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2024-08-25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精选6篇)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第1篇

盐城市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 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自查报告

按照亭湖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关于“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规划,我校紧紧抓住教育发展机遇,把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校认真组织学习、对照省二类标准,并依据区教育局的指导性意见,拟定了创建规划,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分解了目标任务,强势攻坚,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在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上基本达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

今年以来,学校依据《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全区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进度,根据《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测评表》逐条地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已达标的抓巩固,未达标的抓推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一、学校成立了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自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志山

副组长:胥文生 仓文华 严学兵 唐 浩 成 员:徐 林 严长江 杨文君

王占忠 陈 勇 陈以军

在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自查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对照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议、查缺补漏、议定措施,加大改进力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力争一举达标。

三、自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自查,形成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刘桂英烈士英名命名的省级示范初中。学校位于亭湖区盐东镇东首,校园面积54264㎡,学校教职工143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在校学生1293人,25个班级,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校园文化为我校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办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被授

学校现有教师133名,其中在职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本科)的比例达83.5%。现有中学高级教师23人,中学一级教师89人,市级教坛新秀1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

(2)思想业务素质

①全体教师能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每一位学生,掌握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个性差异,无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能做到为人师表,遵法守纪,做好学生道德实践表率。学校现有市级优秀班主任1名,区级师德标兵 5名。

②全体教师都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和业务水平,掌握所授课程教学大纲、课标及学生情况,教学方法科学,教学过程善于创新,教学效果良好。丁福安老师参加市化学教师技能比赛,荣获一等奖,蔡杰、薛凤彪、严万琴等多名同志在区教育局举办的“聚焦有效教学”课堂观摩评比等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③全体教师都有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能参加各类培训,注重学习与提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写作水平和较强的奉献精神、合作意识。我校中青年教师较多,都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组织教学,其中施夕冲、唐婵芬等 2人科研论文分别获国家级一、二等奖,仓文华、花万美等多名同志在省、市、区科研论文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3)管理与考核

①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事业心强,团结协作,管理民主。校长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负责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3名副校长分别主管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后勤工作,下设有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安保处和团委等部门,学校与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各行其责,各尽其职,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②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③制定了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制度,通过“青蓝工程”形成了同伴互助的协作机制。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对培训的相关费用从学校的经费中予以支出,同时还积极动员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提高,并且各项培训均有计划和落实措施,教师培养成绩突出,现已培养出了像薛凤彪这样的市级优秀班主任,王兰群这样的市教坛新秀,严长江等6名区级教学能手。

部、工会、政教处、团委及学生会的作用,建成了德育教育长效机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连续多年受到市、区、镇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学校先后被授予“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红十字示范学校”、“市三星级教工之家”、“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区十佳初中校”、“区教育工作综合先进集体”、“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银奖”等荣誉称号。

(2)德育工作管理

①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内容,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从学校实际出发,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每年4、10月份为法制安全宣传月,聘请盐东派出所、交警中队的同志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学校还利用悬挂图片,观看光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把刘桂英烈士墓、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盐东镇敬老院作为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义务劳动,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学校还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德育管理体制健全,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了家长学校、共青团、学生会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服务他人和社会。同时,学校还在盐城市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等校内外教育基地,经常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德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3)教学管理

①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江苏省“五严”规定,开齐开足课程,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开发了以学生钢笔字训练为主的校本课程,真正将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②有健全的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五认真”过程有检查、分析、反馈、调整和改进措施;校长和分管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其他中层以上教干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20节。

③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上好“三操一课一活动”,搞好阳光体育运动。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展冬季三项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学生身心健康档

6、教育水平现代化(1)学生质量

①在我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五育”并举,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学校每周国旗下演讲,班级团队活动,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开展,更是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②通过桂中全体教职工多年来的默默奉献与不懈追求,今天的桂中莘莘学子是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形成了学习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习惯,各年级学生合格率达到100%。

③学生自我服务意识强,家务劳动及简单的生产劳动技能掌握好。

④近几年,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

(2)社会评价

社会及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反映良好,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率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文化课基础扎实验操作及创新力强,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赢得了施教区干群的普遍好评。

