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2024-07-19

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精选6篇)

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第1篇

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四个基本要素

作者:张献生 查看: 时间:2008/7/12 13:52:01】【大 中 小】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政党关系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主要是由不同国家实行的不同政党制度决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决定了为取得执政权而激烈争斗是其政党关系的本质特征。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使和谐成为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但这并不能保证我国政党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也不是说我国政党关系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和谐。总结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着眼现实要求,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有四个基本要素需要深刻把握。

一、政治方向的一致性

政党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追求政治理想、表达政治愿望和实现政治目标,构成了政党活动的中心内容,并成为与其他政党建立党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因此,政党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关系,政党关系和谐最根本的是政治方向、目标的一致。

从我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看,不同政党能否形成和谐的政党关系,最根本的就在于政治追求、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次合作,都推动了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其最终破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实行合作时在政治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具有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一旦丧失,两党关系便走向破裂。

世界上一些实行多党合作国家的政党关系也是这样,什么时候政治目标和方向一致,政党关系就和谐;什么时候政治目标和方向发生分歧,政党关系就出现裂痕,并随着分歧的扩大而走向破裂。二战中,东欧的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在共同反对法西斯统治、实现民族解放上达成一致,多党合作关系就普遍建立起来,战后在坚持共产党领导、实现国家工业化等问题上难以形成共识,从而导致了合作的破裂。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性质、构成和作用不同的政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民主党派一成立,就建立了团结合作关系,原因就在于民主党派反帝爱国、追求民主的政治纲领与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在长达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形成了生死相依、荣辱与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关系,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政治发展目标和方向上形成了共识,保持了一致。所以,保持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最根本的就是要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始终保持政治目标和发展方向的一致。

二、根本利益的共同性

利益是人们各种追求和行为的基本动因,也是决定关系和谐与否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政党作为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代表,归根到底也是为维护和实现一定的利益服务的。政党之间的利益关系有事关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利益,有相互联系的个体之间的共同利益,有不同个体自身的特殊利益或具体利益。这些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构成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多党合作既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与民主

党派的和谐关系,首先在于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能够随着共同政治目标的实现,最大限度促进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推翻三座大山,既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追求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双方的自身利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根本利益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共同的愿望和追求。这就要求政党关系和谐必须在共同利益上找到结合点。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共同利益上具有一体性。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彼此帮助、共同发展的极为紧密的利益关系。如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后,针对民主党派人员比较少的状况,积极支持和帮助民主党派发展组织,使其由新中国成立时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70万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明确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就没有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同样,民主党派参政党作用发挥越充分,就越有利于中共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就越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

照顾同盟者利益也是利益共同性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你不给人家饭吃,人家就要另起炉灶。在多党合作中,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关的政策,保障民主党派及所联系群众的政治、经济、精神利益的实现。特别是把培养选拔非中共干部纳入国家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加大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府和司法机关中的选拔力度,保证民主党派成员党外人士在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政党的自身利益、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的关联程度和实现程度,决定着政党关系的和谐程度。

三、党际关系的平等性

平等是民主的一个主要的规定性,也是党际关系和谐的基石。我国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共领导的参政党。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促进和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平等的党际关系更为重要。

我国多党合作中党际关系平等,首先体现在对民主党派组织独立性的尊重。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都是独立的政党,都是以宪法作为活动的根本准则。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多党合作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居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但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有领导与接受领导之别,但在党际关系上则是平等的。特别是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并寓领导于民主协商之中,不能命令和指挥他们,不能包办、干涉其内部事务。

充分为民主党派提供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是党际关系平等的重要体现。在多党合作中,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家领导人选的变更、重要会议及通过的文件、重大决定和举措等,中共都要与民主党派协商、征求意见,并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执行过程中。支持和组织各民主党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考察调研,1990年以来,仅民主党派中央就提出重要建议200多项,许多重要建议被政府采纳。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参加重要内事和外事活动。

党际关系平等还体现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互相监督上。由于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互相监督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要支持民主党派当诤友,敢于讲不同意见。中共各级领导干部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要从知情、沟通、反馈三个环节上予以加强,使民主监督的渠道更加畅通、程序更加规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基本理念的合理性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和外在的激烈对抗;不是要消灭不同和分歧,而在于对不同和分歧的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不是无原则地一团和气,而是在共谋发展中各得其所、融洽相处。我国政党关系是同和异的统一体,政治方向、根本利益上的同与思想认识和自身利益上的异,构成了政党关系的基本矛盾和运动方式。确立科学的思想理念,辩证地处理同和异的关系,是建立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要求。

