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型仪器管理

2024-07-10

医疗大型仪器管理(精选9篇)

医疗大型仪器管理 第1篇

论文摘要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明显增多,这对高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高校进行现代化科学研究、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否得当,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能否提高的主要指标。

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的力度不够当前,许多高校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只在本学校内或者本单位使用,开放范围很局限。

而且,在大型仪器的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对外交流,使仪器设备资源不能共享,使得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偏低,影响了科研的正常开展。

还有部分高校,没有出台关于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政策或制度,影响了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效益的发挥。

(二)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制定了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规章制度。

但仍有部分高校,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也未必严格执行。

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没有建立完善有效地监督、评估机制,致使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当的现象频繁发生。

操作人员不能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不到位,造成了部分仪器设备折损,从而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准确性、有效性。

另外,大型仪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不能创收,高校一般很少安排相应的保养、维修经费,致使部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

(三)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队伍不专业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价格相对昂贵,多为高新技术设备,操作程序比较复杂。

高校在配置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上,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确保操作安全。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中,高校并没有配置大型仪器设备专业操作人员,操作者多为教师或者研究生,很难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实验室工作向来不被高校管理层重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章程。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不稳定,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严重影响着部分仪器设备功能的发挥,很难表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二、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效益提升的策略

(一)构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利用效率构建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是实现高校设备资源共享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有针对性的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服务站。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可以将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相关规格、型号、功能等等信息公布在网站,并且形成科学的网络管理体系,向全社会开放。

这样既可以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学术、技术交流,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

同时,高校相关部门应建立专业的大型仪器管理共享平台中心,有专门的维修、保养基金,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分配,力求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够及时有效,从而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建立完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高校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之前,要对设备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严格的评估和论证。

对于一些效益较差的设备可以不购置,对一些资源共享平台中拥有的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可以不重复采购,避免资源的浪费。

建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常规管理制度,包括日常使用中的操作、用电、用水等安全制度。

并相应地制定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责任到人、责任到位,才能确保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安全;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有效地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保养。

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针对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状况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延长。

同时,也可以制定激励机制,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服务积极性,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为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支持。

(三)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大型仪器设备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高素质的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校应加强大型仪器设备专业管理、技术人才的培训,使它们能够及时适应不断革新的技术。

高校可以组织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班,对操作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安全意识培训。

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和操作理念,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高校应建立规范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团队,使岗位轮转正常有序,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另外,高校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机构,有利于大型仪器的充分利用。

学校应鼓励一部分管理人员继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

结语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及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管理效益,是高校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提高的重要基础。

只有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建设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大型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从而推动高校教学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产权理论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蔡兵,刘姝伶,尹玲娜,王学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02:259-263.

[3]洪霞,韦须祥,周俊,李宜祥,崔益军.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07:232-235.

【2】大型医疗设备调查及其效益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医院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使用效益,对于医院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集团下属院区不断引进各类先进的医疗设备仪器,庞大的资产比例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对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管理。

1、大型医疗设备调查介绍

1.1调查范围

集团下属各院区医疗设备原值庞大,其中专业设备将近占50%。

因此我们抽取了各院区5万元以上专业设备进行调查与取数。

1.2调查步骤及取数方法描述

(1)我们从各院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导出5万元以上专业设备,将设备基础信息反馈给科室,由科室自查设备是否存在或有无遗漏,同时上报设备相应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日常对设备工作量有登记的科室需报送该设备在特定期间的工作量。

(2)我们根据科室上报的收费项目名称,通过各院区收费系统查询收费记录,初步确定设备的工作量情况,并与科室上报数进行核对。

(3)完成以上工作后,我们下到临床科室,将所查到的工作量反馈给科室,并与之前所上报的工作量进行对比,对于两者差距较大的设备,协助科室进一步确认,找出问题所在。

(4)根据核实的设备工作量,要求科室将设备的使用状态分成饱和、偏多、正常、偏少、闲置以及报废6种状态。

对于一些工作量偏少及闲置的设备,我们重点关注,初步了解原因,为后期改善创造条件。

(5)对于无法收费或者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设备,根据科室的记录或科室负责人的主观判断确定设备的使用状态。

