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趣味性论文

2024-05-27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趣味性论文(精选9篇)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趣味性论文 第1篇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游戏教学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要进行快乐教学,游戏课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项,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对青少年的思维,促进智力,体力的.发展有很大的的帮助作用,游戏课的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内江科技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年,卷(期):30(12)分类号:G80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 游戏教学 体力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趣味性论文 第2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对于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的有效的途径,是尽快提高教师水平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说课与写教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教案只需写清“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内容,教师设计的思想过程没有体现出来。而说课时教师不仅要向同行说出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还要重点讲清“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编写意图依据、教学论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使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能促进教师达到教学性、教育性民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从而实现由教书匠向教育行家与专家的根本转变。这就是说课之所以能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并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艺术

讲课是艺术,说课同样是艺术。在“说”的要求上比“讲”更难。它要求教师在15分钟左右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说课不失为一种考察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要追求一个“新”字,体现一个“美”字,突出一个“说”字,选准“说法”,找准“说点”,把课“说活”,从而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

1.1说课要追求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展示说课的活力,突出说课艺术。在新课程背景下,追求一个“新”字,是说课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

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

手段新――运用多媒体要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设计新――从导入、展开、巩固、结束等几个环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

开结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

1.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与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要力求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教态美,注意说课的风采。

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给教学内容增添美的色彩。

语言美――教师的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

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

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说课是面对同行或专家,教师优美的教态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使说课充满魅力。

1.3说课要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是介于备课之后,授课之前的教学活动。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阐述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教学观点,介绍教学方案及具体执教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说课重点在解说,它是以教师口头表达为主要表述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师生具体情况和课程特点,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所作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及教学任务。

“说课”不等于“备课”,说课教师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说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说课教师不能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说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前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说课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的特点,说教学思想,说教学内容,说学情分析,说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说教学方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过程。

1.4说课要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在授课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进行。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

说课的方法很多,采用何种说法,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有所则重,但无论怎么“说”,均要沿着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才不会让“说”课无边无际跑野马而影响说课的质量。

1.5说课要找准“说点”

说课者面对的是预想中的学生,这些听众可能是专家、评委,本学科教师,以及教学部门的领导、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人员。但无论怎么样,这些听众都会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你所说的课,去审视你说课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的采用,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以及教学语言、语气、表情等。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与学生思维的交汇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课要把课“说活”。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换言之,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讲课重感性和实践。因此,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繁简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听众也觉得没有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把握好说课的度最主要的一点是因材制宜,说出该课的特点、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指教法与学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说课教师认真钻研“说”的教材,精心设计“说”课教案,灵活选择“说”课方法,准确实施“说”课教程。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要素

说课应该让他人能听懂你说的东西,听懂你究竟想在课中做些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当然,这仅仅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必须要让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你说。一次好的说课应该是言简意赅,让他人能够津津有味地听懂你说些什么,听完之后明白你在课上要做些什么,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2.1说教学思想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强健体魄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保证,身体素质是一切素质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以高效的学习思路为设计蓝图,遵循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使其身心素质和谐发展。在说教学思想时,要着重说清以下几点。

①要说清教学的指导思想;

②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现代教育思想、观念;

③要说清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④要说清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2.2说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说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时,要着重说清以下几点。

①要对本课教材进行简单分析;

②要说清本课教材的前后联系与所处的地位;

③要说清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

④要说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⑤要说清对本课教材如何进行重组、改造、整合。

2.3说学情分析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起点上进行的。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起点不一样,学习个性、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学情分析时,要了解学生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生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认知加工和体育实践能力,预先判断学生对新的学习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但一直以来这一环节往往被忽视,仅靠教师的想当然,或者仅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做个大致理解,较少对他们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作出判断。只有对全体学生从知识、技能、态度等几个方面去关注,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改革新的理念。

学情分析是对学习主体在动机原理和学习特点上的认识。通过学情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确定在教学活动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回答“为何教的”的问题。在说学情分析时,要着重说清以下几点。

要说清授课班级的特点;、

②要说清学生原有基础的基本情况;

③要说清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2.4说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的突出标志是有目标的教学。目标导向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训练自始至终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围绕学习目标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展开和收拢。有目标地进行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规范教学行为,避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和失控现象。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合理性、明确性、可评价性。在说教学目标时,要着重说清以下几点。

