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

2024-09-15

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精选6篇)

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 第1篇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

富源县教育局局长 孙富华(2014年9月28日)

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县六中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县教育局对邱学华教授、胡志民校长、刘爱军主任、杨智伟主任等四位专家亲临我县指导教学改革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县总工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辛勤工作的广大教师和勤奋学习的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老师们,课程改革,任重道远,困难重重,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大家能做到: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技能人才在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作用,为富源教育提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县总工会成立富源县第六中学劳模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站。县人大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赵习能同志亲自安排部署,县总工会副主席刘波同志多次亲临六中指导相关工作,这充分体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心与重视。今天,我县六所高中学校选派了部分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研讨,表现出大家对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愿望,也充分说明了我县推进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紧迫性,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增强教学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认识,丢掉包袱,改革创新,积极投身到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来。

二、立足实际,实践创新

我县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启动至今,已有四年,全县教育质量创评成效显著、教学管理更加扎实、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管理明显加强,教学改革也得以扎实推进,课堂组织形式、授课方法都有了明显变化,上级部门和学生家长对此都有较好的评价。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部分教师照搬照套,不愿意从教学实践中去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方法、路子。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今天,各位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他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如何领会,化为我用,我认为关键是,立足本校实际,实践创新。

三、坚定信心,稳步前行

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阻力,都会遇到困难,课堂教学改革尤其艰难,在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是社会的发展变化,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需要我们坚定改革的方向。全国各地有许多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学校,我们富源教育的改革,要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寻找成功之路。在改革中,我们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团结起来,共同攻坚克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循序渐进,坚定信心,稳步前行。

为了我们富源的孩子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富源教育今后更好的发展,让我们勇于担当起让教育回归本质的责任,聚力凝神,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扎实推进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我相信,有各位专家的支持,有县委政府做我们强大的支撑,有全县广大教职工的共同探索和努力,我们的改革将稳步前行,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变成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幸福工作的大舞台!

谢谢大家!

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 第2篇

奋力推进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迈上新台阶

付 明 星

(2010年9月)

尊敬的张市长、郑秘书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武汉农业“十二五”思路及今冬明春工作重点,作一简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今天的发言共分三部分:

一、“十二五”时期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 明大势者得先机。科学判断形势,对于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形势把握准,把有利条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趋势琢磨透,才能切实提高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一)“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三个进入”的基本判断,意味着国家在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会越来越多,对“三农”的投入会持续增长。这将为理顺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以农民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2、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我市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全市逐步形成了以二产、三产促进一产发展的局面。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推进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的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加快推进阶段,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将为农民大量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城镇化则将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城市居民,这些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3、多项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武汉占据到国家战略版图的重要位置,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以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提升带动农业发展方 式的快速转变;有利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构建“两型”农业产业体系;有利于农业项目和资金向武汉集聚,为我市农业发展增添强大动力;有利于我市农业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只要我们能够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扎实工作,就一定能推动我市农业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4、农产品市场将在中长期处于牛市,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一,农产品从本质而言属于资源性产品,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呈刚性上涨,而供给则是相对有限的;其二,近年来生物质产业的兴起尤其是生物柴油(乙醇)的大量生产,给农产品带来了新的巨大需求,导致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市场供应的紧张。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农产品市场价格整体上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也不排除个别农产品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出现价格下行的情况。

5、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作出了系统安排,涉及公共财政体制、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诸多重要领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发生深刻变化,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将会得到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将会更加宽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将会进一步增强。

(二)“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目前,我市农村人均耕地仅1亩多一点,农业资源相对贫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耕地面积将会进一步减少,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同时,由于治理不到位,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对农业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威胁,农村水体污染、土壤物理性质变差等问题仍很突出。以湖泊水质为例,在全市51个主要湖泊中,水质在五级(不包括五级)以下的重度污染湖泊就有近30个。因此,下步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力明显加大。

