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

2024-05-20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精选4篇)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 第1篇

杨子荣烈士陵园位于海林市区东山,1993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列为纪念建筑物重点管理单位,每年前来瞻仰、祭扫、拜谒的人达十余万人次。纪念馆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有六个展厅,共展出杨子荣烈士遗物30多件,有关林海雪原剿匪事迹的画像、照片、展品130余件,威虎山山区模拟沙盘一架,全面介绍了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由纪念馆后院拾级而上,131级台阶直通墓地,寓含英雄为开创百年大业而牺牲,牺牲时年仅31岁。两侧苍松翠柏,四季常青,象征烈士英灵千秋永驻万古流芳。游乐园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内设滑梯、篮球场、爬杆、秋千等体育锻炼和娱乐设施,是供游人休息、市民晨练的场所。植物园区占地7.1万平方米,植有十几种耐寒树木,突出了东北园林的特点。

范文网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 第2篇

陵园是隶属市民政局领导、由财政差补的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8人,担负着陵园接待、服务和管理的重要职责。多年来陵园坚持办园宗旨,把“让参谒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作为检查工作的标准,用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一流的工作,塑陵园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全园职工在党支部带领下,团结一致,以园为家,忘我工作。每年春季进入旅游旺季后,全园职工都是早六点上班,晚六点下班,午间带饭不回家,工作达十几个小时,为参观者全程服务。

为了提高教育效果,陵园还配备了五名综合素质较高的解说员,由市人事部门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经考试考核合格录用并经过培训后上岗。凡是团体来纪念馆参观的,都要给予认真的解说。凡是来陵园搞各项主题性旅游活动的单位或团体,陵园都热情接待,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提供音响、桌椅等服务设施,做好活动前后的服务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层层落实责任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儿童入园参观一律免费,对中小学参观给予半票照顾。

同时,陵园还建立了长效监督机制,先后制定了“职工工作守则”、“陵园旅游景区管理办法”、“卫生工作检查处罚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留言本、意见箱和举报电话,还经常向社会发出“征求意见单”、“服务承诺卡”,规范职工行为,提升陵园旅游的景区形象。近几年来,陵园还与当地驻军(警)部队结成对子,深入开展了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先后荣获“海林市政法战线十佳单位”、“军民共建共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广州烈士陵园导游词 第3篇

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 篇章。

1962年7月被广东省人大会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被市委、市政府、市精神文明办评为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陵园由陵、园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包括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墓旁苍松翠柏,红花吐艳。还有辛亥革命红花岗四烈士墓及叶剑英墓等,陵园东部建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有朱德、董必武、叶剑英等的题吟。西南有广东历史博物馆。陵园坐落在岗地湖畔,纪念性建筑物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点缀以碑亭桥榭,在遍地红花的坡地中交织着石道幽径,整个陵园风景秀丽,1963年和1986年两次均以“红陵旭日”入选“羊城八景”。每年举办菊展、迎春花市、灯会等活动,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整个陵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错落有致,平日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逢节假日,尤其在清明节前后,广大的青少年会到这里举行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每当清晨,红日从墓后冉冉升起时,霞光流溢,绿草闪动着金色的光芒,似乎烈士的英魂正保护着这片大地。“红陵旭日”已被列为新羊城八景之一。

纪念碑东面是圆形拱形的烈士陵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铁线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

董存瑞烈士陵园导游词 第4篇

隆化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承德市北60公里处,是承德避暑山庄皇家旅游与围场坝上草原旅游的必经之路。隆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全国闻名的董存瑞烈士陵园这一红色旅游主题景区外,还有茅荆坝森林公园、七家温泉与郭家屯温泉、张三营农业生态科技观光园等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由于境内少数民族较多,所以文化积淀深厚,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满、蒙民族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比如满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二贵摔跤”、满蒙民间传统花会“霸王鞭”、“八大怪”、“背哥”等都非常具有特色。地方风味小吃主要有烙糕、驴打滚、粘豆包等,特别值得一提的当属被誉为“欺霜赛雪”的皇家御面“一百家子白荞面”。