坚持和而不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而不同揭示了社会多样存在、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也建立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和性质、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多党合作中,始终承认、尊重、包容和宽容这种不同。正如周恩来同志指出的,“每个党派都有自己的历史,都代表着各自方面的群众。有人要求各民主党派都和共产党一样,如果一样了,则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又何必联合呢?” 坚持求同存异。由于我国的多党合作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求同是长期稳定合作的基本要求。由于不同是形成多党合作共同政治基础的前提,存异也是长期稳定合作的基本要求。求同存异,核心是正确认识、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体谅包容多党合作中的异。对民主党派在党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上存在的异,将长期存在和保留;对民主党派提出的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异,要欢迎和支持;对民主党派成员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只要无碍大局、无关宏旨,就要包容和宽容;对背离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的错误观点,也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和引导,在保持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增进共识、一道前进。

坚持互利共赢。这是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的一个根本性理念和原则。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目标实现获得的利益是共同利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自身利益都取决于共同利益的实现。所以,我国多党合作关系,既不是生死争斗、你死我活,也不是势不两立、此消彼长,而是一种互利共赢关系。所以,在多党合作中,必须坚持互相提高,共同发展,一道前进,才能保持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作者系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

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第2篇

来自:新华网2008年06月3日08时43分50秒点击:80回复:0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60年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掀开了中国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篇章。总结回顾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多党合作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既为多党合作事业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欢欣鼓舞,又对多党合作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为了体现对党外人士思想上的关怀,我省充分利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等有利条件,协助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断加强思想建设。在去年各民主党派圆满完成换届后,我们协助民主党派省、市级组织开展了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之际,组织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赴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召开座谈会,举办河北统战系统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为了推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我省采取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就河北改革发展大计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征求民主党派成员的意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民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就达60余次。同时,各级政府加强与民主党派的联系,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全体会议,积极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我省各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的对口联系单位共14个,不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就某些问题,邀请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座谈或共同调研,民主党派也可在充分调研后,就某些问题主动找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为了照顾同盟者利益,我省着力做好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等方面工作。在今年省人大、政协换届中,有711名政治素质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党外代表人士成为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6个民主党派省级组织主委全部进入省级领导班子;在11个设区市人大、政协换届中,有11名党外人大副主任,11名党外副市长,52名党外政协副主席,1614名党外人大代表,5186名政协委员;在全省172个县(市、区)政府领导班子中,全部配备了党外副县(市、区)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配备了1名党外副院长。

为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我省建立了“党委政府出题、统战部门协调、民主党派调研、政府部门落实”的有效机制,民主党派调研经费大幅增加,省财政每年为每个民主党派增拨调研经费20万元。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参政议政重点课题发布会,自2003年以来,省各民主党派承接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课题46项,提交专题调研报告63篇,所提意见、建议大多被有关部门采纳。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省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共撰写调研报告500余篇,提交提案、议案3000余项,向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数以万计。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我省不断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中共河北省委主动听取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对省委常委会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对各级党委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级政府依法执政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等方面进行监督。目前,全省共聘请特约检察员、监察员、审计

员、教育督导员等特约人员620多名,明确了特约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有效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回顾我省多党合作的光辉历程,我们深深感到:

———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关键。多年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每年到民主党派机关走访,对民主党派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同时,省委立足于合作共事,切实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开展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创造良好条件。正是由于省委的重视、支持,才使全省的多党合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保证。多年来,我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党委政府与民主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制度;统战部门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工作联系制度;基层单位党委支持帮助民主党派开展工作的制度等,有力地保证了我省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

——— 支持民主党派为改革发展做出贡献,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省各民主党派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也拓宽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充实了参政议政内容,提高了参政议政水平。

——— 广泛宣传多党合作理论、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方法。我们连续几年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和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并加大宣传力度,在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开展知识竞赛、专题征文、举办文艺晚会,使多党合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党派工作的开展。——— 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开拓创新,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省各级统战部门始终把加强多党合作作为工作的重点,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积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的原则,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意见和权益,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渠道。

略论利益关系与社会和谐 第3篇

所谓利益, 就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基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而产生, 为达到主体的欲求或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活动。利益是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需要是利益的主观基础和心理生理基础, 利益是需要的社会形态。利益的积极作用在于促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关系, 即利益关系, 推动着人类社会朝着利益追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它是一切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原因和归宿。为了深入分析利益的实质, 我们有必要对与利益的相关概念及其要素做出相应的界定。

