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2024-09-23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精选9篇)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第1篇

项 目 评 估 期 末 论 文

二O一四年六月十五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统计报告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张孝元B21114058

本统计报告是以CNKI数据库为基础,统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核心期刊论文质量,统计范围为2000年到2014年。

一、论文名称列表

二、数量和年代的分布绘图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第2篇

选题:从2013年底起,为何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主动在本辖区内炸毁年产2000万吨的水泥厂房?

京津冀地区以及河北地区一直是国内雾霾问题严重的重点区域,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石家庄是水泥生产大市,而水泥生产过程对空气的污染极大,从水泥生产链来看,水泥粉磨站是最后一环,该阶段是将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磨,产出成品水泥。在粉磨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进入空气当中,就会产生雾霾。水泥粉磨站一般建在水泥消费市场附近。所以其对周边生活居民的影响十分大。

截至2012年底,石市水泥建材行业共有企业259家,从业人员5.26万人。主要产品大类有水泥熟料、水泥、商品混凝土、建筑陶瓷、平板玻璃、建筑板材等,2012年主要产量为:生产水泥熟料1504万吨、水泥3948.5万吨。其中,西柏坡高速两侧2公里可视范围内水泥建材企业31家,其中鹿泉市12家,平山县19家。

“水泥行业的成长发展在为省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省会的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石家庄市工信局局长吴飞表示,特别是占据着省会上风上水的平山县、鹿泉市,其以水泥建材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越来越与省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称,与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期盼不相称。为此,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定,首先从市区西北部区域入手,下大力关停拆除西柏坡高速两侧的水泥建材企业,坚定压缩过剩水泥产能,还百姓蓝天白云。

为逐步扭转空气污染严重的趋势,石家庄市提出在13年10月底前,市内达不到环保要求的水泥建材企业一律关停整改,年低前关停所有水泥粉磨厂。

9月30日,在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下发《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13~2017)》以及《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第3篇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2004年度~2008年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研究生在国内、外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网上查询检索2004年度~2008年度,我院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文章,再分别查找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所发表的中、英文文章,采用影响因子平均分(SCI收录期刊文章)指标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估,并探讨研究生的培养管理体系、重点学科及科研项目对论文质量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研究生发表文章情况

2004年度~2008年度,我院研究生发表文章总数占全院的23.5%~37.2%,在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中,除2005年度外,博士研究生文章占研究生发表文章总数的40.2%~52.0%,硕士研究生文章占48.0%~59.8%,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文章占研究生发表文章总数的64.5%~78.6%(表1)。

2.2研究生发表中文文章情况

2004年度~2008年度,研究生发表中文文章总数占全院的20.2%~36.2%。在研究生发表的中文文章中,除2005年度外,博士研究生中文文章占25.7%~47.5%,硕士研究生占52.5%~74.3%;重点学科研究生中文文章占58.8%~77.6%。自2006年来,硕士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数多于博士研究生(表2)。

注:表中2008年度文章统计到9月30日。

2.3研究生发表SCI文章情况

2004年度~2008年度,研究生发表SCI文章总数占全院的32.5%~55.3%。在研究生发表的SCI文章中,博士研究生SCI文章占83.8%~88.9%,硕士研究生SCI文章占11.1%`16.2%,重点学科研究生SCI文章占86.0%~98.2%。除2006年度外,博士研究生SCI文章影响因子平均分最高,全院的SCI文章影响因子平均分次之,硕士研究生SCI影响因子平均分最低(表3)。

3讨论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增,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1,2,3]。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或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度~2008年度研究生发表的文章进行分析,以发现高质量研究生论文产出的可能机制,为今后研究生培养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参考依据。

