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2024-07-04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精选9篇)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1篇

浅谈我国民众对反恐的认识及其应对措施

论文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恐怖主义的现状和民众对反恐的认识,以及提出了对抗恐怖主义的一系列的措施,只有强烈打击恐怖主义,增强国家和民众的意识,让国家与人民的安全得到更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恐怖主义反恐意识危害

打击 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美国的“9•11”事件更是使恐怖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

一、我国恐怖主义的现状

当代恐怖主义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意在达成宗教、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民众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一是恐怖主义的恐怖活动日趋政治化,常常以分裂国家和达到极端民族主义要求为目的;二是恐怖活动主要有秘密和公开两种形式,但具体方式日益多样化,包括爆炸、暗杀、绑架、劫持飞机或人质、施毒、危害计算机系统和公开打砸抢杀等;7月28日凌晨,新疆莎车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经初步调查,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计划周密、性质恶劣的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案发以来,社会各界强烈谴责暴力恐怖分子的恐怖暴行。我国新疆、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昆明等地的恐怖袭击事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给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二、民众对恐怖主义的认识

对于民众来说。恐怖主义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令人惊慌的,也令人畏惧的。就像2017年6月3日,在英国大选即将举行之际,英国首都伦敦突然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近些年来,中国也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的受害国之一。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有国际大背景,也有国内的原因。恐怖活动是一个国际问题,首先是针对西方的,但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恐怖祸水引向中国,利用境内外三股极端势力在中国制造事端。至今,西方政要还不时会见**、热比亚等分裂势力头目。如果说国际大背景难以控制,国内的事情是可以做好的,而且必须做好。恐怖主义的目的就是屠杀平民,并达到将更多人至于恐怖的阴影下。他们不会寻求和平解决方式,所以对于恐怖主义,一是政府坚决打击,二是民众加强反恐意识,别无它法。当然对民众来说,了解一些主要恐怖组织的知识,掌握一些防范暴恐袭击的常识,对提高全民反恐意识、保护人身安全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家和民众对反恐的应对措施

1.继续坚持联合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地位。不断拓宽国际反恐斗争合作领域,使恐怖分子无处藏身。国际反恐斗争合作的基础仍是双边合作。进入新世纪,我国在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进入快车道,其中,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中外合作反恐的成功典范。因此,全球性反恐斗争合作仍亟待在国际公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并机制化。

2.构建反恐体系,为反恐提供机制保障。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武警、公安特警和军队为主的一线反恐力量,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反恐力量体系,加强了对反恐怖工作的领导。而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强化反恐战略顶层设计的又一重大步骤。

4.坚持和推广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理念。运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手段,加强源头管理,防患于未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提出符合中国利益的地区危机解决方案。

5.推行有别于西方的反恐对话和交流。反对将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加强人文沟通,增强政治互信。6.履行单位和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利方面,对举报恐怖活动或者协助防范、制止恐怖活动有突出贡献或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义务方面,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7.增强反恐怖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发现持护照或假护照活动、从涉恐敏感国家返回、不愿透露真实身份或冒用他人证件、通过非正常渠道出入境、宣扬极端思想和浏览传播暴恐音视频、购买管制物品和制爆原料以及多次前往敏感地点和人员密集场所踩点等人员。8.加大反恐怖教育宣传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面对恐怖袭击事件时不要围观,保持镇定。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若无法逃避等,保持情绪稳定,灵活变通,积极自救互救等各类方法措施。加强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使反恐怖主义深入到城镇、乡村,真正打一场反恐怖主义的人民战争。

对于民众来说,恐怖分子越是猖狂,人民群众捍卫社会稳定的决心就越是坚定,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就越是不可动摇。只有坚决反对暴力恐怖行径,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才能维护安定、祥和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恐怖主义论》张家栋

