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语言论文

2024-05-24

洛丽塔语言论文(精选2篇)

洛丽塔语言论文 第1篇

洛丽塔

汪汪小飞侠原创出品

秘鲁作家略萨指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容许各种互相对立的读者层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又是一个每位读者可以从中发现不同含义、不同特色、甚至不同故事的潘多拉的盒子。《洛丽塔》的情况就是如此。” 的确,自小说问世近半个世纪以来,评论界对它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开放性、阅读的游戏性,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洛丽塔》最令人叹服的成就之一就是,作为一个移民作家的纳博科夫比绝大多数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更逼真地创造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这种“逼真感”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背景,并没有给亨伯特的欲望世界赋予任何社会学意义上的现实感。纳博科夫始终是一个醉心于操纵幻觉的魔术师。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

小说描述了一位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H·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一位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逝,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的14岁女儿洛丽塔,称呼她为小妖精。

洛丽塔恣意的挑逗亨伯特,使得亨伯特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小说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因此作为书名。后来女房东发现自己的丈夫与女儿的不#伦之恋,一时气疯往外跑,被车子撞死。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两人尽情的缠绵。洛丽塔在和继父旅行的过程中被剧作家奎尔蒂带走了。奎尔蒂在洛十岁的时候就见过她了。那时候洛就喜欢他了。但是奎尔蒂是个变态狂,强迫洛在他面前和别人拍色#情电影,洛不接受他就把洛赶走了。然后洛过着近乎流浪的生活,然后遇到了后来的丈夫。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2500美元的支票,还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洛丽塔拒绝了亨伯特再续前缘的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枪杀了那个带走洛丽塔的剧作家奎尔蒂,1950年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十七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而死。在狱中的56天里,亨伯特写下了《洛丽塔、或一个纯洁的鳏夫的自白》。他坚信,自己的这部作品能使洛丽塔永远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1954年,《洛丽塔》完稿后,“对几个上了年纪阅读能力差的人来说,是一部令人憎恶的小说”,于是先后遭到四家神经紧张的美国出版社的拒绝。此书在美国尽人皆知,是把它当做一本“黄书”来读的。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遭禁。

1955年9月,历经挫折之后,《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获得出版。在宽容的法国出版后,屡屡被批评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说,也是由于这部小说一眼看去必定会产生的这种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况也是如此。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英特网上键入主题词“洛丽塔”,所搜出的全部网页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关于小说,争议的焦点自然是有关艺术的社会责任问题。《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称:“《洛丽塔》无疑已是图书世界的一桩新闻……” 面对不同的议论,纳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确:“《洛丽塔》根本不是色#情小说。”

对洛丽塔的这种不被公允的单向的一见钟情,令亨勃特表面冷静却爱欲暗燃。问题是天真而调皮的洛丽塔并不知情,只是表现出对家里唯一男人的兴趣、亲昵,尽管看起来有那么一点挑逗的成分,但对洛丽塔来说更象是一个游戏。就算是这个游戏早已跨越了伦理和禁忌。我们丝毫不会怀疑亨勃特对洛丽塔的爱和恋,只是洛丽塔并没有认为亨勃特是她的爱。这种极不对等的畸恋就这样不可抑制地进行着。当洛丽塔再也不愿这样的时候,就常常向亨勃特要钱、撒谎、发脾气等,并期望存够钱离开亨勃特,她必须有自己的生活。亨勃特这个情人兼父亲的角色令他疲于应付,他满腔的爱恋和情欲得不到应有的回应,以至出手打了洛丽塔。一个中年男人经营着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着实令人感伤。但对无知少女洛丽塔强加的爱恋和情欲却怎么也无法让人同情。

洛丽塔终于逃脱,亨勃特疯狂地找寻洛的踪影,直到万念俱灰时,却收到洛丽塔的简单来信,说结婚了有孕、求助。亨勃特找到洛丽塔希望洛跟他回去,洛丽塔拒绝了,看起来洛丽塔成熟了很多,已经走出了不堪的阴影,算是一种安慰。但亨勃特的狂恋却再也收不回来了,那

