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

2024-09-04

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精选5篇)

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近两年临床处理胎盘早剥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产妇的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30.5±4.5)岁;孕周为17-42周;其中11例为经产妇,另45例均为初产妇;34例采取剖宫产,22例采取阴道分娩。

1.2诊断方法及标准根据《中华妇产科学》[1]相关标准,在完成分娩后,给予所有患者胎盘检查。检查结果可分为重型及轻型:

(1)重型:突然发生阴道出血,且伴随有持续性腹痛,患者的子宫无法放松,对其胎盘剥离面积进行检查,发现超过了1/3的胎盘剥离。按照Sher标准则属于Ⅱ、Ⅲ度。本组资料中,21例患者属于重型。

(2)轻型:通过胎盘剥离面积检查,剥离面积低于1/3,且通过腹部检查,可观察到患者的子宫较软,宫缩有间歇,胎儿存活。按照Sher标准则属于Ⅰ度。本组资料中,35例患者属于轻型。

1.3统计学处理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运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引发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通过对导致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进行统计,高危居首位的应属妊娠高血压,占总比例的30.36%,其次则应属胎膜早破,占总比例的25.00%。(见表1)

2.2分娩方式的选择与胎盘早剥类型的关系56例患者中,34例采取剖宫产,22例采取阴道分娩;21例患者属于重型,35例患者属于轻型;其中阴道分娩患者中,16例(72.73%)为轻型早剥,而剖宫产患者中,19例(55.88%)为轻型早剥,由此可知,经阴道分娩轻型早剥患者更多,P=0.037<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早剥发生时间的关系根据表2对比结果来看,可以发现采取剖宫产患者中,25例(73.53%)在未临产阶段发生胎盘早剥,而阴道分娩患者中,13例(59.10%)在第二产程发生胎盘早剥。P<0.05,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

3讨论

在本组资料中,在处理胎盘早剥时,主要根据产妇的孕周、早剥程度、孕妇体征以及胎儿存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孕周低于23周的产妇,或胎儿畸形、胎死宫内以及FGR伴重要脏器受损,首选阴道分娩;针对早剥程度较为严重,未临产以及胎儿存活者,首选剖宫产;而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宫内窘迫,胎盘早剥,无法短期内完成阴道分娩的产妇,及时安排剖宫产。在本组资料中,由于部分患者的剥离程度较为严重,剥离面积较大,导致产妇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胎,致使产妇无法继续妊娠,但在及时治疗后,产妇的病情逐渐稳定,无病情加重情况,宫缩现象也逐渐消失。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在不断改善,在判断胎盘早剥患者分娩方式时,应当对各方面周全考虑,尤其是胎儿情况、出血以及凝血功能等方面,尽可能地保留子宫,使患者能够保有再次妊娠的条件。

不典型胎盘早剥4例 第2篇

例1, 女, 24岁, G2P0, 孕38+w, 双下肢浮肿半月余, 头晕眼花1d, 下腹胀痛5h入院, LMP 2005-2-6, EDC:2005-11-13, 孕期平顺, 未进行正规孕检。入院前半月双下肢浮肿, 未予检查治疗, 入院前1d, 头晕眼花视物不清, 5h前下腹胀痛, 急诊来院。查:T 36.5℃, BP 220/150mmHg, 心肺未见异常。产科情况:宫高38cm, 腹围120cm, 子宫敏感, 偶有宫缩, 胎心100~120次/min, 欠规律, 宫口未开, 胎膜未破, 阴道无出血。辅助检查:血分析:HBG 98g/L, WBC:12.3×109/L, N 0.72, PLT:258×109/L, 凝血系列正常。急查彩超:胎儿双顶径9.6cm, 股骨长7.5cm, AFI=10.5cm, 胎盘后壁Ⅰ级, 胎心不规律, 80~100次/min。入院诊断:宫内孕38+w, G2P0, LOA先兆临产, 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宫内窘迫。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急诊手术, 于皮肤消毒前胎心已消失, 复查彩超:宫内死胎, 余未见异常。孕妇因血压较高, 可能发生子痫、脑血管意外等, 行剖宫取胎术。术中见子宫后壁肌层及宫角两侧输卵管均呈紫蓝色, 助娩一女死婴, 4100g, 胎盘已完全剥离, 宫腔内积血约1500ml, 子宫胎盘卒中, 经热敷按摩子宫不收缩, 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手术顺利。术后常规解痉降压, 抗炎对症处理, 术后7d痊愈出院。诊断:胎盘早剥, 子宫胎盘卒中。