〔2〕《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防治对策专论》赵秉志

黄芳

聂立泽 〔3〕《恐怖袭击离我们有多远》张善明

袁秀凡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2篇

所谓新闻专业主义,顾名思义,就是新闻职业道德外在表现。新闻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职业理念和专业控制模式的思潮,是十九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化的大众报刊的兴起而在西方兴起的,它以自由主义哲学思想为核心理念,是新闻自由的媒介实践。对它的理论描述有很多,有的学者归纳出其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中立的把关人和客观的反映者。专业性、服务性、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并由此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理论和技巧,其主要的价值在于维护媒体的社会公器职能,另外强调报道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以服务为实质。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的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职业道德中彰显突出。在新闻业务中,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表现是记者在面对凶险时体现出的专业和客观,不论是危险的第一战线,还是面对强权的威胁,记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保持正义和公道。随着西方新闻职业理念的影响,新闻专业主义内涵逐渐体现在各家媒体的竞争中,成为国内媒体自觉追求的理念,不仅是在新闻业务方面,还体现在其他关系中。

在我国,新闻专业主义依旧承受多种因素的考验。尤其是政治因素,由新闻和政治的关系我们知道,政治对新闻有着决定作用,因此必然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另外还有经济、暴力、“人情”等因素对新闻专业主义存在冲击。如何协调这些因素,以至于将新闻真正的做到专业,成为我们一再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3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理论渊源上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最初的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探索源自于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并以毛泽东思想为理论积淀, 随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十七大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是总的来看, 毛泽东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仍然存在着认识的误区, 未能走出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界定突出表现为把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 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总体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因而毛泽东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原因。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三个理论的简单相加, 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一次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面对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 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时,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坚持改革开放, 依靠党和人民, 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 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时, 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 研究新问题, 提出新思路, 进一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主题不断进行深化与发展的一脉相承, 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及其经验进行的科学总结, 是指引我党带领全体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指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进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错综复杂, 各种文化思想相互碰撞,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 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主义, 鼓吹“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 企图造成思想理论上的混乱;有些人甚至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倒退, 以资本主义的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在这种形势下,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旗帜, 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3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不断适应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 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探索和形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和解决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建和生态建设的大发展。事实证明,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 就能够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 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卢先福.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党的建设篇[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丁元北, 肖泳冰.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J].2008, (7)

[3]黄龙保, 王玉周.开辟前进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J].求是, 2009, (1)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解放军报, 2008, 12, 19.第一版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4篇

“9.11”之后恐怖主义行动的新手段

“9.11”事件发生没过几天,达州美国媒体公司下属《太阳报》的一名编辑即死于吸人性炭疽热。有人估算,用5000万美元建造一个生物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远远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顿60万人口中的一半死亡。"此外,用作生物武器的细菌或病毒,还可在短时期内大量增殖,只需少量施放就可造成严重后果。生化专家说:"生物武器攻击产生的严重后果有时令人难以想象,人口数量会大幅度下降。除此之外,生物武器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容易实施,

施放突然,难以防治。只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菌用轻型飞机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以至毙命。

国际刑警组织的对策

构建反恐网络体系

作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专业组织,融合行动力量(FTF)(融合专责行动组)共由六组分支力量组成,分别针对不同地域反恐形势开展工作,旨在识别确认参与国际恐怖活动的相关组织,并构建恐怖分子信息数据库。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121个成员国参与国际反恐事务,各国指派218名专职联络官组建全球反恐网络。

打击核威胁及生化恐怖活动

“盖革”项目旨在收集分析涉及核原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非法贩运及其相关违法行为。迄今"盖革"项目数据库所载案例共计2200件,2009年最新录入133件例案信息,从而为犯罪模式、趋势、潜在威胁及走私贩卖路径及方法等情报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数据。此外,该项目中的相关培训对跨部门及跨境合作应对生化恐怖袭击(例如运用细菌、病毒或真菌生物介质)亦有重要意义。

9月,多名高级执法警官、公共卫生专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在波兰共同参与国际反生化恐怖袭击虚拟演练。该培训演练模拟全球生化恐怖袭击场景,以明确各方在应对此类恐怖袭击事件的职责及相互协调关系。来自中东欧六个国家的27名执法人员参与了此次培训演练。