数据显示2004年度~2008年度,我院研究生发表文章总数约占全院发表文文章总数的1/3,硕士研究生文章总数稍多于博士研究生文章总数,约占研究生发表文章总数一半以上,这可能与我院每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多于博士研究生有关。对研究生文章进行分层分析发现,研究生发表中文文章总数不到全院中文文章的30%,但发表的SCI文章总数占全院SCI文章总数的45%以上;而且,博士研究生SCI文章占研究生SCI文章的83%以上,其SCI文章影响因子平均分也高于全院和硕士研究生的平均分。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一部国际性多学科的权威性期刊文献检索工具,也是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价的客观依据[4,5],科技论文被SCI收录和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成为评价科技论文质量的指标。近几年,我院每年所发表的SCI文章数在全国医疗单位中一直名列前茅。由此可见,我院研究生论文的总体质量(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逐年在提高,他们为我院医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他们是医学科研的主要实施者,研究生的培养与医院科研的发展紧密关联,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我院研究生处于2000年开始对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改革,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发表SCI文章才可获得学位,并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有一定的要求。自2004年起,我院研究生发表SCI文章数逐年增多,SCI文章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但硕士研究生发表SCI文章数也有所增加。所以,可以说研究生培养体系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定了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基调。

在研究生发表的文章中,重点学科研究生的文章占64.5%~78.6%;特别是SCI文章,86.0%以上均出于重点学科的研究生。重点学科拥有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研究氛围,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有优秀的导师和勤奋的同学,所有的人力和物力为高质量论文的产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给研究生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成才环境。在中文文章方面,硕士研究生是该方面的主力军,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多于博士研究生。由此可见,科研项目资助也是影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近5年来,我院研究生论文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总体质量高于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体系决定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水准,重点学科的建立和科研项目资助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高质量论文的产出。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论文质量及影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04年度~2008年度我院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文章,用影响因子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估,探讨影响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结论:我院研究生论文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博士研究生论文总体质量高于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体系决定其论文质量的水准,重点学科和科研项目有利于研究生的培养和高质量论文的产出。

关键词:医学专业,研究生论文

参考文献

[1]瞿伟,郝际平,刘晓武.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制度因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27:77-92.

[2]马灯秀,卢虎胜,徐加放.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原因及对策[J].高等教育,2007,5:70-73.

[3]杨俊慧,姬长友,杜光.高素质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2,16:26-28.

[4]沈行良.正确认识SCI、IF及其相关问题[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58-61.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076-06

世界银行首席信息专家罗伯特·舒瓦尔曾估算,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项目大约有35%完全失败,50%部分失败,只有15%的项目取得成功[1]。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投入与产出比不协调、应用效果不显著、社会影响不广泛等问题日渐凸显,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第三方机构以及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都相继开展了以政府门户网站评估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但是由于评估指标体系必须根据评估对象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除了定性指标外,更那个重要的是定量指标,合理高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与机制建设刻不容缓。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研究中的热点问题。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成福、唐钧教授研究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2],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05年马连杰、胡新丽等深入研究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体系构建[3],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进程,2008年贵州大学石洪欢研究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与应用[4],丰富了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方法工具。可见,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纵观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众多文献,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有的文献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与述评研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的文献几乎没有,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归纳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通过统计本领域的学术关注度、核心来源期刊分布、主要研究者分布、多产机构分布、关键词分布,归纳出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水平。然后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定性分析法总结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现状并预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趋势。

1.2 数据来源

以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本文时间限定在2003-2011年,实施检索时间为2012年3月18日,以“绩效评估”为关键词,并以“电子政务”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得到295条论文数据,再用“绩效评价”为关键词,并以“电子政务”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得到56条论文数据,对这些检索结果筛选去重后得到338条相关度较高的数据资料。尽管只以“电子政务”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检索会漏掉部分相关论文,但是作为一种抽样统计分析是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情况的。

2 数据统计

2.1 学术关注度

学术关注度是指该领域研究的关注程度,学术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研究者把握该领域的整体发展状况。本研究以论文年载量分布与文献被引分析两个角度的研究来反映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学术关注度。

