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

2024-07-25

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精选8篇)

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 第1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2003)(附光盘)内容简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加验证码)》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9年版)的要求而编写。编者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着“案例驱动、重在实践、方便自学”的原则编写了这本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职业模块)。本教材共9个模块,包括文字录入训练、个人计算机组装、办公室(家庭)网络组建、宣传手册制作、统计报表制作、电子相册制作、DV制作、产品介绍演示文稿制作和个人网络空间构建。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加验证码)》配套教学资源光盘,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多媒体演示课件、PPT课件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搭建了一个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指导的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加验证码)》还配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包,详见前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职业模块)(Windows XP+Office 2003)(加验证码)》作为国家规划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模块)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人员学习计算机应用的参考书。·查看全部>>

目录

模块1 文字录入训练

1.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1.2 录入求职简历与自荐书

1.3 录入通知公文

1.4 录入教材

1.5 编制教材目录

1.6 录入论文

1.7 现场会议记录竞赛

1.8 知识拓展——速录知识简介

1.9 综合实战——录入排版学生毕业论文

模块2 组装个人计算机

2.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2.2 组装计算机硬件

2.3 安装计算机软件系统

2.4 综合实战

模块3 组建网络系统

3.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3.2 组建网络系统的工作流程

3.3 综合实战

模块4 宣传手册制作

4.1 职业背景

4.2 制作宣传手册

模块5 统计报表制作

5.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5.2 制作公司销售统计表

5.3 制作公司销售额汇总表

5.4 制作公司员工工资表

5.5 综合实战——制作商品销售记录单

模块6 电子相册的制作

6.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6.2 处理数码照片

6.3 制作电子相册

6.4 综合实战

模块7 制作DV

7.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7.2 制作DV节目的工作流程

7.3 综合实战

模块8 产品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

8.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8.2 景点宣传片的制作

8.3 产品宣传片的制作

8.4 综合实战

模块9 构建个人网络空间

9.1 职业背景与训练目标

9.2 申请免费空间和域名

9.3 FrontPage 2003制作个人网站并上传

9.4 综合实战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模块1 文字录入训练

1.8 知识拓展——速录知识简介

速录师是运用速录技术,从事语音信息实时采集并生成电子文本的人员。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北京电视台《城际特快》、《北京特快》、《首都经济报道》,《财经时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成都晚报》、搜狐网、新浪网、千龙新闻网等先后对计算机速记行业进行过相关的报道,并指出这是“简单技能下的金领收入”。

1.就业领域

目前速录师主要在几个领域发挥其特殊的记录本领:一是司法系统的庭审记录、询问记录:二是社会各界讨论会、研讨会的现场记录;三是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办公会议的现场记录;四是新闻发布会的网络直播;五是网站嘉宾访谈、网上的文字直播;六是外交、公务、商务谈判的全程记录;七是讲座、演讲、串讲的内容记录等。工作范围相当广泛。

2.职业描述

中文速记这个行业诞生已经有100多年了。传统的速记是由专业人员操作一种符号将语言信息转化成文字信息,由于符号的独特性,记录出来的信息还需进行整理。这样的速度难以满足一些特定场合需要,现在又诞生了新行业——计算机速记,即对语音信息进行不问断采集并实时转换为电子文本信息的一个过程。“言出字现,音落符出”是对计算机速记速度的最好概括。

……

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 第2篇

1.能够熟练创建和保存文档;

2.能够熟练完成文字处理与基本版面设计;

3.能够熟练使用快捷操作方法进行文档编辑;

4.能够熟练完成表格设计和编辑;

5.能够完成基本的图、文、表格混排;

6.能够正确使用打印机进行文档打印。

二、实训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办公软件。

三、实训内容要求

1.自行确定班报主题,搜集文字和图片素材。

2.自主版面设计,要求必须有字体、字号、段落、边框和底纹、分栏、项目符号和编号、页眉和页脚、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方面的设计;

