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2024-08-17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精选10篇)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1篇

伊卫发„2011‟130号

伊金霍洛旗卫生局关于印发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医疗急救站: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旗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提高各医疗急救站的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能力,现将《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旗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促进我旗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高各医疗急救站的院前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疗急救站的基本任务

(一)各医疗急救站的基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我旗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紧急医疗救援,辖区内重大活动的院前医疗服务保障以及上级部门指派的其它相关医疗保障任务,对人民群众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和培训。

(二)各医疗急救站承担所辖范围内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应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的服务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快速、温馨、便捷、优质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三)各医疗急救站负责对伤病员实施现场医疗急救和快速护送转运。通过现场急救,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减轻伤病员痛苦,稳定伤病情,防止再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二、急救服务管理

(一)按照区域划分和就近救护的原则,各医疗急救站

负责服务区域内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各医疗急救站应结合我旗院前急救实际积极配合市医疗急救中心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通过组织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

(二)各医疗急救站实行24小时医疗急救服务制度,随时负责受理服务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呼救,提供院前医疗急救及其他相关救援服务。

(三)各医疗急救站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建立业务考核制度,规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

(四)各医疗急救站应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监督管理,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五)各医疗急救站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着装,注重仪表仪容,在实施医疗急救服务中应做到主动热情,态度和蔼,文明服务。

(六)出诊收费必须执行内发改„2004‟1443号文件规定收费标准,坚决杜绝乱收费。

(七)急救车在没有出警任务时不得有开警报、警灯、闯红灯等恶劣行为;夜间放小警报音量或者不开。

三、急救资源配置

为了保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有效开展,各医疗急救站应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7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配置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相适应的急救装备。

(一)通信装备

建立性能良好、畅通的通信系统,包括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并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装备院前急救服务的GPS卫星定位与GIS电子地图系统。

(二)车辆配置

根据服务区域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和任务状况,逐步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车数量,以满足医疗急救服务的需要。按有关部门的规定,加强对救护车的管理,保证良好的车辆性能和车容车貌。建立车辆维护保养、更新报废制度和车辆维修保养技术档案。

各医疗急救站的救护车应统一标识。不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急救车,一经发现立即报告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查处,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三)医疗装备

根据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职责与任务和服务区域内不同的急救服务需求,按急救型和普通型救护车的不同装备要求,配备急救医疗设备和常用急救药品,保障现场和转运途中医

疗急救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人员配备

每辆救护车应至少配备急救医师、驾驶员和专职担架员各一名。

急救调度人员应掌握医疗急救调度相关专业知识;急救医师应熟练掌握医疗急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驾驶员与担架员应接受基础急救技能培训,以协助急救医师开展现场医疗急救的辅助工作。

四、基本服务要求

(一)受理调度

各医疗急救站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受理调度人员的调度指挥,记录相关信息,做到及时、合理、有效派车。如遇繁忙时段,确实无车可派时,工作人员应向调度人员明确告知,耐心解释。

(二)现场急救

急救人员应服从调度人员的调度指挥,在执行任务前做好有关急救医疗设备、药品、车辆的日常相关检查。

救护车到达呼救现场后,急救人员应按规定携带好现场急救所需的急救医疗设备、药品,快速到达伤病员身边,按院前急救医疗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有序、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治工作。

(三)护送转运

对需护送转运的伤病员,应按“就近、快速送院”原则,以最快速度将患者就近送至具备急诊综合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也可送至病人(家属)指定的本市医院。对传染病、精神病、中毒等专科疾病应送往相关的专科医院。在转运护送途中,急救人员应继续做好急救伤病员的病情观察、途中救护和护理等工作,但任何医疗检查都不应影响快速转运。

急救医师在工作中应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如遇伤病员(家属)不愿送院或要求转送指定医院的,应要求伤病员(家属)在《院前急救病员、亲属签字单》上签字确认。

在现场急救和护送转运中,发生影响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开展和护送转运的情况,可请求有关部门予以协助解决。

伤病员出院因行动不便需用救护车送回家或要求送往机场、车站等处的,原则上在保证急救病人用车的前提下,可酌情派车。

(四)医院交接

急救伤病员护送至医院后,急救医师应及时与接受医院办理伤病员病情交接手续。各医疗机构应及时做好病人收治和院内抢救力量的准备,保持“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保证伤病员院前和院内救治工作的连续性。

(五)开具死亡证明

在急救现场经急救医师检查确诊已死亡的伤病员,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场开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对死因不明

或疑为非正常死亡者可请求有关部门协助处理。

五、应急医疗救援

各医疗急救站必须制订相应的应急医疗救援预案,明确组织领导、报告制度、急救装备和现场救援指挥等,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各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急救水平和对突发灾害性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

以上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请各医疗急救站认真贯彻落实,凡违反以上管理规定,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主题词:卫生 急救站 规定 通知

伊金霍洛旗卫生局办公室 2011年11月17日印发

共印发25份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2篇

2011年关于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治理工作的总结

今年以来,我旗卫生系统在旗委、旗政府、旗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目的,以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为重点,以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为手段,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关于贯彻落实2011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鄂政纠办“2011”27号)文件中有关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治理工作的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理顺医药价格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减轻群众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我局调整充实了伊金霍洛旗卫生系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制定并下发了2011年纠风工作实施意

位人员严格自律的自觉性。

(2)规范办事公开工作。旗卫生局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切实把办事公开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形式、丰富公开内容,扎实推进办事公开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伊旗医院以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深化院务公开工作,院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经常化的轨道。

(3)继续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全旗25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础上,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推行二次议价有效降低了医疗机构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最大限度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药负担。

(4)规范医疗收费和财务行为。各医疗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公示制度、查询制度等,制定治理乱收费措施和奖惩办法,加强医疗收费行为自查,不断规范医疗收费和财务行为。旗级医疗单位继续实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和门诊费用清单制度,每日向病人提供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清单,使患者看‚放心病‛,花‚明白钱‛。旗卫生局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收费和财务行为的监督检查,8月份,旗卫生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财务工作大检查,重点检查卫生技术人员工资补贴发放情况、‚小金库‛自查情况以及各单位经济收支情况、民主理财情况、医药采购情况、收费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旗卫生

45位医疗费用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规范。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的加强,促进了各定点医疗机构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服务行为不断规范,使参合农民享受到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真正从新农合制度中受惠。

6、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全旗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针对行风问题,积极整改并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建章立制,形成专项治理工作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总结一年来我局在整治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个别定点医疗机构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长效机制尚需进一步巩固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四、下一步工作

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加大打击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做好下列工作: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3篇

