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

2024-06-22

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精选14篇)

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 第1篇

高中学生期中考试自我反思篇1

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中学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些进步,我认真分析了原因:

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

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 第2篇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用批判的、审慎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的思辨能力逐步增强,已初步具备了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

长期以来,课堂学习过于重视学习内容而忽视学习行为,而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又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不能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忽视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发现错题只知纠正答案,而不注重引导、挖掘错误的成因。

小学生如果具有反思能力,就能逐渐成为自律学习者,进行自觉有效地学习,从而增强责任心、自信心,使自己的学习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在纠错、改错中自然地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增长才干和智慧,塑造完美的人格。所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引导、训练和培养。

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与依据

1、课题界定:

关键词:巧用错题即巧妙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笔者认为,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善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我们更多的是把“错误”当成了教育的“敌人”,以致“不错”便是“成功”,“不错”成了我们不懈的“追求”;在实践中则把其重点放在分析错因、制定对策上。对待学习错误,我们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和策略。有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教师应巧妙利用这一“财富”,变学习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2、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

认知活动是学生自身的高级心理活动,对这个活动进行认知调控,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进行的活动无疑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反思的重要意义,教给他们基本的方法,提供必要的训练,通过反馈,矫正,使之内化,把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2)渐进性原则

反思活动是渐进的,从他律到自律,从单维到多维,从浅显到深入,从简单到复杂。正基于此,我们在对学生训练时,切勿急躁,遵循规律,分析阶段,逐步实行。既要有序,又要有层,让学生在反思活动中养成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

(3)可操作性原则

自我反思的操作既要考虑到能够及时反馈,便于操作,又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既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又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个性化原则

对学生采取针对性辅导,使不同条件和潜能的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上反思,获得相应发展。

(5)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操作流程 1.研究方法:

(1)资料及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资料及文献,奠定理论基础;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2)观察法:对研究课上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进行现场观察,并作好记录。

(3)调查法:在研究前、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对试点班进行专项调查,主要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

(4)经验总结法:①每堂研究课有实践个案,并做好小结工作;②结题阶段写好研究报告。

2.研究操作流程:

五、具体实施的策略措施:(一)理解新知 对比反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会发生错误。可以这样说,只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防错、避错,缺乏对差错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拓展认知范围、发现新知识的机会,使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制乃至被扼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利用错误进入积极地思考、探究、倾听与评判状态,让思维“动”起来。

(二)习题自查 分层反思 在课题实施前通过和个别学生进行谈话,调查分析了解到学生做完习题能自觉进行反思的只占8%,大部分学生做完作业就把作业交给老师批改,错了,返回订正,再送回老师批改„„有的甚至要这样循环来回数次。

为了使学生都能自觉的学会反思,我们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就采用“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方法进行反思自查。一看:要求仔细地看,读懂题目的意思;二想:想方法或计算法则;三计算:认真算一算;四检查: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对于优生,我们要求在作业完成后不要急于上交,而是要给自己提三个层次的问题:

1、我今天的作业与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浅层次的反思)

2、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中层次的实践反思)

3、当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问自己: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深层次的质疑反思)如果题目还有其他解法就写在旁边。如:一列火车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速度,行完全程千米,需要几小时?常规解法是先求速度,再求时间;而同学根据乘法、等分及包含除法的意义又得出以下两种求解方法:

如:一列火车2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速度,行完全程1800千米,需要几小时?常规解法是先求速度,再求时间:

A 先求1千米所需的时间,再求行完1800千米所需的时间: 1800÷(60÷2)B 先求1800千米里面包含几个60千米,再求行完1800千米所需的时间: 2×(1800÷60)

(三)典型错题 集体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于是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这是一条很好的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有了错题集后,我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充分暴露解题思路,讨论错误原因。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培养学生批判性数学思维品质。在实践中,我们分“容错——救失——利导”三步走:

1.容错。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学生在做题目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题,教师允许学生有错,并收集错题。2.救失。数学课上,我从学生的作业本中找出原题的两种不同的算法(第一位学生方法正确,第二位学生方法错误): 让学生观察后思考,到底哪一种算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至此,这道题的数学似乎可以了结,但我觉得还应该再进一步的思考。

3.利导。我抛出两个问题: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类题出错?②你觉得这道题的计算要注意什么? 生1:相同数位相加减。生2:满十应向前一位进一。

在教学中,我们容错,让学生以 “错”引“思”,以“错”促“思”,通过错误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得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四)勤写日记 课后反思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学生反思,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关键在于学生自己的内化,教师只是引导者、帮助者。于是,我就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让学生在反思日记中逐渐成长,成为一个自律学习者。下面摘录几则学生的反思日记,足以说明反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帮助。综上所述,利用“错题”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反思能力的研究,具用推广的意义。

六、研究取得的成效

1.增强了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具有了反思自己作业中错误的习惯。以前学生对作业错题,多数依赖性的改正。现在明确反思不仅能及时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一发现错题,就会分析并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并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题目,并在错题旁写出错误原因和经过反思后的正确答案。