①要说清教学目标的分类设置和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深层考虑;

②要说清每一类教学目标中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③要说清这些分类设置的教学目标的具体知识点、情感教育点和能力训练点。

2.5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策略和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教学过程设计的思路关注的是课中的教与学活动的结构,以及为目标达成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教学过程要设计合理、结构严谨、过程清晰,要以目标为主线,重视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展现教师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展开教学内容、如何安排教学程序以及采取何种手段来达到反馈和强化学习结果。在说教学过程时,要着重说清以下几点。

①说明教学思路及其教学环节的主要设计与理论依据;

②要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结构及各教学板块(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③要说清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化解教学难点;

④要说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的设计。

2.6说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战场。因此,说课要突出说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

2.6.1说教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法设计要体现新理念、新策略、新思路,要符合教学原理,遵循教学规律,要研究学生的求知起点、技能状态、思维方式和考虑可接受性,做到“跳一跳摘到桃子”,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教法应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做到灵活多样,具有主导性,体现主体性和有效性。

①要说清总体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及理论依据;

②要说清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与学生间的差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法;

③要说清在某些教学内容与环节中,准备采用何种具有实效的方法;

④要说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哪些不同的教法;

⑤要说清准备采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及使用的目的。

2.6.2说学法指导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它的核心是抓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学法要既具体、又明确,既恰当、又体现主体性,要把学法指导摆在先于选择教法的位置上来考虑。

①要分析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时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其原因;

②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指导学生掌握何种学习方法;

③要说清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和认识规律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④要说清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如何沟通师生的感情交流,如何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意向;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成学生有效学习;

⑤要说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掌握技能、技巧和锻炼身体的方法。

2.7说教学特色

要说清本课教学特色的具体体现,即教法手段的创新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2.8说教学目标达成度与教学效果预测

教学预测或评价,是教师教学反思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动研究途径,也是教学反馈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现。

2.8.1教学目标达成度预测

要说清本课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采取了哪些措施,所以预测能达成哪些教学目标。

2.8.2教学效果预计

①课堂心理氛围与学生心理体验预测

要说清在本课中是否以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于教寓乐?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获得哪些心理体验?

②学生生理状况预测

要说清本课的练习密度与平均心率是多少?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要有新视角

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说课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教学方式要努力体现时代性,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应体现以下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

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在说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虽然,备课时也需要理念的支撑,但这时的理念往往是作为一种素养发挥着潜在性的作用或影响,而说课则要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摆在统帅的位置,发挥它的指导功能和支撑作用。因此,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而且要说出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教。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说课便没了分量,没有力度和光彩。

2、诠释教学思想

从说课表达形式看,说课,不仅仅限于对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案的简单说明解释上,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因此,更加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所以要求教师在说课中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路。

3、体现教学能力

从说课过程看,说课应该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

说课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的教研成果,以教学思想的阐述,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教学设计的展现,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现象;以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的反思,提升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学境界。因此,能较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和整体教学水平。

4、展现教学境界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应该具有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的创造便体现在他的说课之中,体现在他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展示演讲才华

备课主要表现为教师的静态的内在功夫和一定的书写技能,说课是将静态的内在功夫的备课转为动态的外化功夫,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

从说课技能上看,说课主要靠口头语言来表达,这使它具有演讲特点。上课面对学生的讲,是一种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须讲得适时适量适度,要通过讲去激发和指导学生去学习,而说课的讲是一种告知,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所以,说的好的课更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能够充分展示演讲才华。

总之,好的说课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充满魅力,说课教师有较新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路,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展现教学境界,有独特的见解,并且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说课应该仪表端庄大方,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能够体现说者较强的取舍、处理、组织能力,展示演讲技巧,对所述问题有独特的见解。

附件:体育学科教学设计分析(说课)评估表

姓名:学科:

指标标准等级评分

教学目标

(15分)1教学目标正确恰当,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13―15分

2教学目标尚恰当基本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10―12分

3教学目标有欠缺,偏离大纲要求。7―9分

4教学目标有严重欠缺,不符合大纲要求。0―6分

教学内容

(15分)1对教学内容理解正确并有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13―15分

2对教学内容理解正确,体现教材的教育价值,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10―12分

3对教学内容理解有欠缺,有教学重点和难点。7―9分

4对教学内容理解有严重欠缺。0―6分

教学过程

(15分)1教学程序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恰当,能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13―15分

