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2024-07-23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1篇

白居易《观刈麦》优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观刈麦》优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诗的开头先交代时间和背景。终年劳作的农民,到了五月麦收时节更忙了。这时候,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来到田里给正在收麦的人们送饭送水。男人们正在埋头割麦,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虽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全然不顾,只是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这是写的全景。在这个景的衬托下,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什么交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学情分析:《观刈麦》这诗是白居易的一篇叙事讽喻诗,文字有点难,所以我让学生先预习,自己查资料,培养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预习作业已经作得很好了,而且经过一学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分析能力,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去品味和理解课文的。

教学流程图:导入新课→解题→了解作者、体裁→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质疑、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方式:自读、点拨、质疑。

学习方式:朗读法、预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导入新课

二、解题,介绍作者

1、何为“刈”呢?

2、作者为什么要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负责治安、催租)

3、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学生根据预习作业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三、朗读诗歌

注意押韵(押“ang”韵)(朗读诗歌、熟悉内容)

四、质疑

哪些句子不理解,师生答疑。(质疑、答疑、检查预习作业,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五、合作探究

1、本诗写了几个场景?(农人割麦、贫妇拾麦)

2、这两个场景各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出来的?(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3、请你想像一下丰收的场景和农民挥汗如雨割麦、拾麦者诉说时的情景。(一望无际此起彼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腰酸背疼)(声泪俱下忍气吞声衣衫褴褛面无菜色悲痛欲绝家徒四壁)

“抱子在其旁”中的“其”是指谁?(割麦者)为什么割麦人要拼命割麦?(拼命抢收,为了缴租)为什么他又舍得贫妇在他旁别边拾麦?(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4、划出中心句(家田输税尽)

5、赋税本来是用来干什么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来做一些公共事业,造福百姓的。)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用来干什么了?((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统治者挥霍掉了,统治者像一群大老鼠吞掉了老百姓的劳动果实。)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6、也就是说除了写了农人、拾麦者,还写了什么人?(诗人)他在干什么?(旁观)他属于什么阶层?(统治者,只不过他是一个能够同情老百姓的统治者,事实上封建社会很多统治者都认为自己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劳而获,使得赋税更加繁重,百姓更加艰苦。)

7、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积极发言,诗生进行交流。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分小组合作讨论:

1、培养学生能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品读、欣赏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六、再读诗歌

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的能力。

七、拓展延伸

读以下二则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0xx年2月27日〈〈人民日报〉〉。讨论交流(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农人割麦生活贫苦同情

(有田者)

贫妇拾麦赋税繁重批判

(无田者)

诗人旁观不劳而获愧疚

(统治者)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2篇

【作品简介】《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刈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理解诗中场面描写的作用;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感情;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劳动人民的矛盾心理,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初步形成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很少有下田劳动的体会,所以我先播放梁衡《夏》中对五月麦收描写的片段朗诵和农民麦收视频。让学生对农民的辛苦忙碌有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2、明确续学习目标

3、了解作者

(二)感悟新知

1、扫除文字障碍

2、用句式“我最欣赏( )(词),因为( )”或者“读了( )(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说话。

(三)探究新知

1、丁壮割麦和贫妇拾麦是最能触动我们的两个画面,你认为丁壮和贫妇哪个更苦?苦的根源是什么?

2、面对此情此景,主管一县治安和催租等事务的作者又有什么感触?请写出作者的心理活动。

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先范读,学生在理由练读,最后朗读比赛)

(四)归纳整理

(五)达标测评

1、《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句子是 。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 )。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这一句是( )。

4、《观刈麦》中有一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请问听者“悲”从何来?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

