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05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2篇)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1篇

惠州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国学经典文化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我校中小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广泛深入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践行道德规范。

三、活动内容

1.利用典籍,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古典文摘选萃,教室走廊、橱窗张贴通俗易懂古诗文及名言警句,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播放诵读碟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文体活动中诵读经典,营造书香满园的浓厚氛围。学校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内容制成践行主题活动情况表,让学生在诵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坚持分层施教。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选择地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规范自己言行。

3.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读”即采取自读、对读、导读、集体诵读等方式,每天坚持诵读经典10分钟。“讲”即利用班级故事会、学校故事会等载体,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让学生讲经典故事,并进行评点,加深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赛”即定期举办班级、年级或全校性诵读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吟”即积极引导学生用吟诵、吟唱的方式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兴趣。

4.做到学、玩“一体”。把古典诗词编写成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导学生传唱。利用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设经典舞台,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歌舞、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在轻松快乐中感受经典。

5.实现 “古”、“今” 贯通。把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经典段落的道德含义,将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育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道德素养。

学校结合实际,把推行传统经典文化与师德师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家庭教育等内容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诵读活动的实际效果。

惠州市南坛鼎峰分校小学

2014年3月28日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2篇

——读经典的书,做有内涵的人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读经典的书,做有内涵的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诵读经典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读经典的书,做有内涵的人此项活动可以丰富师生人文素养,也可以展现我校“书香校园”的办学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努力塑造学校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三、组织领导:

组长:帕丽旦(书记)、范涛(校长)副组长:香惠燕、热汉古丽、王娜(副校长)

成员:肖敏、阿斯亚、魏雪萍、王杰敏、马晓英、古丽仙

四、诵读内容:

教师:《教师必背古诗词》和《美文诵读》。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阶段必背古诗词70首;各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诵读与感悟”和现代经典段落;

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三、四年级诵读《三字经》、唐宋经典古诗和现代经典,五六年级除诵读《唐诗三百首》的部分古诗以外,还诵读《论语》、《孟子》部分名篇和现代大家名篇。

五、活动形式:

定时间——每天晨读半小时、午写十分钟;定责任人——班主任老师。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实现了诵读经典活动与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各班主任周密组织下,学生活动以班为单位,以黑板报和自编笔记本《采蜜集》为阵地,以班主任为指导,采取教师辅导、学生自学形式。德育处将在适当时间举行师生比赛和普遍抽查。在活动中以师带生,以生促师,师生共同学习、进步。

六、具体措施:

1、要求各班制定读书计划。设计班级读书目的、读书宣言、读书口号,将班级标语张贴于教室,每位学生都要背诵班级读书宣言与行动口号。

2、营造氛围,潜移默化。仅仅教会学生吟诵,并不能算是对他们进行了真正的文字熏陶,只有身处浓浓的古诗词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感染。第一,形成古诗词学习环境。板报、橱窗经常刊登古诗词,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第二,诵读活动形式多样。班级内组织开展接龙游戏,由小组、个人或师生轮流背诵一首诗词或一个诗句;每学期,学校组织“阅读节”,开展赛诗会或诗词朗诵会,看谁背得多,吟得多。形式分为口试和笔答。第三,给诗词配画比赛。具体形式为:每人给喜欢的诗配上一幅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选。每班推荐5份优秀的诗画参加级部评选。学期末开展一次诗配画比赛。优秀作品在学校橱窗展示。第四,组建“小百灵艺术团”,筛选音色好、形象佳、兴趣浓的学生参与。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系列艺术节活动。

3、建立班级个性化藏书架,给书架命名,选好图书管理员,统计藏书目录,安排图书管理员作好借书、还书的登记以及整理书柜的工作,规范学生的借书、还书的步骤。

4、开展“好书共读”活动。学校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配发给各班。同时要求语文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指导。指导用好《采蜜集》阅读笔记本,以笔记促阅读。阅读笔记本设:阅读的书籍名称、阅读的时间、内容摘录或体会、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

5、扎实开展日常活动,诵读经典本身就是一种文字的积累。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一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具体方法是: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一书。每周背并理解一首新的诗词,小组长检查并做好记录。语文教师每天拿出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搭建诵读平台,让喜欢展示的学生美读,美背,及时鼓励表现好的学生。让学生能背得琅琅上口、津津有味。