2、农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市农业由于经营规模普遍很小、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较低,在与欧美现代化大农场农业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由于国外农产品的大量涌入,目前国内农产品的市场供给绝大多数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3、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还没能彻底打破,现行的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这些体制性障碍主要包括: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限制了农民对土地和房产的处分权和受益权,制约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财政投入的城市偏好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业财政支出总量偏低;现有的金融制度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资金仍处于净流出状态;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和户籍制度约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尽管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多年,但仍然难以融入城 市;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使农村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救助,等等。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加大。当前我市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业规模经营发育不充分,生产经营单位小而分散,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难度较大,加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比过去远为敏感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等还不够健全,动植物疫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隐患较大。特别是在手机和网络已经普及的今天,信息传递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放大效应显著,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事件极易被炒作放大,对产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场重大动物疫病的侵袭,也可能会给一个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5、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差。近年来,极端天气明显增多,自然灾害突发频发重发,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今年,我市农业就相继经受了长期阴雨寡照和暴雨灾害的洗礼,损失较重。而我市农业基础设施总体上仍很薄弱,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基地建设标准不高,设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抗灾保产能力不强。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自然灾害将是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也要看到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诸多有利条件,从而坚 定信心,迎难而上。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攻坚克难,善于趋利避害,不为任何困难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定式所困,就一定能走出一条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新路,就一定能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惟明趋势方能顺应趋势、引领趋势。准确判断“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趋势,是科学编制“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透过世界各国包括国内发达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结合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个人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主题,呈现出以下八大趋势。

第一、在农业经营方式上:由分散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趋势将会更加凸显。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第二、在农业产品定位上:由初级原料农业向精深加工农业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产品”、“卖品牌”转变。为此,要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培养一批加工龙头企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科技创新、品牌创新、带动机制创新,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第三、在农业功能取向上:由传统生产型农业向现代多功能农业转变。现代都市农业除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的生态、生活功能将会日益突出和强化。因此,“十二五”期间,要不断拓展农业发展领域,综合开发农业的就业增收、观光旅游、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和统一。

第四、在农民增收对策上:从以生产性措施为主向大力度宽领域的转移支付政策转变。农业属于一种自身效益差、社会效益高的战略性产业,为了保证农民获得大致与城市居民相当的收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是对农业农民采取大力度宽领域的转移支付政策。目前,欧盟、日韩的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政府的补贴要占50%以上,美国在30%以上,即便是国内的上海、北京等地,也在15%以上,而我市只有3%左右。可以设想,“十二五”期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加大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各类财政性农业补贴和来自农村低保、医保、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转移性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第五、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由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向就地就近转移转变。随着沿海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我市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并带动乡村休闲游、农产品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本地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会不断增强,同时随着武汉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农民工工资将会稳步上涨,加之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本地企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将会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第六、在农户关系上:由各自为战向大力发展联合和合作转变。目前我市农业仍是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很不充分,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缺乏必要的市场博弈能力和市场话语权,在市场交易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民利益的流失。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迎来一个发展高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会不断提高。

第七、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由掠夺式经营向可持续和谐发展转变。在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农业资源节约体系、农业生态保护体系和农村新型能源体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尽快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轨道。

第八、在农业工作方式上:由命令管理型向服务引导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农业工作方式方法也要相应作出调整。要把政府职能从催种催收等微观经济干预中转变出来,加强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更加注重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政府的协调服务作用,让各类农业市场主体的意志得到充分尊重、活力得到充分迸发。

二、“十二五”时期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涂书记、张市长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武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出了九稿,市“四大家”分管领导都就《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调研,市长阮成发召开专题会,听取了《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并就《规划》的修改作了重要指示。这里,我就《规划》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武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定位。《规划》给“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作的基本定位是:坚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方向,大力发展先进的园艺业、健康的水产业、集约的畜牧业、优势的种子种苗业、生态的乡村休闲游产业、便捷的农产品物流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的农业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产业,加快构建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两大体系,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信息流、农业种子种苗繁育和农业装备制造五大中心,把市郊建设成为武汉市区的后花园,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二)关于“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2015年全市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的总体要求,《规划》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确定了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到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190亿元,年均递增3%,占全市GDP的1.9%;远城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00元,年均递增1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递增11%;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覆盖率达到70%,每年提高近1.6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三)关于农业区域布局。为了更好地服务、服从于全市建设“两型社会”和宜居城市的大局,实现农业与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农业发展按照三个圈层进行布局的总体要求,即:第一圈层为外环线以内的近郊生态农业圈,以生态化、集约化、科技化、园艺化、工厂化、智能化的设施农业为主,重点发展种子种苗、苗木花卉、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物流、农业服务业等生态休闲与服务型农业,中环线以内禁止发展畜牧业和非生态养殖模式的水产业,中环线至外环线之间的区域不再发展新的养殖项目,原有的养殖业逐步退出。第二圈层为中远郊高效农业圈,重点发展高品质的适应都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型农业,兼顾服务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突出培育特色瓜菜、优质粮油、良种畜禽、名特水产、食用菌、苗木花卉、风味茶果和观光休闲等优势特色产业。第三圈 层为远郊山区特色农业圈,重点发展茶叶、林果、药材、食用菌、食草动物、特种养殖、生态林和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着力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一流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四)关于农业产业发展。根据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基本定位,《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要重点发展先进的园艺业、健康的水产业、集约的畜牧业、优势的种子种苗业、生态的乡村休闲游产业、便捷的农产品物流业、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的农业装备制造业等八大产业,并就各产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到2015年,先进的园艺业产值由2009年的95.58亿元发展到156亿元,年均递增8.5%;健康的水产业产值由2009年的47亿元发展到75亿元,年均递增8.1%;集约的畜牧业产值由2009年的64.78亿元发展到100亿元,年均递增7.5%;优势的种子种苗业产值由2009年的30.12亿元发展到68.4亿元,年均递增14.6%;生态的乡村休闲游业产值由2009年的15.33亿元发展到35亿元,年均递增14.8%;便捷的农产品物流业产值由2009年的1200亿元发展到1600亿元,年均递增4.9%;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由2009年的830亿元发展到1500亿元,年均递增10.4%;现代的农业装备制造业产值由2009年的1.2亿元发展到30亿元,年均递增71%。

