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2024-07-31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精选6篇)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1篇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李剑波

红旗渠精神是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上形成、凝结和升华的民族精神的一种形态。2002年6月,红旗渠纪念馆落成时,有人让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决策者、指挥者杨贵讲讲红旗渠精神,他说:林县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

斯言是矣。

一、修渠背景

红旗渠1960年2月始建(原称“引漳入林”工程),1969年7月竣工。林州市(原林县)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荒山占到50%。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00毫米左右,70%降雨在7、8月份。据史记,从明正统元年(1436年)到1949年,513年间发生自然灾害100次,大旱绝收30次,人相食5次。林县有首民谣: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泥土,留下石头蛋。1944年林县解放时,99万亩耕地,水浇地只有1万。正常年景小麦每亩只有60斤左右。全县550个较大的村,有307个远道取水。其中5里以上的181个,10里以上的94个,10到20里的30个,20到40里的2个村。“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1954年8月杨贵任林县第一书记。1957年12月,中共林县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会召开,提出了 “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动员令,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1959年小麦丰收。但麦收后大旱。流经林县的季节河全部断流。天上不给水,地下没有水,建水库蓄不住水。出路在哪?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只有一条路:出去寻水,走出林县寻水。1959年6月,县委、县人委分三路到山西找水源,终获源头。10月10日,中共林县县委作出了“引漳入林”的重大决策。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共1500多公里,人们形容该工程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不仅是林县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骄傲。

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集中表现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16个字。她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地体现了林州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构成红旗渠精神的基本内容。

红旗渠精神有其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有其地域性,更具民族性;有其宣传性,更具实践性;有其传承性,更具开拓性。

原省委书记徐光春2008年4月到安阳调研时,把红旗渠精神总结为“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攀高峰”4句话、16个字,其中重要的是“放”字,关键是“敢”字。“放”就是放手、放胆、放活;“敢”就是敢想、敢闯、敢干。红旗渠精神作为传家宝,只能牢记,不能忘掉;只能弘扬,不能淡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滞。

邓小平同志曾说,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是走不出一条好路的,走不出一条新路,是干不出新事业的。气就是精神、境界、激情和魄力。对红旗渠精神内涵的再浓缩、再提炼,也就是一个字:气。

我们经常讲安阳要有气势,安阳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一极,最重要的是聚人气,提勇气,显大气,展豪气!聚人气就是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在挑战面前保持旺盛的斗志,在困难面前保持进取的精神,这就是勇气。我们还要显出大气来,无论是规划蓝图,制订方案,还是确定目标推进工作,都要彰显这种辉煌的气魄。展豪气就是轰轰烈烈干大事!当历史的脚步豪迈地在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铿锵行进时,我们重新思味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扩充,在沉淀,更赋予了新时代的元素和特征,这就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三、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红旗渠精神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将永远闪耀着人文精神和理性主义的光辉。人类社会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要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品格,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民族精神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一条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精神长河,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表现。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果停滞了、僵化了,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林州人民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而且把它们与无产阶级世界观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蕴含和包容历史与时代诸多优秀文化基因的红旗渠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深化,而它的形成,又使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提升。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启示我们:一方面,要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内容,善于应用历史的经验和智慧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以时代的眼光审视我们的民族,广吸博纳,注重创造和培育新的精神财富。唯有实现民族精神传统与现实的统一,才能引导我们的民族更加迅速、稳健地走向未来,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

