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镇中小学校

2024-06-25

沙子镇中小学校(精选6篇)

沙子镇中小学校 第1篇

沙子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维稳

“百日攻坚战”活动方案

按省教育厅2014年2月28日视频会议——贵州省教育系统安全维稳“百日攻坚战”活动的统一安排和布署,以及教育局的安排,为确保杜绝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结合本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治隐患、保平安、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提高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创建安全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目标

安全事故为0的目标。

三、时间安排

安全工作百日攻坚战从2014年3月1日—2014年6月29日。

四、具体内容

搞好安全大检查,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搞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突出隐患排查整改,有针对性搞好安全演练,搞好矛盾排查。

五、具体措施

进一步夯实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体系、健全机制、落

实责任、强化措施和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有效遏制各种安全事故,确保全县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要认真落实责任机制。学校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行安全工作“谁主管、谁负责”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机制,校长要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岗位所承担的安全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做到责任清晰、任务明确。要加强安全管理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激励机制。

(二)、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学校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实化、细化、量化学校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要求,规范工作程序。

(三)、是要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在人防上要提高安全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履职尽责;在物防上,各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更新添置灭火器等日常用防火工具,做到安全通道畅通,应急照明灯在停电情况下好使。在技防上要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施。

(四)、是要不断深化宣传教育。扎实推进生命安全教育,深入开展“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搞好安全宣传教育日周月活动,充分利用好板报、壁字、手抄报、校园网、广播、主题班团队会等有效形式,扩大安全知识宣传面。

(五)、要坚持经常搞好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分清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防全控,动态监管。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综合性的安全大检查。检查要认真、彻底、不留死角死面,坚决避免走过场。要明确检查重点,即学生消防安全检查、楼梯口安全检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校内外食宿点安全检查、剧毒化学药品安全检查、体育活动及设施安全检查、危房危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六)、要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重点要搞好对学生和教职工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采取措施使预案各岗位人员熟悉工作程序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避险、救护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教职员工的应急管理能力。每学期每个学校至少要组织1次安全演练,要切实加强对安全演练的组织领导,制定安全演练方案,确保安全演练安全。

(七)、要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中小学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学校安全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还要与辖区派出所、安办,司法、村委会等组织搞好沟通,争取协调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八)、要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各学校要层层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继续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重大活动申请审批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九)、要搞好社会稳定工作。要坚持搞好矛盾排查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超前排查、超前预防,杜绝教师上访,杜绝教师参与邪教、参与赌博、参与封建迷信及其它不健康的社会活动,控制因学校问题引发的学生家长及群众上访问题发生,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附:

沙子镇中小学校安全维稳“百日攻坚战”领导小组 组长:邹助生(中心主任)

副组长:黄勇(具体分管安全人员)

成员:张玉奎陈宁波黄朝兴周永清

2014

文国强侯黎明 沙子教育管理中心 年3月1日

沙子镇中小学校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创新留守儿童“4+1”培养模式,推进“2+2”项目,实施“1+5”行动计划,坚持科学性、活动性、发展性、激励性原则,着力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特长培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扬长发展,依据《石柱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要求,结合沙子镇小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沙子镇小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总体组织实施,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评审认定小组,学校评评审认定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监督评价过程,处理评价咨询、投诉、复议等事宜,审核、上报数据。

学校评审认定小组成员: 组 长:朱军

副组长:谭华权、余平、邹晓华、马建兹

成 员:邹学安、张宗成、古明万、谭泽华、马建华、李方旭

2、各班成立由班主任为组长,由任课教师或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班级评定小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评审认定小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班学生的评价工作。小学低段由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组成班级评定小组。小学中高段小组成员的选定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前一周学生代表成员由各班学

生推选产生。

三、评价内容: 1.爱党爱国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无损害国家和集体的言行。2.遵纪守法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3.言行文明

讲文明,有礼貌,情绪稳定,心胸开阔,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自制能力。

4.学习能力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方面表现突出。5.体育技能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锻炼意识,有自己的体育强项。6.艺术素养

热爱艺术,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有一定的艺术素养。7.科技能力

热爱科学,积极参加科技活动,具有创新意识和科技技能。8.劳动态度

积极参加劳动和各种公益活动。9.行为习惯

遵守《守则》、《规范》,习惯良好,无不良嗜好。10.个性特长

个性良好,特长明显,经学校检测得到确认。

四、评价方法:

