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2024-06-20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精选6篇)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第1篇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六小学 刘玉芳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意思。(为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的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信的行为准则:出言—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

《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 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没做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她告诉老师丢家里了。()

2、小亮踢球时,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连忙向王奶奶承认错误,并且赔礼道歉。()

3、冬冬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冬冬说没有考试。()

4、文文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乐乐让他帮忙买一盒铅笔,可文文却在公园里玩忘记了,没有买到铅笔。()

5、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红临时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配乐诵读: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亻 言

真诚 戒 诈与妄

崇高 戒 刻薄语 秽污词

尊重 帮助

附教材内容 第二十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第2篇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教学弟子规

学生读前五条读后并理解师出示译文为学生提供帮助.1、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译文】 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 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

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 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教

2、出则孝,出则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 承。

【译文】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

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学

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 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3、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毋变。

【译文】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

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流

要向父母亲问安。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

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4、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译文】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程 的本分.二 名言警句第 1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 15 大家齐背弟子规 15.二 教学弟子规 610教 1 自读 610 2 组内互相说一说这对这几句的理解.3 每一句找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其意思 4 师出示译文帮助学生题解.学 5 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

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6 背诵 610 条.流 三 日常小故事: 讲一个关于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孝的相关故事学生认真听听后要对这则故事中的人物 的做法加以评论并提出改正建议.如果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说说自己应该刮目怎样做.程 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一章 1013 名言警句 2条.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 610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 1013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 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

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 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 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教

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

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岂能因为学

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 享受。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

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流 受。1 学生自己读文.2 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 程 4 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

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 学习。二 名言警句第 2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五)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15 名言警句 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 1013 齐背 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15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 【译文】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 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

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学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1 学生自己读文.2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译文理解各句意思 3 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流 4 学文明理: 二 名言警句第 3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程 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三 课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 条 2012 年 9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二章 67 第三章 13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章 15 齐背 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二 教学弟子规第二章 6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教

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坐下幼者才可以坐下.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要见尊长的时候动作要敏捷.告退时动作要缓慢.尊长问话要让起来回答不可左顾右盼.学 三 三章 1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为人子,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 年人一转眼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循家流

衣服贵于整洁不在于华丽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于食物不要挑剔偏食,而且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吃过量。1 读文正音.程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 4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48 名言警句第4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13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三章 48.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 行。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教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 恭敬尊重。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掀开门帘时要轻不得出声.转变要宽不要触到棱角.学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 斗闹场 绝勿近邪僻事 绝无声 容易发生打斗的场所,我们不要靠近逗留;对于邪恶怪僻的事情,不必好奇的去追问。1 读文正音.流 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4 条.程 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 5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三章 912 名言警句第5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48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三章 912.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 将要入门之前先问一下: 有人在吗” 将要走进厅堂时,先放大音量要让厅堂里的人知道;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教

假使有人请问:“你是谁”,回答时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果只说“吾”或是“我”,对方 就听不清楚到底是谁。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学 偷窃的行为。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流 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5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程 2 背诵名言.3 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四 堂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 6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吴春梅 课时 1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 15 名言警句第6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三章 912 齐背 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15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教

译文: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学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流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程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 己进退两难。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名言警句第 6 条.1 读后说说你的理解.2 背诵名言.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610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610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四章 15 齐背.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610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教

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学 看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见他人犯了罪恶的时候,心里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流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 程 的好念头,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应该自我督

促努力赶上,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郁闷。1 读文正音.2 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3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 背诵积累.三 总结:反思 授课 课 题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 7 条 2012 年 月 日(星期)时间 执教者 课时 备注 知识技能 弟子规 第四章 1114 名言警句7条 教学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目标 情感态度价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值观 教学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重点难点 一 复习弟子规第四章 910 二

学习弟子规第四章 1114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称赞我就高兴,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如果听到别人称赞我先自我反省,生教 怕自己没有这些优点,只是空有虚名;当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时,心里却 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实的人就越喜欢和我们亲近。学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第3篇

一、不厌其烦,透析《弟子规》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取之不竭的“源头”。所以,品德教师必须先准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透彻品德教材,学习、了解、熟知《弟子规》。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使品德教学与《弟子规》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1. 教材内容再挖掘:

品德课程的教材根据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基于教学目标,挖掘品德教材与《弟子规》相结合的内容,自然渗透。

2. 教学内容再整合:

《弟子规》涉及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内容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的主题单元中,如果按原来的教材顺序来教学,那样的引导是零碎的,不能较好地把教材和孩子的生活体验进行对接,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可以把教学内容再调整,以《弟子规》的思路组合主题单元,把原先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相应变动,整理出一套以《弟子规》为主线的品德教学体系。

二、不断反刍,精选《弟子规》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可以看出,要让《弟子规》的品德教学真实、有效,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们的当下生活,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精选,对其含义再创新,对其容量再扩充。为孩子提供科学而有实效的行为准则、选出为孩子们生活“保驾护航”的“弟子之规”。