1.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来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要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把发展的目的———为了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年红旗渠的修建,正是为了改变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局面,奠定县强民富物质基础。红旗渠精神体现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改变现状、促进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这种可贵的价值取向不但深深渗入林州人民的实践活动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得以强化。进入上世纪80年代,林州人靠着修建红旗渠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超人胆略和熟练的建筑技能,走出太行山,奔向全国建筑行业大市场,在各地施展才干。如今,在外地的林州建设大军共计2600多个建筑队,已达20万之众,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通过劳务输出,林州人实现了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原始积累,了解了国内外市场,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进入上世纪90年代,林州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再造一个红旗渠工程的宏大气魄,开始了向农村工业化和小康目标的进军。那些昔日在外搞建筑、经过现代城市文明熏陶、具有浓厚市场意识的施工队长和建筑工匠,作为林州人民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新的历史舞台。他们将资金、技术、信息、项目带回家乡,领办乡镇企业,成为林州第一代农民企业家,促进了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如今,林州人又制定了建设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力争提前3至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红旗渠通水40年,已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而由于弘扬红旗渠精神所形成的巨大精神力量,则难以计算。林州人民在创业发展的道路上,已从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走向美太行。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的本质。红旗渠的修建,是当年林县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一个典范。当年的林县县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这里,党的任务、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发展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新的形势下,林州的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强化宗旨意识,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他们开展了以走千里长渠,访万家农户,办百件实事,正干部作风为主题的红旗渠调查千里行活动。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落实上述要求。还应看到,与当年林县的干部相比,现在的许多干部工作环境好了,文化水平高了,眼界更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干部的群众观念淡了,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差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弱了。别的地方没有做过的事,他们不敢做;别的地方正在做的事,他们不愿做;别的地方干成了事,他们又强调自己的条件差而不能做。至于那些只为自己升官发财的人,贪图安逸享受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太平官的人,只会做表面文章、制造虚假政绩的人,不可能去干像修建红旗渠那样需要进行长期拼搏奋斗,乃至需要个人作出一定的自我牺牲的事情。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像当年组织修建红旗渠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那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实干,无私奉献。

2.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条件下,是否还需要弘扬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否还需要完善的道德理性和高尚的道德理想?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个人奋斗,就是为了赚钱,无须再提集体主义,没有必要再讲无私奉献精神,不需要再借助道德对人们的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认识是不足取的,其理由是:

其一,经济活动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领域,除此之外,人类还有政治、文化等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等价交换等只是经济领域的行为目标,不能泛化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其二,即使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原则与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并不矛盾,因为后者也是一个企业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然秩序也要求人们接受一套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如果市场活动失去以道德理性为基础的文化支撑,就必然造成严重无序的局面。

其三,我们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又要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讲勇于奉献、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共同发展,反对不讲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

由此看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通过弘扬红旗渠精神,在全社会提倡大局观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用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理想来匡正市场经济以利益作为驱动所产生的弊端,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能力。

3.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国情限制,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做长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任何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思想,任何平庸懒惰、固步自封的表现,都是没有出息和极端有害的。针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不良观念和思想障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艰苦卓绝、开拓创新的姿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只能靠全国人民一砖一瓦进行建设,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只能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不畏艰险、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来实现。贪图享乐安逸,懒于探索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只能是海市蜃楼。

4.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思想文化之魂,必须使全体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理想和信念、精神与道德规范。

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坚持集体主义的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如今,人们在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自己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赢利的经济目的被推至唯利是图的极端,公平竞争的经济手段被扭曲为钱权交易,经济活动的主体意识被一些人异化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经济活动的某些盲目性使一部分人产生强烈的投机心理,从而导致一系列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诚然,在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交换关系。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容易产生以追求和维护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为特征的功利意识。但是,这种经济关系只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层面,而不是它的全部。在这个层面之上,社会还有自己的整体利益,还有超越于市场经济规则之上的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我们坚持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价值指向的重点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如果每个人都只是关注个人利益,无视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整个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秩序必然失范,最终也难以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导向,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纷繁复杂,人们往往被某些暂时的、无序的社会现象所迷惑,从而大大增加了认识客观世界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引导人们廓清是非界限,明确是非标准,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认识,自觉地抵御错误的认识,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源于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思潮,势必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来,其中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同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用什么样的尺度观察社会,用什么样的准则规范行为,对每一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一些人长期忽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对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渊。联系当前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是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获得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水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竞争和团体都离不开信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和企业行为既需要依法进行,又需要职业道德来维护。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也要求有一定的商业道德。社会主义也讲物质利益,同时反对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反对坑蒙拐骗、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既要讲赚钱,又要讲奉献,在以诚实劳动取得合法收入的同时,以自己的奉献造福于社会。这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的应有之义。在现阶段的道德建设中,必须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5.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坚持求真务实

胡锦涛同志号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充满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求真务实坚持得不好,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就缺乏朝气和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受挫折。能否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思想保证。