多年来, 学校内的危重患者, 首先送往的就是校门诊部或医务室, 校门诊部人员或医务人员是借口条件设备差, 怕负责任, 推给上级医院, 还是积极开展院外急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这是对每一位医务人员医德的考验, 也能直接反映出学校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综合组织管理水平。下面笔者谈谈学校医疗机构开展急救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1 增强急救意识, 培养良好医德医风

急症发病急、变化快, 正确有效的救治早一分钟, 患者就可能得救, 晚一分钟就可能丧失救治的机会, 因此, 病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 医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 对患者抱有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全力以赴, 分秒必争地投入抢救。要坚持首诊责任制, 不能强调客观推诿责任, 延误抢救要追查责任。通过教育使广大医护人员懂得院前急救及时正确可大大提高送院后治疗的成功率。学校医疗机构, 不能单纯把患者“送走了事”, 要充分发挥现在医疗机构的急救功能, 对全体师生员工承担起院外急救任务, 担负起学校医疗机构的责任。这是每名学校 (基层)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完善通讯网络

为了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 学校医疗机构应组织成立抢救小组, 小组成员中至少要有医生2名, 护士2名, 他们均应是业务技术骨干, 在抢救工作中能发挥主导作用。学校领导始终要把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当作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抢救小组成员家中均要安装通讯联络设备, 需要时能将成员呼之即来, 确保急救工作迅速有效地进行。

3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医务人员急救能力

急诊医学涉及面广, 需要多学科、跨系统的专业知识, 对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一专多能”。为了使学校医护人员急诊救治水平不断提高, 达到对各科危重患者都能给予迅速、准确、有效的早期治疗, 为其赢得抢救时机, 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学校应该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 自学、互学相结合, 讲课, 看录像, 进行模拟演练, 举行急救技术操作竞赛”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人才的途径。

(1) 学校应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到大医院急诊科学习, 丰富他们急诊救治的临床经验。

(2) 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学校要有计划地派出医护人员到医学院校继续深造, 加强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 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急救医学知识, 比如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 聘请大医院有经验的医师传授急救医学新知识;安排本单位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讲解急救技术;购置有关“心肺复苏”、“心脑血管急症”、“外科急救”等急救医学录像, 向医护人员传授和介绍国际上急救医学新技术、新进展以丰富全体医护人员的急诊救治知识, 开阔其眼界。为了使急重症救治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急症手册》应人手一册。

(4) 为了适应实践要求, 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模拟演练。学校医疗机构要为全体医护人员组织各种形式的模拟演练, 比如利用形象的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练习, 使全体医护人员通过练习做到人人过关。另外, 根据各季节急症发病的特点及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如脑卒中、重症心律失常等有计划地进行演练, 最好每季度1~2次。如夏季练习有机磷农药中毒及溺水的抢救, 冬季练习CO中毒及心肌梗死的抢救。此外, 要求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原则、方法、步骤, 能迅速准确地使用急救器械、药品等。这样, 医护人员在实际的抢救工作中, 才能忙而不乱, 沉着有序。

(5) 组织开展各种急救技术操作竞赛。结合急救工作的特点, 学校医疗机构应每年组织2~3次各种类型的急救技术操作比赛, 如静脉穿刺比赛、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技能比赛等, 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急救医疗操作技术。

4 改善急救设备, 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应非常重视急救室的建设, 要集中经费购置如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吸引器等必备急救设施以及各种急救箱、氧气设备、气管插管用品、人工呼吸器、急救药品等, 做到有备无患。

急救室应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 (1) “随用、随补、随查”制度。每次抢救任务完毕, 必须补齐急救药品, 检查器械设备完好情况, 以备再用。 (2) “五定”制度。平时无论有无抢救任务, 都要做到急救药品、器械定数量、定位置、定期消毒 (每周1次) 、定期检查维修 (每2周1次) 、定专人负责。 (3)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登记制度。值班医护人员认真清点各种物品及数量;有抢救任务时要认真填写抢救记录单和抢救登记本。以备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制订了严格的制度, 才能保证急救室各种装备处于常备不懈的状态, 杜绝因长期不用而发生故障, 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另外, 在急救室内还应张贴各种急症抢救常规和操作程序图。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 全体医护人员的急救医疗技术必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到关键时刻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了。如2006年4月12日, 我校职工彭某被380伏高压电击倒, 当即面色苍白, 呼之不应, 5分钟后才由出事现场送到医务室, 检查发现患者神志不清,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双侧瞳孔散大, 瞳孔直径约7 mm, 心电图显示为室颤, 立即进行抢救, 3小时后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均趋于稳定, 之后转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继续治疗。由于院前抢救及时、正确, 患者于心肺复苏后10小时苏醒。3天后其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恢复正常, 仅住院10天即痊愈出院投入正常的生活、工作中了。这一成功病例证明了学校医疗机构充分发挥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学校医疗机构设备条件虽然简陋, 但只要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是能够创造出奇迹的。

在此, 笔者呼吁更多的学校医疗机构积极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有力地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摘要:很多学校的在校生人数都在几千人以上, 有的甚至上万人, 这给学校医疗机构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除了要为师生员工提供正常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外, 有时还要担负突发性、临时性应急医疗救治任务。为此, 谈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校医疗机构,急诊医学,急救

参考文献

[1]付大庆.关于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待商榷的几项指标[J].中国医院管理, 1998, 18:58~59.

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开展研究 第4篇

加强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

【关键词】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22-01

引言

大多数学校为确保全体师生员工以及教职工家属的健康安全,而设立相关门诊部或医务室,当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候能够为患者的赢得最佳抢救时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最终抢救成功率,然而,也有些学校在面对危重患者时,以条件设备差为借口,将责任推给上级医院,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急救工作。因此,积极开展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医德的体现,也是反映学校医疗机构的综合组织水平的体现。以下就三个方面对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开展探讨。

1 强化急救意识,培养高尚医德

在面对危重患者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1]。救治越早,患者就有可能早一刻得救,而如果晚了一刻,就有可能错过最佳急救时间,更有甚者将会因此而丧失生命。医疗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时间就是生命,争取时间就是在拯救患者,这是崇高医德的体现。通过强化校园医疗机构急救工作,以培养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使得学生和老师能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得以救治。医护人员在强烈的责任意识下争分夺秒的对学生进行救治工作。在实际急救工作中应坚持首诊责任制,不能相互推卸责任,延誤患者的抢救时间。通过加强对广大医护人员的教育力度,并宣传相关急救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送患者治疗的成功率。还可适当张贴各种急症抢救操作程序图,以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学校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现代急救措施,担当起急救责任[2]。

