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4-08-21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精选11篇)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1篇

尚文中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坊子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曲艺进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戏曲曲艺,感受地方戏曲和民族曲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大力弘扬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

2、学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观察、模仿、合作、调查等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二、活动要点:

1、本学年让孩子们重点欣赏京剧、吕剧、豫剧、黄梅戏等著名的唱段,通过欣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集体活动与小组辅导相结合,召集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戏剧社团。

3、重点培养兴趣社团,通过节目汇演形式检验社团学习、活动成果。

三、活动准备:

1、聘请校外辅导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逐步克服师资困难,摆脱外因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视频,了解地方戏曲曲艺的基本知识(以学生自己搜集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3、分组选择相关曲艺类型(在观看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特点及喜好自由选择)。

4、借助网络和光盘进行学习。

四、活动设想:

1、了解山东地方戏曲,特别是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吕剧基础知识。通过观看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走出去,请进来,采访地方曲艺艺人,接受思想和艺术教育;邀请文化馆工作人员、民间艺人指导学生掌握说唱的基本方法。

3、把地方戏曲唱腔板式和京剧唱腔引入音乐课堂,提高学生视唱、记谱、节奏、演唱的能力。

4、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在下列内容中进行选择,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场所及辅导老师。

(1)、京剧 ——我们的国粹。唱腔优美,特别是一些现代京剧,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一些传统节目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唱腔婉转,优美动听,但学生接触较少,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

(2)、“吕剧”,系山东地方戏。流行于潍坊市高密,并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唱腔婉转,悦耳动听,是山东人民非常喜爱的,争取要让学生会唱。

5、在学习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进行创作和提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节目,以舞台会演检验成果。

坊子区尚文中学 2013、12

尚文中学“戏曲进校园”领导小组

长:张国钟

副组长:刘

成员:周丽 义

杨金栋

李艳 王真 郝云 谭伟 崔艺轩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进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戏曲,感受地方戏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大力弘扬豫剧这门艺术,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

2、学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观察、模仿、合作、调查等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戏剧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XX学“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活动要点:

1、让孩子们欣赏豫剧、曲剧等著名的唱段,通过欣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集体活动与小组辅导相结合,召集有兴趣的学生组成戏剧社团。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节目汇演形式检验学习、活动成果。

四、实施内容

1、选定学唱内容。结合实际,精心选择戏曲清单上的推荐曲目,内容主要为折子戏、儿童剧、课本剧。要充分利用大课间、主题班会等时段通过学校广播集中播放,进行欣赏学唱。

2、培训指导教师。走出去,请进来,派音乐教师参加教体局组织的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邀请戏曲专业演员、退休戏曲工作者和戏曲爱好者定期到我校开展戏曲辅导,进行专题讲座,让教师掌握戏曲传授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3、列入课程计划。把戏曲课目纳入课程,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逐步培养戏曲学习兴趣。每周至少开设一节戏曲知识课程。

4、观看戏曲演出。2016年12月底前,组织学生免费观看一场戏曲展演。逐步做到每个学期观看一场戏曲演出。

5、展示教学成果。开辟教学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戏曲橱窗展、摄影专题展、知识竞赛、脸谱绘画比赛、送戏进校园等活动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呈现“戏曲进校园”的成果。

四、主要措施

1、兴趣培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扣戏曲教学特点,注重实践体验与兴趣培养。

2、充分展示。要通过每年的艺术节、“六一儿童节”等各种形式创设戏曲学唱大舞台,引导学生观看戏曲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宣传戏曲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搭建戏曲学习实践的平台,推进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3、完善考评。把“戏曲进校园”列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学期把“戏曲进课堂”纳入到音乐教师的考核中。

XX小学

保定戏曲进高校课堂路径探究 第3篇

一、保定戏曲的特点

保定戏曲历史悠久,其老调、哈哈腔等一些本土化的小型戏曲,主要从民众中延伸而来,土俗气较重,这些小戏一般从乡土小曲演化而来,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点。而与此相对的昆曲、梆子等相对高雅、艺术气息较为浓厚的剧种,一般可以归类为大戏。同样,大戏也依然受到了保定地区经济文化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昆曲悄然传入保定之后, 戏曲的音乐、语言声调、宾白等都融入了地方特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此之前,昆曲的表述语言多以苏州方言为主,传入保定后,就融合了更多的保定方言。

