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2024-07-24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精选8篇)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第1篇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物流工程是高等学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物流工程以特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这些内容是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工程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述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场址选择;工业设施布置;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料搬运与库存;物流管理与控制等内容。

以下分章阐述。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了解物流工程的发展概况,作用及意义;掌握物流工程的目标及原则。

第二章 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4学时)

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理解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6学时)

理解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概念;了解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程序;掌握设施选址的意义,场址选择的步骤与内容;理解设施选择的考虑因素;掌握产品设计与工艺过程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第四章 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4学时)

了解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的主要内容;掌握厂址选择,选择模型,企业物流系统的平面布置设计模型;理解动态设计。

第五章 物料搬运系统(3学时)

了解物料搬运系统的主要内容;掌握物料搬运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了解物料搬运设备及用具。

第六章 物流管理与管制(6学时)

理解物流管理与控制的方法与内容;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物流计划与控制;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生产物流的管理;了解后勤管理。

第七章 库存与库存管理(6学时)

理解物流库存的概念;了解仓库的产生和发展及分类;掌握库存的概念,独立需求的库存模型,相关库存模型—MRPII和库存管理;了解库存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第八章 现代物流系统模式(4学时)

了解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主要形式;掌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系统布置,管理,控制等特点;理解CIMS物流系统简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所以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10个学时的课堂实验和两周的课程设计,结合实例讨论分析。课堂安排如下:

(1)自动立体仓库的存货/发货运行模式(2学时)

(2)自动立体仓库的查询/盘点运行模式(2学时)

(3)自动立体仓库的物性检测,条形码识别运行模式(2学时)

(4)物流系统中配送路径的优化(4学时)

2、每章讲完后可布置适当的作业,目的在于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设计,分析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初步具备物流工程的能力。

3、作业量:

第一章 绪论 1—3题

第二章 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 1—5题

第三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 3—7题

第四章 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 1—5题

第五章 物料搬运系统 1—5题

第六章 物流管理与控制 2—6题

第七章 库存与库存管理 1—4题

第八章 现代物流系统模式 3—5题

4、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和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及系统工程”。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物流工程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物流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 物流系统工程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第2篇

《钻井与完井工程》课建小组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说明

《钻井与完井工程》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石油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教授及指导学生进行并完成一口直井的钻井工程施工设计。

本课程总学时为2周学时。教材为周开吉、郝俊芳教授编写的《钻井工程设计》。

二、课程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白钻井工程设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设计的整体过程及各部分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加深对《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石油工程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编制设计文本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利用已获取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口直井的钻井工程施工设计,掌握“教学内容”中所规定的各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会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掌握有关工程手册的查阅方法。所完成的设计应包含教学内容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学生最终应提交所设计井 “钻井设计”(注:指设计结果)及相应的“钻井工程设计说明”(注:指具体的设计计算过程)的合订文本。

三、教学内容

1、指导教师给每个学生下达一份一口直井的工程设计任务书。

2、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完成下述设计:(1)井身结构设计(2)固井工程设计

可以只进行一层套管的套管强度设计,但该层套管必须是技术套管或油层套管(以后将称为“所选定套管层次”,相应的钻进井段称为“所选定井段”)。同时进行该层套管的水泥及注水泥设计(可以不进行泵压计算)。水泥及注水泥设计至少针对该层套管进行。

(3)钻柱设计:至少针对所选定井段进行设计。(4)钻机选择

(5)钻井液设计:至少针对所选定井段进行设计(可以不设计钻井液的具体配方)。(6)钻头、水力参数和钻井参数设计:至少针对进行了机械破碎参数设计的二只钻头进行设计。

(7)下部钻具组合设计:视需要进行设计,可以只进行类型选择。上述(2)-(7)项计算所选择的井段不得小于3000m。

四、对学生所提交设计文本的要求

1、学生所提交设计文本主要包含两个文本:(1)反映所设计井所有必要设计结果的“钻井设计”;(2)反映所设计井整过钻井工程设计计算过程的“钻井工程设计说明”。

2、“钻井设计”文本格式及内容按指导教师的要求编写。所有数据应与“钻井工程设计说明”一致。

3、“钻井工程设计说明”应详细反映出所设计井整过钻井工程设计计算的过程,注意突出对设计方法选用、设计系数选取、设计因素考虑等的道理的阐述,并指明有关方法、系数、数据、公式等的出处或来源。公式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给出其引用的完整形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义及单位。文本内容应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4、设计文本抄写应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美观,文本中图、表、公式等应分别统一编号。

5、推荐的设计文本格式见附件:“钻井工程设计文本推荐格式”。

五、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的推荐方法

1、本课程设计学生的最终成绩建议由三部分构成:提交的设计文本成绩、平时成绩、设计结束时的综合考核成绩。建议各部分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60%、20%、20%。

2、设计结束后,综合考核方式由指导教师小组商定。

六、教学组织

l、本课程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和答疑方式为主。教师可视需要进行少量必要的课堂讲课。

2、按每名教师指导20~30名学生的数量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的职称(或相当职称)。

