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2024-07-14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精选14篇)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篇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你们好!

共建文明城市,同享幸福生活,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吴江是我们共同的家,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有序畅通的交通秩序,和谐礼让的人际氛围,不仅带给我们舒适宜居的生活,而且还是我们创业激情的来源和理想实现的保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塑造良好城市环境,是市委、市政府为群众谋福利、为吴江谋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是一件显民智、聚民力的大事。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进入申报迎检的关键阶段,能否将吴江人现代文明新形象充分展现出来,将是我们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功的关键。作为吴江市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吴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和谐美好家园,出一份力、添一份光。在此,谨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职务高低、年龄大小、来自何方,只要你生活、工作在吴江这片热土上,你就是吴江人。我们要以主人翁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从本职做起,从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做起,积极投身到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当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做文明言行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遵章守法,躬行实践。把一切文明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的相关政令,自觉遵守《吴江市文明公约》的具体要求。坚决摒弃有损城市形象、不利群众生活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做文明事情,养文明习惯,树文明新风,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携手同行,众志成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需要各级部门和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党政机关要行动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文明中率先垂范;社区要行动起来,引导居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企业要行动起来,培养员工树立文明意识观念。让文明之花开遍机关、社区和企业,让文明风尚吹遍鲈乡大地。其实,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常常就差那么一点点。它只需要我们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它只需要我们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主动排队,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和大声喧哗,打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公共空间;它只需要我们改正一下生活中的不文明作风,注意一下在公共场合中的行为,塑造出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它只需要我们遵守交通法规,不乱穿马路,礼貌谦让,赢来安全高效的交通秩序……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你的每一份努力,都让我们的城市离文明更进了每一份热情,都会激起更多人文明意识的诞生和责任意识的增强。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吴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谐幸福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江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

2008年7月10日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2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祭祀倡议书

2018年2月24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部署大会,由此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不忘先祖、祭祀先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我市市民多在清明、春节等节日,以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形式开展祭祀活动较为普遍,此类祭祀方式既易污染生态环境,又易引发森林火灾,给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为大力倡导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共同打造“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保护好自然遗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倡导绿色低碳祭祀方式,破除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陈规陋习,采用网上祭祀、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绿色环保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营造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风尚。

二、从我做起,倡导依法祭祀理念。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条例》和《滁城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的要求,不越法律红线,不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林地内以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方式开展祭祀活动,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三、从我做起,践行绿色环保祭祀。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职人员及广大志愿者要以身作则,讲科学、讲文明、树新风,弘扬先进文化,做“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先行者。

广大市民朋友们,森林是生态文明的载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低碳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具体体现,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用文明之风传承传统,用文明行为守护森林,从文明、绿色、环保祭祀开始,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绿色xx”贡献力量!

xx市文明办

xx市森林防火办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3篇

在当前五花八门的城市荣誉中, “全国文明城市”几乎是被所有城市一致视为含金量最高的一块“金字招牌”。而这块“金匾”引发的, 是中国城市之间最大规模、最全方位的竞赛。

从去年1 0月开始, 全国近百个城市都在忙着准备这项三年一次的漫长“赛跑”——从申报、备战到迎检, 这些城市一路紧张。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舆论指出, 这一系列非常规举动, 渐使“争创”工作发生异化。

(一)

“文明城市评选”的诞生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牵头、每三年一届的评选表彰活动, 已举办三届, 迄今共有53个城市 (区) 荣膺该称号。

其实, 与此相关的活动, 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1997年5月26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1999年和2002年, 中央文明委分两批共表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区) 121个。

这一时期的表彰, 更多类似传统的、常规性的表彰, 而不是真正竞争性的评选。根本的原因在于, 缺乏一套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因为“文明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许多定性指标难以量化, 许多主观指标难以测量。

为了使“文明城市”的评选能够更制度化和规范化, 从2002年起, 中央文明委组织专家开始研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和当时的上海市文明办接下了这个任务, 鲍宗豪成为了这套“测评体系”的主要研究者和首席专家。

“在此之前, 我主要做文明社区的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我给当时的上海市文明办主任许德明写了一封信, 说‘文明社区评选表彰不能仅凭领导感觉’。”鲍宗豪提出, 要引进类似企业的“ISO900”标准。

由此研制出的上海市“文明社区”测评体系, 成为全国第一个量化的文明测评标准, 也引起了中央文明办的关注, “据说当时也找了北京的研究机构, 但拿出的方案操作性不强。”

鲍宗豪和上海市文明办在2002年接受了研制任务的委托, 项目在当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当时以为做起来很快, 但我们整整做了2年零8个月。”

如何衡量文明与否?

研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 “文明城市”到底从理论上如何界定?应该如何制定“文明城市”的标准?

为了更广泛听取意见, 鲍宗豪和其他研究者进行了几轮调研, 走了几十个城市, “中国太大, 东中西部的差异太大, 甚至东北地区情况也不一样, 因此刚开始我们也走过弯路, 设计了1 6套测评体系。”

繁琐的测评体系设计引起一些省份的不满, 认为这种评选太麻烦了, “他们提出, 既然评选是全国范围的, 那标准也应该是一样的。”鲍宗豪说, 东中西部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GDP、文化设施投入等硬件上, 在后来的设计中, 这些硬件只作为调节指标, 而更能体现城市文明的软环境改善和软实力提升, 成为设计中的主要指标。

2004年9月, 测评体系正式颁布试行, 共119项指标, 在2005年第一次将“测评体系”投入实战, 应用于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

