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一赞我们的老师

2024-08-03

赞一赞我们的老师(精选3篇)

赞一赞我们的老师 第1篇

赞一赞我 们 的 老 师

[活动目的:]

指导学生搜集、朗读、演唱赞美教师的诗文、歌曲,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进一步深化对教师的感激、爱戴之情。

[活动准备:]

1.老师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学生搜集赞美教师的诗歌。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心中的好老师:

主持人(学生):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同时,教师

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在一同成长。教师节快要到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在美丽的校园里和大家一同学习、一同生活的老师,说一说我们心中的好老师。

1.四人小组交流,说出自己心中的好老师。

2.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介绍自己尊敬的、爱戴的好老师。

二、赞一赞我们的好老师:

主持人:古今中外,人们对辛勤工作的老师,不吝赞美之词。请大家向同学们介

绍你搜集来的赞美教师的诗句和文章。

1.学生介绍赞美老师的诗句。

学生1: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学生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学生3: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学生4: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

2.朗诵赞美老师的诗歌。

《一株紫丁香》、《老师,您好!》、《老师,我想对您说……》

3.朗读表达师生情谊的文章。

《明天,我们毕业》、《师恩难忘》

三、唱一唱我们的好老师。

主持人:正因为教师的工作那么辛苦,那么崇高,人们除了写诗、写文章来赞美

教师外,音乐家们还谱写出优美的歌曲来歌唱教师。

学生歌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四、写一写我们的好老师:

1.教师小结:刚才,我欣赏了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诵、演唱,我的心中很感动,我觉得做教师虽然有些辛苦,但是还是非常值得的,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孩子们很有情义。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张节日贺卡,在贺卡上写上自己心中的话送给你心中的好老师。当然,也可以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学生做贺卡、写文章。

学生完成后互相交流,挑选优秀的在墙报上展览。

二〇〇八年四月

张庆先生:我们共同的老师 第2篇

小学时, 我崇拜过雷锋, 那是因为雷锋做的好事真多。

初中时, 我崇拜过霍元甲, 那是因为霍元甲是非常爱国的武林高手。

师范时, 我崇拜过陶行知, 那是因为陶行知是世界著名的大教育家、人民教育家。

正式成为小学教师后, 我一直崇拜好多特级教师, 因为他们是一线教育岗位上的佼佼者。在这个大队伍中, 我最崇拜的是著名特级教师、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 因为张先生是我们共同的老师。

拜读张先生的一篇又一篇文章, 一本又一本著作, 教张先生主编的教材, 拜访张先生, 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师, 才知道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是一项了不起、了不得的大事业。

张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为小学生书、为小学语文教师书、为小学阶段的母语教育书, 从而给我们的成长指出了一条清晰的大道。

为小学生而书

张先生从教时, 我还没有出生。因为地域、时间、工作等限制, 我无法找到张先生教过的小学生, 当面向他们请教张先生的教学艺术, 寻找张先生为他们书写的语文史。但工作至今, 20多年的时间里, 我在《小学生学习报》等几十家小学生报刊中, 读过近百篇张先生写给小学生的文章, 从这些每篇只有几百字的小文章中, 我发现张先生有着许多教师不具备的情怀———真为孩子写一生。

2007年暑假, 我去拜访张先生, 张先生正在写一篇关于“信”的文章,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张先生写文章。为了这五六百字的短文, 桌上翻开着数十本厚厚的书, 《辞海》《说文解字》《辞源》……为了这五六百字的短文, 张先生说:“写给孩子看的东西决不能马虎, 必须一个字一个字推敲。写这样的文章又不能长, 一定让孩子在轻松阅读下快速明白。”后来, 这篇《“人言”为“信”》的文章, 发表在2007年第20期《七彩语文》上, 从开始“两个好朋友一同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干渴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上帝为了考验他俩的真诚, 便对他们说:前面有一棵树, 树上有两只苹果, 一只大的, 一只小的。谁要是吃了大的, 就能够安全地走出沙漠”, 到结尾的“对朋友, 就是要多一点信任, 少一点猜疑。如果你拿到的一只苹果是小的, 你要相信, 朋友的那只肯定比你的还要小”就可以想象到, 张先生为了让孩子真正理解“信”字, 短短几百字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张先生写给孩子们看的文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有趣的汉字研究, 如《真正的“朋友”》《“期”和“星期”》《“盗”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等;二是解决学生读书、写作障碍的文章, 如《读书要有主见》《常剪报大有益》《由“读”学“说”的技巧》《我们也来写论文》……