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反思性学习的实践,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营造了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的环境,在数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使教与学的重心从获取知识,转向“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

3.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实践证明了学生在反思中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学习情况修改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通过各种反思性学习,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在学生的数学日记中体现出数学思考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双方均收益匪浅,尽管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1.建立的《错题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由于教师和学习小组长有时没有将典型的错误记录,导致某一学段的易错的题目未及时收录的《错题集》中。

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成长 第3篇

所以, 要想使学生的自我反思真正实现促进其自我发展的目的, 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目标

设定合理目标, 即确立怎样的理想自我, 它是学生自我反思的参照标准, 在学生自我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若理想自我设立不当, 必然会因为这一不当参照标准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通常情况下, 每个人都会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这是人之常情。但这些“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有时非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促进作用, 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这听起来好像有点违背常理, 让人不可理解, 但这确是事实。我班里就有这么一位学生, 从低年级起, 他的语文考试成绩从没超过四十分, 但进入六年级一学期后, 就基本能保持在五十分上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并不是我教学水平如何了得, 而是我帮助他重塑了理想自我。用那位同学自己的话说:我也想考八九十分, 可是我笨, 我考不到。因为“考不到”, 所以他放弃了———课文不读, 作业不做, 破罐子破摔。进入六年级后, 我对他说:“你认为你能考到四十分吗?如果能, 那就是了不起的进步, 我给你发语文学习进步奖!”结果, 整整一学期, 他都在为四十分而奋斗, 最终他成功了。我也兑现了我的诺言, 给他发了他有生以来获得的第一张奖状。拿到奖状后, 他在自己的成长日记中这样写到:今天, 我很高兴, 我拿到奖状了!我以前只能考到二三十分, 现在我能考到四十几分了。以后, 我要考到五十几分, 那样, 老师就会再发一张奖状给我。

当然, 也同样存在一些目标设立过低的学生, 他们对自我现状十分满意, 沾沾自喜, 还有的甚至自认为很了不起, 得意忘形。

上述这些不当参照标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屡见不鲜。所以, 要想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有一个合适的参照标准, 就必须引导学生设定一个合理的理想自我。

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自我

认识自我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 “了解自己远比了解别人更难”。著名故事《周处除三害》可为一例证:三国时的周处, 平时在乡里打架骂人, 横行霸道。人们把他和伤人的猛虎、兴风作浪的恶蛟并列为三害。他自己却不知道。一天, 他听老人说南山中的猛虎和长桥下的恶蛟是祸害, 便独自上山杀虎, 下河斩蛟。乡人以为三害同归于尽了, 于是相互庆贺, 这一幕正好被除掉了两害后回来的周处看到。他这才知道, 原来自己也被当作一害。他幡然醒悟, 痛改前非, 终名垂千古。这一史实告诉我们, 学生对自己不一定是最清楚的, 我们教师有义务帮助他们,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己。这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测试、谈话、相关活动等来加以实现。

我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 平时说话总是出口成“脏”, 而且还常对同学动手动脚, 所以常常引起纷争、打斗。一次班队活动中, 我组织同学以他为原型编排了一个节目, 展示不良习惯引起的严重后果, 同时再次找他谈论不良习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教育他改正不良习惯。结果, 他在当日的成长日记中写到:原来我在别人眼里就是这个样子?难怪他们都不愿与我一起玩呢。这就足以说明学生要想正确认识自我就必须有一个过程, 而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有时不得不借助别人的帮助才能实现。

学生只有既知道自己应达到的高度, 也知道自己已达到的高度, 他们才能通过自评找出与目标的偏差———通过自评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的目的也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三、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反思意识

学生设定了合理的理想自我, 也全面、准确地认识了现实自我, 却不一定都能进行自我反思, 因为, 有不少学生缺少自我反思意识。为此, 我们就得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我反思意识及能力。

在实践中, 我结合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平时养成记成长日记的习惯。所谓成长日记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感想、体悟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这当中, 尤其是以成功后的经验或挫折后的教训为主要记述内容。用这种写成长日记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既简便易行, 又能克服学生畏难的毛病。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 还是略现成效的, 这从我班D同学的成长日记《我的烦恼》中可见一斑:

我的烦恼

从小到大, 每一个人都会有烦恼, 我当然也不例外, 我也有着许多烦恼。

现在就有一个令我特烦恼的事, 它比任何一件事都令我烦恼。它就是———我的成绩怎么也提高不了。我以前立志要将自己的字写得端正一些, 将自己的作文写得好一点, 结果, 在我的努力下, 我都一一做到了。为这, 老师在班内没少表扬我———这使我感到很开心。可我的成绩总是不扎实, 不稳定。尽管我已经十分努力了, 可成绩还是在原地踏步。这件事令我烦恼极了!

时间久了, 我心里有了一个幼稚的想法:成绩搞得那么好干什么?又不能当上国家主席, 何必要在学习成绩上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何况, 我的成绩在班级里还算可以嘛。

然而, 这种想法很快就被身边的同学们那种紧张的学习氛围及父母、老师严厉的目光击得粉碎———我怎么可以有这种不求上进的想法呢?男儿当自强!

