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希望的作文结尾

2024-08-21

关于希望的作文结尾(精选19篇)

关于希望的作文结尾 第1篇

1用心帮你点亮希望的灯

一行热泪滑过脸颊。“弟弟……”

弟弟,你要知道:我们年少,所以痴狂;我们目空一切,所以自强不息。我们不怕失败,无畏挫折,不屈打击。那遥远的希望的灯,需要生命驰骋着去点亮。别怕路途遥远,要记得,我永远在你身边,用心帮你点亮希望的灯。

也请在天堂上观望的你,告诉那些同你一样的人们,拥有“仁爱之心”的我们,一定会用心,去帮你们点亮希望的灯。

关于希望的作文结尾 第2篇

“没有无希望的忧虑,也没有无忧虑的希望。”是啊,这不仅是鲁滨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的。

有了希望,就有忧虑。在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希望,然而忧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如果不克服,不解决忧虑,就永远不会接近希望,不会实现梦想。所以,遇到忧虑,遇到困难,要绝不放弃自己的希望,才能点燃梦想之火,点亮希望之灯。希望,忧虑。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甚至有一些矛盾的词汇,为什么说它是分不开的呢?我想,《鲁滨孙漂流记》解开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迷惑,也告诉了我如何去面对它们……

关于小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第3篇

“星期天, 我和××同学去泉城广场。”

“暑假里,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泰山。”

“我老家山庄后有一座又美丽又有历史的山叫鹊山。”

“趵突泉是济南有名的景点。”

……

景物名字多种多样, 却称不上是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因为全班同学只有两种模式:

(1) 什么时间我和什么人去什么地方。

(2) 某地是个很××的地方。

除此以外, 几乎没有其他格式。这明显有仿写的痕迹, 或是教师亲自指导、手把手教出来的结果。

第二部分是对景物的描绘, 常见的无非是“美丽、好看、漂亮、奇特、名不虚传、引人入胜”等词语, 可见学生的词汇积累不是很丰富, 这是初学作文的小学生的通病。

第三部分一般只有一句话, 全班只有一种句式, 就是感叹句。如:

“千佛山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啊!”

“我多么想再去一次青岛啊!”

“这次旅游真是太让我难忘了!”

“同学们, 在泰山上玩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啊!真美啊!这就是美丽的九寨沟!”

“我们游览了月亮湾后, 吃完饭就回家了!”

“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

任何人拿到这摞作文, 我想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个班的学生写的!”是啊, 如果不是同一个教师教的同一个班的学生, 作文怎么会如出一辙!但是, 反过来说, 即使是同一个教师教的同一个班的学生, 就必须得有完全相同的面目吗?学生为什么写不出有个性的文章?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写景文章比起写人记事的文章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写的内容少、文字短也都可以理解。但是, 透过文字我们所能看到的却是关于习作教学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表达含糊、语言贫乏以及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等重要缺陷。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怎样才能实现作文的个性化?简单地说, 就是学生能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文文相异, 各不相同,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古人有诗云:“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有新意, 要与他人不同, 即我们所说的个性。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人“各如其面”, 文自然也千差万别,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国传统教育只注重学生的共性, 忽视、压抑、扼杀学生的个性, 这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吕叔湘曾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像农业而绝不类似工业, 工业是用一定的原料在一定的模子里造出预先设计好的产品, 而农业则是把生命的种子播在土壤中, 给它合适的条件, 加以管理、照顾, 让它在自由的天地里茁壮成长, 结出丰硕的果实。”思想感情不同, 文章立意不同, 篇章结构不同, 语言风格不同, 表达习惯不同……总之, 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 尽量避免趋同。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对写作的内容和方法要求限制得过于死板, 使得作文教学成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机械的训练。教师以自己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 以自己的责任和高高在上的权威压抑学生的主体性, 强迫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标准去写作, 学生只能奉命而作, 依样画瓢, 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以往, 学生思维受定势束缚, 个性受限制, 作文了无生气, 更有甚者, 成为“人形鹦鹉”“虎皮鹦鹉”或“活书橱”。 写作文犹如工人盖房子, 要注重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知识的积累。具体训练中将读与写有机结合, 以读为基础, 以读仿写, 由写促读, 日积月累,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自然而然就不同了, 这也是避免千篇一律的有效方法。

那些关于“希望”的句子 第4篇

有希望就有快乐。

有希望就有100分。

有米弯弯就有希望!

——哈哈哈!

那么,希望你什么呢?

希望你别迷路了。

希望你学会乘法。

希望你交到好朋友。

希望你做个好梦。

希望你别再被人欺负。

希望你幸福。

希望你一个人,也能够坚强。

——啊啊啊!