(三)主要推进措施:

1、加大教育技术装备的项目建设和经费投入。

我校在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中,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大了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学校千方百计筹措的资金都用于教育装备建设。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不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将建设费用转嫁给学生和家长。

2、加强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建设。我校重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建设,确保学校开全开足教育部规定的课程需要的专任教师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逐步提高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相关教师按期通过各级各类教育技术装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升、晋级的必备条件之一。

3、建立完善教育技术准备规章制度。

(1)加强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使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2)加强了对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检查考核,将其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第2篇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近几年来,在县局和中心学校领导下,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举理想教育大旗,践行真教育,加速学校发展,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验收,我校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自查结论为达标。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黄梅县濯港中学是一所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设施齐全的农村初级中学。她创建于1958年,历经黄梅七中、濯港区中、濯港社中、濯港镇中、濯港一中等校名的变更,2011年因布局调整,由原濯港一中、濯港二中、白湖中学三校合并而成。学校历史悠久、业绩辉煌、声名远播,被誉为鄂东教育明珠,系全国教职工之家、湖北省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示范初级中学、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黄梅县合格学校。

学校坐落在太白湖畔的细岭山头,东高西低,因势而建,三级阶梯,巧夺天工;校园内,松樟掩映、花草绕梁,道路幽深宁静,运动场绿草如茵,游泳池碧波荡漾。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运动区,独立划片;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气势恢宏。学校现有学生1490人,28个教学班,班额53.2人;用地面积65000平方米,生均4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生均16.4平方米;绿化用地21000平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合格率为100%,师生比为1:14.4。“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为此,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开拓进取,发展学校内涵,创办人民满意的理想教育,成绩显著,多次获得省、市、县的荣誉。去秋,县局2011五干实绩考核名列前茅;今春,八年级一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和中考都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自查情况

A1-发展规划及保障。

根据县政府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及各级领导的相关要求,我校制订了《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濯港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落实目标责任制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建立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近几年安全事故为零。

近几年,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我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近三年来,我校共争取资金100万余元用于学校各功能室的建设和添置班班通等设施,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A2-学校标准化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学条件基本满足均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2011年,在教育局、镇党委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要求,对教学设备设施进行修缮,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

学校校园校舍面积和各种设备设施都达标。学校用地面积65000平方米,生均4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生均16.4平方米;绿化用地21000平方米,跑道300米,田径场1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个,理化生实验室、体音美器材设备均达标,计算机教室2间,多媒体教室1间,图书室藏书65010册,生均43.6册。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室、荣誉室、音乐室、美术室、标准会议室等各种教学辅助功能室,并建设了校园局域网,所有班级开通了班班通。学校各功能室设备设施均能正常使用,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各种资料齐全。A3-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教师配置达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人,师生比为1:14.4。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80人,助级职称9人,省市县骨干教师人;男教师76人,女教师34人,平均年龄41.6岁。学校大力推进教师专任化,学校教师专任化率达96%,有专职体育教师4人、美术教师2人、音乐教师1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全校教师学历达标。本科学历69人,专科学历31人,学历达标率100%。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倡“正己、敬业、爱生、奉献”八字方针。每期末,采取教师自评、学生问卷打分、学校考核小组量化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位教师师德情况进行量化打分,结果与评优、晋级、绩效工资、人员分流等直接挂钩。学校编印了濯港中学师德修养20条,以及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对象的搞好教育建议30条,不断形成师德师风规范。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严格执行《关于加强中小学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黄梅县中小学领导干部选拔、聘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正副校长均参加了岗位培训,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中层干部实施竞争上岗,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重视教师的培训。学校制订了《濯港中学“十二五”期间校本培训规划》,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和学历提高学习,全校有十多位教师正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习。建立了规范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专人专盒专厨。