二、保定戏曲进高校课堂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审美水平。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脸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脸谱图案有一定的寓意和说明功能。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通过对戏曲的欣赏,学生的审美水平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二)陶冶学生文学情操。在欣赏戏曲的过程中,会发现戏曲里面有优美的唱词和动听的旋律。很多戏曲都融合诗词歌赋,无论表现手法,还是其修辞语言,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内涵,也在很大程度上陶冶着学生的文学艺术情操,陶冶着他们的性情。

(三)传递宣扬传统美德。在浩若烟海的中国戏曲中, 每一部戏曲都包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精髓。在《清风亭》中, 融合上古神话,天庭震怒,降下雷霆劈死了抛弃养父养母的义子,一方面虽然巧妙融合神话,具有奇幻色彩,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朴素地映照出生活现实,揭示出一个民族的孝道情谊。在观看此戏曲的过程中,观众也不由融入剧情,去体会那种深入骨髓的孝道亲情,戏曲也就成为了一种最生动的演绎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载体。

三、保定戏曲进高校课堂的路径

(一)加强课堂戏曲教学。要想让戏曲真正和高校融合, 就必须在高校开设相关的戏曲教学课程,让戏曲课堂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途径。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戏曲老师的培养, 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其戏曲表演和传授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增加戏曲老师的数量。另外一方面,戏曲老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方法,可以更多地给学生以模仿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大胆穿上戏服去实践表演。

(二)开展戏曲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是传播戏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较为有效的展现平台。在保定戏曲走入高校课堂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戏曲社团、发挥戏曲社团的作用势在必行。校方可以大力鼓励学生创建戏曲社团,并积极开展多样的戏曲活动,激发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和热爱,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戏曲的表演和传播过程中来。

(三)重视戏曲舞台实践。在保定戏曲走入高校课堂的过程中,加强对戏曲舞台实践的重视力度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建立在较好的演唱知识和表演技术之上,同时,这也是积累戏曲舞台表演经验的必经之路。在课堂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去除不必要的理论讲述,更多地坚持以舞台实践表演为基础,让学生人人都有登台的机会,从课堂到课后, 全力打造一个多维度的戏曲表演氛围。

(四)创新戏曲传播渠道。戏曲的重要传播阵地不仅仅是剧场,广播、电视、影视剧等渠道的大众传播力同样不容小觑。此外,保定市相关文化部门还须继续丰富网站形式, 增加戏曲MTV、戏曲教学片、名段欣赏、戏曲知识、演出信息、 名家博客、剧团微博、票友论坛等内容,强调互动性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保定戏曲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戏迷票友的学习交流平台、网民了解戏曲的重要门户网站,甚至是戏曲票务、脸谱服饰销售等增值服务的在线支付入口。

四、结束语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4篇

通过学生对戏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了解家乡所在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艺术与民俗;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当代社会与生活;通过舞台艺术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校戏曲文化课程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设的一门整合了区域文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型、综合性课程。戏曲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文化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课程目标并非局限在某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与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戏曲《卖水》《风雪配》等。另一方面,它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高度整合而产生的课程,兼具了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如戏曲《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收姜维》《天仙配》等。

戏曲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人文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如两夹弦《三拉房》、豫剧《挎红》等。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优良的表演方式,如《苏三起解》《对花枪》等。