1.3调查结果

我们重点关注那些使用状态偏少及闲置的设备。

结果,偏少及闲置的设备约占设备调查总台数的20%,占总原值的15%,比例还是比较大的。

2、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工作量偏少及闲置的设备中,有不少设备因为刚购入不久,新设备、新项目的推广仍需时日,造成工作量不足;有些设备则因为使用年限长,经常出现故障,或已技术淘汰,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排除设备使用年限的影响,我们发现,造成设备使用率不高、管理效益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前期购入时缺乏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1)科室购入设备时对设备性能、参数了解不够。

部分设备购入时,科室没有充分了解其性能、参数,导致购入后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如某院区动态喉镜(原值60多万元),因出报告时间慢且没有配备相应的医生工作站,并不适合门诊人次较多的耳鼻咽喉科,目前只作为某些仪器的替补使用;超声波清洗器,因清洗器太小,器械放不下,目前处于闲置状态。

(2)收费项目不规范。

部分科室在申购设备前,没有与物价管理员沟通,导致设备购入后因无法收费或无法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使医务人员提供服务或病人接受服务的热情下降。

这就使得设备到位后使用效率不高,有些设备甚至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违背了购买初衷。

(3)没有做好设备的宣传工作。

有些新设备引进时没有做好宣传工作,引进后病人根本不知道医院购入了这样的医疗设备。

或者对性能及功效并不熟悉,不敢轻易尝试。

等购入后再进行宣传,让病人慢慢了解,此时已经失去了一部分病源。

2.2购入设备的后续工作迟滞

(1)人员、技术、场地等相应配备迟滞。

设备购入后,因设备运行的基本条件(如人员、技术、场地等)不具备,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如某院区经脐单孔腹腔镜通用摄像平台,因其属于高新技术,目前只有一位医生在开展此类手术,故设备利用率不高;而另一院区睡眠监测系统,因到位后没有及时安排监测专用房间,设备工作量偏少。

(2)设备投资效益分析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引起科室重视。

很多大型医疗设备购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效益分析,导致科室无法及时了解其使用状况,从而不知道如何改进。

或者投资效益分析反馈后,科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这种情况。

2.3其他

有些设备购入后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及学生教学,不能收费,工作量也往往偏少;有些设备受到病源限制,有专门的适应证,针对专门的病人。

除此之外,还有些设备恰巧在我们调查时间段进行维修或者出现故障,因此工作量偏少或闲置。

3、加强大型医疗设备效益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资产的属性就是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医疗设备效益管理,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做好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工作

要充分了解设备的参数、性能,结合科室实际购买。

首先,科室要清楚到底要购买什么样的设备,设备主要用来做什么,希望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或者相对于旧设备,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更新、改进。

同时,要积极联系医学工程部、采购供应部等相关部门,把需求及时向他们传达。

对于可以选择的设备,要对它们进行全面的了解、比较,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避免一味崇尚购买最新、最前沿的设备,而导致购入后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其次,在财务部门的帮助下,科室要做好设备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积极联系物价员,确定设备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医保相关政策,避免盲目参考其他地区的收费而忽视实际。

同时,大致预期其工作量、收入及相应的成本消耗,预估其经济效益,避免预期过于乐观而导致后期科室积极性的下降。

3.2准备好相应的配套设施

人是设备操作的主体,在设备采购前,各科室要针对新设备做好相应的人员安排及培训,并且尽可能安排多个人员,避免有设备没人、工作量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好房屋等配套设施,及时跟采购供应部沟通,保证耗材的充分供应,保证设备的工作量。

3.3做好项目的宣传工作

对于新买入的设备、新开展的项目,集团或院区要大力支持,在成本核算、绩效核算方案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政策。

使用科室更要予以重视,加大宣传的力度,尽可能多争取病源。

对于科研设备,也要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方面的作用,只有让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临床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会显现,医院设备投入的成本才会得到弥补。

医疗大型仪器管理 第2篇

一、为了加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根据生物系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23种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以及单价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国内外仪器设备和单价虽不满10万元,但在国内比较稀缺的仪器设备均定为大型贵重仪器设备。

