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4-08-04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精选8篇)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1篇

几年前,人们还只是从供应链的意义上来考虑RFID技术的应用——如沃尔玛式的应用。但是今天,RFID技术应用的方式正趋多样化。现在的RFID阅读器也变得更小、更便携、读取率更高;RFID标签不仅能应用于液体、金属等环境,甚至可以集成到温度传感器中。而这些技术上的进步也说明,RFID技术的应用层面总是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总是会不断地发展变化。

中国创羿RFID资产追踪和营销经理周经理曾经说过,“企业应该认识到RFID技术在供应链以外,对整个公司的业务流程所带来的价值和效益。所以,研究和你类似的企业使用RFID技术的成功案例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RFID闭环应用将成主流摩托罗拉RFID产品营销部主任Chris Schaefer告诉记者,“

四、五年前开环供应链应用的风潮使大家对RFID技术刮目相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考虑如何将RFID用于闭环应用。”目前的IT资产管理就是一种公司将RFID技术用于闭环的应用。一些资产,诸如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和储存磁带不仅昂贵而且多含有一些敏感信息,所以公司需要特别保护。保护的方法不是用电子表格或用户登录,而是通过部署RFID系统来跟踪这些资产设备。使用RFID可以更安全地追踪到设备的位置及使用者的身份,这样就能避免因设备丢失造成的损失并能保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WinWare总裁Larry Harper则将库存控制列为闭环RFID应用的另一领域。据了解,闭环RFID应用是WinWare唯一的关注点,目前行业内这种类型的应用一直在不断地增长。RFID技术可用于跟踪生产环境中的工具和用品,使用RFID跟踪有助于确保员工使用正确的物料数量,并有助于库存补货流程的自动化。RFID技术还可以用来追踪工厂内的消耗物品,因此,如果有人从指定区域取走一件物品,系统会自动要求收取费用。

RFID用于库存跟踪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惠普在包装车间内使用RFID追踪电脑资产。电脑准备发运时,RFID可以用来确保正确的配件被包装,并用来确保保修单和用户手册等语言的正确性。

RFID读写器及标签更趋小型化

那么,到底还有什么推动了RFID技术在新的市场和领域的应用?为此,Denk评价说:“读写器和标签尺寸的缩小使得RFID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应用都广泛。”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RFID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现有的设备中,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Schaefer则指出,便携式RFID阅读器的出现是RFID技术应用在新市场的动因之一。公司都希望采用的RFID方案能够适用于目前的业务流程,而便携式读写器恰好能做到这一点。读写器的日趋小型化,使得操作更加便捷。举例来说,RFID日前被RecycleBank用来激励消费者对废品进行回收再利用。他们在垃圾车上安装了便携式RFID阅读器,在垃圾箱上粘贴了RFID标签,用来验证每户的姓名和地址并对回收的垃圾称重。回收的数量越多,转换成RecycleBank的红利积分也就越多。这些积分可以用来购买产品和享受社区优惠。此外,便携式RFID读写器还常常用于仓库库存管理的叉车上。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克萨斯州如何使用手持RFID阅读器帮助灾民撤离飓风。人们在手腕和财物上贴上RFID标签,就可以被时刻追踪,这样灾民的位置信息会不断更新,方便亲人找寻。

在接受采访时,Harpe指出:RFID标签目前也在朝小型化发展,以前的RFID标签不能用于金属环境,而今天的RFID标签不仅可以用于金属环境,还可水洗并能承受极端温度。所有这些技术上的进步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RFID的广泛应用。一些RFID标签同传感器集成后,可以用来监测记录温度。目前,这类传感器标签冷链/食物链行业中应用广泛且效果突出。在食物链上,RFID可以实现从田间到饭桌的全程化跟踪。特别是自去年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以来,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这些例子仅仅是目前RFID应用新领域的开始,许多公司还在探索其他的应用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广。据ABI Research预测,2012年RFID产业将增长21%。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篇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物联网与RFID概述1 第一节物联网的概念与内涵1

一、物联网的定义1

二、物联网的发展简介1 第二节物联网核心技术简介22

一、RFID技术22

二、WSN技术22

三、4G技术24

四、ZigBee技术27

五、UWB技术28

六、云计算35

第三节RFID的概念与构成37

一、RFID的概念37

二、RFID系统的构成37 第四节RFID技术简介38

一、关键技术38

二、RFID测试技术39 第五节RFID的标准42

一、电子产品编码标准42

二、通信标准44

三、频率标准45

四、RFID标准战略45

五、RFID标准制定进展46 第二部分市场运行分析

第二章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运行态势分析48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动态聚焦48

一、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召开48

二、物联网已被列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49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运行总况49

一、“感知中国”的提出促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升温49

二、我国推动物联网由概念向产业转化50

三、中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情况51

四、物联网行业景气及企业家信心指数调查52

五、中国加速进入物联网时代53

六、物联网孕育新经济增长点53

七、推广物联网的条件已更成熟56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运行综述57

一、2011-2013年物联网热门57

二、物联网发展上游产业是关键67

三、物联网将掀起信息产业革命70

四、物联网的发展态势分析72 第四节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模式及标准分析76

一、物联网将带来四种商业模式变革76

二、物联网面临标准博弈77 第五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热点问题探讨80

一、需求碎片化将成物联网发展长期瓶颈80

二、物联网发展缺乏统一规划81

三、物联网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82 第六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地区发展状况90

一、无锡市打造国家级传感信息中心90

二、北京市启动物联网五年规划91

三、杭州市将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92

四、嘉兴市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93

五、苏州市加快物联网传感设备产业基地建设94

第三章2011-2013年物联网的主要行业应用领域99

第一节电力电网99 第二节医疗系统99 第三节城市设施99 第四节交通管理99 第五节物流供应链100 第六节通信行业100

第四章2011-2013年中国电子标签产业运行形势综述102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电子标签产业发展分析102

一、中国RFID产业方兴未艾102

二、中国的RFID产业发展水平分析102

三、中国电子标签产业处于发展初期103

四、国内外RFID应用的差别104

五、影响RFID市场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因素107

六、运用RFID技术的金卡工程发展状况111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电子标签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112

一、电子标签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2

二、阻碍RFID产业化的隐患113

三、中国RFID产业链关键环节待完善116

四、RFID面临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117

五、RFID产业稳定快速发展的策略119

六、关于电子标签市场发展的建议120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推进RFID产业化战略121

