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领导力开发失败的原因所在

2024-06-25

探讨企业领导力开发失败的原因所在(精选6篇)

探讨企业领导力开发失败的原因所在 第1篇

探讨企业领导力开发失败的原因所在21世纪,领导力开发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领导力作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一种互动的积极的影响力,对企业的发展显现出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多变性、复杂性,如何进行领导力开发,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成为现代领导者必须思考的新课题。

企业中领导力开发不成功的三个病因

尽管企业带着最为良好的目标在时间与金钱上都做出了持续投资,但领导力开发一直存在三个严重的瑕疵:领导力的开发过程中权力导向的思维定式、产品导向思维以及标准定量思维。

上述三个问题分别指公司推出领导力开发的培训课程时将作为公司或者HR的责任,追逐与流行的领导力相一致的理念并将其产品化,并且总是以量化的指标评估领导力的开发成效。莱德和康格强调要将领导力的开发作为个人的责任,潜在培养者、直线经理共同参与开发过程,公司要投资于流程而不是产品并且要坚持长期投资,最后还需要制定合理的评判指标来衡量领导力投入的成功与否。

领导力开发中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缺乏

通过对上海市某重点高校26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现代大学生对领导力的理解中并不包含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领导力综述团队训练:从“同心杆”开始中高层为什么强调领导力影响领导力的原因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提升模型团队领导力的四个方面:目标导向、建立共识、形成制度、确定角色明确公司对领导者领导力的要求标杆企业领导力提升方法如何提升对部门的领导力(了解组织、了解团队、了解团队绩效)理解所在企业战略,明确战略部门定位和职责熟悉流程、明确部门之间的分工和界面演练内容:团队工作各阶段提交成果、成果标准及责任人清单明确团队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输入条件和工作输出成果案例分析:设计流程执行的关键------概念设计的标准和要点解读团队的人员编制和组合习练:部门中的八种角色的测试、自己团队的角色优化团队文化的在领导力中的应用如何明确领导者的团队管理目标案例分析:某个团队通过目标提升领导力的分析如何编制部门的进度、成本、质量计划案例分析:某集团部门的计划讲解如何针对进行团队协调具分享:团队协调“七对眼睛”工具介绍如何在团队执行中进行控制案例:某专项计划控制管理的讲解如何在执行中加强团队的沟通案例分析:某公司沟通与协作解读情景习练:如何组织一次设计评审会议如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案例解读:团队工作月报分析、动态成本报告如何通过考核提升团队效能如何有效激励提升团队执行力如何组织学习来领导团队进步团队习练:如何建立团队自己的学习体系。王大琨(IBM特聘顾问、中国第3代沙盘模拟领军人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16所顶尖商学院总裁班特聘教授清华大学管理硕士专业毕业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合伙人。而且与交易型领导、放任型领导、权威-顺从型和乡村俱乐部型领导相比,现代大学生更喜欢变革型领导。

上述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期望与实际情况之间的一种不匹配,因为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变革型领导的重要特质。也就是说,虽然被调查者期望领导是变革型的,但是对领

导力开发的理解却不包含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被调查自身不具备这两种精神,从而影响了他们对领导力的开发感知。

研究者对大学生调查的初衷是寻找更合适的开发大学生领导力的途径,参加社会实践(如社团活动)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而且可以以自我锻炼的形式培养他们的领导力。但是上述问题的出现就容易造成大学生在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忽略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影响领导力的开发过程。因此,在领导力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被培养者忽视的领导力需求。

对于领导力发展,当然要看你花了多少钱、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去做领导力开发;同时更该关注的是,企业最终是否持续地产生了管理人才、领导人才,这是对领导力发展成熟度的真正考量。因此,领导力发展要依据战略设计方向,还要重视具体的开发方式。所有这些归结到重要的一点,企业一定要有“领导力开发计划”。惟有当企业真正为员工发展考虑,为管理者不断拓展成长空间,企业才可能持久地经营下去。

探讨企业领导力开发失败的原因所在 第2篇

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合规性问题

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对高新技术企业IPO实质性审核时, 会重视高新技术资格的合规性问题, 如果涉嫌“伪高新”问题, 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相关的数据明显不符、受举报或者媒体曝光都可能导致IPO失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规定, 中国证监会会对IPO企业的相应资质进行严格审查, 如果高新技术企业IPO所提交的相应材料显示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需符合的标准有严重出入时, 会要求该企业作出书面说明和解释的, 如果相关解释不能被认同和接受的, 该企业的IPO申请很有可能会受到阻碍。

笔者通过搜寻过去一些IPO失败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报道, 发现部分被否的IPO企业中, 有一部分企业在提交IPO申请资料、招股说明书公告之后, 有些媒体根据分析其招股说明书, 质疑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问题。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 如证监会收到举报, 对企业申请的材料真实性存在疑问时,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核查。现实中, 某些企业会因为媒体或者举报者对其企业相关资质认定的质疑报道和举报, 使证监会加强相关的审查力度, 最终导致其IPO失败的情况也经常有所发生。

高新技术企业IPO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 因公开披露公司相关信息数据, 中国证监会发审部门、媒体容易通过分析所露的数据, 对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 如发现数据明显不符的, 企业会被质疑“伪高新”。

