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

2024-07-24

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精选14篇)

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 第1篇

医务人员以“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的拳拳爱国之心纷纷驰援武汉,与新型冠状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争分夺秒,为每一位患者争取生命的时间。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医护一线的艰辛。被汗水浸湿隔离防护服的背影,被护目镜压出道道勒痕的脸庞,被消毒液浸泡的伤痕累累的双手……正是这些可爱的人,即使流汗、落泪,也要用生命坚守在“战疫”一线。

中、西医行业的老医师们更是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花甲已过的钟南山爷爷,勇担重任,再赴“疫”线,坐镇武汉,与白衣战士共抗疫情;古稀之年的李兰娟奶奶在危难之时,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身临险境,只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 第2篇

在我国古代东越的闽中群,有一座庸岭。在这庸岭西北部一个山洞里有一条生长百年的大蛇。这条大蛇经常出来作恶,人们惧怕。有人说:“只有供十二、三岁的童女给她吃,就可以从此消灾。”因此每年大约有九个无辜的女孩先后葬身蛇腹。

这年,人们又在找童女,但没有找到合格的。李寄这个女孩十分聪明,她没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准备去杀死那条大蛇。李寄牵着大黑狗,手里拿着宝剑,来到蛇洞口。李寄看见这条蛇后,放出黑狗咬死蛇的头,再用宝剑它身子切成几段,终于把蛇杀死了。

这个消息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大家都称赞这位小姑娘李寄聪明勇敢。

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 第3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反复体会实践着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高效课堂目标是:学会、会学、学乐、创学;高效课堂具有三个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高效课堂可概括成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做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内涵表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教学“三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学生先自学预习,再小组内和全班展示互评质疑,最后反馈、训练、检测、总结。教师全程指导点拨,教师设计导学案,学生准备学案,最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下面以公开课《木兰诗》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这节课的备课、说课、上课实录及反思、评课的全过程,不足之处敬请大家评价指正。

备课资料

背景:

木兰:在唐代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身世:……

二十四孝之一:木兰代父从军。古今中外的女英雄。

其他类似相关故事:二十四孝之一———忠孝双全的故事。

《木兰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的一首乐府诗,木兰的形象,是民族理想的化身,旨在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英雄的壮举,增强正义感,珍惜幸福生活。本课将围绕单元的教学目标展开。

二、学情分析

如今,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对于战争的概念大多局限在浅层,对木兰更是知之甚少。对于时代背景也不大了解,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

2.围绕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民歌特点、培养朗读感悟赏析能力。

方法和过程: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活动法、鉴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花木兰的智慧、胆略和才能、乐观勇敢的爱国形象。

重点:有感情朗诵、感知情节主题。

难点:赏析木兰巾帼英雄形象意义,理解详略分明和修辞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复述法。 (3) 品读法。 (4) 点拨法。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互学对学群学,展示互评质疑检测。

五、教学过程:拟用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学生分组预习自学,编写学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

第一环节:导入。

教师导语:……(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样生动简洁)。

第二环节:亮标。

第三环节:学生自学。

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体会语言特点,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教师点名朗读或自荐,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然后,学生自学、自编学案。

第四环节:学生小组互动、交流、全班展示、质疑、互评。

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意。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 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这样比较符合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先小组内讲讲,再小组推荐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放飞想象力。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学生互动、交流、展示、质疑、互评。

第五环节:教师点拨。

总体明确补充情节大意、木兰形象精神、主题、艺术特色、重点语句、文言知识等。

赏析人物形象。用一句话“我喜欢木兰,是因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有助于培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能力和习惯。用学生分析的词语生成学生的板书。锻炼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理解人物形象,解决教学重点。

拓展、联系现实。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运用点拨法,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理解安排的用意。学习写法,研究布局谋篇,写作指导。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艺术特色。(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木兰这个形象惹人喜爱,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适时举例说明。)

第六环节:训练、检测(如果进行不完,可再单列一课时,训练检测)。

第七环节:总结:学生个谈感悟,师生共评价。欣赏《木兰香》歌曲,回味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默写,替木兰给父母写家书,或写心目中女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感受木兰细腻的女儿情感。

总之,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情,采取诵读、讨论、品析、训练、写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入木兰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概括、想象、赏析、写作等多种能力。

《木兰诗》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预习课。学生分组预习自学,编写学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木兰的著名故事和英雄形象古今中外闻名,大家来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美国迪斯尼公司还曾将其拍成了著名的动画片,看后同学们谈谈对木兰的认识和感受(欣赏动画)。

生:我认为木兰是个勇敢懂事的姑娘。

生:我认为木兰是个杰出的女英雄。

师:很好!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今天我们来一起追寻我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学习目标(投影板书明确课题、学习目标,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根据学习目标,先自学,编写学案,找出主要知识点,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推荐一下学法:诵———译———赏———悟。学生自学、自编学案;师巡视指导;生自学,自读,感受故事大意,落实目标) 。

师:大家自学很有自己特点, 如刘丽丽的学案, 编写得很具体, 知识面很开阔, 问题很深入。

生:老师, 我还找出好几个成语呢。扑朔迷离和磨刀霍霍。

师:很好呀!你再归纳归纳意思, 就更好了。下面我们再分小组对学、群学, 展示一下自学成果, 再互相质疑、评价 (各小组讨论落实学习目标, 朗读、朗诵、复述、互相展示、评论……再在黑板上展示;教师巡视, 参与学生活动) 。

师:我看各小组讨论很热烈。黑板展示很有特色。下面全班展示一下。互相评比一下(全班展示、互评、质疑、拓展。投影提示)。

生:我们第三小组来展示。

生:我们第一小组来展示。……(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发言。)