2.1.1 论文年载量分布

本研究通过对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研究论文的学术趋势图(见图1)。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始于2003年,主要原因在于2003年国家继续深入推行“政府上网工程”,而当年电子政务发展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逐步展开。2003-2006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还处于缓慢上升阶段,2006年有所下降,在2007年论文数量显著上升,这与我国大面积的电子政务建设息息相关,2006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07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信息公开条例》,发文数量快速递增,不难发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政策导向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建设和研究的主要推动力。2008-2010年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保持稳定趋势,2010年后开始呈下降发展趋势,总的来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研究论文数量上经历了先上升再略平稳后再开始回落的发展趋势。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期后,对其关注度在逐步趋于稳定,研究热点略有减退。

图1 2003-2011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文献年度分布图

2.1.2 文献被引分析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是评价被引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5]。本文通过对文献被引频次的分析,列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11篇高频被引文献(见表2),该领域的高频被引文章有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卓越教授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构建》[6](2004年,被引271次),张成福、唐钧教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2](2004年,被引80次)以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中国战略》[7](2004年,被引64次),这些研究论文发表年份较早,对绩效评估的主体与模式的研究是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基础。此外,从其他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来看,这些被引高频文献都集中出现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初期,说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发展初期成熟度比较高,这期间的研究为以后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难看出,针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行宏观分析的文献被引频次高,说明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首先开始的是具有整体性的宏观层面的研究。针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定性方面的研究文献被引频次高,说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发展不足。

2.2 论文期刊分布

经统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338篇相关论文分布于157种不同的期刊,总的来说,分布比较集中。最高的期刊总载文量最多的可达79篇,最少的仅为1篇,从表3可以看出,仅占所统计期刊总数的5.7%的9种期刊的载文量为153篇,占论文总数的45.3%,这9种期刊是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其中,信息情报类期刊占8种,行政管理类期刊占1种,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阵地主要集中在情报科学领域期刊,表3中所列期刊前3种,累积载文量119篇,占论文总数的35.2%,超过1/3,根据布拉德福定律[8],将所有来源期刊按照载文数量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为3个区,使每个区所包含的论文数量大体相等,即恰好等于全部期刊发表的该学科论文总数的1/3。这3种期刊处于第一区(核心区),是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核心来源期刊。核心来源期刊中名列前两位的期刊《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类,此外,9种期刊中6种期刊不是中文核心期刊,说明期刊来源水平比较低。

在338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相关论文中,共有264位作者(研究中只统计第一作者)。其中:发表2篇论文的有24位,发表3篇论文的有6位,发表4篇及以上论文的有7位,仅发表1篇论文的有227位,占作者总数的86.0%,远远超过洛特卡定律60%的临界值,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的高产作者偏少,缺少长期稳定的作者群(见表4)。

普赖斯定律认为,“杰出科学家”或“核心作者群”将完成同一研究领域50%以上的论文,这些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10]。根据普赖斯的理论,计算公式为m=0.794(ηmax)0.5,其中,发表论文数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η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总数,由表4可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ηmax=9,可得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核心作者发文量m应为2.38篇以上,在本研究中,m取最大整数值为2,即发表论文2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领域发表论文2篇以上的作者共有13位,共发表63篇,占论文总数的18.6%(见表4),人均发文量为4.85篇,而论文作者人均发文量仅为1.28篇,可见,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过程中,已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成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骨干力量。但是,核心作者发文量占论文总数的比例距离普赖斯所规定的50%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领域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2.4 作者合作度、合作率分析

论文合作度是评价学术论文作者合作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某一学科论文在某一时期作者合作智能的发挥程度,其值越高,表明合作趋势和学科之间交叉越明显,则合作智能发挥得越充分,合作规模越大[11]。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来说。电子政务是集图书馆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自动化等于一体的科学,因此,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研究热点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合作空间大,合作优势明显。本研究从合作度与合作率两个角度考虑论文合作程度。两者可以充分反映科研协作程度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表6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以独著偏多,单一作者的论文有198篇,占论文总数58.6%,合著论文140篇,占论文总数41.4%,即作者合作率为41.4%,同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领域的合作度为1.65,2003-2011年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独立作者以2009年最多,发文量占当年文献总量的10.4%,作者人数为2人的以2007年、2010年最多,发文量比例约为5.3%,作者人数在2人以上的以2010年最多,发文量比例约为3.3%,可见,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虽以独立研究为主,但合作研究有了充足的发展。

