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2024-07-10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1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第16—17页。

教材简析

本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呈现的,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节立体图形相关数值的计算,同时也是教学其它立体图形数值计算的基础,其地位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自主探索、互助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中获取更多情感,同时学会欣赏他人;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迅速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这也是正确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关键。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式 尝试教学法 引导分析法

教学手段

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教学准备

教 具:多媒体课件,长、正方体模型教具。学

具:长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正方体呢?

2、出示课件的练习: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前面、右面、上面的长和宽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3、同学们对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面积都会计算了,那么整个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该怎么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板书: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索新知

A、建立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请同学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具,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仔细的观察它的表面,看长方体的表面有几个面?那几个面?

它6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生: 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几个面的总面积?那么什么又叫正方体的表面积呢?合在一起怎么说呀?(板书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集体朗读)B、课件演示,动手操作 出示长方体的展开图(课件)

指导学生展开长方体,,师边巡视,边适时指导思考.长方体的六个面,沿着它的棱剪开后展开,”上” “下” “前” “后” “左” “右”这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展开图,现在也请同学也拿出你的学具,先在学具上标明“上” “下”“前”“后”“左” “右”面,然后再沿着长方体学具的棱剪开后展开。C、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研讨题:

1、再看看每个面是什么平面图形?如果是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每个面该怎么计算?

2、长方体的表面积又该怎样来计算呢?

3、能否推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4、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必须知道那些条件?

5、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怎么计算?它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以上几个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小组的讨论活动。参与小组间的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分析:

① 长方体的上下面积相等,长、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宽。

上、下面的面积和=长×宽x2。

② 长方体的前后面积相等,长、宽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和高。

前、后面的面积和=长×高x2。

③ 长方体的左、右面积相等,长、宽分别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上、下面的面积和=宽×高x2。

方法:

1、先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求它们6个面的总面积。

2、可以先求上下面的面积和,再分别求出左右面和前后面的面积和,最后求6个面的总面积。

3:先求出上、前、左三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求6个面的总面积。…… 引导学生导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宽+长×高+长×高+宽×高+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2+长×高× 2+宽×高× 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出示正方体的教具,引导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三、解决问题

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礼品盒,至少要有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能不能根据求表面积的公式进行计算?请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

四、巩固练习

1、如下图:(单位:分米)

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做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3、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4、一个长方体它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高是5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同时出示课后思考题:

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长12分米,宽8分米,高6分米。做这个木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木板?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宽+长×高+长×高+宽×高+宽×高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2+长×高× 2+宽×高× 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中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手段,在小组合作中,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由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每一个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纸盒、长方体纸盒展开图,课件。学具:长方体纸盒、剪刀.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猜谜语”游戏,猜对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品,请听题:(1)紫色树,紫色花,紫色花开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打一种蔬菜)

(2)红公鸡,绿尾巴,脑袋埋在地底下。(打一种蔬菜)

2、大家的表现真出色,我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大礼物,想将它送给这节课发言积极的同学,可是这个盒子不漂亮。现在我要用彩纸包装一下。(师动手包装)你知道我用了多大的彩纸吗?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求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看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是那几个面?(学生找出后,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重新摆放长方体,它的前面在哪里?在长方体的这几个面中,那些面的大小是相等的?这几个面的面积大小也就叫做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始就设计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发奖品时,遇到的新问题引入新课。再现生活中的包装情景,使学生更能体会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使表面积概念更直观,形象化。】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学具, 想想刚才包装的是长方体的哪几个面里?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标出“上”、“下”、“前”、“后”、“左”、“右”面。

2、观察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后,汇报交流)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那么怎样计算你的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哪?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方法,试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同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形式不限),看哪一小组想出的方法多。(教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总结规律。

(1)哪一个小组到前面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 学生汇报算式,引导观察,用什么方法计算表面积的?(对表达流畅,思维敏捷的进行鼓励)(2)小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分析这几种计算表面积的方法,为什么这样算?在这几种算法中你喜欢用哪一种?与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构建知识。利用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探索、交流合作,发现规律,获得新知。】

3、即时反馈、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算一算,老师的这个礼品盒的表面积是多少?(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汇报)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你认为那种方法简便?

【设计意图: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初步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多样化算法中,引导学生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在解决问题中自觉实现最优化算法】

(三)、尝试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如何计算?

讨论,指名反馈,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为什么要乘以6?