(五)关于《规划》的项目支撑。为了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单独列了“项目支撑”一章,对“十二五”期间我市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支撑项目进行了叙述。“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规划实施产业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综合项目等三大类重点项目共384个,总投资约603.12亿元。其中,申报国家支持项目30个,总投资353.68亿元;申报省支持项目60个,总投资127.7亿元;申报市级重大项目162个,总投资98.87亿元;市级农业系统重大项目132个,投资额22.87亿元。

(六)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根据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7项,即:(1)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3)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强化“两型农业”建设;(4)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5)加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6)继续强化农业配套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7)着力提高农村综合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七)关于《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了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即:(1)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构建稳定健全的支农机制;(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3)继续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5)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规划组织实施机制等五个方面的配套措施。

四、今冬明春全市农业工作初步安排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因此,做好今冬明春的农业工作,既是全面完成今年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需要,也是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需要。初步设想,今冬明春,全市农业系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集中力量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市郊各区、全市农业系统及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今年和“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农业工作指标任务绝大部分有望超额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一步,就是要对照今年和“十一五”规划各项农业工作目标任务,科学评估和认真梳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确定努力重点,逐一细化工作措施,逐项扭住不放,持续跟进,集中力量保重点、抓收尾,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二)举全市之力办好第七届中国武汉农博会。一是要将安全放在各项筹备工作的第一位,全力确保安全办会;二是重点抓好农博会开幕式,确保开幕式万无一失。三是要按照分工责任,筹备好各项主题活动,四是认真搞好农博会期间接待工作;五是要加强宣传,要上大报、上头条,扩大农博会的影响;六是要抓好细节,周密考虑,统筹安排。

(三)抢季节抓好秋冬农业开发工作和春季结构调整工作。各地要围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认真做好秋冬农业开发和春季结构调整工作。一是要抓好秋冬农作物生产进度。二是要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三是要抓好秋粮、棉花等作物的采收工作。四是要抓好农资打假工作。五是要抓好秋冬渔业开发和结构调整工作。六是要抓好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七是要抓好种植业(蔬菜)项目建设。八是要继续推进菜地认证工作。九是扎实推动春季农业结构调整,要吸取经验,做好明年春播春种规划,确定调整品种和区域布局,调减低效作物,发展高效作物,为全年保丰收、保增长打下稳固基础。

(四)协调做好农村经济各项重点工作。年前工作千头万绪,各地要突出重点,协调做好下列有关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一是抓好“空壳村”相关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认真做好“空壳村”检查项目督办及验收相关工作,12月以前开展考评检查,明年1-3月与市财政开展验收总结和表彰奖励。二是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政策传达和民众安抚工作。重点督促各区做好移民培训工作,引导各区探索多种形式土地经营模式,做好移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到户工作,力保移民点安置工程取得全面胜利。三是稳步做好扶贫开发有关工作。继续落实2010年整乡推进试点村扶贫项目,做好2011年整街(乡)推进扶贫开发有关试点街(乡镇)扶贫规划的制定和完善。四是做好土地流转有关工作。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流转项目的审批工作,做好全市被征地“5560”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料汇总报送工作。五是抓好乡村休闲游有 关工作。围绕秋季及春节黄金周、春游举办大型主题活动,推介乡村休闲游活动产品、线路,开发乡村休闲游市场,营造旅游气氛。召开乡村休闲游与旅行社对接座谈会,开展创建和评选“乡村休闲游十佳”活动。六是继续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工作,重点做好增加交易品种、完善市场体系、推进抵押贷款等工作。