扎实开展“两课”活动。一年来,学校印发“‘两课’活动简报”25期,出版“‘两课’宣传栏”四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全校105位专任教师共计讲课近400节,人均4节;听评课3136节次,人均达到32节次。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共家访1620余人次,回访980余人次,回复家长建议300余条。教师撰写“两课”论文200余篇,心得400余篇。A4-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执行县局统一的作息时间,不提前,不推迟。实行小班额教学,全校班平53.2人;不办重点班、特色班;坚决不补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每期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生评价实行等级制。扎实抓好规范收费工作,创建“规范收费示范学校”。不定购和使用盗版教学用书,不超标准收费,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落实三全德育。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充分做到“三利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讲求实效,做到“六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加强班主任建设,开设“班主任沙龙”,狠抓学生“五有”“五无”的养成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爱学习、讲文明、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安全警钟长鸣。学校实行安全巡查制度,实行领导教师值日制度,做到定岗定点,实行关键时刻专人值班、重要路段专人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完善学生请假批准制,实行每节课点名制度和每天安全事故0报告制度。不定期、不间断地对学生寝教室以及公共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根治,并做好记载,并与派出所一起查“三无”车辆和网吧整治,每月进行一次管制刀具收缴,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邀请公安、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进行专题安全知识讲座,每期举行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自护的能力。

加强了教学基层教研组管理,着力“草根”教研坚持教学改革,探索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每月对教师进行了教学常规的抽查和考评,做到有要求、有检查、有记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落实“阳光体育锻炼”工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学校定期对学生体检,并对学生进行健康分析和心理疏导,控制学校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是我校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A5-教育关怀。

学校认真好做好寄宿贫困生资助费发放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家庭,去年,贫困生生活补助793人次,金额892125元。同时,学校还为学生免费提供必要学习资料,如去年免费为学生订阅《英语学习报》,仅印刷的纸张费近4万余元。

学校建立问题生、学困生、留守生相关信息,开展“三关工程”。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习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地位。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我校按照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成立了以王志雄校长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小组:一是发展规划及保障工作小组,由办公室成员组成;二是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总务处实施;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小组,政教处负责;四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落实;五是教育关爱工作小组,由工会承担。

(2)认真组织实施,落实每一个环节。自去年以来,我校组织专班,对照《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目录》,逐项进行认真组织实施,夯实每一过程,落实每一环节。特别是今秋以来,我们组织多次自查自纠,确保验收顺利过关。

2、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教师素质均衡。

(1)带着情感,促教师观念转变。一是以思想引领教师观念更新,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要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大讨论;二是以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实施与教育局《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接轨的评价方案,三是以纠正教学问题,促教师观念转变,要求老师们用博爱的心灵感知学生的灵魂,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2)肩负使命,促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以抓课堂教学为重点,向实效要质量,加强课堂管理,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有效备课,推进“导学案”实验,围绕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赛课活动,提高“教”的能力;二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向教研要质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校本教研,开展了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和鞭策教师学习提高,全校十多位教师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习,重视行家引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活动。

3、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资源均衡。

近一年来,在教育局,镇党委政府、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教学设备设施得到了改善,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办公室的装饰,让教师舒适、舒心工作;班班通的开通,让学生接受全新的教育;电子备课室的创建,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的配备,语音广播系统的更换,优化了教学手段;路灯、专变的安装,供电、供水设施的改造,优美了生活环境;微机室电脑、学生课桌椅的更换,优越了学习条件。基本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4、实施“三关工程”,促进教育公平。

“三关工程”是我校从2010年提出实施,并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习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思想疏导,感化心灵,关爱问题生。一是点燃青春,走进社会,走近自然,培养情感。二是舞动青春,展我才艺,现我风采,陶冶情操。三是奉献青春,帮贫助困,播撒爱心,净化心灵。

(2)聚焦课堂,提振信心,关心学困生。一是以关心为先导。二是以激励为要旨。三是以教学评价为杠杆。四是以实效为目的,实行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教学实践中,不少包保教师用一颗爱心,一片耐心,一份恒心,去温暖、教育、感化着学困生。