2002年成立的融合行动力量(FTF,the Fusion Task Force)已在140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以构建全球联系网络。各国工作人员相互交换恐怖组织相关情报并存储嫌疑人员信息以组建恐怖分子信息情报数据库。

中国在“9.11”之后所签订的国际条约

“9.11”事件后,中国及时加入了《关于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签署了《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2001年,我国与俄、哈、吉、塔、乌五国元首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些国际公约充分发挥了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效能。这些静态的国际性法律规范或宣言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打下基础。然而,要想有效地遏制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还必须建立完整的国家之间的动态协作体系,动静结合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惩治对策。

“9.11”中国与各国进行的反恐合作

自从“9.11”事件以来,中国对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2002年2月,中美两国经过磋商,同意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美驻华领事馆内部设立临时办公室,中方保留在美设相应机构的权利。2002年10月24日,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北京开设了法律专员办事处。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部)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5篇

中国美术发展历史悠久, 起源于几个世纪以前,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了较好的延续性,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 这种延续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在后一个朝代的美术作品中依旧可以寻找出前一个朝代的美术创作的影子, 有时他们会对前朝的美术作品进行临摹, 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种临摹是抄袭, 而是看作对于前朝作品的一种创新, 是对前朝美术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现在我们欣赏当时的美术作品依然可以发现这个特点。中国的美术发展有着一定的继承性, 但是发展到近代, 美术风格逐渐变得多种多样, 这是受到当代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

乡土写实主义

在乡土写实主义还没有兴起以前, 绘画风格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尤其是在西方国家, 具有极其浓烈的探险精神, 画风多种多样, 而在中国, 由于中国绘画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绘画风格的稳定性, 这就使得中国画风较为单一, 受到战争与环境波动的影响, 中国绘画大多以表现领袖主义为主, 这和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随着乡土写实主义的兴起, 中外画坛迎来了新的绘画时代, 乡土写实主义的兴起不仅仅对作品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 同时对中外画家的启蒙以及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乡土写实主义注定会是美术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将永远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对于乡土写实主义的理解,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一个是乡土, 一个是写实。乡土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深深热爱着的乡土, 古今中外, 无数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乡土的热爱。那是一份浓浓的乡愁, 点燃了无数人心中那淡淡的哀愁。对于故乡, 人们永远有着一种永恒的情感, 这种情感不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逝, 反而会在时间的发酵中变得历久弥香, 是一种永恒的情感方式。对于写实,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写实是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常态的一种反映, 它不再着重于对领袖主义的表现, 而是一种走进人民生活, 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人生百态, 回归自然, 感悟平凡生活中的伟大, 关注平凡人的生活。当乡土和写实主义相结合, 一种描写人的自生活状态的画面就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虽然不是用很多的字符去表达其中的感情, 但就是一个简单的画面, 就会让我们沉思, 让我们被作者拉入那淡淡的忧愁之中。

很多时候, 我们对于乡愁存在于脑海中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风干成的一个永恒的画面,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画面, 当绘画者将它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 就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有时我们会说, 一幅优秀的乡土写实主义画作, 就是一部无声的电影, 以其自身特殊的方式向人们默默地传达着其中的情感。

怀斯的乡土写实主义

在美国的绘画历史上, 有一位著名的人物, 他是乡土写实主义的开拓者, 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对美国画坛乃至全世界的画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有时候他的作品不被人理解, 他的生活方式不被人接受,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重要的乡土写实主义的代表者, 他的成就与辉煌依旧为世人所接受, 他的作品依旧为世人所推崇。就是这样一个离群索居的绘画者, 偏离原有的绘画风格, 自成一派, 在众多的绘画风格中独树一帜, 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 一个用灵魂绘画的作者。这就是安德鲁·怀斯。