(五)毫不松懈地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冬春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季节。对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及早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动物秋防集中免疫行动。力争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存栏、存笼畜禽的应免尽免任务,并及时对新补栏畜禽进行补免。强化防疫效果和疫情监测,对抗体监测不达标的,要及时补免。二是加大动物检疫力度。严格落实畜禽引种报检及隔离观察制度,加强流通环节检疫监管,防止疫病传入。加强畜禽养殖小区封闭管理和消毒灭源,严防疫病发生。三是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充分发挥各级疫情报告网络和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的作用,严格按规定及时上报疫情,一旦发生疫情,露头就打,按“早、快、严、小”原则果断处置,对缓报、瞒报、漏报疫情造成疫情扩散蔓延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四是水产业疫病防控工作。按照“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抓好安全、高效鱼用药物的购进和储备,发现病情及时有效处置,防止大面积鱼病发生和流行。

(六)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冬明春,正值我国元旦、春节两大节日,要强化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 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以禁用10种高毒、高残留农药为重点,加大对农药市场例行检查、监督抽查和违法处罚力度。要深入开展秋、冬季农资打假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制标”与“贯标”相结合,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建立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是要切实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提高抽检覆盖率,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品种的监测力度,切实落实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特别是对超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行严格的逢进必检制度,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许进场。四是理顺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五是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七)进一步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重点包括:一是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建立健全学习机制,把机关党员干部学习纳入工作目标。下一阶段重点是组织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二是认真开展农业系统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全市农业系统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行风评议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四是继续推进廉政建设。重点强化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强化对重大经费开支使用等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的监督,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 第3篇

在现在这种形势下, 怎么样做好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下面, 我就结合工作, 谈几点认识, 供大家参考。我主要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简要介绍一下当前道路客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二是下一步抓好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一些基本思路;三是安排今年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安全生产处于特殊时期

这些年, 部党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安排部署, 认真做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尤其是围绕道路客运安全, 行业上上下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2004年至2011年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统计数字来看, 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每年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恶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明显 (具体数字见下图) 。去年, 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15起, 比起2004年一年36起, 下降了58%, 道路运输安全形势逐步趋于稳定和好转。

当然, 对于统计数据, 公安部门每年公布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确实是有水分的, 但是, 我们行业统计的运输行车事故数据还是相对真实的, 特别是10人以上的重特大运输安全事故, 这个数据应该是实在的, 是比较准确的。所以, 从这些数据中, 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年来道路运输行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 从这些数据中, 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道路运输安全水平总体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尤其是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 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去年, 还发生了“7.22”和“10.7”两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因此说, 当前道路运输安全生产, 尤其是道路客运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客运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近几年发生的这些重特大道路客运行车事故, 在当前道路客运安全中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客运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 应急处置能力较差。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从这几年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道路客运行车事故来看, 道路客运事故的发生, 90%以上是由于驾驶员的因素引起的。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超速行驶、客车超员、疲劳驾驶、驾驶操作不规范等。比如, 去年湖北省仙桃市境内随岳高速公路发生的“7.4”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主要就是因为客车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随意停车下客, 导致大货车追尾, 造成26人死亡, 29人受伤。一个小小的违规造成了惨重的后果。在发生的这些事故中, 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的典型例子还很多, 比如有的事故是因为驾驶员根本就不能辨识路上的危险源, 没有丝毫的防范意识;还有的事故是因为一边开车一边聊天、接打电话、捡拾掉在地板上的物品、分心走神的瞬间发生。甚至还有的驾驶员在不停车的情况下互换驾驶位置等等, 不具备职业驾驶员的起码要求, 这些都曾经导致了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都是血的教训。如果这些违章不能彻底根除, 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