6、各班积极开展特色阅读活动。(1)每天早晨各班按时进行“晨诵活动”每天中午进行“午读活动”,学生课间活动:三人一组说说《论语》小故事;四人一组的跳皮筋、踢毽表演《笠翁对韵》;五人一伙的拍手对唱《百家姓》;十人一队的丢手帕背诵《千字文》。(2)每周每班定时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语文老师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进行阅读指导(内容:共读一本书),中高年级教师对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指导,并及时交流反馈适时地与学生交流心得,让学生及时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成功的体验。低年级语文老师为学生诵读篇章,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感受经典。(3)鼓励学生与父母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家长和学生同游书海,家长要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以家长读书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7、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并颁发诵读考级证书。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态度、参加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每月评选出“读书小标兵”,以家校路路通形式向家长汇报评比结果。期末评选出“阅读之星”和“书香之班”。

8、提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读书交流会。(1)师生共同交流。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自己所看到的有趣的或比较精彩的故事进行交流、体会。(2)生生活动交流。看同一本书的学生选择好书中内容进行组织排练。可以是绘画的形式展示,也可以表演片段的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9、结合每年九月份的推普周学校将组织各班开展经典诵读现场会。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二、四书五经

1、《大学》(第1章)

2、《中庸》(第4、20、22、22章)

3、《论语》(10篇)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⑶《里仁·里仁为美九章》(第1、5、8、9、10、14、17、24、25章)⑷《雍也·乐水乐山四章》(第18、20、23、30章)⑸《述而·志于道八章》(第3、6、8、12、16、22、34、37章)⑹《泰佰·任重道远三章》(第5、7、10章)⑺《子罕·仁者不忧七章》(第4、17、18、19、23、28、29章)⑻《颜渊·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⑼《子路·和而不同九章》(第6、16、17、19、21、23、24、26、27章)⑽《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十章》(第2、3、4、24、27、28、30、34、35、42章)

4、《孟子》(6篇)⑴《公孙丑上·论浩然之气二章》(第2、6章)⑵《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一章》(第2章)⑶(离数上·得民心者得天下二章)(第9、10章)⑷《告子上·舍生取义四章》(第8、10章)⑸《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三章》(第14、19、24章)⑹《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二章》(第3、31章)

5、《周易·泰》

6、《尚书·盘庚上》

7、《诗经》(6篇)⑴《关睢》⑵《子矜》⑶《鸡鸣》⑷《伐檀》⑸《硕鼠》

8、《礼记》(3篇)⑴《苛政猛于虎也》(3篇)⑵《不食嗟来之食》⑶《学记·教学为先》

9、《左传》(2篇)⑴《曹刿论战》⑵《烛之武退秦师》

三、神话故事(5篇)

1、《精卫填海》(《山海径》)

2、《夸父逐日》(《山海径》)

3、《鲧禹治水》(《山海径》)

4、《女娲补天》(《山海径》)

5、《嫦娥奔月》(《山海径》)

三、寓言故事(10篇)

1、《画蛇添足》(《战国策》)

2、《狐假虎威》(《战国策》)

3、《拔苗助长》(《孟子》)

4、《鹬蚌相争》(《战国策》)

5、《自相矛盾》(《韩非子》)

6、《愚公移山》(《列子》)

7、《螳螂捕蝉》(《说苑》)

8、《卖椟还珠》(《韩非子》)

9、《曾子杀猪》(《韩非子》)

10、《朝三暮四》(《庄子》)

四、爱国治国篇(10篇)

1、《国殇》(屈原)

2、《谏太宗十思疏》(唐·魏征)

3、《阿房宫赋》(唐·杜牧)

4、《木兰诗》(北朝民族)

5、《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6、《满江红》(宋·岳飞)

7、《正气歌》(宋·文天祥)

8、《少年中国说》(三、四稿)(清·梁启超)

9、《前出师表》(诸葛亮)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五、劝学励志名篇(10篇)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六、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12、《题临安邸》(林升)

1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5、《望岳》(杜甫)

16、《观书有感》(朱熹)

17、《元日》(王安石)

18、《雪梅·梅雪争春》(卢梅坡)

19、《山园小梅》(林逋)20、《乌衣巷》(刘禹锡)

21、《游园不值》(叶绍翁)

22、《登鹳雀楼》(王之涣)

23、《春晓》(孟浩然)

24、《枫桥夜泊》(张继)

25、《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27、《江南春》(杜牧)

28、《春夜喜雨》(杜甫)