3、在本课程设计开始时教师将设计任务书、本教学大纲及设计文本的三个封面(见附件)发给学生。

4、指导教师应使每个学生的设计任务书均有所差别,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设计结果均有所差别。

七、参考书籍

(1)刘希圣.钻井工艺原理(上、中、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黄汉仁,杨坤鹏,罗平亚.泥浆工艺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第3篇

1 构建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我国物流业正在迅猛地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许多高校都有多个校区,地域相对分散;现在招收的学生大都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具有一些90后的特点: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考和动手能力强、表现欲强,而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了90后学生的特点;校企联合合作机制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实时互动,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这些瓶颈都影响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效果,表1所示为单一教学模式优缺点对比。因此,对物流工程专业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于对单一教学模式优缺点的比较,对建立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思考是能够集成物流工程专业教学领域的先进手段,同时又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对物流仿真、电子商务、物流实物实验等多种物流教学平台进行综合,将几种教学模式融合为一体,可以弥补单一模式教学存在的不足,增加教学的灵活性,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和物流业对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需求。

2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构建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通过平台的架构整合了电子商务,物流仿真,物流理论教学,物流实物实验教学。这种整合可以发挥出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图1所示为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结构。

物流仿真是企业检测其物流系统及决策是否有效或高效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设计一个新的物流系统,或对已有的系统添加新技术、新装备,进行原有系统改造,都需要物流仿真技术和仿真软件的应用。学生通过物流仿真可以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工作流程,并且对其加以改造和完善[3]。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物流系统中各个部门供需双方在采用电子商务这种手段交易时需要掌握的具体工作的操作环节[4]。

物流实物实验主要包含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跟踪识别系统等相关物流实验设施和设备。是从实验教学这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对部分物流机械和设备的功能有所了解,对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有所掌握。

协同设备包含闭路电视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来完成远程教学,用远程方式和无线技术克服地域限制和教学设施有限的困难。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将以上功能模块集成一个系统,通过整合技术中接口技术与硬件以及已有的教学资源相结合,通过无线与有线网络技术把分布在各地处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消除地域限制,实现模块联动。通过协同技术实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能够使电子商务和物流仿真以及物流实物实验联动,使电子商务在信息流和商流中所处于的状态,与物流仿真过程中的环节,以及物流实物实验的物流活动一致对应。物流仿真是针对物流实物实验进行系统建模,并在计算机上编制相应应用程序,模拟实际物流系统运行状况,并统计和分析模拟结果,用以指导实际物流实物实验中的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而物流实物实验的实际状态也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与物流仿真联通,再和电子商务的信息流与商流结合成有机整体,发挥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协同性。

3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特点

3.1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整合单一教学模式,优势互补

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中电子商务教学模块和物流实物实验模块的整合,使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相结合,兼顾配置物流工程设施,就能深入浅出地展示物流工程中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各个过程中的情形。图2所示为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整合。

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中物流理论教学模块和物流实物实验教学模块的整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物流实物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环节。物流实物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及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与能力。

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中物流仿真教学模块,物流实物实验教学,电子商务模块的整合,实现了软硬件兼容的特点,模拟出真实的物流流程环境,通过仿真分析能找出物流限制瓶颈。并通过学生在物流实物实验教学模块中亲身动手实践并检验,提出解决方案,又反馈到仿真中,使学生既掌握运用现代物流先进技术,又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整合,就可以开设相应的很多课程,如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的具体运作、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与评估,物流资源配置优化、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物流信息管理等等。

3.2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使教学模式灵活多样

物流本身是一个流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诸多要素组成,其中必然大量涉及到机械化、自动化、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大量的工程学知识。而物流又是一个系统,通过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流仿真技术等先进技术把诸多物流活动集成在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通过物流实物实验和物流仿真来教授物流过程中如运输、储存、配送、装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个基本活动;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则往往是通过电子商务来教授。课程往往是按照物流相关技术与运用来安排,教学模式是纵向教学、单一的模式,如图3所示。

而通过物流协同教学平台可以使得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各个环节协同一致,既可以按照物流相关技术与运用来安排课程,实施纵向一维教学模式,又可以以物流过程中的各个基本活动来安排课程,在教授各个基本活动中把物流相关技术与运用包括进去,这样就可以以物流活动的基本过程为教学主线来实施教学,改善了传统教学中一维单一的纵向教学模式,增加了二维横向的教学模式,如图4所示。

另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协同,使得物流理论课,物流仿真课,电子商务课和物流实物实验课在讲授某一物流基本活动时可以同时展开并进行切换。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上同步进行。

3.3 物流协同教学平台的创新之处

(1)整合性:物流协同教学平台整合了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优点,同时也弥补了它们各自的不足。它将电子商务教学平台、物流仿真教学、物流实物实验、理论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资源整合,并实现共享。

(2)多功能物流协同性:平台增强了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并且可以兼容以前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这更贴近90后学生,符合他们的特点。

(3)远程+无线:通过远程教学可以解决地域分散的问题,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可以解决教学设施布局方面的问题。

(4)兼容性:平台可以兼容以前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资源。

(5)全天候:学生可以全天候的在线观看教学内容,这就弥补了教学资源不足。

(6)可扩展性:平台的规模可以扩大,可以增加教学课程和外接仪器设备,以及增加学生人数,也可以兼容其他教学资源。

(7)可移植性:这种教学模式不是只针对物流工程学科,它可以推广到其他需要仿真或实验的相关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去,具有可移植性。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物流协同教学平台这种新的多功能物流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它通过接口技术和功能整合了多种物流教学模式的优点,能够改善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物流协同教学平台将会推动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及优质资源的共享,促进深度融合式教学,为全方位多角度培养物流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晶,唐立新.浅谈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现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5):151-152.

