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作文范文

2024-06-07

此时无声作文范文(精选14篇)

此时无声作文 第1篇

那一个秋天你走了,留下我一个;美丽的春天又来了,你在哪里?天地却无声……

看我流泪。

秋天渐渐来了。微风吹过脖子,有一丝凉意,树上的叶子一片片的往下掉,在空中打着转,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你突然说:“我要走了!你要自己好好保重,要努力学习,以慰你爸爸的在天之灵。”我抓住了你的手,流下了一滴晶莹的泪水,我不想让你走!

你头也不回。

你走之后对我说:“祖国的西部需要人,你爸爸能以身殉职,我为什么不去为祖国作贡献呢?你要认真学习,将来学业有成的时候也为西部增添一份力量。”

我不懂你为什么宁愿抛下唯一的女儿去西部,一个荒凉的、贫困的地区。

哭过了……

你狠心抛下了我,我觉得你是最狠心、最不负责任的人,你们没有尽到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我越想越委屈,眼泪哗啦拉的往下流。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眼睛肿了,枕头全湿了,哭得再多也没有用,因为你已在西部了,你看不到我的眼泪,看不到我的伤心样,更看不到没有父母疼的孩子是那么的可怜!你们的脑子里永远都只有西部那荒凉的沙漠,贫瘠的土地……

我无声,更明白。

后来,我渐渐的想到以前爸爸在世时,给我讲西部的恶劣的环境,可爱的孩子们没有书读……

我此时无声,但我更明白了,妈妈为什么抛下我去西部,因为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与我一样大的孩子们整天拿着鞭子在大草原上放羊。在夕阳的余晖下,小小的身子与大量的牛群羊群是多么的不和谐。而我虽然没有父母疼爱,但有奶奶的关爱,有老师的关怀,有朋友的关心,我是多么的幸福。

妈妈,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从土地里冒了出来,花也开了,暖风吹得人舒畅,而你却在大西北不分昼夜的工作。想着你忙碌的背影,我流泪了,为我无知而流。

妈妈,我爱你!我更深情爱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此时无声作文 第2篇

我心情糟糕透了:我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然后又是考试没有考好,这让我糟糕的心情“雪上加霜”。回到家,我心中的怒火不知不觉被“点着”了,而且是越烧越旺,我一个人在房间写作业,字迹极潦草。这时,父亲过来了,看见我写的是这种字,很生气,但他并不知道我心中的委屈,说道:“把字写好了!”我却也回了一句:“这字已经很好了!”就是这一句话,父亲就打我一个耳光,顿时,我的心碎裂了,就像是被捅上了一刀,那种心痛是无法言语的。父亲,你打我,我可以原谅你,但我不理解的是这之后你又骂我是个畜牲,猪狗不如。我的心已经跌了“万丈深渊”,我的父亲?!此刻任何声音都停止了,任何声音都消失了,任何声音都在那时凝固了。

正是那一巴掌让我和父亲进入了“冷战”。

那时我才上五年级。

后来,父亲给我道歉,但我仍“执迷不悟”。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与父亲的话仍很少,往往他问一句,我答一句,他不问,我也不语,我们在一起常常是长时间的沉默。

小升初考试,我没考好。父亲得知消息后,什么也没说,只是话语更少了。暑假中父亲为我上学的事四处奔波,到处求人。看着父亲焦灼的神情和额头上的银丝,我于心不忍。后来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上了第一初中。开学那天,父亲默默地送我到学校,把我安顿好,然后就去上班了,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泪流满面,我在心中默念着:“对不起,父亲。我要好好学习!”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3篇

上课铃声响过, 与孩子们问好后, 我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开始上课, 而是先沉默了两分钟, 孩子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有点按捺不住了。快言快语的袁正午, 终于开口发问了:“李老师, 您今天怎么了?”“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想请你们帮助解决。”“什么事?您说, 我们一定想办法帮您解决。”邹正昌拍着胸脯大声说。“那好, 现在, 请同学们一组一组排队到走廊上去看一看, 再猜一猜我的烦心事。”孩子们感到很惊讶, 迫不及待地往走廊上奔去。接着, 马上有同学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 还有的同学去柜子里拿出扫把打扫走廊。过了大约五分钟, 孩子们都回到教室安安静静地坐好了。有几个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本想把乱丢纸屑的同学给找出来, 严厉批评一顿。这时, 班长刘心媚发话了:“李老师, 我们都知道错了。您放心, 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李老师, 让您操心了, 都是我不好, 没有做好卫生监督员的工作。以后我再也不会失职了。”朱乐然也站起来说。

听着孩子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 看着孩子们真诚的目光, 我知道孩子们已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他们会改正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没有必要再追究下去了。于是, 我说:“孩子们, 知错能改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 我相信你们。”“谢谢李老师对我们的信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我想,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 老师究竟该如何对待? 其实, 学生们出差错, 是常有的事。孔子也说过,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关键是要使他 (她) 能知错, 且能改之, 则善莫大焉。

在当今这个纷繁而浮躁的社会, 学生们的学习紧张, 竞争激烈, 课业负担重, 精神压力大, 身体有时还得不到很好的调整与休息, 压抑和烦躁的情绪得不到有效释放, 他们的思想、心理、身体、言行等出现一些问题确属在所难免, 这是成长期与青春期的正常现象, 对他们提过分的希望和理想化的要求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我们以‘假如我们是学生’的感情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 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 宽容他们的‘过失’, 有礼貌地对待他们, 让他们时时体验到高于母爱, 超越友情的师生之情, 这就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对孩子来说, 有时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人的一生, 会常常出一些这样那样的判断错误和行为差错, 作为青少年时期的小学生, 这是思想、心智和身体成长的早期阶段, 孩子们全身心地学习知识, 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这一过程, 犯错误是无法避免的, 是必然的经历, 是可以容忍和被允许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需要做的, 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要保持自己理智的心态, 不急不躁, 不愠不恼, 心平气和, 冷静沉着, 用平静的眼光看待班级, 看待学生, 看待一切, 把一切都姑且看做是正常情况下正常发生的事, 如此一来心境自然也就平和多了。