1、给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木箱表面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独立探索,再交流计算方法。)

如果正方体木箱没有盖,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正方体表面积,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含义。通过变式练习,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

2、归纳小结。

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计算? 三>、分层练习,拓展应用。

1、口答填空。10 4(单位:厘米)6

长方体的上、下面的长是(),宽是(),面积是()。左、右面的长是(),宽是(),面积是()。前、后面的长是(),宽是(),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厘米)4 8 4 6 4 6

3、生活中的数学。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的形状是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4、生活中有些物体不一定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制作这些物体要求几个面的面积?(出示包装盒图片、长方体通风管、无盖水槽、墨水盒图片)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分层练习、拓展运用,让学生巩固新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在练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 四>、课堂总结,归纳提升。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知识?你会解决哪些生活中实际问题? 这节课中谁的表现最出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3篇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15、16页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等探索活动,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会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 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3.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 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应该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导入新课

1.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正方体的面积呢?求出下列平面图形的面积?

2. 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图及模型。

长方体有几条棱?几个顶点?

3. 师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 并汇报结果, 共同探讨各面之间的关系及联系。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加深, 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为进行新的学习提供保证。]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方法

1.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长方体的透视图。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所画出的图的长、宽、高, 并指出它的6个面。

2. 分组操作, 探索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 并建立它们的联系。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用棱长8厘米、6厘米、10厘米长方体骨架及纸片根据小组长分工合作, 组成一个长方体 (或正方体) 。搭建长方体骨架, 指出它的长、宽、高, 并量出长度, 做好记录。

师:想像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如果要给长方体骨架涂上一些面, 你想给它加上哪些面, 为什么?你所涂上的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小组讨论、操作, 记录。

计算列式: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汇报1:

“列式一”为什么只计算5个面?“列式二”减去“10×8”表示什么意思?你们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方法吗?汇报3:

列式一:10×8×2+10×6×2+8×6×2=376 (平方厘米)

列式二: (10×8+10×6+8×6) ×2=376 (平方厘米)

提问:你们计算的是哪几个面?提问: (10×8+10×6+8×6) ×2中“2”哪里来的?为什么乘2?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 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师:每个面的面积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汇报2:

列式一:10×8+10×6×2+8×6×2=296 (平方厘米)

列式二: (10×8+10×6+8×6) ×2-10×8=376 (平方厘米)

提问:你们计算的是哪几个面?

列式一:10×8×2+10×6×2=376 (平方厘米)

列式二: (10×8+10×6) ×2=376 (平方厘米)

3. 给出棱长8厘米正方体骨架及纸片, 用同样的方法, 让学生探索正方体的表面积。

提问:你们计算的是哪几个面?

4. 小结

[设计意图: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总结各知识面之间联系, 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 并不要求学生能够一题多解。]

(1) 请同学们说出每个面的面积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 揭示表面积的含义。刚才我们在求做长方体和正方体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 都算出了它们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长方体 (或正方体) 6个面的总面积, 叫做它的表面积。 (3) 师:在实际生活中, 有时不需要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只需要计算出其中几个面的面积。究竟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灵活应用

1. 课本第15页练一练:让学生们直观思考, 独立完成练习, 巩固计算方法。

2. 第16页练一练:第1题, 先说一说要计算哪几个面?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 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 让学生先弄清楚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 然后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

完成后, 集体订正, 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并要求说说用这样的方法求表面积的根据, 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自主性。]

3. 有效的教学过程。本课时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教学过程的预设, 充分反映了教学目标的意愿。第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如“复习铺垫, 导入新课”环节, 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为新课“探索”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动手操作, 探究方法”及“巩固练习, 灵活应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老师紧紧抓住“探索”这个主要教学方式, 通过让学生在搭建长方体 (正方体) 和“涂表面”, 进一步建立长方体的“表面”概念, 从中还解决了“纸盒”、“鱼缸”、“通风管”等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采取小组讨论、操作、记录、汇报结果等等方式,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充分地体现了以上预设教学目标的意愿。当然, 如果教学过程中能有一些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预防方案, 那么, 操作性就更加显著了。

点评者简介:李国良, 海南省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培训部副主任。

点评: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李国良

这个课时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为:“清晰的教学思路———明确的目标导向———有效的教学过程”。

