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2024-07-26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精选6篇)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第1篇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2015高考改革方案出来后,高中生的学习方案,高中课表,高中英语考试,高考采用全国卷等都有了改变,在这高考改革当下高中如何应对学习呢?

高考改革下高中学习应对策略

1.夯实所有学科基础,不让任何学科成为“短板”。

2.语文占高考的比例大幅增加,从现在开始应及其重视。

3.高中知识抢先学习,避免学习落差。新高一开学后,就将面临“分班考”,分班考将是抢占高中优秀师资的一个机会。很多学校都会拿高一期中试卷作为考卷。这就要求你,各门学科在暑期达到高一期中水平。

4.不要走入忽视英语的误区,从现在开始抓起,力争第一次英语社会化考试,就考最高分,减轻日后的学习负担。

5.提前树立目标,为“高校自招”做准备。南昌雷式中学简介

雷式中学咨询电话:0791/88333738,咨询地点:南昌市青山湖区民安路388号或南昌市青山湖区江大南路188号雷式教育总校。南昌雷式中学是一所与南昌市第三中协办的民办学校,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学历办学资质。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青山湖畔,地处青山湖区民安路388号,离南昌三中500余米,占地面积26.8亩,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有教学楼4栋,宿舍1栋,食堂1栋,塑胶跑道、蓝球场、羽毛环场、排球场、沙坑、单双杠、户外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完备。理化生物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电脑房、舞蹈房、音乐房一应俱全。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第2篇

作者:丁益祥,北京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17年第1期。

摘要:高考内容改革,对高考数学教学产生影响。针对高考数学教学如何应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注意课标考纲的学习、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注意数学思想的发掘、注意核心素养的培养、注意创新意识的发展、注意数学文化的传承、注意数学模型的应用、注意教学难度的调控、注意学习信心的树立、注意典型试题的研究10个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改革;高考数学;数学教学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意见》还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毋庸置疑,《实施意见》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号角。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

正在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启发学生思考;重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些课程理念,必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领高中数学教师瞄准育人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行为,完成教学任务。与此相应的高考,必将把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数学应用、数学文化等作为数学高考的重要任务,并在试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总纲》中提出,在“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4层考查目标以及“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4个方面的考查要求的基础上,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数 学考试大纲对知识和能力的内涵作出解释,阐明知识是指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与往年相比,2017年删除了选考内容中的“几何证明选讲”,由原来的“三选一”改为“二选一”。能力则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能力的考查,不但要求全面,而且要求重在综合性和应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点考查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强调要贯穿于全卷。

由此不难看到,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体育人目标,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就数学科考试而言,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由分省独立命题向全国统一命题的逐步回归;二是不分文理而引发的教学内容的完全统一;三是考查必备知识,检测数学思想,聚焦核心素养,提高关键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体现文化价值。

2、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应对策略

高考内容的改革,必将对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应对诸如考试内容的变化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特别是高三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2.1注意课标与考试大纲的学习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考试大纲的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把握数学教学的重点。真正做到依纲靠本,逐一研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回归全国统一命题后,依然使高考数学教学落到实处。

2.2注意必备知识的落实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各年级学生就各部分必备知识应达到的水平,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它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遵照执行的课程标准和施教准则。教学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必备知识。既不能降低要求,也不能盲目拔高;既要讲清知识的内容要点,又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既要阐明知识的内涵外延,又要揭示知识的本质属性。

作为高考数学教学,可以在落实各部分必备知识的基础上,聚焦必备的核心考点。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必须瞄准必备的核心考点。历年高考中,必备的核心考点主要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代数与几何两个层面上的平面向量的4种运算以及两个充要条件,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关系、两类数列的通项与前n 项和的公式,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和证明,直线与圆、椭圆的位置关系,三视图、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几何体与空间向量,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与条件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线性回归,导数与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导数与曲线的切线、导数与不等式的证明、导数与函数的零点等。

2.3注意数学思想的发掘

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都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的考查,主要有如下7种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它与数学知识的形成同步发展。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架设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一座桥梁,大凡数学综合问题的求解,必然依赖于对问题本身所蕴含着的数学思想的发掘。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相关问题的求解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构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现数与形之间的相互映证,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实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等价互化,用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完成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融合,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发展具体与抽象的辩证思维,用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实现量变向质变的伟大跨越,用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揭示随机现象内部所蕴含的规律。

