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2024-06-02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精选6篇)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1篇

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省大理市某某县社区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飞快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打工,致使农村和社区空巢老人的日益增多。空巢家庭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空巢老人年龄的增大,他们的养老问题更加凸现出来,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很多的人是需要子女赡养的,这样既增加了老人的心理压力,又增加了子女的生活负担。如果子女因为经济或者时间等种种原因又无法对父母进行养老,那这群空巢老人该如何养老便成为了一个难题。现在农村的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他们的生活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在情感方面,以及安全方面等一系列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问题现在突出化。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更少,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建立和完善以农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促进农村和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农村,很多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家,致使老人出现了孤独忧郁的情绪,心里十分的空虚,有些老人因为天灾人祸事故等原因失去了子女,这是更加令人悲痛的,甚至有些子女对老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这更加使老人心寒。本文将对所调查的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对策并指出未来可能出现的令人担忧的情况,为空巢老年人提供更美好的老年生活。关键词:空巢老人 原因 对策 养老保障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主旋律。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水平,都处于国际上比较领先的地位,在诸多荣耀加身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譬如,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它所带来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高龄、失能老人养老问题,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国内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调查报告,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这些数字是真实而惊人的,各种迹象表明,空巢家庭将是21世纪我国老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亟待社会关注和解决。而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农村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如何化解他们的养老困境,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农村,县城里的人们也纷纷想涌入大城市,留下老人空守社区,孤苦无依。

一、空巢老人养老难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的改革变迁改变了家庭的各种关系。

城市化进程加快以来,城市出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的中青年选择进城务工,造成许多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中无人照顾,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人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和追逐更多的物质财富。他们离家的半径在延伸、时间在延长,业缘关系的强化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源关系淡化,从而推动代际分居倾向。而农村新建住房的层出不穷,为分居创造了客观条件。所以,老人多半不会和儿女住在一起,儿女离家后对家中父母的挂念自然而然的减少。

(二)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女化,使得血缘感情没有从前社会那么强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优育观念逐步形成,使产生出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也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有人预测,到21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城市里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60%到 7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而农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可能有30%与已婚子女不住在一起。目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现在已进入青壮年期,在一般情况下,他们婚后与父母同居的时间缩短,结婚时、婚后一二年就与父母分家的情况多起来,致使农村现代家庭结构以夫妻关系为主导,婚姻重于血源,更多的复合家庭则分化为空巢家庭与核心家庭。

(三)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加剧。

在经济的转型期,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冲击很大,从前的“万事孝为先”的传统受到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不再是依靠年龄和经验,而是获取经济资源的能力、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而所有这些,恰恰是农村空巢老人相对缺乏或日益减少的资源。这就间接促使了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位,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产生。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增多、现代教育的普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空巢老人所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村庄舆论与道德压力日趋减弱,农村家庭中老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甚至已经消失。地位的缺失又更加导致处境的恶化,使这些空巢老人“弱上加弱”。(四)老人长期养成的生活观念难于改变。

一些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在城市购买了房子,也乐意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享福”。但城市生活是一种与乡土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农村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难以改变从前的生活观念。城市高层的单元套房、相对淡薄的人际关系,使得一部分老人对久居的农村生活充满怀念。也有的农村老人虽然希望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但觉得双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共同居住与子女产生冲突矛盾而选择返回农村居住。总之,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农村。所以,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而外,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也一样多半会不得不自守农村的“空巢”。

二、空巢老人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来自社区对介入养老问题的观念,服务人员的素质等,来自社区自身的原因。

社区管理存在漏洞,服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素质,没有耐心,对于缺乏关爱的空巢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低下,情感生活空虚,生活孤独,渴望陪伴。有些子女进城后甚至对父母不管不顾,令人心酸。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农村相对

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日益严重。

经济发展、城市化加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间也会陆续出现很多社会问题。许多大中城市人口密度特别大,导致城市的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进城务工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根本无暇顾及家里的父母儿女。2007年12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到200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增加到1.49亿,占总人口比例11.3%。城市的纯老户(空巢户)为49.7 %,其中,单身孤老户8.5%,夫妻户41.4%,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50.3%;农村的纯老户38.3%,其中,单身孤老户9.6%,夫妻户29.0%,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居住的占61.7%。所以,农村空巢老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经济条件、外部环境方面,其所面临困难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人高于种地收人,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让人不得不叹的是,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许多年轻人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上的富足以及城市的光鲜亮丽的外衣,忘却本分,不愿意再回到生养他们的故乡,父母独自留在故乡,因为年迈或者是健康原因没有经济收入。有些年轻人把部分经济收入寄给家里的父母,也许年轻人们认为他们可以保证父母的温饱就尽到了自己的赡养义务,其实不然。老年人更需要子女去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辛劳一生,换来的不该是一个物质丰富、感情缺乏的晚年。更为过分的是,有的子女甚至不履行赡养义务,空巢老人们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实在是令人唏嘘心痛。

(三)、在外务工的子女法律意识薄弱,不知晓不赡养老人是违反法律的。

根据《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而且也发生在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间,养子女与养父母间。”许多年轻人没有受到过深入的教育,不知法不懂法,以为赡养父母纯属自愿行为,真是大错特错。很多人心里压根就没有要赡养老人的意识,导致许多老人需要靠自己的辛苦劳动或者他人救济来度日。