这两类文章, 的确有些不起眼, 在报纸上就是一个豆腐块, 在杂志中就那么一页小纸, 很多一线教师眼高手低, 还看不上这类文章呢!但研究中外著名教育家发现, 他们几乎都非常重视给孩子们写这类小文章, 像杜威、布鲁纳、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等都写过好多篇这类文章。

张先生写这类文章, 不是一年两年, 而是几十年。就是身体不好, 在家休息, 也没有停止这两类文章的写作。

反复研究这两类文章, 我终于明白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这样研究汉字, 因为只有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思考、研究, 在课堂上才能把字讲透、讲活, 才算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小学阶段“学会2500个汉字, 认识3000个汉字”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好好关注学生的读书、写作等, 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 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 并且用文章的方式记录下这一切。

为小学生而书写一生, 是张先生用几十年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的, 也是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做的。

为小学语文教师而书

2008年暑假, 我与张忠诚去拜访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高先生告诉我们:“张先生在家里教小孙子、小孙女学《论语》。张先生对《论语》早就烂熟于心, 但每次上课之前, 先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考证, 认真备课, 每节课的教案都要五六页纸。上课之前, 还要把《于丹讲论语》的录像看一看, 然后才开讲。”

聆听高先生对我俩的指导之后, 走在路上, 我与张忠诚老师一直讨论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是怎么备课的, 与张先生相比, 真是无话可说了。已是古稀之年的张先生, 如此之举应该让小学语文教师震惊, 每位教师都有孩子, 也引导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 如此备过课吗?估计这么做的教师不多。由此, 我想到了傅雷, 想到了傅雷为了傅聪的成长也是这样备课的。

回到家中, 我赶写一篇关于如何做好教研员的文章, 因为张先生退休之前一直是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 我便在文章中写道:“一生爱着学科教育教学的教研员, 一定会带领当地教师研好课、备好课、上好课。现在各地教研员每年都要检查教师的备课。在备课方面, 全国教育报刊均做过讨论, 但现在还是问题多多。上课前认真备课的少了, 把别人的教案抄到自己备课本上的多了, 简简单单、潦潦草草地为了检查而去备课的多了, 上完课为了检查才把教案补上的也大有人在。面对这种现象, 我想说说张庆先生, 为了确保给小孙子、小孙女的引导正确无误, 张先生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考证……张先生的这一准备, 儿子、儿媳、女儿、女婿, 没有人会去检查, 张先生为什么要这么做———终生认真!”

作为一名教师, 只要我们走上讲台, 哪怕是最后一次, 也不能忘记备课, 也应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备课, 因为我们站在孩子面前, 不能糊弄, 不该糊弄!

张先生的许多文章让我百看不厌, 《归来吧, 逝去的童心》《要相信学生》《“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创新思维与学习语文》等一大批文章越读越有味, 越读越感觉到张先生在一字一字、铿锵有力地告诉我们, 如何去做一名让人们尊重的小学语文教师。

许多教师说自己不会写文章, 埋怨职称评定要文章。因为我发表过几篇拙作, 对这种埋怨真的不理解, 甚至有些看不惯这些教师, 甚至私下讲, 既然是一名教师就不应该说自己不会写文章。但张先生总是微笑着对待教师的这些提问, 多少年来, 在很多次的讲座中, 教师们问及这些问题, 张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如何去写。从《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11年第三期他的专辑、《小学青年教师》 (现在的《小学教学》杂志) 连载的《从“胸有成竹”的故事谈起》《换个角度易出新》《坚持做“思维体操”》《写稿子有窍门儿吗?》《在电脑上修改稿子的感觉真好》《写作也要与时俱进》《思考的学问》《“发现”与“提炼”》等文章中, 也可以看出张先生的这一大爱。

读张先生的文章, 是一种幸福, 因为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考虑到读者, 每一篇文章都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 每一篇文章都是张先生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记录。苏教版教材主编朱家珑先生说:“张先生以‘大俗’的笔调, 晓畅明白的语言, 达到了‘大雅’的效果。”