各位朋友,今天将要参观的地方是董存瑞烈士陵园,它位于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陵园的途中,借此机会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董存瑞同志的英雄事迹。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原察哈尔省(今属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岁月里度过的。1940年冬,八路军在南山堡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董存瑞被选为儿童团团长,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后又当了民兵,积极参加到抗日救国斗争中。1945年8月,年仅16岁的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在党的培养和战火的锤炼中成长,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转战南北,英勇奋战,战功卓著,先后荣立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毛泽东奖章一枚,勇敢奖章三枚。1948年,在隆化攻坚战的关键时刻,董存瑞献出了他年仅19岁的生命。他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为共产解放事业奋斗终身”誓言。董存瑞牺牲后,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党委发出悼念董存瑞决定,追认他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这一年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决定:为纪念收复隆化战斗中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的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特决定隆化中学改称为存瑞中学,以志永垂。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为纪念英雄董存瑞的不朽业绩,1954年经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在隆化县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

(陵园大门)

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5000平方米,主体纪念建筑十一项,建筑形式融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于一体,既宏伟壮观,又庄严肃穆。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69米的中央主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牌楼、塑像、纪念碑、墓。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整个建筑群体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纪念体系。

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董存瑞烈士陵园大门,大门建于1960年,按照陵园的统一规划,四根门柱均为巍巍丰碑式造型,象征着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永存世人心中,而柱头上镌刻的齿轮与麦穗,象征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红色政权,在门柱中间横额上是肖克将军为陵园题写的“董存瑞烈士陵园”七个黑色大字,笔势跌宕,苍劲浑厚。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陵园,缅怀英烈。

(陵园牌楼)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这座木制牌楼建于1961年,属烈士陵园的早期建筑,它的形式是仿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牌楼。该建筑高7.5米。当看到牌楼上“死难烈士万岁”这六个金色大字,您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六个字是毛泽东主席当年为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题写的,我们在这里为借用,象征着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

(碑亭)

在陵园的东、西侧轴线上,各矗立着一座角亭。我们现在正参观的这座东亭,是董存瑞烈士纪念亭,建于1961年,它的外型与内部结构是仿朝鲜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纪念亭。亭子中间的这座纪念碑,为钢筋水泥筑成,外饰白砬水磨石,正面是“董存瑞烈士永垂不朽”九个贴金楷书大字,背面用红色小楷书记述了董存瑞烈士的英雄事迹。

对面西亭为革命烈士纪念亭,结构与东亭完全相同,亭中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贴金大字。

1948年5月25日,东北解放军第11纵队在经过十余天的充分准备后,向隆化守敌发起猛攻。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该纵队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董存瑞,为炸毁敌人据守的桥型暗堡,抱着炸药挺身冲到敌堡下,可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砌的,没沟、没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火药支架。总进攻的冲锋号吹响了,耳旁是敌人机枪的垂死挣扎声,眼前是纷纷倒下的战友,董存瑞猛地用左手托起了炸药包,紧紧顶住桥底,从容镇定地用右手拉开了导火线,随着天崩地裂地一声巨响,暗堡被炸得粉碎,战友们踏着英雄的血迹冲进隆化中学,隆化解放了。

(董存瑞烈士塑像)

不用说,大家也一定知道了我们眼前的这尊塑像就是董存瑞烈士。它通高8米,像高4.1米。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这座仿古建筑就是董存瑞烈士纪念馆,馆名是由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纪念馆是陵园各主要建筑中的佼佼者。长方形的楼台,上托重檐飞挑的六角阁楼,洁白的底色,檐头屋顶镶以绿色琉璃瓦,格调清新,爽目怡神又不失简洁高雅,清淡中蕴含着庄重。同时,它更以内部展示的丰富内容,吸引着无数游人来这里缅怀英烈。现在,就请各位朋友随我一起到馆内回顾一下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纪念馆由隆化攻坚战序幕厅、董存瑞事迹厅、攻坚战斗沙盘厅三部分组成。

走进序幕厅,我们迎面看到的这幅“半景画”表现了1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苔山和龙头山的激烈战斗场面,“半景画”前是敌人构筑的铁丝网、被击毁的敌军车辆残骸和敌人丢弃的枪支。

现在我们进入了董存瑞事迹厅,眼前是一座董存瑞烈士半身塑像。整个大厅是环壁布展,壁上悬挂着董存瑞英雄事迹图片和油画,壁下橱窗内是烈士遗物、当年用过的武器工具等,还有反映当时历史的有关资料,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界知名人士来陵园悼念烈士的图片。大家请看,这是董存瑞童年听区委书记王平讲革命故事时坐的小板凳;这是他锯倒日本鬼子通信电杆的锯;这里是送情报的鸡毛信;这是他从敌人手里夺过的加拿大轻机枪;这里是他荣获的数枚奖章;这是英雄牺牲两个月前的遗照……这一张张图片,一幅幅油画,一件件遗物,浓缩了英雄整个一生的光辉历程。

