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2024-06-29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精选12篇)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1篇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设计意图:

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最能触动心灵深处的心弦,而《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曲雄壮有力,强弱分明,铿锵有力的节奏,适合让幼儿去感受、欣赏和演奏。《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能不能将这首乐曲结合乐器演奏出来呢?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用了他们喜欢敲敲打打的厨房用具,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打击乐活动。我尝试将音乐进行了剪接,从视听、视觉两方面让幼儿对音乐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感受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特点,旋律的强弱,并大胆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

在活动中我采用媒体技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在感受乐曲部分采用分段进行,由浅入深。在配器方面让幼儿自由选择,并自主探索给乐曲进行伴奏,运用分奏和重奏来体现乐曲旋律的强弱,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都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三段体的结构,感知乐曲的节奏强弱,能够跟随音乐拍打节奏。2.学习节奏型| x x |、| xx x |、| x-|,并进行组合,能根据乐曲自主选择厨具有节奏地进行打击。

3.学会看指挥进行演奏,能与同伴协作配合,体验演奏的快乐。活动准备:

1.音乐、课件。

2.厨具:碗、筷、锅盖、饭盒、调料盒、盘子、勺子、盆子若干。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小客人,看!它们踩着有力的步伐伴随着一首进行曲来啦!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这些厨具带来的音乐,你们听后觉得怎么样?

2.小结:这首音乐叫拉德斯基进行曲,你们能听出来它有几部分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

二、欣赏乐曲,学习节奏

(一)了解乐曲结构

这首乐曲有几段?你听到哪两段是一样的?这首乐曲的结构是ABA型。

(二)学习乐曲节奏 1.欣赏第一段:这段乐曲的节奏是怎样的?谁来拍一拍?看看老师是怎样拍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尝试新节奏。

小结:反复记号的出现就说明这段音乐要演奏两边,而且两段旋律是不一样的,你们有没有听出什么不一样?乐曲前半段比较弱,后半段比较强。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表现乐曲的强弱呢?

2.欣赏第二段:谁来说一说,拍一拍

小结:原来第二段的节奏发生了变化,旋律变缓慢了,演奏之前也有一段前奏。

3.欣赏第三段:因为我们的乐曲是ABA结构,所以第三段乐曲和第一段是一样的,不过它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拍一拍。4.完整练习演奏: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整的节奏谱都被我们找出来了,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来拍拍我们的身体部位。

三、选择乐器,进行合奏 1.餐具:“你们拍得真好!我们也想演奏!小朋友你们愿意把我们当成乐器来演奏吗?” 2.幼儿自由选择餐具进行探索。

3.集体讨论:你刚才拿的是哪样厨具?你觉得它适合演奏哪一段音乐? 4.刚才小朋友觉得这么多乐器都适合演奏第一和第三部分,如果一起敲的话就体现不出乐曲的强弱的,我们可以先请几种乐器领头先演奏,然后再大家一起合奏。

5.尝试演奏,老师评价。

6.交换乐器,幼儿自主更换位置。

四、师幼互动,完整表演

小朋友们和厨具宝宝们配合的很不错,老师给这次演奏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厨具进行曲》,老师来当指挥,让我们一起演奏给客人老师听一听吧!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2篇

2、教学目标(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2)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教材的重难点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件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重点是创造性的运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形象。

二、说教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为此,在教法的运用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具法,引导创造法,整体感知法,为什么采用以上的方法呢?因为,音乐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直观教具法可以使幼儿通过借助音乐电视、图形乐谱这些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情绪,风格,节奏,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我班的幼儿从小班开接受欣赏、打击乐方面的训练,对音乐的风格、结构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的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整体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使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他人声部的协调性。

三、说学法通过以上教法,循序渐进,逐层地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准备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3篇

