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2024-05-25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精选6篇)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第1篇

当代文艺工作者新使命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鲁迅文艺观,并结合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浅谈当代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新使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文艺观;新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弗洛伊德文艺观

二、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

三、当代文艺工作者新使命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

讲话实现了我们党在文艺政策和文艺思想上的又一次理论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和深化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问题。

第一,在“创作为了谁”的层面,总书记强调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形成了“创作为了人民”的鲜明导向。

第二,在“创作表现谁”的层面,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第三,在创作源泉的层面,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形成了“创作源自人民”的鲜明导向。

第四,在创作评价的层面,总书记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二是中国文艺如何代表时代风貌的问题。

首先是代表时代风貌与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呈现问题。其次是代表时代风貌与文艺的娱乐功能的关系。再次是代表时代风貌与艺术家的批判精神的关系。

三是中国文艺如何引领时代风气的问题。

第一,要着眼于历史继承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熔铸在文艺创作中,形成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创作导向。第二,要着眼于现实指导性,把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文艺发挥引领时代风气作用的中心内容。

第三,要着眼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需求,把真善美作为文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文艺工作座谈会;文艺创作;以人为本;时代风貌;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文艺永恒的价值

一、坚持和深化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总书记在讲话中直接触及了如何确定当

今中国文艺的本质属性这一最核心的问题。他强调: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 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 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 键。”这一论断在文艺的本质属性上进一步明确了文 艺的人民性,突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的文艺的内 在一致性。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文艺方 针的新表述,是在长期坚持的文艺“二为”方针基础 上的提炼升华。

进一步说,这一表述与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记者时讲话所提出的“人民群众对于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紧密 衔接,也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紧密衔 接,突出了党的宗旨意识在文艺领域的鲜明体现。我 们认为,把文艺的人民性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艺的本质属性,形成了坚持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 义文艺观,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新发 展。

具体来说,坚持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观,突出地

强调了文艺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为 谁而写、表现什么、由谁评判等方面都突出了人民的 主体地位,明确了文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 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 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 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一论断从文艺 创作活动全过程的不同层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形成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 观所凝炼出的四个支撑观点。

第一,在“创作为了谁”的层面,总书记强 调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 怀,这形成了“创作为了人民”的鲜明导向。文艺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以 多样化的审美形态和丰富的艺术作品适应不同人群 的艺术趣味和审美选择,更要以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 方式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品位提升和价值引领。当 今的中国文艺不应在市场化的生产与消费关系中迷 失了自我本质属性,而应当真正担负起满足人民文化 需求,提升人民精神境界,增强中国文艺影响力的重 任。

第二,在“创作表现谁”的层面,总书记强 调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艺术表现的主体。

习近平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憧憬和信心。”这形成了“创作表现人民”的鲜明导 向。更为重要的是,总书记在这里阐述了文艺创作表 现人民的具体要求:一是在创作态度上,文艺工作者 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培育和 激发出艺术家与人民的深厚感情,确立艺术真正以人 民为表现主体的观念。二是在表现内容上,要努力把 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是要求文艺创 作真实而富有深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和精 神世界。作家艺术家不能只沉湎于个人的情感世界 和一己的审美旨趣,而应当以“小我”的独特审美视 角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大我”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追 求。三是在创作表现人民的价值引领上,要求讴歌奋 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从而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和信心。这就明确了文艺为了人民,文艺表现人 民,应当以普通人的出彩人生,以先进人物的鲜活形 象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引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第三,在创作源泉的层面,总书记强调: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 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 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 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这形成 了“创作源自人民”的鲜明导向。

历来在艺术的创作源泉问题上就有各种不同的

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鲜明地主张文艺创作源 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深入人民生活,获得源头活 水。总书记在这里从新的时代要求出发,进一步阐述 了文艺工作者如何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就 当今中国现实而言,就是要主动融入努力实现国家富 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和现实 语境,融入人民群众新的生活实践,生动书写中国梦 的奋斗历程,有温度地表现普通中国人的出彩人生。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关于创作源泉论的进一步 深化。第四,在创作评价的层面,总书记强调把 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

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 更高了。”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要求,以充沛的 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 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从文艺活动的接受 方面强化了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地位,形成了“创 作由人民评判”的鲜明导向。在这一论断中,人民群 众不再是过去那种作家眼中“我写什么,你读什么” 或者导演眼中“我拍什么,你看什么”的被动的受众,而是积极参与文艺活动的能动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事实上,来自文艺活动的接受方面的审美选择和艺术

评价,是文艺作品发挥其审美功能的最为重要的构成 因素。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消费 者,不仅是文艺发挥陶冶作用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 文艺价值的评判主体。我们认为,总书记的论断吸纳 了当代文论发展的新的学术资源,进一步提升了人民 群众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 艺观中的艺术主体论。