安德鲁·怀斯出身于绘画世家, 他的父亲老怀斯也是一位乡土写实主义的探索者, 老怀斯所处的年代动荡不安, 新旧势力不断碰撞, 文明与野蛮, 征服欲迁徙, 这就决定了其恢宏的画风, 老怀斯善于以全局性的眼光去描绘恢宏的场面, 表现人面对敌人时超强的勇气与强大。在1945年, 老怀斯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了, 父亲的溘然离世, 对于幼小的安德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使其感到浓浓的忧伤。而在他的成长时期, 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 强大的战争与杀戮, 让年轻的安德鲁过早地见识了人性的残酷与冷漠, 这对于他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加之父亲离世对他的打击, 使怀斯的身上笼罩着强烈的哀伤。人的作品是作家对于其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 这也就使得从怀斯的后期作品中我们可以体味出淡淡的哀伤。

怀斯喜欢挖掘身边的宝藏, 以平凡的事物或者人物为艺术题材去进行创作, 绘画者追求特别以及对陌生事物表达的绘画风格。在他的画中, 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平凡的人物, 如怀斯的那个残疾的邻家女孩儿克里斯蒂娜就是家喻户晓的怀斯名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的主人公, 画面中描绘了坚强倔强的不愿寄人篱下的克里斯蒂娜在广袤的草原上慢慢地挪动着身体, 深情地凝视着远方的家, 那一方小木屋是克里斯蒂娜的寄托, 是她的归宿。就是这幅简单的画面却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深情, 小女孩的倔强, 对于家的渴望, 这都是通过画面传达出来的。现如今那个小木屋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坐在广袤的山坡上凝望, 体味那份生命中的倔强、生命中的坚强和对于理想的憧憬之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只是怀斯众多的乡土写实主义中的一幅, 他的画作素材都是来源于他周围的平凡生活之中, 就是这种对于平凡生活的表达, 开启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 表现出了对于人性的重新思考, 对于大自然的重视, 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个让人深思的精神世界, 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当这个新的时代来临, 必然会给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绘画者带来新的启示, 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的价值, 开始捕捉平凡人物的感情, 不再局限于对大画面的夸张表现, 回归自然, 回归本土, 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中来, 将平凡人物的感情通过细腻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来。画家画笔下的每一棵树木, 每一方砖瓦, 每一个平凡人物, 都是他们对于平凡生活的全新领悟。怀斯的乡土写实主义画风的兴起对于中国绘画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当时正在寻求改变的中国绘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何多苓的成名作《春风已经苏醒》就是一幅成功的乡土写实主义画作, 在何多苓的述说中, 她表达了对于怀斯乡土写实主义风格的崇拜, 她认为怀斯主义的风格对她的创作起到了引导作用, 何多苓也成了中国乡土写实主义的引路人。怀斯不但引领了美国绘画的改变, 也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绘画改革。

形式美

在中外绘画者对于绘画作品的追求中, 美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一幅成功的作品必定具有其美之处, 这也是绘画者们不断追求的一种境界。无论是破碎的美还是暖人的美、亦或是带有些许沧桑的美, 这些都是美, 都是美术艺术所不断追求的, 美有很多种, 同时没有具体的定义, 也没有具体的核定标准, 就是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于人的吸引力。对于美的认识也有多种不同的界定, 有形式美、美的形式、内在美以及外在美, 在美术艺术中, 人们对于形式美的应用非常广范。

1.形式美的来源

形式美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也不是通过自然的方式形成的, 而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是在社会实践中慢慢积累而来的, 其中包含着对于原有的社会内容的仿制, 让原有的社会内容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观念。形式美普遍存在于生产、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之中, 是一种历史的积淀, 是对于人的思想观念、生活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积淀, 他不受到任何具体形式的制约, 有着其自身的发展方式, 在漫长的岁月里, 形成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同时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2.形式美的特点

(1) 形式美的独立性

形式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是一种审美对象, 同时形式美还具有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 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而成的, 具有一种蒙眬的意味, 它从不会受到任何事物的限制, 具有相对的自由性, 是一种从具体的美中提炼升华而得到的美。