2教学程序尚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尚恰当。10―12分

3教学程序欠合理,教学方法欠恰当。7―9分

4教学程序不合理,教学方法不恰当。0―6分

教学素养

(15分)1教育观念先进,富有教学创造力,语言表达准确、清晰、流畅。13―15分

2教育观念正确,具有一定的教学创造力,语言表达准确、清楚、通顺。10―12分

3教育观念尚正确,教学能力一般,语言表达尚通顺。7―9分

浅谈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实效性 第3篇

一、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中许多人存在着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惰性,这种惰性来源于许多因素,如:认识上的不足或偏激;怕脏、怕累、怕苦;方法不当、收效甚微等。基于这种情况,对中学生而言,要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首先应动其心,就如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著作《体育之研究》中所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根据心理学理论:“认识是产生有目的的动机及实现有目的行为的前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行这样的措施和方法,解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问题。其一,采取把理论课上成故事讨论课,通过讲述中外著名学者、诗人和专家的成长故事,如: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华佗、教育家颜习斋、新中国创建者毛泽东、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等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重视体育锻炼,而且靠着健康的体魄的才造就了他们一生中的辉煌业绩。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计算机、生物科学、信息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劳动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体力付出越来越小,而脑力付出越来越大,使得人的机体生物结构与功能逐渐退化,身心不能应付环境的刺激,对学习、生活、工作的不良影响之巨不可估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如果现在不锻炼好身体,不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能不能参与竞争、适应社会的挑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一切,从而端正学习体育的态度。

其二,利用下雨天的室内课,播放一些国际大赛中的精彩赛事,如:奥运会的百米决赛、体操决赛、篮球比赛等,指导学生如何去欣赏比赛,从而提高其学习体育的兴趣。根据运动生理学的理论,“系统的体育课和训练课引起机体对运动量的适应。这种适应的基础,是由于训练引起各器官和组织发生形态的、代谢的和功能的变化,神经、激素和自律细胞调节功能改善。这些变化的整体决定了训练效果。它表现为机体中保证完成该肌肉活动的各种功能的改善,从而使参加者的身体训练水平提高”。也就是说,在体育课的练习中,如果身体接受的负荷没有超过机体的阈负荷,对机体而言,这种练习就没有效果。机体要承受一定量和强度的刺激,才能使体能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促进健康。学生明白这些后,在上课时积极性就会大增,苦点、累点也就能坦然接受。

二、精心设计,提高单位时间授课效益

把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设计得生动、活泼、多样、新颖,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但体育课的实践性极强,并且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大量时间才能保证的,所以不能只为了追求新颖、多样、好看而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组织形式上。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没有好的组织,很多时间就会在学生的集合、队伍的调动过程中被占用。要把课组织好,首先在课前要查看好器材、场地,并结合教学内容、学生人数统筹规划,精心设计教法,事先考虑好学生集队在什么地方进行,队伍如何展开,练习过程中学生从什么地方开始,从什么地方返回的路线最短、费时最少,有多少器材,学生分为多少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单位时间的授课效益。例如:在上技巧课时,学校有6块垫子,一个班有50人,如果教师只用2块垫子,那在每块垫子上练习的学生就有25人,以每人一次练习用时15秒算,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只能练到4至5次左右。但如果把6块垫子都用上,就能把学生分成6组,每一组学生就只有8到9个人,一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的练习次数就可以是15次以上。练习次数增加,获得的体验就多,本体感觉器官对肢体的支配就灵敏,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到增强,思维也就活跃,课的实效性也就突显出来。其次就是在讲解示范的组织,如果教师只要一发现问题就把学生聚拢,进行统一讲解,然后在分开练习,一节课中就会有很多时间在学生的调动中浪费掉,学生的练习时间就会被占用。而如果教师辛苦一点,根据每一组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分组讲解指导,在一组指导时,其他组仍在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练习时间就有了保障,课的实效性也就有了保障。