现在, 毕业考试将临的氛围越来越浓, 各门功课的作业压力也越来越重, “得过且过”和“男儿当自强”这两种不同的想法在我内心深处时刻激战着, 它们搅得我心烦意乱, 无所适从。

唉, 烦恼就像一块泡泡糖, 一旦被它粘住, 就别想把它从脑海深处清除!

唉, 主啊, 帮帮我吧, 阿门!

从D的这篇成长日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和烦恼, 但我们不必为他担心, 因为在那字里行间, 涌动的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 所以, 那烦恼只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它是暂时的, 很快, 取而代之的必将是喜悦, 如同把字、作文写好了之后的喜悦一般。

反思: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呼唤 第4篇

一、在解题过程中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解题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过程。解题是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普遍方式,我们教师的指导行为往往是伴随着解题过程而进行的,但许多教师只注重了解题的结果,而忽视了解题的过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学生参与解题的真实的历程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只有当这种历程是正确的、规范的,才能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方法,至于解题的结果,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教师除了注重学生对解题的参与过程,还应当加强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以便在对知识加工、重组时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二次创造。如教学“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当学生按照常规思路利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时,我并没有让问题画上句号,而是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解题过程,寻找更为快捷的解题策略,学生在观察和反思中终于发现了“半径平方差”这一切入点,从而开辟了解决环形面积计算的另一条途径,这就是学生反思创造的结果。

二、在操作实践中反思

数学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根本之处在于,数学知识的获取是靠学生的操作实践实现的,如果把数学知识和方法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即使记住了也不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此教师不可以自身的教学行为替代学生的操作活动,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发现知识,从而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加强过程反思,在反思中拓展知识,形成新的、正确的,甚至教材中尚未提及的认识,这样不仅使课堂的知识储备量超出了预设范围,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有利的伏笔。学习“平行和相交”一课时,我让学生以画图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两根直线的位置不是平行就是相交,我没有应答,而是让学生继续以摆小棒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或许受画图的影响,依然认为两根直线的位置不是相交就是平行,这时我点拨学生反思一下方才的操作过程,是否将小棒拿起置于空间中进行摆放,这时学生顿时发现,空间中的两根直线除了平行和相交,还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不相交也不平行,这其实是高中立体几何所涉及的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已巧妙地予以渗透。

三、在错误体验中反思

人一生中犯错在所难免,学生的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在解题时出错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是否及时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形成正确的认识。学生的错误体验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负面资源,因为它能够提醒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激励学生在不断受挫的过程中完善自我,甚至超越自我。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错误绝不可以用教师正确的答案填补,或以教师简单的讲解草草了事,而必须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去发现,去改正,这一过程是相当重要的,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消化、巩固知识,教师千万不可好心办坏事,而让学生从小有了依赖的思想,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一位教师上“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被除数和除数后面都带有若干个0,于是这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计算,结果出现了问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几个O,商不变,但余数也随之去掉几个0,结果自然是错误的,于是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计算过程,反思错误所在,并以验算的形式比较,终于发现余数是不能随之去0的,这一正确认识完全是由学生在反思中自觉形成的。

四、在交流评议中反思

数学课堂中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结论正确与否,却很少关注学生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态度、方法、情感、意志等,其实学生解题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也是检验课堂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尺度。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重视学生相互间对于解题过程尤其是解题方法的交流和评议,有了交流才能更快地促进发展,有了评议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在交流评议中反思解题过程,往往能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捕捉并发现方法的优劣,从而形成一条最有效、最具价值的解题渠道,让数学学习不再复杂,让数学课堂不再乏味,让学生在分享成功的体验中实现知识和快乐的双丰收。如解决这样一道题:52+79=?学生们都计算出正确的答案131,但交流中发现学生们解题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用传统方法列竖式计算,有些学生将算式分解成50+2+79进行计算,有些学生将算式分解成52+80-1进行计算,还有学生将算式分解成50+2+80-1进行计算,于是我让学生反思这些方法,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们一致认为最后一种方法最方便,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交流评议的过程,又岂能实现最佳方法的共享?

期中考试自我反思 第5篇

1.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只有地基打牢固了,高楼大厦才不会倾斜;只有走稳了,才会轻松地跑。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不要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更不能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比如学习数学时,我就先做那些基础题,熟练的掌握公式,之后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这样,你就能打好基础,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就上来了。

2.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死记硬背。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学英语,一个句子可以用多种方法去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使你的大脑思维更加活跃。

3.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马马虎虎。

考试后自我反思 第6篇

成绩其实应该还有提升空间,通过这次考试,我总结出几点要求:

一、抓基础

基础都是一些客观的东西,比如字词注音解释、古文翻译、古诗默写、课文还原,这都是课本上出现的东西,一般考试出题不会太脱离教材,所以复习时首要任务是把基础抓牢,这是最简单、最容易得分的。