(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的是学生成长的原始资料,是对学生的一种过程评价。同时学生成长档案袋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础,是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全程指导,带领学生从了解档案袋内容入手,逐步充实档案袋的内容,为量化评价提供依据。

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封面为统一格式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封面,由班主任统一规范写贴袋。(见符件1)。

2、学生成长记录袋子的首页为统一的“学生基本信息”表,由班主任统一规范填写装袋。(见附件2)。

3、首页后面装以“丰收的果实”为主题的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个人真实的原始资料,如获奖证书,日常行为规范表等。(见附件3)。

4、在“丰收的果实”后面装以“成长的历程”为主题的各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见附件4)。

(二)开展活动

定期开展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检测并出具书面结论。(各项活动的完整资料要存档备查)

按照新课改要求,开设选修课,发现并培养学生特长;要建立“学

生特长申报站”,接受学生特长申报并进行检测确认,确定该项分值。

积极稳妥地尝试“参与性评价”、“自我定向评价”、“成长手册评价”和“协商式评价”等方式,积累经验,提升内涵,不断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二)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以学生成长记录袋所装材料为主要依据,采用学生自评(以书面小结方式呈现)、班评、校评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总分为10分,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见《石柱县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附件4。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1.学生本人填好评定表并进行自评后交班级评定小组。(小学一至三年级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自评,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填表)

2.学生根据评定要求提供各种得分依据。

3.班主任组织班级评定小组(7—11名师生组成)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分(班主任签名),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班级评定结果进行审核认定(校长签章)。

4.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在校内公示10个工作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申诉或举报,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收到的申诉或举报予以核查,有误的应予纠正并重新填写评定表。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将核查情况书面反馈给申诉举报者。

5.公示期满,学校将评定表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存档备查,不得再对评定结果进行改动。

6.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以采用定量评分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

7.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在每年放暑假前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装入学生档案袋。

8.学生转学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资料经原就读学校密封签章后,交学生本人转交新就读学校。

9.资料保管:学校设立专柜统一分年级管理,由年级领导、学校德育处领导保管专柜钥匙,定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五、工作要求

1.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领导、实施、检查、督促。

2、运用课堂、会议、网站、板报、公开信等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宣传。

3、根据《石柱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制定具体工作细则,细化工作设计、指导、展示等环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4、在评价时要宽严适度,优秀等次(8.5分及以上)的学生原则上不超过15%。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优秀学生、艺体科技特长生评定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表随学生档案送达初中学校。

沙子镇小学校 二0一四年三月六日

附件1:学生成长记录袋(封面);

附件2:学生基本信息; 附件3:丰收的果实(封面);

沙子镇中小学校 第3篇

关键词:武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烟草农业

0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由初级阶段向中级发展阶段的跨越,农业装备总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机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1]。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在现阶段表现的特别明显,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差距大,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山区,农业机械化推广进程非常缓慢,反映出我国农业机械化难度最大、水平落后地区的发展状况。

本文关注了武陵山区一个以烤烟种植为主要农业经济支撑的村落—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卧龙村,以此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基层的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还较缺乏对基层农村社区的调研,尤其是较缺乏对少数民族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的实地调研与考察。基于此,笔者通过于2010年1-2月在卧龙村的田野调查并结合相关研究,从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层面分析了农机推广的实践,从村域的视角分析农业机械化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山区烟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卧龙村烟草生产及农机化实践现状

武陵山区绵延渝、鄂、湘、黔4省(市),居住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武陵山区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缓慢,但近年来烟草种植业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和创新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发展。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处于武陵山区境内的西部,沙子镇卧龙村位于石柱县城的东部,海拔在1 300~1 700m,该村的土家族比重达96%,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村落。卧龙村共7个村民小组(银兴组、银河组、银光组、响泉组、狮子组、庙坝组及后槽组),据卧龙村委会2009年的统计,该村总人口为1 243人,共343户。卧龙村是石柱县烤烟生产的第一大村,从1982年开始,卧龙村便开始种植烤烟,之后种植规模由小变大,烟农的种植技术和烘烤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高。2009年卧龙村的种烟户共154户,实际种植面积达160hm2,平均每户烟农种植1.04hm2烤烟。2009年,全村出售总烟数35.65万kg,包括财政补助在内的收益总额为543.2万元,烟农户均收入35 270元。近年来,卧龙村烟草生产机械化得到初步的发展,但还处于较低级的阶段。在卧龙村烤烟生产过程中,目前主要是利用了微耕机对土地的翻犁以及农用四轮车用于烤烟生产和销售的运输,而剪叶机的使用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其他大量的生产环节在农业机械的使用上则还处于空白阶段。据笔者在卧龙村的调查统计,目前该村现有微耕机24台。微耕机由于结构紧凑和操作较为简易等,能较好地适应山区的生产环境,用于烤烟生产。本文主要考察的便是以微耕机为典型代表的农业机械在卧龙村的推广应用情况。