从表6中还可看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论文在2010年合作度和合作率居高,合作率达到50%,合作度达到1.81,总体来看,从2003-2011年间,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合作度经历了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9年达到最高,合作率经历了先下降再上升后趋于平稳,再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达到最低,2010年达到最高,这说明处于电子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热潮阶段,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各学科、各部门之间合作研究将会不断加强,从而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不断趋于成熟。

2.5 作者单位分析

本研究在论文作者主要单位统计过程中,是将某单位的下属院系或附属机构都归属于该单位,并将发文在5篇以上的10家单位列为多产机构,共发文84篇,占论文数量的24.9%。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信息中心、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处于前3位,3所单位共发文36篇,占总发文量的10.7%。(见表7)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高等院校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活跃领域。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湘潭大学、浙江大学研究实力最为雄厚,这些院校开设了电子政务专业课程,聚集一大批专业人才,拥有一批在该领域有很强影响力核心著者,文献资源也极其丰富,促进了高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国家信息中心以及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在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二、三位,说明政府机构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的研究成绩也非常显著,我国政府机构十分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与研究,尤其是第三方企业咨询机构的评估,更加有利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评价主体的构建,推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更好发展。但是整体研究力量稍弱,发文单位亦远远少于高校,总的来说,高校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实力最强的机构类型。

2.6 论文主题分析

在对2003-2011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汇总时,首先,选择出现频率高于2的关键词。其次,对关键词进行有效性检验,剔除“研究”等没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经过以上两个步骤的处理后共得到关键词32个,按频次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列后如表8所示。

从统计结果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关键词的覆盖范围比较广,分布于信息技术、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首先,除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绩效评价等概念较广的关键词之外,关键词“政府网站”出现的频率最高,表明近年来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热点,原因在于,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系统中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环。其次是“模式与指标体系”的研究,说明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点。再次是“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信息服务”、“公众参与”、“公众满意度”等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密切相关的词,近几年,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兴起,以公众满意的角度来分析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成为热点。关键词中还出现了“层次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模糊综合评价”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方法分析。

3 结 语

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经过9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处于学科发展的初级阶段,对许多深层次的研究议题关注不够。本文通过对文献年载文量、文献被引分析、核心来源期刊、核心著者、多产机构、主题等多方面的计量分析,归纳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从而为今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领域内研究指引方向。

3.1 研究关注度趋于稳定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过多年的发展,论文发表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在2007年达到高峰,从整体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是呈波动上升并保持平稳后下降的发展趋势,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趋于稳定,随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不断成熟,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开始回落。

3.2 核心来源期刊水平低

经过统计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338篇相关论文分布于157种不同的期刊上,总的来说,分布比较分散。电子政务的主流核心期刊有助于电子政务持续、稳定研究的发展,但是,根据南京大学公布的《CSSCI拟收录来源期刊目录》(2012-2013年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9种核心来源期刊中,仅有情报杂志、中国行政管理、情报科学3种期刊属于核心期刊。可见,国内主流核心期刊数量过少,该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高水平来源期刊群,因此,需要加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领域科技成果的创新程度,提高研究质量,从而通过加强期刊的建设来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

3.3 研究队伍不够稳定

学术研究过程中,稳定、持续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有助于推动整个学科的深度发展。然而,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领域,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227位,占86.0%,远远超过洛特卡定律60%的临界值。核心作者共有13位,共发表63篇,占论文总数的18.6%,距离普赖斯所规定的50%还有相差很远,可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领域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因此,要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几支稳定的、核心的研究团队,提高其在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领域的影响力。

3.4 应用研究应逐步深入

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研究和政府门户网站的绩效评估中,随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及公民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逐渐表现出更强的服务性,因此,必须从公民的角度考虑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以服务与效果为导向,结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深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实证研究与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51550.htm,2012-04-18.