2.4注意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对照2017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我们不难看出,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所提出的要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命题宗旨,与考查上述数学核心素养一脉相承,与《实施意见》中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更是完全一致。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由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以上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质和价值,在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通过由具体的实例概括一般性结论的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在综合的情境中学会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在得到数学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命题,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通过提出问题和论证命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精神。通过对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条件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探索论证的思路,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和途径予以证明,并能用准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过程,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的处理,使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作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建模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积累数学实践的经验,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通过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观察以及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分析,通过想象对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直观表达,增强学生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感悟事物的本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通过各类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的处理,使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体会运算法则的意义和作用,做到明确运算对象,分析运算条件,选择运算法则,把握运算方向,设计运算程序,获取运算结果,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形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品质,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素养。

通过概率与统计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树立“数据蕴含信息”的观点,理解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概率与统计问题中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帮助学生获得数据提供的信息及其所呈现的规律,进而分析随机现象的本质特征,发现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

2.5注意创新意识的发展

历年的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都指出: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试题命制中要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景,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要注重问题的多样性,体现思维的发散性。要精心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考试大纲中要求命制的创新问题,无疑是选拔优秀学生的良好试题,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创新潜质,这恰恰与《实施意见》中把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的要求相吻合。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依照包括创新精神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必须努力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新意的问题,加强求 解训练。例如,自主定义型问题、归纳猜想型问题、类比推理型问题、直觉判断型问题、探索发现型问题、研究设计型问题、开放发散性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6注意数学文化的传承

关于数学文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专门撰文论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教授曾在“今日数学及其应用”一文中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著名数学家、武汉大学齐民友教授在《数学与文化》一书中,从影响人类文化的兴衰、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阐明了数学文化的价值。书中写道:“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

上述数学家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有力地阐明了数学文化的价值以及对于人类文明兴衰乃至民族存亡的影响。既然如此,在今天举国上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内容以及高考试题之中,充分体现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必然成为数学课程建设与高考内容改革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对于高考数学试题的命制,教育部考试中心从2015年开始,就要求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近年的高考试题中,不乏体现以数学史料为素材或者体现数学与文学交融的试题。凡此种种,无不启示教师在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应当关注数学文化的传承。教师可以通过对诸如《九章算术》《海岛算经》等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数学家们的算法思想,感悟数学经典的美妙亮丽,体会数学在解决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巨大价值。教师也可以结合数学史,适时地介绍数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及其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家们的献身精神及其崇高品质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毅力以及科学、缜密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数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数学文化,古今中外数学家们不懈的数学活动及其永载史册的数学成果,恰恰是数学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的数学文化浪潮上一朵朵晶莹璀璨的浪花。

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明了,通过数学教学,既应该使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更应该使学生受到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熏陶,树立学数学用数学,将数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利用数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类谋求更大的幸福。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会有所遗忘,但那铭刻在学生心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却 5 仍将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正是数学文化教育功能的有力体现,是数学文化价值的真谛。

2.7注意数学模型的应用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数学解决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中,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数学应用问题着重考查以下10种数学模型: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数列模型、不等式模型、立体几何模型、解析几何模型、概率与统计模型、导数模型、线性规划模型、排列组合模型。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试题,必将更加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高考内容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更加注意数学的应用。教师既可以在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与这部分知识相关的应用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求解训练,也可以通过应用问题专题复习,学习运用各类数学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一般地,求解应用问题应遵循如下4个过程:①数学建模:即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②数学求解:即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①中数学化后的问题,获得这个数学问题的解;③检验真伪:检验②中数学问题的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去伪存真;④全面回答:根据③的检验结果,对这个实际问题给出明确的结论。

2.8注意教学难度的调控

2014年秋季,上海、浙江两地入学的高一新生,2017 年的高考数学将不分文理。全国其他省份2017年或稍迟1~2年开始入学的高一新生,3年后的高考数学也将不再分文理。然而,应当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差异。事实上,按以往经验,除了部分学生确实喜欢文史哲而选学文科外,许多学生却是因为学习数理化较为吃力而选学文科。基于此,在取消了文理分科后,由于数学在高考中仍是各类考生必考的科目,为了使得所有的学生数学学有所得,整体学习水平有所提高,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有效调控教学难度。以往长年教理科的数学教师,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难度,而以往长年教文科的数学教师,可以适当提高一些难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整体水平。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他们提供具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适度拓展延伸,努力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2.9注意学习信心的树立

