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杂文随笔范文

2024-07-21

论孝杂文随笔范文(精选11篇)

论孝杂文随笔 第1篇

论孝杂文随笔

仍然有人爱搞让青少年集体给父母洗脚、给父母下跪之类的宣传活动,为他们难过之余,有人想起《后汉书·孔融传》提到孔融的一段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不过,这是曹操令军谋祭酒路粹“枉状”上奏的奏章中列举孔融对祢衡说的一段话,祢衡十年前就被害了,此时死无对证。孔子说孝为仁之本,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十六岁时,帮助受侯览迫害而来投奔哥哥的张俭逃脱,事泄后,他和当时不在家的哥哥、母亲争着承担死罪。由此看来,他也不似会说这种话的人。所以,刘勰的《文心雕龙》说:“路粹之奏孔融,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

孝,又是年轻人不易谈论的事情,因为一谈孝,小辈在长辈面前似乎永远是有罪的,无论孝与不孝,以前儿子给父母的书信中都要自称“不孝男”,而不孝又是十恶不赦之罪!要整人,也很容易给他加个不孝的罪名。近日听复旦大学的郭建教授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他认为:“任何一个朝廷都要取得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持。”皇朝都宣称以孝治天下,打动的是最广泛的既得利益群体。《论语·学而》所谓:“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但事实也不是那回事,孝子而造反的人多得是,《水浒》英雄个个都孝,倒是以孝治天下的统治者反而不孝的比较多。柏杨统计出中国历史上大概有五百六十余名皇帝和国王,“这些国王里面发生的害死自己兄弟,谋杀自己父亲,甚至于跟自己上一辈女性有发生奇奇怪怪恶心关系”,其中可以称得上大不孝的起码占十分之一,远远高于民间,但最起劲地提倡“二十四孝”,割股疗疾之类的又偏偏是他们。尊老爱幼本是出于天性,孔融所生活的年代却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礼教规定的`父母的权利实际已经难以兑现。尽管被如此虚伪化了,也还是“只有提倡孝,才能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所有的家长都感觉到皇帝的好处。”孩子必须依赖父母,等到不必依赖的时候,仍然要用社会强制的力量迫使他依赖,要统治别人,也都会千方百计让人觉得必须依赖自己。

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亲情不在于功利,也不在于表面形式,“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现在还搞集体洗脚、下跪之类,岂不滑稽而可悲?

论孝杂文随笔 第2篇

他出生在一个阴森偏僻的院子,周岁时父亲才匆忙过来看了他一眼,眼神冷漠仿佛在看一份物件,他听见父亲和乳娘说了些什么,从此以后离开这个院子,又过了两年开始读书习字,学习御人之法。

然后方才得知,父亲的七个儿子死在了宫廷斗争中,唯一剩下的大儿子又是个双腿有恙的残废,连移动都成困难,自己不过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他懂得越多,便越发沉默。父亲有时会来看他,望着他沉默恭敬的侧脸,突然大笑起来,对他作出最恶毒也最诚实的诅咒:“你——总有一天也会死的!”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与死有关的字眼,藏在幼时对父亲最原始的恐惧中,直到父亲的死亡,这股恐惧都未烟消云散。父亲死了,这个男人生的不明不白,死的也稀里糊涂,他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连太医都对此束手无措。临死前这个男人仿佛突发善心,赦免了所有被他打入大牢的太医,只将他叫到床前,望着他清冷瘦削的背影,不再如同先前那般神经质,就这么默默撒手人寰。

三日后,他举行登基大典。

那个院子中沉默的孩子终于登上了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但父亲的死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惊雷,他成了这世上最怕死的人。手握大权,他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去寻找一切避免死亡的东西,他遣人去东方寻找长生不老药,造仙殿供道人们炼制仙丹,他甚至派出一支队伍去遥远的西方寻找炼金的秘方,后来这支队伍再也没有回来。

他对国库的挥霍无度终于引来了朝中的不满之声,奏折一天多于一天,引经据典,费尽心思,从商纣,夏桀讲到嬴政,杨广,没有一封提到他的名讳,却封封都在劝诫他迷途知返。

三朝元老顶着花白的头发告诫他:“陛下,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他迷惘:“为何不能有什么千秋不朽?”

元老摇摇头:“有。刻印在史书上的文字千秋不朽,您的功绩能摆脱时间的桎梏,永不消亡。”

他从来不认为功过这种东西永远存在,他知道人们善于遗忘。儿时北方曾发旱灾,而父亲那时沉迷于宫闱之词,置流民的哭喊于不顾,后来某日突然想起,随意拨款前去赈灾。于是他曾经的所有荒淫无度都被遗忘,写下文章批判他的书生称赞他的功绩,灾区的人民更是对他感激涕零。而今多年过去,曾经是寻花问柳亦或是悲悯之举都不再有人提起。

可是他对“刻印”这个词产生了兴趣,他知道曾有人在石板上刻下史诗,如今仍被后代阅读。石板这种东西仿佛独立于时间之外,自成一套规则体系。

他想,他要把自己刻在石板上,他要活到千秋不朽。

他遣散了寻来的道人,不再去寻找长生的秘方。取而代之,他开始征召青壮年,他需要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板,他要这石板上接天下接地,以风为袍以云为冠,从此以后悠悠历史只余下他的这块石板,而他将在这块石板上不朽。

朝中的不满之声愈发强烈,可他不在乎。那位历经风浪的三朝元老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失望,最后引咎辞官,听说携妻带子去了某处隐居,余生山清水秀不理世事。

他见过悲天悯人的书生写下一篇篇平民的艰苦,见过画师陛下麻木的难民,见过百官劝谏的千姿百态,他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着交换孩子以获口粮这类有违伦理之事,这个国家已经孱弱不堪外强中干,但是对于消亡的恐惧使他几近疯魔。他撕碎了所有呕心沥血的文字,贬谪了所有忠言逆耳的臣子,于是渐渐他身边只剩下了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他能与武帝玄宗相提并论,哪怕皇城之外还是白骨累累颠沛流离。