另外一个就是驾驶员应急处置能力差主要表现在遇到紧急情况不够冷静、不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操作失当。比如去年发生的天津滨保高速“10.7”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就是因为同向行驶的小轿车超车时, 与大客车发生轻微刮蹭, 当时速度差仅为2公里/小时。大客车驾驶员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猛打方向导致侧翻, 造成了35人死亡, 17人受伤。再比如今年的新疆喀什“3.11”事故, 车辆在连续下坡转弯路段, 驾驶员操作不当, 导致车辆冲下深沟, 造成16人死亡, 26人受伤。类似的事故还有很多, 有的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 第一反应不是踩刹车, 而是急打方向, 很多事故就是为躲避突然冲出摩托车或行人, 急打方向翻入河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冰雪路面急打方向, 造成车辆失控等等, 这些都反映出客车驾驶员的应急操作能力比较差。

二是客车被动安全性能较差。

客车的被动安全性主要是在事故发生后, 对车内人员进行保护, 以减少人员伤亡。在这方面, 主要是客车的结构强度不够, 客车座椅的牢固度不够, 安全带的安装和佩戴使用不够。比如前面提到的天津“10.7”事故, 客车发生侧翻后, 由于车身结构差, 强度不够, 客车右侧上部结构被护栏立柱撞击后开裂, 导致护栏嵌入车内, 对乘客造成撞击、拖擦和切割。另外,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从客车内被甩出造成伤亡的, 如果乘客都系了安全带, 可能不至于造成如此重大的人员伤亡。再比如在2007年贵州省毕节地区黔西县境内发生的“5.7”事故, 大客车在翻下山坡过程中, 由于乘客没有带安全带, 车内的乘客全部被甩出车外, 与路面、石头、树木等发生撞击导致死亡。再比如2007年广西岑溪发生的“7.4”事故, 大客车与货车发生正面碰撞后, 客车内的座位被强冲击力冲击, 从地板上拔出, 全部挤压在客车中前段。乘客也随之被甩到客车的中前部位。客车座椅对乘客的挤压是导致17名乘客死亡、23名乘客伤亡的主要原因。

三是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必须按照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履行义务并承担责任。一方面,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利益主体, 是安全保障的义务主体, 具有安全生产的直接权利, 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当事主体。另一方面,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 企业直接控制生产经营的要素, 企业对生产经营起决定作用, 企业对安全事故负直接责任。因此, 只有客运企业的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真正管好驾驶员、管好客运车辆, 管好经营行为, 客运安全形势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好转。

在很多起重特大道路客运事故中都能发现上述的问题。去年河南信阳京珠高速“7.22”特别重大卧铺客车燃烧事故, 企业就存在着对肇事车辆只收管理费, 不管客车的营运安全的问题, 以包代管, 包而不管。车辆不从车站发车、沿途四处揽客、不按规定路线行驶, 各项安全管理规定都得不到落实。所以, 在事故责任追究与处理上, 企业管理人员、车主等十几人都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这种以包代管的方式在承包经营中相当普遍, 特别是在长途客运和旅游包车客运中比较突出, 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严重。2009年哈尔滨“3.19”事故、去年的湖北荆州“10.1”事故、湖北随岳高速“7.4”事故、今年贵州兰海高速“1.4”事故等多起事故都暴露出了类似问题。

四是动态监控应用水平不高, 监控主体责任不落实。

道路客运安全关键要解决好路上的问题, 事故都是发生在路上的, 路上的事情管不好, 安全无从谈起。过去, 企业缺乏相应的监管手段, 营运车辆上路后, 企业其实是处于一种“看不到、听不着、管不着”的状况, 不能对路上情况进行有效监控。这几年, 我们强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强化动态监管, 建立起了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强制要求了两客一危车辆全部安装了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 要求企业建立了监控平台。但是, 目前来看, 动态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车辆监控信息数据不全, 驾驶员故意损坏卫星定位装置和遮挡卫星信号, 有些企业动态监控平台发挥不了作用, 如同虚设, 监控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了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 不能及时发现、提醒、纠正驾驶员的违规行为等。

五是旅游包车客运安全隐患突出。

2011年, 旅游包车客运车辆事故呈现上升趋势, 全年旅游包车客车导致4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6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今年以来, 旅游包车客运车辆事故继续呈现高发态势, 在发生的4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中, 有3起涉及旅游包车客运。

目前, 旅游包车客运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一是企业对旅游包车日常管理不到位;二是部分旅游包车客运存在超范围经营。三是旅游包车客运非定线经营, 驾驶员对行经的线路、路况不熟, 缺乏特殊路段、特殊天气下的驾驶经验和技能。四是跨省旅游包车客运多属于超长线路运输, 驾驶员长时间驾驶车辆, 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容易导致疲劳驾驶。五是管理部门对旅游包车客运的安全监管研究不够, 不能实施有效的“三关一监督”。