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开始于2003年, 2005年公布了首批获奖城市和城区。厦门、青岛、大连、宁波、深圳、包头、中山、烟台、张家港等9个城市和天津和平区、上海浦东新区、北京西城区等3个城区, 首次领回“金匾”。因为获奖城市数量极少, 这次评选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从2008年开始, 测评体系开始进行第二轮修订, 不少中央领导和几十个中央部委都提出了修改意见。在鲍宗豪看来, 这套测评体系为了更好地应对可持续城市化面临的挑战, 特别突出了对各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引导。例如, 《测评体系》中设置了“公众对城市环保的满意率”“节能减排”等降低碳排放的指标, 目的是引导各城市减少发展的代价, 实现可持续城镇化、可持续城市化。

另外, 测评体系还注意到了“公共空间”、“公共需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例如, 《测评体系》中在借鉴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加坡等公共空间政策的经验的基础上, 设置了“人均公共绿地”“城市棚户区改造”“公共场所道德”等指标, 希望以此提升城市宜居、可持续城市化的品质。

除“硬件”须达标外, 市民的言行举止、文明意识等“软件”也将成为得分的关键。电影院是否有手机铃声、市民能否热情为陌生人指路、公共设施的维护程度等都是评价的标准。按规定, 主干道上每5公里违章停车超过2辆、交通路口行人闯红灯现象超过比率, 即被评为不达标。

这条测评体系在当时收获了不少赞誉, 已故的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认为, “测评体系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予以量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与社会化方面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而在鲍宗豪看来, 测评体系不仅是评选表彰的一套标准, 实际上建立了一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引导思路, “很多地方政府一把手对这套体系非常欢迎, 这实际上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指导和抓手, 他只要认真按照这套体系去进行任务分解和落实, 城市的文明管理水平一定会显著提高。”

(二)

确实能使市民受益

2012年, 国务院曾清理了100多项评选表彰, 但“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得以保留。在鲍宗豪看来, 保留的原因, 一方面是文明城市建设能给市民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 即使得不到称号, 政府也树立了“公共政府”的良好形象。

不少城市和市民确实从评选中受益。例如, 为评选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 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中的一项——城市污水处理率的达标, 广州市就投入数十亿元的建设资金, 使珠江广州段的水质得到提升。

第二轮修订后的体系里还硬性规定了必须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 必须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优良条件、必须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诸多指标, 如果未达到要求, 则实行“一票否决”。这些规定, 毫无疑问也能够使市民享受到更好的公众服务。

但“走过场”由来已久

不过, 关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批评声音也一直存在。

“创建的时候城市面貌确实有所改观, 但好像检查组一走, 原来的不文明现象马上就恢复原状”, 在很多城市的网络社区里, 都可以看到对这种“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抱怨。

每年的8月至9月, 中央文明办都会委托国家统计局, 对全国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 进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并公布排名。不少城市1到8月份, 就开始了各项临时性的准备工作。

去年7月初, 不少济南市民发现身边的早餐摊、水果摊、修自行车、修鞋以及废品收购站等等便民摊点, 都暂时停业或不见了。原来, 它们都被有关部门叫停了。然而, 街道倒是干净了, 却也给广大市民造成了诸多不便。

类似的现象在很多城市都极为普遍, 那些不符合标准的, 容易被检查组人员认为有失“文明”或“卫生”的小吃店, 统统被关门, 等到检查组走了, 才会允许开门迎业。

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假”“繁”“急”。

假, 就是在评选前临时抱佛脚, 搞会战式创建, 搞人海战术, 搞突击迎检, 许多问题在评选结束后“涛声依旧”。有的活动号称上百万人参加, 数字掺水, 质量掺假。

繁, 就是任务压得重、上报材料多、工作程序繁, 基层工作疲于应付检查。一些测评项目要求提供台账资料, 卷帙浩繁, 耗时费力。一些地方为了迎检, 沿街关门锁店, 驱赶商贩, 弄得鸡飞狗跳。

急, 就是短期行为、急躁冒进、急功近利。有的地方提出两三年就要创成文明城市;有的地方只重拿牌子、讲面子, 搞形象工程。

暗访组反被“布控”

“假”“繁”“急”之外,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暗访组反遭“局中局”。

第一届的评选, 国家统计局选派了180多位调查队员分成12个组赴30多个候选城市 (区) , 进行实地考察。

“为避免数据失真, 我们不得不像地下工作者一样, 悄悄潜入一个城市。”时任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处长的程学斌曾经回忆, 他带领14个来自不同省份的调查队员, 前往3个参评城市进行测评。他们以普通旅游者身份准时进入一个城市, 抵达当地后, 打开一个保密大信封, 里面罗列着在这个城市要实地考察的汽车站、建制村、文明社区、医院、集贸市场、主要商业大街等20个电脑随机指定的申报地点, 以及出租车、饭店、街巷、交通路口等50个随机选取的非申报地点。

为确保“不泄密”, 中央文明办和国家统计局也做了专门设计, 在临出发的前一晚, 团长才拿到第二天要去哪里的通知。而其他人员, 则要临登机前拿到登机牌, 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为反映一个城市的常态, 不对真实状况产生干扰, 调查队员们要想各种办法:有的冒充夫妻俩租房子, 进入老城区, 察看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无露天排水沟渠”, 街巷路面是否“硬化, 无明显坑洼积水”;有的以消费者身份进入美发店, 察看从业人员是否“持证 (健康证) 上岗”, 公共用具是否“严格消毒”。

然而, 各地很快就学会了对暗访组加以“布控”。本次评选中, 多个城市都被爆料, 暗访组一下飞机, 就遭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盯梢”。

1月4日, 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微信公号推送通知一则, 内容为抵达哈尔滨检查工作的13人团队相片, 图中每个人被以编号标识。该通知要求执法队员一旦发现“目标”, 需第一时间向各中队长汇报。

对此, 有网友直呼“好似谍战大片”。

(三)

“创城”何以异化?