[2]高和鸿,郝建彤.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5):39-40.

[3]韩秀蓉,李立峰.物流仿真与eM-plant仿真软件[J].商场现代化.2009,(3):109-110

物流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第4篇

关键词:物流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

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是由两个阶段来完成的,即基础英语阶段和专业英语阶段。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使大学生在基础英语的基础上通过英语的进一步学习和使用使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关键性教学环节。基础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高级阶段,它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在本专业领域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语言课。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译能力,即扩大学生专业词汇量,通过大量的专业英语阅读和翻译,提高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听、说、写进行必要的训练。

物流工程专业英语课是高校本科物流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大学四年级开课,课时为36学时。近年来,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不断出现,英文在产品、设备的使用手册及说明书、仿真软件、学科研究论文、专业优秀教材、互联网、国际物流文书上的大量使用,使大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显得越发重要。

一、明确专业英语的性质和特点

专业英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一门语言课,又具有专业课的特征。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使基础英语再好,也很难在专业英语的理解和翻译上达到顺畅和准确。专业英语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完成从"学"到"用"的转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能否较好地利用英语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工作。

学生在首次接触专业英语的时候,由于对专业英语的性质和目的不甚了解,心里充满了陌生和疑惑,不知如何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很重要的是,首先在上课前将专业英语的性质、特点及它与基础英语的区别,该门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地告诉学生,如通过学习掌握1000左右的专业词汇和短语,能用关键词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能较准确地翻译本專业的英文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摘要,以及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能够对国际物流以及海关报关涉及的发票、合同、装箱单、提单、信用证、进出口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进行审阅和提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培养一定的物流英语听说能力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快地加深对本门课的理解,消除疑惑,更好地融入学习。

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物流工程专业英语教材主要以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为主线,涵盖了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环节、供应链管理以及相关的技术等内容,如以物流的术语定义为起点,对物流的基本内容、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环节进行讨论,介绍装卸设备、立体仓库设备,探讨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ERP系统等。其内容多、知识面广,因此在有限的课时的基础上,要合理地安排讲授的内容,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对于专业的重点内容,要在教学中重点讲解;而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可以略讲,将其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对于一些涉及专业理论知识太深又不太重要的内容,则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少讲或者不讲。做到精讲、略讲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

三、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

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较顺利地阅读与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的英文文献,与文学作品翻译所公认的"信、达、雅"的标准不同,专业英语翻译主要强调的是"信、达",即"忠实、通顺"。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长句的翻译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基础的翻译方法,重点放在一些长句和难句的翻译上,指导学生在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基础上能较准确地理解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难句、长句,顺利地阅读英文文献。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使学生在声、图、文上获得全方位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即老师读文章,讲解生词、专业术语,逐句翻译。多媒体设备在此仅是文字展示的黑板作用。实践证明这种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的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播放MP3进行听力的训练,播放情景视频学习口语以及对通过新闻、报道、生产设备流程展示、物流行业介绍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经过教学实践,学生对此表示满意,教学效果良好。

五、采用互动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专业英语单词生僻,句子艰涩,学习的难度较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为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要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如将学生进行分组,自行选择物流行业的某一主题,通过查找资料、搜索视频等手段,写一段该主题的主要内容介绍,在课堂上由小组成员在播放视频的同时进行翻译以及对主要内容进行PPT展示等。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翻译、听说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加强实践环节

专业英语的教学关键是学以致用。如在国际物流的周期内需要大约40份英文文件,学生在前期的课程《海关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及《国际物流运作实务》中均有所触及但理解不透。因此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填制进出口报关单的实训等,学生在此过程中熟悉了国际物流的主要单证,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明显得到了提高,专业词汇、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七、结束语

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必经过程。如何使专业英语的教学更加符合时代和学生的要求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前面的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改革,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牛国玲,邹爱华,霍艳忠.优化机械工程专业英语实践性教学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4).

[2]李伏生.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其教学方法[J].高教论坛,2004,(4).

