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排名范文

2024-07-20

安徽高校排名范文(精选14篇)

安徽高校排名 第1篇

第一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第二档: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

第三档: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第四档: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

第五档:安庆师范学院,蚌埠医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南医学院,合肥学院,皖西学院

第六档:铜陵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新华学院

第七档:宿州学院,池州学院,滁州学院,黄山学院,蚌埠学院,巢湖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高校排名 第2篇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创始校长杨承宗是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博士生、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放射化学的奠基人。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高校排名秩序与高校质量提升研究 第3篇

高校排名问题, 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中心论题, 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我们发现, 各排名机构对高等学校的排名结果不完全一致, 可以肯定的是, 造成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主要在于各排名机构采用的标准是各异的。但是, 这里仍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各排名机构采用的标准完全一样, 那么各自独立披露的高校排名是否就完全一样呢?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教育界并无明确的答案或者也可以认为没有固定的标准。但需要强调的是, 现阶段高校教育体制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因而教育界不得不重新正视高校排名问题。See Robert E.Goodin (1988) 也进一步阐述了机构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的经济后果。当前, 在国内, 高校排名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源素质和生源规模两方面, 而这两方面正是推动高校向前发展的动力与压力所在。

二、高校排名的动态过程

众所周知,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经济性, 决定人们必定追求效益。作为追求教育的民众, 欲取得人生的更大成就, 必然要对各个高校筛选后作出决策。民众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高校的筛选是相当复杂的。毋庸置疑, 排名要得以进行, 其基本前提就需要对教育质量进行计量。

对资源进行计量是社会的历史功能。在对教育质量进行计量的体系中, 公众希冀的是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机会, 高校投放的是教育资源, 社会和政府投资的则是财政支出和社会进步的预期。不同资源的计量难易程度是不同的, 计量的方法可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高校排名的计量方法也呈现出一定的弹性。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必然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 各种机构在对高校进行排名时, 计量方法的选择是其中的核心问题。由此, 包括资源投入和回收的计量以及高校排名等内容的高校域秩序, 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进行互动的结果, 而高校排名规则则是以高校域秩序为基础形成的结果。

一般来说, 一定时期内基于各团体民众的投入与期望或既定的标准而形成了一定的高校排名秩序。但需要注意的是, 基于某标准形成的高校排名规则只有符合了民众的某种期望, 才能被社会接受并认可。众所周知, 在不同的时期, 对于不同的范围, 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使高校排名规则被限定在一段时间内有效。具体来看, 决定高校排名信息的因素主要有制度环境和组织化程度等, 它们处于变化之中, 因此, 高校排名秩序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西方国家的大学排名一般由各媒体提供, 政府不推出官方的大学排名系统。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教育评估 (鉴定) 的国家, 成立于1949年的全美高等学校资格鉴定理事会 (NCA) 全面协调高等学校的鉴定工作。全美高等学校资格鉴定理事会 (NCA) 及其承认的多个地区的高等学校鉴定机构均是由美国教育部认可的全国性的、专门的、非官方的自治法人团体。美国所有排名均由民间机构如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福布斯》、US News排名等鉴定组织提供的资料形成。英国亦然, 官方没有单纯的大学排名,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等高等教育评估机构仅仅向社会公布各种原始数据, 各媒体则根据这些原始数据, 经过自己的分析和加工, 按照不同标准计算出大学排名。

中西文化差异及制度背景决定中国有着与西方不完全一致的高校排名。多年以来, 由国家公款扶持运行的高等学校始终未被推向公众评论机构, 直至高校教育逐渐实行收费制度。在公众追求费用支出回报的大前提下, 社会要求高校披露信息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而为科学、合理地评定高等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 媒体对高校的排名也逐渐活跃。最新出炉的“201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即是由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 充分体现了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关注, 更表达了公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三、高校排名秩序呈动态性的客观原因:知识的相对性与理性的有限性