搞盯防战术、追踪定位、预先“设计”, 这一套并非新鲜产物, 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有评论指出, 之所以会出现“关起门来创文”怪象, 根子就在于“文明城市”被异化了。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名片, 也是官员政绩。”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 在取消GDP与官员政绩的挂钩后, “文明城市”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为利于官员升迁, 所以有的城市才不遗余力地搞‘花架子’工程。”

竹立家认为, “文明城市”本身对城市的环境、秩序、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发展有带动作用, 但同时, 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否, 公众舆论自有评价, “花香蜂自来, 好的城市自会得到媒体的宣传, 老百姓也会为之树立口碑。”

每个城市都会往好的方向走, 但走的步伐不一样, 各个城市还需量力而行。如果城市本身就财力紧张, 那么搞标志工程就容易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突击式的“创建”, 导致“创建”目的的单一;目的的单一, 又导致短期行为, 大量“创建”成果在炫目一时之后往往经不起考验, 美化工程纷纷褪色、脱落、开裂已不算大问题;霓虹灯从“欢迎您”变成“欠迎尔”的幽默早已叫人笑不出来;最叫人心疼的是, 建了拆、拆了建的折腾, 说来说去, 都是速成式创建思维的杰作。

此外, 速成式创建中还有一个共性的败笔, 是城市的“千城一面”, 攀比与模仿的习惯, 地方官员严重的趋同化思维, 带来的是城市与城市面孔的严重趋同。比如,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个城市都在“集体”进行沿街楼体“洁化”、“净化”, 不管风格、颜色, 乃至材料与工艺, 都差不多, 并都由公共财政出钱。或许是“城市创建”目的的单一, 往往会令城市主政者们忽略掉城市所应承载的更多功能, 比如, 低收入群体的安居乐业。如果因为“创建文明城市”, 某些群体的生计问题便可以忽略, “文明”的内涵又该如何解释呢?

有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权力者看来, 那些小吃店, 是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的, 是不会称作“文明”的, 恐怕是要被扣分的, 因此, 唯有先将其关闭, 等到检查过关了才允许重新营业。这么做, 相比于赶尽杀绝, 还算是有点仁慈的意味。

对此,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马庆钰表示, 地方搞发展应多一些实惠的服务与管理, “一定要政策到位, 该监督的要监督, 该引导的要引导”, 否则会出现变调变味。他同时指出, 现在讲依法治国, 如果城市有问题, 就按照法律法规做, 而不是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创城”需要民众说了算

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这一紧要关头时的表现:平时不认真, “评时”很纠结;纠结到何等程度呢?不仅“临时抱佛脚”, 甚至对测评小组采取盯防战术。这样的迎检, 早已背离了“文明”二字。

大诗人陆游告诫: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这一番告诫, 用于城市的文明创建特别是文明测评, 也是很有些借鉴意义的。冰冻三尽, 非一日之寒, 而文明创建与文明测评, 显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道理如此明显, 我们的城市管理者, 我们的创建组织者与迎检者, 为什么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呢?显然, 他们的方向与力量都用错了, 他们盯防的, 不应该是测评小组, 而应该是自己的创建工作;而且, 这种盯防, 必须时时在意, 处处留心。

值得深思的是, 搞会战式创建、弄形象工程、对测评组搞盯防战术等现象的发生, 也存在着明显的弄虚作假的因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是真抓实干的文明创建还是纯粹的应付与突击, 民众看在眼中, 明在心里。“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的古训早已经敲响了警钟, 而中外的历史长河中, 上行下效的闹剧都是时有发生。

其实, 一个地方的政务环境是否优良, 一个地方的法治环境是否安定, 一个地方的市场环境是否诚信, 一个地方的雾霾是否严重, 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广大市民。一个检查组即使在一个城市“潜伏”一个月, 也只能看出点皮毛, 而非了解到实质。

从这个意义上看, 文明城市的评选体系不妨改“官评”为“民评”, 充分吸收当地市民代表参与评选, 这样也会倒逼各地政府收起欺骗考评组的“鬼把戏”, 真正俯下身子, 抓一抓可以提升城市文明的实事、好事, 倒比铺张浪费地搞一些令群众厌恶的形式主义来得更实惠一些。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我见 第4篇

【摘 要】文章阐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指出了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等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对策

自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城市各级全面动员,鼎力推进,市容市貌得以极大改观,城市环境整体提质;群情高涨,人心思进,城市活力明显增强。至省级文明城市达标前后,已见高潮。但潮落后陋习卷土重来、依然故我的现象,却清楚地昭示我们: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能只是满足于硬件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软件问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要!提高湘潭市全民礼仪素养事关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和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局。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距离2017年国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公共安全亟待加;交通状况有待改进;市容市貌必须改观;市民素养还需提高;等等等等湘潭市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广大市民的参与,是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充分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做才能进一步增强湘潭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呢?本文将围绕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与市民互动

“创文对一座城市提出了很多综合性指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广大市民也会感到更加幸福和自豪。”本人认为,从这点上说,湘潭市民对创文应该是非常关注与支持的。 对此,湘潭市委市政府给与了积极回应,加快文明创建步伐,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今年,湘潭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主抓精美湘潭建设,推出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都是湘潭市民长期关注与期盼的。如沿江风光带,一二十年前就提出修建,但进展非常缓慢,而精美湘潭建设让市民感到希望就要成真。风光带的建成将对市民休闲、出行、市区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精美湘潭建设的推进,湘潭的变化会更快、更大。”本人认为,湘潭市委市政府不但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美湘潭建设,而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断强化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城市建设与发展,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本人欣喜地看到,在精美湘潭规划公示方面,湘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湘潭市委市政府都通过微信、电话、报纸、网络等方式,向市民征求意见建议。本人建议,今后,这种宣传互动也要紧随项目的发展,对相关情况及时公示。

