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化范文

2024-07-08

边缘化范文(精选8篇)

边缘化 第1篇

网站流量一直是站长追求的对象,因为一个网站想要赚钱就一定离不开流量的支撑,不管是什么网站,在一定条件下,流量越多是越有好处的,让网站增加流量的方法除了利用seo外,还可以利用其它的一些方式推广,但随着搜索引擎算法不断的改变,网站的每一项数据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关键词的排名,

网站是否受到用户欢迎,可以从网站的用户停留时间和跳出率中分析,跳出率很高,那么可以断定这个网站是做的很差的,没有什么内容质量值得用户去看的;但并非都是如此,让一个用户走入一个不感兴趣的网站,跳出率必然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对网站的内容毫不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边缘化流量。边缘化流量指的是进入网站的用户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念进入的,而是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引导进去的,根据专业上海网站建设协策网络的经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也是大家经常做的:

第一、利用宣传方式获取点击

通过上海网页设计协策网络的分析和观察很多朋友认为网站点击越多对网站就越有好处,于是在QQ群,YY群等一些聊天平台叫别人帮忙点击,其实这些点击可能就是一次性的,打开网站后就忙其他的事去了,根本不会进一步浏览就关闭网页,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用户的跳出率,跳出率高的网站想要获取好的排名并不简单,至少在站内优化这一块是落后别人的,上海协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小张认为一个网站如果跳出率超过了60%以上就得好好分析下,站内的布局,结构,内容的质量等,是否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二、骗点击的方式增加流量

在论坛博客这些网站上,利用一些诱惑形式的链接骗取别人点击自己的网站链接,在很多诱惑形式的文章后面,留了个想看更多,请点击ys.***.com/,其实打开后发现是自己的某一个需要优化的网站,这时候浏览网站的用户肯定会特别失望,将网站关闭后离开。

通过这种形式在一些热门的网站上或许可以获取很大的流量,但这些流量质量是非常差的,对于网站来说只是有害而无益;这种形式的推广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只是我们用的不恰当,应该针对相关性的文章去引导有需求的用户,这样用户进入网站才不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第三、网站用户体验差

用户体验其实可以从网站的很多方式去表现,如文章的质量问题,很多seo人员利用论坛做关键词排名,长尾关键词的数量是庞大的,为了减少更新文章的难度,利用伪原创工具或复制其他一些文章,穿插关键词,文章或许能收录,长尾或许有排名,进来的用户看到文章质量就知道这网站不是一个正规的、值得信任的网站,跳出几率也很大。

边缘化流量就是指那些没有质量的流量,网站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这种类型的流量越多,对于一个网站来说风险就是越大,因为这些用户直接影响到网站的质量和价值,进入网站立马跳出,必然会加大用户的跳出率,减少用户对于网站的停留时间,因此这些形式的推广都是一个费力不讨好做法,不仅对网站没有帮助,反而会降低网站的信任度和质量。

边缘化 第2篇

一、香港经济边缘化问题的意义

在八十年代,粤语文化非常流行,在内地看香港电影,听香港歌手唱歌是十分普遍的事。香港的经济也非常发达,而大陆这边正处于开放的初期,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香港就会有一种很自傲的心态。他就会觉得,我身上的钞票非常多,我身上的资本非常多,我有很多不同的渠道享受不同的娱乐方式,去接触西方的各种不同的知识和各种不同的潮流,但是内地没有。对于大陆,他们会有一种俯视的心态,会觉得大陆来的都是他们所说的“阿灿”、“表叔”。所谓“阿灿”和“表叔”其实都是一种歧视称呼,就像以前上海人会称外省人为讲乡下人一样。但是到了回归以后,特别是金融风暴以后,从97年到03年,香港的整体趋势是向下的,香港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似乎没有内地那么好。另外一方面大陆也是不停的往上升双方此消彼。到2003年,中央政府出台了自由行这样的措施,运用政策手段去推动香港经济的发展。香港人就会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从前珠三角地区,香港是其中的龙头老大,制造业都由内地负责加工,由香港这边来设计,来负责销售,就像前面是商店后面是村庄、作坊一样,所谓“前店后村”。到了2003年,珠三角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比较大的城市,不想做香港的作坊或加工厂,想和香港一起去做销售,一起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2003年广东省的GDP第一次超过香港,香港似乎觉得丧失了龙头老大的地位,其被边缘化的心态就更加明显了。

另一方面,香港同区域间的竞争,比如说同新加坡,同韩国,香港也会发现,别人在抢自己的饭碗,比如说澳门的博彩业,特别是2007年永利在澳门开设赌场以后,澳门的博彩业如日中天,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澳门一掷千金,推动了澳门当地的旅游事业。2006年以前,每年到香港的旅行的旅客数量年平均要比澳门多600万,但到了2006年,降到200万。这200万人实际上给香港人敲响了一个巨大的警钟。还有我们知道目前台湾已经和大陆直航了,这对香港机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有数据表明,香港会因此而损失5%的转机乘客,这同样加剧了香港人对被边缘化的心态的恐惧。

香港的经济是否真的被边缘化了呢?上海等新的经济中心的出现是否会对香港的经济造成威胁呢?香港的经济竞争力是否还存在?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香港人感到前途迷茫的地方:风光不再,是否能保住优势,再创辉煌!

二、香港经济边缘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 内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香港自遭遇金融危机重创以来,经济发展一直不振,后来在 CEPA的推动下才得到扭转。关于香港经济边缘化这个问题最早是在2006年3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长许仕仁在“国家十一五”规划:“香港的角色”研讨会上提出的。该会议明确指出 , 国家未来的发展对香港有深远的影响,香港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挑战。珠江三角洲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在位置上接近货流的源头,我们必须正视被边缘化的问题。随后,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马时亨等高官也先后告诫港人,要有面对边缘化挑战的准备。任志刚认为,香港在内地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有可能被边缘化。在此之前,任志刚也说过,人民币自由兑换会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影响。

改革开放前夕,内地在10年“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经济发展已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64 5.2 亿元,人均为379元,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工业化仅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资供给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而当时香港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行列,成为世界出口加工区之一,享有亚洲“四小龙”的美誉。1978年本地生产总值816.23亿港元,人均17488港元,对外贸易已居世界第20位,1991年还上升至第10位。