面对不分文理科,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状况可能更加明显。对此,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提高每一个学生数学成绩的信心,其次要帮助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其中大多可能是原本学习文科的那些数学基础薄弱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鼓舞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要注意对智力因素的 开发,又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两者兼顾,齐头并进,方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专门为基础薄弱生设计一些问题,使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能够作出正确回答,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教学,逐步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可以协助他们制订一个学习规划,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听讲、独立思考、相互研讨、课堂作业、课后复习等各个环节的目标要求和实践行为,相关要求不要定得过高,以便通过努力尽可能达标。要有督促检查的环节,做到及时矫正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课堂上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作业中的问题可以当面辅导纠正,每周以制订的规划作为衡量标尺,全面检查达标情况。阶段性测验后要做专门总结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知识落实与否,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与否,分析失误的原因,明确得分的要领。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方案和策略。总之,多为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着想,把提高基础薄弱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这一工作上升到“不让每一个学生数学掉队”的高度来认识,如此,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10注意典型试题的研究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第3篇

高考作为学生12年基础教育的出口,其改革将直接引领高中课程改革。目前,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步伐。那么,面对不断变革的高考制度,中学该如何来应对?笔者认为,当下的中学对高考改革做到知己知彼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所谓“知彼”,就是要把握高考改革方向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所谓“知己”,就是学校要明确自身教育教学的优势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真正做到把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落在实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真正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面向未来,以终为始,从起始年级开始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三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对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及学校应对策略等作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趋势

高考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而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的影响更为显现。高考改革会对中学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学只有深刻理解高考改革精神、把握其改革方向,才能对教育教学作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

回顾20多年来我国高考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几十次改革,总体来说,其改革呈现出强调综合性、关注多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1]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2]同时,《实施意见》指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

从《教育规划纲要》到《实施意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强调综合性,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已成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15—2016年,其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考试命题改革与招生录取改革同时进行,通过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当然,不管高考政策如何演变,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既坚持高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制度和主体地位,又坚持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推动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二)自主招生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录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当前,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高校自主招生到底是收紧了还是在探索中前进并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15年,教育部自主招生政策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高校自主招生的计划数收紧,探索了13年的自主招生似乎有倒退保守的趋势。这一从表象带来的认识上的混乱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和中学课程改革。这里,笔者从历史的角度简要梳理自主招生的来龙去脉,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主招生的趋势和方向。

为增加高校在招生录取方面的自主权,2003年教育部在部分部属高校启动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3]。其目标就是推动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建立完善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由此,我国高校增加了自主选拔录取、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棋牌特长生等特殊类招生,开始探索多元化招生录取途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其中,自主选拔占主要部分,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确实为高校招生注入了活力。

10多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2010年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5年已改为“博雅人才培养计划”,取消了以往的推荐学校限制和推荐名额限制,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首次把中学校长的推荐意见列入考察范围,其创新之处在于试图使中学校长对学生的长期的过程性评价成为高校选拔录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据。由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不需要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仅通过面试就可获得在高考中享受北京大学在当地一批控制线下降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自主选拔录取是一整套系统,包括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多种类别,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进入理想大学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应试教育”的不利倾向,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规模的扩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部分试点高校形成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联盟,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裹挟进去,大家都想要争取这一机会。“连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成为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最大的指责,一些人认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这使得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关注并逐步陷入尴尬的境地。实际上,最初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时并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随着参加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各高校普遍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且主要是通过笔试来筛选学生。它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考录取的选拔方式,仍是用一次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尤其是“笔试联盟”,使得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自主招生屡屡被社会质疑为“小高考”“掐尖儿”。同时,由于各高校普遍采用了在高考前先期选拔、高考后加分的模式,自主选拔录取逐步异化为各高校提前圈定甚至争夺生源的工具,背离了政策实施的初衷。