2 重视急救管理,完善急救设施

学校应加强建设急救室,并完善相关急救管理制度和急救设施,比如在急救室内配备好心电监护仪、吸引器以及除颤器、以及洗胃机等必备急救设施,还应配备人工呼吸器、急救箱、气管插管用品、氧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等,确保万无一失,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在完善急救室相关管理制度上应做到每一次急救后及时补齐相关急救药品或设施,并检查器械是否完好,以备下一次使用,完善“随用、随补、随查”制度。每次抢救任务完毕,必须补齐急救药品,检查器械设备完好情况,以备再用。此外,还应确保急救室内急救药品、器械的数量充足、质量优等,并对其进行定期消毒,最好每周进行一次,对器械进行每两周一次的定期检查维修工作,并由指定专人负责监督。还应严格遵循交接班和登记制度。值班医护人员应仔细清点急救物品的数量并及时记录抢救任务的相关事项,做成一个抢救登记本,以供日后参考,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只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急救室时刻处于应战状态,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急救时间,避免装备因长期不用而造成治疗出现事故的现象,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通过完善相关急救设施,并重视急救管理,从而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急救医疗技术[3]。学校医疗机构不能因为设备条件的简陋而推卸责任,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才能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

3 提升急救队伍业务技能

急诊医学是一门集中多种学科为一体的涉及面广的学科,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多种专业知识,才能确保学校医护人员急诊救治水平的提高,从而能够迅速准确的对危急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首先,学校可适当开展相关模拟演练并举行急救技术操作竞赛,全方位培养专业医护人才。学校可组织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相互探讨工作,从大医院急诊科中获取相关急诊救治经验。其次,还应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通过聘请有经验的医师来讲解相关急救知识,以提高校内医护人员的急救技术。还可适当播放有关“心脑血管急症”、“外科急救”等医学录像,开阔校内医护人员的眼界,并引进国际上的最新技术,以促进校内医疗急救工作的顺利完成。再次,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通过组织校内医护人员进行模拟演练,比如,通过借助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模拟练习,确保校内医护人员均能通过练习而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根据各季节急症发病的特点进行有计划地演练,如练习夏季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工作。在进行急救工作时应确保医护人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方法、步骤,避免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出现慌乱现象。最后,在校内可大力开展各种急救技术操作竞赛,并挑选出优秀医护人员,以此作为楷模,促使其他医护人员向优秀人员学习。比如结合学校的具体急救工作特点,组织静脉穿刺比赛或者是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技能比赛等。学校医护人员在竞赛过程中不断巩固自身所学的急救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急救医疗操作技术水平[4]。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开展学校医疗机构急救工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急救实践,从而保障校内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付大庆,周冬梅,朱洁珍.关于院前急救质量管理中待商榷的几项指标[J].中国医院管理,2013,9(05):63.

[2]廖跃华,周华俊,孟庆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对医疗机构的挑战及对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24.

[3]田秀芳,李建富,张军会.医患合同视野下医患双方权利义务研究[J].现代交际,2013,5(18):34.

聊城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 第5篇

市120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系统对接警、指挥调度,处理反馈等过程中所有调度信息实行全程录音,呼救电话录音和社会急救医疗机构的出车命令单应当保存3年。

第十五条 市120指挥中心调度人员必须经社会急救医疗相关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在受理急救医疗呼救时,应当对病人或现场其他人员给予必要的自救或互救指导。

第十六条 从事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规定的通信设施和车况良好的急救车辆,车载医疗装备、药品、器械应当满足急救医疗工作需要;

(二)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医师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并具备3年以上临床经验,护士应当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并具备2年以上临床经验,且均经过急救医学专业知识培训,并根据需要配备担架工;

(三)急救人员在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时,应统一着装、佩戴规定的急救标志;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社会急救医疗车辆应符合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并按规定使用统一标识。

社会急救医疗车辆应专车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调用急救车辆从事与社会急救医疗无关的活动。

第十八条 急救医师在前往急救医疗现场途中,应及时与病人或现场其他人员联系,并进行必要的自救或互救指导。急救医师到达急救医疗现场后,应快速判断病人病情,并告知病人或其他在场人员。确需采用特殊治疗方法和特殊药品的,应当告知病人或其家属。

第十九条 急救医师经现场诊断,应及时通知有关急救站做好收治和院内抢救力量的准备,保证院外和院内救治工作的连接性。

第二十条 病人被送往急救站后,急救医师应及时与收治急救站办理病人病情交接手续,相关急救站不得拒绝抢救和收治病人;确需转院治疗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对确定患有传染病、精神病或职业病等疾病的,急救人员应及时将其送往相关专科医院或具有急诊综合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第二十一条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市、县(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市120指挥中心、急救站应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快速作出应急反应,及时掌握和预测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和发展趋势,并采取措施减少伤亡。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任何医疗机构均有义务无条件收治病人。

第二十二条市120指挥中心应加强对急救站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急救人员进行急救医疗模拟演练。

第二十三条社会急救医疗出车、出诊、抢救、治疗和担架服务等费用,按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

第四章 社会急救医疗保障

第二十四条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由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和急救医疗单位出资构成。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社会急救医疗工作。

第二十五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为社会急救医疗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一)通信运营企业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信网络畅通,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二)急救车辆在执行社会急救医疗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三)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对无法证明身份的病人,应及时进行调查或实施救助;

(四)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协助实施社会急救医疗救援。

第二十六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室)应当为就诊的本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提倡60岁以上有病史的老人随身携带载明本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病史的信息卡。

第二十七条对社会急救医疗救治的流浪乞讨病人,同级民政部门应当及时甄别。经甄别属救助对象的,由民政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安排综合医疗水平较高的医护人员从事社会急救医疗工作,并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对急救人员晋升职称、评优、评先和享受福利待遇等,同等条件下应当给予优先考虑。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对未取得急救站执业资格,从事院前急救业务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三十条急救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理:

(一)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接诊制度的;

(二)不在规定时间内派出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的;

(三)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拒绝或推诿接收急、危、重病人的;

(四)违背病人或其家属意愿,强制将病人运往本医疗机构治疗的;

(五)未按照规定配备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的;

(六)未按照规定做好急救医疗资料的登记、统计、保管工作的。

第三十一条急救医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或《护士执业证书》从事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的;

(二)对于急、危、重病人不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救治,造成病人身体受到损害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不服从紧急医疗救援指挥机构统一调度的。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挠急救人员现场救治,影响正常社会急救医疗秩序的;

(二)侮辱、殴打急救人员的;

(三)毁坏急救车辆、医疗设备、通讯设备的;

(四)阻塞、干扰社会急救医疗车辆通行,延误病人及时救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恶意拨打“120”呼救电话,影响社会急救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 第6篇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正常工作。

第十五条 根据急救医疗需要,按照每4万常住人口规划配备不低于1个急救单元,农村或者较偏远地区急救半径不超过8千米配备不低于1个急救单元。每个急救单元应当包括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的救护车辆及仪器、医生、驾驶员,必要时配备护士、医疗救护员和担架员。