29、《初春小雨》(杜甫)30、《示儿》(陆游)

31、《卖炭翁》(白居易)

32、《望庐山瀑布》(李白)

33、《如梦令》(李清照)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七、现代经典(27篇)

1、《匆匆》(朱自清)

2、《石榴》(郭沫若)

3、《雪》(鲁迅)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5、《生命》(巴金)

6、《鸟的天堂》(巴金)

7、《朋友》(巴金)

8、《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9、《青春》(苏雪林)

10、《泰山日出》(徐志摩)

11、《一只小鸟》(冰心)

1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14、《二月兰》(季羡林)

15、《夹竹桃》(季羡林)

16、《桂花雨》(琦君)

17、《珍珠鸟》(冯骥才)

18、《月迹》(贾平凹)

19、《老人与海》(海明威)20、《世间的流浪者》(雪莱)

21、《心得绿叶》(泰戈尔)

22、《沁园春》(毛泽东)

23、《女神》(郭沫若)

24、《雨巷》(戴望舒)

25、《八月的太阳》(徐志摩)

26、《偶然》(徐志摩)

27、《深山听夜》(余光中)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3篇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 中华传统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统, 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 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 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 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 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 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统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 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 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 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统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 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统经典的内容, 但是,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 中华传统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统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 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 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 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 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 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 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统经典, 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 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统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 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 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 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 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一个节气, 清明节正值春天, 万物复苏, 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 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 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 扩展阅读视野范围。

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 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 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 但是, 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现如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读书看报形式, 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 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 但是, 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 学习时间紧张, 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 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 阅读面较小, 不能开阔阅读视野, 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 例如, 网络、电视、光碟等, 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 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 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 同样,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 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 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 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 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 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统经典内容丰富多彩, 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 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 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 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 但是, 我们可以经过想象, 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 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 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主要宣传“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 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 和他们进行交谈, 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 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 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 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 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

现代社会中, 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 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 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 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 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 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 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但是近几年由于传统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 结果使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 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 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 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 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统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 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 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 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 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统的经典, 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现如今, 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 而且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 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 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 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 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 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机会, 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 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统的经典文化, 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 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 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 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统经典时, 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 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 在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 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 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论

总体说来,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 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 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 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 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统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 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2]宁殿霞, 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 (下旬刊) , 2011 (2) .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10) .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经典诵读

中华文化经典是指在文化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经过历史筛选而沉淀下来的最有价值的文明结晶。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资源诵读中华经典,理解其思想内涵,吸取其人文精神,培养良好品德,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课题。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则被忽视和冷落。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亲近经典,并汲取经典营养,从而促使学生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实实在在

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小学教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必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在7至11岁这段时间,大脑处于急速发展阶段。如果教师忘记应该关心一个人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大脑皮层细胞的增强,那么学习只能导致孩子变得迟钝”由此可见经典教育要趁早进行,让学生趁着大好时光从小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及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1.开发潜能。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在跟随圣人的思维遨游中如同聆听圣人的教诲,必然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精度与质量。2.积累知识。学生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思想和情感,大量诵读不仅可以积淀人文知识底蕴,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深入的理解、探究能力,还可以给予学生美的熏陶及人格的砥砺,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功能。3.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中华经典熟诵于口,濡染于心,可以启迪智慧、熏陶情操、陶冶情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懂得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4.传承文化。诵读经典并持之以恒,使孩子们植根于中华优良文化沃土,读圣贤书、做有德人、立君子品,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重振人文建设。

二、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策略

(一)创建富于人文气息的校园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所散发出的艺术情境、文化气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利用教室、走廊、公共橱窗、广播站、校园网等,创建充满诗意与韵味的校园,让校园内每一个景点益智,每一个空间出彩,使校园在中华经典文化的熏染中散发出浓浓的书香,为中华经典诵读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徜徉,在听觉与视觉的反复刺激中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从而不知不觉间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加强教师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认识

语文教师是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中坚力量,教师对中华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及意义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地引领学生有效学习,最终实现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展开中华经典诵读,学校可以邀请资深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为教师理清什么是经典诵读,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强化教师对中华经典诵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讲座学习后可以组织教师交流中华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促进教师总结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教法的特点,逐步完善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方案,保证其价值的实现。

(三)加强中华经典背诵指导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背诵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经典本身具有的难度,使得小学生基本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只是为了背而背,即纯粹的背诵。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必然兴趣不高,也难持久。因此应该不断翻新背诵的花样,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从而乐于诵读,乐于背诵。