腰鼓文化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腰鼓活动能充分体现出各种韵律节奏、腰鼓鼓点等。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丰富节奏类型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我们结合主题活动“欢庆腰鼓”设计并组织了“拥军花鼓”打击乐教学活动, 让幼儿在充分感受乐曲浓郁的民族特色、欢快热烈活泼的曲调风格的基础上, 在自由探索、主动学习, 用鼓的不同位置发出不同的声音, 为乐曲伴奏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的过程中, 体验与鼓为伴, 与鼓同乐的快乐, 感受腰鼓民族艺术的魅力。

二、案例呈现

第一环节:与教师共舞, 感受音乐情绪。

师:“孩子们, 让我们听着这首好听音乐, 跳起来吧!”伴随着拥军花鼓的音乐, 跳着具有民族特点的秧歌舞步进场, 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进场, 初步感受了音乐欢快的特点。

第二环节:看节奏图谱, 学习切分音。

教师出示各种幼儿学习过的节奏图谱。问:“我这里有许多的节奏谱, 都是你们学过的, 想不想来挑战一下?看谁拍得又快又对!”话音一落, 幼儿就被老师的话激起了浓厚的兴趣, 个个跃跃欲试。

第三环节:听音乐、整体感知图谱, 练习拍节奏。

待幼儿全部挑战成功后, 所有的节奏谱都贴在展板上,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图谱 (《拥军花鼓》) 。接着, 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幼儿:“其实这是一首乐曲《拥军花鼓》的图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师:“听了这首乐曲, 你有什么感觉?”幼儿纷纷举手回答:“很快乐!”“很喜庆, 像过年一样!”“很热闹哦!”……孩子们对乐曲的感受很准确!师:“让我们边看图谱边欣赏这首欢快、热闹的乐曲《拥军花鼓》吧!”在听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主动地拍起了节奏。教师:“这些节奏, 你会拍吗?哪些节奏不会拍?”幼儿思索片刻, 指出了切分音。于是, 教师带领孩子用儿歌的方法再次巩固了切分音。师:“让我们一起听音乐看图谱, 完整地练习节奏吧。”

第四环节:自由探索腰鼓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

教师出示腰鼓问:“你知道腰鼓可以发出哪些声音吗?”幼儿很自信地回答:“咚咚的声音!”教师:“哦?除了咚咚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争先恐后地回答“啪啪啪、哒哒哒……”师:“敲腰鼓的什么位置可以发出那些声音呢?请你试一试!”孩子们在教师的鼓励下进行自由的探索, 有的敲鼓面、有的敲鼓身、有的敲鼓槌……。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幼儿个个踊跃回答, “老师, 我发现敲鼓身可以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我发现敲鼓槌可以发出“嚓嚓嚓”的声音!”教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原来敲“鼓面、鼓身、鼓槌”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并分别出示“鼓面、鼓身、鼓槌”的图示。

第五环节:为乐曲配乐演奏。

师:“你想不想用腰鼓发出的不同声音为‘拥军花鼓’进行配乐演奏呢?”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想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我想用鼓身”“我想用鼓面”“我想用鼓槌”,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方法, 如果只用一种声音没有变化, 演奏出来的好听吗?”幼儿摇摇头, 教师提问:“那怎样才更好听呢?”子涵迅速地举手说:“我们可以将敲‘鼓面、鼓身、鼓槌’声音分开配!”听了子涵的回答, 小朋友们都表示赞同, 于是师生共同协商将不同的敲击方法配到不同的乐曲中, 每8小节变换一次。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 最后确定配乐方案。大家齐声说:“我们想演奏一次。”于是便开始了第一次看图完整演奏。

三、案例反思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幼幼互动。

1. 难点前置, 加深印象

俗话说“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是一节活动课的关键, 根据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对音乐活动中已掌握的节奏知识结构, 我将重点定位为探索腰鼓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进行配乐演奏, 难点定为学习演奏切分音, 将难点前置, 加深幼儿对切分音的印象及感知, 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体验自主配乐的快乐。

