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学科教学常规

2024-05-13

高级中学学科教学常规(精选8篇)

高级中学学科教学常规 第1篇

新马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学常规

一、备课

(1)依据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学生语文水平确定学习的重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手段。备学习方法、活动方式,备指导和归纳以及提出它们的时机。依据学生水平和《新课程标准》设计训练题。

(2)从学生学的角度备好学案。学案以练习的形式呈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习目标及解说、知识链接、前置练习、课堂讨论题(1节课不超过3个大问题)、结论与解题方法的小结、巩固练习。

(3)写好教案。○1根据教学班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加工形成个案。○2编制互动式教案,教案中要预设教与学的行为和过程、教与学所用的时间,要有重

3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点知识的罗列,要有方法指导和归纳。○

学时间、教学过程(前置练习、导入新课、交流讨论、课堂总结、作业)、教学反思。

(4)集体备课。同年级教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每一周集体备课一次。集体备课要求:

时间:每周一次,半天

地点:会议室

负责人:备课组长

程序:

1.主备人提前一周备好课(做好课件、学案),提交给组内教师。

2.集体讨论(形成共案)

集体讨论程序:

1研讨学期目标、专题目标、板块目标、课文目标(每次备课主要是课文○

目标);交流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使教学目标适合学习实际。

2研讨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指导、教学情境的创设。○

3研讨应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其方法。○

4研讨课堂教学结构。○

5研究学生活动。○

6研讨练习的编制(预习思考题、巩固练习、迁移训练)。○

7研讨课件的制作。○

8备课组长总结形成共案。○

2—○7点研讨时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避免想面面俱到,结果一点(以上○

没到)

二、上课

(1)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下课,中途不离开教室。要举止庄重、着装整洁、谈吐文明、态度和蔼。要用普通话上课。要维护课堂纪律,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不讽刺、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备教一致,用语准确、形象、富有感染力。

(3)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学而有困,教师点拨。

(4)合理运用评价,调动、协调课堂。

(5)根据需要,有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6)规范教学过程。

1提前发放学案,学生课前预习(学生独学)。○2导入新课。○3检新授课:○

4目查预习。针对学生个体,可以用书面练习的方式,也可用口头陈述的方式。○

5的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讨论预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学习)。○

6教师总结已解决的问题交流小组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小组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7师生共同讨论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并呈现教师规范的参考答案。○(问题由教师

根据学情和教学要求选择)。思路点拨、学生思考、交流、归纳结论(师、生)、8用3-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方法(师、生)。○

1明确复习目标。○2梳理基础知识(常识、程序性知识)复习课:○(提前发

3以基础习题训放学案学生自学,也可以教给学生梳理的方法课前自己梳理)。○

4教练巩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提升答题的准确率(可放在课前完成)。○

5典型题目例示:教师点拨思路,师生共同完成师展示基础练习题答案,答疑。○

6(给足学生思考、呈现修改过程、呈现规范答案的时间),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迁移训练。

讲评课:

1调查、收集、整理学生作业、周测和月考中的典型错误。○2分析典准备:○

3确定矫正的重点问题。○4编制好矫正训练题。型错题的错因。○

1明确讲评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充分展示其盲点、错点。○2教师抓授课:○

3学生自我矫正(这是讲评住关键点进行点拨,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

4教师明确规范的参考答案。5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主观表达题一定要订正)。○○

强化训练。

1明确训练目标。○2学生阅读范文(可放在课前完成,提前给作文指导课:○

3写法指导、材料搜集指导。○4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作文。学生范文)。○

1批改。精批要有针对性的旁批;总批以鼓励为主,指出一个作文评讲课:○

2选文。选出优秀文章1-2篇用于班级宣讲鼓励,选出1篇中等有修主要问题。○

3讲评。优秀文章宣讲、升格修改指改价值的文章用于进行升格修改指导讲评。○

4学生自改、自评、交流。导。○

三、作业及批改

1.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学什么练什么。

2.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每份练习基础题不能少于80%。

3.年级统一作业,每课一练、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4.每天习字,楷行100字。每周写1则随笔。周六阅读课必须读课外书籍,至少写1则读书笔记。每天每周检查督促。

5.课课练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分层要求。教师可抽部分批改,每次不少于班级生数的50%,轮流批改,保证每两次作业所有学生都批改一次。表达题要画出错点,至少有10名学生的错处写明错因。

6.作文批改:作文判分用百分制,作文得分写在题目右侧。原则上不判70分以下作文。每次作文每班至少精批(有总评、有旁批)1/3,其余可粗批(打分,有总评),每学期每个学生作文至少精批两次。指导学生自改、自评、交流。

7.周测试卷当天批改,认真调查分析,针对问题进行矫正。

四、听课、评课

1.老教师(工作5年以上,任过高三课程)每周至少听1节课,青年教师(工作5年以下的教师)每周至少听2节课。

2.听课记录项目填写完整清楚,内容着重记录课堂结构程序、设计的问题、突破问题的程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随听随评,听课笔记旁批丰富,对教学环节、知识讲授给出针对性评价;总评至少3点,说明课堂脱出的优缺点或自己受到的启发。

4.听课后及时与授课人交流。

5.听公开课后,备课组要组织交流。

五、过关要求

课堂过关要求

阅读

第一关:学生能识记课堂学习的字音、字形、词语(包括成语)。能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实虚词。能概括文章的层义、段义,体会文章的情感、思想。

第二关:能摘出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第三关: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的常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并能给以适当的评价。

写作

第一关:符合作文格式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主要是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书名号、引号),语句基本通顺,有很少错别字,有极少病句;字迹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符合题意;感情真实;内容较充实。

第二关:中心突出,切合题意,感情真实,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第三关:思想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内涵丰富(4、材料丰富

5、形象丰满

6、意境深远);有文

采(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9、文句有意蕴);有创新(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2、有个性特征)。

第一关主要由教师课堂检查学生学案预习情况达成。

第二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同学回答学案上的问题,教师指导、矫正达成。第三关部分优秀学生在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师引导点拨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发现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语言上的与众不同的地方达成。

周过关要求:

第一关:本周所学的词语的音、形、义。重点文言实虚词,重点句式翻译。名篇名句背诵。

第二关:基本能力运用题。难度较小的语言运用用题,各类文体信息摘要题。第三关: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

试卷内容及难度:在周测试卷中,第一关题目要占70%,第二关的题目占20%,第三关题目占10%。,让大部分学生100分试卷能得到70分。本周的周测试卷除检测本周的学习内容之外,还要检测上周没有过关的问题,学什么考什么,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不拘泥于形式。

试卷命制:周测试卷由各小备课组负责轮流命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长度8开正反面(5号字,行距16磅),备课组长审核过关。

督促过关措施:教师利用早读课抽查《周周记》及新学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识记情况。周过关教师认真批阅周测试卷,调查分析,整理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共性问题在周日的矫正课上评讲、或训练。个性问题由教师个别辅导。对第一关没有过的同学,由课任教师利用早读课督促学生过关。最终还不能过关的月假期间强制过关。

月过关要求:

过关等级:同周过关,只是考查范围为本月所学内容和本月过关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试卷难度:同周过关。

试卷命制:备课组长或备课组长指定命题人命制。

试卷结构:根据本月所学内容,确定考察的题型,学什么考什么,不拘泥于形式。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试卷长度:同高考试卷。

督促过关措施:同周测要求。

六、课外阅读

1.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指定阅读篇目,学生自由购买,但至少人手一种。班内互相交流。

2.每周阅读课学生自由阅读,只能读课外书籍。学生读书时必须有摘抄本,每次阅读课都要有摘抄内容或随感。

3.语文教师检查学生所读材料及阅读情况,指导课代表组织交流。

4.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拓宽学生的视野,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经典影片在阅读课上播放。但每月只能播放1次,且教师要搜集名著作者、背景、评价等相关材料,并制作成课件在放映前进行必要的介绍。

5.每部电影长度不超过两小时,看完后学生写观后感,组织交流。

6.引导学生订阅《演讲与口才》《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中华活页文选》等杂志。

7.分科后,为历史类学生制订合理的名著阅读计划,并经常进行名著阅读竞赛。

七、100阅读计划及措施

1.高中三年,学生读100篇现当代优秀文章,目的是为学生积累思想、语言和写作素材,不断让学生积累、感悟,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文章由各备课组组织教师选文并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背。选文要符合时代特点,紧随时代主流。

3.高中三年六学期,100阅读安排在1-5学期,每周读1篇,平均每学期读20篇。

4.每学期进行一次100阅读竞赛,对优秀者给以奖励。

八、辅导与矫正

1.在教学过程中搜集、整理学生存在的知识、能力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从周测和月考中发现问题。

2.将发现的共性问题重新编制成练习,再练,直至问题消除。

3.发现的个性问题单独辅导。要充分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辅导。

新马高级中学语文学科教研室

2011年3月11日

高级中学学科教学常规 第2篇

2012.9.20

一、基本情况

岐山高级中学校现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81人。其中一年级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5人;二年级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54人。(1-18班为理科班,19-22班为文科班);三年级有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20人,其中应届生1226人,复习生894人。(1-16班理科应届班,16-19为文科应届班,20-23班为文科复习班,24-34班为理科复习班)。

学校现有教职工264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教师8人,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共计23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 51人,一级教师121人。

二、主要工作

1.坚持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

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上学年,我们首先是结合实际,制订并完善了《岐山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办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评价制度》、《常规教学管理规定》、《教研制度》、《教师科研奖励办法》、《校本培训措施》、《作业批改规定》、《备课细则》等规章制度,本学期伊始,我们又出台《岐山高级中学教学管理制度》,从课时计划的制订、教

师备课要求、课堂教学要求、作业批改要求、课后辅导要求、教学评价要求、评教评学和业务进修要求、教学纪律要求等八个方面对教学全过程提出明确的质与量的评判标准,是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有章可循,规范了教学管理。其次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要求、重考核、重结果,细、实结合,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校整体工作上水平、上台阶。上学年,我们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教师教案与学生作业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课堂基本功评选活动和汇报献艺课;每季度组织一次学生问卷,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整体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全员赛教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本学期刚开始,我们就及时安排学校领导下班听课,组织各科教师代表审议学校教学计划和各教研组教研课题,制订本学期校本教研专题12个,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小组17个,为本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2.狠抓教师培训工作不放松。

抓好教师业务培训工作对于增强教师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方面,我们一是坚持教师学习经常化,鼓励教师不间断学习、终生学习,努力为全员创造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习成为教师的需要,成为学校的制度。我们广泛开展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材把握、教学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功训练,通过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教师普遍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优化自身素质,增强教育底蕴,提高教育质量。上学年,我们有

26名年轻同志参加了研究生课程进修,218名专任教师全部准时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周活动,有力的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是坚持教师培养科学化,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促进了全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在青年教师中每学期开展一次“五个一”活动,即每人写一篇典型教学案例、设计一个具有新意的教案、上一节具有新意的教改汇报课、写一本硬笔书法字、进行一次高质量的听课交流活动;对中青年骨干教师,我们要求他们踊跃承担省市教研专题,扎扎实实搞教研、出成果,实现由教书型向科研型的跨越;对高级教师、教学名师我们建立对口帮扶制度,要求他们通过手把手帮助,每年使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学科骨干。

3.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学校将校本教研的开展与全面推行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实施《陕西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县校本研修现场推进会精神,建立健全我校校本教研组织机构,认真筛选研修课题,精心组织实施,形成了“全员参与、个个尝试、人人研修”的良好局面。

我们积极构建校级、教研组内、个人三级学习研修机制,努力把全体教师培养成学习型、研究性的专家教师群体。开学初,我们结合学校、学生学习实际,广泛征求全体教师意见,初步确定全校教研总课题和总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结合本学科特色,制订教研组、备课组教研课题。学校发挥集体教研力量,积极推

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度,大力提倡相互听课、相互研课交流、推行信息交换、经验共享,切实加强教师间的真诚合作,不断提高教研质量。学校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积极研讨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体会。上学期,我校共确定省级教研课题两个,其他教研课题 53个。程浩平、李晓燕等21名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或获奖,起到了积极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4.全面推行特色教育活动。

