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效果

2024-05-29

课题研究的效果(精选9篇)

课题研究的效果 第1篇

研究取得的效果

1、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充分贯彻我校探究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五大教学原则,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了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开放的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结构融为一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熟悉家乡地理,是教师能按课程标准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乡土地理教学的必备的基础条件。通过乡土地理《宜宾地理》教学和实践,使我校的实验教师对家乡有了更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对家乡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一说到家乡,便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通过参与该课题研究,使我校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使之向“理论型”教师迈进,并极大地为其教学科学化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带动我校其它课题的研究,比如我在从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研究时,又参加了另一市级课题《农村初、高中学科教学一体化研究》初、高中地理科的衔接研究,也进入了结题阶段。乡土地理教学是在乡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没有对乡土地理进行研究,就难以完成乡土地理教学任务。

3、优化了学校办学特色,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对乡土地理《宜宾地理》完整系统的教学,虽然许多学生手中没有教材,虽然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几课时,但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家乡知识的渴望,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在课内,讲乡土发展的优势,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使学生坚信家乡发展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在课外,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够使学生动情,在实实在在的地理事物面前,爱家乡、爱祖国、爱科学思想就会萌发,滋长。一个学生在活动中这样写到:“以前,我虽生在宜宾,都不真正了解宜宾。这学期的野外考察,使我了解了宜宾沧海桑田的变化和美好的自然风光。在《宜宾地理》学习过程中,知道了宜宾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富饶的农业,腾飞的工业。从《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一章中,我看到了宜宾光明的前景,因此我对宜宾更加热爱了。如果我今后考不上大学,我一定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乡土地理教学独特的功能。通过乡土地理《宜宾地理》学习,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学习成绩大幅上升了,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高分多,二是上升快。近两年来,我校地理科初

一、初二年级都超县平,实验班教学成绩都获县等级奖。通过乡土地理《宜宾地理》的学习,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都增强了,学生自愿组织去清理周边环境卫生,清扫街道,并把家乡的水资源污染情况和水

土流失现状等调查及整改措施形成报告,递交政府相关部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六、尚需研究的问题

在乡土地理《宜宾地理》的教学和实践中,我校所提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的研究》的五大原则,实验的范围只在我校,范围小,而且是乡村农村中学,对乡土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乡土地理《宜宾地理》的全面推行,我校所提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学原则在其他学校,特别是城市中学中是否适用,还有待警方时间的检验。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条件差的边区农村中学,上网浏览家乡、祖国乃至世界方方面面的知识更是一种奢望。这条原则的普遍实用性不强。

七、课题立项以来,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⑴在校2006级和2007级的初二年级的学生中开展“我对家乡的认识”(教学前)(教学后)的问卷调查报告。

⑵组织实验班的学生对本镇乡镇企业的过去和现在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并让学生分组探讨以下问题:

1、永兴镇过去曾办过哪些企业?

2、导致这些乡镇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3、永兴镇发展乡镇企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今后该怎么办?

⑶安排实验班的学生走访镇自来水管理站和河流两岸的居民,了解街村和学校的饮用水的水源毛桥河水和桥巴河水被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⑷ 安排实验班的学生调查张场村水土流失现状,修建拦土坝对保护长江小流域-桥巴河流域的重大意义。

⑸安排实验班的学生对永兴镇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了以下一些话题:

1、永兴镇为什么被称为“川南藕乡”?

2、永兴镇分别在哪一年由政府牵头成立了“藕协会”和“养鱼协会”?

⑹安排实验班的学生调查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沼气示范村工程建设情况,以及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⑺安排实验班的学生调查学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学校是哪一年被评为市级“绿色学校”的?