[3]李娟娟,王槐生.高职电信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实践[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9).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第5篇

【课程名称】钢结构工程施工 【学时、学分】总学时:68总学分:3 【开课学期】2016年秋季学期

(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提出的设计内容和要求指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中某些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更为一般的设计原理、方法及参考数据,可查阅相关设计手册和规程规范。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总结。要求学生通过钢结构课程设计,进一步了解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要求在知道教师的指导下,参考已学过的课本及有关资料。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二)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1、荷载计算:

屋面活荷载与雪载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可取其中较大者进行计算;由于屋面坡度较小,风荷载对屋面为吸力,对重屋盖可不考虑,所以各荷载均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荷载组合:

设计屋架时,可考虑以下三种荷载组合:(1)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2)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3)全跨屋架与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本课程设计任务要求至少计算第一种荷载组合。

3、内力计算:

按图解法、数解法、点算法均可计算屋架各杆内力。先求出单位荷载作用于各节点时的内力,即,内力系数,然后可求出当荷载作用于全跨及半跨各节点时的杆件内力,求求出三种荷载组合下的杆件内力。取其中不利内力(正负最大值)作为设计屋架的依据,可列表计算。跨中附近斜腹杆的内力发生变号,由于考虑了施工图阶段荷载的不利分布。如果按照正确的施工方法,屋面板采用对称吊装,就不会出现杆件内力的变号。

4、杆件截面设计:

桁架杆件采用等截面杆,按最大内力设计。

上弦杆计算长度,在屋架平面内,为节间轴线长度,在平面屋架外,根据支撑布置和内力变化情况(按大型屋面板与屋梁保证三点焊,故取两块屋面板宽度),其计算长度大于屋面平面内计算长度,故截面宜选用两个不等肢角钢,短肢相并。

节点板厚度需根据腹杆最大内力选用

轴心拉杆,可按照强度要求选择截面,对轴心压杆,可先假定长细比(弦杆80~100,腹杆100~120)选择截面再进行验算。

屋架所有杆件还应满足长细比限制要求。

5、节点设计

节点设计一般步骤是:先根据腹杆内力计算腹杆与节点板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和绗缝长度,然后根据此焊缝长度的大小按比例绘出节点板的形状和大小,最后验算弦杆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

用作图法求节点板的形状和大小时,应按角度准确画出各杆件的轴线和轮廓线,各杆件形心线应尽量与杆件轴线重合并取5mm的整数,再考虑杆件之间应有的间隙和制作装配误差,按比例绘出各杆件端部及腹杆焊缝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作出节点详图。

节点板形状应尽可能简单、规则,至少有两边平行,如矩形、梯形、直角梯形等。

(三)设计步骤和要求

屋架施工图是指导钢结构构件制造和安装的技术文件,同时也是编制工程预算的依据和工程竣工后的存档资料,因此,务必做到清晰、明确、准确无误、表达详尽。

(1)屋架施工图一般按运输单元绘制,当屋架对称时,可仅绘制半榀屋架。施工图应包括屋架正面图、上弦和下弦平面图以及必要的侧面图、剖面图和零件图。(2)图纸左上角用适当比例绘制屋架简图(单线图)。右半跨注明杆件的几何轴线尺寸,左半跨注明杆件的内力设计值。图纸正中为屋架正面和上下弦平面图,右上角为材料表,把所有材料和零部件的编号、规格、长度、数量及重量等均填入表中。

(3)屋架施工图通常采用两种比例尺绘制。屋架杆件的轴线一般用1:20~1:30,而节点尺寸和杆件截面尺寸用1:10~1:15的比例尺绘制,对重要节点和特殊零部件还可以加大些,以清楚地表达节点细部尺寸。

(4)施工图应注明各零部件的型号和主要几何尺寸,包括加工尺寸(宜取5mm倍数)、定位尺寸、孔洞位置以及对工厂制造和工地安装的要求,定位尺寸有:节点中心至各杆件端和至节点板边缘(上下和左右)的距离、轴线至角钢肢背的距离等。螺栓孔位置要求符合螺栓排列要求。工厂制造和工地安装要求主要包括:零部件切角、切肢、削棱、孔洞直径和焊缝尺寸等均应在施工图注明。(5)施工图中零部件应加以详细编号,其次序按主次、上下和左右排列,完全相同的零部件用同一个编号,如另个零部件形状和尺寸完全一样,仅因开孔位置或切角等不同,使梁构件成镜面对称时,可采用同一编号而仅需在材料表中用正反字样注明,以示区别。

(6)施工图还应有文字说明。其内容主要有:钢材钢号、焊条型号和焊接方法、质量要求,图中未注明的焊缝和螺栓孔尺寸,防锈处理方法,以及运输和制造要求等。此外,对一些施工图难以用图而宜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可用文字加以说明。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5] 钢结构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五)成绩评定方式

1.评定标准——设计的完整性及规范性 2.评定方式——按完成质量打分

(六)配套教材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第6篇

课程名称:物流地理 总学时:

80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相关的地理知识、为物流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 教学内容:

1、物流节点

2、城市物流基地布局

3、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 教学要求

1、理解物流节点的概念;了解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分类。

2、了解物流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区位选择原则。

3、重点掌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别及布局特点。

4、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物流经济圈和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状况。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农业生产布局

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都市农业生产布局

4、农产品物流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分布概况,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主要物产。