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 有些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在行业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 有些是部门协调配合不够产生的问题, 还有些是随着客运市场发展带来的一些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功夫去认真研究, 加以解决。

客运安全管理压力大责任重

一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以及营运车辆保有量逐年递增, 社会运输需求旺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道路运输行业的规模将继续壮大,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工作量将越来越大, 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重要性也更为突出。

二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社会压力与日俱增。

由于道路交通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相比其他领域运行风险较大, 可控性难度大, 管理成本高, 成效显现需要较长的时间, 管理难度和环境远大于其他领域。现阶段, 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道路运输安全形势容易出现波动和反复。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大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 新闻媒体对交通事故非常敏感。对于这点, 我是深有感受的。有时, 发生重大道路运输事故, 网上报道的比我们逐级上报的速度还要快, 掌握的情况还要多, 一些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还要借助网上的报道。因此, 由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外界因素, 导致当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工作难度和社会压力与日俱增。

三是各级政府和领导对道路客运安全越来越重视, 要求越来越高。

英语中考复习研讨会之心得体会 第4篇

这次讲座由北京四中李俊和老师就中考英语备考与教师发展做了详细的讲解。分为五个部分:(1)2015年《考试说明》的解读及变化。(2)试题特点。(3)复习策略。(4)各题型应试要点。(5)教师的发展。

通过本次研讨会,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2015年中考试题的特征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意识到:教师在紧张忙碌的中考复习中也需要不断创新,通过策略的适当选择和调整,真正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系统复习。让学生在复习中少走弯路,在有效的时间内充分复习所学知识。

本次研讨会分析了英语教学的现状和今年中考的形势。注意中考命题的方向,注重教材基础知识,临近中考回归大自然,降低难度。要做到:基础题反复做,错题重做,难题少做,怪题不做。为全体初三英语教师指明了复习备考的新思路。复习要有系统性,分项练,分年练避免零散杂乱。教师平时要收集、总结、分类、分层,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增强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听力

集中训练、听关键词快速捕捉信息、核对检查。

二、单项选择

重点时态,动词10个,情态动词和短语,被动语态,不定式。在复习中,尽可能多地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语境的句子,让学生在做题中知道语境对于做英语题的重要性。

三、完形填空

(1)读首句,预测文章主题;(2)分析首句,预测文章内容;(3)分析首尾句信息,掌握作者对事情或人物的态度,看法以及褒贬性;(4)跳读全文,领会大意;(5)通读全文,试填答案a.利用对比或平行结构,b.利用前置信息,c.利用后置信息,d.利用短语,(6)细读全文,确定答案。

四、阅读理解

总结了近几年阅读理解的特点:以记叙文为主,叙中有议,叙议结合。故事性的记叙文仍占主要地位。问题特点,猜词题,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设置问题的特点,“无中生有,以点概面,歪曲大意,泛泛而谈。”旧词新义,在阅读中的七大难点:长句,词义,连词,替代,后置,非谓语,省略。如,前一句是作者观点,but,though后一句是作者观点。前三段第一句归纳主旨大意,attitude问题于文章最后一段,含有infer,imply,mean,suggest的问题为干扰项,回到原文特别要注意在原题上做记号,课上限时训练,课前十分钟做2篇阅读或完形,老师讲解要做到:个别句子翻译,个别单词提醒,个别语法现象总结。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个人感悟比告知更重要。

五、书面表达

1.认真审题

细读题目中每一项提示,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题意,确定写作体裁,掌握所表达的要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随心所欲,文不对题。

2.理顺要点

在所给提示或图上标出要点,然后按事件先后顺序或各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排序,分出层次。

3.写出词句

要多用简单句,兼顾复合句。若遇到表达障碍,可换一种说法,将一句变两、三句。尽可能写出名言警句,有点睛之笔。

4.连句成文

将写好的句子连贯起来,注意上下句的逻辑关系,适当采用递进、让步、转折、因果的关联词,使短文层次分明,过度自然。

5.细心检查文章草稿完成后,检查修改

可以一遍检查一个方面:如:人称、动词时态形式、名词复数形式、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词数是否恰当,行文是否连贯、看有无遗漏要点、看词语使用是否正确,有无语法或用词上的错误。