我们在狠抓基础,全面扎实开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各年级不同教学任务,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特色教育活动。上学期,我们根据新课改精神在一二年级师生中重点推行青年教师业务培养与能力提高活动,对新参加工作王宁波等三名青年同志开展了岗前培训、试教,上岗后名师辅导帮助,工作中教案实行教研组长审查、签名、指导;对刚承担实验班教学任务的10余名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献艺、上汇报课、做高考试题等活动,给任务压担子,使他们积极投入教研教改的实践中来,尽快成为各科教学的骨干力量。

高三年级将“临界生”转化工作作为提高高考上线人数的重要举措。根据开学初的摸底考试,及时确定临界生280余名,采用分层包扶和强化的办法,即包班领导抓老师、抓班主任、抓班风,科任教师带学生、抓课堂、抓辅导,力争课堂多提问、课后多指导,全程跟踪帮扶,学校还组织强化班,对“临界生”进行

弱科补差,安排专人,每周日定时考练、讲评;注重对这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对临界生试卷,要求科任老师必收必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高三复课工作成效显著。

上学年,我们在认真分析总结2011年高考得失的基础上,及时成立复课领导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在复课工作中,我们突出“四全”即: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全员参与、师生全力配合、力求全面发展。复课领导小组加大高考信息搜集力度,提高复课的信度和效度。成立了信息搜集小组,多渠道搜集获取最新、最有价值的高考信息,博采众长,为老师提供教学依据,为学生精选考练习题,使师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去迎接高考,不留任何疑点和盲点。高三年级组坚持每周一次备课组研讨活动,要求老师们研究《考试大纲》,研究高考试题,研究复习课方法,研究学科综合,准确定位,寻找突破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工作扎实,方法得当,2012年高考我校取得创历史记录的跨越式提高:一本上线328人,比去年净增43人;二本上线948人,比去年净增136人,二本上线率42.36%,比去年提高7.2个百分点;二本上线人数占全县二本上线总人数的68%;杨乐同学以645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县内理科状元,高嘉倪、张伊同学以611分的优异成绩并列县内文科状元。

三、存在问题

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略显粗糙,个别工作重计划、重安排,过程管理不细不实。

2.个别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不够重视,不能及时学习借鉴最新教育成果,教学效率不够高;个别高三教师对高考动态、高考信息了解不细,高三复课教学针对性不强。

四、今后工作设想

本学期,在常规教学方面,我们本着“做细、做实、做精”的管理思路,继续抓好教学常规五十条的落实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我校教学常规要求,从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各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做好检查落实工作。

学校按照将严格按照市县教育局工作规划要求,全面实行领导代课听课评课“表率工程”,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继续实行“名师工程”,培养标杆教师,让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继续实行“质量提升工程”,强化校本教研,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认真对照教研室《常规管理量化考核》的办法,强化常规,狠抓细节,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学生管理常规”等管理制度,教师管理重要求、重考核、重结果,健全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本人评优树模、职称晋升、考核紧密结合;教学管理重检查、重过程、重落实,建立并逐步完善课堂教学反馈系统;学生管理突显全方位、全天候、多角度管理的特点,确保学生管理不留死角。

怎样搞好中学化学常规教学 第3篇

一、要把握学情, 科学安排好相关教学内容

现行通用教材都符合科学性以及适用性原则, 无论内容, 还是内容的编排顺序都是科学的, 但编教材的专家教授不可能也的确不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个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切实地加以考虑, 这就要求使用教材的教师灵活应用教材。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 备课时, 要先备学生, 再备教材, 即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掌握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 然后再根据掌握的学情, 认真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讲授的内容不超纲、不超前、不过难、不贪多, 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我认为对教材不可做大的调整。如前后相隔几节课进行对调是不科学的, 这样会引起学生学习上的混乱, 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也会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不便。

二、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孟子说:“教亦多术矣。”“术”即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灵活的教法, 不拘一格, 凡是达到目的快的方法, 便是好方法。教材内容是死的, 而教学方法是活的, 教学任务不是把死的内容强行搬运到学生身上, 照本宣科, 而是把死的内容创设成问题情境, 让死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 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些复习课大多是重复旧知识, 温故有余、知新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 学生感到没有新意, 学得厌烦, 效果不佳。如在复习有机物烃的结构特点时, 大多数教师只会按照教材的顺序, 列出烷、烯、炔、芳香烃的代表物进行比较分析, 领着学生对旧知识复习一遍, 而有经验的教师则设计成问题:分子内六个氢原子的烃可能有哪些?这一问, 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不仅回忆所有烃类的通式, 而且还要想到各类烃有哪些同分异构体, 以及每种烃的结构特点和它们的性质差异等, 其思维容量要比前者大得多。这样既巩固了概念, 又锻炼了学生自我分析的能力。

三、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有了好的教法, 必须要严格处理教学细节, 如果教学细节处理不当, 必然会浪费时间, 影响45分钟的效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合理使用教具, 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主要包括学生在听课时的神情、教师讲课时的语气等, 即化学课堂教学务必要改变单一讲授灌输形式,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 准确、节时、有效地控制课堂结构和组织教学活动, 创设良好的环境, 做到正确调控课堂节奏, 对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的时间分配。一般来说, 次要的内容要节奏稍快, 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节奏要稍微放慢;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要节奏适当加快, 增大课堂容量, 学生学习基础差的班级节奏要适当放慢, 并且在具体讲课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表情。这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 接受知识的程度往往会在学生的神情中反映出来,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神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调整, 控制教学节奏, 让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沿着知识的脉络走, 听你指挥, 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四、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 只有通过学生的学, 才能起作用、见效率。我认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1.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方法

预习不是看一遍书即可, 教师应列出提纲或中心议题让学生自学, 这样学生能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 并带着问题听课。

2. 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听课要会听, 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整个知识架构, 并且动脑加以分析、归纳, 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好笔记以备复习。

3. 指导课后复习方法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相关内容复习, 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 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越来越长。并且还要根据学生的生物钟, 适当指导学生用相应学习方法利用好不同的时间段。例如清早让学生背诵一些化学定义, 晚上去做一些化学练习题。