二、“税务瑕疵”造成运行性规范问题

“税务瑕疵”指纳税人因内部和外部原因所导致的情节相对轻微的税务过失和问题, 该过失纳税人可以通过相应的补救措施来弥补, 原则上不涉及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税务瑕疵”涉及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包括各种原因的补缴税款、“合理避税”下的税务违规和企业在改制重组、业务重组所产生的欠税行为, 内部原因包括税务机关征收方式不合规、企业越权享受税收优惠和企业受到税收处罚等。

(一) 企业内部原因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性活动补税产生的原因, 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1.存在账外经营, 因IPO上市要求纳入法定账务核算, 该种情况往往涉及补缴增值税等流转税以及企业所得税, 且数额通常较大。2.收入均在账内核算, 通过加大成本费用, 如不符合规定的加速折旧, 无依据提取大额费用挂账等, 反映账目利润较小或亏损, 实际盈利金额较大, 为满足IPO业绩需要释放利润, 如果还原为真实的财务报表, 将产生补缴大额所得税。3.通过期间调节, 推迟确认收入, 达到推迟纳税金的目的, 因上市要求规范收入确认原则及时点, 结转预收账款进行账务调整, 主要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4.虚假接受没有真实采购业务的增值税发票, 加大生产成本, 同时虚增应付账款, 并通过该应付账款账户付出资金。

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合理避税”手段, 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组织架构的设计, 将原本在一个纳税主体经营的业务分拆至合并范围内的多个企业, 化整为零, 通过收入定价、成本费用转移, 将利润向有优惠税率企业转移, 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2.虚增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减少所得税。为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加大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即按照发生额的150%进行税前扣除, 这一方面能够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另一方面体现了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3.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合并范围内的分、子公司之间转移收入及成本费用, 达到少缴税收的目的。

企业在改制重组、业务重组所产生的欠税行为, 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个人所得税问题。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时, 是将以不超过净审计的净资产值折合为股本, 由于净资产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在整体折股时, 上述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也进行了折股, 即转赠了资本, 从而产生了此种行为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二) 企业外部原因

征收方式不合规、越权享受税收优惠和企业纳税行为不合规, 可能会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处罚是否影响上市, 需要从金额、性质等方面视情节严重程度判断, 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 且情节严重”的情形, 是不允许上市的。企业是否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况, 这主要依赖税务主管部门的判断, 即税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中并没有认定报告期内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则在报告期内的行政处罚一般并不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严重依赖税收优惠”造成持续盈利能力不足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发行人依法纳税, 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笔者通过搜索相关资料,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是否严重依赖税收优惠, 证监会发审核委会重点关注以下5方面:1.关注报告期内合法的税收优惠, 不受比例限制。2.地方性税收优惠、不符合国家法规的, 要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不需补税, 但要披露存在税收被追缴的风险以及责任承担主体。3.关注税收优惠的持续性, 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优惠, 不存在下一年度被终止的情形。4.关注税收优惠所占企业净利润的比重, 越权优惠等不能超过30%, 且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应当逐年递减, 扣除税收优惠外, 还应当符合发行条件。5.必要时有保荐机构、律师出具核查意见。

由于税收优惠具有时效性、不确定性, 因而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监管部门审核时主要关注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营业绩是否对税收优惠存在重大依赖。如出口退税, 尽管出口退税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出口而制定的政策, 但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一旦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 企业经营业绩是否对出口退税形成依赖, 关键要看退税政策是否连续、稳定, 而且如果国家下调甚至取消出口退税, 企业是否能够实现价格转移, 以确保正常的盈利能力。

税收优惠的方式有很多, 如免税、减税、出口退税、先征后返还、即征即退、加速折旧、加计扣除、税收抵免和盈亏相抵等, 如果评估一个IPO企业是否存在“严重依赖税收优惠”, 去分析它的所有主营业务, 可能享受的税收优惠, 并逐一加总计算, 笔者认为工作量会很大, 而且IPO企业所公开披露的信息是有限的, 所以现实中一般用的较多的是, 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法定税率, 减除当期所得税来衡量所得税优惠, 以“收到的税费返还”1来衡量企业享受到的流转税和所得税返还优惠。

计算公式如下:

摘要:IPO是高新技术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渠道, 税务问题是导致IPO被否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普遍存在不规范纳税等现象。随着国家税收立法的不断完善、证券和税务监管体系不断加强, 税务问题将成为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IPO的实质性障碍。高新技术企业有三个方面的税务原因会导致IPO失败:高新技术企业合规性问题、税务瑕疵和严重依赖税收优惠。“伪高新”企业的造假动机, 是为了享受更多的税务优惠和政府扶持,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合规性问题是导致IPO失败的重要原因;“税务瑕疵”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欠税和纳税不规范, 是中国证监会和各大新闻媒体, 对高新技术企业IPO被否的税务原因中, 出现频率最多的字眼;“严重依赖税收优惠”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的持续盈利能力的问题, 同时也是中国证监会对高新技术企业IPO审核的重点, 本文整理归纳了“严重依赖税收优惠”客观的认定标准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IPO,合规性,税务瑕疵,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樊其国.IPO“税变”内部之道.首席财务官, 2012 (08) .