1.做游戏,玩中学

经典背诵,学生背起来大多觉得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比如背诵《弟子规》时,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六人(其中第一段六人一起背),每人一段,以接龙的形式一个一个背,老师和其他同学则监督是否有人背错,最后评出优胜组。以这样的活动形式背诵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学生不仅记得牢,玩得尽兴,还记得轻松有趣。

2.创设背诵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精心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帮助学生进入“诗境”,感知经典。例如,在古诗教学中,可以播放与之相应的古典名曲,使学生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中。欢快的诗文就配欢快的曲子;伤春悲秋,离愁别绪的诗文则配低沉哀婉的古曲;田园风光,隐居仙境类的诗文可以配上歌唱自然、大海的音乐。总之,尽可能创设出与背诵的诗文相匹配的意境,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记忆。

3.熟读成诵法

这是经典诵读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可以声情并茂的出声背诵,也可以默读成诵,还可以切磋背诵,学生在日复一日,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培养语感,不同的文章,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背诵方式,必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效果。

总之,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发及利用是摆在全体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其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探索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最佳方案,不断追求更完善的经典诵读教学方式,才能使小学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教学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琰,《关于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经典阅读的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彭雪卿,《经典诗文诵读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3]王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3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第5篇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文化经典优秀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按照昆教委《关于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根本,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经典的现代德育功能,把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感,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载体和平台。广泛深入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进校园、进课堂活动。1.建立一支经典诵读团队,各年级挑选3-5名诵读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组建校经典诵读团队,定期排练节目,并根据这些学生的表现及时更换人选,以备参加校级、镇级、市级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主要负责:校长室。

2.编印一份诵读教材,先由教科室收集整理中华经典诗文,然后由总务处协助编印。主要负责:教科室、总务处。3.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安排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候,具体时间和指导老师(各班语文老师)安排见教导处下发的课外活动安排表,并由教导处定人定期检查(崇真楼熊瑛主任、笃实楼张红梅主任、致远楼王万萍主任)。主要负责:教导处。

4.每班开辟一个经典诗文角,每周更换一次内容。充分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每堂课的课前两分钟、吃饭前的两分钟,放学的路队上等时间,每班都在班长的带领下诵读老师布置的每周诵读内容,做到熟读成颂。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5.每周播出一期“书香广播”,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每期都进行有奖竞猜活动,激发学生收听和参与的兴趣。主要负责:冯丽萍。

6.进行校园内的阅读文化环境布置。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要求辟有诗园,内容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如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手抄报等等。主要负责:总务处。7.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主要负责:少先队。8.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

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主要负责:教导处。

(二)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读用结合活动。1.每学期结合推普周或阅读节举办一次读用结合活动,形式包括个人古诗文知识竞赛、整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诗配画比赛等。主要负责:教科室。

2.举行一次经典诵读展示,利用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和新年文艺汇演活动,将优秀的经典诵读节目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展示。主要负责:张磊。

3.评选一批“诵读小状元”,先在班中初步评选出5名“诵读小状元”,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诵读小状元”(每班一名)。主要负责:各班班主任。

4.表彰一批优秀诵读班队,对于在诵读系列活动中表现出色、成绩优异的班队要进行公开表彰。主要负责:少先队。

(三)开展“读国学经典,育道德人才”道德实践活动。在读经活动中,组织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读中行,在行中读,做到读、行并举。

1.3月,以“奉献”为主题,结合“学雷锋”系列活动、“庆三八”活动、植树节活动等诵读经典,落实行动。

2.4月,以“怀念”为主题,结合清明节系列活动,指导学生缅怀先烈,纪念祖先。

3.5月,以“感恩”为主题,诵读相关的诗文,并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感恩师长。

4.6月,以“成长”为主题,让学生结合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感受成长的愉快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主要负责:德育处、少先队。

(四)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

1.参加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主要负责:周婷。2.举行一次校级中华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即我校传统的“班班颂”活动。主要负责:各班语文老师。

3.参加一次镇广场文艺表演活动。主要负责:陈冲。

(五)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家庭活动。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积极推进“陪伴阅读共成长”家庭诵读计划,开展亲子共读、全民共读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主要负责:教科室、德育处。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有序推进。经典诵读活动是新形势下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科室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制定的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推进。各班将活动资料于5月1日前上交校教科室。