但香港经济发展步履蹒跚,结构调整困难重重。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由于回归在即和香港境内外的一片大好形势,香港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1997年下半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全年本地生产总值仍上升到历史最高点,达12161.02亿港元。然而,亚洲金融风暴在经济繁荣时期突然到来,给香港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创伤。到1998年中股市、楼市比1997年高峰期已下降了四五成。据渣打银行估计,从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股市和房地产共有4万亿港元不翼而飞,平均每户损失200万港元,不少人沦为负资产业主。金融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银行的负资产按揭贷款未偿还的有1270亿港元。1998年对外贸易下降9.6%。连续5年通缩,消费物价指数累积下跌逾 10 %,平减物价指数累积跌幅24 %,自美国1929年大萧条以来,香港是唯一的平减物价指数跌幅这大的城市。这是香港战后遭遇最为惨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危机过后并不如人们预料那样很快恢复。当时大多数港人自信地认为,香港会是经济恢复最快的地区,结果事与愿违,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尽管1999年本地生产总值在1998年下降5.3 %的情况下,上升了4%,出现复苏的迹象。可是,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和经济结构仍然失衡的影响,200 1年再次出现经济衰退,仅增长0.6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下降0.3%。这就是说,在这几年里香港并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结构性失衡还没有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港人的信心倍受锐挫,感到十分迷茫。对于香港经济边缘化的趋势现状越发担心。

三、香港边缘化的核心问题——竞争力下跌的原因

1.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步履维艰,成效甚微

香港经历工业化和服务业化两次转型之后,提出要建设高附加值的创新、知识型经济蓝图。香港传统支柱产业均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和规模,且面临金融风暴冲击后的调整,故有必要发展其他产业作为补充。但是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步履维艰,成效甚微。从知识经济和创新最重要的指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R&D经费来说,香港不仅人均数量偏少,而且总数量也偏少。截至 2010 年,香港科研人员只有24100人,而投入研发经费总额也只133亿港元。同时香港的制造业偏少,这使依附在制造业上面的科研能力难有很大的发挥。而根据WEF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2011年香港的高等教育和培训世界排名第28名、科技创新能力世界排名29名,这说明香港转向知识型经济困难重重,并且效果有限。而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却又是科技和知识力量的竞争,所以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困难也影响到香港经济相对竞争力。

2.香港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

香港经济严重依赖金融和地产等服务业,但是香港社会对于香港经济需要结构调整未达成共识,由此香港经济结构调整和路径依赖的矛盾突出。房地产是香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香港GDP比例在18%以上(最高峰一度达到31%),香港政府需要土地财政维持其财政支出,而房地产需要高房价积累自己的财富,社会资源都用于房地产上。此外,房地产对香港金融市场影响也巨大,一方面房地产股票占据相当比例的香港股市市值,另一方面和房贷有关的信贷以及金融衍生品占据香港金融市场的很大份额,这样香港经济的发展便严重依赖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这样的经济结构就异常脆弱,严重影响香港经济的竞争力。

3.自由主义不干预经济政策的可能影响

由于曾受到英国殖民统治,自由主义思潮在香港有较大影响力,这也影响香港当局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港英当局基本上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70 年代以后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制造业外移趋势,基本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既不采取措施挽留本土制造业,也未透过积极的产业政策推动高科技及高增值产业发展,以巩固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特区政府实行“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经济原则。更具体地说,一方面,基本认同政府应更积极地参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仍然缺乏如何支持与培育新兴产业和产业组织的经验。因此,从回归以来特区政府的工业与科技政策成效来看,已经取得明显效果的主要是政府过去比较擅长的科技服务方面,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支援服务。而在关键性的科技开发方面则举步维艰,至今仍未能在本土培育出高科技制造业。不够强大的科技力量对支撑香港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不明显。

4.香港没有融到内地经济体系中,未能同步享受内地经济高速增长成果

自1997年以来中国内地经济年平均增速约9.5%,而香港年均增速只有3%左右。这说明香港经济并没有搭上中国经济这辆快车,还没有融入到中国经济体系当中。回归之后,深圳方面提出了港深全面合作,这本可以推动香港成为大珠三角经济区的龙头,但由于种种原因,香港融入大陆经济体系的这个机遇胎死腹中。从1997年到2003年间,香港经济呈现出负增长,失业率增加,竞争力下降,直到2003年CEPA实施,香港经济开始北上,试着融入内地经济体系,此时经济才开始有所起色,逐渐恢复活力。但是由于香港政府面临着城市型经济体抑或独立经济体的选择,使其融入内地经济体系的决心不够彻底,这也可能影响到其竞争力。

5.内地一线城市的群体崛起对香港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

香港经济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传统的金融、物流与对外贸易、专业服务和旅游业上面,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的这些传统竞争优势正在相对衰退。从金融方面来说,内地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和成熟,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部分国际资本不再需要借道香港迂回进入内地,这就影响到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以及交易额均已超过香港:香港股票总市值约为4万亿港元,而上交所总市值达到 16 万亿人民币,深交所总市值约 7.2 万亿人民币,同时香港金融市场的做大做强还需要国家对国企赴港上市进行支持。从对外贸易和物流来说,目前由于内地的逐渐开放和国际化水准提高,香港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作用已没有那么强,其转口业务也受到冲击,同时深圳海运和广州的空运严重挑战香港国际物流和外贸中心的地位,上海的海运已经超过香港。目前香港的专业服务和旅游业相对于内地一线城市还有较大竞争优势,但这些优势能否长期保持就难说了。

6.亚太区的新加波、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发展对香港经济竞争力造成严重冲击

香港不仅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受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激烈的挑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面对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竞争。2011年,由于新加坡经济增长以及港币相对贬值,新加坡GDP超过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的产业结构也较香港合理,其中2011年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工业生产值占GNP比重分别为28%、32%、39%,唯独香港只有7.3%,这表明香港经济结构相比其他“三小龙”显得异常失调,这种失调直接影响到香港经济的持续增长率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四、香港提高竞争力防止边缘化的建议

1.主导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并结合香港经济发展特点提出相应战略规划

香港政府已经缺席了香港经济工业化和服务业化两次转型,而要将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使香港成为创新科技中心,这都离不开政府战略规划和指导。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电子工业发展都由政府当局采取干预性的工业政策而令经济迅速向高科技工业转变。所以香港政府应该放弃放任不干预政策,主导第三次经济转型。

