升实验人员的学历层次, 培养一批具有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四是鼓励实验人员参与实践创新活动, 鼓励有能力的实验室人员参与实践教学, 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优势,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 激励实验人员的创新实验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从而为实验中心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提供人力资源基础。

(3) 落实实验中心各项精细化管理细节

针对实验中心不同类型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首先建立各专业实验室管理、实验准备室管理、仪器维修和耗材管理等实验中心规章制度。其次针对学生要明确规定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的各项行为准则和整个实验流程,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实行实验人员分室负责, 明确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守则, 保证中心在承担多个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实验任务的情况下能保证所有学生顺利进行每个实验, 做到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操作流程化。

(4) 实现网络化管理

依托现代校园信息网络, 建设并实行一体化的实验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将实验中心人员管理、实验设备与耗材管理、学生考勤登记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其中,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实行实验中心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为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实验教学是工科专业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实验中心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基地, 做好管理工作, 对于整个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到实验中心管理工作中来, 是一次探索和实践, 也是实现实验中心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转的一个长远课题。S

参考文献

[1]王永生.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16 (4) :135-136.

[2]高惠滨, 潘红兵, 周进, 等.太阳能创新实验室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2) :168-169.

[3]卢学英.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日[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5) :122-124.

[4]徐勇, 王正聪.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的内容分析及其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11) :213-215.

[5]刘凤泰.深化教育改革,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5) .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有效教学 教学常规 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002-01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必须强化每位教职工的管理意识,细化每位教职工的管理责任,树立合作意识,培养教师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教师们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自主、高效地有序进行,最终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具备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

1 构建健全教学组织机构,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首先,校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是校长的中心任务。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教学指挥系统运作畅通,校长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明确,要代好一门课程,能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提倡亲自分管教学工作。同时,成立了以教导主任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成员的实验指导小组,指导学校开展课改教研科研活动,对新课程标准、教材、学科课程教学的实施、运行进行探索、研究,组织学科教研组开展活动。建立健全教学指挥系统和岗位职责,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使每个部门每位教学人员都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2 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立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实施精细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贵在坚持,教学常规管理重在过程,常规的教学是由“备、教、改、辅、考”五个环节构成的,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等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认真落实教学要求,抓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我校制定了一项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教委、省教委颁布的“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教务处组织不定期检查。严格的制度促使教师强化了课堂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致力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过去传统“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要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高效地开展的基础,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前提。健全以校为本的培训制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加强对教师师德教育,做到教师专业发展有方案,考核奖励有制度,形成学习、研讨、反思、总结的良好风气。重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导和帮助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组织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习研究新课程方案和新教学理论,研究新教材。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

5 科学合理实施教学设计

所谓的教学设计就是指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可以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大致分为几点:(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关键的第一步。为严格把好备课质量关,提高备课的实效性,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个体备课的封闭性、单一性。建立比较科学、健全的教师备课措施,严格制度大都全面、具体、科学,对备课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并且进一步地完善备课与教学工作的管理。(2)上好每一节课教师的重要工作就是精心撰写教案。教案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聂阁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准确、完整、具体,教学内容正确,容量、深度、广度适宜,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有序。(3)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和活动时间,使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5)能熟练地综合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熟练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学科与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6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促进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课程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新课程主张进行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差异性发展为目的。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推动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总之,我们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重视课堂、加强常规管理、关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科学的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制度,运用奖惩、激励的手段,正确引导学校与教师发展,推动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 田廷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做法[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2(Z2).

三岔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建立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成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康仝荣,副组长:刘福贵,成员:郝文佳、殷翠芳、殷建芳、毕瑞花、赵淑怿、赵欣萍、彭海军、刘燕龙、王琴、吕春妍。进一步明确分管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管理职责,实行管理职责责任追究制。

(二)成立教学常规督查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级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等组成的督查小组,组长:康仝荣,副组长:刘福贵,成员:郝文佳、殷建芳、彭海军,制定相应的督查评价方案,每学月开展一次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和教研活动等工作的督查。

(三)坚持随堂听课制度。

校长和学校行政人员必须坚持随堂听课,并加强随堂听课的检查与指导。校长、书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每次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有交换意见、有授课人的签名。

(四)建立课堂双重监控制度。

实行学校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课堂巡查和值周人员课堂巡查的双重监控制度,对监控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考核。

(五)确定目标奖惩办法。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明确毕业年级和修业年级的质量目标及奖惩办法,开展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评教活动。

(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按照部颁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挤占课程课时。

(七)规范学籍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健全学籍管理有关资料。

(八)完善检查制度。

教研组建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检查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每学期开展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督查工作不少于2-4次,并实行通报制度,纳入考核。

三、实施细则

(一)计划和总结

1、拟定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每期制定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强。

2、落实计划实施的检查。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

3、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从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写出书面总结,交学校存档。

4、完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学校的课表、计划总结、检查记录、教师教学教研情况记载、教学活动记载、学生学籍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等教学管理业务档案整齐、规范。

(二)加强教学“六认真”过程管理

1、加强备课管理工作。

学校积极倡导集体备课和个性化备课相结合。

(1)集体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有”(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考评),“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2)教案要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练习与作业、教学反思等基本内容。