5、《观刈麦》中直接揭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 )。

6、布置作业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3篇

开头十二句是诗的第一部分, 写麦收季节农民的辛苦。首句“田家少闲月”, 总写农民终年的劳碌。二三句不仅进一步强调农民麦收季节的辛劳, 还为下面写麦收交代了背景:风起麦黄, 时不我待, 季节不等人。“妇姑”以下四句, 突出一个“忙”字。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在《续汉书》中说:“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妇姑”一句就是暗用这个典故。姑, 本指婆婆。妇, 指儿媳妇, 在这儿是泛指妇女。连妇女和孩子也一齐上阵, 可见村无闲人, 农家的劳苦自不待言。“足蒸”以下四句才正面写到割麦农民的辛苦。农历五月的关中大地上, 烈日炙烤着农民的后背, 足下暑气蒸腾, 酷热难耐。但诗人却说他们“力尽不知热”, 其实不是不知热, 而是不敢怕热, 也顾不上热。他们要趁着这漫长的白昼赶快抢收, 因为一旦天气突变, 一年的辛苦岂不付诸东流?一个“惜”字道出了“不知热”的理由。诗人写劳动场面往往能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心灵。《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与本诗“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几句诗均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心态, 看似反常, 实则饱含辛酸。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和文人能如此体察和同情农民的痛苦, 岂不令现在的某些父母官汗颜?

“复有”以下八句为诗的第二部分, 叙写“贫妇人”的遭遇。诗人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农民辛劳的描写上, 而是进一步把笔指向统治者对人民敲骨吸髓的盘剥上, 诗的内容深化了。“抱子”以下三句写妇人的动作, 一“弊”字写出妇人的极端贫穷, 家里连好筐也没有。“听其”以下四句主要写妇人的语言, 道出贫困的缘由。“家田输税尽”一句不能理解为田里打的粮食全都交税, 无食充饥才拾麦。中唐以后的税收为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交纳。这时夏粮刚刚开始收割, 还未到交税之时。故“家田”并非指田里出产之粮。中唐的两税法规定, 除“田亩之税”交纳谷米外, 租庸调及其他杂税一律折合成钱币交纳, 因此农民必须出售自己生产的粮食绢帛等物才能换成钱币。农民往往“贱粜粟与麦, 贱贸丝与绵” (白居易《赠友》其三) , 这样在国家的苛捐杂税盘剥之外, 又加上一层豪商的剥削。许多贫苦农民为交税而纷纷卖掉自己的土地。因此白居易借“贫妇人”这个典型事例写出了当时许多破产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 发人深省。今日不顾劳累和酷暑拼命劳作的农民明天不知又有多少要沦为像“贫妇人”一样的人呢。

诗的第三部分是最后六句, 写作者的感慨。白居易当时仅仅是个小小的县尉, 却能够“不事农桑”而享有“吏禄三百石”, 那么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僚又该榨取多少人民的血汗啊。诗人在《策林》中曾指出, 人民的贫困是由于“官吏之纵欲”、“君上之不能节俭”、“财产不均, 贫富相并”。《观刈麦》所表现的思想与《策林》的观点完全一致。虽然白居易的收入是当时合法的官俸, 但他仍然深深自责, 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更表现了他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所持的批判态度, 识见之高, 在那时的封建官吏中几乎无人可比。

《观刈麦》虽未列入乐天的《新乐府》之中, 却具有新乐府的写实精神, 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相似之处。新乐府具有“卒章显其志”的特点, 即在诗的最后进行议论, 表达作者的观点。本诗由概括总述开始, 再过渡到对割麦者劳动较为具体的叙述和描写, 然后由面到点, 引出失去土地的贫妇人形象, 最后转入作者的直接议论。叙事、描写、议论, 既浑然一体, 同时又层次清晰, 而诗歌的思想也随着作者的叙事议论层层深化。

对比的运用, 也是本诗艺术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他的许多讽喻诗中, 往往先尽情摹写统治者的糜烂生活, 而在诗的末尾忽然突出一个对立面, 这样来加重对统治者的鞭挞。而此诗却将百姓的苦难与自身相比, 在当时的封建官吏中实属罕见, 也实在难能可贵。这种对比在他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时有体现。例如元和八年 (813) 写的《村居苦寒》, 在描写寒冬腊月连续五天降雪, 竹柏冻死, 无衣农民“唯烧蒿棘火, 愁坐夜待晨”之后, 作者对自己“幸免饥冻苦, 又无垄亩勤”的境遇惭愧内疚, 并深深自责。