文明创建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湘潭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本人认为,从考核评比上讲,这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实际效果,而从文化价值上讲,这些历史人物、事迹、古迹是湘潭的魂、湘潭的根,也是最让湘潭人留得住乡愁的地方。我建议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保护好城市古建筑。“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监督。”我建议,应将古建筑保护列入精美湘潭建设统筹考虑,达到新城市与旧风貌的和谐统一。

精美湘潭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硬件条件,而提升市民素质则是软件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如何做文明市民的宣传,即文明市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并长期坚持下去,让市民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做好“人”的工作

近年来,围绕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常常深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热心创文的我,目前,还在就《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礼仪素养的路径和对策》等课题进行研究。“创文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的参与率就是创建的成功率。”湘潭对创文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市民对文明创建的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进行过创文知识讲座100多场次,本人发现,尽管湘潭通过宣传展板、文娱活动、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营造了创文的良好氛围,但很多人对创文是什么、为什么创文、创文跟我有什么关系、创文我该做什么等等问题,仍然不知晓、不理解甚至抱怨。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还是宣传没有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市民创文的意识,进而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把一些人集中起来,重点宣讲什么是文明创建,市民应该怎么做,然后口口相传,共同进步。如同有的老师平时对评职称不关注,不在乎,不行动,临退休才感叹诸多。如果,我们事先做工作,讲清楚评职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不评有什么坏处,唤醒他们的意识,然后让他们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就能一步步地实现。

创文亦然。不真正唤醒市民意识,万事空谈。如今时间紧迫,必须制定时间表,分块、分层,组织一批得力的人,做有渲染力的宣讲,然后一步步实施创文工作,才会有好效果。

首先,要组建一支创文宣讲队。尽量吸纳一些有一定理论水平、文明素养高的创文热心者、优秀代表,讲清楚创文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一定要采取分块、分层的集中宣传方式,时间长短不一,人数不限。尽快对创文宣传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对效果不佳的再制定宣讲计划。宣讲要覆盖不同的对象,如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以社区为例,把所有居民集中起来不现实,那么可以要求一些居民代表参加,再由他们将宣讲的内容传达给其他的居民。

只要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围绕创文工作,真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市民就都将成为文明的市民。家庭是文明家庭,小区是文明小区,街道是文明街道,湘潭当然是文明湘潭了。“没有文明人,哪来文明城?!”

三、提高市民礼仪素养常态化

礼仪文化的功能是造就和谐社会,就个人来说,求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立足人际文明秩序之协调;就国家来看,求国强国泰,立足于社会大秩序之稳定。礼仪文化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同时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譬如建立规范与秩序、培养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以及通过社会化过程来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湘潭市能否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全民礼仪素养事关全局。湘潭市如果有幸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提高全民礼仪素养的常态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田芸(1987-),女,汉族,山东沂水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职称,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刘勇(1973-),男,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5篇

老师们、同学们: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己对社会又有何用?由此可见,文明对国家和个人有多么重要!为了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切实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鄂尔多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教师们应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切实做到:举止得体、穿戴整齐、语言规范,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乱扔垃圾,不乱停乱放交通工具,遵守国家法律,遵守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全体同学们应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树立现代文明意识,争做文明职高人;勇于向陋习开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具体做到:

一、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告别污言秽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二、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团结同学,事事能谦让,处处讲诚信;

三、不抽烟、不喝酒、不翻越院墙,不打架斗殴,不敲诈勒索;

四、勤劳俭朴,不铺张浪费,节约用水用电;

五、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排队,待人接物讲礼仪;

六、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按时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七、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

八、不进营业性网吧、娱乐场所,男女生保持正常交往,自尊自重自爱;

九、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物,不损坏花草树木;

十、积极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实践活动,崇尚科学,争做文明使者。

全校师生要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在校园里,我们是文明的师生;在家庭中,我们是文明的家长和文明的孩子;在社会上,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公民。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东胜一小成为文明之花遍地盛开的花园,成为环境优雅的学习乐土。

东区第一小学 德育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6篇

近期,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明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顺应群众期盼、建设大美阜阳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安徽发展重要增长极、全面提高阜阳市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阜阳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是阜阳的主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支持、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在此,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市民。熟知并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阜阳市民文明公约,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乱贴乱画,不乱泼乱倒,不破坏公物,不践踏草坪;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乱穿马路,不车窗抛物;倡导文明,革除陋习,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习惯;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做文明有礼的阜阳人。

热心公益,构建和谐阜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大力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广泛开展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营造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浓厚氛围,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人际关系。

各方参与,形成创建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阜城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各级党政领导要率先垂范;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窗口行业干部职工要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开展优质服务;在校学生要积极参与“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培养文明意识;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要行动起来,自觉投身到创建文明城市中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7篇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丽乡村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黑河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实践;是一件符合市情民意、惠及百姓的实事好事。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品味,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的庄严使命。在此,我们向全体市民倡议:

一、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希望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创建活动,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为城市容貌增光添彩,为文明创建献计出力,做文明言行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二、多做实事,身体力行。希望大家认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践行市民文明公约,把一切文明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文明在口中,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文明在手上,不损坏公物,不乱扔杂物,不乱贴滥画;文明在脚下,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不践踏草坪。

三、立足本职,热心公益。希望大家热爱自身事业,脚踏实地,奋发有为,争做干事创业的先锋,争当创先争优的规范。愿大家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齐心创造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遵章守法,严以侓己。希望大家切实遵守各项行为守则和管理法规,自觉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坚决摒弃有损城市形象、不利群众生活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做文明城市的维护者,充分展示黑河人的良好形象。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8篇