二、做阅读

阅读一般会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不一定会出比较深、难理解的题,课文也一定会考,一些死规矩,如“修辞手法”、“说明方法”都有固定答案,做题只需要往里代入。

三、文言文

大多数都会出教材中的文言文,要极注意通假字,名词做动词,活用词和古今词意不相同的地方,这是考,翻译也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点。课文理解时,应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背诵。

四、作文

一般出的题目一定是有代表性的,考试时没时间打草稿,应列题纲,适当引用和修辞会使作文妙笔生花,着重于修饰自己的开头与结尾,最后一定要扣题。

初中考试自我反思 第7篇

反省自我是对自身错误的认识,也是想要进步必备的条件。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做事总是很冲动,完全不考虑后果,总是自以为是,就像前人议说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错误与不满,永远也看不到自身的缺点。”有人说:人不怕犯错误,重要的是会反省自我,从而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而如果犯了错误还不承认,不会自我反省,那么只会让错误一直蔓延下去。

一个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自我反省的人,必会不断完善自己,取得进步。被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绘画,诗歌,学识等可谓独一无二,卓然超群。然而,他曾有一段时间骄傲自满,不思进取,所以,他的学识曾一度徘徊不前。直到他看到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彻底震撼,开始反省自我,并通过自己的勤学和不断努力,终于奠定了“第一才子”的地位。

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 第8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的洛阳市4所中学的250名在校生,共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9份,有效回收率95.6%。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32人;城市学生151人,农村学生88人;初中生119人、高中生120人。

2.研究工具

(1)考试焦虑量表

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Spielberger (1980)编制、王才康(2001)修订,共包含20个题目,每个题目均采用4点计分,按照“从不”、“有时”“、经常”“、总是”依次计1- 4分,该量表信效度良好[14]。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为0.914。

(2)自我接纳量表

该量表采用丛中、高文凤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中的自我接纳分量表,包含8道题目,每个题目有4个选项(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该量表信效度良好[11]。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为0.792。

(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该量表由德国临床心理学家Schwarzer及其同事(1981)编制、王才康(2000)修订,共包含10个项目,各项目按照“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依次计1- 4分,信效度良好[15]。 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为0.863。

(4)自尊量表

该量表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是最常见的自尊测量工具之一。该量表共包含1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方式(1= 非常符合,4= 很不符合),信效度良好[16]。本研究中量表内部一致性 α 系数为0.801。同时收集调查对象性别、年级、生源地等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

3.施测程序与统计分析

施测过程:将所有问卷装订成册进行团体施测,在确保调查对象清楚指导语后由其进行匿名作答,作答完毕所有问卷当场回收。统计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进行管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程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结果

1.中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接纳与考试焦虑的基本情况

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考试焦虑平均得分位于中等焦虑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接纳的平均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显示: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生源地差异均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而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初一(32.72)和高一(36.41)学生考试焦虑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于初二(37.21)、初三 (40.10)和高二(42.68)学生(均P<0.05),初二、高二 、 高三学生 考试焦虑 之间则无 显著差异 (均P>0.05)。此外,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而自尊、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无统计显著性;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而自尊、自我接纳的生源地差异也无统计显著性 (见下表)。

a 代表 P<0.05 b 代表 P<0.01

2.中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接纳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显示,考试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接纳均具有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显著正相关,但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接纳的相关无统计显著性。以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 自我接纳为自变量,考试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接纳、一般自我效能感进入回归方程,共同解释了考试焦虑总变异的14.8%(F=21.722,P<0.01),其中自我接纳的解释力为12.7%(约占86%),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解释力为2.1%(约占14%)。而自尊未进入回归方程,即自尊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解释力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与建议

1.中学生考试焦虑及自尊、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的基本特点

本研究显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性别与生源地差异均不显著,而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入学年级(初一、高一)考试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初一与高一作为入学年级有其独特性,入学年级学生往往对新环境充满期待,同时在新的学习阶段中经历的考试与考试失败还很少,其学业压力处于低谷缓冲期,从而考试焦虑也相对不突出[18~19]。但也有研究显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年级差异并不显著而性别差异却显著[19],即不同研究结果间尚存分歧,究其原因可能与其他变量(比如学习压力水平高低)的中介或调节作用有关,这还有待深入探讨。另外,本研究显示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及自我接纳的年级差异均不显著,其中自尊、自我接纳的性别与生源地差异也不显著,这显示自尊、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接纳均是比较稳定的个性成分。此外,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生源地差异均显著———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中学生对自己能力的预期较高,这与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来源理论相符合。