1.《弟子规》内容再精选:

《弟子规》涉及各个方面,对于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的确有其科学性与道理。如“父母命,行勿懒”让孩子学会了帮父母做事,“借人物,及时还”让孩子们明白“有借有还”,“心眼口,信皆要”让孩子们明白了读书的方法……但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其中也有不少糟粕。如“丧三年,常悲咽”似乎很难做到,如“居处变,酒肉绝”是否太不近人情,再如“不关己,莫闲管”那就没有正义可言了等等。对于懵懂无知的少年儿童,我们教师要帮助孩子选取,帮助孩子们分析,帮助孩子们取舍。我们应该吸取其科学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我们教师要学会“选取有度,把握尺度”。同时,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应该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跟孩子们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为重点,其他为延伸的原则。

2.《弟子规》含义再创新:

《弟子规》是清朝的产物,必然有着一定的封建思想,必然与孩子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现象有着不协调或不一致。所以,我们要对《弟子规》的含义再创新,让它富有时代气息,让它适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如“亲有疾,药先尝”中的“尝”不应是让孩子们先去尝药的冷暖与安全,而可解释为:用手去摸一摸,感觉温度是不是刚好;再如“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若按原意,孩子们对父母的规劝是否太夸张了点,可以让孩子们做到“父母有错我们要好好规劝”就可以了。再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原义是“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特长辈离去”这样的尊敬是否太死板了,我们可让孩子们知道“尊敬长辈,见到长辈要问好”就足够了。

3.《弟子规》容量再扩充:

《弟子规》虽然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但要让孩子们能熟知它的内容和意义,把这些“规”牢记在心,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于《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品德教师要再开发。如“兄道友,弟道恭”可补充为“哥爱弟,弟敬哥,互和睦”让孩子们更能明白,如“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可改编为“有仁德,人敬畏,不隐瞒,不讨好”让孩子能更能理解。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是古代贤人们所未知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更是蕴含了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乘公交车,我们可以编出“上公交,先买票,见老幼,即让座”让孩子们明白如何文明乘车;关于上网,我们可以让孩子记住“若上网,学知识,时间短,效率高”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补充、改编和创造,以满足孩子们当下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巧学《弟子规》

纯粹的读、背《弟子规》,对于孩子们来说必然是枯燥,难懂的。所以,我们要会有机融合,巧设《弟子规》的学习时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1. 教学情景再创设:

品德课应该创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弟子规》的运用,把教学有机的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如在黑板报边上设立“加油站”,贴出《弟子规》中的句子,把《弟子规》的内容编成书签,孩子们人手一套,不时与《弟子规》亲密接触。整个教室环境,处处有《弟子规》的“影子”,时时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环境中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

2. 教学时机再创造:

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引经据典,适时展开,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更生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弟子规》。如可以每节品德课前的五分钟“《弟子规》微课堂”,用来诵读。课堂可以更精彩,如:生动的讲述———将《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孩子们听懂故事,轻松体会里面蕴含的道理;直观的展示———把对于孩子们来说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视频、动画、图片等,或让孩子们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印象;真实的再现———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孩子们在演中学,在玩中学,从而学以致用。

品德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透析《弟子规》,把品德教材内容再挖掘,教学内容再整合;我们应该不断反刍去精选《弟子规》,精选内容、创新含义、扩充容量;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巧学《弟子规》,创设情景、创造时机。品德课中科学、自然、有机地渗透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圣学的根基———《弟子规》,两者必然互相补充,必然全面合理地促进孩子们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摘要:品德教育是一种潜藏于人的内心思想教育,它的目标是要规范人的行为。而被人们誉为“童蒙养正宝典”的《弟子规》是依据圣贤孔子的教诲、采用儒家《论语》思想而编写成的做人之生活规范,是教育人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启蒙养正的最佳读物。那么在品德课中如何科学、创新、自然地渗透《弟子规》呢?笔者从透析、精选、巧学三方面阐述了一些《弟子规》在品德课中的渗透、学习方法,以促进品德教学改进,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透析,精选,巧学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第4篇

关键词:透析精选巧学

《弟子规》内容涉及孩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处事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所强调的道德教育思想,无论对于维护亲情伦理,还是对于建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让孩子们结合日常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很好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幸福积累财富。那么如何科学、创新地运用《弟子规》教材,设计有效的品德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不厌其烦,透析《弟子规》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取之不竭的“源头”。所以,品德教师必须先准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透彻品德教材,学习、了解、熟知《弟子规》。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使品德教学与《弟子规》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1.教材内容再挖掘:品德课程的教材根据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基于教学目标,挖掘品德教材与《弟子规》相结合的内容,自然渗透。

2.教学内容再整合:《弟子规》涉及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内容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的主题单元中,如果按原来的教材顺序来教学,那样的引导是零碎的,不能较好地把教材和孩子的生活体验进行对接,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可以把教学内容再调整,以《弟子规》的思路组合主题单元,把原先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相应变动,整理出一套以《弟子规》为主线的品德教学体系。