二、中国文艺如何代表时代风貌

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文艺是时代

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 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文艺 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里两个 “最能”的论断在新的认识高度上阐述了中国文艺应 当具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中国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应当发挥的独特作用。进一步 说,要求文艺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既是实现“两个 百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文艺在当今时代 的新使命。中国古代历来就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传统,形成了重视文艺反映现 实,发挥社会教化作用的深厚积淀。如今在努力增强 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 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在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升国民素 质的紧迫任务面前,更加需要中国文艺勇于担当,成 为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深入理解这两个“最能”的本质属性,首先要探 讨的是,中国文艺怎样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我们认为这是要求文艺工作者真实而又富有深度地 反映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表现处在民族振 兴伟业中的国人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特别是生动地 书写中国梦的实践历程,书写普通中国人的出彩人 生,这正是最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风貌。可以说,如 何肩负起“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的重任,已经成为 中国文艺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同时也为文艺的创新 发展带来了新的实践领域和新的生机活力。如何深 化对于文艺代表时代风貌的认识,我们认为,需要厘 清几个实践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首先,代表时代风貌与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呈现问 题。

经历了改革开放时代的逐步深化的理论探索,在

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问题上,文艺理论和批评 界已有共识。而今强调文艺代表时代风貌,并非要限 制作者的创作选择,抹杀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并非 要求文艺回到“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大一统局面,而是要求作家艺术家正确把握文艺与时代、小我与大

我、创作题材与自身审美特性的关系,自觉担当起文艺的时代使命。其中体现着对于艺术规律的认知,倡

导作家艺术家发挥自身优势,突显艺术个性,以独特 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风格来书写和呈现我们的时代。其次,代表时代风貌与文艺的娱乐功能的关系。文艺的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本来就是统一在整

体的审美功能之上的,但是在艺术实践中又确实存在 过度娱乐化的现实问题。在市场化、商业化取向之 下,文艺的娱乐功能被过度放大,猎奇式的、浅表化 的、快餐化的、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和创 作在博人眼球,对经典的“祛魅”和“戏仿”流行,进而 形成了传统韵味疏离、意义中心泛化、人文关怀淡薄、作秀恶搞成风等倾向,浮泛的娱乐化以及媚俗之风降 低了文艺应有的品位。

[1]这样的文艺显然不能代表当

今的时代风貌。说到底,还是要准确把握弘扬主旋律 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既要发挥文艺的审美娱乐功 能,又要体现时代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最为重要 的是积极寻求主旋律与娱乐性的契合点,形成“叫好 又叫座”的审美效应。我们不应当把两者对立起来,文艺代表时代风貌也必须主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 市场化走向,寻求娱乐性与引领性的审美对接点。近期热映的影片《智取威虎山》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再次,代表时代风貌与艺术家的批判精神的关 系。

我们认为,强调文艺代表时代风貌绝不意味着否

定和抹杀作家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也绝不 是倡导歌功颂德,粉饰现实。恰恰相反,在艺术家揭 露现实、反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中就蕴含着对于国家发 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追求,蕴含着对于革故鼎新 的改革精神的呼唤。有论者指出:“文艺精品承载着 人们的情感和梦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深度、文 化厚度和精神高度。”

[2]这其中的思想深度、文化厚度

和精神高度无疑包含了作家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批 判精神,也足以代表时代风貌。当然,应当看到,艺术 家的批判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或者是深沉的现实 主义情怀,或者是先锋主义的创作姿态,抑或是寓庄 于谐,针砭时弊的幽默喜剧等,都可能以其思想深度 和精神高度来激励和启迪人们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 活。

当今提倡文艺代表时代风貌,还有一个更为鲜明 的时代主题,就是面对世界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经济、科技、文化竞争,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紧迫任务,中 国文艺如何面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准确阐释中 国精神,主动塑造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 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艺代表时代风貌的题中应有 之义,迫切需要作家艺术家增强主动塑造和传播中国 形象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近期,大型舞剧《丝海 梦寻》在联合国总部大厅精彩上演,赢得好评如潮,这是继《云南映象》《木兰诗篇》之后,又一次中国文

化和中国精神的成功展示。当前,在确立文艺应当主动塑造面向世界的崭新 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之后,我们要着意探索文艺中国 家形象的丰富内容,譬如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人形 象;古老、多彩、现代的中华文明形象;发展、开放、和 谐的中国社会形象;优美、宜居、独特的中国生态形象 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文艺中的中国形象塑造是具 有双重功能的,并非只是对外传播所用,它同时也对 自己的国民有着影响、凝聚、启迪、提升的作用。当前 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国民行为严重损伤中国形象 的事件充分说明,中国的国家形象构建,必须建立在 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基础上,必须强化全民族维护国家 形象的意识。文艺恰恰可以在直接的国民素质教化 之外,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濡染作用。因此,文艺实践中的中国形象塑造应当同时针对

本土国民,强化“形象接受”方面的探索,在国家意 识、民族精神、公民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 用。