此外, 诗人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写贫妇人的形象只用八句, 没有工笔细描, 也没有详加铺陈, 但我们却仿佛听到一个失掉土地衣食无着拖儿带女的母亲悲惨的控诉, 读后让人心情格外沉痛。

白居易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4篇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归纳本诗主要内容。

3.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评析】《观刈麦》这首诗语言明白浅显,学生通过朗读基本能明白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能够自己或通过互助来解决。所以本环节设计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能达到整体感知诗作的程度,为以下探求作者现场心理做好阅读想象的准备。

二、细读描绘画面的诗句,想象作者情感

1.说说作者描绘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要求:能描绘出画面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物的心理。比如第一幅画面中农人劳动的紧张、忙碌、辛苦以及他们的反常心理等,对农人的反常心理应该抓住“惜”字体会。

3.假如你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你会怎样想?

4.看到一家人刈麦的情景,作者会怎样想?

5.当看到贫妇人拾卖穗的情景,你首先会产生怎样的疑惑?

6. 当听了刈麦和拾麦人间的对话,你能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评析】面对作者用文字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先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然后再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展开想象,想象作为普通人会有什么感想,作为特殊身份的作者会怎样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和作者同呼吸共思考,经历一番观察、沉思后获得阅读思维的训练。经历一番想象思考,就会明白简单的文字、清晰的诗作结构里,其实蕴藏着无穷的生活理趣。

三、细读作者自省的诗句,猜测作者的真正意图

1.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作者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讨论:如何看待作者的自省。

【评析】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是要学生理解作者的自省。作者自我解剖反思,自然能够体现他的人文关怀的思想,但作者的反思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反思自己,而是借自己的愧疚,把矛头指向整个封建统治阶层。作者仅是一个小官吏,他无法改变农民的生活,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批判当朝统治者,只能反思自己,达到言尽而意不尽的程度。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真实的内心,也能直观地理解作者这一类诗作表达思想情感的特点。

四、总结归纳讽喻诗的特点

讨论:从这首诗的语言、内容、主旨、情感上看,你觉得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评析】在真切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情感现场的基础上,进入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讨论,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首诗,了解这一类诗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诗作学习中获得讽喻诗这一知识概念,在头脑中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总体设计意图】《观刈麦》写的是农民生活,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也记录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反思。无论表现哪种生存,作者都是通过描写意象表达情感。也就是说,作者在走访民间的过程中,并没有“主题先行”。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主题先行”“先入为主”,所有的教学行为一开始都一致指向主题。这样的阅读实质就是一种“主题先行”式的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在文章中寻章摘句,寻找能够印证某个观点的内容,因而就失去了发现、思考的思维过程。

从文字角度上看,《观刈麦》没什么阅读障碍,学生似乎能直截了当地理解主题。如果是这样,就失去了阅读的理趣,就不能真正做到和文本、作者的情意交融。要知道,《观刈麦》文字虽简单,后面却站着一个情感复杂的作者,他的千愁万绪统统蕴藏在简单朴实的文字里,只有通过文字阅读,还原场景,想象作者此情此景下的生存心态,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思。这样,简单朴实的诗歌文字才能鲜活起来,自然会看见其中散发着的理趣光辉。

责任编辑 黎文雯

白居易诗《观刈麦》赏析 第5篇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刈麦⑴(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⑵。

妇姑荷箪食⑶,童稚携壶浆⑷,

相随饷田去⑸,丁壮在南冈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⑺,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⑻。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⑼,

右手秉遗穗⑽,左臂悬敝筐⑾。

听其相顾言⑿,闻者为悲伤⒀。

家田输税尽⒁,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⒂,曾不事农桑⒃。

吏禄三百石⒄,岁晏有余粮⒅。

念此私自愧⒆,尽日不能忘⒇。

词句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

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白居易观刈麦答案 第6篇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观刈麦白居易古诗词阅读鉴赏 第7篇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弊筐。