课题研究的效果 第2篇

一、效果与成果的联系

成果与效果合称成效,都是经过研究、变革后的产物。任何一项研究活动,都是围绕研究目标,经过探索性的变革与研究后,促进了问题的解决,促进了认识的发展,研究的成果与效果,对是对研究目标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看,成果与成效是密切相关,共存共生的。

二、效果与成果的区别

第一,内涵不同

“效果”是研究后产生的教育发展结果,回答的是变革后的绩效问题,具体说明“研究的结果怎么样”。通俗的讲效果是表明通过教育科研,解决问题中“得实惠”的问题。

“成果”是研究后形成的教育思想结果,回答的是变革后的思路和措施,具体说明“研究的结果是什么”。通俗的讲成果是表明通过教育科研解决问题中“有路子”的问题。

第二,呈现的形式不同

效果是感性的:学生的变化,班风校风,教师的变化,各种奖励,社会影响,上级评价,家长反应,媒体关注。效果通常需要通过典型材料事迹加以展示。

成果是理性的:指形成概念、原理、原则等理论成果,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策略、基本模式、方法策略等技术成果。

第三,影响的范围不同

效果的影响范围较小。效果的影响作用通常直接表现在研究的局部领域内。这种影响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强调的选题的现实针对性得到解决的体现。

成果的影响范围效广。成果的影响作用由于其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规律意义,影响的范围较大。这种影响是我们在对带有共性规律的研究目标与内容解决后产生的积极作用。

三、研究报告中成果与效果的表述技巧

第一,成果表述中要体现成果与效果的联系。既要表明“效果”,更发关注“成果”的表述。目前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述中,对效果关注多,对成果关则相对较少。

第二,成果和效果应该是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产生的结果。学校课题研究中不要将一段时间内的全部成就都归结到某一课题上,只有与研究目标相关的内容才具有效果与成果意义。

第三,注重对研究对象客观状态和鲜活个案的描述。不论是对效果还是成果的描述,都要能在研究报告中体现出这种客观性和鲜活。当然这种内容可以在研究报告中的各部分结构中灵活表述,既不能没有,也不要重复。

培训效果的评估体系研究 第3篇

一、培训评估的含义

所谓培训评估, 是指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可分为培训前评估、培训中评估和培训后评估。培训前评估是在培训前对受训者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考察, 作为培训者编排培训计划的根据。培训前评估能够保证培训项目组织合理、运行顺利, 保证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培训中评估是指在培训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评估。培训中评估能够控制培训实施的有效程度;培训后评估, 是对培训的最终效果进行评价, 是培训评估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目的在于使企业管理者能够明确培训项目选择的优劣、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制订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培训评估的实践

即使企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培训评估的重要性, 但还是有一部分企业根本就不进行任何层次上的评估, 只是在培训结束后, 以报告的形式对培训进行总结。而另一方面, 现在许多企业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都加大了对培训的投资。一些著名国际大公司每年培训预算已经达到了上一年度总销售额的1%-3%, 最高的达7%, 平均为1.5%。如IBM每年用于培训职工的费用高达人均3000-5000美元。因而企业管理者不会满足原有培训评估状况, 大部分企业会依据唐·柯克帕屈克四层次模式进行一、二、三层次上的定性评估, 如BP中国、贝尔及摩托罗拉公司都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了解受训者对待培训的态度和看法, 通过培训所要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转化到实际工作中的情况。

三、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培训评估管理模式

如何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培训评估管理模式, 如何去衡量培训项目的投入是否值得, 一直是企业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我认为, 遵循良好的培训评估流程是顺利有效进行管理培训评估活动的关键, 一般说来, 有效的培训评估应该包括七个基本步骤:

1. 管理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评估应当从确定培训需求开始。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 如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小组讨论法、重大事件法、心理测试法等。根据培训课程、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企业管理培训需求分析主要是搜集与管理人员的个性、能力和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 一般是通过与管理人员及其上司和同事进行访谈, 以及进行心理测试来获取信息, 这些信息可用来确定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2. 确定企业管理培训目标。

培训需求分析明确了管理人员所需提升的能力, 评估的下一步就是要确立具体且可测量的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指培训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和预期成果, 管理培训项目可以包括多层次的培训目标。针对每个层次的培训目标可以制订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反映层评估的培训目标可以设定为学员满意度的分值, 如:用1~5等级评价学员的总体满意度, 至少应达到4分。学习层和行为层评估的培训目标应该包括:行动———告诉受训者他们在培训结束后做什么;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中所学时, 受训者可能会遇到哪些限制;标准———受训者在培训后可被接受的数量和质量表现。