红旗渠精神体现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修建红旗渠,是当时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在1959年底作出的决定。1958年正在搞大跃进,各地浮夸风甚嚣尘上。那年,林县小麦丰收,亩产114斤。杨贵同志回忆说:我到地区汇报工作,是第一个发言的。个别领导听到我如实报的数字,很不屑地说,你们林县就是躺着不干,麦子产量也不应该这么低。在我后面发言的,就说本县的小麦亩产400斤、500斤,也有谎称亩产1000斤的。可是,后面事情就来了,上级收征购粮,哪个县亩产1000斤,就上交500斤。这些在1958年很风光的地方,在后来的困难时期就惨了。1959年,林县再度遭受严重旱灾,河渠断流,井塘干涸。杨贵和县委一班人大胆作出修建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的决策:向山西的漳河借水,劈开太行山,建造人工天河,把水引进林县。当时人们感到疑惑:修红旗渠,林县究竟有多少家底?这是林县的机密。几年后,机密露馅了。原来杨贵和县委一班人趁着1958年丰收,没有因虚报产量而多交征购粮,悄悄攒下4000多万斤储备粮。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求真务实精神,体现了尊重客观实际、不说假话、不畏艰险、齐心协力、团结实干、敢于负责、无私奉献的求真务实精神。红旗渠不是吹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林州人民创造了人间的奇迹,把世世代代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能够给予人们以巨大的启示,这就是只有脚踏实地地创新和奋斗,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做得是好的。他们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拥护。但是,在坚持求真务实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讲话中指出的诸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作风飘浮、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明哲保身、患得患失,贪图享乐、铺张浪费、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等情况,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有些还比较严重。这都是同党的宗旨和性质格格不入的,必然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当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某些不良风气如不坚决刹住,势必削弱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会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进一步坚持求真务实,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红旗渠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使红旗渠精神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稿为讲课稿。原稿约30000字左右)(作者系安阳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2篇

林州疾控中心 宋瑞江

从小到大,对于祖辈父辈们创造的人间奇迹红旗渠,我一直怀着一种非常崇敬的心情。现在我经常回忆起第一次目睹红旗渠真颜时的情形。那是在高中求学时代,假日里一次和同学攀登太行山,转过一个山角,一条傍山穿崖、蜿蜒前行的石渠赫然出现在眼前,阳光下清澈的渠水泛着粼粼的波光,宛如一条玉条围绕在太行山腰,这就是红旗渠!我心中一阵狂跳,沿着山崖前行,想寻找到最佳的角度,好尽量看全她的身姿。不经意间蓦然侧首,大山深处,赭色岩石上四个不十分规规整的白色大字飞入眼帘——改造自然!可以想像,当时我年轻的心灵是怎样被眼前的一切强烈的震撼着!

为了配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前些天,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红旗渠景区参观学习,我的灵魂又一次接受了崇高的精神洗礼。在沙盘模型旁聆听讲解,在历史照片前品读深思,在修渠实物边驻足观摩,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切仿佛将我带回了林州人民战天斗地、劈山开渠的那段难忘岁月,那时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但精神富有、信念坚定!沿着红飘带一样的廊桥,踏上饱受岁月风霜的渠墙,身旁是浸润了先辈汗水、默默流淌的渠水,脚下是承受着渠水恩泽、风光旖旎的家乡。我再一次被眼前宏伟的人类壮举深深折服,我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伟大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静立在渠岸之上,让我们惯于浮躁的心慢慢平静,听!太行山的呼吸,红旗渠的倾诉,听!炮声隆隆,号角铮铮,当年的钎镐碰撞岩石的声音依然在山谷中回荡。红旗渠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她早已升华为一种无形但强大的精神,在太行山水间弥漫,在林虑大地上飞扬。

十年苦干,一条举世惊叹的人工天河被镌刻在了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之间;半个世纪的磨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熠熠生辉、历久弥新;新的百年期盼,豪迈而清醒的林州人赋予了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红旗渠精神博大精深,我从中悟出了自己的心得: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能量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我们在什么时候都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是一个普通事业单位的共产党员,是一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人说,我们不是高官显贵、无权无势,谈不上什么“践行群众路线,弘扬红旗渠精神,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而我却不这样认为。不必艳羡参天大树的伟岸,做一颗青青小草,同样能拥有大地的臂膀;不必仰慕汪洋大海的浩渺,做一淙涓涓细流,同样也能构成一道精致的风景。我们每一名普通党员、干部职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的眼里,就时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人一生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壮举,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守候。疾病防控,社区服务,疫情收报,疫苗规种,流病调查,公卫监测,健康体检,健教促进,我们的工作繁杂琐碎、平淡平凡,但却贴近百姓、关乎民生。一个真诚的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场耐心的谈话,一次善意的举动,都会让群众感到无比的温暖,会拉近我们同群众的关系,会让人间充满真情、社会和谐融洽。

