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2024-08-18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精选8篇)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1篇

大别山成为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

——解读《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2013年01月07日 05:12 稿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分享到:

sina qzone renren kaixing douban msn

“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的大别山区,终于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包括我省潜山、太湖、宿松、岳西、望江、临泉、阜南、颍上、寿县、霍邱、金寨、利辛等12个县在内的大别山片区,成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

愿景可期 战略定位清晰

21世纪前10年,我省境内大别山片区生产总值增长2.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7倍,但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规划》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加快片区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省发改委副主任刘荣华表示。

目标令人振奋:到2015年,贫困人口数量减半;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大别山片区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愿景鼓舞人心: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10%以上,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三项支出达到本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0%以上。“十三五”时期,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三项支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超过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规划》明确了大别山区的战略定位:一是“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传承创新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特殊的政策措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先行先试。二是“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增强老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 1 农业,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培育知名品牌。三是“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发挥区位、交通和劳动力等优势,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主动承接沿海和周边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四是“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深入开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优势,推进跨省协作,壮大旅游产业。五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有的放矢 明确发展重点

大别山区扶贫有难点:扶贫对象规模大,农户增收渠道单一;人地矛盾突出,矿产资源匮乏;洪涝干旱危害大,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滞后。大别山区脱贫也有优势:地处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和武汉城市圈交汇带,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骨干网络较为完善,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区域经济蓄势待发。

《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将大别山区域划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在空间结构上构建“一圈四走廊”。其中,涉及我省的有漯河-淮阳-颍上-寿县-淮南经济走廊,武汉-麻城-金寨-合肥经济走廊。前一条以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漯阜铁路等交通运输通道为支撑,重点发展粮食和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业、新型建材业、煤炭产业、文化旅游业。后一条以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和合武铁路等交通运输通道为支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业、休闲度假与红色旅游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机械制造业。

“按照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快区域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整体交通优势比较明显,但在深山区,仍有很多跨省道路还没有打通。《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国家铁路、调整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两纵四横”交通运输主通道中,穿过我省境内的有商丘-六安-望江通道,周口-阜阳-蚌埠通道,六安-潢川-信阳通道,武汉-安庆-合肥通道等。

“坚持市场导向,发掘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规划》“量身定做”,为大别山设计了一系列特色优势产业。茶叶、油茶、中药材、蔬菜、2 林果、蚕桑、花卉苗木、畜禽、水产九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我省大别山区各县赫然在列。此外,天柱山、天堂寨等被列入生态与休闲度假旅游重点景区。

政策“给力” 凝聚攻坚合力

“雪中送炭、突出重点”,《规划》提出,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差异化扶贫政策,集中力量解决最困难地区、最困难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财政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增加转移支付额度。”税收政策,对片区内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金融政策,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力度,鼓励按规定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努力满足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

投资政策,“中央投资向农业发展、扶贫开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倾斜。”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旅游、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在项目审批核准、投资、用地、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此外,《规划》还提出在片区实施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加大土地利用指标倾斜力度。

扶贫攻坚,造福老区,扶贫是基础,开发是重点,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加大生态补偿相关转移支付力度。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

“要加大帮扶力度,深入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以工代赈工程,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强大合力。”省发改委以工代赈处处长余士好说,新出台的《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扶持重点群体,强调加大对孤儿、残疾儿童等救助扶贫力度,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同时提出将残疾人优先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对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由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等。(记者 郑莉 陆列嘉)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2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市《关于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关于编制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及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思路,按照“三年攻坚、一年完善”的总体部署,结合《宁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xx-20xx年)》,根据宁县电网实际现状,制定《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为总目标,消除农村电网低电压、网架供电瓶颈、配变过载运行等问题,改变村组单电源、提高主网架结构建设标准,打破乡域供电界限,缩短农网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能力和电压质量。

按照交通、水利、产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电力设施配套项目。规划建设长庆桥33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县城110千伏变电站一座,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22千米。

按照政府需求计划逐年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用电问题,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到20xx年实现三相动力电到所有村组,到20xx年彻底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三、项目规划