那些无法入眠的夜里,他去看未完成的石板,已初见他幻想中巍峨壮丽的样子。乌鸦隐在月色中,停在石板上,他同这只鸟遥遥相望,心想好吧,你同我一起千秋不朽了。

乌鸦大概并不想千秋不朽,它又飞向了望不见人的夜空。

父亲忌日那天,兵变了。

他那双腿有恙的大哥,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同将军密谋在了一起。他心系苍生的好兄长。十岁时偶然遇见,遥遥一瞥便得知若不是双腿残疾,此人也绝非池中之物。后来接触变多了,却始终不像平常人家兄弟般亲昵,谈论的话题永远是父皇如何,母后如何,百官如何,国事如何。直到登基前一夜,他那兄长找到他,终于把压抑多年的隐秘嫉妒说出口,只望他从此以后做个励精图治,慈悲为怀的皇帝,眼中的情怀他那时不懂,现在依然不懂。他听了无悲也无喜,只随口应和两句打发走了他双腿残疾的兄长。

将军是父亲在时提拔上来的,朝堂上从来不发表意见,在他疯狂的执政时期也只是默默隐在角落,任各路人马争执不休,苦心婆口。久而久之,边境无事,他就将这个沉默寡言的武将忘掉了。

说来可笑,这两个被他遗忘的人,将他逼到了大殿之中,将要使他被遗忘了。

他听着宫墙外的刀剑相鸣声。

侍女侍卫们被他遣散逃命去了,他看腻了宫中浮雕上那只张牙舞爪的龙,索性下了王座,走到了空荡荡的大殿外。大势已定,旧朝馋臣四散求生,他一个人站在那座已初见雏形的石板前,品尝出一点孤家寡人的味道。

他想到了死,想到了他那也许今天到来的死亡,想到了他许久不见的父亲的面孔。他最后一次见这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因病痛而瘦骨嶙峋,从床榻上伸出的手满是褶皱,竟像是老人的手了,这是男人第二次给他带来直面死亡的恐惧。从他幼时起他就太容易被这个男人引出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甚至死前都没有被放过。他沉默的看着那个人死,看着有时那个冷漠而神经质的男人渐渐没了呼吸,没了温度。后来他亲自为男人下葬,服丧期打开雕花的棺材,将那个熟悉的人千刀万剐。

他听到了大门打开的声音,他看到了他坐着的兄长以及旁边执剑而立的将军,门后人声鼎沸的军队和白骨累累的血海。对面像是在说什么,但他听不见,他望向那块石板,他看到千年之后它还活着,络绎不绝的人们参观着这个未完成的壮举,它将永远活下去,哪怕无数浩劫后最后一个人孤独的死去,它也将活着。

他微笑着置若罔闻,旁若无人的走向这块石板。叛军中有人放箭,箭雨飞向他的后背,血如山间瀑布流下,但他没有在意。他只是走,不停地走,此时的他不是那个偏僻院落的无助皇子,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乖戾帝王,他是没了形体,没了声音,没了听觉的行走本身,他的世界只剩下那块并不遥远的石板,那是他一生的归宿。

终于,他倒在了他日思夜想的石板旁。

《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第3篇

一九二○年到日本,先是为了考官费,后来是功课忙,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后来读了郁达夫、陶晶孙的短篇,忽动写小说之念,一口气写了五篇,陆续寄给上海创造社办的刊物,结果是有的批上“不用”两个字,有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一篇篇地全退回来了。这件事打消了我写小说的念头。此后十二、三年中一直从事翻译,一以练笔,二以糊口。一九三○年加入了“左联”,“左联”机关刊物要我写文章,也只写了一些《欧洲文艺动态》、《高尔基新作简介》之类的东西,在“一二·八”抗战时期写过一、两篇类似报告文学的速写。一九三二年到明星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里说我写过几个电影剧本。其实,这些所谓“剧本”,都是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提出一个故事,在编辑会议上讨论,然后写成梗概,再由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我商量,替他出点点子,增改一些情节,然后由我给他们写出一个类似电影文学剧本的草稿。因此,那些影片里面虽然有我的想法、设计,乃至台词等等在内,但实质上说,这些都不能算是我的“创作”。我专心地写杂文、随笔,是在一九三三年,搞影评运动的时候开始的,但写的数量也不多。

一九三五年,一连串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事件,迫使我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名符其实地足,不出户,也不能和外面通消息,于是,只能看些旧书、笔记……作为消遣。日子久了,忽然又发生了利用这个机会写点东西的念头。我在这个时期内写了两个多幕剧和初步整理了《包身工》的材料。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一个时局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我重新和文艺界接触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不是文艺运动,而是救亡运动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用各种化名在许多报刊上写鼓吹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都只能说是政论,或者时评,数目虽然相当多,但没有一篇是自己觉得满意的。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了,我奉命办《救亡日报》,从此当了十二年的新闻记者。这段时期也写过几个剧本,但多半是在办报和统战工作的业余时间搞的“自留地”。在这十二年内,按写的东西的种类来排,最多的是社论、每周时事述评,这一类文章占了我毕生写作的最大部分;其次是偶有所感而写的杂文、散文、随笔;再其次才是话剧(这一段时间没有写过电影剧本)。在桂林办《救亡日报》时期,我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除因病有几次由廖沫沙同志代笔外),有时还得写一些新闻报道和补白。最近粗粗估计了一下,在这十二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就形式说,除诗之外,什么东西都写,但说实话,什么也没有写好。文章写多了,常常自己也觉得腻,但回头看一看,自己觉得可安慰的一是在吃大锅饭和不拿稿费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偷懒;二是写下来的东西里也有一些在当时或事后还可以使敌人受到一点伤害。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写这些文字根本就没有保留的意思,印在报上或杂志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很快地忘掉了。在抗日战争中和抗战胜利后,几位好心的朋友曾给我编印了五本杂文、随笔集子,这就是:《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解放以后,我担任了行政工作,写作的时间就少了。但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之后,要戒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的时候,我还应赵超构同志之约,化名给他每天写几百字的短文,大约持续了半年以上。此后,就是写应景文章和在文艺界集会上讲话的文稿。尽管这样,我在这一时期写的杂文也引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写的《废名论存疑》,另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写的《从点戏谈起》,这些事现在想来都很滑稽,但是,就拿《从点戏谈起》这篇不满一千字的文章来说吧,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讽刺某某人,批评某某人,或者是某某人授意写的。从这件事看,我以为某些神经衰弱的人拿起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点阿Q的影子吧。