(3)多管齐下,补偿亲情,关怀留守生。针对留守生亲情断线、亲情弱化的育人盲区,团总支投入了不拘一格的关爱行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艺术教育进入常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常态化。我校广播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流星球、乐队等集体项目,球类、呼啦圈健身操等自由项目丰富多彩。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活动,演讲比赛、红歌会、元旦晚会、文化艺术节等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去秋“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在县教育局评比中获全县一等奖,在黄冈市艺教活动展演中,我校选送两个节目获全市两个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参赛40名学生因此按有关政策在他们的中考中,奖励或加分。今年4月份,湖北省教育工作会在黄梅召开,我校为大会献演了文艺节目并为与会领导专家提供了大课间活动展示参观现场,获得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周萌菖副主任,省教育厅黄俭副厅长等领导专家的称赞。我校被省教育厅评为体卫艺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5月15日的《鄂东晚报•教育导刊》以《一唱一跳促发展,艺术教育谱新篇》为题,对我校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

以集体办公为抓手,强化办公纪律,提高公正效率。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添置办公桌椅,安装空调,放置饮水机等,让教师觉得舒适;二是规定办公人员和时间让教师清楚明白;三是完善办公制度,做到既有硬度,又有弹性,让教师感到人性关怀;四是专人记载,定时公布,让教师觉得公平公正。

以考试为切入点,狠抓考风考纪的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张贴《倡议书》、设立“诚信考试曝光台”等形式,教育师生诚信考试,诚实做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让诚信之风在学校上空飘扬。

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培训、训练力度。正如八年级物理教师赵丽珍所说:“我今年做到的题目,是我过去十年之和。”加大教学奖励力度,用有限的资金最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力度,每月一次常规教学检查,期中和期末进行教学常规大型检查,每次检查的结果都公布于众。

四、不足与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几年,我校在教育管理、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学校运动场面积小,档次不高,有待改进。

2、学生宿舍、厕所老化、陈旧、落后,亟需改造。

3、学生床还是老式的木质床,存在安全隐患。

4、体音美的教学器材要进一步添置。

5、学校图书室图书已破旧过时,不能满足学生要求。

6、教师平均年龄偏大,音乐、美术专任教师不足,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7、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8、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还有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着眼未来,我校将继续强化校舍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功能,遵循上级的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师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深化课题实验研究,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办优质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举理想教育旗帜,践行真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第3篇

一、感受可喜的变化

1. 现代化学校基础建设——彰显学校发展亮点。

“农村最气派、最漂亮、最安全的建筑就是学校。”这是走进农村学校的专家们一致的感慨。

以前的平房教室, 冬天生炉子取暖, 煤烟味很浓, 教室里到处是灰, 室内室外一样冷。现在彻底告别了生炉子取暖的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温暖洁净的暖气片。

以前普遍是旱厕, 设施简陋陈旧、臭味熏鼻、师生如厕难, 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在的水冲厕所干净无味, 从厕所出来的学生都很习惯地在门口的自来水龙头下洗手, 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此养成。

以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 农村学校师生存在严重的饮水困难问题。现在学校均配备了饮用水设备, 使师生喝上了符合标准的卫生安全饮用水。

以前的农村学校, 学生上体育课基本是“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脚泥”。再看现在的操场, 平整的场地铺设了标准跑道, 有的铺上了塑胶跑道, 还增添了许多体育设施,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并按课程要求开齐上好体育课。

2. 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功能齐全的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与语音教室和体育器械室, 高水平的硬件配套, 崭新的课桌椅, 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使农村学校在教学硬件方面毫不逊色。

以前很多农村学校的课桌椅不合格, 影响学生身体发育。现在农村学校普遍更换了课桌椅, 学生高兴地反映“课桌椅可以选择高度, 而且质量好, 用起来舒适安全, 学习起来应该更有劲”。

以前学校图书馆设施陈旧, 藏书种类少、数量不多, 馆藏结构不合理。现在学校的图书馆 (室) 、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等各功能室一应俱全, 宽敞明亮, 环境整洁, 安静舒适。书架、书柜、文件柜、陈列柜、报刊架、阅览桌椅等排列整齐有序。图书馆 (室) 均拥有丰富的藏书, 为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头脑提供有利条件。部分学校的图书馆还对学生家长开放, 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小小图书馆有了浓浓的书香气, 为实现农村娃新的梦想, 铺就了一条宽阔的“高速路”。