1 广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

1.1 高度重视

广陵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工作理念, 以市民满不满意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 把解决百姓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开展春、夏、球、冬四大战役, 夏季十大行动, 实施市民参与工程;投入大量创建资金, 用于街道两旁整治、景观道路美化, 及部分老小区墙面出新工作。

1.2 以人为本

创建信访来访接待制度, 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机关干部进万家, 了解民意办实事”活动, 区领导带头走进社区、走访群众、倾听民生;搭建让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发展的平台, 举办“市民课堂”等活动, 发动宣传市民参与创建, 推动创建进社区、街道、家庭, 使广大市民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1.3 宣传有方

利用全区沿街600多个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创建全国文明城, 争做文明优雅广陵人”的宣传口号;利用购物纸袋为载体, 在购物包装袋上印制创建宣传口号;精心策划传统节庆系列活动, 把节庆宣传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倡导了文明、健康、和谐、节俭的节日风尚。

2 广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问题

2.1.1 常抓、常反复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不能长久保持, 有时出现反弹。特别是事关群众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情, 群众意见比较大。大城管观念薄弱, 缺乏协调和整合, 从而造成一些管理盲区。

2.1.2 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部分小区路面坑洼不平, 有明显垃圾, 部分路灯、楼道灯、公共电话亭破损, 无法正常照明等;二是部分街道车辆乱停乱放、车辆占用盲道、行人存在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现象;三是部分公厕脏乱、垃圾堆积, 楼道墙面有小广告, 楼梯卫生状况差。

2.1.3 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扬州市一个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市民缺乏自由和创新的特点就越发表现出来。因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取向, 在自我感觉良好中被人超越。闯与拼的精神不足, 奢侈享乐之风较浓, 应加大反思力度, 挑战自我, 再塑形象。

2.2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2.1 政府城市管理职能转型, 治理难度加大

扬州由于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 城市管理理论和人才准备不足, 规划设计不足, 经济支撑能力不足, 公共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较差, 因而造成了一些城市发展滞后的困惑。

2.2.2 城市化加速发展, 三个公共体系建设滞后

近些年来, 广陵加速发展, 辖区不断扩大, 相应地对城市公共环境体系、公共秩序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三个公共体系的要求更高, 但是这三个公共体系建设滞后, 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公共环境建设方面, 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与违章建筑、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的现象屡禁不止。在公共秩序方面, 机动车违章驾驶、闯红灯、乱停乱放, 行人乱穿马路、损害公物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公共服务方面, 行政管理窗口部门和商业经营窗口行业在适应城市发展做到设施规范完善, 办事诚信、高效, 服务热情周到等方面还有差距。

2.2.3 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公共投入不足广陵地区扬州主城区、老城区, 基础设施老化严重, 历史欠账较多, 公共投入不足。

3 广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建议

3.1 创建最基础之处在发展, 要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

广陵近几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但与兄弟区比起来, 仍有差距。2011年11月中旬, 经国务员批准, 扬州市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 原属邗江区的李典、杭集等5个乡镇划归广陵区管理, 使得广陵区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广陵应抓住机遇, 谋求大发展。

3.2 创建最核心之处在管理, 要加强人性化、精细化管理

搞好人性化、精细化管理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城市管理与发展经济、促进民生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应正确认识二者关系, 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寓管理与服务之中。三是正确处理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的关系。应该把重点放在日常管理上, 从而形成长效机制, 并使日常管理精细化, 在细节上下功夫。

3.3 创建最难处在于人的素质, 要提高市民的公共文明素养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9篇

关键词: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创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09-02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三年磨一剑”,创建无止境。一个城市要想真正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并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良性轨道。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哈尔滨市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全市干部群众多年的艰苦奋斗,2012年哈尔滨的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排名在公布的前7名省会和副省级提名资格城市中位列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排名在公布的前26名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八,成功实现了市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争取位次前移”的目标,为2014年哈尔滨市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奠定了良好基础。回顾多年来的创建工作,主要有以下经验和启示:

(一)领导重视、目标坚定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哈尔滨市提出要在2012-2014三年中扎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争在2014年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作为营造哈尔滨安居乐业、良好投资创业环境的重要举措。成立哈尔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下设两个办公室和十个工作推进组,在《哈尔滨市2012-201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规划》的指导下,明确三年的任务、目标及责任分解,为全面做好创建工作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提供组织保证。

(二)部门合力、市区联动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每年制定《测评体系责任分解表》,把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指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市创城办负责面上的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等,各专项组、各成员单位、各区之间则既分工负责,又紧密联系、协同配合,实现了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

(三)正能量引领,志愿者活动扎实开展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哈尔滨市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截至2012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达75万余人,分布在青年、巾帼、老年、科普、红十字等18个志愿服务类别中,全市已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志愿服务体系。广大志愿者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积极进行创建工作宣传,并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掀起志愿服务热潮,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

(四)全面宣传、全民参与是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群众性实践活动。创建中,市级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活动宣传、环境宣传等迅速走向街头、走入家庭,调动起干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创建工作的知晓率,逐步形成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筑幸福美好家园”的全民参与创建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哈尔滨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看到了变化,工作获得了肯定。但是参照国家测评标准,通过实地考察,哈尔滨市距离文明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呈现出的不足和问题亟待改进。

(一)城市环境易出现“反弹”,在精细化管理上有待加强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首先要看它的市容环境。如果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靠大搞“突击战”来解决,那么它就没有找到科学的治理环境的方法。在某些城市,还在宣扬“奋战1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诸如此类的工作方式,哈尔滨市某些主要城管工作也在继续采用着突击战的形式。市容环境在综合整治后很容易出现“反弹”,城市发展“重建轻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社区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社区建设水平良莠不齐