多种因素影响到卧龙村烟草生产机械化的推广,本文主要从当地的产业结构情况,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国家、烟草公司对烟农购机的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机配套这几大方面来切入,进行实证分析。

2 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机推广

卧龙村现有微耕机24台:庙坝组13台,狮子组5台,银光组3台,响泉组2台,银兴组1台,而后槽组和银河组现无微耕机。微耕机在各个小组分布数量的不同,是由于各个小组在农业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局部区域内的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其中农业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卧龙村逐渐从一个以种植土豆、玉米为主的村落转变为如今的以烤烟种植为主导产业支撑的社区,烤烟的大规模种植改变了卧龙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这亦为微耕机等农业机械在该村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微耕机的使用则进一步促成了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的局面,并出现了部分种烟大户。村域内各个小组之间经济结构的内部差异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及分布情况。庙坝组是汪龙村最适宜种植烤烟的地方,烟地较集中地分布在公路两边,机耕道路较通畅且质量相对较高,土地较为集中且相对平坦,是沙子镇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基础优势较为突出,其微耕机的拥有量在全村各组中占了最大比例。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农机化在银河组的推广情况,银河组自2002年开始实施了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工程,总面积达66.67hm2左右。目前,该组村民仅剩下人均0.013hm2的耕地,现有耕地稀少及该组的自然条件不太适宜烤烟的种植,在农业产业上主要是在山林里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到黄连的种植之中,这是该组无微耕机的关键因素之所在。

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及不同区域内支柱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程度。处于山区的卧龙村,烤烟是其凸显的支柱产业,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辩证的来看待。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农业机械化才是整合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劳动力资源和农产品市场的有力工具,对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协同作用”[2]。另一方面,“一定的产业结构必有与其适应的技术结构的支持。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的协调关系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稳定性,农业机械化是技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3]。

3 土地规模种植与农机化推广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客观上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卧龙村种烟大户更依赖于对农业机械的使用,并迫切地希望在烤烟生产的更多环节上能有新的农业机械能可供使用,以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在2009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培育一批种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力争 2012 年户均种植规模翻一番,达到 0.93hm2左右”[4]。而2009年卧龙村户均种植烤烟的面积则已达到1.04hm2,且超过1.33hm2烤烟种植面积的大户就有21户,其中还有二户村民合伙承包了6.67hm2土地用于烤烟种植。一定程度的规模化种植,为微耕机在卧龙村的推广使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21户种烟大户中,都是自己本身拥有微耕机或借用亲朋好友的微耕机用于土地的耕作,以减少生产成本及提高耕作的效率。

卧龙村耕作土地的方式是采用耕牛或微耕机,目前多数家庭没有养牛,而无牛又无微耕机的家庭在耕地时的选择多是出钱请人耕地。2009-2010年期间,在当地请人用牛耕地是按照525~675元/hm2的价格计费,如种植大户PHF在2008年时,种植了2hm2烤烟,当时因无耕牛也无微耕机,请人耕地便花去1 200多元,于是在2009年决定购买一台微耕机自己耕犁烟地,以减少生产成本和进一步发展烤烟生产。耕牛与微耕机在工作效率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据村民们估计,1个工作日内用牛翻地仅可翻耕0.067~0.133hm2,而微耕机在1个工作日内则可以翻耕0.4hm2左右。种烟大户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迫切地希望能在更多环节上实现烟草生产的农业机械化。在烤烟采摘期间是烤烟生产各环节中最为繁忙的季节,为了及时抢收及烘烤烟叶,种烟大户都会请一些临时工帮助采摘烟叶,工价一般是40~50元/天,导致种烟的成本便进一步提高。如种烟大户王定国,2009年种烟面积3.33hm2,从烤烟的栽植、田间管理、打顶抹芽及收割、烘烤等阶段都有请人帮忙,全年共计请了190多个工,共支付人工工资8 000多元。按照烟农们及卧龙村烟点技术员的计算,当地种植烤烟平均需要300~330工作日/hm2。卧龙村种植烤烟之所以需要如此多的劳动力投入,主要是因为没有推广相应的农业机械用于烟草生产的移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采摘、烘烤及分级等环节。由此导致烤烟的种植在给烟农带来收益的同时,其成本也在逐渐攀升,单位面积的纯收入并未得到非常显著的提高。