首先, 利益与愿望的区别。愿望是主观要求, 而利益则除主观要求而外还有客观的标准;愿望可以是模糊的, 利益必须明确;愿望是主观的, 利益必有客观依据。利益有逻辑上的“传递性”, 而愿望则没有, 利益与愿望彼此不同。愿望是彼, 彼等于此, 则此也是利益, 但此不是或未必是愿望。也就是说, 愿望纯是主观意识中一种自觉的、指向一定对象的要求, 而利益则不仅是主观要求的对象, 而且是理性判定的一种标准。

其次, 利益的不可代替性。利益只能身受或委托代理或在一定条件下转让, 不能由他人代替。生命、自由只能身受, 比如人体吸收营养以维持生命。财产可以委托代理或在一定条件下转让, 不能由他人代替。代理或代表, 是个契约概念, 其根本前提是承认主体的权利和双方认可的保障这些权利的体制。

最后, “利益”必须填入具体内容才有意义, 其具体涵义有待主体的价值抉择来赋予。“利益”在实现 (发生具体意义) 时, 须注入主体所理解的具体内容, 就是说利益是一种价值抉择。每个人皆认为其人生抉择是其最大利益, 然而人与人的抉择是如此不同, 对利益的理解可以是南辕北辙。利益抉择的本质差异在于需要的时空分离。世上没有赤裸裸的纯利益, 即使如吃不吃“嗟来之食”这样生死攸关的利益, 仍有解释的分歧。这种解释, 随着时空和需要而变换, 而变换的核心便是主体的价值抉择。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成年人, 他的利益或“好处”, 只能由他本人决定, 不能由他人派定。他人必须尊重他的合法权利, 同时他也必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中, 个人利益必须符合正义原则, 尊重他人合理合法的利益, 才能受到法律和舆论的保护。

所以, 利益具有三个要素:价值抉择;身受好处;社会权利。“我需要某事物”, 主观上认为该事物成为我的利益, 这是价值抉择;该事物确实能满足我的需要, 这是身受好处;必须能够享受这种事物, 这是社会权利。价值抉择决定于社会权利, 而社会权利决定于社会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当人们说什么是公共或基本利益时, 实际上在肯定一种价值体系或正义制度。脱离价值构架的利益, 根本不存在。凡是宣扬纯利益、无争议的利益、无条件被代替的利益、理性自利人人认肯的利益、抽象的最大化的利益之类, 背后皆有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利益是什么, 必须弄明白价值抉择是什么, 所要的正义制度是什么。因为, 有什么样的正义制度, 便有什么样的基本利益分配。而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才有选择个人利益 (乃至选择正义制度) 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和表达的自由, 因为如果没有信息和表达的自由, 无法实现利益的主观需要与社会存在利益的交互。因此, 或者可以说, 人的根本利益便是自由, 包括言论自由、信仰的自由、选择自我生活方式的自由权利和尊重他人同等权利和社会秩序的义务。只有在一个基本正义的体制下, 人人有了基本的选择自由和表达的自由, 全体公民的当下理解的合理利益才能得到起码的保障。另外, 对利益的理解, 不仅取决于价值的取向, 而且受知识和视野的限制。随着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认识的深入和经验的增长, 对利益的理解也会逐渐深化。原先短视的利益理解, 可能被长远深刻的利益理解所代替。人的认识没有止境, 人对自我利益、社会利益、人类利益的理解也没有终极的确定答案。

二、社会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

利益反映了一定阶段上人类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是人们企图借助于生产来满足的需要。凡是不用人们生产或劳动就能满足的需要, 都不是物质利益的内容, 超越人们现实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需要, 也不构成利益的基本内容。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是人们需要的社会转化, 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质是“特定的社会关系”。反过来说, 由于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而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也必须要体现为各种不同的利益。因此, 人类社会中才有了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民族利益、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国家利益等形形色色的利益。社会的物质生产是其他一切生产的基础, 所以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以物质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利益也成了其他利益的基础, 影响着其他利益的形成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 经济利益首先表现为阶级利益, 阶级利益也因此而成为制约其他利益的主导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阶级关系退居到社会关系中的次要地位, 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体, 经济利益在这些关系中以不同于阶级社会的形态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

社会关系在利益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利益范畴的本质是社会关系, 利益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 社会关系不仅是创造现实需要对象必不可少的条件, 也是联系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的桥梁, 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利益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利益, 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