另外, 我认为, 当错误发生时, 老师或者家长可以因势利导,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及时加以利用, 引导和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取得的教育效果是惊人的。但要注意方式和态度:温和而耐心, 包容和爱心。如果教师一发现学生犯错, 就一味地批评训斥, 以一种居高临下, 粗暴武断的方式进行教育, 不但会影响批评的效果, 还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 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 导致逆反心理, 使以后的教育更难开展。我庆幸自己没有用极端的手段来处理孩子们所犯的错误。

每一位教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 但是别忘了, 成长是一个过程。今天的孩子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 他们朝气蓬勃, 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 但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 他们又往往心灵脆弱, 情感多变, 行为幼稚, 所以, 作为老师和长者, 应允许孩子犯错, 允许孩子改错, 给他 (她) 时间改错。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 我们要用爱心, 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说理工作, 紧紧抓住这一特殊的教育时机, 因势利导, 灵活处理, 让学生感觉到你是在诚心帮助他 (她) , 以爱心包容他 (她) , 而不只是批评他 (她) 。就可以把不好的事变成好事, 学生就会感谢你、佩服你, 让你感受到教育成功的乐趣。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4篇

一、组织教学——细微处流露真情

体态语言运用得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学生用体态语言表达的反馈信息:学生凝神目视教师,说明学生情绪高昂,对教师所讲充分理解;学生嚅动嘴唇频频举手,表示有话要说;学生眼神呆滞游离,做小动作,说明注意力分散;而学生精神不振,面露痛苦,则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了。了解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体态语言的反馈信息,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调控教学:讲课时,教师的眼神要巡视课堂,不要漏掉任何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教师在注视自己,使他精神振奋,专心听讲;发现学生精神溜号,或做小动作时,可利用读课文或学生思考的机会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他一下或用眼神示意他,使之注意力集中,避免直呼其名影响教学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看到学生不舒拍他的后背,以示关心鼓励。

二、传递信息——直观地表情达意

我在教《荷塘月色》的时候,为学生范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段时就充分运用了体态语言。我的手势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用双手拟成袅娜地开着的荷花,时而又似羞涩地打着骨朵的荷花,再加上我充满感情的朗读,学生的情绪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课文那优美的意境及传神的描绘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表现。学生学习一些优美的写景状物文章时,教师都可在轻柔的抒情语调基础上,时而用和谐愉悦的表情,时而用恰到好处的动作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无声的体态语言中进入那栩栩如生的意境,领略作者赞美自然的热烈情感。

对于一些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如果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同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涉及到了“移步换景”、“定点换景”、“定点定景”、“定景换点”几个概念,学生一时搞不清楚,我就在讲台上具体直观地逐一进行演示,既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这些概念,又挑起了课堂气氛。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当分析到“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时,我运用体态语言,逼真地将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让学生借助我的体态语言去理解蔺相如那种以死护璧的忠肝义胆的伟大精神,学生情绪因而达到高潮。

三、交流情感——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面部表情,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可以运用面部表情来表现文章所蕴涵的情感:表现欢乐时,容光焕发,眉开眼笑;表达气愤时,面色严肃,横眉立目;表现悲伤时,面容凄楚,眉目低垂;而表达蔑视时,则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在教授《纪念刘和珍君》时,当读到“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会有什么言语”时,我面带怒容,加重语气,准确地表达出鲁迅对当时段祺瑞政府残害无辜恶行的极端愤怒和对黑暗社会的怒不可遏的揭露控诉之情。教师无声的体态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启发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运用体态语言,往往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教师提出问题,而学生却没有进入思索状态时,教师可做出思索这个问题的表情,也可自言自语,以此感染学生,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考而进人思考状态。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使课堂教学可以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蔼的态度、灵活的教学,通过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定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得当的体态语言是教师在教学中真情的自然流露,不能矫揉造作,给学生一种刻意的感觉。另外还应注意,运用体态语言,要符合授课内容的需要,要恰到好处,该用则用,不该用别强求。只有这样,才能让这无声的语言与有声的语言更好地配合,产生一种和谐的美感。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此时无声作文 第5篇

无声的田野总会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静谧同安宁,宛如时间在那一刻凝固,只留下永恒的画面和莫名的感动。

“因为无声,所以感动。”呆呆立于无声田野中的我常常这样想。也许,是那无声的田野太过于空旷,因此,总会令我产生无限的遐想。

一大片绚烂的油菜花在田野上无声地绽放。

还记得,儿时的我还轻吻着那些含苞欲放的油菜――只可惜我不是公主,我没有高贵的魔力令油菜花因我的一个吻而骤然绽放。于是,我只好在油菜凋零之际,陪着它们一起悲伤,一起惆怅,依偎着它们安然入睡……每年的这个时候,那无声的油菜花还在按时按点地绽放。它们疯狂的绽放,蔓延于整个田野之上,那一团团耀眼的金黄,把天空渲染得同样灿烂。天空金黄一片,大地金黄一片……

无声,但却并不孤单,我依然愿意一直在这无声的田野中呆下去,因为这儿装着我太多太多的过去和未来。儿时,疯狂的奔跑于田间小路之上。长大,依然奔跑于田间小路之上。但,无论我怎般努力的奔跑,往日的自由,无忧却在悄然逝去。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童年的疯狂,想起了童年那教会我疯狂的无声的油菜花。心里忽然涌起千丝万缕。无声的惆怅,无声的回忆,无声的倒流,恍惚间我又回到了那个曾经令我魂牵梦绕的童年,那个无邪,无忧的童年,那个有着大片疯狂的油菜花的童年……

田野依旧无声。暮色笼罩下的田野分外妖娆,寂静,它仿佛是以一种无声的形式,在向人们叙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那悠远的岁月沉淀于底,令这个故事显得更加绵长,蕴味无穷……