3.合理布局版式,制作过程中注意标题醒目、字体美观和色彩丰富等要素。

4.尽可能多的使用word文字处理功能,以增加电子板报的视觉效果。

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 第3篇

随着“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在重视对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前提下, 学校大力开展动态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着力建立以能力为核心, 突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逐步形成了“教学与实践并重, 技能与素养相通”的教学风格, 有效地提高了中职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计算机学科实训教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较强。着眼于探索适应当前职校学生特点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课改模式, 通过确立项目任务、成立项目小组、分组设计实施、项目结果评价等步骤, 把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项目教学法及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的, 重点是培养学生形成以整体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项目教学法强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则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行负责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教学活动, 不再是学生按照教师安排和讲授去得到结果,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主动去寻找不同的途径, 最终得到这个结果, 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通常是让学生完成单一知识点的任务来实现对相关操作的掌握,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 各知识点联结不紧密等弊端, 而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紧密联系实际, 在深入了解现实需求的前提下来完成指定的整体任务, 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分析、综合应用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实践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 很适合学生自学, 是对开展项目教学法的很好支撑。根据课程的特点, 以单元为主, 在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 如“使用Word制作简历文档”、“使用Excel制作成绩统计分析表的设计”、“使用PowerPoint制作个人简历介绍”等。下面以《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的设计》为例, 阐述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解和实践。

1.根据教学内容, 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名称:《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的设计》。

教学目的:侧重Excel数据计算方面知识的掌握。

项目要求:根据学生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 协助班主任、课任老师工作, 利用Excel, 完成对《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的设计》的设计。

结合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整个项目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如下3个子项目。

2.成立项目小组, 明确责任分工

根据班级学生实际能力和人数进行搭配分组, 每组六名学生, 每个组推选1名组长 (可根据学生喜好对小组进行命名) 。在教师的指导下, 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项目开发计划以及本组成员的项目任务分配、监督实施等工作, 全体组员负责共同完成项目设计和实施。

3.突出学生主体, 具体设计实施

(1) 项目设计。

首先由各组组长向小组成员讲述本次项目要求, 组织大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之后开始项目设计。设计方案在小组内评选优化后交教师审阅, 由教师提供修改意见后进一步完善。

(2) 项目实施。

在项目实施这个核心环节中, 虽然主要以学生自学及相互协作为主, 但教师的引导与监控尤为重要。对实施的步骤, 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完成的项目是什么, 还要在各组项目实施过程中, 巡回指导, 适当地提示学生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 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对项目束手无策, 又可避免学生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最后每组要选出一个优秀的代表作品, 提交教师参与组间评选。

项目实施具体内容参考下表:

子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 在学生完成各子项目过程中, 可相应配上项目任务书, 帮助学生记录子项目完成的过程或操作, 同时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完成子项目的情况。项目任务书参考如下表:

4.做好项目评价, 激发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而不是结果, 因此, 在学生按计划完成各子项目时, 要安排相应的评价表, 及时进行小结与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评价表和课堂巡回指导跟踪了解项目的完成情况,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及时在全班学生中作出点评反馈, 并记录在教学心得中, 以积累教学经验。同时,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适时进行表扬, 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品评选、展示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 非常重要。首先由各小组长简要介绍本组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 阐述在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同时其他小组同学也可提问, 由设计实施者进行解释。最后进行自评、组评及师评, 并对作品进行展示。通过作品展示, 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思考, 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评价总结时, 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思路, 找出不足, 特别要对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难题的解决方法多进行总结,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操作技巧, 全面串连起整个项目活动中的各知识点。此外, 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 对学生进行项目拓展和延伸指导。

评价表参考如下:

(行业专家意见在这儿可以是班主任或是其他课任教师的建议和反馈, 以增加此项目的实用性和价值感)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训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教、学生模仿的简单套路, 对于侧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非常适用。在开展项目教学法实践中, 学生充分体验到完成项目过程的艰辛与乐趣, 既强化了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的成效比较明显。但由于受教师教学理念、职校学生素质能力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和思考。

