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24-09-22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精选6篇)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1篇

海盐经济开发区前五年(2006年-2010年)

工作总结暨后五年工作思路

前五年工作总结

2006—2010年,是开发区建区后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间,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一城三地”战略,围绕 “构筑大平台、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的总体开发建设思路,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着力开展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层次招商和高水平管理,全面完成了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创造了开发建设的新优势,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为今后跨越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规划编制为龙头,不断完善空间发展大布局。规划是龙头。编制规划开发区发展蓝图,特别是港区合一以后,以规划定发展被放在了开发区平台建设工作的首位,在《嘉兴港总体规划》框架下,及时委托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嘉兴港海盐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海盐港区海河联运规划》。2008年,又在原有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大桥新区分区规划2007-2020》、《海盐经济开发区2009-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海盐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方案》。2009年至今,在完成空间规划的同时,结合开发区四大发展优势、现有产业基础以及国家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又编制了《大桥新区总体产业规划》以及《大桥新区化工园区规划》、《海盐经济开发区新材料及化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桥新区LED产业发展规划》、《大桥新区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启动修编新一轮《大桥新区分区规划》、《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南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及《海盐核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时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提供依据和指南。

二、以动迁工作为基础,加快构筑滨海开发大平台。为了优化开发区投资环境,五年来,开发区以动迁工作为基础,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构筑发展大平台。五年来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亿余元(包括港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基础配套工程和港区开发建设,产业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开展大规模征地拆迁工作。不断创新征地拆迁工作方式,完善征迁工程序,培养了一批优秀征迁工作队伍,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征迁工作机制。先后开展了12批次大规模征地拆迁,共完成对下土地政策处理2.7万亩,动迁农房2570户,面积约72.5万平方米。其中,2007年完成动迁929户,完成了核心区域内新海村大部分农房的拆迁,是开发区甚至海盐历史上年度农房拆迁最多的一年。2010年采取搬迁与拆迁双轨并行动迁模式,完成了王庄村、曙光村等 户农房动迁。

2、开展大规模安置小区建设。先后采取“捆绑开发、借鸡生蛋”和直接投资模式加快安置房建设,五年间先后建成东海花苑、滨海花苑、海港花苑、港湾花苑、大树花苑等5个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均已交付使用。2010年,启动了42万余平方米大桥新社区建设。

3、开展大规模市政配套建设。采取BT等模式,先后开展“迎百年奥运、庆大桥通车”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活动,到2010年底,已基本完成12.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10.5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建成主支干线道路40.653公里,形成了以滨海大道、海港大道、海湾大道、东海大道等一批主支干线道路框架,核心区域 内道路基本实现环通。与道路建设相配套的给排水、各类管道以及绿化、人行道、路灯、路牌和供电、供热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投入资金5.6亿元,共植绿200万平方米。建成滨海中学、中心幼儿园、公共汽车站、三星级易购MORE农贸市场等公共配套服务平台。四星级铂宫大酒店、开发区招商服务中心大楼以及中央商务园区等启动并展开建设。

4、开展大规模港区开发建设。为了加快临港产业发展,五年来,开发区始终坚持“以港促区、港区联动”发展原则,加快港区开发建设进程。一是实施海盐东段围涂工程。围涂的范围从武原镇的城北东路出口为起点至郑家埭(即杭州湾跨海大桥处)。堤线总长约10.58公里,南北纵深约0.5—1公里,围涂面积1.26万亩。工程自2006年12月17日开工,于2011年底建成完工,增加了万余亩良田土地。二是开发建设港口码头。按照浙江省“港航强省”战略要求,加强与宁波港合作,2008年与宁波港务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10个码头的意向。其中C1C2码头已开工建设。2009年6月与嘉实集团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3号、4号两个万吨级码头的协议,并抓紧开展前期报建工作。三是抓紧实施海河联运。为充分发挥海河联运优势,着手申报杭平申海塘支线海河联运项目,并成功列入到杭平申线改造项目。四是加快口岸开放步伐,积极加强与南京军区等部门的联系,争取海盐港区列入国家开放口岸。

三、以产业招商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大产业。

始终把招商工作作为开发区生命线来抓,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考核机制,以产业招商为主线,大力开展蹲点招商、以商引商和委托招商,实现了从招项目到招产业的转变。五年间共引进德国克劳斯•玛菲、台湾艾迪西水暖器材、美国亚威朗光 电、美国光达光电、温州五洲阀门等内外资项目106个,其中外资项目43个,累计合同外资6.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5亿美元,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9个;县外内资63个,引进内资47.48亿元,完成县外内资注册资本21.41亿元,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3个。

1、突出开展优势招商。在深入开展蹲点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的同时,进一步创新招商手段,突出开展优势招商。利用开发区区位、空间、岸线、海河联运等资源优势,利用各类推荐会、招商会议平台,积极推介,包装一批对接性强、发展前景好、能够满足客商赚钱需要的大项目、好项目,吸引客商眼球。同时,找准目标、主动出击强化蹲点招商,与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企业攀亲结友,紧盯大项目,紧跟大项目。

2、突出开展产业招商。紧紧围绕打造临港产业基地建设目标,着力开展LED光电新能源产业、核电关联等重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招商。以亚威朗为龙头的LED光电产业、以核电关联为特色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吉安为龙头的造纸印刷包装产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其中,LED光电产业已集聚了美国亚威朗LED外延片、光达高科技MOCVD高端装备制造、北光照明、夏威光电LED灯具、雷威照明等5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以亚威朗LED外延片为龙头集封装与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核电关联产业已集聚辽机核材、海重重工、哈蒙、五洲阀门等七家核电关联企业,总投资6亿元。以吉安为龙头的造纸业已形成了年产165万吨环保再生箱板纸、牛卡纸生产能力,一个上规模、高起点、高科技的年销售收入将超100亿元的包装用纸生产基地已初现雏形。同时,以港 口仓储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业有了大的发展,引进了裕峰钢贸城、路航物流、瀛峰燃料等三产物流项目。

3、突出开展环境招商。在全国各地优惠政策基本趋同的情况下,审时度势,着力在提升投资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亲商富商安商来留住客商、吸引更多的客商。一是着力优化效率环境,专门建立招商内勤部和项目推进部,认真做好项目投资决策前的咨询服务、项目审批中的代理服务、项目建设中的现场服务及项目开工投产后的全面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亲商、引商、安商。二是着力优化效益环境,创造一切条件让外商投入最低成本,取得最佳效益。三是优化生活和自然环境,为外商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人居和创业环境。

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临港产业大转型。

在引进新兴产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工业生产性项目建设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转型升级。建立健全项目督查、项目顾问会议、项目推进联席会议、项目业主恳谈会制度,加大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力度,突出抓重点项目建设,重点联系推进吉安纸、亚威朗光电、五洲阀门等重大项目的服务与协调。五年新开工项目81个,新竣工项目75个,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84.94亿元,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并成为开发区主导产业。到2010年底上,新区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已达18家,2010年全区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实现102亿元。

2、以政策引导为抓手推进转型升级。制订并不断完善开发区《关于继续推进创业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意见》,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引导区内服装、玩具、千斤顶等传统工业向自创品牌方向发展;普通紧固件向高尖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同行先进企业发展。同时对有关创新项目进行政策兑现,并积极做好企业新产品申报、专利申报工作。海利集团创造了通过高科技网络提升传统玩具产业的“网娃模式”,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利文化创意园项目列入了2010年浙江省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另外,亚威朗光电生产线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项目;博仕达作物技改项目列入了2010年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及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吉安纸容器生产线技改项目列入了省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