2. 层层递进, 层次分明

通过具有挑战性的游戏环节中学习单小节的切分音节奏型, 难度的加深和层次的递进, 将乐曲中的切分音小节呈现, 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和学习乐曲中的切分音小节, 从而加深了幼儿对乐曲中难点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为乐曲的完整学习与表现做好充分准备。

3. 主动探索, 快乐打击

在充分感受乐曲特点、探索鼓声的基础上, 自主为乐曲配器演奏, 采用师唱曲、幼配器的方式, 进行了有效的师幼互动。同时, 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每段乐曲的特点, 能自我见地地为其配乐谱演奏, 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本首乐曲的节奏性很明显, 再加上之前我们已经练习了节奏性, 故而孩子们能自觉地跟着音乐, 看着图谱, 进行演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 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大大采用赏识激励法, 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大班打击乐活动:奶粉桶变奏曲 第4篇

奶粉桶是我们班小舞台活动区中孩子们共同收集的道具,每天看着孩子们快乐地敲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时,我就在想怎样让孩子们在随意敲打奶粉桶的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孩子感受乐曲中节奏的变化,获得相关节奏的知识,并让孩子体验利用日常物品敲敲打打为乐曲伴奏的快乐,于是设计生成了这节打击乐活动“奶粉桶变奏曲”。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奶粉桶的不同部位进行|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的打击。

2.感受利用奶粉桶进行乐曲打击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熟悉音乐并会进行歌曲表演。

2.奶粉桶、筷子等。

3.|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图谱,完整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表演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回顾、熟悉音乐。

教师:昨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表演给客人老师们看看!

2.教师出示奶粉桶,进行打击乐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乐器来表演这首歌曲。能猜出来是什么吗?你们看,这是什么?(奶粉桶)下面请看表演,音乐!

教师:奶粉桶也能当乐器好不好玩啊?你们想试试吗?试一试敲一敲奶粉桶的桶身、桶盖、桶底,听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你们自己选一个吧。

(评析:在我引出用奶粉桶进行打击乐表演时,孩子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地想进行尝试,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部分)

二、看图谱探索、尝试用奶粉桶不同部位,进行|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打击练习

1.探索了解奶粉桶不同部位的音效。

教师:有小朋友发现筷子上的蓝色标记,就我们手握着的地方!

教师:你敲的是哪里呀?你们感觉敲哪里好听?桶盖敲起来像什么声音?桶身、桶底声音感觉什么样?怎么拿桶敲出来的声音才好听呢?

(评析:为了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我在完整示范后,让孩子们先尝试敲打桶各个部位,让孩子自主选择确定最终敲击的部位,并在这个环节让孩子自己尝试不同的抱桶姿势哪种方便敲打、怎样拿筷子等,为下一环节学习敲打不同的节奏型减少障碍。)

2.出示图谱1,打击| xx x |节奏。

教师:瞧,老师带来一张节奏图,你们认识吗?你们能用奶粉桶打出这个节奏吗?

3.出示图谱2,打击| x x | xx x |节奏

教师:那我再添上两颗爱心,你们还会打吗?咦,这个节奏听起来像我们歌曲里的哪句啊?那我们就试试边唱边打。

(评析:节奏型的出现由易到难,每一次节奏型的出现,我都先让孩子们尝试着打后,我再明确要求,并用语言提示,然后用手势和眼神以及体态来指挥幼儿练习,最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表演熟练掌握| X X |、|X X X |节奏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有节奏的敲打中、轻松的状态下准确地打出节奏。)

4.出示图谱3,尝试打击| xx xx | xx x |节奏

教师:这个节奏图和刚才的节奏图有什么不一样?我们都来试一试?谁愿意上来试试?歌曲里的哪句就是这个节奏呢?