师:竞争很激烈呀。我们再有些礼让风格。就更好了(其他几个小组退让)。

生:我们第一小组来展示朗诵(一生激情朗诵片段)。

生:很有激情,我感觉第一段的叹息那几句应再伤感些。

生:我们第四小组来和你们PK一下朗诵(一生声情并茂地朗诵片段)。

生:很豪迈,很有英雄气概呀!结尾恢复女儿妆,应再读出欢喜和美感(自己示范读。全班自发鼓掌)。

师:开头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要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请同学们读后,用一句话“我喜欢木兰,是因为”来概括自己心目中的木兰形象。

(师手势指引,生有节奏感强,有韵味地齐读。)

生:我喜欢木兰的英勇善战、刚强坚毅,因为一个女孩子,能够和男子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在沙场奋勇杀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课文中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师:很好。大家的研讨越来越深入了。我们再接再厉。

生:我喜欢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因为木兰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她能在国家危难的情形之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我虽然是一个男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很服喜欢她,语句是“昨夜见军帖……从此替爷征”。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作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木兰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隐瞒性别?还有哪些不明白。

生:这是因为那个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即使木兰十分勇敢,也必须扮成男的(一男生急不可待说)。

师:今天中国是尊重爱护妇女的。男同学要关爱女同学。还有木兰的弟弟是不是胆小鬼啊,他能杀猪羊,也就能杀敌人,怎么让柔弱的姐姐去呢?我们关注木兰从军时间和不易。还有吗?(一生举手。)

生:为什么不去做官, 这不白打了那么多年吗?

生:我认为木兰十分思念家人, 不愿再装下去了, 表现出木兰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生:木兰是热爱生活的, 但更重要的一条是怕犯“欺君之罪”, 还有她这种淡泊名利是一种幸福, 这种牺牲精神, 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生:(纷纷)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刘胡兰无所畏惧;穆桂英等杨家女将;秋瑾牺牲……

师(小结):我们明白,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一旦国家有难,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保卫和平,木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师: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欢快明朗,为什么?

生:因为是乐府诗语言韵味十足,非常有动感。

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以读来节奏感明快,也符合民歌质朴特点。

师:是呀!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木兰形象惹人喜爱,还有语言特色。……木兰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你最想对木兰说什么?

生:木兰,我佩服你!

生:木兰,你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女儿身,谱写千年传颂的佳话,我为你自豪。

生:木兰,佩服你的勇气,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生:木兰,英雄的名字,民族的英雄。

师:这节课,木兰这个名字已深深震撼了大家,下面,我们齐读来表达对木兰的深深敬意吧!

《木兰诗》教学感悟

教学《木兰诗》后,我有很大感触。《木兰诗》是一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歌典范。这节课最大亮点,最深的自我体会,是学生非常积极自主探讨我心目中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都有自己独到见解,还能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体现了自主性、主体性、生动性的高效课堂特点,下面谈谈几个具体亮点。

这节课开始,我引导学生欣赏电影片段后,在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的特定情境下,我和同学们深有感情地朗诵《木兰诗》,想象自己就是木兰,设身处地地感受木兰的内心情感变化。这节课开始的一大亮点,是我和同学们的朗读。诗歌教学的最大享受是朗读。我让学生读了,一开始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的一个目的达到了:学生暴露出来没有节奏感,没感情,简单的字也读错……这样,我边指正,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朗读对感受赏析诗歌的重要性。随后,我投入到情境中朗读,开始的那句“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很是伤感。到了后面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两句,我读的很果敢坚定,读出了木兰长夜思虑后作出那份坚毅爱家报国的决定。那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我读出了感动的颤音,读出了女孩家初离爹娘的愁肠百回……

总之,读完,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同学们心目中的木兰英雄形象,真切多了。同学们随后争先恐后地朗诵起来。经过各小组组内评比,全班评比,评比出了朗诵最有情境感的小组和个人。评比出小刘畅同学最像花木兰女英雄形象。那一刻,教室里充满了文艺味。我兴奋了,我感到学生自己找到了学习诗歌的捷径———读,读出了趣味、感情、精神、形象。

这节课的第二大亮点,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感受木兰的人格美。各小组都热烈参与辩论,除了她的勇敢、机智、深明大义、忠孝两全外,我着重让学生自己了解木兰的女儿本色:她思念父母,她爱美,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对学生品德教育也顺理成章:英雄不是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还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互文见义这种新修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百战死的,既有将军,也有壮士,凯旋而归,同样也有将军和壮士”,而不是“将军因为年纪大了,身经百战都牺牲了,壮士因为年轻,都凯旋而归了”。让学生体会到了战争惨烈。同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东西阁的门都开了,两个房间的床都坐了坐”。让学生体会木兰经历漫长12年,回到家那种欢快亲切心理。各小组激烈竞争后,木兰女英雄形象,在同学们心目中越来越真切了。

评课:

关万华(教育科语文教研员):

高效源之于深厚,杜江舟老师的《木兰诗》一课,贯穿了“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样式,凸显高效课堂新模式。杜老师非常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朗读中探寻到木兰的本真品质,学生自己心目中有了一个清晰独特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光辉形象。

这堂课的亮点在于:1.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诗歌不是背背文章,理解字词,而是要潜下心思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能在轻松中感受到语文的氛围,感悟到语文的魅力,这样学生才能爱上语文课,从语文课中有所得。杜老师对文本反反复复品读、反反复复研究才会产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2.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个性解读。“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杜老师在反复追问时,神情语气也令人记忆深刻,温和的、淡定的、亲切的、期盼的,启发、点拨,试问学生怎么不会融入到杜老师的课堂之中,又怎么不会与杜老师形成共鸣。3.重视学生活动,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杜老师在合理的结构中穿针引线,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这节课杜老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做到了主动质疑。在质疑中,学生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这样的环节设置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便于理解掌握。4.以“读”为线,贯穿始终。整堂课下来,杜老师要求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有齐读、自由读、指读等多种形式,既活跃了课堂,又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与掌握,且读的频率也很高,杜老师让学生真正参与了进来,通过对朗读技巧的辅导,情感的点拨,使学生进入了诗的意境,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闫亚民 (业务校长):