随着长庆桥工业园区的建设,为解决园区配网需求,预计20xx-20xx年规划建设330千伏长庆桥变电站一座,建设规模2×240兆伏安主变。新建330千伏丰乐变—长庆桥变送电线路34千米,配套建设110千伏线路29千米。

按照庆阳市电网滚动规划方案,预计20xx-20xx年在宁县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宁县县城送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主变两台2×0千伏安,新建丰乐变至宁县县城线路16千米,导线型号为LGJ-300。

新建宁县35千伏湘乐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湘乐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盘克至湘乐35千伏线路15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南义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南义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宁县至南义35千伏线路20千米,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宁县35千伏政平输变电工程:新建35千伏政平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2×10000千伏安。新建中村至政平35千伏线路12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

新建35千伏盘克至金村35千伏线路19千米,导线采用LGJ-240型钢芯铝绞线。解决金村变电源单一现状,实现环网供电,提高供电质量。

按照项目逐年推进计划,预计20xx-20xx年共投资9259.88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94.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配变190台,户表改造7048户。其中:解决三相动力用户3186户,累计涉及60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3862户,累计涉及5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焦村、湘乐、春荣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2.83千米,0.4千伏线路134.38千米,新建配变60台,农户2638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97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1741户,涉及2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盘克、和盛、九岘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84千米,0.4千伏线路120千米,新建配变50台,农户18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901户,涉及12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899户,涉及14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米桥、早胜、焦村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78千米,0.4千伏线路85千米,新建配变50台;户表工程160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865户,涉及13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735户,涉及9个自然村。

20xx年规划在新宁、南义、瓦斜等乡镇新建10千伏线路50千米,0.4千伏线路46千米,新建配变30台,户表工程1010户。解决偏远山区至今未改造的农村电网和农户,提高部分村组低电压,同时为该区域农户的种植、养殖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并为这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提供电力配套。解决三相动力用户523户,涉及17个自然村,解决低电压用户487户,涉及8个自然村。

四、规划布局与建设标准

1、导线选用10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0/70、JKLGYJ-10/95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0.4千伏导线采用JKLGYJ-1/50、JKLGYJ-10/70型交联架空绝缘铝线。(导线参数详见下表)

2、配电线路的档距导线的适用档距是指导线可以使用到的最大档距,其适用档距不超过80米。导线的适用档距,安全系数及允许最大直线转角角度(见下表)。

10千伏线路导线采用三角排列,特殊地形的档距采用水平排列。0.4千伏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导线采用水平排列。零线应靠近电杆和靠近建筑物侧。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应高于相线。

3、配电线路线间距离的确定配电线路导线的线间距离参见下表所列数值:(m)

五、投资估算

330千伏变电站造价1400万元/座,110千伏变电站造价1200万元/座,35千伏变电站造价600万元/座,330千伏线路造价70万元/千米,110千伏线路造价50万元/千米,35千伏线路造价30万元/千米。共计投资9592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702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568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960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2250万元。

10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0.4千伏线路造价12万元/千米,配变造价6万元/台。共计投资9259.88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3312.88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3136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767万元;20xx年计划投资1044万元。

六、技术经济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将使这些乡镇、村组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损耗进一步下降,彻底解决“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问题,完成宁县农村电力扶贫攻坚目标,全面保障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的生产用电,预计每年可节约电量29.8万度,为农民减负15.18万元,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1、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农村电网改善,供电得到保障,必将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乡镇饮食、娱乐、大棚蔬菜种植、农村禽畜养殖以及旅游业、服务业等富民措施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电费负担减轻,供电质量保证,电能方便清洁安全的优点,加上家用电器的普及,可改变农民生活习惯,使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养成使用电能习惯,节约社会能源。

3、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速度。配合政府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工程,建成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村,必将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3篇

一、充分认识黄河滩区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但由于受各种制约,滩区年年扶贫年年返贫,一直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贫困滩区没有实现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距离2020 年,还有五年时间,滩区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要有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扶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事实证明,输血式扶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滩区群众贫困问题,只有下定决心走搬迁式扶贫、发展扶贫的路子,从根本上改变滩区群众的生活现状和生产方式,才能实现滩区群众的长期富裕。