一、发展RFID产业的指导思想121

二、RFID具体实施进程安排122

三、为发展RFID技术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122

四、RFID产业发展策略123

第五章2011-2013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与结构125 第一节中国RFID的整体市场规模125

一、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125

二、中国RFID的市场结构127 第二节中国RFID的主要细分市场规模128

一、中国RFID标签及封装的市场规模128

二、中国RFID读写机具的市场规模128

三、中国RFID软件的市场规模129

四、中国RFID系统集成服务的市场规模130

第三节中国RFID的频段结构131 第四节中国RFID的区域结构132

第六章2011-2013年中国RFID在主要行业领域的应用133 第一节中国RFID在主要行业领域的市场份额133 第二节中国RFID在主要行业领域的应用134

一、交通运输134

二、电子证照137

三、大型活动管理137

四、出入控制138

五、商品防伪139

六、医疗卫生140

七、食品药品安全管理140

八、图书馆141

九、物流管理142

第三部分市场竞争格局

第七章2011-2013年中国主要地区电子标签发展格局分析144

第一节山东144

一、山东滨州RFID实验室建成144

二、山东用电子标签标记危化品气瓶144

三、山东省发展RFID产业的六项措施145

第二节上海145

一、上海RFID产业发展综述145

二、上海RFID产业机遇良好发展迅速146

三、上海应用RFID技术充分为民众服务151

第三节广东151

一、广州全面推行电子标签确保食品安全151

二、广州农产品进行RFID试点工作152

三、深圳RFID技术在物流方面的应用取得突破153

第八章2011-2013年中国RFID市场的竞争分析154 第一节2011-2013年中国RFID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54

一、中国RFID市场整体市场竞争格局154

二、中国RFID市场电子标签市场竞争状况155

三、中国RFID读写机具市场竞争状况156

四、中国RFID市场的中间件市场竞争状况156

五、中国RFID市场的系统集成商市场竞争状况157 第二节中国RFID行业重点供应商介绍157

一、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57

二、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169

三、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7

四、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7

五、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191

六、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200

七、德州仪器(中国)有限公司202

八、深圳毅能达智能卡制造有限公司204

九、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6

十、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4

十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219

十二、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25

十三、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33

第四部分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

第九章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建设投资环境分析237 第一节2011-2013年物联网国际环境浅析237

一、世界将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237

二、发展物联网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同等机遇238

三、中国成为物联网行业重点竞争市场238

四、日本物联网国家战略经验借鉴239 第二节2011-2013年中国物联网政策环境分析245

一、《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规划纲要》245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65

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71 第三节2011-2013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285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285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285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286

四、恩格尔系数287

五、工业发展形势287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88

七、财政收支状况289

八、中国汇率调整293

九、对外贸易&进出口297 第四节社会发展环境分析297 第五节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306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306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309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310

四、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312

五、保障措施324

第十章2013-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27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前景展望分析327

一、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327

二、中国物联网行业前景广阔327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329

一、物联网是未来信息革命的方向329

二、未来年物联网大规模普及330

三、物联网发展将引领电子消费变革331

第十一章2013-2018年中国电子标签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333 第一节2013-2018年中国电子标签市场发展前景展望333

一、2013-2013年全球标签市场机会及规模分析333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3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正常工作,且具有识别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性强和操作快捷方便等诸多的优点。RFID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同时被认为是影响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广受各方注目。尤其是它在农产品的物流与追溯信息上的应用,可使农产品的追踪更为实时快速,对农业整体产销价值链将产生巨大的影响[1]。

在国外,应用RFID技术建立的农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饲养场都已经运用RFID标签来全程监测禽畜动物的基本状况(如生长、健康、流通过程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在我国,RFID技术也被应用于食品安全跟踪管理,并且得到了众多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例如浙江省水产局、杭州市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2009年联合在国内水产业首次推出鱼类产品智能防伪卡—千岛湖“淳牌”有机鱼身份证,实现了从水体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跟踪管理[2,22]。

RFID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一个项目,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果也有力地印证了RFID技术在农业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1 RFID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RFID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逐步开展,现在比较成熟的应用主要有5个方面: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数字养殖中的应用、精细作物生产、动物识别与跟踪及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监控。图1所示为RFID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示意图。

1.1 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由于气候差异,生产的农产品经常需要跨地域运输。产品必须经过“产地-道口-批发市场-零售卖场”的产业链才能算是一次完整的交易,如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在精确度上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且会造成产品上市的延迟和保鲜度的降低,而RFID技术具有自动、快速、多目标识别等特点,能够满足农产品流通中的这种需求。在农产品上粘贴电子标签,用RFID系统进行自动监测,将会大大提高产品信息在流通过程中的采集速率,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信息集成和共享程度,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和顾客满意度[3]。

在国外,对于农产品流通中采用RFID技术很早就有过相应的试验和报道,如2004年日本千叶县制定了政府运营重点措施“千叶2004行动计划”。农产品在各个网点间每次移动都读入RF标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信息便经过网络传输到中央服务器上,采用网络方式进行综合管理[4]。该次试验表明,通过使用RFID技术,使得农产品在流通中的速率大大提高,而且通过流通中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为以后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在国内,对于RFID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不少公司企业都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上海同济大学信息技术和管理研究所与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基于RFID的生鲜蔬菜物流配送项目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性显著,农业品流通是关系国家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RFID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主要方面。建立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流通链,不仅可以加快效率,而且通过流通中反映出来的供需关系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1.2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1 数字养殖

数字养殖应用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适合畜禽养殖的技术体系。具体到实际中的应用则是建立能够针对特定畜禽个体,可分别识别各自编号,对个体进行记录的基本档案。档案中包括各种畜禽喂养中的详细数据,如每日喂饲量、每日增重量、产奶产蛋量和疫病情况等。这套体系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对畜禽个体的快速准确的识别,具体来说就是能够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动物电子标签[6]。

动物电子标签不仅可对动物进行识别,还能随时对动物的相关属性进行跟踪与管理。当动物进入RFID固定式阅读器的识别范围,或者工作人员拿着手持式阅读器靠近动物时,阅读器就会自动将动物的数据信息识别出来。如果将阅读器的数据传输到动物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实现对动物的跟踪。图2所示即为可以对动物进行跟踪的RFID电子标签。

目前,在欧洲己经建立了对牛的跟踪系统。1998年9月,英国宣布了牛跟踪系统计划,英国政府规定2000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或者进口的牛必须采取数字识别。到1999年底,欧盟各成员国都实施这个系统计划。从2003年11月1日起,英国开始实施新的猪的识别标准。2008年1月1日起,欧洲将强制性对绵羊进行电子识别。此外,英国政府也规定从2004年8月30日开始所有的马都要被识别与跟踪[7]。