一是社区负担加重。社区居委会承担了许多党政部门下派的工作,仅是创城需要,就要设立四、五块牌子,且都要求设立场所、建立档案、制度上墙、检查考核;二是社区硬件水平良莠不齐,社区建设投入缺口较大。条件好的办公区域是几层楼的新建办公区,条件差的是五六个工作人员挤在十平方米左右狭长形阴暗的房间里办公,更谈不上有条件设立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三是社区工作力量相对薄弱。每个社区居委会一般只有三五个人的工作队伍,而要负责两千余户、万人左右的社区管理工作。

(三)市民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常态化的市民参与机制有待建立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是主体。某些创建活动和实际工作一边组织得热火朝天,一边是市民的不屑、不知晓甚至是反感。招募的市民志愿者,在组织开展活动上也多以阶段性活动为主,管理松散,激励不足,影响了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如何建立常态化的市民参与机制,如何提高市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是有关部门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创建工作中品牌意识欠缺,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不多

林铎同志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今年的创建工作“着力在形成品牌、打造亮点、扩大影响上下功夫”。 目前,品牌化的创建意识还没有延伸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领域。哈尔滨市的创建活动总体上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全力推进,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品牌意识不强,总结推广不够,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不多。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

体制机制建设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也是文明创建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科学管理强化创建。

(一)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度,以制度保障规范创建

巩固和扩大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必须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各级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制,定期定点联系制、督导制;完善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来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以持续推进。督导监察组要定期、不定期地对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效与各级党政领导的政绩考核体系挂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制度、政绩公示制度、综合考核制度。

(二)创建以惠民为目的,着手构建实事惠民长效机制

针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暴露出来的城市建设管理等硬件、软件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惠民实事项目的形式,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保、治安、绿化、出行、帮扶救助、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民生项目。遵循“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提高市民对创建的满意率,使为民创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完善创建投入机制,为常态化的创建活动提供切实保障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有必要对创建投入保障机制进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常态化的创建活动提供切实保障。为此,要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和落实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各级财政投入要适当向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倾斜,特别要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公共设施建设。

(四)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管长效化机制建设

把日常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搞大会战、突击战,从“小”入手、以“实”求进。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法制化、网络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完善群众监督方式;进一步探讨城管工作考评机制,深入细化考评标准,并有效进行跟踪、督办。

(五)以全社会支持为追求,着力构建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应紧紧围绕“三优”文明城市建设,精心设计载体,着手建立全民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做谦恭有礼的哈尔滨人”主题实践活动,切实让群众充当创建的主角,使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进一步利用各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选择长效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新闻追踪报道、专家评论和深度调查,市民参与曝光、监督和评议环节,问题责任部门主要领导做客演播室、网上论坛,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六)创建要突出城市文化,实行品牌战略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蕴涵的深刻要义。哈尔滨有特色的冰雪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等等,特色我们不缺,关键是如何打造。当前,哈尔滨正抢抓机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工作可以将“创城”容纳进来,在创城中,强化地方文化特色,创建活动中突出文化品牌,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宣传、引导,在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的同时,提升市民整体文明素质。

(七)创建要善于做好“结合”文章,把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0篇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当前,衡阳市已进入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阶段,作为南华大学的学子,我们有责任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前列。让我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大学生,为衡阳市创建文明城市贡献力量。在此,特向南华大学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培育城市共同理想追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做到:衷心祝福伟大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祖国繁荣尽心尽力;自觉维护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进步添砖加瓦;始终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做社会主义国家优秀的建设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爱学习、重礼仪、知荣辱、尽职责、讲诚信、乐奉献,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排头兵。

二、当好文明风尚的建设者,营造城市浓厚道德氛围。衡阳是我家,创建靠大家。我们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成为城市的文明使者。从我做起,增强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大学生,塑造文明市民形象,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形成“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新风尚。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文明创建增光添彩。

三、当好文明行为的实践者,自觉维护社会文明秩序。文明行为,重在坚持。我们应自觉做到:文明在仪表,公共场所着装要整洁得体,不过分暴露或穿戴不当;文明在口中,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不随地吐痰,不酗酒闹事,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吸烟;文明在手上,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不乱停乱放;文明在脚下,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护栏,不踩踏草坪,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

四、当好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者,塑造雁城文明新形象。我们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全社会爱心如潮、爱心涌动、关爱他人、同享幸福、共同进步,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贡献力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1篇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被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城市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历史文化造就了“春城”美誉,为让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更加文明和谐,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昆明市妇联发出倡议:

一、家家学,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和支持。女性朋友、家庭成员要充分认识、积极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努力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员、信息员、监督员。

二、家家做,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

每一位女性朋友、家庭成员都应该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摒弃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放养宠物、不违反交通规则、不损坏公物,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将文明言行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

三、家家传,争做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女性朋友、家庭成员要大力传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夫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扶持,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共同建设好小家庭。女性朋友要发扬自身特有的善良和温柔,争做“慈母、贤妻、孝女”。用良好的家风家训引导和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家长身上学习感受真善美。以家庭和睦促进邻里和善、社区和美、社会和谐。

让我们携手起来,用善良的心灵和文明的言行把“春城”建设得更美好!

倡议人:xxx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2篇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为迅速掀起创建工作的新高潮,动员号召广大市民讲文明树新风、革除生活陋习、争做文明市民,共同创造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为“一创建三复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浙江省文明县复评)出一份力、增一份光。在此,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争当文明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不说粗话脏话、不损坏绿化、不闯红灯和乱穿马路、不乱停车辆、不乱搭乱建、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

二、弘扬正气,树立文明新风。要守法律,共建法治之城;要讲卫生,共建健康之城;要护环境,共建生态文明之城;要有礼貌,共建礼仪之城;要重信用,共建诚信之城;要献爱心,共建友善之城,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的行为规范,践行文明新风,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人人参与,投身创建活动。“一创建三复评”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热心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要携手同心,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增强创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投身到文明创建的热潮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创建工作,努力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小节之处显大德,细节之中见文明。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让我们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人人争当创建大使,让“善文化”在嘉善传承,让文明之花在嘉善绽放!