二、引导群众实施土地流转

1.土地流转前后的收入账。群众一家一户经营土地,不算劳动力投入,每年每亩土地纯收益在500~1000 元左右,如果算上在外务工人员往返花费及误工损失,收入就是负数,也就是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最后是赔钱的。如遇天灾,更是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发展高效作物,群众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三没销路经营风险巨大。

如果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或大户经营,一是可以保证土地收益不少,而且旱涝保收,国家补贴仍归农民所有。二是可以为流转土地的企业打工,老人、妇女就地打工每人每年收入不低于几千元,一个人相当于又多种了十几亩地,而且劳动强度还降低了。三是剩余劳动力可以安心在外务工,节省往返成本和误工损失。四是在家人员闲暇时间还可以在社区搞商业经营,每年收入至少增加几千元。五是可以学习到企业的先进经验、技术,通过外来企业掌握市场销路,为今后自己经营致富积累经验。

2.搬迁后的群众收入账。搬迁之后群众收入多少?(1)从事农业的产业工人2万人,根据劳动技能和工作时间不同,人年均收入6000~30000 元不等,按最低平均计算人均1.5 万元,全乡3 亿元。(2)从事商贸、物流、服务、管理1 万人,一般人员年均收入1.5 万元,个体老板按5~10万元,全部收入至少有3 亿元。(3)企业工人5000 人,按人均2 万元,总收入至少1 亿元。(4)从事个体种植、养殖、加工、工程的个体老板至少每年实现总收入5000 万元。(5)现在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7 万人,搬迁后大部分回乡,按5000外出务工人员,人年收入3 万元,共1.5亿元。区域性中心城镇一旦形成收入将会更高。

3.搬迁后群众的生活成本账。群众入住城镇,生活成本究竟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1)物业管理。按照小区自办物业的方式和城市自办物业经验,每户每年费用应该不超过200 元。按正常管理每平方米0.6 元计,120 平方米住房每年864 元。(2)水费。每月10 元左右,每年120 元。(3)整体搬迁后,平均每户可复垦耕地1 亩以上,户均增收1000 元左右。(4)燃料费用。目前80%以上农村家庭用的是液化气、电磁炉、煤球,月燃料费用100 多元,搬迁后统一使用沼气、天然气,月燃料费用20 元左右,每户每年可节约1000 元左右。(5)副食成本。目前群众吃菜都是到集市购买,集市小商贩去县城批发,所以群众吃菜比县城每斤要贵1元钱,按每家每天消费2 斤菜,每年每家就要多花700 多元。搬迁后城镇周边发展蔬菜基地,每斤菜要比现在便宜1 元多钱,仅此一项每年每户就可节省1000元左右。(6)购物、上学、医疗交通成本。不要算孩子上学借读费等大宗费用,仅就购物、孩子接送、看病等日常生活的交通费用,滩区群众每人每年至少也要几百元,每家一年最少要1000 元以上,搬迁后这项开支将不复存在。(7) 建设成本。城镇楼房正常使用期是70 年。农村一般家庭按20 年建一次房,首次建房按20 万元,以后每次建房按10 万元算,70年仅建房一项就要花费至少45~50 万元,搬迁后每年建房成本可节省7000 元左右。(8)农机具成本。一般家庭农用机具拖拉机、水泵、三马车等至少要2 万元,按10 年一个购买使用周期,平均每年至少2000 元,加上燃油、维修等费用每年3000 元左右,就是5000 元。整体搬迁、土地流转后,这笔费用也节省了下来。综合以上增减因素,整体搬迁后,一般家庭可增加或节约1.6 万元以上,低保家庭年增加额将达到2 万元左右,每户平均3.5 人,相当于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了4600 元,比现在翻了一番。

三、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目标任务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县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动员誓师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和已有工作基础的先发优势,解放思想、大胆突破,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打造品牌为渠道,以搬迁扶贫、强乡富民为目标。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并重,增加群众收入和号召群众搬迁并重,集中搬迁和个别搬迁并重。成熟一个产业,扶强一个产业;成熟一批群众,搬迁一批群众;成熟一个村庄,搬迁一个村庄。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协调稳妥,以政策引导为主、以思想疏导、以强化吸引为主、以事实教育为主,确保使扶贫开发攻坚行动真正成为滩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致富工程、民心工程。