[2]陆正华, 马颖翩.中国上市公司IPO过程中补税行为实证研究.当代财经, 2010 (08) .

新产品开发失败的五大原因 第3篇

一个失败的新产品不止浪费了研发成本、设备与产能上的消耗、渠道与宣传促销等费用,更会打击经销商的信心、内部的士气,乃至于企业的股价。

平心而论,有太多的新产品开发都欠缺深入的思考与评估,诞生伊始就带着诸多营销上的缺陷。只是由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与迅猛增长的消费需求,这些不尽理想的产品也能随波逐流,存活下来。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与饱和,市场门槛越来越高,跳不高的鲤鱼想混进龙门再也不容易了。

我们将中国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常犯的毛病分成如下几大类:

技术狂热症

得到一种新的技术或工艺总让企业欣喜若狂,企业相信消费者也会被这样的创新打动,于是一厢情愿要做成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科技企业。这种新产品往往碰到的问题是,新技术的成果未必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让消费者难以接近。

市场成熟如美国,品牌强大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也犯过许多这样的错误。百事创造过一个新技术,能把可乐做成无色透明的液体,推出了“水晶可乐”,成为了一个失败记录。美国人认为不是深棕色的液体就不可能是他们认知中的可乐。身为消费者或事后孔明,我们都很容易看出这些产品想法的荒谬,但往往当局者迷,尤其当技术创新的激情高涨之时。

凭直觉判断

多数中国企业的成功,来自领导者抓住了一个正确的商机。这种人治色彩浓厚的经营文化,在市场起步阶段或在企业规模尚小的时候是非常有效的。但当企业组织与业务范围扩大,市场复杂度上升时,人治决策文化就很容易演变成“拍脑袋”、“领导说了算”的决策模式。

主观的直觉判断未必不对。如果管理层勤跑市场,与渠道、销售及消费者密切接触,随时掌握第一线的战况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直觉判断通常是非常准确的。按照《闪念:不思考的思考力》这本书的理论,人所接触的信息会全部整合归纳进潜意识中,当遇到特定状况时,人会有直觉的反应做出判断,但一时说不出所以然来,而这样的判断往往都是最正确的。所以靠直觉不一定有错,但前提是决策者事先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信息储备。随着每家企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加上中国消费市场的细分化(如消费形态、渠道业态和地域差异等),单靠一个或几个主脑已经无法承载所有的信息与知识了。

再说,直觉判断还要经过反复论证并进行科学分析,不只是为了确保判断正确,更为了在企业内部推动科学决策的文化。同时,这种专业的做法也能让企业获得的市场和消费者知识得到沉淀与积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即使今后发生人事变更也不会失去相关知识。

模仿、一窝蜂、山寨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搭顺风车”是中国很多企业采取的模仿战略或山寨商业模式。以“抄袭”为出发点的新产品开发很容易获得短期利益,带来很好的投资回报率,但绝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模仿”与“参考性的创新”是两回事。纯粹的模仿是抄袭。抄袭很容易伤害品牌,绝不是大企业该有的行为。至于山寨,即便是最地道的山寨也充满了风险,当市场转变,山寨产品就是消费者第一个抛弃的鸡肋。

无法把握趋势的变化

新产品开发,对趋势的精准分析至关重要。国内电子书的快速由盛转衰就是一个例子。以汉王为代表的中国电子书一度曾方兴未艾,iPad的崛起突然斩断了电子书的活路,让上市公司汉王已连续两个季度业绩亏损,股价暴跌。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趋势的确很难看清,但也并非无迹可循。在国外,早已有很多种研究方式,而且配套系统的思考框架,能够帮助营销人员去挖掘出未来真正有潜力的可能性。

不做消费者调研

跨国企业在中国都特别重视调研的程序与科学性,这不只是延续他们在国际上的标准做法,更是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自己对于中国市场所知有限,因此新产品步伐比较稳健。相对而言,中国品牌都很敢“冲”,也因此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也有不少企业花了很多精力做调研,但发现作用不大。这种失败其实有很多原因,包括对调研工具和调研公司的选择、对调研结果的解读和分析等。调研是很专业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国际企业用心建立体系来确保调研的质量,因为只有专业的体系才能确保有助于准确判断的调研发现。另外,同一份调查报告给两个不同的人看,一位可能觉得平淡无奇,另一位却能解读出很多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专业能力的差异。

还有其他新产品失败的类型,包括:未考虑整体产品家族结构、没想清楚品牌的长远发展、不知道产品要卖给谁等。其实只要去卖场走一圈,有心人可以发现许多产品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提升新产品的成功率是中国企业必须加强的能力。

新产品开发五步走

中国企业需要一套系统化发展与评估新产品开发工作的程序与体系,把行业特性、企业战略,以及营销思维都放进去。不同企业所需要的模式可能不同,所以需要度身定制。

营销目标

新产品必然是为了达成某一种生意上的目的,可能是营业额或利润的增长、市场份额的扩张、消费群体的变化、不同区域市场拓展,乃至于品牌新形象的树立,甚至为了刺激股价。很多时候,新产品承载了多种目标和期望。