2.丰富内涵,深化实践。要以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宏扬中华美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各类主题活动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教育内涵。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运用闭路电视、广播、校网页、家校通、校刊等途径,加大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宣传报道,吸引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推动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6篇

一、活动目的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

2、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利用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建鹤城和谐家园。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鹤城悠远古朴的民族史,固守边陲的保卫史,可歌可泣的抗争史,开拓创新的奋发史,感受到泱泱华夏的千秋美德,激发学生颂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热情。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及教师。

三、活动内容

以优秀的古典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我市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为主,坚持多元融合,以崭新的视角、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展示中华诗文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优秀文化。

1、诵经典。以背诵、诵读为主,鼓励编排对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鉴赏华夏美文;

2、品古韵。通过赏音乐、展绘画、竟书法、战棋弈等活动品味古诗古韵;

3、传美德。讲故事、课本剧等形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4、做君子。利用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渗透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做谦谦君子。

四、活动安排

l、6月10日一7月14日,组织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等进行宣传动员,在暑假期间开展“诵读经典迎国庆”活动,向学生推荐诵读的经典文章。

2、7月15日~8月31日,学生在家庭中开展诵读活动,并制作手抄报、书写书法作品等。

3、9月1日一10日,学校组织开展汇报活动,并推荐优秀节目或作品上报市教育局参加市汇报晚会节目名单(3--5个)。

4、9月下旬,组织参加全市“华夏颂鹤乡情”迎国庆经典诵读汇报晚会。

五、活动要求

1、充分认识做好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做好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与汇报工作。

2、充分利用暑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

3、推荐参加汇报晚会的内容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

4、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为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政教处要组织成立“齐齐哈尔市第五十一中学校中华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切实将此项活动落到实处。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7篇

各单位:

现将我矿《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根据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贯彻实施。

二○一二年八月一日

关于开展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省、市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以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刻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发动全矿干部职工、家属、青少年广泛参与,把道德文化变成道德实践,引导干部职工、家属、青少年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为提升矿区文明程度和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活动目的(一)诵读经典,提高修养。

中华道德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全矿干部职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干部职工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平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

(二)拓展视野,启迪心智。

中华道德经典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既可以陶冶情操,又能拓展视野、启迪心智。中华道德经典倡导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公道正派、诚实守信等道德取向,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明确了行为规范。通过在全矿职工家属中广泛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矿区和谐发展,全面提升了矿区的文化品位。

三、活动原则

(一)坚持企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相结合原则。

(二)坚持德、智、体、美相结合原则。

(三)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美德教育和人类一切优秀美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四)坚持德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原则。

(五)坚持抓好典型、以点带面相结合原则。

四、活动主题

传承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五、组织领导

为使“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能够得到落实和取得成效,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华道德经典诵读系列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六、活动步骤

“中华道德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共分4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1、在企业、社区、学校中广泛开展“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的宣传。

2、请经典诵读专家到企业、社区、学校为干部职工、家属和青少年做经典诵读理念的讲座,提高认识;召开家长会,向广大家长讲述经典诵读的目的和意义,以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向学生定期讲述经典诵读的益处和诵读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

3、结合矿井实际和职工家属、青少年年龄及心理特点确定诵读内容,定期进行诵读的经验交流。

(二)诵读开展阶段

1、各单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集体性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

2、各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开展阅读道德经典书籍活动,结合评选诵读能手和诵读经典竞赛等活动,使“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3、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五学习例会、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三)诵读展示阶段

1、各单位要创设机会,根据工作的实际开展诵读展示活动,并尊重职工对古诗文理解的方式,培养职工的创新意识。

2、开展“经典诵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样”活动,以职工家属、青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为切入点,提高职工家属、青少年学生家的人文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诵读总结阶段

召开总结会,展示优秀单位的成果;表彰一批在“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中形成特色和效果明显的单位;表彰一批在“中华道德经典诵读”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个人;表彰一批在“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中,积极配合企业、学校开展诵读活动的先进家庭,以此推动整个活动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七、活动要求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8篇

一、开展五项活动, 提高学生诵读古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自学性

(一) 诵诗会

利用诵读课召开诵诗会, 是提高学生诵读古诗积极性的一个好方法。诵读的内容有指定内容背诵;并在活动中评出优秀选手和优秀班级。

(二) 古诗文图展

组织学生进行诗配画, 根据诗意进行绘画, 出手抄报。选出优秀作品积极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 并对平时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大肆表彰。