(四)、有些家庭夫妇二人进城务工,留下老人和子女无人照看,增加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独居老人约1004万人,经济困难的占52.4%,需要照料但无人照料的占18.4%,经常感到孤独的占53.6%,感到不幸福的占21%,有过自杀念头的占7.5 %。在独居的和没有配偶的老人中,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在农村,青壮年很多是夫妻双双外出谋生,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问题。外出的青壮年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受影响,连起码的精神慰藉也没有了。留守的老人,长期独处,生活意义不明确,和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心里话没处叙说,有时间没事可打发,大多数时间都是无聊不知该干什么,更谈不上享受大家庭的天伦之乐,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加之,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蹲墙根、找树荫、聊聊天、看电视”成了很多老人的生活轨迹。至于空巢老人,更难有所精神寄

托,大多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迫切需要思想交流、语言沟通,更需要亲情的慰藉。

据统计,不能与父母外出同行的农村儿童比例高达56.17% ,6一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达到200万人。这些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很容易产生各种道德、心理方面的问题。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维持生活,孙子辈的读书、教育任务也就全部落到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身上,但是他们本身的文化程度就很有限,根本就难以担此重任。照顾孙子辈的生活,已经加重了老人的生活和经济压力,而对小孩教育他们感到心理负担更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大多是文盲或者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小孩学习成绩上不去,担心他们学到坏习惯等等。现在的农村交通、通讯已有很大改善,电视、网吧到处都有,孩子在外的时间一长,又担心他们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加之,又是隔代教育,孙子辈也不好管,很多孩子性格孤僻,时不时还惹祸上身。为此,老人们总觉得管小孩力不从心,教育不好又怕儿女们埋怨。

对于这些在调研中出现的问题,真切的出现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中,是空巢老人的家庭中的共性,在调研中,有以下两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可以呈现出上述问题,也能够帮助我分析问题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

在云南省大理市的一个县有一个东门社区,东门社区位于金华镇经济商贸中心,21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面积约1平方公里。东门社区现有住户658户,人口1797人,公共户单位13家。户主名字叫谢运钧,妻子叫何连润,谢运钧该户一家四口,其儿子(谢志新)现在昆钢工作,已外出工作10余年,女儿(谢丽珍)现任一小学教师,因女儿属外嫁,现在丈夫家生活,很少能回家探望老人原两老人一直在家生活,后相互照顾,生活水平属中等,但儿子结婚生子后,他妻子随儿子帮忙照看小孩,一年只能回家1-2次。谢运钧本人一人独自在家生活,比较孤独。去昆明随儿子生活几月后,因不习惯那里的生活环境,加之周围没有熟悉的人,不久即会剑川一个人居住生活,平时生活一人自理,闲时去老协与朋友打麻将娱乐,其余时间基本一人独自在家,一年仅参加社区在九九敬老节组织的活动一次。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巢老人的案例。除此之外,离东门社区不远的西门社区也有一个类似的家庭,户主和妻子年龄都是七十多一些,家中儿女双全,大女儿嫁人嫁到昆明市,婚后只有过年前后回一次老家,小儿子和妻子去了广州务工,平时也是不回家的,还把孩子留给父母照看,两位老人总是力不从心,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教育上。儿子和儿媳每月都会寄钱回老家,但是广州的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有时候两位年轻人也难以寄回大数目的钱,有心孝敬却无力。而两位老人总是报喜不报忧,尽量不麻烦儿女,他们不得不下地劳作,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有时候病了就挺一挺,因为高昂的医药费不去医院检查。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也不是一砖一瓦筑造的,在我们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知晓原因,才能和有效避免。对症下药,找准原因,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空巢老人养老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和法律意识,明确赡养义务,让他们明白这不仅是道德底线,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加大对农村《老年法》的宣传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全社

会形成尊老、助老、敬老的良好氛围。加大对《老年法》和涉及老年人的优待政策的宣传落实,让更多的老年人在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医药保健以及维护权益等方面享有实惠,宏扬中华民族敬老、助老、养老的美德,形成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加强舆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加强德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以德治家”,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使全社会确立家庭敬老、养老的思想,形成家庭养老的良好氛围,推广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孝”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亲情关怀活动,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家庭的亲情关怀,以防老人因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一些悲剧发生,使之在祥和温馨的社会环境中安度晚年。鼓励、倡导子女赡养老人,积极创造条件,为居家养老提供舆论支持。对赡养老人的子女,每年可增加一定的休假;对爱老敬老的家庭予以表彰和奖励;对那些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进行一定的惩罚,在法律上予以一定的立法支持。同时,对那些不赡养老人的子女,应通过传媒予以揭露,使其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使更多的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二)、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当地的养老设施和政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发放补助金或者进行医疗补助等。

政府要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在资金供给上逐步改变过去那种只投入办养老机构的单一做法,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为享受补贴的空巢老年人特别是那些生活困难的居家养老对象,购买养老福利服务。研究制定配套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公共财政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化资金投向,不断促进养老服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如对社会办的养老机构在财政资金、用地、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同时,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合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慈善、募捐等社会资金,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进一步拓宽思路,逐步改变单纯由政府、社区建设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老年文化体育场所和设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区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诸如送餐、定制服装等全方位的市场服务等,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推动居家养老服务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使老年服务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在发展机构养老上,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投资兴办老人公寓、老人福利院等,使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均衡发展、互为补充,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外出务工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务工时限没有固定性,基层政府应实施动态补位养老服务。“好钢用到刀刃上”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把贫困老年人救助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既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当地尽快发展经济,吸引当地青壮年回乡创业。