2、重点掌握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

3、了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掌握农业圈层的布局特点。

4、了解都市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纺织工业

2、食品工业

3、造纸工业

4、日用品工业 教学要求:

1、了解轻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布局原则。

2、了解纺织业的发展;重点掌握纺织工业的布局特点。

3、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食品工业的布局特点。

4、了解造纸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造纸工业的布局特点。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

2、能源工业

3、冶金工业

4、化学工业

5、建材工业

6、机械工业

7、电子工业

8、重工业物流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2、了解各类重工业,如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布局要求和分布情况。

3、掌握重工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4、掌握我国目前重工业物流的现状和前景。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业概述

2、铁路运输

3、公路运输

4、水路运输

5、航空运输

6、管道运输 教学要求:

1、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现有运输方式分类。

2、理解运输合理化的含义;了解不合理运输的种类,了解运输合理化的应先因素及运输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3、掌握各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干线运输网的布局以及重要运输枢纽布局。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商业网络布局

2、商业中心

3、商品流向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商业发展概况;理解掌握我国商业网络布局原则。

2、理解掌握我国商业中心的布局规律。

3、了解我国大宗商品的流向特点。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

1、香港物流地理

2、澳门物流地理

3、台湾物流地理

教学要求:

1、了解香港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香港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2、了解澳门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澳门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3、了解粤港澳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前景。

4、了解台湾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台湾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情况。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

2、国际海洋运输

3、国际铁路运输

4、国际航空运输

5、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6、国际大宗货物运输

教学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作用、特点、要求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2、重点掌握国际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和通道;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海港的中英文名称和位置。

3、理解国际铁路联运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口岸和对港澳地区的铁路运输方式。

4、了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了解国际航空运输的分区情况;掌握国际主要航空运输线和重要航空港的中英文名称、代码和所属国家或地区。

5、了解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掌握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航线、港口、陆桥运输线及其方式。

四、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6课时)物流节点……………………………………………………1 2 城市物流基地布局…………………………………………2 3 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1 练习课………………………………………………………2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9课时)农业生产布局………………………………………………3 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2 3 都市农业生产布局…………………………………………1 4 农产品物流…………………………………………………1 练习课………………………………………………………2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7课时)纺织工业………………………………………………………1 2 食品工业………………………………………………………2 3 造纸工业………………………………………………………1 4 日用品工业……………………………………………………1 练习课…………………………………………………………2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15课时)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1 2 能源工业………………………………………………………5 3 冶金工业………………………………………………………1 4 化学工业………………………………………………………1 5 建材工业………………………………………………………1 6 机械工业………………………………………………………1 7 电子工业………………………………………………………1 8 重工业物流……………………………………………………1 练习课…………………………………………………………3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19课时)物流运输业概述………………………………………………2 2 铁路运输………………………………………………………3 3 公路运输………………………………………………………3 4 水路运输………………………………………………………3 5 航空运输………………………………………………………3 6 管道运输………………………………………………………1 练习课…………………………………………………………4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6课时)商业网络布局…………………………………………………1 2 商业中心………………………………………………………2 3 商品流向………………………………………………………

1练习课…………………………………………………………2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5课时)香港物流地理………………………………………………1 2 澳门物流地理………………………………………………1 3 台湾物流地理………………………………………………1 练习课………………………………………………………2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13课时)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1 2 国际海洋运输………………………………………………2 3 国际铁路运输………………………………………………2 4 国际航空运输………………………………………………2 5 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2 6 国际大宗货物运输…………………………………………1 练习课………………………………………………………3

五、考核方式

1、考试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着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考核方式、分制

(1)、课堂考勤、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2)、期末考试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80%。

六、说明

本课程偏向理论,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本课程学习应结合实际模型地图让学生更直接掌握物流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

工程训练教学大纲 第7篇

工程训练(Ⅱ)

课程学时:80 学分:2 开课专业:机械制造、物流工程、机械测控技术、机械日语强化、化机过程装备制造、材料成形控制、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机械创新、机械英语强化、动力工程、动力汽车工程、电子工程、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业设计、电信创新、计算机技术、船舶工程、电信信息工程英语强化、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物理、光信息科学技术 开课学期:2、3、4、5、6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

后续课程:工程训练(Ⅲ),金属工艺学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非机械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本课程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安排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并辅以专题讲授。学生通过实习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建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概念;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在劳动观点、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由15个实训项目组成。其中实训概论课为理论教学环节,2学时,在其它各实训项目之前统一进行,占用总课时时间,其余每个项目,实行分组轮换制,相对独立完整。

㈠.工程训练实训概论课:(2学时)