1.要注意项目选择的实用性和难易程度

例如《班级学生成绩统计分析表的设计》项目, 涉及到数据计算的各种方法, 设计过程要用到教学内容要求的全部函数, 包括Sum (求和函数) 、Average (求平均值函数) 、Max (最大值函数) 、Min (最小值函数) 等等, 由于能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进一步了解了Excel的实用价值,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对该项目有很大的参与热情。而且, 在设计过程中关联到学生已学过的版面设置、条件格式等各项操作, 可以巩固复习旧知识, 有助于将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项目的确定一定要精挑细选, 不仅要注意实用性, 还要注意难易程度, 如果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就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若过早于规定时间内完成, 则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致使项目教学流于形式。

2.要注意师生角色转变的适应

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 教师充当的角色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但在项目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少教师仍会不由自主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步到位地把整个项目要求和操作步骤跟学生进行详解, 这样的教学活动, 仍然是“新瓶装陈酒”, 不能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目标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去, 不利于中职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3.要注意分层次开展项目教学活动

引入项目教学法, 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热情地加入到项目活动中。在活动实施过程中, 不能让一部分动手能力弱、自觉性差的学生过于依赖于能力强的学生, 要让这些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也有事可做。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特点, 订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学习目标任务, 在规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让自觉性好、能力强的学生担任项目组长, 去统筹本组的项目设计和分工。项目分工后,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设计方案, 项目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成果。这样可使教师在项目结束后, 能及时了解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况, 也可对比出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差异。

4.要注意培养学生团队交流合作的精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通过分组形式来实现项目的完成, 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交流合作, 既表达自己想法, 也倾听他人意见, 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基本上能自主学习, 但遇到困难往往较少在本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而是直接询问老师或是关系较好的同学。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 以利于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同时, 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教育, 强化学生们的交流合作意识, 使他们在项目教学中学会合作, 学会学习。

5.要注意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

在项目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学硬件设施好坏、机房机位是否适合小组合用、实训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充足合理等客观因素, 也会影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这些因素在开展项目教学时也要有充分的考虑。

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计算机课程实训教学, 学生能自觉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和需求, 而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 实现了“快乐学习, 快乐地学会学习”, 充分地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发展方向, 对于促进计算机教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4) .

[2]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计算机基础实训项目 第4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实训项目

一、行动导向的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又称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行动引导教学,被认为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层面改革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行动导向的发展,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德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在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上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在1999年正式颁布的《框架教学计划》中要求职业学校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以职业行动体系替代专业的学科体系,并指导职业教育的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要达到这种目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一个人的行动能力包含有技术能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分析、计划、引导、控制、信息、媒体的使用能力)、社会能力(沟通、交往、团队、管理等)以及个性能力(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等)。正是由于行动导向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明显效果,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重视,引领了职业教育的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以企业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以职业行动体系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在学习的组织中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学生通过企业任务式教学,完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获得行动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常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不管哪一种方法,其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用心、用手、用脑去完成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提升自己的行动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非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大部分高校已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纳入了公共基础课的范围,是大学生入学后所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部份省份还将计算机基础和英语一起列入为统考或联考的科目,并颁发联考的计算机一级证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等)、通用职业能力(文档处理、统计报表制作、图形处理、网络应用、多媒体基础应用等),并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对信息进行搜索、处理、组织和利用的职业素质。

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有着很大的差异,有部分学生已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但也有一些连计算机都没亲自接触过。目前理论教学、实训操作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较为普遍。一方面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太容易、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基础弱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特别是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理论部分,如二进制的、计算机的结构等,使学生觉得较难理解。根据近几年来计算机联考的数据统计,无论是基础好还是弱的学生,联考中的理论成绩都不很理想,在计算机的操作方面,有时还出现平时“玩”电脑很在行的结果不合作的情况。