外出务工人数多的地区,绝大部分是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差,无

致富门路。基层政府应因地制宜,为村民找准致富门路,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特别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以减少空巢老人数量。

(四)、当地可以考虑成立关爱空巢老人的组织,可以招纳志愿者,或者让有条件的低年龄老人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对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物质生活的困难是一个方面,而精神空虚和孤独感的问题也是值得重视的另一个方面。所以,一方面,要发挥老人协会作用,利用这一平台,组织老人开展邻里互助、互相结对等活动,让一些谈得来、相互信任的老人结成互帮伙伴,彼此交流,增进感情,减少精神空虚和孤独感;同时更应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开展联谊帮扶,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利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可以建立老年聊天茶吧、老年真情关爱热线、老人健康教育基地,对一些社区还未建立老年秧歌队、老年健身公园的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尽快建立起来,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让有条件的、年龄不是太大的老年人在组织里贡献自己的力量,既可以充实生活,又可以帮助到大龄老人,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空巢老人间题,已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关系到千家万户。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空巢老人养老难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就必须要在制度体制方面进行调整,还要在道德层面对年轻人提出要求和教育。在政府、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努力下,空巢老人养老难这一社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隐忧,譬如政府的资金短缺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个人的积极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不惧怕出现问题,我们有信心可以解决问题,相信未来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是绊脚石!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2篇

---以江苏省睢宁县何圩村为例

摘要:“空巢老人”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是新形势下社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以睢宁县何圩村为例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便社会能够更多的关注“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给“空巢老人”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使他们的有生之年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关键词:空巢老人;家庭养老;养老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成为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难点。切实关爱“空巢老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真正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江苏省睢宁县何圩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

何圩村有人口397户,约1100人,老年人占21%左右,“空巢老人”约占19%,约九成的“空巢老人”靠种地养活自己,不愿花子女的钱到相关的养老机构养老。这样一来“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比如就医不及时,心理孤独问题等。近来何圩村“空巢老人”数量有所增加,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不能长期陪伴在老人身边是主要因素,独生子女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带来了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以及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由于收入少,生活成本高,无法将父母接往城市同住也是一方面原因。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约三分之二的“空巢老人”对儿女不能陪在身边的现状很不满意,约三分之一的“空巢老人”老人觉得过节时儿女能回家团聚就行了,毕竟儿女有自己的事要做,极少有“空巢老人”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当然我们不能把原因简单地说成是儿女不孝顺,因为老人感到不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江苏省睢宁县何圩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空巢老人”负担重收入低

何圩村的唯一产业就是农业,大部分“空巢老人”靠自己种田来维持生活,有的 “空巢老人”还要为子女种田。走访中发现有一位70岁高龄的“空巢老人”还种着3亩多田,有部分“空巢老人”自己种菜靠卖菜来维持生计,有的“空巢老人”还要照顾孙辈上学接送、吃穿和就医、看家、护院等。大多数“空巢老人”自食其力,靠饲养牲畜来增加家庭 1

收入。何圩村男性“空巢老人”约为56%,女性“空巢老人”约为44%。走访中发现约八成的男性“空巢老人”养牛、养羊等牲口,约九成的女性“空巢老人”养鸡、鹅、鸭等家禽。原因是子女在外打工收入不高,既要自己在城里买房(一般都按揭贷款)、供养子女读书,又要负担父母生病治疗费用。除极个别当老板的,大多数无积蓄或积蓄甚少,不可能给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在走访的“空巢老人”中,月收入在300元以上的就几乎没有,他们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只满足于日常生活开支。

(二)“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心理困境

走访中发现何圩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留在家中的老人缺少精神慰藉,经

济供养,生活照料。他们不仅要独自从事农业生产,料理家务,还要照顾同样留在家中的孙辈。因此,他们负担沉重,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陷入困境。造成“空巢老人”心理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访后总结何圩村“空巢老人”心理孤独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首先,外出的子女有80%是年初而出,年终而归,与老人相处的时间很少。在空间上的分离,使成年子女一代与老年父母一代,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沟通;其次,子女外出后,由于经济不宽裕,工作繁忙等原因,近八成的子女一个月内只与老人通一次电话有的甚至不和老人联系,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再次,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没有文化娱乐设施何圩村没有任何一家公共娱乐场所,“空巢老人”只能看看电视,串串门,内心比较空虚。

(三)“空巢老人”老年保障问题突出

第一、目前我国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何圩村处于相对落后的苏北,当然问题就更加突出。首先,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徐州市已在农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合作医疗规定的起付线、补偿比和封顶线仍然是“空巢老人”难以逾越的医疗门槛。他们的收入仅能用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无法筹到越过起付线的钱,也付不起需要共付的医药费。他们中近七成的“空巢老人”往往是“保了饭碗,保不了药丸;保了药丸,保不了饭碗”,处于吃饭与吃药两难的境地;其次,在养老保险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并没有广泛施行,能参加的就是商业养老保险,但由于商业保险采用多投多保的方式加之“空巢老人”在经济收入方面的不足,它在老年保障方面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再次,虽然乡里有2个养老院但是其规模小、从业人员技术欠缺不能抵挡未来大规模的老龄化潮流。

第二、土地经营和农业生产分散化,使土地很难发挥其保障作用。何圩村是农业村

土地是广大村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尤其对“空巢老人”而言,土地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

2活资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由家庭承包经营。这虽然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但也造成了土地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分散化,直接影响了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和增收,限制了土地发挥养老保障的作用。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一)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它也给一