你拥有怎样的卡通人生

还有,你希望米弯弯什么呢?

希望你给臭袜子找到更安全的家。

希望你每天都有牛肉干吃,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希望你再淘气一些吧,亲爱的米弯弯!

希望“一塌糊涂”和米弯弯打架能赢一次。

希望你一直陪着我长大。 ——嘎嘎嘎!

最后,米弯弯希望你什么呢?

希望你每天都阳光明媚。

希望你没有考试不及格的烦恼。

希望你的快乐比米弯弯多两倍。

希望你每天都给米弯弯邮寄牛肉干。 希望你是米弯弯!

——哇哇哇!

1、遭遇挫折,你常表现为:

A、表面张牙舞爪,其实只会伤害自己。

B、找朋友诉苦。

C、躲到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那里没有人认识我。

2、假如你是白雪公主,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人生?

A、白雪公主的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无非也就是每天打扮自己,逛街买衣服,然后上网聊天。

B、如童话里一样的安排。

C、用各种方法恐吓皇后的镜子,逼它说谎骗皇后,然后安心地去睡大觉。

3、遇到开心的事,你的表现为:

A、可能会在沼泽地里打滚噢。

B、与好朋友或家人分享。

C、自己独享快乐的感觉。

4、你最喜欢吃什么糖?

A、生姜糖。

B、牛奶糖。

C、棉花糖。

5、你喜欢的宠物狗是:

A、沙皮狗。

B、吉娃娃。

C、猎犬。

6、当你一个人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发呆时,突然有位高大帅气的男士跟你说了一句话,请问他说什么?

A、“你的东西掉了!”

B、“你长得好像我的小学同学啊!”

C、“你真漂亮!”

看看结果吧!!

大部分选A:适合你的卡通人生——《怪物史莱克》

你把温柔、细致、感性放在心理,而外有上总是感觉让人难以琢磨,就像怪物史莱克,凶狠怪异自嘲只为了掩盖内心的柔情。何必呢,还是做真正的自己比较轻松些。

大部分选B:适合你的卡通人生——《玩具总动员》

喜欢热闹,朋友扎堆。随缘的个性让你赢得不错的人缘,对他人极为包容,更不吝啬与人分享一切美好的事物,就像《玩具总动员》中相亲相爱的玩具们一样。

大部分选C:适合你的卡通人生——《狮子王》

你非常具有领导才能,很出众,但性格高傲自尊,认为自己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自己的能力非常棒,所以一旦受受到挫折就不容易爬起来,不敢面对。你天生孤傲的个性会失去很多与人交心的机会,也就会失去很多朋友。试着敞开心灵,和大家多交流,分享快乐与哀愁。

怎么写点亮希望的灯作文结尾 第5篇

希望是一盏人的生命之灯。

我们必须不断点亮自己的希望之灯,让它照亮自己的前程,照亮自己未来,照亮自己整个人生。

我们也应该尽自己之所能,努力点亮身边他人的希望之灯,点亮你生活和工作群体的生命之灯。

我们还应该尽自己之所能,争取点亮当代社会整体的希望之灯,点亮世界上众多生灵的生命之灯。

怎么写点亮希望的灯作文结尾 第6篇

我们无法抗拒这场灾难的来临,可是我们用勇敢、团结的方式来面对这场斗争。不管你姓自名谁来自何方,不管你何种肤色何种语言,在死亡面前,我们只有一种选择——抗争。突然间,这世界已变成了爱的世界,就连每一方空气,我都体验到爱的气息。

就在此刻,我们点亮一支蜡烛,

比阳光温暖,比月亮温柔;

就在此刻,我们点亮一支蜡烛,

怎么写点亮希望的灯作文结尾 第7篇

它的腿断了,明显瘦了许多,全身的毛湿湿的,脚也溃烂了。我忙问爸爸原因,爸爸说,大黄狗可能是在山上玩耍时,不小心被夹野兔的夹子给夹住了,但是它没有放弃活着的希望,忍住疼痛,挣脱了,逃了回来,重新获得了生命。

我不由对大黄狗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多了一份感触:大黄狗在遇到危险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在绝境中点亮希望之灯,战胜了困难,活了下来。动物在绝境中都能做到这一点,人为什么不能呢?

让我们在逆境中点亮希望之灯,活出精彩!