3. 选择评估方法。

在选择培训评估方法前必须确定评估的层次, 因为这将决定培训评估开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一般情况下, 我们总会认为满意的受训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但研究表明, 反应、认知、行为方式和绩效成果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小。由此可见, 我们只凭借第一、第二层次的培训评估很难判断培训项目对员工行为的改变、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对于企业投入较大的管理培训课程进行评估应尽可能达到能够决定培训转换程度的目标, 即培训导致行为方式、技能或态度的转变或者影响企业效率有关的目标, 所以必须进行三级评估甚至四级评估, 针对不同级别的评估运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4. 设计管理培训评估方案。

一个卓有成效的评估过程应该经过仔细周密地计划。在设计培训评估方案时首先要明确以下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评估?谁将要接受评估?评估什么内容?如何进行评估等。

另外, 还要考虑到进行评估可以利用哪些资源, 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会影响评估进行方式。企业管理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培训前、后测试。培训前对受训者的管理知识、技能、行为表现进行测试。培训结束后, 再进行内容类似的测试, 比较两次测试的结果, 通过改变程度衡量培训的效果; (2) 对照组。选择与受训者的背景差不多的人员作为对照组, 培训结束后分别对受训者和没有接受培训的对照组人员进行管理知识、技能、行为表现的测试, 比较两者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培训的效果; (3) 时间序列。在培训前后一段时间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测试, 观察比较受训学员的改变来判断培训效果。这种方案与培训前、后测试相比更能考察培训效果的持续性, 可以了解培训的长期效果。

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案时应考虑到以下一些因素以确定培训评估方案:当企业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来修改培训项目时;培训计划正在执行中且可能会对许多员工和顾客产生影响;培训计划包括不同级别的培训班和为数众多的受训者等等。

5. 实施管理培训评估。

培训评估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往往把培训评估工作推到培训师的身上, 而目前企业外请的培训师很难去实施培训第三、四层次的评估, 更多地限于培训的反映层评估。其实, 系统地培训评估应由五方全部介入, 培训评估的效果才会更好。

企业高层:不直接介入培训评估, 但通过一些途径来对培训评估产生重大影响, 如:批准培训评估可用的资源;要求相关人员参与培训评估;明确表示对培训评估感兴趣, 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培训评估的积极性。

培训经理:设计培训评估方案, 与培训师共同实施不同层次的培训评估。是企业高层、受训者、培训师之间的纽带。

培训师:与培训经理共同设计培训评估方案, 根据培训评估方案实施评估。帮助受训者的直接上级召开培训前的动员会和培训总结会。

受训者的直接上级:受训者的直接上级在培训评估过程中负责为员工选择最恰当的培训课程;召集学员开培训动员会;培训结束后, 组织学员召开培训总结会, 明确学员学以致用的行动计划, 并确定可以提供的帮助。

受训者:正确认识培训评估的作用, 在培训评估中应当把真实的想法写出来, 认真地接受评估调查。

如果一个企业的高层、培训部门、受训者的直接上级、培训师和受训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氛围, 培训评估会因各方的努力而更加有效, 同时培训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也很有效, 对整个企业都有益。

6. 撰写培训评估报告。

在培训评估后需要呈交书面报告, 将有关评估过程、搜集的信息、分析结果等内容进行整合, 形成一份综合性的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概要、培训项目的背景、评估目的、评估方法和策略等。

评估报告应简明扼要。在报告表述中可以通过数字式、图表式等方式来说明培训的效果。企业可以对书面报告设定一个标准, 便于规范评估报告的格式。

7. 沟通培训项目结果。

培训评估是为了改进培训质量、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培训评估反馈系统。具体环节是:

(1) 培训部把评估结果反馈给受训者; (2) 各个支持部门指出不足之处, 不断总结, 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越做越好; (3) 促使培训师根据培训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培训课程; (4) 受训者的直接上级了解受训者通过培训, 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变化, 为受训者创造学以致用的环境; (5) 让企业高层了解培训的成本及带来的收益, 使高层对培训予以更多的支持。