高校排名秩序之所以呈动态性, 其客观原因在于将客观存在的高校动态形成既定的高校排名规则时会由于标准的不同而产生偏差。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种偏差的产生缘由在于人的有限认知理性和知识的相对性。

需要说明的是, 人的逻辑认知结构是一种科学方法, 在这里面, 理性构成人类获取相对客观认知的可靠路径。在著名经济学家西蒙 (1978) 看来, 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应该能够获取其身处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 尽管这些信息不一定很完备, 但可以实现合理范围内的丰富和透彻。事实上, 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还往往被认为存在条理相对清晰且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偏好, 加之合理范围的运算与计量能力, 因而, 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应该可以确定其备选方案的选优顺序。但西蒙同时指出, 缘于各种影响因素的交织及环境的不确定性, 人的最终选择可能并不是最佳方案, 或者现实状况可能偏离人事先所做的选择, 同时, 人在发掘和应用知识上只具备有限的能力, 因而, 人往往是无法做到完备理性的。对此, 柯武刚、史漫飞 (2000) 也强调, 无知本身就是人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是人之所以存在的一个构造性要素, 进而决定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在这种有限理性的前提下, 当我们试图构造多样化现实生活的理论表达时, 我们需裁剪一些细节, 也就是进行适当的简化, 但是, 人类是无法裁剪其中的构造性要素的, 否则将会导致理论与模型没有意义。因此面对教育及高校的排名, 我们研究如何比较高校教育质量的问题, 知识的相对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应是这里的中心问题, 是不能省略的构造性要素。因为知识永远是特定于某一具体时间的, 是演化选择的结果。殊不知知识一旦被宣称无用或因周围情势的改变而转换成非建设性的, 那么这种知识就会被修正甚至忘却。

我们不得不承认, 大量知识是需要边干边学的, 是实践的产物, 是建立在大量主体基于个性化的、分散的试错或突发性重大事件的基础上的。正是在这种前提下, 我们认为, 知识既来源于先人的积累, 亦来源于当下的实践。作为有意识的人, 自然具备依所处情势和经历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及检验再据以应用的能力。

制度环境也是高校排名的影响因素, 只不过这种因素已经客观存在, 而高校排名的结果也会成为下一阶段制度环境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方面使高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促进高等教育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 另一方面给我们带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不同思路和行为。

四、提高高校质量:高校教育改革的新举措

相比经济体制改革而言,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2010年教育部长提出要以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为主线, 采取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等措施, 并提出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其中尤令人关注、也是首次提出的是“教育公平”的提法。“教育公平”对本文讨论的高校排名势必提出“充分程序”的新要求。

事实上, 我国早已开始探索动态的高校排名秩序的建立, 尝试构建起充分运用社会认知的机制。一方面, 向社会公众公开更多的已有信息和秩序, 特别是世界各国的成熟经验, 以便社会公众结合其所处环境, 理解高校域及其相应的秩序关系, 即实现“充分程序”。不过我们应该注意, “充分程序”并不是唯一的构建高校排名秩序的动态性的机制, 它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还取决于发布机构的认知。也就是说, 更好地运用“充分程序”, 并构建起随时可替代的更优程序, 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高校排名规则确定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 建立起了公开化和制度化的意见征求制度。毋庸置疑, 即便权威的教育主管机构已正式发布相应文件, 这种公开化和制度化的意见征求制度仍是必要的, 原因在于环境总是呈不断变化的格局。正是因为环境的动态变化是不可改变的, 高等教育体制也应不断调整。这恰是高校排名规则及时进行修订的基础。需要说明的是, 公众对于高校排名的期遇可能会与排名结果存在差异。随着人们认知的不断深化, 尤其是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不断增多, 人们对高校教育性质的了解也不断增多, 因而人们积极参与高校教育推进的意愿将不断增强。现阶段, 在顶层设计方面能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致力于教育制度的严格执行, 以便于人们切实地感受到教育对其生活与利益的影响, 同时, 应提升人们对高校排名经济后果的回应, 事实上这种回应也能大力提升人们参与高校排名制定的积极性。

摘要:高校教育质量是一个需要着重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论文从高校排名的角度进行分析, 认为高校排名秩序是相对于特定的高校排名规则的。而后, 论文结合知识的相对性和理性的有限性对高校排名进行分析, 认为提高高校排名可靠性的途径在于建立一种机制, 以尽可能随时了解动态的高校排名秩序。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排名

参考文献

[1]程晋宽.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6) .