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 课堂教学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五、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学生之间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但个别差异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教师采取有效手段, 差生是可以转变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得好:“如果教师能用教20%至25%的优秀生的办法对待其他学生, 这个问题就会解决了。”在常规教学时, 教师要多向差生提一些不太难的问题, 如果回答正确, 就予以鼓励和当众表扬。只要极力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的学习劲头上来了, 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误区 第4篇

一、重局部作用,轻整体功能

1、在常规检查中以“考”为中心。认为课堂教学只有对准“考”,才能说明教学对路。教学内容单一、片面、呆板,教学行为孤立、狭隘、毫无生命力。

2、教改活动中,包括一些教育理论,片面突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各种教学模式都在想办法在课堂内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把教与学限定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不少公开课和优质课比赛,比的就是45分钟,把教与学导入误区,忽略了教学环节的整体功能。

3、在教学改革中,找不准教学的弊端,没有充分认识到課堂教学的局限性。

二、重教师的“独角戏”,轻师生的互动交流

教学行为只是倾到、灌输,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思想影响、人格塑造,为教学而教学,为了教育而教育,借用一个字,教育行为只是为了“达标”,除此之外,别无它意,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紧张。

三、重标准、规范、轻教师的个性作用

1、常规用一个模子衡量教育行为,导致教学行为“千人一面”,在备课组活动当中实行“五统一”,忽略了不同班级学生的层次,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备课中要求“备学生”,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心理、情感、态度的影响。推行统一的课堂评价的标准,凡上课就用这个标准衡量,把所有教师的教学思想统一在单一的模式上面,过分重标准规范,把教师的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个性能力等内在因素与教学行为分离,使教师成为规定程序统一标准加工学生的机器。

2、重视常规的教学要求,轻视常规的灵魂——教科研。因为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教育问题往往比规定的丰富得多,与其在行为上要求过死,不如在教学环节中倡导灵活的科研精神,让教师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问题。

四、重行为管理,轻知识交流传递

常规管理的组织自上而下,有县、校、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垂直链接,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是教学行为的信息源,是下级教学措施的决策者,严格的上下级关系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造成教学效率低,适应能力差。思想僵化。过多的层次、过死的职责、过细的职能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不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的方案,而是简单地把问题推给上级,教师之间缺乏互动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合作。

此外,整个常规还呈现出重学校教育,轻非学校教育,重教师轻学生,重政策的检查落实,轻常规的实践创新。

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第5篇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一、加强集体备课,确保“有效课堂”

1、备课遵循构建“有效课堂”原则。

2、构建 “导学练结清” 的课堂教学模式。

3、落实”6步48个字”。

3、进一步强化“六备”:备考纲、备标准、备教材、备教(学)法、备学生、备习题。

4、重视集体研讨。做到定时定点,包学科领导或年级主管做到每次集体备课深入备课组,并填写检查记录表。

5、非毕业班教师除地理、生物外,一律使用表格式教案。

6、每次集体研讨后要认真计划下一周所备内容。科学、合理安排计划,学什么备什么,不备无效和不学的内容。特别是作文教学,要集体确定教学内容后再进行主备。

7、辅备教师在认真研究主备案的基础上,做好 “主备案研究记录”,以便有效研讨。研讨前不填写主备案研究记录给备课组扣分。

8、备课要注意整体性,小单元学习结束后,编写“小单元清”测试卷进行检测,以查漏补缺。每学期不少于8次,有测试卷,有分数记录表。“小单元清”试卷纳入教案课时数,是教案和集体备课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9、毕业班备课要求:

根据学科特点,已实用委原则,可以使用教案,也可以使用学案。

使用教案,集体备课时不必备整个教学过程。备课内容包括五项:①对每一课时的知识点罗列挖掘,②进行教法、学法预设(对知识点的处理技巧,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方法和手段进行预设);③对学习新知中学生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补救措施进行预设; ④对习题选用的预设。主备人在主备案一栏备好上述内容复印给小组教师。辅备教师研究主备案,填写“主备案研究记录”,用于集体研讨。研讨时将“共识”和修改意见填写在指定位置,研讨后在“个性设计”栏目中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实施教学。

使用学案的集体备课要求:主备人编写学案复印后,辅备教师研究主备学案,研讨前在原案做好调整记录。辅备教师保存带有调整意见的原稿,每月交教务处检查。研讨时主备人根据形成的共识,在原学案上调整印制给学生。

二、坚持面向全体,构建有效课堂

1、规范教学行为。课铃响前,门外侯课,让学生养成课前做好学习准备的习惯。杜绝上课铃响后学生乱翻学习用品或乱哄哄发篇子、发作业的现象。教师上课不压堂、不脱堂。

2、向45分钟要质量。①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反应。②致力于“有效学、有效讲、有效练、有效评”的课堂教学改革。③不搞填鸭式教学,不实施“课堂消化不了,课下补”的教学。④要重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3、狠抓课堂学风。杜绝课堂睡觉、说话、做与学习无关事情。违纪扣分学生课下进行批评教育和思想疏导,禁止课堂罚站和停课影响学生学习。

4、重视教后反思。每课结束后要进行课时反思,每月要进行2次阶段反思,学期不少于8次。

三、合理安排作业,提升作业实效

1、作业合理设计。突出典型性、基础性、概括性、针对性。对资料中的习题要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对参考资料的内容加以比较、适当补充。

2、作业合理安排。分层安排,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根本原则。保证三分之二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改变课下压作业造成学生疲于应付的现象。

3.作业有效批改。做必独立、做必限时、有做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速、有错必纠、有漏必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结对帮扶优势,让每个学生对作业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4、批阅要有记录。每位教师要建立“错题集”,适时进行“错题回放”。语文教师还要有每次作文的批阅记录。教师的错题集和作文批阅记录,作为作业检查考核项目。

5、作业批改次数。

语文:书面作业每周1次;作文,学期不少于14次。(大作文8次,小作文6次)大作文教师全批、详批6次,指导学生互批2次。小作文教师进行抽批、略批和学生互批相结合,前提是做到每篇作文都得到批阅。