幽默广告的心理效果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幽默广告;感性诉求;心理效果

一、幽默广告的艺术特色

广告是以更加艺术的方式将广告主的品牌理念表达出来,广告主希望通过广告中的幽默元素来让受众以积极的心态将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和品牌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潜移默化影响受众对本品牌的态度。例如,在可口可乐广告中(台湾),一位美国青年来到一家华人开的小店里买东西,他不懂中文,只能用手势比划可口可乐新包装的曲线,要这种“曲线玲珑”的东西,老板误以为他指的是自己拿漂亮的女儿,忙把自己的女儿拉到身后。最后误会消除,原来老外要的是“漂亮的”可口可乐,看了这则广告后,观众都忍俊不禁,在笑声中,人们对可口可乐的新包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时我们过于直白的表达一个问题,不仅未必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而幽默广告则能通过自己的艺术魅力,起到良好效果。美国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就树了这样一个告示牌:“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幽默的广告语不仅不会使人感到难堪,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告中用轻松诙谐的方式揭示了注意安全减速慢行的内容,在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产生的效果远远比用一句严肃口吻警示的广告牌要好的多。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幽默在广告中的运用,能淡化广告色彩,让受众的态度变得更加的积极,它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又巧妙的移植到广告之中,让接受者不反感,不厌恶,这是幽默运用在广告中的精髓所在。当幽默的艺术魅力发挥时,人们会把这则广告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欣赏,当作一件乐事去享受。

二幽默广告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一)幽默广告的感性诉求。感性广告是依靠图像,音乐,文字等等方面的技巧,对消费者的情绪进行定向诱导,使其对广告产品产生购买欲望的一种广告方法。广告在采取生活中最能引起人们情感因素的细节时,最能打动人,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当产品的特点不易描述,或者说如果单调的通过理性描述则可能会事倍功半,但用以幽默性的感性诉求时,则会事半功倍。在奔驰梅赛德斯的一则电视广告里,英气的男人驾驶着新款奔驰驰骋在道路上,此时死神就坐在旁边冷笑着,突然,前方发生了意外,本来连死神都觉得在劫难逃的时刻,奔驰用它完美的制动系统停了下来,死神只得气的离开,只剩奔驰一个帅气的背影。这则广告中可以说运用了一些黑色幽默,但是人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感受到了奔驰车特有的霸气和无与伦比的质量保证,这一感性诉求就把原来很枯燥的制动理论知识巧妙的表现了出来。感性诉求,可以说是幽默广告的出发点,也是其制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受众对于幽默广告的心理共鸣。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幽默,不需要语言,就可以使受众产生共鸣,它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障碍,得到理解。在一则麦当劳的广告里,一个在摇篮里的宝宝,胖嘟嘟的样子惹人怜爱,广告中没有语言,只见宝宝一会哭一会笑,让观众心里很是不解,也很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随着镜头的切换,赫然发现原来当宝宝摇篮上去时可以看到麦当劳的标志就会笑,下去时看不见了就会哭泣,让人不禁笑出声来,让人觉得既温馨又感人,从而也对品牌产生移情的作用并产生好感。

幽默广告比较容易找到切入点,引起注意,同时,轻松诙谐的话题更容易得到大多数受众的響应。优秀的幽默广告能引起受众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幽默广告在受众心理上最大的优势。

三、幽默广告的表现手法

(一)幽默广告的创作手法。幽默风趣的广告语能增强人们的记忆。比如,某打字机的广告语:“不打不相识”;某电扇广告:“某某牌电扇是吹出来的”;法国一印刷公司的广告语是:“除了钞票,承印一切”。这些简练的语言都因为幽默而变的让人印象深刻。幽默广告平面表现常常以漫画卡通等形式展现出来。“比如流浪的三毛漫画下面幽默的写着:“大桥牌牙刷,一毛不拔”。

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还是平面的表达,幽默广告都要求简洁易懂,如果表达的很晦涩,让观众都摸不着头脑,那又更何谈深入人心,表达产品呢?所以幽默广告在选择任何表达形式的时候,都要以受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为出发点。

(二)幽默广告的作用。曾经在对500则电视广告效果测评中显示,幽默广告更有助于记忆,也更有说服力。有趣的广告能使受众对品牌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从而增加对品牌的喜爱度和忠诚度。对于一些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品牌,适当的运用幽默广告,可以提升品牌的形象,从而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达到预期的目标。