营销目标是开发新产品思考的起点,这个道理似乎再明白不过。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新产品到了研发阶段甚至已经研制完成,企业还在对营销目标争论不休。因此,在任何一个新产品项目立项之时,营销人员就有责任召集管理层与相关部门,对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形成清晰共识。这是确保新产品开发成效的大前提。

九大领域的探索与交叉

nlc202309081718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关系到创新可能性的宽度,以及与现实结合的深度。我们列出了思考新产品开发通常需要考虑的九个相关领域。在这一步要做的是,找出各领域最主要的机会或问题,然后将领域间的机会与问题进行各种可能性的组合,甚至随机交叉,碰撞出具有突破性或创新力的洞察。

在任何一个好的新产品概念上,我们都可以找到组合的轨迹,往往结合了九大领域中的某些部分。比如:黄飞红麻辣花生=川菜口味的全国接受度(环境与趋势领域)+年轻消费者对创新零食的需求(消费者领域)+花生零食产品的低价与低利润导致低差异性(市场领域)。

在组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天马行空、千奇百怪的想法,这正是“碰撞”的目的。当所有产出的可能洞察全部列出来之后,可以进一步挑选出更具发展潜力的想法;但在交叉碰撞过程中千万要避免“扼杀”想法,务必为创意的肆意飞跃给出足够的空间与自由。

这样的碰撞十分有趣,但也必须确保脑力激荡有建设性且有效率,而不是沦于发散性的瞎扯。在重要项目上,企业可以考虑邀请专业人士提供引导讨论的协助。

如何确保产出洞察的质量?这里有两个提醒:其一,如果各领域的机会或问题抓得不够深入,不够切中要害,最终形成的洞察往往不痛不痒。其二,如果领域间的碰撞不够大胆,不够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框,则产出的洞察会很平庸,导致后面发展的新产品一路平庸下去。

过滤

前面阶段的重点在于找到最多的可能性,接下来则开始要缩小范围,减少选择的数量。所有好的想法,都需要经过可行性与成本的检视,筛选下来的选择才投入到下一步的消费者调研中。过多的可能性会直接加大消费者调研的难度与预算。

过滤阶段很容易理解,因为不同企业会有各自不同的考量与要求,在此就不展开讨论。唯一重要的提醒是,过滤阶段除了用理性指标来筛选想法,例如成本、产能、设备、原料、技术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判断就是:有没有与品牌定位或理念冲突的产品?有没有品牌不该或不能做的事?有没有可能混淆或伤害品牌的想法?

验证

这是最关键的一道门槛。只有消费者接受,新产品想法才算过关。这一步必须用最科学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消费者调研。消费者调研的方式与复杂度,与产品类别及市场分布状况等许多因素有关,需视个别品牌需求而定,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与人员来规划和进行,必须交由专业的调研公司协助,以确保有效性与质量。

如何将调研需求准确地传递给调研公司非常重要。企业必须把需要知道的答案范围清楚地告诉调研公司,对方才能在调研规划中一一设计进去。

以新产品评估为主的调研,通常一定会包括接受度、购买意愿、包装及价格接受度等方面的研究。请尽可能向消费者模拟他们接触真实产品过程里相关的所有元素,如包装设计、瓶型、零售价、渠道、卖点、使用体验等等,尽可能将产品概念融入消费者生活中的情境与使用状态中,使得调研结果尽可能精准。

决策

调研结果出炉后,企业就可以做出最终的判断。在做最终决策时,需要用两个要素进行最终检视:

一是营销目标:回到原点与初衷,考察新产品的想法是不是确实回应了最根本确立的营销目标?哪些被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想法最有利于营销目标的达成?

二是品牌:哪些想法最有助于品牌的壮大?最能强化品牌的独特性与竞争力?最能帮助品牌站上新的台阶?

至此,新产品发展工作便告一段落。根据最终决策后的新产品想法,企业即可开展全盘的落实计划,包括具体产品设计与生产规划、预算与销售计划、完整的营销规划与市场推广和执行动作等等。

总的来说,思考的关键在于能否通盘考虑营销的不同层面,并组合碰撞出有新意的洞察,才能确保新产品具备策略性与创新性。再加上对于新产品构想的严谨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做出策略性判断,就能保障新产品较高的成功机会。

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 第4篇

1 动物机体

1.1 动物品种、个体差异

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一个畜禽群体中, 不同遗传背景的动物对同一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有明显的差异。同一畜别品种繁多, 不同品种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各体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应答也不完全相同。

1.2 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是机体对抗原做出应答的能力, 它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许多先天或后天性因素都会对机体免疫力造成影响。先天免疫系统缺陷包括脾、法氏囊、胸腺发育不全, 缺乏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先天免疫器官发育不成熟, 机体就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后天因素主要与营养和疾病有关, 营养不良, 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1.3 免疫抑制

如果机体感染免疫抑制性病原, 会使免疫系统受到一定的侵害, 从而抑制动物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 使疫苗保护力下降。如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呼肠弧病毒感染、禽流感、马立克氏病等都会损害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抑制。

1.4 母源抗体水平

在各大种畜种禽场, 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 幼畜、雏禽的母源抗体水平都比较高。高水平母源抗体可保护其后代免受感染。母源抗体水平有一个消长过程, 如果接种较早, 母源抗体还处于高水平, 疫苗病毒注入幼禽体内时, 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 从而影响了疫苗免疫力的产生, 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1.5 应激