数学、英语每周5次。物理、化学每周3次,政治、历史每周1次。

地理、生物不留书面作业,要求每两周完成一次阶段测试,有试卷,有记分表。

6、重视学习笔记。要求学生理科要建立错题集,文科要有笔记本或积累本。作为作业检查一部分。

四、重视分层辅导,确保辅导效果:

1、非班主任特别要做好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辅导,勤谈话、勤沟通是重要途径。课间辅导做到不影响学生上下一节课。

2、毕业班:充分利用第九节课和晚自习,搞好培优补差和近线生的辅导工作。第九节课固定给上晚自习教师使用。(非毕业班用于自习)要求全体毕业班教师改变观念,充分、有效利用自己掌握的自习课搞好三个层次学生的辅导、作业处理和新知预习。

3、重视辅导效果,评价辅导效果以月考成绩是否提高做标准。

五、规范考试管理,加强考后分析

1、月考和双周考(单元考)相结合。重视单元考或双周考这种自测,学期不少于5次。有试卷,有成绩记录单。

2、月考后加强试卷分析,要求每位教师写出书面试卷分析单。

3、毕业班考试要求:

(1)双周进行综合知识考试。分A、B卷,考试时间125分钟。每次A、B卷同人命制,以保证难度相当。考察内容以基础考察为主(相当于“小单元清”)。每科试题量为:语文:25分钟,数学:25分钟,外语:25分钟,综文:25分钟,综理:25分钟。利用晚自习完成考试。每班前一半学生A卷,后一半学生B卷。学生均在答题卡完成做题。每次考试本班学生在本班按考号座次,流水阅卷。每次考后登统成绩,给学生排名。

(2)加强月考分析

推行:“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主管--教务处--校长”的教学质量分析模式。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发挥中心作用,客观分析本班成绩和备课组学科成绩,提出提高成绩的有力措施。

特别要加强前150名培养目标的学情分析,提出解决措施,提高薄弱学科。

(3)为和局里计算中考成绩的方法保持一致,更为提高四率弥补学生流失的弱势,毕业班成绩统计方法为:各率分母以学初在籍人数统计。分流一个,分母减少一个;转入一个,分母增加一个。

3、毕业班重视体育考试。上好体育室外课,以中考考试项目为训练内容。期中、期末要对中考考试项目进行考试,要有分数记录。分数纳入学生个人成绩排名。

4、加强分组实验的操作,提高实验能力,确保中考成绩。

五、致力有效课堂,扎实组织教研

1、研究主题:“有效课堂”

2、研究内容:(见教研组活动计划)

3、研究途径:

(1)教务处组织有效课堂教学公开课研讨。

(2)发挥教研组作用。(见教研组计划和教研组长职责)

(3)发挥骨干作用。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骨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保证每学期上好一节“有效课堂”示范课。

(4)实施“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制定计划,期末有总结。老教师继续指导新教师备课、实施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老教师保证每两周听新教师一节课,新教师每周听老教师一节课。期末新教师展示公开课。新老教师要有指导和学习记录。

六、加强实验教学,完成档案归档工作。

各年级每次实验要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做好档案的整理。

七、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培训

1、自学:内容围绕“以人为本,建构有效课堂”主题展开。包括: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自学、有效补差;教学方法研讨、考试信息、考试方法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等。

2、培训:内容围绕“以人为本,建构有效课堂”主题展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挥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教务处包科领导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所负责的学科培训。

3、听课:每人每周教研组内听精品课1节,每周年级主任检查听课笔记,签字。老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新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4、做好学习笔记,积极总结教学成果。要求将教学成果及时上传校园网。(上传时间见教学活动安排表)

文章

来源莲

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第6篇

教学常规是作为教师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把我校教师教学常规要求管理落实到位,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制订文安县第六中学中学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一、制定计划--规范高效

1、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一切教学活动为目标达成服务。

2、教学脉络--清晰。结构安排合理,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注意中等生和学困生的个体学习与参与。

3、教学行为--规范(为人师表)。

(1)调课或请假必须填写写好申请单或请假条,并经教导处同意。

(2)要用普通话上课,养成文明语言习惯。不允许有侮辱、歧视学生的语言,不讲与上课无关的话(如道听途说的故事、有背教学或师德的泄私愤)(3)教学仪态

端 庄、大方、得体。体貌着装,肢体语言,文明习惯。(4)上课期间要关闭通讯工具。(5)上课或跟班不得睡觉或提前离岗

(6)严 禁 体 罚和变 相体罚学生,如大容量的抄作业、长时间罚站、殴打或变相殴打、做俯卧撑多上个或长跑多少圈,或蹲马步等。

(7)板书、绘图、实验操作要规范。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8)不懈怠课堂(如毫无目的的上课,以及闲聊、睡觉、玩手机),按时上下课,不提前下课,(9)课堂问题处理(可控性),积极稳妥,不以盛气凌人的打压或群罚为处理手段,不以情绪为主导,确保课堂的目的性和主体性。

4、教学管理---严格有制

规范课堂习惯,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求学生端正坐姿,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2)规范课堂听课习惯,不睡觉、不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如学生传字条、照镜子、玩手机、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打闹等无视课堂存在的现象);不看与本堂课无关的书籍,做与本课堂无关的作业(如地理课做英语作业。历史课做数学作业)。

(3)严禁上课或自习期间吃东西

(4)除教师要求可以讨论问题之外,课堂一律保持安静(5)读书课,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清脆。

四、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

1、课内外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精、活”的原则,既要加强双基”的训练,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2、作业布置要适量,不搞“机械重复”、“题海战术”。

3、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批阅符号规范,有批阅日期,有订正要求。要重批轻改,指导学生自己订正或修改。

4、要重视作业的讲评。要对学生的作业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对于学困生,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第7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为了更好落实教学常规,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闽教基(2003)26号“关于印发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连江五中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学常规分为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阅)、辅导、考试考查、总结、教研活动、请假程序与要求、代课安排与实施办法、监考工作的操作规程与要求等十一项工作。教学常规的落实、执行情况,由教务处通过各种途径检查并纳入目标管理、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工作。

一、计划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是加强教学工作计划性的重要措施。制定计划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