首先, 人要生存、发展, 必须要从事获取利益、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社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彼此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 主要指物质的经济的利益关系。物质经济的利益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其次, 要认识社会关系, 就必须首先认识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 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一定的利益关系的体现, 而一定的利益关系又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关系。从基本生产关系出发认识利益关系, 从基本利益关系出发认识社会关系, 这是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基本思路。

最后, 在阶级社会中, 利益关系是带有阶级性的。表现为阶级差别、阶级矛盾、阶级对抗和阶级斗争。各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占有的社会资源也不同, 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必然会产生利益上的差别和矛盾, 当这种利益差别矛盾达到尖锐化, 便发生阶级对抗和斗争, 物质利益纠纷是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本物质动因。归根结底, 社会关系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 尤其是物质利益关系的体现。

三、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利益和谐

“利益和谐”就是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合得当, 表现为利益主体间的协调一致、稳定发展的状态或过程。和谐是与差别、矛盾和冲突相对立而存在的, 但和谐并不意味着差别、矛盾和冲突的消失, 所以利益和谐也不是指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 而是指矛盾和冲突处于局部的、可控制的范围, 不会影响整体的协调和稳定。具体讲, “利益和谐”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和谐, 包括利益个体之间、利益群体之间、利益个体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 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利益关系的相互协调, 相互统一。

第二, 利益主体和利益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表现为利益客体的丰富, 利益主体合理的利益需要得到满足, 是利益本身所包含的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协调、配合得当。为了满足需要, 人就必须占有和消耗一定的外在物 (利益客体) 。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人的利益需求的无限性和能生产出来的利益对象的有限性便产生了矛盾, 因此这也构成“利益和谐”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 同一主体的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和谐, 表现为同一主体的不同利益间关系的协调一致。具体包括同一个人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既得利益与未来利益之间、根本利益和暂时利益之间、现实利益与理想利益之间关系的协调一致与科学合理。“利益和谐”就是这几方面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其中, 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和谐是利益和谐的中心内容。“社会和谐”就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所谓社会”。就是说, 社会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生的各种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人是社会的基本主体,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所以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行为也只是人的行为的延伸。“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 人也生产社会”。这样去理解, 那么“社会和谐”又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除了人与人的和谐, 还包括:

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是指解决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使之关系达到融洽和谐。如果说人与人的和谐是指个体间关系和谐的话, 那么人与社会和谐就是指每一个体与其他多数个体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只是人与人和谐在数量上的扩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作为人类活动的载体, 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自然是人的活动对象, 使人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为我之物”的源泉, 也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无疑是人与人之间就自然而发生的关系, 是人们为了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占有、分配而发生的关系。因而,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是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展开。

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则是指协调好人同自身之间的矛盾冲突, 使自身状态达到良好和谐。包括观念的自我对现实的自我的肯定、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协调、自我评价的客观公正等。这样, “社会和谐”的完整定义就是指:以人与人关系和谐为基础的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和谐的实现过程或说矛盾和冲突的解决过程。利益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实质都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简单地讲, 利益和谐就是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和谐, 社会和谐就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 而利益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实质, 故我们认为利益和谐也就是社会和谐的实质。

首先, 社会和谐与利益和谐的主体的一致性。现实的处于一定具体社会关系当中的人是他们共同的主体, (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体) , 除此之外, 别无他物。社会和谐的实质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又是一种利益关系, 归根结底,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利益的和谐。

其次, 社会和谐与利益和谐存在范围的一致性。在空间范围上,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的地方, 人们对社会和谐与利益和谐的追求就没有停止。在时间范围上, 从原始社会至今的所有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 那些社会繁荣稳定的时期都是利益矛盾得到协调、利益冲突得到解决的时期。就是说, 社会和谐和利益和谐两者总是相伴而生, 同时存在。

最后, 利益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社会和谐是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的过程, 利益和谐是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 而社会冲突只不过是利益冲突的表现, 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 相反地, 实际利益是目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 社会冲突的解决就是利益冲突的解决, 社会和谐就是利益和谐, 实现了利益的和谐也即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利益和谐和社会和谐是同一个事物或过程的不同方面, 社会和谐与利益和谐的实现是归属于同一个过程, 社会和谐处于表层、外显的位置, 利益和谐处于深层、内敛的位置, 要达到社会和谐, 必须先要实现利益和谐, 利益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摘要: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就得研究利益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研究现实利益问题。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 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 协调利益矛盾, 解决利益冲突, 实现利益和谐, 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关键词:利益,利益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和谐,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利益论[M].人民出版社, 2001.