3、以“腾笼换鸟”为抓手推进转型升级。鼓励区内企业加强与央企、国企和外企合作,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大宇标准件、新东方紧固件、摩根兄弟、慧钢等紧固件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实现了产业转型。大宇标准件有限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引进了全国标准件龙头企业——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航工业贵州航空工业集团),组建浙江中航来宝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生产高档紧固件产品,开启了开发区企业与央企合作的先河。除了中航标准件外,还采取“腾笼换鸟”方式签约引进了华兴玻璃、嘉兴久燃能源、新东方紧固件、弘翊贸易、北光电子、臻奇高低压电气等11个“零耗地”项目。

五、以党建创新为动力,实现党建工作水平新提升。以开展“红船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党建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开展第三批党的先进性教育,以“学先进、找差距、促发展”为主题的解放 思想大讨论为载体,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强素质、强能力、强服务、强发展”等“四强型”村级班子创建活动,深化非公党建、社区党建工作,加大“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21个,并在东海花苑建立了全县首个农村社区党支部,推行“一联双管”,创新农村党建模式,得到市委、县委的充分肯定。2008年,对托管的六个行政村进行了换届选举,共产生村三套班子成员34名。2010年开展了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活动,创新了干部选拔模式。通过笔试、面试、政审、考察、体检等公开选拔程序,选拔出13名村级后备干部,为村级储备了干部人才。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累计发展新党员175个。推行党内关爱制度,发动全区党员缴纳特别党费建立党内互助金,共筹集经费16万元。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和党员交纳特别党费21.4万元。

2、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创新工程监督新方法。针对工程建设、征迁安置、招商引资、财务管理、区机关内部管理、村组级财务管理等腐败“高危”领域,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预防和惩治腐败的管理制度,构筑起惩防腐败的体系。同时,开展重要权力运行节点化监管。坚持纪委参与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督,经常性请县纪检、县监察部门参加工程例会等制度,请县纪委、或预防办的领导为工程管理、施工、监理等部门的负责人作工程廉政建设讲座。推行工程变更四方签认制,创新工程变更管理形式。并定期举办工程廉政建设讲座,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开展工程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村级非生产开支限额管理等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严党纪。

3、发挥工青妇作用,推进群团工作常态化展开。2010年成 立开发区总工会,累计新组建企业工会102家,共有工会会员20214人,在工资集体协商、职工维权、劳动技能操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在新建立的东海花苑社区工会,成为全县依法选举成立的第一家社区工会。开展系列节会活动,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县残疾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和新居民运动会等。在东海花苑建立了星光老年之家。注重宣传文化建设。以争创文明单位为抓手,开展系列争创活动,弘扬“大气如海、淳朴似盐”的海盐精神,大力培育开发区精神。以“跨越杭州湾——走进海盐文化旅游节”活动为契机,开展大桥经济、临港产业基地系列宣传活动,努力塑造滨海开发热土以及大桥经济形象。

六、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为开发建设营造和谐大环境。在狠抓开发建设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和谐建设,注重民生保障,牢牢把握就业这个民生之本,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积极打造“不欠薪开发区”,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步推进征迁安置房建设,切实做好征迁农民的安置工作,确保征迁群众安居乐业。大力推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民政、环保、科技、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社会事业建设。关注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着力推进西塘桥和海塘集镇整治、河道整治、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失土农民就业培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护村队建设、扶助帮困、危桥改造等实事工程。五年来,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每年保持在98%以上;共落实慈善冠名企业8家,筹集捐款289万元;共为406户困难农户发放大病救助款、特困救助金153多万元;共改建危房20多户;疏浚河道45.8公里。注重社会稳定。巩固和深化“平安开发区”建设成果,依法 严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信访工作责任制、交通安全责任制等,强化食品卫生和交通安全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新居民事务服务管理机制,提高新居民服务管理水平。抓好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计生各项指标符合上级要求,考核为优胜单位。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的五年,正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期,也是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机遇期”,也是必须应对各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推进港、区、城联动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我们已经建起了一个可承载大项目的发展平台,为我们蓄势待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今后的五年,也是我们面临更大压力的五年。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国际的贸易摩擦、生活、生产资料价格通胀;也来自国内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用地指标、环境容量、银行融资等要素的制约。因此,在今后的五年里,我们一定要全面把握、超前谋划,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创造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今后五年,我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是:加快港、区、城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至2015年,全区(街道)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200亿元,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五年再造一个经济新海盐”的发展目标。主要的任务是: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

1、开发建设港区,发力海洋经济 港口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也是吸引和集聚现代工业的最佳区域。今后的五年是深入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时期,我区(街道)属示范区之内,我们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港区开发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具体的措施:一是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港区平台。在完成港区围涂工程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港区内的疏港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在建的海盐港区黄家堰至曙光村的疏港道路工程建设,争取尽快实现港区与内陆交通一体。二是兴建临港码头,发展港口物流。重点加快港区公用码头建设,鼓励各类货主码头建设,同时进一步拓展现有码头功能,适当发展集装箱运输。今后五年将新建万吨级泊位8个,500吨级海河联运内河泊位40个,至2015年年货物吞吐能力1500万吨,其中集装箱5万TEU/年。同时,加快建设海河联运项目,加强外海与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的沟通,建设包括1条进港航道和2个海河联运内河港池,力争及早实现海河联运。三是加快推进口岸开放。继续深入推进海盐港区的口岸开放工作,“十二五”末全面完成海盐港区口岸开放报批工作,整合口岸开放配套设施资源,建设完善口岸查验服务系统,进一步发挥海盐港区对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平台支撑作用。

2、集聚优势产业,建设产业新区

今后五年,我区(街道)产业发展的定位是:重点培育发展光电光伏、核电关联、装备制造、新材料、临港物流等六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临港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具体的措施:一是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灵活运用展会招商、上门招商、蹲点招商、以商引商及网络招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扩大招商范围,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和领域。重点引进重装备机械制造(核电关联)、新能源(LED光电)、港口码头、仓储、物流、10 现代服务等产业。与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企业攀亲结友,盯住大项目,跟紧大项目,力争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二是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以亚威朗光电为龙头的高新技术(LED光电)产业园。紧紧抓住我国核电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依托海盐发展核电产业的品牌、人脉、交通以及港口配套和发展平台优势,引进和培育核电关联产业。充分发挥港口及围涂资源效应以及海河联运优势,依托港口装卸、仓储、运输服务功能,培育一批有现代理念和现代物流设施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或物流专业市场。同时,利用港口的信息、网络优势,拓展现代物流的服务领域。三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鼓励区域内的传统产业,通过与央企、国企联姻、兼并重组、控股、参股、品牌与营销网络整合等多种途径,提升产品的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鼓励传统企业“走出去”,到外省、市区投资创业,发展“非地经济”。本地企业“走出去”,参与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仅企业能赚到钱,而且还为我区(街道)今后的发展积蓄了潜能。

3、完善城市设施,打造滨海新城

今后五年,我区(街道)城市建设的目标是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新城,使之成为海盐县城的副中心。今后五年,我区(街道)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城市人口集聚8万人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现代化滨海宜居城市副中心初具规模。围绕这个目标,重点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推进“两新”建设,加快中心区人口集聚。城市化的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在今后的五年里,我们要把推进“两新”工程建设,当作建设滨海新城的重要举措。有计划地将规划区内的农户集中到中心区居住。二是推进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按计划推进商务园区、中央公园、创业公寓、植物 园、滨海小学迁建、海盐汽车检测中心迁建等项目,不断完善城市的配套功能。三是推进三产集聚。大力引进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等产业,努力把我区(街道)建设成为文化休闲胜地。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2篇