三、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想达成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正常发育,提高健康水平的目标,在体育课中就要让学生的机体接受一定的刺激,承担一定的负荷。并且这个负荷一定是要超过日常生活或惯常的负荷(阈负荷),这样才能使学生机体各器官系统得到适应性发展,使他们的体格健壮、骨骼结实、形体健美、体态端庄。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身体各器官生理机能,改善有机体的调节机能,从而增强抵抗和适应能力,避免或减少因自然环境的改变而造成身体的不适应,使学生能够以更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业,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所具有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对体育的认识和态度也不同。如果作为体育教师在课中只是以一个标准来要求,一把尺子来衡量,就会使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常此以往就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无所谓,反正我不练也能达到要求”、“唉!不练了,反正怎么练也达不到标准”等等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在课中练习的积极性,出现人到心不到、练习不出力、撒谎躲课等现象,课的实效性就无法谈起。

所以在上课时,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练习阈负荷,就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差异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学中结合学生体质、技能素质分组,对不同的小组设置不同的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小组进行学习,并通过自觉反复的练习,去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发展,这样一来,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课的实效也就有了保障,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课的主体,课的实效也就能显现。如:在上篮球课时,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好,传、运、投都有着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就把这部分学生分成一组,让他们练习攻防技术,使他们在攻防中去提高传、运、投的运用;而有的学生连球都拿不稳,对这些学生就应从基本的传、运、投三大基本技术去教起,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练习,先把球运稳、能把球传到位,能把篮投好,就这样一步步地向运用三个基础技术去学起。学生在课中就会根据对自己的要求去练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练习去达到要求,从而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信心,练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他们也就成为了课的主人,为了让课的效益更进一步,在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对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升降,以这种手段来提高学习积极上进的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钻研精神。课的负荷有了,效益也就保证了。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趣味性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初中 体育与健康课 吸引力 体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1.前言

学生面对体育课的“现实”和“想象”中不一样,这些“想象”来自于五彩缤纷的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而当他们面对体育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时短难以尽兴等体育教学的“现实”时,这种“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会始终存在,这样就会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产生是和一定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学生对体育有了目的认识的时候,才会心情愉快地参加学习和锻炼;如果对自己学习的意义不明白,自然不可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要使他们知道什么是体育,体育锻炼可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及对心理起调节作用等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技能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唤起他们的间接兴趣。

其次,提高课堂吸引力要靠教师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以及抑扬顿挫的言语和适当夸张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如在新课开始前5分钟,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艺术体操、健美比赛、街舞大赛等小视频。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再组织学生进行本课,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美学兴趣爱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杭州育才中学、杭州市锦绣中学的初中学生,两所学校每年级各2个班,共12个自然班。

2.2研究方法:

2.2.1访谈法:通过与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各学校的场地器材配置情况。

2.2.2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学生及其他方面等进行问卷设计,调查影响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向学生发放问卷736份,回收725份,回收率98.5%

2.2.3统计分析法: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了解各个中学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2.2.4个别了解法:了解学生心目中的体育与健康课及体育教学适应性。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的情况统计与分析

从调查表上看可以看出,学生们都喜欢自身素质高,教学风格幽默的体育老师。教师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一个动作或完成某个练习,仅凭讲大道理或生硬的强迫命令,往往是无济于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学的艺术性。

教师的仪表和教态。.教师穿着整洁的运动服,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一个好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

教师的示范与语言。学生喜欢看老师做动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使学生产生羡慕的心理,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讲课的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的兴趣。

3.2 学生对自我认识的统计分析:

从统计上看出,46.6%的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认为自身素质差,不爱运动仅占2.4%,而因为文化课作业多而没有时间运动的有21.3%。

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要重视学生个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个教学班,几十名学生,不仅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性格不同,而且他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体育项目的爱好也不同。教师不仅要统一安排教材内容,而且还要考虑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那些爱好体育,又有一定运动专长的学生,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更深刻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法、學法,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愿地去活动,愉快地去活动。

3.3学生对体育教学课堂中各因素要求的情况统计

据统计,有97%的学生喜欢每节课有适当的教学比赛,其中有44.7%的学生非常赞同,31.2%的学生赞同,21.1%的学生基本赞同,在此,男学生投赞成票的尤为多。

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为了不让学生对这种练习不感到厌烦,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学方法,比如:比较法、游戏法、竞赛法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应有扎实的基本知识 。只让学生每次课跑步或自由活动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体育课呢?更别说如何积极的锻炼了,所以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的各方面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并要有一特长,做个“一专多能”的教师,要做到这样必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老前辈学习,向学生学习,要有不断学习,不耻下问的精神品质。体育教师要能文能武,不能以为在大学中所学,用来教学生这已经是很足够了,要知“坐吃山空”,体育教师还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起带头作用,对以前所学知识,还应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敬佩你,才会更加配合教师的上课。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体育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时心态好,积极性高,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学习游戏相结合。endprint