三、中国文艺如何引领时代风气

深入理解中国文艺两个“最能”的本质属性,需

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中国文艺怎样才能“引领一个时 代的风气”。我们认为,引领时代风气是对文艺的价 值导向要求,是对文艺审美功能的深度阐释,具有十 分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中国文艺要在文化软实力建 设中起到中坚作用,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格 局中发挥支撑性作用,就必须担当起引领一个时代风 气的重任。实际上,代表时代风貌与引领时代风气是 当代中国文艺在新的历史时期不可偏废的使命与责 任,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和递进的关系。我们既要重 视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和表现生活,更要重视文艺作品 所发挥的启迪、引领、激励、提升作用,形成正确的价 值导向。

中国文艺要发挥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应当紧紧 围绕三个基本方面着力: 第一,我们应当着眼于历史继承性,把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熔铸在文艺创作中,形成传承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创作导向。

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工作 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 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强大的精 神力量,这恰恰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骨气和底气。我 们需要深度提炼其中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构成文 艺引领时代风气的深厚根基。

第二,我们应当着眼于现实指导性,把践行和传 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文艺发挥引领时代 风气作用的中心内容。

对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以艺术的、审美的方式 来传播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而不是简单地把文艺活动当做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传声筒。应当切实尊重艺术

规律,注重发挥各门类艺术的各自优势,形成文艺传 播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格局。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 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 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第三,我们应当着眼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需

求,把真善美作为文艺永恒的价值追求,努力实现真 善美的有机统一。

文艺的社会作用其实就凝结在真善美所代表的 认识(启迪)作用、劝喻(教化)作用和审美(娱乐)作

用之中。艺术作品对于真善美的生动呈现,能够在审 美的氛围中发挥启迪人生智慧,传递道德正能量的作 用。重要的是,如何调动艺术活动中主体与受众的审 美自主性,实现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与自觉求美的积 极心态之间的内在契合。这就需要把艺术活动作为 一个由创作者、评论者、欣赏者共同参与的“审美 场”,从中把握文艺引领时代风气的各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说,要实现文艺引领时代风气的功能,还需要 从创作、批评、接受等多方面入手,来构建文艺“引领 一个时代的风气”的实现机制。首先是创作层面。

如何提升作家艺术家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意

识,自觉地把文艺当做铸造灵魂的工程,就是十分紧 迫的现实问题。反观文艺界的某些乱象,“少数创作 者为了金钱名利,不分善恶美丑,混淆是非观念,为了 博取眼球,在作品中肆意展示暴力、欲望以及所谓的 人性之恶。还有一些创作者,宣称自己的创作只是为 了自我宣泄,为自我写作、为快感写作成为时髦的口 号。”

[4]存在这类乱象,无疑会降低文艺自身的品位,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审美功能。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团结凝聚、教

育引导、影响激励,将文艺体制内外、协会内外的各方 创作力量聚合到“中国梦”的文艺书写的精神旗帜 下,努力促进作家艺术家将个人书写与家国情怀、展 现自我与影响大众有机结合起来,发出鲜明的时代强 音。

其次是批评层面。

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气的功能,不仅要有作家艺

术家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实践,而且需要理论批评界通 过健康的文艺批评来大力倡导、积极扶持,需要从文 艺如何代表时代风貌与引领时代风气的视角来强化 对作品的评价和引导,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创作导 向,批评存在的不良倾向,鼓励涌现出更多有筋骨、有 情感、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这就对于理论批评界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继承中国古代“知人论世”、“知 言养气”的批评传统,运用历史的、人民的、美学的、艺术的观点来评价和鉴赏作品,切实增强批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公信力,更加强调文艺本身的审美作用 和社会效果。

从理论批评的作用上说,既要针对作者,发挥对

于文艺创作的诊断、评价、导向作用,也要针对读者和 观众,发挥对于作品理解的鉴赏、阐释、引领作用。尤 其是在当今这个全媒体时代,一些文艺现象可能具有 吸引眼球的话题性,其中也存在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 题,迫切需要及时有效的文艺批评来加以匡正和引 导。在这方面,《人民日报》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文学 观象”和“文艺观象”专栏就是富于探索性的、形式新 颖的批评实践,在理论阐释与现象分析的不同层面进 行了针对性很强的讨论,发挥了积极的批评引领作 用。

再次是读者和观众的接受层面。

文艺作品审美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受众的审美接 受水平和审美趣味选择,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 展,各类作品层出不穷的当下,受众的审美选择权更 加重要。因此,实现文艺引领时代风气的价值功能,必须重视读者和观众作为接受方的主体地位,积极探 索拿怎样的优秀作品去占据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的审 美需求。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对受众发挥潜移默化 的启迪和陶冶作用,而受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也能促使 创作者下功夫拿出精品力作。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具有鲜明价值导向和教育 意义的作品如何以当今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呈现出来,如何经受市场机制的考验而表现出艺术生 命力和艺术影响力。这就要通过创意和制作机制、评 价和推介机制、受众引导和接受机制构成合力,真正 实现让高水准的作品有高票房、高收视率、高阅读率。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实践问题依然十分艰巨,切实 解决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去解决文艺创作链中各个环 节的培育、引导和建设问题。