(2) 形式美的抽象性

形式美不会受到事物的制约, 同时是一种不能够捕捉的审美形式, 它并不是一种事物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可以让我们观摩, 它所具有的的蒙眬意味使得人民对其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与界定, 而不能够以实物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之中, 其可以运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需要人民对其内在价值进行领悟, 从而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这就使得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3.形式美在美术中的运用

在早期的美术发展历史上人们往往追求的是画技的精湛, 画面布局的严谨展现给观众的良好视觉欣赏水平,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民开始醒悟, 开始关注自然, 关注人性, 关注精神世界, 这就使得绘画者开始表现自然的伟大, 以及对于自我人性的解放, 善于表现个人精神, 追求自我, 这就使得对于绘画的要求不断提高, 原有的美术表现形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形式美就开始大力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 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线条构造具有不同的代表意义, 运用原有的思维构造, 利用这些丰富的画面表现形式, 能够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富有感情的质感, 正是由于利用形式因素使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大大提升, 形式美也在美术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4.形式美运用在美术中的作用

形式美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其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喜悦之情。也是现代美术创作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为了能够使得需要表达的感情能够更好得在画面中表达出来, 就要将形式美灵活地运用于美术创作之中, 增强绘画者对于形式美把握的敏感度, 做到画面内容之间的统一以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统一, 使画面中的素材在有序的组合下成为一个非常和谐的整体, 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 增强整个画面的质感。每一种形式美的运用都会产生一种不同的艺术内涵, 绘画者将自身的感情用形式美的表现方式在画面中展现出来, 表现出不同的感情, 使得美术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结语

美术的发展与其他事物一样, 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变革的, 只有在不断的改变中才能够获得成长, 一成不变的事物终将会被淘汰。乡土写实主义的兴起以及对于形式美的运用都是绘画历史上的改革, 并且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给人们创造了更好的艺术感受与体验, 是值得继续发扬与传承的。乡土写实主义注重画面与感情的统一, 而形式美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将乡土写实主义中的细腻感情表现出来, 促进了绘画事业的发展, 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感受,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 促进国家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天呈.安德鲁·怀斯刘天呈[J].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

[2]沈建东.三代怀斯.詹姆斯·达夫安德鲁·怀斯等[J].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3]梁久.艺术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4]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怀斯[M].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8.

[5]姚强.清风轻轻地拂过——走进怀斯的世界[J].湖北美术学报, 2002 (2) .

[6]冯宏钊.论怀斯的绘画艺术[J].安康师专学报, 2005 (6) .

[7]黄道宾.怀斯的乡土写实主义与中国”伤痕美术”[J].艺术探索, 2006 (3) .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功能 建设 实践

十七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社会主义的社会体系、社会运动和社会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从一般价值层面深入到核心价值层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社会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认识。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对其中的含义和寓意之认识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时代的呼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来的。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直接地突出出来,是符合规律并提升了认识理念。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有指向性的要求,而且有更为明确的具体要求。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性质、特色、关系等关键性的问题,必须靠科学先进的理论指导来指。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十七大报告首次亮相的新提法、新观点、新要求。既点出了一个建设的大方向、大途径,又标明了其中的长期和艰巨性。

二、核心价值体系是解决人们精神家园、精神动力,树立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具有以下功能

1、凝聚功能。导向凝聚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什么上,用什么作为旗帜标杆,靠什么目标来吸引人、聚集人,引导党、国家和人民向何处去的方向引导功能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和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旗帜和道路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动力和精神依托,旗帜就是目标所向、声誉所系、力量所在。

2、主导作用和统筹兼容功能。核心价值观念多样化的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并决定制度安排、社会运行基本原则的核心理念,具有主导控制功能。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崇尚和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不同利益需求的人们之间找到了共同价值选择和目标追求点:科学发展、良好秩序、共同富裕、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和谐文明。

