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的教学反思

2024-05-27

替换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1篇

策略课的教学并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而应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为主要目标。设计的数学问题应服务于策略的需要,彰显策略的必要性;学生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完整地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逐步把握策略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回顾、反思,体验策略的独特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

1、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能调动,与课始教师导入有直接联系。赏心悦目的家乡风景图和悦耳动听的《梦水乡》有机契合的视频引入,一下子焕发了学生的热情,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课堂,为课堂上有效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2、创设情境,主动参与

“购门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贴切、熟悉。整节课以“旅游购票”活动为契机,利用家乡旅游景区风景图有机地将多条数学题串联一体,整合了整节课的情境,避免了多情境的干扰,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浓浓的生活气息中自主地探索研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情感”与“认知”达到了有机地融合。

3、一题多变,加强比较

250元购买5张学生票——500元购买5张教师票——240元购买4张学生票和1张教师票,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复杂的问题所在,找寻到变简单的关键——替换,体现了替换策略的必要性。

把教师票替换成学生票,把学生票替换成教师票,两种替换方式的对比,明白了替换的目的——将不同的替换成相同的,方便解决问题。

“倍数关系”变化成“相差关系”,两题的比较加深了“替换”策略中“倍数关系”“相差关系”在替换过程中的异同,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4、搭建台阶,化解难点

本节课相差关系的替换是难点。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不清,后者不继”,新知往往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有机地“生长”出来,因而搭建层层递进的台阶尤其重要。(1)紧扣“总价÷数量=单价”入手,使学生回顾“平均分”的含义。(2)两种门票单价不同,不好平均分,引发困惑,联系旧知进而想起“替换”,将不同转换成相同,解决实际问题。(3)两个之间量的倍数关系问题,学生以前接触过,因而比较好理解“替换”;相差关系的两个量之间的“替换”,学生受“倍数关系——一换几或几换一”的影响无从下手,启发“如果5张全是相同的票,就好办了”,“一张教师票换一张学生票会怎样?”唤醒生活经验,继而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相互补充,让学生明确相差关系也可以替换,更透彻地理解了替换策略的必要性及价值!(4)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的进一步比较……如此,拾阶而上,重点突出了,难点化解了。

5、追问反思,强化意识

替换过程中追问“你怎么想到替换的?”“这样替换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替换?”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次思索,体会“替换”策略的必要性。替换后,引导学生对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如此的追问,不仅帮助学生从旧知衍生出新知,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重点是感受了策略的独特价值。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2篇

本课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仔细思量不难发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等量替换的思想学生应该有所接触,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当他看到“小杯的容量相当于大杯的1/3”这句话时他会想到一个大杯的容量就等于三个小杯,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替换的思想一触即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可解。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只需关注差生即可,本课的设计我关注的是以下几点:

1、差数关系的替换何时出现?

替换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好处。编者编排本单元,不是为了增多题型、增加学习难度,而是为学生创造替换的机会,提供进行替换的载体,例题只是指点思路和方向。学完例1之后,是对倍数关系的替换进行巩固还是直接出现差数关系让学生再次冲浪?我选择了更换例题的条件,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有了前面替换的经验学生就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相同之处是也知道了两种杯子的关系,但现在的条件是“一个大杯比一个小杯多20毫升。”一个大杯换几个小杯?——只能换一个,但换了以后会怎样呢?——总量发生变化。经过一番思考替换的具体方法找到了。

2、通过对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本节课我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学生采用了两种替换策略,一种是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另一种是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我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把

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从而揭示了替换的目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第二次对比是在倍数关系和差数关系的替换的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明晰:倍数关系替换后总量不变,而差数关系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从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替换策略的要领。

3、如何处理好学生思维差异的问题

替换的策略——尤其是相差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教学中我发现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总量增加6个20毫升,有的学生不甚理解,动画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让学生分别从图中指出原来的橙汁和还需增加的橙汁,能促进更多学生的理解。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3篇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师:怎么列式?

生:720÷6=120 (毫升)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这里是将720毫升的果汁平均分给6个小杯, 求每一份是多少?