[2]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5):21-23.

[3]马连杰,胡新丽,张晓莲,等.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38-40.

[4]石洪欢.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与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8.

[5]崔薇,曾润喜,王国华.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1,(1):131-135.

[6]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5):17-20.

[7]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J].探索,2004,(2):36-40.

[8]王崇德.布拉德福定律及其近似值计算[J].图书情报工作,1995,(4):5-8.

[9]于静.1989-2003年竞争情报研究论文统计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3,(9):21-23.

[10]冯琳.国外信息用户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7):2-5.

[11]孙延囡,张秀梅.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1,(S1):57-61.

评估企业投资与投资项目论文 第5篇

1针对预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预测资料是在投资统计分析行为中比较常见的数据类型之一。按照参数属性的不同,可通过参数方式或者是非参数方式对此类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该类型资料的统计分析检验方法比较常见。例如t检验、F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等。其中,前面两种检验方法均适用于参数检验。其特点是:t检验依赖于将预测数据与前段期间所获取实际数据进行直观对比的方式,探究两类组合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对数据进行重新预测,缩短所预测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偏差;而F检验则是以上述数据为对象,依赖于方差对比的方式,对预测数据进行校正,控制预测偏差。而对于后一种检验方法而言,则适用于非参数检验。其特点是以秩和作为统计量,在假设条件下进行了检验。此种检验方法由于不受资料总体分布限制的因素影响,因而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优势。针对等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等级资料是在预测资料与计数资料概念中间区域内的一种特殊资料,其观察单位无确切数值表述,但各个单位组别下的数据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等级资料一般通过数据构成比或率的方式加以表述。在统计分析的过程当中,通常根据数据的特点属性,总结若干等级,将数据分别纳入以上等级,以计数方式使资料量化。

2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

对于企业而言,在项目投资行为实施下,所对应获取的资料丰富且内容繁多,如何选择最为合理的统计方法,这一问题值得思考。根据工作经验来看,在选择统计方法的过程当中,需要按照如下步骤展开:第一步,需要根据投资项目后评价目的宗旨,对数据特征加以明确,判断统计资料的类型归属问题;第二步,在把握数据类型的基础之上,选择适宜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三,综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吸取,遵循统计学处理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分析方法。例如某企业需要针对所投资建设的产能区块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以及聚合物驱投资项目展开后评价工作,根据该评价目标,可以基本确定统计分析的思路,即将大量属于定量属性的指标,以一定方法进行统计归类,研究各组别数据中的内在规律,从而获取对应的评价结论。例如,可定量的指标包括:初期产液量、初期产油量、初期含水量、泵径、泵效、载荷利用率以及扭矩利用率等。由于上述数据指标均属于计数资料,根据本文前述分析,对于定量计数资料而言,建议通过R×C表的方式进行分析。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该项目R×C表的方式,对初期产液量、最高产液量等指标进行预测分析,衡量其与实际数值之间的偏差,从而评估该项目所选取的抽油机型号是否能够满足该产能区块的实际生产需求。

3结语

桥梁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论文 第6篇

(1)工作经验

要想能够准确、全面、客观地识别工程项目风险,就需要工程项目人员具备全面、丰富的经验,在自身已有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来积极吸收和听取他人的想法和建议,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取舍与选择。风险识别人员必须善于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将曾经成功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列入其中,从而提升风险的确定性。

(2)规划性资料

风险评价、预测与管理离不开一些规划性资料以及纲领性文件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最初科学、合理的预测,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风险辨认、工作人员的安排、组织与规划等等,桥梁工程项目规划中也涵盖多方面内容,例如:项目投资、建设速度等内容。这两大规划性文件能够为风险的辨认与评价提供根据,这样才能促进风险识别工作的科学、完善、顺利进行。