2003年,我国“863”数字农业项目中首次列入了数字养殖研究课题。目前,一套基于远距离系统的RFID牛个体识别系统已经进入实用阶段。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动物的个体信息,将所得信息作为参数输入到所建平台相应的数据表和预测模型中,由计算机按系统预制的预测模型,由泌乳曲线预测产奶量开始,到预测奶牛对干物质采食量及其他主要养分的需要量,对于处在相同生理阶段或具有相似生产性能的牛只,拟选用相同的精饲料饲喂,按线性规划原理优化出符合条件的奶牛的日粮饲喂系列方案[8,24]。

数字化精细养殖带来的好处是大大节省了养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成本,大幅提高了产量,这是提高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1.2.2 精细作物生产

使用RFID技术的田间伺服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使用RFID等无线技术的田间管理监测设备自动记录田间影像与土壤酸碱度、温湿度、日照量乃至风速、雨量等微气象,并详细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记录。其中,以日本的田间伺服器(field server)和美国伯克利大学发展的、MOTE和JPL研发的SW(Sensor Web)最为著名。台湾在2005年农委会推广了稻米、茶叶及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产销履历信息化与RFID推广应用计划,拟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电子化,推动发展有机稻米、茶叶与网络营销国产水果为示范体系,其中就涉及到了使用田间伺服系统的精细农产品生产模式。在大陆,中国农业大学的汪懋华教授联合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王宁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张乃谦教授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9,10]。

总体上来讲,这种农产品的精细生产模式虽然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设备投入费用昂贵,只适合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目前仍然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应用。

1.3 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监控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管理是各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安全问题的防止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除了对生产者资格认定之外,必须对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全过程的监管。依托RFID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以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食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制的合理决策,实现食品安全预警机制[3]。

目前,在国内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安全检测系统已投入正式应用,如上海市于2005年投入使用的“安全猪肉监控追溯系统”。该系统将RFID标签打在猪耳朵上,实时获取生猪的饲料、病历、喂药、转群和检疫等信息,通过养猪场、道口、屠宰场、批发市场及超市的信息化建立起来的信息链接,实现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和对流通环节的实时监控。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上海市及华东地区57家大型猪场中运行使用[4]。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RFID系统在供港澳食用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在出境食用动物身上安装电子标签,从而实现出境食用动物从繁育、饲养、防疫、用药、用料和运输等全程监管,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透明度,使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11]。

通过建立RFID农产品安全监测系统,将从根本上遏制诸如“三鹿”事件和四川桔子生虫等安全事故,还民众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2 RFID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趋势

2.1 RFID与个人移动设备相结合

个人移动设备(如手机和可无线上网的PDA等)的网络遍布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网络广泛的覆盖性,结合RFID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从而为农业自动化提供了可能。

2.1.1 控制灌溉

利用手机网络,通过短信发送信息给具有手机信号接收功能的RFID控制器,接收到命令后控制器能够控制相应的灌溉设备进行农田灌溉。该系统的实现并不复杂,只需在普通RFID控制器上加装手机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到信息后,将信息解析成具有控制效应的命令,RFID控制器就能根据命令控制相应的灌溉设备工作。这样,管理人员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在具有手机网络的地方,都能给自己的农田浇水施肥。

2.1.2 智能仓储管理

该系统利用手机网络及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构成由工作站到服务器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系统先用RFID读卡器将进入仓库已用RFID电子标签标定的农产品进行信息录入。同时,RFID读卡器通过蓝牙接口将信息传送给具有智能系统可安装客户端程序的手机,手机通过GSM/GPRS/3G网络发送给工作站,工作站接受到信息后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相连。这样,通过该智能系统,仓库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如农户、经销商、还有广大的客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商品的库存信息[12]。图3所示为清华紫光研制的RFID仓储管理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2.2 RFID与GPS相结合

RFID技术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将会是农业应用的另一个新趋势。利用GPS的全球定位功能,可对农产品运输进行全程监控,这将大大促进信息交换的实时性,进行有效控制。

农产品的时效性和保鲜度是影响其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这对现代化物流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RFID,GPS和GIS技术的物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运输、保管、配送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和快速反应[12]。在物流过程中使用RFID自动识别技术,保证了商品的实物流与信息流更新的一致性。它可以跟踪采集生产和仓储中的物流数据,节约了劳动力,同时结合GPS和GIS技术的使用,实现物流配送的全程监控和信息管理,大大缩短物流各环节之间商品信息的交换时间,加快了物流的流通速度,并使得物流各环节的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透明。供应链之间可以协同运作、科学决策,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标[13]。图4所示为车载RFID_GPS系统构成图。

2.3 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温度、湿度、光照度等参数对农产品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监测参数,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融合了RFID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而成的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能够对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和流通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RFID可追溯系统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应用的集成传感器电子标签在新鲜蔬菜供应链中就发挥了强大的作用[14]。图5所示为集成了传感器的有源电子标签的硬件构成图。

2.3.1 监测生产

农产品的种、养殖生产过程是整个食品生产链条的初始环节,如果不加以控制或控制不到位,就会在种、养殖品中引入重金属、农残、药残等化学性危害及寄生虫等生物性危害。利用集成传感器的电子标签可以获得种植环境,如光、热、水分等,还可获得作物的个体参数,如叶片面积、果实膨大度等。将大量的传感器安置在种植区域的各个需要监测的地点,当获取了该地点的环境参数后,通过自动形成的无线方式将信息汇到基站,再通过线路或无线设备将数据传送给本地或远处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15]。

2.3.2 监控加工

加工农产品的工程中,必须对加工的环境和设备的卫生状况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减少细菌的滋生或其他有害物质。将无线传感器布置在加工车间的各个角落,通过集成的各种传感器标签实时收集周边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气压或某种气体成分浓度等信息),然后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给某个计算机系统,根据设定的监控范围,监控系统发出警报或由计算机系统直接控制其他设备进行调节。

2.3.3 保障流通顺畅

由于农产品保鲜有严格的存放时间和环境安全指标要求,所以对运输方式和时间有比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环境比较敏感的一些有生命的产品,必须进行防高温、防水、防火、防震等处理。集成RFID传感器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发出预警[16]。利用其可以大大加快运输过程中的监测过程,减少检查的停留时间。当车辆经过检查站的时候,检查站的射频设备和运载的农产品上的标签进行通信,读取RFID传感器上的数据,可以获取包括运输数量和产品类型等数据,并且通过无线通讯通道迅速传输,存到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登记和核对,甚至可以实现无停车检查。