这次应三联书店之约,重新编印了一部我的杂文随笔选。这本书是我所写的杂文随笔之类的文章的选集,包括前面说过的五本小册子和解放后出版的《杂文与政论》的大部分作品。从时间上说,这里收集的是抗战前后直到现在的文章。时过境迁,有些文章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还有不少是过年过节应报刊编者要求而写的应景文章,这些东西都删去了。大凡我自己还有一点印象的文章,都收进去了。这样编集,内容必然很杂,除了战争时期的随笔、杂感之外,数量较多的是我自己写的剧本的序文、后记和有关戏剧运动的文章。由于整个集子大体上是按照几本小册子的出版顺序和文章发表的年代编排的,所以体例上显得不很统一,特别显眼的是《长途》、《走险记》、《广州在轰炸中》这些介于新闻报道和速写之间的文章,很难排在适当的地位。其中也有一些“遵命文学”,《论<十五贯>的改编》就是周恩来同志看了《十五贯》之后指定要我在两天之内赶写出来供座谈会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文章,当然在行家看来是浅陋的。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明显的误植和为了欺蒙审查官而有意用的曲笔之外,我都没有改动。时间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在颠沛中也获得了一些长进,但墨写的字是刀也砍不掉的。我以为还是一仍其旧为好。这样做也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留下这些记录,让现在的读者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些人在蒋管区的遭遇。

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例外,那就是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之间的十五年,我完全搁了笔,理由就不必在这里细说了。

由于我年来视力衰退,此书的收集、编排、校勘等工作,得到了范用、魏绍昌、常君实、黄会林等同志的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战友廖沫沙同志,带病给我写了那篇认真的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序言。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 第4篇

一觉睡到12点。迷迷糊糊,现在跟陈建去琥珀市场看看那边怎么样。他激情满满,一早想钱的事情。这次和他去市场看看他是如何销售别人的。学习他的说话和销售技巧。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是值得我学习。还有他销售时候的自信和洒脱。心态看得开。那天和他出去玩手机丢了无所谓第二天就买了个新的。他说丢就丢了呗,

过去了。今天天气不错,不冷,穿个短袖没一点关系。值得说一点的是,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有主见。。那么多年了总觉得自己没有主见,自己想法也不够。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学习。

刚刚看了这边的市场,在里面逛了好几圈。又长见识了,一个普通石头1400。收货还是不小,他和人家做生意的说话方式,这里汇集各种和陈建一样的寻宝者,通过赚供货商和买家的差价。他说昨天前天一天赚了5000。

这样小小一块石头1400也是很贵了。他在供货商买完之后自己拿去小工厂去加工。自己和供销商谈低价格。供销商和客户没有联系。报价就是由我朋友了,他说今天目标600。刚刚不到一个小时他轻松赚600。亲眼所见。客户很相信他,信任和时间很重要。刚刚看到他同事过来了,公司规定一人至少一万的股份。昨天是五万,今天老板降了四万,真实验证了那句话风险和收益正正比,现在我坐在大堂等他

大堂

这些天上班累本想好好休息去宿舍睡觉,14天睡眠没满8个小时,其实也还好。相比在北京比起来至少不用熬夜。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了,刚刚他把我叫过来地方找不到了,我把他带过来。语气高兴的和我说又赚了200。说实话我在这市场呆了一下午累。对石头不感兴趣。兴趣还是很重要,今年做了健身房顾问、卖车是真心不感兴趣、卖房一礼拜。最后发现还是喜欢餐饮,那天看着客户吃自己做的沙拉别提多开心。和之前不一样服务员。说俩句好话哄客人开心办卡。

现在过来这边加工厂加工料子,师傅们很用心把一块不均匀的石头弄成圆形。

这是加工初,加工后石头很光滑。买家那么做比买成品比起来省不少钱。这个销售交易流程就是:客户让我朋友去市场买初石头,我朋友相当于中介代购赚客户的差价。代购也赚钱,买家也觉得自己赚钱了,经销商也赚钱了。这三方面的顺序循环让三方都觉得自己赚了。颠覆了我对生意的了解和认识。今天一天陪他跑了一天市场,比待在宿舍强,学到了东西。了解到了交易市场的大概运行流程。我相信大部分的交易市场流程都大同小异。刚刚结束完加工。现在和他们一起去吃饭,他们都喝酒,我不喝酒也没办法了。

这个地方在深圳宝安郊区,现在天气还是不冷,这个饭局只认识他一个人,天色已晚。

随笔起跑线的杂文随笔 第5篇

不在意时光的走,也不在意雨雪的停。因为岁月不能阻止,因为心跳与脉搏无法控制。

今天是6月,又是一年高考季。朋友圈一直转发这样一句话:“每年高考都下雨,有人说那是考试的眼泪,有人说那是父母的汗滴,有人说那是恩师的教诲。让我说这是老天在眷顾莘莘学子们,龙行有雨,虎行生风,今日鲤鱼一跃便成龙,大鹏展翅震长空。金榜题名,梦想高飞。”高考是莘莘学子苦读寒窗改变命运,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竞争平台。因为这个考试制度的存在,令无数家长们对于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趋之若鹜。《起跑线》这部来自印度的电影,又一次诠释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共性,不能输在起跑线。拉吉与米塔属于印度的中产阶段,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但是为了给女儿皮娅提供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决定举家搬迁。电影中,印度的私立学校比公办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范围等各方面更胜一筹,于是夫妻俩为了皮娅能够入围当地前五所重点私立学校各种折腾。