4 国家、烟草公司的扶持与农机化推广

近年来,国家和烟草公司从政策和资金上向烟农及种烟社区给予了多方面的扶持,对烟农购买农机给予直接的资金补贴,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这些举措推动了烟草生产机械化的进程。

4.1 国家、公司的购机补贴

烟草公司为了鼓励烟农扩大规模种植烤烟,对卧龙村种植面积超过了2hm2的种烟大户在购买微耕机时进行补贴,公司补贴40%,且烟农同时还享受到政府30%的补贴,农户只需出30%的购机费;而2hm2以下则享受不到烟草公司的购机补贴,只享受政府30%的补贴。2004年起,“国家开始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并形成了国家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机投入机制”[5]。为了减少购买微耕机的资金及提高微耕机的使用效率,村里有部分村民一起合伙买了微耕机,这样的情况有4例。国家、公司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并付诸了行动。大多数村民道出自己的心声:“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对我们农民购买微耕机实行补贴,还有烟草公司也要补贴,自己再出一部分钱就可以购买,还是比较划算的”。村民WDH购买微耕机的案例,可直接反映出国家、公司对烟农购机的资金补助已极大促发了农户购机的意愿。

4.2 土地整治

在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问题上,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据笔者在卧龙村的实地调研,土地的集中化程度、坡度及机耕道路的有无和好坏程度是直接影响到机耕作业能否推行及机耕的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为了推动烤烟在卧龙村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基础条件,2005年石柱县政府对卧龙村进行了烟地整治工程,共整治了近1 333hm2。处于公路沿线的银光组、响泉组、庙坝组和后槽组的部分地区实施了该工程。但是,村里还有大部分土地属于坡度较大的坡土,无法完成微耕机作业,只得采用传统的牛耕或锄头翻耕的方式耕作。

4.3 烟路的修建

机耕道路作为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的大动脉,也是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大重要难题。机耕道路的通达性是微耕机推广的重要影响因素。烟草公司为了方便烟农的生产,在全村出资修建了近5km的烟路,从烟农集中居住的院子里修建连接到烟田的机耕道路:烟路宽度为2.5m左右,用石块铺成,可以基本满足微耕机的通行及农用小货车运输烟叶。目前,烟路已基本通达到全村的主要烟草生产片区,但仍未覆盖到全村范围,尤其是后槽组的烟路和机耕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后槽组地势起伏较大,耕地坡度大,分布零散,缺乏通达到耕地的机耕道。

5 烟草生产与农机配套的问题

要实现我国烟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相应的农机配套服务的跟进。以下的实例,反映出卧龙村因微耕机数量整体上较少而影响到了烟草生产中新技术、新手段推广应用,同时因微耕机配套服务问题未得到应有的解决,而降低了微耕机使用的效率。

5.1 新技术推广与农机配套

烤烟生产是对种植及烘烤等各技术环节要求甚严的工作,需要一定的配套技术的跟进。在卧龙村近30年的烤烟生产历程中,烤烟生产的技术整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因农业机械化的运用还不够广泛,影响到部分烟草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效率,在烤烟生产环节中绿肥的推广运用便因微耕机的不普及而影响了推广效果。

自2006年起,烟草公司开始在卧龙村推广绿肥(当地村民称之为叫做绿草),用于改善土壤和增加烟地的肥力。但是,其推行的效果并不太好,背离了烟草公司的预期目标。在实际情况中,烟农并不太接受绿草,其重要的原因是:撒播了绿草种子后,烟地里会长出大量浓密的绿草,第二年开春后必须得用微耕机去翻耕,将绿草粉碎,经腐化后成为肥料。虽说采用绿肥可作为提高烤烟生产的重要手段,但因目前村里绝大多数烟农因没有微耕机而享受不到新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成果。在现代烟草的发展趋势中,对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们可看到绿肥的推广是烤烟生产中的一大技术进步,但烤烟生产技术的进步同时要求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以促进现代烟草业的协调发展。实际上,农业机械化本身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物化,也是农艺科技成果大面积、规范化实施的载体,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必然有用武之地。改造传统农业,引导区域化种植,发展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配套跟进和发展[6]。