3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成本问题

相对于传统的条形码来说,RFID标签的成本要高得多,导致RFID应用难以普及。加之农产品的价值较低,在生产、运输、仓储直至售卖阶段都要使用大量的标签,这是造成RFID技术难以在农业应用中普及的原因。

RFID系统核心技术未能掌握。虽然现在低频与高频RFID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具有更高应用价值、更具技术优势的超高频、微波频段的研究则相对滞后。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如读写器、收发模块等)主要依赖进口,致使成本大大增加。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率先研制出成本低于5美分的RFID标签,但由于技术垄断,实际应用成本过高。为了适应一两年内即将出现的电子标签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带有中国牌的电子标签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和贸易壁垒,必须尽快开展RFID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10]。开展RFID技术的相关应用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协作[17,23]。要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研,开展可行性分析;要联合企业、中央和地方研究院所组织研发队伍,以建立农产品智能标签为主的RFID技术应用实验系统为切入点,研制出低成本、高可靠性的RFID系统,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

3.2 标准问题

标准化是推动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选择。识别器和电子标签的使用频率、发射功率之间如何匹配、无线射频读写信息的有效距离确定、能反映全程管理的信息系统模块的开发等是RFID系统标准化应用必须解决的重要环节[17]。

目前,我国已从多个方面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并制订了《集成电路卡模块技术规范》、《建设事业IC卡应用技术》等应用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技术标准方面,依据ISO/IEC15693系列标准已经完成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参照ISO/IEC18000系列标准制订国家标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中国RFID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另外,2007年4月底信息产业部发布了《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17]。

3.3 安全问题

RFID标签中存储有大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使得供应链中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但这也对共享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互联网共享数据满足了企业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但是这种数据共享的模式也给RFID数据的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防止非法窃取,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

针对RFID标签的安全问题,工程师们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方法,如设置只读标签,实现专有的通信协议,使用杀死命令,认证和加密等措施。但就目前来讲,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手段可以彻底保证RFID应用的安全[18]。在很多时候,都需要采用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3.4 环境污染问题

RFID技术要应用到农产品上,就必须贴上RFID电子标签,但作为一种电子产品,标签的电磁辐射及材料释放物对空气、水、植物和动物等都有影响。另外,进行远距离应用的RFID标签,其电磁波辐射对公共通信的影响也是需要人们注意的问题[19]。

RFID技术普及必将促使RFID标签大规模使用。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处理,势必会造成电子污染。相对于传统的二维标签,RFID标签具有可编辑性,这意味着可对其进行多次利用。建立一个确保RFID标签有效回收与利用的管理体制是未来我国乃至世界解决RFID标签废弃物污染的关键[20,21]。这个体制可以通过在环保部门成立相关机构来承担监督责任,可由社会上从事废品回收的个人或企业执行具体的回收任务来实现。

4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RFID技术在农业各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针对当前制约RFID技术在农业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从以上的阐述中不难看出,农业应用将是未来RFID技术应用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多技术融合也是RFID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发展RFID技术农业的关键是要尽早攻克技术上的壁垒,才能在发展RFID技术的路上有所作为。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4篇

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RFID是实现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在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业务绩效以及降低总体应用成本的同时,创造新的商务模式、新的服务形式和新的产业结构,在药品行业、出租车行业、烟草行业、军事装备业、农副产品行业、零售业等广泛应用。

1.药品行业

药品行业最初采用RFID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废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但在发达国家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公司辉瑞公司从2005年就开始在Viagra(伟哥)上使用RFID电子标签。一份有关生殖健康的报告中指出,美国药品管理局想利用RFID技术建立血统医疗挡案,这应该是可行的。2006年药品行业的RFID标签数量占全球使用量的35%。

药品从研发、生产、流通、仓储到购买的整个过程中,RFID标签都可以进行全方位监控。特别是在出厂的产品自动包装时,安装在生产线的读取器可以自动识别每个药品的信息,传输到数据库,流通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中间信息,实施全线监控。在包装生产、出厂的时候,在产品流通、仓储过程中,直至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RFID标签全程纪录、跟踪、追溯药品,标记单件药物将消除假药使用,制药公司还能召回的药品进行精确的地理位置。防止假药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同时该技术能定位设备、病人和工作人员等特点,提高了安全性和医疗服务的效率。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胡茵在2005年“全球RFID中国峰会暨中国RIFD产业联盟年会”上高度评价RFID技术,并提出几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①全球假药比例已超过10%,全球假药年销售额已超过320亿美元。

②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错药、用药不当而死亡。

③世界上每年的死亡病例有1/3源于不合理用药。

总之,RFID标签可防止不合理用药及用错药。药品业有利于驱动以及有关部门的强制,2012年市场份额已达到20%。

2.出租车行业

2005年11月,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出通知,上海全市出租车行业要在计价器管理中全面推广使用电子标签。上海全市几万辆出租车将贴着采用RFID技术的电子标签满街跑。

据上海质量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显示,RFID电子标签的作用包括:实施对计价器的合法性认证,以芯片内集成的有效信息来保证计价器检定信息的完整和准确。通过建立以IT系统支撑的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效率。因为检定地点可以设置在多个出租车经常经过的地方,RFID可以让检定在两分钟内完成,改变以往排队等候的情况。随便哪天司机送客人到检定地点附近时就可以开进去检定,从RFID电子标签中详细记录了计价器的型号、对应的出租车号和检定日期等相关资料,以电子标签作为信息载体结合安全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并且与具体的出租车进行绑捆,轻松实现计价器标识的唯一性。

3.烟草行业

我国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纳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目前烟草行业信息化“一号工程”中运用RFID技术项目方案总体可行。RFID解决方案因其内在的强大管理功能,可以满足“现在物流”的“一库制”配送运转模式要求,适于大规模繁忙物流,可确保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可为行业卷烟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达到烟草行业信息化“一号工程”的要求。

4.军事装备业

某野战集团指挥系统的重要装备“可视化管理系统”选用上海一家公司的电子标签系统进行建设,每台重要装备上都贴一个电子标签,使这些装备可以被全球识别。在作战演习中,部队无论在任何位置、任何环境、任何气候下,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将装备的信息传到专门用来管理的网络服务器上,被记录到数据库里。这样任何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在任何时刻、任何一台军用终端前都可以查到它感兴趣装备的位置、去向以及走过的路径,这样前线和后方都能了解装备的运行状态。

