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答题新范文

2024-08-09

必答题新范文(精选8篇)

必答题新 第1篇

全民创三城 共建新唐山

“三口之家”知识抢答赛题

个人必答题:各队一号:(社区居民)

1、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为了将(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社区。

3、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瑞士)的首都。

5、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那年制定的(1989)

6、今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

各队二号:(小学生)

1、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5月31日)

2、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免费热线(12369)

3、绿色学校的特点是(环境教育)工作突出。

4、电脑关机后同时要关闭显示器的电源开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节省电,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

5、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6、联合国于(1972)年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

各队三号:(大学生)

1、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1

并重的原则。

2、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3、目前我们常用的垃圾分类可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

4、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5、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是(专门回收)

6、什么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用来净化空气?(吊兰)

抢答题(下面的题目顺序与分值无关)

1、国际上公认的六种保健饮品是:

答:绿茶、红酒、豆浆、酸奶、骨头汤、蘑菇汤。

2、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人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概括为哪“三个良好”?

答:①良好的个性人格;②良好的处事能力;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3、请说出下列卫生节日的时间是哪一天?

答:中国爱耳日(3月3日)、全国爱眼日(5月5日)、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4、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哪些?

答:是烟尘及有害气体。

5、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哪几种?

答:(1)生活污染源,(2)工业污染源,(3)交通污染源。

6、清洁生产的概念是在哪年提出的?

答: 1989年5月提出的。

7、2010年第41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中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是什么?

答: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8、人类迄今为止遇到的最严重环境问题是?

答:绿色植物锐减

9、我国政府提出的 “低碳”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节能减排

10、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答: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六个家庭名称及口号:

1、低碳家庭:节能低碳 我先行:

2、环保家庭: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3、绿色家庭: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4、节约家庭:你我勤节约,能源才不缺

5、文明家庭: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造福千万家

6、节水家庭:惜水 爱水 节水 从我做起

一人比划一人猜题类型:动物名称、运动类、食物类、生活用品类、家用电器类、景点名称类

加赛题:

1、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低碳生活”一词由陌生变为时尚。低碳生活实际上是鼓励公众什么?

答:从身边小事做起,调整生活方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力。

2、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是:

答: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必答题新 第2篇

实贷实付的核心要义...............1

贷款发放过程(九大步)...........1

贷款新规核心要义..........2 151.如何正确理解《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固定资产贷款”以及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3级).........2

157.按照办法规定,“贷款人受托支付”具体含义是什么?..........3

158.按照办法规定,“借款人自主支付”具体含义是什么?(1级).........3 177.具有哪些情形之一时,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2

级)...............3 178.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下,贷款人应如何采取措施,确保贷款支付符合约定

用途?(2级)............3 179.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如何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理。(3级).............4 18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就个人贷款用途方面作何规定?(2级)4 198.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个人贷款展期如何规定?(2级)5 206.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个人贷款经贷款

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2级).....5 20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级)6

228.贷款新规的七个核心要义包括哪些?(2级)..........6

实贷实付的核心要义

1、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实贷实付的根本目的2、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实贷实付的基本要求

3、受托支付是实贷实付的重要手段

4、协议承诺是实贷实付的外部执行依据

贷款发放过程(九大步)

贷款申请

受理与调查

风险评价

贷款审批

合同签订

贷款发放

贷款支付

贷后管理

贷款回收与处理

贷款新规核心要义

1、强调全流程管理原则

2、强调诚信申贷原则

3、强调协议承诺原则

4、强调贷放分控原则

5、强调实贷实付原则

6、强调贷后管理原则

7、强调罚则约束原则

151.如何正确理解《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固定资产贷款”以及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3级)

答案:办法所称固定资产贷款,是指贷款人向企(事)业法人或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组织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固定资产投资的本外币贷款。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沿用了国家统计部门的口径,包括

基本建设投资

更新改造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大类。贷款用途为固定资产投资,均属固定资产贷款。

157.按照办法规定,“贷款人受托支付”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案: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158.按照办法规定,“借款人自主支付”具体含义是什么?(1级)

答案:借款人自主支付是指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将贷款资金发放至借款人账户后,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177.具有哪些情形之一时,流动资金贷款原则上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2级)

(1)与借款人新建立信贷业务关系且借款人信用状况一般;

(2)支付对象明确且单笔支付金额较大;

(3)贷款人认定的其他情形。

178.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下,贷款人应如何采取措施,确保贷款支付符合约定用途?(2级)