2.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经济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制度设计方面入手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竞争力优势,香港政府应该在教育系统、基础设施和研发活动进行大量的投资,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我们前面分析可以看出,香港科研活动经费只有133亿港币,不到GDP的1%,和发达国家的 3%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香港政府应该加大科研活动的经费投入。另外香港还要建立好相关配套设施,给予高科技提供融资和税收方面的优惠,使科技研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3.吸引内地以及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到港,加强与内地科技合作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科技,而科技的关键是人才,所以香港政府应该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另外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应该和内地合作。一方面可以提升香港的产业结构增加香港制造业的竞争力,另一个方面也可以促进香港服务业向内地延伸,同时增强香港服务业竞争力。

4.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以及优化金融服务

金融业是香港传统优势产业,而金融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金融创新的竞争。为了保持并扩大这种优势,香港政府应该支持香港金融创新能力,这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金融资产证券化水平,同时香港政府应该对于这种创新进行引导和适度监管。

5.审时度势,将自身优势和内地经济发展需求相联系,巩固既有的优势并开拓新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惠港政策以保持香港经济竞争力的优势。

五、参考文献

1.《这一代香港人的怕和爱》作者:严飞

2.《大香港主义和“边缘化”危机》作者:郑佩玉

“边缘化”探因 第3篇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便捷的图象传播方式,减弱了人们对插图的关注程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电视尚未普及,当时,人们对文学插图的关注不亚于今天人们对电视的关注,原因在于,插图能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引导读者尽快地走过“陌生”而进入书籍所营造的情节和氛围之中,获得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当今,电视机早已普及,计算机网络日益发达,手机也成为图象传输工具,屏幕上的图象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远非传统插图艺术所能及。

目前有些出版商存在错误的看法,认为插图只是文字的配搭物,价值不大,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是无知。在我国优秀的绘画遗产中,文学插图占有相当的比重。优秀的文学插图以视觉艺术方式阐释着文学作品的主题,加深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文学插图的兴起,也使一大批优秀画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人。

报酬偏低,也影响插图的创作。真正热爱插图艺术创作的画家不在意报酬,但低稿酬不可能长久维持插图作者的创作热情。而在欧美,插图作者不仅能获得合理的报酬,而且他们的精品可以进入拍买会并高价成交。

浮躁的心态,使当前一些插图画家难沉其心,难出精品。一些插图创作者急于求成,其作品或粗制滥造、缺少基本的形式美感;或脱离原著、胡编乱画;或立意不深、构思不妙。这样低劣的插图,不能让读者“望图生爱”,而是“望图生厌”,既毁了创作者自己,也毁了插图作品的整体声望,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发表园地。这也是导致插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边缘化”还是“被边缘化”? 第4篇

毛焰觉得灰色中有着丰富的色彩,他为其定名为“色素”。毛焰向大众传达他对灰色的认识时,曾这样表示:“灰颜色里有很多色素,但是都控制在很低的程度,一点都不能多。对我来说多一点他就会显得有火气了,所以,我画到这一时期的时候,很清楚绘画要到无色无味的状态了,也就是作品里没有任何欲望,看不到欲望,没有自己”;对于托马斯形象的描绘仿佛已经成为毛焰一个标志性的形象,但绝不是某种低俗的符号。在他看来,托马斯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形象、一个普通画家的形象,他所面对的其实不是托马斯,而是自己。他详述了画托马斯的原因:“因为托马斯是我的朋友,最开始是画朋友,就画到了他。于是就开始有第二张,第三张,每一张都不一样。画他的感觉,好像他可以让一个形象更丰富,加上他是我的好朋友,可以随便的任我摆布,所以就是出于这种习惯。通过画他,画一个单一的同时,把多余的东西,别的东西撇掉了,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事情。”

毛焰一直生活工作在南京,他觉得目前这种状态已经很满足。这也正是他“边缘”的生活和艺术态度。毛焰对“边缘”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不是现象上的概念,边缘是指内心的自我要求。不是获得了某些认可,而只是把这个当做一个认可。而且对于这个认可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不是突然的事情。所以,之前因为时间的原因,我确实是来不了北京。我也想过这个问题,这段时间我确实也感觉到了,但是我一直有这个态度,我自己内心里面,对自己的要求不会轻易改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毛焰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曾经呈现过,没有东西是新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被发现的,这是无所谓的。但是,可以用自己的认识和自己的角度去塑造这个现象。毛焰画过所有的东西都是对他所爱的大师的继承。或者通过这个事情,通过画某张画的过程中,他能进入到这个状态中去比对、参照、感受。最后呈现的是他的作品。

已到不惑之年的毛焰,对名利已然看淡。在他看来有些东西不是外界赐予的,而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过分的追求会让他觉得累。对于毛焰来说绘画是他与生俱来的,从来也没有背离过这个事情。他曾经淡然的说:“你要想尽办法了解这个事情(绘画),把有关这个事情所有的情况了解到,了如指掌,深谙其道。我真的从来没有坚持过什么事情,但是唯独这件事情(我坚持下来了)。”

四招拨开职场“边缘化”阴霾 第5篇

没有人可以保证一辈子做职场红人,也没有人可以确信永远处在事业高潮,潮起潮落,符合自然规律,得宠失宠人性所向。如今职场流行一句话:“我被边缘化了!”那是从高位走向低谷时的无奈心声,也是步入事业瓶颈的痛苦纠结。职场边缘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走向边缘。拨开边缘化的阴霾,我们需要心中那束坚定的阳光。

法则一:把边缘化当过程而非结果

产生职场边缘化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外乎外部和内部之分,外部原因主要公司人事变动带来的结果,或者由行业结构和公司业务的调整所引发,或者由一些突发的时间导致;内部原因完全和个人因素有关,可能是知识更新的问题或者个人的工作心态和情绪变化导致了边缘化的产生。短时间看职场边缘化是一种结果,但从漫漫职场路而言这真的只是一个过程。所以千万不要把边缘化看成是一种“末路”,或许这是“拯救”自己的唯一出路。Sandy曾经是培训公司最顶尖的培训师,一直是公司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但从上半年开始Sandy的工作量明显减少,而且公司销售主推的课程也不是Sandy的核心内容,渐渐地Sandy发现公司有意在培养一个新人,而自己慢慢地就边缘化了。为此她很苦恼,但好强的`Sandy并没有由此气馁,而是利用宝贵的“空闲”去更新自己的培训内容,她等待着重新回到主战场,无论是老东家还是新东家。