例2, 女, 32岁, G3P1, 孕34+w, 下腹坠胀伴少量阴道出血1d入院。LMP 2007-12-8, EDC:2008-9-15, 孕期平顺, 正规产检。查:T 36.8℃, BP 120/80mmHg, 心肺未见异常, 产科情况:宫高30cm, 腹围102cm, LOA胎心140次/min, 规律, 未触及明显宫缩, 宫口未开, 胎膜未破, 阴道少量红色出血, 辅助检查:HBG 120g/L, WBC:11.5×109/L, PLT:150×109/L, 凝血系列正常。彩超示:胎儿双顶径8.8cm, 股骨长6.0cm, AFI=13.4cm, 胎盘侧后壁, 回声均匀。入院诊断:宫内孕34+w, G3P1, LOA 先兆早产。予保胎治疗3d, 腹胀痛消失, 阴道出血停止, 孕妇出院。5d后又因下腹阵痛伴见红4h入院, 查胎心消失, 宫口开大5+cm已破水, 羊水色清, 床旁彩超提示胎死宫内, 余未见异常。2h后宫口开全, 自娩一男死婴, 胎盘随即娩出, 稍后, 娩出一陈旧性血块约4cm×4cm。检查胎盘:见母面边缘约3/5有血块压迹。产后诊断: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

例3, 女, 26岁, G2P0, 36+w, 自觉胎动消失2d入院。LMP 2009-1-12, EDC 2011-10-29, 孕期平顺, 未定期孕检。查:T 36.2℃, BP 110/80mmHg, 心肺未见异常, 产科情况:宫高30cm, 腹围98cm, LOA未闻及胎心, 未触及明显宫缩, 宫口未开, 胎膜未破, 辅助检查:HBG 102g/L, WBC:10.2×109/L, N 0.72, PLT:202×109/L , 凝血系列正常。彩超示:胎儿双顶径8.9cm, 股骨长6.2cm, AFI=12.2cm, 胎死宫内, 脐带绕颈两周, 胎盘前壁及子宫底, 回声均匀, 胎盘Ⅰ级。诊断:宫内孕36+w, G2P0, LOA 胎死宫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行引产术, 分娩一女死婴, 胎盘5min后自娩, 随即娩出一陈旧性血块, 检查胎盘中央部分有3/5血块压迹。产后诊断: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

例4, 女, 26岁, G1P0 , 孕39+w, 见红3h入院, LMP 2010-5-2, EDC:2011-2-9, 孕期平顺, 未正规产检。查:T 36.4℃, BP 120/80mmHg, 心肺未见异常。产科情况:宫高32cm, 腹围101cm, ROA胎心140次/min, 规律, 未触及明显宫缩, 宫口未开, 胎膜未破, 阴道检查:阴道出血, 量偏多, 色暗红, 追问病史, 孕前宫颈糜烂严重, 有接触性出血, 辅助检查:HBG 108g/L, WBC:8.5×109/L, PLT:150×109/L, 凝血系列大体正常。 彩超示:胎儿双顶径9.2cm, 股骨长6.8cm, AFI=11.4cm, 胎盘侧后壁Ⅱ级。入院诊断:宫内孕39+w, G3P1, ROA先兆临产, 住院2d, 无明显宫缩, 于住院第3d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 术中见羊水色清, 助娩一女婴, 评7分, 10min后评10分, 胎盘娩出后见母面边缘处1/5血块压迹。术后诊断:胎盘早剥。