答案: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贷款人应按借款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或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179.按照《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如何加强对回笼资金的管理。(3级)

答案:

贷款人应通过借款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指定专门资金回笼账户并及时提供该账户资金进出情况。

贷款人可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融资情况等,与借款人协商签订账户管理协议,明确约定对指定账户回笼资金进出的管理。

贷款人应关注大额及异常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加强对资金回笼帐户的监控。

183.《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测算参考》中,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如何估算,请写出计算公式?(1级)

答案: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184.请说出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人营运资金量的估算公式。(1级)

答案:营运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运营资金周转次数 18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就个人贷款用途方面作何规定?(2级)

答案:《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就个人贷款用途方面进行规定,明确要求个人贷款用途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

有关政策,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198.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个人贷款展期如何规定?(2级)

答案:经贷款人同意,个人贷款可以展期。一年以内(含)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个人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与原贷款期限相加,不得超过该贷款品种规定的最长贷款期限。

206.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有哪些情形之一的个人贷款经贷款人同意,可以采取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2级)

答案:

(1)借款人无法事先确定具体交易对象且金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

(2)借款人交易对象不具备条件有效使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

(3)贷款资金用于生产经营且金额不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207.请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贷款调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级)

答案:

(1)借款人基本情况;

(2)借款人收入情况;

(3)借款用途;

(4)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能力及还款方式;

(5)保证人担保意愿、担保能力或抵(质)押物价值及变现能力。

228.贷款新规的七个核心要义包括哪些?(2级)

答案:全流程管理、诚信申贷、协议承诺、贷放分控、实贷实付、贷后管理、罚则约束原则。

必答题新 第3篇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定式答题法, 是在借鉴学生利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公式、定理便捷解题的基础上, 根据高考历史试题设问中的引导词、提示词和求答词所蕴含的命题技术、历史思维的一般规律, 参照分值, 在有效阅读、获取信息之后, 快速便捷地找到答案的来源、答题的思路以及答案表述的方法。具体的范式如下:

定式一, 根据设问中的引导词, 确定答案的来源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有四种基本的引导词:根据材料×回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这四种设问的“引导”暗含了四种答案的来源:材料、教材、材料+教材、设问间的递进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的设问, 答案肯定包含在材料×中, 答此类试题时, 只需阅读相关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或对材料中的史实、观点等进行概括即可, 这种设问不受教材的束缚, 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设问, 答案肯定在教材中, 材料只不过是个引题, 解答时, 不用过多考虑材料内容, 只需根据设问要求联系教材相应的章、节、目中相关知识点作答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的设问, 答案一定在材料和教材中, 答此类试题时, 只需把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和从教材中迁移到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作答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回答”的设问, 一般在大题最后, 是命题的立意和设问的升华所在, 答案肯定在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中, 答题时一定要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 透过现象看本质, 创造性地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 防止脱离试题的层次和脉络, 想当然地抛开材料随意发挥。

但由于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设问本身的构成具有多层次、多样性的特征, 以及新课程高考为了突出能力考查, 在试题设置上更加注意设问的隐蔽性, 上述四种基本的引导词, 在实际的非选择试题环境中单一存在的情景较少, 以此为基础衍生出多种变式。有的设问中有两个、甚至三个小问, 问中有问, 问中套问, 问题间都递进衔接, 上下文中往往有“其”、“之”、“此”、“这”、“哪些”等代词具体标识;有的设问第一小问没有引导词, 第二问却有提示词, 有的反之, 有的甚至整个设问都没有引导词, 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设问的具体情况判断、辨别答案是来自材料还是来自教材。例如2008年江苏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题的四个设问: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 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 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 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 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 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4) 综合以上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回答第 (1) 问, 只需根据引导把材料一分层概括, 提取有效信息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 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 就可以了;第 (2) 问的第二小问有引导词, 直接联想教材内容 (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 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 即可, 但第一小问没有引导词, 材料中也找不到答案, 仍需要联系教材内容 (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 华盛顿不贪恋权力) 作答;第 (3) 问没有明显的引导词, 但文字暗示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世界……多了……总统”、“王冠从此……无光……难稳”, 由此就可以明确设问的意图, 得出正确答案 (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或民主制度, 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 ;第四问是整个试题的升华, 引导既要“综合以上材料”, 又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的规律性认识 (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影响政治体制的选择) 。由此可见, 无论设问如何变化, 都不会远离四种基本的引导方式, 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认真辨析高考非选择题的各种设问的引导方式, 从“其宗”来判断答案的来源, 是正确解答试题非常重要的环节。