法则二:守住自信提升价值

身在职场,要时刻清醒认识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在最风光的那一刻,还是在最失落的那瞬间。只有对自己的信心不变,那么才不会被所谓的“江湖地位”而左右自己。用自己的价值说话,这是职场发展的永恒定律。Isabelle曾是一个美丽的海归,初进公司的时候被上司推崇备至,她本人也如鱼得水,工作效率极高而且业绩出色。4年后她的上司跳槽,新上司对她防备重重,甚至在很多时候有意排挤,Isabelle失去了核心位置,渐渐地也被边缘化了。在内心最纠结的时候,Isabelle为自己写了清单:强项和弱项,并理性地分析自己去留的得失,

经过这番评估后Isabelle发现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是很有优势的,此地不留人更有留人处,于是她没有被边缘化的阴霾所笼罩,相反自信满满地自荐去一家实力更强的公司,成功完成了更上一层楼的心愿。

法则三:脱胎换骨重振威风

职场边缘化通常有3种表现形式。第一,被打入冷宫后不被重视还受到排挤;第二,远离核心业务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第三,逍遥在外无所重任。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形式,心态最重要。好的心态或许能将劣势变优势,将困境当磨难。好强的Jackie不幸成了公司权利斗争的牺牲品,本来仕途很好的她一下子成了边缘人物,思量后Jackie决定不如接受考验去分支机构一切重头开始。渐渐地Jackie这里发展的空间很大可以自由发挥,于是她带领团队开始拼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外贸业绩越来越好,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公司核心业务受到了猛烈冲击,她的边缘业务却有声有色,甚至成了公司的“奇葩”。

法则四:自得其乐于边缘生活

基层党校边缘化的问题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基层党校 边缘化 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10-01

党校从1933年诞生以来,在“实事求是”旗帜的指引下,已走过8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改革开放,党校在思想大解放,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方面,是功不可没。但是,近些年以来,基层党校面临着资金、人才、资源匮乏的困扰,与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的需要不相适应,出现了“边缘化”、“非主流化”、“空壳化”现象。作为执政党唯一一所党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

一、基层党校边缘化的现状

1.经费难以保障

一是投入渠道狭窄。“科教兴国的‘教’,包括党校教育”。可是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人头经费和干部培训专项经费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二是内部造血功能丧失。过去创收如函授教育、门面房屋出租等,收入还能勉强维持水、电等费用。随着生源的枯竭和停办、门面房屋被政府收回,或者征收调节基金,通讯费,医保费等还要自己解决。基层党校的生存面临着空前的困难。

2.培训调学与干部使用脱节

党校培训内容主要是党的理论、政策,这在高层干部中非常重要。到了基层,主要是怎么干,这就是具体工作部门的事情了,理论似乎不那么重要。现在整个社会浮躁,不少干部并不想学习,学不学都能干,该提拔还是提拔,未能按照《条例》的规定来对待干部的培训与使用。因此,干部即使调学来了,也未必能坐下来真正受训。

3.教师管理与班子队伍建设不通畅

一是知识结构倒挂。面对着多元知识结构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单一知识结构的教员很难胜任。二是年龄结构急需改善。教师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尤为明显。三是教师进出难。现在实行参公制度,党校教师基本出不去,致使党校教职工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党校成了养老的地方”。想补充新人,受编制等限制,想来的来不了,想走的走不了;不该来的来了,该来的不能来。

4.落实政策工作难以协调

党校从上到下基本上各自为政,有关党校的具体政策不多,且原则空泛,难以落实。县(区)级党校无职无权无钱,仅靠党校去协调解决,很难奏效。党校的地位说起来重要,操作起来次要。

二、基层党校边缘化的原因

善救弊者,必善寻其弊之源。基层党校出现这种“边缘化”现象,必有其根源。

1.领导不重视

领导重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素,这是中国特色,虽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但就是管用。

一是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领导主要精力都放在中心工作上了,无暇顾及党校“软”工作。二是不能按照《决定》标准选人用人。在干部力量配备上,没有把党校看成是组、纪、宣这样的党委重要部门。三是党校作为干训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使用干部时理应听取党校意见建议,但实际上党校既无发言权,也无建议权。党校政策得不到落实,甚至干训工作都不能按计划进行。

2.部门不支持

办班计划落实力度不够,财政部门不能按照《决定》要求保证经费落实,社会上认为党校无事做,可有可无,社会地位远不如一般单位。

3.根源是机制不健全

党校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自我封闭,各自为阵,缺少上级的管理和关怀。上级党委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不健全,兼职校长的责任不明确;下级党校如何办,办的如何,也没有规范性意见和监督检查落实机制。培训市场化概念提出,等于把党校视为一般培训机构,削弱了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的地位。

领导不重视,部门不支持,必然导致党校难作为,党校“难作为”又必然导致领导和部门对党校有“看法”,恶性循环,这就是党校边缘化的原因,而其根源又产生于机制不健全。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创新体制制度,还要技术创新。

三、促进基层党校良性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校培训干部的作用和意义在于:让干部放下具体工作,沉下心来思考问题,总结问题和经验,然后进一步学习政策理论,促进工作有新的提高。这也是我们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般规律。

1.建设好党校的纵向管理,提高基础性地位

1.1上级党委和党校要制定对下级党校的工作定期评估制度,明确兼职校长的职责。

1.2对下级党校如何办,办的如何,建立规范性意见和监督检查落实机制。

1.3进一步突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大熔炉的地位。

2.创新体制,内生动力,做到“有为”才“有位”

2.1主动找事,拓宽党校培训人员,形成大培训格局

过去我们面对培训任务不饱和,成为“无事部门”、“养老部门”的尴尬,我们主动出击,以传统的组织部门调训班为轴心,辐射部门、乡镇、企业,甚至全国各地,把更多的人卷入到党校培训的半径中来,形成大培训格局,使全年培训满负荷运转。