今后五年攻坚任务:

1.实施搬迁扶贫。整村搬迁和个别搬迁相结合,2018 年完成70%左右滩区群众搬迁式扶贫,关注搬迁群众收入状况,通过扩大就业渠道,实行政策倾斜,使搬迁群众年人均收入达到1 万元以上。

2.加强滩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支持,完成滩区路、渠、电配套建设70 公里,打井1000 眼,旧村复耕5000亩,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3. 加快土地流转。土地预流转达到100%,实现规模经营5 万亩以上,滩区群众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80%以上。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生态招商、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加快工业园区立项、规划、建设,年均招商项目达到6个以上,到2018 年招商项目达到30 个以上,引进资金15 亿元以上。

5.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种植业。建设生态稻、林果、花卉、瓜果、蔬菜、食用菌、莲藕基地3 万亩以上,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充分利用黄河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黄河泥鳅、鲤鱼、虾、蟹等特色水产养殖场(区);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社区优势规划建设千亩生态公园、新生代再教育基地、水上公园、游乐园、黄河观光塔等特色旅游项目。

6.搞好就业培训。依托乡劳务培训中心,搞好餐饮、编织等实用技术培训;联系劳动、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部门,积极参与“阳光计划”培训;争取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校所支持,大力搞好“雨露计划”;加强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搞好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和层次。

7.加快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在大力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建设,拓宽投资渠道,加快社区幼儿园、学校、医院、综合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托老机构建设,尽快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使滩区群众在发展致富的同时,有一个舒心、安全、功能齐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四、制定措施,激发活力

1.充分发挥市、县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上级部门的各种资源,为发展搬迁贡献智慧和力量。

2.保证国家、省、市、县各级政策不截留,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利用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积极为企业发展争取资金、政策,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和宽松的政策服务。

3.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税收奖励。市、县工作队招商项目税收返还乡镇部分,由工作队支配,全额用于工作队所帮扶村的产业发展、搬迁救助、小区打造。干部群众个人招商项目,达到县奖励标准的,除享受县政府奖励外,其建筑税返还乡镇部分的50%用于奖励招商人所在村、单位和个人,其中70%奖励招商人,30%奖励招商者所在村或单位。

4.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成立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各村也要设立相应的组织,加强领导。

5.明确责任,合理攻坚。必须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必须树立搬迁扶贫工作主体意识,明确各村工作任务与工作重点,发挥合力攻坚的最大效力。

6.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及时总结各村、各工作队的好经验、成绩和典型做法,通过简报、媒体大力宣传,力争在全县、全市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头作用。

摘要:文章分析了黄河滩区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同时制定相关措施,激发活力,引导群众实施土地流转。

关键词:黄河滩区,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4篇

该县主要措施:一是积极搭建就业扶贫服务平台。全县28个镇就业社保服务中心已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138个贫困村建立了村级就业服务站;31个村(社区)实现了广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联网;县、28个镇和部分重点社区(村)建立了远程视频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二是推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档案台账,认真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贫困村专场招聘会”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就业双选平台。

三是大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县人社部门深入贫困村举行7期8班次技能培训,培训贫困劳动力400人;举办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480人。充分发挥贫困村就业服务站公共就业服务的作用,宣传发动全县504名“两后生”到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接受为期一年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是帮扶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该县以广西示范性贫困县农民工创业园及海上王、力胜等2个创业孵化基地,以及自治区级农民工实训基地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基础,为失业创业人员提供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平台。目前,海上王创业孵化基地已有50多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280多人;农民工创业园入园企业9家,带动就业2060人。

五是认真落实创业优惠政策。该县为广大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设施、创业场地等创业帮助。目前,已发放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第一批10家企业场租和水电补贴3.9万元。同时,协调财政、信用联社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工作,更好支持广大农民工创业,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70笔共700万元。

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5篇

实 施 方 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攻坚战略部署,全力做好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依据《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扶贫攻坚的意义