杜老师的这堂课非常精彩,饱满高昂的激情使学生情绪高涨,甜美的微笑使学生心情愉悦,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乐在其中,欢乐使学生神采飞扬。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很活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了和谐轻松的课堂。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全面高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特点。

有序灵活地引导学生自学组学展示反馈,激发学生思维,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充分调动学生,以平等语气与学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于初一学生这样做很好。

小组学习活动,活跃丰富快捷高效。课堂容量很大,从诗歌的内容概括到形象分析,从修辞写法到详略安排,最后到民歌的欣赏鉴别,都很好地完成了。重视学生活动,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大量的口头提问辩论,也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听”的压力和机会,促使其他同学集中注意力。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些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学生整体发言率较高。

孙长山(教研主任):

杜江舟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培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设计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能力,学生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展示最能激活课堂的生命力。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杜老师教态亲切,创设融洽氛围,给学生良好的期望与信心。借助活动,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浓郁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本节课以电影《花木兰》情节引导,设计巧妙,创设出一种独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杜老师这堂课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教学过程有自学、组学、展示、争论、拓展等高效课堂重要环节,使学生的自主创造、质疑探究更加深入。同时,多媒体既为课堂教学增强了直观性和感染力,同时也表明了音像媒体对于语言文字的冲击性,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不能替代对语言文字的体味。“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少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

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4篇

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小学 刘 浩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是我所爱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引导、信心和勇气。

爱国英雄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丁有在:要说我心目中的英雄有很多,李广、岳飞、邓世昌、李大钊、张自忠……但是,我最喜爱的是那最耀眼的星星——烈火中的英雄邱少云!

福建省南安县实验小学 吴佳昕:我最敬佩最喜欢的英雄是他,他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南安人的骄傲——郑成功!他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

历史人物

江苏省靖江市城东小学 徐 伶:我心目中的英雄大家应该都认识,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赵云。为什么呢?因为赵云忠心耿耿,从不背叛主公。他还有勇有谋,是一个将相之才。

雷 锋

河南省南阳市三小 李然怡: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是英雄,为寻求真理献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也是英雄。雷锋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艺术大师

广东省惠州市第四小学 黄秀媛:贝多芬,他是我心目中永远的英雄!他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热情,但灾难却无情地降临在他的头上,让他丧失了听力。这对一位作曲家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音乐路程,写出那么多不朽的音乐篇章,为全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航天英雄

山东省东营市二小 周博涵: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中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因为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终于有一位航天员可以像美国、俄罗斯的宇航员一样在太空行走了。

体育明星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小学 徐安琪:李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当众人普遍不看好李娜的时候,她还能顶住压力,打出漂亮的胜仗,真让人刮目相看。我要向李娜学习,学习她那种拼搏的精神,做最好的自己。

科学家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张 海:每当我品尝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就会想到袁隆平爷爷。他常年待在水稻田里,精心研究水稻,最后终于发明了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亿万人口吃饭的问题。他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500字 第5篇

一个人心目中有许多英雄,比如:医生、警察、环卫工人、志愿者……,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一位医学专家,他叫:“钟南山,一位已有84岁高龄的爷爷”。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到来了,我计划了很多很多的假期活动,因为一种病毒的到来,突然做不了了。听爸爸说,这种病毒非常厉害,看不到,摸不着,还容易传染,我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去。各种计划也就无法完成了。每天爸爸打开电视看新闻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非常精神的医生爷爷出现在荧幕前,告诉大家怎么带口罩,怎么洗手等一些防护常识,听爸爸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钟南山院士,他非常厉害,虽然已经84岁高龄了,但他还是奋不顾身冲上前线,救治病人,听说的非典病毒他也是抗战在第一线,还被称为抗非英雄。如今的今天,新的病毒《新型冠状肺炎》来了,84岁的钟南山爷爷还是冲在了第一线,勇敢的钟爷爷,您是我心目中最可敬的英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钟爷爷我想对您说:“谢谢您,年纪都这么大了,还在保护人们,您辛苦了。希望您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我会听您的话,乖乖地呆在家里,注意卫生,勤洗手,不摸脏东西。虽然我还不能为您分担什么,但是保护好我自己就是帮助了大家,我希望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00字 第6篇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然而在我的心目中的英雄不只是那些伟大的人,而是那些平凡的人,想一想,当我们走过华丽干净的的大街时,我们可曾知道,是谁为我们提供这样的环境?这样干净的道路,是谁这样无私的为社会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为人民做出服务?他们就是伟大的清洁工人。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位这样的清洁工老爷爷。

记着有一次,一棵树旁边有一大堆垃圾,每个人从这里经过的时候,都捂着鼻子,但没有一个人去管收拾那堆垃圾,如果有一个人,那就是清洁工老爷爷。他走到垃圾旁边,拿着扫把把垃圾一个一个地扫进簸箕里,他好像不怕脏,也不怕臭,尽力的干着,不一会儿,他的汗水从头上流了下来,流到他沾满泥土的脸上,把他自己弄的成了一个大花脸,终于,那堆垃圾被送进了垃圾桶里,路过的人看见了,连连叫好……

顿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是一种多么可贵又无私奉献的精神啊!他那么平凡,却默默的为身边的人服务着。她虽然平凡,也没有名气,但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我们应该把他们永远铭记在心中,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00字 第7篇

我心目中的英雄有许多,他是我最敬佩的英雄,雷纹是一位消防队员,为什么说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呢?