4.1.2 学生方面

利用本班的优秀学生及周围的典型事例和人物作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榜样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爱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成功的体育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应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体育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力分散开小差时,教师用眼神暗示,就会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教师的语言激励要以表扬性、勉励性的语言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3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颖性,教法单一:在小学初中学的东西在高中还有太多的重复,在新授内容上,教材课时安排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的掌握,造成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上课的内容满足不了学生,抑制了体育兴趣的培养。

4.2 建议

体育教学必须围绕“课堂的吸引力“来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第一任务,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教材教法,让课堂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实现课堂成为学生成功的乐园、挥洒激情的地方,从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础。

教学过程是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要要素组成,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因此,下面从教学過程的几个要素上提出改革的建议:

4.2.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注意仪表姿态

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激励者,其仪表姿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一个身体强壮,姿态潇洒,动作优美的体育老师,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2.2教师以激励的语言,期盼的眼光点燃学生对运动的激情

如果课堂能够让豪放的男生多一些疯狂,娇弱的女生也尝试着尽情挥洒,有更多想象创新的思维空间,那么这堂课对学生肯定具有吸引力,也许终身受益。一堂课跌宕起伏,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那么教师激励的语言是催化剂。如“你们这帮学生真了不起”,“你们是我见到过最自觉、最优秀的学生”等等,教师的语言是架起通向师生心灵的桥梁。

4.2.3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合作与教学相长的观念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师生相互尊重,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性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体育课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老师的热情中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强勇气

4.2.4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娱乐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材选择应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尽量采取男女分组练习,男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强,可适当提高要求,应尽量多安排一些男生喜欢的高强度项目,如篮足球、器械体操等,女生可适当增加柔韧技巧项目,在组织教学中,体育教师适当多指点督促女学生,使女生克服羞怯和懒惰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孙耀鹏。体育兴趣的培养与体育课教学改革--为“专项课”立论.北京体育大学报,1994,17

(2):69—75。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新视野丛书----学校体育改革热点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55--81

[3]周保辉,魏垂光。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9[6];118--119.

[4]黄一兵,张日中,高静芝,孙辉。关于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实验性研究。南京体育学院报,200,14[2];88—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浅析论文 第5篇

2在新课标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效教学的正确理解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学生的一个必修课程,它主要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以身体锻炼为主,保证中学生身体健康。学生的进步与否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否有效的最佳标准。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该由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如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了健康知识并且增强了自身的身体素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是有效的。第二,在新课标下,教学效性不仅仅是指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增强,还包括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增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为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从总体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教学表现在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中学体育与教学课程的现实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以后,我们不难看出体育与健康教学是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核心,一切教学都应该仅仅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在人教版的《体育与健康》的教材中,把《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章节分为了“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和“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两个部分,做到了内容的精选和细化。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自觉锻炼的意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在本章的第一节中为了让学生形象的明白有规律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好处,以张帆和王飞学习篮球的不同结果为例,引导学生去明白自觉有规律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好处,不再是硬生生灌输给学生。教材的这种内容安排极大地明确了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了,才能真正的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减少教学的模糊性、随意性、散漫性,提高教学的效益,节省教育资源。教学目标的明确使得中学体育教学更加注重有效性的提高,减少不注重教学内容只是把教学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的情况出现。

3。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是中国最基本的、最古老的,也是目前教学最应该具有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可以实现身体素质和健康知识水平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既包含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也应该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既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又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不看重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实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两者并举、两者并重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要树立高大的形象,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也应该实行积极地互动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互帮互助,使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看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积极因素的熏陶,产生积极地情绪,最终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3。3建立协调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协调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反之,如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出现对立,这将使得教学很难继续下去,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威信,使学生信服自己。只有有了学生的信服和支持,教师才能做到让学生听话。另外,教师应当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减少单独与个别的学生相处,否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且使其他学生感到自己被边缘化了,这十分不利于整个学生团体的团结与友善的。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会打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