2.中学生考试焦虑与自尊、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接纳的关系

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显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接纳与考试焦虑的相关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这与以往研究保持一致。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纳入自我接纳变量后,自尊对考试焦虑的解释力失去统计显著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考试焦虑的解释力也变得很微弱(2.1%),而自我接纳对考试焦虑的解释力最强,达到12.7%,占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接纳对考试焦虑总体解释力的86%,这说明在自我的相关维度中,自我接纳才是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方面,这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自我接纳指个体在情感上、态度上对实际自我的悦纳,有研究指出,自我评价与自我接纳相对独立,低自我评价个体也可以是高自我接纳的,而高自我评价个体也可以是自我不接纳的[11]。因此,即便个体自我评价水平较高,如果自我接纳程度不高,比如还希望有更完美的自我表现或不允许自己出现错误,则可能对考试成绩有不合理期待,从而产生较高考试焦虑水平[20];而即使自我评价较低,如果自我接纳水平较高,个体对考试成绩就可能无明确期待,其考试焦虑水平也不会很高,这与现实中有些学业成绩不佳的中学生对考试淡漠、不关心的状况相符。

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9篇

一、自查自悟——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意识

评价首先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一阶段学习的回顾,对自己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也不是一个分数,这是各方面的自我评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己出色的方面,认识自己不足的地方,想出改进的方法。

1.自查学习成效

要充分利用“评价与反思”表,引导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成效,这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反思意识的第一步。例如,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时,可以先出示“评价与反思”表(略),让学生观看评价表思考,然后逐条对照,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清楚自己在学习时的表现。简单的量化操作,方便快捷,学生对自己的弱项与强项有条可依,一目了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

2.自悟突破难点

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部分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这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自主突破难点。例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梯形的面积计算是难点,教学时应让学生回顾、反思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让学生从中悟出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还让学生反思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构建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使之系统化。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反思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和联想,揭示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立足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在教学“评价与反思”这一部分内容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改进、优化,从而提高“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就某一单元而言,评价与反思活动也并非只是在学习一单元之后展开,应贯穿于整个单元学习的始终,落实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1.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在提出学习任务时,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搜索、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的探究方法。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中,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后,学生掌握了剪、拼、割、补等方法,体验了“转化”的思想,在后续“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学习中,只要引导学生反思上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反思的优势所在,乐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反思,有利于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2.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抓住学习上的错误,及时引发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更深入的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应当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3的倍数,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刚开始研究时,有的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教师: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这时,教师不及时作出评价,而是提醒学生再分析、尝试、反思,或者通过小组交流来解决。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否定了这一错误的结论,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矫正了偏差,使探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最后经过不断的尝试、反思、排除,学生终于找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体验到因不断反思而带来的成功喜悦,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反思。

3.在交流总结时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数学规律性的知识,常常蕴涵大量的信息,在学生的理解中往往又会表现出与个体经验相关的自身特点。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来源于学生思维中的各种信息,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并使之成为进一步思考的资源。例如,在“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评价与反思”的教学中,可以出示这样的题目:在18、35、50、75、82、90、102、135、210这几个数中,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有因数3,又有因数2?哪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和5……这样处理,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知识间联系的作用,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三、延伸互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习惯

1.拓展延伸,深入反思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因此,在“评价与反思”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借助其他载体,引导学生深入进行反思。例如,在教学“认识圆柱体”这一单元的“评价与反思”时,有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开放题:在一个圆柱体上任意切上一刀,露出的截面是什么形状的?经过师生的交流后,共同整理出以下几种答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和三角形。但是在第二天的数学周记中,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老师,我们都错了》的小短文。他写道:“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在圆柱体上任意切一刀后露出的截面。傍晚放学回家,妈妈为我准备了我最喜爱吃的火腿肠,让我先填填肚子。我刚准备吃,突然发现如果把火腿肠两端切平,刚好是一个圆柱体,我可以来检验一下咱们的结论。于是,我就动手操作起来,可是不管怎么切,只能切出前面三种答案,后面两种始终切不出来。我认真地观察起来,发现无论怎么切,梯形和三角形的两条腰始终是两条弧线,因此是切不出梯形和三角形的。”可见,学生的反思意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2.互动评价,取长补短

自我评价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当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商、评价。由于评价主体与对象之间更具平等性,评价结果就更容易被认同和接纳,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总之,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评价与反思”这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末考试自我反思左右 第10篇

快要期中考试了,我们开始紧张的复习中,每天除了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

其实,考试对我来说很紧张,我也想要个好成绩。妈妈告诉我:“只要认真,仔细。”

终于,星期五我们结束了考试。我的心理好像有一块石头落地了。但是,我还是害怕,不知道这次考得怎么样?希望有一个优异的成绩。看来以后,我要上课认真听讲,多读、多看、多练。

期末考试自我反思左右 第11篇

我笨吗?我没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吗?我这一次考试失败了!我怎么会这样?我粗心了吗?我一定要加油,我不会永远做在后面的孩子!