3、监督作用和感化教育。规范自律功能规范自律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引导、约束特别是自我约束的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是涉及荣耻的行为规范、行为选择和行为评价的道德观。它表达、设定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把握社会前进方向,规范社会生活秩序,规定社会发展目标,从道德层面促进各种制度机制的优化;它倡导爱国、敬业、诚信等道德信条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它通过讴歌真善美,谴责假丑恶,发挥良心、责任的作用,借助人们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等道德修养手段来强化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与家庭美德意识。

三、理论重在实践,贵在实效,在实践的途径、方法上多探讨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针对性。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要注意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思想内容的生动性、真实性。要善于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导向。

2、立足新的实践,不断开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新境界。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转化为造福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实际行动。当前和今后,要善于利用时代精神所提供的新的精神资源,积极做好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大文章。要把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道德,适时充实到民族精神宝库中去,不断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增进其时代性,增强其感召力。

3、重视环境影响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创造有利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必须从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改造入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7篇

一、创新习惯养成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要求,创新将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创新教育与学习习惯养成关系如何?创新型学习习惯之于创新教育,其地位、作用如何?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叶圣陶先生早在1942年《改善生活方式》中就探索思考说:“原来‘教育’这个词儿,如果解释得繁复,几本书未必说得完;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在1945年的《习惯成自然》中,他肯定地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源于不断实践与思索,是真知灼见。此外,叶先生还透彻分析了能力与习惯的紧密关系,他认为:“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也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按照叶先生的观点,养成创新习惯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养成创新的好习惯,二者本质上是同一的;同时,它还是衡量创新能力有无、大小的尺子。创新习惯养成的地位与作用之高,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认识。叶先生关于能力与习惯之间的紧密关系的论述还启迪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培养而言,创新习惯养成是极为重要的,养成创新好习惯就是为了培养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创新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才会培养出创新能力,别无它途。

二、全面、科学地理解创新习惯的内涵

所谓创新,其实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包含发明创造,也包括将已有的东西重组并产生新效益。创新教育,指的是通过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中小学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其中,关键是使学生具备求新的意识和相应的能力。

什么样的习惯是创新习惯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这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来回答。叶先生指出:“能使才性充量发展的是好习惯,能把事情做得妥善是好习惯,能使公众得到福利的是好习惯,大概也不过如此而已。”由此可知,能使创新才性发展的就是创新习惯,能使学生养成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的,当然就是创新习惯,更是创新好习惯。从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方面来概括创新习惯的内容,无疑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全面性、规范性、具体性等特点。

从实践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强调自主探究,“生活经验”,“做中学”,不惜费时费力深思熟虑,敢于突破旧框框,不怕犯错,等等。这些创新教育的过程、内容、要求同样可以靠反复训练来达成,从而养成创新习惯,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联想的习惯,等等。而从小学数学学科看,我们认为,创新习惯的重点应该包括如下内容: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构建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习惯;②养成数学精神和严谨的实证意识,有量化、逻辑化、递归化和结构化的数学思维习惯;③有积极劳动和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习惯,以及好奇、想象、动手和合作的习惯;④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有自主、乐学、自信和勇于探究的习惯;⑤有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并做出独立判断的习惯。

距今已开展十几年的素质教育,提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论断,带来方方面面的转变,集中的成果便是“高效课堂”新经验。显然,它距离创新教育还有一段距离,直白地说,应试的习惯还在,尚未养成创新习惯。当前,我们面对的仍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创新教育,我们都背负着摆脱旧体制、旧模式、旧思维、旧习惯,建立和适应新体制、新模式、新思维、新习惯的历史性使命。

三、从旧习惯走到新习惯是惊险的一跳

怎么进行创新习惯养成?改变不合理的旧习惯,形成新习惯,但有难度,有反复,要力度,难根治。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万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跃的同时,知识老化也快得超乎想象,“不创新,就灭亡”已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此,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既然找到了前行的路,就别怕山高涧深、路远水长。

摘要:文章结合最新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及教学实践,探究了创新习惯及其养成问题。通过对叶圣陶先生习惯养成理论的学习,认识和明确了创新习惯养成在创新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并结合核心素养培养实际分析了创新习惯应有的内容。

关键词:创新习惯,养成,内涵,新认识

参考文献

[1]许锡良.如何让知识拥有创造力[N].中国教师报,2015-12-9.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刘黎明.论教师教育生活的习惯化及其超越[J].教育学术月刊,2013,(3).