[2]、王毅平, 闫文秀.以利益关系的协调促进社会和谐[J].理论学刊, 2007 (12) .

[3]、赵洪生.经济伦理与社会和谐[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6) .

浅析和谐政党关系的实现途径 第4篇

关键词 和谐 政党 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议政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和谐的政党关系;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也给政党关系的和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政党制度本身具有和谐的前提,但是也存在着影响和谐政党关系的新问题,这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采取实现和谐政党关系的切实措施,最终建构起和谐的政党关系。中国特色的和谐政党关系的实现途径主要有: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促进多党派合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以加强和改善为前提的;促进多党派合作,是以充分发挥民主、照顾民主党派的利益为基础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也是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奋斗中逐步认识并自觉接受的。对于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尊重民主党派的法律地位和政治作用,要加强和促进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处理党派事务,善于倾听民主党派的建设性意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实现党的领导的主要形式就是政治协商,这种政治协商主要体现在重大决策的协商方面。为了促进党际关系的和谐,这种重大决策的民主协商既要体现在决策之前,又要体现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之中。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进行协商,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完善协商的内容、方式、程序,要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使执政党的主张充分体现各方面的智慧和意见,保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能够在党际和谐的良好氛围中得以实施。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制定的政策、方针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败以及民族、国家的前途。而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有利于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意志和力量,为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密切、和谐了政党关系,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员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也是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通过民主党派和政协等渠道开展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调研,进行协商讨论,并以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级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有效整合各种政治资源,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积极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着眼,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和空间,支持他们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支持他们通过他们的组织和政协、人大、政府等开展参政议政。各民主党派要在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积极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这样,既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

(三)推进政党建设,加强法治和民主监督

推进政党建设,就是不仅要加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也要加强各个民主党派的建设。加强政党建设,对更好地执政和参政议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推进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是完成中国共产党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把自身建设作为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是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并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防腐拒变,为人民服务。民主党派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搞好凝聚力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这需要通过历史回顾和传统教育来坚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不断增强民主党的凝聚力;需要树立为党派成员服务,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提供和搭建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平台,创造发展的良好机遇;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塑造一个思想进步、理论水平高,工作以身作则,业务能力强、富与创新精神的过硬的领导班子;需要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严把组织发展关,求质不求量,积极吸收、发展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三高”人才;需要民主党派成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发挥自身优势,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才能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积蓄力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才能顺利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政治行为的主体,肩负着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盟友,也承担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和谐与否,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和发展党际和谐合作,将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略论我国政党关系和谐 第5篇

略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关系

[摘要]“以人为本”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则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贯穿和谐社会的红线。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构建高校和谐校园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这要求我们在构建过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调“人”重于“物”,重视“人”的和谐发展。这里的“人”,不仅指个体的“人”,也包括高校中“人”的群体。

首先,教师是高校和谐校园的基础,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高校和谐校园要不断提高高校的“硬件”条件,即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

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物质基础。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更应该注重提高“软件”的水平,高校应该树立“以师立校”的理念,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并且合理满足教师需要,为教师的发展构建公正、和谐的平台,促进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只有“硬件”和“软件”,尤其是“软件”,不断得到发展进步,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完善,高校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等学府,才能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树立起文化与文明的信标,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也才具备了基本条件。

其次,学生是高校和谐校园的主体,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还要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感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使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成人。可以说,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目标就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优良品德的合格大学生。

第三,学生家长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外部助力,要充分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教育过程。

虽然学生家长并非是高校和谐校园的组成人群,也并不直接参与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具体过程中,但是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和父母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通过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可以更好的激励先进、鼓励后进,对于当前一些高校内比较棘手的学生问题,如网络成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也可以达到共同帮扶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民主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应该在民主建设上走在社会的前列。“以人为本”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与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校园民主建设,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并理解师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民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提高师生民主意识。和谐校园的每一件事务,都是和所有师生员工息息相关的,师生享有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以人为本”在和谐校园民主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师生的民主意识都相对较弱,缺乏主人翁意识,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民主意识,使师生主动参与、管理学校的事务,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关心学校的发展前途。只有如此,才能全员参与、群策群力,顺利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第二,完善高校民主体制。“以人为本”思想要求在高校中为师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保证,这就必须要有民主体制的保障,主要包括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教师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高校教代会是在教师依法行使