值班救护车使用年限超过6年或者行驶里程超过30万千米的救护车辆应当及时更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值班救护车执行非急救医疗任务。

第十六条 急救中心根据急救资源合理调派急救车辆,在接收完求助信息后1分钟内发出调度指令,急救站(点)接到调度指令后在规定时限内派出急救车辆。因特殊情况无法到达事发现场的,急救人员应当立即向急救中心或者急救站(点)报告,急救中心或者急救站(点)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具体出车规定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急救人员应当根据伤病员情况,根据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意愿的原则,合理、及时将伤病员送往具有急诊综合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第十八条 伤病员及其近亲属、监护人提出送往自行选择的医疗机构时,急救人员应当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伤病员或者其近亲属、监护人签字确认后,将其送往所选择的医疗机构,并立即向急救中心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急救人员可以拒绝伤病员及其近亲属、监护人自行选择医疗机构:

(一)伤病员病情危急,自行选择的医疗机构不能满足救治需要的;

(二)所选择的医疗机构距离事发现场较远,可能贻误救治时机的;

(三)发生突发事件需对伤病员统一组织分流救治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对伤病员进行隔离治疗的。

急救人员拒绝伤病员及其近亲属、监护人选择医疗机构要求的,应当向其说明理由,并如实记录。

第十九条 伤病员被送达后,急救人员应当及时与急救网络医院办理交接手续,急救网络医院不得因费用等问题拒绝或者延误医疗急救服务。

第二十条 从事社会急救医疗的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医疗救护员应当经市急救中心培训考核合格。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社会急救事业经费列入本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根据需要予以保障。

符合急救医疗专项规划和急救站设置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急救站(点)的,市、区(市)人民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扶持。鼓励、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纳入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救护组织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参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给予补助。

第二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负责组织开展医疗救护培训;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社会急救基本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播媒体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配合做好急救医学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

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应急医疗救护培训,普及避险逃生、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提高市民防灾避险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鼓励具备医学专业能力的`志愿组织根据统一调度开展急救医疗培训。

第二十三条 下列场所和单位,应当根据需要建立专业性或者群众性的救护组织,组织相关人员接受医疗救护培训:

(一)轨道交通站点以及机场、客运车站、港口客运码头等;

(二)学校、体育场馆、展览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游泳场馆、旅馆、商场、旅游景区(点)等人员密集场所;

(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大型工业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

(四)大型群众性活动和人员密集场所的主管单位。

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和单位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

第二十四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规定为社会急救医疗工作提供以下保障:

(一)通信单位应当保障社会急救医疗通信网络畅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二)公安部门负责协助调查无法证明其身份的急、危、重伤病员有关情况,维护突发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障急救顺利进行;

(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急救医疗警报器和标志灯具的管理,对执行社会急救任务的救护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先放行;

(四)规划、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监督房屋建设单位按照规定配套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五)重大紧急情况下,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应急管理相关规定,协助调用非医疗单位和个人的运输工具,执行临时性急救运送任务。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扰乱对救治急、危、重伤病员的运送工作。

伤病员的亲属或者监护人应当协助做好急、危、重伤病员的运送工作。

第二十六条 接受院前急救医疗救治的伤病员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急救医疗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急救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第二十七条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突发急、危、重伤病时,接诊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救治,同时通知救助管理部门进行甄别。救助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甄别,对属于救助对象的人员,在病情稳定后转至定点医院治疗,治疗费用和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的急救费用由民政部门承担。

第二十八条 鼓励捐助社会急救医疗事业,捐助的车辆、设备可以依法标注捐助单位或者个人的相关信息。

第二十九条 鼓励具备急救专业技能或者获得红十字救护员证等医疗救护证书的人员,对急、危、重伤病员实施紧急现场救护;鼓励其他现场人员在市急救中心调度员、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施紧急救护。在配置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的场所,经过培训的人员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器械进行紧急现场救护。

第三十条 鼓励医护人员、医疗救护员从事社会急救医疗工作。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符合社会急救医疗服务特点的社会急救医疗岗位薪酬待遇、职务晋升等优惠政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发出调度指令或者派出救护车的;

(二)不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应诊制的。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罚款,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维护急救专用运输工具、设备导致无法正常运转的;

(二)未按照规定登记、保管或者报告社会急救信息、资料的。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相关主管部门对责任单位处以5000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服从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的;

(二)重大、特大事故未按规定上报的;

(三)干扰社会急救医疗呼救专用电话的;

(四)不按规定设置急救电话、电话记录未按要求保存的;

(五)动用社会急救医疗值班救护车、药械和设备执行非急救任务的;

(六)推诿或者拒绝抢救急、危、重伤病员的。

第三十四条 侮辱、殴打社会急救医疗工作人员、阻碍急救医疗工作人员救治伤病员、扰乱社会急救医疗工作秩序、损坏急救医疗设备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接受社会急救医疗的伤病员逾期未缴纳社会急救医疗费用的,医疗机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记入个人诚信记录。

相关医疗机构违反规定收费的,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社会急救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1985~2010年国内外马拉松、铁人三项赛场15场赛事的有关资料。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马拉松、铁人三项有关的研究资料, 对赛场发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总结归类, 对赛场急救工作进行评价,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方法与依据。

2 结果

2.1 脱水

1985年夏威夷“铁人三项”运动参赛1 018人, 共202名运动员收容入医疗帐篷。诊断结果脱水达到全部参赛选手的10%。天津“1993第二届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参赛选手269人, 发生26例脱水性休克, 占参赛选手的12%。其中1人发生“三衰”, 病程长达6个月。见表1。

2.2 猝死

2.2.1 在长跑中猝死6例

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猝死2例;2005年国际马拉松赛猝死1例;2006年、2007年新加坡铁人三项赛猝死各1例;2010年国际铁人三项赛某正规军人 (25岁) 在完成陆军21公里半程马拉松赛后死亡。见表2。

2.2.2 游泳中猝死4例

2005年新加坡铁人三项全能运动接力赛的游泳项目中, 猝死1例。2008年举行的Hy-Vee“铁人三项”精英赛中, 猝死1例。同年世界杯“铁人三项”赛 (美国艾奥瓦站) 暨美国奥运会最后一次选拔赛猝死1例。2009年新加坡国际铁人三项赛的游泳项目中猝死1例。见表3。