为我国母语教育教学而书

2008年苏教版教材培训会在泰州举办, 在会上, 朱家珑先生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 张主编虽然在家养病, 但还写了30多万字的母语教育教学的书。并且要自己出钱印送给大家。”朱先生的眼睛红红的, 整个会场的人立即鼓掌, 张先生起身向与会教师鞠躬致谢, 那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终生难忘!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如此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表达了教师们对张先生的深深敬意, 这些年不论身处何种逆境, 他都没有停止书写。

母语教育是有规律的, 这一规律并不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一清二楚的, 没有对母语教育的终生热爱, 称其一知半解决不为过!仅仅从张先生关于母语教育规律的几点认识, 便可看出这些观点需要终生的研究、思考、实践、总结才能得出。

张先生说:“学语文如‘熏锅屋’。新砌的锅屋墙是白白的, 经过三五年的烟熏火燎就变黄了。再过上三五年, 进而变成褐色。几十年后, 甚至变成黑色的了。学习语文就跟‘熏锅屋’的情形差不多。大家经常说:‘某人的语文素养如何如何’, 这‘素养’二字恰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一是要‘熏’得早, 从孩子一入学, 就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即话要清清楚楚地说, 字要工工整整地写, 书要认认真真地读, 尤其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二是要‘熏’得经常, 要经常让孩子收听广播、看适合的电视节目, 然后让他们讲一讲节目内容, 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 经常写日记, 多使用工具书;三是大人要重视自身的语言实践对孩子‘熏’的作用, 要清晰、文明, 修养好, 不要粗俗或语病多多。”

张先生说:“《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南海之帝名叫‘倏’, 北海之帝名叫‘忽’, 中央之帝名叫‘混沌’, 他们三个人是好朋友。‘倏’跟‘忽’到‘混沌’那儿做客, ‘混沌’待他们非常热情。‘倏’和‘忽’为了报答‘混沌’, 便对他说:人人头上都有耳目口鼻, 用来看颜色、听声音、吃饭和呼吸, 可是你的脑袋却是一个混沌的肉球, 什么也没有。这样吧, 我们帮你凿出‘七窍’来。于是他们每天在他的头上凿一个‘窍’。到了第七天, ‘七窍’倒是凿好了, 可是‘混沌’也一命呜呼了。这个寓言故事对于我们认识语文学习规律非常重要。多少年来, 我们在‘混沌’的脑袋上凿的孔窍是够多的了, 头绪越来越多, 花样越来越多, 小学生却越来越不喜欢语文, 害怕写作。‘混沌’是什么?是本真, 就是完全和谐的生态, 这种自然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 就会无情地制约人类的创造活动, 限制人类的发展。语文本真是什么?语文是修养, 是熏陶, 是积累, 是感悟, 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学理若筑塔, 习文是聚沙’, 这是语文学习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张先生说:“母语教育应该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简’就是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课。‘务本’有三层意思:一指以学生为本位;二指语文的本体;三指文本。语文教学应在这‘三本’上下功夫。识、写、读、背、作、说、习就是听、说、读、写, 语文的本体。本体不能忽略, 丢掉本体就不是语文课了。语文课不能没有语文, 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科书。文本是孩子学习最重要的结构, 三个目标的落实主要靠文本。‘求实’就是真实、朴实、扎实。方法只有一条, 多读、多写、多说、多听。学语文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 是熏陶的过程, 所以训练必不可少。所有的知识技能都不是一次完成的, 要重复训练。‘有度’就是‘度’要掌握得好。我们今天的语文课, 既要‘举一’, 也要‘反三’。但前提条件是这个‘一’一定要举好, ‘一’还没举好, 怎么‘反三’?现在我们谈超越文本, 首先要吃透文本, 文本未吃透, 怎么‘反三’?对多媒体, 我的建议还是少用一些, 不是不用, 用则当用, 而是应该用在点子上。”