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也是高校领导广泛听取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校务公开制度是实现高校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使广大师生知晓校情、参与校政、监督校务,调动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力的促进高校民主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决策的重要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凡重大问题,广泛听取不同意见,群策群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决策上的失误”。[1] 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等校园民主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既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又是对“以人为本”思想实践运用,对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拓宽高校民主渠道。少数人参与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以少数人为本也并非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要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就要求在高校中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从多种途径确保全体师生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对于教师而言,这就要求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党员、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可以推进校内民主,对于校园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而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是校园民主建设和和谐校园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参政意识强,思维活跃,不少人是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骨干,学校的重大问题和决策应该广泛征

求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

在保障教师民主权利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

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反馈,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改进提高。因此,通过校园论坛、校长信箱、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既可以体现学生参政议政的作用,又有利于发展校园民主建设,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重视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是没有制度、物品可以体现的,但是又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它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师生的归属感。“以人为本”不仅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精神诉求。“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2]这体现的就是师生对所在高校的一种归属感,也是精神诉求的一种体现。高校首先要能够满足教师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得到师生认可的一种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营造一个优良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通过高校自身

积淀的文化传统和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感染在校师生,才能使师生在精神上产生归属感。只有这样,广大师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归属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精神标志,师生如果对所在学校没有归属感,那么这个高校就不能称之为和谐。

其次,校园内部的各种关系。包括教师间、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但由于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以及不同年代人群思维方式、观念的不同,导致教师与学生间缺乏交流沟通,师生关系存在隔阂乃至对立。目前在校学生基本都是80、90后,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于所谓80后、90后的概念定性,实际上就是不同时代人群之间隔阂的体现,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人群部分行为习惯的夸张和曲解。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对学生的正常行为要理解,不能夸大其负面作用,更不能将其“非正常化”和“妖魔化”;对学生也应该加强引导教育,使学生保持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双方的理解才能保证师生关系的和谐。

对于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当前家庭中普遍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不习惯群体生活,要在入校后多加关注、引导,才能形成和谐的班级和宿舍氛围。同时,正面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思维,不要过多宣传社会上的严峻形势和竞争态势,以免学生将社会上不良的风气

套入校园。同时,教师之间要平等合作、公平竞争,这样才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互补提高。

总之,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满意,是一种无形资产,它的形成有利于和谐校园的顺利构建。同时,一个高校悠久传统的形成、优良教风学风的养成,都与之密切相关。

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以“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而反过来,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大大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这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对“以人为本”的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以人为本”的真理性需要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得以论证。“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包括:“强调‘人’重于‘物’,强调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强调一切为了人”。[3] 对于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内涵具体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高校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与学校关系的和谐以及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而高校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是:协调发展、人际和睦、民主安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并且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能够使师生在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他们获得知识、探究学术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由此可见,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高校和谐校园得以构建可以充分证明“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性。

其次,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可以丰富“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因此其内涵也是在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人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在指导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同时,高校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以人为本”思想。高校是社会科学研究探索的主要阵地,“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实践过程,将为高校研究“以人为本”思想提供素材和实例。更重要的是,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可以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优良的学习科研环境,更大的调动师生的研究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必然可以赋予“以人为本”思想更深的内涵。

第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接收与传播。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在普通群众心目中,其更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而且,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活跃、代表时代的一个群体,他们本身对于新鲜事物和理论的接收是快速的,同时他们又是优秀的传播者,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在学习中、生活中传播应用新观念和新理论。同时,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其他人群对于高校和大学生又是关注的,他们关注高校的理论创新、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的传播,以及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将有力促进“以人为本”思想在整个社会的接收与传播。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加强民主建设、建设让师生认同满意的学校;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成功构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可以大大促进各个社会层面的和谐,还可以促进“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思想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充分理解两者关系,对于更为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略论新形势下高校和谐财务关系 第6篇

一、高校和谐财务关系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和谐财务关系, 不同的研究者或高校财务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从文献分析来看, 他们一般都是从高校财务关系所涉及的主体为出发点, 也就是说研究高校财务关系中最活跃的“人”的和谐。事实上, 从高校和谐财务关系的内容上来看, 除“人”的和谐外, 还应该包括财务资金的和谐、财务制度的和谐以及整个财务工作过程的和谐等, 是指在高校财务治理过程中, 财务部门运行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关系, 这些关系包括高校财务制度关系的和谐、高校财务治理主体关系的和谐以及高校资金流决策与控制过程的和谐。

高校财务制度关系的和谐, 是指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国家财政政策之间关系的和谐、与高校其他管理制度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之间关系的和谐。