因此做好教学设计,平衡基础差异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只是一门通用的基础课程,实际上也是一门很实用的职业性课程,例如文档编辑及处理、表格制作及数据统计计算、演示文稿制作等,几乎所有的职业岗位都会涉及到,为此我们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和课程的目标要求,设计了一系列实训项目。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我们设计了组装一台合适本专业使用的电脑、安装本专业将要使用的软件两个项目,在WORD文档处理部分布置了编辑制作班级板报、毕业推荐书两个任务,在电子表格EXCEL部分布置了制作成绩表、协助班主任打印成绩单两个任务,在POWERPOINT部分布置了制作“我的家乡旅游推介”演示文稿制作项目,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最常使用的就是“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一)资讯(引入课题)

在每个项目教学前,首先教师要将教学的基本材料准备好,包括参考用课件、资源、器材。其次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提出分组要求,完成项目小组的组建。例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WORD部分,我们设计了“做一个班级活动版报”的任务,每组5个人,分工合作完成文字编辑、图片扫描处理、图文混排等,最后打印进行展示。小组成员分别在小组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有时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不同任务时组员的角色要进行变换,从而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适合完成小组任务的角色。

(二)计划(制定工作计划)

先由学生小组讨论、制定任务的工作计划、工作步骤,了解技术及操作要点,教师可参与其讨论,并最终认可小组的计划。

(三)决策(收集信息,确定思路)

学生根据分工,阅读教师预先给定的材料,并配合上网查找相关信息,整理并加工,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四)实施计划(完成操作)

学生根据分工和合作的要求,按制作好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完成方案中的任务,必要时教师进行指导。例如,对学生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工具时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在实施计划中,基础强的学生自动帮助基础弱的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五)检查

各小组自我督促工作的进展情况,教师作为旁观者、指导者,提醒学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对可能出现的差错要能预知和及时纠正。

(六)评估

先由学生小组对自己的设计的板报进行自我评价,并能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记录和评价。经过修订和打印后集体进行展评。可采取小组互评、集中点评、典型评价等形式,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取改进的知识、技巧,形成自身的经验。

四、基于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一些思考

1.行动导向型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强调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发挥团队整体、个体的作用,教师必要时进行调节和督促教学进程的执行。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进程要进行精心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辩论法等,指导学生通过行动过程,来理解项目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

3.要注重教学评价过程,评价不是目的,而是让学生通过评价了解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学习结束的结果展示,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4.要注重行动过程的合作性

在进行以项目为载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团队的合作性,必须杜绝一个学生独立实施而其它组织做旁观者的情况,教师必须监督各小组按计划进行,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振.浅谈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1,(12).

[2]陈进军.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第5篇

班级:网络1102班

学号:18号

指导老师:卞老师

实训地点:文理楼A503

实训时间:2011年12月26日—12月28日

实训目的:通过上机操作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综合操作素质的训练,增强学

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word文档与excel表格的编辑与操作。

短短三天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通过这三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深深体会到计算机办公的神奇和奥妙;也掌握了许多的计算机办公技能。