此时无声作文 第6篇

爷爷喜欢茶,家里摆满了爷爷的瓶瓶罐罐,它们都是爷爷不知珍藏了多少年的宝贝。小时候的我不理解爷爷,只觉得这些茶很苦,爷爷却喝的津津有味。但现在的我在忙忙碌碌中逐渐长大,开始怀念起那段时光。

爷爷这天又提来了一壶开水,准备沏茶。还在院子里玩闹的我连忙跑到桌子前,因为我的目标是把爷爷所有的茶都喝一遍。我高高兴兴地坐在爷爷对面,和他一起品茶。我静下心来,抿了一小口,入口微苦,伴着青草香,神奇的是回过味来竟然有一丝甘甜。我突然明白,茶并不是只有苦这一个味道。爷爷看着我小脸上这幅惊喜的表情,轻轻的敲了敲我的小脑袋,笑而不语,那一刻我顿时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那段时间,每次爷爷泡茶,我都要过来凑个热闹。与爷爷安安静静的,伴着午后的暖阳,喝一口清甜的茶。爷爷有时会给我讲讲他的故事,虽然有的故事已经听过了上百遍,可我却依旧不厌其烦的,听爷爷说着这些平淡又有趣的故事。

此时无声作文 第7篇

我从小就非常喜爱宠物,去年十月,那缤纷的秋日,我终于得到了一只白色的小兔子。

那时,小兔子才一个月大,颈上的毛还没长全,粉嘟嘟的小嘴一动一动的,十分惹人喜爱。可是它不像小狗,在主人回家时,汪汪地兴奋大叫。它也不像猫咪,总会在主人身边轻轻地喵喵叫着,向主人撒娇。它总是如此安静,小嘴总是动个不停,但就是不会发出叫声。但我从来不会因为过于的安静,而忽略它的存在。我总是坐在笼前,轻轻打开笼子,它也不到处跑。就乖乖地偎依在我的脚边,我小心翼翼地抱起它,将它放在腿上,轻柔地抚摸它白得好像初冬下的绵绵软软的雪花一样。它静静地望着我,眼睛仿佛两颗完美无瑕的琼玉。你可能会生疑,兔子的眼睛不是红色的吗?是的,大部分白兔是拥有红宝石一样的红眼睛,但它却出奇地拥有一双碧蓝色眸子。即使在一群兔子中,我也能一眼认出它来。

我常常和它诉说心里话。一次和最要好的朋友吵架了,我回家后,闷闷不乐的坐在沙发上,父母因忙于工作还没回家,我忍不住有一种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我故作镇定地来到兔儿面前,抱起它。它仿佛知道我的苦楚。将一只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爪放在我的手上。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严厉的告诫,没有任何声音,只是纯洁如雪的它便治愈了我的心灵,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8篇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缺点,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 乱扔纸屑, 课堂易走神等不良习惯, 这些虽然算不了什么, 但他关系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直接采用批评的教育方式, 可能收效不大, 不如换一种方式, 那就可以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一个动作, 一个眼神, 一个生动的事例, 适当提高讲课声音, 这些暗示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注意他们, 并没有把他们遗忘, 无形中改正了自己的缺点、错误, 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终身受益。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给学生一个回旋的余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承受能力各自不同, 性格各异, 导致不同的心理反应, 一些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 要想维护这片脆弱的空间不受到伤害, 心理暗示又显得非常重要, 对于这些犯错误的学生要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让学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 尽量不去刺激他们。采取旁敲侧击以及赠言的形式给予提醒, 从而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又能使其迅速地改正错误和缺点进入正常的轧道。这样做实际上也给教师一个回旋的余地, 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的心理暗示, 可以激励学生奋发上进, 树立自信心

在班级里, 有一部分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性格内向, 经受不了一点挫折, 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绪就会低落, 容易产生畏惧、退缩、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进而失去自信心。此时教师苦口婆心地劝说, 无疑会增加学生的烦躁感, 不利于转化学生的思想。相反, 积极的心理暗示却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学生受到挫折时, 一句充满关心的赠言, 一句温馨的提示, 一个鼓励的眼神, 都可以稳定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产生“我能行;我失败了, 但我没有输;我会更坚强”的信念, 从而调整心态, 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寻找到昔日的感觉, 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四、积极的心理暗示, 影响着课堂气氛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如果教师认为课堂气氛好, 那么他的讲课的情绪就高亢, 使学生受到感染, 情绪也会因此高涨, 注意力集中, 课堂气氛就活跃, 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高。这是因为学生从老师处得到了这样的心理暗示:“这些同学真好, 我对你们充满信心。”相反, 如果教师认为课堂气氛不好的话, 就会与其他班级进行无意识的比较, 形成一种心理定式, 埋怨不好, 学生反应迟钝, 就全训斥和批评学生, 从而给学生的一种心理暗示:“你们班级真差, 给你们上课没劲, 我很失望。”学生在接受这种心理暗示后, 就会产生一种压抑感, 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不同的心理暗示, 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师爱学生, 学生就会爱教师, 教师疏远学生, 学生就会疏远教师, 这都是心理暗示在无形中起的作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9篇

一、注意力集中训练的定义与作用

注意力集中训练就是使人们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的影响和内心杂念所分散,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以提高练习者的专注能力和延长注意稳定性的练习方法。注意力是伴随心理过程存在的心理现象,对心理活动起着选择、定向,调节、监督和保持、维持的作用。良好的注意力能够促使人加强对自我心理活动的控制,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将心理活动指向于学习之上,以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

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这些年来的经验总结,我采取了“一静、二看、三听”这么几种小方法来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静”即为静心训练,打闹嬉戏是孩子的天性,上课后学生们坐下来,往往很长时间心却安静不下来,那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以达到让学生心静下来的目的。活动过程如下:让同学们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眼睛,肩膀沉下来,头部放正,并带动整个颈部和腰背挺直 ,请同学们调整呼吸的频率感觉到舒服为止,然后让同学们心里默默地数他们的呼吸次数,一呼一吸记作一次。计时一分钟后,让同学们睁开眼睛 ,说出自己的呼吸次数,同学们适应这种状态后,保持姿势,再计时两分钟 ,让他们默数自己的呼吸。完成以后,适当加以表扬和鼓励。