1.清晰的教学思路。本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 为此, 朱老师确立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思路, 从而体现了教师整体教学思想以及教师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观。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4篇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的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生活美、数学的美。小组共同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盒子、尺、硬纸板、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大家好!今天侍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想把它送给这节课最爱动脑筋,最爱发言的同学,老师觉得这件礼物的盒子不够精美,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让这个盒子更加美丽?(学生说到给礼物盒子包上包装纸。对,侍老师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大小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自然明白。

二、新课展示

1.请同学们按照黑板上的要求,带着问题去学习。(自学P6—P7)

(1)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的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

孩子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

3.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

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并汇报探索思维过程,可能有以下几种 :

学生1: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 通过我们组的实验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即上下面积相等,左右面积相等、前后面积相等),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 ,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 :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学生汇报后 ,要求让多个学生演示、表述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板书: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学生2: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 2, 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板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如果长方体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c表示。那么

用字母表示:S长方体表面积=(a×b+a×c+b×c)×2

同学们通过你们刚才的实验,你们是否能总结出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学生3:通过刚才的实验操作,我们小组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乘以六就可以了。

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如果棱长用a表示,那么S正方体的表面积=a×a×6

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操作,我发现你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演示。(演示这一种方法推导思维的全过程 )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每个同学都参与活动的过程,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况且面积相等。从而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更有利于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合作与探究

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2.给出课前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包装这个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四、课堂小结、目标达成

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 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

五、拓展创新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3个相同的小长方体盒,现在要将这3个小长方体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包装?(学生通过操作、合作、讨论设计出许多包装方案,并说出自己设计包装方案的想法。)有的小组同学把面积最大的3个面重叠起来,有的认为这样包装纸装用得最少,而有的则认为有时不单要考虑包装纸的大小,也要考虑包装是否美观、大方,也有的……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第5篇

第十册第7页第9页

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在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之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只要明确长方体的长、宽和高,然后分别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把六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即: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或者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课标有关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得到结论。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在前面几册教材中还学习了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节课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前面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对这节课有一定帮助,所以继续延续知识的迁移进行学习,学生会很快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

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

教具学具:

剪刀、长方体盒子、尺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结识的朋友长方体,它要去做客,请同学们帮它设计一件漂亮的外衣,你们能帮助长方体实现它的愿望吗?

(能。)

追问:做外衣等于求长方体的什么呢?(所有面的面积)

提问: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哪几对?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求所有面的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提问:可以怎么求?

预设:把长方体拆开分别求。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你知道要用多大纸吗?你会算吗?(会,计算它的表面积)

哪一个同学能拿着这个模具指给大家看?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活动新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

1、教学表面积的意义。

(1)学生看长方体,按一对一对的顺序说说是哪几个面。

(按顺序将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按上前左右下后的顺序将长方体的6个面展开,贴在黑板上。

你能按顺序说这里展开的面中,每个长方形分别是原来长方形的.哪几个面吗?(写出每个面是哪一个面)展开的这个图形的面积包含原来长方体原来几个面的总面积?(板书:6个面的面积和)

(2)我们现在看到,展开的每个图形的面积,都是长方体表面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完成表面积意义的板书)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长方体,摸一摸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哪6个面的总面积。

(3)找准长、宽、高,并进行标注

(4)实践:

同学们,长方体的表面积该怎样计算?我们可以用计算面积方法和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开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能不能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找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分小组合作操作,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操作)

汇报结果

各小组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预设汇报一:

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

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大部分面积相加,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

预设汇报二:

把长方体纸盒剪成面积相等的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的面积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大部分面积为长宽+长高+宽高,而第二大部分面积与第一大部分面积相等,只要把第一大部分面积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预设汇报三: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把长方体纸盒的六个面剪成上下面和四周两大部分。

只要把这两大部分相加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一部分面积为(长2+宽2)高+长宽2,并说明长2+宽2可以表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

预设汇报四:

用填补法,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填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减去填上的部分

这四个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你们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实用,为什么?

(因为我们计算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有时候不能把它的表面展开,所以第3、4种方法就有些困难。)

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常都会用第1、2种方法,而第3、4种比较少用,所以在做题时,你应该选一种最适合的方法做。

三、迁移练习

一)基本练习

P9页,例1

1、生独立练习

2、适当点评

二)巩固练习

数学医院门诊部,接待四位病人,其中有两位装病,请各位聪明的小医生帮我找出来行吗?