文艺美学的人学方向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蕴涵浓厚的人学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理想突出表达了对人的

关怀和对人的精神重塑的期盼,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因而具有旺盛的历史活力。在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

中,我们应当把握好学科建设的方向,坚持理论的务实品格,在关注人生、贴近审美实践中寻找新的学 术生长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人学;当代建构

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者关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 +# 世纪文艺美学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意义,并思考马克

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现代化问题。可以预期,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观点在现代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出现的频度将 会减少,这是正常的,历史的推移总是会使那些曾经对人类认识进程及社会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思想变成一

个重要的文化背景。但是,我们却不必担心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理想会过时,因为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文艺

学的基本精神、美学追求、科学方法都将永远为进步人类汲取和珍视,并将成为未来文艺学新建构宝贵的思想资 源。笔者认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学精神、人学理想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现代化的关键。

一、思想溯源

我们知道,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不少人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只讲斗争和暴力、面目狰狞的理论。声称维

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庸俗社会学也以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基本思想面目全非的解释,迎合了

这些指责,仿佛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是一种不关心人,与人的尘世生活无关的,只是为了获得政治权力和建立某 种抽象正义的思辨体系。在不正常的学术生态中,人们不仅讳言、甚至畏言人道主义。这样,马克思主义不讲人道

主义的观点也便以讹传讹,流播于学界。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以人为思维中心,关心人的

生活质量、注意人的精神需要与美学生成,因而涵容了人道主义的积极因子。笔者认为,要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

学的人学特征,首先应了解马克思文艺学的思想来源。

在马恩直接承受的西方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始终磅礴其间,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思想体系均以不同 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包容了人道主义。我们知道,费尔巴哈的理论充任了马克思恩格斯由黑格尔唯心主义到辩

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中介。在笔者看来,马克思恩格斯不是随便地与无所用心地越过这一中介的,他们

是携着人类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积极因子,又吸取了费尔巴哈具有浓重民主色彩的人本主义理论到达辩证唯物主

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的。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构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另一个前提。诚然,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批判,甚至认为它的进步意义与历史的发展成反比,但并没有否定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受尽苦难的劳动大众所表达的深 厚的人道同情,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承认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内在联系。他们指出:“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

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

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他们还据此进行推论认为,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与感觉,那就必须这样来安排周围世界:“使人

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空想社会主义

者所作的社会批判,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存在着“天才的思想萌芽”。我们注意到,否定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的人,总是把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资产阶级思

想家贬得一无是处,粗暴地然而也是徒劳地企图割断马克思恩格斯同这些思想家的某些客观存在的思想联系。

我们还时常听到这样的议论,马克思恩格斯是接受过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的,但随着思想的发展,这一影响便逐 渐淡化并最终消失。但笔者认为,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同样是不符合事实的。在写于 “)*+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 态》中,马恩明确指出,他们已经孕育成熟的理论的出发点是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已经把人规定为 “社会化了的人”)。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应被人类唾弃,是因为它剥夺了绝大多数人的“一切现实生活 的内容”,使之丧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一批判的人道主义意味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还认为,在扬弃了私有制之 后,“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试问,批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肉体与人格的摧残,难道不是基于对人的价值的深刻体认吗?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专门设置了对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非人性质的描述与分析,特别提到了资

本对人的情感的亵渎。这与恩格斯晚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讨论人的社会联系与

文化形式中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的思想实质是一致的,它们因内含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而发生深层次的 契合与共鸣。

综上,使我们得到这样两点认识: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对失衡社会的人道思考而走向共产主义的,他们逐

步认识到消灭剥削与压迫,建立平等、自由、共同富裕的社会只有经过坚决的斗争和共产主义进程。第二,这一思

想发展轨迹清晰地昭示了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融合过程。马恩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中吸收了大量的人道主义 的内容。而这一融合不仅大大加强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力度,而且还大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吸引力。

二、美学理想

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的误解从反面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在笔者看来,马克思文艺学美学的人学

特色与人学理想,正是它能够与时俱进,拥有勃勃生机的表征。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包含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与审美需要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

时代,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时期,压迫与掠夺是那个时代普遍的事实,与社会黑暗的时代特点相适 应,他们的文艺思想中充满了对受压迫者的人道同情。他们希望文艺作品能够给劳动群众以温情的慰抚,使后者

能够在困顿中保持住生活的信心,勇敢地直面艰难的人生,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好的未来。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 积极进行思想启蒙,呼唤建立一种合理的、能够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与机会的社会,这个社会的