“二看”即为用眼睛盯着自己的手指做手指操,具体内容为: 让学生两手手指相对做成圆弧形状,然后先是眼睛盯住大拇指相互顺时针旋转,其他手指不动,做到二十秒再换食指,然后,再换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做了一遍以后,每个手指再按照逆时针的方向做一遍。同学们在做的时候,同时我也需要做示范,整个过程大约用时五分钟。刚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平常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很难做到眼睛盯住手指数数,要经过我多次反复地提醒才能坚持做完这套手指操。

“三听”即为让同学们做听数游戏,告诉同学们准备好,竖起耳朵听,看谁能听出我在数数时所漏掉的数字。在数数时,先是用较慢的速度,可以先数20个数字,漏掉其中两个数字,如果学生们能够轻易完成,就适当加快速度再数不同的20个数字,只漏掉其中一个。然后再读30个数字,漏掉其中两个,这个过程大约也用时五分钟。这个游戏主要是训練孩子们听的能力,学会倾听也是一年级下学期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因此,这个游戏也是我在课堂中孩子们学习疲劳后常练习做的,通过本学习的训练,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因此实现高效课堂。

三、持之以恒并且与家长相结合

学生们注意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中的这有限时间所进行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当堂课的听课效率,但如果要想让同学们能够长足的进步,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更需要家长朋友们的配合。每天家长朋友们能拿出来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和同学们进行这样的互动游戏,当然也可以多选择一些其他的有利于同学们注意力提高的互动游戏来做。在做这样的游戏的同时,不仅同学们的注意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而且也更有利于同学们和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同学们在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中快乐成长。

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训练后,选择原来那些上课特别爱走神,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同学以及他们的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及时掌握执行效果和发现问题。小学生注意力地提高可以通过适当的心理训练来实现,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锻炼,令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甚至于终身受益,这是身为师者最大的收获。

此时无声胜有声作文 第10篇

“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当我阅读完《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非言语交流与师生交往策略”后,用马卡连柯的这句至理名言来表达我的感受是再恰当不过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很注重言语的讯息,以为它直接,易于表达、思考、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总不免特别注意老师音量的大小、逻辑表达等等,殊不知非言语交流带来的作用是更不容小觑的,我终于有了深深体会……

嘘……

主题教学活动正在开展中,一如往常,我请孩子们围到我的身边,听我讲故事。不知是因为故事缺乏吸引力还是因为感冒,后边一排的两三个小朋友开始蠢蠢欲动:一会儿交头接耳,一会儿拨弄前排小朋友的辫子,一会儿又频繁地将椅子发出声响……我有些恼火,真想呵斥几声,但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全体小朋友的情绪,打断教学程序,我抑制了心中的怒火,又想起《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一书中提及的非言语交流,我仿佛见到了曙光……“你们看!”我出人意料地站起,快速做了一个故事中的动作,小朋友们呼应地哈哈大笑――由于刚才的不专心,那几个孩子嚷嚷:“没看清楚!没看清楚!再做一遍!”我没有回应,继续我的故事。只听见有小声的责备:“都是你,这么好笑的,我们没看见!”,“就是!”,“怎么怪我呢?你们管自己听啊,我也没看见啊!”……我一边继续讲故事一边用温和的眼神留意着他们的举动。“嘘……”只听辉辉道:“好了,好了!老师好像在朝我们笑呢!快点,难为情的!”几个孩子“嘘……”、“嘘……”地互相告戒着,清澈的眼神聚集在了我的身上。我欣喜地微笑,在故事声中不自觉地向那个方向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们似乎也若有所悟,有点不好意思、感激地露出了微笑……回想起这个小插曲,我很庆幸自己的明智之举,也很感激这本刚阅完不久的《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利于百倍的语言。”如果没有阅读,没有留意,没有认识面部语与体态语的作用,兴许我还将继续我的习惯先停下教学活动解决孩子们行为问题再继续教学。有了重新认识,有了行动调整,效果不言而喻,这真是顺利与完美的结合呐……

此时无声胜有声作文 第11篇

她停留在那块白色的倒计时板子前,鲜红的几个数字刺痛了她的眼睛,那双藏在衣袖里的手还是使劲地攥了一下。垂下眼睑,掩住了眼中的一丝期待,她拿出手机,一个一个按下了那串熟悉的数字。

“嗯,没什么,明天百天誓师了。”她顿了顿,语气中藏不住的希冀,却不忍开口。那句想说的话在心中转了好几个弯,可一出口却变了另一个模样:“这次活动还是姥姥来吗?”那头的人迟疑了一会儿,“我最近有点忙......”她的手心越发冰凉,眼中原有的一丝期待变成一根刺逐渐深入,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涌出的是大片失望。失望蔓延,仿佛大海一样要把她淹没。

“但是我请了半天假。你要吃些什么吗?你上次说你最近胃口不太好,不太爱吃食堂的饭。”尽管换了个话题,但她还是记住了那个“半天假”。她嘴角绽开了笑容,轻轻应道,随即挂了电话。而后,那刺像触角,悄然无声息地缩回去,清明了她的眼睛,方才罢休。

雨过天晴。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正好,似乎什么都正好。她一下楼便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在站好队伍的那一瞬间,捕捉到了那抹黑色的身影,矮小却带着倔强的骄傲。站在人群中于她而言愈发清晰触目。

她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的母亲。母亲似乎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望见了她,目光定格。眼里竟是她从未见过的欣慰以及那似水般柔和的爱意。她有些惶恐,低下了头。