三、凡属本办法管理范围的仪器设备,在购置时不论使用何种经费均属学院统管设备,管理权归院设备处。使用单位负责保管和使用中的具体管理。设备处有权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鉴定,对设备进行调剂、转移等。

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由使用单位提出专门的书面申请报告,由设备申购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技术和经费的可行性论证,并填写论证报告,报设备处并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采购计划。

五、已批准决定购置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各申请单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房屋及其它安装条件,做好使用、维护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计划的安排,保证设备到校前完成上述各项准备工作。

六、设备到校后,申请单位应立即组织校内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做出验收报告存档。如发现质量不合格,必须及时提出报告,以便在限定的索赔期内办理退、换、补、赔手续,如因延误而超越索赔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申请单位承担行政责任。

七、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一律实行“专管共用”,由使用单位指定专职技术人员管理,面向全院服务。专职管理人员如因进修学习、工作变动等原因需要更换时,设备所在单位要及时明确专职技术管理人员,拟定操作规程,填写使用及维修记录。对仪器的性能和指标进行定期校验、计量和定标,以确保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对上机操作人员应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使用仪器,未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和专管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仪器设备。

八、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建立“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技术档案”(包括原机性能及自然状况、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可行性论证报告、购置合同、验收记录、操作规程、检修记录、使用记录等直至报废)。档案正本一律存放在院综合档案室,副本随仪器设备放在使用单位。

九、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使用操作记录,按日记载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等情况,每记满一本将使用机时、使用方向的分析一起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存档。

十、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完成学院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校际技术协作、咨询及对外有偿服务,制定的有偿服务收费标准应报生物系批准。对工作量酬金按生物系有关规定办理,但无论何种经费购置及何种原因造成闲置不用和长期使用率很低的仪器设备,学院有权调拨到其它急需使用的单位。

十一、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任何人无权进行拆改,如因开发新功能、改造老设备必须进行拆改时,使用单位需提出可行性报告,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十二、大型、贵重仪器因技术落后、损坏、维修费用过高,而没有修复、使用价值的,由使用单位提出报废申请,经过技术鉴定,提交院实验室工作领导小组讨论,报生物系批准后方能履行报废手续。

初探大型仪器平台的管理共享 第3篇

1. 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 我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经费也同时快速增长。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购置仪器设备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再者我校专业众多, 各院系部门经费来源多样, 专业性较强, 在仪器设备购置时, 论证调研不充分, 急于组建各自的一套与学科相关的设备, 导致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亦或是选型针对性差, 导致仪器设备性能不够或者功能过高;造成了资金使用效低和资源的浪费。

2. 仪器设备共享率低。

由于购置仪器设备重复率高, 各学科专业各自为阵, 仪器设备都是分散管理、封闭使用、缺少共享, 导致使用率低, 甚至某些设备长期闲置, 根本无法发挥价值;其次因为维修基金少, 实验室担心仪器设备损坏, 所以就基本上不对外开放, 或者仅开放小型仪器。

3. 仪器设备使用人群少。

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精密性高, 操作复杂, 所以使用人员需要较好的实验技能和维护保养的观念, 高校中仪器设备的专业人员较少, 除了培训过的老师和部分学生可以单独操作外, 为了避免仪器设备的损坏, 一般情况很少有人可以操作使用大型仪器设备。

二、探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对策

1. 设备采购规划化管理。

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根据要求严格执行。设备采购前充分调研同类仪器在校内外的分布情况, 准确评估购置设备的必要性和使用效益预期。切实做好资金的合理化规划化使用, 最大程度提高资金利用率和降低设备的重复购买率。

一统筹规划。根据学校学科专业方向, 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的仪器设备现状, 制定配置使用需求规划, 避免重复购置。

二论证采购。仪器设备采购者充分调研所购设备的各项指标参数以及其他方向, 由多部门组织专家对需采购设备充分论证, 全面考虑需采购设备的分布情况, 年使用机时, 通用性程度, 效益预测以及资金利用率等, 增强对采购设备的客观认识。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标以及验收工作, 根据需求认真攥写设备参数, 技术指标, 避免发生倾向性购置。