基本功能就是“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在笔者看来,这样指向鲜明的美学追求最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 的人学理想。我们可以对马克思恩格斯在美学问题上的个别观点提出质疑,但只要尚存社会良知、尚未泯灭对人 类进步的希冀,你就会毫无保留地认同这样的美学理想,而现代文艺学建构也必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审美需 要。

其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基于对文艺审美本质的认识,重视文学艺术的情感表达功能。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 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在他们看来,这种感情是人与人相通的,它能够向人提供富有力量的心理支

持,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心灵的孤寂和生活磨难的精神力量。当恩格斯发现“在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

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的时候,这种审美要求就变得愈发地强烈。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爱情无疑属于纯粹人类感情的中心部

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肯定了当时诗歌对爱情的描写,并对资本主义金

钱关系对爱情这一人类最圣洁的情感的侵蚀痛心疾首。其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学诉求,还鲜明地反映于这一文艺观所确定的艺术评价体系对人类共同价值 的尊重与维护。而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只有融入人类整体利益才是有意义和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的。我们注意 到,出于对艺术审美特征的理解和对人道主义进步取向的认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始人机敏地在文艺批评

中提出了历史与美学的批评原则,并特别表达了他们对施里加、格律恩之流的“党派的”批评的不屑。一段时间 里,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的研究独独在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批评的“非

党派”原则时,出现失语的现象呢?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共产党人、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以他们毕身致力 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实际看,他们似乎也一定会在文学艺术领域提出一整套党派的、阶级的批评标准。然而他们没

有、而且不仅没有,相反还明确地表达了对采用这样的标准不予认同的态度,即宁愿选择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批

评方法。笔者认为,这其中颇有耐人寻味之处,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尊重人的审美需要、审美情趣的主旨兴许

可以成为解开这一理论之谜的锁钥。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作展开,但美学的历史的批评原则这样!个基本特征 却是一眼可见的,即美学的历史的方法是尊重艺术规律的批评方法;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方法反映了马恩对最广

大的人民群众的审美选择的尊重;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为文化遗产的继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三、现实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人学特性对当代文艺学与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启示,因为它关涉到文艺

学美学的立足之本。笔者认为,美学是研究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人文科学。在这里,人的审美需要与艺术 审美的终极目的、艺术审美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研究的主轴,而人的审美态度、审美方式、审美能力是研究的

重点,两者构成新美学的经纬。总起来看,笔者认为未来文艺学美学的建构,应当在这样几个方面坚持基本的人 学立场。第一,始终把握好学科的发展方向。美学学科的科学性在于它对人与客观世界审美关系的诠解是否符合人 的审美实践,是否能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这是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绝然不同的特点。自然科学是以

实践活动在自然物上所起的反应作为验证自己真理性的依据的,而美学理论要以它所指导的艺术审美活动对人 的情感与理性所发生的实际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鲍姆嘉通当初在为美学命名时,选用了“埃斯特惕卡”

(-./01.023-)这个词源学上意为“感觉学”的名字。这一界定,既有主体的“在场”,又有客体的“存在”,大致昭示了 今人普遍认同的美学研究的界域,即美学应当讨论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康德的美学思想继承了他的前人定型 化了的观点,他为美学确定的目的便是研究美的东西何以让人喜爱。康德的美学研究将人的审美目的性,美的普

遍性———共通性作为重点,充分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的世俗性质。前辈们的这些论述给了我们许多启发。马克思 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4)#*’$相信追求彻

底是每一个有事业心的美学理论工作者的心愿,为达此目的,必须研究人,研究人的审美感觉,研究形成人的审美感觉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

第二,增强美学研究的务实性。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在理论研究的形而上思辨中,我们总是可以发现

思维主体隐隐地寓示其中的形而下的实际目的。在近年文艺学美学的研究中,一些人执迷于纯思辨的争论,纠缠

于与现实审美无关与文艺发展联系甚少的问题,将文艺学学术的发展进程推向与人民大众与审美实践完全脱离 的绝地。马克思说:“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 科学开始的地方。”

!"# $%&’(当德国思想界为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搞得昏头转向的时候,马克思将人们的眼光引

向欧洲的现实———现实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面前,提出了许多关涉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紧迫问题,由此推进

了认识,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贴近人的现实生活的话,那么,以人的情感

需要和如何最大限度满足这一需要为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美学就更应将自己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人,研究现实

生活的发展及这种发展的心理投影,研究文学艺术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精神重建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美学应当务实,应当在该学科与人民群众生活的联系中寻找新的生长契机。

第三,强化学术研究的使命意识。在对美学史的纵向梳理中,我们还发现,凡是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美学理

论,多半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为后继者所吸收、借鉴。在美学史上,我们经常能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在美学

研究上投入并不太多的学者,由于他们的理论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现实审美活动,并对之作出了独到的解说,便能

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后继者开拓前进的宝贵的思想材料。在这方面,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