师:将720毫升果汁平均分给了6个同样大的小杯, 可以直接用除法求出小杯的容量。

2.师:如果小明将果汁这样倒的话, (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还能像刚才那样直接用720除以7吗?为什么?

生:不能, 因为720毫升的果汁不是平均分在这7个杯子里的, 所以不能直接用除法去计算。

师:哦, 现在这些果汁既分给了大杯, 又分给了小杯, 也就是出现了两种未知量 (板书:两种未知量) , 所以不可以直接用除法计算。

片段二:感悟

出示补充好条件后完整的题目: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以小组为单位, 借助信封里的学具摆一摆, 再互相说一说。

学生相互交流后, 展示方法。

方法一:大杯替换成小杯。

师:这样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生: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师:为什么要去替换?

师:我明白了, 你是通过这样一种策略, 把原本大小不一样的杯子替换成完全相同的小杯 (板书:全部是小杯) , 这样就转化成了一个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方法二:小杯替换成大杯。

方法三:用符号表示杯子, 画成的图。

师:黑板上的这些想法, 表面上看不太一样, 但他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不同大小的杯子替换成大小相同的杯子。

师:我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你们所说的相同点, 它们都是通过两种杯子之间的替换 (板书:替换) , 将原本题目中的两种未知量转化成只有一种未知量 (补板书:一种未知量) , 这样才能将720毫升的果汁平均分, 是这样吗?

片段三:对比

出示: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 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 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

师:这一题和前面几个问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这里出现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相差关系的信息, 而不像刚才的两个量是倍数关系。

师:现在该如何替换呢?你会吗?动手先在纸上画一画, 再解答。

交流:

(方法一:2个大盒替换成2个小盒)

师:这样替换以后, 此时就转化成了哪一道题目?

生:把84个球装在7个小盒子里, 每个盒子都装满, 求每个小盒装多少个球?

(方法二:5个小盒替换成5个大盒)

师:这一题为什么也要用替换这个策略去解决?

生:因为这里也出现了两种未知量, 只有先去替换才能平均分。

师:这里的替换与刚才的替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1:刚才替换时总量是不变的, 而现在总量出现了变化。

生2:刚才因为两个量之间是倍数关系, 所以替换时总量没有发生变化, 而现在是相差关系, 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

师:看来究竟如何去换, 依据是谁?生: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反思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模型

从学习的本质来说, 任何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基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 同样, 数学问题的解决它也是基于各种法则、定义、原理等等, 而本节课问题的一个知识的生长点应该归结于除法的意义。除法的意义是指把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 求每一份是多少, 这相等的几份就意味着应针对同一种量。而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中出现了将总量分给了两种不同的量, 不能直接去解决, 所以必须通过“替换”这个策略使它转化成同一种量, 只有这样才能平均分, 求出每份数。因此, 平均分的思想应是本节课留给学生的一个正确模型。

二、在问题驱动下, 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热情

数学学习, 其本质就是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而数学教学, 则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展开主动的探索性活动。而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就需要通过某些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课中我也是通过几个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比如, 一开始将720毫升果汁平均分给6个杯子, 可以直接用除法求出每个杯子的容量, 然后改为将果汁倒给了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还能像刚才那样直接用720÷7吗?由这个问题引出一个矛盾冲突:现在不能直接用除法求出大杯小杯的容量。原因就在于果汁分给了两种不同的量, 即没有平均分,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将两种未知量转化成一种未知量, 由此产生了替换的需要, 其实就是解决为什么要替换的问题。再比如, 在解决完最后一个问题, 即大盒、小盒的问题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替换, 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这样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对比出倍数关系与相差关系替换的不同点, 也就是解决怎么去替换的问题。

三、用数学思想使数学知识灵动起来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4篇

预习,正越来越被更多的小学数学老师所青睐,它作为一种学习方法,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不容置疑。

可有些老师提出:教材中一些需要推导算理、计算公式以及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不必安排预习。理由是抹杀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而我恰恰認为,这类课,预习过后,合理组织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或者说反而具有更高的思维含量。

例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替换》一课,我是这样组织预习的:

(1)布置阅读书上P89-90页的内容;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你是怎样想的?

(3)在解决例题时,你是怎样替换的?