(3)对桥梁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类

桥梁工程项目存在很多方面的风险,而且不同风险之间也会彼此影响、相互制约,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应该对不同风险进行归类划分,弄清不同风险的类型、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对应采取有效的解决与应对策略,减少风险因素的出现或发生,创造出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4总结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项目管理的论文 第7篇

1前言

查找信息资产存在的漏洞,结合现有控制措施,分析这些威胁被利用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影响,根据可能性和影响评估风险的大小,提出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在9月被提上日程(简称27号文),提出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为了贯彻27号文的精神,进一步识别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控制,很多单位启动了风险评估项目。而风险评估项目又不同于一般的IT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

图书馆评估论文简析 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评估论文,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评估工作的逐步实施,引发了图书馆同仁的广泛关注,对图书馆评估的学术研究也开始逐渐兴起并持续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近十年来发表于图书情报核心期刊上的图书馆评估论文进行归纳、分析,有助于我们明晰我国现阶段图书馆评估研究的现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使其更好地为图书馆的评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清华同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确定的17种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采用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是因为它们代表着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能够起到以点窥豹的作用。检索时间从1997至2007年。采用主题、关键词等方法进行检索,将检索的文献根据内容逐一筛选并进行了如下的分析与归纳。

1.论文数量与年代分布。通过对评估论文发表时间、数量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历程。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7-2002年发文量总体为小幅震荡上升趋势, 这是由于随着图书馆评估工作的陆续开展, 逐渐引起了图书馆同仁的关注, 2002、2003年教育部及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相继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征求意见稿) 》及评估办法说明等, 这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以及公共图书馆每四年、高校图书馆每五年一轮评估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实施等, 都引发了图书馆人的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继2003年出现暂时的低迷后, 2004-2006年发文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可见, 评估工作的实施及深入, 引发了图书馆人的不断研究与探讨, 引发了图书馆评估论文数量的持续增长, 使其成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 论文作者的分布。本文将281篇论文按作者工作单位进行统计如下:

公共图书馆作者为9人,高校图书馆作者为267人,可见高校图书馆比公共图书馆更加注重科学研究,这于高校图书馆处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大环境有关,而信息管理学院的教师及本专业的研究生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人均发文量较大,且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及国外先进理念、方法的引进等评估前沿领域,表明他们的科研能力较强,是跟踪国外最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动态的领军者和主力军。高校图书馆的作者最多且研究主题广泛,表明了他们对图书馆评估关注程度较高,但在数字图书馆及评估前沿领域的研究人数相对较少,说明图书馆人员对数字图书馆及评估前沿知识的相对缺乏。数字图书馆代表着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它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知识的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员,因此图书馆人应不断增强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知识及其研究,以适应图书馆今后的发展。

3.论文主题分布。图书馆评估论文的主题广泛,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根据其主题进行分类统计可得表三。

从统计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评估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发文量最多,为120篇,涉及到数字图书馆的各个领域,如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系统、数据库、网络资源及服务、数字参考咨询等,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数字图书馆各领域评价指标所包括的范围、评价方法等具体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上。数字图书馆成为评估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与近年来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迅速增长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的,它预示了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馆藏图书的数量易于量化评估,但质量难于测度,这方面探讨的较少,应加强对其质量评价的研究。此外,服务质量、绩效评估作为评估的不同角度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

二、图书馆评估论文的特点

1.注重吸收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

我国的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才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由于评估工作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在评估理念及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未能积累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而目前处于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的英、美等发达国家由于评估工作开展的较早,不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且研究成果不断。因此,在图书馆评估论文的研究中,有一些论文注重向国内引进、介绍国外先进的评估理念与方法,注重介绍世界范围内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注重介绍国外的各种评估流派及目前处于评估前沿国家走过的历程等,但整篇系统介绍、论述的较少,大多数论文都有针对性地就国外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方法、实例等的某一方面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其移植、改造,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评估指标体系。