不良的应激反应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当畜禽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 就会减弱畜禽的免疫能力。应激主要由于饲养环境恶劣, 如畜舍酷热、寒冷、拥挤、潮湿、通风不良、气候骤变等引起。另外饥渴、转群、突然更换饲料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也可引起应激反应, 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2 疫苗

2.1 疫苗质量

疫苗的质量对免疫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弱毒疫苗的关键是免疫原性和毒价, 灭活苗的关键是有效病毒含量。如果疫苗本身质量不达标势必造成免疫失败。另外由于一些疫苗保存时间过长, 超过有效期, 注射此类疫苗也易造成免疫失败。因此购买疫苗时一定要选用通过农业部GMP认证的企业疫苗, 并注意疫苗的有效期。

2.2 疫苗选择不当

如在在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 仅选用安全性好, 但免疫力较低的疫苗品系, 产生的抗体不能抵御强毒的攻击。有的疫苗有几个不同的品系, 不同的品系其毒力不同, 若首免时选用毒力较强的品系, 不但起不到免疫保护的作用, 而且接种后会引起发病, 导致免疫失败。

2.3 疫苗运输或保、贮存方式不当

不同疫苗株和剂型运输和保存条件不同, 都必须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上的条件进行, 不能一概而论。否则易造成疫苗失效。稀释液和疫苗也要根据说明书分开或混合储存。在实际运输、保存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做到对疫苗按规定进行运输、保存, 一方面影响疫苗的效价和作用, 另一方面造成免疫注射不安全隐患。

3 操作

3.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根据以往的疫情和当地流行病学特点, 结合疫苗的类型和动物的免疫状况来制定。内容包括准确的免疫项目、疫苗的选择、免疫时间、免疫次数和免疫间隔、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免疫程序不合理, 疫苗选择不当, 免疫次数太少或间隔时间太长, 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3.2 疫苗间相互干扰

有的养殖场在同一时间内以不同的途径接种几种不同的疫苗。多种疫苗进入体内后, 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抗原成分产生的免疫成分, 可能被另一种抗原最强的成分产生的免疫反应所遮盖。另外, 疫苗病毒进入体内后, 在复制过程中相互干扰, 而导致免疫失败。

3.3 疫苗稀释不当

疫苗不同, 稀释液的要求也不同。大多数疫苗稀释可选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但有些疫苗则需用专用稀释液。若需专用稀释液的疫苗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来稀释, 则疫苗的效价就会降低, 甚至完全失效。稀释液选择错误、稀释浓度不当、稀释后放置时间过长等都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

3.4 免疫注射不当

接种疫苗的方法很多, 包括注射 (皮下、皮内、肌肉) 、饮水、气雾、滴鼻、点眼及刺种等, 选择哪种途径应根据疫苗的类型、疫病特点和免疫程序来定。如接种方法不对, 把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错误的使用了皮下注射的方式, 则免疫效果肯定受到影响。另外, 接种部位未消毒或消毒不严, 使用未消毒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和滴管;接种后不仔细观察, 对过敏及应激反应处理不及时等都会导致疫苗效价降低。

3.5 疫苗接种剂量

免疫剂量要以说明书的剂量为标准。量不足, 不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量太大, 产生免疫麻痹而使免疫力受到抑制。在生产实践中, 很多养殖场任意加大或减少免疫剂量, 造成免疫失败。

4 饲养管理不科学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和探讨 第5篇

关键词:根管治疗,治疗失败,原因,探讨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前选方法, 但是由于根管治疗手术精细, 过程复杂, 且县级医院大多还是手工操作, 临床上根管治疗失败病例难免发生。本文对我科2010年元月至2013年12月间施行根管治疗, 复诊诊断为根管治疗失败的113例患者, 113颗患牙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0年元月至2013年12月间复诊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13例, 年龄18~60岁, 男62例, 女51例;切牙11颗, 前磨牙27颗, 磨牙75颗。

1.2 临床检查与诊断:

根据患牙治疗史, 现病史, 术中根管探查及X线牙片, 对患牙进行诊断并分析初次治疗失败的原因。检查内容:自觉症状、继发龋、叩痛、咬痛、牙折、脓肿窦道及牙周袋等。X线片检查根充是否欠填、超填及充填是否严密、有无遗漏根管, 有无根尖病变及病变大小与原有的X线片差别等。

1.3 判定标准:

根管治疗术失败判定标准[1]: (1) 患牙曾做过根管治疗; (2) 有自发痛或冷热刺激痛; (3) 有叩痛, 有窦道或原窦道未闭合; (4) 患牙不能咀嚼; (5) 根尖周原有的X线透射区扩大或原有根尖周无异常者出现X线透射区。出现 (2) ~ (5) 中任何一项即视为原根管治疗失败。