1、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各年段集备组计划、学科教学进度和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课外活动、兴趣活动小组。计划内容一般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措施、活动安排。3.各项计划必须在每学期开学第二周提交教务处。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而上课是渎职行为。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和设计,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对备课的要求是:

1.严禁无教案上课或不带教科书上课,不认真备课应予批评并处罚。

2.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及结构,确定重、难点知识,发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3.了解和分析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别是学习单元知识所需的预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4、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应按分课时逐节撰写,教案详略视教师基本情况而定,高级职称的教师可写简案,一级职称的教师可写略案,二级、三级、见习期教师应写详案。其中,任教三年(含三年)以内的教师必须是手写教案。教案应体现教育新理念,并能反映学科特点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1)课题;(2)教学三维目标和要求;(3)重点、难点;(4)思想教育因素;(5)教法、学法;(6)教学步骤和过程设计;(7)板书设计;(8)作业内容;(9)课后记、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编写个性化的教案设计。

5、作好课前准备

课前应熟悉教案;熟悉所需教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如有故障应及时排除,对于演示、实验课程应预先做好教具、器材等的准备工作,并要进行操作预演,确保实验的安全。

6、各学科一律实行超前一周备课。教务处定期或不定期对教案进行检查,并做记载,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对上课的要求是:

1、按课表上课,课程调度权属教务处,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违者按照旷课处理。

2、课前三分预备铃响,教师须带好教案、教学用具到达上课地点。

3、上下课时师生相互问侯。上、下课师生问候语统一规定如下:预备铃声响后:上课教师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声响后,教师宣布:上课!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教师回礼。班长:“坐下!”下课铃声响后:老师宣布:“下课!” 班长:“起立!”老师:“同学们再见!”学生:“谢谢老师!”老师回礼(上课结束)

4、课堂上教师要教态自然,精神饱满,感情充沛,姿态端正,衣着大方,仪态庄重,不得歪靠讲话,不得敞胸露怀,不得酒后上课,课堂上严禁抽烟,女教师不得化浓妆,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接、打手机。

5、教学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完成课时计划。科学的运用教学方法,探讨新形势下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结合,必要讲授,恰当互动;灵活点拨,相机引申;抓住要害,生发问题;捕抓灵感,诱导发现;张扬个性,激励探究;倡导协作,合力创新。课堂教学各环节组织严密、有序,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等各项自主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良好心理品质,并把学法指导融于教学之中,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7、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要注意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有所侧重,讲求实效。

8、讲求教学艺术。教师讲课应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应准确、精炼,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板书工整、清晰,教态亲切、自然,充分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9、教师组织教学要严谨有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得将学生逐出教室,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严禁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侮辱、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

10、下课铃响后,老师方可宣布下课,不得提前下课,也不得拖堂。如遇课间有安排“眼保健操”的课任老师必须督促学生做完操才能下课,如遇课间有安排“广播操” 的课任老师必须督促学生尽快到操场集合。

11、每节课后教师应在《班级师生出勤情况报表》上填写相关内容,并签字。

12、理、化、生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应达到100%。实验操作熟练无误,安全规范。

13、每位教师都要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工作,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展学生兴趣活动,丰富学生学校生活。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举办的科技创新和竞赛活动,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班会课、校本课程等的管理、请假制度等,参照正常上课的要求。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批改和指导,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了解教学情况,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培育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意志品质及良好习惯,都具有重要意义。

1、凡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精选习题,布置适量课堂和课外作业。努力探究:选择性作业、自主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活动性作业、协作性作业。

2、严禁教师私自要求学生集体采购教辅材料,未经学校同意年段、教研组、集备组或个人组织学生购买学习资料,按乱收费和滥订资料处理。

3、控制作业时量,平衡作业负担。课外作业日总量,作业时量由班主任同课任老师调剂平衡。

4、老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适当记载,并做讲评。数学、语文(基础知识)、物理、化学、英语原则上都要批改,作文要求每学期“八大八小”,全批全改,其他科目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鼓励教师创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的探索。作业批改应认真及时,不错批漏批,批阅时注明批阅日期。每次作业要给予评分或批注;不得发生只给分不批改、或既不给分也不批改只写一个“查”,“阅”的不负责任现象。

5、认真讲评。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进行讲评,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深入理解知识。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评分,努力发挥作业的训练价值。

6、指导学生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交作业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以教育和帮助。必要时可采取面批面改的形式,做 好个别教育工作。教务处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都会不定时检查,并做记载,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辅导

辅导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施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2、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差生和优生。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发挥特长。辅导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难,还要教给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要注意进行增强其学习信心的教育。各学科老师要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类分析,班主任协助科任老师对“困难”生逐人分析,共同制订培优补差计划,提出辅导措施。

3、辅导要运用多种形式,讲求实效,对各类学生的辅导都应热情、主动、耐心、有信心,并注意尊重学生。

4、根据市教育局规定,辅导学生一律不准进行有偿补课、有偿托管以及任何形式的收费。

六、考试考查

1、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试、检查作业、单元测试、月考等,属平时考查,期中、期末考试,中考、会考、高考等,属考试。期中、期末考查科目主要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技、三防、健康教育、计算机等科;考试科目主要是: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科。考查由年级组或备课组或科任教师组识,考试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要严格控制考查次数和难度。初中考试易难程度比例为:“8、1、1”。

2、考试前各班应进行考风考纪教育,教务处要严密组织命题、制卷,精心安排考务,监考老师要严格监考,要认真搞好阅卷评分和质量分析,考试成绩不得弄虚作假,对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

3、考试、考查成绩应及时登记在学科记分册上,认真填写学科记分册中有关内容。各学科每学期应有二次以上的平时成绩(或考查成绩)记载。考试(平时)成绩和学生总评成绩须及时送交班主任,由年段长汇总后交教务处。学生学期总评成绩的评定可参考以下方案: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学年总评成绩的评定:上学期成绩40%,下学期成绩60%。学期末班主任应将学生总评成绩填写到学生成绩通知单上和学籍卡上。

4、努力探索新课程下的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六个方面:学习兴趣的强化、学习方式的完善、学习品质的优化、学习个性的张扬、学习共性的互动、学习效果的提升。