这是我一次失败的感受,充满悲伤的感受,也许这是上天给我的一个泄露我成长秘密的教训;也许是风姐姐把我的笔变成了做什么事都会失败的那个人,可是我不能泄气,我要继续向着我的目标前进!加油!我一定能行!我对自己说。

期中考试之后的自我反思 第12篇

我很荣幸能进入一个新的年级,感受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从一开始,我就害怕电脑。四个月后,我能感觉到,也习惯了。对我来说,学习技术是个难题,但我看得出来,其他同学也能学,我也鼓起勇气,努力让自己理解,更了解。在这里,虽然没有老师指导我,教我如何学习,但我正式明白了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的重要性。而且因为这样,我有了无限的选择,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几何画板和虚拟世界。虽然什么都学不到,但我知道技术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

每次和别人交流,我都觉得自己每天在学校一无所获,但是当我总结学习,收获成绩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到,我并没有白白的度过四个月。

我喜欢数学,同时又怕自己听不懂,学不会。事实证明,大学数学真的很难,我在学习中也遇到过困难。等我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预习课程,老师讲的时候勉强听懂。问题是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不能套用老师说的话。真的不想做不饿这个基本问题,但是又不行了。我不得不努力思考例子,慢慢分析,总结它们的解决方法。如果我做得多,我会逐渐重用他们。在学年开始的时候,我可以花很多时间做这样的程序,但是到最后越忙,我就挤不出时间预习,甚至没有时间课后练习和提问。上课的时候只能接受老师这么少的信息,没有时间巩固。而且数学内容也逐渐变得难了。终于,我到了低谷。当时我只好简单放下数学,然后在最紧急的工作结束后抽时间复习。那是一段艰难的复习时间。有时候几个小时只做了20多道题,但是坚持下来,基本恢复了丢失的内容。

英语学习也是一个难题。我一直讨厌英语,也学不会英语。英语分级考试考两分很正常。以前考试还过得去,但是自己学的不知所措。在了解了英语考试的形式后,我开始转移以前的学习重点。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我开始喜欢说英语,有些喜欢学习。我觉得这首诗是一个好的开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有所收获。

我觉得这是个很简单的科目,考前可以背一下。期中考试给我敲响了警钟。学好任何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信息技术也不是。所以期中之后,我更加用心的学习。虽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但是这些知识可以让我对计算机有更深的理解,不仅仅是在初期使用,还可以把一些理论和实际操作联系起来。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没用。比如思想教育可以提高我的思想修养;体育课教会了我如何科学锻炼…

学生自我反思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第13篇

关键词:学生自我,反思,班级管理,教学应用

随时掌握班级情况,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 学生写“周反思”是我长期坚持下来的进行班级管理的方法之一, 随着班级管理的进一步细化, 特别是学校法制安全工作的重点化, 近几年我要求学生进行“日反思”。 事实证明, 周反思能让学生主动有效地提供班级管理中的动态信息, 日反思能帮我及时了解全班同学一天的作息、生活及学习情况;适时进行活动反思能帮我及时解决班内突出存在的问题。 若我们在不同时段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事件都能有所反思, 如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分组反思我们身边的陋习, 从而倡导学生从自身做起, 争做文明礼仪小公民;在自习吵闹无法根治时, 组织学生反思吵闹带给我们的危害与利益, 从而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吵闹的害处, 为创造和谐文明的班集体奠定基础, 期中考试后让学生反思考试中的得与失, 使学生改变学习状态等。 这种反思活动能在不同时段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不但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而且有利于师生共同创建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一、让学生学会运用日反思, 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

我们经常抱怨, 现在的孩子不会学习, 不会思考, 经常丢三落四, 生活自理能力弱。 新课程倡导把教室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关键是让每个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思考, 尤其要学会反思。 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要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教会学生对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回顾, 通过自我反思和家长评价带动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 为让学生的反思有价值、有成效, 多年实践中我努力对日反思表格进行不断探索与设计, 最终形成固定模式, 取得良好效果。

引导学生用日反思表格记录下每天平安回家路队的表现、作息时间的遵守、课内外表现、语言文明、知识的掌握、自我评价、努力的方向, 以及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真实想法, 得失成败及改进措施。 我的想法与做法在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七年级的尹兰同学在今日收获中写道:今天我学习了教育储蓄, 我知道了存款分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式;知道了国家规定:国债的利息不纳税, 其他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知道了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并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储蓄问题。

通过这样的反思, 学习上不但能对当天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而且能让学生及时发现在课堂学习中遗漏的知识、以便做到查漏补缺;生活上, 及时发现身上不良的行为习惯, 从而提醒自己逐步改正, 让学生身上的陋习一点点消失, 让学生看到自身变化, 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二、通过周反思构建信息常通渠道, 促使班级管理常规化。

学生升入初中后, 因课程较多, 活动少。 每一节课都有老师上课, 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机会不多, 找学生谈心就没有时间, 只能是通过自己上课或集体活动观察学生、了解班级动态。 要及时翔实地了解班级情况只能通过与科任老师交流或批阅学生的周反思获取大量班级信息。

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 很看重同学间的友谊, 哥们儿义气重。 尤其是当班里出现问题, 一旦老师追查, 很少有人主动承担, 更不会有人站出来当面指出是谁的问题。 但他们心底阳光, 有集体主义责任感。 为了同学的面子, 只能用纸和笔反映班上的情况, 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反映的真情实况, 就要在周反思里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尊重或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 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 反映的问题越多, 就说明关心和热爱这个集体的学生越多, 我们对班级的了解就越深入, 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及时更有效, 也能让那些平时自觉性和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时刻提醒自己, 加强自我约束, 因为他们时刻都会感到被许多双“眼睛”盯着。