怎样拟写作文的结尾 第8篇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为阅卷者所青睐的收尾的方法, 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首尾呼应式包括结尾与标题呼应、结尾与开头呼应等形式。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 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 照应开头, 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这种结尾或呼应题目, 或呼应开头, 使文章首尾一贯, 浑然一体, 结构完整。如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用心灵选择的人生, 纵有痛苦, 我也无怨无悔。”这个结尾回应了前文, 锁定了中心, 简练、精彩。又如2003年湖北一考生的《捕捉灵性的灵光》的结尾:“宠辱皆忘, 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 去捕捉理性的灵光!”该结尾既呼应了题目, 又呼应了开头的“我愿意让生命喷薄, 把羽翼淬火, 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使得结构相当紧凑。

画龙点睛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 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 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表明自己的观点, 或者在全文即将收尾时, 把写作意图交待清楚, 所以又称“卒章显志法”。如贾谊的《过秦论》全文着重叙述秦王朝兴亡废替的过程, 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最后指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这种收尾前文用大量的篇幅分论, 揭露, 分析种种不良现象, 不吐不能, 不吐不快, 最后归结到中心论点上来。全文如一条大江汹涌奔流而下, 无法遏止, 最终归入大海。巨浪滔天, 令人叹为观止。

巧用修辞式巧用修辞手法, 特别是排比、比喻、顶真、对偶、引用等结尾, 会使文章文采飞扬, 如明媚的春光, 令阅卷者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如2000年山西一考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结尾:“创新是石, 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 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 照亮前行之路;创新是路, 引导我们前行!”排比、比喻、顶真手法的综合运用, 生动形象, 富有气势和哲理, 能不让阅卷者拍案叫绝吗?

景物烘托式结尾把环境气氛加以烘托, 给人更强烈更深刻的印象。

例1:渔歌远了, 小船远了。听不见, 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 (《卖蟹》)

例2:风停了, 暴雨也结束了, 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 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 消失在一片晚霞中, 两者混为一体, 没有距离。 (《雨中品读》)

感悟升华式这种结尾, 往往在全文叙述、描写的基础上, 体味人生况味, 解读生活密码, 升华朴实情感, 参悟深邃哲理, 显示出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如《冬天里的那一点点热》文章结尾在叙写生活故事的基础上, 抒写自己的深切体验:生活是不会笑我的, 生活不会嘲笑任何真诚而坚强的面孔。是生活, 就逃不脱艰辛和单调, 而生活的美丽和热情就蕴藏在这艰辛和单调中, 需要去发掘, 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自怨自怜。

留有余韵式这种收尾手法也就是含蓄式, 就是把要说的话、要表达的真情隐藏起来, 使文章结尾形成“空白”。言有尽而意无穷, 使人浮想联翩, 能把读者引向更深远的境地, 有“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奇效。如莫泊桑的《项链》、鲁迅的《孔乙己》等, 其结尾皆含蓄隽永, 令人回味无穷。在高考优秀作文中, 采用常比喻、象征手法和空白艺术, 留给读者联想或思考的余地, 耐人寻味。写议论文常用这种收尾方式。如2002年一考生的《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结尾:“是的, 当你的心灵选择了真、善、美, 排斥了假、恶、丑, 你的心灵都会被感动, 进而一股浩然正气就会永驻你的心灵。这颗心灵是有生命的, 它会生根, 发芽。之后, 心灵会变成一棵会开花的树!”“生根”、“发芽”、“开花”分别比喻什么?“开花”之后还会“结果”吗?令人遐思, 回味无穷。

关于希望就是力量的哲学思考 第9篇

[关键词] 希望;力量;哲学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12-1

“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的名言。确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我认为,希望才是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带着深刻的哲学意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人都应该自己给自己希望。因为我们不知道希望所调动的,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很好。

一、希望源自内心的力量

人和树一样,越是想要往高生长,根越要往下扎。有一个俄罗斯心理治疗师做过一个动物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维持的时间是八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容器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容器外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以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上述容器中,结果真的有些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三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个实验虽然残酷了一点,但给人很大的教诲。在艰难困苦之中,心中有希望和心中没有希望,对我们行为会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结果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个实验还没有讲完:那两只大白鼠没有死,在第24分钟的时候,那个心理学家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上来了。因为他觉得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一只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二、希望是一种哲学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成功贵在坚持,希望就是力量,紧要关头不放弃,绝望也可以变成希望。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因为最后一个可能就是希望所在。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在生活中应当占据什么位置?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望”是潘多拉的盒子里最后一件东西,而德国哲学家布洛赫提出“希望哲学”,他认为:“‘希望’不仅是人的一种意识特征,而且也是一种本体论现象,人的本质同希望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希望是植根于人性之中的人类需要,是‘人的本质的结构’。”希望是我们身体的部分,是我们的耳朵,是我们的眼睛,是我们的血液,我们借它看到,凭它听到,靠它存活下去。