5、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认真填写考试质量分析表,并上交教学处备案。书面质量分析一般应包括:(1)考试概况;(2)试题分析;(3)质量情况;(4)教学改进措施等。

6、重要考查及期中期末考试要认真讲评,做到每考必改、每改必讲。

七、总结与评价

1、总结

学期末,教师应写好全期教学工作总结。总结可以是一般总结或专题总结,提倡写专题总结(论文),并于每学期末上交教务处。总结内容包括:

(1)本人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教学工作的情况。

(2)学期教学质量分析。

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心理品质的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教学中的成绩与问题,主要经验和教训。

(3)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和改正措施等。

2、评价

教师发展性评价(见“****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

八、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分集备课组活动、教研组活动以及省、市教育学院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

1、教研组活动每周开展一次,由教研组长、集备组长组织。

2、教研组、集备组活动应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安排、有中心发言人、有记载。主要围绕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教学方法、集体备课、检查教学常规、商议公开课开展等方面进行。

3、每位教师应积极参加备课组、教研组活动,积极投于课堂教学改革。教研组要认真组织开展校级和(备课)组级的公开课(见习期教师校级公开课每学期2次),校级公开课要打印教案,认真组织评议并作好记载上交教务处。

4、见习期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5节,任教2—3年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其中,本学科的听课节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听课应填写听课、评记录,并于当天上交教务处,教务处每周一汇总上一周的听课记录。

5、敞门听课。不管教师之间,还是领导检查性、指导性听课,都可事先不打招呼,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如有外校教师来校听课或教研都需先征得学校同意方可进入。

6、教研组、集备组应开展多层次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7、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县教研活动、学科骨干培训等,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九、请假程序与要求

(一)程序:教师先到校办公室领取“请假条”——>寻求本教研组教师代课——>教务处确认代课,并审批(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同时报年段长、政教处审批)——>校领导审批——>“请假条存根”交回办公室,“请假条”交教务处。

(二)要求:

1、病假

(1)急诊:在第一时间告知学校教务处(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同时告知政教处(主任)。事后提交急诊证明,并在一周内到办公室补办请假手续。

(2)看病、治病:至少提前一天按照医嘱(病历)办理请假手续。(3)凡不能提供医院证明的一律按照事假处理。

2、事假

(1)公假:须凭校领导审批文件或通知,至少提前一天按照请假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2)私假:遇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告知学校教务处(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同时告知政教处(主任)。事后在一周内到办公室补办请假手续。除此之外,至少提前一天按照请假程序办理请假手续。

十、代课安排与实施办法

1、由教师本人与学科集备组、教研组协调,在尽量不影响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原则上安排本学科、集备组、教研组的教师或班主任代课。

2、代课的教师要在请假条上签名,并填写具体代课班级、节次,教务处每学期末统计、核对、公示。

十一、监考工作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1、担任主考、监考、机动监考的教师,应于考试开考前10分钟到教务处领取试卷,不得代领、错领。开考前5分钟未领取试卷的,作为迟到处理,并扣发课时补贴费10元,迟到30分钟作为旷课处理,并扣发当月满勤奖。

2、考前5分钟组织学生按顺序要求的座位坐好,提醒学生考试注意事项,分发试卷。

3、开考后监考老师应逐一核对学生填写的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等信息是否正确。

4、考试期间,监考教师应认真监考,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如:看书、看报、改试卷(作业)、打电话、接手机、听mp3、交谈、随意离开考室等。一间考室(混合考室)有两位监考老师的,应一前一后分开监考。发现舞弊,收齐证据报教务处,学生考试60分钟之内不得提早交卷离开考室。

5、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应对本考场试卷进行清点,防止错收、漏收试卷,在检查无误后按考号顺序编排收齐试卷,并到年段室按要求装订密封,防止错装、倒装试卷,全部完成后交学科主考。

6、对监考工作严重失职(旷课、学生舞弊无及时制止和处理、造成雷同卷、漏收试卷、试卷丢失等)的教师在全校通报点明批评。

高级中学学科教学常规 第8篇

关键词:五严,教学常规管理,诊断,整改

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明确要求:“严格禁止下达高 (中) 考升学指标、严格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等“五严”规定。自《意见》颁发以来, 全区经层层宣传落实, 督查整改, 所有中学规范办学的意识得到普遍增强, 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我区于2010年9月对全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调研, 既发现了各所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同时也诊断出部分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管理缺位、管理越位以及教学常规管理执行力不到位的情况。

一、“五严”背景下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成功经验

1.管理氛围浓郁, 工作目标一致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调研活动之前, 一方面区教育局组织调研组进行了两次调研方案的研讨, 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调研的重点。另一方面又为教学校长、教务主任先后两次召开了调研工作的准备会。通过调研前的准备会, 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和主题。而各所学校又再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全面动员, 专题培训, 制度梳理, 过程再落实, 全区上下“抓常规, 抓落实”的氛围进一步浓郁。

2.制度基本健全, 责任意识明确

通过深入调研, 调研组一致感受到, 各所学校教学常规制度基本健全, 校长、教务主任以及教研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常规意识牢记心中, 责任意识非常明确, 看不到工作推诿现象。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展开均能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做好保障与服务, 这也反映出, 各所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意识到教学常规管理是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常规不仅要抓, 而且要常抓常新, 突出方法创新与特色营造。

3.落实课程管理, 检查执行较真

规范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涉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落实课程管理更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的重要手段。全区各所中学都能够根据省规范办学的具体要求, 认真落实“五严”规定, 努力落实课程管理。从调研情况看, 尽管受到编制和师资结构性不平衡等因素的限制, 各所学校都积极创造条件, 按要求落实国家规定的主干课程, 努力开齐音乐、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等其他课程。各校能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 并力求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比如, 瑞金路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全校全员参与, 师生共同锻炼, 组织有序, 气氛热烈, 形式多样, 整体氛围好。