走进课堂我们欣然发现, 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室使学生每天都能在“声形并茂”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提供了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条件。

“每天锻炼一小时, 农村学校缺器材怎么锻炼?”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个问题担心, 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篮球、体操、跳绳等各类体育用品一应俱全, 有的学校还有专门的体育馆。有了这些教学资源做保障, 就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3. 走特色办学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前办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什么特色, 通过这次检查‘逼’着我们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被评估校的校领导朴素的话语, 让我们的的确确看到学校的特色建设与学生的转变。

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一种浓郁的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 让人沉醉其中, 使人神清气爽。教室内设有“每周一诗”“班集体口号”“学风”等园地, 又有“班风”“中队角”“图书角”等风格各异的特色设计, 不仅赏心悦目, 还能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楼道两侧墙上的“名人名言”“国学经典”“文明礼仪要求”等, 每时每刻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大部分农村学校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让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释放, 助推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从教科书中“走”出来, 结合乡情编制一些独具特色的乡土教材, 传授给学生与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知识,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心。除了农村生产活动、学校生活之外, 农村学校还充分利用报刊、参考书、练习册、网络、电视等寻找与课程相关的资源。教师积极捕捉生成性资源, 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家长的意见建议等, 纳入课程资源, 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的内容。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形成了以剪纸、乒乓球、篮球、音美艺术等方面的学校特色, 校园文化活动更加有声有色。二胡、笛子、电子琴、舞蹈、剪纸、绘画、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兴趣小组相继成立, 由学有专长的教师和从校外聘请的教师做指导, 学生们在兴趣最浓的方面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高效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每所农村学校都把兴师德、强师能、搭平台,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规范科学的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队伍的标准。教师过去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 加上平时教研学习的机会又少, 因此多数课堂教学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效率不高的现象。现在有了六条课堂教学标准——“面向全体、师生互动、精讲多练、运用技术、达到目标、课后反思”。这对农村教师而言简单明确、简便易行, 能有效推进高效教学。

教研工作促进了教与学的根本转变, 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教学效率得到空前提高。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教学方式, 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生逐步会学、乐学、善学。

学校主动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逐步深化教学改革。为了实现高效教学, 学校严把课前、课中、课后“三关”, 注重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坚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科研工作。严格落实课程计划, 开齐开好课程。充分发挥校本研修、教科研的作用, 积极构建主体和谐、过程高效的教学模式, 学案导入等教学方式正在探索实验中。

5. 教育均衡发展——留乡就近上学成趋势。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程撤并了所有房屋破旧、布局散乱的农村校舍, 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家长对学校满意率达到90%以上。家长普遍反映:学校的环境变好了, 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 孩子乐意在学校上课了。看到学校变化这么大, 家长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在农村, 让每一个学生“上好学校, 找好教师, 受好教育”正逐步变为现实。“进城读书热”的观念在农村正悄然发生变化。一位农村家长一言道破:如今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已接近或赶上城区学校, 孩子在家乡读书既省钱、省力, 又有照应, 家长更放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使教育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均衡发展, 农村孩子留乡就近上学成为趋势, 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

二、几点思考与建议

28条硬件标准使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 72条软件标准使学校的管理走向现代化, 家长们看到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当然, 在这些可喜的变化背后也存在一些严峻的挑战。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过程中部分区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进行了“撤点并校”的合理调整, 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校的办学条件, 使合并后的中心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促进了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急需解决。如有些学生上学的路途较远, 路上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大部分学生自带午餐, 这样的午餐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同时午间休息场所也是一个问题。

农村学校教师数量不足,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有些学校的音乐、美术甚至英语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 教学基本功不到位。教师素质不高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和课程改革实施的障碍, 有关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