2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 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 起病急, 发展快, 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0.46%~2.1%, 围产儿死亡率为200‰~350‰。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高血压、血管病变、外伤、宫腔压力增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吸烟、嗜可卡因等有关。

胎盘早剥多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如腹痛及阴道出血, 但不典型病例可无以上表现, 仅表现为胎动减少, 胎死宫内, 胎盘早剥是死产的首要原因, 占15%。因此, 不明原因的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均应想到胎盘早剥的可能。而且, 腹痛与阴道出血并不是胎盘早剥独有的症状, 易与先兆早产、临产出现的宫缩痛及见红相混淆。宫缩痛是阵发性疼痛, 逐渐加剧, 间歇期间, 子宫放松好, 随着宫缩的加强出现胎头下降, 宫颈管缩短、消失, 宫口开大;而胎盘早剥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胀痛, 甚至剧痛, 子宫放松差, 甚至呈板状腹, 而无其它临产症状。阴道见红多为暗红色出血, 量少, 甚至仅为咖啡色分泌物;而胎盘早剥所致的阴道出血多为持续性, 量偏多, 甚至似月经量。

B超是诊断胎盘早剥的最重要检查手段, 底蜕膜区回声消失为其重要迹象, 如果胎盘与子宫之间出现液性暗区或界限不清时, 其提示胎盘后血肿存在, 当底蜕膜血管破裂, 在绒毛膜板下形成血肿, B超图像为片状液性暗区, 凸向羊膜腔则为典型超声诊断。但在实际临床中, 特别是不典型胎盘早剥, 常无上述B超表现, 有人提出仅25%的胎盘早剥病例经B超检查证实。因此不能仅依靠B超, 而应根据临床实际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胎盘早剥一经确诊, 应及时终止妊娠, 病情较轻、估计能在短时间内分娩的可严密观察, 否则应以剖宫产结束妊娠。术中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如出现子宫胎盘卒中, 经按摩热敷无好转, 则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 在积极终止妊娠的基础上, 防治并发症, 使母儿危害减少到最低。

不典型胎盘早剥临床分析 第3篇

例2.患者, 女, 27岁, 主因第一胎, 不规律腹痛伴见红于2011年11月7日入院。LMP 2011年3年28年, EDC 2012年1年4年, 孕期顺利, 正规产检。查体:T 36.8℃, P 72次/min, R 20次/min, BP 110/75mm Hg, 心、肺未见异常。产科情况:宫高36cm, 腹围100cm, LOA, 胎心率为64~140次/min, 不规律, 未触及不规律宫缩, 间歇期不明显, 宫口未开, 胎膜未破, 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液, 稀薄, 血常规及凝血系列正常。彩色超声示:胎儿双顶径为8.7cm, 胎盘侧后壁, 回声均匀, 厚为4.8cm。入院诊断:宫内孕33+4周, 头位, 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入院后急诊行剖宫产术, 术中见血性羊水约500ml, 娩出一女婴, 体质量为2600g, 新生儿1、5、10min评分均为10分, 胎盘娩出后见胎盘后血凝块压迹占胎盘总面积的1/5, 子宫右侧壁及后侧输卵管表面呈紫蓝色斑片, 子宫收缩好, 出血量少, 术毕。术后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 7d后痊愈出院。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 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 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 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0.46%~2.10%, 围生儿病死率为11.9%, 是无胎盘早剥者的25倍[1]。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管病变、外伤、宫腔压力骤减、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吸烟、嗜可卡因等有关。胎盘早剥多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如持续性腹痛伴阴道出血, 超声表现为胎盘后血肿或突向羊膜腔的绒毛膜板下血肿[2]。但不典型病例无典型上述表现, 仅表现为先兆早产或临产的症状, 如腹胀、腰酸不适、见红等症状, 个别病例表现为突然胎心率减慢或胎死宫内, 故胎盘早剥是死产的首要原因, 约占15%。B型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但B型超声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Ⅰ度胎盘早剥、后壁及侧壁胎盘的早剥漏诊率较高。国内有报道称, 产前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符合率为84.8%[3], 特别是不典型胎盘早剥常无上述B型超声表现。因此, 不能依靠B型超声, 而应根据临床实际严密观察, 及时发现问题。本文2例患者均无B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典型影响学特征, 临床症状不典型, 而是以胎儿窘迫为特点, 由于手术及时, 母儿预后较好。故胎盘早剥一经确诊, 应及时终止妊娠, 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由此可见, 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合并症, 重视产前检查, 加强孕期保健, 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避免腹部外伤及性生活, 避免长时间仰卧, 可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 重视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征兆, 做出早期诊断, 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可以大大改善母婴的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3-116.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18-223.