2010年,预计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830万元,增长18%。其中,农业产值11013万元,工业产值1232万元,第三产业产值58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91万元,增长29%;预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8元,人均增收1281元;年末牲畜存栏总头数34431头(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共3491万元,先后实施并完成了堆齐村8.5公里居民巷道硬化和3公里主街道铺油工程,伊车村盐碱地改造项目,伊车村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省道313线绿化改造工程,信用社驻乡代办点建设工程,两所学校共32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建设工程,乡中心校600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工程,乡文化活动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堆齐村居民巷道街灯安装工程及217栋抗震安居房建设工程等。积极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完成了19、20号干管范围内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整体规划及原山水灌区集体土地清查调整,并依法开展了井灌区国有土地清欠和井灌区超占土地收回再分配等工作。

二、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2010年,全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万亩,其中棉花3.26万亩,小麦1.8万亩,甜菜0.75万亩,玉米1.8万亩,水稻0.4万亩,其它农作物0.5万亩。实施棉花节水灌溉面积10000亩,推广惠远710、万氏639等棉花新品种面 积11000亩。落实高效多熟农作物面积2450亩,千元田面积达到30000万亩以上,完成绿色食品原料(小麦)基地认证16000亩,实施精耕细作12000亩。在全乡4个村建成标准化连片设施农业示范点2个,建成规模化设施油桃基地1个。到目前,全乡已建成温室大棚总数达487座(含今年计划统建棚119座),其中,农户自建大棚368座,统建大棚119座(在建中)。乡域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以佛营村为主的常规蔬菜生产和以井灌区为主的设施林果发展模式。

截至目前,全乡牲畜存栏达34431头(只),其中牛4780头(良种牛2280头),羊26889只,猪存栏1001头,其它1761(头)只。乡域内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养殖小区1座,在建养殖小区1座,已投入运营的现代化挤奶大厅1座,成立奶业合作社3个,正在运营的牛奶收购点3个,日产鲜奶量达5吨。全年共完成牛冷配1628头,引进良种牛372头,其中州外引进98头,州内引进372头。完成育肥牛1780头,羊15860只。36户牧民定居房建设全部完成,目前已搬迁入住36户。

今年,全乡共新造经济林5728亩,补栽经济林3105.4亩,完成果树修剪2120亩,新栽林木的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全乡经济林实际保有面积达到10825.3亩。已完成2010年秋季经济林整地面积8554.5亩,落实2011年春季经济林造林面积15000亩。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共完成清淤渠道240公里,维修各类建筑物40座,新修各类防渗渠7公里,新修农田沙石路6公里,新挖排水渠8公里。完成南岸干渠19、20号干管范围国有土地清理20038亩,依法清理回收8782.5亩,规范国有土地租赁合同面积11495.5亩。

全年共落实农机补贴资金共50余万元,新引进各类农机具130台(架),全乡机播化覆盖率达到100%。全年共检查农用车辆200余台,纠正违章50余起。实施拖拉机年检555台,清理黑车22台。

全年共开工抗震安居建房户217户,竣工217户,完成危房拆除97户,新建卫生环保厕所80座。举办筑砌工、设施农业、刺绣、缝纫等各类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180人次。截止10月底,全乡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856人次,创收988万元,实现劳动力转移人均增收256.2元。

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并进。全年共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农牧民2490人次。发放各类科技宣传材料14840份,播放电教片30次。组织农牧民外县观摩4次,县域观摩8次,举办棉花田间管理现场会6场次。乡中心校和佛营校各16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建设工程以及中心校607平方米“双语”幼儿园工程顺利动工,预计到11月底即可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2010年,全乡农牧民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6654人,参合率97 %。1—10月门诊人数共5250人,兑付门诊及住院补偿共计153525元。组织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28场次,参加县级文化活动1次,州级文化活动1次。投资25.8万元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 2个,新建篮球场地1个,成立农家书屋2个。实施了乡有线电视扩容并网工程,全乡有线电视频道由原来的20个增加至58个。认真开展扶贫帮困和救助弱势活动。1-9月,共为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185229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82592元。为全乡生活困难群众发放面粉2.45吨,大米2.45吨,煤炭140吨,送去慰问金7800元。为受灾群众发放救灾帐篷47顶,塑料膜1940公斤。为80户受灾户争取灾后重建资金53.3万元,抗震补助金21.44万元,发放临时性救济款16500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本乡灾后重建户以及生活困难群众捐款共计17959元。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及参保缴费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共参保2087人,上缴保险费349700元,完成任务的97%。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入户宣传2300余人此,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制作墙体标语96条,灯箱标语130个,悬挂横幅11条,刷写永久性标语12条。组织安全生产各成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检查10次,结合“安全生产月”、“交通安全宣传周”和“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共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4次,全乡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四、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以创建“平安乡”、“平安单位”、“平安学校”、“平安企业”、“平安宗教场所”活动为有效载体,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暂寄住人员的管理,建立了暂寄住人口登记卡,制定了房屋出租责任制,并随时查情摸底,杜绝了流动人口、暂寄人员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全年共开展流动人口大清查活动6次,登记流动人口273人,登记出租房屋15户。积极推行维护稳定“十步工作法”,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信息排查等十项工作机制。今年1-10月,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3起,成功调解处理95起,调处率为92%。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实行联系领导每周一次、分管领导每周两次、统战干事每日一次走访清真寺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武装力量建设。共投入8000元资金对乡人武部硬件装备进行了更新添臵。对各村退伍军人和青年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重新拟定了民兵兵员布局方案。

五、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坚持党委会议制度和党政联系会议制度,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策,保证了各项决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以抓效能、促政风、带民风为目标,不断细化量化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制度,乡村干部勤政为民、争先创优意识明显增强。不断完善了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今年,我乡“一肩挑”村干部工资标准达到了900元/月,两委正职工资标准达到850元/月,其他村干部工资标准达到650元/月。以“火种”计划和“三清一包”为抓手,努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10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累积达80万元。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重大项目审批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制度,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管理,努力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2010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州、县党委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牧民快速增收为主线,继续按照“稳粮、扩林、强畜、优棉”的思路,提升现代畜牧和特色林果两大基地建设水平,稳步推进高产棉花、设施农业、庭院经济、劳务经济四项产业发展,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民俗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五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1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达到1.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达到4000万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保持在1100元以上,力争实现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一)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在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进展。

1、林果业方面:

一是力争完成15000亩经济林栽植任务,全力打造 “万亩连片”的高标准节水灌溉特色经济林示范园区。二是积极发展庭院林果种植,实现户均1亩庭院林果的目标,使庭院林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三是全力推进“多熟制”经济林套种栽培模式,重点推广果树套种小麦、复播蔬菜(包含西瓜、甜瓜)模式,使 多熟制套种面积达到8000亩以上,亩均产值实现2000元以上。四是做好特色林果深加工技术的引进和配套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县里支持,建设一栋树上干杏烘干房,一座保鲜库。五是不断加大林果技术服务力度,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培训十名林果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百名林果种植技术乡土专家,带动千户林果种植专业户,从而全面提升全乡林果种植水平上台阶。

2、畜牧业方面:

一是全力提升养殖小区的规模、档次。以牧场奶牛养殖小区为依托,规划带动堆齐村、舍里木克村、牧场三村奶牛养殖发展,实现入住奶牛500头以上,日产鲜奶10000公斤以上,并通过管道式挤奶提升奶品价格,使奶业对农牧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伊车村养殖小区建设为依托,规划带动佛营村、伊车村两村的育肥养殖业发展。力争在年内完成30套高标准养殖棚圈的建设,到年末达到牛育肥出栏1000头,羊育肥出栏10000只的养殖规模。二是重点推进以牧民定居为主体的家庭小型农场养殖业,走千家万户搞养殖的发展道路,培育上规模的家庭养殖场50户。三是积极开展良种牛引进工作。实现年引进良种牛400头(其中州外引进200头以上),牛存栏5200头(其中良种牛存栏2800头),实现户均2头牛的目标(其中户均一头良种牛),使畜牧业产值在全乡农牧民人均增收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四是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完成黄牛改良1500头,新增良种奶牛750头。实现千头牛养殖村2个(堆齐村和牧场),500头牛以上养殖 村3个(舍里木克村、佛营村、伊车村),50头牛以上养殖户20户,20头牛以上养殖户50户,10头牛以上养殖户100户。

3、设施农业方面:

一是做好对已建温棚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所有已建大棚全部实现定植和深冬生产的目标。二是重点抓好井灌区鲜食油桃基地建设,做好油桃苗木的秋季补栽工作,努力将该基地打造成为农牧民快速增收“5000元田”示范基地。三是抓好以佛营村为主的常规蔬菜的种植业。通过协会运作的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并争取上级支持,在佛营村建设一个小型蔬菜保鲜库,提高蔬菜的种植效益。四是加大高效设施农作物的推广力度,鼓励农民利用温棚进行草莓、香菇食用菌、西瓜、甜瓜等高效农作物种植,使设施农业从当前常规蔬菜的低收益高风险向高收益稳增收的路子逐步转型,为设施农业实现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奠定基础。五是加强对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和从业农民的技术培训,强化技术服务、优良品种引进、田间管理等工作,提高菜农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

4、种植业方面:

一是要确保粮食安全,全面完成18000亩的冬小麦生产任务。二是进一步加快推广宽膜密植、膜下膜高密度栽培、膜下节水滴灌等棉花种植模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高产、抗病、早熟新品种,努力将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4万亩左右,其中膜下滴灌面积要达到1万亩,亩产350公斤棉田达到6000亩以上,棉花亩均产量达 到280公斤。二是积极推广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等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以及精耕细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在玉米、甜菜、油料、打瓜等常规农作物中的运用,不断提高亩均单产和效益。2011年,计划落实高效多熟农作物面积5000亩,落实千元田面积3万亩以上,实施精耕细作面积15000亩以上。

5、劳务经济和庭院经济方面:

一是多方筹资新建一所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整合教育资源、捆绑使用各类培训资金,丰富培训内容,重点把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技能培训作为农牧民科技培训的重点,提升实用技能的应用。二是做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组织转移工作,2011年力争实现劳动力转移2500人次以上,劳务转移创收1200万元以上,实现人均劳务转移增收260元。四是加大特色庭院经济示范户典型经验的推广和管理工作。2011年力争新增庭院经济林种植户1000户,新增庭院育肥大户30户,培育2000只以上的家禽养殖户25户,努力实现户均庭院经济收入1000元以上。

(二)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见到新成效。

一是围绕棉花、粮食、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和高效农业发展,加快普及农业高产增效技术。大力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做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农牧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牧民增 收致富本领。二是积极争取医疗设备配套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三是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户创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组织农牧民文化户进行文艺展示,选树一批文化户典型。四是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不断巩固全乡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五是加强村容村貌整治,重点对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放等现象进行重点治理。六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严格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重点宣传和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严格做到宣传到位、自觉缴费,保证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七是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安全监督,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牢固树立“长治久安”意识,努力在维护社会稳定上得到新提升。

一是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和农村维稳工作“十步法”等机制,按照“四类管理法”要求,做好对辖区居民的走访工作。加强信息员队伍和街道长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维护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式防控体系。二是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及时收集、处理各类信访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三是不断完善社会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 机制,重点做好劳务纠纷的调处工作,规范劳务合同,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四是严格落实宗教管理五项机制,确保宗教活动依法有序开展,坚决杜绝非法朝觐活动的发生。五是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对流动人口的核查登记备案工作,保持对外出务工、上学人员的经常性联系,做好对出国人员的登记和回国人员的回访工作,保证随时掌控流动人员动态。六是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支持工作人员外出观摩培训、举办乡村两级法制专题讲座,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及群众的法制意识。

(四)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上见到新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争先创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织学习制度、干部晨学制度,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是进一步细化量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努力营造全乡上下勤政为民、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三是全力推进干部“双语”学习,不断提升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四是以“三清一包”和“火种”计划为抓手,积极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五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用“一带一”的方式,重点从农村党员实用人才、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当、复转军人中选拔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六是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管理新方式,以规范化为目标,从村务决策程序、村务议事规则、村务公开程序、考核考评体系等方面进 行探索创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拥护者和坚定执行者,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七是坚持廉政教育不放松。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五)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迈出新步伐。

一是积极争取并完成13公里村村通油路工程。二是全面启动两河灌区的国土整治项目,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工作,积极配合并高标准完成路林渠的配套建设。三是在佛营村与托布中心交界处启建一所活畜交易市场。四是做好与中石化公司的对接,新建一座加油站。五是积极做好与交通部门的对接,并吸纳社会资金的投入,在堆齐村卫生院原址兴建一座包括公交车车站在内的农贸市场。六是启动佛营校双语幼儿园、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七是建成伊车村30座高标准现代化养殖棚圈。八是完成堆齐村和伊车村垃圾清运和回收设备的配臵。九是争取完成佛营村、伊车村、牧场有线电视线路的通达安装。十是争取实施乡派出所的迁建工程。十一是新建一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中心。

中共堆齐牛录乡委员会 堆齐牛录乡人民政 府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3篇

近日,福建省确定了2010年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目标任务。2010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79吨标煤,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到1.10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以上。

2010年,福建省将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16%的总体目标。福建省将加强对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列入国家千家企业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整体提升节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以电力、煤炭、冶金、石化、化工、建材、轻纺等耗能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科研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广应用节能技术。

同时,福建省还将组织实施节能重点工程。2010年,全省重点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余热余压利用、电机改造、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节能、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应用等十大重点领域节能重点工程200项,推进50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5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4篇

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

“转变发展方式其实是一个长期问题。现在,短期目标‘保增长见了成效,明年经济环境也将好于今年。在这个时候,的确应当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为中国经济长久发展夯实基础。”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却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方式问题,突出暴露出来。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原有的方式没有出路。这是应对金融危机一年多来得出的深刻结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指出。

当然,在强调“促转变”的同时,“保增长”的任务并非终结。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提法说明,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这个时候还不能松劲,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谋求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有机结合。

“促转变”要实现“三个转变”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大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应当转变成什么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给予了解答。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经济长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作为最终需求的消费动力不足。这种发展方式缺乏稳定性,国际市场上一旦有风吹草动,中国经济会立刻出现波动。应当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

从生产角度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支撑增长。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近年来徘徊在40%左右,而美国的水平是80%。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必然加重资源环境压力,是不可持续的,应当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从投入方式看,中国经济过于依赖靠物资消耗推动经济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国内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难以为继。应当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

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促转变”