一个长方体纸盒,底面是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高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门诊号

临床表现

病因

1号

(22+24+22)2

2号

(24+22+24)2

3号

224+242

4号

244+222

三)开放题

1、谁能做设计能手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两个牙膏盒,现在要将这两个盒子包装起来,请大家给它设计一个包装方案,并在小组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做?

2、小金鱼搬家

小金鱼长大了,它想搬新家,这个新家的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0.6米,宽0.35米,高0.4米,你们说做这样一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3、小明要给一本书加一封皮,如图,

这本书厚1.5厘米,这本书的封皮要用

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四、小结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求?你能借助今天的方法自己探究出来吗?

五、作业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设计2 第6篇

知识目标:

1、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会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关于求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求四个面、五个面的面积。)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推理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索精神。

3、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会计算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面积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小盒子,剪刀、彩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式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生2: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并且会利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

1、观察长方体表面展开图,总结表面积概念

谁能说说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课件出示(长方体表面积概念),齐读

2、探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知道了什么叫长方体的表面积,那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A、动手操作 找关系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观察这个长方体墨盒的展开图并讨论这样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指生读:长方体展开图中,哪两个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 B、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探究结果 C、老师点拨总结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长方体表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课件出示

D、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计算长方体墨盒的表面积

四、巩固练习

1、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在具体做题时,同学们可以根据题意选择适合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吧。请看这道题,你能独立完成吗?(课件出示微波炉)

学生尝试完成。教师巡视关注学困生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师手拿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这个特殊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计算?

3、质疑

4、习题 填一填

只列式不计算:五个面、四个面

选择:生活中不需要求六个面的情况 学生举例 动笔算一算:在求表面积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六、全课总结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7篇

莒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李梅 吴学翠 张传菲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往往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为了更好的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本节课,我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和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三月份是我们学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学校要为贫困生捐款,需要做一个捐款箱,你想做成什么形状?(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多少纸板?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找出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并说明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同桌看着自带的学具互相说一说)

2、让学生在长方体上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沿着左右两边的棱展开,铺平,放在桌子上,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思考: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这个展开图是由几个面的面积组成的?

3老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4、老师提问: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其实就是求什么?怎样求这六个面的总面积?

5、小组合作探究:求六个面的总面积。

6、投影出示长方体展开图,集体交流得出结论 上下两个面:长*宽*2 前后两个面:长*高*2 左右两个面:宽*高*2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或者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8、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让其推导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投影出示)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根据面积公式计算: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5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解法一:5*4*2+5*2*2+4*2*2 =40+20+16 =76(平方厘米)

解法二:(5*4+5*2+4*2)*2 =38*2 =76(平方厘米)

10、(应用)准备做一个长是60厘米,宽是40厘米,高是60厘米的募捐箱,需准备多大纸板?(让学生试一试,紧扣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细心选一选

2、制作一个正方体的玻璃鱼缸(无盖),棱长是5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3、学校要粉刷教室,教室长8米,宽6米,高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11.4平方米,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8篇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来源于生活原型

对于小学生来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借助于丰富的生活原型,只有学生对现实物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把握住了物体的特征,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物体清晰的表象,这样在离开物体之后,学生也可以由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从而形成空间观念。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在刚开始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魔方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并说出每一个面如何求出面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量一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尝试求出它们的表面积。在展示时,有的同学列出了很长的式子,把每一个面分别求出并加在一起,也有的同学列的式子要短很多,但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很多同学马上就发现了原因,长方体的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分别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前面积+左面积+上面积)×2,正方体6个面都相同,所以可以用一个面的面积乘以6。这样就体现出在实物观察基础上思考的重要性,从而使问题解决更加简便。

二、解决生活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

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反过来知识又是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服务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知识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会以生活为背景,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关键要让学生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与生活中实物的对应,从而方便学生理解和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审清题意不仅是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更重要地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求教室墙壁的粉刷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需要求出哪些墙面的面积,有的同学说道,地面已铺上了地板砖不需要粉刷,所以只需要求出另外五个面的面积和即可;有的同学指出,窗户、门和黑板等地方也不需要粉刷,所以还需要扣除这些地方的面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根据教室的现实完善了题目中的相关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如在新的学期里,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崭新的氛围,学校计划将每间教室重新粉刷一次,已知我们的教室长为8米,宽为7米,高为4米,门窗和黑板等的面积为25平方米,请聪明的你算一算共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如果一平方米用内墙涂料0.25千克,则共需要涂料多少千克?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认真分析清题意,结合各个面的面积求法,很轻松地求出所需要粉刷墙壁的面积,并求出需用的涂料,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三、空间想象促进了空间观念的发展

