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

2024-05-27

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精选6篇)

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 第1篇

语文教学: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人的品格、底蕴,培养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们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起来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目前语文课堂缺少哲学层面的读解,尤缺悟读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讲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性力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妄尊自大,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méng@①méng@①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爝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我们想说,这盏明灯,名字就叫诗意!

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 第2篇

本色之一:语文课要充分体现读的特点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例如教毛主席的《政论两则》,对初一学生无需做过多的文体分析,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读等形式,读出毛主席文章特有的议论风生,读出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的语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本色之二: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工具性到人文性,再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克服了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浮躁与功利的弊病。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那份用心和敏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最忌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学生后教师点破。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教师的罪过,是语文学习的悲剧。叶圣陶先生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他强调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有道理。相反,通过大量阅读、感悟和体验,举三反一,同样有道理。儿童从咿呀学语到会自如地说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在初中时和现在同样阅读《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感觉自然迥异,这里面有个阅读年龄的问题。

内化过程不全是靠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外力能奏效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灵历程,主体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体会月下荷塘的.静美和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态。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只是理解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更要领悟在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尽管孔乙己不愿脱下长衫又有些坏习惯,但周围的人竟是如此不公地对待这样一个苦人儿,竟是没有一点同情与怜悯!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读高士其的美文《笑》,要在诵读中让学生体会笑在学校、笑在家庭、笑在我心里,读出会心的微笑,读出舒心的大笑,懂得笑口常开,笑对人生。读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疏通文字语句固然需要,更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抛开把读书当成步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说,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语文教师再也不能囿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要善于引导与点拨,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甚至异端邪说,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加宽泛的大语文教学。

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 第3篇

2014 年3 月, 武汉市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室为了全面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及教育质量, 深化本色课堂行动研究, 开展了“江汉区小学学科基地校建设”工作。课程基地建设对于我们而言,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如何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扩大课程改革成效的影响和辐射面, 带动学校的改革创新和主动发展, 成为我们华中里小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此次课程基地建设的良好契机, 我们将在已经取得的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 全员参与, 群策群力, 深入推进。

我们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是要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成长,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供必要条件。课程基地建设给我们提出了三大任务:立足本色课堂, 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教学环境;深入实际, 加强调研, 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在科学发展中强基提质, 聚势进取, 着力提高学科基地校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一年来, 我们从制定计划———分部落实———初见成效, 一步一个脚印, 一年一个台阶踏实前行。我们始终坚信: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二、回顾———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一) 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落实《江汉区小学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试行) 》, 抓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一关键点和学科基地校这一发展平台, 整合资源, 共同研修, 共荣共进, 通过深化本色、高效课堂行动研究,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科核心能力。

(二) 组织机构

兼职教研员:王丹雪

组长:罗晓 蔡巧凤

副组长:曾小琛

(三) 现状分析

我校有18 位语文教师, 语文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7 人, 形成了老、中、青语文骨干教师梯队。教师们德正业精, 老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中青年骨干教师正在发挥引领作用, 多次参加市级赛课, 青年教师好学爱学上进, 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语文骨干教师进一步稳定、全面的发展, 推进新教师尽快入轨并成为骨干教师, 推进语文学科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四) 建设基础

1.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

学校是国际湿地教育实验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国家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学校。我校多年对于“生态”的关注和探索, 化作了“教育生态化”之办学理念, 为我校开展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学校悠久的文化积淀

学校从1950 年办学至今, 从以前的“绿色校园”到现在的“生态校园”, 一脉相承。目前, 学校正处于着力推进“优质”生态课堂的机遇期, 致力于“彰显‘生态’特色, 追求‘本色’课堂教育”, 我们期待, 在承认多样性、珍惜独特性、强调关系性、构成和谐性的教学生态中, 让师生各展风采, 各显魅力, 呈现生机勃勃、美轮美奂的教育美景。

学校在发展的长河中, 积淀了悠久而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语文课程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3.实力雄厚的语文师资

我校语文组有四名区学科带头人, 三名区优秀青年教师, 是学校示范教研组, 曾获江汉区优秀教研组、江汉区优秀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基于以上思考, 我们学校积极开展“生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和学校60 年历史积淀, 构建具有鲜明风格的语文课堂, 实施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教研活动, 用语文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来涵养学生的品性, 提升学生的素养, 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 通过学科建设, 真正将语文课程建设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精神平台。