高校财务主体关系之间的和谐, 包括高校内部主体之间以及高校与外部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协调, 又称对内财务关系和谐和对外财务关系和谐。

高校资金流决策与控制过程的和谐, 是指高校资金分配使用、筹措和控制过程中的相关决策、各实施环节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资金流动过程中资金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等。

二、高校财务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上的不和谐

1、与国家相关财务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等的不同步。

政府在制定高校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上存在滞后性, 不能适应高校高速发展的需要, 一些地方性行政法规没有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来制定, 致使规章与现实严重脱节。

2、与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院系所等制定的规章制度存在不和谐。

高校一般普遍都制定了学校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 比如, 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加班工资, 而学校下属的各学院系部也制定了一些规定来“合理”的发钱, 致使高校内各部门规章制度比较多且乱, 造成了高校财务工作秩序的不和谐。

(二) 与高校财务各相关利益主体存在不和谐

1、与高校内部利益主体关系的不和谐。

高校内部利益主体关系主要是与师生员工、院系及职能部门等的财务关系, 由于各利益主体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信息的不对称, 对预算资金的投放及时间、报销时原始凭证和财务制度的认证程度、资金使用的及时性等方面有较大认识分歧, 难免出现不理解不合作或扯皮推诿等现象。另外, 高校财务部门有一小部分工作人员由于错误的思想观念, 认为前来办事的人员有求于自己, 服务态度有时不是很友好, 甚至看人办事, 自己熟悉的人或者领导就能好好接待, 而对一般的普通师生员工则另眼相看, 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 进一步加深了师生员工之间, 师生员工与财务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

2、与高校外部利益主体关系的不和谐。

高校外部利益主体关系主要是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金融结构和企业等的财务关系。与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的不和谐主要在于高校资金短缺, 办学经费紧张,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能够提高拨款标准, 加大财政投入, 解决高校面临的困难, 但国家财政性拨款严重不足, 这种现状影响着校财 (政) 关系的和谐;与金融机构关系紧张主要是目前一些高校进行大规模的发展借贷了金融机构许多资金而出现的债务危机, 因而高校与金融机构因债务问题出现不和谐;与企业的不和谐主要体现在高校资金不足, 有时不得不拖欠企业的应付款项, 使得高校受多方债权人索债。

(三) 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和谐

1、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不和谐。

这体现在一些部门在年初预算时, 想方设法多争项目和资金, 一些项目不成熟也上, 先拿钱再说, 而另一些部门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下一年度工作的预见不够, 频频出现小头大尾要求追加预算的现象。另外, 虽然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要求较严, 但对制度的执行不够, 缺乏预算追究机制, 经费支出控制过程中经常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2、财务系统存在不安全性, 导致资金信息不和谐。

财务系统是由许多功能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 财务数据录入以及在各个功能模块中的传输, 由于系统的不完善、网络安全或人为的诸多等因素, 都会使财务信息出生错误或修改, 从而造成财务信息的失真。另外, 由于高校财务工作业务的不断扩展, 财务系统需要增添相应的新功能模块, 新旧系统的融合也会产生财务数据的不一致性问题。

三、提高高校财务关系和谐的措施

(一) 加强高校弹性财务制度建设, 平衡好国家财务法律法规政策, 协调好高校内部其他部门相关财务规章

1、高校财务部门要保证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协调性, 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它使高校资金在筹措、使用及管理方面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但随着社会变革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面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 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与高校发展所对应的财务制度并不同步, 往往显得滞后, 使得高校的财务工作有时无章可循, 因此, 高校需要建立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高校改革的弹性财务制度, 一方面要对国家政策的基本趋势做出科学预测, 提前做出制度调整的预案;另一方面要求对现有制度考虑, 为未来可能的财务问题预留制度空间。

2、高校内部部门众多, 每个部门都有一套相关的财务规章, 这些规章比较凌乱, 缺乏统一, 甚至跟学校的某些财务管理制度条例相抵触, 学校财务处作为高校唯一的一级财务部门, 有必要对各部门的相关财务规章进行指导、监督和审查, 让各部门的财务规章接受学校财务制度的约束, 统一和规范全校的财务规章, 达到校园财务制度的和谐。