幽默手法增强了广告的趣味性,增强了受众对广告的接受程度,也提高了广告自身的艺术性。运用幽默方式的广告传播,可以让品牌深入人心,使受众产生更高的品牌忠诚度,从而影响更多的消费者,推动时尚的浪潮,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幽默广告的存在,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广告形式,已然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舒咏平.《广告心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

课题研究的效果 第5篇

协庄学校物理组

一、研究的目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好的实验能使物理学习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使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课前预计30分钟学生可以完成的实验,结果实际操作中,到了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没有完成,致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进度搁浅。

2、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不当,记录的数据无效或存在很大的误差,根据学生的实验数据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甚至造成对学生的误导,致使在分析数据时不得不进行修正、误差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好事,但费时太多,有时还是不能很好地说服学生;

3、实验时不能高效的分工协作,有的学生做,有的学生光在一边看,成了一个旁观者。

三、解决的办法

1、教师有效的示范、指导、点评。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操作技巧之前,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实验前进行示范操作、对每一个实验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强调和指导。

2、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生学会思辨,对实验进行及时的反思、评估。实验的数据是否合理,从实验数据中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

3、合理分组、走上讲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获得充分的体验,都能发挥自己的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其思维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学生充分展示空间,享受学习的快乐,改变学生听、教师讲的被动的学习状态。

4、适时变式、注入新的探究因素、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设计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5、综合开发实验设备、器材、实现多功能实验。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对一些内容的复习时常会采用实验复习法。此时的实验,不仅仅是对原有实验的简单的回顾、重复,而是综合开发、挖掘、组合,以求得实验复习的最大效益,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四、改进后的效果

工业节能的节水效果研究论文 第6篇

本文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方法测算了一次能源部门如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及一次电力供应业的直接和上下游的耗水系数,结合工业分部门的节能量的估算,得到重点行业与部门在“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带动的节水效果。结果显示重要工业部门实现的节能量约占其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为9.2%,同时实现直接节约用水比重为2.81%,上下游行业节约用水2.45%(见表2)。但由于节能政策带来的节水效果在部门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看出建材行业产生较大比例节能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节水效果,说明该部门中产品生产过程中除了耗费大量的能源外,同时也消耗较高比例的水资源,也说明该行业的水资源消耗链较长。“十一五”期间建材行业实现节能20.45%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直接的节水15.91%,实现上下游节水14.82%,因此,在这样的行业推行节能政策可以带来一定的节水效果。

结论与建议

(一)未来我国还会面临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需要增强我国节能

节水政策制定目标上的协同预计未来20年之内,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还会继续增长,这不仅仅是我国能源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也是未来国家经济增长优势丧失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如果还是在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格局下,我国的竞争优势将没有办法实现根本的转变,需要增强我国节能节水政策在目标制定上的协同。

(二)结合节约能源和节水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合理制定规划,提升节能—节水政策工具的协同关系

我国现行的节能规划中是“附带着”节水效果的,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的节能—节水协同效果理论支持,使得节能—节水的协同效果并没有体现在实际的政策和规划中,缺乏系统的制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节能—节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生产的能源消耗和水消耗分别占总消耗的90%,节能—节水与未来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辅相成,尤其是工业产业,具有较大的节能和节水潜力,根据本文的测算,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同时也可以带来较大的节水效果,因此合理制定工业行业的节能政策,尤其是在重点行业推进节能政策的同时,可以带来一定的节水协同效果,发挥政策实施的综合效益,实现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合理控制电力的煤炭和水消耗,适度控制其大规模的发展

我国电力行业耗水量约占全国的10%左右,2020年我国火力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分别约占中国总装机的60%和总发电量的69%,这意味着我国未来大多数的发电量仍然依赖于火力发电,这样使得未来电力的水资源供应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同时大量的火力发电装机仍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炭的开采和加工利用属于耗水较高部门,即便未来能源结构调整,预计仍然有60%的发电能力需要用到水,因此,我国电力和煤炭的发展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需要合理控制其增长。进行电力供应的合理开发和布局,大力发展风电等技术,可以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带来较大的节水效果。