心理学家从大量的观察中发现:在危险的情境中,总是那些性格乐观、充分自信的人存活了下来。人的一辈子难免会遇到挫折――自然环境带来的、别人有意无意加于你的,或许也有我们自己造成的。充满荆棘、变幻莫测的人生是命运对我们的作弄,在这个时候能支持我们走下去的就是充满希望的一颗心。

“人活着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一种原动力,促使人们为了它甘愿付出一切努力。希望又是一个目标,让人们在望着它时可一路坚持下去。尽管有时希望会是难以企及的梦,但它依旧召唤人们努力前行。

三、希望就是力量的哲学思考

人们一般以为,只有现实才是最真实的;即使是非现实的东西,也要被归结为或者还原为现实的东西,才能说明其真实性。但我想探讨的是,人生的意义和真实性是否只在于现实性。现实的东西都是有限的,有限就是有界限、有限定:感性中的东西固然是有界限、有限定的,即使是思维中的概念也是有界定的,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限的。人生的“生”就是生存、生活,而生存、生活是一种行动、一种活动,行动、活动就意味着不断突破有限。人生应是一种不断突破现实有限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希望。我这里所说的希望不是指那种只想而不见诸行动的空想,而是一种使人不满足于和不屈从于当前的现实。希望总是想把尚未变成现实的东西转化为现实的东西,这种转化的过程就是劳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话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必须具有克服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内在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必须付出切实的代价。希望意味着冲破界限,意味着从既定的现实框架中挣扎出来。实现希望是幸福,但这种幸福是从痛苦中获得的。希望是痛苦与幸福、黑暗与光明的转换,一次希望就是一场不平静的战斗,那种一心图平静安乐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古训仍然值得我们牢记。

参考文献:

[1]宋阔,张伟杰,冯引.浅议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尚未”范畴及其现实意义[J].世纪桥,2012,(03).

[2]薛晓阳.希望哲学与精神教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8).

[3]张世英.希望哲学[J].学海,2001,(06).

[4]布洛赫希望哲学视野下的“中国梦”解读[J].杜敏,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8):15.

[5]薛晓阳.希望与命运[J].南京师范大学,2003,(05).

关于写景作文的结尾 第10篇

瞧啊!这儿可真所谓人山人海了,都把车子堵得滴水不泄了呢!“我们由52个班集体组成,在校就读生2148人,编教职工115人,”解说员正在津津有味地为我们详细地解说着呢,“其中有市名校长1名,省优秀教师1名,市终身班主任2名……”我想啊:这,大概就是我们学校老师们的优秀之处,我们也要好好学习,为我们的学校增添一份光彩,让我们学校发扬光大!

我们的常务副校长——王炳松校长。他始终坚守“以人为本,同享教育;以人育人,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动破脑子,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做出样子”的领导作风。在这一方面,我们在校的任何一个人,都值得学习。

然而,王炳金校长,可算是我们学校的一名领头羊了。而他,却以另外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教育人们。一本:以人为本,以人育人;二追求:追求更好的一个目标;三责任:做到以学生为主要,对学生负责人。总有一天,我们也将追随着这位“首领”的目标,去奋斗,去对未来充满希望!

呀!走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禁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小波纹:这幅科幻画,五个飞船形影不离,里面却种上了植物,住上了人类,生活上了动物,盖上了房子;再看看这里!许多可爱的小朋友们,长出了纯洁般的天使翅膀,飞向那无边无际的蓝天,向往着,又尽情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哇塞!这里有一棵巨大无比的空心树,其实它是一栋房子,树根还可以随时随地吸尘,真是两全其美啊!

难道,我们全世界人民向往着的,不正是如此吗?我们向往飞向天空,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不受时间的牵连。住在飞船之中,还正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呢!

书法作品,样样精通,正楷端庄,狂草奔放!艺术图画,美不胜收,素描写真,栩栩如生!那么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看看在课间,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吧!

瞧!各个班的书架虽然都截然不同,但是都放满了书,一本又一本五彩缤纷的书!它们呀,也足以让你看个大饱眼福了!