学校领导对弘扬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进课堂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特色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戏曲演唱,音乐教师进行教、练指导。在音乐教学中讲到民歌时,我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戏曲,开展“学唱戏曲”的活动;体育教学中我们把韵律操作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中国传统运动、戏曲基本动作引入体育课中;美术教学中加入脸谱的绘画等。在校园的文化廊下、墙壁文化等,学生都能看到戏曲的倩影,同时也能经常看到孩子们互相切磋,互相指导动作。他们把从老师那儿学来的动作彼此表演,看看动作中还有什么不到位的,讨论一下该如何改正才能做得最好。这样就避免了把校本课程孤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真正达到了综合实践的目的。在强调学科整合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融合了校本化内容,才有利于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开发,才有利于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还不定期聘请两夹弦剧团的专家老师来校给予专门指导,请他们纠正唱腔、表演的步法和手法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唱词力争优美隽永,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唱腔唱词力求迷人、亲切,清新的话语体系,让校园戏曲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自己所教的班级、小组为整体进行戏曲教学。把最新的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及时总结。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一些文艺演出和县市电视节目,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励,我编排的戏曲《爱心家园》荣获全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我执教的《看大戏》荣获菏泽市电化教学二等奖,同时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我主持的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地方戏《两夹弦》”获得成功结题。我还为我校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六·一”艺术节,我排演的戏曲《说唱脸谱》《卖水》、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越剧《收姜维》、曲剧《风雪配》、大平调《三传令》、枣梆《蝴蝶杯》、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小二黑结婚》《拷红》《朝阳沟》《洼洼地里好庄稼》、两夹弦《三拉房》《王宝钏》《爱心家园》等都搬上了舞台。活跃校园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总之,弘扬传统文化戏曲教学的设计尽量以唱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实践性。强调与身边文化的密切联系,将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讨论、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戏曲文化课程的建构不应仅停留在“乡土气息”上,力求彰显戏曲的文化品位,弘扬文化精神。把戏曲文化教学呈现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既有美的内容,也有优美的形式。我认为,只有美的,才会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美,才符合戏曲文化课程的意韵;美,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美,才会使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邓琪瑛.关于“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J].创新, 2009(10).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5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发[2015]27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1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5] 70号),《安徽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试行)》(皖宣字[2016]18号),《宿松县“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试行)》(松宣字[2016]54号)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打造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营造浓厚的黄梅戏、文南词艺术氛围,为我县文化强县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校团(剧团、协会)挂钩”、“校际联合”等模式,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黄梅戏、文南词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全校师生人人能够会唱规定的黄梅戏、文南词曲目,人人知道一些与黄梅戏、文南词相关的基本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黄梅戏、文南词艺术教育氛围。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把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四、活动对象和要求 全体教师及学生。

1、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对象都要学习《中国戏曲经典》中的相关戏曲文化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戏曲种类。争取人人都能传唱1―3首经典戏曲。

2、学校制定有效的实施管理办法,保证活动的推进。学校教师和行政领导要带头融入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3、广大教师都要参与到戏曲文化的推动工作中来,学校组织力量对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学习戏曲基本知识,学唱中华经典戏曲,有效保证活动的全面推广。

4、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戏曲文化传承和学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建立激励评价标准,让戏曲文化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特色。

5、要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环境的渲染、课堂的教学以及开展形式不一的活动,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戏曲文化教育,使学生学习中华戏曲文化的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

五、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学校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并由王春香副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此项活动创设必备的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果,鼓励学生学习戏剧曲艺艺术和有关知识,提高演艺水平。

(三)结合实际,特色立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考察、结合、利用好本地的戏剧曲艺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个人爱好与擅长,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学练,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四)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学校聘请宿松县黄梅戏、文南词艺术团骨干教师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范畴,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地方戏剧曲艺艺术的振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石镇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分工安排

1、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沈华南 常务副组长:付志鹏

副组长:向萍、沈瑛、胡旭、沈志军、刘英、组

员:各班班主任

2、“戏曲进校园”活动任务分工及人员安排:

(1)加大校园戏曲文化氛围的建设。改造学校操场主席,搭建一个适合戏曲表演的展示舞台,为了使戏曲文化全面有效推广,学校将对校园室外墙壁、橱窗进行合理布置,推广相关戏曲知识,让每一处都成为学习戏曲载体。(负责人:向萍、胡旭

成员:各班主任)

(2)邀请戏曲专家,组织培训师生,让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校戏曲文化的推广者;与社区结合,聘请校外有戏曲艺术才能的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的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戏曲文化学习;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负责人:刘英、沈瑛 成员:胡旭 吴雪燕)

3、教育实践活动任务分工及人员安排:

(1)戏曲文化融入学校特色活动:学校艺术活动中,音乐欣赏环节,每周有固定的戏曲欣赏时间及内容。书法班、合唱班、舞蹈班及美术班进行相关戏曲文化艺术教学,每期有戏曲节目和作品展示。

(负责人:沈志军

成员:余世琼、张洋、)

(2)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学校结合艺术课堂教学适当进行戏曲文化教学,将《中国戏曲经典》内容,分学段分版块融入美术、音乐及校本课堂教学中。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开发我校戏曲文化校本课程及评价标准。(负责人:向萍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6篇