2.2.3 脚踏自行车赛中猝死2例。见表4。

2.2.4 铁人三项赛全程结束后猝死2例

2007年6月4日东运会铁人三项选拔赛后, 死亡1例。2010年5月28日当地时间26日克里斯·摩兰在进行一次铁人三项运动时猝死1例。见表5。

2.3 急救工作情况

2004年北京马拉松赛时一猝死选手在倒地10min后工作人员到场, 数分钟后急救车赶到;另一名猝死运动员在倒地后6~7min后医务人员赶到现场[1]。

3 讨论

3.1 赛前准备

3.1.1 赛前教育

每一位选手充分了解赛事的风险和禁忌, 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问题有很多因素, 比如, 在游泳过程中, 由于用力过度、紧张或过于兴奋等, 都会引起体内激素增加, 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 一旦超出身体所能承受的范围, 就会发生危险。提高运动员对不良感觉的敏感性, 告知选手在什么情况下应立即终止比赛。据调查从“铁人三项”运动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 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猝死的情况少有发生过, 猝死的运动员多数并不是专业运动员。非专业运动员其训练和身体各项指标都无法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其肌酸激酶 (CK) 活性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表明业余马拉松选手安静状态下的CK活性明显高于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2]。定量负荷时, 运动训练水平高的人血清CK活性增高较小, 而大负荷时明显升高, 表现出定量负荷时技能节省化和大负荷时的技能潜力的动员, 而且越优秀的运动员运动后血清CK的活性恢复越快[3]。另外, 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 身体的各项指标都要进行长期监测, 所以一旦身体出现问题就不会参加比赛了。

3.1.2 赛前体检筛查

赛前身体检查:2005年天津马拉松体检情况, 从参赛者报名提供的体检表发现, 体检合格不足10%。体检内容也不规范。很难证实其身体真实的健康状况, 并为赛后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赛前为每名运动员进行体检, 这是赛事顺利进行的先行条件。参加长距离长跑,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 由于经过系统的、专业的、长时间的训练一般来说其体质、体能、运动技能、经验, 都较业余运动员更加成熟, 在运动过程中能科学的分配体力。因此, 专业运动员身体素质、机能状况, 要优于于非专业运动员。对于平常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来说, 一般不会出现健康问题。

但是, 由于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运动不断吸引业余选手加入, 而业余选手的身体条件、机能状况、专业训练年限、赛前状况均不容易被竞赛委员会掌握, 因此赛场猝死与伤残事件多有发生。赛前应对每一位运动员进行个人患病史、家族史问询, 心肺功能的检查, 包括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心音、心电图、心脏超声波检查, 采取简易运动负荷试验 (如台阶试验) 来评价心肺功能, 尤为重要[4]。肺活量、胸透检查、必要的血液生化检查例如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血钾、钠、氯以发现阳性体征, 筛选条件合格的运动员参赛。天津1993年第二届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 发生32例脱水性休克病例中, 其中3例赛前有腹泻史[5]。竞赛组织者如果预先掌握了情况, 即可做出是否准予参赛的决定。

3.2 赛中

3.2.1 补液与降温

3.2.1. 1 比赛沿线饮水站

长距离的比赛, 身体代谢旺盛, 汗液会大量排出, 此时机体由于大量丢失水分而出现高渗状态, 而由于运动中, 心肺负荷较大, 选手应饮水适量, 少量多次。这对于运动员维持水盐代谢、保持体能尤为重要。饮水站可根据不同比赛的距离、场地情况以及当日的气温、气压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其设置的距离。提供低渗或等渗透压运动饮料, 充足的水源、有效的供水, 对于防止脱水性休克尤为重要。为了防止脱水的发生, 以及赛后能较快恢复体能, 提倡运动前、中、后补液[6]。

3.2.1. 2 比赛沿线降温设置

由于运动本身使机体代谢加强, 因此产热增多, 而导致产热增多, 散热减少, 热蓄积体内, 机体热平衡失调即可发生中暑、发热, 因此适时采取物理降温疗法是必要的。比赛沿线可备一些浸水海绵, 供有需求的运动员自取, 还可以设淋浴站, 供运动员选择性通过。天津市1997年“铁人三项”赛, 淋浴站设置面积为3m×5m框架内5条横向拉管, 每根管喷水孔30个。为选手降温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2.2 医疗急救

3.2.2. 1 救护帐篷设置

一般来说比赛的起终点都设在同一位置, 起跑时, 虽然裁判组要对运动员进行排位, 但是由于起点运动员相对比较集中, 发令时冲出起跑线更容易出现拥挤踩踏事件。但当运动员返回终点时虽然呈陆续状, 却更易发生的是身体方面的状况。因此, 起终点必须设有救护站。救护站应配备急救医护人员、抢救设备除颤器、呼吸机、氧气瓶, 检查设备如血压表、听诊器、心电图机、急救药品以及床位等。

3.2.2. 2 比赛沿线设救护站

无论是专业性还是业余性比赛沿线都应设救护站。救护站的疏密距离可根据比赛线路的长度、天气情况, 特别要关注当日的气温与气压, 以及场地因素, 例如路面情况、上下坡、上下桥等来决定。时间就是生命。救助工作应争分夺秒, 避免因救护站设置稀疏, 延误医务人员救治, 而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3.2.2. 3 水中救生系统

在铁人三项水中项目的比赛中, 医疗团队在水中应设有一艘救生艇, 配有一名医生和护士随时观察运动员的情况, 此外, 竞赛部门还应该安排潜水员和救生员时刻关注着运动员的情况。这些举措给运动员的安全上了“双保险”。

3.2.2. 4 救护车

比赛起、终点应停放救护车至少一辆, 比赛沿线应分段设置救护车, 比赛全线应有巡回救护车,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需救助的运动员。

3.2.3 保障系统

3.2.3. 1 指挥系统

竞赛的组织者如果对急救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医疗力量不足, 就难以提供全面的、及时的医疗保障。不仅是长跑赛事, 其他每一项大型赛事都应成立组委会医疗卫生部。其职能是:赛时指挥现场医疗急救工作, 使医疗帐篷、各个救护站、救护车、指定医院整体协调一致性, 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及时调动、统一指挥。赛前对选手实行疾病、餐饮、状态等全方位医务监督。

3.2.3. 2 指定医院

现在很多赛事都确定指定医院。指定医院应在比赛沿线附近选取, 避免长距离运送, 贻误救治时机。选择综合医院要优于专科医院。应与医院协商设定就医绿色通道, 预留床位, 以便使赛场转运的运动员得到及时救治。

3.2.3. 3 通讯联络

每个救护站点与救护帐篷都应配备无线对讲设备, 任何位置出现急救患者全线医务人员都会及时得到信息, 以便做出应急反应。采用无线对讲, 要比采用无绳电话传达信息、指令更加方便、快捷、有效。

3.2.3. 4 对急救医生的要求

铁人三项赛和其他一些比赛不同, 铁人三项比赛战线长, 不能像有些赛事那样聚在一起团队作战, 所以, 医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 参赛运动员绝大部分是外国人, 所以, 医患交流也不可忽视。