对待高校排名要重视也要超越 第4篇

有媒体报道,近日英国教育组织QS发布《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国58所高校的402个学科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400,比去年增长12%;24所高校进入全球学科100强,并在5门学科中占据全球前10强。该学科排名共涵盖42门学科,主要根据全球学术声誉、全球雇主声誉、篇平均引用数等4个指标得分排序。

对这个排名,有人可能相信,并为我国高校学科发展水平感到高兴;有人可能疑惑,认为排名存在偏颇之处;还有人可能半信半疑。笔者持谨慎相信的态度,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排名基于数据统计,依据其统计口径排名,结果是公平的。笔者不认为QS会对我国高校有特别偏好,有意采用有利于我国高校的指标来开展这项排名。二是我国高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211工程”和“985工程”实施以来,部分高校的学科实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少数高校的国际显示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逐渐缩小。所以,有此排名结果,并不令人太意外。

我们知道,排名是一种将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方法,各种排名的结果都是由少数几种因素决定的,而高校学科是十分复杂的事物,学科水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在排名中,高校学科水平往往是通过几种可以且容易量化的项目来评判的。排名所提供的只能是基于可量化项目的评判结果,是有关高校学科水平某些侧面特征的反映。因此,有人认为各种排名结果不可不信、不可全信,是有道理的。这次排名结果好,我们不必过于沾沾自喜,以为我国高校学科水平真的进入了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高校科研水平绝不只体现在期刊论文发表上。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还需要有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创新成果,尤其是在高新科技领域。这些科技成果在类似QS排名中是体现不出来的。因此,对待排名,既要重视,又要超越。“双一流”建设不仅要有更多的学术成果发表,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而且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

“双一流”建设要成果端和基础端两手抓,不能只抓成果,不抓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学科基础还很薄弱,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一流人才队伍单薄、设施条件缺乏、学科专业治理水平不高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高校学科成果的产出,包括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与质量,而且影响高校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营造优良的科技研发氛围,为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与环境。

抓“双一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重视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学科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除此之外,还要改革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模式,发展一流教学,提高基础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为发展一流学科、建设一流高校奠定最可靠的基础。

安徽一本大学排名 第5篇

安徽一本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线差 省市分数线 录取平均分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211 安徽 本科一批 120 555(第一批) 675 2 合肥工业大学211 安徽 本科一批 64 555(第一批) 619 3 安徽大学211 安徽 本科一批 52 555(第一批) 607 4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45 555(第一批) 600 5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35 555(第一批) 590 6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25 555(第一批) 580 7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21 555(第一批) 576 8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21 555(第一批) 576 9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10 555(第一批) 565 10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10 555(第一批) 565 1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10 555(第一批) 565 12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 本科一批 7 555(第一批) 562

安徽高考录取分数线预测

根据安徽高考历年的分数线变化趋势,有神人预测出了安徽高考分数线,以下分数线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科一本分数线:564分