(四)在重点行业大力推进节能

课题研究的效果 第7篇

【问题的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许多教育实践证明:融洽师生关系的建构本身就表现出教育性,富有深刻的教育价值。融洽师生关系的建构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流、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共事的过程,也是真正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过程。日常的工作中,尽管有许多的教师想尽办法在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上花很多力气,但收效甚微,结果还是得不偿失。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观念陈旧,教学中教师“唯我是从,唯我是尊”的霸主地位不容学生侵犯,学生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以致师生关系僵化;二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正确认识,日常学习、生活中较少与学生交流沟通,对学生情感的形成规律缺乏了解,不知学生的学习、情感需求,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冷漠;三是课内与课外师生关系处理的不一致。课改以来,十分强调学生的地位以及师生平等,这种理念从课堂上看已经深入教师的思想。但在课外,却是别有另一番景象,教师很少与学生认真交流。而新课程中提出:“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堂改革内容和任务。为此从实际出发,把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与作为研究课题,并预期通过研究,取得明显的效果。

【研究的背景】: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应当是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等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来看:本地农村小学师生之间的关系状态怎样?有哪些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需要什么条件?农村学校中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有多大的影响等,都是目前农村学校中迫切解决一个问题。

在师生关系形成的研究上,国内外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提出了:“安其学而亲其师”;“隐其学而疾其师”的观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交往与社会上一般的人际交往不同,它不带有那种市俗的相互利用色彩及铜臭气味。它是教师按照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方向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对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一种教育过程。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不断积累文化科学知识及社会经验、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修正和提高自我认识。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使之符合教师的期望与要求。

18世纪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思想家,卢梭认为教育有三种来源:天性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只有这三种教育协调发展,才能使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要做到三种教育协调发展就必须使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服从天性的发展,配合自然的教育,要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三种教育和谐发展,并趋向于“自然的目标”,才会有成功的教育。

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对儿童的发现》一书中说:“新的教育学要建立在客观研究的基础上,要直接接触儿童。假如不用科学方法更多地了解儿童,不能脱离一般学校采用的旧办法,就无权称为科学的教育学。他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专家和教育改革家。个体产生了“积极关注的需要”和“自我关注的需要。前者是指对温暖、友爱、关怀和尊敬的需要,后者则指自信、自尊和自我价值感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利比特(R·lippitt)与怀特(R·K·White)研究后,将领导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专横式;二是放任式;三是民主式。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及其所表现的态度对师 生关系的影响各不相同。

采取专横式领导方式的教师,作风专横,对学生实行严格管制,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单纯接受者。师生之间 的关系非常紧张。

采取放任领导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撒手不管。班集体犹如一盘散沙,形成不了集体 的统一意志。由此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师生之间关系如同路人,淡漠无情。

采取民主领导方式的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重视班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讨论问题,以民主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和谐,学习气氛浓厚,学生的创造能力较强,容易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研究的价值】: 《学会生存》中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变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在农村小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

一、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有助于教师与学生间相互悦纳,改善教师、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状态。

三、有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

【研究的目标】:

1、经过研究,了解目前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状态存在哪些问题,并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归结。

2、经过研究,找到能够有效改善师生关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3、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交往能力。

【研究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及所处的环境特点,结合新课程中的要求,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加强学习,加强教师对师生关系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帮教师充分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多种渠道开展有效活动,以活动支撑和服务于课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

3、加强资料的积累与分析。针对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特殊性,主要采取的是案例研究,需要用大量的资料来说明问题,因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将决定着本课题的成败得失。

4、本课题将借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状态、农村小学活动性课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状态、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状态的研究来分析和总结师生关系的形成。

【研究的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学习和关注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搜集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和理论,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②调查法:搜集、分析目前师生关系的现状,了解教师的需要和困惑,学生的心理规律和生理需要等第一手资料。

③实验法:在本校各年级平行班级进行比较实验,总结相关经验,分析双边活动的进展情况,矫正实验中的不当之处,由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新的理论。把准学生的脉博,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④案例研究法:及时搜集整理研究过程中的个案,结合实验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规律,并从理论角度加以阐释,积累、固化成果,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加以总结推广。

⑤教育经验总结反思,即对方案实施中的案例进行诊断、分析,研讨反思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研究的阶段】:

课题立项:2007、9~2007、12 完成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初步探索:2008、1~2008、8 课题组成员深入工作实际,收集初步的研究案例