活动进行了大半。她转过身看见她的母亲朝她走来,唇角翘起,带着小娃娃望见阳光的暖意,又恐被女儿察觉到那急切的关爱,就那样僵硬地收敛着,悬在空中。当母亲小心又郑重地将红丝带系好,仿佛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而此时,她望着眼前这个性格倔强的女人,如今已矮了她半头。母亲的眼睛里闪着几抹星光,于她而言却是包含了整个星河,她主动张开双臂紧紧拥着面前这个把青春都奉献给她的人时,眼泪像是旷日持久的洪水,从心底直涌上来,一下子奔流不息。

母亲眼中的几抹星光,也仿佛银河般倾泻而下,晶莹的,仿佛能灼伤她肩膀似的滚烫。此刻她似乎才懂得,她的母亲是怎样在这种默默的爱中陪伴了她每一个寒来暑往。曾经,她埋怨过母亲给予自己的太少太少,她认为自己总是那么不幸;可这一刻,她那被对母亲的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她在这十五年里用了数个春夏秋冬终于意识到这陪伴有多弥足珍贵,这是日后即便付出了全部也再难追溯的过往啊!

音乐响起时,她不舍地推开母亲,泪眼婆娑地凝望着母亲,母亲也静静地凝望着她,耳畔传来的是那首《我们都是追梦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作文 第12篇

那天是毕业典礼,是我们五年级友谊中最终一次相见,这天是“伟大”的一天。依旧清晰地记得那天早晨,依旧熟悉的身影、依旧熟悉的学校、依旧一如既往地步入大门……但全校静悄悄的,那种悲静的氛围我从未有过,静静地、熟练的走进班级,脚步却是那么的浓重,没有人再嬉戏着。今日是毕业的日子,应当开心点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嘛。可话虽如此,事实却难以贴合。

不久大家全来了,但这次相聚却是那么悲伤。教师也来了,但所有人仍然呆呆的站在那儿。五年多么遥远,毕业多么遥远,但今日,他真真实实地来了。欢笑已不能抒发,我的好朋友一步步走来,脚步似拖着千斤铁锁,我看着他们一张张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脸庞,五年来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那些调皮的恶作剧,那一次次教师的鼓励与批评,那挥洒的一滴滴汗水,那……瞬间历历在目。我们怔住了,没有人再像往常一样,那股兴奋劲儿全没了,仿佛如同沙尘一般,稍纵即逝。

开始毕业典礼了,教师成了听众,本是多欢乐的一件事,但就是今日,谁也开心不起来。操场上的那一株株花草依旧,绿茵场上的足迹清晰可见,一间间教室满是熟悉的书香。我根本无心在听。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这寂静比平常的欢呼雀跃更令人留恋。

幽幽的哭泣声传来,毕业典礼即将结束,空洞洞的幻想破灭,现实是残酷的的,最大的悲伤莫过于离别,悲也罢,喜也好,在今日都将画上一个句号,这寂静无人想打破,这时的喧闹已毫无意义,我们环顾四周,似要记住这一切,那一刻即将到来,也定会到来,放学了,那扇铁门,成了我们无法逾越的大门。

散了,都散了,天空将永远少了那一片稚嫩的欢笑,学校将永远少了那一批活力的身影。

此时无声作文 第13篇

一、古今对“大音希声”的阐释

“大音希声”出现在《老子》四十一章中, 全文为:“上士闻道,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 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 善贷且成。”

就其中“大音希声”而言, 古人有以下几种典型的阐释:一、河上公《老子章句》站在先秦黄老思想和道教养生术、长生术思想的立场上, 将“大音希声”解释为“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 喻当爱气希言也”, 颇有白居易“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既而“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的艺术意境;二、《韩非子》:“楚庄王莅政三年, 无令发, 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皋, 三年不翅, 不飞不鸣, 嘿然无声, 此为何名?’故曰:‘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这与河上公的说法较为相似,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美妙的声音是长期凝聚力量的结果, 所以平时罕有闻。三、王弼《<老子>指略》 (辑佚) 从魏晋玄学的角度出发, 将“大音希声”解释为“夫物之所以生, 功之所以成, 必生乎无形, 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 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 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 视之不可得而彰, 体之不可得而知, 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 为象也则无形, 为音也则希声, 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物品之宗主, 苞通天地, 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 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 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 非大象也;音而声者, 非大音也。”按照王弼的解释, “大音”即是无声, 所以才“听之不闻”。这些解释对后世人理解“大音希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汉代王充《论衡·自纪》说:“大羹必有淡味”, 唐代司空图《诗品·含蓄》曰:“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清代鉴赏家李佐贤题黄公望《富春大岭图》说:“声希味淡, 无迹可求, 《诗品》所谓‘羚羊挂角’、‘香角渡河’者, 其斯之谓欤。”等等。

现在对“大音希声”的理解较为普遍的有四种:一、以蒋永青先生为代表, 在其《“大音希声”辨》中, 认为“大音”即合道之音, “声”指音乐的情感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 “希声”主要指对音乐情感之声的超越;二、以李槐子先生为代表, 认为“大音希声”是“与天地同和的音乐, 是旋律简单的音乐”, 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是稀疏的, 将这里的“希”解释为如“希言自然”或“天下希能及之”中的“稀少”之义;三、以钱钟书先生为代表, 他在《管锥编》说:“……强为之容, 则陆机《连珠》:“繁会之音, 生于绝弦”, 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庶几乎。聆乐时每有听于无声之境, 乐中音声之作与止, 交织辅佐, 相宣互衬……寂之与音, 或为先声, 或为遗响, 当声之无, 有声之用, 是以有绝响阒响之静, 亦有蕴响酝响之静, 静故曰‘希声’, 虽‘希声’而蕴响酝响, 是谓‘大音’。乐止响息之时太久, 则静之与声若长别久暌, 疏阔遗忘, 不复相关交接。《琵琶行》‘此时’二字最宜着眼, 上文亦曰‘声暂歇’, 正谓声与声之间隔必暂而非永, 方能蓄孕‘大音’也。”这与老子本义相辅相成。四、以周武彦先生为代表, 认为“大音希声”是指“仅有意象的无声的天乐”, “希”作“望”解, 即不用耳朵去听, 而是用眼睛去望那永恒的和谐的庞大的“天乐”。