老师布置了一些的作业给我们操练,在老师精心的指导下我已把Excel,word,等操作的很好了!现在我们已步入大学,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对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操作还只是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学期期间,一直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我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我们的专业课程也只是学习了C语言的程序编辑,所以在实训之前,计算机办公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离我们不再遥远!据我了解,大多数同学都以前接触过电脑,也有玩过一些游戏,却不懂操作一些对我们以后工作有用的办公软件。对于我们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渗透较少,之前都是老师操作为主。此次实训就不同了,同学们都作了充分准备,在活动中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每位同学都认真的操作、练习;听着“嗒嗒”的打字声,心里真的不亦乐乎!指导我们实训的是卞老师,卞老师在实训中给我们做了充分的指导,并且做详细的讲解,这次实训活动十分成功,除了各位同学的充分准备,还要感谢卞老师的授业解惑和系里领导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电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二十一世纪现代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超强的电脑操作能力,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更应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所以要把电脑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开始我以为实训只是应付了事,走马观花之作。然而,在我参加培训的第一天,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大相径庭。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记了。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参加培训的第一课时,我就专心致志地听讲,把学习内容与以前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的地方进行对比,感觉学习效果很好,受益匪浅。特别是EXCEL的学习,因为平时用得比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对EXCEL的操作不熟悉。这一次正好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次培训,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几种方法。还有幻灯片的制作,原来从没有制作过,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简单的制作我已经基本上掌握。现在想起来这种培训是必要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因为学习上有所收获,思想上也就豁然开朗起来。说实话,近几年,觉得自已也不再年轻了,还学什么啊?得过且过吧。虽然对待工作还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但对于学习的态度则是能应付就应付,不想应付就是偷点懒吧。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在学习上的动力就不足了。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要改变这一错误的思想,想把各项工作做好,就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也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计算机办公实训暂告一个段落,闲暇之余,我开始静静地长思。由于组织的信任,我从本学期中段到自律会工作。尽管我全力以赴,不辞辛苦,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我知道自已离“出色”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离组织对我的期望还相去甚远。固然有能力、水平、经验、性格等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思想上的对学习不重视,导致了有的工作不能出色的完成。由于自律会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员思维严密、灵活应付,要能够迅速理解组织,领导的意图,沉着应对复杂的局面,为广大同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才不致于在完成工作时,总是手忙脚乱、丢三落四。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只有沉下身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踏实做事,多用心,多动脑,才能让工作有好的起色。为我系的发展奉献我微薄的一份力量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住大学学习的时间,充实、完善自我,全面发展,攻破电脑,争取做一名出色的现代人!

刘永强

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第6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练习了Word 的操作,Excel的操作,以及网页的制作,电子邮件的使用,信息资源的整理与发布。实训时间一学期。

主要介绍了我们用到的办公软件等常用的几种软件在应用技巧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大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点、讲解。相信经过这次学习,今后的使用这些软件肯定能够得心应手。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我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讨论学习问题、体会、经验。并由学习好的学员带领大家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遇到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而对帮助解答问题的同学来说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要充分利用网上答疑时间,在答疑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学习中的疑问事先有个总结,以便在答疑时能有的放矢。

实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景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并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其次,学习了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下载音频、图片资料)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次学习,一定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计算机运用的得心应手.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方法,对我们今后自己的操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学期教学实训,学生明白了要多了解了相关知识,多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提高我们整体的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到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和其他人员之间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这样使得相互之间都得到了学习,巩固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

我相信在更多的教学中,我们懂的也会越来越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人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文星翔

2022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 第7篇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用的待人处世之道,阔大了知识面,也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分感谢公司,感谢技术服务部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在我完成这个计算机实习报告的同时,也让我对社会、对工作、对学习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增添了信心,让我在大学生活中留下了美好一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实训研究 第8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 (以下简称“计应”) 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中等职业学校 (简称“中职学校”) 学生的一门必修文化基础课程, 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 分层实训基本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 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 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1]。分层实训以分层教学法为理论基础, 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 对实训的内容、形式进行分层处理, 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分层实训要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同时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2 分层实训意义

中职学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均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但不同的学校、学生由于硬件条件、重视程度及个人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同时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机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

2.1 学生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指学生素质结构上的差异, 例如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对不同课程甚至同一课程不同的模块学习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平时喜欢上网聊天、发帖子, 从而打字速度快, 但学习软件知识颇感吃力;有的学生平时喜欢玩游戏, 对编程知识接受能力较强, 但对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办公软件的操作却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经常网上购物, 久而久之对网页制作、图像处理产生兴趣, 但对计算机硬件知识却不感兴趣, 等等。每个学生对《计应》课程不同章节的学习能力可能不一样,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其薄弱环节,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2 学生个体间差异

相对于学生个体内的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首先, 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差较大, 以笔者所在学校2014级学生为例, 如表1所示, 不同专业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平均差距为182.4分, 其中工程造价 (中) 最高582分, 最低仅256分, 差距高达326分, 差距最小的商务日语 (五) 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也超过100分;如果就具体某个科目而言, 其差距更大。此外, 每个学生学习《计应》课程的能力也是千差万别, 有的学生基础较好, 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接受理解能力较强, 有的学生基础差并且缺乏学习兴趣。