空间观念的形成来源于学生对实物形态的感知,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物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建立起空间观念,这样才能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够让学生在想象与思考中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的头脑更灵活,创新思维能力更强。

如要把一个长为50cm、宽为40cm、高为30cm的长方体切割成两个长方体,则表面积增加多少?在前面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建立表象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已无需再借助实物演示,只需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大脑中构建起长方体的模型,再从如何切割上进行思考与探究即可。学生在思考后展示出了三种情况:切长,则多了宽乘以高两个面;切宽,则多了长乘以高两个面;切高,则多了长乘以宽两个面,再根据数据就可以求出结果。这样的过程,学生呈现出来的不仅是计算的结论,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总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以生活为蓝本,借助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建构几何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以后学习立体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空间观念的形成,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利用丰富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经历了由浅到深的认知过程,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摘要:发展空间观念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以生活实例为教学蓝本,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培养空间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谈谈如何以生活为蓝本,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蓝本,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黄秀琼.从生活到数学: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必经之路[J].小学数学教育.2014年Z2期

[2]潘徐丽.积累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4年11期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9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23页-26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通过自主尝试,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结合现实情景和信息,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特例的规律提炼,探究一般生活中有关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

找相反关系的量(上对下,左对右,前对后)

2.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收集的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包装盒

(1)看到这些包装盒你想说点什么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看工人师傅遇到了什么問题?要做这些包装盒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1.齐读课题后提问:看到这个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拿出自己收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学具回忆: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哪些特征?

3.课件出示展开图,学生观察展开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谁知道什么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组成了形体的整个表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

4.从表面积的含义中你认为该怎样计算呢?只要想办法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过渡提问:如果由你选择,你想选择哪一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呢?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探究

1.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

大胆猜想,探索求法: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猜猜:怎样求它的表面积呢?你是如何思考的?谈谈你的想法。(先求一个面的面积,再求6个面的面积)

(2)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必须知道些什么条件?为什么?怎样求?(必须知道它的棱长,因为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知道棱长就是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用棱长乘棱长求它的面积)

(3)出示例2,一个正方体墨水盒,棱长6.5厘米,制作这个墨水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追问:6.5×6.5是什么意思?再乘6又是什么意思?

(4)学生依据计算方法汇总计算公式:棱长×棱长×6

(5)试一试

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玻璃鱼缸,棱长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学生独立完成。(1.2×1.2×5)

评讲:为什么乘5?

(6)求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要看它需要求几个面,只要先求一个面的面积,有几个相同的面就乘几就是它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求法。

(1)出示一个长方体教具提问:看看它,能运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为什么?(面的大小不同)

(2)学生讨论:根据表面积的含义,能想出办法吗?说出你的想法。

(3)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会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能计算吗?说出你的想法。

具体探究:长方体的每个面的长与宽与长方体长宽高的关系。

上面或下面:长方形的长=长方体的长 宽=长方体的宽 面积为:长乘宽

前面或后面:长方形的长=长方体的长 宽=长方体的高 面积为:长乘高

左面或右面:长方形的长=长方体的宽 宽=长方体的高 面积为:宽乘高

深入追问:知道老师为什么把上面或下面、前面或后面、左面或右面放在一起?

引导学生明白:长×宽×2、长×高×2和宽×高×2的具体含义或长×宽+长×高+宽×高等的具体含义。

(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求长方体的面积,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知道些什么条件呢?(长、宽、高)

(5)出示例1: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尝试完成作业题卡。教师依据具体情况评讲点拨。

预设答案1:上下面的面积+左右面的面积+前后面的面积

即:长×宽×2+长×高×2+宽×高×2

0.7×0.5×2+0.7×0.4×2+0.5×0.4×2

=0.7+0.56+0.4

=1.66(平方米)

(把相对的两个面面积计算出来,再把各部分加起来就是它的表面积)

预设答案2:(上面面积+左面面积+前后面积)×2

即:(长×宽+长×高+宽×高)×2

(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平方米)

具体追问各部分的真正含义。如长×宽指什么,长×宽×2又表示什么?合起来又表示什么?或(长×宽+长×高+宽×高)是什么意思,(长×宽+长×高+宽×高)×2又表示什么意思?