5.农副产品行业

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的“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查询机”已在上海家乐福、易初莲花等50家大型超市全面落地并投入使用。该查询机作为“畜牧业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平台”的查询终端,实现了饲养、屠宰、批发等流程的大面积覆盖,基于RFID的安全猪肉监控追溯系统已基本覆盖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猪肉产业链。“畜牧业供应链及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台”是对猪肉从生猪饲养、监管、屠宰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并结合食品安全理念而构建的管理信息系統。将生猪从养殖到超市销售的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的数据和信息汇总到各级监管平台,使监管部门和公众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对全过程进行追溯和跟踪,从而确保整个流程的透明化,确保猪肉制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实现了“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和追溯。

6.零售业

零售业极大地提高了对RFID的应用热情。利用RFID技术能够更快捷、容易地随时查阅所需产品的数据,过程不经人手,大大减少了管理失误,亦有助于零售和分销商解决在作业过程中面对的库存管理、货品损耗、诈骗和盗窃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RFID的商场补充脱销货物的效率比普通的商场高60%以上,理论上RFID可以节约供应链成本达20%,主要裁减的是人力成本。RFID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是条码的无线版本。消费者选购完商品就不再需要一件件刷条形码来买单了,在推着手推车出门时,商品上的RFID价格标签已经进入电脑系统,直接计算出总价格。全球零售商的缺货率平均为9%,每年因缺货造成销售方面的损失达690亿美元,而全球假冒商品导致的损失达到3050亿美元。采用RFID及全球标准让整个供应链网络的各方面更容易掌握产品的最新运行状况,能够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因此已经在2007年初沃尔玛采用RFID的供应商超过了600家。

nlc202309020550

还有,目前上海已经出台地方的动物用电子标签标准,上海的宠物和牲畜免疫可以采用这个标准进行管理;上海的烟花爆竹管理也已经开始使用电子标签管理;山东、北京等十几个城市的车用气瓶实施了电子标签的动态监管。

RFID的发展趋势

如今,与纸张同厚度的60微米的芯片早已制成,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逐步完善RFID标签印刷技术,把天线和芯片印在纸上用于书的封面或印在其他物品上,会很快成为现实,将芯片作为印刷工序中的一个环节印上去,可省去贴RFID标记的成本,有利于RFID無线射频自动识别标签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电子标签可以帮助厂商和消费者及时了解商品库存、流通、保质等情况,为厂商监控其产品在供应链中的状况和位置起到很大作用。例如,许多食品和药品的包装必须在特定的温度和低污染环境下储存运输。一般的标签无法了解和监控产品保温和性质情况,而电子标签就可以在产品储运过程中适时监控对温度要求敏感的易腐蚀烂产品的温度,它凭借特殊的芯片、天线、传感器等测量储运过程中的温度,警示厂商防止温度变化对产品的影响,通过核对产品库存数据判断产品的销售情况。

在印刷领域,电子标签已逐渐替代传统的条形码标签,专家预测,RFID技术能在未来几年对包装、防伪印刷和纸张生产的重要影响。对于印刷领域来说,在电子标签生产中,可利用印刷技术生产RFID天线以及印制芯片等,这些都给印刷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在日本,富士通、日立和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已大规模生产并销售智能标签。Sun、SAP、Oracle、IBM、Microsoft等公司已经看到RFID技术的商机,纷纷在其产品中集成RFID技术,以满足未来这方面的巨大需求。这一举措已经被经济界人士认为是以RFID取代商品条码的一个明显信号。

目前这种电子标签的生产呈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全球RFID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00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全球每年需要1万亿个射频标块,其中99%为标签形式。RFID标签将以每年10%~12%的速度增长,有望全面取代商品条码。

RFID已经在标签行业站稳了脚跟,正像现在的条形码一样开始无处不在。随着RFID性能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全世界各个行业越来越多的标签变成了电子标签。对于加工商来说,制定战略时不得不把RFID考虑进去,否则将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RFID是二维码的无线升级版本

时下人们看到了二维码应用的市场前景,作为一种条码技术进步的成果,二维码实现了横纵两个维度的信息储存,不断加大了信息存储量,也丰富了信息存储类型。二维码虽然在信息量及读取效率等方面难与RFID相提并论,但出于其低廉的成本和灵活的运用,使用二维码一时成为市场的新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网越来越成为生活必需,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启网上生活。但繁琐的网址却成了让人头痛的一道坎,二维码的应用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对二维码一拍便可以得到相关网络的链接,进而快速登录网站。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的一种,是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同的矩形方阵记录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

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是一维码的几十倍到几百倍,可以根据物品的全部信息存储在一个二维码中,查看相关信息只需识读扫描即可,不需要事先建立数据库。另一方面用户只要免费安装识读软件,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就可以尽享丰富的应用。

作为二维码的无线版本,RFID是标签技术的发展方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无线化、批量读取,让标签无处不在。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技术,通过射频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拥有二维码不具备的诸多优势:第一,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的特点,可以工作于恶劣环境中;第二,RFID为信息标签添加了更多智能,对标签上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提供了更大的信息存储容量,可以多项读写信息;第三,RFID的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操作也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批量读取)。

电子标签的不断普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会为全球的商品管理模式带来新的革命性的改变,将会成为继手机之后又一个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电子产品。手机RFID智能卡可以作为中端与用户相连,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真诚希望RFID时代早日来到。

高铁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第5篇

题目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班级2009级铁工本3班

姓名唐宗宋祖

学号200973XX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高速铁路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浮式;按建造和运营方式,轮轨式可分为新建客运专线、新建客货共线和既有线改造提速三种类型;轮轨高速列车按动力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可分为动力分散式和动力集中式,按转向架布置和车辆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和铰链式。