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5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产前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为观察组,产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为对照组。58例患者中,30例患者经产前检查,确诊为胎盘早剥。漏诊患者28例,其漏诊率为48.2%。两组患者中,在产次、孕周、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患者产后或者其术中对胎盘进行检查,有压迹以及凝血块就能够确诊为胎盘早剥。经过产后检查患者其胎盘剥离的面积分为,小于1/3为轻度,大于1/3为重度。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和q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诱因

观察组患者中,具有明确诱因的患者6例,对照组患者中,具有明确诱因的患者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诱因如胎膜早破、外伤、双胎、脐带因素、羊水过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表现

观察组患者中,胎心监护异常、腰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超声检查

观察组有15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其中胎盘在子宫后壁附着的患者6例,其余9例未发现明显异常。对照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其中胎盘在子宫后壁附着的患者4例,超声检查示胎盘早剥患者22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胎盘剥离的面积以及总出血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胎盘的剥离面<1/3者有24例,占85.7%;对照组患者胎盘的剥离面<1/3者有7例,占2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出血量约为240~3100 ml,对照组患者总出血量约为340~4100 ml。观察组总出血量<500 ml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总出血量<500 ml的患者有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患者分娩方式

观察组患者阴道分娩率是82.1%(23/28)。19例患者顺产,4例经产钳助产。剖宫产率为17.9%(5/28)。对照组患者阴道分娩率是10%(3/30)。2例患者顺产,1例患者经产钳助产。剖宫产率为90%(2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6 母婴结局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患者死亡。观察组新生儿死亡1例、死胎有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子宫胎盘卒中1例、产后出血患者5例。对照组新生儿死亡1例、死胎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6例、子宫切除1例、DIC患者3例、子宫胎盘卒中6例、产后出血患者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胎盘早剥其机制尚不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能够引起患者胎盘早剥的诱因主要有,营养不良、子宫肌瘤、慢性的羊膜炎、胎膜的早破、妊娠期的高血压疾病、吸烟以及吸毒等[1,2]。

本资料显示,观察组母婴危害程度比对照组轻。但仍不能忽视,因为患者胎盘早剥是临床上一种进行性的不断加重的疾病,如果对其诊断不及时、不准确。则可随着病情的加重,危及患者生命。如何降低患者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同时降低母婴的病死率,这关键就在于要重视患者产前的检查,对患者加强孕期保健教育,积极的治疗妊娠期的并发症,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度重视胎盘早剥其诱因,并且加强产时的监护,提高产科的技术,及时的发现患者胎盘早剥的症状,及时的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患者一经明确诊断,就必须立即终止妊娠,轻型的胎盘早剥,少量的阴道流血患者,应该在严密的监测下经阴道进行分娩,而对于重度的胎盘早剥患者,不论患者自身情况如何,以及其胎儿是否存活,均应积极的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如果为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则可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合用,并且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3,4]。也可应用宫腔内填塞纱条的方法作为控制其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及胎盘的剥离面严重出血时的应急处理[5,6]。可应用髂内动脉的结扎术以减少患者产后的出血。以上的方法都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一旦出现子宫卒中、以及产后的大出血所致的失血性的休克时,应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作好行子宫切除术的准备[7]。如果重型的胎盘早剥,尤其是胎死宫内的患者极有可能发生急性肾功衰竭、DIC,应该密切的观察,积极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刘奕,陈健,吕杰强.不典型胎盘早剥27例临床分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15):30-31,

[2]杨微涛.4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21(2):74-77.