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因此,要大力弘扬恪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对于那些恪尽孝道侍奉老人的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从建立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空巢老人”。通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志愿者组织的通力合作,为“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想方设法给“空巢老人”带来更多的实惠,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子女要尽到赡养的义务,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帮助“空巢老人”。配偶要关心老伴,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要关心老伴的心理健康,多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子女应该帮助老年父母安排好日常生活,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常回家看看,伸手帮一把,听听他们的要求和需要,即使不能回家,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够缓解老年父母的困难。

(二)为老人建立支持系统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心理困境

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困境主要是因为缺少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而造成的。因此,当地政府与老人的子女应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帮助这些“空巢老人”走出心理困境。作为“空巢老人”自己也应发挥自觉能动性,重新找回自我。

第一、当地政府在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水平低下、社会保障缺乏、生活、心理、身体等各方面具有

脆弱性。作为政府,要积极地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2007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就农村问题指出,应加大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心,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具体来讲,应加快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的步伐。对于农村生活严重不能自理的老人,政府可以设立老年人生活照料补助金,减轻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负担。

第二、子女要重视对“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以及生活轨迹的改变,对于大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他们感觉到社

会与自己的生活之间拉开了距离,常有一种被时代,被社会,被子女抛弃的感觉。所以,他们常常是精神上的孤独者,生活中的寂寞人群,对精神上的关怀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外出务工的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供养老人,给予他们经济支持,还要从精神上“赡养”老人。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首先,精神上安慰,满足老人依存的需求。老年人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的温暖。子女要常回家看看,捎一点老人喜欢的食物,重要节日和老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其次,人格上尊重,满足老人自尊的需求。自尊心,人皆有之,为了抚育子女耗尽半生心血的老人,更希望得到晚辈的孝顺与尊重。作为子女,生活中遇到大事要多和父母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再次,与老人进行言语上沟通,排遣老人寂寞的需求。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要多和父母通电话,或是通信交流。这样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最后,满足老年人期待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心愿。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大孝无言”的说法,即儿女要通过自己的人生(事业婚姻家庭)来满足父母的期待需求。所以,外出务工的子女要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勤勤恳恳的工作,踏踏实实的生活。儿女事业上的成功与情感上的良好归宿,就实现了对父母的高层次的精神赡养。

第三、利用社会力量帮助“空巢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想彻底走出心理困境,关键要靠“空巢老人”的主观努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善“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来。对于“空巢老人”,能有儿孙绕膝、精神上能经常得到子女的慰藉,享受天伦之乐,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事,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老人身边,因此,“空巢老人”要学会关爱自己,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就显得相当重要。这就要求“空巢老人”在安排好自己养老生活的同时,也要量力而行,投身到社会生活之中,参加有益活动,关心社会,发挥余热,充实新的生活内容。比如:发展庭院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就地取材发展经济,增加收人;增强人际交往,向朋友倾诉自己的苦闷与烦恼,抒发感情,开阔视野;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就地帮助村集体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之中;发展“空巢老人”自助产业,满足贫困“空巢老人”的需求,由乡镇政府牵头并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建社会困难“空巢老人”的“老人自我养老所”,让“空巢老人”在此类组织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做到部分或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

(三)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要健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老人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

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空巢老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针对“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要研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起付线,提高补偿支付比例,实行将大额的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等办法,减轻困难“空巢老人”的医疗负担,让他们能看得起病,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同时,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村级专项养老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和特困“空巢老人”的救助及养老补贴等。如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可设立老年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每月按年龄的不同发给老年人一定的生活补贴,有条件的村每年还可以组织老年协会会员到全国各地旅游,费用大部分由协会出,自己出小头,使老年人都参与进来。这不仅可以改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也可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甚至整个晚年生活的态度。鼓励发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参与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呈梯度变化趋势,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也就越高[1]。国家仅能为农民建立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对于更高需求就需要通过商业养老保险满足。目前,党和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效形式,并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建议,这为商业养老保险开拓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村寿险保费减免营业税,个人代理人减免所得税等方式,扶持农村寿险业发展。保险监督机构应加紧制定和完善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鼓励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开拓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业市场[2]。

(四)引导“空巢老人”改变养老观念

家庭养老模式是何圩村现阶段主要养老方式,但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型的养老模式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养老方式,社会养老机构将成为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主要选择。这是减轻子女照料负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引导“空巢老人”更新观念,鼓励有条件的“空巢老人”到养老院安度晚年,以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在被访的“空巢老人”中,有意向到养老院养老的老人不多,除经济上受到制约外,观念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只有无子女的人才会去养老院”,“自己有儿有女去了养老院会让人笑话”,“除非到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无法在身边照顾的情况下,才选择去养老院”等等。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宣传,我们可以宣传一些[1]

[2] 程天赐:《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人民日报》2008年6月17日。龚文君:《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西北人口》2008年1月3日。

典型,如被访者蔡爷爷据他所说平时很悠闲,而且还能与其他老人聊天、打纸牌比以前自己在家时好多了不会觉得孤独。可以通过这样的事例宣传逐渐改变“空巢老人”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我们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为“空巢老人”创造更好的养老生活环境,切实提高“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强强: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M].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6期。

【2】杜鹏/杜鹏·丁志宏: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M].人口研究.2006年第46期。

【3】孙娟鹃: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M].人口学刊.2006年第16期。

【4】胡灵红/胡灵红·任咏梅: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养老保障的影响[M].人口学刊2007年第35期。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3篇