在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的确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贪污腐化、物质泛滥、精神滑坡、道德沦丧、信仰迷失等,这是事实,不可否认;但我们更应当看到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官的决心,目前在全党全社会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日趋深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力度持续加强,这一切有目共睹,人民群众热烈拥护,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更要积极响应、充满信心。

一个人总归要有点精神,一个民族也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索引,就会迷失方向;一个民族,必须具有展望未来的眼光和追问历史的能力;一个时代,不能只留下飞速发展的数据,还应该为后人保存丰富的精神食粮。半个世纪前,我们的先辈豪情万丈,劈山凿渠,将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时光荏苒,岁月可以风化坚硬的太行山石,唯有精神不可随风而去。让精神成为我们的文化,让精神成为我们的传统,让精神融入我们的血脉,让精神注入我们的行动,我们自然就有了与苍穹比阔的力量!

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3篇

一、爱国主义至今仍是凝聚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重要精神支柱, 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力量。

“五四运动的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 (P123) 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磐, 在此前的半个多世纪, 古老的民族历经外强欺凌和专制暴虐, 仁人志士寻求国家出路屡遭挫败。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唤起国人新的觉醒,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极大鼓舞,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外交的失败, 使人民积郁已久的愤怒爆发。1919年5月4日, 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激情, 北京学生高喊“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的口号, 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抗议列强无视中国主权和北洋政府的对外妥协。面对军警逮捕镇压, 学生们毫不畏惧, 其爱国热诚受到各阶层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短短一个月内发展成为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激情, 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由于这次运动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彻底而不妥协的斗争, 又由于运动中一部分最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找到了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 走上了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 使得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 有着“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1] (P120)

今天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用坚船利炮灭亡中国的危险已不复存在,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选择。为了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需要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 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爱国主义精神历来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精神根源, 是强国的思想基础和人民共同奋斗的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弘扬五四精神, 就是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集中智慧和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并在增强国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 拥有理性、开放、包容的心态, 以宽广的胸怀融入世界, 让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更加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强化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统一起来, 使爱国主义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力量。

二、健全民主制度, 发展科学事业,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弘扬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现实意义不可低估。

五四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 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 勇敢地向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宣战。这一思想解放潮流, 影响了知识界, 不仅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而且为运动提供了“思想头脑”。以“民主”、“科学”为基石的现代文化精神成为五四精神的灵魂。

传承五四时期提倡的民主科学精神, 意义深远。为了争得人民民主, 中国人民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然而帝制的崩溃带来了军阀独裁或一党专权;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实现民主在观念上做了新的努力, 但未在制度上留下任何痕迹;五四以后,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继续为民主而奋斗, 但他们的努力却很难在制度层面加以落实;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历来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在建国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有两大失误, 一个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 一个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 (P168) 民主要法律化、制度化等重要思想。随后,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 被列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今天,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仍然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的任务。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4]我们应当结合自己的国情, 扩大人民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同时更要注重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素质的提高, 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同时也指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就是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 发挥科学技术的效能,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所取得的成就, 举世瞩目。但是要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必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以尽快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我们要站稳脚跟, 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必须加快科教兴国的步伐。

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激发社会创造力,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四运动是冲破旧思想旧文化的牢笼, 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为了打破几千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的精神枷锁, 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力鼓吹解放思想, 反对迷信、教条和独断。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明确地提出:“新文化运动要注重创造精神。创造就是进化, 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的创造, 离开创造便没有进化了。”[5] (P516) 五四时期对旧思想的猛烈冲击, 给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闸门, 其结果是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为五四精神的鲜明特征。

弘扬五四传统, 就是要解放思想, 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不断进取, 锐意改革。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 反对党内教条主义, 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为民主革命胜利, 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是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 邓小平领导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打破“两个凡是”的束缚,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扫除思想障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正是由于思想的大解放, 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以及计划体制、所有制等问题的束缚, 推动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但是, 思想解放是永无止境的, 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完成的。随着实践的发展, 认识也要跟着发展, 不断地抛弃那些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旧观念, 打破那些不合乎当代实际的旧思想的禁锢。实践证明, 只有思想解放了, 才能够勇于创新, 敢于变革。当前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鼓起更大的勇气, 付出更多的艰辛, 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6] (P103)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 激发社会创造力, 才能求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对于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 意义极为重大。

今天我们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已与五四时期大不相同, 纪念五四最重要的是继承五四运动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和开创的优秀传统, 并将其注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使之发扬光大。

摘要:以爱国主义、科学民主、开拓创新、互相渗透、互相贯通而构成的“五四”精神, 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而将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使之发扬光大,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V.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V.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V.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10.24, 01版.