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深刻调整。

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是内外需结构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目前消费只占GDP的35%,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必须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经济,这样才能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扩大居民消费的背后,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当前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财政倾斜,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制约了居民消费的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当前,随着经济企稳回升,钢铁、水泥等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再度凸显,产业结构调整更加迫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在目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要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拓展发展空间。”姚景源认为。

“促转变”更需新动力新空间

“促转变”一方面要调整旧有的不合理的结构,另一方面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空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初轻纺产品短缺,带动经济增长;‘十五期间重化产品短缺,拉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需要新产业来支撑中国经济‘后危机时代的持续增长。”冯飞说。

当前世界新技术变革初露端倪,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中国如果在这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的新一轮增长。特别是中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期。

新兴产业肩负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任,而城镇化则将扮演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角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5篇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局人事教育工作在县局党组和市局人事科、教育科的正确领导下,以大力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素质;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选准用好干部;加强公务员考核,努力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干部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全体干部工作热情高涨,整个队伍凝聚力强,工作效率、社会形象明显提升,促进了各项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十一五”期间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本年工作进行总结。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是濉溪国税取得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5年来,县局人事教育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抓落实、树正气”工作主题,以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国税中心工作为重点,以加强人教部门自身建设为抓手,促进了濉溪和谐国税局面的形成,为濉溪国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

一是落实党组议事规则。为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执行《中共濉溪县国家税务局党组议事规则》和《淮北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会议记录制度》,使党组工作更加规范。

二是建立班子学习正常机制。为保证班子不断适应和满足税收工作发展的需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的决议正确贯彻落实,我局注重提高班子的理论素质,制定了《濉溪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并按年制定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使班子成员的思想、知识始终保持崭新状态,班子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落实班子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制度。根据《淮北市国家税务局领导干部谈心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开展局长与其他班子成员谈心活动,加强领导班子之间、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增加信任感,增强班子团结;不定期开展班子成员与各基层单位一把手谈心活动,增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上下级之间步调一致。县局班子成员与各基层单位建立固定联系点,深入群众,加强沟通交流,听取群众对本单位和县局班子、以及国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增进各级班子与群众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了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提高了班子工作的有效性。

四是贯彻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进行班子成员分工,切实做到“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基建工作;切实做到“三个不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机关工作。采取走访纳税人、发放公开信、明查暗访、设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内部监督。

(二)认真开展“转变观念、提高效能”、“科学发展观”、“作风纪律整顿”等实践活动 紧紧围绕市局提出各项工作主题,认真开展实践活动。具体做法:一是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二是制定具体活动方案,使活动扎实有效,不走过场;三是加强监督,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实到位。通过人人写出自查报告,深刻剖析自己在学习、思想、工作、作风上的差距,查找本单位和个人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把努力工作看做是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大大提高了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为促进濉溪经济快速发展做贡献。

(三)以岗位练兵活动为抓手,以周三促进会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推“练兵”之深入,求“练兵”之实效

为全面落实省局在全系统开展的十大员岗位练兵活动,力争全市国税系统进入第一方阵奋 斗目标的实现,县局及时成立了岗位练兵领导小组,由人教股牵头,对县局岗位进行划分,成立十大员岗位专家组,指定负责人,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大规模的岗位练兵活动。把岗位练兵与工作紧密结合,把学与练紧密结合,着力提高练兵效果,推“练兵”之深入,取得“练兵”之实效。2007年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活动以来,县局有7人次获市局岗位能手、1人获省局岗位能手。

(四)弘扬税收文化,陶冶情操,精神文明创建再开奇葩

“十一五”期间,在县局的统一布置下,积极组织实施争创全省文明单位活动,并最终获得第七届、第九届省级文明单位和第十二届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所属三个分局也均连续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和标兵单位,办税服务厅荣获市级巾帼文明岗称号,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创建意识,展示了国税风采。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每年组织2次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四届趣味运动会,并取得了骄人成绩。

(五)连续五年精心组织民主生活会

按照市局党组和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积极组织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会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建议表、设置意见箱,把对县局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建议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一项主要内容,为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提供了事实依据。连续五年的民主生活会主题各不相同,一年的民主生活会针对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下一年民主生活会的开展首先要对上一年民主生活会制定的整改措施进行满意度调查,保证了民主生活会取得实际效果。使民主生活会真正统一了思想,化解了矛盾,加强了团结,对改进和促进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六)全面做好创新工作

2009年,我股制定实施的“自助式体检”改变了集体体检统一项目的局面,让每位职工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保证了体检的效果,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工作的灵活性。最终该项目被县局评为优秀创新奖。

(七)圆满完成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套改工作。2007年公务员登记工作结束后,我们在认真学习并全面掌握省政府和省局有关工资套改政策规定后,自2007年7月份开始,利用近二个月的时间,对全局符合套改条件的142名同志的工资进行了套改,为70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并经市局审批后,于8月底前全部兑现到位。本次工资套改工作政策性强,人员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此,我们集中人力,集中时间,认真采集和校核每一条信息,对照政策和条件认真计算套改,逐人进行,并将套改情况及时通过网络和公开栏在全系统公示,接受监督,使工资套改工作按期保质圆满完成。

(八)圆满完成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按照省局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和市局的统一部署,人教股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做好前期工作调研,制定了《安徽省濉溪县国家税务局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确保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九)认真做好日常工作

除上述工作外,职工工资的调整、考核工作的开展、干部档案的管理、人事和干部能力信息的维护、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周三促进会的组织等日常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保证了县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2010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改进机关作风

按照省局统一部署,从5月中旬开始,全局大力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局领导高度重视这次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积极做好落实。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樊登信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分局、稽查局、机关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制订了活动安排表,分阶段、分时间、分项目做好作风纪律整顿活动计划工作方案,确保活动达到实效,落 实到位。

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中,全局共查找梳理出5个方面20条存在问题,局班子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着力解决工作管理中出现的五种不良作风问题工作思路。一是着力解决 “冷”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是着力解决“浮”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实干意识,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权力观,从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做起,积极投身新一轮税收管理改革实践。三是着力解决“庸”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干事创业上来,把精力下到抓落实上来,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税收任务。四是着力解决“奢”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厉行节约意识,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牢记“两个务必”,严格执行省局和市局审核下发的2010年财务预算,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五是着力解决“散”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和谐国税建设新局面,进一步推动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目前我局在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改进,作风纪律整顿已初显成效。在学风方面,我局已完善了“职工书屋”,搭建网上学习活动交流平台,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活动”,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有关税收业务内容,明确主讲人,初步改善了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在思想作风方面,在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建立了推动创新的工作机制,加大了创新考核力度。在工作作风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纪律,要求端正工作态度,使整个县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办税服务厅,在大厅环境卫生、挂牌着装、服务态度、业务水平都有了很多提高,受到纳税人广泛好评。生活作风方面,完善了基础设施,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引导广大职工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领导作风方面,领导班子制定计划,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加大对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力度,切实改变了工作中的不足。