(三) 擂台赛

利用诵读课在班级中开展古诗背诵擂台赛, 在挑战中评出擂主。评出周冠军、月冠军。每学期评出一名总冠军, 给予物质奖励。

(四) 诗文表演

一种是诗配乐表演, 我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 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有时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另一种是诗文剧, 把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文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 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积极性。

(五) 游艺活动

将古诗文背诵与游艺结合起来, 利用猜字谜、诗句接龙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把知识的学习寓学古诗与娱乐活动之中。

二、拓展六条途径, 培养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1) 听, 即听广播, 听录音, 利用午自习时间, 听学校团委广播室播放中华经典古诗文, 进行欣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 学生主持, 播音。学生积极撰写发言稿, 积极参加播音。既充实了古诗文知识的积累, 又增强了学生阅读品析能力。

2) 看, 即通过宣传栏、黑板报、诗文图展、教学楼内悬挂名句、楼道内经典古诗文的诗配画等形式, 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佳作名句, 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记住。

3) 读, 每天课前2分钟, 午间课前5分钟, 组织学生朗读或自由诵读。天天拼时间、挤时间多读。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又增强了学生阅读能力。

4) 抄, 让学生做诗文卡写在诗词积累本上, 每两周办一期手抄报、出一期板报等。通过手抄报展览、评比,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5) 讲, 学生在背诵古诗的基础上, 讲解古诗的大意和所描绘的景像, 讲诵读的感受、心得和体会。通过交流会, 交流阅读感受,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6) 赛, 即小组、班级逐层举办小型古诗诵读比赛。各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学期一次的诗歌朗诵比赛。

三、做到四个落实,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 时间落实

学生每天除了课前2分钟, 午自习课前5分钟诵读古诗文, 并且充分利用每周的诵读课指导学生诵读。同时, 要求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诵读古诗文, 告诉他们这是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扇窗口, 可以有效地提高古诗文诵读效果。

(二) 辅导落实

认真备好每节诵读课教案, 选好诵读内容, 帮助学生弄懂诗文的读音、大意、意境。教师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意境, 用自己的身体语言示范给学生, 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意境, 增强诗词鉴赏能力。

(三) 内容落实

根据高碑店市教育局提供的诵读教材《龙文鞭影》《弟子规》, 做到每天读几句, 每周背几句, 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古诗, 与同学交流。

(四) 任务落实

学生每天在古诗积累本上写上一首古诗, 每周一和周四检查。评比出优秀的积累本, 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年级交流展出。对此, 我们还十分注意不给学生造成额外的负担。

总之, 学校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以来, 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 而且学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 使我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中华经典古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 而且意蕴深刻, 境界动人, 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 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

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 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 诵读这些古诗, 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在学校“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中, 我班选手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并且获得班级优胜奖。我撰写的教学设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录像课《愚公移山》在中央教科所“十一五”全国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中纷纷获得一等奖。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第9篇

关键词: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价值;途径

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有许多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经典名篇,这些传统经典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进行经典诵读已成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材”。学习背诵传统经典,让学生在文中与先贤圣哲对话,吸取其思想精华,对学生具有重要价值。

一、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内涵及其价值

1.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内涵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就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为代表,如《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等。真正的经典是在历史的时间和空间中形成的,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冶炼,具有不朽永恒的品质和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它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包含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它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以人道、人生、人心、人本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文化。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在中国历史上被大家公认的最能体现圣贤理义之学,是具有广泛、全面和深远影响的文化作品。

2.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1)诵读经典能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把语文素养培养看成是“树人”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长远的。传统文化经典是语言和文字的精华,经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山水文化作为传统经典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古人常借助山水诗句言志抒情,凭借高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人的壮志,激发人的宏大志向,借助奔腾不息的流水引发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李白在《游泰山》中写道:“平明登日观,举手开去观。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李白《将进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写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诵读经典还能拓展阅读视野,拓展思维,从中学到优美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诵读经典能凝神聚气

在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中,其价值取向以家和国为本位。比如,儒家的思想就强调人应该有强健的身体和高尚的精神,应报效国家和社会,这也是古代先贤立身、立行、立言的行为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其思想的精髓。再比如,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王昌龄的“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们的爱国情怀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让学生时时诵读,能增强他们的民族志气和精神气节,使他们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