子。车尔尼雪夫斯基兴趣广泛,他长期研究社会、从事文学创作,还亲身参与变革现实的斗争。他涉足美学并不

深,却因提出了“美在生活”的论断而成为美学史上有影响的一家。还有,德国的席勒是以他的创作奠定了他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的。但是,令人感兴趣的是,席勒还因写出了一本《审美教育书简》而在美学理论史上享有极高的声

誉。席勒在美学研究方面投入并不多,但他的一本薄薄的《审美教育书简》却以对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视和对改良

人生的急切的期盼,备受美学理论界的关注,成为了解美学理论史的一部必读书。据此,我们是否应当对新美学

理论的建构提出切近现实、切近人生的要求呢?我想这应当是没有问题的。文艺学美学的生命在于更加自觉地贴

近生活、贴近人生。我们不应过分沉迷于思辨的光怪陆离与五彩缤纷,而应重视美学在强化文艺的人学效应方面

所能发挥的作用。也就是说,美学应当更加世俗化,更加切近人生,应当研究艺术作品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研究

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研究欣赏者的需要与构成。只有这样,新美学才能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第2篇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

一、当代大学生要有崇高的使命感;

二、成功的机遇要靠自己去把握;

三、做人比做官和赚钱更重要;

四、关键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五、把理想和行动有机统一起来。

先讲第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要有崇高的使命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一百多年前,忧国忧民的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发出了让人振聋发馈的呐喊。这里所说的少年,也包含了青年,包含了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纵观历史,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的前途命运从来都是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国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现在,这一伟大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到我们这一代青年身上。2007年底,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强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进出口贸易排全球第三,外汇储备排全球第一。中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世纪头20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一方面,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不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胜利,努力实现和平崛起。另一方面,面对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我们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加快发展中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才能解答好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普遍面临一系列人生的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

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使命 第3篇

关键词:大学青年教师,教育使命,责任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场所,这些建设者走向社会表现出的能力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的水平,高等学校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影响很大[1]。责任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无怨无悔地为教育付出。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意识到:教师职业的使命关系着国家下一代的命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么就要敢于承担责任,要付出满腔热血去完成这一职业所赋予的使命。不能把教师职业简单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只有如此的信念并付诸于行动,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称号,无愧于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2]。

1 树立良好的素质和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

1.1 树立良好的素质

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习惯。高等教师要对大学生负责,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情况,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价值观。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功底,要联系教学实际,既要重视学生智商的培养,也要重视情商的熏陶。因为教师的职业比较特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青年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在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甚至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良好的师德、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可以为他们点亮一盏灯,使他们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1.2 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

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教育使命?首先自身要热爱教育事业,这样才会耐心地培育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帮助他们探索世界的奥秘;引导他们明白道理,教导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最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懂得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学生的行为受教师态度的影响很大。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工作,学生才会受其感染,才会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工作。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提高了,才能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强化教师的责任和教育使命,才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才可以强化学生面对各种困难的坚强意志,学生遇到挫折时才会统一行动、大踏步往前走。

2 教师要勤于学,不被时代所淘汰

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勤于学习,因为人所具备的知识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修养不会随着年龄而增强。如果老师不学习,满足于自己的现状,那么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一个落后于社会的老师,是不会吸引学生的,在课堂上的上课效果是死气沉沉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他就有愧于老师的称号。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也可以在业余时间报和自己专业相关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反复地学习,让学习深化到灵魂中。争取做到学习一次就进步一次、学习一次就深入一次,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当然,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生的时间去追求。“活到老,学到老”是老师应该追求的境界,时刻要求自己去学习,去强化新学的知识。青年教师只有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下足功夫,才能够增加自己的全局意识,真正成长。

3 教师要笃于行,增强使命感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因此,青年教师应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笃于行”首先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面对困难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意志[3]。要有大局意识,服从集体意志。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教师的行为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震撼。学生学习的初衷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学到美好的、积极的东西。如果想让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教师要在学校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如果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科成绩,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名次,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路上不会走得很远,因为小胜靠智、大智靠德。

另外,“笃于行”体现在教师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因为如果老是停留在口头,那么教师所说的话就会成为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中。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办活动并参与活动中,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使命。比如可以举办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三走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举办以“环保低碳行”为主题的徒步活动。因为“节能、环保是每一位师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可以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是学生思想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用脚丈量大地的同时,在行走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领略自然,关心生态,在大自然这个最美好的人类家园中,引发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深层次思考。最后,教师要注重教学的理论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关联,可以用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方式,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可以增强学生的能力。总之,教师积极主办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青年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教育使命,从教学和生活等各个方面能负重、有作为,这样教师才可以勇敢地承担起对民族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真正做到履责、尽责。教师应该在学校内、在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做到充满着正能量,做真正的表率。

总之,责任和教育使命,意味着大学青年教师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培养好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因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但它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而已。学校通过教育活动培养人、塑造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做一位合格的当代大学青年教师,要爱岗敬业,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无怨无悔,埋头苦干、恪尽职守。这样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升华自己,真正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魏峰,宋继东.论高等学校教师责任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和主体责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25-126.