(4)在探究过程中,你还遇到什么问题?

第二天,我这样检查预习并组织新课,分为这几个层次:

1、开门见山,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学生解答预习要求;

2、720毫升全部倒入小杯需要9个小杯,9个小杯是怎么来的?

3、同样720毫升,全部倒入大杯需要3个大杯,3个大杯是怎么来的?

4、小结两种替换方法(大杯换小杯,或小杯换大杯);

5、组织验证;

6、质疑:预习中你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7、改变条件拓展提升:把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改成大杯容量比小杯容量多160毫升,让学生思考如何替换,组内交流。

8、对比总结: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9、巩固训练:如何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反思:这样的课堂把原来要通过探究,最终得到的“替换”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预习感知,并通过预习反馈,延续下面的探究活动,解决这节课的重难点,可谓单刀直入,不拐弯抹角,学生的思路清晰,思考方向明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谁又能说抹杀了学生探究欲望,就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了呢?反而,我认为:

1、这样的课堂,高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地展现了多样化的见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都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思考,不至于会跟不上教学的节奏,能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这样的课堂,学生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长此以往,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3、课堂中教师可以重点点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围绕重点难点组织合作交流、拓展、创新。而不至于课堂中平均用力,突不出重点难点,造成会的学生不愿听,不会的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充分节约了教学时间,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节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替换教师教学反思策略 第5篇

1.素材服务于策略。诚然,在解决本课所呈现的数学问题时,替换并不是唯一的策略,学生还可以用假设的策略、列方程的方法等等。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理解替换的策略?这就需要教者树立“素材服务于策略”的意识。因此,本课在选择教学素材时,依据教材提供的题材并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与整合,旨在不把解决某一些问题作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这一类素材让学生体验替换这一策略是有用的。例如教材中例题主要教学倍数关系的替换,“试一试”教学相差关系的替换。教者以“素材服务于策略”为出发点,将例题做了丰富性处理,即教学倍数关系替换后,通过不断改变替换依据(即条件②),自然过渡到相差关系替换,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替换策略的数学内涵。

2.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课始的天平图推理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中关于替换的经历,为理解替换策略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在例题教学时,通过自主探索—-回顾反思—-变式训练—对比概括等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画图、叙述、推想、验证、比较、概括等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完整地经历了替换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在学生经历了替换的具体过程之后,让学生及时回顾与反思,着力思考“为什么要替换”“替换的依据是什么”“替换前后数量关系有何变化”等问题,在反刍中逐步建构替换的数学模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学生经历了两种类型的替换之后,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明白:倍数关系替换的结果总量不变,而相差关系替换的结果总量变了;倍数关系替换时,杯子的总数变了,而相差关系替换时,杯子的总数不变。

3.体验策略的价值。替换作为策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在例题教学时,教者没有任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列方程、假设法等)解决问题,而是直接提出“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列式计算、检验结果之后,教者也并没有结束例题教学,而是组织学生反思和比较,使学生初步归纳出替换策略的好处一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在这之后的变式练习和巩固应用中,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或之后,不断体验到替换策略的优势——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6篇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与“练一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应变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游戏,教师和学生换笔,初步体会交换的条件。

2、故事引入,激活相关经验。

师:有谁知道《称象》这则故事?故事里面的曹冲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称大象的体重这个难题呢? 生:略

师:曹冲用一堆石头替换了一头大象解决了称大象体重这个难题,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用替换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事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问题:替换——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学生读题后师提问:

1、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2、能从已知条件中直接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吗?

2、那一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师: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

师:能不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思考的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2、替换的依据是什么?

3、替换后720毫升都倒入了什么杯子里?

(生画图、列式计算,然后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讲台汇报演示解题过程,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

生1: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这样就有9个小杯,720÷9=80(毫升),可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80×3=240(毫升)。

生2:我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这样就有了3个大杯„„(师结合学生汇报,逐步形成板书)

替换 依据

①1个大杯————3个小杯,共9个小杯 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 ②6个小杯————2个大杯,共3个大杯 三.回顾解题过程,凸显替换价值。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师: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策略?使用替换这个策略有什么好处?(使问题简单化)替换后与替换前什么没变?什么变了?(替换中总量不变,但杯子的数量变了)师:要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不是正确,怎么办? 生:检验。

学生检验,教师强调检验要符合题目中的所有条件才是正确的答案。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四.灵活应用,巩固替换策略。1.变换条件。

师:如果我把题中的1/3变成1/2,你们会替换吗?