文科二本分数线:524分

文科三本分数线:490分

高职高专文科分数线:175分

理科一本分数线:520分

理科二本分数线:464分

理科三本分数线:428分

高职高专理科分数线:175

1.2017全国一本大学排名

2.2017陕西一本大学排名

3.2017湖南一本大学排名

4.2017广东一本大学排名

5.2017湖北一本大学排名

6.2017山东一本大学排名

7.2017安徽一本大学排名

8.2017西安一本大学排名

9.2017北京一本大学排名

安徽专科学校排名 第6篇

2.20安徽二本大学排名

3.年中国十大专科学校排名

4.2016安徽一本大学排名汇总

5.-2016年中国专科院校排名400强

6.2016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排名

本省排名 学校名称 地区 全国排
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52
2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95
3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 103
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45
5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78
6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83
7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87
8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253
9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255
10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271
11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303
12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311
13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329
1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366
15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392
16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414
17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421
18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451
19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455
20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472
21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503
22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 521
23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530
24 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安徽 577
25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591
26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598
27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670
28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671
29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 682
30 淮南联合大学 安徽 716
31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 728
32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743
33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756
34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786
3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790
36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安徽 816
37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828
38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834
38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834
40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844
41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安徽 846
42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870
43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875
44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876
45 安徽长江职业学院 安徽 888
46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 905
47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安徽 917
48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936
49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945
50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953
51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 966
52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 安徽 974
53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981
54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安徽 983
55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023
56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 1051
57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安徽 1054
58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069
59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 1072
60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103
60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1103
62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安徽 1178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Anhui vocan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是直属于安徽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截止5月,在校高职生14000多人,学院占地1598亩。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安徽纺织工业学校”和“安徽省轻工业学校”,曾升格为“安徽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和“安徽纺织工学院”。,学院举办高职教育,是教育部批准的安徽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8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和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并入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W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为安徽省首家单独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学院创建于1983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5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改为现名。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简介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隶属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粮食局直接领导,办学历史50年,是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表彰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学院设有粮食工程系、食品生物系、工商管理系、机电工程系、信息技术系和基础学科部,建有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职工3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0%,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3%。近三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4项,有2项获省级重点课题优秀奖。

.com校园宣讲会信息一网打尽,

【更多相关内容分享】

1.20安徽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表

2.2015安徽高考一本院校最低投档线

3.安徽农业大学优势专业2015

4.安徽财经大学专业排名2015

官方手机版网址是m.y.jbys.com,tui555.com

5.安徽师范大学全国排名2015

6.安庆师范学院优势专业2015

7.安徽三本大学排名2015

官方手机版网址是m.y.jbys.com,m.tui555.com

8.安徽二本大学排名2015

9.2015安徽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安徽医科类大学排名 第7篇

延伸阅读:

高考成绩新鲜出炉,于是,开始了填报志愿的漫漫长路......

想要get清晰思路,看下面,看下面,看下面

第一:根据分数定位学校。相信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本高考指南,里面收录了各所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往年来的录取线,大家先根据自己的分数,把自己可能有机会的和完全可以通过的列出来。细化一点儿的可以把想去的城市筛选出来,如此定位精准院校。

第二:根据兴趣选定专业。这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却尝尝被人忽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仅会热衷于学业,同样也会积极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眼界和人脉,相反,如果对专业所学无感,又无其他所长,未来的三年或四年时间,多半是在宿舍的床上度过

第三:关注学校品牌。大学只是一张通行证,无论以什么方式我们都会到达一个叫就业的地方,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选择要以就业为目的。在当今社会下,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名牌大学的门头还是很重要,比如“985”“211”这些,所以这些学校的二本甚至比一般院校的一本含金量还要高(打个比方,虽然过了一本线但是上名牌大学的一本却不保险,可以选择其院校的二本而不是一些不知名学校的一本)因为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

第四:选择城市。一般来说,西北东北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这里要说一下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但是,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因为选择城市也是选择就业环境。

大学排名对普通高校的影响研究 第8篇

一、大学排名的概况及普通高校的界定

( 一)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所选取的指标,经过统计测量对大学位次的排序。始于西方并逐渐席卷全球,其产生和发展对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国内大学排名是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产生,适应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排名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满足了学生家长选择学校专业的需要,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需要和高校完善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大学排行榜有: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等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 简称“武书连榜”)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 简称“武大榜”) 、网大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简称“网大榜”)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 简称“校友会榜”) 。(2)