批阅周反思虽然增加了工作量, 但会让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及时讲清班内突出存在的问题和个别学生身上的问题, 班主任就能及时分清疏重疏轻, 根据反映的情况, 通过调查有理有据地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决定哪些问题适合集中在周会上解决;哪些问题适合通过组织活动解决; 哪些问题只需要适时做个善意的提醒让学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必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才能在不会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得以解决。

三、反思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 有助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青春期教育是当前家长最关注也是最头疼的话题, 初中生正处在这一特殊时期, 他们有许多困惑和烦恼;有因青春期的叛逆对家长和老师管教的“怨恨”, 有对青春期成长的好奇和敬畏。 而某些父母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唠叨和指责的层面。 我们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及时与学生交流,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所以让学生在反思中向老师诉说, 不但不会给学生思想上造成压力, 反而会让学生通过冷静思考, 细致、具体地说明问题;同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考虑该如何和学生交流。

家庭教育需要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走出心灵的误区, 班级管理中更需要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共建和谐集体。 当班级没有获得流动红旗时, 他们会通过周反思替你分析原因;当举行重大活动时, 他们会通过周反思给你出谋划策;当获得荣誉时, 他们会通过周反思与你同苦共乐;当遇到困难时, 他们会在周反思中向你诉苦; 当感到困惑时, 他们会通过周反思向你求救;当对老师有要求时, 他们会在周反思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希望。 总之, 这一切在面谈时都往往无法做到, 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得到学生真心的诉说, 这样的交流不但增强了师生间情感交流, 而且极大地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学生的心目中, 老师有时像严师, 有时像慈父, 有时更像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地交流, 学生即使心中有怨愤也将被老师的诚心感动, 更会感谢老师给自己留下了面子, 解决了问题, 还维护了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

四、选择不同时机适时进行反思, 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

2015年学校开运动会, 在男子1500米的赛道上, 我班的刘鹏同学被旁边同学突然绊了一下, 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但是那一刻,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爬起来, 继续比赛, 不断地超越前面的对手, 最终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到达终点后, 我才发现他的膝盖被蹭破, 手掌也流了很多血, 而且有诸多小石子嵌入。 当天活动总结时, 我说:“今天我们班的成绩非常理想, 我为这个集体骄傲, 因为我们班不仅有很多积极拼搏的运动员, 更是拥有像刘鹏这样为了班级荣誉而‘轻伤不下火线’的同学, 我们不仅要把掌声送给班上的每一位运动员, 更要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他。”掌声响起, 他哭了, 在摔倒的时候他严然就是一个“男子汉”没有流一滴泪, 但在此时已是泪流满面。 借此,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反思的题目:“今天, 如果摔倒的是你……”第二天, 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 弱小的学生说我等人把我扶下去, 我可能不会再坚持;有的女学生说我肯定会哭;有学生说我会像他一样坚持走完;也有学生借此说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并呼吁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事, 积极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气氛热烈。 这么好的赛前动员, 我还能说什么? 随后的比赛中, 我不但看到了奋力拼搏、挥洒汗水为班争光的运动员, 更欣慰的是看到了不怕太阳暴晒为运动员加油的拉拉队和跑前跑后端茶送水的后勤服务队, 我真心为他们的懂事而感到高兴。 在总结会上我肯定地对学生说:“我们努力拼搏到了最后, 也笑到了最后, 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同学们的坚强、勇敢、无私、互助、奉献、热爱集体、珍惜荣誉, 让我感到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 更是一个无坚不摧的集体。 ”掌声再一次响起, 还是那样热烈和自豪。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 选择合适的主题, 让学生深入反思, 及时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更有利于班级管理。 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 我对学生的成绩做了认真分析, 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的退步很大, 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于是在班上组织召开一次“反思期中考试中的得与失”为主题的班会课。 每个学生对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了细致透彻的反思。 让我记忆尤新的是一个叫寇鸿的学生, 他在发言时声泪俱下, 让每个人都为之动容。 他这样说:“从小到大, 老师都说我聪明, 就是太懒, 只要勤奋一点, 完全可以学得很好。 可我总是很自信, 不以为然……考数学时, 写完最后一题, 还有半个多小时, 然而, 我抱着极度自负的心理, 认为前面的题很容易, 无需检查, 只检查了最后的大题。 结果基础题丢了二十多分, 虽然最后一题我拿了全班最高的九分但……我也知道, 本学期, 我的学习状态差,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走神, 下课就知道玩, 作业也不认真写。 周末只有电视和小说, 完全没有复习与预习, 连每天的作业, 都要在父母的催促下完成。 懒、自大、粗心和贪玩, 让我觉得我对不起每天辛勤耕作的父母, 看着他们日渐佝偻的腰, 我真是……”

班主任是什么? 班主任是心理咨询师。 发现学生的病症后, 诊治时要因人施教、持之以恒、循循善诱。 尤其是通过运动会、考试、自习吵闹、迟到等活动, 学生从活动中及时反思解决问题, 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又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学生的反思认识更深刻, 更有助于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利用活动处理各种班级问题时, 班主任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方法结合起来, 特别是要遵循心理规律, 注重心理辅导, 通过教育、自我反思,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从而反思自我, 完善自我。

总之, 教育的对象不是任人摆弄的工具, 而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有思想、有认识的青少年。 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通过自我反思, 辨别对错, 自己寻找方法。 老师只要积极引导, 就能取得很好效果, 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正荣.一线班主任工作法[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10-1.