2.3 学生群体间差异

不仅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 不同的学生群体间也存在差异, 例如城镇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优于农村学生;不同的专业之间也存在差距, 如表1所示, 会计 (五) 专业学生中考平均分为551分, 而光电技术 (中) 专业学生平均分仅339分, 两者相差高达212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 例如文秘类专业对文字录入、文档处理要求较高, 财经类专业对电子表格等内容要求高, 而理工类专业更侧重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动手能力。

由此可见, 不管是学生个体内还是学生个体间、群体间, 其知识水平、学习能力都存在巨大差异, 如果进行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 必将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同时滋生“自满”甚至“自傲”情绪, 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甚至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手机、网络游戏上;而基础差的学生又会“吃不了”, 学习积极性下降, 逐渐滋生厌学情绪。巴班斯基提出的“可接受原则”要求教学安排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使他们脑力上、体力上、精神上都不会感到负担过重。因此,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应该制定不同的、经过一定努力都能实现的学习目标, 让他们“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 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促进全面发展。

3 分层实训实施

目前, 大多数中职学校均采用传统的班组授课制, 根据专业划分班级, 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发挥教师的优势,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无法照顾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 不利于因材施教。解决该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分层教学, 具体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层次划分, 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分层, 实行“走班制”实训教学[2]。

3.1 基于班级分层

基于班级分层是指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不同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分层, 从而组织实训教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兴趣、知识结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将学生动态分成两个层次:A层:有较好基础和较强的理解能力, 学习习惯好、学习兴趣浓, 学习主动、接受快或勤奋的学生;B层:基础较差或接受能力一般、操作能力一般或学习情绪不够稳定的学生。

设置好教学主体层次后, 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 制定出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B层学生努力完成基础目标, A层学生完成提高目标。遵循“既要让全体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目标, 又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超越课程要求去学习”的原则, 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相适应, 让不同起点学生都有力所能及的目标, 让“桃子”都在适当的高度。分层设计作业是实现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 例如, 在“Word电子表格”单元教学时, 面向B层学生提出“模仿《个人简历》制作表格”的基础目标, 对A层学生则要求他们参考教材实例, 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制作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个人简历。此外, 可以根据专业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重点。例如, 针对文秘等专业, 重点设计五笔录入、Word文字处理方面的实训题;针对财经类如会计、报关等专业, 重点设计Excel电子表格、PPT演示文稿方面的实训题;针对理工类如机电、电子等专业, 重点设计编程基础、数据库基础应用等方面的实训题等。

基于班级分层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 因为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分层, 同伴互助学习容易开展。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 对教师的知识面、教学能力、教学方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分层不能长期固定不变, 层次“定位”后, 应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学生层次。

3.2 基于学校分层

基于学校分层指通过统一的计算机能力测试, 根据结果重新分成若干个基础班、提高班甚至拓展班, 统一组织教学, 即实行《计应》课程的“走班制”教学。由于每个班级学生的水平基本一致, 教师教学难度会大大降低。但基于学校分层也存在明显缺点:首先, 对于分到基础班的学生自尊心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自卑;其次, “走班制”要求全校学生在同一时间上《计应》课程, 这样对学校机房的数量、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 相互不熟悉, 互助学习难以实现, 同时不方便教师根据专业特色设置教学内容。因此, 对于设施先进、师资力量强、学生数较多的学校可以尝试“走班制”分层教学, 其它学校则可采取班级内部分层的方式组织教学。

4 结语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的分层方式进行分层实训, 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提高教师、学生之间合作与交流的效率,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促进全面发展。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学中, 传统的“相同内容、统一进度、同一方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首先阐述了分层实训的基本概念;然后依据学生个体内、个体间、群体间差异, 研究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实训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提出了基于班级和学校的两种具体分层实施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实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颖淳.分级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4) :160-161.

[2]吴刚.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 2013 (4) :39-41.

上一篇:困惑中探索下一篇:爱水节水护水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