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我县地处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地带,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区,也是全市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困难最多的旗县之一。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就是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头号民生工程,通过集中攻坚,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二、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把改善人居环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坚持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发展农业、以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实施“三增三减”战略,按照“532”扶贫人口分流规划(即:全县50%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城、30%从事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和高效种养业生产、20%就地集中养老),夯实“三农”基础,强化惠农措施,增强科技支撑,推进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生产经营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1、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200元以上;

2、建设38个中心村,撤并整合空心村、老龄村144个;

3、建设扶贫移民楼6800套,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

4、建设村级养老互助幸福院55所,集中养老6648户、1.1万人;

5、培育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建设高效种植基地28.6万亩、高效养殖企业20-50个,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吸附1万人;

6、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22%以上,草场植被覆盖率保持在53%以上。

四、扶贫现状及分区规划原则和重点区域规划 依据自治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县现有贫困人口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46.6%。为统筹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分区规划的原则,将全县农村分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两大重点区域。

(一)分区规划原则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围绕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发展现状(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和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自然、气候因素(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生产力分布状况、人文发展现状及生态屏障功能体现),编制重点区域规划。

1、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互动的原则。

3、坚持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5、坚持“收缩转移,流转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

6、坚持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重点区域规划

1、限制开发区:即西起长顺镇向阳村,沿省际大通道,东至七号安业村一线以北风蚀沙化地区和西起***村,沿****、****、****,东至七号****一线以南荒漠化丘陵地区。该限制区域内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差,不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包括****乡、***乡、***镇大部分风蚀沙化地区,区域面积15.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2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7.4万公顷。包括51个行政村、274个自然村,涉及10665户、2.9万人。

2、优化开发区:即为限制开发区两条线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地区,主要以*****间宽谷区、****盆地、****河谷一带以及省际大通道路边村庄为主。区域面积9.6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万公顷,三荒草场面积5.9万公顷。包括34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涉及9723户、2.7万人。

五、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式

(一)转移式扶贫。在限制开发区,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扶贫,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民转移进城,依托重化工、服装产业以及城镇服务业,变为产业工人。“十二五”期间,全县计划在长顺镇规划建设占地20万平方米的移民小区,分四期建设移民楼6800套,有组织地就地转移贫困人口2万人。2012年,计划新建扶贫移民楼22栋,转移贫困人口1300户、4290人。通过限制区人口收缩转移,有计划地实施撤点并村,及时对撤并村落进行生态恢复,发展草原旅游业和限量性高效畜牧业,达到“迁出区绿起来、迁入区富起来”的目标。2012-2015年全县撤并自然村144个,其中2012年撤并“空心村”、老龄村40个。

(二)开发式扶贫。在优化开发区,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整合扶贫、农牧业等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力打造中心村,推动人口和产业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一是抓好中心村产业支撑。重点抓好以***盆地、***河谷、***丘间宽谷区为主的高效种养产业基地建设,涉及***、***等2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围绕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和高效畜牧业几大主导产业,吸附周边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员,到农牧业生产条件好的区域,从事高效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以省际大通道为平台的路域经济,涉及长***、****等15个自然村。二是加强中心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水、电、路、气、文化、教育、卫生、通讯等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依据集中连片扶贫规划,在优化开发区坚持以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牧业,以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农牧业,以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培养创新型农民发展农牧业的理念,按照“扶贫开发带动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工商企业领军农牧业发展,”整合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入,连片实施,组装配套,整体推进。2012-2015年全县扶贫开发涉及整村推进项目的中心村有33个,其中2012年重点建设****等中心村9个。

(三)保障式养老。继续把幸福互助院建设与调整优化村镇布局、建设新农村、盘活闲臵集体资产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四三三”发展思路,争取利用三年时间让全县60周岁以上、伤病残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入住幸福院,并纳入低保、新农保、扶贫直补等社会保障体系范围。2012年重点在*****、朝阳****、****等村建设幸福院22所,保障贫困人口1584户、3600人就地集中养老。

六、政策支撑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群众主动、乡村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帮扶的“大扶贫”格局。

(一)严格兑现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把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无论是转移进城,还是进入中心村,就地保障养老,原先在农村享受的各类权益和各项惠农政策保留不变。