听其相顾言,

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宴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期讽谕诗中的佳作,为后来新乐府、泰中吟等讽谕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观刈麦》教学四步谈 第8篇

一、“疏”通诗意, 了解背景

名诗之所以流传至今, 就是因为, 其字句是经典的, 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浓缩的精华;就是因为, 作品中包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不为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不帮学生疏通诗意, 那么学生就很难走进作品, 更谈不上去理解作品了。

我在教这首诗时, 就讲了这样一段话:“《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 对于自己没有事功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 (807) , 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 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苦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 内心十分惭愧, 于是直抒其事, 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写作背景介绍后, 接着我就随文疏通诗意。通过我对本文写作背景的介绍, 诗意的疏通, 学生对本诗有了感性的认识, 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关键词, 融进情景

在教学中, 我抓住“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中的“力”“惜”等关键词, 架设“桥梁”, 前连后贯, 引导学生在读中咀嚼, 在读中消化, 在读中想象:“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劳动人民是何等的凄惨?如此进入情境, 学生将从中感悟到劳动人民在特定的情况下, 独特的矛盾心理———农民并非不知夏日炎热难当, 但是为了抓紧时间在长长的烈日里抢收麦子, 心里想的只是幸好夏日长, 快割麦子, 顾不上烦恼天气炎热。这样就自然地引发了学生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的憎恶。学生就自然地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其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三、“看”视频片, 追本溯源

看有关视频, 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深刻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 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看视频, 意在追本溯源, 帮学生形象地认识封建制度下, 劳者不获, 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及其残酷剥削的累累罪恶, 抚今追昔,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进而引导他们立志奋发, 为创造更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四、“背”诵强记, 储备知识

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我再去引导他们认真地背诵, 这样的背诵不仅快速而且不容易忘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认为, 优秀的古诗不仅要看, 要理解, 而且要摘抄, 要熟背。多背诵一点古典诗词, 可增加孩子语言积累, 提高孩子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让那些饱蘸诗人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的美文警句溶入学生的血液中, 这样才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 知识更渊博, 能够出口成章, 在驾驭语言方面进入广阔自由的境界, 在对诗句理解方面进入更高的境界。

《观刈麦》的功能 第9篇

他说,自己在金钱美色面前也曾动摇过,在亲朋的游说下也曾软弱过,毕竟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谁能否定金钱的力量与作用?为了警示自己,每天工作伊始,他便将这首儿时课本上的诗默诵一遍,特别是“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几句,更是烂熟于心。不是有所谓的“天天读”吗?他就是这样的“天天读”,然后精神抖擞地去战胜心灵中的另一个自己。

一首诗,一首文学性并不很强的诗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很多人想不到。很多人不相信。我没有想到,但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首诗的力量,而是信念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只有持有崇高信念的人,才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神州大地的反腐倡廉也是一场战斗。我们的纪检部门、审计部门同少数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同时,所有手握权力的人的心灵也在斗争,谁也不是天生的腐败分子。反腐败,割疮痍,制度与规则当然必不可少,严打深究也是一剂良药,可是,如果信念淡漠,理想缺失,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会“前腐后继”。天下的蔬果都是先从“心”开始腐烂的,如果说治本。“本中之本”就是要执政者本身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物质诱惑面前总能葆有足够的定力。

《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10篇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重点实词。

2、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和写作手法,学习赏析诗歌。

3、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工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之事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涵着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观”,看的意思。“刈麦”,割麦子。题目交代文章内容。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他的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3、《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三、细读品味: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教师小结: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设计:

观刈麦

农民艰辛——赋税繁重——官员生活舒适

《观刈麦》教学反思 第11篇

这堂课的教改思路是想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老套子,贯彻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设计了主要以两个字“忙”和“愧”来引领全文,结构层次非常清晰,学生无论是在预习上还是课堂的把握上思路都非常清晰。