关键词:发展历史,经济效应,发展趋势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的骨干地位。但我国铁路的现状是路网不发达,技术装备较落后,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一些主要干线的能力利用程度已经趋于饱和,铁路负荷水平居世界首位。兴建高速铁路的动议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为我国的有识之士所提出,十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高速铁路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分析和论证。经过多次的反复和论争,各方面的意见已经大致趋同:高速铁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社会效益良好、国力能够承受,因此应该建,而且应该及早建。1998年3月,全国人代会在“十五”计划纲要草案中提出建设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网分骨干网、重要的区域网、大城市之间的城际高铁等三种类型,骨干网就是指规划的四纵四横干线网(图1),“四纵”是指四条纵向铁路客运专线:纵贯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 318公里的北京到上海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全长2 260公里的北京经武汉、广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 700公里的北京经沈阳、大连到哈尔滨的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 600公里的杭州经宁波、福州到深圳的客运专线。“四横”则是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 400公里的四条横向铁路客运专线:徐州经郑州到兰州的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880公里的杭州经南昌到长沙的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的青岛经石家庄到太原的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2 078公里的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到成都的客运专线。按高铁建设等级分为无砟道床的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铁和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有砟道床的准高铁。中国高铁的特点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和无砟道床技术,采用超大半径弯道,既消除平交道口和行人干扰,又保证路基的平顺,防止路基沉降。尤其是大量采用高速桥梁,使得一望无际的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的高速桥梁屹立在广阔平原上,非常雄伟壮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2.1 推动都市圈

中国人口多,密度大,国土广大等特点都非常适合发展高速铁路,高铁让城市之间的距离消失,越来越多的距离500公里以上的两个城市因高铁的建成而同城化,人们的交流和旅游因高速铁路而变得快捷方便和舒适。高铁沿线,将串联成一个贯穿东部与中部的城市带,据预测,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均为高铁沿线城市,“四横四纵”高铁沿线城市人口占中国城市总人口近半。也就是说,预计到2030年,将有几亿人次会乘坐高铁出行。庞大客运量将极大推动“高铁 沿线都市圈”的早日成形。

2.2 形成交通圈

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将连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并将在区域内建设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由此,快速客运网建成后,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而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缩短了区域及城市之间地理空间上的时间距离,将对我国的产业地理格局及大城市圈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

2.3 促进旅游业发展

高铁开通后,沿线旅游业将出现“井喷”式发展。京津城铁链接两大直辖市,也连通了商务、会展、旅游业协同发展。从2010年2月6日开行至7月,已运营半年的郑西高速铁路,成为推动陕西、河南两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高铁旅游“蛋糕”越做越大,直接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半年,陕西省接待境内外游客7 299.06万人,旅游总收入445.8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和30.3%。福厦铁路及温福铁路的开通,盘活了闽南和闽东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使福建省内形成了一个“周末城际铁路旅行圈”,福建和浙江东南等1 000公里以内的景区都将受益。

2.4 带动房地产商机

沪宁高铁开通为“长三角”房地产带来商机,万科、龙湖等中国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沪宁高铁管委会接洽频繁,表明沪宁高铁开通后,品牌开发商认为高铁站点所在区域的未来价值将有大的提升。京沪高速铁路济南段济南西客站2010年投入使用,京沪高铁及济南站的建设对济南市西部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战略性影响,同时也将成为带动西部房地产业发展、提升项目规模档次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也意味着未来的济南西部地产将有巨大的升值空间。济南西部的房价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来西部的房价2 000多块钱,现在新世界阳光花园均价6 000元以上。

2.5 驶出国外市场

当全世界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数年后,国内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而引发了全球高铁热潮。与此同时,中国高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展开了一系列角逐,从沙特Haramain高铁二期,到美国佛罗里达的Tampa-Orlando高铁项目,处处可见南车、中铁建、北京铁路局、北车等中国企业投标的身影。打开出口市场对中国高铁企业自身的意义自不待言,从国家整体而言,集装备制造与工程承包于一体的高铁出口更可望为中国货物、服务和资本输出带来巨大发展动力。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趋势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铁路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清使命,抓住机遇,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国铁路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多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不能适应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高速铁路速度快、运量大、能耗少、污染小、安全、舒适、占地少,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铁路专家就提出,中国修建高速铁路势在必行。高速铁路是一个高科技技术,包括了宇航、冶金、材料、电子、机械等高技术所形成的综合性的技术配套系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是专家学者仍然在中国必须发展高速铁路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并付出了艰辛努力。我国建设高速铁路的战略设想是:第一步,在近期内对选定的既有线进行改造,以较小的投资,较短时间能实现旅客列车时速达16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并在其中设置供高速列车运行的试验段,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为在我国大量的既有线进一步提高速度提供技术储备;第二步,在21世纪初,建成一条时速达250公里~300公里的高速客运专线,以后再逐步发展。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共有CRH1、CRH2、CRH3、CRH5四种系列型号,CRH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主要借鉴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日本新干线、德国铁路ICE3、法国TGV以及美国GE等公司的先进技术。2009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 552公里,其中,新建时速250 公里~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 公里~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 876营业公里。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高铁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建设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高铁项目。作为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便是标志性工程之一。2010年我国投入7 000亿元到高速铁路的建设中来,计划新线投产4 613公里。“十一五”期间,中国投资12 500亿元人民币,建设17 000公里铁路新线(图2)。其中客运专线7 000公里。“十一五”期间,京沪高铁被列在了所有将建客运专线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京广、京哈、沈大、陇海等铁路。列车时速达到200公里~300公里。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铁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最显著的特点是运载量大、运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最适合我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骨干运输方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铁路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从根本上解决铁路供需矛盾,国家制定了铁路中长期规划以及“十一五”铁路建设发展规划。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铁路网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参考文献:

[1]刘转华 唐阳,动车组技术西南交通大学,2010

[2]吕长清 钱立新, 图解国外高速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张曙光 , 京沪高速铁路系统化研究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贾俊芳,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5]韩宝明 李学伟, 高速铁路概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6]张曙光 ,CRH2型动车组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7]李向国 ,高速铁路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5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6篇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

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 旅游 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

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四、如何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2.构建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不少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将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3.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国内有许多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

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公务员之家 4.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车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7篇

车险费率改革篇

作者:杨国县

随着保险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车险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逐步走向规范有序,财产保险业基本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亏损的局面,进入以管理升级为内涵的转型关键期。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合理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并将引导车险市场向着依法合规、公平合理、内控健全、产品服务不断创新的良性轨道上发展。

我国车险市场现状

(一)车险保费收入增速下降,但新渠道业务发展迅速

2012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车险保费收入4005.17亿元,同比增长14.28%,增速较去年年底下降2.38个百分点,为自2003年以来的增速最低点。车险占产险公司总保费的比例约为72%,较去年底下降近两个百分点,为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见图1、2)自2007年车险电销专用产品推出以来,国内保险新渠道业务发展迅猛,连续数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目前已有19家财险公司经营车险电销业务。2011年,全行业实现车险电销保费收入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130%,占车险总保费的12.5%左右;与此同时,网销业务也开始逐渐发力,2011年网销保费收入已达50亿元左右,增速之高更甚于电销。预计2012年全行业电网销保费规模将超750亿元,占车险市场份额18%以上。新渠道业务已经成为国内车险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销渠道。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销渠道。但其背后更具竞争力的是其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因此,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也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方向。