[3]金细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探讨.中外健康文摘,2009, 6(3):24-25.

[4]李瑛.胎盘早剥漏诊7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 (4):20.

[5]袁慧.胎盘早剥47例临床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 (6):103-104.

[6]石舟红,戴建荣.胎盘早剥72例临床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09,1(3).51-53.

不典型胎盘早剥妇产科学论文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分娩4 600例, 胎盘早剥60例, 发病率为1.30%, 初产妇36例, 经产妇2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42例, 重型胎盘早剥18例。所有产妇均进行超声和胎心监护检查。

1.2 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

产后或术中常规检查胎盘, 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可诊断为胎盘早剥。

2结果

2.1 胎盘早剥的胎心监护结果情况

60例中有51例胎心监护出现异常, 胎盘早剥的胎心监护异常表现:NST无反应型;在无胎动和宫缩时, 胎心率<180次/min或<120次/min持续10min以上;基线变异频率<5次/min; OCT或CST可见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经吸氧、改变体位、静滴二联等处理后仍无改善。

2.2 产前诊断情况和结局

60例中18例重型胎盘早剥和15例不典型胎盘早剥产前做出诊断;23例不典型胎盘早剥因胎心监护异常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才确诊, 其中16例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4例不典型胎盘早剥经阴分娩产后进行检查才确诊。

3讨论

3.1 胎盘早剥的诱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 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排列顺序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前期或慢性高血压) 、营养不良 (主要是贫血) 、羊水过多或双胎、外伤或性生活史、脐带过短或绕颈等。

3.2 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典型的胎盘早剥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不难诊断。但对不典型胎盘早剥如早期、轻型和附着于子宫后壁的胎盘早剥的诊断较难, 往往易漏诊, 尤应引起临床重视。 由于受到胎盘位置、剥离面积大小和剥离时间长短等限制, 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组33例超声检查发现异常, 其中18例重型胎盘早剥超声已明确诊断, 42例轻型胎盘早剥中仅有15例超声发现异常。由此可见超声对于重型或附着于子宫前壁的胎盘早剥的诊断率较高, 对轻型或附着于后壁的胎盘早剥, 诊断准确率并不高。胎盘是胎儿供血供氧的重要器官, 当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儿供血供氧急剧减少, 这时首先出现的就是胎心率的变化。临床上可以通过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本组60例胎盘早剥产妇有51例胎心监护异常, 异常率达85%, 比超声检查敏感率明显增高。因此对于有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存在, 虽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但胎心监护有急性胎儿窘迫表现经积极处理后无改善者应考虑有胎盘早剥存在, 如显示宫腔压力持续在高张状态或人工破膜为血性羊水更加容易诊断。胎盘早剥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当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的1/2, 由于严重缺氧, 胎儿常死亡。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凶猛, 易发生子宫卒中、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异常, 危及母儿生命。一旦确诊, 如不能短期内分娩, 应剖宫产终止妊娠。本组有4例新生儿死亡, 5例子宫卒中, 18例产后出血, 4例凝血功能异常, 2例重型胎盘早剥并发DIC无法控制出血而切除子宫, 无产妇死亡发生。由此可见, 胎心监护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为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不典型胎盘早剥争取了时间, 减少了孕产妇并发症, 降低了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率, 提高了围产保健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胎盘早剥产妇的胎心监护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出现胎心监护异常, 异常率达85%, 明显高于超声检查55%异常率。结论:胎盘早剥首先表现的是胎盘血运锐减, 导致胎儿窘迫、胎心率改变, 直接表现为胎心监护异常, 因此, 胎心监护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胎心监护,胎盘早剥,超声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统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下一篇:放射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