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 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转型较快, 农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流出, 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育儿养老”模式正逐步被打破。

农村空巢家庭是与城市化进程相伴生的现象, 目前, 社会发展水平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问题, 当然包括空巢家庭在内。以湖北宜昌市为例,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宜昌市农村人口272.6万人, 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49.9万人, 占农村总人口的18.3%。其中:空巢老人为14.2万人, 占农村老年人口的28.4%;贫困老人9.2万人占空巢老人总数的64%。有独立经济收入的4.3万人, 仅占农村空巢老人的30%。大量空巢家庭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最重要的是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二、出现农村空巢家庭问题的原因

1、农村老年人空巢化是经济、社会、人口等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是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直接带来了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入的提高, 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对老年保障的经济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方式, 促使更多的青壮年子女在外寻求发展机会, 他们离家的半径在延伸、时间在延长, 导致家庭关系松弛和血源关系淡化, 从而推动代际分居倾向。

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子女思想观念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是人口的生育高峰期, 在那个时代出生的人现在正在步入老年化, 老龄化加快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农村生育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农村出现大批的少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家庭规模缩小, 使得代际重心发生倾斜, 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两代人的观念、生活习惯等的不同, 更多的年轻人向往独立的生活, “宠幼厌老”的现象有所抬头。

2、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制的结构, 使大部分农民在经济利益、身份地位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家的优惠政策主要指向城市, 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小于城镇居民。虽然特别贫困的农村家庭可以申请低保,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真正需要这部分钱生存的老百姓却得不到。国家对农村的养老保障做出了很多,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完善各项制度。

3、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受到了挑战

在经济的转型期, “万事钱为先”取代了“万事孝为先”的优良传统思想。在市场经济浪潮面前, 年轻一代更看重经济关系, 农村家庭中老人的家长地位正在消失甚至已经消失, 这进一步加剧了空巢家庭的产生。年轻人不愿意赡养老人的越来越多, 而且觉得和老人住在一起是累赘, 尤其是当老人有好几个儿子时, 往往会相互推诿, 这种现象在我国大量出现, 相关新闻时常出现。传统道德观念的淡化导致部分老年人的赡养得不到落实, 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4、农村老年人思想观念的固化

人们进入老年, 其生理、心理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再加上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 而同时老人为了儿女的幸福, 怕给子女添麻烦, 他们愿意守着那份土地而不愿意到城市生活, 这样的空巢家庭已经不足为奇。这样, 除了那些进城务工尚无多少发展的大量青壮年的父母以外, 即便是那些在城里站住了脚的少数青壮年的父母, 也一样多半会自守农村的“空巢”。

三、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的建议

随着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农村空巢老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将会持续上升, 并使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从隐性转为显性。因此,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项重要任务。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在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密切相关的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首先要规范各类保障性补贴, 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标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让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标准对于养老根本不够, 同时各类保障性补贴管理混乱, 为此要逐步规范各类保障性补贴, 提高新农保的补贴标准, 实现老年人人人共享真正成为农民的养老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在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 收费不合理等。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 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模式, 减轻农民就医负担, 这样空巢老人在遭遇疾病时就会得到更多的帮助, 他们的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2、全面调动社会支持力量,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

农村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况, 需要包括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然而, 大部分子女由于生活的需要出外谋生他们往往不在父母身边, 这是引起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的根本原因。在农村邻里交往频繁, 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高凝聚力。社区成员能较好地被动员起来实行养老互助, 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可以在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上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村委会作为基层的社区组织, 对空巢老人的关照更具针对性和及时性, 它不仅可以利用集体和政府资源为空巢老人养老提供经济支持, 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3、宣传强化传统道德的教育功能, 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

对传统道德的漠视, 导致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对父母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成为农村和城市空巢化的一个现实原因。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多种方式宣传传统美德。然而, 仅靠这样的宣传教育还不够。空巢家庭的出现, 在某些时候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维护老人的权利。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保障老人的利益, 对于不愿意赡养老人而导致老人生活窘迫的子女, 政府在给予老人经济支持的同时可以对这些子女处以经济制裁甚至更严厉的惩罚。只有发挥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作用, 空巢化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

面对农村空巢化的现状, 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空巢老人”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空巢不空。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空巢老人现象日益凸显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相对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 农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养老资源少, 养老保障问题更为严重。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孝道”美德, 强化儿女在农村老人赡养中的作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社区为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关键词:农村空巢家庭,养老保障,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石瑛, 王志丹.关注农村空巢老人[J].湘潮, 2007 (10) .

[2]程天赐.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N].农民日报, 2005-6-27.

[3]龚文君.农村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J].西北人口, 2007 (01) .