中考前的复习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避免题海战术,学生做再多的题,若不理解也是无意义的。更不能随意拿本教辅材料,从头做到尾。选用的复习材料一定要和中考题型一致,教学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处理学生的问题。妥善安排复习时间,完成阶段复习任务。教师要妥善安排时间,各阶段有所侧重,圆满完成复习任务。临考前三个月进行课上限时训练,每节课前做1~2篇完形或阅读。考前晚上阅读法,选3~4篇近3年中考完形或阅读进行训练,每篇限时5分钟进行训练。要使学生调整心态,满怀信心,考出优异成绩。

通过李老师的详细讲解,也为新时代下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教学、备考复习和考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环紧扣一环,只有通过新的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的考试,才能培养学生新的“应试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更看重语言的使用,而不是解释,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在课堂上师生的共鸣。教师要具备设计、组织、参与、监督课堂活动的能力,这也是评价是否是一堂优质课的标准。同时,教师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适合师生学习理解的教材包括补充,改动,删减或颠倒顺序。再者教研技术的使用也更贴近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今后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并养成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平时我们要敢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探究,让学生充当主人翁的角色。这样就能做好备考复习,顺利通过中考。

本次研讨活动不仅内容丰富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与会老师都觉得收获颇丰。这次英语中考复习研讨会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而且为我们在英语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中考研讨会局长讲话稿 第5篇

同志们:

经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集各成员单位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将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通报,征求大家对规划成果的意见。下面,我先将工作情况汇报一下。后面,作业单位还要做技术汇报,张区长做重要讲话。

此项工作自去年六月启动后,我们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规划修编实施方案,考察筛选了优秀作业单位负责本次规划修编,先后在6月、9月分别召开了全区动员大会和交流座谈会,收集各类资料60多项,10月底完成了对上一轮全区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专项调研;12月完成了乡级图的分解;2010年3月完成了全区重点项目的上图;4月对全区图件地类名称等要素进行核查;5月分解市上下达的建设指标,到各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调研;6月完成全市中心城区渭滨部分的规划布局;截止目前已完成区级规划文本汇编和图件制作。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区规划的基础上开展乡级规划修编。

本次规划修编,市政府下达2020年我区建设用地总规模

12.15万亩,200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58万亩;其中,中心城区部分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77万亩(其中八鱼、马营占1.6万亩),根据我区新农村建设、姜谭工业园、周秦文化旅游等项目发展情况,对中心城区以外的重点区域进行建设指标布局,如晁峪乡1231亩,渭滨区姜谭工业基地西侧1995亩,王家河乡镇企业864亩,茵香河周秦文化旅游用地913亩;冯家塬分解有条件建设2500余亩,秦岭3号地有条件建设4106 亩,周秦文化旅游有条件建设3000亩,马营塬家坪台塬有条件建设1790亩。

以上就是本次规划修编的简单情况。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因为客观条件限制着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满足所有部门的要求,市上下达的指标是有限的,我们尽可能在保障重点项目的基础上,照顾到大家的需求。因此,大家提建议意见时,突出项目客观性和时效性,对今后五年内的项目作为重点,最好有比较确切的位置意向。各乡镇慎重考虑各自指标分解情况,下一步的乡级规划是在区级规划基础上的细化,总体布局要与区级规划相一致。

中考研讨会领导讲话稿 第6篇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与大家一起针对xxxx年中考物理命题的趋势和复习方法进行交流和学习。下面我就个人在物理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和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我个人的复习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两项研究,三轮复习,四种方法”。

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思路方向;研究学生,制定有效复习计划

首先,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才能知道知识点的所在,重难点的把握,掌握中考命题趋势,让我们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学生复习,才能事半功倍。从以往和今年的《考试说明》来看,我省今年中考仍体现三个稳定,即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稳定;试卷结构和试题特点稳定;试题及整卷难度稳定。估计在分层的压轴题方面难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命题仍将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通过创新题型,落实新课改理念精神。

其次,研究学生是我们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研究学生,才知道学生哪些地方会,哪些地方不会;哪些地方该讲,哪些地方不该讲。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更多的研究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提高成绩。

二、明确的复习方法,增强成效;正确的辅导学生,提高成绩

现在的复习方法大多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第二阶段重点讲解和专题复习,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复习。我个人认为虽然“三轮复习”方式老套,但行之有效。所以,我采用的是这种“三轮复习”方式,结合上述“两项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的性格实际及学习情况,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抓好双基复习(这段时间大概在x月中旬结束。甚至可以更长些)。双基复习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复习。首先,我们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命题根源。在这次摸底考试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徐老师对回归课本的强调(如选择题的xx、xx、xx小题。xx小题是电磁部分的图片,xx小题是力学部分的图片,xx小题是光学部分课后习题的变形;填空题的xx小题作图;实验简答题的xx小题等)。