不足,时间有些紧张,因为设计的环节稍微多了一点。在预习的处理上,停留的时间多了点,可以上课时直接检测就行,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因为课前是给了时间预习了的。在探究环节,学生发挥的较好,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基本能在组长的带领下,理解课文,把握作者情感。只是在拓展上,学生发言时,喜欢说套话,不能切实的指出身边的一些现象或阐发自己的观点。

《观刈麦》教学反思 第12篇

绥宁县瓦屋学校 杨华波

《观刈麦》是语文八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经典唐诗,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通过本课的教学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思考,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觉得满意的地方

1、多媒体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学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的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以求符合学生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的性格特征;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

在上课之前,特意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FLASH课件。在《观刈麦》的教学中,FLASH课件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比较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比平时上课的表现好多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感觉教学内容的容量更大、更新颖有创意。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课件的制作和普遍使用,确实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当课件的片头出现在屏幕上时,教室内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盯着动画的引入,似乎他们的心灵已经融入了画面,一颗颗跃动的灵魂在古典的声画中找到寄托。我想,在声画的熏陶中,学生应该得到了一种美好的享受吧!说实话,此情此景,让我倍感欣慰。让学生上台操作电脑、使用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点击上面的按钮来切换学习内容,可以任意的浏览想看的知识点。学生自己去操作电脑,他们很开心。

2、讨论点拨法------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就能领悟文章的主旨,也就能让学生体会当时繁重的赋税是多么的可怕。

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的作沉思状,有的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还有的在轻声的议论着,我微笑着望着学生们,期待着他们能找出我所要的答案:作者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严厉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然而,学生讨论的结果却让我感到意外。

一个学生说:“有同情之心吧,因为百姓劳动很辛苦。” 一个学生说:“不是可怜,是可悲!“

一个学生说:“朝廷也太黑了,为什么交那么多的赋税?” 一个学生说:“可以不交啊。你不种田,就不要交税。” 一个学生说:“不种田,那干什么去呢?”

一个学生说:“可以到外面做生意,也可以到外面打工啊。我们的父母不是很多在外面打工吗?”

一个学生说:“现在是改革开放,当然可以啦!以前是旧社会,不同的。” 一个学生说:“就是啊,没饭吃,也不想想出路,是可悲。”。。。

最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老百姓没活路了,却不想办法,他们是可悲的。还是社会主义好!

学生讨论的结果完全和教学参考书中编者的意图是不同的,相差也太远了。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呢?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其实,我觉得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了他们对课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且学生不唯书,不唯权,只唯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一切的创造发明正是从怀疑开始,我们的课改不正也是倡导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吗?向权威挑战——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就是需要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习精神。社会文明已经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进行着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赚钱的途径更多、更广了。可以在家干活,也可以到外地打工赚钱。最值得庆幸的是,老百姓再也不要交赋税了,反过来,国家还奖励种田的老百姓。现在,学生读书不要学费了,不要交课本费了,还有免费的营养午餐,还有寄宿生生活补贴。我们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突破教材预设的思想局限,甚至大胆地推翻历史上沿续几千年的说法。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海阔天空,我们的思想才能不断地跃上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也才能培养出有独创精神的一代新人。

3、注重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节课我准备了两个积累环节,首先是对作者白居易文学常识及名句的积累。一堂语文课如果纯粹是教教材,对学生来说收获不大,为此我在课件中加入了《大林寺桃花》的内容,视学生积累情况伺机补充,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课上反馈来看,同学们对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有兴致的,并且,由于学生的融入,准备充分,教师准备的材料已经不需展示。其次,注重学生自主积累文言词语。初一学生经过一年文言文的学习,已具备一定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积累意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课上,学生能自由地交流积累的常用词语,可见他们已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学习能力。