5.2 农机配套服务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供应、修理与技术服务以及与农机化有关的其它社会服务,是农机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条件。在农机制造部门与广大分散的农机使用单位之间,在农机作业委托机构与广大农户之间,如果没有完善的中间服务环节,就不可能及时准确地供应对口和急需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修理与技术,也不能按质按量地提供农机作业所需的其他生产资料和相应配备[7] 。

但是对于农机因各类原因出现问题时,这一问题应如何解决。这就要求做好农机的售后服务工作和维修及培训工作。目前,沙子镇还没有专门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村民的农机坏了,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在保修期内搬到出售点修理;二是在镇上或县里的家电维修的店子里修理。例如,村里2户村民2007年合伙购买了一微耕机,仅用了4次后就将其搁置在家里不再使用,他们的解释是微耕机本身的质量和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拿到出售点去维修也未能解决问题。卧龙村还有这样的案例,一村民在操作微耕机时因对机器的使用不当,机器将他自己的一条腿给打断。实际上,在全国的农机使用中,已出现了较大数量的因农机本身质量问题或操作不当等人为原因引起的人员受到伤害的不幸事件。对于这些农机在使用中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需要社会化的服务、政府的扶持及农机公司等多方面主体的参与,给予农机使用者提供相应的正规培训和技术指导。

6 结 语

综上分析,卧龙村因为烤烟的大面积种植、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国家和企业的扶持,使微耕机在烟草生产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应看到,整体上我国山区经济尚不发达,地貌复杂、地块小、坡度大、交通不便、机具适应性较差和选型困难及烟农文化水平较低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农机推广难度较大,加之烟草农业机械化种类少,机械化程度总体上还是相当的低,从而导致烟叶生产的效率较低。这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在山区的推广运用和发展。而实现烟草生产机械化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烟草公司、科研机构、农机生产企业和烟农等多方主体的参与、互相配合、相互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在此,结合上文分析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1)山区和丘陵地区是我国烟草生产的重要区域,应针对烟草农业生产及山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农机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开发适宜烟草农业生产及山区烟草的农业发展的专用型的机具。加大烟草生产高科技机械装备的投入,推广多功能、适用性强的农机,为我国烟草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撑。

2)加大农机推广和补贴的力度。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可对山区及丘陵农户购买农机具在政策和资金补助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国家、烟草企业进一步扩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把部分烟草生产的专用机械设备例入补贴对象。

3)加强农户对农机操作的培训及后期配套服务力度。因农户对农机的操作不当,农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应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同时,山区受到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等限制,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十分滞后。应加大和完善农机的售后维修服务,为农民的农机维修提供方便。为此,可由县农机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覆盖县域内的维修服务网点,合理布局维修网点,鼓励和支持社会上的家电维修网点在经审查合格后提供部分的农机维修服务,让农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舒心。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山区机耕道等农机化基础设施缺乏,严重地影响了农业机械效率和作用的发挥。因山区土地较为分散,集中连片程度低,且地形起伏大,常常出现“有钱买机,无路下地”的尴尬局面,政府、烟草企业应多予支持,同时发挥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修建机耕道路等。

5)进一步实施烟田整治工程,并合理规划,引导土地有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烟田整治力度,为机械化和规模化的种植创造良好条件,河南省的相关举措或许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河南省烟草公司在不少地方开展了现代烟草生产示范园区实验,采取“烟草公司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的条件下,积极改变现有烟草分散种植的模式,实行土地的合理流动,有偿转租,把烟农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土地成方,道路、水网、电网配套齐全,然后再将土地有偿转租给种烟能手,使承包土地的种烟能手有条件采用机械化作业,实现规模种植。”[8]

6)培育基层农业机械合作组织。现阶段卧龙村已成立了6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各合作社具体落实烤烟生产的相关工作。鉴于此,可以烤烟生产合作社为基础,成立基层农业机械合作组织,由入社的会员共同出资,再争取部分国家和烟草企业的资金支持,购买所需的适用农机具,以减轻农户购机的资金压力和提高农机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龙纪闻.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60年[J].农业机械,2009(10A):41-44.

[2]姚季伦.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31(3):1-3.

[3]万鹤群.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优化[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姜成康.坚定信心,主动应对,扎实工作,努力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2009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1-03-4].http://www.tobacco.gov.cn/html/48/4801/787567_n.html.

[5]王新,凌小燕.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探析[J].中国农机化,2009(3):12-15,21.

[6]秦贵,沈翰.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化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郭强.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9,31(9):229-231.