不可复加的哀伤。他满含的恋与欲转化为无限的仇恨,把一切归罪于奎迪。最后亨勃特一枪一枪地在痛恨和发泄中也毁灭了自己。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这是一个中年男子对一个12岁少女的迷恋和呓语。自从1955年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版小说《洛丽塔》以来,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得承认,“恋童”这种情感的确存在,而且是很广泛地存在,它被秘而不宣地隐藏在一颗颗无法告白的心里。《洛丽塔》,也许会令许多有着不同程度洛丽塔情节的男人,消解了一次心头的恋与欲,小说的代入感受可以平复多少有着洛丽塔情结男人的隐秘欲念,就不得而知了。与其象书中亨勃特苦恋孤绝的命运,到不如,永远也不要让我遇上“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论《洛丽塔》的语言特征 第2篇

关键词:洛丽塔 语言特征 纳博科夫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描写了中年男子亨伯特与12岁少女洛丽塔的畸形爱恋,在充满情感纠葛与伦理纷争的事件里,纳博科夫不惜用重重叠叠的华丽词汇和另类多情的夸张比喻来表达他的纯文学理念,营造着他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精致富丽,从而使小说处处弥漫着诗一般的幻觉氛围和梦一般的情乱神迷。高尔基指出:“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由此观之,《洛丽塔》不仅在主题上和叙述手法上有着重大突破,更在其语言风格上有着独特的文本价值。本文试从《洛丽塔》语言风格的角度,通过对其语言的色彩及语言的修辞特征两方面来分析,归纳出《洛丽塔》的语言文本价值。

一 语言的色彩

语言的色彩是由作者使用的语句和语词的类别来决定的,作者在叙述中大量使用描写句式、表现形光色声味的形容词时,语言的色彩就显得浓烈而耀眼,而制造这种色彩明艳的语言正是纳博科夫的擅长。

1 超级精美的诗化语言

纳博科夫除了是著名的小说家之外,同时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鳞翅类昆虫学家,他在世界蝴蝶学方面的成就使他能够在哈佛大学的“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拥有研究员的位置。于是对这种美丽炫目的昆虫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在他的创作中产生暗示作用,或者说正是长时期审视蝴蝶所带来的心灵感受转化成了纳博科夫的内部语言,从而使納博科夫的小说里充满了诗一般的华丽语句。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不时地用诗一般的句子让叙述如蝴蝶翅膀般异彩纷呈,比如他用这样的语句描写享伯特的童年时光:

“我在一个有着图画书、干净的沙滩、桔树、友好的狗、海景和笑嘻嘻的人脸的欢快天地中长大,成了一个幸福健康的孩子。在我周围,华丽的米兰纳大饭店像一个私人宇宙那样旋转,像外面闪闪发光的那个较大蓝色中的一个用石灰水刷白了的宇宙。”

在描写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初恋时,纳博科夫这样写道:

“当彼特拉克狂热地爱上他的劳丽恩时,劳丽恩也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金发的性感少女,在风中、在花粉和尘土中奔跑着,是一朵飞行的花儿,如他所描写从沃克卢思的山岗飞到了那片美丽的草原。”

又比如享伯特带着洛丽塔在美国四处奔波时,纳博科夫仍不会忘记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沿途所看到的风光:

“远处的山,近处的山,更多的山,从未被人攀登或是即将变成一座座有人居住的山岗的瑰丽青山,东南走向的山脉,随着一座座峰峦远去,高度逐渐降低,令人动情地高耸入云,有着白色纹雪纹理的灰色石头巨像,以及严酷无情的峰峦在公路转弯处蓦然出现。”

“在受到耕种的平原那头,在犹如玩具似的一排排屋顶那头,总会有缓缓地布满一片无益的美好景象,银灰色的雾霭中一个低低的太阳,用温暖的、剥了皮的桃子的色彩,把跟远处情意绵绵的薄雾融在一起的那道平面的、鸽灰色云层上部边缘染红。”

这些色彩鲜明的风景、充满动感的人群、华丽而神奇的建筑都在纳博科夫的诗意的笔下熠熠生辉,以其词语的鲜活、震撼的比喻产生着令人向往的力量。纳博科夫正是用这种诗一般的语句,给自己将要讲述的有悖常理的畸形爱恋披上一件华美的外衣,这种华丽的语句将有效弥合着故事中畸形爱恋所产生的恶俗感,使读者不致于把《洛丽塔》当成一部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小说来读,于是纳博科夫就在语言的华美与内容的低俗之中平衡着自己的位置,使自己不至于坠入低俗文学的泥淖之中。