老子哲学带有浓重的唯心主义虚无色彩, “道”是其核心, 体现了“本无末无”的宇宙本体论。《老子》第二十五章阐明了“道”的来源:“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故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又《老子》第一章曰:“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 第二章曰:“有无相生”, 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 生于无。”由是可见, “道”是天下万物的本体, 是先天地而存在的, “道”实质上就是天下万物的孳生规律和循环规律, 是有与无的统一, 是老子用形而上的思辨假定的宇宙万物生成发展的规律本体, 因为“道”“不可名”、“常无名朴”, 老子才“强字之曰道”, “道”超越了人类认知能力范围,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 “道”是不可知的, 是超验的。“道”还是无形无象的, 是虚实结合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老子》二十一章) 。“道”的本质是无, 故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 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嗷, 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 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 随之不见其俊” (《老子》十四章) 。正是站在“道”这一宇宙本源的基础上, 老子才有了“大音希声”一说, 也是由此可知, “大音希声”实为无声胜有声。

二、无声之乐的体悟方式

既然“大音”是“希声”的, 无声的, 如何才能“聆听”呢?《老子》十六章曰:“致虚极, 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即致虚守静, 妙道自然。以虚静无为之心去感受外界的一切, 使自己忘记周围, 忘记自身的存在, 物我合一, 从而达到“大明”的境界。另《老子》第十章又名为“涤除玄览”, “涤除”即洗去尘埃污垢, 洗去主观欲念、偏见和迷信, 使头脑变得纯净清明;“玄览”即“心居玄冥之处, 览知万物, 故谓之玄览。” (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注) 只有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内心虚静, 方能洞察宇宙, 览知万物, 也才能听那无声之乐。

这种虚静无为的体悟方式也是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庄子·达生》) , 庄子还提倡“心斋”、“坐忘”, 所谓“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 , “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道, 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 。滥觞于老子的“致虚极, 守静笃”, 后世人也多提倡之。如晋人陆机《演连珠》三十五章曰:“臣闻弦有常音, 故曲终则改;镜无蓄影, 故触形则照。是以虚己应物, 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 不观万殊之妙。”即是说:弦有定音, 故需要变调, 否则宫调就不能适应商调的弦;而镜无留影, 虚静一片, 故可照万物, 所以, 虚心应物便可以穷究万物之形质, 抱有成见而对待其他事物就不会得到它的妙处, 因为成见已排斥了这个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曰:“是以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 疏瀹五藏, 澡雪精神”;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曰:“守其神, 专其一”;李世民《论笔法》曰:“绝虑凝神”;王维《绣如意轮象赞》“审象于净心, 成形于纤手”;宋代宗炳《画山水序》曰:“圣人含道印物, 贤者澄怀味象”, 又《宋书·宗炳传》曰:“澄怀观道”等等。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对此也有很好的说明:“虚静的自身, 是超时空而一无限隔的存在;故当其与物相接, 也是超时空的而一无限隔的相接。有迎有将, 即有限隔, 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 这是自由的心。……驰心于知识的人, 精心于此一物, 即不能精心于彼一物, 这即是不胜物。夺情于好恶的人, 匿情于此一物, 即会抗拒其他之物, 这即是不胜物。”

正因为道是万物之本体, 道又是无形无象的, 所以才不能对之作一般的视、听、感, 唯有“心观”方能得之。苏轼“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送参寥师》) 说的便是心空了, 心静了, 才能化万境入我心,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宋代程颢《秋日偶成》) 。这与老子的“反者, 道之动。……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章) 相得益彰, 王弼为此作注曰:“有之所始, 以无为体, 将欲全有, 必反于无也。”《庄子·天道》也有一段论述:“天道运而无所积, 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 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 故海内服, ……虚则静, 静则动, 动则得矣。静则无为, 无为也则任事者责也, ”“积”就是“蓄”, 指存有的成见。不存成见, 便无排斥异己的力量, 故能成万物。正是在“无”中, 以虚静的审美体验, 抛弃思维和俗尘的负累, 达到心灵的明净, 才能得“大音”之妙。

三、“大音希声”对艺术的影响

“大音希声”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空无之美在艺术中的运用。空无是意境创造中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 也是意境创造中最难求之境界。从儒家孔子曰“绘事后素”, 到严羽《沧浪诗话》云:“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以形容盛唐诗人透彻玲珑、空明圆融的艺术境界, 再到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空, 空则灵气往来”所追求的“清空”妙境, 以及宗白华先生的“空灵中传出动荡, 神明里透出幽深,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 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 黄宾宏先生的“话言实处易, 虚处难, 虚是内美”无不表明中国美学对一种空明灵透、物我两忘的至臻化境的追寻。