新的仪器设备添置了, 取暖设施齐全了, 饮水问题解决了, 但是后续的经费保障也非常重要, 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 这一切都是空架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有保障, 才能真正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学校要加强精细化管理, 使日常工作常规化、常态化、规范化。从管理的角度看, 个别环节上仍存在粗糙的地方, 如眼保健操、广播操,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认真做。所以学校还应在学生做广播操、升旗、唱国歌等方面下工夫, 真正做到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 而不是流于形式, 应付检查。

现代学校,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显性文化还是隐性文化, 都透射出办学者的理想追求, 折射出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 不可称其为现代学校;而构建学校文化、形成文化特色, 则是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 也是办学者的最高追求。要做到这些, 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第4篇

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现代化

推进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以均衡优质为目标,在每个集镇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所定点初中和中心完小,在偏远山区和人口较多的乡镇,再建设1-2所一般完小,确保学生就近入学。2010年来,以现代化学校为标准,每年投入近亿元,在城区建成上海中学,兴建东湖初中,在农村迁(改、扩)建了乐天溪初中、下堡坪乡中小学、樟村坪中小学、向阳小学等。加大农村公办园建设力度。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导,投入近9000万元,新建农村公办园16所,实现乡镇公办园全覆盖。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近年来,投入1.5亿多元,兴建、改造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楼、科技楼、功能室、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完成了塑胶运动场、标准化篮球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在宜昌市率先建成教育城域网,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率先实现校园安全视频监控、学生食堂视频监控、学生视频教室全覆盖,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位于夷陵区最偏远的山区学校赵勉河小学,2013年,全面完成了学校现代化改造;2014年,该校校长苏庆华作为中部地区唯一县市区代表参加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新闻发布会,并介绍经验。

构建长效惠民机制。每年补贴资金近6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住读学生生活补贴和周末回家乘车补贴制度,补贴300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15年出台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贫困资助全覆盖体系,投入1022万元资助困难学生4155人,教育公平基本实现。

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教师队伍现代化

以优化结构为目标,建立教师均衡配置长效机制。规范教师补充机制,近三年,共招引265人,缓解了乡村学校教师总量紧缺问题和年龄、学科结构矛盾。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出台《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管理办法》,落实专项经费,确保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城乡交流不少于10%,城区教师职称评聘、名师评选必须有乡村学校交流任教经历。三年来,先后有1000多人次参与全区城乡交流,覆盖了所有学段、学科,15所城区学校分别对口联系33所农村学校,474名区级以上名师对口联系乡村教师。优化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学区内开展管理干部和教师交流轮岗活动,2015年先后有78名教师、管理干部参加交流。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划》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实行培训“管办评”分离,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经费审批,研训中心负责考核评价,中标学校(部门)具体承办。实施区内特色基地培训,探索区外“合作育人”跟岗置换培训(与汉川市结对)。

以“四维一体”为模式,建立教师业绩评价机制。出台《中小学教师工作业绩评价实施办法》,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实行“学生评教、同行互评、质量考核和学校评价”的“四维一体”综合评价模式,评价结果同评先表模、年度考核、职务评聘、名师推荐与考核、绩效工资等挂钩,对评价结果处于本校在编在岗人员的后5%者实行诫勉谈话。加大评价结果运用力度,近五年来,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优秀教师6000多人次。

以任期管理为重点,建立校长管理长效机制。出台《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制和交流轮岗制度。校长每届任期三年,在同一所学校任期不超过两届。严格校长届期考核,同校任职两届必须异地交流。四年来,全区任职交流中小学校长、副校长30多名。出台校长“四维一体”业绩评价考核办法,实行“教师满意度、个人履职、学校教育质量和个人教学业绩”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务任免、绩效工资、评先表模等挂钩。每年教师节期间有10名优秀校长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奖励。2015年,4名优秀校长被评为宜昌市“杰出校长”。

以素养提升为核心,建立教师人文培育长效机制。在全省成立首家教育系统文化艺术联合会,负责对全区教师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的统一规划、指导、协调、组织。每年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成立了5个专业委员会,11个文化工作站,组建了管乐团等7个团队,所有教师都是会员。全区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教师素质集中展示活动,定期召开年度教职工运动会,参与率90%以上。