2.2主动干事,结合本地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创新教学形式

党校工作要融入地方主流工作,不仅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开放型的培训轮训中心,还要成为地方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研究中心、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咨询服务中心。为此,我们要把目光聚焦在紧贴地方实际的精品课程,打造各类课题,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例如青原区委党校,近些年来紧密结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资源和文天祥故里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以及阳明理学的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打造了一批精品课程。同时,把访谈互动式教学、体念式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纳入主体教学。

2.3主动谋事,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党校的阵地建设中

阵地建设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石,要把更多人吸引到党校学习,必须要有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师资。

一是“找钱”。制约县(区)级党校生存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单靠财政每年划拨的基本开支,有“坐以待毙”的危机感,必须多渠道、多方式筹措。对财政资金要有“千言万语”的说服精神,对单位资金要有“千山万水”的“揽事”精神,对社会资金要有“千辛万苦”的“肯干”精神,承办、协办体制外教学班次,获得支持。二是“用人”。解决基层党校教师不足、学科布局不合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方法是处理好用自己的人和用别人的人的关系。用自己的人:通过建立授课教师选聘与竞争上岗、集体备课、试讲与公开课听评等制度,用集体智慧帮扶个体差异,共同进步的方式做到人人上讲台、人人做宣讲;通过“送上去”接受上级党校、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系统培训,与专家教授共同搞调研,“派下去”到部门乡镇跟岗锻炼等方式,打造教师队伍。用别人的人。基层党校有了自己的人,还更需要借助外力,海纳百川,实现不同师资优势互补。要用就用高人。要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和各类教授、专家、学者、党政机关优秀干部、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企业成功人士等在内的适合基层干部教学需要的兼职教授库。

边缘化 第7篇

在德江人民论坛和铜仁综合读完《反思——德江已被边缘化》和网友的留言,感受到了作者的理性和网友的情绪,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从文化旅游角度看,在铜仁地区,德江县不会被边缘化。其理由有以下五点。

区位不会劣到什么地方去。继杭瑞高速过境后,榕江经石阡、思南、过德江、沿河至重庆市酉阳高速,德江经务川、正安到习水高速也可望在左右建成;织金至黔江铁路虽在规划中,从德江穿越的可能性极大;从长江进入乌江,到达德江将有80万吨级港口,码头离县城只有22公里。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交通是发展是包括文化旅游产业在内一切产业的瓶颈,只要瓶颈不存在,我们就有抓住机遇利用不让其仅仅成为通道的可能。

官员的认知会改变。各地、各届官员的施政理念肯定不一样,我们在此排除那些仅仅为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奔波的官员外,不少官员都会根据各地实际各有侧重,有的会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的会侧重于经济发展,有的则是偏重于社会进步,有的会倾斜某一两地的先行。如果德江主要领导一旦认识到生命的长度和密度与文化相连,一旦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会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带来一方百姓的富裕,就会用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心态,挤出少许精力,重用好热心的能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支持,在各层面加强宣传,从而在见效缓慢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留下坚实的脚印,在旅游品牌的打造上取得“异军突起”的成果,在上级相关部门书面介绍和领导口头讲话中被“省略”、被“忘记”的局面就会得到改观,《反思》作者所遗憾“428”梵净山文化旅游节没有德江“踪影”的现象也将得到改变。

打造旅游的步伐不会落后很远。实事求是说,铜仁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打造阶段,由于交通落后,知名度不高,打造时冷时热,其旅游还是一种“接待性”旅游,没有定期发团的`线路,更无盈利可言的景点,在书店也买不到全面介绍铜仁地区旅游的书籍、光碟,更无进入市场的定期文艺晚会。尽管地区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侧重点不同,邻县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步伐比德江快,力度比德江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成果多是“非物质”性的,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还有一个过程。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德江与他们比较,就像同一旅行团,他们乘座的车子出发好一会了,德江的车子才开始启动,只要加快速度,到达旅游点上的时间不会相差很远,至少在观看精彩的节目时会坐到一起。

文化旅游资源不会消亡。比起外出旅游看到一些以人工打造为主的景点来,德江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比如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傩戏和土家舞龙、比如规模宏大的扶阳古城,比如千姿百态的泉口石林,以及乌江画廊,红色枫香溪,等等。而这些旅游资源,只要进行适当保护,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亡。处于凤凰古城、梵净山和遵义会义会址之间的德江,在全区旅游进入市场化运作后,只要将其中一两个景点,进行包括傩文化、炸龙、民族民间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在内的综合打造,争取进入其旅游线路上的一环,就可“搭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我德江”的人众多。本人曾以《在德江情结里转圈》为题批评过我们德江人狭隘的家乡观念,这一现象也能从网上过激的留言中表现出来。如果利用得好,这一现象也是德江的资源。不管在网上甚至个人博客,还是在县外,我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德江人特别爱家乡,用图文为推介德江达到了痴情的地步。一位玉屏网友136曾经认为:“德江给我印象是生活比较落后的,文化比较贫瘠的,我去过松桃的一些贫困小山村,我觉得德江应该跟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当其进入德江论坛,其结论就改变了:“一篇篇德江网友的发言让我倍感意外!这哪是印象中的文化贫瘠之地,这分明就是文人荟萃之地!其素质之高和人数之多,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玉屏论坛甚至铜仁论坛里都找不出这么多有水平的文章的。”如果说这位网友有支持鼓励之嫌,其他网上的交流大家不一定知道,那么4月18日晚与李再勇专员在xx网贵州频道作客就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直播访谈时,县内外德江籍网友参与情况也可见一斑:参与人数占近五分之一,留言建议条数占近三分之一,永远超过了包括地直机关和各县(市、区)在内的应有“平均数”。“爱我德江”这一民间力量,就是官方随时可以让文化旅游产业燎原的星星之火。

新闻诗:“非边缘化”书写 第8篇

一.从“纪实性诗歌”到“新闻诗”