读题,弄清题意:集体分析,说出不同的替换方案;尝试口头列式解答,并反馈。点名回答,教师板书。

2.巩固练习。出示练习1:3枝铅笔和1支钢笔共10、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6倍,每支钢笔和每支铅笔的价钱各是多少?(生独立解题)3.拓展练习。

①如果:△+○=20,○=△+△+△

那么:△=(),○=()。②☆比○多1,☆+○+=10 ○=(),☆=()

③出示练一练: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球,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1)师:这道题能否也可以用“替换”的策略解决?

因为此题与例题有所不同,所以先安排学生画,在巡视中发现问题,从而在汇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 指点。

(2)生独立解题后交流解题思路。

教师质疑。你是怎样替换的?替换以后,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过程)4.比较例1与“练一练”。

师:这题中小盒与大盒之间是什么关系?这题目与刚才的例题在替换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同?(①替换的依据不同,例1的两个数量是倍数关系,“练一练”的则是相差关系。②替换的总量不同。)师:是啊!由于替换的依据不同,替换后的总量会不一样。如果我们观察两道题替换前后杯子和盒子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五、总结反思,优化替换策略。

今天学习了一种新策略是什么?运用替换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你觉得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总结反思)总结: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板书设计:

替换——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依据

① 1个大杯—3个小杯,共9个小杯 ① 小杯:720÷(6+3)=80(毫升)

大杯:80×3=240(毫升)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②大杯:720÷(1+2)=240(毫升)②6个小杯—2个大杯,共3个大杯 小杯:240÷3=80(毫升)《替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节课我分别在中心校和村校各上了一次,在中心校上时课堂气氛较活跃,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在时间上安排得不够合理,本来是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来是想先举一些简单事例,在拓展练习中应先列举一些与例1相接近的题目,再变换面与“练一练”的题目效果显著会更好。但是由于学生接受能力不强,课堂容量太大,“练一练”的题目还没作完就下课了。所以在村校上时把“练一练”的题目省去,只教学倍数关系的替换策略。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倍数关系替换策略的数学内涵。通过课堂效果来看,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感觉不足的地方有:

1、由于直接去到学校就上课,师生之间还比较陌生,学生是新奇而紧张的,课前也没有进行交流。由于课前对学生不了解,有的问题学生明明会作却不敢举手发言,显然是不好的一个方面。

2、老师讲的太多,没能完全的放手让学生来回答讲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要让学生在做题时尽量的提出新的问题,3、个别地方处理的速度过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在教学速度上有点过快,个别学生没能跟得上教师的进度影响学习效率。不应只关注一两个学生的举手就马上让学生回答。

4、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机会很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一堂课气氛过于紧张。

我的困惑: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热烈而且有效?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第一课时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增强策略意识,灵活运用学过的画图策略,体会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价值。为进一步学习假设策略以及下一册的转化策略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因为,替换策略,其本质就是假设。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替换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等量替换的方法使原来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为简单的问题。难点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替换及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下面,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1)引导发现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替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

(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在课的引入部分,从替换的意义入手,通过“曹冲称象”,再现典型的小故事,唤醒学生潜在的与替换有关的经验,一下子就扣住学生心弦,唤醒了他们头脑里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做好了心理准备和认知铺垫。

二、探究新知,探究策略

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的果汁倒人一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引领学生发现替换的依据。根据这句话你能想到什么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A、把大杯换成小杯B、把小杯换成大杯

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多媒体演示以上两种替换过程。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替换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替换的方法,重点说明算式:720÷(6+3)中 “3” 的含义以及720÷(6÷3+1)中“6÷3”的含义。

本课教学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坚信今天所学的替换策略是正确可行的,并检验例题1所求答案是否正确,因此要进行检验,这是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是教学中应该倡导的。

接着教师追问:在替换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替换”的策略:杯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总容量没有发生变化。

三、巩固运用,拓展策略

1、完成“练习十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评讲时,请学生说说体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条件。接着用课件帮助演示替换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替换的方法,注意检验。

对照比较例题1和这道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出策略的本质,教师小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时,把其中的一个量替换成了另一个量,虽然个数变了,但总量没有变。

四、全课小结,提炼策略 讨论交流:

1、两种替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注意什么?