[5]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 (上) [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大寨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大寨 精神 时代 价值 意义

一、大寨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

大寨人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是大寨人民吃苦耐劳,辛勤奋斗得来的,不是用嘴说,用笔写出来的。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大寨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大寨人在一点八八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制订并实施连续两个十年造地计划,他们合并土地,人造平原,治理沟梁,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发展。大寨人这种治山治水的科学精神和实干态度,开创了一个新的改变人类命运的新举措。新时代环境下,我们要吸收大寨人改变自然的精神和能力,大寨精神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井冈山精神一样是促进中华人民发愤图强的力量,是敦促人民艰苦奋斗的动力,是推动群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支柱,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越来越强的民族之魂。

大寨精神以人为本,采取科学教化,整体发展,体系国家,关系人民的文化精神和实际做法。这些精神和文化与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现在很多经历过大寨运动的人们都会经常怀念大寨和大寨精神。虽然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劳动量大,但是充实的精神生活以及不断展现的劳动成果,却使大寨劳动者认识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会改变现状,改变生活,会有创造未来的历史自豪感。大寨过去是一种精神力量,今天依然是一种精神源泉,实践的沉淀,必将让大寨精神越加光辉。大寨精神不仅是大寨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的动力和发展的支撑。也是实现改革开放,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大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既尊重个人利益又尊重集体利益的先进的价值观。想要实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要将大寨精神作为重要载体,鼓舞人民的斗志,凝聚群众的力量,激发人们的精神。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快,社会结构变动深刻,思想观念,利益格局,文化组成的变化也都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并实践大寨精神,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非常重要。

首先要明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弘扬实践大寨精神的政治基础,国家从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入手,确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理念,这是符合目前我国加强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制定的;其次,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到弘扬实践大寨精神当中来。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学习大寨精神要明确其精神核心,主要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线,鼓励所有干部群众能够说真话,办实事,以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大寨精神的精髓,得到发扬和实践;再次,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彻底贯彻大寨精神。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寨精神是这种精神在农村的最实际的表现,大寨精神的根本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坚持从群众入手,了解群众所想,明确群众所需,关心群众生活,尽量保证群众的现实利益;最后,弘扬大寨精神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大寨精神的基本特点,同时它还是一种政治认识,思想觉悟,道德感受,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态度。

三、新时期的大寨精神不断发展外延

大寨人民一直在改变思想,跨越障碍,寻求发展,不断摸索新的改革发展的道路。大寨人民在党支部书记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展,实现大寨学全国。成立公司提高人民收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地区养老制度。新时期的大寨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经济的转型,提高了科学和生产相结合发展的能力。大寨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忘帮助落后促发展,捐助困难地区,大寨人胸怀宽广,博爱奉献,敢于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突破,实现转型发展,最终赶超跨越,这些不仅延续丰富了大寨精神的实际内容,更是给全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四、大寨精神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

大寨精神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转型发展,赶超发展,不断弘扬自身的科学发展的精神理念,不断推翻经济目标,提升经济水平,加强生产力量,加快自身发展,还在民生保障发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寨精神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有效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促进其在农村地区有效实施的重要参考,是完善并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有利支撑,全国,全社会的经济发展,精神建设,信息化的普及都离不开大寨的艰苦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

结论

大寨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畏艰难的良好品质,不管在任何一个时代,大寨精神都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思想觉悟,实现社会建设的最好的精神基础和思想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华英. 山西大寨村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07.