沙子镇中小学校 第4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教学 乡镇初级中学 学生

一、篮球运动教学对初级中学生健康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教学对中学生生理影响

篮球运动的综合性很强。篮球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篮球知识技能展示和传授。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时,学生学习篮球知识和练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和改善学生肌体内部系统功能[1]。教师在安排篮球技战术教学时,学生必须根据运动场上的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反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神经灵活性和神经肌肉反应速度。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助于中学生控制体重和塑造健康的体型。

(二)篮球运动教学对中学生的心理的影响

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而健康的心理活动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篮球运动教学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可以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降低焦虑,培养学生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让学习者在参与体育课学习篮球知识的过程中去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兴奋状态在一个合适的状态[2]。

(三)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社会适应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随着环境变化,并且为别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初级中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部分学生会走进社会。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学习能增加人与人的接触和交往,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新的环境。当前将篮球作为健身、娱乐、会友的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学生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和掌握,并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方法手段[3]。从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二、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新课标对初级中学阶段篮球教学的要求

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采用的是“新课标”教学模式。 “新课标”明确规定,初级中学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必须掌握两项以上的球类运动的技战术。“新课标”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教学结果的描述,而没有对篮球运动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其中对初级中学学生体育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初中体育课要加强对初级中学学生素质教学,上课内容根据当地学校的自身条件,对运动项目进行选择性的教学[4]。“新课标”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战能三个领域,也体现着体育教师不是篮球教学的消极传授者,而他是篮球运动教学方案积极设计者[5]。当地教育部没有严格的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根據地方的基本状况作出了适当的调整;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地方教育部应该严格要求当地学校明确落实国家“新课标”的要求。

(二)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学校的基本状况

1.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基本状况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体育课的上课内容主要有:田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和篮球。初一到初三的体育课都是以班级授课为主。初一的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初二的体育课教学安排主要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6]。初三的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主要是以地方体育中考的体考项目训练为主;有跳绳、中长跑、50米快速跑。这些因素导致了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学校篮球运动教学方面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阻碍了篮球运动在沿河县沙子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中发展[7]。

2.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的篮球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分别是沙子镇中学和沙子职中,两所学校的领导对篮球运动的教学的重视小;都拥有两个符合国家规定大小的室外篮球运动场,但是场地的修建比较粗糙,篮球基础教学设施差;学校的篮球教学器材少,非常不利于系统化的篮球教学。都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少、学生运动范围狭小的困境,需要各部门努力配合,共同克服这些困难。

3.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课程的比例

沿河县沙子镇有两所初级中学的体育课安排情况,每个班一个星期有两集体育课;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也不是很好,只有下午安排体育课。有时候有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有时候又没有一个班上体育课;而体育课堂上是上篮球教学的非常少。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只有一个班上篮球课,最多的时候每节课也只有两个班上篮球课8]。所以,上课的人数比较多,运动场地方面有点紧张,上课比较拥挤,非常不利于篮球运动教学;学生活动范围小,学生自我练习空间小,容易受其他学生的干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不利于体育课开展篮球运动项;严重影响了学校篮球教学学科的开展[9]。

三、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篮球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篮球教学师资力量的分析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缺乏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低的问题。教育领导部门应当合理的分配教师资源,通过引进篮球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本校的体育教师加强篮球知识技能培训和管理,为在职体育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让在职体育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和理论教学技能,全力打造专业的、全面的篮球运动教学的教育工作者[10]。

(二)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学生对篮球的教学环境基础设施的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教学环境差的现状,首先向上级单位报告实际情况,并申报需要改进的项目,申请财政拨款改变教学的硬件实施;同时学校自身也要充分的开发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合理的分配教学资源和经费,尽最大能力提高教学设施;体育教师方面也要物尽其用,合理的开发教学工具和利用教学场地;例如:足球场地上练习篮球的传球、掩护、挡拆等知识技能。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的学习。

(三)沿河县沙子镇乡镇初级中学课程安排的对策

针对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教学安排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问题;学校领导应当组织学校老师,对学校教学课程安排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在每天早上的三四节课上适当的安排部分体育课,改变以前把所以体育课都挤在下午上课的现象,从而改变上课场地拥挤的局面。通过这样合理的改变以后,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有很多班级同时上课的现象,学校的教学环境就得到了改善。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运动知识教学时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的文章根据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国家新课标明确规定球类运动技战术教学;而沿河县没有严格要求当地学校在体育课上落实“新课标”的要求。②沿河縣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上课时间安排不好,早上没有体育课等问题,应当加强体育课的合理安排;领导应当重视体育课,然后安排一系列的体育课内容以及上课时间的调整,并加强篮球教学的指导。③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的运动场地小,教学器材少等领导努力争取,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优化教学,实行小班教学;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篮球教学环境 。