2 另类的狂人式语言

正如同《洛丽塔》倍受争议的题材一样,此书处处充满了纳博科夫的狂想式描写,他用一种疯狂的、不确定的叙述者的姿态向读者陈述着他的违反人伦的经历,此时的叙述,似真似幻、如梦如魇,令人烦燥不安。如在描写享伯特与洛丽塔争吵的场面时,作者有声有色地渲染着那个场面的嘈杂与混乱:

“我捏住她尽是骨节的手腕,她却不停地把手腕扭来扭去,偷偷地想找到我的弱点,好在一个有利的时刻猛地挣脱出去。但我紧紧地抓住了她,事实上弄得她很痛,我希望的心会为此而腐烂。”

在追赶逃走的洛丽塔时,享伯特眼前的景色是这样的:

“莱斯特小姐正牵着费比恩小姐那条患了水肿的狗,在她们灯光明亮的门廊前散步,海德先生差一点把它撞倒。走三步,跑三步,一阵温热的雨点开始噼噼拍拍地打在栗树上。……这时,那场雨成了一阵激起淫欲的大雨。”

又如在寻找洛丽塔的途中,享伯特身边的景物又是这样的:

“奥波西特小姐又悄悄地复活了,由她的两个侄女推着轮椅来到外面门廊上,仿佛是一座舞台,而我是一个表演明星。我赶紧朝着我的汽车走去,……一条多么陡峭的街道,一条多么幽深的林荫道,汽车的刮水器和挡风玻璃之间夹着一张红色的罚款通知单,我小心谨慎地把它撕成两片、四片、八片。”

在享伯特即将杀死他的对手奎尔蒂时,享伯特也有了狂人般的幻觉:

“用上百只眼睛扫射着他紫色的丝绸浴衣,他那多毛的胸膛,预见到子弹穿孔、血肉模糊和痛苦的乐曲。”

如此颠狂的情景描述,把享伯特混乱不堪的内心世界烘托得很典型,突出了这个狂人偏执的精神状态。为了留住洛丽塔在他的身边,享伯特抛弃了正常人的生活而驾车周游各地,两年颠沛的日子再加上混乱的性行为以及与洛丽塔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纷争使这个本来就有着精神症状的中年人陷入更深层的迷狂之中,因此,他眼里的世界完全被异化了,他看到的人物充满了病态:“浮肿的狗”、“激起淫欲的大雨”、“心会为此而腐烂”等就是这种迷失于偏执世界里的人物的精神症状的外在形式,只有通过这种狂人式的语言,才能使读者更加物化地透析享伯特的内心。

3 充满哲思的语言

尽管纳博科夫笔下的享伯特是一个有着严重精神症状的人物,但基于他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基于他所受过的良好的教育和非常的语言天赋,享伯特对于周围事物的观察仍然是深刻而独到的。他能看到人物心里最细微的活动表现,也能抓住景物最动人的变化,并从中得出哲学意味的思考。如在杀死对手奎尔蒂之后,享伯特开车行走在路上,他看到的是:

“小镇那边,条条道路纵横交叉在好像百衲被似的深色和浅色的田野上,再往远处,是密林覆盖的群山,然而比所有这些无声而欢快的色彩更为鲜明的是—这些色彩,这些明暗深浅的色调融合在一起,似乎自得其乐—听起来要比看上去更为鲜明,更为飘忽的,是积聚起来的声音像水汽似的震颤。”

听要比看更为鲜明,是一种独特的感官感受,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吻合心理学特征的观察效果,而纳博科夫用他犀利的目光捕捉到了这一点。又如在抒发自己对戏剧的感受时,纳博科夫这样写道:

“我讨厌戏剧,认为历史地说,它是一种原始又腐败的形式,一种带有石器时代的礼仪和平民百姓的胡闹的风味的形式,尽管出现了那些个别的注入时代精神的作品。”

作者对于戏剧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的概括如此精辟,如此简洁,让人叹服又让人深思。

二 语言的修辞特征

为了使自己故事叙述的更加精美,纳博科夫用极致的描写使所有的人物和场景动感十足,为此,他不惜用无以复加的纤细和夸张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故事的叙述变幻莫测,如梦似真,让读者产生如同图画般的临场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小说的阅读又是如此的传神和如此的必要。