带领学生归纳认识出:当两个量成倍数关系,替换时总量不变,数量会变;当两个量成相差关系,替换时总量变了,数量不变。

2、替换时你还注意到什么?有什么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3、拓展升华:

课件出示:A=4B,A+B=20,A=()B=()通过这样的替换训练形式,拓宽学生应用策略的知识面。我认为替换的策略是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依据,安排这道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7篇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与创造人物的五官。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变化,积累对人物刻画的基本经验,日常玩“五官像什么”的游戏。

2、环境准备:在活动室里提供空白脸谱及各种小型物品(如瓶盖、小剪刀、几何体、夹子、玩具等)让幼儿运用小物品随意摆弄脸谱造型。

3、材料准备:

①多媒体教具:水粉颜料、水彩笔、彩色纸等

②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初步欣赏与感知

1、欣赏配乐散文《给老师画像》。

老师教我们画画,画红红的苹果、金灿灿的太阳,还有翘起两只角的水果糖,我偷偷地给老师画像,红苹果,是圆圆的脸蛋,金灿灿的太阳,是大大的眼睛,翘起角的水果糖,是老师笑眯眯的嘴巴。

真像!真像!——小朋友都说,老师笑的时候,就是这个样!暖暖的,甜甜的,喷香喷香。

师:听了这篇好听的散文,谁愿意按照散文里的描述来给老师画像?要画得和散文里的一样美。(请一名幼儿在白板上演示老师的画像)师:这张老师画像和徐老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这样画?这种用相似物体替换的方法叫替换想象法。

2、隐性示范与思考师:这里有一枝神奇的小魔笔,它在画什么?(展示逐步变化的多媒体画面,一枝小魔笔从基本点出发,慢慢变成了一个椭圆形,暂停)太阳、橄榄球、娃娃脸……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到底谁猜对了?

小魔笔继续画……原来是一张娃娃脸,脸上还缺什么(根据幼儿的描述,陆续点击出来)这支神奇的魔笔要施魔法了,(大屏幕上小魔笔晃动身体: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瓢虫变成了娃娃的什么?娃娃脸上的其他部分还没变呢?小魔笔想请小朋友帮助它完成。大屏幕选项上有冒热气的茶壶,葫芦、帆船,你准备用什么替换鼻子、嘴、头发,为什么?(请幼儿点击选项和五官进行替换,并说明理由)瞧,这张娃娃脸,变得多有趣,多漂亮,这就是运用我们刚才所说的相似物体替换的画法。

3、操作与讨论。

显示屏上出现另一张娃娃脸,请幼儿用替换想象的方法拖动选项完成五官、头发(选项:门、窗、花、草、屋顶等)引导幼儿发现五官之间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创造(如房屋娃娃、绿化娃娃等)讨论:

小魔笔画的娃娃脸与房屋娃娃脸等有主题的娃娃脸,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4、表现与创造。

现在,我们小朋友都来变一变,想一个最有趣的娃娃脸画下来。

指导要点:

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独特表现。

5、展示与体验。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不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操作的活动,而是打破以往依样画葫芦的教育模式,活动中我没按以往的作法,去示范画,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去创作,实际上我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一个活动,渗透多种教育,提高幼儿的多方面能力。并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氛围。

伟大科学家爱恩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想象确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活动中我为他们更好地提供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促进幼儿积极思考和大胆的想象。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我们应把幼儿作为美术活动的主体,作品创作的主人。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大胆的表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性的想法,使他们处于主动活动中,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花,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花”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应松开双手,就象放飞鸟儿,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遨游在绘画的世界里吧!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8篇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 有效地解决问题, 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 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理念】

当下, 有关策略主题的教学, 薄弱之处在于学生策略意识的淡薄。“离开解题策略无从谈起”, 这是教师们普遍的感叹!本课的设计从课题揭示的时机、习题的精选、题型特征的感知等角度作一些探索, 力图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活策略的提取

1. 出示下图

提问:根据这幅图, 你能看出一个苹果的质量和一个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吗?