2. 建设共享平台开放运行。

根据学校现状, 构建校级大型仪器的共享平台。将学校目前40万元以上的设备纳入共享平台, 制定仪器开放使用预约办法, 仪器开放使用管理办法, 仪器损坏维修赔偿办法, 共享平台管理人员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 分层次面向全校以及社会开放使用。开放式使用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降低采购设备的重复率。

共享平台设置校级、部门、课题组三级组织管理机制。学校资产管理部作为一级管理者, 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政策;二级管理为部门资产管理员, 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 包括对人员、仪器管理以及激励政策、测试收费等方面。三级是课题组实验室, 实行专人负责制, 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我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首先面向校内服务, 在满足校内服务的其他时间, 对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有偿服务, 同时面向社会开放中, 能够有效形成多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促进了教学科研的发展, 深化落实我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建设。

3. 人员培训和规划管理。

仪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也影响到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整体科研水平的高低。大型仪器一般高精密度, 高复杂性, 管理人员需要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责任心, 才能保持仪器的正常稳定运行。首先大型精密仪器需要专人专管, 做到对所管仪器了如指掌;其次定期对管理人员培训, 深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向, 能够深层次剖析仪器, 防患于未然。第三要定期培训研究生, 因为专管老师的条件受限, 将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仪器的操作使用。

三、结语

浅谈大型分析仪器的管理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大型分析仪器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206-01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对高等院校在硬件、软件的配置上都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其中大型仪器也逐年增加[1]。以本中心为例,目前约有1500万的仪器设备共100多台,其中大型精密分析仪器搭20多台(套)。如何对这些仪器设备做到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是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更新与积累,现本人结合中心现状,就“人、机、环、法”4个方面浅谈大型分析仪器管理对策:

1 大型分析仪器的管理人员

本中心除开展科研教学等工作外还承担着学校各兄弟学院的分析测试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仪器的使用率高、运行时间长、检测强度大,管理人员应做到在仪器如此高压环境工作下能继续以高稳定性、高精度性、高寿命性运行以及保证能按时按质完成所下达检测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1.1 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管理人员以“一机一人,专人专管”为原则,对仪器的日常使用、维修、保养、仪器功能开发等方面都应面面俱到,有力驾驭,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时随地通过学习书籍和相关文献、参加技术培训和交流会等方法来提高业务能力,以便了解先进仪器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技术,可以学习新实验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1]。

1.2 培训全面,受训上岗。

如分析测试工作任务繁重,管理人员可根据自身任务负责情况,在有效控制下可培养协助检测人员,但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厂家或学校组织的仪器原理结构、基本使用技术等全面培训,管理人员必须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3 现场监督,统筹安排。

在项目测试过程中,仪器管理人员必须现场监督仪器运行的情况以及检测人员的实验操作,并记录在案作为日后对检测人员考核的标准之一。当受检指标种类繁多,管理人员须做好统筹安排,对指标进行合理分类。此举有益之处在于:第一,对于性质相似或相近的检测项目或指标间的仪器调试、实验条件变更能有效控制,减轻因实验条件的变更对仪器稳定性、精度性所带来的影响;第二,分类检测能够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缩短仪器运行时间、减少能耗、延长耗材使用寿命;第三,对于检测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2 大型分析仪器的设备管理

2.1 大型分析仪器的购置与验收

在购置大型分析仪器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根据检测需要、实验室环境条件等选购仪器或配件;第二,应从多方面调查现有用户的使用评价意见、厂家的售后服务与售后培训情况以及价格情况;第三,做好各厂家各型号仪器性价比比较工作,统一招标,必要时可请专家进行咨询、评议和论证,由专人调查后写好可行性报告[2]。

大型分析仪器的验收:检查外观包装的完整性;开箱后一一核对装箱清单与合同书上的零配件是否对应或齐全;检查各零配件的操作说明书、合格证书、工作站安装盘等是否漏缺;按照说明书上约定的方法对仪器的稳定性、精确性以及对样品检测的重现性进行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评价后买卖双方负责人需在仪器检定报告上签名,一式两份存档;验收完毕后需建立仪器档案,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书、购置清单、仪器检定报告以及操作说明书等。

2.2 大型分析仪器的使用

使用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及格后方可上机操作,操作前必须对仪器进行检查,操作时遵守仪器操作规程,并对仪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进行记录并处理,操作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必要时需对仪器进行清洁,如高效液相色谱管路以及色谱柱的清洗。