其次,分析以往中考试题及成绩来看,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所以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以课本为线索,将教材中逐章逐节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让学生回顾一遍。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在这个过程我主要重视以下几点: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课后阅读材料、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另外,第一轮复习因是基础复习我们应保证知识点的全面,增大课堂的容量,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我的具体做法是:课前备好课,尽量以“学案”的形式备课(这里的学案主要是利用自己手头已有的资料,如现成的试卷,知识点提纲等),使学生在课堂中收获更多。

(二)第二轮复习:重点讲解,专题复习(结束时间x月中旬)。专题复习可分为两种形式:知识点的板块复习和题型的专题性复习。从知识点上分,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声光热、电磁、力三大板块。从中考题型上分,一般为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探究、计算四类题型。首先,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形成网络。最好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老师强调引导,即能够强化学科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又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如:我在给学生复习电学综合计算时,就是将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和电流的热效应,以及能量转换等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使其形成网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知识点系统化,更易于学生记忆。还有,我们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试题上来,实际上就是利用实战做题,了解这一道题应用了哪些知识点,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知识点、锻炼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训练复习(结束时间中考前。这个复习必须要有)。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实际操作、正确决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洞察及创造等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考试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应考技巧和能力,也可以为老师和学生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启发

学生做好考试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沉淀和积累,老师做好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一定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点评试卷,起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这期间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复习,让学生自己从头至尾回忆一遍,系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回顾沉淀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加深理解。这就如同吃饭需要有消化的过程一样,要给学生消化知识的过程。考前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可以让学生调整出最佳状态,迎接中考。

总之,我们在三轮复习中将以《考试说明》为载体,围绕考点,扎实基础,突出“重点”(如:“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电功与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知识;重点实验有“密度的测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和一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专题),展开训练。同时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要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要积极通过有关教学杂志,教学网络,搜索新题型,拓展新视点,填补复习过程中被我们遗忘或忽略的盲点,并认真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三、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效果;恰当的引导学生,冲刺中考

在上述三轮复习中,我始终贯穿着利用“四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四种方法如下:

(1)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这是我县课改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这种方式与实际结合起来,确实有很好的提高课堂和学习效率的作用。本学期我担任三个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学生多,任务重,因此我采用了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我把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由一个学习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成员分优、良、差三类学生,共4或5人一小组。小组实行“师代优,优代良,良代差”的管理学习方式(比如让小组长检测组员基础性的知识,课下辅导差生等等。老师的作用就是督促管理小组长,平时抽查其他学生)。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组织领导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2)导学案的编写与利用:这也是我县课改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课上完成相应的章节知识点,既能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又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有条理、有顺序。在复习过程中,学案的编写也是以小组的形式分章节,由学生完成,每小组一份由优生找知识点、试题,差生执笔写成。最后由老师整理综合一份印刷给全体同学使用。这样做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展现了他们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3)检测与评价,即考试与分析:考试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考试要经常化,但不能过于频繁,防止学生“考滑”。考试要适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考试。如:我校每月年级性的“月考”,平时的各科性(包括物理学科)的周考或隔周考等形式。另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分期分批的考试。考完后,试卷必须判出并给出得分评价(有些可以是小组长完成的),但是教师必须对全体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学生们的薄弱环节,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的进行复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快速调整状态,提高成绩。检测与评价在我校实践中很有成效。在我校今年的一中自主招生学生考前的七天辅导时间里,我们九年级各学科就是采用的检测与评价,七天考两次,第二天、第五天考,其他时间评价指导。这样,利用考试与分析以及对学生心态辅导的方式,使学生加深了印象,提高了认识,调整了状态,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自主招生中一举获胜。xx名学生参加一中自主招生考试,有xx人考上一中,被录取。

(4)精讲与巧拨:精讲与巧拨虽是传统的方式,好像也不太适应现在的课改形式。但我认为这方式我们不能丢,还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学生是学习获得知识的主体,但不是课堂上的一切,不能什么都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老师是授课传授知识的主导。一些学习的思路方法技巧还是要老师引导告诉学生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老师是应该讲的,而且应该注重对学生做题的方法精讲,解题的思路巧拨。

上一篇:课题调查问卷勿删下一篇:全年绿化养护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