(评析:教学的重点就是学会打击| x x | xx x |、| xx xx | xx x |节奏型,围绕活动目标,我在此环节运用了活动性的图谱帮助孩子学习不同节奏型。先引导孩子们比较图谱中爱心的数量不同与变化,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节奏型的变化,并尝试看图谱练习,以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三、看歌曲完整图谱,尝试进行打击乐表演

1.认识歌曲的图谱。

教师:你们想不想用这几种节奏来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曲。(出示完整图谱)图谱上有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图谱上黄色的爱心表示唱的部分,两边的两条竖线、两个点叫反复记号,就是要表演两遍的意思,空心的爱心表示打到这里要停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图谱唱一唱。

(评析: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说,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我专门用了一些生动的、形象的符号来代替,设计了一个爱心图谱,比如用黄色爱心表示唱歌的部分,红色爱心表示打节奏的地方。)

2.看图谱商讨乐句中打击的奶粉桶部位。

师:小朋友,先打哪里呢?你们一起商量一下。

3.根据幼儿讨论变化的奶粉桶部位尝试打击乐表演。

4.分角色变换多种形式进行打击乐表演。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棒,这首曲子有唱的部分有打击的部分,谁愿意来表演唱的部分?其他小朋友进行打击。看看你们配合得怎们样?我用手势来提醒你们。

(评析:此环节运用多种变换形式让幼儿进行打击乐表演,幼儿熟练掌握后教师可恰当地退出,让幼儿挑战一下无图谱演奏。)

四、完整表演展示

师:好听的歌配上有趣的打击乐,我们请客人老师拍手打节奏和我们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组织幼儿的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幼儿达到整齐敲打悦耳的声音,是一件非常有难度的事情,而且打击乐活动是一个经验慢慢积累的过程。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怎样能将打击乐活动做到更好呢?通过多次的研讨与尝试,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首先,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打出效果。这首歌是孩子都熟悉的歌曲,孩子们在用这首音乐表演打击乐活动时就简单容易多了。其次,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再次,有效地利用图谱。每个幼儿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手、眼、脑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敏、聪慧,而利用图谱能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性质。

我们平时使用的乐谱,其结构体系十分复杂,对于认知水平有限的幼儿来说,要很好地把握,是很困难的。为此,围绕活动目标,我运用了活动性的图谱帮助孩子学习不同节奏型。先引导孩子们比较图谱中小花的数量不同与变化,并用语言“两朵小花挤在一起了”、“四朵小花挤得更紧了”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节奏的变化,并尝试看图谱练习,以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5篇

活动目标:

1、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掌握X X XX X的节奏型,尝试分析乐曲的结构。

3、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的习惯。

活动准备: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拉德斯基进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拍手、踏步等动作。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感觉怎样?

2、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二、通过感受音乐,尝试分析乐曲结构。

1、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不同的乐段做不同的动作。

2、幼儿一起探讨乐曲的特点,分析乐曲结构。

三、熟悉图谱。

1、教师出示图谱给幼儿观察,说说每种图形代表的乐器。

教师介绍:

图谱中的四种图形分别代表乐器,老师是根据乐器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听:他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2、匹配乐曲。

3、请幼儿按节奏读图谱。

4、听音乐读图谱。

四、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练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2、听音乐进行演奏,要求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大班打击乐创意活动方案 第6篇

1、学习用串铃、圆弧板演奏|-—-—|---—|的节奏型。

2、根据指挥的手势演奏乐器。

3、爱护乐器,学会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串铃和圆弧板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天来了》

1、齐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欢快活泼和连贯优美。

2、学习接唱,教师先唱两小节,幼儿接唱两小节,并以此类推,最后四小节师生齐唱。

3、幼儿先唱,教师接唱,全体幼儿分两部分,互相接唱。(接唱过程中,注意观看手势暗示或指挥动作)