老子所谓恍惚之象, 似有若无等在中国古典艺术中俯拾皆是。例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云:“天阶小雨润如稣, 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便是那种朦胧恍惚的空无之美。明代画家方密之自号“无道人”, 他爱用秃笔, 点染山水云烟, 戏曰:“此何物, 正‘无道人’得‘无’处也。”而“空灵论”对于中国诗画美学的影响, 宗白华先生有一段很好的叙述: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日:咫尺有万里之势。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 四表无穷, 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 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 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 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人对“道”的体验, 是“于空寂处见流行, 于流行处见空寂”, 唯道集虚, 体用不二, 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明人醉月子《新选挂枝儿》有《空书》一曲, 道:“寄情书, 泪滴在封皮上。奴亲手拆开看, 只见纸半张, 俏冤家哑谜鹘突账。话儿没半句, 字句没半行。教我独对着空书也, 白白的把你想。”这“无字”实在比“有字”更多情, 更有意。清颜白德《霓裳续谱·寄生草》收曲“欲写情书, 我可不识字。烦个人儿, 使不的。无奈何画几个圈儿为表记。此封书唯有情人知此意:单圈是奴家, 双圈是你。诉不尽的苦, 一溜圈儿圈下去。”李斗《扬州画舫录》 (卷十一) :“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 先作欲叱咤之状, 众倾耳听之, 则唯张口努目, 以手作势, 不出一声, 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于无声处惊雷, “状其意, 使声不出于吾口, 而出于各人之心”, 这才将张飞模仿的惟妙惟肖。另外, 中国戏曲中有虚拟表演, 扬鞭寓骑马, 举杯寓饮酒, 划浆寓行船, “二三步走遍天下, 三五人百万雄兵”, 虽然没有门、坡、岭、马、船、桥、酒、饭等东西, 但观众完全可以以“在场”想象“不在场”, 明白无中生有;中国书法中有“人知无墨处为虚, 不知实处亦不离虚。即如笔着于纸有实有虚, 笔始灵活, 而况于境乎?更不知无墨处是实”, “知白守黑, 计白当黑, 知其白, 守其黑”, 这些书法艺术中的虚实关系体现的便是空灵之境;中国绘画亦不离虚实之度, 在藏与露, 隐与显, 有与无中展现空白之美。《淮南子》云:“夫无形者, 物之大祖也”, 在一张空白纸中, 画家可以任意挥洒意趣, 广纳万境, 任想象驰骋, 任志情充盈。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论》提出“白画”之说, 对空白在国画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了高度肯定。南宋四家的马远、夏圭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他们的画描绘山之一角, 水之一涯, 以大幅空白表现空濛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情, 这种“边角之景”虽“全境不多, 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 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 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 而孤山泛月而一人独坐”, 但却可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玩味不尽的韵味, 恰如清人恽正叔《南田论画》“有处恰似无, 无处恰似有”。

在西方, 空无之美亦是被提倡的。据说罗莎·卢森堡在布累斯劳监狱里遇到一个女犯人, 她如女王般高贵, 爱神样美丽, 可是漂亮的外表下却是卑劣、愚蠢、下流。这位女革命家就此感叹道:“米罗斯的维纳斯归根到底正是由于她不讲话, 才得以在千百年中间保持她那最美丽的妇女的荣誉;但只要她一开口, 说不定她的魅力就烟消云散了。”罗斯金描摹透纳名画《巴比伦》所说:“天际片云。其轮廓始则不可见, 渐乃差许意会。然后不注目时才觉存在, 稍一注目又消失无痕。”法国诗人马拉美曾在1867年5月14日的一封信中重申:“为得以道出真实, 我坠入‘无’的幽谷之底。这里别无他物, 只有‘美’———其绝无仅有的高尚称号———诗。”可见, “大音希声”那无声之美, 那“声断气不断”, 余音未尽、回音袅袅的美是为美之至上境界。

摘要:“大音希声”说, 是谓无声之乐方是至上之乐, 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是老子从“道”这一形而上的本体出发, 以为天下万物皆是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虚实结合, 从而有声之乐非大音也, 无声胜有声。

关键词:大音希声,无声之美,道,虚静,艺术

参考文献

[1]蒋永青.“大音希声”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1995.

[2]李槐子.大音并非无声——也解“大音希声”[J].中国音乐, 1992.

[3]钱钟书.管锥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4]周武彦.揭开“大音希声”之谜[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91.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14篇

《艺术家》的最大亮点在于“精致的默片艺术”。当今的电影无疑是一场华丽的视听盛筵,而来自法国的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选择拍摄黑白无声片既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取巧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冒险很成功。他以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一目了然地将《艺术家》与其它影片区分开来。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导演对多部经典影片的致敬:影片中用同一场景不同时间切换的蒙太奇手法来表现夫妻间关系的隔阂与淡漠,这一技法取自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片中乔治出演的剑客电影,则让人联想到1938年版的《罗宾汉》;影片本身人物关系的发展和《一个明星的诞生》几乎如出一辙;片尾的二人踢踏舞则是对金·罗杰斯和弗雷德·阿斯泰尔这对好莱坞歌舞片时代的黄金组合表示的敬意。

影片中法国演员让·杜雅尔丹凭借那不经意的挑眉,略带调侃与嘲讽的笑容,还有标志性的两撇小胡子演活了一代艺术家乔治·瓦伦丁。因为在默片时代的巨大成就,瓦伦丁充满自信。但此时正是电影变革的车轮滚滚向前的年代,所以他的自信成为了充溢着优越感的偏执。他拒绝改变,孤傲地坚持自己认定的艺术方式,他宣称自己是“艺术家,不是傀儡”,将自己锁定在了过去缄默的世界。然而他可以做出逆流而上的自我选择,却不能左右喜好新鲜的观众的选择。于是,我们看到乔治孤寂的身影面对着空落的放映厅,他无可避免地破产,他依靠典当和拍卖的酗酒生活。他对自己的艺术形式近乎飞蛾扑火般地挽留,但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将自己置身于绝望的苦难中。西西弗斯被惩罚要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石头因为自身的重量不断地滚下山去,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这种无效无望的工作更为严厉的惩罚了。对乔治·瓦伦丁亦然。他不得不独自推着旧日的石头一点点上山,然后嘴角泛起一个嘲弄的笑容看着它极速地回落原地。所有的辉煌如同他那孤注一掷的角色一样被埋葬,他的命运似乎像千千万万个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故事,让人心酸扼腕,只留一声叹息。他的心里没有动摇吗?他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坚定么?影片中有场戏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声音是这个世界最合理的秩序之一,此时电影恢复了有声的拍摄,我们发觉,原来万物有声,玻璃杯碰到木桌的叮当声,小狗清脆的叫声,电话铃声,女人银铃般的笑声,甚至一片羽毛的落地声,只是我们都已习惯这些日常的琐碎,而忽略了它那本无可回避的存在。这些都在他的心里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最后汇集成不可收拾的惊涛骇浪,加剧了他内心的惊慌和孤独,甚至还有自己坚守的意义。他甚至观看了芭比主演的有声电影,在那里他像普通人一样感受到了快乐和美妙,然而更多的是被人遗忘的无可挽回的挫败与失落,于是,他烧掉了自己珍藏的电影底片。