为重拾戏曲艺术精神,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培育少儿戏曲素养,推动戏曲遗产保护,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一年普及,二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促使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核心价值情感,培育戏曲特色培训的教育品牌。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张小平

副组长:姜义、杨鹏程、韩庆龙。

成 员:韩玉友、邢万发、霍东阳、蔡静、张丽娜、张双成、宋保祥、高飞、高金凤、各位班主任、音乐教师。

三、实施步骤

1.选定曲种学唱内容。召开戏曲专家和教师代表座谈会,选定适合学生学唱的经典曲目,各班进行欣赏学唱。

2.培训指导教师。举办戏曲进校园培训班,选聘区内外戏曲名家为顾问,依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民间戏曲艺人和学校音乐教师为师资基础,让教师掌握戏曲传授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3.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把戏曲科目纳入地方课程,把唱腔板式引入音乐课及课外活动中,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逐步培养戏曲苗子。4.展示教学成果。设立学生戏曲兴趣小组(社团)或开辟教学第二课堂,通过戏曲橱窗展、摄影专题展、知识竞赛、脸谱绘画比赛、名家进校园、送戏进校、学生折子戏专场表演、校园戏曲晚会等活动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呈现戏曲进校园的成果。

四、主要措施

1.分类指导。在普遍学唱的基础上,筛选优秀班级,重点推进,从中确定2-4个班级为河北梆子传承培训班。

2.夯实学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扣戏曲教学特点规律,明确阶段应知应会内容,注重实践体验与兴趣培养,力求掌握说唱基本方法,切实提升看戏的能力、听戏的热情与、“演戏”的本领。

3.开发教材。音乐教师利用集体智慧开发适合我校学情的教材。4.充分展示。在教学各个阶段,倡导各班创设戏曲学唱大舞台,鼓励年级创办戏曲沙龙,引导学生走进戏曲剧场观看戏曲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宣传戏曲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搭建戏曲学习实践的平台,推进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5.完善考评。在测量考评体系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等)进校园”列为班级综合评估与学生音乐或体育技能测试的内容。

五、工作要求

1.认识到位,思想统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活动的现实意义,统一活动组织的步调。学校要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戏曲艺术,精选试点班级作为传承载体;学校要深入弘扬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乡土艺术教育;各班级要探索艺术教育路径,活化学生艺术课堂。2.监督到位,职责明确。各位领导要分工明确,监督到位。学校要利用戏曲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戏曲艺人对音乐教师定期开展教学辅导,要定期开展教学检查观摩,及时督导班级完成教学任务。

3.互相补台、保障到位。各班级要互相支持,切实保障为组织展示活动提供展演的学生及设施。学校要定期开展项目监督,适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必需的教学设备,解决戏曲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教学的补贴。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7篇

一、组织领导

为做好xx县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具体落实工作,成立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分管基础教育工作领导任组长,局基础教育科、办公室、职成教科、教研室、督导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基础教育科,具体负责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活动内容和目标

中小学“戏曲进校园”以黄梅戏为重点,兼京剧等其他戏曲剧种,主要围绕“九个一”开展活动,内容包括:推荐一批戏曲经典曲目;开设一节戏曲课;开展一次戏曲知识讲座;组织一批戏曲兴趣小组;观看一场戏曲演出;创排推广一批优秀戏曲作品;举行一次校园戏曲展演;举办一场非遗演出进校园;开设一档宣传专栏。

工作目标为:20XX年12月全面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到20xx年底覆盖全县中小学,并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打造成为普及戏曲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满足广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精神家园,营造浓厚热烈的戏曲氛围,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启动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1、制定方案。制定《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县教育系统部署“戏曲进校园”活动。

2、成立xx县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

3、发放戏曲视频资料。在20XX年春季开学前,将市局推荐的戏曲经典曲目视频资料发放至各学校。

(二)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1、做好“戏曲进校园”宣传工作教育局“戏曲进校园”活动。

2、开展戏曲教师培训。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选派音乐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充分利用我县戏曲专家和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县级培训,增强教师的戏曲专业知识和组织戏曲课堂教学的能力。选派县级优秀骨干教师为镇、乡音乐教师开展乡镇级培训,力争让每位音乐教师都能接受到戏曲专业知识培训,为“戏曲进校园”活动做好师资保障。