二:学习打击乐《剪羊毛》

1、幼儿随乐曲两拍一下地拍手。

2、边听音乐边拍|-—-—|---—|的节奏型。

3、比较前、后节奏的快慢,并随乐曲练习|-—-—|---—|的动作。

4、学习分声部做动作。

把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请一半幼儿拍手,另一半幼儿拍腿,并随乐练习。(教师用相同的动作进行指挥)。

5、幼儿用打击乐器演奏。

要求幼儿轻轻地把乐器放在腿上。

学习看指挥。“教师面对串铃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面向圆弧板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

随乐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大班打击乐活动《彩云追月》 第7篇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内容,感受音乐优美轻柔的性质。

2.根据图示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和选择乐器,学习看指挥、图谱用打奏乐器演奏乐曲,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节奏火车图、彩云追月图谱、打击乐器、磁带。

活动过程:

一、玩节奏小火车。

出示节奏小火车,请幼儿拍出相应的节奏型,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随音乐根据老师的指示完整地变化着玩节奏火车。

二、讲故事。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星星在天空中呆腻了,他们来到了小池塘,一会儿跳到这片荷叶上,一会儿跳到那片荷叶上,荷叶也乐得跟着他们摇动起来,小星星踮起脚尖转呀转,跳起了圆圈舞。一会儿小星星们又钻进水里游呀游呀,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他们好高兴好高兴呀!跳着跳着游着游着,小星星们有点累了,他们依偎在一起,慢慢地闭上眼睛睡着了。

三、看图谱,听音乐。

你们喜欢小星星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讲得也是小星星在池塘里玩耍的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提问: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你从音乐中听出小星星在池塘里怎么玩的呢?从图上的什么地方也能看出小星星在……?谁知道图上的<=是什么意思?(反复标记)最后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

四、听音乐说图谱。

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小星星一起走进小池塘。注意反复和星星累了,睡觉了,声音要渐渐轻弱下来,还要把音乐优美轻柔的情感表现出来。

五、配器。

出示小铃、响板、铃鼓。星星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响板演奏哪一部分呢?“游”用什么乐器?小铃清脆的.叮叮声可以表现出星星的活泼、调皮;响板的哒哒声就像星星跳到这片荷叶上,又跳到那片荷叶上;铃鼓听上去像哗啦啦的水声。

六、演奏。分发乐器。优美轻柔地演奏,同时注意反复和星星累了,声音要渐渐轻弱下来。——交换乐器演奏,感受成功合作的快乐。出示荷叶、水波图贴在最后星星渐弱下方,小星星睡了,小池塘里波动的水也平静下来了,荷叶也不动了,音乐的最后我们可以加入铃鼓、响板,小铃、响板、铃鼓合奏表现湖面渐渐平静下来。

大班打击乐活动说课稿 第8篇

说教材主要是对作品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分析。《喜洋洋》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段式为aba三段式,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把幼儿带进热情洋溢的气氛之中。我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音乐活动,喜欢合作和接受挑战的活动,开展《喜洋洋》打击乐演奏活动,除了能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确定为三个层次的理由是:

二、说目标

(一)本活动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条目标是“音乐”素质发展要求,既是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能将随乐动作转换成身体动作总谱并进行打击器乐演奏。

第二条目标是“学习”素质发展要求,既在原有的随乐动作表演的基础上,能根据已有的节奏型为乐曲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

第三条目标是“做人”素质发展要求,既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并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制订这三条目标的理由:

1、根据《纲要》精神。新纲要教育理念给我们这样一种启示:儿童是一个整体,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儿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也是一个整体。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绝不是人为地强加各个学科教育的任务,而是教育向儿童提供的一切实践活动能够完成、而且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我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除了有音乐素质发展的目标,还加上了“学习”素质发展和“做人”素质发展方面的目标。

2、根据本班幼儿情况和教学的现状。我本幼儿节奏感强,有一定的演奏经验,但由于受“合奏时不要去听别人的,只要演奏自己的节奏就行”的影响,幼儿演奏过程中协调性感受不足,故想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在自己的声部中感知整体音响效果的能力,以及在知你、知我、知他的基础上达到配合一致。