3。4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新课标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学生有很多室内活动,比如:看电视、打游戏等等。这就在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行动源于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至关重要。新课标提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大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观念的形成,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学生的兴趣下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运动产生了兴趣,才会产生养成运动习惯,树立运动意识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体育项目,改变教学方法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4结语

浅析中学体育课的趣味性论文 第6篇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趣味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在教学中,就要以其组织教学,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课的类型只是体现了本节课的授课方式,并不能体现教材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对某一教材发生了兴趣,不管哪种类型课都是愿意学习的,都是有兴趣的,因此,不管哪些学习内容,都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认认真真的学,并且认认真真地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体育课要时时刻刻、千方百计地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并且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会,更要激发学生们对它的兴趣,锻炼他们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艰难的道德品质。

二、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兴趣最重要,但于课的类型无关,那么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认为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如果有了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平时的努力,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比如中长跑课,又单调又累,大多数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可是中长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学生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利于精力充沛地从事学习,情愿克服困难,进行中长跑锻炼,这样的体育需要就是一种间接的需要,因此说需要是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基础。

三、改革体育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

中学体育趣味田径分析论文 第7篇

1和田市中学开展趣味田径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1.1学生对现在田径课教学的态度分析。

1.1.1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调查。通过对和田市中学的中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问卷调查(140人)显示,认为田径运动就是各种跑步类运动的学生占有64人,占调查人数比例的46%,认为田径运动就是跑、跳类项目的有11人,占调查总数的8%,认为田径运动包含投掷类、跑步类项目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16%,认为田径包含走、跑、跳、投等运动单元的综合性体育项目的学生有43人,占31%;数据显示:当前和田市中学生对田径运动本质特性的认识存在不足,原因分析为和田市中学生平时接触的田径课程主要以跑类为主,开展的形式比较单调。表1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因素调查(140人)

1.1.2学生不喜欢田径课堂的因素分析。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因素调查中可以看出(表1),选择没有新鲜感人数占44%,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当前和田市中学田径课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传统老套,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学生很难在田径教学中找到学习乐趣,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的抵触心理;排在第二位的是认为此项运动太累的学生的占到32%,由于田径运动项目的竞技性成分较高,导致很多学生承受身心压力,加剧对此项运动的抵触心理。认为动作太难的占了选择人数的23%,由于部分田径项目如跳远、投掷项目,本身对体能和技术环节要求较高,导致很多人无法完成规范动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田径课堂的参与热情。选择危险和其它原因的比例较小,分别占7%和9%。总之,由于田径运动项目的本身包含的成人化、竞技化的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远远缺失,竞技田径只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加远离田径,不能全面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田径运动的发展。趣味田径运动是集健身、娱乐身心,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等价值于一体,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动意识,形成较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具有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感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真正意义上去开发、刺激、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1]。趣味田径运动项目在手段的选用上也注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比如:趣味田径运动项目主要采用诱导性的练习方法,如“原地左右跳跃障碍板”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跳高”做好准备。趣味田径运动的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全面发展较传统田径课堂有明显的有着独到的优势。

1.2场地器材情况。在本次调查的15所学校中,近50%的学校没有标准田径场地,同时访谈发现当前校园内的田径相关器械配置大部分都达不到学校场地器材的标准,有的学校就算达到标准要求,大部分器材也是被束之高阁,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才被拿出来,利用率非常低。对学生和教师来说,体育场地及器材是他们上体育课最基本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田径课程的质量和学校田径活动的开展。较于其它运动项目趣味田径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场地和器械要求不高,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运动器械主要是在沿袭传统竞技田径项目所采用的各种器材的雏形基础上,经过各项运动的实验研究与使用的探索进行修正,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运动本身的条件需要进行改装制作而成的,表现在其材质柔软、成本低、重量轻、适用范围广、色彩鲜艳、可操作性强、安全性比较高,从根本上降低了体育课堂上带来的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缓解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器械的恐惧心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趣味田径的教学中来,并且针对少年的年龄对颜色感觉的心理特性,大多体育器械都采用丰富多彩的颜色组合变化,使得田径课堂教学不再是传统的枯燥的冰冷金属色,要给学生的是视觉上的全新感受,激发了青少年们的运动青春激情,让他们的全身心投入到快乐的田径教学中,让他们装载饱满的运动的情绪投入到一堂高质量的田径课堂上。在和田市中学开展趣味田径运动课程,对场地设施不足是一种极大的弥补。