3、落实活动内容。

一是遵行国家课程要求,积极探索戏曲教学进课堂。20XX年春季起,全县各中小学校每学期每班至少要开设1节戏曲知识课程,以本校教师为师资基础;

二是各学校利用主题班会、课间及课余时间播放与欣赏戏曲经典曲目;

三是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采取观看现场演出、播放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每年组织学生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

四是从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配合市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戏曲名家进校园活动。县教育局按照市局统一部署,确定时间和学校,迎接市戏曲专家来校举办戏曲知识讲座,确保每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

五是从20XX年春季学期开始,有条件的学校要组建学生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学校可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到学校担任兼职戏曲教师或辅导员。

六是根据“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结合全县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学生戏曲节目展演,全面展示全县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三)全面覆盖阶段(20XX年9月-20xx年底)。

进一步加大“戏曲进校园”活动推进力度,实现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深化戏曲课堂教学,强化戏曲教师培训,丰富学校戏曲活动,营造戏曲进校园良好氛围,探索戏曲进校园新机制。

四、责任分工

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戏曲进校园”活动日常工作及课程落实;县教育局办公室负责“戏曲进校园”的信息宣传工作;职成教科负责中职学校“戏曲进校园”各项活动的协调督办;教研室负责戏曲教学研究和各项活动指导,督导室负责戏曲教学专项督导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是要高度重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重要意义,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强化措施。

二是要协同配合。各学校要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三是要将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切实将活动落到实处。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8篇

关键词:戏曲进课堂;儿童;全人教育;皮影戏;婺剧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19-06

“戏曲进课堂”活动,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先进人士作为讨论的议题而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章,最主要是因为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传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国人开始正视传统的昆曲艺术;随后由台湾当代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所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又掀起了一股校园风靡昆曲的旋风,激发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对昆曲的热爱与追捧,为传统戏曲艺术成功走进校园提供了借鉴之道。紧接着教育部在2007年发出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推广京剧进校园的通知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陆续走进中小学校的课堂,“戏曲”这门宝贵的文化遗产,遂一步步焕发出既有的生命光彩而被纳入我国全人教育的培育体系,为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打开了一页新史。

而在我们欣喜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能够进入“中小学校园”进行扎根工作的同时,也发现该议题存在着泛化、不够全面以及重视度远不及“戏曲进高校”的研究缺陷。比如在强调戏曲教学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时,容易单向地视学童为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因而忽略了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以《儿童权利公约》为准)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戏曲元素更新的可能性;还有对“京剧”还是“地方戏”进课堂的争议,也多少流于主观的价值判断,缺少客观的事实作依据。内容本身既缺乏与当下现实相对应的总体观照,也少有通过研究者长期实地考察所积累出来的具有价值的个案研究。当然,这有部分原因是由于该活动尚处于初步的推展阶段,很多试点学校也还在评估和摸索当中;再加上戏曲教学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效,所以不容易为研究者所把握。

然而,根据笔者近年来对该议题的研究考察,发现其实有不少中小学校早在“戏曲进课堂”活动正式推展之前,就已经在进行这项教学活动了,有些地区还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这样的案例,两岸三地都有;但也有不少学校活动推展得并不顺利,甚至还引发了师生们的抱怨,学童不仅无法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视之为负担。因而失去了活动本身推展的意义。因此,笔者通过长时期的考察与研究,分别针对当下施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供意见。一是如何顺利展开活动?二是如何进行活动的操作?三是如何解决师资不足?希望能够让活动推展得更加顺利、圆满;文末以对实现“全人教育”的启示作结,将活动推展的意义拉拔到应有的高度,为活动的未来注入新的展望。

一、适度把握“三适性”法则是顺利开展“戏曲进课堂”活动的通则

“三适性”是指取得成效的校园所运用的推展法则,它是笔者通过考察后所归结出来的一项通则,指的是“适时”“适人”和“适地”[1]。“适时”指的是现代兴起的“学校”教育,相对于传统的“科班”训练;“适人”指的以“儿童”为主体的适性教学;“适地”指的是本土的地方戏。“三适性”通则虽然不是什么出新的理论,但对该活动的推展却起到了很好的原则性把握。这里以两岸三地的浙江金华“婺剧进课堂”、香港“粤剧进课堂”和台湾“校园影戏”作说明。

