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2024-08-08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精选6篇)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第1篇

气质,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它的产生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些是后天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每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其个人气质也各有迥异。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始终散发出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人格魅力。

那么,对于“红色气质”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且别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独特之处就在于“红色”二字之上。用它来形容和诠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最是贴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气质,展现得酣畅淋漓,散发出欲罢不能的“红色”魅力。他们从内到外都具有鲜明的“红色”特性: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气质”,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电影之后,除了震撼和感动之外,还应该深刻反省和认真反思,要从他们的“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钊、瞿秋白、、杨开慧、向警予、赵一曼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之所以面对敌人的各种威胁、酷刑和诱惑而信念坚定、忠贞不渝,之所以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带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场,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继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红色的营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执行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汲取奋斗的力量。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其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不停地奋斗、在接力传承地奋斗、奋斗!他们与封建社会斗,与反动的统治阶级斗,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与天斗、与地斗……他们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和一切艰难险阻,用不胜不休的精神投入到当前正在打响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争取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业绩。

总之,《红色气质》再现了红色历史、演绎了红色经典、诠释了红色精神,展示了中国气派。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要从《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朝着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进。(黄鹤)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第2篇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当年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瞿独伊,瞿秋白唯一的女儿,也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片中,借助特效,他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此次推出的《红色气质》微电影按照院线标准制作,适合电视、网络与移动终端等多平台、多渠道传播,是新华社在全媒体报道中的又一创新成果。

组织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二】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国家相册”展现红色气质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推开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宛如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35年福建长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了刑场。

鲜活的影像,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无畏,也展现了他们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和最难割舍的万般眷恋。

党的同龄人深情追忆父辈

瞿秋白牺牲时,他唯一的女儿瞿独伊,还是一个孩子。瞿独伊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影片中,借助特效,焦裕禄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组织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三】

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强大力量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组织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精选模板【四】

爱祖国,就要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印记着红色的史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特别是学习活的知识,学习做人的好方法。

但是毕竟不能人人在少年时代就踏遍祖国大地。

我们先来参加这“红色之旅”的读书活动,通过书本先来跨越祖国广袤的空间。

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

通过这次时空大转移的活动,我们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我们思考之后弄懂了: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红色之旅”主要历经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他们分别是::沪浙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东北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就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走进韶山毛主席纪念馆吧。韶山冲是毛泽东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懂得关心天下,是他成为中国革命伟大领袖的品质基础。

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吧。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走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吧。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进福建上杭古田纪念馆吧。古田会议使党和军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在党的建军史上树起了光辉的里程碑。

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过了20xx年的顽强奋斗之后,终于****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第一声礼炮,使******迎来了新生,使中华大地迎来了新生。

毛泽东主席在******城楼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红色之旅到这里全部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

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

组织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精选模板【五】

气质,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它的产生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些是后天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每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其个人气质也各有迥异。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始终散发出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人格魅力。

那么,对于“红色气质”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且别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独特之处就在于“红色”二字之上。用它来形容和诠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最是贴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气质,展现得酣畅淋漓,散发出欲罢不能的“红色”魅力。他们从内到外都具有鲜明的“红色”特性: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气质”,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电影之后,除了震撼和感动之外,还应该深刻反省和认真反思,要从他们的“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开慧、向警予、赵一曼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之所以面对敌人的各种威胁、酷刑和诱惑而信念坚定、忠贞不渝,之所以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带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场,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继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红色的营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执行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汲取奋斗的力量。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其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不停地奋斗、在接力传承地奋斗、奋斗!他们与封建社会斗,与反动的统治阶级斗,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与天斗、与地斗……他们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和一切艰难险阻,用不胜不休的精神投入到当前正在打响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争取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业绩。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第3篇

在去年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中, 我对其中的一个案例特别感兴趣, 那就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使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我认为这种方式在设计与实施方面都有它的独特之处, 即将学生这一段写的作文均装进档案袋里, 等过一段时间考试需要或毕业需求时, 再拿出来看看自己的这些作品, 学生的感受和当初写作时的感受尤为不同。有的学生会很惊讶地说:“原来我也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