2. 出示下图

提问:根据两幅图, 你能求出一个苹果、一个桃各多少克吗?

(学生思考酝酿, 口答说说自己的方法)

3. 激励引入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 非常棒!有了这个经验, 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新课。

(设计意图:直观的图片、简单的数量关系, 有利于激发起学生“换”的想法。课题揭示的时机延后, 更为学生充分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供契机,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验“换”的方法与价值。)

二、自主探索, 内化策略的本质

1. 感知题型特征

出示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学生默读题目, 明确条件与问题, 初步感知题型的特征。

提问:

(1) 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2) 怎么理解“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

2. 尝试运用策略

提问:现在, 你们能用换的方法求出大杯、小杯各多少毫升吗?

谈话:解题时请同学们用图画将换的过程画出来, 你想把什么杯子换掉就用虚线框起来, 然后向下画一个箭头, 在箭头下画出换之后的杯子。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

(设计意图:关注题型特征, 是学生形成策略意识的重要一步, 默读题目, 说说题中的条件与问题, 解读关系句的含义等, 既是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也是题型特征感知的过程。在尝试运用策略的过程中, 画图的引入, 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条理化, 有利于学生明晰策略的使用方法, 体验策略的价值。)

3. 展示介绍方法

预设一: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这样就有9个小杯一共720毫升……

预设二: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这样就有3个大杯一共720毫升……

4. 反思验证结论

谈话:两位同学都算出小杯80毫升, 大杯240毫升, 这个结果正确吗?怎样检验?

(设计意图:检验是对方法的回顾, 是对解题思路的整理, 是对解题结论的辨析, 更是一种解题习惯的培养。适时的反思, 本身就是一种策略!)

5. 揭示课题名称

谈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大家用到了“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今天, 我们就学习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两次运用策略 (复习与例题) 的基础上, 揭示课题, 充分又必要, 一方面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尊重;另一方面学生对方法的认识得到了及时的提升。]

6. 体验策略价值

提问:思考一下, 大杯、小杯为什么用替换?

归纳:通过替换, 我们把大杯、小杯与总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化为大杯和总量或者小杯与总量之间的简单关系, 从而方便解答。

提问:我们是根据哪个条件替换的?

揭示: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替换的依据。

7. 拓展运用策略

(1) 将条件之一“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变为“大杯容量是小杯的4倍”。

学生口头说可以怎么替换。

预设:学生会因为将6个小杯换成大杯得不到整数杯而放弃这种思路。

提问:为什么不把小杯换为大杯呢?

揭示:替换作为一种策略,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实物操作, 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推理和计算。

(2) 将条件之一:“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变为“大杯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

提问:现在还可以替换吗?

预设:

生:不好, 不是正好装720毫升。

生:好, 就是720毫升装不下。

生:好, 就是装的不止720毫升。

启发:表面上看好像不可以替换, 但是, 如果把替换的结果一同考虑, 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在作业纸上练习)

8. 比较归纳提升

师:同时呈现例题原题倍数关系与改变题 (2) 相差关系。

提问:这道题和刚才的例题相比, 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

揭示:倍数关系与和差关系的替换是两种典型的替换。

启发:现在, 请同学们再观察、思考, 这两次替换, 还有什么不同? (总量、杯子的个数)

谈话: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设计意图:拓展运用, 选取倍数关系的另一种表述与相差关系的习题, 便于学生对“替换”的策略形成更全面的理解。有意识地比较归纳, 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策略, 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适合“替换”策略解题的题型特征。)

三、活化运用, 提升策略的意识

1. 筛选策略

(1) 去世博园参观, 王老师用800元钱买了4张普通票和两张优惠票, 已知每张普通票的价钱是优惠票的两倍。每张普通票和优惠票各多少元?

(2) 在两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都装满了海宝, 正好是100个, 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海宝?