3、这三条目标的难度适中,既是他们可以接受的,又可以对幼儿的发展构成挑战即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二)本活动的重难点:

1、重点:音乐是门整体艺术,只有整体的感知,形成整体音响表象形象条件下,音乐的学习才具有情趣和效果,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幼儿不断深入欣赏过程的一部分,因此,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2、难点:是打击乐演奏的连贯性和合拍演奏。连贯性(每个乐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但幼儿在演奏时容易出现交替不衔接――节奏不准或注意不集中),合拍演奏(在演奏时经常出现知道是怎样演奏但没有听音乐,往往自己节奏比音乐快,加上双响筒演奏时值较快,幼儿难以控制)因此难点这样定。

三、说活动过程

第一层次:欣赏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放风筝”的游戏熟悉了解乐曲的曲调和结构。

第二层次:韵律活动,其目的就是掌握随乐动作,(动作图谱,用要演奏的节奏型编成的律动)随音乐节奏合拍地动作。

第三层次:演奏活动。运用幼儿前2次活动的经验进行器乐匹配,并合奏。(三个过程做简要的说明。)

意图:

一是克服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1、从分声部入手,单纯使用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目的着眼于学习的结果,学会演奏某个打击乐作品。

2、教师没有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以至幼儿对音乐的整体结构、曲式结构了解不够,在活动中出现了幼儿不是听音乐来打击乐器而是在教师指挥下来打击乐器。

二是体现循序渐进,就是从游戏――语言节奏、动作节奏――配器、合奏,即从整体、笼统感知――具体细节――完整表现。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具有随乐动作的经验。(所有三个活动的准备都要写,并说明目的)

2、物质准备:节奏图谱一份、双响筒、碰铃、圆舞板等乐器若干、大鼓一个、磁带。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一)激趣游戏法:如第一层次,我们通过做风筝、放风筝、收风筝的游戏和律动来感受、表现乐曲。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乐曲结构和音乐形象。

(二)直观教具法: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特点,幼儿园音乐教育常常通过刺激幼儿的感知觉,去理解音乐中生动的艺术形象,情感与思想,如……幼儿在活动中借助图形乐谱这视觉材料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节奏。在图形乐谱的设计上注意把通用简谱、身体动作总谱、图形总谱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具体形象。(结合图谱进行介绍)

(三)整体教学法:借鉴许卓娅老师的打击器乐整体演奏教学法,根据打击乐的整体教学原则,从整体布局入手教学,从示范、模仿的教学方法过渡到引导、创造的教学方法,让幼儿用丰富有趣的身体动作对音乐节奏感受,然后把动作节奏转化为乐器演奏节奏,最后合奏,整个过程使幼儿获得整体音响效果,促使幼儿在合作中注意自己与其他声部的协调。这种方法着眼于学习过程,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够较完美地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的乐趣。

(四)创造法:是根据幼儿学习打击乐的特点而决定的,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动作总谱、配器的设计,使幼儿能积极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音乐技能进行创造活动,在创造中获得了音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本次活动中的配器就设计让幼儿来尝试,幼儿可根据音乐节奏的长短来选择,如二分节奏选碰领或三角铁,因为其乐器音的长短较长,象音色比较短的串铃、木鱼等就比较适合节奏比较快的四分、八分节奏;也可根据身体动作总谱来选如乐曲中O O,身体动作是用右手轮流拍左、右腿,幼儿就很容易匹配到双响筒;也可在教师的引导和讨论中来匹配,如乐曲的第一段都是八分节奏幼儿可能都会选串铃、木鱼、圆舞板这三种乐器,哪种乐器先那种乐器后呢,我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是越来越热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比较三种乐器怎样使用才会越来越热闹。