(6)进一步找寻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联系。

第一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计算出相等的面,然后把各部分加起来。只是不能一次解决罢了。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表面积的一半,即把上面、前面、左面面积看成一个整体,再乘2求出它的表面积。

三、走向生活,解决问题

1.出示:制作下面这个长5米、宽2米、高4米的长方体的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2.如果第一题中的这个包装箱不需要盒盖,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呢?你又会如何思考?说出你的想法并列式看看。

师:评价两种方法,完成后比较他们的异同。

3.看看这种食品包装盒,它需要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已知长方体的长为5dm,宽和高都为3dm,你能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吗?

要求:独立列式,认真想想,有没有什么创意发现?

重点评讲:这道题的计算更加印证了正方体的面积计算给我们启示:先看它需要求几个面,先找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找出相同的面,有几个就乘几更简便一些。

四、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2.小结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们从一般的长方体的特征中发觉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又从特殊的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给我们的启示中找到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无论是一般到特殊,还是特殊到一般,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10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公开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长方体实物的表面积的方法,能确定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联系实际,能正确解决长方体表面积的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练习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谁来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怎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 长×宽× 2+长×高× 2+宽×高×2

2、独立计算出下面图形的表面积。(课件出示习题)

二、变式练习,活学活用

1、课件出示: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根据需要,并不总有完整的拥有6个面,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

2、学生判断,口头回答

3、小结:在解决有关长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3、这里有1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的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1)一个长、宽、高分别是8米、6米、2米的长方体游泳池。A、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如果把水池的四周和底面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教师对差生重点辅导)

小结:

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4、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如下图,你能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吗?(课件出示展开图)(1)学生独立练习(2)汇报交流,订正结果

三、巩固强化,发展提高

1、现在请同学看一看火柴盒(课件出示火柴盒),观察、讨论一下火柴盒的外壳和内匣。A、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B、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的外壳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纸板?(1)小组讨论学习

(2)火柴盒的内匣是由几个面组成的?缺少了哪一面?如果要求制作这样一个内匣,需要硬纸板多少,应该求几个面的面积?

现在再来看外壳,是由几个面组成的?缺了哪两个面?如果要求制作这样一个外壳,需硬纸板多少?应该求几个面的面积?

(3)学生计算,师巡查辅导:(4)交流算法,订正结果,评价

四、综合练习,更上层楼

1、把三个棱长均为6cm的正方体方块拼成一个长方体,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求下面这个零件的表面积.(单位:cm)

五、总结全课,交流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互相说一说。

六、课后练习

1、一个长方体教室长8米,宽7米,高4米。教室的门窗和黑板的面积一共有35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顶面和四面墙壁,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工料费1.5元,粉刷工料共需多少元?

2、学校大门前有6级台阶,每级台阶长6米,宽0.4米,高0.2米。(1)6级台阶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11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让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应该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领悟,总结方法:

谈话: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和。

出示例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中哪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确: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根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

3(5×3+5×3.5+3×3.5)×2-5×33、谈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再互相交流。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做让学生先弄清楚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6 题,思考问题是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四第7题 要学明确木板是上、下、左、右四个面,沙网是前后两个面。

2.练习四第8题 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应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后,还应该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3.练习四第9题 帮助学生理解台阶占地面积应为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即0.3×6×5=9(平方米)。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即9+0.2×6×5=15(平方米)。

4.练习四第10题 要提醒学生以厘米作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

五、思考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第12篇

1、复习导入内容可以再精炼一点。没必要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面、棱的方面挨个去比较,去订正,直接设计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形式也没必要挨个抽学生回答,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抽一组代表回答即可,这样既节省时间也抓住了重点。第二个练习题的设计可以直接让学生说出面积即可,其他学生判断,因为是复习内容,没必要像新课一样都是重点去分析。

2、重点的内容重点突破。长方体的表面积探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在之前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和展开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直接让学生借助实物或者展开图去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让学生理清弄顺长方体展开面的长和宽和原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将小组合作“议一议”的内容作为重点,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占用的时间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时间。

二、牢记数学课的“三必讲、三不讲”。比如这节课上“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后,没必要定义读三遍,然后又抽取了10个同学依次回答问题。包括温故知新里的练习内容,只要学生回答正确,或者知错能改,没必要一道又一道的讲解。

三、数学课应该精讲多练。而本节课学生说的多,而且环节过于罗嗦,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练习又少之又少。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第1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例2、例3。