拉吉与米塔开始学习英语,米塔甚至更改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俩人各种金钱、学习的努力与花费,却仍然没有能女儿皮娅入围任何一所私立学校。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这是女主米塔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几乎贯穿于整部电影。也是这部电影的源头,电影中的米塔与拉吉前只是印度普通阶层的一份子,通过自己对时尚的敏嗅度,开始了自己财富的积累与身份的变迁。但,她们依然难融入到上层社会。高档小区开PATY,米塔没有办法参加起因每个paty都是按照孩子就读的学校来分组,而自己的女儿没有一所学校录取。小区的孩子也没有几个跟皮娅玩,因为皮娅不会说英语,英语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学校不要皮娅,也许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学校不想招收服装店老板的孩子。

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可以通过假装成穷人就能通过私立小学的审核。夫妻俩为了皮娅,放弃豪宅,举家搬迁到贫民区,开始尝试过自己穷困潦倒生活。为了通过学校的复审,拉吉去工厂做工。米塔开始如同普通农户一般接水、买米,学会粗鲁与人交流,而这些是她们曾不齿的,而如今做这些都只是为了皮娅能入学那所私立学校。他们在穷人区遇见了普拉卡,这位善良、淳朴、助人的劳工帮助了拉吉。普拉卡为了帮助拉吉的手更符合穷人的样子,教他做工、带他挤公交车、把自己的薪水暂借与拉吉。为了给拉吉女儿凑齐学费,不惜以身试险制造了交通事故来获取赔偿。这是靠运气的事,那我们的运气是不是很差?当普拉卡什的儿子抽签没有抽到名额,最后只能去公立学校的时候,天真的孩子问了这句话。在他们看来,他们只是运气很差,而不是这个社会的不公,当父亲的普拉卡什也不想给孩子灌输这个社会本就不公平的现实,反而让孩子觉得并非自己不好,而是自己的运气太差。听完这一席话,内心百感交集。婴儿呱呱坠地,原来从他们出生那一刻起,有一些东西就注定了,有一些人那么努力,可是依然生活的如此辛苦。有一些人特别的善良,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当普拉卡什知道拉吉假冒穷人并且让自己的女儿去了私立学校,而自己的儿子失去了名额后,普拉卡什痛心疾首的.说了这句话。这句话很催人泪下,道尽了现实的无奈。穷人努力勤苦劳作,希望自己能够活的更好一点、穷人努力争取社会限有的资源希望孩子能摆脱自己同样的命运。在她们满怀对于这个社会美好的憧憬时,富人出现了,富人轻而易举的掠夺了她们的资源。这个场景在那年热播剧《虎猫虎爸》也出现过,家长会为了送孩子们读书,拼命的利用自己手上的人脉资源。

这就是影片中有名的私立学校的校长,一个在电视台前面大放厥词自己曾经是女仆的孩子,因为读书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每年会拿出25%的名额提供给穷人的孩子,免费给他们提供学费,但是需要交纳二万三的活动经费。当拉吉要把自己女儿的学位让给普拉卡儿子时,校长居然说了一句:“那我怎么从中受益。”就这么简短的一句话,击溃了拉吉的内心,这与他内心中的那份理念与信念背道而驰。校长的一言一行,我想起了这些年,师德沦陷、丧失。关于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前几日朋友圈刷爆了关于赣州四中校长跳楼的事件,我们都怀念那时简单、纯净的师生情谊。师生如父母、如朋友、如长者。是物欲、情欲、权欲使得师德每况愈下,还是社会的土壤不良风气不断滋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爱国守法、教育育人、终身学习,这是写入中国教师法大纲的标准,师生关系的冲突也越来越建立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中。是什么让一个从女仆家的佣人享受过特殊待遇的孩子,从怀着一颗对于社会感恩的心变成了一个利益熏心的商人,把教育事业当作了投资与交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份拷问不仅来自与社会,还有每一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让我们为这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们鼓掌影片的最后,私立学校的家长会上,拉吉带着公立学校的孩子们登台演出,孩子用他们的努力和天赋向大家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当拉吉上台前说让我们给这些私立学校的精英孩子们鼓掌的时候,家长们很配合的鼓掌。 而当拉吉说给公立的孩子们鼓掌的时候,一时间鸦雀无声。这就是这个社会对贫富和阶级的看法。拉吉说:“平常我说印地语,我妻子说英语,她就做在下面。我们有奢华的座驾、宽敞的豪宅,可我们说不好英文。别人嘲笑我们,我自己并不在乎。可是我的老婆在乎。她绞尽脑汁想改变我的习性让我看起来更加儒雅、博学,可我不行。千万不要让我拼博学这个单词,因为我真的拼不出来。在如今这个时代,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非人品。我们曾经以为这所学习能让她变成博学,于是各种折腾。我们曾经假扮成穷人入住在XX市,于是又偷又骗不堪的手段,我们居然成功了通过了审查,窃取了她们的权利。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吗?让我女儿与他们一起学习,她们穿着肮脏的破衣服、偷窃东西,满嘴脏话、教我的孩子打架,可是刚才孩子证明了如果她们能如愿进入这所学校,那她们未来都能不可限量。进这所学校不是你们在培养她们,是她们在满足你们。在没有电视、玩具的环境下的乐趣,我女儿在这里没有学会,少即多、分享就是美德,而真正学会却在巴拉巴,我女儿是跟那个孩子学会的。可她们进不了这所学校,为什么?因为有我们公立的虚伪的家长、还有那这样的校长,随时偷走她们这样的机会,她不仅仅是个校长,还是个生意人,已经失去了她的本质,沦为一桩生意。可我不会教育我的孩子剥夺孩子的教育的权利。”虽然影片的结尾虽然觉得拉吉讲的有道理,但没人为他鼓掌,更没有人愿意站起来响应他。

最后拉吉做了一件他认为正确的事情,把女儿退学,去读公立学校。最后她夫妻俩也明白,无论是在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对孩子而言,接受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她真正的好。

遗愿清单杂文随笔 第6篇

我看过这部影片,此刻在医院愈发感慨,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到?我默默的拿起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了自己的清单:环球旅行,去西藏,有自己的事业,富足的人生,健康的身体,写一本自己的小说……

因为这个清单,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充盈着新的希望——我有那么多未竟的愿望,有那么多盛世光景没去看遍,那么多心潮澎湃没去亲自体验,怎能不加倍努力,以求早点实现一条条“遗愿”?