[4]黄维种.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1,(14).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

随着高中地理课改实验的深入,广大地理教师对新课标内涵的理解及教材作用的认识日益成熟,“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的共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高效地使用教材,恰当处理好“用”与“教”的关系,已成为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理解课改精神实质,正确认识教材的真正作用

课改的目的是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一本”,为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考试考教材”的教学模式铺平了道路。地理专业人士指出: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依据。如何正确领会这种观点,准确把握“学”的材料与“教”的材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正确处理教材非教学依据与学生依据教材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效果。因此,不能因为实施新课程,放松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应旗帜鲜明地表示:新课程不唯教材,但不能抛弃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蓝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是联系课标的纽带,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桥梁。

二、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极力张显新教材潜能

1.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

教材的编写都以课标为准绳,但由于编写教材的各个专家对于课标的理解、对同一内容所用呈现方式、围绕某原理所选案例材料等方面的差异,使每套教材各具特色、各有优势。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对知识内容呈现方式进行重组,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例如:有关气候类型的判断,教材以单元活动方式作了专题介绍,且叙述简练、层次清晰、通俗易懂、操作性强。例如,教材中有关“晨昏线”的知识是以阅读方式,置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中。鉴于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从教学顺序来看,可提前到“地球自转”部分;从教学要求来看,对于参考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介绍晨昏线图的判读技巧。必需注意的是,各种呈现方式都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中应灵活整合、融会贯通。

2.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

依据课标编写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结构的建立、素材与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还是内容呈现方式的确定,都以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需要、注重学生参与、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为宗旨。总之,教师不能以“精彩的演讲”赢得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评价方法的变化上。一方面,应从三个维度出发,以多种方式评价;另一方面,应牢牢把握评价的目的,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建立自信。

3.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降低对教师的要求。相反,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设计组织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调动学生激情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1)难度把握适度,选择恰当内容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活动”与“探究”等呈现方式,是新课程配套教材的重要特色,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其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2)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教学顺序

课标给出的高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宏观框架、必学内容和学习标准,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理及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的内容,课标置于必修2中,但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将这部分内容放在必修3中,置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讲解,效果更好,教学中可灵活调整。

(3)质疑教材和完善教材

尽管参加教材编写的多为长期从事教材研究的专家、高校教师、省市教研员及少数中学一线骨干教师,但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大胆质疑教材、充实完善教材。如,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中的活动设计: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地表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差异,要求对照图1.8和图1.9,回答有关问题。但所给的图1.8却是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图,而图上所注的图名为: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也未注明大气上界,结果给教学造成了混乱。为了充分阐述地理原理、规律,教材中列举有大量素材,但一个素材只代表一个地域的情况,我国幅员辽阔,沿海与大陆、南方与北方、农村与城市差异明显,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运用当地自然、人文素材及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素材,取代教材中的相应内容,形成在课标框架下的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课标要求的“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材中考虑到全国自然灾害中洪灾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大的特征,选择以洪灾为例,但是对于西北内陆地区来说,则可以干旱为例。但不管以哪种灾害为例,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认识灾害的危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4.充分用好教材预留空间

新课标关于教科书的编写建议,要求教学内容的组织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目前的实验教材直接通过在正文中插入“活动”及“读图思考”来体现。如:人教版“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教材提供了认识北大西洋暧流规模大、影响范围广、程度深,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增温作用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巧妙地运用案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根据案例归纳出一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地理卷.北京工大出版社,2004.