(五) 基地涵义

我们所建设的语文学科基地, 将以“潜心本色语文课程, 浸润诗意生态课堂”为核心理念, 构建体验式大语文学习体系, 让语文学习回归生命的原点。

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层涵义:

有生命底色———语文课程是历史文化的沉淀, 是生命流淌的印记, 涵养学生生命, 是具有生命底色的课程。

有个性妙色———语文课程基地建设, 意在提升师生语文素养, 发展师生能力特长, 让学生和教师在语文课堂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彰显自身独特妙色。

有自然本色———语文即生活, 拒绝浮躁, 追求宁静自然。课堂教学应具有自然本色, 即“行”如流水, “魂”然天成。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遵循课堂教学规律, 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构建朴实、本真、自然、和谐、美好课堂, 方能真正体现语文滋味, 累积语文正能量。

有校本特色———学校由“绿色”课堂到“生态”课堂, 60 年办学历史, 培养了无数精英, 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办学风格。基于“师生共生共荣、有效促进均衡发展”的语文课程新境界, 将充分彰显这一特色, 使学校发展再展辉煌。

(六) 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构建体验式大语文学习体系, 实现语文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地成长。

2.具体目标

(1) 实现语文环境育人

环境是一种文化, 学校走廊、院墙改造成生态文明教育宣传长廊, 定期更换宣教内容, 向学生、家长、社区宣传生态文明, 将学校的生态教育文化延伸到社区, 让社区居民受到生态美的熏陶。同时, 学校将着眼语文软环境建设, 结合“诵习练”工程, 实现语文环境育人。

(2)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

本着对“本色生态”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追求, 学校将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立足课例研讨, 不断总结、反思、提炼, 探索能体现“本色生态”理念的语文课堂教学路径和方法。

(3) 培育语文学习能力

课程基地建设不仅在于改进语文教学, 更是为了转变学习方式, 培育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包括语文阅读概括能力、信息筛选整合能力、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等, 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4)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语文课程基地建设, 锤炼语文教师的专业基本功, 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促进语文教学更有效、更优质。

(5) 形成学科互推合力

在建设以“本色生态”为灵魂的语文课程基地的同时, 学校将融合其他各学科的力量, 助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同时, 语文课程基地也将发挥其辐射作用, 促进其他学科或其他地区各学科教学的优质发展。总之, 形成学科合力, 互推共荣。

三、历程1———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人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再到琅琅书声滔滔不绝, 都是在积累中一步一步成长的。所以如果有人问语文是怎样练成的, 一言以蔽之———积累。

我们在学科基地校的建设初期, 就是学习, 学习, 再学习, 在学习中积累。

1. 与专家对话———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我们追求“本色课堂”, 实现“生态教育”。学校把“用优质的生态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学习一, 专家授课, 开阔眼界

一年来, 我们聘请了许多专家对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

武大的唐兆子教授, 环保大使徐大鹏老师, 基于“生态”的概念针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讲座。老师们听后, 跳出了狭义的“生态”概念, 深化了对“生态”教育的理解, 明白教育生态学是由自然环境学的生态理论衍化而来。

市教研室主任李光杰, 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 要用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待教学生态。

市语文特级教师李天恩, 用案例对比让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本色”课堂。

区教研室主任陈怡, 就国家教育部2014-2016 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方向和整体框架进行了解读;同时对教育评价的基础性理论和“EQA”评价方式进行了介绍。报告强调了教育评价的诊断性功能, 认为学科教学要关注“三维”目标, 学生成长注重“五维”目标。此次报告会开阔了华中里小学全体教师的理论视野, 加深了对教育评价和考试改革的理解。

区教研室段娟老师、陈峰老师、朱仁望老师等, 他们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

根据专家的引领, 结合我校的生态教育理念, 学校初步确定了优质生态课堂的内涵, 即:以师生发展为宗旨, 以学生需要为准则, 以问题解决为纽带, 以“顺应天性, 呵护个性, 舒展灵性, 植养品性”为教学原则, 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心理场”, 创设独立学习、交流讨论与感受领悟的“体验场”, 展现主动思考、充分表达的“思维场”, 搭建展示成功、张扬个性的“成果展示场”。学校倡导各学科在“生态课堂”教学思想引领下, 基于学科特点, 基于学情, 运用“道”的方式, “道”的规律, 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 形成合而不同的课堂教学范式, 构建能促进学校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文化。