国内排行榜的评价指标、权重设置各有侧重,但也有共性: 都是根据客观的评价数据,综合完善的指标设置,对目标学校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尽管大学排名的指标和权重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但也并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大学做出全面的评价,因此大学排名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质疑声。

( 二) 普通高校界定及其特点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 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 所(3),包括486 所公立本科院校,其中除了155 所重点高校( 116 所“211 工程”院校和39 所“985 工程”院校) ,由国家重点扶持建设之外其余皆为普通高等学校。本文将“211 工程”和“985 工程”定义为重点高校,将非211,985工程的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定义为普通高校并将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普通高校的排名现状及产生的影响

( 一) 普通高校的排名现状

由表1 和图1 可知,在武书连榜和校友榜综合大学排名前100 名,普通高校的比例连续三年不超过20% 。由于两榜单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设置不同,校友会榜前100 名中普通高校的比例较武书连榜更小。即使在武书连榜独有的能更好体现普通高校特色的三级指标“规划教材”、“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2)普通高校在综合排名前100 名中依然没有优势,不但所占比例小,而且排名大多集中在末尾。

( 二) 大学排名对普通高校的影响

虽然大学排名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质疑,众多研究者与一直在讨论关于大学排名存在的价值性,评价主体的性质,指标体系的完善性,评价数据的收集,权重设置地科学性等问题。(1)随着大学排名的日渐流行,其产生的各种影响也越来越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又一重点。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在各榜单中的排名对其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明确其对普通高校各方面的影响,有利于普通高校对于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排名对普通高校产生的积极影响。普通高校可以透过大学排名这样一种第三方的视角,明确排名现状,发现自身的优劣势。有利于激发高校完善自我、提高质量的激情,有利于普通高校确定未来发展的标杆院校,分析并明确差距更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

2. 大学排名对普通高校产生的消极影响。普通高校大学排名现状与重点大学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大学排名对普通高校的影响也显而易见,高校应该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大学排名,正确的利用大学排名。做到不片面的关注排行名次,透过评价数据掌握背后的规律并得到对自身的启示。根据自身的定位,找到对学校发展有价值的信息,以此作为制定决策和规划的依据并提高其科学性,不断加强普通高校自身的内涵建设,实现长远发展。(2)

摘要:大学排名时代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排名差距明显,使普通高校在看到自身优劣势,激发自身提升激情的基础上,也对普通高校的招生质量、社会声誉、经费支持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普通高校应理性客观的看待大学排名,明确自身排名现状,通过长远的布局完善自身的发展,达到利用大学排名对高校的积极影响形成高校发展环境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大学排名,普通高校,影响

参考文献

[1]洪晓丽.高校排名兴起发展的原因分析与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14(5):259-264.

[2]王艳丽,陈跃,范锐.大学排名与高校质量提升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3,1(2):115-118.

安徽高校排名 第9篇

此排名上的学校来自25个国家的10个地区。最年轻的大学位于澳大利亚。此外,还有西班牙的5所高校、中国香港的4所高校、英国的4所高校、德国的3所高校。

榜单前五名的高校都来自亚洲,这反映了亚洲年轻高校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逐渐上升。在本年度QS排行榜上,科技理工类高校占据主导地位,这被称为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科学、技术、工程、教学)趋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位居榜单第一名也是STEM全球化趋势的一部分。

前十名的高校中有3所来自中国香港,去年香港高校也在排行榜上取得了好成绩,这显示了香港拥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QS Top 50 Under 50排名的高校从“2014- 2015QS世界一流大学排名”中选取,目的是聚焦“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迅速在世界舞台上建立稳定的全球声誉和取得显著的研究成绩”的年轻教育机构。