4.规范教案撰写, 强化作业批改

教案撰写是教师备课的基础环节, 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一环。从调研情况看, 各所学校在教案管理上十分重视, 教案检查均有比较完备的过程记录, 检查后留有签章与日期。比如, 有的学校提出了“学案先行、教案复备”的教案管理要求;建立了教案“十有”规范和教案检查结果的校内反馈制度。制定了“教师集体备课、撰写教案的规定”, 教师集体备课有固定时间与地点, 集体备课明确了分工、研讨、打印、复备、反思、上传的“六部曲”。同时建立了新授课、讲评课等课型的教案模式, 目前还在积极探索作文课、实验课、单元复习课、习题训练课的教案撰写模式。

作业管理是合理控制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环节。作业应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科学地布置作业。本次调研明确提出了四项要求, 即布置给学生做的题教师必须先做;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全改;学生做错的题必须全部订正;学生订正的题教师必须二次批改或矫正。从调研检查情况看, 各所学校均有“作业布置与管理”的教学常规, 并有详细的作业时间规定。另外, 各所学校能够重视学情的研究, 积极提倡作业分层要求, 要求作业做到科学布置, 落实“四有四必”。

5.考风考纪严明, 考试结果真实

考试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末端环节, 但是非常重要。严抓考风、严肃考纪是考试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全区调研情况看, 各所中学均有明确的考试管理制度, 重视考试的组织管理, 从考试的命题、监考、试卷的批改、质量分析、试卷讲评等环节监控, 并有考试管理的过程性记录, 切实保证每次考试的信度, 为教学管理准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比如, 有的学校不仅有考试管理规定, 还有每次教师监考违纪行为均有处理记录和处理证据;有的学校每次校内考试能提前网上公布考试工作方案, 进行监考、巡考、阅卷、成绩上报、试卷分析、试卷评讲等流程化管理, 进一步推进考试管理的规范化;有的学校重视强化考务管理, 每次考试均制定严密的考试实施意见, 严肃考风考纪, 规范考试组织过程及时上报数据。

6.校长深入课堂, 听课评课及时

听评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性活动, 也是学校校长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基本功。本次视导调研, 对全区中学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校领导听课制度, 具体做到三点:一是在校领导听课基础上, 建立校领导“带人听课”制度;二是校长听课后要及时与教师交流反馈;三是校长和行政干部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共性问题提交到校行政会研究。从全区调研情况看, 大部分校长都有关注教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能深入课堂认真听课, 仔细记录, 及时评课, 课后与教师进行一些必要交流。学校校长能够主动落实听课评课工作, 注意率先垂范, 思想上重视, 行动上落实, 身体力行, 带头做好听课、评课具体工作, 从而较好地引导本校其他领导认真执行听课、评课制度。

7.突出结构优化, “教堂”转向“学堂”

“五严”规定实施以来, 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深入的变革, 否则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生态要求。要实现“减时增效”的教学管理目标, 则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师课堂教学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突出以生为本。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讲练结合、当堂反馈”的教学要求, 从而积极推动“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从调研情况看, 各中学都有把“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推进的思想认识, 同时都在想方设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比如, 有的学校建立了“一课三议”的教学研究模式, 并结合教学的有效性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依托教研组, 对学科不同课型进行初步的架构, 备课组内教师通过“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复备”、“复上”、“再评”、“再议”等形式, 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完善组内教师教学行为。

二、“五严”背景下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研中发现中学教学常规管理也客观上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 教师教案撰写表露出教学设计环节理解错位;教师个别访谈内容流露出学校管理仍有缺憾;教师群体问卷结果暴露出个别问题依然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显露出中层环节执行缺位;校长听课评课制度仍需进一步落实到位。从改进管理与推进教学的角度看,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观念更新, 改进管理手段, 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1.加强学习, 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面对“五严”规定与规范办学的新形势与要求, 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培训。通过广泛宣传, 深入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让全体师生认可和内化教与学常规的基本内容, 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内涵与新形势下教学常规管理的新要求。比如, 中学“小班化”学校突出的管理理念是“关注每一个”, 要求落实“全纳性、个别化与活动化”三大策略。而从调研看, 全区中学“小班化”实验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 还没有能完全体现小班化的特点与教育教学要求, 因此, 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修订上, 应当进一步突出小班化教育管理的内涵, 着眼在制度制定上如何体现和落实“以生为本, 关注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

2.文化引领, 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基本制度

学校管理要有制度约束, 更需要有文化的引领。从我区调研情况看, 目前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统一性内容多于个性化要求, 同时也发现, 学校很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内容相互交叉重复。因此, 应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 结合校情紧扣原有办学特色与文化, 进行简化、细化、校本化。在进行制度完善过程中, 必须立足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底线, 渗透学校管理文化, 追求校本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体系, 才有利于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因此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应当突出校本性、包容性与可操作性,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常规要求深入人心, 保证每个教师明确自身的位置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把规范执行常规提高质量作为自身发展的内需。

3.立足诊断, 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缺位环节的持续改进

强化教育教学诊断功能, 是持续改进学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只有善于发现问题, 立足科学诊断, 才能够为学校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学校管理者要建立管理诊断的制度, 形成基于诊断的学校管理工作模式, 这样才能建立持续改进的学校发展机制。因此, 各所学校结合本次调研中暴露的问题, 进行自我诊断, 培养自我诊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有效推动学校教学管理再上台阶。

4.落实整改, 进一步夯实教学常规管理的执行力

在学校管理中, 执行是目标与结果之间最容易缺失的一环。从全区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调研情况看, 学校管理的执行力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憾, 部分学校教学管理相对粗糙, 不是很精细, 采取粗放式、经验性管理。因此, 学校校长要培养抓工作落实的技巧, 争做一名落实型的领导, 凡事认真较真。同时, 学校校长要进一步营造“求实、责任、诚信、细节”的落实文化, 即始终秉承“管理用数据说话, 指导用服务说话, 服务用行动说话”的工作作风。另外, 学校进一步加强中层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 不断统一思想认识, 克服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的不足, 简化制度操作流程, 培养教学管理团队“落实的关键在执行力”的认识。学会管理好时间保证落实,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落实, 培养遇到困难拒绝借口的习惯, 立足于不仅要做事, 更要把事情做成。

5.明确目标, 进一步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推进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

上一篇:居住区规划与开放社区下一篇:2011高新一小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