[4]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 2010 (01) :49-53.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4篇

关键词:失独家庭;养老;对策

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数量逐年递增,这些失独家家庭大部分存在物质缺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慰藉缺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帮助,确保失独家庭“老有所依,老有所依”。

一、现状和特点

目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新安路辖区共有居民约4200户13000人,涉及“失独”家庭10户19人;其中,60周岁以上“失独”家庭成员有5户10人, 49周岁至60周岁“失独”家庭成员2户3人,49周岁以下“失独”家庭成员3户6人 。现将“失独”家庭成员按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类,并说明共同存在的特点:(1)“失独”家庭成员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已无生育能力,他们无法接受子女意外死亡的这个实事,长期生活在丧子之痛的阴影下,内心逐渐变得脆弱和敏感,选择自我封闭,拒绝与社会接触。(2)“失独”家庭成员年龄在45-50岁之间的,女人处在生育能力边缘期,他们承受着丧子之痛和来自各方的心理压力下,面临选择再生育,若夫妻双方性格开朗、善于与他人交流的,随着时间的消磨和在外界朋友和亲人们的帮助下,相对容易抚平丧子之疼而进入再生育状态,融入常态化生活;若夫妻间相互抱怨,心理难以跨越伤痛这条鸿沟,容易激化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家庭破裂。(3)45岁以下的失独夫妻,在家人、朋友、同事的疏导和帮助下,容易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进入再生育期。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精神创伤极大。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主要来源于内在创伤。在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处于绝望而无奈的活着,心灵的空虚和自我价值感的丧失,生活在单元楼里的失独老人,与外界接触减少,渐渐地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容易陷入精神抑郁,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2)家庭养老问题。当下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在部分“失独”家庭中无法成为现实,特别是失独家庭的孤寡老人,身患疾病时,就医和生活无法常态化进行,目前没有专设失独家庭养老制度,没有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组织,也没有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门养老服务机构,无法解决这些家庭养老的根本问题。(3)就医存在难题。“失独”家庭的就医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问题。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病的发病率随之偏高,加之他们双方均处于老年阶段,精力上承担不起照顾病人和生活料理的重担,有时会面临无人办理正常住院手续和手术时无直系家属签字等问题。其次,还面临着经济困难问题,特别是农村和企业效益不景气的失独家庭,虽在医疗保险的支撑下,自付部分的支出让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4)经济收入偏低。“失独”家庭普遍处于精神低潮期,无心工作,导致收入偏低而陷于经济困境状态。还有部分失独家庭成员退休早,工资低,只能维持日常生活;甚至有些家庭无稳定的经济收入,只靠低保和计划生育特别扶助金、政府救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三、意见和建议

(1)及时给予精神慰藉。“失独”家庭成员因承受着失去孩子的沉重打击而日渐消沉,不愿与他人接触,另外界对他们存在误解,为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心理阴影,提高继续生活的能力和信心,建议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开辟失独家庭网站专栏、建立失独者QQ群等,使失独家庭随时得到一对一的疏导,开通倾吐内心痛苦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一对一”干部联系制度,定期进行电话回访、联系沟通,正确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参加社会活动;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失独”家庭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健康咨询、精神慰藉活动。对于有生育能力且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鼓励再生育,免费提供“再生育”服务。对失去生育能力,愿意收养子女的失独家庭,相关部门主动提供有关收养信息,帮助办理相关收养手续。对于单亲失独家庭,鼓励和帮助他们重组家庭。(2)建立爱心养老家园。建立失独群体组织,成为失独家庭的温暖大家庭,因他们经历相仿,能够敞开心灵,相互帮忙,相互取暖。其次很多失独老人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希望有专业性的失独家庭养老院,让他们生活在一起,彼此心里才会消除芥蒂,因此建议建立一个专属于失独者的养老院,这样既能解决监护人签字问题,又能减少因其他老人子女探望时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压力。(3)实施多元化养老服务。针对失独家庭实际需求,实施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家庭有能力养老的,由政府给予特扶救助和精神关怀下,实行居家服务养老。对生活能自理而无稳定收入的老人,有家属、近亲属或爱心人护理的,除继续享受计生特扶金外,建议进一步完善关爱失独家庭的相关政策,根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年龄划分调整帮扶项目,提高养老护理标准,社区建立生日健康档案,实施医疗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无近亲属护理的失独老人,实行集中居住养老,本人享受的一切特扶金和养老金全部划拨到养老机构抵顶养老费用。(4)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作用。建议积极动员社会、企业、热心人士参与到关爱失独家庭活动中来,社区建立亲情家园服务队,帮助失独家庭解决吃、穿、住、葬等问题;建立各地失独家庭服务志愿者群,面向社会定期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和心灵交流等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失独家庭,营造人人尊重、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氛围;同时,建立义工服务队伍,根据失独老人需求,定期为他们打扫卫生,帮助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给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按时送饭送菜,陪同老人就医等服务。发展医疗服务志愿者,为失独老人提供上门看病服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5)推行特殊医疗救治卡。失独老人特别是失独孤寡老人在治疗、手术、急救时,医院按照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规定,在实施任何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履行书面签字手续后,方能进行;目前失独孤寡老人面临着无法履行签字程序的难题,导致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无法及时得到家属和本人的知情同意,同时出现无法及时了解和完善病历记录,而影响治疗和急救工作。建议有关部门负责征求失独孤寡老人的意见,并取得同意和授权后,统一制作和发放特殊医疗救治卡,来替代急救时的签字,便于医生实施急救和治疗用药,完善相关病案要求。(6)設立失独老人医疗专项保险金。目前失独家庭成员因病住院时,虽然享受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医疗保险的住院报销待遇,但报销后个人承担的部分医疗费用和门诊长期治疗的医疗费用,累积经额会导致失独家庭陷入经济困境;建议设立失独老人医疗专项保险金,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减轻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王若霏.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21期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5篇

摘 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养老功能的道德范畴,家庭养老是我国目前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而如今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中的孝道传承存在应尽赡养义务的子女尽孝意识的淡漠化、物质化、形式化等诸多问题,使得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减弱,其维系下的孝道文化日益模糊。基于此,文章通过对老人传统权威地位的丧失、子女生活相对贫困及对不履行赡养义务行为惩罚机制的缺失等原因的分析,以期能够对专家学者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有所助力。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孝道传承