安徽省大学排名 第10篇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 合肥市 本科

2 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合肥市 本科3 4 5 6

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合肥市 淮南市 马鞍山 合肥市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7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合肥市 本科8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芜湖市 本科9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蚌埠市 本科10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本科1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省芜湖市 本科12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本科13 皖南医学院安徽省芜湖市 本科14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本科15 蚌埠医学院安徽省蚌埠市 本科16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省阜阳市 本科17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滁州市 本科1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安徽省淮北市 本科19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省安庆市 本科20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省淮南市 本科21 安徽新华学院省教育厅合肥市 本科巢湖学院 本科23 宿州学院 本科24 黄山学院 本科25 28 29 30 32 33 34 35

皖西学院 合肥学院 蚌埠学院 池州学院

本科

滁州学院 本科安徽省安徽省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铜陵学院 本科合肥市 本科蚌埠市 本科贵池市 专科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安徽省

专科 专科 专科 专科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马鞍山 专科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芜湖市 专科37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芜湖市 专科38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铜陵市 专科39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省安徽省 专科

部分专科录取分数 理 工 类: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73分;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403分;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17分;皖南医学院454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448分;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95 文 史 类:

2022安徽二本大学排名 第11篇

在安徽公办二本大学排名中,合肥学院排名第一,安徽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二,淮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

地区排名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 星级排名 类型
12 合肥学院 363 1星级 理工
13 安徽中医药大学 394 2星级 医药
14 淮北师范大学 403 1星级 师范
15 安庆师范大学 418 1星级 师范
16 黄山学院 452 1星级 综合
17 合肥师范学院 458 1星级 师范
18 安徽科技学院 467 1星级 师范
19 皖南医学院 493 1星级 医药
20 蚌埠医学院 507 1星级 医药
20 巢湖学院 507 1星级 师范
20 滁州学院 507 1星级 综合
20 阜阳师范学院 507 1星级 师范
24 皖西学院 518 1星级 师范
25 淮南师范学院 590 1星级 师范
25 铜陵学院 590 1星级 财经
27 宿州学院 633 1星级 综合
28 蚌埠学院 659 1星级 理工
28 池州学院 659 1星级 师范
30 亳州学院 719 1星级 综合

安徽省最佳大学排名 第12篇

学校名称

所在城市

全国排名

分类排名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名次

总分

类型

名次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市

9

75.88

理工

2

中国研究型

6星级

中国顶尖大学

2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市

66

64.83

理工

28

行业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

安徽大学

合肥市

102

63.36

综合

33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4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市

114

63.10

师范

13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5

安徽理工大学

淮南市

187

61.76

理工

65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6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市

207

61.54

农林

19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7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市

223

61.43

医药

21

专业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市

242

61.36

财经

12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9

安徽工业大学

马鞍山市

246

61.35

理工

89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0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市

332

60.91

师范

3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1

安徽工程大学

芜湖市

366

60.79

理工

131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2

安徽中医药大学

合肥市

381

60.74

医药

4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3

合肥学院

合肥市

387

60.72

理工

13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4

安徽建筑大学

合肥市

403

60.66

理工

14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5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市

443

60.57

师范

5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5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市

443

60.57

师范

5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7

安徽科技学院

滁州市

466

60.54

师范

6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8

皖南医学院

芜湖市

499

60.49

医药

62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8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