张先生说:“语文课应该追求和谐、圆融、自然之境界。‘和谐’是说语文是一个多维的整体, 三个离不开 (离不开道德, 离不开情感, 离不开智慧) , 七字诀 (识、写、读、背、作、说、习) 。离开了道德的语文教育是危险的语文教育;离开了情感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康的语文教育;离开了智慧的语文教育是缺乏创造力的语文教育。语文是具有多种教育功能的课程, 这个多种教育功能到课堂里该这么摆放, 我们的课堂应该追求和谐的境界。‘圆融’是说语文教学要重视融通、融合。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等要融为一体, 基础尺寸把握之后, 融为一体, 非常完美, 像一个浑圆的球。学语文不单纯是掌握一种工具, 学习的过程就是灵魂得到滋润的过程, 是文化底蕴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小学、中学阶段, 实际是给孩子打下人生的底色。‘自然’是从操作层面说语文: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自然而为, 不要刻意去做。”

张先生为我国母语教育教学而书写的太多了, 太多了!从张先生的身上可以读到, 从二三十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等杂志上可以看到, 从他一本接着一本的著作中可以读到, 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众志成城、集思广益十几年建筑而成的千人糕”中可以读到……

赞一赞我们的老师 第3篇

一直很火的老师, 直到退休时才破格获得一张“副教授”聘书, 在教育界和舆论场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引发了热议。这对学校和个体来说自然是双赢的结果, 只是反过来思考的话, 事情可能就有些尴尬了:如果常萍一直是“讲师”职称, 如果学校不返聘, 那是不是意味着就没有了当事人现在的“火”呢?而这样的“火”能持续多久呢?是高校和学生需要的“火”吗?

常萍之“火”反证学者寂寞和大学喧嚣

教师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当下,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回答, 更有不同的选择, 并且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不同的选择也应受到尊重和宽容。作为大学教师, 由于分工的不同, 可以科研和教学分而做之, 也可有所侧重。但作为一名教师, 不为了论文而论文, 不为项目而项目, 更不为职称而斯文扫地, 相反, 以倾心教学为荣, 以真正的教书育人为要。对此, 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予更多的掌声呢?

常萍老师在舆论场之“火”, 恰恰反证了大学本原的流失和教师本意的落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曾几何时, 不少大学老师为了职称可以大打出手, 也可以请客送礼, 但常萍不为所动, 一直以讲师的身份沉潜教学, 赢得了学生的真正拥护。常萍式教师太少了, 公众和学生太期待出现常萍式的教师了。或许, 当常萍式教师成为高校的常态时, 我们的大学才算是公众期待中的大学吧?教师的为人师表形象也才能真正树立吧?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 只有当教学真真切切地与充满无限潜力的学生联系起来, 师生之间交流知识、沟通情感、促进发展时, 教师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 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 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师生双方在教育幸福的创造和享受上得到了内在的统一。有学者明确指出, “没有什么比一种启发性的、富于想象力的、影响深远的教学更能恢复公众的信心。在当前的大学里, 研究似乎已经吸引了人们大部分注意力, 教师如果能意识到教学改变了学生的生活, 他们也会感到获得了很大的回报”。常萍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 专注教学30 年, 并且课堂堂堂爆满, 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听她一节课, 门外蹭课的学生挤得密不透风。这揭示了什么?恐怕就是无论大学环境如何变化, 但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变的, 也是不会变的, 那就是师生情感交融、教学相长。

有人回忆她上课的潇洒狂放, 有人感慨她淡泊名利独守内心的操守。这也未尝不是对教师职业最真诚的期待和期许, 只是我们在这个充满喧嚣和功利的氛围中, 故意忽略了教师的最基本坚守, 这在显现出常萍老师最为可贵之处的同时, 更多的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常萍之“火”不仅与职称评定有关

有人认为, 常萍之“火”背后的罪魁祸首是职称评定体制, 这种观点有些道理, 但并非根源。在笔者看来, 职称只能承担起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更大程度上与管理部门和高校把大学功能定位偏颇有关。当所有大学都以论文数量、科研项目和博士数量作为竞争筹码时, 教学和科研的畸轻畸重就必然出现, 不重视教学、不重视学生的恶习就成了难以拒绝的循环。

南京大学77 岁的苏维宜教授在本科教学一线和高等数学打了53 年的交道, 成功把学生们最头疼的“高数”变成了到课率极高的“最受欢迎课堂”。这都让公众看到了师者本分和荣耀。他与常萍老师一样, 都值得我们尊重。但更多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反面, 是那些蝇营狗苟于职称评定和项目获取, 而对学生漠不关心、对教学熟视无睹的“教师”。