[2]刘正荣, 苖风山, 刘同珂, 齐向东.中小学班级管理从技巧到技术[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09.

学生考试自我反思报告 第14篇

一、引导学生认识错因,诱发学习主动性

我通过连续一周把孩子们在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中的计算错误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分类整理,最终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在一周的统计中只有11.36%的错题属于这类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得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忘记汇报得数、漏写符号、擦掉正确答案、忘了进退位,看错运算符号,小数点错或忘记点……这类错误占到错误总数的88.64%。

收集到学生错误的第一手资料,在一节数学课上,我故作郑重地对学生讲:“今天我们一起来当一回医生,给有些算式看看病。”谁病了?孩子们好奇心都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出示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错误。每一个问题我都让学生们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到了第三题,班里有一个孩子就说:“其实,这些错都是因为太马虎了。”“总结得非常好,那马虎大意这种病该怎样治呢?你是不是也得过这种病呢?”教室里很静,显然孩子们在思考自己的问题。

接着,教师又讲了前苏联的科学家点错小数点使航天飞机机毁人亡的故事。在这个环节,教师的目的是将孩子的问题充分暴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和认真细致的重要性,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因为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播下思想的种子,这就是要提高认识,产生自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愿望和信念,让信念变为行为,最终转化为习惯。这次行动初见成效,当天再做计算题时孩子们变得小心了,计算题正确率有所提高。

二、组织学生同伴互助查找错因,提出解决办法

在学生认识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后,我在全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计算月活动。为此制定全班近期的学习计划:每天利用早读时间(l0~15分钟)在数学作业纸上完成4道计算题,每题记一分,看谁每天能得满分。这样每周能做20道题,一个月共做80道题。

每天,学生都是在一张新的数学作业纸上做题、改错,由我收集在一起。一个月后,我再把学生们在20天做题用的20张数学作业纸全部发给孩子,每个人按日期整理好自己的作业。然后,又发一张新的数学作业纸作为封面,帮助每个学生的把封面和作业装订在一起,形成自己的一本计算练习册。请孩子们在自己的封面上记录:共做题()道,正确()道,错误()道并分析错误原因。

在寻找错因的过程中,实行小组合作互助,3人为一小组全班共分成14组,每组组长带领大家逐一分析每个同学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写在题目边上,每人将自己的错误原因分类后记录到封面上。最后,全班汇总。经调查,全班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抄错题;②看错数或运算符号;③书写不清;④忘记汇报得数;⑤计算方法混淆,例如把加法用乘法口诀做;⑥计算法则不熟;⑦其他,如改错时把正确答案不小心擦掉。

学生在帮助他人查找错因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开始自觉思考解决的办法。我把学生们的错误原因分别写在纸上,把每张纸都剪成石头的形状,然后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绊脚石,我们想什么办法跨过它呢?针对不同问题,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抄错题——“一步三回头”,即抄横式时回头看书或黑板,对照有无抄错;抄竖式时回头对照横式,写完结果看竖式。

计算方法混淆——认真审题,看清符号

计算法则不熟——找老师或同学再讲一遍,要仔细听,再做练习

书写不清——将书写作为评分标准的一项

养成完成作业检查的习惯,在检查后,在作业后面写上:我己经进行了检查,共查出( )处错误(或没有错误),再自己签字。

孩子们的分析和发言使我们出乎意料,我们欣赏孩子们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希望他们养成的作业检查习惯一直没有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没想到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自己展现出来。我们最后总结,这些错误归根结底是由马虎粗心,在学习上还欠缺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我们把“认真细致”四个字写在一幅事先画好的坦克图上,贴在黑板上,并告诉孩子,如果你们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就会像驾驶坦克一样成功地跨过这些绊脚石。

三、开展班级竞赛,巩固前期成果

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调动积极性后,全班又进行了解决办法的演练,开展每日无错题活动。我先给孩子们每人单准备了一个计算本,每天出4道题,一周共20题,如果当天无错题就不用写当天的计算作业了,如果一周计算无错题周末就不留数学作业了。孩子们对计算的重视程度立刻加大了,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先前提出的解决办法做题和进行作业检查,配合活动还印发了小奖状,班级中形成了一股计算热潮,学生做作业时明显细心多了,错题少了,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血站四帮四促工作措施下一篇:精细化管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