关于写景作文的结尾 第11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现在正是春天,到处都弥漫着春的气息。看那春雨,她扭着婀娜的身姿,飘扬于树影婆娑之中。我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里,呼吸着被春雨冲洗后的清新空气,使人心旷神怡。被春雨打倒在地上的芒果花,仍散发出幽幽的余香,使人联想到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境当中。两旁的树木被洗得一尘不染,绿得特别耀眼。雨,朦胧神秘,飘飘洒洒的盎然出现于春天校园的画卷中。

“春风骋巧如剪刀,先裁杨柳后杏桃。”走着,春风温柔的吹过我的脸颊。我很惬意地享受着春风的抚摸,却不知道他的去踪。真是一个潇洒的汉子!但是我发现他的足迹原来遍布了整个校园。看看升旗台上的五星红旗,是春风在与它做伴,嬉戏在校园的天空上。花坛里,植物们和着和煦的春风,沐浴在温暖中。仔细发现,校园里不仅有自然的风,在同学们身边,也袭来了一股助人风。三月里,校园中就上演着“帮助”这个主题。无论是像去饭堂时推一下大门,还是看见哪位同学的单车倒了帮忙扶一下,或是组织同学自愿打扫校园卫生,帮助同学共同进步,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却很好的诠释着帮助这个词。一股暖暖的助人风吹入了同学们心灵中,在心的深处里,有样东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游校园,发现一切都有了新的转变。新建的升旗台在春日的阳光里显得格外的闪耀,广阔的操场上,整齐的排列着新修的花圃,为校园增色了不少。同学们的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快乐我们触手可及。我不由得闭上了眼睛,好好地感受着这美好的时刻。我们的校园越变越漂亮了,我们的学习环境也越来越优美。诗意般的春,给了我们诗意般的美。我们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原来美好就在我们身边。

关于浪费结尾的高三作文 第12篇

这不仅是纸上的空谈,事例早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数据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滤去液体后的泔水垃圾1100多吨,其一年的损失可高达600亿;据央视报道,我国每年浪费800万吨食物,够2.6亿人吃一年,这一个个骇人的数字已经在警告我们,食品浪费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而校园中的食品浪费正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缩影,我国的学校众多,学生人数庞大,但由于家庭条件好等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经历辛苦劳作而换来食物,加之父母只看重成绩而不注重此方面的教育,导致大多数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得到食物轻而易举,接着的浪费也就无所谓了,从而忽视粮食的重要性,这应该也就是校园食品浪费的首要原因。还有一些次要原因,如用餐时间短,饭菜计量过多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

改善校园食品浪费问题的根本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粮食的重要性,了解浪费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多么庞大,从思想上拔除浪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诸如此类的观念,否则,一切努力都是空口的话,无济于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肆意浪费的问题;其次的措施也不能疏忽,从校方来说,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如制作标语警示牌,放在食堂的显眼位置,食品种类和菜式要多变,学生喜欢吃,自然会减少浪费;或是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像录制公益短片之类,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就会去用心领悟其中的道理。鼓励节约,惩罚浪费等。

从个人来说,应树立节俭意识,转变消费观,摒弃虚荣,以浪费为耻,同时,当身边的朋友家人有浪费现象时,应该加以劝阻。

例析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打磨 第13篇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些学生作文立意还算准确,但在形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直白的语言不讲任何技巧,显贫血; 议论文的分析不能紧扣论点,显游离。甚至连阅卷老师必看的开头和结尾处语言也不使用任何技巧,结构上也不能做到首尾呼应,严重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

《江苏考试说明》作文部分的要求:结构完整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要用心打磨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以南通市2013届二模作文题为例,介绍笔者开头结尾的打磨过程和方法。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淡无光吗?”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自主列提纲,然后笔者收齐筛选,利用投影设备在全班展示交流。

当看到朱益鑫同学的提纲时笔者眼前一亮,他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这样写的:

雄鹰搏击蓝天,是因为它有一双强健的翅膀,倘若野兔也能借来一双翅膀,恐怕它们的关系就要改变了吧。蒲公英随风飘摇,接风之力,在大地上散漫后代。物犹如此,可见我们也应该借他人之力助己飞翔。(《借一双翅膀飞翔》)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就连伟大的牛顿也如是说。任何成功都难以离开他人的帮助。篮球场上那些精彩的进球是不可能缺少他人精彩的助攻的。可见,只有借一双翅膀才能飞得更高。

显然,开始三句语言明显不通顺,扣题不紧,缺乏条理,但朱同学难能可贵的采用比兴方式提出观点,值得称道。结尾处虽未与开头比兴处有明显照应,但能有意识的引用论证并重申观点,也算结构完整了。

但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很难“清楚地看出思想的层次, 把思想构成一个连贯体,一个连续不断的链条”(布封语)。笔者将朱同学的开头和结尾尝试修改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揣摩笔者的修改意图。开头和结尾分别是:

雄鹰搏击于蓝天是因为它凭借有一双强健的翅膀,野兔飞奔凭借它有强劲的后腿,蒲公英能播种远方在于它懂得凭借风力。物犹如此,我们何尝不也应该借他人之力助己飞翔!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就连牛顿也如是说。可见任何成功都难以离开借助于他人,就像雄鹰凭借翅膀翱翔蓝天,野兔遇险凭借后肢脱困,蒲公英巧借风力播种远方。因而只有借助外力方能让自己飞得更高、走得更快、传得更远!