(二)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科学执政能力

1.高度重视第四批选派干部工作。按照市委和县委统一部署,3月1日城关分局王高同志作为第四批选派干部到临涣镇刘油坊村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为期二年。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县局在积极推荐选派干部、明确帮扶责任人、落实选派干部衣食住行、解决后顾之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党组书记、局长樊登信亲自带领相关人员赴下派村,按照《濉溪县2010年选派工作要点》和有关要求,与所在镇、村的领导干部接触沟通、座谈调研,摸清村情民意,找出存在问题和比较优势,理清工作思路,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帮扶措施,以实现互动、互补、双嬴的目标,为选派干部做好开局起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认真组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市局党组和县委宣传部的要求,印发了《中共濉溪县国家税务局党组理论中心组2010学习计划》,按月组织中心组成员及列席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做好记录。通过网络将中心组每一个月的学习资料进行公布。通过中心组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向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执法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适应税收工作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组织开展了对基层领导班子的考核工作。为了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的监督,检查执行县局党组决议、贯彻落实税收政策法律、各项工作的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我们于一月份组织开展了2009基层领导班子考核,通过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工作实绩考察,对基层分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给予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各分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整体情况是好的。通过监督考核,进一步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助推了新一年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4.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一是按照职位空缺,经县局党组研究上报市局,从现有领导职务副科级干部中选任一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县局领导班子;二是本着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选拔三名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分局任 纪检监察员,既强化了基层领导班子,又充实了纪检监察队伍;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和职位空缺,选拔二名优秀干部充实到机关中层领导岗位。

通过强化班子建设,五种意识得到增强:一是增强创新意识。我局以创新求发展,执行看落实为目标,积极学习外地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动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以服务水平去衡量每个单位的税务管理水平。以纳税人、服务对象为中心,用服务赢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增强务实意识。通过抓思想作风建设,教育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用心做事、干好事、干成事,支持别人做事,不生事。四是增强敬业意识。把爱岗敬业作为对每个干部职工的基本要求,力求每位干部职工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爱岗敬业,维护国税发展建设大局。五是增强协调意识。在工作中要加强团结、沟通、支持和协调,通过协调把能为纳税人办好的事情快速办好,严禁工作推诿扯皮。

(三)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素质精品工程,切实提高国税队伍整体素质。1.制定《周三促进会管理办法》,持之以恒抓好周三工作促进会学习。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继续以周三工作促进会为平台,认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一年来,先后组织学习了省市局国税工作会议精神、惩防体系建设、目标考核方法、礼仪养生等篇目,通过学习讨论,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执法执纪能力和生活情趣进一步增强。

2.修订《学历学位教育工作管理实施办法》,积极落实鼓励干部自学成才和表彰奖励的激励机制。对取得相关职称、相关学历,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充分调动了国税人员自学成才、奋发进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了全员适应信息化工作的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县局把抓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作为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的长期战略性的系统工程来抓,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警示教育得以规范、深入地开展,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利用春训大会机会,邀请检察院同志进行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二是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影视录像和案例通报等教材,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防范性警示教育;三是与各种廉政谈话相结合,采取面对面的谈心方式给予提示性警示教育;四是针对重要节假日、重点领域或要害部门易发多发腐败问题,进行适时专题警示教育;五是结合不同时期的反腐倡廉重点任务,开展常态警示教育。通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全系统形成“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以敬业为荣,以渎职为耻”的良好风尚。

4.立足岗位学习英模感人事迹。要求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学习当代英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活动中,大家把学习沈浩同志对共产主义矢志不移的政治品质,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忧国忧民、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心系群众,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当作重点,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做标尺,同当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并把学习沈浩同志活动与“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及作风纪律活动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的需要,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全员素质,使大家把对党对人民的爱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实际行动。

5.树国税形象,展国税风彩。积极参加地方组织的各类先进的评选推荐活动。“五一”到来之际,在县2007-2009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侯勇同志和城关分局分别获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孟燕同志被县总工会授予2007-2009先进基层工会干部。

6.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我局以学习贯彻省局在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基层党建理论学习,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我局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章、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我局倡导党员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做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我局机关党委认真制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规划和理论学习计划,建立学习档案,充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 方式,与时俱进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学习时事政治与税收业务知识,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学习知识测试、到革命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学习教育等活动,大力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优争先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四)规范人事教育管理,加大人事教育工作力度。

1.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调整职工工资。今年按照工资政策规定,对系统内职工工资进行了审批调整。对达上一工作年限晋级的22人月增资366元,对二年晋档的136人月增资5122元,对符合提高职务补贴标准的5人,月增资150元,对3人晋升副主任科员工资也及时调整到位。在工资调整工作中,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对照标准,及时公布公开,积极接受监督,工资调整没有出现差错。

2.认真开展工作人员考核工作。为了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规范公务员考核工作,促进勤政廉政,对我局全体人员开展了述职述廉活动。并进行民主测评。全局144人(不含离岗人员)分别从德、能、勤、绩、廉几方面进行民主测评打分,并推荐出自己满意的优秀公务员。最后经考核领导小组审定,29名同志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占应考核人数的20%,无不称职和基本称职人员,全局没有出现要求复核或提出申诉等问题。通过考核工作的落实,对造就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廉洁奉公的税务干部队伍将起到积极作用。

3.组织系统技工参加技术等级考核。认真组织报名和严格资格审查。七位同志获高级技工,一位同志获中级技工。

4.认真落实规范津贴补贴有关情况调查统计工作。根据省局统一部署和需求,在政策性强、调查难度大、时间紧、要求高的情况下,配合财务部门,集中人员、时间和精力,协调地方政府和地税部门,三次及时上报调查情况有关数据,为下一步规范津贴补贴提供了基本数据。

5.做好干部能力信息管理系统和人事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去年12月份和今年4月份、8月份,省局三次要求对干部能力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股加班加点,耐心指导,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此项工作。及时维护干部能力管理系统和人事信息系统,不断提高人事教育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在省局评比中进入第一方阵,得到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6.积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培训计划,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局组织的分级分类培训,大幅度提高税务干部素质。并加强人教部门能力建设,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劳动合同法》培训班、各类别的网上业务知识培训班以及协助信息中心组织开展工作流培训班。全年参加省局调训14期17人次,参加市局网上培训8期44人次,县局自主培训2期163人次。

(五)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

1.开展了春节集训。春节之前,组织全体人员参加了市局的春训会议。春训期间,认真组织学习讨论王荣力局长的工作报告。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王荣力局长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09年的工作成绩,客观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对2010年多种因素造成的困难提出了明晰的工作思路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听了王荣力局长的报告,大家应对挑战的劲头更足了,对完成2010年的任务更充满了信心。组织召开了2009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2个税源管理目标先进单位、4个优秀创新项目、4个税收宣传信息先进单位和6名先进个人,弘扬了正气,为全体税务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从而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劲的目的。

2.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活动。在办税服务厅和执法一线全面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紧围绕普及文明风尚、维护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环境面貌的目标任务,组织税干学习税收文明礼仪知识,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开展人人争当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模范的活动,不断加强办税队伍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开展税收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税法宣传、税收政策咨询形式,完善纳税服务手段;大力推行“用心服务”的模式,用微笑展示国税形象,用真诚树立国税形象,用业务素质提升国税形象、通过活动,对内凝聚了人心,振奋了精神,对外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今年我局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创建意识,具体做法是:

(一)将创建活动与当前各项税收中心工作结合起 来,与推动政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青年文明号等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一是下大力气抓好办税服务厅“窗口”建设,设立政务公开栏,开设绿色通道,实行透明服务“八公开”制度,以纳税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二是以解决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为重点,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求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使纳税人关心的问题得到满意答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大力加强了我局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平台。