那是因为,在周天的下午我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一个节目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那是一位中国的消防战士,他正在救助四川地震的灾民,他和他的队友不怕困难,不怕余震,带着搜救犬,在一片倒塌的废墟前,努力的寻找这幸存者,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一个四川灾民,他就把一些队员叫来帮忙和他一起搬石头,不一会,在他们的齐心努力之下,这个四川灾民刚被队员从地下救出,但是,一阵余震就要来临,大家齐心协力的把四川的灾民送到救护站,而他呢,还在继续搜索,希望还能找到生还者,不了,他的背后的一面墙突然倒塌了,把它深深的埋在了下面,他们的队友上前去救他,但不幸的是,雷纹还是光荣的牺牲了,他的队友哭了,一起抬着这个24岁的年轻小伙,他被列为不怕危险的中国消防战士,是整个消防队的榜样啊!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这次日本地震的时候还有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英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给你们讲了。

我心目中的英雄200字 第8篇

我的学生是90后一代, 他们可不是像我上学时那样, 唯唯诺诺只会接受, 他们是有思想有活力的新时代青少年。他们在课堂上没有那么多的约束, 也没有过多的拘谨, 有的是大胆与开放、想象与思辨。他们会随着课堂教学冒出一些突发奇想的问题随口就说出来, 有时教师会认为这是学生没有注意听讲, 思想开小差, 有的老师认为是故意刁难捣蛋。其实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教学资源, 关键是教师要如何抓住学生的问题, 来完成课堂教学的升华。“时下有很多历史公开课、竞赛课和示范课也在程度不同地采用“情境教学法”, 但实践状况令人担忧:或是”舍本求末“, 重“形式”而轻“内涵”, 整节课除了“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画面”“热闹的场面”外, 什么有意义的说史学史与问题思考也没留下……”[1]68。

高一上学期, 在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课时, 为了增加趣味性, 我引用了一段时下流行《春秋战国》MTV作为本课的导入, 并把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背景也放在歌词中, 进行简化处理。本课的重点内容中央集权制度内容有点枯燥, 于是我选择了张艺谋的电影《英雄》的宣传海报作为背景。果然, 听完简单的处理背景知识后, 打出的陈道明、李连杰、梁朝伟、章子怡、张曼玉等影视巨星, 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纷纷“指认”剧中角色, 认出陈道明饰演的是秦始皇。借着学生的热情, 我顺利的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上来。逐一的进行分析。枯燥呆板的知识顺利的梳理解释清楚了。当进行到最后一个问题: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时, 突然有学生问:“老师, 到底谁是《英雄》啊?”我当时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是秦始皇了。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啊!”这也是我真实的想法。可那个学生又说了:“秦始皇那么残暴, 杀了那么多人啊。”“就是啊……”有学生在附和, 对我给出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当时, 意义部分的知识点已经讲完了, 主要突出的是秦统一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是倾向于秦始皇的功绩的。如果把我的观点视为唯一正确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大家的好奇心了。时间还有, 于是我想, 那就让大家讨论讨论吧, 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 正好是学会如何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于是我说:“说秦始皇是英雄, 是我的观点, 你们也来说说你们的观点。”于是有的同学就起来开始“历数”秦始皇的罪状, 最后得出结论:秦始皇不是英雄。有又的同学说, 无名是英雄, 是“无名”的英雄, 因为他忍辱负重, 苦练一招, 就是为赵国报仇。但到了最后, 认识到杀了秦王, 天下还会征战不休, 所以他选择了放弃, 放弃了刺杀, 放弃了生命。有同学说:长空是英雄, 为了成就无名的“近王十步”, 甘愿献出生命。有同学说:“残剑是英雄, 他看到了秦王的“活”可以“活”更多的天下百姓。所以不愿意去杀秦王。……每一位同学发完言, 其他同学就会频频点头, 我很高兴, 也有点意外, 学生看了影片, 没有只看到表面的热闹, 还真的看出了“门道”。这不正好是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方法么:客观, 全面, 辩证。于是, 最后我总结:“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剧中的这几个人物从不同的角度看, 都是英雄, 都是为了天下的幸福而可以放弃生命的英雄。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 如何正确看待呢?那就是应该把握一个标准, 辩证的看, 看主流。我还是比较倾向于秦王是英雄, 虽然他有残暴的一面,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的统一天下, 客观上结束了战国时的征战厮杀,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符合各国百姓的愿望, 安居乐业。你们觉得呢?”同学们点点头, 说:“对, 其实都是英雄, 就是贡献大小不同而已吧。”我不失时机的把《英雄》的图片打出来, 大家把目光投向屏幕, 若有所思。

这节课的最后讨论不在我的备课设计之中, 由于学生的一个偶然的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打开了思路,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但最终的效果却很好。让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全面的认识, 让“英雄”的含义深刻了, 升华了。我想, 如果我在课前就想到, 这部电影中“到底谁是英雄”?是不是课上的引导就会会更从容呢?

经过这节课, 我有了几点认识:

首先, 备课过程中, 教学资源的选取一定要认真对待, 仔细分析。不能“拿来主义”, 否则会适得其反。教案或者课件以准确无误的知识为基础, 增强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错, 但不能单纯为了兴趣而随意的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应该先看看材料是否符合事实、史实, 是否符合本课所讲述问题的需要。求真, 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求准, 是分析问题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往往不会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去准备课件, 经常会在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 稍加删改就用, 有时就会出现问题:课文的版本不同, 导致问题不同, 甚至出现与岳麓版教材相反的观点;教材修订出版的时间不同, 导致课件中的问题是学生使用的教材中没有的。经常出现此种情况, 学生会觉得老师教学不严谨, 从而对老师产生看法。这也的确是不严谨的表现。治学的态度很重要, 老师处处时时要给学生做出榜样。