西华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编号:ycjj2016010)

中国农村社会一直以来延续着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中子女的孝道意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中也逐渐淡化。新时代下,孝道传承当更加予以重视,为保证老人们的健康长寿扬威助力。孝、家庭养老的内涵作用及关系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维系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家庭养老则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1.1 孝的内涵和作用

1.孝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伦理态度和义务规范。关于什么是“孝”,从古至今存有诸多解释。《尔雅?q释训》中解释为“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义为“事父母为孝”。从字形上来看,“孝”字“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其组成犹如老人在庇护着孩子,或子女在搀扶着老人,可见,“孝”与“老”是密不可分的。孝在古代的含义还包括尊敬祖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等诸多意思,但核心内涵为赡养父母。当代学者的解释和许慎的很类似,只是加入了更多的元素使之更形象。比如,《汉语大字典》中“孝字的上半部分就像是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本文所述“孝”,侧重点即是子女后代对父母与长辈的关爱,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予以最大程度的关怀。

2.孝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首先是子女给予老人足够的物质生活保障。对于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而言,迈入老年基本已无收入来源,衣食住行需要靠子女维持,为人子女尽孝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即在于予以父母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老人晚年生活。其次是子女给予老人适时的精神慰藉。在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部分农村老人在经济上能够自立,他们更需要的是来自子女的关心和理解,尤其是感情更为脆弱的那些高龄、多病、无配偶的老人,希冀子女的陪伴更为殷切。常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帮妈妈洗洗碗筷聊聊天,对老人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能够填充父母所需的精神慰藉,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故此,从物质和精神上双重孝敬父母,使父母感到身心愉悦,既能促进家庭代际关系的和谐,也可以更好地缓解家庭养老问题,对于社会养老亦是有力的推?印?

1.2 家庭养老的内涵和作用

1.家庭养老的内涵。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是“反馈式”养老,是维系代际之间“哺育”与“反育”的供养关系,即家庭中长辈进入晚年后,他们的诸多需求都由家庭中晚辈来为之提供。其内涵主要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以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和义务为基础,子女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与父母的感情维系、社会道德的约束等一系列因素,对父母进行赡养的一种传统养老模式。

2.家庭养老的作用。人到老年对家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家庭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依托园地。“家庭养老从本质上反映了家庭内代际间的互助,更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情感模式的继承。”[1]老人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的过程中,生存能力减弱,倍感孤独与空虚,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特别的关怀,社会责任并不能代替亲情抚慰,家庭为老人提供情感维系、精神慰藉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养老模式所不具备的。俗语言“三十岁前依父看子,三十岁之后依子看父”,当父母在岁月中逐渐老去,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率下降时,他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大多取决于子女的生存状况,如果子女负起家庭尽孝责任,无疑是父母扬眉吐气的最好方式。家庭养老更能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要,有利于老人重新回到和谐的心理状态和优良的生活中,也有利于家庭的整合。

1.3 孝和家庭养老的关系

孝道与家庭养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孝道是家庭养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家庭养老则是孝道实践的重要载体。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维系家庭养老的一个重要的伦理道德支撑。家庭养老延续千年之久,最主要的依附就是家庭中子女晚辈的尽孝,否则,家庭养老恐怕早已出现断层,甚至不复存在。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一直以来最主要的养老模式,它促进孝道的传承和发展,是孝道实践的载体。中国人一直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血脉相承的亲情维护并促进了家庭中基本的尊老孝老,使得代际间和善关系更为牢固,子女尽孝意识在这一体验幸福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中孝道传承存在的问题

家庭养老作为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与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相适应,与农村社会保障相适应。近年来我国虽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但由于农村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而引发的家庭赡养纠纷仍层出不穷,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同时家庭养老中孝道传承在新形势下也呈现出不断弱化的趋势。

2.1 尽孝意识缺失

在农村,不赡养父母,甚至虐待、遗弃父母的现象时有耳闻。按照法律的规定,父母抚养儿女到18周岁就已经尽到了责任和义务,而今,只要是未结婚者,不论多大经济上依然依靠父母,婚后子女向父母伸手的也比比皆是。“啃老族”庞大群体的出现,已彻底颠覆了中国人“养儿防老”这一源远流长的观念;“重小轻老”的代际亲子关系倾向明显,“养儿方知父母恩”也不再适用;更甚者,子女将老人视为负担、累赘,扬言“家有一老不如一草”。如此种种状况的发生,见之无不令人心寒。

2.2 尽孝流于形式

现如今,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多不是出于内心自然的情感和自觉的道德意志,而是取决于能否从老人那里获得利益及舆论力量的强制,亲情关系的感性行为已逐渐被理性的利益选择所取代。在农村,一些子女不愿赡养父母,但是迫于舆论压力又不得不养;子女较多的老人赡养,则是以所谓的“分养”、“轮养”、“协议养”等花样百出的养老方式来进行。虽然在农村特殊的环境中,由于家庭状况不尽相同而产生不同的尽孝方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如此流于形式的应付般尽孝不免令人心寒,情感利益上的“报恩心”尽孝,越发退向边际。满足老年人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的“奢侈”需求,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2.3 尽孝限于物质