人常说:有关方法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面对自己认为可行而又好的方法, 当时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档案袋评价”方式的优点是:真实、完整、形象、直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写作情况, 有利于学生反思, 有利用家长了解, 也便于教师查阅。若能真正将这种方法推广开来, 我们理想的“多元化评价”就能真正实现了。

案例中提到的档案袋的制作过程也始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更值得庆幸的是作文档案袋的使用留下了教师批改的“红色”印记, 这对于教师本人来说也是很欣慰的, 必定看到了自己在学生成长中的劳动成果。这样一种对于学生、教师均有益的方式, 我们没有理由不推而广之。但是, 这种做法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会给我们教师带来更大的工作量。我一个50岁出头的老教师, 代两个班的语文课, 本身工作强度对我来说就够大了, 再加上人到中年, 学校、家庭的压力也增大, 我担心这种做法难以长久坚持。另外这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也得打一个问号。所以, 我更赞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从事语文教学27年来, 我也不断地摸索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做法。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师最难的莫过于作文的批阅, 这种让人费力不讨好的事我自己做了若干年, 摸索了若干年, 最终在代近三届毕业生的时候才找到了一个方法:以评代批。我历届代的均是学生人数很多的班级, 而且学生素质也相对好些, 因此, 我就采用写2~3次全批1次的做法。即学生写3次作文, 教师即对全班学生的作文均能批阅1次。每一次写作课都要评出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 在下周的作文讲评课上, 被选学生的作文在教师批阅的基础上与全体学生见面。具体操作过程: (1) 由学生本人读自己的作文。 (目的是给人感受真切) (2) 不同层次的学生当场评价。 (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并且还得给出相应分数, 目的是和教师给的评语和分数比较) (3) 教师把自己的观点公布于众。 (惊奇的是, 大多情况下师生观点竟然不谋而合) (4) 教师根据学生的点评选出本节课评的最好的一个, 师生鼓掌鼓励。 (5) 最后, 我还会让学生随便说说本节课你的感受, 因为我还有一个要求:一课一得 (从语言、内容、结构、写法方面来谈) 。让每一个学生在作文讲评课后写两个内容:即本次作文值得坚持和值得推广的地方是什么;本次作文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之后, 教师一一列出以备今后写作借鉴。

总之, 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了学生自己的写作经历, 也见证了别人的写作轨迹, 更重要的是学生见证了优秀作文的诞生过程, 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自己的写作欲望, 也听到了其他同学的佳作, 真是一举多得。因此, 我和学生最期待上的就是两周一次的作文讲评课, 因为上完课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还有一点, 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虽然你的知识有所欠缺, 你的文化底蕴还不深厚, 你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 但学生愿意聆听, 能热情地与你沟通, 主动地进入你创设的氛围中去思考、去写作, 因为你能带领他们进入轻松活泼、诗意浪漫的语文课堂, 获取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相反, 你如果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 一味奉行“打是亲, 骂是爱”, 自视甚高, 即使学问再高, 其教学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 充分运用教师的情感, 精设教学过程,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从而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这或许才是真正的课堂。

除以上做法、想法以外, 还有一种学生蛮受益的方式, 那就是在每次考试的前一节语文课上, 我都会把学生本学期的作文本拿来, 让学生静静地、认真地全部读一次, 让它们作为学生本次考试的写作素材。 (凭借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 学生在考场上能把自己平常的作文水平发挥出来那就是最好的了) 这样做的结果:考试成绩下来后往往比师生想象的要好得多。因此, 在使用档案袋评价中, 我认为不是把东西装进“档案袋”才叫档案袋评价, 而应把学生成长的轨迹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才是最重要的、最可行的。所以, 我们不仅要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 还得要建立成绩档案、情感档案和成长档案,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新华社推出《红色气质》微电影 第4篇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当年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瞿独伊,瞿秋白唯一的女儿,也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片中,借助特效,他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此次推出的《红色气质》微电影按照院线标准制作,适合电视、网络与移动终端等多平台、多渠道传播,是新华社在全媒体报道中的又一创新成果。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第5篇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国家相册”展现红色气质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推开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宛如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35年福建长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了刑场。

鲜活的影像,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无畏,也展现了他们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和最难割舍的万般眷恋。