2 结果

113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欠填55颗, 遗漏根管18颗, 牙折17颗, 冠渗漏10颗, 超填8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5颗, 牙位分布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中欠填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55颗, 占48.67%, 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X线牙片可见根充材料终点距离根尖>2 mm。根管欠填>2 mm时, 根管治疗失败的概率为75%[2]。导致根管欠填的原因很多, 在操作过程中因采用上下推拉方式而产生“活塞效应”, 使切削的牙本质碎屑堆积于根管的根尖段而又未彻底清除干净, 或由于器械使用不当形成的根尖台阶, 使充填物不能到达根尖;部分根管弯曲, 一般扩挫器械不易达到根尖而至根尖欠填。由于根尖欠填, 尖周组织液可回渗到欠填的根管, 残留的细菌便从回渗到根管的组织液中获得营养, 从而引发根尖再感染, 最终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因此, 在根管治疗中, 一定要通过手感法结合患者痛觉、X线牙片及电阻法等, 尽可能准确测量根管的工作长度;采用正确的器械和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 以达到根管恰充的效果。

遗漏根管在本研究中占15.92, 均发生于后牙。在治疗中, 髓底暴露不充分, 主观判断错误, 牙片读片失误等均可导致根管遗漏;再加上对根管系统的复杂性缺乏充分认识, 如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2根管, 因根管口隐藏且根管细小[3], 在治疗中容易遗漏;上颌第2磨牙因其根管存在融合、变异、根管过弯等因素, 也易导致初次治疗时根管遗漏[4], 下颌第一、二磨牙的近远中根也多为双根管, 在治疗中也容易忽略。这些均可能导致根管遗漏, 从而引发术后残髓炎或根尖周炎。因此, 除了要充分了解根管系统的复杂结构以外, 在术前还要认真判读X线牙片, 认清牙根的数目及根管的数目和形态, 在手术中还要充分暴露髓底, 或者使用根管显微镜辅助寻找根管, 以减少遗漏根管的发生[5]。

本研究中, 根管治疗术后牙折17颗, 占15.04%, 多发生在后牙, 且多为冠根纵折。做过根管治疗后的牙齿, 因得不到正常牙髓组织的营养供应, 脆性增加, 弹性减小, 甚至有些牙冠还有隐裂存在, 极易折裂。因此, 根管治疗后的患牙, 一定要及时进行调颌, 降低颌面高度, 减少侧向受力, 并及时的进行永久性冠修复, 以有效防范牙折的发生。

本文中冠渗漏导致根管治疗失败10例, 占8.84%, 经分析, 不完善的冠封闭是冠渗漏的主要原因[6]。主要表现为充填物松动、脱落、牙体组织折断及继发龋等。充填物脱落或牙体组织折断后, 唾液即可溶解部分根充糊剂, 再通过糊剂与根管壁或糊剂与牙胶尖之间渗入根管系统, 导致根管再次感染。因此, 在充分消毒的基础上, 尽量少用糊剂, 采用侧方加压充填, 或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 使根管封闭严密。同时, 根充后的患牙应尽早行永久性牙冠修复, 以尽可能防止唾液渗入根管系统, 获得更高的根管治疗成功率。

根管超填存在本文中8例, 占7.07%, 多发生在上前牙和后牙较粗的根管。其原因主要是对根管的过度预备造成根尖狭窄处破坏或是根管充填时对工作长度控制不当而引起。超填很容易将根管内残存的细菌等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 并且导致根尖封闭不良, 从而引起根尖周炎。困此, 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 应在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基础上, 采用正确的器械和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和充填, 以有效避免超填。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较少见, 本研究中仅5例, 占4.42%。其失败原因多数是由于在根管治疗前未对牙周情况进行仔细的检查, 或是对已有的牙周病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使牙周病变加重, 牙周袋加深, 最终引起根尖周组织再感染。因此, 在行根管治疗术的同时, 对牙周情况不好者, 一定要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降低逆行性根尖周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杜艳敏.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3) :248-249.

[2]Cheung GS, Hom W.Microbial flora of root canal-treated teeth associated with asymptomatic periapical rediolucent lesions[J].Oral Microbiol Immunol, 2001, 16 (6) :332-337.

[3]徐琼, 凌均綮, 黄芳.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临床治疗[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0 (3) :234.

[4]刘志能, 吴凌云, 赵奇.根管显微镜下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的再治疗[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26 (7) :412-415.

[5]张成飞, 王嘉德.根管治疗的特殊问题与对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9 (4) :329-332.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原因探析 第6篇

一、误入设计复杂的金融衍生品陷阱

2008年, 在次贷危机肆虐之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衍生品业务可谓令人心痛。国内某些著名企业在复杂金融衍生产品上也未幸免。其经历也大致如出一辙——都是在国际投行的蛊惑之下, 买入了自己并不十分了解而且有着复杂数学定价模型的场外衍生产品, 并导致最终出现巨额亏损。