教学简析:

“长方形的面积”是一个经典的数学教学内容, 笔者曾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过。当时主体部分安排了4个长方形 (3厘米×2厘米, 4厘米×3厘米, 6厘米×5厘米;15厘米×10厘米) 为探究材料,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 逐步归纳提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近日教学这一内容时, 对曾经的教学实践反思发现, 这样的教学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 教学过程的线性推进,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 整个学习过程, 虽然有教师的问题作引领, 学生也有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 但总体而言, 教师的引导过于强势, 使学生的操作活动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够, 思维缺乏挑战性;其次, 学习材料不够生动有趣,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再次教学这一内容时, 我适当作出调整, 便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揭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2. 在黑板上呈现4个长方形:

(1) 6厘米×1厘米; (2) 3厘米×2厘米; (3) 4厘米×3厘米; (4) 3分米×2分米。引导学生观察, 并通过猜测唤起他们对面积概念的回忆。

师:在黑板上的4个长方形中, 你认为哪个面积最大?

生: (4) 号长方形面积最大。

师:老师再告诉你一个信息, 这4个长方形中有1个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你觉得是哪一个?

生:还是 (4) 号。

师: (1) 号为什么不可能?

生:1平方分米有手掌那么大, (1) 号比手掌小多了, 肯定不是。

(判断 (2) 号和 (3) 号的理由同样) 。

二、展开

1.动手操作, 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意义。

一摆:初步体验长方形面积。

师:大家都认为 (4) 号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分米, 用什么办法来说明呢?

生:用1平方分米的方块去摆。

教师提供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请一位学生演示摆放的过程。

师: (4) 号长方形里正好摆了6个1平方分米, 我们可以确认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生:6平方分米。

二摆:深化认识长方形的面积。

师:剩下的3个长方形中, 还有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你们认为是哪一个呢?

学生先猜, 有认为 (1) 号的, 有认为 (2) 号的, 有认为 (3) 号的。

请学生自主验证: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独立操作后, 确认 (1) 号长方形和 (2) 号长方形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演示摆放的过程, 结果得到: (1) 号长方形摆了1行, 有6个, (2) 号长方形摆了2行, 每行有3个, 共有6个。确认 (1) 号长方形和 (2) 号长方形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师:通过刚才的拼摆活动, 我们发现 (1) 号长方形和 (2) 号长方形虽然形状不一样, 它们的面积却是———

生:相同的。

师:都是——

生:6平方厘米。

三摆:初步体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摆我们知道 (3) 号长方形的面积肯定比6平方厘米大, 那么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得到?

学生自主探究 (因为学生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只有6个, 所以要摆满的话必须同桌合作起来才能完成, 如果不摆满, 则需要理解不摆满的意义) 。

操作后, 先确认结果 (12平方厘米) , 让学生演示各自不同的摆法。

生1是摆满的, 观察得出12个;生2没摆满, 想的是能摆3行, 每行能摆4个 (如图1) 。

4. 针对性练习:根据图2中的信息, 判断下列各长方形的面积。

请学生口答后, 得到三个算式:5×3, 5×4, 4×4。

2.思考解答, 深入理解面积计算方法“长×宽”的算理。

多媒体呈现一条长为12厘米的线段。师:这是一条长为12厘米的线段。老师想用它围成这样一个长方形 (5×1) , 它还能围成其他形状的长方形吗?

生:能。

接着呈现另外两个长方形 (4×2;3×3) 。

师:因为这3个长方形都是用12厘米的线段围成的, 所以它们的周长肯定———

生:一样长。

师:它们的面积是不是一样的呢?

生:不是。

师:那么, 这3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呢?你用什么办法得到?

学生先思考, 再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并收集典型算法:5×1=5 (平方厘米) ;4×2=8 (平方厘米) ;3×3=9 (平方厘米) 。

师:你们能理解这样的算法吗?这里的5×1表示什么意思?

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摆, 可以摆1行, 有5个。

师:哦, 你是用1平方厘米去摆, (让一名学生用实物在投影仪上操作, 其他学生跟着一起数。) 这个5×1表示是1行5个。

师:4×2又表示什么呢? (1行摆4个, 摆了2行。)

学生回答后, 用多媒体演示摆的过程。

3×3=9 (平方厘米) , 这个算式先请学生同桌交流说“表示什么”, 再直观演示摆的过程。 (借助这个图形体会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小结:通过对以上长方形面积的研究, 现在如果让你去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你只要怎么办就行?