目前, 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对于业余选手的参赛程序要求十分严格, 在中国参加业余铁人三项赛, 赛前3个月必须出具二级甲等医院开出的体检证明, 其中包括:心电图、呼吸和血压检测三项, 一项不合格都不能参加比赛。

综上所述, 马拉松和铁人三项比赛容易出现医学问题, 原因是多方面的。赛场的激烈争夺, 运动员的超极限运动, 死亡及伤病事件, 为赛事委员会提出了非常严肃的问题, 如何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 一旦发生突然情况应如何积极应对、快速反应, 是竞赛组织者必须研究的问题。为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赛事组委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胡小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运动赛伤病和猝死调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6, 25 (6) :719-720。

[2]马莉。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心肌酶谱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 (1) :44-46。

[3]姚大为。两种模拟训练前后男子马拉松运动员CK、BU和心电图∑T/R的相关性[J]。体育学刊, 2008, 15 (1) :45-47。

[4]王乃如, 黄辉。北京体育大学生参加马拉松赛后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调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4 (1) :83。

[5]姜锡珠。铁人三项运动脱水与补液[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J], 1999, 14 (3) :19-20。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8篇

【关键词】急诊急救;医疗纠纷;措施;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71-01

一般来说将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和处理不能协商一致而向医院行政部门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现象称之为医疗纠纷。但是近年来此类事件越来越多,同时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急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现象尤为突出,因为急诊急救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它真正体现时间与生命的价值,为许多急救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接受此项服务后对其过程或结果不满意,进而产生医疗纠纷。所以本篇文章来探究怎样应对急诊急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

1产生急诊急救医疗纠纷的原因。

急诊急救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多为急危重伤病人。突然发病,病情严重,患者的情绪急躁极度恐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极易引发侵权行为。特别是现场急救时间短、病情危重、条件有限、环境恶劣、疗效不确定等因素的存在。如果医护人员的言行和救治过程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原因如下。

1.1、医疗费用问题。

虽然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越来越富裕,但是当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与医疗费用之间存在差距时,患者对收费问题较为敏感。当有重大抢救时,家属要求积极抢救,交费时看到各种监护及抢救费用很高时又以没有事先说明而拒付,就会导致纠纷。还有当有一些外伤患者需要手术而没钱,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时,患者及家属却认为医护人员没有医德而引发纠纷。

1.2、长时间的候诊耽误病情。

急诊患者往往来时症状明显,希望尽快缓解症状。但是一些关于患者诊断的检查安排得不合理,使患者楼上楼下的来回折腾,或是不同科室之间相互推脱、态度生硬、解释不耐烦,护理动作缓慢、服务不周到或相关科室人员不能及时到岗,患者入院时等候时间过长、未能及时诊治以至于延误了患者的最佳的治疗时机,就必然会引起患者或其家属的投诉。

1.3、服务态度差。

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在没有配备担架员的情况下,不协助抬治、搀扶伤病员,对患者的询问缺乏耐心地解释,甚至训斥患者或家属,这种情况往往因为言语不当而引起纠纷。

1.4、医疗水平欠佳。

由于入院前急救的环境差,患者多在家里、路边、工地等事故现场,病史不详,造成医生诊断困难。在转运途中,路途颠簸,给治疗操作带来一定得难度。还有的“120”出诊护士技术不熟练,动作缓慢,专业技术不过硬,延误抢救时机,影响抢救成功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者家属认为是医务人员技术不精所致。急诊值班护士分诊不当,往往造成患者往返于不同科室之间,耽误时间,同时也容易引起科室间推诿患者,急诊值班医师分科过细,只局限精通本专业知识,有些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不过硬,引起误诊、漏诊等。不仅如此由于患者入院的前急救不仅需要“120”驾驶员、医生、护士的密切配合,更需要有完善的急救物品器材,往往由于某一环节的疏忽,影响抢救,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2应对急诊急救医疗纠纷的措施。

经过以上的分析,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不但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而且要从根本上产生对医疗纠纷问题的重视,只有对医疗纠纷具有充分认识,保持警惕的头脑。而且主动权仍然在医护人员一方。以下为应对的措施:

2.1透明收费标准,完善收费制度。

由于急诊有时是现金交易,应增加收费的透明度,各项收费都应有明确的标准和明细,实事求是。当需要使用贵重仪器时应明确交代使用目的及收费标准,并且需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使用仪器时记录好时间,并告知患者或家属。收费清单分类收好,以备核查。当患者对收费提出疑问时,应耐心解释,如出现收费有误及时改正。对于无钱的急重症患者,报告医院领导批示以争取减免医疗费用,避免当面拒绝患者。

2.2、减少候诊时间。

医护人员应该能够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保证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安排合理的排班制度,严格考勤。不仅如此各科室值班人员应该坚守岗位,保证随叫随到;大型抢救,立即通知上级及其它科室,相互协调,优质快速处理伤员。至于在收费及检查相对集中时,相关人员对处方或收费有疑问的,先电话询问当班医护人员,尽量由医护人员到场修改,尽量做到不让患者到处跑。

2.3、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

一般情况下急诊患者多为病情突发或危重,家属和患者往往心情焦急,希望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减轻痛苦,所以往往表现为脾气暴躁,说话急躁,此时医护人员应安抚病人情绪,在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2.4、全面提高医护人员救护素质,完备救护设施。

重视和加强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入院前的急救要求医护人员动作迅速,操作熟练,技术过硬。在急救过程中,稍有失误都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进行经验交流,提高急救处理能力,重视急救过程中的文件书写记录,保证记录准确、真实。不断提高急救人员业务素质、工作质量。相应的医院方面也应该提供完善的救护设施,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救治。

结语: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现在仍然存在许多因素会导致医疗纠纷,虽然在本文中已经提出很多应对医疗纠纷的措施,要真正的解决急诊急救工作中的医疗纠纷不仅要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患者及其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双方应该彼此相互理解。只有这样医疗纠纷才会真正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伲何 ,秀英 .院前急救中的医患纠纷及防范之对策 [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3):3338~3339.