优化体制,持续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

高中教育一体化管理。以省示范高中三峡高中为龙头,整合高中教育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一是学校管理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备课常规、课堂教学常规、批改辅导常规、班主任工作、教研工作、教学效果考核等制度。二是师资配备一体化。建立教师有序流动长效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管理办法》要求,每年高中专任教师的5%必须参加交流,交流任教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等挂钩。三是教科研一体化。以三峡高中为主导,主持高考备考等各类教科研活动,实施“开放课堂”活动,三峡高中高三年级课堂每周开放,供全区高中教师观摩学习。

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打破原有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的管理体制,根据区域位置和教育教学实际,将多个乡镇中心学校合并成一个学区,全区共设五个学区,每个学区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办公地点,统一工作部署,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考核评价,统一财务管理。同时,将城郊结合部的薄弱学校分别与城区优质学校合并,以强带弱、以城带郊,实行“一校制”,两校资源统一配置,工作目标捆绑考核。夷陵区学区化管理全面盘活了区域内资源,荣获宜昌市教育工作创新一等奖。

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以省级示范幼儿园区直机关幼儿园为依托,组建学前教育集团,将全区18所城乡公办园统一纳入集团管理,实行工作统一部署,人员统一调配,目标统一管理,设施统一配置,保教统一规范。全区城乡学前教育一步实现高位均衡,被宜昌市推荐为全市学前教育办园模式。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第5篇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大寨中心学校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11个教学村,现有11套(音体美、实验)设备。根据我校具体情况,11套设备分别在大寨中心学校、罗吉小学、哆车村、车坪村、官村村、小寨村、海口村、小田村、山店村、安居村、松坪村,其中大寨中心学校设备分类属于一类,其他的学校设备分类属于二类。图书也分发到各项目学校(其中中心校19373册,各项目学校1700册)。

各村校已将设备按照分配,运到各村,但根据实际情况,松坪村、山店村、小田村、哆车村的篮球架、单双杠等需要挖坑安装的没有办法安装,原因是这些学校里的活动场地非常少,除去刚搭起的简易食堂,除了一个球场,就几乎没有多余的活动场地,其他的教学垫子,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的体育设备都投入使用。中心学校、罗吉小学、海口村、哆车村、车坪村、海口村单双杠已经安装,只是小篮球架由于场地的限制,没有办法安装,其余教学设备都正常使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领导小组,分别由各村设立分管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图书室、其它专用教室及管理员,管理、使用登记等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1、每学期,管理教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2、电教设备和实验器材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行领用、借还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流失率为零。

3、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室存放,登记造册,做好使用记录。

4、图书设备坚持上架管理,登记造册,做好了借还登记和损坏赔偿。

5、做好计算机室、校园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正常运转。对设备等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检查、处理和维修,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三、注重应用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能

1、重视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具体指导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方法;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专题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特别是“班班通”建成后,学校及时组织全员培训,让高端技术装备服务于教学。目前,学校全体教师都能规范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中青年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化备课、课件制作。

2、规范管理。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微机室等各专用教室制度健全,并全部张贴上墙,责任明确到人。学校为各专用室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建立帐册档案,对设备设施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及时报后勤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要求学校实验室的教学仪器、存放科学,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各专用室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资料进行归类存放。

3、加强督查。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情况、各类台帐的记录情况、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完善。

四、服务教育教学,凸现教育技术装备的价值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要实现这个目的,学校要努力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使用。

1、重视应用。首先是保证各专用教室以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以促使教师能积极地使用学校配备的各类设备设施。图书室保证每天的借阅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班级学生的图书借还和阅览。其次是提高利用设备设施开展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各年级的制定的实验计划,保证提供相关器材。

2、注重教研。通过器材使用促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装备的自觉性,提高应用意识和水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配备,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便利,学校教务处要求每位教师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特别是大力开展“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科学的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使用没有台账;

2、双杠设置区已进行水泥硬化,但尚未铺设橡胶或细沙;

3、原有篮球场地无明显界限或设立人行道;

4、乒乓球桌有部分有损坏没有及时修复;