于是,从2015年开始,国家自主招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此政策作出以下调整:一是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作出限制,各高校自主招生计划收紧,降分幅度明确;二是取消“学校推荐”这一报名方式,报名入口向所有学生开放;三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成为各校自主招生的关键词;四是对自主招生的笔试科目做了限制,“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五是高校可创新选拔形式或可量身定制;六是自主招生时间改到高考后,在本科第一批次之前单独设立自主招生志愿批次,“模拟投档线”取代“录取线”;七是全面公示公开,防范招生腐败。[4]

2015年和2016年,尽管国家在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政策上表现出回收和压缩的态势,但同时教育部又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提供了特殊政策,以便于它们继续探索、改革自主招生的模式。回顾13年的自主招生选拔探索之路,再展望2017年后将在全国逐步铺开的高中新课改,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将进一步弱化。尤其是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分数扁平化带来高分扎堆,高校完全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依据显然有“一刀切”的弊端,因为不同高校发展定位不同、对人才选拔的标准不同,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尤其是对国内一流大学来说。例如,2016年北京高考678分是北京大学的录取线,而678分有43人,以至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参考语文成绩来筛选同等分数的学生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对自主招生选拔模式探索的引领下,随着新高考方案在全国的实施,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是,高校如何用好这一自主权来确立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国家如何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都将是稳妥推进、由实验到推广逐步展开的过程,这对处于探索中的国内名校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笔者相信,从2017年上海和浙江两个改革试验区的高考和高校录取方案中,将更清晰地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在探索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方面的扩大程度。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各类自主招生录取的总数基本上占当年全国计划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可以预见,随着201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2017年自主招生选拔将成为国内名校的选拔重心,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参考因素之一。2017年在改革试验区上海和浙江,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比例是占招生计划数的二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我们拭目以待。

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

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在明确的时间节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今后几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和2016年北京高考试题呈现稳而“不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征。稳而“不变”是指试题的育人导向、命题依据、学科赋分、试题难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是基于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稳中“求变”是指试题立意多元、学段融通,重灵活度,由“淘汰”到“展示”,考查学生12年的积累;稳中“求新”是指试题的情境素材、呈现方式、试卷面貌。表面上,从2013年以来北京高考试题最直观的变化是“难度下降”,题目“容易了”,但经历了2014年、2015年后,到2016年学生和教师都不再轻易说“容易”。因为虽然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难度降低了,但是却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知识应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对学科内容的考查从深和难到宽和活,从考查学科知识熟化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考查解题能力到考查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唯教材转变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所以,死读书、刷题、大量重复训练可能使考生在面对从未见过的新情境及新考查视角时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这一系列变化要求中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高考虽然体现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上,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基础却是在高一高二甚至是初中三年打下的,高考成绩从来都不是高三一年所谓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因此,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对中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蕴含其中。那么,在新高考改革方案背景下,如何通过六年课程设置或高中三年课程设置层层推进、有序衔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将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随之而来,由于学生有了更多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新的探索点,实行完全走班制或部分学科分层走班成为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方案试验区主要的管理模式。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好?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学校校情和已有的传统优势取长补短,鼓励多元化探索。一般而言,适合学生发展和学校定位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单纯模仿欧美的完全走班的小班教学模式或仍固守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认识与把握,目前中学以课程改革为龙头的教学改革应该以终为始、守正创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真正将改革理念落到实处。那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如何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重新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如何做到守正创新?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层面(不仅包括校级领导层,还包括中级教学层面和中级管理层面),要结合校情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要经常沟通反思,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划,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的共识。二是课程设置层面,要以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为依据,立足于校情和学校发展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创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三是教学改革层面,重在学科高考方向的把握和落实,明确如何将其渗透在每堂课、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测试中。教学层面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在学科课堂上(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继而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潜能和学科特长,为高校人才选拔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学过程管理和动态把握需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用教师职业的标准促使其实现自律和反思。四是学生层面,重点还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彻底打破“唯分数论”,使教育回归本质。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将越来越重要,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定位成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重点。在这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实现家校合作,挖掘最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发展潜能的平台。