1、工程训练实训的内容:机械制造过程,实训内容、教学环节、安排及分组

2、工程训练实训的目的:制造工艺的重要性

3、工程训练实训的要求:四项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主要规章制度

4、实训安全动员 ㈡.普通车削(16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车削基本概念。了解车床的型号,熟悉卧式车床的组成、运动、传动系统及用途。(2)了解常用量具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轴类、盘套类零件装夹方法的特点及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4)熟悉车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普通车削基本概念,包括普通车床型号、规格、部件及附件的名称和作用、传动系统、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示范、讲解刀具的安装,工件的装夹以及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3)演示、讲解普通车削常见形面(外圆柱面、端面、台阶、圆锥面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学生练习操作姿势,用手动走刀均匀地移动大拖板、中拖板、小拖板,空车练习,按图纸要求车削工件,正确对刀,自动走刀,教师实时指导;

(5)知识扩展:介绍大型普车、镗床及立车的基本知识 ㈢.铣削(8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螺旋槽的铣削方法、齿轮齿型加工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基本构造。(2)熟悉铣刀的种类及其安装方法,万能铣头、回转工作台和分度头的使用方法,X6130卧式万能铣床和X5030立式铣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铣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各种铣削方式的特点。

(3)掌握铣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铣键槽、铣多边形零件的操作方法;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构成。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铣削基本概念,包括铣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范围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介绍分度头的使用方法;

(3)演示、讲解多边形的铣削方法及工艺要求;螺旋线的加工方法(4)学生实际操作,铣六边形零件、铣键槽、铣螺旋槽,教师实时指导(5)讲解、演示立式铣床的加工方法及其应用(6)示范、讲解齿形加工方法,介绍齿轮加工设备 ㈣. 刨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刨刀的基本类型及用途;插削、拉削、推削加工的特点和应用;拉刀的基本组成部分。(2)熟悉B635-1牛头刨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刨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刨削加工常用夹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直角尺的使用方法。

(3)掌握刨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六面体零件刨削、V型体零件刨削的操作方法。(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刨削基本概念,包括刨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加工方法及工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2)演示、讲解平面、异型面的刨削方法及工艺要求

(3)学生熟悉设备,实际操作,刨削六面体零件和V型体零件,教师实时指导(4)知识扩展:介绍龙门刨床及插床 ㈤.磨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砂轮的种类,砂轮的检查、安装、平衡和修整方法;磨削圆锥面的方法。

(2)熟悉M1420万能外圆磨床和M7130平面磨床的型号、基本组成部分、运动及各部分的作用;磨削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及应用。

(3)掌握磨削的切削用量及其选择和计算方法;轴类零件和平面零件磨削的操作方法;外径百分尺的使用方法、基本构造。

(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磨削基本概念,包括磨床型号、规格、组成、传动、液压系统、砂轮平衡方法、加工方法及工艺特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演示、讲解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平面的磨削方法及工艺(3)学生实际操作,磨削外圆柱面、外圆锥面、平面,教师实时指导(4)示范、介绍测量方法

(5)学生实际测量(在磨削外圆柱面时进行)㈥.钳工(16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钳工工作在现代工业制造和设备维修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2)初步掌握普通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包括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的方法和应用。(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了解钳工在机制制造及设备维修中的作用,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演示、讲解锯割、锉削平面的工艺要求,样板的制作方法(3)学生练习锯割、锉削平面,制作样板,教师实时指导

(4)演示、讲解摇臂钻的工作原理、应用及操作方法,钻、扩、铰、攻丝及套扣的加工方法及台钻的操作方法

㈦.数控车削(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机床组成结构、应用及数控车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初步掌握数控车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幻灯、视频教学,介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应用,工作原理,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

(2)现场演示、讲解数控车床型号、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数控车削与普通车削的差别,程序编制方法及机床操作步骤

(3)示范、讲解数控车削常见形面(圆柱面、圆锥面、端面、成形面及切断等)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

(4)介绍数控车削程序编制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给定毛坯零件的编程与制作,教师实时指导 ㈧.数控铣削、精雕加工及加工中心(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数控铣床的数控系统、机床组成结构、应用及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初步掌握数控铣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

(3)了解铣床加工中心的特点,与一般数控铣床的区别,XH714型加工中心的结构、性能及用途。(4)了解精雕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加工特点、应用范围等基础知识。(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幻灯、视频教学,介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应用,工作原理,数控程序的编制和输入。

(2)现场演示、讲解数控铣床型号、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数控铣削与普通铣削的差别,程序编制方法及机床操作步骤。

(3)示范、讲解数控铣削常见形面(水平面、垂直面、曲面等)的编程、加工方法及工艺要求等(4)学生完成简单二维图形的设计、手工编程与制作加工

(5)介绍加工中心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表演XH714型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6)介绍精雕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等 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3.5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特种加工的意义以及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地位与重要性;(2)初步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3)了解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程序的手工编制方法和输入方法。

(4)了解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机床的组成结构、加工原理、操作方法、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5)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电火花线切割机的组成及其功用等;演示、讲解电火花线切割机的操作方法;(2)演示、讲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自动编程及图形扫描等(3)学生进行任意图形自动编程练习,教师实时指导;

(4)知识扩展:表演、讲解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机的工作原理、应用及加工方法 ㈩.电火花成形加工、激光雕刻加工(3.5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特种加工的意义以及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地位与重要性;(2)了解激光雕刻与切割机床的组成与结构,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等。(3)初步掌握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4)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电火花成形机的组成及其功用等;演示、讲解电火花成形加工的电极装夹、对刀、找正及操作方法等