及相关的研究资料。初步实验:2008、9~2009、1 设计研究的步骤、方法,整理教师、学生关系的资料。深入实验:2009、2~2009、12 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进一步探究、总结经验、矫正失误 总结思考:2010、1~2010、9 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和案例,并准备结题。

【参考文献】:

1、孟宪承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版,第98页。

2、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页~122页。

3、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4、李冲锋:课堂教学对话探索田.新教育,2005,(4)。

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1998。

6、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

顾建新等译。

电视名人广告的效果研究 第8篇

电视名人广告指由知名人士出面推荐产品或为产品的优点提供佐证的广告, 同时也包括由名人扮演广告角色宣传产品的广告。[1]

电视名人广告是一种证言性广告, 它通过消费者熟悉、认可和喜爱的名人实证代言来传递商品信息, 其视听结合、穿透力强, 传播广的特点更容易被消费者认知、接收和引起购买行为, 因此, 深受广告主宠爱。

一、电视名人广告的市场现状

近十年来, 电视名人广告市场现状呈现三大特点:第一, 电视名人广告的促销功能越来越强大。据对一定区域内消费者调查的资料显示, 通过电视广告引导而购买产品的占其消费者的31.26%, 而通过电视名人广告引导购买的要占49.41%。[2]

第二, 明星代言费逐年增高。据《光明网》2012年发布的近11年来明星广告收入排行中, 黄晓明、范冰冰分别以平均每两年900万和1000万的代言费分别位居男、女明星第一名位置。

第三, 名人自身问题越来越多。虽然企业有选择名人的权利, 但是却无法控制名人出现负面新闻所导致的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态度的转变。

二、电视名人广告的内在价值

电视名人广告之所以能大行其道, 深受企业和消费者的喜欢和信赖, 主要源于其内在所存在的价值。

(一) 导向价值

李正良在《传播学原理》一书中曾提出:被媒介“授予地位”的名人具有价值导向, 易被人们普遍认同, 而电视名人广告就是通过对这些名人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品位选择、消费习惯的传播, 致使喜爱他们的消费者认同和接受这种导向。

“穿什么, 就是什么”的森马聘请韩国人气组合SJM做代言后, 在年轻人中刮起了一股森马风, 其成功之处就是恰当地将年轻人追求个性展现的特点完美地与产品结合。

(二) 示范价值

电视名人广告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来自心理学上的模仿效应和从众心理。品牌代言人的个性和社会形象, 恰恰是品牌个性和社会形象的最好诠释, 消费者通过对代言人的认知, 见证代言人的示范, 继而认知和选择购买其产品。

(三) 名人价值

电视名人广告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即借助名人之势宣传产品, 同时, 名人独特的自身特质, 使企业在选择名人时恰当地利用这一特质, 赋予商品独特的品位、格调、地位和身份价值体现。

三、电视名人广告的效果影响

电视名人广告效应是指将名人元素添加到广告中后, 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所能产生的可能效果。

(一) 电视名人广告对广告效果的正面影响

1. 眼球效益

电视名人广告即是运用名人这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从而实现营销目的, 其魅力源于“眼球经济”。例如同样类型的产品, 如果选择的代言人的知名度不同, 所获得的注意率也会大相径庭, 因此, 许多广告商认为名人能使广告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因而能有效降低观众在广告播放期间转台的可能性。

2. 吸引效应

一是强烈视觉冲击力。由于名人的吸引力, 因而能在第一时间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抓住受众眼球。

二是移情效应。移情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对某一特定对象有好的情感而对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也产生好的情感的一种心理现象, 即爱屋及乌。

三是引起模仿。观众出于模仿 (追随) 名人, 成为了产品的消费者, 而不是旁观者。

3. 品牌效应

现实生活中, 明星的身份地位以及明星在广告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品位很容易被消费者转嫁到对产品的认识上来, 无形之中, 广告中的明星就成为企业、产品形象的组成部分。

对商家来说, 如果名人的良好公众形象、社会地位、高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被巧妙借用, 将使公众因喜爱和崇拜广告中的名人而连带喜欢广告中的产品。

(二) 电视名人广告对广告效果的负面影响

1. 错位性

同样一个产品, 由著名艺人、体育明星或科学界卓越学者来推荐、介绍, 其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反过来说, 由于各种产品的特点、适用范围和消费群体各不相同, 即使使用同一位名人, 为不同类型的产品做广告, 其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