(二)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市场集中度稳中趋降

截至2011 年底,国内共有48 家财险公司开展车险业务,较2010 年多出7 家。其中,车险保费规模超过1000 亿元的财险公司只有中国人保财险一家;车险保费规模在500 亿元(含)到1000 亿元(不含)之间的公司有平安财险,车险规模在100 亿元(含)到500 亿元(不含)之间的有太保财险、中华联合、国寿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等5 家;其他公司均在100亿元以下。

2011年以来,国内大型财险公司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车险市场集中度(CR3)未能持续2008 年以来的快速上升势头。截至2012年9月,我国车险市场集中度(CR3)为68.06%,较2011 年底下降0.58个百分点。(见图3)

(三)交强险承保面不断扩大,亏损局面进一步加剧

截至2011年底,全行业共有36家公司经营交强险业务,2011年交强险共承保机动车1.14亿辆次,同比增加12.41%。自交强险实施以来,投保率逐年上升,从2007 年的38.61%增长到2011年的50.67%,较2010 年提高1.68 个百分点。2011年,交强险经营亏损92亿元,同比增加27.78%,严重入不敷出。(见图4)

我国车险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目标将为车险发展带来战略新机遇

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将带动建筑业、运输业的复苏,使车险业务有望在工程车辆和营运车辆上进一步发挥优势;另一方面,城镇化将对汽车消费形成带动作用,亦将给车险带来新的增长点。如何将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与车险业务建设有效结合,将是考验我们能否把握机遇,提升产能的关键。

(二)汽车市场的新变化将可能影响车险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各区域新车增长将呈现更加不平衡的趋势。2013年,预计汽车市场增长将与GDP增速基本同步,保持个位数增长速度,但由于基数较大新车销量将首次突破2000万辆。从区域格局上看,一、二线城市整体汽车销售不会出现大幅增加,但中高端车辆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而“高销量、低保有量”的三、四线城市将可能成为车险业务新的增长区域,也意味着三四线城市的新车竞争将更加激烈。

新车业务对整体车险保费的贡献度进一步下滑,存量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速持续下降,存量市场竞争不可避免的进一步加剧,主要行业主体在更加积极巩固自身续保率的同时,对转入业务的争夺也将进一步加剧。

盈利空间面临被进一步压缩。近年来,受新车购置价下降、新兴渠道优惠等因素的影响,车均保费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大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为了维持其经营和利润,不断上调配件与工时费价格:仅2012年当年,累计上涨在1000种配件以上的品牌有40家,上涨幅度在10%以内的零配件占上涨配件总量的67.57%,上涨幅度在10%-30%间的占总量的18.32%,而上涨幅度在30%-50%的占总量的8.25%,车险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三)中介监管新政频出,将直接加大车险经营成本

保险监管机构持续加强产险市场秩序整治和中介市场监管,推进中介专业化和规模化。2012年7月份之前,尚无汽车保险销售公司被批准设立,7月份之后监管机构集中批复了8家汽车保险中介,参与发起的汽车相关企业达到48家。预计未来由汽车厂商、销售商等保险产业上游企业或同业组建的大型中介将成为中介市场的主流,这将在改善市场竞争秩序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中介的议价能力。部分规模较大的中介机构凭借自身巨大的资源优势,迫使保险业支付高额手续费,直接加大车险费用成本。

(四)商业车险改革正式启动,未来走向尚未明确

2012年3月8日和3月14日,分别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关于加强机动车辆商业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商业车险行业示范条款》(下称《协会条款》)。同时,车险代位求偿实务的调整已经基本定稿,并进行程序的测试,该项调整与车损险产品修订直接相关。

总体来讲,《通知》旨在按照审慎放开的原则,稳步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同时确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当至少每两年测算一次商业车险行业参考纯损失率,供保险公司参考、使用,因费率方面的修订尚未公布,由此对车险市场的影响尚不确定。

车险费率改革的影响

综上分析,未来车险发展形势复杂,各种因素变化多端,难以对未来车险市场发展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在此重点就车险费率改革对车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分短期与长期两种情况进行着重分析探讨:

(一)短期看,此次车险费率改革对车险市场规模影响有限

首先,随着车险承保面的不断提升,车险已逐渐成为广大车主的“生活必需品”,需求相对稳定,因此车险费率改革对投保车辆数量的影响有限;其次,《协会条款》取消“按责赔付”,实施“代位追偿”,以及其他保险责任的扩展,免赔事项的减少,在提高车险保障能力的同时,也将相应提升纯风险损失率水平,但是受各公司间车险管理水平差异的影响,费用率尚未确定,因此,与现行产品相比,最终费率水平升降与否尚难以确定。第三,此次改革拟在建立起以纯风险损失率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形成机制;保证保费充足的前提下,对费率采取“限高不限低”的监管思路,规定保险公司拟订商业车险费率,原则上预定附加费用率不得超过35%。因此,费率水平大幅上调的可能性较小,加之承保数量基本呈现稳中有增的态势,此次改革车险市场整体规模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二)长期看,此次车险费率改革将大大增加行业赔付成本

首先,为有效应对“高保低赔”的社会质疑,车损险保险金额修订为按照实际价值确定,赔付时,部分损失按实际修理费用计算,不再有不足额保险的约定,也相应取消了现行条款中比例赔偿,全部损失完全按照保险金额进行赔偿的约定,不再按照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将直接增加车损险的赔付支出;其次,为有效应对“无责不赔”带来的社会质疑,取消“按责赔付”,实行“代位求偿”,此举在短期内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有限,但是长期看,代位求偿制度的实施,车辆损失的先行赔付,必然会产生部分无法追回或难以追回的车损险赔款,导致车损险赔付成本的上升。第三,费率厘定是否采用车型定价,也将会对车险赔付成本造成直接影响。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为了维持其经营利润,不断上调配件与工时费价格:仅2012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零配件、工时费价格涨幅普遍达到10%以上,部分地区更是达到了20%;中西部地区的涨幅也在5%—10%之间,以零配件累加计算的车辆价格已远远超过市场上的整车新车购置价,通过保险理赔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已成为汽车销售行业的共同认识。如果车险行业不能通过车型定价来有效应对零配件及工时费不断上涨的压力,车险盈利空间将会被进一步蚕食。第四,受“同命同价”、伤残赔偿标准逐年上升以及诉讼案件大幅增长影响,人伤案件赔付居高不下,交强险亏损面不断加大,如果不通过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尽快扭转,车险市场将极有可能再一次陷入全行业亏损局面。