(2)学生练习操作过程,教师实时指导;

(3)介绍激光雕刻机的组成结构、加工特点及应用范围,示范、讲解激光雕刻机自动编程的方法和操作

步骤,并加工演示。

(十一).新技术介绍(1学时)

1、教学要求:

本实训项目包括柔性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塑料真空成形机、快速成型机、XY运动平台和现代制造技术知识扩展

(1)了解柔性加工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概念,自动化生产线的一般构成和功能;(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应用和简单的工作过程;(3)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结构、测量原理、主要功能和测量步骤;(4)了解塑料真空成形机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成形工艺步骤;(5)了解快速成型机的基本类型、结构及应用;(6)了解XY运动平台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等(7)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知识

2、教学内容:

(1)FMS-50系统的观摩教学,介绍柔性制造技术的概念、发展情况,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成、功能及应用。演示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过程。

(2)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基本分类、系统构成、基本参数以及应用。表演工业机器人的点运动、位置运动、单轴运动和程序演示。

(3)介绍测量的基础知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DC—3000数字式测量投影仪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及测量方法等。操作演示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方法和测量步骤。

(4)介绍塑料真空成形机的结构、基本参数、特点、成形工艺步骤以及应用等。

(5)介绍快速成型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等基础知识。表演快速成型加工过程。(6)介绍XY运动平台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应用范围等。

(7)现代制造技术知识扩展介绍,参观A530D+MARK25标准型慢走丝线切割机、三维表面轮廓仪、AP2000+MARK20P超高精度慢走丝线切割机、Talysurf CLI2000型多测头三维形貌轮廓仪、KIC高速小孔加工机床、Talyrond圆度测量仪、平面度测量仪、A50R+MARK21、体式显微镜、金相显微镜、Prismo navigator

三坐标测量机、A35R+MARK21高速高精度大面积镜面成型机、DMU 70V数控加工中心、多功能快速原型与制造系统。

(十二).焊接(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电焊设备性能与使用;了解焊接件常见缺陷及其检验方法。

(2)初步掌握手工电弧焊的实质及其操作方法、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原理;气体保护焊的实质;点焊原理。

(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讲解焊接基础知识,包括气焊与气割、等离子弧切割、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电焊设备性能与使用;焊接件常见缺陷及其检验方法。

(2)演示、讲解手工电弧焊(平焊)、气焊与气割、氩弧焊、空气等离子切割、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压力焊(点焊)的操作方法

(3)现场讨论、分析焊接工艺

(4)学生进行平焊操作练习,教师实时指导(十三).锻造及压力加工(4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锻造加热设备;胎膜锻概念及其特点;

(2)初步掌握锻造加热目的与锻造温度范围;空气锤工作原理、结构及各部分作用(3)初步掌握锻造加热缺陷及预防;空气锤操作方法及自由锻的基本工序;(4)了解数控冲床工作原理、编程方法、组成结构及各部分作用(5)了解数控冲压的加工特点

(6)基本掌握冲压工艺、工序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和常用冲压材料、常用冲压设备;压力机工作原理、结构及各部分作用;冲模结构基本组成及其分类;

(7)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锻造原理及空气锻锤(2)演示、讲解机器自由锻操作方法

(3)讲解冲压加工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工艺及材料等,介绍冲压设备并操作演示。(4)介绍液压折弯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加工方法等(5)学生工艺训练

(6)介绍冲压模具的组成及用途等

(7)介绍数控冲床组成、工作原理、加工方法等;演示加工过程;(8)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十四).铸造及注塑成型(6学时)

1、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和应用。

(2)了解型砂、芯砂、造型、造芯、合型、熔炼、浇注、落砂、清理及常见铸造缺陷。熟悉铸件分型面的选择。掌握手工两箱造型(整模、分模、挖砂、活块等)的特点和应用.了解三箱造型及刮板造型的特点和应用。了解机器造型的特点和应用。

(3)初步掌握手工两箱造型的操作技能。

(4)了解铸造生产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并能进行简单经济分析。

2、教学内容:

(1)介绍铸造的整体概况,包括生产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等;(2)演示、讲解整模造型的方法及工艺(3)学生进行整模造型操作训练,教师实时指导(4)演示、讲解分模造型型芯的造型方法

(5)学生进行分模造型操作训练,浇注、打箱、清理并进行质量分析,教师实时指导

(6)铸造知识扩展:表演、介绍机器造型、消失模铸造、中频炉、压铸机等铸造方法、工艺特点及要求

(7)介绍注塑成型概念、组成、传动、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等(十五).热处理(2学时)

1、教学要求:

(1)了解钢的热处理原理、作用及常用热处理方法和设备。(2)了解碳钢热处理后的性能特点。(3)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教学内容:

(1)介绍热处理概念、原理、常用设备及基本操作要点(2)示范、讲解表面硬度检验方法及所用硬度计的使用步骤(3)演示、讲解:对45钢锤头进行淬火处理

三、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的教材:

(1)《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第三版,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工程训练教程-机械类实习报告分册》,梁延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出版。(3)《工程训练教程-非机械类实习报告分册》,梁延德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出版。

2、主要参考书:

(1)《金属工艺学》(上、下册,第四版),邓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数控技术》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杨有君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3)《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傅水根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习题集》张学政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周世权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7)《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陈隆德、赵福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倪小丹、杨继荣、熊运昌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赵雪松、赵晓芬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第8篇

关键词:《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探索

1. 引言

笔者所在的华东交通大学开设《物流工程》课程多年,在《物流工程》的教学和科研上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工程》是我校工业工程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的共同学科基础课,虽然教学要求略有差距,但都安排有2周的《物流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环节。其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前期理论和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此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设施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如何设计目标和给定数据,运用《物流工程》的设计方法,进行工厂及仓库综合布置与设计,要求灵活运用有关软硬件知识;是一项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优化设计课题。

笔者执教《物流工程》课程设计已有5年,共逾18个班级(包括二本和三本),在此过程中不断摸索完善,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结合实践,谈谈心得。

2. 改革措施

(1)设计题目改革。

我们最早的课程设计是根据横向课题项目提炼出的同一设计题目《某配送中心设计》。此题目涵盖了《物流工程》的大部分的知识要点,但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不多,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每届学生仅做同一设计,难以防止学生的相互抄袭。现在逐步发展为以《MXX型汽车内饰材料厂综合设计》、《梯子加工厂平面布置设计》为代表的两个题目组,每组3个题目,每年轮换。学生自选题目,每个题目参数不同,做到随机抽取,每两个学生做一个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性,收到较好的设计效果。

(2)将学生的模仿型设计转变为思考型设计。

以前设计所需要的条件基本给出,如采用何种货架,何种储存方式等。这样每个学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内容便相同;同时学生往往提出要参考上届学生的设计案例,这样虽减少了设计失误,但学生的思维会受束缚,不利于其想象力的发挥。现在设计题目故意将几个需要数据和限制条件空缺,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翻手册,合理假设,自行设定,一方面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力,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抄袭。另外还要求学生至少得出制定两套布置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自我评价,增加思考角度。

(3)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能力,因材施教。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以前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而不是仅限于《物流工程》这门课。比如同是《梯子加工厂平面布置设计》,要求物流专业的学生结合《生产运作》、《物流装备机械》等,设计出周转箱的型号、数量、装卸搬运方式;要求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结合《生产运作》、《人因工程》、《机械设计》等知识,设计出带速、带宽、带长和两个工件间的间距,工人与传送带的位置方向,以及工人之间的间隔等。学生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的强烈欲望,课程设计的积极性都较高,但二本和三本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差距。因此,对二本学生,我们只给出最终的较宽泛的设计要求,让他们自己对要求分解,给他们自主想象的空间,增强其成就感。

若对三本学生也如此,则他们会觉得设计题目与平时课后作业不着边,从而丧失信心。因此,对三本学生,我们将大的设计要求分解为几个连贯的小设计任务,循序渐进。等都做完后,发觉综合设计都可分解为简单的几个小设计,增强其自信心。

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我们采取适当的因材施教措施。对设计积极、欲望强的学生,在其完成基本的设计要求后,尽可能尊重学生意见,引导其不断完善细节。如《梯子加工厂平面布置设计》,增加企业组织架构、人员安排、办公室布置等设计要求,引导学生把设计向更加完美方向发展。

(4)设计过程控制,阶段任务检查。

以前在设计期间,教师等学生来问问题,时间期限到,学生交上设计任务。这样学生的错误是到他交上设计,老师检查的时候才被发现,老师不能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同时由于数据的紧密联系性,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造成后续整个设计方案的错误,学生此时修改的工作量就会很大。两周设计时间,学生往往在开始阶段松懈,到后期赶工,设计效果不好,设计过程得不到有效考核。

对此我们建立了课程设计流程控制办法,对学生在某一时间应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合理分配设计时间。同时对部分学生的阶段任务抽样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予以纠正,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课堂讲解。

(5)改革设计手段,加强CAD技术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CAD技术发展很快,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校物流管理和工业工程专业都注重工程技术训练,从培养学生CAD应用能力出发,要求学生的设计图纸必须用CAD软件绘制,为其在课程设计阶段提供必要的CAD应用训练。

(6)考核阶段,建立学生互评和课程设计答辩机制。

为检验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客观地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评价,本课程设计在考核阶段采取学生互评(每位学生评阅其他两位学生的课设)和答辩机制。通过互评,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其他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而且可以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培养其怀疑的态度。通过答辩,一方面使教师和学生都对课程设计过程有客观的认识,并及时总结成功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述能力和反应力。

3. 结语

在《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凸显专业特色,不断改进。通过以上六项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了课程设计质量,促进了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伊俊敏.物流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陆秋琴, 黄光球.《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4.

上一篇:寄宿生家校联系制度下一篇:对读书活动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