学生经过交流基本形成共识:开头继续使用比兴,但调整后又构成排比;结尾依然引用论证,但去掉原来的篮球场助攻的事例,而是巧借开头的比兴事例既构成排比,增强语势,又得出结论,拓展“借”的意义,还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

至此,在学生心中至少应该已经有了好的开头和结尾的标准,尽管一篇作文的好的开头与结尾方法不止一种,但这不影响此种方法的运用。而且,笔者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还经常使用同题反复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熟练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还是这道题,在第二次训练时笔者发现沙安宇同学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是这样写的:

是鱼儿就不要模仿鸟儿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模仿鱼儿迷恋大海。只有坚信一个自我,认识自己,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找准位置,认识自我,寻求成功。(《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 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认识自己的光源、声音,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能把自己变成最好的。

关于希望的作文结尾 第14篇

该书记述了一个资深新闻记者的伤痛之旅,心灵之旅,配有作者用一架普通的SONY DSC-N2数码相机拍摄的美轮美奂的图片。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圣托里尼是生命的重生,圣托里尼是美丽的永恒。”

希腊圣托里尼之行,是这位记者在爱情伤痛中一次神奇的命运之旅,是他在生命中一个最恰当的时间所抵达的最恰当的地方。这次令人匪夷所思的经历让他相信,一个人的任何心愿都可以梦想成真,除非心愿是虚伪的;人的任何疑惑都会豁然开朗,任何悲哀都会烟消云散,除非拒绝寻找释然的答案。

圣托里尼是世界上最为凄美的地方,上帝赐予它如此的美丽,是因为它遭受过人类文明史上最惨痛的自然灾难。圣托里尼曾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曾是化天堂为地狱的人间绝境,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落日,已然成为此处的绝妙象征——每一天都在上演的美丽与沉没。

书中以这样如梦如幻的笔调描述着圣托里尼:“蓝色之梦与阳光之吻,是属于那个美丽岛屿的标志性景象,但在我的眼里,她如同一个灵魂深处的精灵,是我的心海中一片永远挥之不去的帆影,那就是我梦中的圣托里尼。”

作者试图让人暂别现实,走进遥远的历史,从梦境的入口,闯入完美的原始世界,作者的眼睛描摹着大西洲的幻影,尽管作者知道,总有一刻会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但他的心将永远在那里流连。这就是圣托里尼幻像,这就是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去圣托里尼的理由。

圣托里尼就是这样一处绝美之地,与本书作者刘深先生当时的心情竟然如此吻合,这一次的希腊之旅竟然成为如此不可思议的命运之旅!

即便雅典卫城的古希腊文明遗址能够穿越亘古时空,但是,上帝却没有将人生哲学的密码镌刻在这里,而是遗落在一个叫作圣托里尼的岛上。西方有句谚语说,人一生一定要到两个地方去看一看,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而圣托里尼就是天堂,圣托里尼就是地狱。

在圣托里尼,作者目睹数千年前火山吞噬过的恐怖的残骸,感受着这里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是如何完美和谐——灾难与幸福不可思议地一同呈现在面前,这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对比!这里遭受过的痛苦已然超越了人类之间任何血腥残杀的战争,这里展现的美景使你所到过的任何地方无以伦比——火山口和蔚蓝色的汪洋诚然是天堂与地狱的对话,作者听到了哀嚎与欢笑都已经沉寂的声音。

也许一切灾难都是神谴,一切幸福都是天佑,有关自然界与人生的一切神秘信息,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如果你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爱与痛的边缘,在生命与死亡的空隙中徘徊踯躅的时候,突然来到了一个异常美丽又曾经被残酷摧毁过的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你命中注定的际遇。

作者这样写道:“圣托里尼就是这样一个梦想与痛苦交织的地方,一个让人在奇异的美丽中静静地沉思默想的地方。那里犹如天堂的露台和地狱的窗口——至少在我那段情感经历中是这样难以名状的感受。”

就人类所理解的地老天荒而言,永恒,其实只是茫茫宇宙之中可以忽略不计的瞬间,也许连瞬间也算不上。所谓的沧海桑田,也只不过是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出于职业习惯的浪漫想象。这本来也不奇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生命时限使然。

然而,圣托里尼会让你看到关于生命的真正的景色,那里纯净的天空和海水,那里生活着的人们,是关于生命的启蒙课本和最深奥的哲学经典。比如,圣托里尼岛上生长着的葡萄,一定是你见过的世界上最丑陋的同类植物,但是,你会觉得那是最顽强的生命的枝条和叶脉,最甜美的生命的果实。