[2]张化. 一九七五年农业学大寨会议与农业整顿的要求[J]. 党的文献,1999(06).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5篇

7月,我随机关支部到河南省林州市接受红色教育,深入学习了红旗渠精神,内心无比震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今天,这种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拼搏的精神旗帜,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持艰苦创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工程历时近十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是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法干部,我们要继续高举红旗渠精神伟大旗帜,自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吃苦耐劳、奋勇拼搏,努力发挥政法工作服务保障作用,自觉将政法工作融入脱贫攻坚主战场、经济结构转型主阵地、服务民生事业主方向、保障新经济新业态主战线,充分发挥经济增长助推器、社会运行调节器作用,为建设法治广安、平安广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坚持敬业为民。敬业为民是共党人做事立身之本。参观学习中,我被《千军万马战太行》这幅宏大的画卷深深吸引,据现场教学老师介绍,画中展现的是上百人在湍急的河水中奋力堵龙口的壮观场面:1960年春天,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拢,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 这样一幅敬业为民、不怕牺牲的感人场景,那种震撼直达灵魂深处。“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更应成为我们新时代政法人的精神灵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身为政法干部就要对党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强化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做到听党指挥、跟党走,自觉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度实施法治扶贫、聚力服务绿色发展。

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6篇

社会实践论文

浅析红旗渠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组长:

邓腾飞

201001030026

组员:

陈泽众

201001030063

李伟成201001030006

楚亚兵

201001030027

支攀科

201001030042

张国亮

201001030039

王红帅

201001030043

201001030029

201001030048

指导教师:刘会平

浅析红旗渠精神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摘要: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建设结束了林县十年久旱,水贵如油的苦难日子,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虽然孕育于上个世纪,但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修建背景、建设历程、青年洞、社会反响、价值导向

一、修建背景

红旗渠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代建成的,被林州人称为“生命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林县历史上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自明朝正统元年起,到1949年全国解放这514年中,在林县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自然灾害100多次,因大旱绝收就有30多次,其中发生人吃人的惨景,就有5次。民国初年,任村桑儿庄有位叫桑林茂的老汉,为了全家能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吃上一顿饺子,天不亮就到离家几十里黄崖去担水。由于人多,泉水小,等了一天才接满一旦水。而在昨日才刚娶进家门的新媳妇,在家等着老公公担水回来煮饺子,左等右等不回来。等到天黑才终于看到老公公担着空水桶而回。天黑山路不好走,一不小心脚一滑,一桶水就全洒在地上,那也就意味着这家将会至少一天没水吃。看着满身大汗的老公公,新媳妇羞愧难当,难于面对家人,于是在除夕悬梁自尽。这是一个天吃人的真实故事。就是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中,时任林州县委书记的杨贵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担着被撤销职务受处分的风险,排除万难,下定决心要修红旗渠。

二、修建历程

据当年红旗渠工程的除险队长任羊城老人回忆,当年他在上工地之前,总要把自己的铺盖捆起来,他还有个小本子,把他平时借别人的东西都记在上面。有一次他的秘密被工地总指挥长马有金发现了,问他是不是想开小差当逃兵。任羊城说:“咱干的是啥活,有多危险,万一哪一天粉身碎骨,我的东西也现成,把四两套子,王棺材里一放就行了。

在林洲,只要是65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修过红旗渠,大家都不讲任何条件,不叫任何困难,一心一意修建红旗渠。民工们住山崖、山洞、席棚,每逢下雨,下大雨,里边下小雨。由于长期睡在石级上,地下潮湿而且又凉,很多人都的了关节炎,但他们仍然坚持在工地上。(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孕育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被逼的脸1960年的大年都没过就进入了太行山。此时,正是年轻的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国家没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施工没有任何的大型机械设备,更没有任何的现代化运输设备,并且此时也正是我们的祖国最饥馑的年代,修渠民工们每天只有6两粮食,唯一可以补充的就是糠麦和几十种野菜。但林县人硬是咬着牙,鼓着劲,凭着自己的一双手,靠着一锤一杆,逢山破山,遇沟架桥。终于把漳河水引到了林县,从根本上改变了祖祖辈辈靠天等雨的生存状况。林县的历史由此重写,林县的地图也由此重绘。