1.3师生对趣味田径开展的认知情况。调查中超过60%的教师认为趣味性田径的开展很有必要和非常必要,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7%的教师对趣味田径的开展不赞同,认为开展趣味田径的想法是好的,但由于场地器材,师资等原因在自己所在学校开展的可能性不大,18%的教师对趣味田径还不了解,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趣味田径得到了众多教师的支持,有着特有的锻炼价值和特点。这也反映出部分教师认识到趣味田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和辅助学习某项体育技能和和体育动作。近80%的学生对趣味田径的开展很赞同,有些对趣味田径不太了解的学生经介绍后变得十分期待,还有10%的学生表示不赞同,只想自由活动,习惯了上田径课自己玩。由此可见,趣味田径在和田市的开展很迫切,趣味田径对大多数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希望积极参加到趣味田径运动中来,在运动中能获得愉快的情绪,增强自信心与愉快的体验。这充分显示了趣味田径在和田市中学开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和田市中学田径课基本上以跑类项目为主,田径体育课堂中接触的其他田径类项目较少,导致中学生对田径运动认识的片面性;田径课的开展面临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的诸多问题的制约,不利于学生的田径课堂的正常进行。和田市中学的体育教学环境和田径课堂的教学情况,无法激发学生正常参加体育活动,趣味田径体育课堂的开设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趣味田径运动在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趣味田径教学符合和田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田径改革的总体方向。

2.2建议。和田市教育局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趣味田径运动在本地的宣传,提高学生对趣味田径运动的美好憧憬和热情,推动项目发展,并与学校有关负责人沟通、协调,以便实施和推广该项目。在进行趣味田径教学时,学生由于全身关注与田径运动的趣味性,易忽略田径运动技术的合理性和欣赏性,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田径运动技术的正确性。体育工作者要加强对趣味田径项目的开发和挖掘,寻找更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

参考文献

[1]尹军,郑亚平,董崎,等.趣味田径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课的变化 第8篇

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 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三,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四, 关注个体差异与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收益。

通过学习, 教学观念上能够突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和锻炼。注重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改变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由注重“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视结果, 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观念,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多维度评价;突出发展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怎样学、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发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强调统一性, 注重学生个性, 不过多的拘泥于技术教学, 以“健康第一”为要旨, 关注学生在学习运动时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更加自觉的投入到锻炼中去。

在教学上, 关注学生的多了, 改变了以前教师为主导, 过多的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练习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习内容讲解了多少, 强调教学进度, 以教学为目的, 忽略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现在更多的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 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教学, 在教学时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将学习任务融入创设的情境之中, 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学习。

在教学时, 能够运用多元评价激励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闪光点, 及时鼓励评价, 激励学生练习;学生的点滴进步, 老师给出及时评价,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使学生能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练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过去的整齐划一管理学生, 到现在激发学生自己的兴趣, 学生主动练习, 积极探讨。

实施新课程以来, 总体感觉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的空间非常大, 根据课程目标到水平目标, 由水平目标决定学习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选择了走、跑、跳、抛、投、球类等项目, 既考虑到课程总目标, 还考虑水平目标, 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况下, 将趣味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 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实施新课程以来也面临许多困惑, 比如对模块的运用, 按照选修要求, 一个学生可以连续选9个模块, 9个模块按递进关系, 最后的运动技术教学, 可能达到体育本科的水平, 实践中不可能达到, 但是让学生选项, 有这么一批学生, 在高中三年都选同一运动项目, 9个模块, 每节课他们几个人都组织在一起练习、比赛, 从运动效果和教学效率来看, 都能促进体质的发展, 老师的指导点拨都能虚心接受, 他们自主能力强, 组织严密, 互相探讨技战术, 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促进和发展, 三年下来基本活动同一项目———篮球, 得到运动乐趣, 身体也发展了, 非常喜爱体育也喜欢上体育课, 这批学生大都是运动积极分子, 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强, 但如从教学9个模块来看, 9个模块单个技术的教学就不适合他们, 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单个技术, 但按照模块的连续性, 又少了一半以上的单个技术未学习掌握, 上课时间决大部分打比赛时, 气氛热烈, 每人投入, 场面激烈, 实际就是教学内容同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有差别, 学生认为掌握了一些单个技术能进行比赛就行, 而按照连续9个模块的纯技术教学, 学生掌握的技术又太少了, 这也是教学过程疑惑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高中的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运动技术达到一定基础后, 不过分强调单个技术的教学, 而要让学生享受体育的乐趣, 多进行比赛性教学活动, 对于篮球可以多进行3打3, 4对4的半场篮球赛, 这也是学生练习兴趣高的原因。