(3)诵读经典能弘扬传统文化

让学生诵读中华传统文化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年青一代受西方文化影响较重,更应加强诵读经典,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学好传统经典,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的内容是写登楼所观景色,其在思想上反映的是,人只有站高才能把问题看得深远。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感染力对世界各国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途径

1.建设书香校园,搭建诵读平台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强传统经典文化建设,利用墙报、标语、图画、校园网络等形式宣传传统文化,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竭力打造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时刻都能接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如,在教室的班训中张贴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古人名言,在黑板报上开辟“古诗苑”“经典名作欣赏”等栏目,让学生时时都能看到和学习经典名作。

2.开发校本课程,发挥教育功能

校园作为诵读经典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发挥经典文化的教育功能,把诵读经典纳入本校的教书育人体系,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欣赏。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爱好,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如,孔子所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应培养学生学习经典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

3.用好教学资源,拓展诵读视野

我国的传统经典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瑰宝,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的经典诵读成为全方位的教育活动。首先要立足语文教学、教材自身,学好、用好课本所选经典名作,引导学生去领略经典的魅力。让学生能读出自己的声音,说出自己的诵读感受。诵读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扩大阅读视野。如,加强与历史学科的整合,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读经典。

总之,加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首先要了解其对学生巨大的教育价值,采取多种途径提高诵读质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心心.语文教学中的古代经典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第10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国学经典文化资源,深化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我校中小学生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校继续深入开展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践行道德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活动以“诵读国学经典,践行道德规范”为主题。

在阅报栏、黑板报、墙报登载古典文摘选萃,教室走廊、橱窗张贴通俗易懂古诗文及名言警句,配上生动形象的插图。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播放诵读碟片、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在游戏和文体活动中诵读经典,营造书香满园的浓厚氛围。学校精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内容制成践行主题活动情况表,让学生在诵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选择地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他们在诵读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规范自己言行。

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读”即采取自读、对读、导读、集体诵读等方式,每天坚持诵读经典10分钟。“讲”即利用班级故事会、学 1 校故事会等载体,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让学生讲经典故事,并进行评点,加深对文化经典的理解,提高表达能力。“赛”即定期举办班级、年级或全校性诵读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吟”即积极引导学生用吟诵、吟唱的方式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兴趣。

把古典诗词编写成易学易唱的儿歌、童谣,引导学生传唱。利用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设经典舞台,让学生通过朗诵、演讲、歌舞、快板、小品、相声、情景剧、诗配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在轻松快乐中感受经典。

把经典诵读与学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相结合,引导中小学生在诵读中深刻理解经典段落的道德含义,将历史和现实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育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道德素养。

学校结合实际,把推行传统经典文化与师德师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家庭教育等内容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活动效果良好。

惠州市南坛小学鼎峰分校

中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第11篇

中学通讯员翁仁根报道:

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唱响伟大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9月21日,中学开展了“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弘扬三五九旅精神、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活动中,二至八年级各班学生依次登台,用诵读、歌表演、吟唱等形式展示中华经典诗文,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穿越古今,引人入胜,让人陶醉,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一场中华经典文化的视听盛宴。

展示活动结束后,学校还向全体师生发出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倡议,倡议全校师生,热爱国学,亲近经典,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坚持与同学、老师及家长分享诵读经典的快乐,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社会、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传诵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据悉,学校还将利用晨读开展“让经典每天都在”活动,每个班级坚持每天诵读中华经典诗词,让经典滋润孩子们的心田,以阅读引领成长,让书香浸润校园,使文明溢满校园,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

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 第12篇

各中小学、职教中心: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师生了解、熟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各校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新学年的相关工作计划,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支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一、活动主题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

二、活动目标

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广大师生从中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良好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增强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具体要求:

1.各校要有年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并纳入相关教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等科目)计划。

2.各校要运用“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电视专题片为教案开展诵读活动。

3.各校要把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与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与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道德风尚相结合,与师生阅读活动相结合,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践行道德规范。要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认真策划、精心组织、突出主题、丰富内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经典诵读,增强活动效果。并积极参与市语委办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

4.各校要通过会议、校园网、校刊等多种形式宣传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意义,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主动诵读。必要时,可在校园内增添宣传标语。

附:中华经典诵读宣传标语 1.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4.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5.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6.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7.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8.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9.传承中华文化,感受母语魅力 10.学习经典文化,陶冶美好心灵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3.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14.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上一篇:社联年度工作总结发言下一篇:简易单位人员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