从1984年笔者提出“新闻诗”这个概念至今还不到30年, 这对于一种文体理论的研究来说, 其时间经历并不算长。

新闻诗的理论研究虽然还是起步阶段, 但它的创作之根却来得遥远。若要追根溯源, 恐怕可以追溯到中国自古“纪实以诗鸣”的传统上, 追溯到《诗经》时代。据台湾学者李辰冬考究, 《诗经》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每个地名、每个人名、每件史实都是实录, 没有一点虚假。” (2) 说《诗经》句句实录, 未必完全可靠, 但其中某些篇章却明显是纪实的。在当时传播方式极度落后的状况下, 人们还没有“新闻”的概念, 新闻作为一种独立写作体例也尚未从文学中分离出来。但诗经中的《氓》, 就叙事的完整性来看, 基本具备了新闻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及结果均有所交代。后来的“汉乐府”中的《东门行》和唐代诗圣杜甫的“三吏”、“三别”及《长恨歌》, 就更具“新闻味”了。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杜甫的《石壕吏》

石壕, 也叫石壕镇, 即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石壕吏》通过杜甫的见闻, 尤其是村妇的痛苦倾诉, 记录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揭示了官吏的残暴, 表露了作者对局况的忧虑, 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

古代“纪实以诗鸣”的传统是当今新闻诗不可割断的历史脐带。但是, 当这一传统借助现代传播手段———报刊、广播及互联网, 加以张扬和发展, 便使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诗”脱颖而出。首先是它不但因为“纪实”而具有“真实性”, 更因为其传播方式的“迅捷”而具有“现时性”, 即“新闻性”。

当然, 从“纪实性诗歌”到“新闻诗”的转型, 主要是20世纪初以来的事情。这期间, 新闻诗的创作发展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 即从上世纪初至60年代末, 为内涵探索阶段。作者不着眼于新闻诗的文体要求, 而是探索如何在诗中融入新闻内容或如何用诗的形式反映新闻事件。以著名人物为例, 冯玉祥、朱德、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及肖三等人都有这类诗作。那时, 虽无新闻诗的概念, 但有的作品却是很出色的新闻诗。朱德早在1939年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时, 就给四川家乡写过一首《寄语蜀中父老》的诗:“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此诗不仅颂扬了挥戈战士在恶劣环境下英勇杀敌的情形, 也隐含了作者对战士们的一片深情。冯玉祥的《廖宝财》可以看作一首写人为主的新闻诗。1949年4月23日晚,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毛泽东便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题, 即生动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事件:“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此前, 他于4月20日写了一条“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一条消息、一首诗都发表在《新华日报》上, 先后反映了同一新闻事件。1958年, 当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时, 毛泽东又写下了《七律·送瘟神》一诗。后一阶段, 即70年代以来, 为文本自觉阶段。其标志是张永枚的《西沙之战》。该诗反映南越入侵我国西沙群岛, 我国军民英勇自卫反击的重大事件。1974年3月15日的《光明日报》破例从头版开始, 用几个版的篇幅予以刊发。随后, 《人民日报》和各省市报刊纷纷转载, 并发表许多推荐和赞扬的文字。此诗见报时标明了“诗报告”三个字 (一些评论文章则使用了“报告诗”的名称) 。虽然作品内容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 以至在“文革”结束后颇受诟病, 但由于它的传播途径特殊———全国覆盖面最大的报纸之一, 使“诗报告”这一崭新的文体概念得以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此后, “诗报告”和“新闻诗”的名词便不绝于各类传媒。一些作者如李士非、黄承基、桑克以及台湾女作家六月, 也因新闻诗创作而名噪一时。

从目前可以读到的大量作品看, 新闻诗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写重大社会和自然事件的, 也有反映日常生活中奇闻趣事的;有写新人新事的, 也有披露丑恶现象的。但从社会影响上看, 新闻诗的优势不在于奇闻趣事传递, 更在于它能够迅速抓住重大社会事件进行真实而富有激情的书写。这正是新闻诗既有别于传统纪实性诗歌又不同于现代朦胧诗、私密诗的地方。

二.新闻诗:诗歌回归社会中心的重要路径

20世纪80年以来, 诗歌的人气似乎每况愈下。有人说, 如今是写诗的人多于读诗的人;有人认为, 诗歌正在被社会“边缘化”。究其原因, 许多学者、诗人, 或是埋怨读者文化素养差而不能进入诗歌阅读境界, 或认为商业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快而顾不上读诗了;或苛责诗人在创作技巧上没有重大突破, 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其实, 这些都不是诗歌人气低迷最本质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恐怕还是诗人群体性地走进了“纯诗”境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走进了一种“象牙塔”, 诗歌普遍缺乏对社会现实特别是重大社会事件作直接真实的反映。

在此, 笔者无意贬低“纯诗”的价值与地位。“纯诗”是文学自身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的结果, 即便是“小众”的需要也是有价值的, 也有特定的读者。赏花吟月, 闲情逸致, 从来都是诗歌的内容, 甚至今天私密性写作 (哪怕是专门为某位朋友或恋人而作) , 也有生存的空间, 不应受到排斥。写作, 包括诗歌写作, 完全是一种自由的行为。然而, 包容某种创作方式并不等于倡导某种创作方式。从诗歌创作整体看, 我们不能不看到其被“边缘化”的因由。“小众”毕竟不是“大众”, 读者圈窄化也便在情理之中, 而狭窄的读者圈对于诗歌的发展又未必是件好事。从有利于传播的角度看, 再高级的艺术也不能限于自己 (或极少数人) 的认可, 也应在乎读者的感受与认同。换言之, 诗歌整体或诗人群体要想不被“边缘化”, 要想回归社会中心、走进大众心灵, 就得关切大众所关切, 感受大众之感受。

其实, 新闻诗正是诗人和诗歌切入社会、回归社会中心、回归大众心灵的一条重要路径。“9·11”以后, 美国人曾说首先想到抚慰心灵的, 不是《圣经》, 而是诗歌。据报道,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5月29日, 百度搜索“孩子, 快, 抓紧妈妈的手”, 结果是104万项。盛大总裁陈天桥在读到那首《孩子, 快, 抓紧妈妈的手》之后, 潸然泪下, 随即作出了再捐600万元的决定。这首诗也因此被很多网友称为“最昂贵的文字”。在这里, “昂贵”不是因为这笔捐款, 而在于它带来的情感上的震撼。“看得心都碎了”、“现在的眼泪都是痛心的泪水”这些混合着泪水、让人想大哭一场的话, 都是网友们的读后感。 (3)