“金华”古称“婺州”,“婺剧”不仅是流行在金华地区的大戏,同时也是浙江省内第二大剧种。一直到现在,婺剧草台班的演出还是很兴盛,所以婺剧在金华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婺剧进课堂”最早是在东阳市吴宁四校展开的,时间是在2002年。该校有积累多年的推展成果,同时也是示范性学校。吴宁四校为了使学童有效地学习婺剧,采取所谓的“面上普及”—创建全方位的藝教模式:把戏曲艺术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同时贯串到各项活动中,并努力改善校园的环境,优化了戏曲艺术教育的氛围。他们在学校开展“人人唱响300秒,天天欣赏15分”的活动,上下课铃声也搭配婺曲,并且在墙上挂着大、小、三花脸脸谱,生、旦、净末、丑动感十足的戏曲造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戏曲的熏陶。粤剧是广东省内第一大剧种,香港人民对粤剧自然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香港教师戏剧会在2003-2005学年间,为初中3个级别制定校本戏剧课程,其中就包含了粤剧。教师采取的是分组教学,为了让学生容易学习,分别在唱、念、做、打方面融入了简易的打击乐、数白榄和创意活动。剧目方面选择了节奏轻松明快、歌词浅显易懂的喜剧《唐伯虎点秋香·庙遇》,此剧曾于1993年改编为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学生大都看过,并由此对这段戏产生兴趣。此外,香港的学校有比较多的课后延伸活动,他们每年都会举办校园艺术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中国传统戏曲,教师特别安排学生演出带有粤剧元素的新编校园剧——《爱多事家庭》。该剧是黑色喜剧,全长30分钟,其长度适合学生排练,并从中体验粤剧“唱念做打”的元素。该剧探讨家庭暴力的成因,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教材[2]97100。台湾“校园影戏”施行的时间比较早,在八十年代就制定了国民中小学师生“皮影戏之推广暨扎根”工作计划。到了1994年,先是以皮影戏的故乡高雄为根据地,同时选择了当地的竹围国小作为示范性学校,然后再逐步向周边及其他县市的中小学校园扩展。“儿童影戏”实际上是一种纸偶(或塑料材质)表演艺术,这是为了方便儿童学习和操作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兼具工艺和游戏等多重功能。“儿童影戏”采自愿的组织形式——“社团”进行教学,像竹围国小就有好几个影戏社团。师生通常利用午休或学校规定的社团时间从事活动。影戏这种类似动画的表演形态特别符合孩童的审美意趣,所以非常受到学童们的青睐。这是它能够在校园里面顺势发展的原因之一。

戏曲进校园方案 第9篇

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湖南省教育厅“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化经典”为主题,大力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受到传统经典戏曲文化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从而实现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全面推广和普及。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校团(剧团、协会)挂钩”、“校际联合”等模式,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戏剧曲艺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

三、目标任务

标:感受经典戏曲魅力、学唱中华经典戏曲 主要任务: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四、活动对象

艺术教师及117班、116班、104班学生。

五、活动分工安排

1、成立“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组 长:熊正球 副组长:陈喜美

组 员:龚小平陈万玄 熊 剑 陈喜美 蒋友清 郭晓蓉 肖跃先 肖跃明 陈俊姣 晏文群 张 丽 邱 丹

2、活动任务分工及人员安排: 多媒体操作:吴建军 主持:高利 秩序:夏晓静 文绯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定稿)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1、以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美育与智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提高艺术素养与培养核心素质相结合,突出公益性、艺术性、参与性、示范性,因地制宜,逐步推进,通过“戏曲进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戏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继承弘扬民族艺术和传统美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云梦戏曲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学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观察、模仿、合作、调查等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二、活动要点:

1、本上学期,以教会孩子们楚剧、湖北大鼓等著名的唱段为主。通过唱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下学期进行戏曲的表演学习。重点以楚剧,孝文化为主,结合皮影、湖北大鼓等地方曲艺。

2、集体活动与小组辅导相结合。

3、通过节目汇演形式检验学习、活动成果。

三、活动准备:

1、聘请校外辅导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逐步克服师资困难,摆脱外因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黄香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学生自己搜集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3、分组选择相关曲艺类型(在观看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特点及喜好自由选择)。