六、说学法

(一)循序渐进法。首先以游戏形式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接着用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相结合,具体掌握节奏型,最后匹配乐器进行合奏。让幼儿逐层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形象,促进了音乐能力的发展。

(二)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跳一跳、说一说、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丰富的活动,让幼儿不知不觉的完成学习目标。

(三)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在活动中我们不断的设障,让幼儿不断接受挑战,如让幼儿自己尝试配器、加大鼓、指挥等,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1、大环节,第一环节是什么……

2、分为?大环节的理由是:

第一、二个层次是为了第三演奏活动做准备,现就第三个层次重点说明

第三层次:

1、教学目标:

具体的过程是:在说具体过程最好也要尽量交代为什么要有这个小环节,当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交代,可以做重点交代

1、组织幼儿复习层次(二)中的随乐动作,要求幼儿合拍律动。

2、幼儿一边观看老师动作,一边用拍手的方式将随乐动作的整套节奏型抽取出来。

3、观看图形乐谱,进一步了解整体音响的横向(句子和段落之间)结构和纵向(声部与声部之间等)结构。

4、结合图形乐谱,学习将随乐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

身体动作总谱:拍头、拍肩、跺脚、拍手、右手轮流拍腿。本环节注意指导幼儿掌握好各个身体动作的衔接及右手轮流拍腿的合拍。

5、看老师的指挥,分声部徒手身体动作总谱,为持乐器合作演奏作铺垫。

在熟悉掌握总谱的基础上,进行分声部徒手练习,练习时重点要求幼儿互相倾听、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心目中已初步建立的整体音响效果。

在这一步骤中应开始学习看老师如何指挥,首先提出明确要求:“请小朋友来看老师的指挥,指挥到你,你就来做动作。”然后用手势和眼神以及体态来指挥幼儿练习,可适当的加一些语言提示,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挥动作,学习迅速准确地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6、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7、引导幼儿持乐器练习分声部打击乐演奏。

(1)无配乐练习。要求不能随便发出声响,要看老师的指挥方可开始演奏,培养幼儿良好的打击乐器演奏的常规。

(2)持乐器看节奏谱演奏。老师一定要引导全体幼儿注意倾听,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3)加大鼓。让幼儿讨论大鼓应该加在什么地方合适,讨论后进行尝试。

(4)在老师的帮助下,请个别幼儿指挥,集体演奏。老师可鼓励担任指挥的幼儿部分改变原定的配器方案。但是,在这一步骤中,因为已进入多声部乐器演奏,所以每次方案改变后,老师一定要引导全体幼儿注意看指挥并注意倾听,比较整体音响在结构和情趣上发生了何种变化。

(5)幼儿交换乐器演奏。为了提高幼儿演奏的情绪,可以选几名幼儿到前面表演,其余幼儿做为乐队为其演奏。

大班打击乐活动【森林狂想曲】 第9篇

——打击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名称】《森林狂想曲》——打击乐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看图谱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活动。

2、体验参与打击乐活动的乐趣;充分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准备:图谱(指图图谱、节奏图谱)、PPT(指图、乐器节奏)、音乐视频。

2、幼儿经验准备:(1)幼儿对音乐已很熟悉,会相应的身势动作。(2)能正确的使用打击乐器。

3、乐器准备:三角铁、碰钟、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再一次回忆音乐的旋律

请幼儿和客人老师分享这首好听的乐曲的名称:《森林狂想曲》,客人老师也想听一听这首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用“mi”或者“la”的音唱出来(要求:声音不能高过乐曲的声音)。

二、身势动作:

1、集体做身势动作。(1)跟着老师巩固一次。(2)跟着音乐做一次。

2、教师指挥。

(1)看老师指挥分两组做一次。(2)看老师指挥分四组做一次。

三、指图:

1、出示动画1。

2、出示指图PPT2,幼儿学习指图。

四、讨论配器:

1、配器,跟着老师的乐器节奏谱进行演奏。

2、幼儿讨论配器方案(出示PPT3)。

(1)动画中的植物/动物,你觉得该用什么乐器演奏?