新闻诗因为书写重大社会事件为人们所关注, 但诗人在写作新闻诗的那一刻, 其动机不一定是为了诗歌如何产生影响, 而往往是因新闻事件触动了诗人的神经而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换句话说, 新闻诗是重大新闻事件或新奇的新闻事实触动了诗人的诗思与诗情, 于是他们自然地将诗歌艺术与新闻事件的报道有机地融合起来, 呈现出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全国一时间写出10余万首以此为题材的诗作, 为什么?正是因为这一举国哀痛的天灾猛烈地砸痛了诗人们的心。正如诗人金文轩在发表《惊悸》等数首诗作之际, 于“题记”里写道:“斯为浩劫, 诚为国殇!汶川———中国大西南———5月12日14时28分的大地震发生后, 地震核心区汶川县让全世界一夜知晓了这个名字。几乎是全球的关切目光都锁定震中这个10万多人的县。这四百颗原子弹威力, 射杀无数人民四川汶川, 北川、都江堰、茂县……这是血泪之地, 生民之哀, 家国之痛。”而在“后记”中又说:“我写了两夜, 写了7000多字, 还没写完, 因为, 这沉重与坚强无法写完……” (4)

新闻诗是缘于新闻事件与诗人的诗思、诗情的碰撞。这种“碰撞”, 可以说是事件唤醒了诗人, 也可以说是诗人遭遇了事件。反正, 二者是互动的。就一次具体创作而言, 可以是两种答案中的任何一种。但从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说, 新闻诗必定是敏感而激情的诗人关注社会现实的结果, 也是诗人为让诗歌切入社会的结果。

新闻诗对社会的介入, 必然引起社会对诗歌关注。

三.文体属性与书写特点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作者的新闻诗发出之后, 网友们在评论中对文体作出了不同的理解。除直接说它是“新闻诗”的外, 也有人说它是“用诗歌来报道时事”, 还有人说是“用报道消息的形式来写诗”那么, 新闻诗, 到底是新闻, 还是诗?笔者认为, 对新闻诗的文体理解不能偏于一端。因为它是新闻与诗融合的产物, 是新闻又不是纯新闻的文体, 是诗也非纯诗的样式。说新闻诗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 是因为它具备新闻报道的主要特质, 即具有新闻性要素。它要求写真人真事, 新闻的五要素 (五个W) ———When、Where、Who、What、Why具全;其内容必须有时新性。时过境迁的事实不是新闻, 而是旧闻。如果一首诗不以新闻事件为主要内容, 仅有“如实纪叙”, 是不能算新闻诗的。时新性 (或现时性) 是必须强调的。从诗歌的角度看, 新闻诗又有属于诗的内涵和特质, 即富有诗情、诗思、诗艺。它在报告新闻事件时, 总是时刻燃烧着激情;它常常以妙趣横生的哲理引人深思;它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简约明快的特点, 也符合诗歌的韵律、意境和形象化等要求。所以, 尽管人们在阅读同一件作品时对其文体的理解难免有些偏向, 或侧重于新闻报道, 或偏重于诗歌。但作为新闻诗的创作者, 必须对新闻诗本质的有全面的把握。从新闻与诗相融合的角度来看, 新闻诗是介于新闻与诗之间的一种“中间体”, 它具有新闻报道和诗的双重属性。

鉴于新闻诗的双重性, 我们在写作时必须把握和兼顾如下特点:

1.以真诚的文字书写真实事件。新闻诗之所以能为社会所关注, 就是因为它书写了社会关注的新闻事件, 就是因为它呈现了新闻事件的真相。如果一则标为“新闻诗”的作品, 歪曲了新闻事件的本来面貌, 那它就必然失去读者的信任。尽管新闻诗需要以激情的文字进行书写, 但它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情感的溶入或表达形式的特殊或对材料取舍的详略而影响作者对事实真相的了解。要确保新闻诗不“失真”, 最重要的是作者要有对社会负责、对事件负责的诚恳态度, 舍此, 难以实现。对于新闻诗创作而言, 任何感性、激情的文字都必须经过基于“真实性”的理性思考才能诉诸笔端。如实呈现事件的真貌真相是新闻诗“真诚”的重要层次之一, 也是最基本的层次。

新闻诗“真诚”的另一重要层次是:从最能体现事件真实本质的角度, 书写作者的独特观察、个人体验与感受。对于一桩新闻事件, 从什么角度切入, 不仅仅是技巧问题, 更是态度问题。以灾害书写为例, “文革”时期写洪灾、震灾, 总是从“形势大好”的角度入手, 基于人性关切的灾情总是被轻描淡写, 这种表面真实其实虚假的文字, 不但不能让人们恐惧、悲痛、怜悯的情绪得到纾解, 反而加剧。而近年来的洪灾、病灾 (公共卫生事件) 、雪灾、震灾的书写却有明显不同, 许多作者都能“以人的生命为本”, 反映灾害之恶劣对人的生命的威胁、生命的脆弱与生命精神的顽强以及人的本真善心, 从而使生命价值得以彰显。这样的文字, 自然会受到世人垂青。态度决定角度, 角度体现态度。在新闻诗写作中, 作者诚实的眼睛所摄取的能够体现事物本质的东西, 必须籍以恰当的角度和文字表达出来, 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这恰当的角度和文字不能不依赖于作者不断进行的诚实的思考和良心的追问。

2.抓住新闻事件的关键点进行速写式、跳跃式勾画。新闻诗必须写新闻事件, 不是新闻事件不能冠以新闻之名, 但是, 受“诗”的独特语言形式制约, 新闻诗在描写人物和事件时, 很难像通讯、报告文学、新闻小说那样进行多侧面、细致地描绘, 而只能概括地抒写 (当然, 它不是抽象地概括, 而是形象地概括) ;同时, 由于诗的结构是一种以情感流动为线索的抒情结构, 不可能持续很久, 不便折折绕绕地叙述事物变化, 因而, 新闻诗又往往采用跳跃式的笔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与绘画中的“速写”颇有相似之处, 只是二者所用介质和表现手段不同而已。请看赵剑锋《国殇———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开始“序篇”部分: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熟睡的地球猛地翻了一个身