当原先的世界不断陷落,倾塌中的碎片又不断拼贴成新的世界,然而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人不再有勇气去适应这个世界。乔治·瓦伦丁在饭店里巧遇芭比接受采访,芭比谈到默片的过时,还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气风发。这时,几乎所有人都能体会到乔治说“前浪为你让路”时蕴涵的无奈与黯然。新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此刻,巨人只能抬头仰望,宝刀已老和代际更替几乎是人类要面临的永恒的残酷命题。电影工业中几乎轮番上演着这场戏: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胶片到虚拟的数字时代,从二维动画绘图到三维电脑绘图,再从电脑绘图到未来的某一次变革,每一次革新都携带着过去的全部水流,席卷了那些为电影事业献出了一生的人呼啸而去,包括乔治·瓦伦丁,包括制作《艺术家》的团队,也包括正在看电影的影人们。每个人都终将被淘汰,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自己如同偶然飘过的浮云般,在人的心底留不下一丝痕迹。斯皮尔伯格曾经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二战”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大概这句话同样能精确地阐释乔治·瓦伦丁们的心境。

如果说乔治·瓦伦丁映照着西西弗斯式的挣扎和电影人自身焦虑的表达,那么芭比就是他们的自省和情感叙述的投射。像所有的新人一样,她没有过去思维方式的负担,乐于接受任何变化。成名后的她既没有得意忘形和老于世故,看着自己曾经的偶像被时代抛弃,看着他日趋寂寥的背影,却仍坚持着对乔治·瓦伦丁以及随他而去的时代的尊敬。她不遗余力地帮助他:观看他主演的电影,托人买下他拍卖的所有物品;甚至不惜威胁导演为他争取再次出镜的机会。这几乎是电影后辈们发出的感人宣言:我们没有遗忘,不会遗忘前辈为电影做出的贡献,不会遗忘他们在这条道路上的披荆斩棘。《艺术家》的片名本身就包含了主创人员的情感表达。这种方式,使电影产生了仿佛是为前辈做传记的幻象,也暗含了对他们的肯定。我们宛如瞥见后辈身着正装,庄严地站在前辈面前。他们向前辈奉上了代表着荣耀与梦想的“艺术家”名号,来弥补他们的遗憾。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后辈的敬意,这部电影犹如是对前辈所做的一次满怀敬意的缅怀和回忆。主创人员为电影起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并不是增加电影的噱头或是戏剧性,而是道出了对所有被淘汰的“老人”们混杂着感伤、惋惜、崇敬的复杂情愫,也泄露了内心深处对业已湮灭的美好事物的追怀。

很多人都会赞叹电影结局绝佳的处理方式。最后一分钟,乔治·瓦伦丁凭借歌舞片东山再起,影片恢复了有声电影的拍摄,循序渐进般地依次出现了喘息声、碰撞声、言语对白、笑声、走路声和喧嚣声,这在90分钟的无声缄默过后显得轻松而释然。男主角发出了自己在影片中的唯一声音:With pleasure!(荣幸之至!)这是他在经过自我挣扎与自我否定后完成的自我蜕变。这同样包含了电影人心中的一个梦想,一个关于艺术家的圆满结局。此时镜头渐渐拉远,全景俯视的拍摄现场里充溢着喧闹忙碌的员工、杂乱的道具、全身心投入的演员,他们都实实在在地为电影这不朽的艺术形式而全力以赴。最后一刻依次出现的指令:“声音!”“摄像!”到普通但此刻却神圣的“Action!”,导演带领着众人继续这段光与影的传奇。此情此景不仅会引起电影工作人员的共鸣,也会触动每一位热爱电影的观众。它试图表达着一种朴实而纯真的理想,不管形式如何变化,技术如何革新,令人着迷的光影魅力,始终会吸引我们沉醉其中。

除了对默片艺术的致敬,《艺术家》对现代观众来说却更像是一场与往日的重逢。它剥除了声音、特效、色彩,还原了电影作为一种叙事方式的最本质的东西。因为没有声音,它可以轻易跨越语言带来的障碍,回到了用肢体和神态表情达意的朴素源头。在默片的时代,故事和人物都简单而纯真,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悲伤就肆意地流泪,开心就夸张地大笑,既不追求故事的深度与情感的厚度,也不追求角色的立体和复杂。然而对于习惯了各种视效大片的现代观众来说,这像是一场考验,当我们在阅尽千百部电影、受过各种感官刺激,自以为心已经麻木不仁、刀枪不入之后,是否还会轻易感动。

事实证明,真正的艺术不会过时。尽管故事没有新意,但导演将好莱坞的叙事方法和法国电影的情怀两相糅合,把一种麦尔维尔式的伤感和悲剧基调带了进来,观众必须拂去喧哗与骚动,才能静下心来进入这个静默无声的世界。打动观众的有永恒的爱情,有英雄末路的遗憾,有对艺术的执着,也有如电影人一般难以重现的集体经验以及由此伸展开来的念旧情怀。看着银幕上那曾经的人物在老旧斑驳的影片里演绎缠绵缱绻和荡气回肠,过往岁月的片段仿佛斑驳的影片在观众心里飘忽而过,那些旧式宽檐淑女帽,那些老式的百货店橱窗,那些一闪而过的路人,每个细节都生动而鲜活。虽然美好的旧日时光一去不返,但幸好还有电影来承载记忆。就好像乔治在关键时刻从火中抢救出来的胶片里出现了当初与芭比共舞的影像,那样美丽,那样幸福,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

上一篇:提高队伍纪律意识下一篇:多彩的童年演讲稿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