2. 评估理念的进步。

运用科学、先进的评估理念,积极构建反映时代发展水平的多角度、综合性评估指标体系,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图书馆评估往往侧重于对办馆条件、经费投入、馆藏资源这些投入指标的评估,这些指标只能说明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部门,具备了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而对图书馆产出指标,即图书馆利用其资源提供服务的效果重视不够,一些学者提出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部门,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应由用户来评判,应建立用户满意度评估体系,从用户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对图书馆进行评估。对其进行论述的有38篇,清华大学图书馆还利用服务质量评价工具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读者满意度调查。通过这些论文的阐述,可以看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已从图书馆本身的条件向服务的实际效果转移,体现了评估理念的进步。

3. 大胆探讨、勇于论证。

论文对现行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进行了大胆论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如: (1) 针对教学水平评估,提出生均图书、生均进书量只针对纸质文献,将电子资源排除在外,范围过窄,未能真实体现馆藏结构与内涵,不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 针对现行的藏书指标体系,提出评估指标应崇尚文献保障的新观念,应由单一的、有限的实体馆藏向实体+虚拟+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向发展。 (3) 提出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应增加一些评估指标,并对部分已有评估指标加以拓展和补充。如增补及修订虚拟资源、参考咨询等指标体系,使之更加合理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 (4) 针对目前的评估主体大多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缺乏来自读者及社会的评价,提出评估主体的复合化。 (5) 在评估理念上,指出评估体系应体现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要以效能与效益的评估为重点,以读者的满意为标准。这些论文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评估指标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反馈作用。

4. 评估方法上不断探索、创新。

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或针对具体的评估内容有目的地选取某种方法,或尝试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运用较多的有: (1)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它能够对非定量事物作定量分析,把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简洁性,较适用于相近信息的综合。 (2) 德尔菲法(Delphi)又称专家征询法。它是一种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信息整理方法。 (3) 模糊数学。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一种方法,其理论为模糊集合论。 (4) 灰聚类。它是以“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为研究对象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模糊与灰色相结合而形成的评价方法。 (5) 人工神经网络(简称ANN)。它是对人脑神经系统的一种仿真方法,它具有很好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及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利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避免评估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6) 功效函数法。它是多目标最优化方法之一。它最大的优点在于科学地确定了评估标准——阀值,进一步加强了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应看到,目前对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仍处于探索性阶段,研究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国内的一些研究基本上没有突破国外的研究成果,多是对其成果的介绍,缺少原创。建议加大研究力度,加强其实证研究,使其更好地为图书馆的评估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顾健.美国高校图书馆标准及其自评[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 (1) .

[3]过仕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研究[J].情报学报, 2006 (3) .

[4]伍晓星.图书馆网站评价指[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 (4) .

项目评估论文相关论文 第9篇

其中曹丕《典论·论文》批评两汉以前轻视文学的现象,指出文学的独立地位,同时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直到陆机《文赋》出现,文论渐渐趋于成熟。

一、文体的语言风格

曹丕《典论·论文》在说到文体风格,提出“四体八科”之说,《典论·论文》中提到:“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末尚实,诗赋欲丽。”[2]指出八种文体的四种类型风格特点,曹丕指出的各种问题特点并不完全正确,但看到各种问题的区别,首次提出本同末异说。陆机的《文赋》在此基础上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3]《文赋》进一步将文体分为十类,并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论述,并进一步提出怎样使风格、文体和内容相一致,而曹丕只提出“文以气为主”,没有涉及这类问题。

陆机对曹丕的观点有所发展,他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十种文体的语言风格特征及审美要求。陆机对语言风格的认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意物相称,文辞逮意”相关联的,是立足于文体同语言一致、思想内容同语言形式统一的观点: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和审美要求。陆机的文体语言风格论的观点是语言符合所反映的客观内容,语言同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相一致;内容情感不同,语言风格也应相异。提出的这种文体语言风格,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曹丕《典论·论文》的,当然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突破,更有针对性和具体的提出文体的语言特征及要求。原来曹丕的《典论·论文》说“诗赋欲丽”已经注意到诗歌应该具有美感的问题。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把抒情的内容和美丽生动的变形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比曹丕提出的具体、全面,在理论上毫无疑问是前进了一步。