我也终于知道,改变我们的不仅是“遗愿清单”,而是我们知道自己终将死去,于是才决定用尽全部力气,更美好以及更盛大地活着。人生再苦再短,可于你我而言,每天都当盛装以待。

董仲舒论孝 第7篇

一、孝的义务

作为孝的实践者,儿子要尽心尽力侍奉父亲,孝的义务是必须遵守且不容置疑的。在尽孝问题上没有怀疑其是否必要的权利,也没有对具体内容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父在任何时候都处于父子关系的主导地位,不侍奉父亲的儿子会遭到全天下的质疑。侍奉父亲时,不但要顺承他的意思,还要为尊者讳,不声张父亲的过错。因此,尽孝是子推脱不掉的义务,当人被置于父子关系中子的位置时,他就必须作为父无条件的服务者。

天子是君臣关系的顶峰,所有人里最为尊贵,却无法把这种尊卑关系平移到父子关系中来。即使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要尊敬的长辈,所以也要学习与孝有关的理论和礼节,以示孝道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

无论多么有成就的人,都要在父亲面前处于谦卑的地位,因为从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的对其他人的优势身份都不能作为拒绝尊敬、孝敬长辈的借口。在父亲面前,外界加之于儿子的光环和荣誉都要被卸掉,回归到最单纯最原始最本质的关系——儿子在父亲面前只是儿子。

董仲舒并没有提及尽孝过程中父应该如何,也没有解释孝中的双方——父与子的所作所为和两者本身的关系、子的权利如何保障,似乎父与子这对对应关系一出现,孝的义务便出现了。子女不以孝敬作为父母将自己抚养成人的交换条件,也没有说子女是发自内心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也没有同意孟子的性善说,因为在人人性善的情况下,不用说自己的父母,所有的长辈都会被尊敬以及侍奉。这种既非利益驱使也非感情和天性的一种社会伦理,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这一天经地义的尽孝活动是天的权威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反映。

《春秋繁露》中的天,处于统率万物的领导地位。天生成生长万物,所以万物要统一于天的领导。人的存在也是天的作用,并从天处取得了继续生存的许可和衍生进化的能力。有了天的作用,人方能称之为人,天又为人类社会制定规则,人们都要在它所制定的法度下生活。

天也是仁孝等美好品德的出处,天之所以能够向人类推广这样的品质,是因为这类品质首先为天所具备。人通过自身的努力缩小与天表现出的品质的差距,既是人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稳固天的运行秩序的重要环节——以自身的努力回报天的喜爱和期望。

孝也是授自于天的品德。徒有人的形体而不知礼乐,只能算与华夏相对应的蛮夷。天的责任最为重要,它借助孝悌创生了人。就是说,孝悌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它不但较礼乐制度早,甚至要比对衣食的需求还要早。所以人之为人,是因为其有别于禽兽的思维和精神,这种思维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孝悌。孝悌作为被先天赋予的一种情感,是人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孝悌的作用,人就不会存在。承天而生的天下之民,都平等地被赋予了孝的品质,这是判定民族发展程度和礼乐发达与否的标准。这种条件下,当然会认为尽孝的原因是不容质疑的,而这种不容质疑的伦理推广过程,难免是强制性的。

董仲舒认为,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原理上与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一致。皇帝也称天子,拥有极高的道德感召力,可以将其德行在全天下推广。因为他道德的优异表现,得到天的嘉许,授意他组建政府管理万民。天与天子之间的天人关系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父子关系。在董仲舒看来,成为皇帝虽然荣耀,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它来自天对天子的信任。天子于是要像对父尽义务一样将天下治理好,完成天交给的任务。同时,天与天子的关系,适用于天子与万民的关系,即:天子为天之子,万民为天子之子。天子的另一个称号是君,这时其对应的万民要被称为臣民,所以君为天之子,臣民为君之子。君与其治下臣民的关系也可以类比父子。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父、君、天是三个有相似性的各自伦理关系中的权力主体,对应的三个义务主体的行为准则也是有共同点的。

自然规律中也有孝道出现,董仲舒还认为,人类对孝的了解是长期观察自然规律得来的;忠孝品质的由来,是参照自然的结果,是五行关系在社会现实中的反映。假如这种观点成立,孝便不是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自主行为,而是遵循天命做出的程序性动作,天地间无处不充斥着这种纯义务的:尊卑关系。孝的存在理由可以在四时、五行所体现的父子关系中得到印证,万事万物都可作为孝道的示范。这时的孝已经不是孔孟时代发自内心、推己及人的一种感情了,而是天与自然界运转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映射,失去了原有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虽然《春秋繁露》反复提到,通过对天的作用和运行规律的领会,我们知道了孝的必要性,但书中的很多地方还是反映出这个倾向:孝不但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且是我们得以认识其他社会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因为这种关系与百姓日常生活最为贴近,且不分阶层和职业——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天人关系,也不是所有人的生活中都能遇到君臣问题,但父子的联系却是与生俱来、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忽略的。在董仲舒的天人关系大框架中,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天人关系以及人与自然、自然界内部的关系都是相通的,所以他才经常以孝为例向大家解释其他关系的构成方式和运行模式。

二、孝的判断标准

无论忠孝,不对君父有加害之心都是判断臣子尽心尽力与否的最低标准。来自自己方面的疏忽、失误都有背上不忠不孝罪名的危险。一个合格的臣子,要在自己的一生中,面面俱到地妥善解决各种突发事件,并且无懈可击,否则不但是一个失败的臣子,还要像许子和赵盾一样被《春秋繁露》这样的教科书拿来做反面典型。董仲舒在讲到春秋史官对两个案件的责任认定时,用了“加之”二字,表明这只是春秋记录者对事件的主观判断,客观上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判定出现了许子弑父和赵盾弑君的案情,但史官认为许世子和赵盾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有些不妥,无异于亲手杀死了君父。