2.3 大型分析仪器的维护管理

整编与仪器相关的资料:包括仪器操作规程、检测方法更新记录、使用记录、耗材换装记录等。对于使用率较高的仪器,应制定每隔一段时间或每测试若干样品后对仪器进行稳定性、精确性、重现性、最低检测限以及噪声检测的计划,并记录在案,此举有利于跟踪仪器的使用情况,在仪器维护上取得主动权,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对于使用率较低的仪器,应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通电或运行。在对仪器的零配件进行维护或更新时,一定要遵照仪器的维护方法进行,若遇精密性要求较高或管理员无法进行更换的零配件,建议主动联系厂商,由它派人前来维修。每次维护或更新零配件时,都应做好相应记录,尤其是零配件等耗材使用记录,且需根据耗材使用的情况,做好耗材购买记录等。

3 大型分析仪器的安放环境

在作仪器购置计划之前,也应把仪器的安放位置纳入计划范围内。否则当仪器到位后,造成无处放置现象,长时间不开箱,错过了最好的试运行和保修时机,最终造成设备贬值浪费[3]。若实验室条件允许,应在实验室内仪器的用电上安装继电器,防止因人为或自然因素而导致用电突然停止对仪器造成的损坏。

为了得到可靠的测试数据以及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应对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场干扰实施控制。例如气质联用仪,所放置环境应保持干净、湿度较低、粉尘少;而对于红外分光光度计实验室,环境湿度是控制的重点,尤其在高温、潮湿季节应注意开启空调机和除湿机以降低环境湿度,避免仪器中的盐岩窗片或溴化钾分束器受潮分解导致仪器损坏[2]。

4 制定大型分析实验室规章制度

随着实验室的发展,所购置的仪器以及引进的人员会逐渐增多,加上仪器价格昂贵、维护成本较高,若仪器的操作人员管理不规范、技术不专业、实验室环境要求不达标等往往對于仪器使用维护造成损坏。因此制定实验室规章制度,杜绝在“人、机、环”等环节上出现的弊病以及错误,以确保工作井然有效的开展,防止事故的发生。

“人”——制定持证上岗制度。仪器管理员应对测试人员的资格进行培训审核,对于欲使用某种仪器的学生,建议集中讲解培训与上机辅导相结合,取得资格后方可上岗。“机”——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必要时应于使用前后对仪器进行清洁与维护,作好记录,存入仪器档案里。“环”——制定实验室环境控制制度。实验前后,必须对实验室的卫生以及安全进行监督,确保实验结束后断电、断气等。

参考文献

[1]宋晓青,冉国侠,杨杰,等.大型仪器管理几点心得[J].化工管理,2011,39(3):192~193.

[2]刘琪,王树槐.色谱及光谱分析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3,9(1):62~63.

[3]苏艳,何茜,李吉跃,等.浅谈大型仪器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8(23):15~18.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第5篇

一、总则

1、为了加强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的作用,制定本办法。

2、凡达到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仪器设备就属大型精密仪器,均属本规定的管理范围。

3、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含2万元)。

4、单价虽不满2万元,但一个完整的系统价格在二万元以上的设备。

二、常规管理

1、建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审购设备审批表、论证报告、有关批准文件、合同及附件、进口免税批件、商检报告、验收记录报告,仪器设备的技术资料、操作规程、技术开发记录、使用维修记录以及添置的零部件及配套设备等有关资料。技术档案由实验设备管理部门和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建立,分别保管。

2、根据仪器特点对每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应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对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的,则根据情节轻重应负赔偿责任或给予纪律处分。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定置、定岗、定员的三定原则。所谓定置是指定仪器或设备的固定安装或放置位置,定岗是对某台仪器设备确定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定员则根据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要求以及实际的工作量确定配置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要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和安全防范制度,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是负责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做好使用记录和仪器设备维修记录,指导上机人员操作,使用完毕后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等。

三、使用管理

1、能用一般仪器设备的实验,一律不得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行专管共用,打破部门所有制的习惯,扩大使用面,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积极参加自治区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条件的都应努力为社会服务。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应视校内、高校系统内和外系统单位的不同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妥善安排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作用,以提高投资效益。