(3) 小明和小华一共有120本图书, 如果小明给小华10本书, 两人的图书本数刚好相等。原来小明、小华各有图书多少本?

学生独立完成, (1) 、 (2) 两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重点以题 (3) 为突破口进行剖析。

提问:

(1) 这一题你用了什么策略解决?

(2) 为什么不能使用替换的策略?

(3) 一般在什么样的题型中, 我们可以使用替换的策略?

2. 构造策略

出示:一个大杯和2个小杯一共装了300毫升果汁, ______。一个大杯、一个小杯各能装多少毫升?

谈话:请同学们补充一个条件, 使这道题可以运用替换的策略进行解答。

学生思考酝酿后, 形成自己的答案, 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全班汇报!

预设:

(1) 一个大杯的容量是一个小杯的2倍;

(2) 一个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二分之一;

(3) 一个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5毫升;……

提问:这样的条件从理论上讲, 可以有无数个。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设计意图:当学生能够主动辨析问题的特点, 从多种方法中灵活、快速地筛选出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 教师才能说学生具备了策略的意识。在现行版本的教材中, 各种策略被分单元编排, 这样的编排, 为每一类策略提供了数量较多的、与某一策略相对应的、典型的问题, 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策略的熟练程度。缺陷在于, 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自主选择策略的机会, 策略的意识自然比较单薄。本环节中的筛选策略、构造策略等, 紧扣题型特征, 有利于学生形成策略的意识。)

四、首尾呼应, 拓展策略的外延

谈话:刚上课时, 我们观察了天平图, 采用替换的方法求出了两种水果的质量, 现在我们继续观察……

提问:

(1) 在右边的托盘上只放一种水果, 怎么放?

(2) 在右边的托盘上放入两种水果, 怎么放?

(3) 在右边的托盘上放入一个600克的砝码, 天平正好平衡, 桃、苹果、菠萝每个分别多少克?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结论与方法!

谈话:三种量之间, 有时我们也可以替换。其实, 在生活中, 这种替换的现象还有很多, 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 并能灵活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替换的教学反思 第9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3页练习十七第2、3、4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

替换和假设策略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策略教学,以前学习的画图和列表等策略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撑。其他策略单元只教学一种策略,而本单元安排了替换和假设两种策略,其共同点是通过等量替换或假设把两种量转变成一种量,从而使问题的解决简单化。通过前面例1、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思维过程复杂、解题步骤较多,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套题型、死记步骤的现象较多。本课是针对性的练习课,但教材仅安排了三道练习题,其意图并不在于要让学生掌握多少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侧重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过程中策略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替换、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体验替换和假设两种策略的内在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练习,能针对不同的情境,在运用策略时选用合适的方法,感悟策略运用的灵活性。

3.通过数学名题的介绍,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的神奇美妙,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过程

一、 辨一辨

1.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替换和假设的策略,都会用了吗?不要列式计算,以下这些题需要用到“替换、假设”的策略吗?

(1)多媒体出示题组:

①梨花庄小学有3块面积相等的花圃和3块面积相等的苗圃,一共是480平方米。每块花圃比每块苗圃大10平方米,每块花圃和每块苗圃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②梨花庄小学有3块面积相等的花圃和3块面积相等的苗圃,一共是480平方米。每块花圃的面积是苗圃的4倍,每块花圃和每块苗圃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③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40枚,计有33元。你知道1元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吗?

④有两堆5角的硬币。第一堆共13元,第二堆共18元。你知道,这些5角硬币共多少枚吗?

(2)学生口答,逐题判断。

2.师:仔细观察这四道题,有的需要用替换策略解决,有的需要用假设策略,还有的既不能用替换,也不能用假设。

(1)为什么第④题既不需要用替换策略,也不需要用假设策略?