《春秋繁露》在价值判断时只有两种标准,即善和恶。子的行为,只用非善即恶的观点加以区别,这不但有些简单化和绝对化,而且多批评少表扬容易影响子这一群体的尽孝积极性。但在董仲舒看来,这种判断方法无疑是正确的,理论依据便是性三品说。

与天的阴阳两性一样,人的身上也同时存在好恶不同的两种气质。但在评价孝的行为时,重点并不是考察具体哪一种气质在事件中起了作用。虽然孝与不孝的两种标准可以与善恶两性对应,但善恶两性不一定同时存在于所有人的心中。圣人的性格中只有善的品质,斗筲之人心中没有善质,真正具备善恶二质的人只有中民。中民之性虽有善质,但并不是由单一的善在起作用。

善只是性的一部分。仍然是在说明善质与人性的关系,《繁露》提到自己的人性观与

孟子不同,认为得出人性善的结论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如果是与禽兽之性比较的结果就显得不那么振奋人心了。与孟子将判定善恶与否的参照物定为禽兽不同,董仲舒认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万民应该向圣人看齐,人秉天而生,在所有被造物中最为智慧,这是不争的事实。人进行学习和社会实践及礼乐生活的目的是效法先王和圣人的言行,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人格上无限靠近一个完善的标准。

至于效法圣人言行的具体做法,除自身努力外,还需要教育和政府的协助。教育是中民得以开发自己善性善行的诱因,虽然善的品质存在于人的内心,但人并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将其发现并发扬,如果不加以启发、引导,就无法使中民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善质,更不要提在实践中运用了,所以广大中民都应该积极配合开发其善质的教训工作,将人性中的善与恶分离,并通过教训进一步使善的比重加大。

待教的中民从全国范围来看数量何其庞犬。对这些人的教育不但需要有大量的教师,还要有细致的规划以及一个具有全局眼光的领导者。上文提到了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被上天青睐,作为天在人间的代言人,统治万民。所以引导万民向善这一任务的领袖也非天子莫属,一方面是因为他代天治民的身份,另一方面,天子这一身份的获得正是他将自己心中的善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在道德和职务上都最适合领导这一工作——君、天以及教育的存在都是必要的,揭示了统治与统治者存在的实质。即如果万民全都性善,天的意志就没有威慑,做为社会的统治者和秩序的监督者的君主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现在再回到关于《春秋繁露》中孝关系的讨论上来,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孝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在触类旁通地理解其他社会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本文第二部分说的是人性中的善。最方便的实践善的领域是父子伦理,善在父子伦理中子的地位表现出的便是孝。如果善是需要唤醒、引导的,作为善在父子伦理中的表现的孝也应如此,教育、政府、皇帝乃至阐明这一大义的《春秋繁露》的出现都是合理的。至于评价标准的绝对化,是因为子的努力方向也是圣人之性,身为中民的子与圣人的差距是明显的。

《春秋繁露》的目的是要解答大家的疑惑,如对赵盾弑君的解释认为,赵盾身为一个贤臣,通常情况下的人们都会主要关注他模范的一面,所以具有春秋意识的史官才要揭发他的不足,用美玉之瑕来提醒后世臣子,留在功劳簿上的成绩在错误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人只有加倍努力才会缩小与圣人的差距。向圣人之性靠近的方法并不是已经做了多少好事,而是思想上终其一生的警觉和清醒及行动上的加倍努力。

义务是强加于人的一种任务,当义务无法完成时,或者无法圆满完成时——董仲舒认为尽孝与一般任务的另一个不同——会被任务的授予者认为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所以会出现苛刻的评价,不分蓄意、过失、主犯与从犯,一概被定为不孝。

天不但生成了人类,还将自己美好的品性赋予了人,所以人性之中有善。但善存在于人的心中并不是均等的,善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多有少,于是各种不同品质的人有了区分的依据。

闲说龙杂文随笔 第8篇

说起龙,说实在是的,谁也没有见过真龙,都是人们臆想中的吉祥物,中国腾飞的龙图腾。就目前的中国第一龙,陈列在河南濮阳博物馆,距今5000多年,都还是鱼鳞一样的贝壳拼凑一起的。中国的恐龙,倒是有十六个恐龙之乡,龙的种类也繁多,有:青鸟龙、华阳龙、中华鸟龙、巨盗龙、小盗龙、永川龙,好像只有永川龙体现最大,最凶猛,是食人的龙。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在丁酉年里也就是鸡年里,云阳新津发现恐龙化石。在山海经里鸡就是传说中凤,龙凤呈祥嘛!讨得了一个好吉言。云阳发现恐龙化石时,一时云阳人都沸腾了好一阵子。也不知道即将出土的云阳恐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龙,我倒是希望它是一个长满羽翼一样会飞的小盗龙,模样不是很凶猛。

说起龙的凶猛,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几年前做的一个梦,一条龙,凶神恶煞一路追赶着我,要吃人的样子,梦里急得我大汗淋漓。无独有偶,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启蒙不久的秋天。那天我刚好路过池塘,一眼就瞧见那蛇的样子,有点像书上所描写,头顶鸡冠,肚子下面还有脚,全是赤红,只不过没有细长的尾巴,尾巴和身子几乎一样粗细。我赶紧跑回家喊大人也来瞧,结果,等我再跑来的时候,它已经不见了。当时大人责怪我,说是,神灵一样的生物,普通人是不容易瞧见的,责备我是打胡乱说,从此一病半年之久,还真的差点要了我的命。