其次, 作为历史教师, 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 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多种渠道来丰富自己, 滋养自己。“阅读, 就是往水桶里装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自身的学养丰富了, 课堂教学也就活了, 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古今关联、中外对比中开阔视野, 增强历史的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2]33。历史学科很多人认为是门“没用”的学科, 觉得认识字的都能教历史。其实不然。他是一门最广博的学科,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古今中外, 无所不包。要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受学生喜爱信任的历史教师, 就一定得读书, 多读书, 读各种学科的书, 不求精深, 也求涉猎一二。但我认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现代的信息技术很发达, “有问题, 上百度”, 有人预言, 将来的大学生不用读大学, 网络就能提供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但“言传身教”是网络做不到的。而人文学科, 我认为师生的互动、交流乃至共鸣, 是其特色, 是其精华。那就要求历史教师尽量成为“百科全书”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那自己就必须是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再次, 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抓住契机, 把问题升华, 引导学生放开思维, 大胆思考。完成新课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完成。“……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把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3]102。这也属于教学中的“急智”,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有敏锐的思维, 渊博的知识底蕴, 才能收放自如。

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 我越来越热爱历史, 越来越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与乐趣。我会继续努力, 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成为真正合格的历史教师。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不仅是向高考进军, 要分数。而且承载着新课改的素质教育任务。在历史学科课堂上, 除了将中国传统文明发扬光大, 更承担着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奠基的任务。所以, 在高中的历史课堂上, 我们除了传授知识外, 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触动和开发, 让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和正确看待问题, 评价人物、现象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人物评价,英雄

参考文献

[1]杨汉坤.《让历史教学在返璞归真中落地开花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13 (10) .

[2]张秋华.《往水桶里装水:让自身学养更丰厚》[J].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013 (4) .

我心目中的英雄 第9篇

开学初,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微电影极富教育意义。电影讲述了因卡车司机违章驾驶,夺走了年轻妈妈的生命,一个女孩从此孤苦无依的故事。这是一部以安全为题材的教育影片,呼吁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开学第二周的周一,我来到学校,发现校门口围了一群人。我纳闷极了,挤进去一看,竟然是我们班的李赫洁,大大的书包斜挎在肩上,手里捧着厚厚的一沓宣传单。只见他大声叫嚷着:“别急,别急,人手一份啊。你们大人要首先做我们学生的榜样,不闯红灯,不攀爬围栏……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他慷慨激昂地宣讲着,忙碌得大汗淋漓。我明白了,原来他在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这个早上,我们班热衷于宣传交通安全的李赫洁同学,被全校同学熟悉,大家亲切地称他“交通哥”。大会上,校长、班主任等狠狠地把他表扬了一番。

不过李赫洁可没被这些表扬给迷晕,继续忙着他的“伟大工作”。首先他拉上我和严伟等五个同学组成了“海小交通安全纠察队”。获得学校同意后,我们分批轮流检查早上、傍晚校门口违规停车的现象,还制止了部分妄图开车进校门的家长。当然,老师停车也必须到指定地点,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接着他安排我们班的女同学布置学校宣传栏,出好以“交通出行”为主题的黑板报。我们班在他的带动下,干得热火朝天。

是啊,回想着那惨不忍睹的车祸,十有八九都是麻痹大意和无视交通规则而酿成的。就如李赫洁所说:“交通事故就像是一颗炸弹,炸得人心力交瘁、措手不及;炸得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要是大家都能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社会不是更和谐了吗?”

我们班的“交通哥”真是好样的,开学没几天,就将正能量积极传播。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灵犀一点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感悟、认识和“加工制作”,就没有文章。正如两位小作者分别刻画了自己心中的英雄:见义勇为、一腔正气的爷爷和积极传播正能量的“交通哥”。他们都能认真观察生活,寻找人物闪光的一面,做好作文材料的剪裁和语言的润色。

相比而言,《我心目中的英雄》在材料的丰富、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突出。如果把作文第二段对故事内容的概括改为对交通事故场面的描写或者同学们观看后的反应,行文就更加生动。这样既能照应下文“回想着那惨不忍睹的车祸”,也为下文主人公热心宣传交通安全做精彩的铺垫。(郁建强)

指导老师:黄玉华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00字 第10篇

牺牲那一年他还不满19岁,却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一枚,毛主席奖章一枚,为解放隆化县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是真正的大英雄。

那一天,他跟战友们奉命攻打敌人的暗堡。打了很久都没有拿下来,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倒下,他内心充满了悲愤。于是,他找到连长请命,去解决前方的暗堡。连长同意后,他带了两名战士,背上炸药包冲了出去。

在战友的掩护下,一步一步的接近敌人的暗堡。这时,敌人发现了他们,瞬间一大半的火力都集中到了他们的面前,两名战友中弹牺牲了。只剩下了董存瑞自己,他坚定信念继续向前,在左腿负伤的情况下冲至桥下。眼看着光秃秃的桥下,根本无处安放炸药包,看着战友们陆续倒下,牺牲,怎么办?危机时刻,他用身体当支架,举起了炸药包,点燃了引线。敌人的暗堡没了,英雄也牺牲了,为了取得胜利,为了保护战友,他用生命换取了胜利。正是无数人这种牺牲的精神,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和平,发展,强大。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00字 第11篇

记得那是在国庆节,我和妈妈去外婆家。

可惜天不作美,半路下起了大雨,我觉得很没意思,悠然自得的在车里睡觉了。

忽然,车子一震,我醒了。原来是车子的轮胎陷入了泥坑里。怎么办呢?正在大家蕉急(焦急)之际,公路的前面出现了一群养路工人,他们正在那里填坑铺路。一个个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开车的司机跑去向他们求助,他们二话没说就过来了。他们搬来石块,弄来泥土。用棍子把轮胎与地面之间撬开一点空隙,马上把石块填进去。他们一边干,一边高声喊:“一――二――三!”这样干了几次,轮胎终于从坑里推出来了。司机心里十分高兴,对着那些工人又是递烟,又是连声感谢。