2. 与课标对话——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学习二, 专业竞赛, 互助交流

2014 年始, 在区“素养工程”的引领下, 我校也全面启动教师素养提升工程。语文教研组率先开展了“常学常新”专业素养知识竞赛。内容涉及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课件制作等, 重在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明确语文学科课程目标;把握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竞赛考察了语文教师应有的视野, 着眼于教师的全面发展。赛后, 老师们进行了专题研讨会, 大家讲收获, 找差距, 谈努力的方向。这次校级比赛中的优胜者王丹雪、危志芳、蔡莹莹三位老师代表我校参加区级教师素养比赛, 第一阶段分获一、二等奖, 最终获区金奖和银奖。

3. 与自我对话———提高自省自悟素养

学习三, 自我充电, 反思提高

语文组的每位成员每学期都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有讨论、有交流、有记录、有心得、有体会、有总结;我们在学习上做到:学———讲———写———展———评的有机结合。基地校活动期间, 学校订阅的教学和科研书刊满足了老师们不同的个性学习需要。在提高教师学习效度上, 学校也给予我们在学习内容上的具体指向, 如结合新课程的学习、结合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结合学科特点的学习、结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结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等。每月一次的“华中语文讲坛”定期开讲, 罗校长的《解读课标》, 危志芳老师《生态课堂之初探》, 曾小琛的《备课有感》, 余晶的《分层作业》, 王丹雪老师的《质量分析之且思且珍惜》。基地校的成员们就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学习体会、收获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经验、教训或是教育教学上最新信息和动向, 即他们的所学、所感、所悟进行展示和交流, 切实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 提高了大家自省自悟素养。

四、历程2———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语文组的老师们提升了自身素养, 但千磨万凿最终都要回归课堂。

活动一, 专题研修课———凸显本色, 体现生态

2014 年我们开展了“问津求真, 共研共进”专题研修课活动。研修课堂突出“专题性、研究性、参与性”的特点。基地校成员人人参与, 互听互学互评互助。我们结合自己对“本色课堂“”生态课堂”的理解, 将前期学到的最新教育教学理念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我校基地校成员刘红英老师在活动结束后的教学日志里写道: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生态课堂”中追求“本色”教学,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 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力求做到让教学变得鲜活, 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活动二, 素养展示课———回归本色, 体验生态

2014 年5 月是全区教师素养提升的第二阶段———现场赛课与反思, 我校三名基地校老师分别代表学校参加低中高年段的比赛。三名老师两名区学科带头人, 一名为区优青。为确保语文教师良好的赛课状态, 在语文教研组长组织下, 对授课内容先研讨, 然后精心设计教案, 合理制作课件, 再试上打磨, 形成成熟的研讨课, 各教研组长及全校相关学科教师积极参加了听课活动。课堂上, 各位参赛教师在生态课堂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教学环节, 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小组讨论热烈, 学生展示积极, 教师点拨有效, 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着每一场评委和观摩教师。语文教师在随后的赛课活动中均表现不俗, 给听评课的领导、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取得一个金奖两个银奖的好成绩。

活动三, 一师一优课———展现本色, 实践生态

2015 年3 月23 日, 华中里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课一生态”活动正式启动。学校所有教师报名参与本次晒课活动。我们分成以下步骤完成:1.宣传动员, 培训教师;2.晒前指导, 试教磨课;3.精心上课, 细心录制。针对教师晒出的语文优课, 学校评审组及所有基地校成员依据晒课的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技术的运用、目标达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评课, 按比例推荐出特等奖6 名, 一等奖12 名, 并完成推荐课例的报送工作。

通过活动的开展, 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组的老师全部都投入到本次活动中, 从50 岁的刘敏老师到90 后在黄陂支教的吴玉清老师, 从上课到研讨到录课, 踏踏实实, 在活动中践行生态课程理念。