第一组花(叶子):碰铃

第二组花(叶子):响板 第三组花(叶子):三角铁

蜗牛、蝴蝶、鸟:铃鼓拍奏或者摇奏 牵牛花:铃鼓摇奏

(2)根据幼儿讨论的方案进行演奏。

大班打击乐活动:音乐喜洋洋 第10篇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演奏。

2、探讨与歌曲节奏相匹配的乐器,并进行合作演奏。

3、在演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欣赏过乐曲,会随音乐简单律动。

2、物质材料准备:图谱,乐器(圆舞板、木鱼、串铃、铃鼓、双响筒)活动过程:

一、复习韵律活动“喜洋洋”,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旋律与节奏。

1、播放音乐,幼儿欣赏。

2、教师表演动作,幼儿欣赏。

二、引导幼儿将节奏用手拍出来,初步感知演奏的节奏型。

1、提问:老师表演的是什么?

2、教师跟随音乐表演动作,幼儿拍节奏。

3、幼儿和老师一起跟随音乐表演动作。

三、结合图谱,了解演奏方案。

1、观察图谱,练习节奏型X XX X |X XX X| XX |和

|X —|X —| X XX X |X XX X|

2、与幼儿探讨配器方案。

四、根据配器方案,幼儿持乐器完整演奏。

1、提问:我们演奏的时候是不是都一起啊?

2、幼儿演奏两遍,交换乐器演奏。

五、小结。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11篇

想上打击乐是源于每次的期末评估,每当我问孩子一些打击乐器的名称时,孩子们总是说不知道,所以我很想上一次打击乐,不管上得好不好,起码能给老师们一些启示,让打击乐能更频繁的走进课堂。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图谱的重要。这次的图谱我一共改了三次,虽然时间花费了很多,但效果还是不错的。最后的呈现的效果还是能给孩子很多提示的,比如我利用具象的图画表示节奏,把二分音符、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用不同大小的图案表示,从而让孩子分辨出其时值的不同。为后面的节奏打击起到了很好的铺设作用。

第二,音乐教学常规的建立。教师们有时候会感觉音乐教学活动很难上,尤其是孩子的兴趣起来后,很怕自己不好把控。我感觉越难把控就说明平时要多开展,只有孩子习惯这些节奏乐器的玩法才会有秩序的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只有平时多开展相关的活动,孩子们自然会慢慢形成音乐教学的常规。

第三,活动中给予孩子自由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教,孩子听,老师做,孩子学,环节层层相扣,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孩子的思维得不到扩散和启发,一直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所以要更多的让教师与孩子平等的交流起来,允许孩子选择、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和看法,然后老师再进行梳理和提升,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互动与有效的,也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

大班打击乐活动:厨具进行曲 第12篇

本资料由幼教廖老师分享,如需配套音乐请加扣扣:一零一四四八二八四一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听”指挥演奏。

2、在观察教师演奏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演奏方法。

3、体验轮奏与合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晓》歌曲

2、图谱

3、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诵读古诗《春晓》。

2、欣赏歌曲,理解古诗,用肢体动作表现古诗。

3、分析情境,为春雨配器。

(1)教师分别演奏三角铁和沙锤,请幼儿倾听。

(2)教师描述古诗中的情境,请幼儿根据情境配器。

教师:春天,有时候会“沙沙沙”地下春雨,请你们想一想什么乐器能表现“沙沙沙”下春雨的情境?

引导幼儿配器,并尝试用沙锤表现春雨。

(3)引导幼儿用沙锤表现小雨、大雨、雨停。

4、学习演奏方法,看图谱演奏。

5、梳理图谱,提出要求,完整看图谱演奏。

上一篇:锅炉安装承包合同下一篇:四年级健康与卫生常识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