党的同龄人深情追忆父辈

瞿秋白牺牲时,他唯一的女儿瞿独伊,还是一个孩子。瞿独伊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影片中,借助特效,焦裕禄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二】

气质,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它的产生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些是后天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每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其个人气质也各有迥异。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始终散发出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人格魅力。

那么,对于“红色气质”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且别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独特之处就在于“红色”二字之上。用它来形容和诠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最是贴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气质,展现得酣畅淋漓,散发出欲罢不能的“红色”魅力。他们从内到外都具有鲜明的“红色”特性: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气质”,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电影之后,除了震撼和感动之外,还应该深刻反省和认真反思,要从他们的“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开慧、向警予、赵一曼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之所以面对敌人的各种威胁、酷刑和诱惑而信念坚定、忠贞不渝,之所以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带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场,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继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红色的营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执行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汲取奋斗的力量。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其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不停地奋斗、在接力传承地奋斗、奋斗!他们与封建社会斗,与反动的统治阶级斗,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与天斗、与地斗……他们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和一切艰难险阻,用不胜不休的精神投入到当前正在打响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争取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业绩。

总之,《红色气质》再现了红色历史、演绎了红色经典、诠释了红色精神,展示了中国气派。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要从《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朝着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进。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三】

气质,是一个人身上特有的从内到外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它的产生有些是与生俱来的,也有些是后天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每个人因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诸多不同,其个人气质也各有迥异。高雅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始终散发出让人羡慕和钦佩的人格魅力。

那么,对于“红色气质”这一新的概念,它又有怎样的与众不同且别具魅力呢?毋庸置疑,其独特之处就在于“红色”二字之上。用它来形容和诠释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最是贴切、最恰如其分的。

微电影《红色气质》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的气质,展现得酣畅淋漓,散发出欲罢不能的“红色”魅力。他们从内到外都具有鲜明的“红色”特性: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红色气质”,让人热血沸腾,给人以力量。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在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这部深邃、凝重、澎湃的微电影之后,除了震撼和感动之外,还应该深刻反省和认真反思,要从他们的“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

要汲取信念的力量。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开慧、向警予、赵一曼等无数共产党人,他们之所以面对敌人的各种威胁、酷刑和诱惑而信念坚定、忠贞不渝,之所以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面带自信和微笑走向刑场,归根结底是他们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继承他们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汲取红色的营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执行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去增强自身拒腐防变能力、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要汲取奋斗的力量。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辉煌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其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无数共产党人在不停地奋斗、在接力传承地奋斗、奋斗!他们与封建社会斗,与反动的统治阶级斗,与气焰嚣张的日本帝国主义斗,与天斗、与地斗……他们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精神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干好本职工作,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去战胜各种困难和一切艰难险阻,用不胜不休的精神投入到当前正在打响的扶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争取取得新的更加骄人的业绩。

总之,《红色气质》再现了红色历史、演绎了红色经典、诠释了红色精神,展示了中国气派。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共产党人,要从《红色气质》中汲取红色力量,不断朝着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奋勇前进。(黄鹤)‘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心得体会参考范文【四】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于20日上午9时50分陆续在各类新媒体终端和户外大屏发布。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当年就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瞿独伊,瞿秋白唯一的女儿,也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片中,借助特效,他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3D还原的历史瞬间,人物和场景“动”了起来,照片背后的故事也“活”了起来。新媒体理念和技术制造的特效,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此次推出的《红色气质》微电影按照院线标准制作,适合电视、网络与移动终端等多平台、多渠道传播,是新华社在全媒体报道中的又一创新成果。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五】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第6篇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2021年观看影片《红色气质》心得体会文本【二】

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由新华社打造的微电影《红色气质》。该片只用9分5秒确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与其说是微电影,更像是一部微纪录片。淡淡的叙述中,有着一股厚重的力量!