(二)建议

根据沿河县沙子镇两所初级中学体育课安排和篮球教学以及学校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建议。严格遵循国家“新课标”的要求,并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以及篮球运动教学的师资力量,为学生们提供最好的篮球教学环境,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海坡《高校篮球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都市家教:下半月》[J].2010

[2]刘大维《高校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制约因素、功能价值与发展对策研究》.《长沙大学学报》[J].2012

[3]陈立新《试论高校篮球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学园:教育科研》[J].2012

[4]杨玉仁《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加强田径教学》.《中学教学参考》[J].2011

[5]孙晓波《河南省鹤壁市高中篮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2011

[6]张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内容改革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1

[7]缪哲《牟定县城中学男生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调查》.《俪人:教师》[J].2014

[8]刘晨曦《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高中篮球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202013

[9]周琥《湖南省城镇小学、初中学校篮球运动现状分析》[J].2004

沙子镇中小学校 第5篇

新优质学校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长春市关于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按照德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惠市学区“新优质学校”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根据德惠市教育局启动的《学区“新优质学校”创建》重点工作项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校义务教育的发展,按照“促进均衡、弘扬内涵、提升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要求,突出“遵循教育规律”的工作主基调。坚持“聚精会神抓质量,满腔热情建队伍,各项工作争一流”的工作思路,发扬区域优势,以科研兴校、规划引领、自主发展、多元互动为策略,推动学区及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深刻理解教育工作以人格魅力造就高尚、以学识魅力传播文明的本质要求,本着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工作理念,遵循教育管理规律,以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为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创建学校品牌,基本形成学校依法、规范、人性化的管理文化;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以实施“二期课改”为抓手,聚焦课堂教学,加强师德教育,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教研能力、教学技艺,完善骨干队伍培养机制,加强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基本形成师德高尚、业务优良、适应现代教育工作队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

本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作、惹人爱的培养模式。

三、主要工作

(一)、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优化办学绩效

1、增强规划意识。

围绕《德惠教育“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根据德惠市教育局《学区“新优质学校“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我校三年发展目标。按照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关心师生的发展意识,形成上下和谐、制度规范、管理有序的校园文化;校长按照规划目标制订学校工作计划,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

2、践行管理规律。

加强管理规律的研究,注重通过践行学校管理规律。校长积极参加校长论坛、主题研讨、人文知识讲座,学习考察,通过参加活动,总结反思学校管理规律,提高校长的办学能力和人文素养。校长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继续开展教学实践中的基本规律的交流和展示活动,提升校长“管好课堂、拓展课堂、激活课堂”的能力“。

3、创建和谐校园。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改进领导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发挥和谐文化的引领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立德树人,杨荣抑耻;弘扬正气,引导热点:通达民意,疏导情绪。继续坚持制度建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核心,形成人人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

4、争创特色品牌。

通过三年发展规划的评估,争创市级素质教育实验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借助项目联动的常规化建设和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结合校情寻找办学发展增长点,以项目求突破,以规律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

(二)、研究学科教学规律,优化教学质量

1、加强学科建设。

推进“二期课改”的实证研究,注重学科建设。认真总结“课改实验研究”的经验教训,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通过“二期课改”的实证研究,归纳提炼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分析学科发展的态势,在确保所有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相关学科,形成学校的一门特色学科。

2、发展校本课程。

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发展校本课程。发挥特长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特色项目的课程建设,开发不同层次的、切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3、促进教研增效。

加强教研组建设。通过教研组活动,开展对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完善符合校情、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校本教研制度,形成和谐、协同、开放的教研氛围。开展校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活动,突出校本研修的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4、完善评估手段。

制定操作性更强、测试指标更全面的学生学业能力诊断体系,使期能更科学地反映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建立“诊断、分析、反馈、调整”质量分析机制,学校依据学生长期的学业表现评判学生的学业成果,体现考核的经常性、综合性、全面性。

(三)、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优化教师队伍

1、加强师德修养。

开展学习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敬业、爱生”的氛围。以弘扬“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精神为主线,提倡“敬业、爱生”的职业风范,完善相关细则,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提高专业水平。

根据《德惠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的指标要求,努力完成高一层次学历达标任务。通过新教师的提高门槛和教职教师的职后培训,至“十二五”末,完成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任务。