499

60.49

师范

74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0

蚌埠医学院

蚌埠市

506

60.48

医药

6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1

黄山学院

黄山市

538

60.44

综合

10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2

皖西学院

六安市

560

60.42

师范

8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2

滁州学院

滁州市

560

60.42

师范

8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4

巢湖学院

合肥市

572

60.41

师范

9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5

淮南师范学院

淮南市

601

60.37

师范

10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6

铜陵学院

铜陵市

615

60.36

财经

4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7

宿州学院

宿州市

658

60.30

师范

124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7

池州学院

池州市

658

60.30

综合

142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9

蚌埠学院

蚌埠市

690

60.26

理工

202

应用型

1星级

安徽高校排名 第13篇

一、ESI全球学科排名作用不容忽视

(一)ESI概念和具体指标

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基础上推出的一种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ESI根据连续10年的累积数据,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在22个专业研究领域内分别对国家、期刊、研究机构、论文、科学家进行统计分析和排 序[2]。通常所说 的ESI全球学科排名,指某研究机构的学科在全球学科排名中的相对位置,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即为ESI前1%学科。ESI全球学科排名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⒈论文收录数。论文收录数指10年来被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总量,它反映了该研究机构对全球学科交流的贡献度。由于收录论文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且经过同行评议,ESI收录论文数成为评价研究机构科研绩效,考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⒉论文被引量。论文被引量指10年来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被引用的总量,根据论文被引量可以排出全球排名前1% 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量体现了全球学术同行的关注度,被引量越高,说明该学科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论文被引量是评价学术表现、锁定全球位置的关键性指标。

⒊篇均被引频次。论文被引量除以论文收录数即为篇均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是学科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体现,也是该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⒋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高被引论文指10年来被引频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 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反映了学科是否存在真正优秀的带头人状况,往往大师和人才新秀方可产生高被引论文,这对于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3]。热门论文指近2年内各研究领域中被引频次在最近2个月内排名位于全球前0.1%的论文。热门论文的产生说明该论文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4]。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凸显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性,引导着科研发展的热点和前沿,是衡量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在学科评估中的作用

作为一项国际性评估指标,ESI全球学科排名在我国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数据权威。SCI和SSCI期刊论文质量高,ESI数据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不容置疑。二是针对性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反映了学科水平 在全球同类学科领域中的位置,相对主要针对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大学排行,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领域齐全。ESI推出的排名涉及22个学科领域。四是国际性。国际上公认进入ESI前1%的学科属于国际领先学科,ESI全球学科排名为衡量各高校学科在全球学科领域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受到关注

作为衡量学科影响力的评价工具,近年来ESI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ESI排名成为评价科研绩效和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国际论文被引量进入世界前5位”作为五个重要硬指标之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将“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作为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 创新型省 份建设推 进计划 (2013—2015年)的通知》提出,“至2015年,高校院所ESI论文篇数超过7万篇”。2014年1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的通知》,“对本校某学科领域进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成为重要成果验收标准之一,体现了ESI排名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各高校也将ESI全球学科排名作为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 、ESI视角下的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江苏强势推进学科建设

江苏省委、省政 府高度重 视学科建 设工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加强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在我省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0年江苏省政府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在全省31所高校立项建设优势学科122个,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14年初,江苏省管理协调小组对一期项目进行考核验收,100个立项学科考核验收结果为A等,优秀率达82%。在一期项目考核验收基础上,江苏省政府及时启动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经专家评审,全省30所高校的137个学科正式立项。除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外,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继续得以重点发展。截至2014年5年共有省级重点学科204个,其中省重点序列学科2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40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48个,省政府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江苏已经形成了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江苏 ESI全球学科排名日有所进

1.进入ESI前1% 的学科数大幅增加。据统计,2011年4月全省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进入,2012年8月有16所高校的52个学科进 入,2013年8月有17所高校的60个学科进入。截至2014年3月,江苏高校共有63个学科进入,占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 学科总数的11.71%,排名全国第三。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17所高校均为江苏省优势 学科建设项目责任高校,63个ESI全球排名前1% 的学科中,超过3/4的学科为省优势学科立项学科。

2.论文被引量逐步增加。截至2013年8月,江苏17所高校近10年来进入ESI全球排名 前1%的论文被引用量达686760篇,较2012年8月的513237篇增加了173523篇,增幅达33.81%。南京大学的论文被引量在全省位列 第一,在全球5349个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机构中位列第255位,全球位置为0.05%。其中化学学科论文被引量在全球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1111个研究机构中,排名第32位,全球位置为0.03%,南京大学的化学学科正向世界顶尖水平靠近。