定式二, 根据设问中的提示词、求答词, 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和答点数

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历史学科一贯坚持的原则。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评价能力较多, 通常在设问中以“分析……”、“概括……”、“比较……”、“评价……”、“认识或启示”的形式呈现出来, 其中相应的词组就是通常所说的“提示词”, 提示词既承担着命题人对学生历史学科思维方法的考查, 又为学生正确解题提供着思路和方法, 往往跟着固定的求答词。如, “分析”之后往往有原因、条件、影响、作用等;“概括”之后往往有表现、主张、特点等;“比较”之后有相同点或不同点;“评析”往往对应“你对××的看法或评价”等。“分析”、“概括”能力属中档能力要求, 在试题中经常出现, “比较”、“评价”属于较高的能力要求, 在试题中偶尔出现。提示词及其连接的相应求答词往往蕴藏着答题基本思路, 甚至基本的答题要点数, 构成了非选择题的第五个来源:历史思维能力。

应对“分析……”问题, 重要的是理清分析的思路。遇到考查原因, 首先分出广度的内因、外因, 然后再把内因、外因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荡开, 深度上的根本原因一般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矛盾、内因入手;遇到考查影响, 则首先一分为二辩证地分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或者对现实的影响, 对将来的影响, 然后再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荡开。如中国古代史原因、影响类的分析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因分析一般是从内因 (政治、经济、思想、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 、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方面分析;世界近现代史的影响分析一般是从对本国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对他国、对国际关系 (殖民扩张) 等几方面分析。

应对这类问题还可以在求答词前面加上修饰词, 构成“ () +求答词”格式, 只要在括号里填上常见的求答词的修饰词, 就可以组成偏正词组, 形成答题的思路, 如求答词为“原因”, 和“原因”常匹配的词有: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等等。2005年江苏高考卷第27题有关“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两个设问“ (1) 依据材料—, 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让很多学生吃尽苦头, 他们只能答出共产党方面的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要么答不全, 要么根本答不出。

应对“比较……”问题, 关键是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找准可比点。如果比较相同时间不同国家 (中西比较) 或不同阶级 (义和团与戊戌变法) 的不同表现, 可就其时代背景比较相同, 就其国家性质或阶级属性比较不同;如果比较不同时间的同一属性的事件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 可就其时代特征比较不同, 就其阶级属性比较相同。应对“概括……”问题, 关键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对相关特点、阶段特征、表现等等加以归类, 然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应对“评价……”问题, 关键在于坚持辩证评价,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坚持把人物或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不能苛求古人”, 同时对于时间跨度大的事物 (如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 要分阶段评价。另外还有其它能力:如“说明”要注意用史实说明;“认识”是基于递进关系对历史事件本身的认识;“启示”指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启迪等等。总之, 提示词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 提示着答题的思路和点数, 要给予充分注意, 防止出现“南辕北辙”、“有劲使不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定式三, 利用求答词蕴含的一般答题规律, 确定答案的表述

提示词和求答词的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高考历史非选择题“答哪些点”的问题, 下面就要考虑这些点“该怎样表述成文”的问题了。历史发展是以时间为经, 政治、经济、文化为纬的, 如图:

新课改高考英语短文改错答题技巧 第4篇

一、考察内容

(一)词法

1.冠词的多用、少用和误用

①In the fact ,there were four tickets on the seat. 去掉the

②Just before I turned∧ corner of Park Street, I happened to see the accident.

(空处填the;划线处the改为an)

③ It is ∧famous mountain. 空处填a

④So I got a envelope and wrote my parents a letter, saying I love them. an

2.名词单复数、名词所有格的误用

①I stayed there for one and a half hour and made sure that the girl was right.hours

②So I started working in my spare times. time

3.代词的指代不一致

①I should try to use all sides of paper whenever possible. both

②Three years ago, Li Mings parents invited I to spend a wonderful week in Qingdao with them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me

4.介词的误用

①I will not use things as paper cups and plastic bags. like

②The doctor says he is recovering faster than expected and will be out of hospital ∧a few weeks. in\ with

5.连词、关系带词的误用

①Last year I was ill but had to stay in hospital for a week. and

②Some friends of his go to see him everyday, ∧they take him lots of good books and fresh fruit. and

③I believe what doing all these small things will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and help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to live in. that

(二)句法

1.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误用

①I mean to give it back to you before four yeterday afternoon,and I was hold up on my way back. mean 改为 meant hold 改为 held

②The factory at the coner of Friendship Street and Zhongshan Road has ∧moved out of the city, and sports center has been building in their place. been 划线处改为built

③We listen to my CDs together and soon became best friends. listened

2.动词的搭配误用

①Ive suffered by back pain for years. Can you help me? from

②He never watches where he is going, so he often gets into the trouble. 去掉the

③I asked my father∧ the money. But he said he could only give me half of the money.