(二)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明确所有权、流转经营权,确保收益权,流转形成规模化经营,提升产业化水平,促使农村土地、林草地资源成为固定资产,增加农民的资本性“租金”收益。

(三)加快林草确权到户,夯实流转基础工作。积极推进林草权制度改革,确立林权、草权,落实草牧场奖补资金,建立政策引导、补偿治约机制,激发农民主体的积极性。鼓励草牧场、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实施高效产业化经营,奠定清晰的产权基础。

(四)加大扶贫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2012年开始每人给予定额生活补助,以后逐年增加,到2015年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00元。

(五)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12年,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每年人均领取养老金900元。对已享受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加大提标幅度,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优抚、“三民”等其他保障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把扶贫攻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几大班子领导全力抓,各部门承担任务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工作格局。

(二)整合资金、确保投入。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攻坚投入体制,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及时捕捉信息,千方百计争资金、跑项目。2012年,全县争取上级相关资金不低于1亿元。二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今后县财政将逐年增加扶贫和各项惠农资金投入。同时,将涉及扶贫工作的全部项目进行组装配套,坚持扶贫项目集中,项目资金集中,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组装配套、整村推进、各司其责、各计其功”的做法,合理整合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建设、文广、卫生等各类专项资金,并将资金捆绑起来,集中投向重点贫困乡村,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三是扩大社会筹资渠道。建立健全“企业带、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资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制度,适当放宽扶贫贴息贷款条件,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为扶贫对象发展生产提供资金需求,确保扶贫攻坚资金足额投入。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确保资金规范运作,使用透明,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立体大扶贫格局。农牧业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涉农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水利、电业、交通、通讯等部门尽最大努力帮助贫困村解决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二是动员引导企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开展献爱心活动,建立扶贫资助专帐、专户,帮助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要建立健全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子帮扶机制。整村推进的中心村要实现“四有三带动”(即:每个中心村有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有一个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有一名驻村干部包扶,有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企业带动、能人带动、党员带动的方式),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确保整村推进工程取得实效。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6篇

各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图两馆、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扎实做好文化扶贫各项工作,根据省市文化主管部门和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有关要求,结合我委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契机,提升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重点,进一步搭建好农村文化传播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到2018年底实现图书馆流动人次和文化馆(站)服务人次各项指标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工作措施

1、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计划。各乡镇街道文化站、文图两馆要做好文化扶贫工程的实施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2、出台年度考核办法。文化委按照市区要求出台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每月20日对各乡镇街道进行一次调度打分,排出名次,年终实施考核。

3、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文图两馆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围绕文化扶贫的总体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目标任务。对工作推动不力、履职不到位的将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问责。

附:1、2018年度乡镇(街道)文化扶贫考核评分表

2、村级精准扶贫档案预立卷目录

区文化委员会

2018年8月7日

学校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7篇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一)调查范围:全市70个省级贫困村仁和区共有10个:务本乡大火山村、布德镇老村子村、平地镇波西村、平地镇辣子哨村、同德镇双河村、啊喇乡啊喇村、大龙潭乡大龙潭村、大龙潭乡干坝子村、大田镇乌喇么村、中坝乡大纸房村。

(二)调查对象:贫困村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情况。

二、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贫困村儿童、青少年接受教育现状,对市级领导同志及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由校长负责,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村社的支持,安排专人做好摸底工作,确保相关信息真实、数据准确,并按市教体局下发的表格及时统计上报。

(二)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学校要切实做好辍学及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情况核查工作。学校要对辍学及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摸清接受教育的情况,辍学时所在教育阶段,辍学原因,班主任、学校报告和动员复学所做工作,乡镇政府、村委会工作情况,现状如何,有无补救措施等,摸清情况后及时上报区教育局教育股。

2.学校要建立辍学学生报告制度。学校每学期初应将学生辍学情况向区教育局和当地乡镇政府书面报告,由乡镇政府责令其入学。在上学期间,学生无正当理由一周内不到校,学校应及时向当地乡镇政府报告,并配合乡镇政府、村委会共同做好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工作,对经多次说服教育仍不返校的学生,由乡镇政府向辍学学生家长发出《敦促入学通知书》,要求辍学学生限期返校。