4、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必须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内容包括:实验内容、使用人姓名、使用起止时间、仪器设备使用前后状况、实验室主任及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签名等。

浅谈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第6篇

浅谈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摘要:大型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工具,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型仪器存放地点的管理、大型仪器使用的管理和大型仪器管理人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为同类实验室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存放地点;使用;管理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4-0007-02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重要保障,是衡量高校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也加大。如何有效地管理、使用好这些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是高校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本文针对河南城建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管理,从大型仪器存放地点的管理、大型仪器使用的管理和大型仪器管理人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为同类实验室提供借鉴。 一、大型仪器存放地点(实验室)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和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针对实验室的管理,我系实验中心对中心的人员、经费、仪器设备、实验用房、实验教学等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定有实验员、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职责,并把这些明文规定挂在每个大型仪器实验室里。具体实验室管理措施有:①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台面整洁;②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③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④实验完毕及时清理实验室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不要存于实验室。 二、大型仪器使用的管理 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随着我系的大型仪器的引入,为保障仪器的良好运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我系对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加强了科学管理,具体措施有四方面。①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的技术先进性,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管理才能保障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首先,本实验中心实验员(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根据专业划分为各个实验室,如发酵工程实验室,实验员的专业是发酵工程专业,这样专业对口,管理起来方便(因为本实验中心将5万元以上大型仪器根据功能,如发酵罐、喷雾干燥器等划到发酵工程实验室)划分为各个实验室,有专门的实验室存放大型仪器。然后由各个实验员实行专人保管责任制。②大型仪器设备设有专门的使用档案。要求实验者在操作前后在专门的使用档案(实验中心每台大型仪器配有设备履历书、设备使用申请书和设备记录本)对仪器设备使用、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要求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操作指南(每台仪器旁边都有操作指南),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仪器出现异常,要及时联系实验员进行排查。③大型仪器设备卫生的管理。实验中心使用的大型仪器及部件要保持清洁,采取防尘、防潮等维护措施,实验中心每年开学初和学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卫生检查,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④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的管理。建立了由实验员、学校设备处指定的维修人员和厂家维修人员共同负责的仪器设备维护的管理。保修期间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员与厂家维修人员或销售代理商直接联系,由他们直接维修,同时,实验员要上报学校的设备处备案。保修期外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员先与设备处设备维修人员联系,解决了的问题,由学校维修人员维修,这样经济;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实验员与厂家或销售代理商联系,以保证及时维修。 三、大型仪器管理人的管理 1.要提高实验室工作管理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有杂、细、精的特点,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管理人员要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自己有时虽然付出了辛劳,但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得不到应有的评价。但作为实验员仍要尽职尽责,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2.保持稳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且增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作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的主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在保持稳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前体下,还要增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计划地组织技术员去其他院系或兄弟单位参观考察,学习他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需要重视对实验员的培训内容,包括:①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培训,如新到大型仪器的培训―培训仪器的基本功能操作、仪器维护、注意事项和仪器新功能的开放和利用等;②实训室管理培训,如实验室账册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③业务知识拓宽培训,如电脑知识的培训。 3.不断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范围,使实验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实验室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要争取在学历、外语水平、专业能力、大型仪器的维护和使用等各方面,对自身进行全方位充电。实验室管理人员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光要熟悉本专业的业务知识,而且也应通晓一些化工、机械和电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后,实验室人员要积极参与到各类科研工作中去,因为通过科学研究,不但能拓展实验室人员的知识面,丰富其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开发其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和高级精密仪器的增多,高校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也显得愈加重要。作为仪器设备管理者,不能把管理停留在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及维护上,更要适应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新环境,加强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制度的完善,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曾荣华,郑启明,李育麟,等.大型仪器使用及管理效益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8):151-153. [2]郑启明,冯景新,陈孔亮.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关口管理的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4):138-142. [3]尹招琴,朱维斌,李文军.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8(1):160-162. [4]梁洪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方法探索[J].畜禽业,,10:52-53. [5]毕建杰,王淑静,叶宝兴,等.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方法与经验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1):170-172. [6]李福星,王昌军.加强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8-29. 基金项目:河南城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9) 作者简介:廖春丽(1980-),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发酵。