[2]雷维运.中学地理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陈芸先.例说新课标:中学地理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4]徐州名师编写组.新课标:高中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浅谈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及其打击应对措施 第9篇

《共产党宣言》是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斗争、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发展等深刻的政治、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宣言》是在19世纪30—40年代, 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的表现为在消费上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导致社会产品日益增长的趋势和劳动人民在购买能力方面相对缩小的矛盾及在生产方面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而所有这些矛盾在阶级的关系上集中体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斗争。 (1)

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抗争过程中, 他们之间的抗争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时期, 斗争形式上从自发、分散、单纯的经济斗争到自觉、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这些斗争在19世纪30—40年代在水平、规模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主要以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纺织工人发动的大规模武装斗争为标志, 这些斗争充分说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同时也说明了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 1834年被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而排挤到异国他乡的手工业者成立“流亡者同盟”, 这一半公开、半秘密的流亡工人组织在1836年改为“正义者同盟”, 但在同资产阶级斗争失败的情况下, “正义者同盟”开始逐渐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新理论的正确性。同时, 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也认识到建立一个基于科学理论的工人组织的必要性, 因此他们就担负起了从思想认识和组织上改组同盟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任务, 并在正义者同盟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定将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工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为其草拟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的请求。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2)

二、马克思恩格斯创作的《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及理论内容

1.《宣言》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分析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的状况并总结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完成的序言和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正文组成

七篇序言是在《宣言》发表之后, 马克思、恩格斯用了21年的时间 (从1872年—1893年) 完成了对序言的写作。序言主要体现了以下观点:

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明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强调《宣言》是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3) 由于工业的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积累, 《宣言》针对当时情况提出的某些具体措施可能已经过时, “但是对于《宣言》来讲, 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文件, 我们已经没有权利来修改”。

⑵说明了《宣言》名称的由来, 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及所体现的基本思想。“1882年俄文版序言”指出《宣言》的任务, 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1883年德文版序言”指出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 (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 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 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 (无产阶级) , 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 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 (资产阶级) 下解放出来, 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⑶在《宣言》发表几十年后,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情况、新经验, 又对《宣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1872年德文版序言”根据巴黎公社经验提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 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 “1882年俄文版序言”指出俄国农民土地公有制在特殊的条件下 (俄国革命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 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1888年英文版序言”指出, 根据无产阶级运动的新形势, 国际工人协会不能立即宣布《宣言》中所阐述的那些原则, 国际应该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 能够为各国、各派接受的纲领。“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指出, 无产阶级要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因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互相联系的两个阶段,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⑷提出了《宣言》被称为“共产主义宣言”而不是“社会主义宣言”的原因。恩格斯在“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 “在1847年, 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用“共产党宣言”或“共产主义宣言”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

2.《宣言》的正文部分由一个简短的序言和四部分内容组成, 序言主要说明了《宣言》发表的背景、目的和任务

正文的具体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在《宣言》的第一章即资产者和无产者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必然趋势,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5)

⑵在《宣言》的第二章即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党与其他政党、党与阶级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奋斗目标和无产阶级对待私有制的基本主张。 (即从无产阶级运动组织方面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纲领问题, 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然要回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⑶在《宣言》的第三章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考察, 批判了当时打着社会主义招牌的各种与共产主义相对立的理论, 剖析了这些理论产生的阶级基础。同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来源。

⑷在《宣言》的第四章即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派的态度中。主要是回答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应该做些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即策略原则 (策略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创作的《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宣言》是马克思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马克思主义首次完整、系统的表述;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有新思想、新原则和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宣言》它所阐述的一些基本思想,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其适用的地方。比如《宣言》中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全球化和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其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等, 这就要求了正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必需要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首要的任务;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这一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说, 就是要不断的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把《宣言》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 形成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及理论体系, 并在这一思想理论的指引下, 积极的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社会的永续发展。推进“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发展, 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这一理论将最终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动力源泉。

注释

11 高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22 王华伟.浅谈《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及其意义[J].青春岁月, 2013 (07) :352.

33 余达淮, 李红亮《.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 2008 (12) :4-6.

44 艾新强, 吴红博.学习《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5周年[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24 (2) :19.

上一篇: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下一篇:感控检查反馈汇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