国家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第8篇

兴国,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中国烈士第一县和誉满中华的将军县,在参加长征的红军12个主力师中,有7个师是从兴国出发的。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在新的时代,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关乎苏区老表加快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兴国县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食材供应的巨大市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蔬菜、肉类产业,把城区“菜篮子”工程与保障学生营养餐食材供应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富有兴国特色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帮扶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

2015年9月14日,兴国县开始对县城周边的5个乡镇66个校点约16426名学生营养餐实行配餐企业对食材统一加工成“净菜”并进行配送。由此,兴国县成为江西省首个试行学生营养餐企业“净菜”配送的县(市、区)。

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兴国县探索实行营养餐食材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的“四统”模式,推动了学生营养餐由“零星采购”向“集中供应”的华丽转身。据了解,“四统”服务将于2017年全面铺开,届时全县25个乡镇、424所学校、约10万名学生,预计每天需供应蔬菜2.86万公斤、肉类1.44万公斤,每周需供应鸡蛋、鸡腿各10万只,形成了稳定的食材市场需求。

基于这一市场,兴国县以构建赣州市城区“1+3”(生产基地+三级市场网络)“菜篮子”工程保障体系为契机,高标准编制了《兴国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蔬菜产业5年规划3年完成的3万亩发展目标。以埠头乡垓上村等3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为核心,合力共建核心区、辐射区、专业区等三个功能互补的营养餐菜品供应基地。并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推进精准扶贫,全力推动农企对接,实现供求互通,推进脱贫攻坚。由企业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菜品地区差价、种植差异、时令特点等因素,提前与基地、贫困户订立种植订单,让基地、贫困户知道“种什么”,并按订单合同规定时间、价格、方式收购基地、贫困户种植的蔬菜,让基地、贫困户“不愁销”,实现生产、销售的无缝对接。

兴国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廖顺尧告诉记者:“作为全省首个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助推精准扶贫的案例,我们通过实施学生营养餐和精准扶贫两大惠民政策叠加,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成效。学生营养餐与推进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土地入股、产权入股、反租倒包、订单生产、基地务工等方式,成为不少贫困户勤劳致富的新路子。”

据了解,2015年兴国县共带动1100余户农户种植蔬菜,其中贫困户有612户,实现了户均增收一万元以上。预计2017年建成供应10万名学生营养餐的蔬菜基地后,可带动500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约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28%。

把城区“菜篮子”工程与保障学生营养餐食材供应有机结合起来,当被问及这么好的点子是谁提出来的,兴国县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邱会兴说:“当时江西理工大学在兴国县挂点扶贫,提议把附近村里贫困户种的菜卖到江西理工大学的食堂以解决销路问题,受到这个启发,我们才搞起了学生营养餐+蔬菜种植产业精准扶贫这个项目。”

在埠头乡垓上村,贫困户杨东明正在学生营养餐蔬菜供应基地采摘冬瓜,今年40岁的他身患尿毒症,要经常上医院进行透析治疗,有基本的医疗保障,身体好一些的时候就到基地来务工,一天60元,此外通过土地流转每年会得到600斤谷子的补贴。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上学,需要钱,他对记者说:“知识改变命运,困难是暂时的,现在政府帮助我们很多,我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我有信心。”从村干部那里得知,前两天他还被央视记者采访了,上了《新闻联播》,这让一家人特别开心。

在距离兴国县城15公里的杰村乡含田村,共有110户贫困户。按照“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培育一个品牌”的“六个一”模式,含田村探索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培养、贫困户增收有机结合推进脱贫攻坚。如今,村里有万亩油茶,千亩蔬菜,百亩白莲以及光伏产业基地,同时大力实施环境整治,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今年56岁的杨兰英是含田村的贫困户,丈夫患有糖尿病,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一个小孙女,儿子儿媳常年不回家,只剩下祖孙三人相依为命。目前通过在蔬菜基地参与种植、务工以及土地流转入股,杨兰英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此外还有时间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孙女。

上一篇:组织生活会党员自评表下一篇: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