医疗仪器管理规 第7篇

医疗室管理制度、坚持救死扶伤,树立良好的医德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对病员认真诊断,发药时应做到三查七对,确保无误。对危重师生,不能医治的,做必要的处理后,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转送医院诊治。、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4、建立完善各项学生病历管理档案,加强原始资料的管理与保存、止血包、纱布块应保证供应,且消毒后方能使用。6、上班时间应坚持岗位。如遇工作需要(如急危病员)不能按时下班应继续工作,并在处理完后方能离开。

7、不准搬动的仪器,不得随意挪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仪器运转异常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排除故障,严禁带故障和超负荷使用和运转。仪器损坏需修理者,可按规定将修理单逐项填写清楚报修;

成 村 学 校

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管理探讨 第8篇

一、实验室大精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1、仪器设备购置调研和论证不够严密

很多时候受环境和条件的局限, 学校对某些专业发展方向缺乏相应的前瞻性。很多学校仪器设备购置是由各专业提出计划, 经过汇总后上报审批。各专业申报仪器设备计划的依据是实验教材里的实验项目。至于这个实验项目是否代表了最新的技术水平, 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先进齐全等等问题, 很少有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很大部分仪器设备是因为科研项目的需要而购进, 等该项目结束后, 就有可能很久都不会再利用, 或者是利用率偏低,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管理缺乏创新精神

以川内某高校为例, 设备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校虽已理工科为主, 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原因, 大精设备主要还是材料、化工、制药、生物等专业使用频率高, 因此实验室隶属二级学院管理, 主要由系管理的体制, 使各系的实验室建设处于分割状态, 不能建立资源共享体系。还有的情况是购置的仪器设备不系统, 缺少相应的配件, 或者是必需的耗材, 造成大精仪器的功能不能完全的利用起来, 相应的造成仪器功能闲置浪费。

3、实验室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所谈到的教学改革一般都是指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而且各种教学成果, 如各类精品课程、教学录像, 以及现在所提倡的微课堂, 都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程科, 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但是实验室工作的改革是最具需求最有特色的改革, 尤其是大精设备功能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和设备的联合使用, 给实验室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然而实验室的工作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大精仪器设备动辄数万或者数十万, 且与之匹配的耗材和药品价格也很昂贵, 维持运行费用也不可小觑, 这就要求学校要有大量的财力投入;二是实验室的管理除包括正常的教学和分析测试外, 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对实验室开展的项目进行把关, 使实验室的相关分析测试或研究工作处于该领域领先状态。三是对大精仪器设备的深层次功能掌握还不够, 很多时候只是应用了仪器的基础性能。

二、实验室大精仪器设备规范管理的改进办法

1、成立独立的大精仪器设备管理中心或实验实训中心, 实行专人专业管理。

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 加强实验室的监控, 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这样最大限度减少各类仪器设备好像有人管但一出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 同时也排除干扰, 加强对大精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和监督考评, 进而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以川内某高校为例, 该校成立了专门的分析测试中心, 属于学校独立的二级部门, 全部引进相关专业的硕博士, 不仅对仪器熟练操作, 完成样品的分析测试服务, 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和小型维修, 还能利用仪器进行各级别科学研究工作, 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2、建立资源共享与交流机制

大精仪器设备管理中心除了完成校内师生的基本测试服务外, 还要与相关院所建立资源共享与交流机制。例如加入各级别的分析测试平台, 定期进行行业的最新动态的情况通报和学习借鉴, 互派人员培训。对于一些没有或某些方面有所欠缺的仪器设备, 可以整合平台中这方面有优势的单位, 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如有的分析测试单位在环境监测方面有优势, 有的在食品药品监测方面有专长, 因此可以相互对接, 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这样不仅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还可以促进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水平。

3、测试服务面向市场开放

要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就要勇于走出去, 把先进的办法和技术推广出去, 再依靠社会的力量来发展自身建设, 实现互利双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对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和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分析测试部门要主动走出校门, 大力宣传, 为各个行业服务。就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说, 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 分析测试单位则可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最典型的莫过于贵金属和珠宝的检测。如这一年多黄金饰品由于受到国际金价的冲击, 一路走低, 很多老百姓为了保值增值选择了购买黄金, 但是新闻上报道某国际品牌都有含量不达标的情况。因此, 黄金的无损检测成为了当前的热门, 给分析测试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这样, 实验室分析测试技术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 而是走向社会, 服务社会, 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还产生了经济效益提升了工作热情。