3.主谓是否一致

①Here are the information about Manchester University. is

②John Brown is a London taxi driver who love going to the theatre. loves

③Both your aunt or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and

4.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正确

①He found it the best place to live∧. in

②I think of taking part in social practice is more important. 去掉of

③He can works out this problem, too. work

④Im like pop music very much. 去掉m

二、答题思路及技巧

1.通读全文,查句与句之间或者句中的起承转合。是并列还是转折、总结关系;是原因还是时间、地点或者条件、让步方等面的关系。依据文意、句意增减、更换成正确的连接词。

2.以句为单位,查时态是否正确;动词搭配是否正确;非谓语动词用法是否正确;句式结构是否完整正确 。以“动词改其形;习惯搭配要记清;非谓语动词细辩别;句子结构细分析;逻辑结构须关注”为原则。

3.从小处(细节)入手,查各词的用法是否正确。如冠词和介词的添加、删除及替换;形容词、副词的误用及名词和形容词的误用;名词的单复数误用,尤其是名词前有形容词的缺或者错用、不可数名词的泛指与具体化表达之间的误用等。

考研英语新题型答题技巧 第5篇

一:新题型主要考查的是什么?

新题型,即阅读理解B节,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所谓语段,又称为句群(sentencegroup/cluster),即语意上相互联系且围绕一个语意中心组织起来的句子的组合。因此,新题型要求考生在阅读时注重段意的把握、对文章整体结构及逻辑关系的理解。

二:新题型都有哪些题型?英一和英二是否有所不同?

在英语一中具体可分为三种备选题型:选择搭配题、段落排序题、论据或标题匹配题。每次考试自备选题型中选区一种进行考查。在英语二中备选题型包括小标题对应和多项对应。很显然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题型是不同的,但部分题型有所重合,例如英一的标题匹配题和英二的小标题对应在形式上是相同的,解题思路也是相似的。但总体来说,英一的难度要高于英二。

三:小标题对应/标题匹配题的形式与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本题型是在一篇长度为500词左右的文章前面有6―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这6―7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个标题填入文章的空白处,由于文章的首段要引入主题,因此不会在首段命题,这类题型侧重考查考生对于文章各个部分主旨的理解和把握,要求考生概括出段落的中心思想。解题时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每段大意;然后再阅读标题,划出关键词;之后概括个空白处所在的段落的主旨,寻找与各个小标题中的关键词相对应的词语;最后再结合段落主旨和关键词,从选项中选取适合的标题。

四:段落排序题的形式与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段落排序题为一篇长度约为500―600词的文章,其中包含7―8个段落,但这些段落的原有顺序已经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重新排序,使之意思通顺,而在答题纸上,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经给出,考生要把剩余的5个段落标号填入相应的位置。这种题型考查的重点在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求考生把握好文章的起承转合,对其中的线索词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解题时重点要注意各段之间的衔接手段,抓住首尾段或具有指示作用的关键词。

五:选择搭配题的形式与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本题型分为主干部分和选项部分。主干部分为一篇阅读文章,其中有五段空白。空白处的位置可能在段落开始、段落结束、也可能在段落中间。文章的第一段一般不会设置空白,即使出现空白,也不会出现在文章第一句。选项部分为6―7段文字,每段文字可能是一个句子,也可能是两三个句子,还可能是完整独立的段落,这6―7段文字中有5段文字可以放回原文的空白处,使之完整、连贯。考生不仅要选出这5段文字,还要将它们依照正确的顺序填入文中的空白处。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上下文关系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读懂原文和选项的内容,还要根据选项和原文中上下文衔接的提示信息,将从原文中拿出的句子或段落放回相应的位置。解题思路的重点在于对文章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对线索词的敏感。