[2]庄和美,庄鸣.论现代教师的使命与责任[J],沧桑,2008(6).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第4篇

关键词:科技全球化 知识分子 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214-0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于2014年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本次APEC会议达成的共识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乃至亚洲、全球的经济发展趋势及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这是全球化的典型案例,除了APEC以外,各式各样的区域合作组织都在一定范围内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存在,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等。全球化趋势逐渐由最初的经济形态慢慢向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以及科技全球化发展、深入及渗透。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全球化无疑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带动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 科技全球化的内涵

科技全球化的内涵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知识呈现出跨国界的、相互融合和交互的流动趋势。其实质是指科技活动的主题、领域和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科技活动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科技活动成果实现全球共享,以及科技活动规则与制度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渐趋一致的发展过程[1]。在全球化的潮流引领下,各国(地区)科技共同协调、融合、交互的发展过程,内容涉及科技活动、科技政策、科技范式、科技影响、科技人才等。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高科技无疑是加深世界相互依存以及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科技活动已远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科技項目、研究资源、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甚至科技影响和作用都带上了国际性的色彩,具备了全球的影响力。

2 科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科技全球化给中国所带来的,不仅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其表现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调整了对外科技合作的布局,制订了一系列对外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广领域、高层次的国际间、区域间科技合作新格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视中国为平等合作伙伴,建立了较丰富的科技合作与交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从而为综合国力的提升积淀了强劲的基础。

二是科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成效显著。政府、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企乃至大型私企都在积极推进和组织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学研究国际合作项目、经费和交流人数逐年增长,形式和渠道也慢慢丰富和拓展。这对中国的科学研究的成效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成果也较为突出。

三是科技人才的全球性流动速度不断增加,人才流动的数量也逐渐加大。科技人才在当代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科研实力以及优渥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各类世界顶级人才。对中国而言,一直在努力改善人才的流失这一尴尬局面,并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改进和调整科技人才的引进机制和政策,加之经济的稳步提升、发展的机遇,科研环境的改善,科技人才逐渐回归。

3 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

面对科技全球化洪流的挑战与冲击,知识分子应该注重科学与人文的学科交融与精神聚合,在更多元、更广阔、更开拓的视野和角度上,思考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科技全球化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以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为纽带连接在一起,共同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同时也要防止脱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正确轨道。因此,要使科技与民族文化相融合,需要我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在多种科技和文化的互动过程中,既要有民族独立意识,也要有文化自觉和道路自信。

二是自觉主动的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注重科学与人文的学科交融,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同时要与时俱进,自觉吸收科技全球化的精髓,积极参与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主动开发和研发国际科技项目,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技能力和科技水平,推动建构在新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先进文化社会,推动传统科技文化、民族文化走向现代化。

三是要努力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科技生态系统。科技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科技的创新、演化与变革,是借助一个有生命力的构架模式来取代传统构架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当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发展应当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才能更好地维持和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并最终体现出较传统模式发展方式下更为明显的社会进步。

四是要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为己任,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3]。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更无从谈起。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地发掘科学技术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为创造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结语

我们应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统筹科技全球化的整体布局,建构科技价值观,实施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科技的潜力,利用好科技成果,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0)》课题组.科技全球化及中国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9):4-8.

[2]张延茜.当代科技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及动因研究[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09.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教育规划阶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话题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学习,以深化其对社会与国家的认同感和自己的历史使命感: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评估体制。提倡与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自身的责任。

关键字:大学生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十二五规划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从这些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进入十二五教育规划阶段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配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自觉意识,而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自觉意识的体现,是大学生行为导向系统的核心因素,它指导、控制和调节其社会行为。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

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步;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继往开来,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要多关心时事,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方面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心怀祖国,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在文字上、在演讲台上大发爱国之情,我们要付诸行动。

2、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扎根基层,投身到西部,积极的到偏远贫困地区支农等。

3、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要顺时代潮流而动,作时代的弄潮儿。我们

要敢于挑战时代、挑战自我,要以强者的姿态于世。我们更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工作和学习。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4、积极培养自己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投身社会经济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要有全球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古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谐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要有地球公民意识,要开阔视野,拓展心胸,抛弃一些偏见。勇于和善于自我反省,同时,悦纳别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批评。

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明白了大学生的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后,我们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主要是因为:

(一)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要求的。大学生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要求的。作为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过现代化的教育,他们的素质如何,受到祖国和人民群众的热切关心。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三)这是时代所要求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蓬勃,广泛和深入的发展。各国间的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炽化。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收到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

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的培养人才和招揽人才的政策,方案。而我国要想在这轮竞争中胜出,除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还必须加强他们的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所以说,认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实为大局所趋,形势所迫,不能有半点含糊。