二、觉得不足的地方

1、朗读不到位

为了保证这次公开课的完整性,在教学过程的前半部分,我一味地赶、赶、赶。课文的“读诗句”环节,是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来让学生感悟到劳动者的辛苦以及作者的同情之心,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悟,去朗读。老师的描述过多,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到情境之中去,致使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当学生没有读好时,我也为了赶时间只是一笔带过。下次再教这篇文章的话,一定会在朗读上再多下点功夫,比如在节奏、停顿、语感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吏禄三百石”中的“石”很容易读错,应该读“da”,很多的同学读成了“shí”。我在教学中,这一处没有重点的强调,是一个疏忽。

2、教学机智与智慧还有待提高。

在学习感悟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形象时,学生结合文中句子分析品读已经较到位,可我仍觉得他们的答案不够完美,硬是要把自己心中理想的答案引出来,多此一举,反而贻误时间,也错过了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智慧火花。

3、时间的合理设置及内容的有效选择上存在不足

在《观刈麦》的课件中,我觉得知识点还是比较完整具体的。在上课之前就曾担心可能因时间来不及不能详尽理解内容,担心一个课时不能讲完设计的知识点。尽管之后又有调整和处理,但总感觉内容都很重要,难以割舍,致使指导学生自学时,不能牢牢把握重点,致使感悟环节上得较为疏漏,成为课上最大的缺憾。这引发我对授课内容的选择和课堂上抓大放小的思考。如留给学生疏通字词的时间其实可以放在早读时完成,这样下来也节省不少时间,如此完全可以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落实。再如内容的选择上,文学常识的积累并非拓展的越多越好,应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对学生真正能接受的知识适时补充。

4、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有少数学生却起没能跟随着我一起融入到课文中去。虽然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比如:课前《观刈麦》的课件动画、专家的语音朗读示范、课中古典背景歌曲的播放„„学生们并没有如我预想的那样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表达,有一些学生只是一味的看着大屏幕,而没有真正的投入其中„„课后,我在想:是课前我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还是他们看到那么多的老师害怕了呢?一位听课老师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除以上两个客观原因,更为重要的主观原因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对他们包管得比较多,课堂上为了维持教学秩序,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只给了少数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往往那些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没有得到锻炼。从而使一些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欲望,致使课堂不够活跃。

下次的话,我会给更多的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充分的活跃课堂,调动全部学生的情绪。这是我的一个希望。

由此我想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适时的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表演。

《观刈麦》教案教学设计 第13篇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观刈麦》教案,欢迎借鉴!

教学目标 :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

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且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

二、整体感知:.

(一)、标题理解:刈:割;观刈麦:观看割麦子。

(二)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一下问题:

1,解决诗歌中不认识的字词。

2,根据注释读懂诗歌的意思。

3,找出诗歌中所写到的人物,并注意他们在干什么。

(三)重点字词注音(并在讲解字词注音时,说说词义)。

刈(yì ) 荷箪( hè dān ) 童稚( zhì ) 饷(xiǎng )田

穗( suì ) 秉( bǐng ) 曾( zēng ) 三百石( shí )

(四)老师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是意境。

(五)全班齐读(针对学生对学生读的不对或不理解的字词进行个别分析)。

(六)诗中讲到了那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人物 做什么

妇姑 荷箪食

童稚 携壶浆

丁壮 刈麦

贫妇人 拾麦穗

诗人 观刈麦

(七)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再老师朗读。

(八)对全诗进行分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交代时间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全家出动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割麦者的忙碌辛苦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忙碌辛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心理活动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拾麦者 鲜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拾麦者的苦困生活 明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对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赋税沉重 比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不劳而获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触景生情 官员生活舒适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全诗精华)

具体分析:

1,“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的忙碌。

2,“覆陇黄”有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农民将更忙了。

3,下面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出农民的忙? 全家出动那几句。

4,同学们能想象农民当时忙碌的样子吗?文中那些句子体现了?

全文分别从正侧两面说明了农民忙碌的样子。

5, 上面一部分说明了农忙时全家出动的场景,那么接下来又有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贫妇人拾麦穗的场景

6,同学们能在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一贫妇人吗? 贫

7,贫妇人贫的根源在那里?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看到这里我老师在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和同情,那么诗人这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从那里可以看出了?诗人为什么要“念此私自愧”?