我不知道,当时是真的看花了眼,还是这世上真有这样的生物存在。不过,当我第二遇见的时候,我已经读初中了。那天早上,我坐在池塘边上那大石头上读书,池塘里的满是莲芙蓉花,早上的花朵都是带着露珠的。特别的好看,这样的氛围里读书,肯定是要跑神的。我又一次看见红蛇在池塘里的游,我心一颤。这次没再跑,而是大着胆子,对着它大喊“黄帝”,说来也怪,喊了“黄帝”,它游走了,也真的没有生病,我隐隐高兴,下次再遇见,我就喊它“皇帝”。因此,正是因为这两次经历,也是特别关注龙的传说,凡事一切与龙有关的,都是特别的感兴趣。就前五六年,在腾讯新闻看到一则新闻,说某个地方也发现满身是鱼鳞身子像蛇的生物,科学家再次证明只有湿地才会出现这种生物。

夜莺杂文随笔 第9篇

它为皇帝献唱如同它给渔夫献唱没什么两样。所以爱上它的皇帝成了一个悲伤的人儿。

他认为他拥有的最伟大的帝国,还有那座树叶间穿行着宝船的宫殿,配得上这只神奇的鸟儿。可是遗憾的是最伟大的帝国,最神奇的花园生不出一双配得上鸟儿的翅膀。

夜莺展翅高飞之时,皇帝认为自己失去了爱情。如果他只是一个渔夫,或者是个乞丐,他的痛苦就少了许多。贫穷割得断欲望,不奢望才撵得断痛苦。但是谁叫他是拥有伟大帝国的皇帝呢?

他可以为自己造一只鸟儿。它有蓝色琉璃做的身体,金色的珍珠做的喙,黄金雕的羽毛,蛋白石是它的眼睛,那里面流动着宇宙般的色彩。

最聪明的工匠给了它一颗会唱歌的心。

当第一道发条给予它生命时,它在象牙做的鸟笼里展开翅膀,唱出了它的歌。听到的人会说那是人造的奇迹,就像伟大的雕像,雄伟的围墙一样的奇迹。这只珠光宝气的鸟儿每天在皇帝的身边歌唱,要说跟原先的鸟儿有什么不同,你只能说它是人造的,它的歌声很美,充满了人工智慧的美。

有些人说它缺乏感情,那歌声里没有晨间的露珠,没有橙花下的心碎,没有太阳,没有月亮。啊,这些听者都是对的,这只鸟儿歪着脑袋想。他们只是忽略了一个事实,机械做的鸟儿,没见过月亮也没见过太阳,自然不能歌颂它们。

但是它知道如何唱歌,而且它要为皇帝陛下唱歌。在这点上,归根结底,它和真实的夜莺是相似的,它们都对自己真实,它们的歌声都是各自真实的反应。毫无疑问,这只被机械赋予智慧的鸟儿,从智慧里生出了一些新的东西。然而,这也许比那个长着翅膀的真鸟儿更让人难以琢磨。

因为,即使每天听着它美妙的歌,皇帝还是病倒了。他被病魔或者相思打倒了。

躺在黄金做的龙床上,他觉得自己快死了。他不想再去调好那只机械的鸟儿。他甚至觉得它的存在是他对自己犯下的一次侮辱。原本不可代替的,他违背了天意妄想用人工去替代它。天命不可违,即使他是天子也要时刻对上天抱有敬意。这是他小时候老皇帝对他的告诫。他在死床上忏悔自己没有遵守父亲的教诲,为飞走的爱情和虚妄的补救而哭泣,一点没有念起那补救也曾带给他的快乐,而没有快乐的回忆让他死得更快。

大臣们议论他撑不过这个夜晚,仆人们放下床幔,熄灭了灯火,让他一个人在黑暗中去面对死亡,直到一个最美丽的歌声又在他窗边响起。这次它不是唱给皇帝也不是唱给渔夫,而是唱给死亡。死亡听到它的歌声怀念起他最爱的花园,便急忙起身回去了。死亡一转身,爱情就让他活了过来。

皇帝睁开眼睛看到了他的小夜莺,他第一次坦诚的作为个人,而非皇帝,述说了他的心意,他的请求。小夜莺心中生出了怜悯,或者爱情。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它本身就充满慈悲和爱心。它答应皇帝还回他身边,倾听他的述说和心意。

捕风杂文随笔 第10篇

你是我洋洋洒洒的战俘。

我经你准许,深谙如何缴获连贯而恒常的风,而不被投入新月的每颗露水折射或察觉;你补齐余下漏开塌在鼻尖的许多缕,抖落浑身扑棱的等候烧着的火花,说与我同谋。我推空打乱了风向划一的次序,你怨道又将有一颗落难的星星忽暗地掉在某条河堵塞的下游,作为稀释的积雪落脚。

作为低迷和不合格的捕手,或许我只够仰望你用风载动剔除一切哀鸣的浮桥,涂遍毫无减损的蜜的神殿。

你俯身将降到零度的风放归,向它潜入时溢出的光泽翘首做深拥的姿势。然后闭眼许愿,“这是新生的原点”。

对,新生,闪烁如初生的乳糖。

你扑灭腾腾而汹涌的沥青,“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后沉船,如仓皇而不留余地的远行。

我揣着与我相告名姓的、汪灰色的枯枝来告别。它是火候不足的先知,第一次不逢时地说我比白砂糖澄明。

那我偏要张灯结彩,阻山滞河。

正在叙事的风果然停下,从你的布局转为空昧的错序。

说桥杂文随笔 第11篇

桥不仅可以行人载物,还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上古时代,面对难以逾越的大水,人们幻想过“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梁。”桥还是一夫当关的关卡,演出过无数英雄却敌的壮举;也不乏尾生抱柱之类的浪漫寓言。甚至还可以连接现实与虚幻,所以天上有鹊桥,阴间有奈何桥……

杜甫说:“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交通便利的大桥边,往往会成为集市,古代苏州的枫桥、景德镇的“浮梁”,都因桥而成市。《秦州记》载:“枹罕(临夏)有河,夹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炽磐)于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成。”飞桥之製出现于东晋义熙年,西秦所建的这座桥,与后世的飞桥结构是否相同已无从了解。苏东坡说:“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这种桥的实例就表现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闹市中心虹桥一带的繁华。《宋史》记载:苏东坡的老上级陈希亮,在宿州做知县时,汴河上的桥被大水冲毁,陈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不过宋朝最早造这种虹桥的是夏竦。《渑水燕谈录》记载他在明道年间任青州太守时,州桥常被大水冲垮,夏竦发现了一个有智思的牢城废卒,用他的方法:“垒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到了庆历年间,陈希亮“乃命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曰‘虹桥’。”对照《清明上河图》发现:其结构与流传下来的“筷桥”游戏是一样的。陈希亮对于虹桥有推广之功,更难得是作为高官的夏竦,能采用区区一个牢城废卒的方案。