4、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医疗大型仪器管理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大型设备 管理 思考

大型仪器是高等院校一笔重要财富,是教学、科研的重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我院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 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增设了有关的专业课程、选修实验课和毕业论文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人才培养,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我院按广东省教育厅要求,把单价在3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列人了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范畴。几年来随着大型仪器设备的增加,探讨如何建立、建全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的管理措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广东警官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以来,经过近5年的建设,挖掘潜力,整合现有资源,为实践性教学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环境和条件。现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千多万元,大型精密仪器共有4台,价值人民币近400万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数量虽然不多,却是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和科研的主要技术装备。

客观地说,我院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增长量远不能满足高校人才培养及科研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大型精密仪器没备需求的数量将日益增加,质量也将逐步提高。但因其价格高,而目前我们的财力还不雄厚,这就在需求和可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同时其在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是有部分设备存在机时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二是有些大型仪器设备由于专业性太强,同时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护管理,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三是信息流通不畅,研究人员既不知道谁需要共享自己管理的设备,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共享自己想要的设备。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管好、用好、维护好仪器设备,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使之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建立一种创新、可行、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加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利用率,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此,我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在仪器设备管理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管理者。选好、用好管理人员是仪器设备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的最基本条件。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一般比较复杂,要使大型仪器设备保养好并发挥正常的使用效益,必须要配备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管理人员。他们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要有几个不同学科、专业的综合知识,要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学院应为管理人员积极创造条件,一是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让他们了解先进仪器设备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二是有计划地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和进修学习;三是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讲解先进实验技术、新仪器的技术情况、新实验的测试方法、先进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技能;四是要解决设备管理人员在工资、津贴、职称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此,使一些理论素养高、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留在实验室岗位上。

二、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教育、科研、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目前,许多领域都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室、服务于社会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实验室发展的方向。构建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指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需要,打破部门所有制,按照仪器设备类型和功能, 建立有效的共享运行机制和开放机制的共享平台。

根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可以达到170%-200%,而在我国,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还未到25%。提高其使用效益,建设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成为当今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据悉,天津市于2009年9月搭成18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天津市教委将分散在各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集中备案,建立仪器共享使用平台,打破了本市高校间的“院墙”壁垒,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共赢。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搜索到全市18所高校的144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全面资料,包括功能特点,使用方法等。以前要做实验需要使用某个设备,研究者可能不知道哪所学校有相关专业设备,需要向同行、校友等询问求助。仪器共享平台破解了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使用需求的难题;除了高校师生,企业也能对需要的仪器进行检索预约,从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仪器共享平台也使高校师生研究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结合起来,通过联合研究,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素质。再有重庆市在2010年开通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网站,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内科技资源,整合了数十家单位价值近20亿元的1300台(套)科研设备,实现了仪器资源共享的数字化、体系化、网络化,成为全国最大的科学资源共享平台。

我们要充分利用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工作协作网,实现学院内各系部共享,跨院校、跨部门、跨地区实施资源共享等的形式,直接为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频次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大力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高校实验室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要组织力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对实验室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我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共有实验室28156座,全国建设了501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93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新的时期,实验室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发挥好高校实验室整体效益,如何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如何提高实验室队伍和教学科研水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是高校实验室面临的重要命题。

四、做好计量认证申请工作,使测试的数据为社会所承认。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要重视计量认证,根据国家有关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规范的要求,做好计量认证申请工作,使测试的数据为社会所承认,具有法律竞争力。这样做,能充分发挥高校的设备、人才优势,并使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仪器设备的经济效益。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利用好、使用好大型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天津视窗,天津市18所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搭成, 2009,9,10。

[2] 重庆日报,重庆建成全国最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2010,7,14。

[3]高静,顾文彬,谈高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体系建设,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11期。

上一篇:把梦想点燃下一篇:一、有效课堂提问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