六:多项对应题的形式与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多项对应题的.文章长度为450-550词,试卷内容分为左右两栏,左侧一栏为5道题目,右侧一栏为7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和左侧一栏提供的信息从右侧一栏中的7个选项中选出对应的5项相关信息。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关键信息的捕捉和理解,难度不大,解题时注意根据题目信息定位原文即可。

七:新题型与普通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1.题型灵活多变,几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2.真题数量较少,要求大家利用好真题,好好总结;

3.注重语段间的逻辑联系;

4.需要综合运用阅读理解的技巧;

5.选项之间有可能是彼此联系的,有些题一旦出错很可能一起错两个,错误代价较大;

6.干扰项的设置:如果能很好地判断出干扰项,对解题会有很大帮助。

八:新题型解题中需要注意什么?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根据题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每一种题型所考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解所有的题型。例如小标题主要侧重段意的考查,因此概括段落主旨即可;而段落排序题则注重段与段之间逻辑关系的考查,因此对于段落间能够提示顺序的关键词要格外敏感。总之不同题型有其特别的考查点,需要善用解题方法。

九:是否需要额外的参考材料?

由于新题型真题较少,很多同学问到是否需要额外找题来做。建议大家首先还是总结好真题,如果真的想要找其他题来做,可以考虑找往年的真题预测进行练习。

十:如何利用和总结真题?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简答题 第6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

1、课程标准分为:

①前言;

②课程目标;

③内容标准;

④实施建议;

⑤附录五部分。

2、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几种陈述方式:

①学习领域+学段(语文、数学等)学习领域+水平(体育);

②目标领域+等级(英语);

③主题领域(科学)

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教学改革

就是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3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指社会对教师职能和地位的期望和要求。它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情境中所应该表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角色主要包括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设计者、家长的代言人、社会规范的象征者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等。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因社会分工而具有对年轻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思想情操和行为习惯者的身份。

4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5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6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什么?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7简述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8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技巧。学生透过研习一个特定的专题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综合,并透过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继而学会这个新的题目,而达至学会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

9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0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11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的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12教材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以后,为了保证教材编写的质量,促使中小学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

1、每一套教材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2、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对教科书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教科书的价值服务

3、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材应为方便学生的学习而设计,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可操作的平台

13课程改革中要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4、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展示交流作品

14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然而,它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提出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有专人来教吗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

15校外课程乡土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长期以来学校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16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怎样转变角色?

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适宜的环境3.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要更新教育观念要调整好心理状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努力将新课程改革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

17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3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4。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5.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18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它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学校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实际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它是教育评价中历史悠久而又永恒的话题,有了学校教育就有了对学生如何评价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质量既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提高学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根本所在和关键要素。所以,构建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有效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必然追求。

19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20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 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3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4。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5.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2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主动性特征

二、独立性特征

三、独特性的特征

四、体验性特征

五、问题性特征

2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哪些特性?

(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

(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课程的时空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察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4)生成性。生成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5)自主性。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自主活动。

(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地位和管理等方面。

24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自评与奖惩脱钩。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转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界定、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无疑奖带来巨大的冲击。

25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两类课程虽然在时间上,份量上有多少之分,但在功能上应无主次之分,两者缺一不可。可以从几个方面认识两者的功能及关系: 第一,经验课程是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获得的是直接经验,学科课程中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经验。

第二,经验课程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学科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的同一性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面在经验课程中,老师的作用体现为指导性和服务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习过程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性。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学科课程学好了,为经验课程确立了知识基础,并为学习经验课程提供认知能力的准备,有肋于经验课程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而在经验课程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丰富了感性认知,提高了认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发展了个性特长,对学习学科课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6简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的含义。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

27如何设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2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信息技术教育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29如何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0教材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以后,为了保证教材编写的质量,促使中小学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

1、每一套教材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2、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对教科书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教科书的价值服务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新总结 第7篇

如何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必答题新 第8篇

一、CET-4听力理解题型分析

1、Section A短篇新闻题型分析

短篇新闻是CET-4听力理解的新题型,但其在其他的考试中早已经应用多年,如TEM-4(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根据今年6月的实考题三则新闻,7个小题,出题有以下规律:新闻题必考主题,而新闻主题一定是在首句,基本出题模式就是“一个主旨题”+“1-2个细节题”。每则新闻的首句均应是该新闻的主题句,一般包括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与过程如何,当然,由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同,有时新闻导语可能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这套试题完全秉承这一原则,每则新闻的第一个小题均围绕各自的首句出题,均为主旨题,而其它小题均围绕主题设置题目。例如第三篇新闻的主题词为innovation,轻松搞定第5题,随后第6题从对innovation下定义来设题,而第7题innovation进行具体举例设题,所有三个小题均未偏离innovation这一主题词。