浅谈当代文艺使命 第6篇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面显著的旗帜,它是以在校学生为前期活动主体,并取得胜利的爱国运动;它代表着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九十三载悄然而逝,五四精神永垂不朽。在国内环境和平稳定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应从中吸取新的精华,承担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本文就五四运动提出对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肤浅认识,恳请老师斧正。

关键词

五四运动爱国精神大学生历史使命

正文

五四运动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是中国人民彻底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活动前期以无产阶级知识分子为领导,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随后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在全国掀起了反抗北洋军阀的爱国浪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一 五四运动的历史启示

(一)知识就是力量。

在五四运动当中,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精神的知识分子担任领导者,领导了五四运动的展开与发展,并由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学生担任宣传者,对工人、商人进行宣传,因此才能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取得运动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的力量之强大。只有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在斗争中取得胜利。

(二)团结就是力量。

在五四运动中,民意集中,群众基础广泛无疑使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在北京,三所大学的三千多名学生云集天安门联合示威。随后又移至曹宅,火烧赵家楼。上海工人紧接着罢工,商人罢市,共同反对巴黎和会上的决议。没有团结,就无法做成这件事,也就无法维护国家利益。当今社会,和平稳定,固然不应出现暴力事件,但是五四运动中的团结一致的精神值得我们在工作学习中学习。

(三)资产阶级民主派不能救中国,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工人阶级同样不能救中国。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罢市作为五四运动中取得效果最重要的事实证明,无产阶级力量巨大,但是不能只靠武力反抗,只有科学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二 青年学生与五四运动

(一)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不顾高压,奔走呼号,他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才有了五四运动的胜利果实。传统观点往往把这个“学生”范畴定格为国内的进步学生,而大量史料表明,留日学生在此次运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留日归来的抑或是当时滞留日本的对运动的准备、组织、发动、领导都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二)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代表

“五四运动”最有名的学生领袖是傅斯年,罗家伦和段锡朋。他们因“五四运动”而声名鹊起。以后更是积极参与政治,不仅在文化领域,而且在推动“中国现代化”中作出很大贡献。

1.罗家伦先生在五四运动中最被推崇的是他起草的那篇慷慨激昂的“天安门大会宣言”,又称“五四宣言”。文中称“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至有甘心卖国,肆意通奸者,则最后之对付,手枪炸弹是赖矣。危机一发,幸共图之!” 此为“五四”普通意义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由来。在“五四运动”周年纪念中,罗家伦总结“五四”,①提出五四“三精神”为学生牺牲的精神,是社会制裁的精神,是民众自决的精神。

2.“五四运动”的另一个著名领袖段锡朋也是北大学生,当时他的身份是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在运动中被推举为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段锡朋非常有领袖才能,在运动其间,作为政法系的学生,他更是在“五四运动”中实践民主与法制的原则。运动中他每主持一个会议,通过一个议案,总要让大家进行充分的辩论,然后他将辩论双方的观点作简单陈述,再进行表决。他还被推为与政

②府谈判的代表,在谈判中甚至赢得对手的称赞。

3.谈五四学生领袖,傅斯年是绕不开的,他,罗家伦,段锡朋并称“五四三架马车”。傅斯年后来成为学界领袖,有关他的介绍和材料很多。他和罗家伦在北大创办的<新潮>杂志,与教授们的“新青年”杂志一起,为培育新式青年,唤醒国民,为五四和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打下重要的基础。傅斯年本人在五四那天,高举大旗,被誉为“五四运动总指挥”。不过第二天,他开会时被人打了一拳后,随即宣布退出运动领导圈(开

③会打架看来渊源很早),运动中的有些东西已在背离他的初衷了。

三 五四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一)五四运动的精神

1.对于五四运动的根本精神存在不同的看法。

2.一种看法认为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其根本精神应为科学,民主。1949年后,中共将五四运动的根本精神阐述为:爱国,自救,科学,民主。另一种说法将其阐述为不屈不挠、忧国忧民、敢于奉献、敢于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3.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

(二)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

1.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也是当代社会最强调的时代精神。发扬五四精神,在当代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爱国。

2.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在当今是会,更要重视创新与探索,解放思想,解放个性。

3.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三)当代大学生需发扬五四精神

1.当代大学生应继承五四精神,学习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并志愿做一名五四精神的弘扬者,让更多的人铭记五四运动,学习五四精神。①

② 引自《五四运动爱国资料》,第579页毛子水先生回忆

③ 引自《五四学生列传》

2.当代大学生要想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学习,承担社会责任,担负历史使命,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四)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1、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长期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可是在近代文明大潮中,中国渐渐落伍了,而且竟然沦为落后的挨打者。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无数中华女为拯救民族之危亡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副食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历史前提:成功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生机: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发进取,团结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一代。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当代大学生的肩上。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圳去。

2、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项具体表现。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上一篇:班主任魏书生报告心得下一篇:一年级第二学期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