嘉善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3篇

为全面促进双创工作开展, 力求在对阳江市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 找出存在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重点环境问题, 为阳江市双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1 阳江市环境保护现状

1.1 生态环境现状

“十一五”期末, 阳江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50.37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54.5%。生态创建活动进展良好, 阳春、阳西、阳东先后被评为省林业生态县。2013 年森林资源保持林木总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循环。2013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7.02%。比“十一五”期末上升2.52%。目前阳江市已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阳江市城市环境质量维持在良好的水平。全年空气、水及声环境质量良好。根据阳江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 2013 年城区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363 天。PM10、SO2、NO2年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3 年阳江市市控河流监测断面、省控河流监测断面、入海河口水质断面、近海海域水质断面、饮用水源监测断面监测数据全部达标。2013 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7d B (A) ,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6.9d B (A) , 均达到标准要求。

1.2 生态环境防治现状

阳江市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强阳江市生态保护与农村环保工作。按照《阳江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2], 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 持续推进生态工业, 积极推进“工业进园、产业进区、集中生产、集中治污”产业发展战略。 (2) 加强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 打造生态文明。截止2013 年, 阳江市共成功创建生态示范区79 个, 其中省级生态示范村23 家和省级生态示范园2 家, 市级生态示范村53 家, 市级生态镇1 家。 (3) 重视林业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阳江市生态公益林面积202.93 万亩, 管护面积202.93 万亩, 管护率为100%。在加大林业建设力度的同时, 全面控制水土流失,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果还林, 加大“越地保护”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同时加强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加强矿山开采的生态监管。

1.3 污染防治现状

1.3.1 环保基础设施

2013 年阳江市已经建成12 座污水处理厂, 总污水处理能力为21.5×104t/d。2013 年阳江市市辖区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3 座,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7×104t, 市辖区已建成污水配套管网252.02km, 市辖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6.7%。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 奕垌垃圾综合处理场是目前市区唯一一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总面积35×104m2, 设计总库容量约335×104m3, 其中一期填埋区已停用封场, 二期填埋区设计库容113×104m3, 前期建设完成35×104m3。而医疗废物处置方面, 阳江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位于阳江市区东北方向距市区14km的奕垌垃圾处理场西北角, 厂区占地面积2640m2, 设计日处理量5t, 2013年处理阳江市医疗垃圾96.1161t。

另外, 阳江市有源工业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是阳江市唯一一家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 建设符合规范, 经营规模1000t/a, 主要处理阳江市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

1.3.2 污染防治现状

“十一五”期间, 阳江依法关闭了水泥、造纸、钢铁等33 家落后产能企业, 削减化学需氧量1596t, 二氧化硫2356t。“十二五”以来, 对广东万事达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厂等29 家不达标的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环境治理, 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强制关闭了15 家生产粘土实心红砖的落后企业。关停了包括春潭水泥有限公司、金同水泥厂在内的4 家立窑水泥企业共9 条立窑水泥生产线 (设备) , 淘汰落后产能90×104t。此外, 阳春市还关停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纸厂7 家。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促进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提高了阳江市的污染防治水平。

2 存在问题

2.1 资源环境压力

2012~2015 年期间, 阳江市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期, 同时资源要素制约也将日趋明显。在拉动阳江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不仅需要保持土地、水和煤炭资源的供需平衡, 还需要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才能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2.1.1 土地

根据《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4], 阳江市基本农田及耕地保护任务能按规划完成阶段性目标, 其中耕地开发任务已超额完成, 但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难以按目标完成。 (1) 任务重。至2015 年, 下达阳江市基本农田高标准建设规模为75207hm2, 为全市基本农田面积的45%。 (2) 资金投入不足。省的建设投资标准比较高, 且阳江市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无更多的资金投入。 (3) 优质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减少, 实现占优补优提升耕地等级成本大幅上升。

2.1.2 水资源

阳江市2013 年降水总量为221.15×108m3, 水资源总量为137.96×108m3。水资源比较丰富。2013 年总供水量为14.098×108m3, 单位GDP用水量为25.02t/ 万元, 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70.72t/ 万元。

随着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清洁生产、节水工程的推进, 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新鲜用水将趋于减少,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 农业用水将保持稳定。根据《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 “十二五”期间单位GDP用水量年均可降低13%。

2.2 环境保护压力

目前, 阳江市整体环境保护状况比较好, 根据阳江市未来的发展, 环境保护工作面对一定的压力, 主要表现在:

2.2.1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 城镇居民人口有所增加, 导致城市污水处理负荷增加,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量增大, 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会导致尾气、噪声污染有所加重;

2.2.2 重点工业企业排放稳定达标, 目前部分企业未能实现达标排放, 重点企业在线监测较少, 重金属污染防治起步较晚, 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整治工作, 对重点企业加强污染防治;

2.2.3 总量减排压力较大, 根据《阳江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5], “十二五”期间阳江市水污染物和废气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很大。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市人口增长, 阳江市电力、水泥行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工业煤耗大增, 以及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废气和废水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剧增, 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火电行业新增量较大以及阳江市机动车减排相对十分薄弱, 全市大气污染物NOx减排将面临较大压力。