(三)车险费率改革给监管和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此次车险费率改革向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通知》精神,本次改革强化保险公司在条款费率拟订、执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责任,要求保险公司在拟订商业车险费率应当遵循充足、公平原则,能够补偿风险转移的成本,不得危及公司财务稳健和偿付能力,同时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尽管竞争的外在手段仍体现为价格,但内部将集中于精细化管理水平、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此次改革中有的放矢。

其次,此次车险费率改革也向保险监管机构提出更高要求。保险监管机构旨在稳步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其核心设立差别化的车险产品开发机制,建立车险代位求偿机制,但是目前上述机制尚未制定最终时间表、步骤和详细计划。各公司上报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幅度、车险代位求偿中纠纷的处理机制等均尚未建立。与前次相比,此次车险费率改革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来自保险公司、中介以及消费者的诉求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因此,如何在下一步改革中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基调,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防范系统性风险,营造良好改革发展环境。

rfid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8篇

根据实现的方式不同,RFID可分为两类:有源RFID和无源RFID。无源RFID的电子标签上不带电池,其工作所需要的全部电源都依靠转换接收到的阅读器发送的电磁波而获得,所以其阅读器的发射功率一般较大;与之相反,有源RFID的电子标签自身具备电池,可提供全部器件工作的电源,因而相应阅读器的发射功率要求不高,而且有效阅读距离也较前者有所增加。本文着重介绍有源RFID,就其系统构建、技术特点以及相关应用作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介绍。

(一)有源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有源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实现自动识别和远程实时监控及管理。其通信距离可从几厘米到几十米远。在有源RFID系统中,标签和读写器是在远磁场区,是通过电磁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由于电子标签自带电池,当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工作范围后,电子标签不需要读写器发出激活信号和指令,而是主动地将存储的识别信息 (ID)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给读写器。

1. 有源RFID系统组成

有源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有源电子标签、计算机管理系统组成 (如图1所示) 。下面分别介绍读写器和有源电子标签。

(1)读写器的功能及基本结构

读写器也称为阅读写器,它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有源RFID系统构成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主要完成功能: (1) 在规定的技术条件下,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可以进行通信; (2) 读写器与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如RS232等进行通信; (3) 能够在读写区域内实现多标签的同时识别,具备防冲撞功能; (4) 能够校验读写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5) 对于有源标签,能够识别标签电池相关信息。

有源RFID系统读写器基本上由控制模块、射频模块、天线和电源、串口通信模块以及其他接口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读写器的控制模块是由CPU和存储器、标准接口组成,完成与计算机应用软件之间的通信;接收来自应用软件的各种命令;控制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调制和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 (解码) ;对所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并进行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身份验证等。

读写器的射频模块,对微波信号进行放大及调制,将相关信息传送给电子标签;接收来自电子标签的高频信号,识别相关代码等信息。

天线主要是读写器在向标签进行广播或者发送验证信息。

(2)有源RFID电子标签的设计

电子标签是RFID系统的真正的数据载体,其存储着需要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通常被放置在要被识别的物品上,一般情况下有源RFID电子标签基本由控制模块,射频模块以及天线和电源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2~3)所示:

有源RFID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从电子标签中获取被识别对象的有效信息,因此,有源标签在RFID系统中必须具备功能: (1) 具备一定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2)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有源标签数据的读出或写入; (3) 维持对识别物品的识别及相关信息的完整; (4) 可以通过读写器显示标签内部电池的工作状况。

(3)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计算机通信网络通常用于对数据进行管理,完成通信传输功能。读写器可以通过标准接口与计算机通信网络链接,以便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

(二)有源RFID技术的应用

1. 自动收费

利用有源RFID不停车收费系统收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欧美等地区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电子标签与收费站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进行通信,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就能交纳费用的目的。

2. 煤矿人员定位

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的安全设备严重缺乏,安全管理手段极其落后。我们可以利用有源RFID技术,实现矿物人员定位,使地面上的管理人员可以全面的及时的掌握井下及整个矿区人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提高了管理效率,保证了井下安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药品运输温度监控、仓库安全管理、集装箱的运输管理、汽车防盗等。

(三)有源RFID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有源RFID技术具备无源RFID技术的诸多优点,例如:快速扫描、抗污染能力强、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等。同时有源RFID技术还有自己突出的优点如:识别距离远、传输数据量大、发射功率小、可靠性和兼容性好等。与无源RFID技术相比,在技术上的优势十分明显,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然而有源RFID技术也有自生的不足之处:由于其标签 (tag) 自带电源,故封装成卡片以后一般比较厚;其有源标签的价格较无源标签要昂贵;同时有源标签的寿命依赖于电池,一般在1~2年左右。正是因为这些不足,使有源RFID技术发展相对滞后。然而其有着无源RFID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源RFID技术将会被更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四)有源RFID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RFID技术在国外发展得很快。RFID产品种类很多,如TI、Motorola、Philips、Microchip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RFID产品。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澳大利亚将它的RFID产品用于机场旅客行李管理中并发挥了出色的作用;瑞士国家铁路局在瑞士的全部旅客列车上安装RFID自动识别系统,调度员可以实时掌握火车运行情况,不仅利于管理,还大大减小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据有关权威数据显示,RFID产品在全世界的销量以每年25.3%的比例增长。由此可见,RFID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以上情况多属于无源RFID技术的发展,有源RFID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应用技术领域,由于其具备低发射功率、通信距离长、传输数据率大、可靠性高和兼容性好等特点,在国外开始高速发展。而其在国内的开发研究尚处起步阶段,近年逐渐应用于集装箱识别、不停车收费、煤矿工人定位等系统和工程中,大力开发有源RFID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结论

与无源RFID技术相比,有源RFID技术具备低发射功率、通信距离长等特点,在技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正因为如此,它被广泛地应用到公路收费、港口货运管理等应用中。希望有源RFID技术能够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使其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晓光, 王晓华.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原理与应用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2]游站清, 刘克胜, 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规划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郎为民.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郑贤忠.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车辆识别与控制终端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8.

上一篇:铆工高级考试试题下一篇: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