圣托里尼已然让人相信,它确实曾是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最不幸的地方,它所遭受的灾难,所经历的绝望已经超乎人类自身的想象,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生动地再现了生命最本质的底色。它让灼热的岩浆变成清凉的海水,让荒寂的山石变成绿色的萌芽,是赋予不毛之地生命和爱情的地方,它是让死亡真正死去的地方。

书名:绝美之地——圣托里尼写真

作者:刘深

出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初一关于感动的作文结尾 第15篇

什么是感动,我很疑惑。

于是,我翻开了书卷:“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为古代戍守边疆战士的爱国情操而感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为杜甫思家情切的情怀而感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为苏轼豁达、开朗的心胸而感动。

而这些感动虽雄伟,但却离生活十分遥远,让我无法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我来到街上,企图寻找一些感动。

初一关于感动的作文结尾 第16篇

才知道,一万年太久,我们争的,只是朝夕。

才发现,有时,那些我们看似讨厌的那些整天萦绕在身边的影子,正是那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人。

而那些人,正是关心我们,并且值得我们关心的人。

初一关于感动的作文结尾 第17篇

正在埋头苦读时,忽然闻到阵阵奶香,抬头一看,一杯热牛奶摆在桌前,热气在灯下弥漫,这才觉得自己肚中已“人去楼空”。正想捧起牛奶一口干,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牛奶有些烫,慢点喝,小心烫着。”我噢了一声,小心拿起杯子,一口一口地喝着,这牛奶仿佛涤荡去了我一身的困乏,使我精神抖擞。

同时,泪水充盈着我的眼睛,那是感动的泪水。

让辩证的火花在作文结尾处闪耀 第18篇

在结尾处作辩证分析既能充实文章, 照应前文, 又能表现出对所述观点的深刻理解, 也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例如“拒绝平庸”这一题目, 很多学生都是这样构思的:

1.做人就应该力争上游;

2.人生短暂故要实现人生价值领略人生风景必要木秀于林;

3.拒绝平庸国家才能振兴人类才能进步;

4.拒绝平庸生如夏花般灿烂昂扬斗志激流勇进。

他们大多围绕为什么拒绝平庸和怎样拒绝平庸展开论述。如若在结尾处对拒绝平庸一分为二地分析并加上这样的语段:

我所说的拒绝平庸不是标新立异不做常人, 你我皆凡人, 谁也免不了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 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平庸的, 拒绝平庸拒绝的是意志的消沉, 精神的慵懒, 是种意识上的沉沦。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拒绝平庸会让你我生活在旭日的光辉之中。

因为平庸本身就有两方面:一个是生活上的, 物质层面的;一个是精神上的, 意识层面的。如果能区别分析, 全面把握, 则足以显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睿智, 自然在评分上会有所倾斜。

又如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讲述的是一群登山者与蝴蝶的故事。一些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入, 针对当前环境提出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就学生的阅历来说, 在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上只能泛泛而谈或以口号结尾。如果能这样结尾:

我们一直想深入自然保护自然, 殊不知我们与自然走得愈近, 自然离我们愈远。人类的好奇心好胜心让我们借助机械的臂膀自负地以为圈一些栅栏就是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 而这只是一种亵渎, 游人观看蝴蝶的故事告诫我们:远离是为了靠得更近。敬畏自然, 和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和谐。

考生如果能在文章结尾写上这样一些辩证性的观点, 无疑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境界深远。

较流行的新材料作文中所给的对象往往都不是孤立的, 即使只陈述一个对象也是想让考生联系社会上其他的因素、关系来作文。只要存在联系就应该以辩证的观点看待, 因此在结尾加上一些辩证的语段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这样一则材料:在印度, 公路修得破破烂烂, 人们却并不在意, 而教堂却修得富丽堂皇。别国人们都诧异为什么不能用修教堂的钱把路修好呢? 印度人却解释说:“道路通向财富而教堂是通向神的。”请根据自己的理解, 自主立意, 写一篇文章。

绝大多数学生从精神信仰方面谈及了人要有精神寄托、信仰追求、道德标准的重要性。这当然切合题意, 立意也较为深刻, 但材料谈及的两个对象并非是绝对孤立的, 结尾可以再写上:人是有思想的芦苇, 精神信仰是人之高贵所在, 追求这样的“神”并非要摒弃一切物质, 不食人间烟火,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拥有了物质再拥有精神让生存富足而不失庸俗, 灵魂高贵而不显羸弱。