(六)大力开展群团组织工作。

1.妇委会工作成效斐然。濉溪县国税局妇委会团结带领系统39位女职工勤俭自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濉溪国税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县妇联和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和濉溪县妇联成立60周年之际,县妇联隆重举行了“百名优秀女性”和先进集体表彰活动,濉溪县国税局妇委会获先进妇女组织,办税服务厅获巾帼文明岗,代秀芳、卢宁、孟燕分获优秀妇女工作者、岗位明星和五好文明家庭。彰显了濉溪国税妇女的巾帼风采。在市妇联举办的“”知识竞赛中,局妇委会积极组织参加,陈钦社同志获一等奖。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为单位 位小朋友发放了购书卡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濉溪镇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再次获优秀单位称号,受到县委通报表彰。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和育龄人群需求为出发点,围绕保持低生育水平这一中心任务,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的新机制。二是做到计划生育工作与税收管理工作并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资料到位、责任到位、奖惩到位、经费到位、妇检到位、流动人口管理到位、工作透明到位,并与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奖惩。三是加强对本单位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确保建档、办证、查验、孕(环)检100%,并及时通报所属社区。在县委县政府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我局荣获“2009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及综合治理优秀单位”。这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获得此项殊荣。

3.组织落实全员甲流疫苗接种工作,确保了广大职工身体健康。

4.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县局设置了活动室,建立了职工之家,配备了文体活动器材,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一是在市局组织的春训文艺汇演中,郑红梅以独有的妆饰和风格、专业的演技和实力,自作词、曲独唱《美丽之路》、《绒花》,获得全体观众和评委认可。二是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十一项工程建设”,按照“增强干部职工体质,提高国税系统凝聚力”的理念,组织了开展“迎世博、我健康、我快乐”春季2公里快走活动,并积极备战“淮北市国税系统第四届职工运动会”;县局代表队面对众多强手,发扬“奋勇拼搏、团结协作、勇争一流”的精神,通过参赛选手的刻苦训练,在4个比赛项目中均获得骄人成绩,拔河一、二队分获第一、三名,乒乓球接力和跳大绳获第二名,齐心协力获第三名,充分展示了濉溪国税健儿昂扬向上、魅力激情的风采!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濉溪国税干部职工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激发了干部职工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拼搏热情,对进一步发扬团队精神,做好各项税收工作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5.组织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开展献爱心结对帮扶,共捐款12250元。

6.协助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组织人员协助人口普查部门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七)加强离退休干部管理,热忱为他们服务。

1.开展离退休老干部慰问工作。县局党组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春节前和中秋节前带领人事、离退休支部人员分四批,深入城镇、街道和偏远乡村,带着全局146名干部职工的深情厚意,亲切看望慰问了80位离退休老干部、税干遗属和特困职工,为他们送去了党和组织春天般的温暖和节日祝福。

2.组织开展老干部活动。在重阳节之际,组织离退休干部参观濉溪开发区二期重点工程,并召开座谈会为老干部们搭建交流平台。3.认真传达贯彻全国国税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召开有关会议传达贯彻。先后召开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周三“抓落实、树正气”工作促进会、月度工作促进会及离退休干部支部大会传达学习,全面掌握钱冠林副局长讲话精神;二是人教部门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县局实际,制定新年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计划,并列入重点工作;三是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对服务管理工作意见建议,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解疑释惑,做到用心服务,让老干部满意、组织满意。

4.直接帮助困难老干部。退休干部胡成伦、李景昌因多次住院,生活极度贫困,经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分别给予他们2000元困难补助。

(八)组织开展新一轮机构改革

按照省局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和市局的统一部署,濉溪县国税局党组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前期工作调研,确保机构改革稳步实施。6月28日,新的机构设置及15个单位的人员配备情况已正式宣布,7月1日按照新的机构工作职能开始运行,新一轮国税机构改革和人员配备工作已顺利完成。

1.认真组织调研,为新一轮机构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去年12月份省局批准的“三定”方案下发以后,按照局党组的意见,人事部门于2009年底和2010年初就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思想动态等有关情况进行了的调研,县局两次分别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到江苏盱眙、睢宁国税局考察学习,通过调研,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机构、职责的需求、岗位流程的设置和人员的思想动态,为党组决策提供了基本依据。

2.做好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打好基础。县局党组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宣传贯彻了省局“三定”规定精神,明确了这次规范机构设置的具体要求,及时正确教育和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自觉树立大局观念和服从意识,要求大家主动调整好心态,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确保在机构调整期间思想不乱、工作有序、严守纪律、国有资产不流失。

3.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机构改革和各项工作两不误,县局党组专门开会研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樊登信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人事、监察、机关党委等部门为成员的“濉溪县国家税务局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同时成立了工作监交组,做到责任、分工、纪律明确,任务、时限要求具体,为按时完成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

4.严格按照省、市局批复的“三定”规定,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省局批复的“三定”规定,结合县局实际,县局党组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濉溪县国家税务局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经市局审批同意。

5.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根据上报市局审查批准同意的《安徽省濉溪县国家税务局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我局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表,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涉及工作事项内容15项,时间、内容是一天扣一天,一环扣一环,一步压一步,紧锣密鼓,积极稳妥的向前推进。经过严谨、细致的努力,在原则上不提拔干部的前提下,县局党组本着“整体稳定,适当交流,相对择优,优化结构”的精神,按照“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基本要求进行。到6月28日,在明确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先后对10个内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个事业单位和3个派出机构的正、副职领导人选和工作人员定岗定位情况进行了宣布。共有10名股级以上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通过个人志愿、党组研究共有17名一般干部被重新定岗。

6.向社会公告机构设置情况,确保新机构按期运作。为使机构改革后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党组及时研究明确了各机构的办公地点,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交接组及时开展了监交工作,人事部门及时安排了新机构印章的刻制和标牌的制作,明确了新印章的启用时间。同时,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方式向全县公告了本次机构改革情况,保证了机构、人员的如期到位和运作,确保了工作的延续。

三、经验与体会 回顾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支持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今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县局党组和市局人事科和教育科的重视和支持,归功于全体人员的辛勤工作。

(二)作风严谨扎实是做好工作的必须条件。工作做的好坏,关键是看作风,作风不扎实,不转变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有什么工作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效果和成绩。只有具备了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无往而不胜。

(三)开拓创新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条件。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充分肯定了创新的重要性,要出色的做好工作,就要不断的解放思想、要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论、创新的措施、创新的实践,才能有创新的工作。

四、存在问题

受人少事多等因素影响,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人事管理工作创新不够;股内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较少,了解基础情况不够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2011年和“十二五”工作思路

重点开展“一个加强、二个提高、三个落实”工作。“一个加强”,以加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结合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和机构改革,切实改进机关作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选准用好优秀年轻干部,打造团队执行力;“二个提高”,一是通过各类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交全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通过学习型机关建设,树立和展示新时期人事干部“政治坚定、本领过硬的形象,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形象,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形象,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形象,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形象”,努力把人教部门建设成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表率部门,进一步提高全局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技能。“三个落实”,一是进一步做好老干部“两个待遇”的落实,因地制宜开展一些适合老干部参加的活动,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充分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二是进一步做好人教部门建设的落实;三是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实,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联系税务实际,开展特色教育,用先进典型激励人,用反面典型教育人。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学习、工作,努力营造干部职工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继续发言民主,开展谈心活动,不断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同时,积极稳妥的做好党组的服务工作;精心谋划,做好人事教育等日常工作及临时性工作。

经济发展局2010年工作总结暨2010年工作思路 第6篇

暨明年工作思路

2010,根据市处下达的重要工作考核目标及所部年初制定的中心工作任务,在全股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已圆满完成,现就2010工作做一简要回顾:

一、做好重大节庆日的运输保障工作

1、圆满完成2010春运及“十一黄金周”运输保障工作。今年春运我县共发送旅客151.4万人次,与去年相比,减少了将近20%左右,发送班次137778班,加班109班次。“十一黄金周”期间发送旅客41.14万人次,减少近8%,发送班次23000余班,加班238班次。

为确保今年春运工作的顺利开展,春运前夕,我股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合理调度运力。为方便外来民工能及时返乡过年,组织安排了62辆大客车开通民工专列,期间,共发送客车202辆次,发送人数8606人。

2、做好今年高考及三项考试运力保障工作。为确保今年高考及三项考试期间石浦、西周、爵溪三个乡镇、街道的考生能安全接送并入住丹城,以及各住宿点考生能顺利、及时的往返考场,根据县政府、县高招委的工作要求,我们制定了相应的考生运送实施方案,安排了7辆大客、98辆中客、29辆中巴负责三个乡镇到丹城考生的接送任务,安排了56辆公交车负责城区住宿点到各考点的 考生接送任务。另外安排了10辆出租车为考生提供免费应急服务。通过各部门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高考及三项考试的考生运送保障任务。

3、根据开渔节组委会对开通9月5日“文艺晚会”凭票乘坐直达班车的要求,我股安排了30辆丹石线中客、6辆旅游大巴及2辆机动运力在老客运中心待命,确保晚会期间观众的及时疏运与畅通,晚会期间,共运送50个车次,1230名观众。

二、圆满完成世博安保工作

根据年初制定的世博安保工作要求,为确保上海世博会的顺利举行,在抓好各项安全检查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客运行业的源头管理。在世博会期间,对所有进沪客车的乘客实行实名登记制,并对我县旅游包车的车号、从业人员等信息统一登记造册,对包车进沪的手续进行严格审核。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对不符合站级要求的西周客运站取消其的上海售票窗口。

世博会期间,涉及到我县进沪的客运车辆有16辆,投入实名登记检查人员214人次,办理进沪包车93趟,运送旅客4220人次。在整个世博安保期间,未放过一辆“问题”客车进沪,世博安保圆满结束。

三、完成我县公交化改造收购工作

为能有效整合我县主城区公交线路的合理布局,同时为减少同一镇区范围内不同营运主体造成的各种矛盾,根据今年7月县政府下发的《象山县中心城区、石浦镇区域公交化改造实施意见》精神,对我县中心城区的6条线路的75辆、石浦镇区域的3条线路25辆农村中巴实行公交化改造。在实施收购改造过程中,我股及时收集整理经营者信息、车辆运营信息等基本资料,并制定主城区公交化改造工作手册,保质保量完成公交化收购改造工作。至2010年8月31日止,我县国有公交化改造的100辆中巴已全部收购完毕。

四、完成县境内中巴票价调整工作

由于油价的不断攀升及营运车辆保险费用、人员工资等同增长幅度比较明显,我县县境内班车的支出成本日益增多,而营运票价自2006年调整后至今一直未有变动,经营者对此反响也较大。为此,为能及时完成我县县境内中巴的票价调整工作,我股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日,对全县46条县境内班线的里程进行了重新测定,在测定过程中以沿线所建停靠站为各村庄的停靠站点,做到里程数据的准确无误。同时,根据县物价部门所制定基准票价及时给制票价三角表。自2010年7月20日起,我县境内客运班线实行新票价标准。

五、完成出租汽车投放及起步基准价调整工作

随着我县主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出租汽车已满足不了居民出行的需求,引发了“打的难”、“乱收费”等一系列问题。百姓反映较为强烈。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股深入调研,以服务质量招投标的方式新增出租车运力80辆,并于今年10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同时,积极与县物价部门取得联系,通过充分调研后向县物价部门提出调整理由和方案,最终通过听证形式对出租车的起步基准价进行了调整,新运价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六、完成我县今年49辆区域小客到期改造工作

今年我县经营年限陆续到期的区域小客共有5个批次49辆,其中3辆为去年年底到期,为确保我县整个客运行业和谐稳定,平衡好区域小客与农村客运中巴及出租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今年到期的主城区区域小客采取到期一批取缔一批的方式,以投放出租车的方式来弥补主城区运力的不足;对其他乡镇的到期区域小客,采取国进民退的方式对区域小客进行经营主体的改造,确保新投放的车辆实行公车公营,取缔以往挂靠经营的经营模式存在。

七、完成今年场站建设任务

根据市局上半年布置的建设计划,今年我县停靠站建设任务20只,客运场站3家,为能及时完成建设工作任务,我们在年内就配合县交通局对20只停靠站进行了选址勘查,同时进行GPS经纬度定位。至目前为此,20只停靠站和3家客运场站均已基本建设完毕,至此,我县的港湾式停靠站总数已达744只,农村客运场站6家。同时,为加强停靠站日常维护工作,根据市处要求,上半年对我县已建的724只停靠站逐个进行检查,对有破损的及时加以修补,切实加强对我县农村客运停靠站日常维护制度。

因客运东站场地租赁期限的到期,临时东站选址、建设迫在眉捷,我股与所部领导一起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商谈,并对塔山路北首土地进行测量划定。目前,临时东站已完成基本框架建设,预计年底前能投入使用。

八、完成2009下半年燃油补助发放工作 根据市财政的要求,我股在8月初对我县870辆城市公交车、出租车、农村客运班车发放了2009下半年的燃油补贴,共计金额达700余万元。在发放过程,我股遵循“公开、公平、公平、专款专用”的原则,认真做好政策的解释和驾驶员的教育工作,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实际支付燃油成本的经营者、车主身上,杜绝企业、个体车主以各种借口提高管理费、承包费标准,变相抵消燃油补贴,同时在发放结束后,及时整理发放清单等台帐,报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备案。

九、完善运管系统录入信息

为规范《浙江省道路运输资源整合系统》数据录入工作,新运管系统将统一使用新录入界面,发动机号、车辆照片等信息设为必填信息。我股在近期内结合营运证、许可证换发时机,对全县1000余辆营运客车、2000余辆货车的照片等基本信息进行整理修改。

十、及时完成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交办答复工作

今年上半年,涉及到运管行业管理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有33只,按规定时限,我们对每一只议案和提案都作了认真负责的书面答复,取得了代表们的肯定。

下步及明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重大节庆的运输保障工作

制定各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重点做好“春运”、“十一”、“开渔节”、“高考”等重大节庆日的运输保障工作,开展节前安全教育 及安全检查,储备机动运力,确保节庆日的运输安全及畅通。

二、完成我县境内农村客运班线到期改造工作

我县目前100辆农村客运中巴已收购完毕,为推进公交化改造步伐,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将对现有的公交线路进行重新布局,并将对社会公布线路布局方案,深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预计12月份正式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同时,根据县政府确定的“主城区及石浦镇实施公交化改造,其他乡镇实施股份制改造”这一基本原则,拟对余下的321辆客运中巴分批、分区域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造,使我县群众的出行便捷和经济实惠得到充分体现。

三、加快客运场站的建设步伐

拟在明年建造汽车客运东站,同时,县公交综合场站也将动土建造。另因我县原有临时东门客运场站租期到期,而新客运东站尚未建造,为解决我县东片客运车辆的停放及发班问题,今年10月开始建造占地面积约10亩的临时东站,目前已完成框架,预计年底前能建成启用。

四、继续做好明年燃油补贴的发放工作,做到台帐、材料齐全,数据准确无误。

五、加强客运行业文明创建活动,提升道路运输服务水平。

上一篇:民政中心小学教室校园环境管理规定下一篇:学打羽毛球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