其次,中学教育更要在使学生“学会做人”方面下工夫,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终身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平台,真正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只有实现这些目标,中学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自然也承担着向国家各个工作岗位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这里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能只是会考试、拿高分、平庸而高效的人,而应该是乐观、进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能够带动整个行业进步甚至人类进步的人。这样的领军人才不仅要有学科潜能和特长,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这样的人才要具有以下特质:一是有家国人文情怀,有实现梦想的决心以及直面困难的勇气;二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发现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突破点;三是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重视体育锻炼,能高效地工作;四是勇于创新,不能安于现状;五是有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努力的精神,因为突破和创新总是寂寞的。

人才培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事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成效需要数十年或更长才能显现,基础教育更需要不忘初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真正立足于人的成长去开展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要把一个人真正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部一些复杂的、不可测的因素。教育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坚守“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7-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2016-07-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通知[EB/OL].(2003-02-24)[2016-07-25].http://laws.66law.cn/law-84450.aspx.

高考改革下应对策略 第4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  地理教师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6-02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开启,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省市于同年出台了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并计划于2017年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的改革措施。

随着全国各省市的改革方案的陆续公布,可以看出虽然各地的改革措施细节有所不同,但总体框架基本一致。一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科目采取“3+3”模式,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全国统考,其他科目根据报考学校专业的要求和个人的兴趣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有些省还增加了技术)中选择3门参加等级考试,其余科目则要参加合格考试;二是录取方面,高校依据高考统考和学业水平测试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这些改革措施使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同时也对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地理教学组织形式,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就具有了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考改革后地理学科和地理教学的变化

1.学科地位

改革前,由于文理分科且文理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大致是4比6,多数家长和学校都鼓励学生选择理科。再加上重理轻文的传统,包括地理在内的文科科目普遍不受重视。改革后的情况从试点区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高校和专业看,只要符合一门选考科目就能报考的专业地理约为60.9%。[1]专业选择的增多,地理学科的地位也就相应的得到提升。

2.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教室固定,教师根据课表走班。改革后由于学生要在6门或者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就有20种或者35种组合。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必然选择。走班形成了两种形式的班级,一种是作为学校管理的行政班,另一种是教学班。

3.教学时间

改革前文科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是三年,改革后选考地理的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学一期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这样就较以前缩短了一年到一年半。[2]教学时间的缩减必然使教学方法和内容产生变化。

4.评价方式

改革前,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的评价方式,都是看分数。分数本身并没错,错的是把分数当成评价老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改革后,作为高考录取依据之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等级制,相对削弱了对分数的追求。同时,国家还鼓励高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的录取依据之一。这就要求地理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而忽视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地理教师的应对策略

1.学科地位变化的应对策略

改革后选考地理学科的专业选择面的提高,加上地理学科的空间性、逻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得一部分要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会选考地理,再加上要报考文史类专业的学生,这就使得选考地理人数会增多。总体上选考地理的人数会增多,但局部也会有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减少。有些地理老师可能会因此对本学科产生懈怠心理。一方面地理老师应该对选考人数的多与少抱一颗平常心,另一方面还应认识到除了现实需求和个人兴趣外,学校的地理学科教学实力,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特色,也是促使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

2.教学组织形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学生走班给学校和教师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先教师所熟悉的作业收取发放、班级日常管理、个别辅导等都有所变化。与传统的学生坐班相比,学生走班让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帮助都变得更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

学生走班的模式下,一个地理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多个行政班级,这就使得地理教学老师同时承担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建立教学班的班委组织,可以帮助地理教师对教学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学,如作业的收取和分发,学生的出勤,班级纪律等等。

(2)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强师生交流

选课走班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变少,不利于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现代的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普及且如QQ、微型等社交平台深受学生喜爱,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地理教学QQ群、微信班级群等,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便答疑解惑和调整教学。

(3)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沟通和交流

对于教学班出现的学生迟到、早退、请假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班地理教师要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交流,减少和避免走班过程中的混乱情况。

3.教学时间变化的应对策略

高考改革后地理教学时间较以往缩减了约三分之一,这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要在高二下学期地理等级考试之前完成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五、选修七

和区域地理部分的教学,再加上考前的复习时间,任务非常艰巨。如果地理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进度来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改革后的这种变化,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加以改进。

(1)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

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一的教学中,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分别对应必修一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修七《环境保护》的内容可以渗透到必修二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中。