3、打造骨干队伍。

调整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结构,形成示范引领团队。建立“教学指导团”,组织资深教师指导学校培养骨干教师;定期举办骨干教师论坛,发挥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后备队伍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依托各种教学活动,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倡导治学严谨的教学作风;定期举办教学评比,为新生代教师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储备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

4、培养特长教师

根据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实施本学科外专项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的能力;搭建教师展示平台,提供教师技艺才能展示机会。

(四)、研究学生成长规律,优化成长环境。

1、减轻学生负担

通过研究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启发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倡因材施教,总结和推广高质量、轻负担的教学经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

业负担。倡导平等的课堂师生关系,弘扬爱心,尊重学生,促进教学相长。

2、完善主体德育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主体性德育的原则,完善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标志的德育体系框架。注重“两纲”教育在学科教学和学生活动中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科教学的主阵地隐性德育显性化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环境熏陶等途径,互相补充,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梳理德育工作已有的经验和成果。

3、建设文体工程。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光启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科艺体活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强化“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构建实施文体工作的长效机制。

4、形成特色系列。

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在各校已有的学生特色活动基础上,初步形成“梅兰竹菊”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艺术教育、“跑跳踢打”健身竞技、“织绣编结”民间技艺等特色项目系列,建设科艺体活动的“一校一品”,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创建标准

(一)、基础性指标

1、达到中小学办学基本指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符合《吉林省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及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评估验收标准。

2、“大学区”活动参与度。

积极参加“大学区”内的各种活动,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自身发展。

3、学科教学学生满意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学科教学学生满意度高。

4、学校市级以上荣誉的获奖情况。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及德育等各项工作效果好,学校教师、学生在各种 活动中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的奖项比较多。

(二)增值性指标

1、学区生源入校率。全面做好招生工作,学区生源入校率逐年提高。

2、在交巩固率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流失与辍学,在校巩固率逐年提高。

3、社区、家长满意度。规范办学行为,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社区、家长满意度逐年提高。

4、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5、特色教育的普及率。在德育、体育、艺术、科学和学科等某领域形成学校稳定、独特的教育特 色,特色教育的理念或特色项目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特色项目获得市级以上 的奖项逐年增加。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2 年):制定标准、启动项目、付诸实施。学校制定《米 沙子中心校“新优质学校”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第二阶段:(2013 年):夯实基础、全面推进、整体提升。在 2012 年创 建新“优质学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入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2014 年):总结经验。学校选准定位、不断创新、将持续发 展的办学经验继续传承。

沙子小学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第6篇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全县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学校重点工作和具体目标:

(一)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完成学校规划。

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校长教学制,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

努力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制度,做好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培训,强化为人师表,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1、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努力达到教有特色,为教师们学习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条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加强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每年评“先”评“优”,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

3、在教师中加强计算机知识和和能力的培训和业务提高。实践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的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干部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促进教育交流,实现小课堂大教育构想。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子,培养一部分带动一大批。

(三)教育教学改革:

1、落实德育纲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文明习惯,强化宣传,落实《中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特色,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少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经验;以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外小组、训练队的活动质量。

(2)论证、调整、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学生体育、卫生、美育等方面工作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课间操、校园舞、课外体育锻炼等传统大课间活动方面进行研究,提高锻炼效果。

3、开展专家指导、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究的教科研工作。

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认真落实科研计划,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选题,抓好课题研究。

(1)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学校科研骨干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

(2)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特色办学,创名校。

1、以德为首全面育人。继续把中国文明网作为德育阵地,鼓励师生全员参与;此外要小手拉大手,德育进家庭,文明传社会。

2、深入打造书香校园。巩固已有的读书成果,继续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读书学习风尚。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需要、责任、乐趣和生活方式。

3、传承国学薪火,弘扬传统美德。围绕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延续《三字经》和《弟子规》的诵读,此外,要通过故事会、演讲赛、童谣赛、中队主题汇报会、国学大家讲等活动,让活动有声有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4、文明礼仪满校园。把“文明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板报、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校园礼仪教育工作。

5、特色家庭作业,延续课堂教学,扮靓学生课余生活。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能体现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色家庭作业来,使作业更具亲和力、吸引力,让这些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让趣味性家庭作业、探究性家庭作业、选择性家庭作业、个性化家庭作业、开放性家庭作业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提高,压力降低,让孩子可与生活多姿多彩,实践能力增强,素质有所提高。

全体教师一定要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规范管理,树立校园安全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定端正思想,爱岗敬业,为我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与雪的古诗下一篇:中国饲料棉粕市场分析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