20世纪80年代, 高盛、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设计了大量复杂的结构性衍生产品并且获利不菲。在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链条上, 国际投行、商业银行或私人银行以及买家 (持有巨额财富的企业和富豪) 之间的博弈关系是:国际投行是设计发行人, 商业银行或私人银行是衍生品的销售渠道。比如在Accumulator (累计期权) 这类复杂的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上, 赚钱最多的该是发行商, 即那些大牌的国际投行, 其次是私人银行或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中资企业和个人富豪们作为购买者, 无论选择高盛的Accumulator, 还是选择雷曼的迷你债券, 均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对国际投行而言, 其所设计的金融衍生品越复杂, 国际投行机构的金融专业知识与定价能力优势就越大, 并且产品设计方之间的竞争也越少, 因而设计者及销售者的潜在利润就会越高。因此, 他们当然愿意大力推销自己拥有明显优势并能赚取巨额利润的复杂衍生品, 而不是费力地推销竞争激烈、利润偏低的简单衍生品。国际投行拼命地“争夺”每一个可能的复杂衍生品购买者。比如国际投行推出的“累计期权” (Accumulator) , 是一种以合约形式买卖资产 (股票、外汇或其它商品) 的金融衍生工具, 为投资银行 (庄家) 与投资者客户的场外交易, 一般投行会与客户签订长达一年的合约。涉及股票的累计期权则称为累计股票期权。累计期权合约设有“取消价” (Knock Out Price) 及“行使价” (Strike Price) , 而行使价通常比签约时的市价有折让。合约生效后, 当挂钩资产的市价在取消价及行使价之间, 投资者可定时以行使价从庄家买入指定数量的资产。当挂钩资产的市价高于取消价时, 合约便终止, 投资者不能再以折让价买入资产。可是当该挂钩资产的市价低于行使价时, 投资者便须定时用行使价买入双倍、甚至四倍数量的资产, 直至合约完结为止。累计期权的规则较偏袒于投资银行一方。因为就算投资者看对了市场走势, 如果挂钩资产升破取消价, 合约会提早终止, 为庄家的损失设立上限;但是投资者如果看错了市场, 合约没有止蚀限制, 而且合约条款会以倍数扩大亏损。如果挂钩资产价格大跌, 投资者可被要求增加按金, 资金不足的投资者因需即时补仓, 便被迫止蚀沽货套现, 再以行使价接货, 若当该挂钩资产价值持续下跌, 投资者的损失便变成无底深潭。沽货也加速资产价格的跌势。投资者如无法补仓, 可被斩仓, 并须承担所有亏损。累计期权的设计其实质就是用少许甜头吸引投资者承担极高风险, 一旦市况大幅逆转, 投资者就会蒙受惨重损失。

因仓位随市场价格波动, 一般企业买入金融衍生品进行投机时往往要承受敞口风险。但专业金融机构在兜售金融衍生品后, 会马上到衍生品所挂钩的基础市场上做一个反向对冲, 而对冲仓位数量则按照其研发出来的复杂数学模型而计算出来, 并且随着市场价格波动或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动。在这样一套对冲流程的支持下, 衍生产品的销售者就会锁定高价销售衍生产品所带来的利润 (衍生产品价格减去对冲衍生产品成本) , 而不承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事实说明复杂衍生品与普通的简单衍生品创新 (如资产证券化、股指期货等) 有着很大不同。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因其创新过快, 远远超出现有监管体制可容纳的框架, 非标准化且极不透明, 大多在场外进行, 加之国际投行间竞争稀少, 信息不对称程度很大, 买家对于复杂衍生产品应倍加小心。买家应尽量采用场内衍生产品, 因为简单衍生品具有标准化特点, 市场竞争激烈, 定价简便, 交易双方的知识或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 利润空间也有限;对于只能靠场外衍生产品来规避的风险, 如远期货、互换 (包括外汇互换与利率互换) 等, 很多企业没有能力去鉴别简单与复杂衍生品, 企业也可以利用卖方之间的相互竞争来保护自己。

二、对跨国并购的风险估计不足

通过海外收购可使企业获得先进的研发能力及宝贵的产品差异化专业知识, 进一步提高创新、财务控制及产品开发的能力, 以及获得经营国际公司的实践经验。我国多数企业目前仍处于对外投资的起步和探索阶段。虽然在对外收购中不乏成功者, 但由于事先对风险的估计过于乐观,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中失意者亦不算少, 比如TCL并购汤姆逊、上汽收购双龙。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跨国并购中涉及的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政治层面甚至文化舆论方面的风险估计不足所致。

跨国并购中我国企业遭遇的风险, 首先是意识形态与劳工方面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 工会作为代表员工的组织, 政治影响非常强大, 在并购中和并购后的整合中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双龙曾是上汽“国际化”样本, 上汽高层曾表示希望发挥双龙作用, 进一步完善海外的营销网络, 然而强势的工会一直与中方抬杠不止。从控股至今, 中韩双方的纠纷一直不断, 文化冲突和内部争斗以及不断出现的韩国工人罢工使上汽一直无法真正驾驭双龙, 上汽的战略在双龙内部难以施行。再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 首钢收购秘鲁一家铁矿, 在收购前许诺给予雇员非常优越福利待遇, 但收购后工会仍不断提出不合理要求, 并在生产旺季组织罢工等, 严重影响生产。首钢与铁矿工会几经交涉未果, 最后只能将股权转让。因此, 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 一定要关注并购中的“劳工陷阱”。对并购所在国的雇佣规则、并购企业员工状况、并购企业所属工会等进行足够的调研, 保证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正如戴姆勒总裁在回顾与克莱斯勒10年合作经验时所说, “车型和技术上的融合其实非常容易, 但文化上的巨大隔阂是阻止双方走得更近的关键”。