车子终于开动了。车厢里不时传来人们对养路工人的赞叹声。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300字 第12篇

一次我去参加上海世博会,听说美国馆很好玩,于是我就在美国馆排起了队来。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腿都酸了,不停的换脚来支撑着身体,左脚换到右脚,右脚换到左脚······

就这样带着对美国馆的向往,排了下去。

我的前面一直坐着的一个阿姨,看出了我的疲劳,便站起来把椅子递给我,道:“小朋友,来做我的吧!”我要着手,回到:“谢谢阿姨,我不用。”而她却笑着说:“没关系,马上就排完了。”我一看,心道:嘴上是这么说,可至少也还有2波呢,每一波之间又隔了30分钟,怎么可能就要排完了呢。但我的脚实在是都站麻了,也就不好意思的接下了。

这是,我打量了一番这位阿姨,“国”字脸下一双小小的眼睛,瘦瘦高高的个子,笑起来和蔼可亲,她久久的望着远方,好像在想:还要过多久才轮到我们呀!

在接下来的排队时间里,我俩一直在玩ipone,玩的其乐融融,不亦乐乎!不一会儿就轮到我们了。参观完美国馆后,我们还互留了QQ,直到现在还在联系,他还把椅子给了我。

现在我每当看到这个在我房间里的无色的小凳子时,这为我心目中的英雄的声音、样子以及她的英雄事迹便浮现在我脑中。

我心目中的《中国高教研究》 第13篇

一、刊物定位合理

期刊的定位 ,意指办成一本什么样的刊物。它主要包含内容定位和读者定位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刊物侧重理论研究还是侧重应用研究,是侧重学术研究还是侧重工作研究,是侧重宏观研究还是侧重微观研究等方面,它决定了刊物的性质。后是指刊物侧重为理论研究工作者服务还是侧重为实际工作者服务,是侧重面向广大教师、管理干部,还是侧重面向广大学生,或是两者兼有,它决定了刊物读者对象的范围。《中国高教研究》在相关宣传材料中称:《中国高教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干部, 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学会、研究会的研究人员和管理干部,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我认为,《中国高教研究》这样的定位,比较合理、恰当、正确。第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的一级学会,而《中国高教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会刊,它理应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宏观的前瞻性的指导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唯有进行宏观的学术理论研究不可,因为只有理论研究才真正地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当然,这种理论研究要有针对性,要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我国已培养数以万计的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或为高等学校教师、管理人员,或为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大量的在学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均拥有系统的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为开展深入的高等教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高教研究》以这些人为读者和作者,再加上既有的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只要政策到位、组织有力、考虑周全,何愁学术理论研究队伍的不足。第三,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以来,学会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集中全国优势开展了重大课题研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高教研究》作为宣传我国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喉舌,作为展示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窗口,作为探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学术园地,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开展的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 只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组稿,选择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的选题和成果,就可确保自身水平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中国高教研究》影响因子的节节攀升就是从一个侧面给予了很好的印证。总之,《中国高教研究》把开展学术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的定位,既有必要性、可能性,也有充分的学术基础。

二、办刊思想正确

办刊思想就是办刊的指导思想,用来引导如何去办刊的理念或理性认识。它起着统一办刊者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决定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办刊思想存在于办刊活动的全过程。《中国高教研究》始终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理念,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在选稿上,无论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的来稿,还是一般院校的来稿,《中国高教研究》都一视同仁;无论是知名专家学者的来稿,抑或是一般年轻学者的来稿,《中国高教研究》都平等相待,既热诚欢迎知名专家学者赐稿, 也特别重视扶植中青年学者,尊重和爱护他们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热忱地为他们服务;无论是熟人的稿件、老朋友推荐的稿件,还是从未谋面或从无交往的作者的来稿,《中国高教研究》都不分厚薄,不惧怕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质论稿,妥善处理;《中国高教研究》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 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是学术界公认最具权威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之一,因此,曾有不少机构和人士,愿意为《中国高教研究》组稿,《中国高教研究》为保证品牌质量都一一谢绝,维护了学术的纯洁性。

三、编辑队伍有为

一本期刊,除了要有合理的期刊定位、正确的办刊思想外,还必须要有一支富有献身精神、乐于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编辑队伍,尤其是要有一个思想敏锐、工作能力强、善于发挥编辑积极性的主编。因为,合理的期刊定位要靠主编和编辑在办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正确的办刊思想要靠主编和编辑在办刊过程中认真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总之,办好刊物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事业心强、办刊经验丰富、内部团结和谐的队伍。自2001年9月至2013年12月,我在《中国高教研究》工作了12年多,对此感慨良多。针对刊物在贯彻执行学术规范方面的不足,主编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利用期刊改版的契机,增加了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使期刊更规范更完善,观感更良好;针对刊物学术理论研究文稿不足、工作经验介绍文稿偏多的实际状况,主编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期刊定位做了微调,更多地选用涉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的、宏观的、有理论深度的文章,如今刊物影响因子在全国高教期刊中名列前茅、影响不断扩大,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追寻我心目中的巾帼英雄 第14篇

2011年,齐齐哈尔管理局在教育局具有前瞻性的倡导下,率先推进全国方兴未艾的高效课堂实验。我们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我担任全局率先设定的实验班级的实验教师。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反复体会实践着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高效课堂目标是:学会、会学、学乐、创学;高效课堂具有三个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高效课堂可概括成16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做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内涵表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教学“三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学生先自学预习,再小组内和全班展示互评质疑,最后反馈、训练、检测、总结。教师全程指导点拨,教师设计导学案,学生准备学案,最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下面以公开课《木兰诗》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这节课的备课、说课、上课实录及反思、评课的全过程,不足之处敬请大家评价指正。

备课资料

背景:

木兰:在唐代被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身世:……

二十四孝之一:木兰代父从军。古今中外的女英雄。

其他类似相关故事:二十四孝之一——忠孝双全的故事。

《木兰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的一首乐府诗,木兰的形象,是民族理想的化身,旨在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英雄的壮举,增强正义感,珍惜幸福生活。本课将围绕单元的教学目标展开。

二、学情分析

如今,学生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对于战争的概念大多局限在浅层,对木兰更是知之甚少。对于时代背景也不大了解,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

2.围绕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知识、了解民歌特点、培养朗读感悟赏析能力。

方法和过程: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活动法、鉴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花木兰的智慧、胆略和才能、乐观勇敢的爱国形象。

重点:有感情朗诵、感知情节主题。

难点:赏析木兰巾帼英雄形象意义,理解详略分明和修辞作用。

四、教学方法:①诵读法。②复述法。③品读法。④点拨法。引导学生体会情境,互学对学群学,展示互评质疑检测。

五、教学过程:拟用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学生分组预习自学,编写学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

第一环节:导入。

教师导语:……(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样生动简洁)。

第二环节:亮标。

第三环节:学生自学。

先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体会语言特点,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教师点名朗读或自荐,注意语气、语调、语速、节奏。然后,学生自学、自编学案。

第四环节:学生小组互动 、交流、全班展示、质疑、互评。

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意。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

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这样比较符合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先小组内讲讲,再小组推荐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放飞想象力。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学生互动 、交流、展示、质疑、互评。

第五环节:教师点拨。

总体明确补充情节大意、木兰形象精神、主题、艺术特色、重点语句、文言知识等。

赏析人物形象。用一句话“我喜欢木兰,是因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有助于培养合作探究感悟文本能力和习惯。用学生分析的词语生成学生的板书。锻炼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理解人物形象,解决教学重点。

拓展、联系现实。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运用点拨法,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理解安排的用意。学习写法,研究布局谋篇,写作指导。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艺术特色。(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木兰这个形象惹人喜爱,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适时举例说明。)

第六环节:训练、检测 (如果进行不完,可再单列一课时,训练检测)。

第七环节:总结:学生个谈感悟,师生共评价。欣赏《木兰香》歌曲,回味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默写,替木兰给父母写家书,或写心目中女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感受木兰细腻的女儿情感。

总之,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情,采取诵读、讨论、品析、训练、写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入木兰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概括、想象、赏析、写作等多种能力。

《木兰诗》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预习课。学生分组预习自学,编写学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展示、反馈课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木兰的著名故事和英雄形象古今中外闻名,大家来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美国迪斯尼公司还曾将其拍成了著名的动画片,看后同学们谈谈对木兰的认识和感受(欣赏动画)。

生:我认为木兰是个勇敢懂事的姑娘。

生:我认为木兰是个杰出的女英雄。

师:很好!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今天我们来一起追寻我们心目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学习目标(投影板书明确课题、学习目标,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根据学习目标,先自学,编写学案,找出主要知识点,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看谁的问题最有价值(推荐一下学法:诵——译——赏——悟。学生自学、自编学案;师巡视指导;生自学,自读,感受故事大意,落实目标)。

师:大家自学很有自己特点,如刘丽丽的学案,编写得很具体,知识面很开阔,问题很深入。

生:老师,我还找出好几个成语呢。扑朔迷离和磨刀霍霍。

师:很好呀!你再归纳归纳意思,就更好了。下面我们再分小组对学、群学,展示一下自学成果,再互相质疑、评价(各小组讨论落实学习目标,朗读、朗诵、复述、互相展示、评论……再在黑板上展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师:我看各小组讨论很热烈。黑板展示很有特色。下面全班展示一下。互相评比一下(全班展示、互评、质疑、拓展。投影提示)。

生:我们第三小组来展示。

生:我们第一小组来展示。……(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发言。)

师:竞争很激烈呀。我们再有些礼让风格。就更好了(其他几个小组退让)。

生:我们第一小组来展示朗诵(一生激情朗诵片段)。

生:很有激情,我感觉第一段的叹息那几句应再伤感些。

生:我们第四小组来和你们PK一下朗诵(一生声情并茂地朗诵片段)。

生:很豪迈,很有英雄气概呀!结尾恢复女儿妆,应再读出欢喜和美感(自己示范读。全班自发鼓掌)。

师:开头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要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请同学们读后,用一句话“我喜欢木兰,是因为”来概括自己心目中的木兰形象。

(师手势指引,生有节奏感强,有韵味地齐读。)

生:我喜欢木兰的英勇善战、刚强坚毅,因为一个女孩子,能够和男子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在沙场奋勇杀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课文中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师:很好。大家的研讨越来越深入了。我们再接再厉。

生:我喜欢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因为木兰作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子,她能在国家危难的情形之下,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我虽然是一个男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很服喜欢她,语句是“昨夜见军帖……从此替爷征”。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作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木兰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隐瞒性别?还有哪些不明白。

生:这是因为那个社会男尊女卑思想,即使木兰十分勇敢,也必须扮成男的(一男生急不可待说)。

师:今天中国是尊重爱护妇女的。男同学要关爱女同学。还有木兰的弟弟是不是胆小鬼啊,他能杀猪羊,也就能杀敌人,怎么让柔弱的姐姐去呢?我们关注木兰从军时间和不易。还有吗?(一生举手。)

生:为什么不去做官,这不白打了那么多年吗?

生:我认为木兰十分思念家人,不愿再装下去了,表现出木兰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生:木兰是热爱生活的,但更重要的一条是怕犯“欺君之罪”,还有她这种淡泊名利是一种幸福,这种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师: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生:(纷纷)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刘胡兰无所畏惧;穆桂英等杨家女将;秋瑾牺牲……

师(小结):我们明白,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一旦国家有难,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保卫和平,木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师:这首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欢快明朗,为什么?