“半景画”的背面就是沙盘厅,我们眼前的这座电动沙盘长3.28米,高2.47米,是根据隆化县城附近的自然地貌和有关隆化战斗资料所制成的。它利用了较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向我们直观的反映了英雄炸碉堡的背景和瞬间壮举。

(以下为沙盘解说词)

这座山是苔山,这条河是伊逊河,这条河是驿马图河,两条河汇流于隆化镇山嘴村,流入滦河,注入渤海,这条公路是由承德经围场通往赤峰的承赤西线公路,这条公路是由隆化通往郭家屯交汇于京围线的隆郭公路。

隆化战斗是在1948年5月25日凌晨打响的,当时,据守在隆化的敌军,是国民党13师89军265团直属队和所属的两个营及一个工兵连,共1600多人,守敌以苔山和隆化中学为防御重点,在隆化外围共修筑了28个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如鹿砦、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国民党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当解放军包围隆化之后,国民党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若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

我军参加作战的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遵照毛泽东同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思想,我军用两万多兵力将城内守敌团团围住,我军的作战部署是31师和军区炮兵旅主攻苔山,33师一部和32师炮兵营从城东南突破敌碉堡群攻城。董存瑞所在部队32师除两个团为纵队预备队外,并以一部在城东北向隆化中学进攻,侍机突破,以保证我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第11纵队的战前宣誓就是:誓死解放隆化。

5月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4时20分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前进,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隆化中学东北面的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派出的三名爆破手有的牺牲了,有的负了重伤,情况十分紧急。友邻部队94团已从隆化中学的东侧面冲进了院内,被敌人的核心工事火力所阻挡。我军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极端困难境地,这时,师部紧急命令董存瑞所在的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

在这胜与负、生与死的严重关头,我们的英雄部队和英雄董存瑞是如何抉择的呢?请您观看录像(放录像)。(国防教育馆)

2003年5月25日,为纪念董存瑞牺牲55周年,在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对面开设了这座国防教育馆。

现在请大家进入展馆,馆内大厅的布局分四大部分,环壁布展,(从左至右)依次为:国无防不安;血肉筑长城;雄风筑辉煌;居安思危。墙壁上悬挂的油画和照片有144幅,壁下橱窗里展出的是25条枪。这些油画、照片和武器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自1840年以来,我国由任人宰割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军事发展历程。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国家。我们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增强全民忧患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

(董存瑞烈士纪念碑)

请大家往前看,椭圆形的纪念广场中央是高耸入云的董存瑞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通高15.5米,碑座用黑花白地花岗岩铺地,朴素、庄重,寓意人民对英雄的怀念;碑体用粉红色的花岗石砌成,寓意着英雄的鲜血洒在隆化大地上。请大家往上看,碑体正面镶嵌的汉白玉碑心石上,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同志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八个大字是对英雄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精辟概括。纪念碑正面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金星,象征着英雄的革命精神与山河共存,永远照耀着后人。

董存瑞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中国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华北烈士陵园、热河烈士纪念馆分别以不同形式展出了英雄的动人事迹。

(碑廊)

大家请看(手指位置),在纪念碑侧后东西两面各有碑廊一座,呈严整的对称结构,它是烈士陵园各主要建筑的后起之秀。是为纪念董存瑞烈士英勇牺牲50周年,1998年国家拨款修建的。碑廊总高4米,南北走向长24米,碑廊里镌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聂荣臻、杨尚昆等人以及一些知名人士为董存瑞的题词48块。

(董存瑞烈士墓前)

我们眼前就是英灵安息的烈士墓,刚刚在路上就有朋友问,这里面真的有董存瑞烈士的尸骨吗?其实,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要分清哪一具是烈士的尸骨是不太可能的。虽然英雄辉煌化金星,但是,隆化人民怀着对烈士的崇敬之情,依照当地的风俗习惯,为他修建了这座陵墓,陵墓下的棺椁内只有一个用红布裹着的木牌,上写“以此木代替烈士尸骨”九个字。

烈士的陵墓是用花岗岩砌成的,水泥窿顶,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每年清明节期间,北京、承德、赤峰等地的学生都要来为英雄扫墓,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这时,围绕烈士墓的松柏上挂满了各种形式的小白花,寄托着人民对英雄的怀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相关文章:

杨子荣烈士陵园导游词05-31

学习雷锋好榜样观后感杨子成06-23

死了的与活着的风杨子的作文07-09

上一篇:宁东分厂党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一级建造师经济教程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