其次, 存在反垄断与国家风险。在欧美等国家进行并购时, 标的企业所在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核心技术, 国家经济安全和反垄断往往成为其主要借口对并购加以阻挠。中石油曾有意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最终却无功而返, 与并购竞争对手打“国家经济安全”牌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欧美政府和企业大都面临着资金难题, 对中国的并购企业态度亦有所改善。但打算海外并购的国内企业必须认识到, 欧美企业是不会轻易让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品牌, 国外政府也必然要以各种规则来限制和避免其优质资产外流。所以, 在表面宽松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 跨国并购的具体实施可能远比想象的复杂。在收购海外资源型企业时, 除了要考虑目的地资源丰富程度之外, 还须考虑所投资国家的主权风险。尤其在非洲与拉美国家进行资源投资时, 对国家风险应高度重视。几年前, 我国某大型石油企业在委内瑞拉独资购买了一个油田, 但是在委内瑞拉左翼政府上台后, 我国油企在该油田的所有权被强制性地从100%压缩到25%, 并且仅仅得到象征性的一点补偿。相比最初的投资而言, 我国企业损失巨大。

再次, 有些国家的舆论界对中国企业持怀疑态度和偏见, 有时一些政治因素也常掺杂其中, 时常做出过激的言论或反应。由此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阻或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 在前些年上海电气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时, 日本许多媒体和民众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2004年, 中国五矿集团意向收购加拿大最大矿业企业诺兰达, 遭到了加国家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强烈反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也曾以国家安全为由, 对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PC业务展开过调查。

另外, 西方国家的社会公众普遍重视环保, 对环保问题比较敏感。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相对地欠缺, 也不愿意在环保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如果并购企业一旦触犯了当地相关的环保规定, 如超额、超标排放污水废气等, 不仅面临巨额罚单, 更会引起当地公众的强烈抵制, 甚至会迫使并购企业折戟而归。除此以外, 海外并购还存在商业环境、文化意识形态、税收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加之我国企业海外运作经验不足, 所以一定要充分调研, 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

三、投资经验不足, 相关支持有待完善

目前,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经验明显不足。从投资微观主体看, 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仍带有跨国经营初期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 企业境外投资规模普遍偏小, 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很多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往往缺少对投资方向的认真分析, 大多集中在“热点”地区进行投资, 并且大部分集中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热门”行业。结果造成当地某一地区或者行业市场饱和, 我国同类企业之间在国外进行低价竞销。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这种低价不良竞争往往导致贸易摩擦增加, 境外投资效益受到影响, 甚至造成企业境外投资亏损或者关闭, 背离了企业境外投资的初衷。

另一制约企业对外投资成功的重要因素当属专业人才短缺。据商务部研究院《对外直接投资公司调查问卷》结果, 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障碍是缺乏海外经营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的企业比例是23.2%, 所占比例高居第一, 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熟悉境外投资业务的法律、市场分析、公关营销、生产运营管理、投资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决定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前, 我国国内具有国际投资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与专业人才十分短缺, 已严重阻碍了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 2008年我国国内一大型国有公司在投资并购海外某一经营资源类产品的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的事实, 着实令人心痛。其中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 由于国内缺少专业咨询机构与人才, 结果过度轻信海外投行咨询所致。

从宏观角度看, 目前我国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非常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进行扶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充足的国际贸易顺差只是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可能性。我国政府试图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 鼓励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只是在战略上确定了方向, 但很多制约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政策还有待于制定和调整, 如相关的外汇、投资、审批、金融等方面的政策都有待完善。同时, 国家有关部门在提供信息和海外投资服务方面也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比如, 我国现在尚未建立完备的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担保制度, 我国同有关国家签订的投资保护协定以及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等的进程受到影响;再如, 我国的投资保险制度对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风险不能提供充分的保护;我国很多企业对国际标准体系和营销惯例等不甚清楚, 对投资对象国的法律和市场信息常常了解得更少, 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投资咨询机构, 帮助企业展开跨国业务, 以解决企业信息不足的难题。

另外,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深化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仍存有一些不利于企业对外投资的规定;境外投资经营所急需的买方信贷等外汇、金融政策亦不完善, 提供信息的专门机构匮乏;对外投资的审批手续复杂 (购汇限额限制、针对民营企业的种种限制) , 管理环节较多, 实行综合和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多头管理体制 (商务部、外汇管理局、财政、银行、企业主管部门均有权管理对外投资企业) 。以上诸多方面的不合理均影响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顺利发展。

四、结束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所有的国家都感受到了由此而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巨大压力。各国政府都面临着调整发展战略、变革体制、夺取新的战略主动权的共同课题。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传统产业出现了普遍的过剩, 亟须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经济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 就业的压力、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比以往更为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 企业在具体操作时应做好充足的调研与准备, 同时我国的相关机构 (政府、民间) 应对实施海外投资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陶美珍.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与借鉴[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8 (4)

[2]程立茹, 周煊.中国企业战略性海外并购研究[J].商业时代, 2006 (8)

[3]刘光尧.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防范分析[J].决策探索, 2003 (1)

[4]李东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 2005 (11)

上一篇:蝙蝠侠小丑最感人的话下一篇:市场营销与区域发展——区域市场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