4、借助网络和光盘进行学习。

四、活动设想:

1、以黄香文化为重点,组织学生到黄香公园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黄香文化的历史及学习的意义。通过观看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走出去,请进来,采访地方曲艺艺人,接受思想和艺术教育;邀请文化馆工作人员、民间艺人指导学生掌握说唱的基本方法。

3、把云梦的皮影引入音乐课堂,提高学生视唱、记谱、节奏、演唱的能力。

4、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在下列内容中进行选择,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场所及辅导老师。

(1)、楚剧——我们的国粹。唱腔优美,特别是一些现代京剧,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一些传统节目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唱腔婉转,优美动听。但学生接触较少。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

(2)湖北大鼓。流行于本市,唱腔婉转,悦耳动听。是湖北人民非常喜爱的。要让学生会唱。

5、办橱窗展览,以宣传地方曲艺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

6、在学习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进行创作和提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节目,以舞台会演检验成果。

领导小组: 组长:曾校长

付组长:黄波 柯峥嵘 张望连 成员:全体教师

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第11篇

根据中央、自治区、市及区的部署,为加强我镇小学美育特别是戏剧教育工作,提升学校美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开展,推进我镇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动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及区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文化、修养道德方面的独特作用,整合戏曲教育资源,20XX年启动全镇“戏曲进校园〞工作,年底覆盖至全镇80%的小学,20XX年完成进校园全覆盖。用2年时间,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在全镇小学实现普及教育、戏曲演出、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等全覆盖,营造浓厚热烈的戏曲文化气氛,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XX区特色的戏曲传承保护新局面,为振兴钦州戏曲文化提供重要支撑。

三、具体任务

〔一〕推动戏曲艺术进课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有关戏曲文化的课程内容,全面提高全区中小学生戏曲艺术欣赏水平。各学校认真执行新的体操----《戏曲体操》。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学校组建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积极开展戏曲特色教育,培育戏曲特色学校。从20xx年秋季学期起,每年组织一次节目参加区举办的“全区中小学生戏曲文化节〞,展示各校戏曲教育教学成果。

〔二〕开展戏曲演出进校园活动。要积极配合好当地宣传部门,加强与文化、财政、演出院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密切联系镇党委,邀请市非遗中心、群艺馆,市XX演艺公司创作排演的优秀戏曲剧目进校园巡回演出,演出节目要求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向上,争取每年让在校学生免费观看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三〕邀请戏曲名家深入校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区文体广电局、文联,邀请戏曲艺术家、民间戏曲专家、戏曲志愿者等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一是要讲好“一堂课〞,定期邀请戏曲艺术家、民间戏曲专家、戏曲志愿者等采取巡回讲课的方式,深入学校讲解戏曲知识,教授表演技巧,确保每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戏剧知识讲座,传授戏剧艺术精粹,进行戏剧文化知识普及,推动校园戏剧兴趣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二是每年组织人员参加区文体广电局、文联举办的戏曲艺术人才培训班,增强教师的戏剧专业知识和组织戏剧类课堂教学的能力。力争让每个艺术教师都能接受到戏剧专业知识的培训。把戏曲人才培养与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四〕组建戏曲兴趣小组。各学校要根据学生戏剧爱好、专长

实际,建立不同剧种的学生戏剧兴趣小组,为校园戏剧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以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学校经常性开展校园、校际戏剧表演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同时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进行辅导。

〔五〕拓展戏曲普及渠道。探索戏曲教育教学新模式,借助网络和光盘进行学习,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各学校发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和

客户端〕和学校网站、播送站传播优势,推进戏曲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六〕提供经费保障。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以及“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各学校要加强资金统筹,采取政府购置、专项资助等方式保障戏曲进校园工作的经费投入,满足“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需要,争取政府对戏曲进校园活动给予专项支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结合春风镇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抓好落实,催促各学校认真组织实施,营造浓厚的戏曲传承气氛,落实戏曲进校园各项工作要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学校要加大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戏曲进校园〞工作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好方法好经验等,形成全体师生以及家长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气氛。

〔三〕要做好各类组织保障工作,加强平安教育。特别是在组织、观看演出、讲座等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各类平安预案,遵循学生观看演出不出校的原则,平安、圆满完成活动。

上一篇:国管局负责人谈《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下一篇:属于乌龟的游戏――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