生:因为是乐府诗语言韵味十足,非常有动感。

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所以读来节奏感明快,也符合民歌质朴特点。

师:是呀!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木兰形象惹人喜爱,还有语言特色。……木兰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你最想对木兰说什么?

生:木兰,我佩服你!

生:木兰,你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女儿身,谱写千年传颂的佳话,我为你自豪。

生:木兰,佩服你的勇气,你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生:木兰,英雄的名字,民族的英雄。

师:这节课,木兰这个名字已深深震撼了大家,下面,我们齐读来表达对木兰的深深敬意吧!

《木兰诗》教学感悟

教学《木兰诗》后,我有很大感触。《木兰诗》是一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歌典范。这节课最大亮点,最深的自我体会,是学生非常积极自主探讨我心目中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都有自己独到见解,还能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体现了自主性、主体性、生动性的高效课堂特点,下面谈谈几个具体亮点。

这节课开始,我引导学生欣赏电影片段后,在感受木兰的英雄形象的特定情境下,我和同学们深有感情地朗诵《木兰诗》,想象自己就是木兰,设身处地地感受木兰的内心情感变化。这节课开始的一大亮点,是我和同学们的朗读。诗歌教学的最大享受是朗读。我让学生读了,一开始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我的一个目的达到了:学生暴露出来没有节奏感,没感情,简单的字也读错……这样,我边指正,边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朗读对感受赏析诗歌的重要性。随后,我投入到情境中朗读,开始的那句“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很是伤感。到了后面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两句,我读的很果敢坚定,读出了木兰长夜思虑后作出那份坚毅爱家报国的决定。那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我读出了感动的颤音,读出了女孩家初离爹娘的愁肠百回……

总之,读完,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同学们心目中的木兰英雄形象,真切多了。同学们随后争先恐后地朗诵起来。经过各小组组内评比,全班评比,评比出了朗诵最有情境感的小组和个人。评比出小刘畅同学最像花木兰女英雄形象。那一刻,教室里充满了文艺味。我兴奋了,我感到学生自己找到了学习诗歌的捷径——读,读出了趣味、感情、精神、形象。

这节课的第二大亮点,是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感受木兰的人格美。各小组都热烈参与辩论,除了她的勇敢、机智、深明大义、忠孝两全外,我着重让学生自己了解木兰的女儿本色:她思念父母,她爱美,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对学生品德教育也顺理成章:英雄不是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还有让学生认识到了互文见义这种新修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百战死的,既有将军,也有壮士,凯旋而归,同样也有将军和壮士”,而不是“将军因为年纪大了,身经百战都牺牲了,壮士因为年轻,都凯旋而归了”。让学生体会到了战争惨烈。同时,“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意思是“东西阁的门都开了,两个房间的床都坐了坐”。让学生体会木兰经历漫长12年,回到家那种欢快亲切心理。各小组激烈竞争后,木兰女英雄形象,在同学们心目中越来越真切了。

评课:

关万华(教育科语文教研员):

高效源之于深厚,杜江舟老师的《木兰诗》一课,贯穿了“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样式,凸显高效课堂新模式。杜老师非常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朗读中探寻到木兰的本真品质,学生自己心目中有了一个清晰独特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光辉形象。

这堂课的亮点在于:1.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诗歌不是背背文章,理解字词,而是要潜下心思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能在轻松中感受到语文的氛围,感悟到语文的魅力,这样学生才能爱上语文课,从语文课中有所得。杜老师对文本反反复复品读、反反复复研究才会产生对文本的不同解读。2.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个性解读。“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杜老师在反复追问时,神情语气也令人记忆深刻,温和的、淡定的、亲切的、期盼的,启发、点拨,试问学生怎么不会融入到杜老师的课堂之中,又怎么不会与杜老师形成共鸣。3.重视学生活动,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杜老师在合理的结构中穿针引线,很好地引导了学生。印象很深的一点,就是这节课杜老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做到了主动质疑。在质疑中,学生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这样的环节设置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便于理解掌握。4.以“读”为线,贯穿始终。整堂课下来,杜老师要求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有齐读、自由读、指读等多种形式,既活跃了课堂,又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熟悉与掌握,且读的频率也很高,杜老师让学生真正参与了进来,通过对朗读技巧的辅导,情感的点拨,使学生进入了诗的意境,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闫亚民(业务校长):

杜老师的这堂课非常精彩,饱满高昂的激情使学生情绪高涨,甜美的微笑使学生心情愉悦,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乐在其中,欢乐使学生神采飞扬。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得很活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了和谐轻松的课堂。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全面高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特点。

有序灵活地引导学生自学组学展示反馈,激发学生思维,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充分调动学生,以平等语气与学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于初一学生这样做很好。

小组学习活动,活跃丰富快捷高效。课堂容量很大,从诗歌的内容概括到形象分析,从修辞写法到详略安排,最后到民歌的欣赏鉴别,都很好地完成了。重视学生活动,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大量的口头提问辩论,也给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听”的压力和机会,促使其他同学集中注意力。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些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学生整体发言率较高。

孙长山(教研主任):

杜江舟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把培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设计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能力,学生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展示最能激活课堂的生命力。让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杜老师教态亲切,创设融洽氛围,给学生良好的期望与信心。借助活动,多方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浓郁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本节课以电影《花木兰》情节引导,设计巧妙,创设出一种独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杜老师这堂课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教学过程有自学、组学、展示、争论、拓展等高效课堂重要环节,使学生的自主创造、质疑探究更加深入。同时,多媒体既为课堂教学增强了直观性和感染力,同时也表明了音像媒体对于语言文字的冲击性,对影视作品的观赏不能替代对语言文字的体味。“字词的锤炼”、“背诵课文”少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放在了突出地位。

上一篇:领导力开发下一篇:若是你的能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