[2] 曾琼 .病区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现代医院卫生 ,2008 :24~ 19.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 第9篇

海上医疗急救艇是海上救护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医院船、卫生运输船共同构成海上抢救、治疗、转送伤员的组织形式,形成一种分级分工、前后承继、技术由低向高、互相衔接、承担海上伤员医疗与后送的组成关系。海上医疗急救艇主要实现岸海衔接的急救与后送职能[1]。与医院船相比,它具有应急反应速度快,制造与维护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近海岛屿、船舶、海面紧急任务的快速医疗急救,职能相当于“海上救护车”。

1 设计中主要思考的问题

1.1 医疗舱面积有限

海上医疗急救艇排水量10t左右,总长14m左右,型宽3~4m。因急救艇总面积不大,因此医疗舱面积受到限制,一般在2m×2.5m左右。有限的医疗面积,要求在设计时必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集中各种医疗功能。

1.2 作业环境中摇摆振动

海上医疗急救艇主要工作环境在海上,由于艇体较小和海浪影响,急救艇会产生不同程度摇摆。另外,艇在运行时发动机工作会造成振动。这些因素一方面会对医疗操作产生干扰,另一方面会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对设备产生损害[2]。

1.3 外部环境恶劣

海上医疗急救艇平时停靠在码头,执行任务也都在海面、码头等海洋环境下,因此医疗设施长期处于高湿度、高盐度、风蚀等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中,这会对设备造成腐蚀性损害。

1.4 保障能力限制

海上医疗急救艇医疗空间小,不如大型医院船可以形成三甲医院的医疗规模[3,4],其所配医疗设备有限,医护人员一般只配备医生1名,护士1名,造成保障能力有一定限度。

2 解决对策

2.1 合理设计医疗舱

基于海上医疗急救艇的职能需要,医疗舱中各项功能必须满足急诊抢救的任务需求。基本配置的医疗设备包括供氧、吸引、除颤、监护、心肺复苏等。所有医疗设备合理地布置在急救床周围,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2.2 减小摇摆与振动干扰

首先要科学地固定各种医疗设备,对于除颤监护仪、氧气瓶等设备,一是要固定牢固,防止在剧烈颠簸时撞击或摔落;二是要有必要的减震措施,如加减震垫等;三是应方便快速拆卸,因为氧气瓶气体用尽时需更换,除颤监护仪有时需转移到陆地上使用[5]。其次在选择医疗设备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结实度,如我们所选的GE Cardioserv除颤监护仪,整体比较结实耐用。再次要重视设备的抗干扰性。在船艇工作时,发动机、电台等设备会产生较强的干扰性电磁波,如果医疗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差,就可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在选择机型时,应详细了解设备的参数和性能。还有就是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海上工作能力训练,使之适应在颠簸状态下进行医疗操作。

2.3 降低外部环境破坏

(1)对于除颤监护仪等精密设备,安装方式要便于拆卸,在医疗急救艇不执行任务时,这类设备应拆卸下来,放在陆地上保存或在医院使用,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率,延长设备寿命。

(2)医疗舱在设计时应尽量创造密闭隔离、恒温的环境,加装船用空调,舱室窗户可全封闭,舱内安装紫外线灭菌灯。

(3)不可移动类装置要充分考虑耐腐蚀性,如固定设备用的底座等要用高型号的不锈钢材料制造。

(4)加强保养。每天用清洁剂擦洗设备表面,减少腐蚀物在设备上的附着。

2.4 提高保障能力

(1)海上医疗急救艇标准配备医生和护士各1名,要加强对这两名人员急救医疗与护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其独立救治的水平[6]。

(2)在明确任务及受救人员病情的前提下,也可增派专科专家一同前往。

(3)在医疗舱里安装远程可视会诊系统,这样在救治过程中可以通过会诊系统与上级专家联络,实时指导救治工作。

(4)可安装合理用药等临床指导软件,为现场救治提供参考性帮助。

3 小结

要充分发挥海上医疗急救艇的职能,必须科学设计、定期保养、认真组织,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

摘要:针对海上医疗救援特点,研究海上医疗急救艇医疗舱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海上医疗急救艇,医疗舱,海上救护,医疗急救

参考文献

[1]吴桂荣,洪加津,何仕辉.医院船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8):94.

[2]许志方,唐大海.浅谈卫生救护艇医疗队的人员和装备配置[J].海军医学杂志,2005,(3):45.

[3]褚新奇.海上救生难点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2,(6):140.

[4]李檬.浅谈舰艇远航海上阶段卫生保障的特点和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2):40-41.

[5]白建萍,夏鸳鸯,李书华.未来海上救护中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6):93.

你会实施医疗急救吗 第10篇

(1)一个3岁的小男孩突然病了。他剧烈地颤抖,眼睛上翻,嘴流涎水。作为他的亲属,应该做什么?

A、管住他,不使他自伤。

B、在他上下牙之间放一把汤匙,防止其舌头封住喉咙造成窒息,然后打急救电话。

C、只管打急救电话,不要对他采取任何措施。

(2)晚宴上,一个客人看上去呛着了。你首先做什么?

A、问他是不是呛着了。

B、拍打他的背。

C、实施海姆利克氏操作法,即沿他上腹部迅速向上施压以将异物挤出气管。

(3)一个12岁的女孩在一次自行车事故中磕掉了门牙。由于这颗牙仍完好无损,因此,如果能马上去牙医那里,它就可以被重新植入。其亲人应怎么处理这颗牙?

A、把这颗牙用清水洗净并用一块干净布包好。

B、把这颗牙用清水洗净并放进一个盛有牛奶的容器里。

C、用牙刷刷牙面和牙根,然后把它放入酒精里。

(4)一位少年正帮人搬沙发,突然他手抓后背,跪下去,不能起来。此时,除呼叫救护车外,周围人应该做什么?

A、什么也不做。

B、给他一个冰袋。

C、使用一个电热毯。

(5)一位男士在用电锯时不慎割掉了手指上的一块肉。他人应如何帮他止住流血?

A、做一个止血带,扎住他的前臂。

B、摁住最近处的止血点。

C、直接压住伤口,抬起手。

(6)你乘电梯时,身旁一个女人晕倒了。你该如何救护她?

A、回忆你的急救常识。

B、支撑她的头,松开她身上所有的紧身衣物。

C、进行人工呼吸。

(7)你目睹了一起车祸。驾驶员看上去昏过去了。你应该如何急救?

A、把他从车里弄出来——汽车或许起火了。

B、不移动他。打电话寻求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抢救。

C、把他放躺在汽车座位上,叫醒他,打电话要救护车。

(8)有人错把一杯导流液当作苏打水喝下去了。他向你要可引起呕吐的东西喝。你将怎么办?

A、什么也不给他。

B、给他吐根制剂糖浆。

C、给他盐水。

(9)一个学龄前孩子不小心将手伸到火炉上,孩子的手通红,还起了水疱。别人该怎样给以治疗?

A、把他的手放到流动的冷水下。

B、弄破水疱,使用含药物的急救洗液。

C、用黄油涂抹伤口以减轻孩子的痛楚。

(10)一位老人吃饭过了量,她自怨消化不良。她有心脏病史。其儿女想带她去医院;她固执地说不必大惊小怪。儿女们该怎么办?

A、随她去。她知道心脏病发作的感觉。

B、打电话要救护车。

C、给她服助消化药,要她躺一小时。如果难受没有减轻,你再打电话请医生。

(11)有位丈夫上吐下泻。其妻怀疑是食物中毒。妻子第一步该做什么?