2. 虚假性

市场经济浪潮下, 虚假广告屡见不鲜, 而以电视名人广告为表现策略的虚假广告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近年来, 虚假、误导广告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特别是涉及医药用品与医疗服务方面的电视名人广告, 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及恶劣影响。

3. 风险性

企业无权干预名人的私生活, 在名人发生突发事情时, 企业只能被动接受, 而能做的只有单方面终止协议, 更换代言人。选择名人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笔巨大支出, 终止协议的最终结果, 即是导致企业在付出巨额资金后却没能达到宣传产品目的的严重后果。

结语

电视名人广告已成为商家推广产品的第一选择手段, 其趋势已不可阻挡, 因此, 对于电视名人广告的正反两方面特性, 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在鼓励广告行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它的管理。作为广告主, 应当正确定位产品、理智选择名人;作为监管部门, 应完善法律体系, 加强监管;作为消费者, 则要理性消费, 完善自我保护。只有通过各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才能真正使电视名人广告良性发展, 最终实现其存在价值。

摘要:伴随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传媒手段的日益丰富, 电视名人广告已成为商家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电视名人广告有其利弊, 本文通过分析电视名人广告的市场现状及内在价值, 研究和剖析电视名人广告的效果影响, 从而提出如何正确运用电视名人广告策略, 完美地将名人、广告、品牌、受众相结合, 最终达到最优广告效果。

关键词:电视,电视名人广告,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小梅:广告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 (09) .

[2]李正良:传播学原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01) .

央行票据的冲销效果研究 第9篇

摘 要:央行票据是人民银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对央行票据发行以来发挥的各项货币政策职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就央行票据在实际运用中所起的负面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大力发展短期债券市场,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央行票据;国债市场;货币政策

1 央行票据运用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由外汇占款渠道发行的基础货币居高不下,在2007年我国基础货币中的外汇占款的比例已达125.9%,这就是说,在绝对量上,外汇占款已经超过了基础货币。这样一来,央行票据就需要承担巨额的基础货币冲销任务。这也预示了只要外汇占款继续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就不会停止,并且票据发行的规模和速度都和外汇占款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但截至目前来看,央行票据的功能已经从最初的外汇冲销发展到引导基准利率的形成和熨平货币市场波动等多项职能。尤其是随着汇改的进行,央行票据的后两项职能逐渐凸显出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2 央行票据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此,央行票据作为一种过渡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首先,央行票据的冲销成本居高不下。曾秋根(2005)认为央行进行冲销干预的成本主要取决于两个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水平的比较。也就是说,央行票据的冲销成本为票据的利息支出和美国短期国债的利息收入之间的利差,这样一来,美国短期国债的利率走势就间接决定了央行票据的冲销成本。

由上图可见,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美联储不断降息,最终导致了两国利率出现倒挂,央行票据冲销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

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央行票据的冲销只能在名义上保持货币供给总量的平稳,实际上却很可能造成货币供给结构的扭曲。在外汇市场上,企事业单位将外汇存入商业银行,同时商业银行再将超额外汇卖给中央银行。最终,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将通过银行系统进入企事业单位手中。但由于其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实业的投机性机构,当这笔钱被投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时就带来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由于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央行需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货币回笼,回收流动性,这样一来,流动性就会通过各种存款性金融机构抽离,造成生产性资金供给的减少,从而影响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投机性机构的资金却难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回笼,结果就会造成货币供给结构的扭曲。

3 政策建议

(1)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而我国现在的资本项目开放依然遥远,因此只能在剩下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中二选一。

(2)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短期债券市场。当前,我国的短期债券市场发展仍然严重不足,缺少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短期国债等金融工具。很大程度上来看,现在的央行票据是作为短期国债的替代品来使用的,毕竟与短期国债相比,央行票据存在着高成本、税收、超额利润和影响长期利率等诸多问题,长期大量的央行票据发行将弊大于利。

参考文献

[1]何慧刚 “中国外汇冲销干预何货币政策独立性研究” [J].财经研究.2007 (11).

上一篇:国旗国旗真美丽下一篇:河蚌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