3 建议及对策

3.1 健全环保机构, 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以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为重点, 落实环保机构的职能、编制和经费等, 全面统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环境宣教、环境应急等各个领域, 健全环保机构, 强化监管能力, 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环保人员管理, 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 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为实现“双创”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3.2 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强化环境管理手段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进一步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健全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机制;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机制, 县区政府将环保投入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并逐年增加。重点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和环保监管能力的资金投入, 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

3.3 加强创模宣教引导, 推动全社会参与

巩固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 加强环境教育地方教材编写和使用, 依托“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开展环境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环境教育活动,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工作, 提高公众的生命文明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保进党校”长效机制, 将生态环保知识纳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常规培训内容, 提高环保从业人员岗位技术培训质量。

4 结语

加快阳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工作是阳江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抉择, 也是阳江从生产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国家卫生城市”的文化基础。生态文明教育要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原则渗入到大众教育中, 使市民的知识、道德、政治、文化意识提升到人类生存战略上来, 从而促进全体公众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大力推进双创工作。

参考文献

[1]阳江市.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2]阳江市环保局.阳江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Z].2011.

[3]阳江市.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Z].2007.

[4]阳江市国土资源局.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Z].2013.

吴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 第14篇

首先,要用道德化的制度培育市民良好的道德情操。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诉我们,“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培育市民的文明素养来说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是同样。一般来讲,社会制度建设主要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道德原则,一个是功利原则,当然,最好是做到两者兼顾。但是,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达到“兼顾”这种理想化状态是不可能的。一旦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发生冲突,我们的制度建设问题上应该怎么办?是偏重道德原则还是偏重功效原则?就目前来看,我们有很多制度设计功利色彩浓厚、道德情调淡漠。比如我们的教育(入学)制度、医疗报销制度、困难救助制度乃至住房保障、冬季取暖补助等关系基本民生的制度,往往让弄虚作假者获利,让本分老实者吃亏。从功利出发,必然诱惑人们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导致人们道德低下、品德低劣,无法培育出文明市民。所以,就对市民文明修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而言,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道德因素而不是功利因素,用公平、公正、公开、尚善的制度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启迪社会良知、建立社会良心,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明修养的市民。

其次,要用多样化的教育,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历来都是育人的最主要方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同样需要在教育上下大功夫。一要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文明习惯教育。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教育,一方面,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入手,培养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优秀的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少年儿童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养成的文明习惯带回家庭带上社会,还可以极大地影响带动成人的言行。二要在公务人员中开展服务意识教育。市政公务人员是市政文明建设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作为市民的公仆,理应树立为市民服务的意识,在决策中以市民的利益为重,在行政中自觉履行服务责任,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做市民之所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好务,必然全面促进文明城市建设。第三,要在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且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哈尔滨市有几十万共产党员,如果每名党员都能从自身做起,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全市的文明建设一定会有较大的突破。第四,要在窗口单位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公共服务单位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其从业人员言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面向公众的职业行为之中更多地展现文明风貌,这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第五,要在社区中进行友情教育。现代城市社会的“陌生人”现象是引发市民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邻里互不相识,行为各自独立,对待公共事务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行为的自私成为城市文明的普遍公害。对此,要从社区建设入手,通过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明活动,增进邻里情感、实现相互教育。逐渐培养市民集体意识、责任观念,养成相互帮助、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性,用社区文明推进城市文明。

第三,要用便民化的设施促进市民的文明行为。市政设施的好坏、便民程度的大小,对市民文明素养的培育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也要作一些认真思考,它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是否存在着市政设施设计没有考虑便民因素,建成后的设施不符合市民要求的问题。比如,每个人都知道横穿马路、翻越道路护栏是违规的,也是危险的,但却屡禁不止,这里是否存在一些路段行人路口设置过少、地道天桥相距过远或过于拥挤的问题?人们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四处“方便”,是否同我们的垃圾箱、公共厕所设施过少及设置不合理有关?一些草地遭人践踏是否与我们的人行道路不畅、维护不好有关?机动车乱停乱靠、不按规则行驶是否与一些地方车位太少、规则设置过于随便有关?非机动车抢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否与我们一些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有关?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在这些设施建设上实现方便群众,那么,由此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是难以根除的。

第四,要用人性化执法提高弱势群众的市民意识。当前我们社会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众,他们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压力很大,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意,言行不文明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比较突出。随处叫卖、四处摆摊,抢占道路、破坏卫生等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变他们的这种状况?前提是我们要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真心体验他们的难处,真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行人性化执法。对待小商小贩,多些说服教育,少些惩治处罚;对待流浪乞讨人员,增加社会救助,改进福利院服务;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多提供一些服务,消除歧视和敌意;對待“站大岗”工人,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冬天挡严寒、夏天避酷暑的场所?通过人性化执法,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比较宽松的经营环境,增加他们的收入,为他们生活解困;通过人性化执法,沟通与他们的情感,实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通过人性化执法,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市民意识、承担市民责任。

第五,要用严厉处罚根治严重破坏城市形象的顽疾。文明素养是通过制度规范、说服教育、服务感化培育出来的,也是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治打击创造出来的。如果说对待弱势群众为生活所困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需要宽容的话,那么对待通过违法违规行为牟取暴利、通过特权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则必须严厉惩处,坚决打击。这些行为包括出租车宰客、黑车揽活、抢闯红灯、疯狂公交、假冒伪劣、旅游欺诈、欺行霸市、寻衅滋事、破坏公物,还有军警、机关特权车肆意违章等等。对这些行为的漠视是对文明行为的亵渎,对他们的纵容是对文明者的打击,对这些行为打击不到位是对文明行为的否定。必须让这些行为者付出比较惨痛的代价,使之从此不敢做、不敢为,才能达到弘扬文明正气,畅行文明行为的目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上一篇:作文创建文明城市下一篇:给父亲的一封信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