1 无以复加的纤细

如在描写享伯特枪杀奎尔蒂的场面时,纳博科夫用了最精彩的文笔表现那一刻的奇异:

“他从椅子上一下子跳起来,越升越高,样子看上去就像年纪衰老、头发花白的疯狂的尼金斯基、像忠信泉,像我过去的一场噩梦等升到惊人的高度,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他划破了空气,空气里仍然颤动着那宏大的深沉的乐音——发出一声嚎叫,脑袋向后仰着,一只手紧紧地按着门,另一只手抓住胳肢窝,仿佛遭到了大黄蜂的叮咬往下落到地上,很快站住,又成了一个穿着浴衣的正常的人,急急匆匆地到外面的门厅。”

这只是一瞬间的情景,变化多端,快得几乎让人的眼睛都无法分辨得出来,然而却在纳博科夫的笔下以惊人快捷的语词,把一个混乱而怪诞的冲突场面精彩地呈现出来,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水准一下子显现出来,诚如高尔基所言:

“文学家应当明白,他不仅用笔写,还要用语言来描繪,他的描绘不像画家那样把人画成静止的,而是要尽力把人表现在不断的运动中、在运动中、在无休无止的互相冲突中。”

2 拟人化的景物

纳博科夫的描写充满各种各样的风景和物体,为了使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鲜活起来,充盈起来,纳博科夫使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比如不会发出声音的门铃是:“对我所按的门铃的回答是一片谨慎的具有嘲讽意味的寂静”,这种描写使这个本来破败的门铃顿时有了生命和心理活动,似乎也在对眼前这个疯狂的人物进行不客气的嘲讽;而一座“年久失修的房屋似乎茫然不知所措地呆在那儿”,也把老建筑与新环境之间隔膜表现得非常传神。

3 夸张的比喻

基于对大自然的痴迷,纳博科夫形成了处处联想的思维习惯,并有惊人的想象能力,他善于用一些超凡的想象来描绘景、物、人,常常以一些出乎意料的比喻将事物的特征描绘出来,造成意外的视觉冲击能量。如他笔下的米兰纳饭店“像一个私人宇宙那样旋转,像外面闪闪发光的那个较大蓝色中的一个用石灰水刷白了的宇宙”,而“一小块弯曲的牛奶瓶碎玻璃,像一片愤怒的嘴唇”,地图上满是“如此平滑可爱的道路,它们越过用碎布接成的被子似的四十八个州,我们贪婪地吞掉那一条条道路,屏息肃静地开过它们那光滑的、舞蹈似的黑色路面。”这些鲜明的比喻甚至超过了文学的疆域,没有任何篱地随意伸延,有时显得十分刁钻,如:“她的两排宽大的牙齿像酒浸过的象牙或火钳夹下发红的薄木片似的闪闪发光”,“宝贝,我的紫外线宝贝”等。

批评家们常常用“彼岸世界”的理念来形容纳博科夫对文学的追求,纳博科夫认为“此岸世界”是人类的现实生活,这种生活是丑陋的,不堪忍受的,而“彼岸世界”是艺术创作的世界,是精致而美丽的。的确,在《洛丽塔》这部小说里,纳博科夫关于“彼岸世界”的文学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彰显,他用唯美的语言尽可能精细地描绘了人物和与人物相关的一切,使人从作者的语言里体会到了文学的高贵与神秘,从而达到一种用艺术重塑生活的目的。正如纳博科夫所言:

“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也许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吞下。文学应该是被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

又如高尔基所言:

“差不多每一本书都告诉我许多我所不知道的和未曾见过的人物、感情、思想和关系等等,好像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子,……我醉心于书籍在我面前展开的新鲜和精神上的光辉意义,我以为书籍比人更美丽、更有趣、更可亲。”

在《洛丽塔》一书中,正是通过纳博科夫精美的叙述,书中的世界才显得更加耀眼夺目,书中所展现的艺术世界也才更加让人迷醉。

参考文献:

[1] 纳博科夫,主万译:《洛丽塔》,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 纳博科夫,潘晓松译:《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 林焕平:《高尔基论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那双眼睛,那个微笑》,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5] 席勒,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北大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

李冬鹏,女,1976—,河北廊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下一篇:佛学经典语录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