桥的形式多种多样,建造方法也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独创性魅力。“闽中桥梁甲天下”,最著名的是蔡襄主持造的洛阳桥,采用了渔民“种蛎固基”的独特方法,成为生物工程学的范例。

喜欢桥的穿越性格,欣赏其多样性的创造之美。历年来多次流连徜徉于历史上著名的安济桥、灞桥、万年桥、宝带桥、卢沟桥、八字桥、铁索桥、泰顺廊桥……以及现代的一些中外名桥,也爱走过乡间的独木桥、栈桥、摇晃的竹桥、无栏的小石桥……

无论是辉煌的都市,还是淳朴的乡野,徜徉于桥上,寓目两边争奇斗胜的高楼广厦、市井人流匆忙的脚步、田野花朝的飞禽犬吠、蓼汀柳岸的橹声船歌……细细品味,用桥的穿越阻碍的特点,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生活的情趣,文化的感悟;甚至可以从表层的有形美中,追求到隐藏在深层次的无形之美。

从安徽和州的白渡桥故地经过,看见那里原来的旧石桥仍在。中国各地有不少“白渡”,或者“白渡桥”、“白桥”。“白桥”是“白渡桥”的简称,和州白渡桥是其源。上海不仅有外白渡桥,还有老白渡。梅州也有老白渡,其他如重庆綦江有白渡;浙江金华市金东有白渡;山东省商河县白桥;四川苍溪也有白桥……现在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其中除了少数与当地有关外,都是为了纪念白居易的。民国和州学者张铁安,有一篇《重建白渡桥碑记》的文章,其中说白渡桥是:“唐廷缔迹,白傅留踪”。说的就是白居易与刘禹锡的故事。唐长庆四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白居易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刘禹锡会意,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所以“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禹锡当了和州地方官,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而诗中的虹桥也不断出现了,最著名的有《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各地虹桥、飞虹桥、外虹桥、北虹桥……就不一而足了。只是在和州白渡架起白渡桥,也已经是宋朝的事了。“刘白友情传世代,和州此后益名知”,不仅和州,其他地方为了纪念刘白二人,也往往把便利民众的桥,称作了白渡桥,或者间称白桥。白居易还有一首《南浦别》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所以“南浦”代表了离别的伤感;“白渡”则代表了友谊和为民,代表了造桥修路,便利大众的传统,“白渡”也是无需花钱的。这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深入人心的,以致各行各业的切口里也有反映,比如《切口?造酱匠》:红泥,酱滓也;粒子则为黄豆;白渡为麦饼,取其形状与桥板相似。

很多人都人为:上海的外白渡桥,是因为在摆渡口的外侧,所以是外摆渡桥之讹,以前这里是没有桥的。但1862年日本贸易考察船“千岁丸”到上海后,随船的高杉晋作等人留下了记载。他的《游清五录》说这座桥:“名为新大桥,七年前因为古桥老化腐朽,即将倒塌,中国人没有能力再建,所以英国人修建了此桥。”也就是说,在英国人威尔斯建桥以前,原本就有桥,所以威尔斯桥为“新大桥”。有新就有旧,这时离造新桥才七年,其传闻应该不谬。他还说:“上海新大桥,中央分为两部分,用铁链拉起板子,让大船通过,此板用一次英国人要收取一银元”。这和现在还能看到的照片是相符的,其他如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峰洁的《上海见闻》也都提到:“新大桥为英国人所建。”1855年开建的这座桥,最早的英文名称为苏州河桥(soochowbridge),官方文件中到1863年才见到“威尔斯桥(willsbridge)”。中国人都称之为“大桥”、“新大桥”。除了船只经过要付钱,桥上经过的华人也要被收钱,所以《春申浦竹枝词》说:“大桥一座作洪波,幸免行人唤渡河。两文钱交方过去,济人原自为钱多。”

在华人的反对和抗议声中,1872年,破败的威尔斯桥被租界当局收购、拆除,又造起新桥,名为“花园桥(gardenbridge)”,不再收费。但上海人仍然叫它“大桥”,1876年的《沪游杂记》中,有个手绘地图,就是称“大桥”的。那么“新大桥”之前的桥难道就叫大桥吗?1883年出版的《淞南梦影录》中记:“东洋茶社者,彼中之行乐地也。昔年惟三盛楼一家,远在白大桥北。”1901年的地图上也是“白大桥”。这就是老桥名的复活,其来源仍然是“白渡桥”,也就是大白桥,之前更老的白渡就成了“老白渡”。1907年才有了现在的铁桥,英文名沿用“花园桥(gardenbridge)”,中文则称“外白渡桥”。1917年的《上海英租界分图》上,把该桥标著“外摆渡桥”,但是北岸的有轨电车的站名还是“外白大桥”。上海方言中“白大桥”与“白渡桥”发音是一样的,前面加了个“外”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外洋人的外,也可以理解外外摆渡的外,也可以理解为外于老白渡的外。旧《上海志》把黄浦江陆家浜以西称“里黄浦”,以东称“外黄浦”,外白渡桥地处外黄浦滩,加个外字是很自然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论孝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闲谈杂文随笔06-07

机缘杂文随笔06-16

偶遇杂文随笔06-24

咸鱼杂文随笔06-26

麻花杂文随笔07-13

鲸鱼杂文随笔07-14

惊雷杂文随笔07-22

气味杂文随笔08-03

反省杂文随笔08-20

晨曲杂文随笔08-24

上一篇:愉快的秋游小学三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走出内向-一个寄宿幼儿的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