(九)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通过官吏不劳而获的舒适生活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十)请学生有感情朗读,再全班齐背。

三,总结: .

全诗写出了中唐时期劳动人民生活在重税的压力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现在呢?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党中央实行了免除农业税,并实行多方惠农政策,农民的地位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富起来了。

四、作业布置

观刈麦教学设计 第14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呤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的诗歌教学中,主要以诵读、积累为主,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欣赏诗歌的知识、能力,本课时的教学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巩固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系统化,通过课堂实践转化为阅读诗歌的能力,形成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注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3重点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导入白居易的《观刈麦》。

活动2【讲授】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题目解说

2、老师范读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

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

4,学生有感情朗读

5,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讲诗中的人与事

2、由一个问题引入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3、根据对诗的把握为诗分层。

4、感受诗人的要表达的情感。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应掌握知识

活动5【导入】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观刈麦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观刈麦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导入白居易的《观刈麦》。

活动2【讲授】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题目解说

2、老师范读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

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

4,学生有感情朗读

5,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讲诗中的人与事

2、由一个问题引入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3、根据对诗的把握为诗分层。

4、感受诗人的要表达的情感。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应掌握知识

活动5【导入】作业

观刈麦教学设计优秀 第15篇

观刈麦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诗的开头先交代时间和背景。终年劳作的农民,到了五月麦收时节更忙了。这时候,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来到田里给正在收麦的人们送饭送水。男人们正在埋头割麦,他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虽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却全然不顾,只是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这是写的全景。在这个景的衬托下,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什么交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学情分析:

《观刈麦》这诗是白居易的一篇叙事讽喻诗,文字有点难,所以我让学生先预习,自己查资料,培养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预习作业已经作得很好了,而且经过一学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分析能力,所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较好地去品味和理解课文的。

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解题→了解作者、体裁→熟读课文→疏通文意→质疑、点拨→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方式

自读、点拨、质疑

学习方式

朗读法、预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入新课

梁衡的《夏》一文中引用了诗句“田家少闲日,五月人倍忙”这句诗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导入新课

二、解题,介绍作者

1.何为“刈”呢?

2.作者为什么要观刈麦?时为周至县尉,负责治安、催租)

3.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学生根据预习作业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三、朗读诗歌

注意押韵(押“ang”韵)(朗读诗歌、熟悉内容)

四、质疑

哪些句子不理解,师生答疑。(质疑、答疑、检查预习作业,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

五、合作探究

1.本诗写了几个场景?(农人割麦、贫妇拾麦)

2.这两个场景各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出来的?(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的劳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3.请你想像一下丰收的场景和农民挥汗如雨割麦、拾麦者诉说时的情景。(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 )(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

“抱子在其旁”中的“其”是指谁?(割麦者 )为什么割麦人要拼命割麦?(拼命抢收,为了缴租)为什么他又舍得贫妇在他旁别边拾麦?(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那也回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4.划出中心句(家田输税尽)

5.赋税本来是用来干什么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来做一些公共事业,造福百姓的。)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用来干什么了?((可是封建社会的赋税被统治者挥霍掉了,统治者像一群大老鼠吞掉了老百姓的`劳动果实。)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6.也就是说除了写了农人、拾麦者,还写了什么人?(诗人)他在干什么?(旁观)他属于什么阶层?(统治者,只不过他是一个能够同情老百姓的统治者,事实上封建社会很多统治者都认为自己享受是理所当然的,正是由于他们的不劳而获,使得赋税更加繁重,百姓更加艰苦。)

7.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1.积极发言,诗生进行交流。

2.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分小组合作讨论

1.培养学生能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品读、欣赏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六、再读诗歌

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读以下二则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陶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月27日〈〈人民日报〉〉。 讨论交流(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板书设计:

农人 割麦 生活贫苦 同情

(有田者)

贫妇 拾麦 赋税繁重 批判

(无田者 )

诗人 旁观 不劳而获 愧疚

上一篇: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致辞下一篇: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