二、作家的写作风格

曹丕“文气说”为文章的创作而提出的。曹丕主张“文以气为主”,他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4]他对建安七子的作品做的评论有褒有贬。他说评论孔融的作品具有豪爽的精神气质,但思想性差;评论应玚的作品平和而缺乏刚健之气;评论刘桢的作品刚健洒脱,但文辞粗糙;评论王粲擅长辞赋,但文气纤弱不振。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曹丕肯定作家的写作风格有爽朗、奔放、遒劲、刚健,不赞成的是舒缓、松散、纤弱。简而言之,作品中高逸遒劲的精神气概和质朴精练的风格,是曹丕所主张的。

在王运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5]中谈到陆机《文赋》在讨论文章体貌风格多样性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到由于作者个性、审美爱好不同,造成作品风貌的多样性。“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二是不同的体裁,其体貌风格各异。“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陆机还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期穷形而尽相。”“体有万殊”是指文体是千差万别的。多种多样的文学作品,由于受到作品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和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况。总之,除作者爱好不同和文章体裁不同形成作者风貌不同之外,陆机还曾言及作者生活经历和作品风貌的关系。

三、文学的价值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明确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章有利于治国和立身,这是从统治阶级立场,把文章提高到立德、立功之后,并认为文章与治理国家同等重要。另外,曹丕所谓的“不朽之盛事”是包括那些一般的抒情咏物的诗赋在内,从而提高诗赋等纯文学的地位。曹丕认为文学创作是“千载之功”,有益于千秋万世。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曹丕所以讲求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文章的不朽当然也是人的不朽,它又正是前述人的主题的具体体现。”[6]曹丕力求建功立业或著述文章以垂名后世,从而求得精神之不朽,当时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学观。

当然,由于曹丕提倡文学,使文学价值被社会空前认同,文学从此从附庸中解放出来,提高了文学家的社会地位和责任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高潮。同时,由于文学地位的空前提高,必然也会促进对文学写作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从而使文学理论批评的重心由探讨文学的社会教化作用,转向研究文学本身的创作规律及各体文学的特征,最终促使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入。在曹丕之后,《文赋》、《文章流别集》、《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相继出现,形成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个繁荣发展的高潮时期。

陆机《文赋》中“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7]在此,陆机表明,文学创作不仅是一已感情之抒发,一时心境之表现,而更为看重的是,文学应该成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伟之作,有着超越时空的广阔视野与独特价值。“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指文学创作应该垂范后世。

四、文学批评的态度

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在《典论·论文》有所涉及。像文本写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谓己为贤。”

在这些论述里,批评了两种错误的态度:一是批评文人相轻的恶习,一是批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现象。贵远贱近就是贵古贱今;向声背实就是崇尚虚名而不重实际。曹丕批评这样的现象,而且还宣称当代的一些优秀作品超过了古人,是两汉文学批评中进步思想的继续。批评文人相轻的恶习,是曹丕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新见解。他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各不同,文体多种多样,各个作家的作品应该是“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曹丕认为正确的批评态度不应该是文人相轻,而应该是“审己以度人”,进行公正的事实求是的评论。

《文赋》的文学批评态度,主要针对文学作品,指出作文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关于文章怎样才美的观点,他说:“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谴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8]他认为文体体貌虽然丰富多变,但也有些相同的审美标准:构思立意应该巧妙,文辞应该妍丽,还应有声音之美。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探析,可以得出,《典论·论文》和《文赋》是存在许多相关性。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5:464.

[2]夏传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170.

[3]周振甫.古代文论二十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90.

[4]李天道.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3.

[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9-80.

[6]薛亚康.曹丕《典论·论文》的价值和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1):99.

[7]崔林芳.陆机文赋的雅与艳[J].运城学院学报,2013(4):76.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课外辅导计划下一篇:幼儿园小喇叭广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