生:用“长×宽”就行。

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并根据上面第三个图形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巩固

针对性练习:请计算出放学具的长方形信封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18×10=180 (平方厘米) 。

师:你量出长是18厘米, 其实你就知道了———

生:沿着长可以摆18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

师:那么量出宽是10厘米呢?

生:知道可以摆这样的10行。

师:18×10=180 (平方厘米) 就是———

有的学生直接说是长方形的面积, 有的学生则说信封里面包含了180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

四、总结拓展

小红有1张卡片, 如图3。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分米)

问:整张卡片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完成后, 再次提出问题:这张卡片的周长又是多少呢?

设计心得:

1. 有思。

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教学, 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算, 更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对算理的理解是一个颇具思维价值的过程。以上两个核心环节便体现了“长方形面积”学习中两个层次的思维过程。

环节一, 基于动作思维的理解。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意义”, 即“求长方形面积其实是在计算长方形内所包含面积单位的个数”, 并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长”与“宽”在计算面积时的重要作用。这样的目标是通过学生自主操作来完成的, 其思维活动与摆小方块的过程密切联系, 走的是一条从直观感知到尝试抽象路径, 为任务二积累了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

环节二, 脱离于动作思维的抽象概括。通过计算3个相同周长的长方形的面积, 进一步思考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本质内涵。在解答过程中, 教师只提供了媒体图形的观察, 没有提供可以直接操作的图形, 学生就难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获取结果, 只能通过思维层面上的操作思考, 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 思维含量显著增强。但因为有环节一的操作经验,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头脑中设想摆的过程, 并找到面积单位个数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对应关系, 从而得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宽”, 并理解这样算的道理。

2. 有趣。

《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设计 第14篇

1. 知识技能: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生共同完成: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沿棱剪,再展开)

参照实物与课件上的长方体,用“上”、“下”、“前”、“后”、标明正方体的四个面。

观察一组图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完成

(1)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答题卷

姓名:小组:

请你想想以下生活中的问题,实际要求几个面?并把题前的字母与公式的序号填到相应的表格里。

A、做长方体电闸箱的用料

B、油漆长方体水泥柱子的面积

C、做正方体油箱的用料

D、长方体游泳池的占地面积

E、做正方体通风管用多少铁皮

F、长方体遥控器全面喷漆

G、做长方体橡皮的包装纸

H、做一个无盖的正方体木箱的用料

I、正方体的占地面积

J、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天花板

K、无盖正方体鱼缸的用料

L、做长方体简易衣柜的布罩

⑴a2⑵4×a×a⑶ab⑷5a2⑸5×a×a

⑹6a2⑺(ah+bh)×2⑻2ah+2bh+ab

⑼(ah+bh+ab)×2 ⑽(ah+bh)×2+ab ⑾2ah+2bh

⑿a×a⒀2ah+2bh+2ab⒁4a2⒂6×a×a

图形名称要求的面的个数公式 

长方体1个公式 

4个公式 

5个公式 

6个公式 

正方体1个公式 

4个公式 

5个公式 

6个公式 

(2)学生汇报。

(3)师生共同:概括小结。

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

抢答题:

1、求粉刷长方体教室的面积,是求长方体的()个面的面积。

A、4 B、5 C、6

2、长方体油桶用料面积是求()个面的面积。

A、4 B、5 C、6

3、加工洗衣机的防尘布罩,是求长方体的()面的面积。

…………………………

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题目

尝试题例:

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5米、高0.8米,

1. 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

1.2×0.5=0.6(平方米)

2.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1.2×0.5+0.8×0.5×2+1.2×0.8×2

3.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 

1.2×0.8×2+0.8×0.5×2 

师:小结:当我们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这是我们班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题目

米?

(1) 2×3×2+0.5×3×2( )

(2) 3×2×2+2×0.5×2 ( )

(3) 3×2×2+3×0.5 ( )

(4) (3×2+3×0.5)×2 ( )

(5) (2×0.5+3×0.5)×2+0.5×2 ( )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四、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同学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学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

课件出示题目

学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

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6=48(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用4块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8×6×4=192(块)

3.粉刷教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6+8×4×2+6×4×2-20

独立完成→小组中进行互相交流→选取代表汇报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自由发言)

上一篇:奔跑作文600字初三下一篇:小学生一年级描写雪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