当年修建红旗渠,林县共动员了31万群众参加,投工4126万多个,开挖土石方222

5万立方米,削平山头1250个,架设渡槽151个,凿通隧洞211个。如果把开挖的土石筑城高2米,宽3米的高墙,它的长度可以从南国的广州一直连接到北疆的哈尔滨。而修渠的投资却只用了6800多万元,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其实里面还有许多不计报酬,不为名利,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成分,而这些都是不能用常规来衡量也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千军万马战太行,杨贵是主要的决策着。那个时候他是林县的县委书记。他不忍心林县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后还受干旱缺水的煎熬。他最了解广大农民世世代代的痛苦以及愿意为解除痛苦所付出的代价。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全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然而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我国经济工作忽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犯了急躁冒进,高指标的错误,加上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国际上的反华大合唱,在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政权残余趁机进行反攻大陆的煽动宣传。使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暂时的困难,各项重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1年1月,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夯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速度,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具体贯彻执行中,在黄河省一些地方提出了白日休整,停止农村一切农业基本建设,水利工程一律下马,学校停止体育课这种不实事求是的“一刀切”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被动。常言说得好,有人打喷气,就有人得感冒。在红旗渠工程动工之初就持有不同的意见的人,一看温度适宜马上跳了出来,抓住红旗渠工程建设中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问题,比如,修去民工吃住条件恶劣,每人每天只有一斤粮食标准,住在山崖河滩,加之缺乏经验,出现过战线拉的过长,运输跟不上,技术力量薄弱,以及发生过几次伤亡事故等大做文章,说什么红旗渠是死人渠。如果把修红旗渠的工钱用来打井,早就把林县淹了,修建红旗渠劳民伤财,穆易带领群众修建红旗渠是想捞政治资本,修建红旗渠是县委头脑发热膨胀。但是杨贵仍然一直坚持带领全县人民修渠不动摇。

三、青年洞是怎样炼成的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6米,高6.2米,纵坡为1/5000,设计流量23秒立方米,总投工13万余个。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也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就继续施工。当时每个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然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经月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0.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终于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

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专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四、社会反响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

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平等曾先后来临红旗渠视察。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视察红旗渠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要弘扬当年的修渠精神,把红旗渠精神代代传下去。”1996年6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红旗渠时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河南的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1996年,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工期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五、红旗渠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导向

从主流上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态度和行为处事是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拥护者,他们高度支持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严格遵守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满了信心,然而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理念信仰和价值观的影响,必然也难逃一些落后的、负面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极力遏制各种落后思想,落后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蔓延。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锐意进取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对当代的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引领大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当代的学生群体中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首先,由于有些大学生从小下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中,家长过分 宠爱 使得他们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家里拿的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在大学期间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大学轻松时光,因害怕辛苦很少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出了大学他们也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想法,金寄存希望与家人帮忙找到工作。其次,受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的影响,某些大学生滋生了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攀比的心理,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社会与其艰苦奋斗,不如投机取巧,这些生活态度无疑将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影响下,他们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甚至有可能造成社会矛盾,成为社会负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力量。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大学生日常教育工作中,对学生不断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宣传,能对有上述不良思想的大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红旗渠的开凿更是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学生详实地了解红旗渠修建时的艰苦背景和取得的光辉成绩,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识到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奋斗,认识到在优越的社会条件下,只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创造者。

(二)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在当代大学生当中,某些学生因为从小就是独生子,就自认为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以致于在生活中极易过后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平等地与人交流,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此外,受一切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有些大学生从注重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转向过分注重实用价值和物质享受,从而致使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无组织无纪律的那个现象屡见不鲜,红旗渠精神是以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团主义精神为向导的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国家间政治经济竞争下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在大学中发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既讲价值规律又讲无私奉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的局面,从而最终增强我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和创造力,在红旗渠精神的影响下,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甚至在毕业之后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他们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精

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展拳脚,将自己的知识和精神传给边远、贫困地区的社会建设者,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的精神引导大学生培养科学扎实的办事作风,社会发展速度的过于迅猛使得很多人患有易浮躁、易冲动的毛病。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急于求成,想迅速的融入社会,他们以为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理论知识和比较完善的工作蓝图就可以轻松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然而回归现实,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稳扎稳打的习惯,大学生们的工作计划很快会遭遇滑铁卢。所有的宏伟蓝图都成了泡影,于是他们就开始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怀疑,以致再没有激情兑现自己的承诺。红旗渠精神映出:敢想敢干和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的,坚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反映出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而这种理想抱负要成为现实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灵活用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之上。

总之,通过本次课外实践教育,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彻底被红旗渠精神折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一红旗渠精神为准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红旗渠传》

刘法修著 【2】 《行走中原》

上一篇:水彩画的技法简介下一篇:德国留学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