微电影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影片中,故去的共产党人跨越时空,与同志“相聚”,与家人“重逢”,让人们仿佛穿梭在历史长廊之中,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对话,感受红色信仰、红色气质代代传承。当看到瞿独伊女士说;“始终不明白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个是我的父亲”时,很是感慨。是呀,大义凛然,从容自若,笑对死亡,这就是共产党员身上特殊的气质,就像一杯勾兑的烈酒,相互矛盾确又浑然天成。在面对国家存亡,名族危难时,你从来都不能想象,在各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对于一个人95年很长,而对于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党,正值青春年华。95周年慢慢走过,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震惊的事情,都仿佛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这红色的气质从未褪色过!95年风雨兼程,无数共产党员先烈们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执着,为了党和人民,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奋斗终身,才使得中国有了如今的翻天覆地变化,才有了今天民主和谐社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我们是否有义务来明白先辈们艰苦奋斗,呕心沥血的付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2021年观看影片《红色气质》心得体会文本【三】

党旗飞扬,总能够让我们回想起,苦难日子里的艰难回忆。遥想当年,外族入侵,家国动荡,国虽然未破,山河却已经不在,面临如此困境,一部分共产党员“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开始为了寻求民族独立,而踽踽独行;及至发展高潮,却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战,怎是一个凄凉与艰苦可以形容?好在众志成城,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却又陷入国内解放战争。战争终会过去,苦难也成为了锻炼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从艰难起步,到今日的国家雄起,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不变的还有我们心中深藏的家国情怀。

在《红色气质》微电影里,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抵万金”已经是常事,更何况要留下一两张影像资料,是何其艰难。然而,不知道是因缘际会,还是应该如此,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依旧被保存了下来。一张照片,是一种选择,是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冲锋,冲锋,在冲锋,在不同时期的冲锋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永远冲锋在前的珍贵品质和坚定信仰。

以家国为己任,以奉献为平常事,让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号召人心的能力。以家国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怀人民,人民自然会感激,会心生拥戴;以奉献为平常事,这让在中国的战争或者和平时期,都有一批坚定地开路者,若前路是荆棘,他们会踏平,若前路是敌人,他们会打败,若前路是自己,他们会让路……

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好的坚定信仰。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2021年观看影片《红色气质》心得体会文本【四】

党旗飞扬,总能够让我们回想起,苦难日子里的艰难回忆。遥想当年,外族入侵,家国动荡,国虽然未破,山河却已经不在,面临如此困境,一部分共产党员“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开始为了寻求民族独立,而踽踽独行;及至发展高潮,却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战,怎是一个凄凉与艰苦可以形容?好在众志成城,我们取得了民族独立,却又陷入国内解放战争。战争终会过去,苦难也成为了锻炼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从艰难起步,到今日的国家雄起,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不变的还有我们心中深藏的家国情怀。

在《红色气质》微电影里,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抵万金”已经是常事,更何况要留下一两张影像资料,是何其艰难。然而,不知道是因缘际会,还是应该如此,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依旧被保存了下来。一张照片,是一种选择,是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冲锋,冲锋,在冲锋,在不同时期的冲锋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永远冲锋在前的珍贵品质和坚定信仰。

以家国为己任,以奉献为平常事,让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号召人心的能力。以家国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怀人民,人民自然会感激,会心生拥戴;以奉献为平常事,这让在中国的战争或者和平时期,都有一批坚定地开路者,若前路是荆棘,他们会踏平,若前路是敌人,他们会打败,若前路是自己,他们会让路……

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定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定自己的家国信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捍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习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以自己在建设中的贡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好的坚定信仰。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2021年观看影片《红色气质》心得体会文本【五】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主题。

“国家相册”展现红色气质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推开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宛如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打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35年福建长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从容走向了刑场。

鲜活的影像,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无畏,也展现了他们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和最难割舍的万般眷恋。

党的同龄人深情追忆父辈

瞿秋白牺牲时,他唯一的女儿瞿独伊,还是一个孩子。瞿独伊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无私无畏,并用俄语再次唱起父亲翻译的《国际歌》。

91岁的新华社原总编辑冯健是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之一。50多年前,这篇名作让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全国。冯健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日夜操劳的焦裕禄,至死未与家人照过一张合影。影片中,借助特效,焦裕禄终于和家人“合影”了一张“全家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气质类型05-24

性格气质05-27

气质培养09-03

语文气质09-03

科学的气质06-04

气质联用论文09-01

书法的气质类型05-12

幼儿气质论文题目04-09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06-03

形容男人气质的词语06-28

上一篇:多品种小批量下的生产计划与排程管理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班主任一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