A、给他水喝,防止脱水。

B、给他服抗泻药。

C、带他去看医生。

(12)一个小孩被一只狗咬了。他的父母该怎么办?

A、逮住这只狗,这样就可以检验它是否有狂犬病。

B、止住流血,清洗伤口。

C、马上带孩子到医生那里去。

(13)一个冬天,一位女士徒步长途回家,她的脚趾冻坏了。她的丈夫很心疼,他该怎么给以治疗?

A、用雪擦冻伤的脚趾。

B、用电热毯包裹冻伤的脚趾。

C、把冻伤脚趾浸泡在温水中。

(14)一辆汽车撞上了一根电线杆,一根垂下的电线搭在车顶上。你将告诉车内的人做什么?

A、坐着不动,等救援的人到。

B、小心地出来,不要触动任何金属物。

C、如果你穿着橡胶底的鞋,就告诉车内的人,你将打开车门,帮他们出来。

(15)一个小女孩被一只蜂螯了,起了一身皮疹,看上去呼吸短促。此时周围的人应该做什么?

A、涂抹抗组胺药膏。

B、让她浸浴在苏打水里以消痒。

C、寻求医疗帮助。

(16)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被石头击中了头,失去了知觉。虽然他很快苏醒过来,但看上去有些呆滞。人们应怎样关照他?

A、让他躺倒,找医生来。

B、等他完全清醒再带他回家。

C、扶他站起来,如果他站不稳就带他上医院。

回答:

(1)C,幼童的痉挛大多与发烧有关,持续不超过5分钟;痉挛本身并不威胁生命,应该让其自然发展。把一个汤匙放到他嘴里,可能导致牙碎。此孩子不会被自己的舌头窒息,但可能被呕吐物窒息。所以,要使他侧卧。痉挛也会由中毒、严重的感染和癫痫引起,故如果这是他第一次痉挛或如果痉挛超过10分钟,他应该得到急诊护理。要是这孩子先前有过痉挛,应向医生说明情况。

(2)C,如果被呛着的人可以讲话或咳嗽,说明他的气管没有被完全堵塞,让他自己咳出食物最好。但如果咳不出,或他在试图呼吸时发出尖叫声,就必须准备实施海姆利克氏操作法,而不要拍打他的背。

(3)B,成功地再植一颗牙的关键是在半小时至45分钟内赶到牙医那里。轻轻地清洗这颗牙,但不要刷它,不要碰牙根。大多数牙医建议把牙放在牛奶里运送,也可以用水浸泡,切莫使用酒精。

(4)A,等待医务人员来,他们将知道如何移动患者而不会再伤害他。热和冷敷都会使诊断更困难。

(5)C,止血带可以造成组织坏死,加压止血点很难找到。把一块消过毒的纱布或一条干净毛巾平稳地按在伤口上。使他的手举过心脏以减慢血液流动。让他躺下去,使他保暖和保持平静。打电话寻求医疗帮助。

(6)A,支撑这个女人的头会阻塞她的气道,不经气道、呼吸和血液循环检查,你绝不要实施人工呼吸。

掰开她的嘴,弄清她的气道有没有堵塞。如果气道畅通,你把你的一只手放在她的前额,把你的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放在她的下巴处,使她的头向后仰,同时,抬起她的下颏。

把你的耳朵放在她的嘴边和鼻旁,听听有无呼吸,看看她的胸部是否起伏。如果她无呼吸,你应给她做人工呼吸,让别人打急救电话。

检查她的血液循环。她有脉搏吗?她脖子两侧的颈动脉可以在其喉结和颈肌之间的凹陷处找到。如果没有脉搏,再进行人工呼吸。

(7)B,留心汽车的烟,判断它是否将起火。如果遇难者处境不是特别危险,你不要移动他,应等急救人员来。按急救常识办(见答案6)。如果他大量流血,你就按住他的伤口。注意不要让他的血进入你裸露的皮肤伤口、嘴或眼睛,以免传染疾病。

(8)A,绝不要诱发呕吐,除非一个治毒专家指示这样做。当病人呕吐时,像导流液这样的腐蚀剂可以造成食道的二次伤害。打电话给治毒中心或者医院急诊室。

(9)A,即使孩子的手已从火上移开,其皮肤仍有灼热感;将其手浸在冷水里可以消除灼热感和止痛。医务人员在治疗烧伤前必须先去掉附在伤口上的清洗液,所以,你使用清洗液只会延误治疗。黄油和其他动物脂肪只会阻止热量的散发。绝不要弄破水疱。在送孩子看医生前,可在其指间和掌上敷上消毒纱布。然后用干纱布包起她的双手。

(10)B,每次心脏病发作也许都与上次不一样,它经常与消化不良相似。送她去医院。

(11)A,大多数食物中毒都是由细菌污染造成的。呕吐和腹泻是人体清洁自身的方式。所以,你不应该给他服抗泻药。为防止脱水,你应该让他抿吸清洁液体。如果他在4至6小时后不能保持正常体液,送他看医生。

(12)B,不要成为另一个牺牲品。打电话请警察抓住这只狗,做狂犬病检验。动物的咬伤可以引起感染,所以,首先应该制止流血,清洗伤口,再请医生打狂犬疫苗。

(13)C,遭冻伤的人常诉说有一种“针刺”或麻木的感觉。她的皮肤将发硬,通常是蓝色或白色。将她的脚浸在比平常洗澡稍热的水里,但不要使用直接的热源(如来自电热毯的热),那可能损害血管。

(14)A,一根带电的电线造成一个电场,该汽车及其周围的地面均在这个电场内。告诉车上的人坐着不动,然后打电话给紧急医救机构和电业部门,并描述电线杆的准确位置。

(15)C,蜂螯引起的全身过敏反应在1至15分钟内开始。小女孩必须尽可能快地得到医助,否则她的血压下降可能会危及生命,或她的喉部的肿胀会阻塞气道。

(16)A,小男孩儿也许头部受了重伤。尽可能使他不动。立刻打电话要医疗帮助。头部受伤的症状包括:奇怪的举止、昏昏欲睡、健忘、昏迷、痉挛。任何一个被击中头部、哪怕是短暂失去知觉的人,都应由医生来鉴定是否脑部受伤或颅内出血;站立可能使患者失去知觉。绝不要给某个被怀疑头部受伤的人喝任何东西,直到他完全清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伊金霍洛旗医疗急救站工作规定】相关文章:

《郑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07-24

医疗急救培训06-24

医疗急救发展现状08-14

医疗急救知识题库08-10

医疗急救知识800题12-10

急救站工作管理制度09-20

120急救站工作总结12-07

120急救工作总结08-18

120院前急救工作自查06-19

医疗管理规定08-29

上一篇:给女生的生日祝福语短信下一篇:文广中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