活动四, 教研活动———创新生态作业, 体验生长力量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如何通过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们在全面落实各项作业的基础上, 对各科作业进行研究和探索, 着力将学生作业以开放、动态、自主, 体验的形式呈现。为此, 华中里小学语文组进行了“创新生态作业, 体验生长力量”的教研活动。

首先是两位语文老师进行了15 分钟的多元体验式作业展示, 危志芳老师的经典影片欣赏:分析、撰写、展示;李琼的单课:树叶、想像、粘贴、展示、书写。然后, 语文组分为低语和高语两组现场设计“多元体验作业口号”与标识, 并现场讨论:我所承担的学科可以开展哪些多元体验作业?通过这个多元体验作业, 可以提升学生哪些能力和素养?最后语文老师总结出生态作业设计的“三让四变”。“三让”:一让, 让作业与生活拉手;二让, 让学习在体验中生成;三让, 让知识习得与生命发展相融合。我们从活动中找到了“生态课堂”下“生态作业”的努力方向, 总结为“四变”:一变, 巧设情境练习, 变机械重复为生动有趣;二变, 活动用生活资源, 变纸上谈兵为学以致用;三变, 拓展链接重组, 变单科操练为学科整合;四变, 提供弹性作业, 变统一规划为主动选择。

活动五, 经典诵读活动——走进夏天, 走进湖泊

在6 月5 日世界环境日与6 月13日我国“文化遗产日”日来临之日, 学校组织生态文明建设经典诵读, 以此引领师生“传承优秀文化, 建设美好家园”。学校从经典中挖掘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走进经典, 跟着诗词欣赏生态美, 感受先人生态智慧, 激发爱护生态之情, 形成保护生态之行。继2014 年学校组织的“唐诗诵鸟”活动, 2015 年学校组织了“经典诵生态美”活动。

学生们跟着经典“走进夏日”, 感受夏之美, 体验夏之乐, 领略夏之韵, 开展夏之行。有的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直面经典;有的在优雅的经典音乐声中感悟经典, 有的在优美的舞蹈中表现经典, 有的在国画、书法的艺术长河中沐浴经典;有的在课间的游戏中诵读经典, 全校都在文明的风尚中传承经典。“你方读罢, 我方来”, 每一个孩子都在诗林中漫步, 在中华文字的魅力所感染。

孩子们诵读《江南》, 欣赏鱼戏莲叶, 体验夏日里采莲人欢快;诵读《敕勒川》, 跟着诗人游湿地, 感受湿地之美;诵读李白的诗词, 领略他从大自然中汲取到的才气与浪漫主义;诵读《花与鸟的蜜语》, 从古典诗词与现代诗词的对比中, 感受人类对自然的热爱。

整个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的舞台, 更是全体语文基地校成员的智慧, 从选材到编排, 老师们用心从经典中挖掘保护生态的育人资源, 甚至我们的家长也加入到经典诵读行列中。经典滋养了一个孩子, 也正在慢慢影响一个家庭。

罗校长说, 学校正用“校园小视角、生态大视野”创建诗情画意的生态校园。

五、成果———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时光荏苒, 一年多的时光在我们紧张、繁忙、学习和实践中匆匆度过。我们基地校在这一学年里, 开展了两次大型的汇报展示研讨活动。

1.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细无声———生态语文课堂“共荣”即时评价校本研修展示活动

2014 年5 月22 日上午, 在华中里小学多功能教室开展了生态语文课堂“共荣”即时评价校本研修展示活动。市教科院小教研究室主任李光杰, 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天恩老师, 区教育局局长杨振威, 小教科科长邓小玉, 区教研室主任陈怡及语文教研员陈卫老师、夏绮云老师、李雪梅老师, 全区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 教研组长、语文骨干教师等共计100 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展示活动中, 华中里小学副校长曾小琛作了题为《立足共荣生态理念, 开展丰富校本研修》的工作交流, 她从“紧循一个‘生态共荣’理念、迈开教学教研两个步伐、紧扣课堂课程课题三个方面、搭建培训、备课、磨课、反思四个平台”展开交流, 凸显了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共荣与生态的特色。