“凤头猪肚豹尾”, 结尾用上辩证式的分析就是“豹尾”上最鲜亮的斑纹, 不但让文章完整, 更能显示出考生高屋建瓴的大局观, 让文章透露出一抹睿智的亮色。2011年江苏曾考过《绿色生活》这一作文题目, 结尾可以这样写:

我们提倡绿色生活不是回归刀耕火种茹毛饮血, 也不是“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清贫, 而是身体力行健康自然的生活。“居有竹, 谈有儒”, 既有低碳环保的自然之绿围绕 , 又有纯粹淡泊的精神之花熏陶。

在结尾加上辩证性语段简单易操作, 是切实可行的短期内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有效方法。较为困难的一点是辩证性立意, 它就不像前面所述的在结尾加上辩证语段锦上添花来得容易, 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敏感地把握所给材料中的对象的关系。

如这样一则材料: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 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 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 一天, 在一场暴风雪中, 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 漫山遍野银装素裹, 汤姆四处寻找, 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 这时, 汤姆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 他跑过去, 果然是那只黑羊, 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有了你! ”

春天, 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羔羊, 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 多么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的寓意很简单:白羊代表着完美, 黑羊代表着缺点和瑕疵。如果立意仅仅为“天生我材必有用”、“需要个性”等立意也是准确的, 但如果注意对象的关系则可立意为:“缺点有时可以变成优点, 短处也可转化成长处。”“看待人和事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残缺有时会让美更完美, 正如断臂维纳斯, 双臂的残缺却让她更加完美。”……则文章立意的深刻度会大幅提升。

再如关于懒蚂蚁效应的材料:有位学者, 他看到日常生活中一群蚂蚁在搬运食物, 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 来去奔波, 往返劳累, 不辞辛苦地工作着。可总有那么几只, 整天东张西望这里转一圈, 那里兜一圈, 游手好闲。他感到很奇怪, 一次他突发奇想, 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决定把原来的食源给蚂蚁断掉, 结果发现, 原来拼命工作的那些蚂蚁, 一个个都像没头苍蝇似的、毫无目标地到处瞎跑, 而那几只原来看似懒惰的蚂蚁, 却很快地找到新的食源, 并很快地组织其他的蚂蚁, 开始搬运食物, 他把这一现象叫做“懒蚂蚁效应”。

材料中勤劳蚂蚁代表着那些干琐事杂事忙碌不息的工作人员, 懒蚂蚁代表着有头脑善于策划只做自己该做事情的领导。立意如果仅仅从懒蚂蚁出发认为一个部门或企业领导要善于管理注重高效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样的立意也把握了材料的深层内涵是正确的, 但如果灵敏地捕捉到勤蚂蚁和懒蚂蚁的关系提炼出这样的主旨: 一个企业既需要勤奋工作做具体繁琐事物的人又需要具有领导才能做具有策划能力的人, 二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这样立意就深远一些, 辩证的观点也会让文章更丰富。

考场作文的结尾技巧 第19篇

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事情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空洞口号,这种结尾大煞风景。③突然结尾。全文意思尚未明了,交待的情节还未完整,却突然落笔收尾,完全没有表现出文章的主题。

那么,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作文中常用的。

一、凸现主旨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如中考作文《特殊答卷》的结尾:“6年过去了,这份特殊的答卷一直珍藏在我的抽屉里。我要让它时时刻刻告诫我:知识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篇末借助精炼的议论亮出题旨,给人深刻的启迪。

二、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是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尾方法。这种收尾方法能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结尾则写“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三、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多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但也有一个法则,那就是:好的抒情议论结尾必然是油然而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中考作文《幸福的感动》结尾:“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四、妙引巧联式

用名言、警句、诗句、俗语、歌词等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如《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再如《我多想拥有你,童年》的结尾:“‘假如时光会倒流,我愿回到童年的时候,妈妈你是否依然站在小屋的门口……’歌声依然那样清脆、悦耳。”用歌词结尾,增添了文章的韵味,唤起读者的美感。

五、镜头剪辑式

即结尾勾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有镜头感,洋溢着诗意。如考场作文《小鹦鹉,你飞吧》的结尾:“它去了,穿着一身彩衣,向着广阔无边的属于自己的天空飞去了。”

六、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收束式”。它可避免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故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作文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如《我最尊敬的老师》一文的结尾:“时间过去三年了,而王老师的音容笑貌却时刻印记在我的心里,仿佛我们从未曾分开过。”全文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作者对王老师诚挚深厚的感情,处处体现出作者对老师的想念。这种结尾,更能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情。

七、升华主题式

上一篇:绿色初一作文下一篇:最新保险公司产品说明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