(2)教学方法的革新

高考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方法效率与效果兼顾。一方面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理论上虽然总被贴上“机械刻板”的标签,但实践中讲授法无可争辩的任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样使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的课堂死气沉沉,有的却生动活泼。教师的语言艺术,如何选择材料展示,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高考改革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的要求。如地理教师使用探究教学法,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并给与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式变化的应对策略

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作为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这就使得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能只有考试和分数。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对于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非常有益。档案袋法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性评价。地理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表性的发言、问题、小论文等放入各自的档案袋。经过一段时间,师生需要对档案袋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表现性评价的主观性比较强,需要地理教师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三、地理教师的技法与心法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甚至教学对象都在发生变化。外在的技法可能千变万化,但内在的心法却不曾改变。作为教师,“心法”就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要“专”还要“博”。“专”的是本学科的知识,“博”的是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应是“一潭死水”,而应该是“源头活水”不断更新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语言表达是基础,组织管理是保障,自我反思是核心。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讲述的鲜活生动,怎么把课堂管理的井井有条而不死气沉沉,怎么把实践中的失败和成功经验总结和应用起来,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许婉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选课走班教学思考[J].地理教育,2016.6.

应对高考策略 第5篇

(1)帮助孩子辨证地看待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的成绩

大多数的高三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每次综合考试或模拟考试都非常看重。有的学生成绩考好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沾沾自喜,开始狂妄自负,有的学生成绩考不好了,觉得自己很失败,灰心丧气,没有了学习的斗志,这两种心理状态都不可取。

(2)协助孩子学会正确地归因

学生对每次考试的成败其实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归因。正确地归因有利于学生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考试的成功,可是有更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积极地归因,总是把考试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差等这些因素,这样的归因就调动不起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使自己更加自卑和失去学习上的信心。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在学习上学会正确的归因。

归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稳定性原因和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和不可控性原因。如果我们家长能引导孩子把考试的失败归结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等内在、可自我控制的因素,那么孩子就可以通过更多地努力来争取下次考试的进步。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把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能力差、考试的题偏难、自己的运气不好等外在、不可控制也不稳定的因素,这显然使孩子对以后的学习仍然感到无能为力,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信心。

(3)家长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孩子

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心态、情绪相互有影响,所以我们家长要有意识的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影响孩子。

(4)家长帮助孩子明确切实可行的目标

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经过努力、预计能达到的目标,比如,争取考上哪个层次的大学,名次进步达到他高中平均水平之上一点点。目标对一个人有勇气战胜困难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适当的目标,能够让人信心百倍。

(5)帮助孩子找准努力的方向

和孩子一起针对各科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如果家长可以胜任可协助孩子进行此项工作,如果家长不能胜任,可请教老师或家里其他有能力的人协助孩子。找出各学科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攻,每提高一分就会增加信心一分,每搞懂一个环节,(6)多和老师电话联系,不要只等家长会才和老师见面。

高考作文应对策略及答卷分析 第6篇

写好作文,是对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份量极重的一块,作文历来就受到老师和考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呢?考场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作文,又有什么特点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材料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材料积累,是很难写出有份量的文章的,其文或叙事空洞,或泛泛而论,或松散无序、,或详略失调„„那么,高中生,尤其是我们这类寄宿式学校的高中生,本身就是“三点(教室、寝室、食堂)一线”的生活,极少同外界接触,又如何积累材料呢?我觉得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讲座。

学校组织精干教师,定期(或每周一次,或每周两次不等)开展“专题讲座”,仿照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的形式,或讲三国,或评红楼,或谈中外名人事迹,或喻写作方法„„

这样,一则学生能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稍作休息,换换脑筋;另外,又能积累丰富的知识。由于学生平时学习很紧张,平常根本无暇阅读这些书籍,有时阅读了也不一定能理解透,这样就等于每个老师替学生读了这些书,并又把书中的精义讲给了学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二)定期摘录文章

让学生定期摘抄一定量的文章(或一周两篇,或两周一篇都可),教师按时收查,收集定册,定期在班内传看,并定期评出最佳摘录文章,表彰摘抄者。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使他们在阅读上相互补充,又激发了学生的摘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课堂三分钟”