3.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数有所增加。江苏17所高校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平均值为5.65,其中南京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达8.83,生物化学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达14.78,远高出全省平均值。截至2013年8月,江苏高校在ESI数据库中被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达936篇,较2012年8月底的684篇增加了262篇,增幅达38.87%,增长明显。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的缺陷及其使用中的矫正

(一)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

1.覆盖面不广。ESI学科领域主要偏重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ESI并不收录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数据,艺术和人文学科在ESI中得不到体现。

2.对应度不够。ESI22个学科领域中除了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外,其余学科领域无法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110个一级学科直接对应。通常是ESI的一个学科领域对应我国多个一级学科。这样就给考核验收中的成果归属带来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哪个学科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难以断定。

3.代表性不足。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包括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诸多方面,ESI收录数据仅反映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创新成果,对于科研成果评价的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科建设的实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省属院校的特色学科,更多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学科所取得的成果无法在ESI中得以体现。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的矫正策略

1.细分监测数据。针对ESI排名缺陷,我们可采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细分监测数据,提高ESI在学科评估中的科学性。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析ESI前1%学科的论文被引量,测算各个一级学科在ESI学科领域中的贡献度,精确计算所占百分比,占比最高的学科即为ESI前1%中最主要贡献学科。目前江苏已有机构对高校ESI全球前1%学科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动态监测报告,有些高校已着手ESI前1%学科领域的数据细分工作,这对于更好地运用ESI排名促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完善评价方法。在ESI22个学科分类基础上,参照InCites分析数据库中其他分类方法,对各学科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由于InCites数据来自于SCI、SSCI和A&HCI,除ESI22个学科分类外,另有WebOfScience中250+学科分类等多种分类标准,学校通过定制数据、预置数据等功能,对多个指标对比分析,确定各学科在全球的学术表现和定位,明确学科发展重点。

安徽高校排名 第14篇

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主要从科研实力、教学质量、雇主评价及国际化程度四个维度来考察和评估大学。QS认为,在高校学术互评(40%)、雇主评价(10%)、教师论文引用数(20%)、师生比(20%)、国际生比例(5%)及国外教师比例(5%)六项指标中,法国高校在学术影响力、论文引用数和师生比三项指标中明显处于劣势。本次排行榜负责人本·斯沃特(Ben Sowter)指出,法国高校排名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大幅度削减高校科研预算,明显加剧了法国大学的财政危机;二是在法国大学任教的国外教师“水土不服”,较难转变身份以适应法国学术环境;三是面对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大学生,法国教师数量没有相应增加。此外,他认为,法国高教改革造成目前各大学管理较为混乱,特别是成立新的高校共同体(Communauté)等,模糊了法国各高校的独立性,彼此关系复杂,在排名时难以界定各自的属性,削弱了法国高校在排行榜中的竞争力。

但同时也应看到,高校合并政策帮助个别大学在排行中取得进步。例如,今年由格勒诺布尔三所大学整合而成的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首次入榜,力压巴黎政治学院, 排在第206名。有舆论认为,这无疑为法国高校合并政策打了一针“强心剂”,使人们看到推进高校改革是重振法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院长马克·梅查德表示,从榜单中欣喜地看到本校在科研实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他还表示, 对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参与合并的巴黎文理大学 (Paris Sciences Lettres)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根据QS分析,今年的排名结果显示,大学排名的升与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由于获得政府或民间的资金支持,美国和亚洲国家的多所高校的排名稳步提升。反观西欧各国,一再缩减高等教育财政预算使得高校发展动力不足。对此,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国务秘书芒东表态,2017年政府将投入8.5亿欧元用于高校科研领域,并计划于未来10年陆续投入60亿欧元。针对法国高校在各大排行榜中的失利表现,芒东指出,当务之急是努力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促进国际人才流动,并采取适当措施简化国外优秀人才赴法的相关程序。同时,要加大对法国高等教育改革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宣传力度,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法国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

上一篇:出纳的工作简历范文下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