紧接着语文基地校成员就生态语文课堂“共荣”即时评价校本研修进行了现场展示。展示内容呈现了学校一直在深入开展的校本教研评价探究, 他们聚焦生态课堂高效教学, 把研究的目光落在“即时评价”上, 通过学校生态文化的引领和启发, 开展“共荣即时评价研究”。现场四个教学片断的呈现, 展示了他们在共荣即时评价上的思考与收获。

活动最后, 特级教师李天恩老师用四个好肯定了研修活动的效果。一好:课题接地气, 切口小, 有实效;二好:活动有话题, 有问题, 有思考, 效果好;三好:注重了三维目标与多元评价方式的融合;四好:与文本对话, 提升教师的素养, 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李光杰主任也提出建议:即时评价要将公共语言、学科评价语与个性评价语有机融合起来。杨振威局长也寄予了希望:要全学科深入研究, 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正所谓:

生态校园话评价, 双李一杨促发展。

即时评价注细节, 素养提升显本真。

生态课堂研共荣, 学科拓展求共生!

2. 课堂提问减与加———生态语文课堂“语言训练”校本研修活动

2015 年4 月24 日, 我校围绕着基地校工作目标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实效问题”, 举行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加与减”的专题研究活动。教研室陈卫老师、夏绮云老师和学校语文中心研讨组成员都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

首先由中心研讨组的王老师讲述了一年来学校的研究方向与成果, 同时提出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一问到底;问题的多、碎、散;问题少了, 但探究也变少了。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课堂问题变少了, 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变少, 那么如何平衡老师的问与学生的答?课堂上到底用什么方式合适?到底什么问题才是有效问题?哪些是无效而可以省略的问题?

为了解决问题与困惑, 教师们一起学习了2014 年教育部发布的理论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实践方面, 老师们进行了微型课题的研究和“观课、评课、研课”的活动。我校三位语文教师分别根据自己执教的课文课谈了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危志芳 (三年级的《晏子使楚》) 、刘红英 (五年级的《最后一只白鹭鸶》) 、许睿 (二年级的《画满画儿的圆月亮》) 三位老师的课堂案例形象地演示了何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减与加。

案例一:根据课型特点构建

常规的提问往往是依课文脉络设计, 而文体各不相同的课文则应依文体特点设计提问。如:《晏子使楚》———课型特点是剧本教学 (第七册) , 在本课提问设计时, 教师通过梳理各种习惯性的提问, 进行归类划分, 可以合并的合并, 可以删除的删除, 用自己的改变带动学生的改变, 如:用教师下水体验和学习方法的专项练习, 带动学生的体验与实践,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

案例二:以单元为主题构建

从何处切入提问, 一直是语文教师选择中的难题。中高年级, 我们不妨尝试单元整组进行设计, 形成整体效应。

《最后一只白鹭鸶》所在单元的主题就是“变化” (第九册) , 通过从单元整组进行思考与设计, 教师能真切地感受到提问从哪儿切入更加清楚。本课目标与单元目标勾连更合适, “白鹭鸶飞走的原因”是“变化” (环境) , “变化”有两面性, 通过对变化的问题设计, 师生均对变化的认识更为深刻。

案例三:根据年段目标构建———低、中、高各不相同

由于各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目标的侧重有所不同, 所以低年级的提问多一些, 主要是“导读, 读出语感, 读出感情”, 中高年级可以精炼一些, 主要是“导学, 学会阅读与表达”, 学习理解、感悟、表达,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阅读方法。

如:《画满画儿的圆月亮》第一课时童话教学 (第四册) , 通过本课设计, 教师感受到了“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知道了不能为了构建“提问树”而提问, 而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设计提问;提问后面要有“读法指导”“即使评价”的内容, 这样的点拨引导才有针对性。

活动中, 我们初步找到了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减与加的“提问树”实施方法:

(1) 基于文体类型设计“提问树”——叙事类文章:抽丝剥茧见本质;说理类文章:串零为整再发散。

(2) 基于文章结构设计“提问树”———总分式结构:因势利导相呼应;并列式结构:相得益彰共生辉。

(3) 基于教学思路设计“提问树”——以行文思路为主线设计“提问树”;以逻辑结构为主线设计“提问树”。

对此次研究成果, 教研室的陈卫老师和夏绮云老师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夏老师认为主题的提法很新颖, 有智慧, 并注重了整合性, 将“学会”与“会学”相联系。陈老师认为提问在点上深入, 很有研究价值;提问的表格设计面广且实在;每位教师的思考很深入、很全面;把及时评价和提问相结合、相建构, 相得益彰, 形成了体系。