众所周知, 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但是, 我们不能忘记, 大学是培养人才和研究科学的场所, 教学和科研不是替代关系。仅仅以科研来评估教师的政策导向使得个体把主要精力投人争取科研项目和撰写论文之中, 乃至荒废了教学大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老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智能, 更要熏陶学生人格,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而这一切离开课堂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教学和科研位置颠倒乃至教学成为科研附庸和陪衬的当下, 不少教授走上讲台, 给学生尤其是本科生上课, 竟然成了问题。尽管为了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对教师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已有明文规定, 但效果是难以让人满意。政治学家亨廷顿说, 他倒是更乐意教本科生课。因为本科生年纪轻, 尚未深受学科中条条框框的太多拘束, 思想活跃、观念新鲜, 能够提出刺激性的问题, 令他视角拓宽。而在英国剑桥大学, 知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更是一种惯例。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 坚守讲台教师的精神就值得我们礼赞和传颂。言传身教的责任使大学教师的工作更多了一分庄重和尊严, 但这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支撑, 更何况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是无法计算与衡量的。这是常萍老师的真正价值和启迪所在。

大学本质是教育机构, 培养人才是使命所在, 也是社会期望所在。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国际著名应用物理学家朱经武曾说过:“一流的学校就是要用一流的老师教出一流的学生, 再让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离开了对教学和教育事业的执着, 离开了甘坐冷板凳的红烛精神, 常萍式老师又怎会出现呢?大学教师, 应扪心自问:是不是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是不是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愿望?是不是关心、尊重学生?是不是为学习而教,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是注重教学相长, 进而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作出改善呢?

常萍之“火”倒逼大学本原和学者本真归位

“她把对人生的感受、想法都贯穿到自己的教学中, 不只是教授知识, 更是在传递人生的感悟。”在高校, 讲师和教授的工资差距是很大的, 而常萍却说:“讲师和教授的工资差距多少,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 我也没有打听过。我不在乎这个。”正如“人民微评”指出的那样:不出书、不发论文、不申报职称, 却是学生心中最好的老师, 再次证明只要教得好学生就认同。但是, 出书、发论文也不是丢人的事, 论文崇拜有错, 发论文没错。不发表论文, 不是嘲笑或贬低发表论文的理由, 更不等于就站在了道德高地。教得好与发论文矛盾吗?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因多年未评上职称而掌掴院长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更有清华大学教师因为9 年未晋职被迫转岗引发学生集体请愿, 也有武汉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副教授竟对该院的一名教授大出打手, 原因是“没能评上教授职称”。如此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当下,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如过于重视科研和显性的评价管理, 大学渐渐偏离了教书育人的轨道。站在最朴素的立场上, 尊重倾心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应成为我们的认知底线。因传道授业效果好而受到鼓励, 应成为学校的常态。

恪守育人天职, 坚守个人理想, 不忘初心, 不为外界的浮华与诱惑所动的精神, 以及为教育付出、对学生负责的理想信念, 是常萍之“火”的本质原因。长期以来, 我国的大学教育仅仅关注对学生进行外在特质塑造, 如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提高、言行的规范等, 而不关注其内在的精神需求, 只注重发展教育的外向功能, 而不切实地进行内在价值的导引, 教育丢失了根基和灵魂, 脱去了教化的外衣, 退化为赤裸裸的“工具训练”, 这是大学教育苍白、世俗的适应。大学应在教育过程中关怀学生的生命本体, 使学生在掌握各种外在知识、获取各种专业技能的同时, 满足其精神陶冶的需求, 学到“何为人、人为何、应如何”的启迪与教化, 从而使高超的谋生手段和高尚的人生目的完美地结合于一体。这样的大学教育, 才可谓将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的教育。只有这样, 大学教育才不会外在于生活和人生, 而这样的大学教育需要众多的常萍式教师来支撑。

大学教育是通过一种伟大而平凡的手段去实现一个伟大而平凡的目的, 它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 旨在修养大众身心, 旨在为公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 旨在为公众的渴望提供固定的目标, 旨在充实并约束时代的思潮, 旨在便利政治权利的运用和净化私人生活中的种种交往。这深刻启示我们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 要充满对教学和教育事业的执着。作为教师, 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否则, 所谓一流大学仅仅是梦想罢了。

上一篇:《能干的家用电器》教学反思下一篇:药学本科毕业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