疑惑之二, 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认为“健康第一”可以不强调技术的教学, 一节体育课下来, 学生的练习脸不红心不跳, 运动负荷很低, 平均心率不到90次/分, 象乒乓球一类的项目, 有些学生只是拿拍轻微的运动一下, 运动量太小, 如何解决这类学生, 是个难题。

疑惑之三, 体育无用论, 在上课的过程中, 特别是体能技术测试的时候,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成绩高低无所谓, 能跑到良好等级的, 跑到及格就行, 甚至不及格也无所谓, 对这类学生如何解决也是难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探讨 第9篇

1﹒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体系。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课的教学目标是达成课程目标最具体的环节,因此课的目标应与课程目标保持高度統一。

2﹒教学目标的整合。

体育与健康课是达成课程目标最基本、最具体的单元。一堂课不可能完成课程所设置的五个方面的多个目标。在确立课的目标前应通过制订水平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手段对课程目标进行整合。使每一堂课都有较为具体的,有所侧重的教学目标。通过若干堂课的目标来达成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若干单元目标的达成最终达成水平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

3﹒技术目标与非技术目标的关系。

传统的体育课往往通过课的练习密度、强度来评价一堂课的练习效果,以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来判断一堂课的优劣,片面强调生理指标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反应和健康指标。体育与健康课应对单一目标的达成进行改革,在重视学生生理指标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因此在确立课的目标时,应适当安排其它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

4﹒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在确立课的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标不宜过多或过高,目标过多没有重点,目标过高不切实际,对目标的达成造成困难,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学生学习的信心。适当的可行的目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包括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参照课程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和学校场地器材等因素选择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新兴体育运动的开发。

2.1 过去的教学内容只考虑到体育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对于开放性和现代性重视不够。过去的一些教材思想限制了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很难吸纳更多的学生喜欢的内容。教学内容规定过死,选择性幅度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体育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学生为本,体育教学内容更多地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2)淡化竞技技术体系;(3)给教师学生留出广阔的空间;(4)增加女生喜爱的韵律操和舞蹈。

2.2 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1)可以比较随意进行的运动;(2)不需要很高技能的运动;(3)不用很大场地的运动;(4)可以有各种人参加的运动;(5)具有休闲意义和富有乐趣的运动;(6)富有民族特点和民间性的运动;(7)规则简单而且可以进行变化的运动。新兴运动项目的概念和内容是在大众体育振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终身体育运动的一个产物,而提倡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结合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共识和目标,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点。教师应善于开发新的运动项目,增强课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联性。

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条件之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联系越紧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越有利,反之则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如在水平五身体健康方面,要达成增强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速度和反应这个目标时,所选择的内容可以是距离较短的快速跑、变速跑、变向跑和急停急起的练习或练习组合或游戏,而不宜采用长距离的中速、慢速跑等。

4﹒形成爱好和专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观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可安排学生每半个学期,每学期或每年选择一次,再次选择时,学生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但总计不宜超过五项,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鼓励有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修水平六的内容。

三、教学组织的开放

教学组织的开放一方面是指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形成由学生自主搭配,可以按不同需要选择友伴型、同质型、兴趣型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以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使学生自由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奥秘。另一方面是指听讲解和看示范时队伍的组织,为便于学生观察理解、思考、讨论,可以让他们自由放开,无拘无束地在规定的教学场地上。只要保证教学的常规秩序,可以打破原自然教学小组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观察面、方向、角度去听讲解,看示范。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教法。

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给学生的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过于重视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法,通过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充分实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学生的学法。

自主学习,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发展学习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使小组中每位学生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个人责任,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有效解决组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同时小组中的每位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学习效果,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探究学习,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文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与教法的改革,教学过程控制和相关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几个方面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进行分析和研究,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教学的质量,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应对、去思考。

上一篇:公司股权赠与协议优秀下一篇: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