激烈的竞争压力,忙碌的生活节奏,使子女婚后对自己的小家庭尚且自顾不暇,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父母。当下农村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普遍的尽孝方式就是寄钱给留守的老人来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状态。久而久之,便堂而皇之地将物质供养当成主要的孝行,认为给父母点儿钱就已尽到为人子女的赡养责任,从未在老人的心理需要上下功夫,缺乏与父母的交流、谈心。台湾学者杨国枢等人提出“孝道是孝道态度(包括孝知、孝感、孝意)与孝道行为的结合”。[2]单纯物质上的养老是片面的、狭隘的、浅薄的,是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的。养老物质化是一种隐晦的、危险的孝道危机。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中孝道传承存在问题的成因

3.1 孝道观念弱化

随着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大量核心家庭出现,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联合式大家庭已然走向崩溃,核心家庭的涌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孝道的传承。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想的流入,极大的影响了年轻一代,加之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环境,导致子女要么以经济条件不好为借口,要么?H限于物质的提供,对父母缺乏尊敬、感恩的情感,孝道意识缺失严重。

3.2 惩罚机制缺失

从目前的家庭养老形势来看,仅依靠“孝”的道德教化来实现家庭养老,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借助法律来强化已经日渐淡薄的孝道观念,用相应的惩罚机制唤醒子女们那颗已被世俗利益所渲染的心。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父母舐犊情深,爱子心切,就算子女虐待自己,心里有千般苦万般恨也不忍心将其告上法庭,既担心丧失亲情,更担心有损子女的名声。“家庭争端一旦诉诸法庭,家庭成员之间就不再有人情与亲情的约束,因为上法庭本身就违反了人情原则。”[3]纵然有个别父母狠心将子女告上法庭,判决要求子女赡养父母,也往往由于子女因父母将其告上法庭,心存怨气,更因监督措施、惩罚机制的缺失,拒不执行判决,法律要求的赡养义务依然是一句空话,进一步滋长了子女孝道的淡薄。

3.3 老人传统权威地位丧失

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下,长者因拥有家产的所有权和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在家庭中占据权威地位,子女由于惧怕、尊敬而对父母“惟命是从”。当今社会,农村子女收入明显已经高于务农的父母;而且在小农经济走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趋势中,老年农民的传统经验价值降低。当晚辈的经济收入、知识结构都超越长辈时,晚辈在家庭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就会上升,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就会处于家庭权力的边缘,甚至丧失,子女在舆论的压力下,便流于形式般“尽孝”。

3.4 子女经济拮据

农村的老人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也就失去了田间劳作的经济来源,只好依赖于儿女生存。目前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不具备发家致富的本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竞争压力巨大的城市中,累死累活,战战兢兢。有时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何谈来供养父母?但凡生活稍微有些好转或存有点积蓄,首先想到的是把孩子接到城市,使其享有更好的教育,日子越发紧巴巴。想好好对待父母却力不从心,这是许多成年子女的共同无奈,也是尽孝流于形式化的主要原因。

无论哪一个时代,老问题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所要面对的问题。善待父母,因为我们都会老去。然而如何更好的弘扬传承孝文化,如何让老年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如何来唤起更多的人对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视,从而推进家庭成员增强道德责任感,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注释

[1]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2000.5。

[2]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第85页。

[3]闫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203页。

参考文献

[1]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2]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3]骆明、王淑臣.历代孝亲敬老诏令律例(先秦至隋唐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2

[4]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闫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6](美)米德.文化与传承: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2

[7]辛天霞.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6

[8]王玉军.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与当代农村家庭养老研究[D].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14.6

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思考 第6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首婉转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美好的老年时光。许多老人为家庭为国家打拼了大半辈子,他们有权利享受美好的晚年时光。可如今,空巢现象却日益严重。空巢老人因为年纪大了无法照顾自己,因为没有人陪同而精神空虚,有的老人甚至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没保障。面对如此境况,我们该如何作为?

究其原因,正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负作用,导致了如今的社会充斥着大量的“421模式”家庭,这种危险的家庭模式倒逼大量年轻人为了维持家庭日常所需必须将老人留在家中,自己在外为事业奋斗,这便最终导致空巢现象日益严重。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必须从政策、制度、精神等多方面入手,为老人养老提供稳定支撑,才能真正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最终实现老有所依。

补上物质保障的短板是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拥有更加富裕的生活是老人们笑口常开的基本保证。要加快实现新农保制度的全面覆盖,建立并全面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鼓励个人建立储蓄性养老保险,加快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体系,总体提高养老待遇水平。

兜住精神生活的底线是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终端。对于很多的空巢老人,他们并不是缺乏物质上的保障,而是陷入了一种“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不健康的常态,需要鼓励家庭成员与老人多沟通、多交流。百善孝为先!要意识到,老人最大的期望便是儿女常回家看看。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开放式宣传的方式在外出工作者心中树立常回家看看父母的观念。同时,以基层街道单位牵头,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老年文体活动,引导老人树立“自助多福”、“自助而乐”的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文体活动,多与同龄人在一起活动,做个快乐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养老服务力量发挥保障性作用。简单地金钱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丰富精神生活也只是一方面,完善养老服务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将服务做到位了,老人作为被服务者才乐得进入养老机构,儿女们才能够放心地将父母送入养老机构。要着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共同发展,努力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大力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使得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必要的家政、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在城市,可将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以社区安排专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照顾服务,避免老人独自在家出现意外;在农村,要切实增加专业性质养老院的数量,提高其服务质量,增强其日夜照顾与长短期老人托管功能。只有这样,儿女不在家时,老人才不会缺乏必要的照顾。

上一篇:代领护照签证的授权书下一篇:4职业道德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