二、不断反刍,精选《弟子规》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可以看出,要让《弟子规》的品德教学真实、有效,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们的当下生活,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精选,对其含义再创新,对其容量再扩充。为孩子提供科学而有实效的行为准则、选出为孩子们生活“保驾护航”的“弟子之规”。

1.《弟子规》内容再精选:《弟子规》涉及各个方面,对于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的确有其科学性与道理。如“父母命,行勿懒”让孩子学会了帮父母做事,“借人物,及时还”让孩子们明白“有借有还”,“心眼口,信皆要”让孩子们明白了读书的方法……但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其中也有不少糟粕。如“丧三年,常悲咽”似乎很难做到,如“居处变,酒肉绝”是否太不近人情,再如“不关己,莫闲管”那就没有正义可言了等等。对于懵懂无知的少年儿童,我们教师要帮助孩子选取,帮助孩子们分析,帮助孩子们取舍。我们应该吸取其科学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我们教师要学会“选取有度,把握尺度”。同时,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应该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跟孩子们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为重点,其他为延伸的原则。

2.《弟子规》含义再创新:《弟子规》是清朝的产物,必然有着一定的封建思想,必然与孩子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现象有着不协调或不一致。所以,我们要对《弟子规》的含义再创新,让它富有时代气息,让它适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如“亲有疾,药先尝”中的“尝”不应是让孩子们先去尝药的冷暖与安全,而可解释为:用手去摸一摸,感觉温度是不是刚好;再如“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若按原意,孩子们对父母的规劝是否太夸张了点,可以让孩子们做到“父母有错我们要好好规劝”就可以了。再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原义是“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特长辈离去”这样的尊敬是否太死板了,我们可让孩子们知道“尊敬长辈,见到长辈要问好”就足够了。

3.《弟子规》容量再扩充:《弟子规》虽然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但要让孩子们能熟知它的内容和意义,把这些“规”牢记在心,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于《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品德教师要再开发。如“兄道友,弟道恭”可补充为“哥爱弟,弟敬哥,互和睦”让孩子们更能明白,如“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可改编为“有仁德,人敬畏,不隐瞒,不讨好”让孩子能更能理解。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是古代贤人们所未知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更是蕴含了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乘公交车,我们可以编出“上公交,先买票,见老幼,即让座”让孩子们明白如何文明乘车;关于上网,我们可以让孩子记住“若上网,学知识,时间短,效率高”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补充、改编和创造,以满足孩子们当下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巧学《弟子规》

纯粹的读、背《弟子规》,对于孩子们来说必然是枯燥,难懂的。所以,我们要会有机融合,巧设《弟子规》的学习时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1.教学情景再创设:品德课应该创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弟子规》的运用,把教学有机的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如在黑板报边上设立“加油站”,贴出《弟子规》中的句子,把《弟子规》的内容编成书签,孩子们人手一套,不时与《弟子规》亲密接触。整个教室环境,处处有《弟子规》的“影子”,时时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环境中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

2.教学时机再创造: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引经据典,适时展开,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更生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弟子规》。如可以每节品德课前的五分钟“《弟子规》微课堂”,用来诵读。课堂可以更精彩,如:生动的讲述——将《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孩子们听懂故事,轻松体会里面蕴含的道理;直观的展示——把对于孩子们来说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视频、动画、图片等,或让孩子们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印象;真实的再现——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孩子们在演中学,在玩中学,从而学以致用。

品德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透析《弟子规》,把品德教材内容再挖掘,教学内容再整合;我们应该不断反刍去精选《弟子规》,精选内容、创新含义、扩充容量;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巧学《弟子规》,创设情景、创造时机。品德课中科学、自然、有机地渗透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圣学的根基——《弟子规》,两者必然互相补充,必然全面合理地促进孩子们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讲稿]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第5篇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六小学 刘玉芳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意思。,为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的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信的行为准则:出言—信为先~惟其是,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 《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

[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

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

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没做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她告诉老师丢家里了。, ,2、小亮踢球时~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连忙向王奶奶承认错误~并且赔礼道歉。, ,3、冬冬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冬冬说没有考试。, ,4、文文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乐乐让他帮忙买一盒铅笔~可文文却在公园里玩忘记了~没有买到铅笔。, ,5、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红临时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配乐诵读: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信 亻 言

真诚 戒 诈与妄 崇高 戒 刻薄语 秽污词 尊重 帮助

小学弟子规教学教案 第6篇

弟子规节选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一、复习内容:

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二、讲解题目:

《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教学方法:

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四、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五、总结: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六、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七、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节选二

教学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教学内容: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一、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二、讲解内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1、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互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如;某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3、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三、朗读课文:

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四、作 业:

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三字经》之《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三字经》之《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教学难点:

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

三、总结。

《三字经》之《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 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

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

上一篇:参加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