每次上课前三四分钟,师均出示一组材料,或训练学生立意能力,或鼓励学生创新能力,或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于不觉中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

例如,上课铃一响,我在黑板上写出作文命题《一个强者给我的启示》,要求学生先正确朗读,标出重音和停顿,再作语法结构分析。最后指出本命题议论的范围和议论的重点。全班学生经过短暂热烈地争论,很快统一了认识;重音在“启示”,停顿在“给我的”之后;本命题是以“启示”为中心词的一个偏正短语;本命题议论的重点是“启示”,议论的范围应限于“一个强者给我的”。再经我点拨,学生得出了“命题的重音、命题的中心词同命题的”重心完全一致的结论。然后,我提议让学生在课外验证所得结论是否具有规律性。上课至此,历时约四分钟,这是在常规语文课上进行口头作文教学的一幕。

现在多数学生的作文能力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规定,能力结构不合理,缺陷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表达不流畅、无条理。按常理需要补课加“小灶”,但由于语文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即使教师愿意补,也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这种作文训练中,弃详批细改之短,扬教师课堂辅导之长;以口带笔,抓学生口头表达式能力之先,见缝插针,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之路。在每节常规语文课,都加一个“楔子”,进行口头作文训练。每次用三至五分钟,或审题、或立意、或谋篇、或拟纲目、或练修辞、或推敲字句、或训练思维、或训练语言、或练速度,等等,主要是单项训练;或事前提供条件、或当场设置情况、或抢答、或指名、或讨论、或采访、形式自由活泼、不拘一格。在每节课开始加一个“楔子”,高三一年至少训练一百次。这一百“楔子”变“写”作文为“说”作文,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是教师力所能及,较好地解决了写作教学内容多而训练时间少、实践少的矛盾,又能培养出能言善变、出口成章的学生。

二、情感的表达

让学生会两种思考:变常态为变态;错位思考。

情感的表达,首先要弄清作文写作的真实性要求。真实,是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写人叙事要有真实性。然而,真实性是否就是要写真人真事呢?其实未必。作文完全可以虚构,而虚构不等于虚假,只要表现的情是真的,即表现了真情实感,就可认为符合“真实性”的要求。如苏轼考进士时写了一篇文章叫《刑赏忠厚之志论》,其中虚构了一件尧与人谦让的事,就连主考官欧阳修也被蒙住了,但后来苏轼的一句解释使欧阳修知道后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对他大加赞赏,苏轼说尧帝能让位天下,我想他也能做出这样的谦让之事。苏轼的写作就做到了情真。与此相应,有很多优秀古文都是虚构的,如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根本没去岳阳湖,苏轼《赤壁赋》中的赤壁亦非赤壁古战场,《桃花源记》乃陶渊明想象之文,《归去来兮辞》也是其虚构之笔,然而这些文章都表现了真实情感,因而感人至深,不失为绝佳之文。

那么,如何能有效地表现真情实感呢?我觉得有两种方法:

第一,打破常态写情感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若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没有“将相和”这个故事,就只能单纯表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显不出其高瞻远瞩一心为国的伟大情怀,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作者进而写了“将相和”的故事,把两个人物放在特定背景下,打破原来的平衡,打破常态,从而充分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常态下:廉颇地位高于蔺相如;变态下:蔺相如地位高于廉颇。这种情况下,人物内心产生波动,廉颇要羞辱蔺相如,矛盾展开;蔺相如为了国家而忍辱不争;廉颇知错而肉袒负荆,将相和欢。这个过程就

充分表现了蔺相如胸怀博大、一心为国的高贵品质。

再如,《变形记》也是打破常态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常态下:格里高尔是一位体面的工作人员,能挣钱供全家人花销。变态下: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笨拙的甲虫,不能挣钱了,成了全家人的负担。这样,就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格里高尔在现实生活沉重压力下的精神状态。

再如“非典”来临时的情况,有的医务人员宁愿被开除也不去照看病人,而这些情况常态下是看不见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情感心理就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错位法表达情感

错位,即本来人物身份、角色已经安排好了,突然改变这种情况,看人物表现如何。如有一篇名为《减去十岁》的小说,说的是忽然有一天大家传言说中央下文件让生个人年龄都减去十岁,以这种状态投入工作中。于是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想法和表现,官员、商人、学者、军人„„都各有自己的作法,作者让每个人都进行了尽情的表演,最后大家发现根本无此说法,于是生活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情感心理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再如在竞赛时,宣布比赛结果,××是一等奖,××是二等奖„„第二天又突然说结果有误,重新宣布结果。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肯定微妙而真切,可进行一下描写。

再如陈佩斯和朱时茂合演的小品《错位》,在彼此错位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情感心理很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语言的锤炼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也是判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如何锤炼语言呢?