(3)建立教案检查制度。学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建立由教导处、教研组组织的教师教案月查制度,查后要有检查人签字、有修改建议、有学校盖章、有检查日期。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要准时上下课,上课时不接打电话,严禁私自调课,严禁酒后上课,严禁坐着授课。教师上课应做到思路清楚,重难点突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活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要将教师遵守课堂基本规范与教师师德考核挂钩。

3、强化作业及练习的检查。作业及练习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作业量适度,有层次区分度,要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 及时反馈。

4、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认真开展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工作。

5、落实学科课外辅导。各学科组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知识讲座等,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6、搞好学科检测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类检测和评价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评价。加强考纪考风教育,若有违反考风考纪者,经查实,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违反工作纪律职业道德行为条款给予处分,当年师德考核不合格。

(三)加强教研与继续教育培训

1、认真开展好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认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每学年高级教师上一次示范课,中级教师上一节观摩课,初级教师和新教师上一节汇报课。组织开展各级课改培训活动,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和各级课改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使用和开发新教材的能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以教学问题为起点,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教导处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行动研究,加强过程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做好结题鉴定,推广优秀成果。

3、积极参加校外教研活动。学校立足校本,立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需要出发,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校外教学研究活动,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对教研组工作和教学成绩实行捆绑评价。每学期考核一次,一学年一总评,并按照有关评估奖励方案给予评定和奖励。

4、建立学校学科研究指导小组。为了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教师群体,成立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学科研究指导小组,定期开展学科活动,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分层次辅导、培养,对本学科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水平等进行诊断、评估。

三岔小学

白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6篇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自贡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意见》、《荣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建立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

成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罗华平,副组长:杨泽明,成员:胡天广、辜义武、毕光普、鄢良勇。进一步明确分管副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等教学管理职责,实行管理职责责任追究制。

(二)成立教学常规督查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级领导、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等组成的督查小组,组长:罗华平,副组长:杨泽明、胡天广,成员:辜义武、毕光普、鄢良勇、陈燕、制定相应的督查评价方案,每学月开展一次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和教研活动等工作的督查。

(三)坚持随堂听课制度。

校长和学校行政人员必须坚持随堂听课,并加强随堂听课的检查与指导。校长、书记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每次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有交换意见、有授课人的签名。

(四)建立课堂双重监控制度。

实行学校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课堂巡查和值周人员课堂巡查的双重监控制度,对监控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并纳入考核。

(五)确定目标奖惩办法。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奖惩制度,明确毕业年级和修业年级的质量目标及奖惩办法,开展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评教活动。

(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按照部颁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挤占课程课时。

(七)规范学籍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健全学籍管理有关资料。

(八)完善检查制度。

教研组建立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检查制度,切实履行管理职责,每学期开展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督查工作不少于2-4次,并实行通报制度,纳入考核。

三、实施细则

(一)计划和总结

1、拟定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每期制定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强。

2、落实计划实施的检查。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

3、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从工

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写出书面总结,交学校存档。

4、完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学校的课表、计划总结、检查记录、教师教学教研情况记载、教学活动记载、学生学籍和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等教学管理业务档案整齐、规范。

(二)加强教学“六认真”过程管理

1、加强备课管理工作。

学校积极倡导集体备课和个性化备课相结合。

(1)集体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有”(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考评),“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2)教案要有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实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运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练习与作业、教学反思等基本内容。

(3)建立教案检查制度。学校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建立由教导处、教研组组织的教师教案月查制度,查后要有检查人签字、有修改建议、有学校盖章、有检查日期。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要准时上下课,上课时不接打电话,严禁私自调课,严禁酒后上课,严禁坐着授课。教师上课应做到思路清楚,重难点突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有效实施教学方法活

动;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要将教师遵守课堂基本规范与教师师德考核挂钩。

3、强化作业及练习的检查。作业及练习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作业量适度,有层次区分度,要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 及时反馈。

4、做好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认真开展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工作。

5、落实学科课外辅导。各学科组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知识讲座等,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6、搞好学科检测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类检测和评价工作,并及时做好考后评价。加强考纪考风教育,若有违反考风考纪者,经查实,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违反工作纪律职业道德行为条款给予处分,当年师德考核不合格。

(三)加强教研与继续教育培训

1、认真开展好校本教研和培训活动。认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每学年高级教师上一次示范课,中级教师上一节观摩课,初级教师和新教师上一节汇报课。组织开展各级课改培训活动,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和各级课改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使用和开

发新教材的能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以教学问题为起点,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教导处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行动研究,加强过程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做好结题鉴定,推广优秀成果。

3、积极参加校外教研活动。学校立足校本,立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需要出发,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校外教学研究活动,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对教研组工作和教学成绩实行捆绑评价。每学期考核一次,一学年一总评,并按照有关评估奖励方案给予评定和奖励。

4、建立学校学科研究指导小组。为了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教师群体,成立以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学科研究指导小组,定期开展学科活动,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分层次辅导、培养,对本学科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水平等进行诊断、评估。

上一篇:众维煤矿安检科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下一篇:餐饮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