(2)比较前3道题,它们需要用替换或假设策略解决,有什么共同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归纳。课件标出每一题中的“两种量”、“一种量”,引导明确:①只有一种同样的量,既不需要替换,也不需要假设。②用替换和假设策略最终是把两种不同的量转变成同一种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通过三道需要“替换、假设”的题与一道不需要“替换、假设”的题的对比,异中求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整体感悟替换、假设策略的应用情境,在反思中进一步把握替换和假设策略的应用模型。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部分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题都不加思考地替换、假设,更重要的是通过题组比较,厘清替换、假设的本质特点:把两种不同的量变成同一种量。

二、 比一比

1.师:我们把上面几道题中用到替换和假设策略的挑出来,大家会做吗?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2.汇报交流:

第①题,学生汇报时,教师注意引导:把什么替换成什么?替换之后有什么好处?替换之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样才能证明你一定做对了?还有别的替换方法吗?(同桌互相说说另一种替换方法。)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替换,有什么不同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相差关系→总和不变;倍数关系→总和变化

第②题,让板演的学生自己讲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觉得说不清楚,也可以邀请好朋友帮着讲。

第③题,请你做回小老师,到黑板前来讲。

3.回顾我们刚才解决这3道题的过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两种不同的量,都需要通过替换或假设变成同一种量。)

4.昨天老师在其他班上课时,有同学对我说:“老师,替换其实也是一种假设”,“假设时也用到了替换的策略”。你觉得这两句话有道理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汇报交流,允许学生举例说明,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师生共同整理。

设计意图:学生策略意识的形成不可能通过教师讲解、传授而获得,只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经验的积累,逐渐从内部萌生。本环节的三道练习题,是由教材既有的练习题改编重组而来的,以题组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比分析。表面看来这些练习是对前两节课的巩固与提高,但教师在教学处理时,弱化了具体解题方法的讲解指导,而更看重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与再认”,强化学生对策略的体验与感悟。力图让学生在三道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用“替换和假设”解决问题的经验,促进对“替换、假设”本质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适时地抛出“替换其实也是一种假设”,“假设时也用到了替换的策略”让学生讨论交流,促使学生主动沟通这两种策略的内在联系。

三、 选一选

出示:(根据教材93页第4题改编。)

①在学校活动室,4张乒乓球桌上有10名同学在比赛。你知道正在单打和双打的乒乓球桌各有几张吗?

②在学校操场,12张乒乓球桌上有34名同学在比赛。你知道正在单打和双打的乒乓球桌各有几张吗?

③在体育场,60张乒乓球桌上有142名同学在比赛。你知道正在单打和双打的乒乓球桌各有多少张吗?

师:这三题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师:先想一想解决这些题用什么策略?再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

学生独立解决,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逐题说说各题分别用了什么策略、什么方法、为什么。

用实物投影并列展示不同的方法(如第①题,有的用画图,有的用列表,还有的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通过自主交流讨论明确各方法的优劣:第①题,画示意图就能很快看出答案;第②题,用列表比较合适;第3题,数据较大,画图和列表解决都很困难,列算式解决较好。

师:刚才我们做的三道题,都运用了假设的策略,为什么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呢?这对我们以后解决问题有什么启示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三道练习题,仅仅是数据上有差别,“难道差不多的三道题都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吗?”这是大多数同学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此时以前学过的画图、列表等策略被主动激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取舍,并结合具体的数据特点做出选择,实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化。紧跟其后的“为什么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呢?”追问,又引领学生重新回顾刚才解决问题和选用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策略运用时方法选择的灵活性。这样的反思对学生策略意识的生长是有益的。

四、 读一读

1.师:“假设”这种策略,聪明的古代人很早就会运用了。想知道吗?(多媒体出示:93页“你知道吗?”)

2.学生独立阅读。

3.师:这是一道中国古代名题,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谁能说一说?

4.师介绍《孙子算经》中的解法: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两只前脚眺望月亮,这时头有几个,脚有几只?少了的24只脚上哪去了?说明有多少只兔?

5.师:这种解法本质上也是一种假设,是把什么假设成什么的?《孙子算经》上把这种解法叫做“玉兔望月”。

设计意图:作为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历了大量的练习、大量的思考之后,学生积极性有所降低,如何继续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是教师在备课时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述设计,以教材提供的自主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入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文化,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开掘,介绍了“玉兔望月”的解法,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体验数学的有趣、丰富和神奇。

上一篇:“小金库”自查总结下一篇:以感悟生活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