六、展望——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第4篇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读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利比多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自大妄尊,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朦朦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这盏明灯,名字就叫诗意。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论文 第5篇

一、让语文课堂传出琅琅读书声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要特征必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蕴涵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当前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朗读,要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做到熟读成诵,读到“其言若出吾口,其义若出吾心。”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体会文情,体会中心思想。

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充分重视读的作用,以读激情,以景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读出对圆明园的热爱和痛惜,读出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引导学生由读中感受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感受侵略者的野蛮行经,激发学生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品味童年的故事。这部分内容描述的是发生在“我”的母亲、父亲之间的事情,其中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教学时要重视朗读,注意朗读的层次性,读准、读通,读出感情读出理解,读出升华。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无论是母亲的话,还是父亲的话,都要读出“爱”,可以采用师生合作对读等多样形式交替,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注意对朗读的激励与评价。

二、让语文课堂体现学生独特见解

语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改进自己的“教”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读书、讨论中自我感悟。

《钓鱼的启示》一课,努力建够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强调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凸显学生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结合难点启发学生,就“启示”提出疑问,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来解决问题。可结合钓鱼的“是”与“非”,探讨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的问题,引导学生作换位思考,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最后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

再如《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应以读、想为主,可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获得相关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可见,课堂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认真听讲,积极讨论等主动参与的外显行动,才能不断地内化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目标,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活动形式的交叉使用,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习惯。

三、让语文课堂突出读写结合语文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听别人的朗读,听别人的感受,评价他人的观点,在情境中交流,读出文中的情,读出文中的意。在“听、说、读”的实践中,无形中学会了斟词酌局,再安排写的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给学生静思、默想的机会,使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加以实践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桂林山水》和《富饶的西沙群岛》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课文写法上以“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布局谟篇,而每段又以“总—分”构段,学生掌握了这一写作特点后,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安排小练笔,按“总—分”的结构写一处景物,进行读写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落花生》一文篇幅不长,却很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并指导学生在自己周围选择像花生一样的人和物,结合本文的表达方法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母语学习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实践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上练笔,如仿写、扩写、改写、读写、写感受、启示、写自己想写的,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现状,找准读写结合点,进行适时适度的小练笔。

四、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生活才有语言,即“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那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及生活内容,带入自己的课堂,写进自己的作文。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观察体验,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一方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为写作开辟了有源之水。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与生活的联系,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到底是慈祥的爱更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这样更好地加深学生情感的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学会看病》一文,巧妙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难,又是如何面对的?启发学生说出真实想法,提升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自己意志的情感。

诗意语文和本色语文的关系论文 第6篇

放飞生命

——“本色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求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活轨迹,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其实,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真烂漫的,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艺术家”,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体验。小学生习作需要这种纯真本色,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学习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抒发自己“胸中”的意思和情感,使作文从本色中来,到本色中去。

所谓本色就是原来、原始、根本的意思。首先需要教师立足本色,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积极引导,挖掘人的真、善、美,用心灵和真情实感去写文章,还学生心目中对事物最本色的认识。其次需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本色”。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观察、感悟、再现、表现、创造,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真我,写出真爱,流露真情,捕捉真意,写出生命的真实,从而实现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正面临着“灰色污染”。“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一就是过于早熟,作文中有明显的成人腔。有的整齐的句式落不下多少稚嫩的痕迹,有的纯熟的语言看不到一点童言的影子,有的深邃的思想拔高得让人惊奇赞叹,成人的腔调也不时在作文中出现,让人根本分不清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二就是组抄,作文中有明显的抄袭痕迹。不少学生手中都掌握有一定数量的“作文选”,写作时对同题作文生搬硬套,复制出一篇篇“拷贝作文”,对类似作文东拼西凑,“剪切作文”大量出现。“灰色污染”的特征之三就是程序化,作文中有明显的套路。不少学生热衷于“一凑、二抄、三套”的 “作文诀窍”,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程序化、模式化、成人化习作的泛滥,使原本生机勃勃的学生泯灭了个性、抹杀了灵性、窒息了创造性。