痉挛抽搐出血遍地殷红

东经103°34'40.09"北纬31°28'31.8"

中国的胃穿孔了

汶川映秀北川青川什邡绵竹彭州都江堰

在半空中孤零零地旋转

阳光威猛, 建筑生烟

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陆续失去记忆和生命的刻度

由地表进入地核, 最后冷却为玉雕的心脏

还剩下一些摇摇欲坠的硬物

插入心脏, 风干为一面招魂的旗

阅读上述文章可以看出, 作者以压抑不住的情绪对这起震撼世界、震撼全人类的灾难进行抒写时, 其事件的描述是十分简约的。虽然写某个单一事件、单一场景的新闻诗, 有时叙事往往也可以细致一些, 但与通讯、报告文学相比, 其跳跃性、概括性、简洁性的特点, 还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 鉴于新闻诗在叙事上的局限性, 一些作者为了避免因事件交代不清而引起误解, 往往在诗题之下加上“题记”或“背景”, 在诗尾加上“补记”或“后记”之类的文字。对此, 我们应当把它视为新闻诗的一个组成部分。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新闻诗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又有很强的思想穿透力和情感撞击力。它在描写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 又将作者的主观感受以激情荡漾的文字溶于人、物、境描写之中。这样, 不仅诗中使所写实有之人、之事、之物、之境及数据得以凸现, 其隐含的思想内涵也得以充挥发掘。如《诗刊》上半月刊2002年第5期所载张洪波《中国的蝗虫》, 头一段这样写道:

这几年总是有蝗灾的消息

今年蝗虫仍然十分猖獗

据说新疆的蝗虫发生面积已达2000万亩

而且有可能还会扩大

而其他地方的蝗虫也已经铺天盖地

在东北葫芦岛的蝗虫已开始耗用省长基金

在华北白洋淀的蝗虫已惊动了国家农业部

这是对当时中国蝗灾的概要报道。蝗虫对中国人民生活环境的威胁, 尤其对农业、牧业的危害可见一斑。虽然当时各大媒体均有所报道, 但这段文字极富概括力。新疆、东北的葫芦岛、华北的白洋淀的蝗虫灾害确实令人震惊。这些都是客观而精当的写实。

但是, 如果仅有这段文字, 它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又有什么区别?不只是文字排列形式不同吗?作为新闻诗, 它不能没有写意。所以, 作者又写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文字:

……

蝗虫孵化得非常快

而且不仅仅只是一代

我一直想弄明白

许多物种已经永远在地球消逝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蝗虫不会灭绝

许多物种已被列入濒危名单

为什么一个小小蝗虫仍然得意洋洋

……

这些联想性的虚笔, 使得原本干巴枯燥的新闻事实及数据有了表现力, 其思想内蕴得到开掘。人们会由此引发对我国自然生态和环保问题的深刻反思。需要指出的是, 新闻诗的写意与写实之间, 必须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写意应为写实的自然生发, 而绝不能牵强附会地“想象”。那样, 不仅无益于写实, 反而会有损于写实。

追求诗性语言的魅力。诗是语言艺术的结晶, 新闻诗自然不能例外。它必须是用诗性语言写成的作品, 而非一般文字作品。诗性语言与一般艺术语言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是诗性语言?人们普遍认同的是韵律化, 即讲究音韵和节奏的美。这是新闻诗理应达到的语言要求。但是, 这个“要求”还停留在形式层面。从本质上讲, 诗性语言是意象化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和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 它更应该符合诗人的主观的感觉活动和感性活动的规律。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异。中国传统的诗歌, 包括较早时期的新闻诗, 大都是采用日常实用的语言写成的, 只有少数诗人采用了意象化语言, 如毛泽东等人。所以,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 只有实用语言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并产生影响的。当今中国诗歌的情形则大不一样, 除一部分人继续采用实用语言外, 更多的是采用意象化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应当说, 诗歌语言是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并保持其鲜活性的。因而, 对于直逼社会现实、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新闻诗来说, 在语言艺术上也必须紧紧跟上人类语言艺术发展变化的节拍, 在不排斥日常实用语言的同时, 应更多地采用最为鲜活的诗歌语言。在这方面, 许多诗人作了大量探索。李士菲的新闻诗语言就是极富时代特色的诗性语言。以写作长诗《向秀丽》 (1959) 而闻名全国的广州老诗人李士菲, 2003年在旅日期间看到那些参拜靖国神社的人, 特别是旧军人, 身着军装, 扛着军旗, 嘴里还唱着当年侵略者的军歌, 感到“受到了非常大的刺激”, 写出了《怒火》 (广州电台2003.8.18播出) 等一组“愤怒的新闻诗”。请读诗中的开头一段:

徐州是我的故乡

60年前

这狼嚎似的歌声在故乡轰响

他像鞭子抽在我八岁的心上

把我赶出了小学的课堂

着最初的恐怖

使我终身难忘

想不到六十年后

在靖国神社的樱花树下

又一次听到它

借助现代化的音响

它更加嚣张

……

这样的意象化语言, 不但使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得到很好的表达, 而且增强了文字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初, 笔者在一篇题为《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新闻诗》①的文章中提出了“新闻诗”这个概念。是不是首次提出, 不得而知, 但至少此前笔者未曾见到过这个提法。当时提出这个概念, 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或处于某种标新立异的动机, 而是受诸多作者探索成果的提示所进行的一次尝试性论述。那时候, 中国还没有互联网, 在能够读到的有限书刊上尚未见到“新闻诗”这个名词, 但这类形式的作品却时隐时现。时光飞逝, 二十几年过去, 今天我们能够从众多报刊和网页上读到标明为“新闻诗”或“诗报告” (也作“报告诗”) 的作品越来越多了, 一些作品已经或正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因此, 根据创作发展状况对这一文体再行论述似有必要。

关键词:新闻诗,文体,书写

注释

1 肖来青:《一种独特的报道形式---新闻诗》, 见《新闻工作通讯》 (现湖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新闻天地》前身) 1984年第1期。

2 转引自张新颖《〈诗经〉乃是个人专集》, 见1993年9月7日《文汇报》。

3 蒲荔子《汶川地震引爆全民诗歌热潮》, 2008年06月01日《南方日报》。

上一篇: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下一篇:《流浪地球》观后感 - 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