5、羽毛球场地的区域没有单独分开;

六、整改措施

1、教学设备的使用,做好出入库有记录,损坏设备有资料;

2、做到学校体育设备监管专人负责,落实责任;

3、单双杠区域内,按照相关数据,铺设细沙,减少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摔伤、跌伤;

4、乒乓球桌能够修复的及时修复,禁止学生对球台进行踩踏,教育学生爱护学校工务;

5、校园内的机动车辆及时规划,禁止停放在体育活动场内;

6、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方面的安全教育,确实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将以教育局督查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查找自身不足,不断完善办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和规范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全面提升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管理和应用走上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加大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和科学使用,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真正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大寨镇中心学校

区域教育现代化验收自查报告 第6篇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评估验收>自查报告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松柏中心学校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作用,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领导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分管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图书室、其它专用教室及“班班通”,总务做好采购、维修等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使教育装备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

1、每学期,领导小组成员、实验室、图书室、专用教室的老师对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等资源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了帐目清楚,帐、簿、册、卡、物相符一致。

2、电教设备和实验器材等资源存放合理规范,整齐划一,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磁、防震”);做到“四无”(无灰尘,无锈蚀,无丢失,无损坏);严格实行领用、借还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电教教材使用后及时收回,确保了设备、资源的流失率为零。

3、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技设备的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室存放,登记造册,做好使用记录。

4、图书设备坚持上架管理,登记造册,做好了借还登记和损坏赔偿。

5、做好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视频会议室、“班班通”、“校校通”和校园网络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正常运转。加强对文印室、各个办公室装备管理,对校园网络及终端设备等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检查、处理和维修,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和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二、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的水平

1、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围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目标和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学校现有学生用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视频会议室1个,配备科学实验室1个,图书室1个,藏书3200册,生均图书20册,配备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和劳技专用设备和专室,另外配备校园安监系统等。

三、注重应用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能

1、重视培训。为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将教育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具体指导各类教学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和使用方法;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设计等教育技术能力的专题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技能,特别是“班班通”建成后,学校及时组织全员培训,让高端技术装备服务于教学。目前,学校全体教师都能规范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中青年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化备课、论文写作和课件制作,全部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考核。

2、规范管理。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微机室等各专用教室制度健全,并全部张贴上墙,责任明确到人。学校为各专用室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建立帐册档案,对设备设施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及时报后勤部门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要求学校实验室的教学仪器、存放科学,做到帐面与实物相符、总帐与专用帐相符、柜签与实物、专用帐相符。各专用室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资料进行归类存放。

3、加强督查。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情况、各类台帐的记录情况、各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随时了解各种装备的使用、运行、维修保养、报损等情况,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发现的不足及时得到完善。

四、服务教育教学,凸现教育技术装备的价值

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服务。要实现这个目的,学校要努力在用好教育技术装备上做文章。

1、重视应用。首先是保证各专用教室以及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我们把实验、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课表直接排到专用教室内,要求这些学科都必须在专用教室进行教学,以促使教师能积极地使用学校配备的各类设备设施。图书室保证每天的借阅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班级学生的图书借还和阅览,生均借阅率在8册以上。学校信息技术课能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好,保证上机时间,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素养。其次是提高利用设备设施开展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各年级的科学教学内容编写了各册教材的演示、分组实验的汇总表,制定科学实验计划,保证演示实验开出率100%,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图书室配合学校工作,结合语文学科活动开展读书节活动、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等,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注重教研。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比、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并积极推荐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来促进教师应用教育技术装备的自觉性,提高应用意识和水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的配备,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带来了便利,学校教务处要求每位教师尽量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特别是大力开展“班班通”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先进的教学设备,科学的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

1、学校计算机教室还是2005年“校校通”所建,计算机已经淘汰,大部分已不能开机。

2、由于学校建设幼儿园,拆除了教职工宿舍,部分教师只好住进教室,音乐、美术等专业室被占用。

3、学校网站以前用的是教育局二级网页,现用湖北学校网二级网页,很多功能无法实现。

上一篇:海外留学高校下一篇:国际私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