2、Section B长对话题型分析

长对话仅对题目数量进行了微调。第一个轮次的对话易出题,但本套实考题中第一个长对话并没有在此设题,但也交代了主题“text message”,另外本对话也没有依照题文同序的出题惯例,第8题的答案出现在了第9题答案后面,这给考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注意选项中的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或反身代词,如第8题和第10题四个选项的主语均是He,对于对话中的男性的对白要格外注意,而第9题中的herself提示考生此处应更加关注女性的对白,这是对话题型有别于其它题型的显著特点之一。

3、Section C短文理解题型分析

短文理解每道题分值升到2%,难度也增加不少。题文一致的做题技巧定会受到限制。解决这一新难题的关键在于尽力捕捉到文章的主题,一是要利用给出的3-4个小题的选项,二是要着重关注首句和末句,这是最有可能出现出题句的地地方。此外从同义转述的角度设题的难度也会加大大,推论题目的数量只会更多,不会减少。例如如,第一篇文章中,第16题的四个选项均含有ssleep,扰乱了考生的注意力,选项D的干扰尤为为强烈,毕竟文中反复多次提及了各种diseases的的名称。第17题是道相当有难度的推论题。第118题还算简单,利用了形容词higher与动词rise的的同义转述来设题,blood pressure在文中反复提提及,而其它三个选项中的主语均为在文中出现,题题文一致的做题技巧还可一用。

二、CET-4听力理解解题策略

1)预读策略建议:建议将三个题型拆分成88个小部分:3(短篇新闻)+2(长对话)+3(短文文理解)。利用试音和第一部分题目朗读时间预读读完8个小部分各自的第一个小题的选项。后两部部分题目朗读时间完成2个小题的预读。最后是利利用零散的时间,主要是题间停顿的时间,迅速涂涂卡,利用剩余的时间继续预读。尽量多的预读一一个小部分的所有题目,至少同时目光盯着两个以以上的题目,交替更新。预读技巧的熟练使用对于于分数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争取率在550%左右的考生的作用甚大。

2)同义转述出题的三个层次:同义转述是四四六级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题目设置的主要手段段,而听力理解新题型中同义转述的难度有明显提提升。同义转述的难度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下面面仍以同套题为例。第一层次,也是最简单的层层次,本套题中第5、6、7、10、11、14、20、221、25题,涉及到12分的分值。这类同义转述主主要特点是要么主干内容与原文相同,且其它选选项不含有与听力材料一致的信息,主要有第55、7、10、11、20、21、25题;或者进行了简单的的词性转换,如第6题中名词creation与原文中的的动名词creating的转换。此外比较简单的同义转转述是常见词汇的转换,如第1题中的rising与iincreasing。而第三个层次的同义转述题目设置的很很隐蔽,如第3题与calorie的动词的替换及其后后名词的替换,第9题选项中的短语at length并不不常见,会忽略其与long的转述关系,第4题中中动词fine“罚款”与原文中的名词penalties的转转换的难度是最高的。剩余的题目主要是推论题了了。同义转述题目要求加强学生对于同义词的掌握,做题时要及时将选项与原文中的同义词或简单的词性转换找出来。

3)需要重点关注的常见句型:含有转折、让步关系的句子是最容易设题的地方,如第2、5、8、14和16题。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也不容忽视。first、finally、most important等有关顺序或重要程度的句子也是重点,如第19题考的就是first,C、D两个选项构成了一定的干扰,这两个选项也在原文中被提及,且属于难度大的同义转述题目。对于含有require、suggest、why not/why don’t或how about等表示要求或建议的句子,这类句子对应的设题的选项一般是以动词原形开头。

三、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关注日常发生的新闻事件,提升新闻敏感度,迅速抓住主题。高水平考生要多多进行VOA、BBC等新闻听力练习,短篇新闻要拿高分,甚至满分。长对话题型实考题很丰富,有足够的实战练习资源。短文理解表面上的不变实际上更应该多加注意,分值翻倍,题目难度必然加大。高难度的同义转述题和推论题是冲击高分的拦路虎,需要更加注意同义词积累。

参考文献

[1]刘新星.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答题策略技巧[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8):225.

上一篇:「土地估价师经验」土地估价行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篇:项目合作协议书模板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