根除“灰色污染”的关键在倡导“本色作文”。笔者近几年致力于“本色作文”的教学研究,探索了了一种以“三性”(工具性、生活性、个体性)“三本色”(主体本色、内容本色、形式本色)为主要内涵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返朴归真,还原习作的工具性,反映习作主体的生活本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张志公也多次强调:“作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由此可见,作文具有表达心声、交流情感的功能。但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造成这种现状的最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没有搞清对习作工具性的认知。这种习作工具性认知偏差的分界线就是“要我写”还是“我要写”。如果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交际的实际需要,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作为“本色作文”的教学,应该具有“唤醒”功能,营造一种“作文是人际交流的的需要,作文是成长发展的需要”的习作氛围。逐步还原习作的工具性,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生活,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让学生认识习作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把习作还原到日用工具的状态,作文教学就有了“本色”的土壤。

(一)多方引导疏通,增强学生习作的欲望。引导就是用大量的事实和精选的案例,让学生明确写作的概念与内涵,明白写作在交际中扮演的角色,认识习作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比如我班有位同学,父母出门在外,一年回家一趟。这孩子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常郁郁寡欢。于是,我鼓励孩子多写信,既可叙事、汇报最近学习情况,又可抒发思念之情。孩子试着写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父母的心与孩子的心就因为这封封信函彼此产生了共鸣,从此,他不仅性格开朗,还懂得体谅关心父母,更难得的是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又如一名学生常常要求调座位,我不置与否,只是爽快地说:“就是告状也得写状纸,你把要求调座位的理由写出来交给我,如果确实有理有据,可以考虑。”这名学生欣然同意。结果两星期后,一本厚厚的《同桌冤家》小说就出现了。从上面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教师能见缝插针,多方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那么他们便不会排斥作文,而会自觉不自觉地在

生活中“因需作文”。

(二)巧妙设置场景,提高学生习作的乐趣。交流是生活的必需,习作也是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的必需,只不过这种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在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互方式。教师要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交流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在国庆返校后安排口头作文,让学生口头表述国庆见闻,让学生讲到动情处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让学生听到高兴初心驰神往,跃跃欲试,让学生感受作文就是一种享受;再如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宣传橱窗,让他们自己选择素材,自己裁剪编排,让他们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提炼。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写作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那么他们不仅不会排斥作文,反而会主动地在生活中“应用作文”。

(三)开辟“绿色”通道,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通道分两种,一是自由通道,就是鼓励学生自备笔记本,写些日记文章和随笔,文章不要求题材,不限制体裁,不规定长短,日记文章和随笔可以交给老师点评,也可以同学之间交流,也可以自己保留,每个季度总结展示一次,评选十佳练笔,推荐好的文章开辟“佳篇有约”专栏。二是绿色通道,开通“班主任信箱”,开辟心灵交流的绿色通道,自由地和学生书信来往,鼓励学生畅谈人生,抒发喜悦,倾诉烦恼,询问对策,让教师参与学生的生活,一起分享成功,安慰失败,排除苦恼,荡涤心灵,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一种倾诉。只有当写作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他们作文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

二、固本清源,重视习作的生活性,反映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孩子写作的巨大素材库,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放着“鲜货”不尝,却去嚼些“陈年干货”。作文指导如果仅仅囿于教室,限于书本的字词句段篇的反复咀嚼,那么必将走入一条死胡同,进退两难。引导学生投入生活的怀抱,教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日积月累,就不愁语文学不好,作文写不好。

(一)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捕捉生活的亮点。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在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任何经过学生的观察得来的素材,才更显得亲近、有血有肉;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信手拈来,才会言之有物、清新自然。因此,我们

要让学生们去做生活的参与者。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孩子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成长。比如有位同学跟妈妈去大厦买东西,这在孩子们看来是一件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事,没有什么“奇”、“趣”可言,没有必要写进文章里。但是我的这个学生却把它写得有滋有味,因为他注意了观察,注意了发现,体察妈妈挑选某种商品的目的和意图,向妈妈询问商品的性能和质量。另外,他还主动了解某些商品的牌号、产地,仔细观察它的包装等等。每去一次大厦,他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每次回来他都能写出一篇象样的短文。细致的观察使他拥有了那么多的“库存”,写起文章来当然不发愁没内容可写。