(二) 妥善处理好与各财务利益主体的关系

1、与内部财务主体关系和谐的建设要点。

(1) 开展微笑服务, 注重服务细节, 创新服务方式。在对高校师生员工的财务服务中, 首先必须友好平等的接待每位人员, 让所有师生员工都感到被尊重。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细节, 处处为师生员工着想, 使财务关系变得友善。要创新服务方式,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如高校的财务服务大厅往往是人满为患, 经常有报销人员好不容易排到自己在柜台前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报销凭证不合格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弄得关系非常紧张, 是否可以在服务大厅的某角落里设置一个服务咨询岗, 一方面可以方便来报销的人员进行票据粘贴, 凭证填写;另一方面咨询人员还可以对报销人员的报销凭证填写有错误的地方进行提醒, 使报销人员免受白来、长时间排队等候之苦。

(2) 公开透明财务信息, 实行开放型财务管理机制。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 是对学校财务政策的一种监督, 只有公开才会产生公平, 才能体现公正, 体现了高校民主理财和财务管理开放, 是高校和谐财务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高校和谐财务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多数教职工来说, 比较关注的还是个人的财务信息, 因此, 涉及教职工的个人财务信息更应做到及时准确公开, 以方便教职工查对。

(3) 加强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技能培训。财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要加强规范行为的修养学习, 以强烈的服务意识, 优良的服务赢得师生的认可和信任。通过不定期的职业培训, 以熟练的操作技能, 处理各种财务事项, 节省师生的时间。财务部门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制定考核标准, 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 把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 激励优秀人才, 实行竞争上岗, 优胜劣汰, 有计划地组织岗位轮换, 使财务人员熟悉多岗位多类别的财务工作, 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保证人人都可以在不同的财务岗位上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2、与外部财务主体关系和谐的建设要点。

(1) 与外部主体保持信息沟通。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财务关系是高校主导性层面的财务关系, 因此, 首先要密切与他们的联系, 及时掌握国家各种政策法规的变化和趋势, 了解各类办学经费的申请下拨情况、使用政策以及各类收费标准等, 尽量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办学经费。其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金融机构的沟通, 主动向他们介绍学校的概况, 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出发, 以互惠互利的原则打动他们, 使他们了解高校办学的特点, 有利争取多渠道的办学经费。

(2) 及时反馈财务状况信息, 接受社会监督。对于政府行政性教育事业拨款, 高校财务部门需要不断反馈各项款项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争取政策上的支持。对企业的欠款要及时归还, 一时有困难, 要向他们解释具体的原因和情况, 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对于银行的贷款要及时归还本息, 建立信贷诚信关系。对于捐助人的捐款要及时公布使用明细和使用效果, 让他们有信心和意愿更多地支持高校的办学。要了解社会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促使和谐关系的发展。

(三) 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安全, 防止财务会计信息失真, 保证资金真实可靠

1、完善财务系统的各功能模块。

财务信息系统中各模块的数据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要完善各部分功能, 保证各功能模块读取和存储的数据在系统中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另外, 随着新业务的开展, 相应新添加的模块需要和其他模块兼容, 而且需要反复进行测试后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强化内部人员控制机制。

要强化内部人员财务信息安全意识, 严格把守财务信息的存取, 按权限、级别区别操作, 进行身份认证, 提高财务数据的安全性。

3、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管理。

从不同的计算机输入的业务数据交叉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庞大复杂的共享数据库, 如果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便很难查明问题的原因, 直接影响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所以必须加强数据管理, 输入系统之前要进行检验, 保证原始数据输入真实无误。

4、加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侵入防范, 防止财务信息窃取和篡改。

网络时代, 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财务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要重点防范, 除不允许网络上下载东西、随意收发邮件和安装放火墙等外, 对于系统核心数据最好存储于财务部门内部网中, 禁止上外部网络。另外, 需要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避免财务信息在系统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和篡改。

四、结束语

财务关系蕴含于财务活动中, 我国财经理论界一直注重财务关系, 甚至认为财务活动仅是财务现象, 而蕴含于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才是财务的本质, 因此在高校的财务活动中, 建立起一个和谐的财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起一个和谐的财务关系, 才能有一个和谐的财务管理。

摘要:高校财务关系是高校财务工作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和谐财务关系能否建立体现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文章对高校和谐财务关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目前高校财务关系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成因, 并就如何建设高校和谐财务关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关系,和谐,高校,财务工作,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根喜, 刘长华.论高校财务关系及其调适[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2000 (2) .

[2]、王宁洁.论构建高校和谐财务关系[J].会计师, 2008 (9) .

[3]、胡光蓉, 郑燕玲.构建高校和谐财务管理之我见[J].中国农业会计, 2009 (10) .

[4]、陈轲.论高校财务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 2009 (1) .

上一篇: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教案材料之初中政治下一篇:涉河在建项目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