第一,我觉得要培养这样三种优秀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优美、深刻含蓄。幽默风趣会使文章妙语连珠,平增丽彩;典雅优美会使文章气度不俗,风姿雅亮;深刻含蓄使文章富于内涵,发人深思。一篇文章若能具备三种风格之一,必成抢眼之作。

幽默风趣语言的形成办法:

1、大词小用法;贬词褒用法„„反之亦可。

2、化用其他行业用语:手机、电脑、生动的网络语言、电影电视语、广告语、各学科的术语„„

典雅优美语言的形成方法:

1、善用修辞提品位,如用比喻、排比法。

2、巧用(引用、化用)诗句培底蕴。如: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幸福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幸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引用诗句)

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着悠然的南山;李白的如霜月光,照在故园的土地上;杜甫那一叶孤独的扁舟,在梦中驶向了飘零的家乡„„(化用诗句)

深刻含蓄语言的形成方法:

1、用适当的议论提示主旨。

2、借用名人、名言阐释观点。如:

一位母亲,在大饥荒之时,让每一个乞讨的人搬砖头,或由屋后搬到屋前,或由屋前搬到屋后,然后给他们一些报酬,而这些砖头本来是不必搬的。作者最后点明主旨:让人远离心灵的十字架。

第二,写出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乃发自人内心之语,唯有如此方可感动读者,避免无痛呻吟,空话连篇弊病。

四、文章体式

分清文章的不同体式: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各类文体均有其不同的结构特点,每种文体要选择一篇典范的文章作为该文体的写作模式:

(一)记叙文

我觉得可按这样几个步骤写作:

开头扣题,引出写作对象。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再如《荔枝蜜》开头:“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不大喜欢。”“孩子时候„„叫蜜蜂蛰了下„„每逢看到蜜蜂„„总是不怎么舒服。”

随后展开,转而远远地由别处说起,层层铺垫,进行感情蓄势,自然引出写作对象,顺势点明主旨。如《背影》,开头点出“背影”后,转而说“那年冬天„„”。接着写:父子奔丧——同行外出——送己上车——月台买桔——父亲背影,顺势点明主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父爱情深)。再如《荔枝蜜》,开头点过“蜜蜂”后,转而写“今年四月„„”接着写:荔枝树——荔枝蜜——蜜蜂(详写:勤劳、短寿、懂事)。最后点明主旨(“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赞美奉献精神)。

结尾复又点题,突出主旨。如《背影》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再如《荔枝蜜》结尾:“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这样写出的文章,显得结构紧凑,中心突出。

(二)议论文

学生写议论文,最薄弱之处往往在讲道理上,以为论点提出后,只要举出若干例子便可“事实胜于雄辩”,于是就成了“观点+事例+结论”的“三段模式”。如《近墨者黑》,不少学生就写成了如下的“三段模式”:

第一部分: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引出“近墨者黑”的观点。

第二部分:(列举事例)

(1)孟母三迁之例;

(2)某留学生染上西方腐好思想、生活习气之例;

(3)某优等生由于和社会上一些小流氓来往,最后沉沦之例。

第三部分:作结: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了“近墨者黑”的道理。

这样的议论文,当然谈不上有多少说服力,不必说文章只强调客观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犯了片面化的毛病;就论证来看,文章只是罗列了三个事例,并没有作出令人信服的阐述。犯了“以叙代议”的毛病。

我觉得一篇好的议论文应包含“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以《六国论》为例:

起(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承(正面论证论点):“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齐人来尝赂秦„„城不得已。”

转(反面论证论点):“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

合(进行总结):“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三)说明文

上一篇:关于申请报废的报告(桌椅)下一篇:经济普查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