(二)有的放矢组织活动,丰富写作的素材。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组织必要的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作为第二课堂进行必要的拓展和适当的延伸。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活动,哪怕是经过策划的个体的行动,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自己是身体力行的,体验当然会更加深刻。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走进社区,参加公益活动、环保活动,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有了生活,才有丰富的素材,让习作成为生活中的习作。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奉化滕头村,江南风情园、盆景园生态景物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自然之美,憨牛猛斗、温羊角力、笨猪赛跑农俗游乐让学生真切领略到农作风情之乐,学生一路走来,兴致盎然,文思涌动,写出来的文章不再空洞、乏味,而是有感而发。

(三)鼓励参加生活体验,拓展生活的视野。只要是亲身体验,都会是鲜活的、真实的、有生命力的,在体验基础上的习作,也就能富有张力和感染力。我们提倡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一份生活积累,多一点生活体验,体验大自然的壮美,体验亲情友情的纯真,体验劳动的艰辛,体验成功的历程与喜悦,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体验失败后的自强。当这些亲身体验与习作结合,文章就血肉丰满。比如我校和宁波朱雀小学、勤州宋诏桥小学开展的“手拉手,找朋友”城乡结对活动,让农村的学生进城到城市的学生家中体验生活,让城市的学生下乡到农村的学生家中体验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份体验是新奇而独特的,难忘的经历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写出了一篇篇情文并茂的佳作。

三、求真揭趣,尊重习作的个体性,体现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童言表

达童心,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学大人腔,不说老头说,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人云亦云的话。呵护童真,激发童趣,释放童语,解放童心。让习作者的创新思维,在无忧无虑的本色环境中萌发,让习作者的灵感在自由奔放的激情中喷发火花。

(一)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与空间,放飞学生的个性。小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的直接方式。通过个案研究,我们发现个性飞扬的习作无一不体现着学生个体丰富的生活经历、深刻的主见、独有的丰富情感。反之,生活时空不自由的学生,就显得知识面不广,联系性不强,发散性不足,不善于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学生的习作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学生个性展现上。

个性飞扬离不开一个相对自由的时空环境。只有还原自由,才能放飞个性。所以,我们要协调学校、教师、家长三方的关系,为孩子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和更广泛的空间,不要用过频繁的假日活动剥夺学生的时间,不用过多的作业占用学生的课余生活,不用过分的补习班、特长班压束学生接触社会的空间,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还自由于学生,还灵性于学生。让他们能在宽松环境中畅快地观察社会,在闲情暇致中自由地感受生活,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读爱读的书,写喜欢写的作文。只有当学生涌动想表达的愿望,并且能够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最终就能还个性于学生,展个性于习作。

(二)启发开拓学生的思路,亮出自己独特的素材。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认识感受、独特想像。我们在习作指导中,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把珍藏在自己心灵深处与众不同的东西表达出来。只有独特的、个体的,才是灵动的、鲜活的。

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取个性化的独特经历。不同生命的活动,构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于别人的做法、想法,而这些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生活经历正反映了个人的爱好、性格、兴趣等。在作文指导课前,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确定最能表现自己独特生活的习作内容。学生如果能坚持写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作文内容就不会千人一面,学生的个性就能得到彰显。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取个性化的独特想象。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海阔天空、各不相同的。同一活动、同一情境、同一事物均可引导学生发挥独特想象,使其思绪自由放飞,可以“心游万仞,神鹜八极”,也可以异想天开,童言无忌。只有让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想像入文,学生的个性、灵性才能飞扬起来。要开拓思路,亮出素材,就要选择个性化的认识感悟。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经历不同,对生活、对事物的认识感悟也往往不一样。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同一题材、同一问题总有不同的感悟,正是出于不同个性学生的真实感受,即使有偏差,即使很稚嫩,也很正常,只要做好疏导,就会呈现出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鼓励自由表达与创意发挥,展现应有的情趣。《课程标准》要求 “(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习作教学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真情付出,就会春风化雨,习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有情感的作文才是生命化的作文,有情感体验和真情流露的学生才是血肉丰满的学生。

上一篇:幼儿园第二学期家长工作计划下一篇:浆砌石挡土墙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